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学活动课要做到“四个突出”(论文文献综述)
王珂[1](2021)在《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文中认为自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党和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作为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研究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强化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领导地位,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根本方向的重要阵地。更是加强和改进思政教育工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灵魂课程。因此,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找准教学改进方向,对有效推进新时代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改革工作,进而贯彻落实新时代背景下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符合国家需要的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建构主义与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为基础,构建出科学合理的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并展开教学评价,在实证研究中检验指标体系的实践价值。通过全面剖析课堂教学状况,找出主要问题,探索教学效果提升策略。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在理论分析基础上,结合文献分析、政策文本分析和行为访谈等多种方法初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专家调查问询,修正和完善指标体系,通过两次专家意见咨询,对评价指标进行筛选、合并与修改,最终确定了指标体系。最后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进行权重考量,实现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为检验本研究指标体系的实践价值,根据确立的指标体系编制出课堂教学评价量表,选取某大学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评价对象进行实证研究。检验该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诊断其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教学效果提升策略。经研究与验证,最终得出具有良好专家信度的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以评促教的方式达到促进教学效果进一步提升的目的。
覃思阳[2](2020)在《统编版与人教版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中“语文园地”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完整的语文教材系统包含了助学系统、课文系统、知识系统以及练习系统,语文园地作为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与小学语文人教版教材练习系统的主体部分,帮助学生理解、运用、巩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当前教学中,存在着教师忽语文园地板块的现状。本研究以比较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将小学低年级语文统编版教材与人教版教材的语文园地板块为研究对象,主要从两版教材语文园地板块的共性与个性进行比较分。根据对比结果做出结论与反思,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启示。本研究具体由五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小学低年级语文统编版与人教版教材语文园地比较研究的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为语文园地的本真探索,梳理了相关的概念。重点阐释了语文园地的特征与功能,其具有基础性、渐进性、检测性、指导性、启发性的特征以及训练、发展与反馈的功能。第三部分为两版教材语文园地的比较分析,分为共性比较与特性比较,从编排内容、呈现方式、内在价值三方面入手,以《语文课程标准》为参照。编排内容分析将两本教材语文园地板块划分为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向进行比较。呈现方式分析主要从知识点排版分布、文章编排、插图使用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内在价值分析主要从教育意识引导方向的转变、对课标实现的影响两个方面进行。第四部分为两版教材语文园地比较分析的分析结论与反思,分析结论具体论述统编版教材语文园地比较的综合分析结论与人教版教材语文园地比较的综合分析结论。反思即统编版取代人教版的必然性。第五部分为统编版与人教版教材语文园地比较的教学启示,针对两版教材语文园地的比较、分析,以教学前、教学时、教学后三个方面为线索提出了具体针对性的教学启示。首先,备课环节统筹整体,转变语文园地板块教学薄弱的现状,发挥语文园地板块对教师教学的三大作用;其次,课堂教学融汇教材,充分发挥语文园地板块的各项功能,运用语文园地板块对学生学习的三大训练;最后,活化教学评价方式,关注课后发展。
丁新改[3](2020)在《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思想研究》文中指出在管党治党和治国理政的实践中,习近平围绕何为党的政治建设、为何要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如何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主张新战略,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主张新战略构成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思想。本文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运用抽象到具体、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的研究方法,结合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具体实践,对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思想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形成的背景、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架构、加强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逻辑进路、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价值意蕴。研究重点是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架构。包括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概念厘定、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战略地位、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正确理解和把握党的政治建设与经济建设、国家政治建设、全面从严治党以及党的其他建设的关系、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典型特征。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思想,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创造性运用、创新性发展,又是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中国共产党近百年来管党治党核心议题的延伸和拓展,更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党进行党的政治建设实践新鲜经验的总结和理论升华,深刻揭示了党的建设规律,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党党的政治建设理论研究的先河,为进一步推动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基本遵循。
张家豪[4](2020)在《沈阳科技人才管理问题研究》文中提出科技人才是科学技术与人才的结合。政府作为科技人才的管理者,肩负着推动科技人才资源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科技支撑的重要职责。在当前加快实现东北地区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背景下,沈阳市科技人才的管理在发挥科技人才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凸显出一些问题,不能满足城市经济和科技综合竞争力提升的需求。这些问题主要包括科技人才管理方式与人才发展的契合度不强、科技人才管理手段与产业需求吻合度不足、科技人才管理规划对高精尖人才吸附能力较弱、高科技成果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效能发挥受限等。这些都制约了沈阳市科技人才在沈阳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过程中提供的智力支撑。为完善提升沈阳市科技人才的管理,实现沈阳跨越式发展,本文首先对人才及科技人才、科技人才管理和科技人才政策进行了概念界定,并以人才供应链理论和双因素激励理论作为研究沈阳市科技人才管理的理论基础。其次,根据沈阳市科技人才管理的现状,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深入分析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主要包括:政府部门人才管理理念落后、人才培育的稳定环境亟待营造、人才引育和激励措施效能发挥不足、人才信息化管理的手段时效性不足。最后,在学习借鉴国内外诸多科技人才的政府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管理科技人才、营造人才发展环境、建设创新创业平台、全面实施人才动态管理等对策建议。
朱帅[5](2020)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跨文化交流的中国路径》文中研究说明共建“一带一路”,应推动文化先行,发挥文化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广泛性作用。跨文化交流表达的是一种多元包容的价值观,中国要想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众维系情感纽带、建立深厚情谊,就必须以跨文化交流为抓手,以文化交融的魅力吸引沿线国家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年)》《“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设想》《标准联通共建“一带一路”行动计划(2018-2020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进展、贡献与展望》等一系列重要文件相继出台,为“一带一路”跨文化交流设计了时间表和路线图。但是目前,“一带一路”跨文化交流尚未得到充分发展。正如习近平所说:“目前看,我们在经济合作上用力多,文化这条腿总体上还不够有力。”[1]学术界关于“一带一路”跨文化交流的研究无论是理论性研究还是实践性研究均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因此,中国学者应该围绕“一带一路”倡议下跨文化交流的重要议题开展研究、建言献策。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跨学科交叉法和定性研究法,从基本概念、理论依据、现状考察、路径展望为主要研究脉络,全面、系统地对“一带一路”倡议下的跨文化交流进行了研究,体现了“一带一路”与跨文化交流的深度融合,阐明了“一带一路”跨文化交流的相关概念、理论依据、实践成果、运行特点与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带一路”跨文化交流的路径展望,从而为新形势下“一带一路”跨文化交流提出较为全面、科学的解决问题的对策和路径。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该部分就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阐述和总结。在此基础上,说明了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框架结构和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一带一路”倡议下跨文化交流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依据。首先,对“一带一路”、跨文化交流的概念进行界定,在此基础上,阐述二者的关系。其次,指出“一带一路”跨文化交流的理论依据,以马克思主义文化交往思想为根本理论依据,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交往思想为直接理论依据,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丝路文化为重要理论资源。第三部分,“一带一路”倡议下跨文化交流的现实考察。首先,总结了“一带一路”跨文化交流取得的实践成果,包括文化交流平台基本建成、文化品牌建设全力打造,文化交流领域全面拓展和文化贸易平稳快速发展。其次,指出“一带一路”跨文化交流具有中国首发、各方参与,官方主导、民间主体,由点带面、点面结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运行特点。最后,分析了“一带一路”跨文化交流存在着部分国家和地区对文化交流态度保守、部分主体与沿线国家合作紧密程度低、文化与不同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完善、文化“走出去”发展与管理机制不健全四个突出问题。第四部分,“一带一路”倡议下跨文化交流的路径展望。首先,应把握文化具有能动性、多样性、共通性、开放性和动态性的客观发展规律。其次,应提高政府、企业、学界、智库、社会组织、民众等主体的参与度。再次,应加强不同领域文化交流与合作。最后,应健全跨文化交流合作机制,包括高层磋商机制、文化共享机制、文化传播机制、人才保障机制和冲突协调机制。本文对“一带一路”跨文化交流的中国路径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在学术观点上有一定创新。首先,本文提出“一带一路”跨文化交流的理论依据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其次,虽然当前学术界对“一带一路”跨文化交流的实践成果的研究比较丰富,但是提炼出特点与规律的研究较少,本文对“一带一路”跨文化交流运行特点的总结是本文的亮点。再次,虽然当前学术界关于“一带一路”跨文化交流存在的问题的研究成果已经较为丰硕,但是多数结论不够深入。本文对“一带一路”倡议下跨文化交流存在的问题的剖析更为深入。最后,本文关于“一带一路”跨文化交流的路径是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贾韬[6](2020)在《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转型与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历史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事物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周期性与规律性,找到相似的时空场景与媒介轨迹,进行匹配与对照、筛选与分析,对当下的社会改革、教育创新与文化引领,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启发价值。研究民国时期的书法教育,从宏观角度看,它包含对整个近代时期书法教育史的脉络提炼,即如何从传统教育形态进入国民教育序列与学校教育体制;从中观角度看,它包含对各种教育改造思潮、艺术教育论说或重要人物思想的发生原因及社会影响的延伸分析,即书法教育作为“传统文化的再生产”、“民族精神的再塑造”以及“美术育人的合法化”;从微观上看,它涵盖了对民国书法教育教学实践的具体写实与文本描述,包括教育理念、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等系列教学活动构成。中国古代书法教育始于文字书写、兴于读书明理、盛于以书取仕,在着书立说、立国化民、广育群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伦理教化作用与社会稳定功能,然而正是书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人身依附性与制度嵌入性,使书法教育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过程中遭遇了“价值观念”上的肢解与“社会行动”上的剥离。民国是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体系开始确立并实施的时期,而在文化艺术领域,则是中国开启正规化艺术教育和美育的肇始时期。书法教育以其根深蒂固的“古典形态”,在二十世纪初的新兴学堂教育中,悄然兴起,潜滋暗长,“不仅完成了自身的‘革命’——从私塾师徒授受转向课堂教育,同时亦完成了社会意义上的‘革命’——从旧式教育体制走向新式教育体制”,书法教育则沿着实用书写教育和美术教育两条路线走进了学制框架体系内。书法教育在民国时期的学校制度中主要有两种表现情形:一种是在初、中等教育中作为“国文科”中的习字课程,以追求实用性、普及性的书写技能而存在,“习字一科,虽为国语教学之一部门,但关系于修学及应用者甚大”;一种是以师范教育与专科教育的制度形式,确立了书法向每个社会生活的扩张空间和渗透力量,以达致艺术性、专门性的书法美学而存在,“于艺术学校、大学校中,设书学一系,以培养一班高等书学人才”。书法教育在民国时期完成了学制化的转型。“教育”和“文化”构成了民国书法教育的两大维度,作为勾勒民国书法教育“全景式”文本图像的前提,必须从“文化”角度阐释和反思民国社会大环境与书法教育之间的互动逻辑,提供书法教育在社会思想结构中的宏观视野。当时书法的“本体危机”主要体现在“汉字革命”对汉字的简化与注音,颠覆了传统书法教育中的书写内容、书写文本与书写方式,带来了书法哲学“本体论”上的危机与困惑。而“美术革命”对中国绘画摹古不化之风、石谷之流弊的批判——“革王画的命”,亦规约了书法创作的美学形式、艺术类型与个性趣味,解构了传统书法教育中的美学体格与道德功用,带来了书法哲学“价值论”上的冲击与失落。于是,在异域教育理论的审视与参照下,在其他学科教育学研究的发展与比对下,书法教育需要学科逻辑的支撑与教育原理的基础,其核心与特征是“地道的逻辑思维——课程分布、课时分配、授课内容的环节安排、教学手段、教学思想、基本观念……,这一切都必须依靠严密的逻辑思维才能获得确立”,书法教育活动过程被程序化、模式化与预设化,以舍弃各种异质性因素去构建具有普适性与标准性的学科教学体系。为了追求书写的标准化与效率化,围绕写字学习材料、写字教学方法、写字工具等,书法教育开展了各种心理化、科学化的实证研究,促进了书法教育在教学原理、学习原理上的设计与实践、探究与应用。书法教育在民国时期完成了科学化的转型。在民国充满变革的浪潮中,“更新与改良是流行话语,同时,保存国粹更是国人关心的课题”,这就决定了书法艺术发展的社会规约力要比其“自律”大得多。书法教育“现代”的发展总是与危机意识和终极关怀紧密相扣,以中国文字之特有价值和民族精神,启发民众思想觉悟,塑造社会革新品格,通过平民教育、民众学校使书法从精英到大众,完成了书法教育的“新国民”想象,借助艺术或者美术的身份加持,在“美育救国”、“艺术救国”等民族使命的话语体系中改变遭际、重获价值,完成了书法教育的“新艺术”图景。民国书法教育的成长及其背后折射出了知识范式的生产、文明观念的辐射、思想文化的变迁,书法教育的诸种知识通过出版的“崭新诞生”与思想的“人物引领”,在中西互动的格局下逐渐形成,并通过报章杂志、着作、教科书等各种形式传播,从而成为某种程度上的公众知识与生活体验。同时,民国特殊的战乱背景使书家群体呈现出“聚集”和“流动”的时空特征,从雅集到社团构成了书法教育的“民间场域”,中国书学会标志着传统书法艺术的复兴与书法普及教育的推广,各种学生书法社团则见证这个时代书法社团的繁荣和现代学制内的书法影响;从内陆到粤港形成了书法教育的“香港景观”,在香港移民社会的国族想象和乡邦情结中,书法以保存国粹与发扬民族精神为重,书法教育则扮演了身份认同与民族抗争的重要功能。书法教育在民国时期完成了现代化的转型。历史车轮滚滚向前,近几十年来,随着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的发展,正在不断抽离日常书写的工具、文本与机会,中国汉字和书法的发展实际上又一次面临巨大的挑战和机遇。然而,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书法教育无疑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国民素质教育的有效方式,书法教育的价值、前途等问题更值得我们去思考和讨论,我国书法教育经过多年的教学和实践,已在书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果,就目前来看,“应用化”与“艺术化”依然是书法教育的泛化前景,书法基础教育正在从写字转向审美,书法大众教育则面临着从功利走向情怀。在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学科”建构之路,“科学化”与“专业化”仍然是书法教育学科建设的重要命题,既要解决“身份危机”,又要争取纳入现代学科的框架体系中。“本土化”与“国际化”则是书法教育时代复兴的责任担当,书法作为东方文化在国际艺术语境中的身份显现,既面临着以输出中国书法文化理念来重建东方书法形象的历史重任,又需要以中国元素与国际审美形式相融合而获得审美普世化。
李百艳[7](2019)在《走向现代学校治理的对话机制建设研究 ——以公办初中JS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以笔者亲身工作20年的JS中学为基本案例,以上海市中小学学校领导管理变革为背景,以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为政策依据,直面初中学校的诸多发展性矛盾和困境,聚焦学校办学实践中从“管理”到“治理”的理念转变,探索学校对话机制建设的路径及相关策略,从实践层面回应学校治理现代化的大趋势。论文以深度参与式观察和行动研究为主要方法,辅以问卷调查、访谈、自然观察等方法,在系统梳理已有的关于对话理论、对话管理、对话机制、学校治理的相关研究基础上,针对当下普遍存在的重视课堂对话较多而关注学校管理对话较少、传统管理视角较多而治理视角较少、重视对话实践较多而关注对话机制建设较少等问题,以案例学校的个案研究为载体,基于案例学校的经验和问题,从实践逻辑和学理逻辑出发,全方位透视了学校管理形态演变中的对话实践和对话机制建设问题。论文根据现代治理理论、交往理性理论和对话理论,以透视学校管理中的对话实践、探寻学校治理背景下的对话机制建设、提炼治理理念下的对话决策模式、课程开发与教学改革以及课堂模式的探寻、家校共育中的互动机制建设为主要研究内容,重点围绕初中学校管理变革中对话机制的建设有无可能、这些机制在学校变革实践中呈现为何种样态、学校治理理念在课程开发、教学变革及家校共育等学校实践中如何应用等问题展开系统研究,探讨了学校治理过程中对话机制建设所涉及的前提、条件、思路、策略、辐射、拓展和延伸等诸多方面问题。通过梳理和总结案例学校20年办学历程中初创期的“绩效导向”、发展期的“专业导向”和转型期的“治理导向”三个阶段发展的演变,对建校以来历任校长的领导决策风格进行了归纳、提炼,对三种不同的决策模式即“领袖裁决式决策模式”、“项目统领式决策模式”和“对话决策模式”进行了特征归纳和得失分析,探讨了治理视角下对话机制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及其可行性,提出了对话机制在课程开发、教学改革和家校共育等方面进行实际应用的思路和方法,并结合案例学校的实践进行了学理分析。对案例学校在对话机制建设中的若干治理问题,诸如参与的程度、化解冲突的协商、在利益与权力之间的共识内涵、决策合法性的审议机制以及商谈伦理与专业道德内在唤醒等进行了案例式的呈现和理论剖析。主要研究结论,一是对话机制是学校发展和实现治理的关键内生性力量,通过对话能够形成共识和共同愿景,促进师生、家长积极参与;二是对话机制的形成受组织发展阶段和学校领导个人风格影响,一般要经历从萌芽、培育到形成三个不同发展阶段;三是对话机制形成的生态氛围和治理效应有助于学校系统优化。论文的主要特点,一是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角度,突出学校变革与发展进程中的不同阶段不同实践导向对对话管理性质及特征的影响,展示了对话机制建设的过程性和情境性;二是从理论与实践相融通的角度,分析了学校管理的对话层面、决策类型及实践应用,拓展了治理理论和对话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辐射空间;三是从历史与未来相贯通的角度,总结和提炼了绩效管理和项目管理的成果与问题,重建治理理念下的对话管理实践和对话机制理论,不仅超越而且包容了历史上科学管理和人本管理的合理之处,开辟了现代学校治理的新理论和新境界。
陈锦玉[8](2019)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五千年文明的积淀,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承担起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大责任。而当前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的传统文化应用较少,结合的形式比较单一,教师对课堂中的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也偏低。基于当前的课堂教学形势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用于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传承,也能调动学生对于化学学习的兴趣,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与专业基础知识,实现德育与智育齐头并进。本文就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用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进行了相关研究。论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查阅文献整理了当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搜集了相关理论为本论文的研究作理论支撑。第二部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化学教学资源展开分析,了解到我国的文学、医学、饮食、科学、哲学等当中均蕴含着丰富的化学教学素材。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传统文化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案例,为本次的研究提供了实践依据。第三部分:主要选取Y市三所高中的314名高一学生为本次研究的调查对象,参与本研究的现状问卷调查,调查结束后在Y中学的两个班级进行了教学实践。调查结果表明:当前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应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比例较低,但学生对于传统文化教育在课堂中发挥的作用是肯定的。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实践结果表明:学生对于在中学化学课堂中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喜爱程度较高,同时也提升了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第四部分:根据调查以及实践的结果,提出了五条本研究应用的路径选择,并参考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制作了相关的教学设计。基于以上研究,将其成功应用于课堂教学实践得出如下结论:(1)当前学校对于传统文化引进课堂的教学是偏低的,但是学生都能接受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引入传统文化,本研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2)高中化学课堂中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教师的教学素养提出了更全面的要求,教师应具备更加系统和全面的知识储备,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用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时应做到适当、适时、适地。
朱丹[9](2019)在《高中地理新手教师的教科书使用水平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文中指出教科书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研究者在高中地理教师教科书使用水平的理论框架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法梳理教师教科书使用情况的基本现状,借助问卷调查法从宏观的角度了解武汉市高中地理新手教师教科书使用情况,借助课堂观察法和访谈法从微观的角度深入实际课堂与教师交流,探究高中地理教师教科书使用现状。在了解新手教师教科书使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第一阶段:在梳理国内外资料的基础上,对高中地理新手教师教科书使用水平等进行概念界定。在梳理本研究运用的理论基础上构建高中地理教师教科书使用水平量表,经专家咨询后对各个指标的合理性以及权重进行赋值后,最终确定本研究使用量表。(2)第二阶段:运用问卷调查法调查武汉市教师教科书使用的整体水平。调查结果发现:根据李克特式五级量表,武汉市高中地理新手教师在“课前:阅读教科书”、“课中:运用教科书”和“课后:评判教科书”中“评价教科书使用”与“反思教科书使用”方面其教科书使用水平多数处于水平4(经常)阶段,而在“课后”:“教科书修正意见”方面处于水平3(偶尔)阶段。(3)第三阶段:运用课堂观察法和深度访谈法深度诊断教师教科书使用情况。课堂观察结果表明:教龄1年以内得分为27.75,3年左右得分为25.25,5年左右得分为31.5(总分40分)。访谈结果表明:教龄1年以内得分为47.5,3年左右得分为48.75,5年左右得分为48.75(总分60分)。因此,1年以内(75.25分)以及三年左右(74分)的教师教科书使用使用处于水平3,常规使用水平,而教龄5年左右(80.25分)的教师处于水平4,整合使用水平。(4)第四阶段:基于实证研究结果分析存在的问题。“课前”主要是对教科书的熟悉程度高,但解读适切程度有待加强;备课时对教科书的“二次开发”力度不大,更多的倾向于替换教科书资源。“课中”主要是对教科书中资源利用程度低;对生成性资源把握不足;教学过程中难以发挥教科书的潜在功能。“课后”主要是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与反思片面化;较少进行修正改进。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如下策略。即:“课前”要深入解读教科书,科学、合理发挥教科书功能;熟悉不同版本教科书,有效选择最佳教学内容;“课中”要基于课程标准,优化、整合教科书资源;立足学情,活化静态教科书内容;充分运用教科书的素材,发挥教科书的潜在功能;“课后”要针对教学效果,加强与同行进行评价反思交流;制定行之有效的教科书改进计划。
宁家峰[10](2018)在《培养学生的能力——高三数学二轮复习之我见》文中提出高考试题侧重考查能力,增大思维量,减少运算量,倡导理性思维,能力寓"灵活"之中。变介绍方法为选择方法,突出解法的发现和运用。变全面覆盖为重点讲练,突出高考"热点"问题。变以"补弱"为主"扬长补弱"并存,突出因材施教。
二、数学活动课要做到“四个突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数学活动课要做到“四个突出”(论文提纲范文)
(1)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研究不足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思想政治理论课 |
2.1.2 课堂教学 |
2.1.3 教学评价 |
2.1.4 评价指标体系 |
2.2 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理论 |
2.2.2 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
第三章 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 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原则、依据与架构 |
3.1.1 构建的指导原则 |
3.1.2 构建的基本依据 |
3.1.3 评价体系的初步架构 |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基于德尔菲法的修正与完善 |
3.2.1 组建专家咨询组 |
3.2.2 专家问卷设计 |
3.2.3 第一轮专家征询结果分析 |
3.2.4 第二轮专家征询结果分析 |
3.2.5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
3.3 评价指标权重的设定: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考量 |
3.3.1 层次分析法(AHP) |
3.3.2 确定权重过程与结果 |
第四章 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评价的实证分析——以H大学为例 |
4.1 测评对象的选取 |
4.2 测评方法的选择与实施 |
4.3 测评结果数据统计与分析 |
4.4 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
4.4.1 沿用灌输式教学模式,学生主体性发挥不足 |
4.4.2 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理论学习呈现碎片化 |
4.4.3 教师创新思维与学术视野狭窄,课堂教学缺乏理论高度 |
4.4.4 课堂教学脱离研究生学科专业背景,难以做到因材施教 |
4.4.5 课堂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效果欠佳 |
4.5 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策略 |
4.5.1 树立研究型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
4.5.2 科学设计教学内容,保证课堂教学的系统性整体性 |
4.5.3 加强教改教研工作,促进课堂教学的学理性 |
4.5.4 教学内容紧扣学生需要,突出个性化教学 |
4.5.5 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统编版与人教版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中“语文园地”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一、小学语文教材中“语文园地”的本真阐释 |
(一)相关概念界说 |
(二)语文园地的特征 |
(三)语文园地的功能 |
二、两版教材语文园地的比较分析 |
(一)编排内容的比较分析 |
(二)呈现方式的比较分析 |
(三)内在价值的比较分析 |
三、两版教材语文园地比较的研究结论 |
(一)人教版侧重“写”,统编版侧重“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培养 |
(二)人教版知识点呈螺旋式分布,统编版知识点呈直线式分布 |
(三)两版教材习题设计充分,统编版更具开放性 |
(四)两版语文园地与情境紧密联系,统编版更具情境创设性 |
(五)两版语文园地开展形式丰富,人教版更具多样性 |
四、对统编版教材语文园地的教学启示 |
(一)融汇语文园地板块的各项功能,达成板块整合 |
(二)教学过程重视知识本身,保障教学的科学性与高效性 |
(三)运用开放性习题,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
(四)重视学生在语文园地学习中情境参与的能力 |
(五)基于语文园地编排用意,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 |
(六)活化教学评价方式,关注课后发展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3)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基本框架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出场”论: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思想的生成机制 |
第一节 理论溯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党的政治建设思想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党的政治建设思想 |
二、列宁关于党的政治建设的思想 |
第二节 历史依据: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管党治党经验总结 |
一、党的建设必须同“党的政治路线密切地联系着” |
二、要始终坚持“党是领导一切的”政治原则不动摇 |
三、严格遵守政治纪律“给人民以良好影响” |
四、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 |
五、始终坚持“不谋私利”以防止政治基因变异 |
第三节 现实回应:对新时代党所面临“重大而又紧迫”突出问题的总应答 |
一、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新鲜经验的系统总结和现实考量 |
二、对实现历史使命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复杂问题的及时应答 |
三、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提出 |
第二章 “概念”论: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内涵 |
第一节 政治、政党与党的政治建设 |
一、“政治”一词的由来 |
二、中国共产党话语体系下“政治”的内涵 |
三、政党政治与党的政治建设 |
第二节 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概念探析 |
一、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释义的研究现状 |
二、科学界定“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概念的四大尺度 |
三、“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概念的提出 |
第三章 “核心要素”论: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坚定政治信仰的出场语境:缘起、概念、问题、进路 |
一、“政治信仰”作为党的政治建设核心要素的现实成因 |
二、党的政治信仰的概念与内在结构分析 |
三、政治信仰不坚定的表现以及现实追问 |
四、推动党员干部坚定政治信仰的逻辑进路 |
第二节 强化政治领导的出场语境:缘起、概念、问题、进路 |
一、“政治领导”作为党的政治建设核心要素的现实成因 |
二、党的政治领导的概念与内在结构分析 |
三、政治领导弱化的表现以及现实追问 |
四、强化党的政治领导的逻辑进路 |
第三节 提高政治能力的出场语境:缘起、概念、问题、进路 |
一、“政治能力”作为党的政治建设核心要素的现实成因 |
二、党的政治能力的概念与内在结构分析 |
三、政治能力不足的表现以及现实追问 |
四、提高政治能力的逻辑进路 |
第四节 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出场语境:缘起、概念、问题、进路 |
一、“政治生态”作为党的政治建设核心要素的现实成因 |
二、党的政治生态的概念与内在结构分析 |
三、政治生态受到污染的表现以及现实追问 |
四、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逻辑进路 |
第四章 “战略地位”论: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
第一节 “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是历史和现实的选择 |
一、理论之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历史镜鉴 |
二、历史之维:中国共产党管党治党的政治自觉 |
三、现实之维:维护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质属性的内在要求 |
四、实践之维:解决党内突出问题的现实需要 |
五、时代之维:基于强国必先强党基本逻辑所作出的战略安排 |
第二节 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总布局中统领地位的彰显 |
一、党的政治建设是思想建设的“指南针” |
二、党的政治建设是组织建设的“控制阀” |
三、党的政治建设是作风建设的“营养剂” |
四、党的政治建设是纪律建设的”压舱石” |
五、党的政治建设是制度建设的“主心骨” |
六、党的政治建设是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的“定盘星” |
第五章 “首要任务”论: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
第一节 “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积极应对国内外复杂形势的逻辑必然 |
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需要权威 |
二、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权威 |
三、统揽“四个伟大”需要权威 |
四、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需要权威 |
五、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逻辑使然 |
第二节 “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逻辑进路 |
一、“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必须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 |
二、“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必须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章程 |
三、“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必须严格执行重大问题请示报告制度 |
四、“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必须要强化政治巡视 |
五、“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必须要严密党的组织体系 |
第六章 “关系”论:深刻认识党的政治建设要正确理解和把握“四大关系” |
第一节 正确理解和把握党的政治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 |
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
二、党的政治建设与经济建设的辩证关系 |
第二节 正确理解和把握党的政治建设和国家政治建设的关系 |
一、党的政治建设和国家政治建设的基本范畴 |
二、党的政治建设和国家政治建设的辩证关系 |
第三节 正确理解和把握党的政治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的关系 |
一、深刻理解习近平关于党的政治建设与全面从严治党关系的相关论述 |
二、党的政治建设与全面从严治党的辩证关系 |
第四节 正确理解和把握党的政治建设和党的其他建设的关系 |
一、党的政治建设与党的其他建设密切相联 |
二、党的政治建设和党的其他建设各有侧重 |
第七章 “特征”论: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标志 |
第一节 正确把握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特征的重大意义 |
一、有利于增强全体党员对党的政治建设的政治认同 |
二、有利于增强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
第二节 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特征 |
一、整体性和重点性的辩证统一 |
二、理论性与实践性的辩证统一 |
三、承继性与创新性的辩证统一 |
四、内生性与外应性的辩证统一 |
五、现实针对性与问题导向性的辩证统一 |
六、阶级性和人民性的辩证统一 |
第八章 “方法”论:推进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逻辑进路 |
第一节 正确认识制定推进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逻辑进路的重大意义 |
一、有利于提高推进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路径的科学性 |
二、有利于充分彰显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理论的实践性 |
第二节 推进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路径 |
一、根本遵循: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
二、基本原则:坚持党对一切政治建设工作的领导 |
三、组织保证:既要“突出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又要“全党一起动手” |
四、制度保障:建立“系统完备、有效管用的政治规范体系” |
五、重中之重:落实领导责任与强化监督责任 |
六、牢固根基: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 |
第九章 “价值”论: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价值意蕴 |
第一节 理论性意义:以一系列原创性贡献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 |
一、第一次明确提出“党的政治建设”这一科学命题,抓准了管党治党的金钥匙 |
二、把“党的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布局,开辟了党的建设新格局 |
三、有助于构建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党的政治建设理论体系 |
第二节 独特性意义:在中西政党比较优势中彰显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的政治建设的政治优势 |
一、从政党衍生方式看,西方政党多是内生型政党,而中国共产党是外生型政党,更加注重践行政党使命 |
二、从政治立场上看,西方政党多是代表少数特殊阶层,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群众,更加彰显为民情怀 |
三、从政党组织上看,西方政党多为组织松散型政党,中国共产党为组织严密型政党,更加强调政治纪律严明性 |
第三节 现实性意义:以质量兴党、强党实现党的建设高质量 |
一、从管党治党维度来看,为兴党强党提供根本政治保证 |
二、从建构政党自信维度来看,为政党自信的树立和巩固提供重要支撑 |
三、从全球治理维度来看,为世界政党治理提供中国范本和贡献中国智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公开出版或发表的论着 |
后记 |
(4)沈阳科技人才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依据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一、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创新和研究不足 |
一、研究创新 |
二、研究不足 |
第二章 人才管理的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人才及科技人才 |
二、科技人才管理 |
三、科技人才政策 |
第二节 人才管理的理论基础 |
一、人才供应链理论 |
二、双因素激励理论 |
第三章 沈阳市科技人才的基本情况及其管理现状 |
第一节 沈阳市科技人才的基本情况 |
一、沈阳市科技人才总量 |
二、沈阳市科技人才队伍结构分布 |
第二节 沈阳市科技人才管理的现状 |
一、沈阳市科技人才管理的基本情况 |
二、沈阳市科技人才政策的实施效果 |
第四章 沈阳市科技人才管理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沈阳市科技人才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
一、科技人才管理方式与人才发展的契合度不强 |
二、科技人才管理手段与产业需求吻合度不足 |
三、科技人才管理规划对高精尖人才吸附能力较弱 |
四、高科技成果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效能发挥受限 |
第二节 沈阳市科技人才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政府部门人才管理理念落后 |
二、人才培育的稳定环境亟待营造 |
三、人才引育及激励措施效能发挥不足 |
四、人才信息化管理的手段时效性不足 |
第五章 国内外科技人才管理的经验及启示 |
第一节 国外科技人才管理的典型模式 |
一、美国旧金山市硅谷的文化簇集式人才管理模式 |
二、日本东京市筑波科学城的教育培养及人才管理模式 |
第二节 国内科技人才管理的典型模式 |
一、北京市中关村的激励式人才管理模式 |
二、杭州市未来科技城的包容式人才管理模式 |
第三节 国内外人才管理的启示 |
一、政府宏观调控是实施科技人才开发政策的基础 |
二、企业人才成长环境是保证科技人才开发的主体力量 |
三、发挥产学研联合优势建设高科技园区是落实科技人才战略的有效途径 |
第六章 完善沈阳市科技人才管理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科学管理科技人才 |
一、以政策措施促进管理的统筹规划 |
二、以多元主体共治促进人才的良性互动 |
第二节 营造人才发展环境 |
一、加大硬环境的建设力度 |
二、营造人才发展的软环境 |
第三节 建设创新创业平台 |
一、加快建设国家级科技创新团队平台 |
二、引进和建设一批产业技术研究机构 |
三、强化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建设 |
四、引导形成市区两级联动推进机制 |
五、探索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研究院经济新模式 |
第四节 全面实施人才动态管理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一带一路”倡议下跨文化交流的中国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框架结构与创新之处 |
1.4.1 框架结构 |
1.4.2 创新之处 |
第2章 “一带一路”倡议下跨文化交流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依据 |
2.1 “一带一路”倡议下跨文化交流的基本概念 |
2.1.1 “一带一路” |
2.1.2 跨文化交流 |
2.1.3 “一带一路”与跨文化交流的关系 |
2.2 “一带一路”倡议下跨文化交流的理论依据 |
2.2.1 马克思主义文化交往思想 |
2.2.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交往思想 |
2.2.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丝路文化 |
第3章 “一带一路”倡议下跨文化交流的现实考察 |
3.1 “一带一路”倡议下跨文化交流的实践成果 |
3.1.1 文化交流平台基本建成 |
3.1.2 文化品牌建设全力打造 |
3.1.3 文化交流领域全面拓展 |
3.1.4 文化贸易平稳快速发展 |
3.2 “一带一路”倡议下跨文化交流的运行特点 |
3.2.1 中国首发、各方参与 |
3.2.2 官方主导、民间主体 |
3.2.3 由点带面、点面结合 |
3.2.4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
3.3 “一带一路”倡议下跨文化交流存在的问题 |
3.3.1 部分国家和地区对文化交流态度保守 |
3.3.2 部分主体与沿线国家合作紧密程度低 |
3.3.3 文化与不同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完善 |
3.3.4 文化“走出去”发展与管理机制不健全 |
第4章 “一带一路”倡议下跨文化交流的路径展望 |
4.1 遵循文化发展规律 |
4.1.1 文化的能动性:提高跨文化交流话语权 |
4.1.2 文化的多样性:尊重异质文化民族特征 |
4.1.3 文化的共通性:提升共性文化文化认同 |
4.1.4 文化的开放性:构建文化交流共享局面 |
4.1.5 文化的动态性:促进文化理论实践创新 |
4.2 提高跨文化交流主体参与度 |
4.2.1 促进政府的跨文化交流 |
4.2.2 促进企业的跨文化交流 |
4.2.3 促进学界智库的跨文化交流 |
4.2.4 促进社会组织的跨文化交流 |
4.2.5 促进民众的跨文化交流 |
4.3 加强不同领域文化交流与合作 |
4.3.1 推动教育领域跨文化交流 |
4.3.2 推动科技领域跨文化交流 |
4.3.3 推动旅游领域跨文化交流 |
4.3.4 推动体育领域跨文化交流 |
4.3.5 推动卫生领域跨文化交流 |
4.4 健全跨文化交流合作机制 |
4.4.1 健全高层磋商机制 |
4.4.2 健全文化共享机制 |
4.4.3 健全文化传播机制 |
4.4.4 健全人才保障机制 |
4.4.5 健全冲突协调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学术成果 |
致谢 |
(6)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转型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历史渊源 |
第一节 习字崇文——古代书法教育的学校形态 |
一、作为常识的小学书法教育 |
二、作为专业的书学专门教育 |
第二节 以书取仕——高等书法教育的政治依附 |
一、学以养士:书法教育的政治嵌入 |
二、书判取士:书法教育的权力依附 |
第三节 启蒙晨曦——晚清书法教育的形态转捩 |
一、普及识字:书法教育课程形态的初现 |
二、推广新知:书法教育艺术形态的萌芽 |
第二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社会背景 |
第一节 凄风苦雨——民国时期政治经济的秩序危机 |
一、民国时期政治的革命多样化诉求 |
二、民国时期经济的资本多元化干预 |
第二节 波澜横生——民国时期文化艺术的新旧递嬗 |
一、民国时期文化的意识形态革命 |
二、民国时期艺术的观念形态涤荡 |
第三节 多元竞进——民国时期教育发展的革故鼎新 |
一、民国时期教育近代化的多元探索 |
二、民国时期教育合法化的制度实践 |
第三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学制序接 |
第一节 私塾与学堂之争——民国时期书法教育学制化序曲 |
第二节 习字与国文之争——民国时期中小学书法教育定型 |
一、国文初定启新生:书法教育“国文化”的科目归属 |
二、乱世飘摇书低落:书法教育“习字化”的功能式微 |
第三节 师范与专科之争——民国时期专业化书法教育衍生 |
一、薄艺在身:书法技能训练在师范教育中的映射 |
二、敬惜字纸:书法文化素养在艺术教育中的嵌入 |
第四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内核危机 |
第一节 尊今与疑古——汉字存废的娓娓道来 |
一、废除汉字:根本解决之根本解决 |
二、简化汉字:调和解决之折衷解决 |
第二节 标准与大众——书法危机的自我救赎 |
一、书虽小道,国魂所系 |
二、字字标准,笔笔皆活 |
第三节 争锋与迷思——书画革命的观念分化 |
一、“善”与“美”:“美术革命”翻转书写审美 |
二、“新”与“旧”:“艺术革命”重塑书法教育 |
第五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科学逻辑 |
第一节 体系化与程式化——书法教育科学化肇始 |
一、书法教学体系的规范化建构 |
二、书法教学过程的程序化设计 |
第二节 标准化与效率化——书法教育科学化实证 |
一、书法教育的学科知识“心理化” |
二、书法教育的教学实践“科学化” |
第三节 人本化与个性化——书法教育科学化改良 |
一、书法教育教学原理的设计与实践 |
二、书法教育学习原理的探究与应用 |
第六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社会功用 |
第一节 救亡图存与塑造民众——书法教育的政治现代性 |
一、从精英到大众:书法教育的“新国民”想象 |
二、从守护到拓进:书法教育的“新艺术”图景 |
第二节 建造常识与大众传播——书法教育的知识现代性 |
一、民国时期书法教育出版的“崭新诞生” |
二、民国时期书法教育思想的“人物引领” |
第三节 颠沛之路与精神存扬——书法教育的民族现代性 |
一、从雅集到社团:书法教育的“民间场域” |
二、从内陆到粤港:书法教育的“香港景观” |
第七章 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回眸展望 |
第一节 “应用化”与“艺术化”——书法教育的泛化前景 |
一、书法基础教育:从写字转向审美 |
二、书法大众教育:从功利走向情怀 |
第二节 “科学化”与“专业化”——书法教育的学科审思 |
一、“书法学”的身份迷雾:历史交互与文化邂逅 |
二、“书法学”的学科建制:现实透视与理想期待 |
第三节 “本土化”与“国际化”——书法教育的时代复兴 |
一、书法教育的寻根弘道:从守正到创新 |
二、书法教育的西方传播:从输出到重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术成果 |
(7)走向现代学校治理的对话机制建设研究 ——以公办初中JS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走向现代化的学校治理需要对话机制? |
二、区域教育综合改革的深化呼唤对话机制? |
三、初中学校走出发展困境需要对话空间? |
四、学校发展的阶段性提升助推对话机制建设? |
五、个人的教育体悟及追求有待于聚焦对话研究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相关文献的数据分析 |
二、关于对话、对话管理、对话机制的研究 |
三、关于学校管理与治理的研究 |
四、文献评论 |
第三节 研究设计与实施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目标 |
三、概念界定 |
四、研究问题、思路与框架 |
五、研究方法 |
六、研究伦理 |
七、论文的特色、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案例学校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发展背景 |
一、应浦东开发而生 |
二、借名校品牌而立 |
三、随时势迁移而变 |
四、因治理机制而兴 |
第二节 发展阶段 |
一、初创期:重质量的绩效管理 |
二、发展期:重专业的项目管理 |
三、转型期:重治理的对话管理 |
第三节 研究空间 |
一、案例学校现代化内涵发展问卷调查分析 |
二、学校发展的成长空间 |
三、战略选择的问题空间 |
四、现代治理的探索空间 |
小结:学校在转型中成长空间无限 |
第三章 绩效管理导向下的对话萌芽 |
第一节 绩效导向的学校管理模式研究 |
一、追求绩效的发展方向 |
二、保障绩效的质量监控 |
三、“以绩效为中心”的组织氛围 |
第二节 “领袖裁决式”决策模式 |
一、办学思想的高度统一 |
二、干部选拔的特立独行 |
三、行政意志的增值执行 |
第三节 绩效中心氛围下的对话萌芽 |
一、师生之间自发的对话 |
二、同侪之间零散的对话 |
三、干群之间少量的对话 |
小结:绩效管理及决策模式的局限性 |
第四章 专业发展导向下的对话培育 |
第一节 专业发展导向的学校管理模式研究 |
一、转向专业发展的办学背景 |
二、关注专业发展的管理理念 |
三、促进专业发展的项目平台 |
第二节 “项目统领式”决策模式 |
一、项目驱动下的学校内涵建设 |
二、专家引领下的骨干教师发展 |
三、平台助推下的课程教学改革 |
四、主体参与式的学生健康发展 |
第三节 专业团队建设中的对话培育 |
一、学习研讨平台上的开放对话 |
二、交流展示平台上的延伸对话 |
三、信息技术平台上的自由对话 |
小结:专业导向管理及决策模式的利与弊 |
第五章 治理导向下的对话机制探寻 |
第一节 治理导向的学校管理转型 |
一、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 |
二、对话治理的前提和条件 |
三、学校治理的实践框架 |
第二节 基于交往理性的对话决策模式 |
一、对话决策模式的特点 |
二、提升主体精神的对话参与机制 |
三、践行商谈伦理的民主协商机制 |
四、发现教育意义的共识达成机制 |
第三节 植根对话的学校文化品牌创建 |
一、对话品牌的孕育 |
二、对话课题的选择 |
三、对话文化的重铸 |
小结:三种管理导向及决策模式的得与失 |
第六章 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对话实践研究 |
第一节 基于对话的课程开发 |
一、需求:课程开发的基本前提 |
二、审议:课程开发的对话平台 |
三、协同:课程开发的多方助力 |
第二节 基于对话的教学改革 |
一、教学改革中的“对话人”假设 |
二、教学改革中的商谈逻辑 |
三、共同体:教学组织的形式变革 |
四、教学制度生成的对话逻辑 |
第三节 基于治理的对话课堂实践 |
一、聚焦对话素养培育的课题引领 |
二、践行对话教学原则的课堂实践 |
三、彰显对话精神特质的课堂文化 |
小结:治理理念融入课程与教学 |
第七章 家校共育中的互动机制建设研究 |
第一节 家长参与的制度建设 |
一、家长体验课堂教学制度 |
二、家长联系渠道畅通制度 |
三、家长助力学生活动制度 |
四、家长参与课程建设制度 |
五、家长监督日常生活制度 |
六、家长会形式的制度创新 |
第二节 家校互动的机制探寻 |
一、纳入学校规划的家长队伍建设 |
二、指导家庭教育的家长学校建设 |
三、推动家校合作的家长评价实施 |
第三节 家校共育的生态营造 |
一、共情:培育和谐关系的办学追求 |
二、共享:助力幸福家庭的亲子工程 |
三、共商:化解家校矛盾的协商机制 |
四、共治:推动学生发展的契约教育 |
小结:治理理念助推家校共育 |
结语 |
一、对话机制是学校发展和实现治理的关键内生性力量 |
二、对话机制的形成受组织发展阶段和学校领导个人风格影响 |
三、对话机制形成的生态氛围和治理效应有助于学校系统优化 |
附录1 学校现代化内涵发展调查问卷 |
附录2 历任校长管理风格与对话机制建设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8)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政策背景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内容 |
1.4 研究的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思路 |
第2章 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的特点及相关理论依据 |
2.1 相关理论概述 |
2.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及范畴 |
2.1.2 中学化学课堂教学及特点 |
2.1.3 我国传统文化与教育的关系 |
2.2 相关理论依据 |
2.2.1 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理论 |
2.2.2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
2.2.3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 |
2.2.4 文化教育学理论 |
第3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化学资源及应用案例分析 |
3.1 化学资源分析 |
3.1.1 中国文学知识中的化学 |
3.1.2 中国饮食文化中的化学 |
3.1.3 中国古代医学中的化学 |
3.1.4 中国科学成果中的化学 |
3.1.5 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化学 |
3.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用于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案例分析 |
3.2.1 教学过程中的案例分析 |
3.2.2 化学试题中的案例分析 |
3.2.3 化学教材中的案例分析 |
第4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教学中的应用调查问卷设计及结果分析 |
4.1 调查问卷设计 |
4.2 问卷的有效性检验 |
4.2.1 问卷的信度检验 |
4.2.2 问卷的效度检验 |
4.3 调查结果分析 |
4.4 实践运用效果 |
第5章 中学化学教学中应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选择 |
5.1 运用于德育工作 |
5.2 运用于教学过程 |
5.3 运用于习题设计 |
5.4 运用于课堂评价 |
5.5 运用于生活实践 |
5.6 教学案例设计 |
第6章 结语 |
6.1 研究的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的不足 |
6.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调查问卷 |
附录2:教学案例设计 |
致谢 |
(9)高中地理新手教师的教科书使用水平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教科书使用研究的重要性 |
1.1.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要求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4 研究思路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4.4 技术路线 |
2 理论基础与量表构建 |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
2.1.1 教师教科书使用 |
2.1.2 教师教科书使用水平 |
2.1.3 高中地理新手教师教科书使用水平 |
2.2 教师教科书使用水平的理论基础 |
2.2.1 教材“二次开发”理论 |
2.2.2 活动理论 |
2.2.3 SOLO分类评价理论 |
2.3 高中地理教师教科书使用水平量表的构建 |
2.3.1 教师教科书使用水平模型 |
2.3.2 高中地理教师教科书使用水平量表构建 |
2.3.3 高中地理新手教师教科书使用水平评价方式 |
2.4 本章小结 |
3 高中地理新手教师教科书使用水平问卷调查分析 |
3.1 调查目的与对象 |
3.1.1 调查目的 |
3.1.2 调查对象 |
3.2 调查工具 |
3.2.1 问卷的编制 |
3.2.2 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
3.3 调查过程与结果分析 |
3.3.1 教师基本信息统计情况 |
3.3.2 教师“课前:阅读教科书”的情况分析 |
3.3.3 教师“课中:运用教科书”的情况分析 |
3.3.4 教师“课后:评判教科书”的情况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高中地理新手教师教科书使用水平课堂观察 |
4.1 观察目的与对象 |
4.2 观察工具 |
4.3 观察过程与结果分析 |
4.3.1 教龄1年以内的F老师观察过程及结果分析 |
4.3.2 教龄3年的L老师观察过程及结果分析 |
4.3.3 教龄5年的A老师观察过程及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高中地理新手教师教科书使用水平访谈分析 |
5.1 访谈目的与对象 |
5.2 访谈提纲 |
5.3 访谈过程与结果分析 |
5.3.1 访谈过程 |
5.3.2 访谈分析及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6 问题与对策 |
6.1 存在的问题 |
6.1.1 “课前:阅读教科书”方面的问题 |
6.1.2 “课中:运用教科书”方面的问题 |
6.1.3 “课后:评判教科书”方面的问题 |
6.2 解决的对策 |
6.2.1 “课前:阅读教科书”方面的改进策略 |
6.2.2 “课中:运用教科书”方面的改进策略 |
6.2.3 “课后:评判教科书”方面的改进策略 |
6.3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基本结论 |
7.2 存在不足 |
7.3 前景展望 |
附录 |
附录1: 地理教师教科书使用水平量表专家咨询问卷 |
附录2: 高中地理教师教科书使用水平量表 |
附录3: 武汉市高中地理教师教科书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4: 高中地理教师教科书使用水平课堂观察量表 |
附录5: 高中地理教师教科书使用水平访谈提纲 |
课堂实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培养学生的能力——高三数学二轮复习之我见(论文提纲范文)
一、教师要研究高考, 把握方向: |
二、教师要明确二轮复习的重点环节: |
1、走进学生内心, 优化学生心理 |
2、突出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 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
3、复习中还要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
三、做到“四个转变、四个突出” |
1、变介绍方法为选择方法, 突出解法的发现和运用。 |
2、变全面覆盖为重点讲练, 突出高考“热点”问题。 |
3、变以量为主为以质取胜, 突出讲练落实。 |
4、变以“补弱”为主“扬长补弱”并存, 突出因材施教。 |
四、处理好五个方面 |
1、课堂容量问题。 |
2、讲练比例问题。 |
3、发挥学生主体地位问题。 |
4、讲评的方式方法问题。 |
5、信息反馈问题。 |
四、数学活动课要做到“四个突出”(论文参考文献)
- [1]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 王珂. 河北大学, 2021
- [2]统编版与人教版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中“语文园地”比较研究[D]. 覃思阳.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3]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思想研究[D]. 丁新改. 苏州大学, 2020(06)
- [4]沈阳科技人才管理问题研究[D]. 张家豪.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5]“一带一路”倡议下跨文化交流的中国路径[D]. 朱帅. 吉林大学, 2020(08)
- [6]民国时期书法教育的转型与发展研究[D]. 贾韬.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7]走向现代学校治理的对话机制建设研究 ——以公办初中JS中学为例[D]. 李百艳.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8]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D]. 陈锦玉. 湖南理工学院, 2019(01)
- [9]高中地理新手教师的教科书使用水平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D]. 朱丹.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10]培养学生的能力——高三数学二轮复习之我见[J]. 宁家峰. 高考, 201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