20世纪中国8级地震与日长关系初探

20世纪中国8级地震与日长关系初探

一、20世纪中国8级大地震与日长关系的初析(论文文献综述)

罗璟[1](2020)在《“8.3”鲁甸地震斜坡动力响应及巨型岩质滑坡堵江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震是地球释放能量最大,破坏力最强的自然灾害,在直接造成人员财产损失的同时,还可能诱发大量的崩滑地质灾害。地震诱发的崩滑地质灾害,因其巨大的致灾力而广泛引起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在高山峡谷区,其危害往往超过地震本身。此外,一些大型崩滑地质灾害还可能堵塞河道,形成滑坡堰塞坝,进而引发区域性的灾害链效应。然而,迄今为止,仍然严重缺乏对滑坡堰塞坝应急除险成功案例的详尽记录和分析,更谈不上系统全面地开展应急除险方案设计、以及后续进一步的合理开发利用等综合整治工作。2014年8月3日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爆发了Ms6.5级地震,由于其发震构造和破裂过程的复杂性,该地震表现出丰富且独特的动力地质现象,在产生明显的同震地表破裂带的同时,还诱发了大量崩滑地质灾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中强震还罕见地诱发了红石岩巨型岩质滑坡;该滑坡启动后,受对岸斜坡的阻挡,快速堆积于对岸古滑坡堆积体上,形成了滑坡堰塞坝,堵塞了牛栏江;湖水位在堰塞湖形成后便急剧上涨,极易引发区域性的灾害链效应。在充分利用既有水利水电资源的基础上,该堰塞湖的险情得以有效控制,并经多方论证,其将被改造成综合性的水利枢纽工程。为确保后期工程运营的安全,堰塞坝的形态、物质组成、地质结构、以及渗流特征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灾害在带给我们惨痛教训的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研究机会。鲁甸地震红石岩滑坡堰塞坝囊括了震源机制、地震诱发滑坡、滑坡堆积制动、堰塞坝渗透特性、险情处置和后期整治等一系列问题,为众多地震滑坡-堰塞堵江事件中极为珍贵的科研素材。故本文基于鲁甸地震丰富且独特的动力地质现象和具有开拓意义的堰塞湖综合治理手段,围绕着红石岩巨型滑坡-堰塞堵江事件,以传统的地质调查手段、与先进的三维空间影像技术和卫星遥感技术相结合,在精确、快捷、完整地收集基础资料的前提下,通过丰富的遥感、影像、数值分析方法,揭示了共轭破裂型地震地震动的强度特征及其同震滑坡的空间分布规律、软弱基座型红石岩高速短程滑坡的动力启动和堆积制动机制,并有助于提升对地震滑坡堰塞坝的风险管控能力。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基于理想的里德尔剪切模型,由王家坡村北NNW向Y剪切断裂和NWW向R剪切断裂可知,鲁甸地震震区主压应力场的优势方向为近NWW-SEE向。在该区域构造应力场背景下,龙头山镇附近发生错断的NNW向包谷垴-小河断裂的阶内发育了NEE向右旋走滑断裂。(2)通过同震滑坡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论证了鲁甸地震是由包谷垴-小河断裂中NNW向左旋走滑断裂和NEE向右旋走滑断裂共同破裂而产生的,并揭示了该地震同震滑坡的发育密度与发震断裂距离的相关性远高于与震中距的相关性,表现出明显的“断层效应”。此外,通过数学模型和力学模型的地震滑坡危险性反演分析,揭示了鲁甸地震地震动强度在EW和SN向上的差异性对其同震滑坡空间分布规律存在较大的影响。(3)结合现场岩体变形特征调查、斜坡稳定性运动学分析,构建了红石岩滑坡的地质原型,并辅以区域历史地震活动性和光学卫星影像分析,揭示了在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下,软弱基座型反倾斜坡渐进破坏的演化过程。红石岩斜坡上硬下软的坡体结构,其中上覆硬岩为可溶的碳酸盐岩,是红石岩滑坡发生的地质基础。在该地质背景下,地震前原本就相对脆弱的地质体,经历了历史上对其稳定性影响最严重的一次地震,是中等强度的鲁甸地震诱发红石岩巨型岩质滑坡的地质内因和动力外因。(4)基于鲁甸地震发震构造及其地震动强度特征的研究成果,选取相关性最高的地震动参数,使用离散元数值模拟分析了红石岩滑坡动力启动的力学机制,结果表明:在水平地震力作用下,下伏软弱的粉砂质泥岩发生剪切破坏,形成近圆弧形的底部滑动面,破裂面在上覆硬质灰岩中由表层往深部追踪陡倾节理面扩展的同时,由于下伏软岩的牵引作用,从软硬接触部位往斜坡浅表层扩展,表现出典型“剪切-张拉”的力学破坏特征。(5)通过连续介质模型,再现了红石岩高速短程滑坡的堆积制动过程,揭示了地震作用下含水率较低的滑体沿底部滑动面抛出,撞击干枯河床,然后呈大角度与对岸表层为松散大块石的古滑坡堆积体发生碰撞,为红石岩滑坡快速制动而堆积形成坝高95m巨型滑坡堰塞坝的主要原因。(6)基于现场勘查、震前SRTM-DEM数据、以及震后三维空间影像技术获取的高精度地形数据,提取了红石岩滑坡-堰塞堵江事件的几何参数,并揭示了滑坡堰塞坝内部的地质结构特征;综合考虑红石岩堰塞湖的规模、危险性以及溃决损失的严重性,将其风险等级划分为I级的极高危险亚类。(7)全面回顾了红石岩堰塞坝在充分利用既有水利水电资源基础上成功的险情处置过程;使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揭示了较缓的坝坡形态特征,级配基本连续、密实度较高、渗透性较低的下部堆积体(Qdel-2),是红石岩滑坡堰塞坝保持稳定的根本原因;而坝体内部的古滑坡堆积体(Qdel-1)进一步确保了红石岩滑坡堰塞坝在险情处置过程中保持稳定;若防渗墙能有效隔断由于上下游水头差产生的坝体内部流场,则可大幅提升堰塞坝坝坡的渗流稳定性,使其满足改造成综合性水利枢纽工程的基本条件。

杨立鹏[2](2019)在《白龙江引水工程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白龙江引水工程自西南向东北主要包括陇南、陇中、陇东地区,途径区构造复杂,地震次数频繁,强震和地质灾害多发,工程地质问题明显。而其区域地壳稳定性如何,尚无专门研究。本论文从构造稳定性评价和地表稳定性评价两个方面入手,系统研究了白龙江引水工程途径区域的工程地质条件,梳理了影响地壳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应用模糊数学评价方法对白龙江引水工程区域地壳稳定性做出了定量化评价。构造稳定性评价是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的主要方面,而断裂带活动性和地震危险性又是影响构造稳定性分析评价的两个最重要指标。通过对研究区断裂带的分布情况及其特征的统计分析,得出强活动断层占比23.8%,较强活动断层占比33.3%,中等活动断层占比28.6%,弱活动断层占比14.3%,断裂带强、较强活动占优势。通过对研究区内、外地地质灾害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地质灾害多发,表现形式不一。在中部和南部以崩塌、滑坡为主,泥石流多具伴生性,表现为以陇南为代表的粘性泥石流区,以陇西、天水、庆阳为代表的黄土泥石流区。研究区地质灾害的优势展布方向与NEE向断裂线相吻合,在南北两个方向呈明显递减趋势。构造稳定性评价结果显示不稳定区占38.9%,次不稳定区占27.4%,次稳定区占16.6%,稳定区占17.1%;地表稳定性评价结果显示不稳定区占59.6%,次不稳定区占11.0%,次稳定区占12.3%,稳定区占17.1%;综合来看,白龙江引水工程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结果为:不稳定区占66.3%,次不稳定区占12.1%,次稳定区占4.5%,稳定占区17.1%。从总体上来看,评价结果表明引水区途径地壳不稳定占优,构造稳定性主导,地表稳定性与构造稳定性具有一致性。通过对研究区历史地震的统计和强震分析,对比区域稳定性评价结果图与甘肃省地震危险性区划图,发现评价图中大部分不稳定区及较不稳定区与地震危险性区划的预测范围具有吻合性,表明强震活动是影响研究区区域地壳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地震危险区多为不稳定区。

田韬,冯志生,祝涛,李鸿宇,王维,叶碧文[3](2018)在《菲律宾海板块西缘强震活动与地球自转角加速度变化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统计分析了19622016年菲律宾海板块与欧亚板块挤压带俯冲带强地震活动与地球自转角加速度变化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研究时段菲律宾海板块西边缘带的25次强地震活动(MS≥7.5)有21次都发生在地球自转角加速度上升期,表明该地区强地震活动与地球自转角加速度之间存在相关性,最后讨论了这种相关性可能的力学机理。

田韬,冯志生,祝涛,李鸿宇,王维,叶碧文[4](2018)在《全球强震与地球自转角加速度变化过程关系统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统计分析了1962—2017年全球强震活动与地球自转角加速度变化过程的关系,结果显示,全球8级以上地震发生在地球自转角加速度下降期的概率相对自然概率高出12%,达到64%,统计结果具有显着性,但7.5级和7.8级以上地震的统计结果没有显着性。分区统计结果表明,全球强震活动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在地球自转角加速度上升期,高于自然概率的强震主要分布在阿尔卑斯带中西段、环太平洋地震带的琉球—菲律宾地区以及中国东部;在地球自转角加速度下降期,高于自然概率的强震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地震带、阿尔卑斯带中段(喜马拉雅弧)、阿尔卑斯带东段(印尼岛弧海沟)以及中亚大陆地区。分析认为地球自转角加速度变化过程与全球区域地震活动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可能与地球自转角加速度变化引起板块间相互作用的强弱有关。

王辉,延军平,唐宝琪,李英杰[5](2018)在《秘鲁Mw≥6.9地震趋势判断与时空对称规律》文中研究说明选取秘鲁地区1970年以来Mw≥6.9的地震数据,根据可公度性理论,提取秘鲁强震的可公度信息,采用蝴蝶结构图、可公度网络结构图和震中迁移方法,探索该地区强震活动的时空对称性,同时对可能触发地震的天文现象与地震灾害的发生进行相关分析,进一步验证趋势判断结果,发现相关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970年以来秘鲁Mw≥6.9地震具有可公度性,2019年在秘鲁北部(73°W,11°S附近)发生中深源地震的信号较强;太阳活动、地球自转、月球运动与秘鲁地震的发生具有一定相关性,秘鲁Mw≥6.9地震发生在太阳活动峰值年、下降段的占77.78%,发生在太阳活动双周期的占66.67%,发生在地球自转变化率较大年份的占60%,朔月前后是地震频发期(占44.44%),朔月、下弦月前后地震发生次数达83.33%.

陶时雨[6](2016)在《云南省怒江峡谷区泸水段区域地壳稳定性与地震次生地质灾害预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依据区域地壳稳定性定量化评价的方法与原则,对云南省怒江峡谷区泸水段进行区域地壳稳定性与地震作用下导致的次生地质灾害预测两方面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区域地质背景、地球物理特征、新构造运动、地震活动性、地质灾害分布及斜坡地质结构分析6个方面,在以构造稳定性评价为主的基础上结合地面稳定性评价与介质稳定性评价,使用模糊数学分析的方法对区域地壳稳定性综合分析评价,同时结合该区地震机制及斜坡结构稳定性分析使用GIS对地震次生地质灾害进行危险性预测。区域地壳稳定性分区评价采用均匀网格划分方法将泸水县以300m×300m的密度进行划分,选取地壳表层结构、重力场特征、断裂影响范围、断裂最新活动年龄、宏观地震危险性、潜在震源区震级、潜在最大地震烈度、地质灾害发育、灾害危险程度、人类工程活动、地形坡度、岩土体类型、斜坡稳定性、流水侵蚀作用14个评价因素使用模糊数学评价的方法,将计算结果划分为相对稳定、相对次稳定、相对较不稳定和相对不稳定四类稳定程度,通过对评价图层区属性赋值的方法进行区域地壳稳定性综合叠加。评价结果显示:区域地壳相对不稳定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泸水县中南部沿怒江两岸及片马区域,整体稳定性程度由低到高从怒江两岸向外呈椭圆状圈层结构变化,相对稳定的区域则沿高黎贡山及碧罗雪山——怒山的高山山脉地带,综合分析研究成果表明高山峡谷区域地壳稳定性较差的地段主要集中在河谷位置即斜坡坡脚易被水流侵蚀的位置,这些地段通常也是断裂构造活动程度较频繁的地带,且通常多为断裂破碎带。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的预测研究则在区域地壳稳定性分区评价的基础上,选取地震波坡向效应危害程度、地形坡度、斜坡结构稳定性、地震宏观危险性、斜坡类型、地震波释放能量6个影响因素,通过权重叠加的方法,采用arcgis空间分析中栅格计算器进行权重叠加计算并将结果以自然间断点分级得到地震次生地质灾害预测危险性分区评价图。由于数据叠加的时空不确定性,预测危险性分区评价未考虑降雨条件下地震动对斜坡的稳定性影响,根据地质灾害时间分布规律,如果强震发生在6-8月份雨季时节,情况会比预测更加严重。在不考虑降雨条件的情况下,单纯在地震作用下造成的次生地质灾害预测危险性分区评价结果与区域地壳稳定性分区结果大致相吻合。分布规律显示地震次生地质灾害预测危险性主要受三大的因素影响:一是距潜在震源区的远近及震中距的大小;二是斜坡坡度;三是水系分布对斜坡的切割作用密切相关。通过对怒江峡谷区泸水段区域地壳稳定性分区评价与地震次生地质灾害预测危险性分区评价结果,总结得出断裂构造活动程度及水系侵蚀形成的高陡边坡条件对高山峡谷区区域地壳稳定性与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危险性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研究涉及内容较深、范围较广,所取得的成果也因技术手段及主观分析等条件限制,论文依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郭海强[7](2016)在《基于SOC理论的地震触发崩塌滑坡分布规律与线路灾势预测》文中提出中国是一个多震、多山的发展中国家,因此中国也是地震触发崩塌滑坡灾害的重灾区。21世纪以来,在我国西部5场大地震所触发的崩塌滑坡等次生山地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及基础设施造成了毁灭性破坏。故对地震触发崩塌滑坡的整体分布规律和减灾对策的研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明确应用背景。鉴于自组织临界理论(SOC)是使整体理论适用于动态系统的唯一模型或数学描述,因此本文选择自组织临界为理论框架并运用卫星遥感资料解译、野外现场考察、振动台沙堆模型试验、快驱动沙堆模型试验、变组构特性沙堆模型试验、元胞自动机数值模拟等手段,来研究地震作用下斜坡系统动力学的总体特征,主要工作和研究结论如下:(1).“5.12”汶川大地震和“4.20”芦山地震均触发了大量的崩塌、滑坡。实震资料显示,不同地震烈度区地震触发崩塌滑坡规模的整体分布规律会发生变化。这一统计层面的认知亟待得到物理试验的验证。在自组织临界状态理论的概念框架下,开展了6组振动台沙堆模型试验。试验表明:输入地震波峰值加速度(PGA)为0.075g-0.125g时,落沙量与发生频率的关系可用幂律描述;PGA增加到0.15g~0.25g时,该关系服从对数正态分布;PGA增加到0.35g-0.45g时,该关系具有正态分布特征。首次通过振动台沙堆模型试验重现了从Ⅸ度到Ⅺ度烈度区地震触发崩塌滑坡分布规律演变的现象。(2).针对随扰动强度增加,斜坡系统动力学演变的现象开展数理分析。数学分析表明,变异系数的减小,是这3种概型依次转变的原因。根据试验观察,随扰动递增沙堆表面颗粒行为呈现不同响应模式:微振动时颗粒活动性消失的概率与活动性分叉的概率在总体上平衡,当颗粒间近邻的相互作用导致连锁反应时才能发生大规模落沙事件,具有最大的不确定性;强振动时大部分颗粒就能独立启动,大规模落沙成为必然事件。据此提出,落沙规模由自组织控制的颗粒链式反应过程,向外力控制的颗粒独立下落过程的转化是导致变异系数减小的物理机制。以上认识为不同地震烈度区地震触发崩塌滑坡规模整体分布规律演变的机理,提供了诠释。(3).“5.12”汶川实震结果表明,大量的高位崩塌滑坡是造成线路工程震害的主要威胁。在地震作用下,判识能够威胁到线路工程的高位崩塌滑坡对高烈度山区选线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为此,提出了地震触发高位崩塌滑坡灾势预测方法,该方法在GIS技术支持下,按照水文地质条件划分边坡单元;基于边坡单元建立威胁线路的高位边坡判识模型,即高位边坡须同时满足能量和路径两种必要条件,才能保证其在失稳后会威胁到线路工程;在此基础上,结合综合指标法预测地震触发的崩塌滑坡。得到了研究区域内地震作用下威胁到线路工程的高位崩塌滑坡灾势预测图。该模型方法对威胁到线路工程的高位边坡提供了有效的判识手段,对高烈度山区线路选线以及既有线改建工程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最后,将自组织临界理论框架所得到的Ⅸ度烈度区地震触发崩塌滑坡总体特征分布规律关系应用到地震触发高位崩塌滑坡灾害防护工程量当中,建立起了地震触发高位崩塌滑坡灾害防护工程应用框架。(4).通过统计汶川、芦山Ⅸ度烈度区崩塌滑坡,发现其规模与累计发生频率均服从幂律分布,但是其幂指数b值存在较大差距。为此,在SOC理论概念框架下,对其原因进行了探讨。受地震b值与断层分维数呈正相关的物理特性启发,推断地震崩塌滑坡b值与系统内部组构的分维数存在一定关系。为验证这一推断,开展了7组变沙堆组构特性的沙堆模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落沙量b值和沙堆组构分维数D之间具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但不是线性关系,沙堆组构分维数D越大,落沙量b值也就越大,反之亦然。由此,可确定系统组构特性会对地震崩塌滑坡b值造成影响。据此初步推断,两场地震震区地质条件的差异可能是造成汶川、芦山地区地震崩塌滑坡b值不同的原因之一(5).基于SOC运行机制及汶川实震现象,推断当地震使地表发生快速隆升变形时,位于极震区的斜坡系统运行机制符合快驱动机制。为研究快速隆升区的地震触发崩塌滑坡分布规律,对汶川地震断裂带上、下盘地区1.5km内的崩塌滑坡规模面积进行对比统计分析,发现上盘灾害服从对数正态分布,而下盘不服从对数正态分布。随后,通过快速倾斜底板的方式,模拟快驱动条件下的沙堆动力过程,开展了4组快驱动沙堆模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沙堆坡度保持在临界角附近时,落沙量服从幂律分布;而当沙堆坡度偏离临界角度时,落沙量的统计特性呈现对数正态分布,不再呈现SOC特性。据此提出,汶川地震快速隆升区,地震触发崩塌滑坡呈现对数正态分布的现象,可能是系统运行机制发生转变(快驱动机制)的效应。综上,通过以上研究,不仅获得了地震触发崩塌滑坡的整体分布规律和减灾对策研究的基本认识,同时也对SOC相关领域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并希望藉此范例性的探索,推动自组织临界理论研究从唯象学向精确化科学迈进。

甘建军[8](2014)在《汶川地震区大型堆积体变形破坏模式及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汶川特大地震造成了大量的松散堆积体,这些堆积体大多规模巨大,体积动辄数十万m3,甚至达数百万m3。在暴雨、地震、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大型松散堆积体极易演化形成地质灾害,威胁人类生命财产的安全。由于汶川地震区大型堆积体分布广、数量多、形成机制复杂,成灾模式多样,发生地质灾害的识别难度大,隐蔽性强,防治极为困难,因此,开展汶川地震区大型堆积体的变形破坏模式及稳定性研究显得尤为迫切。本文结合震后地质灾害调排查情况,深入研究了汶川地震区大型堆积体地质环境条件,分析了大型堆积体的发育分布特征,总结其变形破坏模式及演化机制,并采用工程地质分析法、数值模拟方法、极限平衡法等方法对三种典型大型堆积体的变形破坏机制及稳定性进行分析研究,最后采用离心试验法研究了不同工况下堆积体的受力和变形发展规律,得出以下主要成果:(1)揭示了地震区大型堆积体发育分布受地质环境条件的影响,具有独特的特征,具体表现是:堆积体沿龙门山地震断裂带、河道水系呈带状、线状、集群式分布;滑坡型堆积体主要发育于海拨1000m以下的丘陵低山区,泥石流型堆积体主要发育于高山峡谷区,崩塌型堆积体主要发育于海拔1500m以下小切割山地区;滑坡型堆积体主要形成于土质边坡中,崩塌型堆积体主要形成于岩质边坡中,而泥石流型堆积体主要形成于岩土质边坡中。(2)提出震后堆积体与一般堆积体最大的区别在于地质结构复杂性和颗粒结构的多元性。构成震后堆积体的物质不仅有松散的第四系覆盖层,还有年代较远的基岩层;震后大型堆积体中既有滑坡型堆积体、也有崩塌型和泥石流型堆积体。堆积体颗粒粒度分布具有明显分层、分形特征;颗粒粒度从巨颗粒、粗颗粒至细颗粒一应俱全,工程特性表现不一,呈多级分布特征;相同(相近)粒径的颗粒集中度较高;巨颗粒与粗颗粒之间具有咬合不紧、压实不密、遇水即散的特征。(3)总结归纳了震后堆积体的三种类型。根据形成原因将堆积体分为滑移型、崩塌型、冲刷型三大类。根据其结构特征及破坏方式将滑移型划分为古滑坡复活型、软弱基底滑移型、深厚堆积体浅层滑移型和浅表层剥皮型。根据崩塌位置和移动形式将崩塌型分为碎裂岩块(石)塌落型、错断式崩塌型、浅层崩滑型。根据其变形破坏模式将冲刷型分为拉槽冲刷型、淘蚀塌脚型、堵溃切割型。分别对3大类10小类堆积体的变形破坏特征及演化机制进行了归纳总结。(4)使用FLAC3D数值分析法和极限平衡法对整体滑移型堆积体进行稳定性评价分析,揭示了该类型堆积体中上部沉降变形较大、前缘剪切变形最大,并且变形具有分层分级现象。提出堆积体基覆面存在软弱层或破碎带滑动面是该类型堆积体变形破坏的重要因素之一。整体滑移型堆积体变形破坏是以“压-剪”的后推式滑移为主,其变形破坏模式属于“后缘堆积加载、中部沉降挤压、前缘剪出拉动,堆积体整体沿着基底破碎带滑动面下滑”的失稳模式。(5)采用工程地质比拟法和Mohr-Coulomb模型的弹塑性数值模拟方法,对崩塌型堆积体变形破坏的力学过程和变形破坏机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堆积体变形以后缘崩塌、滚石堆积加载,中下浅表层崩滑或冲沟变形为主;中下部变形较大,凸出部位变形最大,堆积体后缘滑动带剪切应变量较大,堆积体变形破坏面并不是发生在基覆面上,而是主要分布于前缘隆起堆积体中、中部“凸点”部位或后缘堆积体内。(6)揭示了沟道冲刷型堆积体的变形破坏主要表现为淘底、拉槽、堵溃、切割、冲刷、淤积等特点。通过对自重条件和降雨条件下堆积体的稳定性数值分析,提出该类型堆积体在天然状态下稳定性安全系数均在2.5左右。堆积体受到暴雨或连续性降雨的影响下,剪切应变增量会明显升高,计算的安全性系数会明显降低,堆积体容易失稳,需要采取必要的治理措施。提出堆积体最大变形出现在“拐点”和坡度较陡的区域。针对以上特点,提出治理沟道冲刷型堆积体应采取“水石分治、固底护坡、拦挡停淤、监测维护”的综合治理措施。(7)针对含水量变化对堆积体稳定性的影响和抗滑桩治理堆积体的加固作用开展了离心试验研究,认为含水量的增大会加速松散堆积体的变形破坏,其破坏形式以浅表层牵引式破坏为主;钢筋混凝土桩对堆积体的加固效应明显,桩侧土压力沿深度是非线性发展,前排桩与后排桩的受力特点有所不同。离心试验的结果对固底护坡和桩基加固措施具有一定的验证作用。

冯志生,王俊菲,田韬,孙业君,杨云[9](2013)在《华北、江苏及邻区中强地震与地球自转加速度变化的统计关系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考查了19622010年间华北地区和江苏及邻区中强地震与地球自转加速度变化的统计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大华北地区所有的强震(M S≥6.0)都发生在地球自转加速度上升期及其后半年时间内,并且63%的地震都发生在上升期开始4年之后。江苏及其邻区11次中强震(M S≥5.2)中有10次发生在地球自转加速度上升期及其后半年时间内,并且64%的地震都发生在上升期开始后的3年10个月后。

李彦宝[10](2013)在《鄂尔多斯周缘几个盆地的构造组合及其强震响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也是一个大陆内部活动盆地广泛分布的国家,一系列强震均发生在陆内盆地之中。研究地震与盆地的关系,研究陆内盆地中大地震的活动特征、地震孕育和发生的地质构造条件和震害分布与盆地的关系等,对做好防震减灾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全球地震活动进入了活跃期,我国也相继发生了2008年汶川Ms8.0级大地震、2010年玉树Ms7.1级强震以及2013年芦山Ms7.0级强震,均造成了严重的灾害。因此,目前地球科学工作者们非常关注的问题之一就是哪些地方会发生可造成强烈破坏的强震甚至特大地震?我们又该在哪些地方重点监测并设防?鄂尔多斯周缘盆地系是我国重要的强震危险带,历史记录自公元1000年以来,该区发生7级以上大地震超过15次(其中8级以上特大地震就有4次)。同时鄂尔多斯周缘众多盆地地理环境优越,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城市密集,地震灾害潜在危害性巨大,这迫使我们必须对可能发生大地震的区域进行更为精确的地震危险性评价,而进行精确地震危险性评价的基础是对发震构造特性的认识程度。从地震活动历史角度了解发震构造的特性是一条十分有效的途径。然而自有仪器记录以来的地震历史由于时限太短,显然难以了解活动构造长期的地震活动规律,历史记录地震虽能提供较长一段时间(几百乃至几千年)的地震信息,但其仍存在漏记、提供地震信息量有限等缺陷,因而不能满足现今地震危险性评价要求条件。而古地震法可以揭露和研究地质记录中保存的过去地震事件的信息,虽然该方法在某些方面存在一些不确定性,但它提供的信息仍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活动构造较长时间的地震活动规律,进而为深入认识发震构造的特性及地震危险性评价等工作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基础信息。鄂尔多斯周缘开展工作很多,对于单条活动断裂已经有比较深入的认识,而该区盆地多发育至少两条活动断裂,多个震例显示大地震有可能造成两条甚至多条断裂同时破裂,因此判断盆地区分布的多条活动断裂是否以发震构造组合的形式表现,或者是否是有条件的组合发震,对于区域地震危险性评价的准确与否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同时可以丰富断裂之间相互作用及地震触发研究的实例。本文通过对历史强震地震破裂的总结,在鄂尔多斯周缘选择了在历史大地震中盆地区多条活动断裂(可能)同时活动的干盐池盆地、银川盆地、河套盆地和灵丘盆地作为研究实例,在资料搜集、高分辨率影像解译的基础上针对这些盆地展开构造地貌分析、活动断裂分布特征考察等工作,总结盆地构造组合;并针对盆地区主要活动断裂进行详细的古地震对比分析,对历史地震和古地震的地震破裂特征及分布进行深入探讨,进而判断盆地区构造组合发生同时破裂的可能性及条件,总结其强震响应方式,并初步探讨了几种盆地构造组合样式与地震活动强度之间的关系。得到如下认识和结论:1)位于鄂尔多斯西南缘弧形断裂束海原断裂带内的干盐池盆地为典型的拉分盆地构造组合:边界走滑断层、边界正断层组和内部新生断层。通过边界走滑断层和内部新生断层的古地震对比研究,结合1920年海原81/2级特大地震地表破裂遗迹,得出干盐池盆地构造组合的响应类型:(i)当沿海原断裂带发生类似1920年海原81/2级地震强度的特大地震时,可造成两条边界走滑断层、边界正断层组和内部新生断层同时破裂;(ii)当沿边界走滑断裂发生震级强度略小于海原地震的大地震时,地震破裂只在盆地一侧的边界走滑断裂产生,沿内部新生断层不产生明显的地表破裂,盆地另一侧的边界走滑断裂不同时破裂或发生时间相近的触发破裂;(iii)沿内部新生断层还可发生更小震级的中强地震,这些地震只在内部新生断层的局部段落产生明显的地表破裂,边界断层没有明显的响应。2)干盐池拉分盆地的消亡过程中经历了一系列的古地震事件,其中类似1920年海原地震的较大震级事件的对盆地的消亡起着积极的作用,而盆地内部新生断层的生长可能导致一些相对较小震级的中强震的发生,且该断层的生长可能为从黄家洼山南麓断层向南、西华山北麓断层逐步扩展的模式。3)银川盆地构造组合为边界控盆正断层(西侧贺兰山东麓断裂,东侧黄河断裂)和盆地内隐伏正断裂(银川断裂、芦花台断裂)近平行排列;物探资料揭示银川断裂和芦花台断裂于深部汇于贺兰山东麓断裂,贺兰山东麓断裂于更深处交汇于黄河断裂。银川盆地主要活动断裂古地震的对比研究揭示贺兰山东麓断裂中北段和银川断裂北段在类似1739年平罗8级地震的事件发生时两条断裂段均可能同时参与活动;各断裂南段地震复发周期较长,地震活动存在空间上在黄河断裂南段、银川断裂南段和贺兰山东麓断裂南段之间来回跳跃的特点。4)河套盆地内主要的活动断裂有:狼山-色尔腾山山前断裂、乌拉山山前断裂、大青山山前断裂,整体上呈右阶斜列的展布于山前,分别为3个次级盆地的边界断裂。通过主要活动断裂的古地震对比研究,结合前人对史料的分析,认为大青山山前断裂应为公元849年大地震发震构造,而公元前7年地震有可能是沿河套断陷带的狼山山前断裂发生,且震级可能与公元849年事件相当;古地震研究还显示河套盆地主要活动断裂存在明显的相对独立的地震活动性,但不排除大青山山前断裂和乌拉山山前断裂存在同时破裂或者触发发震的可能性。5)灵丘盆地位于山西断陷带晋北张性构造区南部,盆地主要发育北东-北东东向和北西-北北西向两组断裂。通过对主要活动断裂活动性的调查及古地震研究,结合1626年灵丘7级地震实例,认为下南地断裂和华山河断裂为一组共轭型发震构造组合,发震时均同时参与活动。6)基于前述研究分析了鄂尔多斯周缘几种盆地构造组合型式与地震活动之间的关系:(i)拉分盆地内部新生断层与走滑位移量较大的一侧边界走滑断裂交汇的部位可能与大地震的孕震部位有关;而内部新生断层向前逐步扩展的前缘可能会发生一些中强地震;(ii)平面上近平行展布、深部相交的构造组合有能力孕育大地震;(iii)斜列展布的跨(次级)盆地的活动断裂的地震破裂可能存在尺度可变性。(iv)盆地区交叉展布的构造组合的地震活动强度高于规模类似的构造方向发育简单的盆地。

二、20世纪中国8级大地震与日长关系的初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世纪中国8级大地震与日长关系的初析(论文提纲范文)

(1)“8.3”鲁甸地震斜坡动力响应及巨型岩质滑坡堵江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同震滑坡空间分布规律研究现状
        1.2.2 软弱基座型斜坡失稳机制研究现状
        1.2.3 高速滑坡运动机制研究现状
        1.2.4 滑坡堰塞坝稳定性及综合治理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论文特色与创新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鲁甸地震同震地表破裂及其构造指示意义
    2.1 区域地震构造环境
    2.2 鲁甸地震基本参数与震源机制解
        2.2.1 震源机制解
        2.2.2 地震烈度长轴方位及PGA空间分布
        2.2.3 余震序列重定位
        2.2.4 震源破裂过程
    2.3 鲁甸地震同震地表破裂空间分布特征概述
    2.4 王家坡村北地表破裂带里德尔剪切类型及构造组合形式
        2.4.1 里德尔剪切模式简介
        2.4.2 王家坡村北地表破裂带里德尔剪切类型
        2.4.3 王家坡村北地表破裂带构造平面组合形式
        2.4.4 王家坡村北地表破裂带构造剖面组合形式
    2.5 走滑双重构造中同震滑坡发育特征及构造启示
    2.6 鲁甸地震震源性质及破裂过程探讨
第3章 鲁甸地震同震滑坡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3.1 鲁甸地震同震滑坡详细编目建立
        3.1.1 同震滑坡详细编目建立准则
        3.1.2 遥感解译标志建立
        3.1.3 同震滑坡编目概况
        3.1.4 与前人研究成果对比
    3.2 鲁甸地震同震滑坡空间分布规律研究
        3.2.1 影响因子选择与数据准备
        3.2.2 同震滑坡空间分布规律
    3.3 基于数学模型的同震滑坡影响因子敏感性分析
        3.3.1 证据权模型
        3.3.2 影响因子敏感性分析步骤
        3.3.3 影响因子权重计算及结果分析
        3.3.4 基于ROC曲线的影响因子敏感性分析
    3.4 基于力学模型的同震滑坡地震动强度影响因子研究
        3.4.1 基于力学原理的简化NEWMARK模型介绍
        3.4.2 斜坡静态稳定系数和临界加速度
        3.4.3 鲁甸地震同震滑坡危险性评价结果
    3.5 鲁甸地震同震滑坡的构造指示意义
第4章 红石岩斜坡失稳机制及动力响应特征研究
    4.1 红石岩斜坡工程地质条件
        4.1.1 地形地貌
        4.1.2 地质构造
        4.1.3 地层岩性
    4.2 红石岩斜坡失稳机制研究
        4.2.1 上硬下软坡体结构
        4.2.2 地震累积损伤作用
    4.3 红石岩斜坡动力失稳力学机制研究
        4.3.1 UDEC离散元法基本原理
        4.3.2 模型概化
        4.3.3 物理力学参数选取
        4.3.4 动力输入
        4.3.5 阻尼及边界条件选择
        4.3.6 动力失稳准则及结果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红石岩高速短程滑坡-碎屑流制动机制研究
    5.1 红石岩滑坡-碎屑流运动学特征
        5.1.1 滑坡运动速度和距离特征
        5.1.2 滑坡制动机制研究
    5.2 红石岩高速短程滑坡-碎屑流运动全过程分析
        5.2.1 DAN3D-FLEX动力学分析软件
        5.2.2 红石岩滑坡DAN3D-FLEX动力学分析模型建立
        5.2.3 流通区和堆积区不同流变参数对滑坡运动性的影响
        5.2.4 运动全过程模拟
        5.2.5 堆积体分布特征
        5.2.6 速度分布特征
    5.3 小结
第6章 红石岩滑坡-堰塞堵江事件风险评估与控制
    6.1 滑坡-堰塞堵江事件基本特征及风险评估
        6.1.1 堰塞坝几何形态及地质结构特征
        6.1.2 堰塞湖流域水文要素特征
        6.1.3 基于形态学的堰塞坝稳定性快速评价
        6.1.4 堰塞湖风险评估
    6.2 堰塞湖溃决险情处置过程
    6.3 险情处置过程中坝坡渗流稳定性研究
        6.3.1 二维渗流有限元模型建立
        6.3.2 渗流稳定性结果分析
    6.4 堰塞湖后期整治的必要性和适宜性分析
    6.5 小结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2)白龙江引水工程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区域地壳稳定性的内涵
        1.2.2 分析理论及其发展脉络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概况
    2.1 地形地貌
    2.2 地层岩性
    2.3 区域构造
        2.3.1 构造体系
        2.3.2 构造单元
        2.3.3 构造演化
    2.4 新构造运动特征
        2.4.1 夷平面及其变形
        2.4.2 断块隆起与拗陷
第三章 构造稳定性评价
    3.1 构造稳定性评价内容
        3.1.1 断裂及其活动性
        3.1.2 地震及其活动性
        3.1.3 构造应力应变
        3.1.4 地球物理场
    3.2 待评区划分
    3.3 评价指标与赋值
        3.3.1 评价指标及其权重
        3.3.2 评价因子及其赋值
    3.4 模糊数学计算
    3.5 构造稳定性评价结果
第四章 地表稳定性评价
    4.1 地表稳定性评价内容
        4.1.1 地表岩土体类型及其分布
        4.1.2 外动力地质灾害类型及其分布
    4.2 评价指标与赋值
        4.2.1 评价指标及其权重
        4.2.2 评价因子及其赋值
    4.3 地表稳定性评价结果
第五章 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
    5.1 区域地壳稳定性综合评价依据
    5.2 区域地壳稳定性定量化评价结果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菲律宾海板块西缘强震活动与地球自转角加速度变化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研究资料及处理
2 地球自转角加速度与菲律宾海西缘强震间关系的初步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结果
    3.2 讨论

(4)全球强震与地球自转角加速度变化过程关系统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研究资料及数学处理
2 统计结果及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5)秘鲁Mw≥6.9地震趋势判断与时空对称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区概况
    1.2 数据来源
    1.3 研究方法
2 时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2.1 可公度趋势判断
        2.1.1 三元可公度趋势判断
        2.1.2 四元、五元可公度趋势判断
    2.2 蝴蝶结构图趋势判断
    2.3 可公度结构系趋势判断
3 空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3.1 地震震中空间分布特征
    3.2 地震震中的经向、纬向迁移
4 秘鲁地震相关机理分析
    4.1 太阳黑子活动与秘鲁地震相关性分析
    4.2 地球自转与秘鲁地震相关性分析
    4.3 月相变化与秘鲁地震的相关性分析
5 结论与讨论

(6)云南省怒江峡谷区泸水段区域地壳稳定性与地震次生地质灾害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区域地壳稳定性研究现状
        1.2.2 地震活动性研究现状
        1.2.3 断裂活动性研究现状
        1.2.4 区域应力场研究现状
        1.2.5 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研究现状
    1.3 怒江流域泸水段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试验设计方案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自然地理概况
        2.1.1 位置及交通状况
        2.1.2 地形地貌特征
        2.1.3 气候植被特征
    2.2 区域地质概况
        2.2.1 区域地层岩性
        2.2.2 区域岩浆岩
        2.2.3 区域变质岩
        2.2.4 区域地质构造
        2.2.5 区域工程地质条件
        2.2.6 区域水文地质
        2.2.7 人类活动
第三章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及主要断裂活动性分析
    3.1 区域地壳表层及深部结构
        3.1.1 区域地壳表层特征
        3.1.2 泸水县地壳表层特征
    3.2 区域重力场特征
        3.2.1 区域重力场
        3.2.2 泸水县重力场
    3.3 区域地热特征
        3.3.1 区域地热特征
        3.3.2 泸水县地热特征
    3.4 区域主要断裂特征及活动性分析
        3.4.1 主要断裂活动性分析
        3.4.2 泸水县断裂活动性分析
    3.5 断裂影响程度评价
第四章 新构造运动及地震活动
    4.1 新构造运动
        4.1.1 区域新构造运动
        4.1.2 区域新构造分区
        4.1.3 泸水县新构造运动特征
    4.2 区域构造应力分析
        4.2.1 现代地壳运动特征
        4.2.2 区域构造应力场
        4.2.2.1 构造形迹分析
        4.2.2.2 震源机制分析
    4.3 地震活动特征
        4.3.1 区域地震活动性
        4.3.1.1 区域地震时空分布特点
        4.3.1.2 区域地震震源深度分布特征
        4.3.1.3 区域地震活动性参数及地震动衰减关系
        4.3.2 泸水县地震活动性
        4.3.2.1 县域地震时空分布特点
        4.3.2.2 县域地震震源深度分布特征
        4.3.3 潜在震源区划分
        4.3.3.1 区域潜在震源区划分
        4.3.3.2 泸水县潜在震源区划分
    4.4 地震危险性宏观评价
第五章 地质灾害分布及斜坡地质结构分析
    5.1 县域地质灾害情况
        5.1.1 地质灾害类型及规模
        5.1.2 地质灾害空间分布特征
        5.1.3 地质灾害时间分布规律
        5.1.4 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及发育规律
        5.1.4.1 地形地貌与地质灾害
        5.1.4.2 地质构造与地质灾害
        5.1.4.3 地层岩性与地质灾害
        5.1.4.4 气候降雨与地质灾害
        5.1.4.5 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灾害
    5.2 斜坡地质结构分析
    5.3 斜坡稳定性评价
    5.4 地震作用下斜坡的稳定性
        5.4.1 地震作用的地形效应
        5.4.2 斜坡在地震作用下的反应机制
第六章 区域地壳稳定性与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危险性分析
    6.1 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
        6.1.1 模糊数学评判模型
        6.1.2 评价因子及权重确定
        6.1.3 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
    6.2 地震次生地质灾害预测评价
        6.2.1 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评价
        6.2.2 地震作用下的岸坡稳定性分析
        6.2.3 典型斜坡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
第七章 结论
    7.1 结论
    7.2 存在问题
    7.3 展望
谢辞
参考文献
附录

(7)基于SOC理论的地震触发崩塌滑坡分布规律与线路灾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的意义
    1.2 地震触发崩塌滑坡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震触发崩塌滑坡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1.2.2 地震触发单体崩塌滑坡领域研究
        1.2.3 存在的问题
        1.2.4 山地灾害自组织临界性研究
    1.3 主要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思路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地震扰动强度递增振动台沙堆模型试验
    2.1 不同地震烈度区地震触发崩塌滑坡整体分布规律统计
        2.1.1 震区典型公路沿线调查
        2.1.2 震区多元遥感影像解译
    2.2 地震扰动强度递增振动台沙堆模型试验
        2.2.1 振动台基本组成
        2.2.2 振动台工作原理及技术指标
        2.2.3 振动台沙堆模型试验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随扰动强度增加斜坡系统动力学转变机理的数理分析
    3.1 扰动强度增加沙堆动力学统计特性转变的数学分析
    3.2 沙堆颗粒启动模式反映的自组织效应变化机理
    3.3 随烈度增加地震触发崩塌滑坡规律的数值模拟
    3.4 汶川实震数据验证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线路工程地震触发高位崩塌滑坡灾势预测方法
    4.1 地震触发高位崩塌滑坡灾势预测的原理方法
        4.1.1 区域边坡单元化
        4.1.2 地震触发高位崩塌滑坡模型判别方法
        4.1.3 基于综合指标法预测研究区域地震触发崩塌滑坡
    4.2 案例分析
        4.2.1 研究区域危胁线路的边坡划分
        4.2.2 研究区域危胁线路的高位边坡划分
        4.2.3 研究区域威胁线路工程的地震触发高位崩塌滑坡灾势预测
    4.3 自组织临界理论在地震触发高位崩塌滑坡灾害防护工程中的应用
        4.3.1 地震高位边坡防护类型选择
        4.3.2 高位边坡总防护面积S
        4.3.3 高位边坡防护深度H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SOC的地震触发崩塌滑坡其它问题的思辨
    5.1 汶川、芦山Ⅸ度烈度区崩塌滑坡B值的探讨
        5.1.1 b值
        5.1.2 改变沙堆组构特性的沙堆模型试验
    5.2 快速隆升区地震触发崩塌滑坡规律的探讨
        5.2.1 SOC运行机制原理
        5.2.2 地震触发崩塌滑坡的驱动机制研究
        5.2.3 地震地表快速隆升区地震触发崩塌滑坡分布规律的探讨
        5.2.4 快驱动倾斜底板沙堆模型试验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存在的问题
    6.3 研究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8)汶川地震区大型堆积体变形破坏模式及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目的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堆积体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研究
        1.2.2 堆积体的工程特性研究
        1.2.3 堆积体变形破坏机制及稳定性的研究
        1.2.4 堆积体变形破坏的治理措施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5 堆积体的离心试验研究
    1.3 论文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3.1 论文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 论文主要成果创新点
第2章 汶川地震区大型堆积体地质环境条件研究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地形地貌
    2.3 地层岩性
    2.4 地质构造
    2.5 水文地质条件
    2.6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第3章 汶川地震区大型堆积体发育特征研究
    3.1 概述
    3.2 大型堆积体平面发育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3.2.1 堆积体的平面分布特征
        3.2.2 堆积体发育分布与地质环境关系研究
    3.3 堆积体结构发育分布特征研究
        3.3.1 堆积体的空间结构分布特点分析
        3.3.2 堆积体的颗粒结构分布特征
        3.3.3 地震区堆积体的发育分布特征与野外断别方法探讨
    3.4 堆积体成灾模式及其演化机制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整体滑移型堆积体变形破坏机制及稳定性评价
    4.1 概述
    4.2 堆积体工程地质环境条件
        4.2.1 概况
        4.2.2 地形地貌
        4.2.3 地层岩性
        4.2.4 地质构造与地震
    4.3 堆积体变形破坏机理
        4.3.1 堆积体的变形破坏特征
        4.3.2 变形破坏机制分析
    4.4 基于 Flac-3D 的堆积体变形特征数值模拟分析
        4.4.1 数值模型的建立
        4.4.2 计算结果分析
    4.5 整体滑移型堆积体稳定性评价
        4.5.1 计算方案
        4.5.2 计算参数
        4.5.3 计算成果分析
    4.6 结论与建议
第5章 崩塌型堆积体变形破坏机制及稳定性研究
    5.1 概述
    5.2 研究区工程地质环境条件
        5.2.1 概况
        5.2.2 地形地貌
        5.2.3 地层岩性
        5.2.4 地质构造与地震
        5.2.5 气象和水文条件
    5.3 堆积体变形机制分析
        5.3.1 变形破坏特征
        5.3.2 主要影响因素
        5.3.3 变形破坏典型类型及变形破坏机制分析
    5.4 崩塌型堆积体稳定性分析
        5.4.1 工程地质分析法
        5.4.2 数值分析法
    5.5 结论及建议
第6章 沟道冲刷型堆积体变形破坏机制及其防治
    6.1 概述
    6.2 研究区主要工程地质环境条件
        6.2.1 概况
        6.2.2 气象及水文
        6.2.3 地形地貌
        6.2.4 地层岩性
        6.2.5 地质构造及地震
        6.2.6 水文地质条件
        6.2.7 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6.3 沟道冲刷型堆积体变形机制分析
        6.3.1 沟道冲刷型堆积体失稳破坏过程分析
        6.3.2 堆积体中段失稳模式
        6.3.3 堆积体下段失稳模式
    6.4 沟道冲刷型堆积体稳定性评价
        6.4.1 计算方案
        6.4.2 自重状态下堆积体稳定性评价
        6.4.3 暴雨或连续降雨条件下堆积体稳定性评价
        6.4.4 饱水状态下堆积体变形特征数值分析
        6.4.5 数值模拟小结
    6.5 治理方案分析
    6.6 小结
第7章 大型碎屑堆积体工程治理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7.1 概述
    7.2 试验准备
        7.2.1 试验方案选取
        7.2.2 离心模型材料选择
        7.2.3 堆积体模型尺寸
        7.2.4 堆积体模型位移测量
        7.2.5 钢筋混凝土桩受力测量
        7.2.6 试验场地和设备技术指标
        7.2.7 试验方案
        7.2.8 离心机运行方案
    7.3 试验现象分析
        7.3.1 砂性土样 A(细砂)堆积体模型试验现象分析
        7.3.2 砂性土样 B(中砂)堆积体模型试验现象分析
    7.4 位移发展规律分析
        7.4.1 砂性土样 A(细砂)堆积体模型位移发展规律
        7.4.2 砂性土样 B(中砂)堆积体模型位移发展规律
    7.5 钢筋混凝土桩侧土压力变化分析
        7.5.1 土压力时程曲线
        7.5.2 土压力随深度变化曲线
    7.6 钢筋混凝土桩桩身弯矩变化分析
        7.6.1 钢筋混凝土桩弯矩时程变化曲线
        7.6.2 钢筋混凝土桩弯矩沿深度变化曲线
    7.7 本章小结
结论及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个人简介

(9)华北、江苏及邻区中强地震与地球自转加速度变化的统计关系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观测资料
2 分析与结论
    2.1 地球自转加速度上升期对华北地区地震活动的影响分析
    2.2 地球自转加速度上升期对江苏及邻区影响分析
3 讨论

(10)鄂尔多斯周缘几个盆地的构造组合及其强震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论文选题依据
    1.2 鄂尔多斯周缘历史强震(M≥7)
    1.3 论文主要相关问题研究现状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 鄂尔多斯块体地质构造背景
    2.1 大地构造及区域地质演化简史
    2.2 块体周缘构造带
    2.3 小结
3. 干盐池盆地构造组合、古地震及强震响应
    3.1 海原断裂带晚第四纪活动特征
    3.2 盆地构造组合
    3.3 内部新生断层古地震
    3.4 边界走滑断层古地震
    3.5 干盐池盆地强震响应
    3.6 拉分盆地的消亡
    3.7 小结
4. 银川盆地构造组合、古地震及强震响应
    4.1 区域地震地震环境及构造组合
    4.2 贺兰山东麓断裂古地震
    4.3 银川断裂古地震
    4.4 黄河断裂古地震
    4.5 银川盆地强震响应
    4.6 小结
5. 河套盆地构造组合、古地震及强震响应
    5.1 区域地震地质环境
    5.2 主要活动断裂
    5.3 大青山山前断裂莎木佳点古地震
    5.4 乌拉山山前断裂乌兰计点古地震
    5.5 狼山山前断裂巴音乌拉点古地震
    5.6 两次历史大地震发震构造讨论
    5.7 河套盆地强震响应
    5.8 小结
6. 灵丘盆地构造组合、古地震及强震响应
    6.1 区域地震地质环境
    6.2 主要断裂晚第四纪活动性及盆地构造组合
    6.3 下南地断裂古地震
    6.4 华山河断裂古地震
    6.5 公元 1626 年灵丘 7 级地震发震构造讨论
    6.6 灵丘盆地强震响应
    6.7 小结
7. 盆地构造组合样式与地震活动的关系初析
    7.1 拉分盆地与强震孕育部位
    7.2 平面平行展布、深部相交的构造组合与大地震
    7.3 斜列展布的构造组合的破裂尺度可变性
    7.4 交叉展布的构造组合与地震活动强度的关系
8. 结语
    8.1 主要认识和结论
    8.2 论文主要进展
    8.3 主要问题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AUTHOR
博士期间参与的项目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20世纪中国8级大地震与日长关系的初析(论文参考文献)

  • [1]“8.3”鲁甸地震斜坡动力响应及巨型岩质滑坡堵江机制研究[D]. 罗璟.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2]白龙江引水工程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D]. 杨立鹏. 兰州大学, 2019(08)
  • [3]菲律宾海板块西缘强震活动与地球自转角加速度变化关系研究[J]. 田韬,冯志生,祝涛,李鸿宇,王维,叶碧文. 中国地震, 2018(02)
  • [4]全球强震与地球自转角加速度变化过程关系统计研究[J]. 田韬,冯志生,祝涛,李鸿宇,王维,叶碧文. 地震, 2018(02)
  • [5]秘鲁Mw≥6.9地震趋势判断与时空对称规律[J]. 王辉,延军平,唐宝琪,李英杰.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8(01)
  • [6]云南省怒江峡谷区泸水段区域地壳稳定性与地震次生地质灾害预测研究[D]. 陶时雨. 昆明理工大学, 2016(02)
  • [7]基于SOC理论的地震触发崩塌滑坡分布规律与线路灾势预测[D]. 郭海强.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4)
  • [8]汶川地震区大型堆积体变形破坏模式及稳定性研究[D]. 甘建军. 成都理工大学, 2014(04)
  • [9]华北、江苏及邻区中强地震与地球自转加速度变化的统计关系初步研究[J]. 冯志生,王俊菲,田韬,孙业君,杨云. 中国地震, 2013(03)
  • [10]鄂尔多斯周缘几个盆地的构造组合及其强震响应[D]. 李彦宝.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3(05)

标签:;  ;  ;  ;  ;  

20世纪中国8级地震与日长关系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