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球墨铸铁中网状石墨的显微形态、成因及其对机械性能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陈朝阳[1](2021)在《铌和稀土及铸型材料对缸套用灰铁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文中提出
李易励[2](2021)在《V和Sn对超大型缸套用灰铸铁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文中提出
刘高尚[3](2021)在《聚酰胺酰亚胺/二硫化钼基复合涂层制备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汽车发动机的小型化、缸内直喷和涡轮增压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发动机性能显着提升,但发动机的运行环境明显变差。发动机器活塞长时间在缸体内进行高速往复运动,必然导致活塞受损。然而在确定活塞裙部结构和裙部/缸体配合间隙的情况下,通过活塞裙部覆盖润滑涂层,可以降低裙部表面摩擦因数,减少裙部与缸体对磨,从而延长发动机工作寿命。本文采用刮涂和阶段式加热固化工艺,制备了以水性聚酰胺酰亚胺(Water-based Polyamideimide,WPAI)为粘结剂,二硫化钼(MoS2)、碳纤维(Carbon Fiber,CF)和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接枝碳纤维(CF-GO)为固体填料的环保型自润滑复合涂层。通过对涂层性能测试,确定最优配比制备高性能复合涂层,并对其摩擦机理进行研究。首先,探究固体填料MoS2含量变化对MoS2/WPAI复合涂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涂料中MoS2含量的增加(10%、15%和20%),润滑效果提升,但WPAI粘结效果急剧变差。综合涂层粗糙度、硬度、结合力和摩擦学性能表现,固体填料MoS2含量为15%时涂层性能最佳。涂层摩擦磨损过程中MoS2层间发生剪切滑移,在磨痕表面形成润滑膜,显着提升摩擦学性能,因其材料自身桥接作用较差,在接触应力作用下润滑膜表面易出现裂纹,但由于其材质较软对涂层硬度提升较小,因此涂层耐磨性表现一般。其次,探究填料中CF含量变化对CF/MoS2/WPAI复合涂层性能的影响。为保证WPAI粘结效果,固体填料占涂料总质量分数15%。结果表明,固体填料CF和MoS2的加入没有改变WPAI树脂的热降解行为,但会提升WPAI树脂的热分解温度。随着填料中CF含量增加(0%、15%、20%和25%),涂层粗糙度和硬度呈现上升趋势,结合力和摩擦学性能呈现先上升后降低趋势,MoS2:CF=80%:20%时涂层的综合性能最佳。涂层引入CF后,硬度提升,耐磨性增强,CF和MoS2在摩擦磨损过程中会产生协同效应,进一步提升涂层摩擦学性能。因CF优异的桥接特性,润滑膜表面无明显裂纹,但是存在部分CF剥落坑。然后,制备CF-GO多尺度增强体。以硅烷为偶联剂通过酰胺化反应,将GO接枝在CF表面,制备得到CF-GO多尺度增强体。结果表明,GO通过化学键紧密吸附在CF表面,CF-GO表面粗糙,热稳定性大小为GO<CF-GO<CF,CF表面接枝GO后热稳定性降低。最后,将CF-GO应用于复合涂层,填料配比为MoS2:CF-GO=80%:20%,与MoS2:CF=80%:20%涂层性能对比,探究CF-GO对涂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F-GO/MoS2/WPAI复合涂层热稳定性低于CF/MoS2/WPAI复合涂层,与CF-GO和CF材料热稳定性试验结果一致。CF-GO/MoS2/WPAI相较于CF/MoS2/WPAI复合涂层粗糙度降低,硬度、结合力和摩擦学性能显着提升。CF与WPI界面结合较差,磨痕表面CF在接触应力作用下易被拔出树脂基体,破坏润滑膜完整性。CF-GO与WPAI界面结合紧密,接触应力作用下不易被拔出,且GO可填充树脂间隙,润滑膜整体质量极好。进一步对CF-GO/MoS2/WPAI复合涂层在不同载荷和滑动频率下的摩擦学行为研究发现,滑动频率1Hz条件下随着载荷增加(10N、15N和20N),涂层摩擦因数呈现下降趋势,磨损率呈现上升趋势;载荷10N条件下,随着滑动频率提高(1Hz、2Hz和3Hz),涂层摩擦因数变化较小,摩擦因数曲线波动增大,磨损率呈现上升趋势。
张豪[4](2021)在《氧化铝/氧化石墨烯/环氧树脂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
介璐阳[5](2021)在《汽车转向节铸造成型数值模拟及工艺优化》文中研究说明转向节作为汽车转向桥上的重要零件,在承受车身载荷和路面冲击的同时,还要承受刹车和转向时的扭力,工作环境非常恶劣。因此,转向节对结构、强度、塑韧性和减震性能要求均较高,其性能的优劣也直接决定了汽车的使用安全。QT400-15与QT450-10球墨铸铁由于成本低、综合力学性能好的特点,是目前转向节零件的典型材料。但是,随着汽车性能的逐步提升,其强度的不足将降低转向节的使用寿命。同时,由于球墨铸铁独特的糊状凝固方式,铸件容易出现缩松、缩孔等缺陷,质量不稳定。所以,开发适应高安全性能汽车的高强韧性球墨铸铁汽车转向节产品得到汽车铸造行业的广泛关注。本文以球墨铸铁汽车转向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化学成分的设计与调控,制备出了一种满足汽车转向节性能要求的高强韧球墨铸铁材料,研究分析了C、Si元素对Cu合金化球墨铸铁中石墨球、基体组织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且通过对转向节的结构及铸造工艺性分析,设计了铸造工艺方案。采用Magmasoft模拟软件对转向节铸件的充型及凝固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对铸造过程中所产生的缺陷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改进方案,可以为高强韧球墨铸铁汽车转向节产品的实际生产提供技术性支持。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分析了C、Si元素对所制备球墨铸铁的石墨球、基体组织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添加0.36%Cu的基础上,Si元素含量的增加会使石墨球的数量增多,直径减小;C、Si元素含量增加使球墨铸铁基体中珠光体含量增高,珠光体片间距变细;Cu、Si元素均有强化球墨铸铁基体的作用;球墨铸铁基体中珠光体含量的增加以及珠光体片层的细化可以提高试样的拉伸性能。2.通过对球墨铸铁化学成分的设计调控,制备出了抗拉强度为765 MPa,延伸率为10.2%的高强韧球墨铸铁,该材料的强韧性完全满足汽车转向节的性能要求。3.设计了转向节铸造工艺方案。包括造型方案、浇铸位置与分型面的选择,砂芯、浇注系统以及补缩系统的设计:转向节铸件采用石英砂湿型铸造、一箱四件(左右转向节各两件)的方式生产,采用阶梯式曲面分型的方法,水平浇注,成形孔位置左右两个转向节共用一个砂芯;选择开放式浇注系统,采用扁平状内浇道与控制压力冒口相结合的浇冒口设计。4.利用Magmasoft数值模拟软件对1375℃、1400℃、1425℃浇注温度、浇注时间10 s的浇注条件下的转向节进行了充型过程以及凝固过程的数值模拟。模拟结果显示,上承载臂位置存在铁液飞溅与卷气现象,铸件的轴径处以及最高点存在困气现象;铸件有多处厚壁位置产生缩松缩孔缺陷。且随着浇注温度的提升,铁液在铸型内的流动速度加快,铸型内的压力增大,在铸件最高点产生困气的几率增大,转向节铸件产生的缩松缩孔数量先减少后增多,1400℃为最佳浇注温度。5.通过在上承载臂靠近横浇道的?侧位置增加新的内浇道,在铸件产生困气的四个位置增设出气针,在铸件产生缩松缩孔缺陷的位置设置石墨外冷铁,可以解决转向节铸件在浇注过程中的铁液飞溅与卷气现象、铸件困气现象以及缩松缩孔缺陷,最终获得了铸造质量良好的汽车转向节产品以及最优的工艺方案。
张梦琪[6](2021)在《基于MAGMA的汽车轮毂支架铸造工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汽车轮毂支架是汽车悬挂系统的重要零部件,主要用于连接悬挂架、制动器和减震器,在行驶过程中承受交变冲击载荷,因此对其综合力学性能有着较高要求。本文主要对高强韧球墨铸铁轮毂支架的铸造工艺进行了设计和研究,利用专业铸造模拟软件MAGMA对铸件的充型和凝固过程进行模拟,预测了铸件在铸造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缺陷的位置和其成因,并逐步优化工艺方案,最终消除铸件中存在的缺陷,以期获得高质量的轮毂支架铸件。基于QT450-10牌号的球墨铸铁的化学成分,利用合金化手段,通过调整Cu、Mn元素含量,优化组织结构,增加了基体中珠光体含量,并促进珠光体片层的细化,设计开发出了抗拉强度达到736.67 Mpa、延伸率为10.6%的新型铸态高强韧球墨铸铁材料。根据汽车轮毂支架铸件的结构特点,设计了铸造工艺方案。运用MAGMA软件对铸造工艺方案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通过分析温度场、速度场和压力场等模拟结果,研究了铸件充型过程和凝固过程,确定了该方案下铸件内部的缩松缩孔缺陷特征。从优化冒口尺寸、冒口颈参数及浇注温度三个方面对原工艺方案进行了改进。由模拟结果可知,当提高浇注温度至1425℃,增大冒口高度和冒口直径,同时缩短冒口颈长度时,冒口颈的凝固时间延长,冒口的补缩能力得到增强,使铸件内的缩松数量极大改善。但由于铸件上端盖区域壁厚差异较大,厚壁部位凝固较慢,补缩困难,仍存在少量缩松。在此基础上,通过在上端盖厚大部位进一步增设冷铁,可以加快该部位凝固速度,促进厚大部位与壁厚较小部位的同时凝固,最终改善了该部位存在的大片热节,并使得缩松完全转移到冒口与浇注系统内,有效消除了铸件内缩松缺陷。
王晓冬[7](2021)在《汽车排气歧管用3Cr25Ni20耐热钢高温性能的研究》文中认为3Cr25Ni20奥氏体耐热钢相较于铁素体球墨铸铁和高硅钼球墨铸铁具有更高的高温强度,制造的排气歧管除具有高的抗热蠕变性、尺寸稳定性和耐蚀性外还有更好的抗氧化性能,能够有效保证使用寿命。3Cr25Ni20奥氏体耐热不锈钢在性能和经济性上满足了汽车排气歧管使用需求。本论文以3Cr25Ni20耐热钢为研究对象,对其高温强度、高温抗氧化行为和高温蠕变行为进行实验研究,探究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高温性能变化机理,研究结果可以为应用耐热钢制造汽车排气歧管提供重要依据。对比不同固溶处理温度,通过光学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试样的内部组织结构进行观察,结合洛氏硬度仪所测的硬度值确定合适的处理温度;将经过固溶处理的3Cr25Ni20耐热钢使用拉伸试验机和高温拉伸试验机对比测试室温和高温环境中的力学性能;将铸件和热处理后的耐热钢进行高温氧化实验,进行氧化速率计算,探讨其高温氧化机制;对耐热钢进行不同温度蠕变实验,采用SEM进行蠕变断口观察分析。经过实验研究,得到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经不同温度固溶处理后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3Cr25Ni20奥氏体耐热钢的硬度降低,结合金相组织观察,具有良好切削加工性能的合适的处理温度为1140℃。2.通过室温拉伸和高温拉伸发现,3Cr25Ni20奥氏体耐热钢在1140℃固溶处理后,在室温环境中,强度降低,韧性有所提高铸态试验钢的抗拉强度是539.8 MPa,固溶态试验钢的抗拉强度为507.5 MPa,铸态的屈服强度σ0.2是477.6 MPa,固溶热处理后的试验钢的屈服强度457.7 MPa,最大总伸长率由铸态的9.96%提升到11.29%。;在高温拉伸中,断后拉伸率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抗拉强度在1000℃时有所下降。3.耐热钢3Cr25Ni20 800和900℃的高温氧化动力学曲线遵循线性到抛物线的转变规律,转变时间10 h,在1000℃下,耐热钢的抗氧化性有所下降,氧化50 h后氧化速率达到0.77 mg/cm2。4.耐热钢的断裂表现出良好的高温塑性和蠕变后的延性断裂。随着应力的增加,断裂韧窝变深。在650℃和700℃时,应力指数分别为8.6和6。经700℃高温蠕变后,析出相明显增多,网状结构变大。5.借助Pro CAST软件对铸件的结构设计和铸造的工艺设计进行优化,确定最佳熔模铸造工艺为一模四件工艺方案。
李云峰[8](2021)在《大型齿圈齿面激光熔覆高厚度耐磨耐冲击涂层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大型履带式工程车辆广泛应用于建筑、采矿、石油等工程领域。由于工作环境恶劣,驱动履带行走的主动轮齿圈齿面在伴有高冲击载荷摩擦力作用下,短期内出现严重磨损现象,现有的齿面感应淬火工艺已无法满足工作需要。为了解决齿面短期失效问题,提升轮齿服役周期,论文以大型齿圈常用的ZG42CrMoA材料为研究对象,以提高该材料表面耐磨性能并改善抗冲击与耐腐蚀性能为研究目标,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开展了涂层材料选择和基础工艺优化、耐磨颗粒选配、稀土元素调控、脉冲激光熔覆影响、复合涂层设计与制备以及齿圈齿面激光熔覆工艺等研究工作,取得如下主要研究结果:(1)为提升主动轮齿圈齿面耐磨耐冲击性能,设计了一种包含界面连接层、增韧层与耐磨层的“三明治”夹层式复合结构涂层。界面连接层连接熔覆涂层与基材,为消除铸钢基材气孔、夹杂等冶金缺陷,采用大稀释率制备,有利于缺陷的排除,在界面形成良好冶金结合。增韧层用于缓冲外力作用,增强涂层耐冲击性能。耐磨层用于提升涂层的耐磨性能。增韧层与耐磨层以交替层叠方式制备。选择韧性与润湿性俱佳的Ni201粉末作为连接层与增韧层的材料。由于Ni45合金具有相对良好的耐磨、耐冲击和耐腐蚀性能,因此将其作为耐磨层主体材料,通过添加WC颗粒增强耐磨性,添加稀土提升耐冲击性。(2)采用数值模拟与工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获得了激光熔覆过程的最佳载粉气流量为600 L/h。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分析方法,针对激光熔覆的激光功率、扫描速度与送粉量进行优化选择,得到Ni45涂层与Ni201涂层的最佳激光熔覆工艺参数,即Ni45涂层采用2100 W激光功率、300 mm/min扫描速度、8.87 g/min送粉率;Ni201涂层采用2700 W激光功率、300 mm/min扫描速度、4.72 g/min送粉率。采用上述参数进行多道搭接优化试验,得到40%的最佳搭接率。通过300℃的预热缓冷处理解决了40%搭接率涂层的开裂问题。(3)为提高激光熔覆Ni45涂层的耐磨性能,研究了微米与纳米两种尺度WC颗粒对涂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由于微米WC颗粒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较低的粘着键形成几率,因而具有良好的抗粘着磨损特性,能有效提高Ni45涂层的耐磨性能。但具有较高脆性的WC颗粒会在涂层中形成高应力集中点,使Ni45涂层的耐冲击性能明显下降。而纳米WC颗粒尺寸小、比表面积大,会附着在固液界面前沿阻碍晶粒生长,从而使涂层组织得到显着细化。在提升涂层耐磨性的同时,耐冲击性及耐腐蚀性也得到显着改善。相比于Ni45涂层,添加10 wt.%纳米WC后,涂层磨损率降低53.17%,冲击韧性提高13.4%,腐蚀电流密度降低34.12%。(4)为改善激光熔覆Ni45涂层的耐冲击性能,研究了稀土钇及其氧化物对涂层组织与性能的调控作用。纯钇能抑制晶粒生长,从而细化涂层组织,但也会产生许多硬质析出相。由于硬质相在涂层内会成为应力集中点,在冲击力作用下会增加涂层开裂倾向,进而限制涂层耐冲击性的提高。同时,硬质相会增加Cr元素析出量,加剧涂层贫Cr现象,进而不能显着提高涂层耐腐蚀性。由于氧化钇难熔且不与其他金属发生反应,阻碍晶粒生长的同时,还会成为异质形核质点,因此能有效细化涂层组织并抑制硬质相析出,缓解涂层的应力集中与贫Cr现象,提高涂层耐冲击与耐腐蚀性。相比于Ni45涂层,添加0.4 wt.%氧化钇的涂层磨损率仅降低2.86%,冲击韧性提高53.8%,腐蚀电流密度降低56.24%。(5)为进一步调控Ni45涂层的综合性能,分析了脉冲频率对涂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机制。脉冲激光使熔池具有更大的温度梯度与冷却速率,因此可以有效细化组织并减少硬质相析出。相比于连续激光熔覆层,脉冲频率为80Hz的涂层磨损率降低26.63%,冲击韧性提高29.94%,腐蚀电流密度降低40.08%。(6)综合前述最优工艺分别制备了匀质和夹层式两种结构的复合涂层。结果表明:匀质复合涂层组织细化均匀,富W与富Cr相尺寸与数量较小。夹层式复合涂层中的增韧层晶界富集Mo元素,能有效阻碍Cr元素扩散。匀质复合涂层磨损率与腐蚀电流密度较基材降低76.94%和87.98%,较高频淬火基材降低72.80%和92.71%。夹层式复合涂层具有最优异的耐冲击性能,较匀质复合涂层与高频淬火试样分别提高8.21%和14.67%。(7)设计了大型齿圈齿面激光熔覆工装夹具。该工装结构简单,能快速安装定位,运动稳定,并能实现齿圈和送粉头的联动。根据齿圈和送粉头的运动轨迹控制方法在齿面制备了均匀等厚的夹层式复合涂层。通过有限元模拟方法对比分析了高频淬火、激光熔覆匀质和夹层式复合涂层三种齿面与履带销在冲击和摩擦过程中的应力分布状态。相比于高频淬火和激光熔覆匀质涂层,由于夹层式复合涂层中的增韧层在冲击和摩擦过程中会发生微观塑性变形,从而分散涂层内部应力,有效缓解齿面的应力集中,因此该涂层在保证优异耐磨性能的同时,可获得良好的耐冲击性能。
王小龙[9](2020)在《球墨数量对铁石墨系金属显微组织及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采用垂直提拉连续铸造技术制备出球墨尺寸微小、分布均匀但数量不同的铁石墨系金属型材,分别通过铁素体化和等温淬火两种热处理工艺对其基体显微组织进行调控并获得完全铁素体和由α和γ两相的两种金属基体组织。系统地研究了球墨数量对两种不同金属基体组成的铁石墨系金属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及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首先,研究了球墨数量对铁石墨系金属铸态显微组织的影响;其次,采用铁素体化热处理获得金属基体相同(等轴铁素体)但球墨数量不同的铁石墨系金属,研究了具有不同球墨数量的铁石墨系金属的力学和摩擦磨损行为;最后,研究了球墨数量对等温淬火态的铁石墨系金属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及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主要获得如下结论:铁石墨系金属基体中的球墨数量主要是受铁液凝固时的冷却速率影响,较高的冷却速率能够增加球墨的数量。其铸态时的基体组织由球状石墨、珠光体和铁素体组成,随着球墨数量的增多珠光体的含量随之增加且组织更加细密,该结果主要是由石墨/金属基体界面的面积与冷却速率之间的竞争所决定的。经铁素体化热处理后的铁石墨系金属随着球墨数量的增多基体中铁素体的晶粒尺度略有减小;其抗拉强度随着球墨数量的增多而增大;摩擦系数呈现先减后增的趋势,磨损机制为磨粒磨损。经等温淬火热处理后的铁石墨系金属获得由纳米α相和高碳γ相组成的基体显微组织。随着球墨数量的增加,α相的尺度减小、高碳γ相及其碳含量增加;抗拉强度随着球墨数量的增多呈现先减后增的趋势,这主要与基体中球墨的数量、高碳γ相含量及纳米α相尺度有关。等温淬火态的铁石墨系金属摩擦系数变化规律与铁素体基体的铁石墨系金属基本相同,都是随着球墨数量的增多呈现出先减后增的趋势,淬火处理后的铁石墨系金属的摩擦系数主要受接触摩擦表面石墨含量和金属基体结构的影响。在往复摩擦过程中,金属基体会通过发生塑性变形并最终脱落形成磨粒,因此磨损机理主要是磨粒磨损。
王志强[10](2020)在《Nb、Sb对球墨铸铁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重要的工程材料,球墨铸铁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变革,人们对球墨铸铁的力学性能指标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型高性能球墨铸铁的研究已经刻不容缓。目前,高性能球墨铸铁的生产主要通过热处理和合金化来实现。不同于热处理,采用合金化的方式在铸态下获得高性能球墨铸铁更具有工艺和成本优势。合金化元素多种多样,Si、Mn、Cu、Ni、Mo等元素的应用研究已经很深入,而Nb、Sb等元素虽然也被认为是强化球墨铸铁的有效元素,但关于这些元素在球墨铸铁中作用规律和机理的研究很少,且已有的研究众说纷纭,很难构成体系。因此,开展Nb、Sb对铸态球墨铸铁影响的研究工作是很有必要的。本论文以不添加其他合金元素的QT450-10为基础,首先探讨了Nb、Sb两合金元素分别对铸态球墨铸铁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揭示了Nb、Sb对球墨铸铁的作用规律和机理。在此基础上,又研究了不同含量的Nb、Sb元素对球墨铸铁的复合作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将铌铁随其它原料加入到感应炉中,当Nb含量在0.05 wt.%-0.21 wt.%时,Nb元素在球墨铸铁中除了固溶在组织中,还会以块状NbC颗粒的形式存在,这些颗粒形状各异,尺寸多在10μm以下,且在石墨和基体组织中均有分布。Nb含量升高时,石墨组织的球化率、数目降低,石墨球尺寸增大;同时,基体组织中的铁素体含量降低,珠光体含量升高,且珠光体组织得到细化。随着Nb含量的升高,试样的抗拉强度提升,在Nb含量为0.21 wt.%时,抗拉强度达到最高504 MPa,相比未加入合金元素时提高了11.3%,但是,试样的伸长率也不断下降。(2)金属锑采用包内冲入法添加到球墨铸铁中,当其含量在0.006 wt.%-0.025 wt.%时,Sb元素均固溶于球铁组织中,且在石墨球和基体组织接触的边界上分布较多,形成了Sb含量较高的富锑层。随着Sb含量的升高,石墨组织的球化率、数目和析出石墨面积比的变化均呈抛物线趋势,且在Sb含量为0.013 wt.%时达到顶峰,之后开始下降;Sb含量升高时,基体组织中的铁素体含量降低,珠光体含量升高,而且珠光体片层间距逐渐减小。试样的抗拉强度值随Sb含量的升高而增大,在Sb含量为0.025 wt.%时,抗拉强度达到最高521 MPa,相比未加入合金元素的试样提高了15.1%,同时,试样的伸长率不断下降,对于本实验设计的球墨铸铁成分,Sb含量不宜超过0.013 wt.%。(3)Nb和Sb元素同时加入到铁液中,合金化球墨铸铁试样的珠光体含量明显升高,抗拉强度值大幅度增大。当Nb、Sb含量分别为0.21 wt.%、0.013 wt.%时,得到球墨铸铁的抗拉强度达到最高578 MPa,相比未添加合金元素时提高了27.6%,但其伸长率也会受到影响而降低。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需要合理的选择两合金元素的添加量,才能使球墨铸铁的强度和塑韧性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二、球墨铸铁中网状石墨的显微形态、成因及其对机械性能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球墨铸铁中网状石墨的显微形态、成因及其对机械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3)聚酰胺酰亚胺/二硫化钼基复合涂层制备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活塞裙部涂层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树脂基复合涂层研究 |
1.3.1 树脂粘结剂 |
1.3.2 固体填料 |
1.4 CF-GO多尺度增强体研究进展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MoS_2/WPAI复合涂层制备及其性能表征 |
2.1 试验材料和设备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设备 |
2.2 水性聚酰胺酰亚胺复合涂层制备 |
2.2.1 铝合金基体预处理 |
2.2.2 MoS_2/WPAI涂料设计与固化 |
2.3 涂层性能表征 |
2.3.1 厚度表征 |
2.3.2 硬度表征 |
2.3.3 结合力表征 |
2.3.4 摩擦学性能表征 |
2.3.5 形貌表征 |
2.3.6 热稳定性表征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MoS_2/WPAI复合涂层性能分析 |
2.4.2 MoS_2/WPAI复合涂层摩擦学行为及机理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CF/MoS_2/WPAI复合涂层性能分析及摩擦机理研究 |
3.1 引言 |
3.2 CF/MoS_2/WPAI复合涂层制备 |
3.3 CF/MoS_2/WPAI复合涂层性能分析 |
3.3.1 CF/MoS_2/WPAI复合涂层热稳定性分析 |
3.3.2 CF/MoS_2/WPAI复合涂层粗糙度分析 |
3.3.3 CF/MoS_2/WPAI复合涂层硬度分析 |
3.3.4 CF/MoS_2/WPAI复合涂层结合力分析 |
3.4 CF/MoS_2/WPAI复合涂层摩擦学行为分析和机理研究 |
3.4.1 CF/MoS_2/WPAI复合涂层摩擦因数分析 |
3.4.2 CF/MoS_2/WPAI复合涂层磨损率分析 |
3.4.3 CF/MoS_2/WPAI复合涂层耐磨减摩机理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F-GO多尺度增强体制备及表征 |
4.1 引言 |
4.2 试验材料 |
4.3 CF-GO复合材料制备 |
4.4 复合材料表征 |
4.4.1 红外光谱分析 |
4.4.2 X射线衍射分析 |
4.4.3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4.4.4 形貌分析 |
4.4.5 热重分析 |
4.5 结果与讨论 |
4.5.1 CF-GO红外光谱分析 |
4.5.2 CF-GO物相分析 |
4.5.3 CF-GO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4.5.4 CF-GO表面形貌和元素分析 |
4.5.5 CF-GO热稳定性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CF-GO/MoS_2/WPAI复合涂层性能分析及摩擦机理研究 |
5.1 引言 |
5.2 CF-GO/MoS_2/WPAI复合涂层制备 |
5.3 CF-GO/MoS_2/WPAI复合涂层性能分析 |
5.3.1 CF-GO/MoS_2/WPAI复合涂层热稳定性分析 |
5.3.2 CF-GO/MoS_2/WPAI复合涂层粗糙度分析 |
5.3.3 CF-GO/MoS_2/WPAI复合涂层截面分析 |
5.3.4 CF-GO/MoS_2/WPAI复合涂层硬度分析 |
5.3.5 CF-GO/MoS_2/WPAI复合涂层结合力分析 |
5.4 CF-GO/MoS_2/WPAI复合涂层摩擦学行为分析和机理研究 |
5.4.1 CF-GO/MoS_2/WPAI复合涂层摩擦因数分析 |
5.4.2 CF-GO/MoS_2/WPAI复合涂层磨损率分析 |
5.4.3 CF-GO/MoS_2/WPAI复合涂层耐磨减摩机理研究 |
5.5 CF-GO/MoS_2/WPAI复合涂层不同载荷和往复频率下摩擦学行为分析 |
5.5.1 CF-GO/MoS_2/WPAI复合涂层在不同载荷下摩擦学行为分析 |
5.5.2 CF-GO/MoS_2/WPAI复合涂层在不同往复频率下摩擦学行为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5)汽车转向节铸造成型数值模拟及工艺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汽车铸造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
1.3 球墨铸铁概述 |
1.3.1 现代球墨铸铁的发展 |
1.3.2 球墨铸铁的铸态组织特征 |
1.3.3 球墨铸铁的凝固特性 |
1.3.4 球墨铸铁的性能及应用 |
1.4 铸造数值模拟技术的发展状况 |
1.4.1 铸造数值模拟技术国外发展状况 |
1.4.2 铸造数值模拟技术国内发展状况 |
1.5 本课题研究意义与内容 |
第2章 铸造数值模拟理论 |
2.1 引言 |
2.2 铸件充型过程理论 |
2.2.1 充型过程数学模型 |
2.2.2 紊流模型 |
2.3 铸件凝固过程理论 |
2.3.1 铸件凝固过程传热方式 |
2.3.2 铸件凝固过程温度场数学模型 |
2.3.3 铸件缩松缩孔缺陷预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球墨铸铁的制备及组织性能分析 |
3.1 高强韧性球墨铸铁成分设计 |
3.1.1 球墨铸铁成分设计原则 |
3.1.2 化学成分的影响及成分设计 |
3.2 球墨铸铁的制备 |
3.2.1 实验原材料成分及配比 |
3.2.2 熔炼及浇注试样 |
3.3 球墨铸铁显微组织分析 |
3.3.1 金相显微组织分析 |
3.3.2 石墨球化率、石墨大小等级与石墨体积分数测定 |
3.3.3 珠光体含量及片层间距计算 |
3.4 拉伸性能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转向节铸造过程及铸造工艺设计 |
4.1 引言 |
4.2 转向节铸造生产过程 |
4.2.1 原材料的选择与熔炼工艺设计 |
4.2.2 球化及孕育处理 |
4.3 汽车转向节铸造工艺设计 |
4.3.1 铸造工艺性分析 |
4.3.2 造型方案设计 |
4.3.3 浇注位置的确定 |
4.3.4 分型面的选择与砂芯设计 |
4.3.5 浇注系统设计 |
4.3.6 补缩系统设计 |
4.4 铸造工艺方案的确定及三维模型的建立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转向节铸造工艺数值模拟 |
5.1 引言 |
5.2 Magmasoft模拟软件介绍 |
5.3 Magmasoft数值模拟前处理 |
5.3.1 网格划分 |
5.3.2 材料参数的定义 |
5.3.3 界面换热系数设置 |
5.3.4 初始条件设置 |
5.3.5 计算参数设置 |
5.4 转向节数值模拟试验方案 |
5.5 浇注温度1375℃模拟结果分析 |
5.5.1 充型过程模拟结果与分析 |
5.5.2 凝固过程模拟结果与分析 |
5.5.3 缩松缩孔缺陷分析 |
5.6 浇注温度1400℃模拟结果分析 |
5.6.1 充型过程模拟结果与分析 |
5.6.2 凝固过程模拟结果与分析 |
5.6.3 缩松缩孔缺陷分析 |
5.7 浇注温度1425℃模拟结果分析 |
5.7.1 充型过程模拟结果与分析 |
5.7.2 凝固过程模拟结果与分析 |
5.7.3 缩松缩孔缺陷分析 |
5.8 不同浇注温度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
5.8.1 充型过程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
5.8.2 凝固过程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
5.8.3 缩松缩孔结果对比分析 |
5.9 本章小结 |
第6章 转向节铸造工艺方案优化 |
6.1 引言 |
6.2 方案一铸造工艺优化 |
6.2.1 浇注系统优化 |
6.2.2 排气系统优化 |
6.2.3 补缩系统优化 |
6.3 方案二模拟结果分析 |
6.3.1 充型过程模拟结果与分析 |
6.3.2 凝固过程模拟结果与分析 |
6.3.3 缩松缩孔缺陷分析 |
6.4 优化冷铁工艺及缩松缩孔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6)基于MAGMA的汽车轮毂支架铸造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球墨铸铁概述 |
1.1.1 球墨铸铁铸态的组织 |
1.1.2 球墨铸铁的性能 |
1.1.3 球墨铸铁高强韧性合金化研究现状 |
1.1.4 球墨铸铁的生产应用 |
1.2 铸造技术概述 |
1.2.1 铸造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
1.2.2 常见铸造缺陷及防制方法 |
1.3 铸造模拟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
1.3.1 铸造CAE技术概述 |
1.3.2 铸造模拟技术的发展现状 |
1.3.3 国内外主流模拟软件简介 |
1.3.4 铸造模拟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
1.4 研究的背景意义及内容 |
第2章 数值模拟理论基础 |
2.1 铸造充型过程模拟理论基础 |
2.1.1 充型过程数值模拟方法 |
2.1.2 充型过程数学模型 |
2.2 铸造凝固过程模拟理论基础 |
2.2.1 凝固过程传热学基础 |
2.2.2 凝固传热过程数值模型 |
2.2.3 缩松缩孔预测方法 |
2.3 铸造模拟软件MAGMA介绍 |
2.3.1 主要模块 |
2.3.2 模拟流程 |
2.3.3 数据库的扩展 |
2.3.4 相关判据 |
第3章 轮毂支架铸件材料成分设计及性能分析 |
3.1 实验材料 |
3.1.1 化学成分的设计 |
3.1.2 试验球墨铸铁的制备 |
3.2 组织观察与性能测试 |
3.2.1 铸件的显微组织观察 |
3.2.2 铸件的力学性能测试 |
3.3 显微组织分析 |
3.3.1 金相组织分析 |
3.3.2 SEM组织分析 |
3.4 力学性能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轮毂支架的生产过程及工艺设计 |
4.1 轮毂支架铸件结构特点分析 |
4.2 汽车轮毂支架的生产过程 |
4.2.1 化学成分 |
4.2.2 熔炼工艺设计 |
4.2.3 球化及孕育工艺 |
4.3 铸造工艺方案设计 |
4.3.1 造型方法的选择 |
4.3.2 浇铸位置的选择 |
4.3.3 分型面的确定 |
4.3.4 工艺参数设计 |
4.3.5 砂芯设计 |
4.3.6 浇注系统设计 |
4.3.7 补缩系统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轮毂支架铸造过程数值模拟及结果分析 |
5.1 数值模拟前处理 |
5.1.1 轮毂支架铸造工艺建模 |
5.1.2 网格划分 |
5.1.3 计算参数设置 |
5.2 模拟结果分析 |
5.2.1 充填过程模拟结果 |
5.2.2 凝固过程模拟结果 |
5.2.3 缺陷模拟结果 |
5.3 铸造工艺方案的改进及模拟 |
5.3.1 浇注温度对模拟结果影响 |
5.3.2 冒口参数对模拟结果的影响 |
5.3.3 增设冷铁对模拟结果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7)汽车排气歧管用3Cr25Ni20耐热钢高温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汽车排气歧管材质的发展 |
1.2.1 灰口铸铁 |
1.2.2 硅钼铸铁 |
1.2.3 高镍球铁 |
1.2.4 奥氏体耐热钢 |
1.3 耐热钢介绍 |
1.3.1 主要合金元素的作用 |
1.3.2 耐热钢的强化机理 |
1.3.3 耐热钢的发展方向 |
1.4 耐热钢高温性能概述 |
1.4.1 耐热钢抗高温氧化的意义 |
1.4.2 耐热钢抗高温氧化研究进展 |
1.5 铸造CAE的发展与应用 |
1.6 本课题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方法及过程 |
2.1 实验主要设备及辅助器材 |
2.2 实验材料的准备 |
2.3 实验设计 |
2.3.1 金相试样的制备与观察 |
2.3.2 铸态和固溶态合金的硬度测试 |
2.3.3 拉伸试样的制备 |
2.3.4 高温蠕变试验 |
2.3.5 高温氧化实验 |
2.3.6 耐热钢排气歧管熔模铸造的技术工艺措施 |
2.4 主要仪器设备及表征手段 |
2.4.1 光学金相分析(OM) |
2.4.2 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SEM-EDS) |
2.4.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2.4.4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2.5 基于ProCAST分析的耐热钢熔模铸造工艺及模具设计 |
2.5.1 铸造过程分析 |
2.5.2 熔模铸造排气歧管工艺 |
2.5.3 熔模铸造排气歧管工艺成本分析 |
2.5.4 采用的技术路线及原理 |
第3章 耐热钢组织及力学性能研究 |
3.1 3Cr25Ni20 耐热钢的显微组织 |
3.2 硬度测试分析 |
3.3 室温拉伸试验 |
3.3.1 室温拉伸应力应变曲线 |
3.3.2 室温拉伸断口分析 |
3.4 高温拉伸试验 |
3.4.1 高温拉伸力学数据与宏观形貌分析 |
3.4.2 高温拉伸断口形貌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耐热钢的高温性能研究 |
4.1 耐热钢的高温氧化性能的研究 |
4.1.1 显微组织观察分析 |
4.1.2 高温氧化动力学分析 |
4.1.3 耐热钢高温氧化机制探讨 |
4.2 固溶态耐热钢高温蠕变行为的研究 |
4.2.1 耐热钢蠕变性能分析 |
4.2.2 蠕变试样的形貌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ProCAST的熔模铸造数值模拟及优化 |
5.1 材料替代试验 |
5.1.1 手工制壳试验 |
5.1.2 铸件设计 |
5.1.3 原型样件试制 |
5.1.4 铸件加工及台架试验 |
5.1.5 制壳及浇铸工艺总结 |
5.2 耐热钢排气歧管的结构设计 |
5.2.1 可靠性设计方法及原则 |
5.2.2 材料设计参数及模拟 |
5.2.3 结构设计更新 |
5.3 耐热钢排气歧管的铸造工艺设计 |
5.3.1 一模两件 |
5.3.2 一模四件 |
5.3.3 工艺方案设计总结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8)大型齿圈齿面激光熔覆高厚度耐磨耐冲击涂层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相关技术研究现状 |
1.2.1 齿形件传统表面改性研究现状 |
1.2.2 金属耐磨耐冲击涂层制备技术研究现状 |
1.2.3 激光熔覆技术 |
1.2.4 激光熔覆技术研究现状 |
1.2.5 大型齿圈齿面激光熔覆高厚度耐磨耐冲击涂层需解决的科学问题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案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研究方案 |
第2章 复合涂层结构的初步设计、材料选择及试验方法 |
2.1 引言 |
2.2 基体材料 |
2.3 激光熔覆耐磨耐冲击复合涂层结构的初步设计与材料选择 |
2.3.1 复合涂层结构的初步设计 |
2.3.2 界面连接层与增韧层粉末材料选择 |
2.3.3 耐磨层合金粉末材料选择 |
2.4 试验与测试分析方法 |
2.4.1 激光熔覆耐磨耐冲击复合涂层制备方法 |
2.4.2 X射线衍射分析 |
2.4.3 金相样件制备及组织观察 |
2.4.4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与分析 |
2.4.5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与分析 |
2.4.6 热辐射谱测试与高速摄像设备 |
2.5 相关性能测试方法 |
2.5.1 维氏硬度测试 |
2.5.2 耐磨性能测试 |
2.5.3 耐冲击性能测试 |
2.5.4 拉伸性能测试 |
2.5.5 电化学腐蚀性能测试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激光熔覆基础工艺参数优化研究 |
3.1 引言 |
3.2 载粉气流量对激光熔覆涂层形貌的影响 |
3.2.1 载粉气流量对熔覆层宏观形貌的影响 |
3.2.2 载粉气流量对粉末流态的影响 |
3.3 单道激光熔覆正交优化试验 |
3.3.1 单道激光熔覆涂层工艺正交优化试验 |
3.3.2 正交试验结果方差分析(ANOVA) |
3.3.3 单道激光熔覆涂层参数优化选择与响应预测 |
3.4 多道搭接激光熔覆工艺优化与分析 |
3.4.1 多道搭接激光熔覆工艺试验 |
3.4.2 多道搭接激光熔覆过程应力场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碳化钨颗粒对激光熔覆涂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微米WC颗粒对涂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
4.2.1 微米WC颗粒对涂层宏观形貌的影响 |
4.2.2 微米WC颗粒对涂层微观组织的影响 |
4.2.3 微米WC颗粒对熔池流动状态与凝固组织的影响机理 |
4.2.4 微米WC颗粒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
4.3 纳米WC颗粒对涂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
4.3.1 纳米WC颗粒对涂层宏观形貌的影响 |
4.3.2 纳米WC颗粒对涂层微观组织的影响 |
4.3.3 纳米WC颗粒对熔池流动状态与凝固组织的影响机理 |
4.3.4 纳米WC颗粒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稀土对激光熔覆涂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纯钇对涂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
5.2.1 纯钇对涂层宏观形貌的影响 |
5.2.2 纯钇对涂层微观组织的影响 |
5.2.3 纯钇对熔池流动状态与凝固组织的影响机理 |
5.2.4 纯钇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
5.3 氧化钇对涂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
5.3.1 氧化钇对涂层宏观形貌的影响 |
5.3.2 氧化钇对涂层微观组织的影响 |
5.3.3 氧化钇对熔池流动状态与凝固组织的影响机理 |
5.3.4 氧化钇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脉冲频率对激光熔覆涂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脉冲激光频率对涂层宏观形貌与微观组织的影响 |
6.2.1 脉冲激光功率对单道涂层宏观形貌的影响 |
6.2.2 脉冲激光频率对涂层宏观形貌的影响 |
6.2.3 脉冲激光频率对涂层微观组织的影响 |
6.2.4 脉冲激光频率对熔池流动状态与凝固组织的影响机理 |
6.3 脉冲激光频率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
6.3.1 脉冲激光频率对涂层显微硬度的影响 |
6.3.2 脉冲激光频率对涂层耐磨性能的影响 |
6.3.3 脉冲激光频率对涂层力学性能的影响 |
6.3.4 脉冲激光频率对涂层电化学腐蚀特性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面向大型齿圈齿面的激光熔覆复合涂层设计与制备 |
7.1 引言 |
7.2 面向大型齿面的激光熔覆复合涂层结构与成分设计 |
7.3 激光熔覆复合涂层的宏观形貌与微观组织分析 |
7.3.1 激光熔覆复合涂层宏观形貌分析 |
7.3.2 激光熔覆复合涂层微观组织分析 |
7.4 激光熔覆复合涂层性能及相关机理分析 |
7.4.1 匀质复合涂层显微硬度分析 |
7.4.2 匀质复合涂层耐磨性能与磨损机理分析 |
7.4.3 匀质与夹层式复合涂层的耐冲击性能分析 |
7.4.4 带基材复合涂层综合耐冲击性能分析 |
7.4.5 匀质复合涂层耐腐蚀性能分析 |
7.5 大型齿圈齿面激光熔覆耐磨耐冲击涂层制备 |
7.5.1 大型齿圈齿面激光熔覆工装夹具设计 |
7.5.2 齿圈齿面激光熔覆运动轨迹控制 |
7.5.3 主动轮齿圈齿面激光熔覆工艺过程 |
7.5.4 不同强化层对齿圈齿面啮合过程应力状态分布的影响 |
7.6 本章小节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及创新点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9)球墨数量对铁石墨系金属显微组织及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铁石墨系金属概述 |
1.2.1 石墨钢 |
1.2.2 铸铁 |
1.2.3 Fe-G系固体自润滑材料 |
1.3 石墨的分布状态对铁石墨系金属性能的影响 |
1.4 球状石墨的铁石墨系金属基体调控机理 |
1.4.1 退火 |
1.4.2 正火 |
1.4.3 淬火与回火 |
1.4.4 等温淬火 |
1.4.5 合金化 |
1.4.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7 主要研究内容 |
1.4.8 技术路线图 |
2 实验材料及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铁石墨系金属热处理工艺 |
2.2.1 铁素体化热处理 |
2.2.2 等温淬火热处理 |
2.3 显微组织表征 |
2.3.1 光学显微组织观察 |
2.3.2 扫描电子显微组织观察 |
2.3.3 透射电子显微组织观察 |
2.3.4 残余奥氏体含量及碳浓度测定 |
2.4 力学性能表征 |
2.4.1 室温拉伸性能 |
2.4.2 显微硬度 |
2.5 摩擦磨损试验 |
3 球墨数量对铁石墨系金属显微组织及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
3.1 铁石墨系金属铸态显微组织 |
3.2 球墨数量对铁素体基体的铁石墨系金属显微组织的影响 |
3.3 球墨数量对铁素体基体的铁石墨系金属力学性能的影响 |
3.4 球墨数量对铁素体基体的铁石墨系金属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
3.4.1 铁素体基体的铁石墨系金属的摩擦系数 |
3.4.2 铁素体基体的铁石墨系金属的摩擦表面形貌 |
3.5 本章小结 |
4 球墨数量对等温淬火态的铁石墨系金属显微组织及摩擦磨损性能影响 |
4.1 球墨数量对等温淬火态铁石墨系金属显微组织的影响 |
4.2 球墨数量对铁石墨系金属力学性能的影响 |
4.3 球墨数量对等温淬火态铁石墨系金属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
4.3.1 等温淬火态铁石墨系金属的摩擦系数 |
4.3.2 等温淬火态铁石墨系金属的摩擦表面形貌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
(10)Nb、Sb对球墨铸铁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2 球墨铸铁的发展历程及应用 |
1.2.1 球墨铸铁的诞生及发展 |
1.2.2 球墨铸铁的应用 |
1.3 球墨铸铁的凝固 |
1.3.1 凝固理论 |
1.3.2 球墨铸铁中的石墨及反球化元素 |
1.3.3 球墨铸铁的基体组织 |
1.4 球化和孕育处理 |
1.4.1 球化处理 |
1.4.2 孕育处理 |
1.5 常见合金元素对球墨铸铁的影响 |
1.6 Nb和 Sb在铸铁中的研究现状 |
1.6.1 Nb的应用研究 |
1.6.2 Sb的应用研究 |
1.7 本论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设备及方法 |
2.1 实验方案 |
2.2 实验材料的制备 |
2.2.1 实验原料及成分 |
2.2.2 合金元素的加入方式 |
2.2.3 试样的制备 |
2.3 组织分析及性能检测 |
2.3.1 成分及组织分析 |
2.3.2 性能检测 |
第3章 Nb对球墨铸铁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案 |
3.3 Nb对球墨铸铁组织的影响 |
3.3.1 Nb对石墨组织的影响 |
3.3.2 Nb对球墨铸铁基体组织的影响 |
3.4 力学性能 |
3.4.1 力学性能检测 |
3.4.2 拉伸断口 |
3.5 Nb对球墨铸铁组织、力学性能影响的机制分析 |
3.5.1 Nb在球铁中的存在形式及分布 |
3.5.2 Nb对石墨组织的影响机制分析 |
3.5.3 Nb对基体组织的影响机制分析 |
3.5.4 Nb对力学性能的影响机制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Sb对球墨铸铁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案 |
4.3 Sb对球墨铸铁组织的影响 |
4.3.1 Sb对石墨组织的影响 |
4.3.2 Sb对基体组织的影响 |
4.4 力学性能 |
4.5 Sb对球墨铸铁组织及性能的影响机理 |
4.5.1 Sb的存在形式及分布 |
4.5.2 Sb对石墨组织的影响机理 |
4.5.3 Sb对基体组织的影响机理 |
4.5.4 Sb对力学性能的影响机理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Nb和 Sb对球墨铸铁的复合作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方案 |
5.3 Nb和 Sb对球墨铸铁组织的影响 |
5.3.1 Nb和 Sb对石墨组织的影响 |
5.3.2 Nb和 Sb对球墨铸铁基体组织的影响 |
5.4 Nb和 Sb对球墨铸铁力学性能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球墨铸铁中网状石墨的显微形态、成因及其对机械性能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铌和稀土及铸型材料对缸套用灰铁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D]. 陈朝阳.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2]V和Sn对超大型缸套用灰铸铁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D]. 李易励.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3]聚酰胺酰亚胺/二硫化钼基复合涂层制备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D]. 刘高尚. 江南大学, 2021(01)
- [4]氧化铝/氧化石墨烯/环氧树脂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张豪.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1
- [5]汽车转向节铸造成型数值模拟及工艺优化[D]. 介璐阳. 长春工业大学, 2021(08)
- [6]基于MAGMA的汽车轮毂支架铸造工艺研究[D]. 张梦琪. 长春工业大学, 2021(01)
- [7]汽车排气歧管用3Cr25Ni20耐热钢高温性能的研究[D]. 王晓冬. 长春工业大学, 2021(08)
- [8]大型齿圈齿面激光熔覆高厚度耐磨耐冲击涂层技术研究[D]. 李云峰. 长春理工大学, 2021(01)
- [9]球墨数量对铁石墨系金属显微组织及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D]. 王小龙.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10]Nb、Sb对球墨铸铁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D]. 王志强. 吉林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