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西烟草病害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张文梅,张志高,邓懿,程谦,向妙莲,王广利,吴家展,李小珍[1](2021)在《江西烟草病虫害种类及综合防控》文中提出【目的】烟草是江西境内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江西烟草上病虫害种类多,分布面积广,对烟草生产的影响大。【方法】根据烟田调研和文献记录,总结江西烟草病虫害种类、分布危害、传播规律和防控技术。【结果】江西烟草常见病害19种,其中烟草黑胫病、烟草赤星病、烟草青枯病、烟草野火病、普通花叶病毒病和烟草气候型斑点病等6种病害发生严重;常见虫害9种,其中烟青虫和烟蚜发生严重。【意义】针对江西烟草病虫害发生现状,提出田间管理、黑光灯诱杀、黄板和性信息素诱捕和生物农药应用等防控措施,为江西烟草病虫害管理提供有用、全面的信息。
朱冉志[2](2020)在《宜宾烟区青枯病发生流行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青枯病是由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侵染引起的典型的细菌性土传病害,主要危害茄科作物,在我国烟区危害尤为严重。在宜宾烟区青枯病常与烟草黑胫病混合发生,增加了防控难度,同时发生区域逐年增加,从低海拔区域逐步向高海拔区域蔓延,已成为制约烤烟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本论文系统调查了宜宾烟区青枯病发生流行规律和关键影响因子,评价了不同土壤改良剂对土壤酸化问题改良和烟草青枯病的防控效果,研究了不同微生物组合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控效果,最终集成了一套适用于宜宾烟区的烟草青枯病综合防控技术体系,进行了适用性评估,旨在为烟草青枯病防控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研究得到结果如下:1、采取系统调查和普查,结合田间试验,开展青枯病发生流行规律及影响因素调查,明确了土壤是烟草青枯病病原菌最主要的越冬场所,土壤中青枯病病原菌的积累是诱发青枯病的基础,高温高湿是诱发青枯病发病最主要条件;水流是青枯病病原菌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其传播速度远大于土壤;田间农事操作可传播少量病原菌;将宜宾烟区划分为偶发病区域、一般发病区域、常发病区域、常发重病区域四个区域,明确了防治的重点区域。2、通过不同移栽期对烟草青枯病发病的影响研究,明确了烤烟不同移栽期与烟草青枯病发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明确了在800m海拔以上,能预防青枯病发生严重区域的最佳移栽期为4月上旬。3、土壤改良剂试验表明,在土壤酸化严重区域,采用牡蛎壳粉1500kg/hm2或硅肥1200kg/hm2或两者混合施用有利于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土壤PH值,对烟草青枯病均有一定的控制作用。4、通过开展起垄高度﹑药剂种类﹑施药方式三因素综合防治青枯病试验,明确了起垄30cm结合基质拌菌并在团棵后连续用荧光假单胞菌灌根2次(间隔10天)防治效果最好,可将青枯病发病严重区域的发病率控制在57.5%,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治起到了显着效果;起垄30cm结合基质拌菌并在团棵后连续用多粘类芽孢杆菌灌根2次(间隔10天)的防治效果次之,可将青枯病发病严重区域的发病率控制在60%;起垄30cm结合基质拌菌并在团棵后用荧光假单胞菌灌根1次则可将发病率控制在66.5%。5、通过烟草青枯病综合防控技术集成(基质拌菌、增施牡蛎壳粉、增施有机肥和精准用药),能够有效促进烟苗的早生快发,促进烟草团棵期和打顶期的各项农艺性状指标。同时,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治效果尤为明显,在采收期的防治效果达到89.01%。
单晓鹏[3](2020)在《黔江区烤烟主要病害发生动态与土壤改良剂防控技术研究》文中提出烤烟,亦称火管烤烟,是卷烟工业的原材料,中国的烤烟种植产业主要集中在云南、河南、贵州、山东等省。我国烤烟于明清后期由南美洲传入,主栽品种经历了从外来引进到自育推广,烟草工业从止步不前到逐渐定型,如今烤烟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也是中国出口的大宗农产品之一。烟草的产量和质量受到品种、土壤环境、气候因素、种植方式、病虫害管理等多方面因素制约。据统计,造成烟草产量下降,烟叶质量下降的有害生物已有600多余种,而其中影响较大的约70多种,包括烟草花叶病、黑胫病、青枯病、根黑腐病、环斑病毒、烟青虫、小地老虎等。重庆市黔江区位于武陵山内地,属于重庆渝东南烟草种植区,黔江有60多年的种烟历史,具有生产优质烟草的潜力,但黔江烟区烟草生长前期经常出现温度低、后期高温高湿的天气,再加上烟田多位于海拔高的区域,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导致它成为了烟草青枯病、黑胫病、空茎病和花叶病4种病害的高发区。因此本研究结合黔江地区的气候条件分析了不同气候因子对烟草病害的影响以期为烟草病害的有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黑胫病的发生流行程度以降雨量为主导因子;高温、强降雨共同作用导致青枯病的突发性流行;高温、少雨是烟草花叶病毒的主要诱导因子。受到土地资源的影响,重庆黔江植烟区烤烟很难实现年际间轮作与休耕,由于长期的连作及化肥的连年施用,土壤板结、通透性差、养分失衡。因此,寻找环保、有效的土壤改良措施,对烟草青枯病、黑胫病、空茎病和花叶病进行防控,以提高烟叶产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比较了牡蛎壳粉、碳基肥、蚯蚓粪和烟草缓控释一体肥对烟草青枯病、黑胫病、空茎病和花叶病发病率的影响,并分析了不同改良剂对成熟期烟草农艺性状的影响,筛选适宜的土壤改良剂。结果表明,土壤施用碳基肥对成熟期青枯病和黑胫病的发生和流行的抑制效果最好,相对防效分别达到34.49%和31.84%;土壤施用牡蛎粉对黑胫病、青枯病和花叶病的发生和流行的抑制效果较好,相对防效为35.34%、30.03%和20.61%。烟草大田生长方面,土壤改良剂对烟草各项农艺性状有不同程度的促进效果,其中牡蛎粉与碳基肥处理后更有利于植株生长。
汤宏,张杨珠,李向阳,王建伟,刘伦沛,刘立波,严红光[4](2018)在《不同施氮量对烟草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文中提出为探明不同施氮量对烟草云烟87生长发育、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为贵州省黔东南州烟草种植区烟草氮肥的合理施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置CK、M、N0、N1、N2和N3这6个施肥处理,调查各处理烟草生育期内烟株主要的农艺性状、病害发生情况、烘烤后烟叶的经济性状和各处理烟叶产量。结果表明:与其他施肥处理相比,N2处理烟草大田长势好,农艺性状好,抗病能力强,可相对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在贵州省黔东南州烟区烟草最佳施氮量为120 kg/hm2,建议在黔东南州烟区推广应用,同时可为相近地区烟草施肥提供参考。
蒋承耿,王秋萍,张承,龙友华,吴小毛,张丽娟,王忠宇,王丹林[5](2018)在《4种诱抗剂对烟草病害的诱抗效果及对烟草生长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比较了诱抗剂赤·吲乙·芸薹、壳聚糖、芸薹素内酯、香菇多糖对烟草青枯病、花叶病毒病、黑胫病的诱抗效果及对烟草生长的影响。发现对云烟87喷施上述诱抗剂,均可有效降低3种病害的发生率和病情指数,并促进烟株生长。其中,0.136%赤·吲乙·芸薹可湿性粉剂10 000倍液处理的应用效果较好,对烟草青枯病、花叶病毒病、黑胫病的诱抗效果分别达78.02%、53.48%、61.63%。
江艳[6](2018)在《烟草茎点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室内药剂筛选》文中研究说明烟草病害的发生造成了烟叶品质的下降和产量的降低,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烟草茎点病任为偶发性病害,仅在局部地区偶有发生。目前,关于该病害的报道较少,因此本文针对烟草茎点病在贵州省遵义、六盘水、大方、清镇、平坝、贵安新区等几个产烟区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最终于贵安新区发现该病害。本文对采集的烟草茎点病进行了症状观察、描述和病原菌鉴定,并从病原的相关生物学特性、室内药剂筛选和烟草茎点病的室内盆栽防治试验方面开展研究。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2016年7月,笔者于贵州省贵安新区贵州大学烟草实习基地发现烟草茎点病。为明确其病原,从病区采集发病的烟株茎秆,镜检和分离培养发现病组织中均存在茎点霉(Phoma)。根据柯赫氏法则测定其致病性,结果证明该病菌菌株可引起K326伸根期和旺长期叶片及茎秆发病。研究该菌株的形态学,培养形状及rDNA-ITS、LSU两个基因的部分序列,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初步断定引起烟草茎点病的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球壳孢目茎点霉属广生茎点霉(Phoma omnivirens)。2.对烟草茎点病菌(广生茎点霉P.omnivirens)的相关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最利于病原菌菌丝的生长的培养基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燕麦培养基和马铃薯培养基;最适于菌丝生长的温度为30℃,温度为5℃时几乎不生长,35℃时菌丝停止生长;最适宜菌丝生长的pH值在固体培养基中为p H 810,液体培养基中是pH 9;连续黑暗培养菌落生长最快;蔗糖为P.omnivirens的最佳碳源,硝酸钾为最佳氮源;通气条件下更利于病原菌菌丝生长;菌丝致死温度为58℃10min,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54℃10 min。3.本文选用7种化学杀菌剂和5种生物制剂,测定各杀菌剂对烟草茎点病菌进行室内毒力测定,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试验结果显示:7种化学杀菌剂中,80%代森锰锌在室内对病原菌菌丝的抑制作用最好,EC50为2.7917 mg/L,相关系数r为0.9755;其次是20%苯醚甲环唑和40%丙环唑,EC50分别为16.8945 mg/L和19.4453 mg/L,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02和0.9941。5种生物制剂中3%中生菌素抑制效果最好,EC50为0.9419 mg/L,相关系数r为0.9915。12种杀菌剂中,3%中生菌素抑制效果最好。4.根据室内毒力测定的结果,选用80%代森锰锌、20%苯醚甲环唑、40%丙环唑和3%中生菌素4种药剂,按推荐浓度进行室内盆栽防治试验,以清水为对照。结果表明,4种处理的病情指数相较于CK均明显降低,均对烟草茎点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经过连续21天3次施药及病情调查结果表明,化学杀菌剂80%代森锰锌500倍液对烟草茎点病防效最高,达到了58.54%;其次是生物制剂3%中生菌素800倍液,防效为43.90%。
周路,龙武石,史湘艳[7](2018)在《BARU复合乳酸菌对烟草病害的防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烟草黑胫病和烟草青枯病是烟叶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也是当前烟叶生产中难以防治的烟草病害,在未种过晚稻的高岸田、旱地不能连作烤烟;烟草花叶病是烟叶发病范围最广的病害,采用化学药剂防治的效果往往不理想。通过在不同生态区域的烟叶产区用BARU复合乳酸菌进行示范对比,进一步验证BARU复合乳酸菌防治烟草病害的效果。结果表明,BARU复合乳酸菌对烟草黑胫病、青枯病、花叶病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
田君同[8](2017)在《梅州烟区烤烟新品种(品系)引进与筛选》文中研究说明本试验在梅州烟区的生态环境条件下,通过引进FJ312、F31-2、NX0914、LG125、YK1304、YK1085、HY2、湘烟6号等烤烟新品种(品系)与梅州烟区主栽品种云烟87进行对比。从烤烟的抗病性、经济性状、品质性状、农艺性状进行比较筛选,用模糊综合评判分析方法筛选出适宜在梅州烟区种植的烤烟品种(品系),对筛选出的烤烟品种(品系)进行大范围的大田示范验证。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在烤烟新品种(品系)筛选试验中,不同的烤烟品种(品系)在梅州烟区生态环境条件下的生态适应性存在差异。在引进的烤烟品种(品系)中,以F31-2的表现最好,其次是YK1085。这两个品种在农艺性状各方面的表现都优于云烟87,植株高大,茎围粗、叶面积大、叶片数多;其次在抗病性方面,F31-2、YK1085对烟草花叶病、气候斑、青枯病表现出高抗病性;在经济性状方面,F31-2的产量、产值方面均优于云烟87;在内在化学成分方面F31-2烟碱含量低于云烟87,F31-2与YK1085化学成分含量在适宜范围内,协调性好。其他引进的烤烟新品种综合表现均不如云烟87,YK1304、NX0914、湘烟6号、HY2抗病性差,产量、产值均低于云烟87;FJ312成熟期青枯病发病严重;LG125烟草普通花叶病发病严重,总糖含量高。2、通过模糊综合评判,筛选出两个优良烤烟品系F31-2、YK1085进行田间生产示范性验证。在大田示范性试验中,F31-2与YK1085的经济性状、农艺性状均优于云烟87,内在常规化学成分更加协调。F31-2在农艺性状方面叶片数多达22片、茎围10.63cm,YK1085的叶片比对照云烟87多了1片;此外在外观质量方面,FJ312颜色橘黄,但是色度较弱,成熟度高,身份稍薄,叶片欠疏松,油分有,YK1035颜色橘黄,色度中,成熟度高,身份适中,叶片结构疏松,油分足;感官质量方面FJ312,劲头较大,浓度较浓,香气质较好,香气量较足,有少许杂气,有刺激性,吃味微不舒适,与云烟87相比评吸结果略差,YK1035评吸结果与云烟87相比香气量更足,香气质更好,燃烧性好,劲头大,总体上YK1085略优于云烟87。3、通过烤烟新品种(品系)引进与筛选试验与大田验证性试验,综合田间长势、抗病性、经济性状以及烟叶品质,认为烤烟YK1085可以在梅州烟区进行小规模推广种植,并开发配套的种植栽培技术,提高YK1085的烟叶品质。
孙纯泰[9](2016)在《牡丹江烟区赤星病和野火病病害发生影响因子及化学防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烟草的经济效益较高,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尽管烟草能给国家、企业带来较为客观的经济效益,但是很多时候烟草并不能取得预期的收益,其最主要的原因是烟草容易发生病害,会严重降低烟草的产量和品质。因此本文对牡丹江烟草病害进行了普查,于2012-2015年调查了牡丹江烟草生产的主要病害种类、分布和发病程度,并对危害较重的烟草赤星病和野火病进行了化学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1、黑龙江牡丹江烟草主产区有10种主要的烟草病害(5种真菌类病害、2种细菌类病害、2种病毒类病害和1种非侵染性病害),其中普通花叶病、气候斑、赤星病、野火病是牡丹江烟区发生普遍且危害较重的烟草病害。2、在影响烟草赤星病和野火病发生的因子中,一是6~8月牡丹江的气温在23.7-28.5℃,相对湿度大于68.1%时较宜引起赤星病和野火病的发生,二是土壤和烟草种子带有烟草野火病和赤星病的菌源,且其病菌在地下具有越冬存活能力;三是在栽培技术上要防止烟草赤星病和野火病的发生,牡丹江烟区播期最好安排在3月15日~3月20日之间;此外,氮肥施用过量容易诱发野火病和赤星病的暴发。3、稀释500倍的克菌康和稀释500倍的细菌杀,对烟草野火病的防治效果较好,平均防治效果都达到了 75%以上;40%菌核净、25%咪鲜胺、25.5%丙环哇、80%百菌清(药剂的浓度均为10mg/L)对烟草赤星病的防治效果较好,平均防治效果都达到了74%以上。
黄勤超[10](2016)在《牡丹江烟区烟幕马铃薯Y病毒病发生规律及防控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烟草马铃薯Y病毒病是我国烟叶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其发生与危害呈现急剧上升趋势,给烟叶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尽管采取了一些防治措施,但效果不够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病害的发生规律和侵染循环并不清楚,找不到防治病害的关键环节。本文通过田间调查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牡丹江烟区烟草PVY病的发生规律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并研究了对牡丹江烟区烟草PVY病的防控方法。主要结果如下:烟草马铃薯Y病毒病广泛存在于牡丹江烟区,马铃薯是该病毒病的毒源及携带者,同时,烟叶病株残体中存有的PVY也可导致马铃薯Y病毒病的发生。牡丹江烟区烟草PVY病发生与作物布局、施肥用量、气象因素、烟草生长时期及蚜虫数量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邻近马铃薯地和蚜虫越冬场所杏树等小果树的烟田发病重;烟草PVY病与烟田氮肥的施肥量有很大关系,氮肥过量少量,都可诱发马铃薯Y病毒的发生;同时,烟草蚜虫作为PVY的传播介体,其发生量是影响PVY病发生程度的重要因素,在牡丹江烟区,当每年6月末和7月中旬,温度及降雨量适合蚜虫生长,达到蚜虫发生量高峰期时,马铃薯Y病毒病发病也随之加重。然而,当气象因素改变高峰期也有所变化,一般温度高、降雨少、日照充足的年份,蚜虫越冬卵成活率高,繁殖快,导致蚜量增大,高峰期提前。针对烟草马铃薯Y病毒病的防控需采取综合措施。首先要远离毒源作物,如马铃薯和辣椒等,再利用蚜虫趋黄性和忌避银灰色的生物学特性,在烟田周围设置银色条带或种植油菜,定期喷施病毒抑制剂,并配合杀虫剂防治蚜虫,可有效地抑制烟草马铃薯Y病毒病的发病程度。
二、江西烟草病害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西烟草病害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江西烟草病虫害种类及综合防控(论文提纲范文)
1 病虫害重要种类 |
1.1 病害 |
1.2 虫害 |
2 发生原因 |
2.1 气候环境适宜 |
2.2 品种感病感虫 |
2.3 管理措施粗放 |
2.4 农药施用不当 |
3 综合控制 |
3.1 科学选地 |
3.2 农业防治 |
3.3 物理防控 |
3.4 生物防控 |
3.5 农药防控 |
4 问题与对策 |
(2)宜宾烟区青枯病发生流行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烟草青枯病及其流行规律 |
1.1.1 烟草青枯病病害症状 |
1.1.2 青枯病菌的生理小种 |
1.1.3 烟草青枯病发病条件及流行规律 |
1.2 烟草青枯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
1.2.1 推广种植优质、抗病品种 |
1.2.2 采用栽培措施防病 |
1.2.3 根据烤烟生育期的合理用药保护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宜宾烟区青枯病发生规律及影响因子研究 |
1.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 |
1.2 试验供试品种 |
1.3 宜宾烟区青枯病发生流行规律及影响因子研究 |
1.3.1 宜宾主要烟区青枯病普查 |
1.3.2 宜宾市烟草青枯病发生流行规律分析 |
1.3.3 不同移栽期对烟草青枯病的影响研究 |
1.4 数据分析 |
2.结果与分析 |
2.1 宜宾烟区青枯病发生流行规律及影响因子研究 |
2.1.1 青枯病发病趋势 |
2.1.2 不同田块青枯病发病规律研究 |
2.1.3 青枯病流行规律 |
2.2 不同移栽期对烟草青枯病发生的影响 |
3.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宜宾烟区青枯病关键防控技术研究 |
第一节 不同土壤改良剂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控效果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情况 |
1.2 试验材料 |
1.2.1 栽培情况 |
1.2.2 供试品种 |
1.2.3 供试材料 |
1.3 试验处理方法 |
1.4 调查项目和内容 |
1.4.1 生育期调查 |
1.4.2 烟株农艺性状调查 |
1.4.3 病害调查 |
1.5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施用量土壤改良剂对烟草生育期的影响 |
2.2 不同施用量土壤改良剂对烟草农艺性状的影响 |
2.3 不同施用量土壤改良剂对烟草青枯病发病的影响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二节 不同微生物菌剂组合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控效果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情况 |
1.2 试验材料 |
1.2.1 栽培情况 |
1.2.2 供试品种 |
1.3 试验处理方法 |
1.4 调查项目和内容 |
1.5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处理对各阶段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影响分析 |
2.1.1 团棵期结果与分析 |
2.1.2 旺长中期结果与分析 |
2.1.3 旺长后期结果与分析 |
2.1.4 成熟期结果与分析 |
2.2 因子效应及互作分析 |
2.2.1 A因子效应 |
2.2.2 C因子效应 |
2.2.3 A×B×C互作效应 |
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烟草青枯病综合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情况 |
1.2 试验材料 |
1.2.1 栽培情况 |
1.2.2 供试品种 |
1.3 示范面积 |
1.4 示范区关键技术 |
1.5 调查项目和内容 |
1.6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示范区综合防治技术对烟草农艺性状的影响 |
2.2 示范区综合防治技术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治效果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宜宾市烟草青枯病发生流行规律及影响因子 |
5.1.1 青枯病流行发生条件 |
5.1.2 烟区青枯病预测模式 |
5.1.3 不同移栽期对烟草青枯病的影响研究 |
5.2 宜宾烟草青枯病关键防控技术研究 |
5.2.1 不同土壤改良剂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控效果 |
5.2.2 不同微生物菌剂组合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控效果 |
5.3 烟草青枯病综合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黔江区烤烟主要病害发生动态与土壤改良剂防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烤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 烤烟的发展历史 |
1.2 烤烟的种植现状 |
2 烤烟主要病害发生过程及防治 |
3 烟区绿色防控措施 |
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黔江气候与烤烟病害的发生动态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气象数据调查 |
1.2 试验地及调查方法 |
1.3 病害分级标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气象因子分析 |
2.2 黑胫病发生动态 |
2.3 青枯病发生动态 |
2.4 烟草花叶病毒病发生动态 |
3 结论及讨论 |
第三章 土壤改良剂对烟草病害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病害发病情况调查 |
1.4 烟草农艺性状测定 |
2 结果分析 |
2.1 不同改良剂对青枯病的防治效果 |
2.2 不同改良剂对黑胫病的防治效果 |
2.3 不同改良剂对空茎病的防治效果 |
2.4 不同改良剂对花叶病的防治效果 |
2.5 不同改良剂对成熟期烟草农艺性状的影响 |
3 结论及讨论 |
第四章 结论和展望 |
1 结论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不同施氮量对烟草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试验材料 |
1.3 试验设计 |
1.4 调查项目及方法 |
1.4.1 主要农艺性状的调查 |
1.4.2 田间主要病害的调查 |
1.4.3烟株鲜质量和干质量的测定方法 |
1.4.4 产量产值的统计方法 |
1.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烟草各生育期的农艺性状 |
2.2 烟草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 |
2.3 烟叶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
3 讨论 |
3.1 不同施氮量与烟草农艺性状 |
3.2 不同施氮量与烟草抗病性 |
3.3 不同施氮量与烟草产量 |
4 结论 |
(5)4种诱抗剂对烟草病害的诱抗效果及对烟草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调查方法 |
1.3.1 发病情况调查 |
1.3.2 生长性状调查 |
1.4 数据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对烟草青枯病、花叶病毒病及黑胫病的诱抗效果 |
2.2 对烟草农艺性状的影响 |
3 小结与讨论 |
(6)烟草茎点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室内药剂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烟草概况 |
2 贵州省烟草真菌性病害 |
3 茎点霉属的研究进展 |
3.1 茎点霉属的危害 |
3.2 茎点霉属的分类与鉴定 |
3.3 茎点霉的生物学特性 |
4 烟草病害的防治 |
4.1 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 |
4.2 培养适宜的土壤 |
4.3 采用适宜的栽培措施 |
4.4 注意环境卫生 |
4.5 化学药剂防治 |
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烟草茎点病的病原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病害标本采集及症状观察 |
1.2 病原菌的分离、纯化 |
1.3 病原菌的致病性测定 |
1.4 病原菌形态特征观察 |
1.5 病原菌分子鉴定 |
1.5.1 DNA的提取 |
1.5.2 PCR及测序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烟草茎点病症状观察 |
2.2 病原菌的分离、纯化 |
2.3 病原菌致病性测定 |
2.4 病原菌形态特征观察 |
2.5 病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
第三章 烟草茎点病菌生物学特性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不同培养基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1.3 不同温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1.4 不同pH值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1.4.1 固体培养 |
1.4.2 液体培养 |
1.5 不同光照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1.6 菌丝及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 |
1.6.1 菌丝致死温度 |
1.6.2 分生孢子致死温度 |
1.7 不同碳、氮源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1.8 通气条件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培养基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2.2 温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2.3 pH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2.3.1 固体培养基 |
2.3.2 液体培养基 |
2.4 不同光照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2.5 菌丝及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 |
2.6 不同碳、氮源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2.6.1 不同碳源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2.6.2 不同氮源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2.7 通气条件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第四章 烟草茎点病菌的室内药剂筛选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供试菌株及培养基 |
1.1.2 供试药剂 |
1.2 方法 |
1.2.1 含药培养基的制备 |
1.2.2 室内毒力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杀菌剂对烟草茎点病病原菌菌丝的抑制作用 |
2.2 杀菌剂对烟草茎点病病原菌室内毒力测定 |
第五章 烟草茎点病室内盆栽防治试验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供试品种及药剂 |
1.2 方法 |
1.2.1 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
1.2.2 病原菌接种及药剂防治 |
1.2.3 烟草茎点病病情指数及防效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1 结论 |
1.1 烟草茎点病的病原鉴定 |
1.2 烟草茎点病菌生物学特性 |
1.2.1 不同培养基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1.2.2 不同温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1.2.3 不同pH值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1.2.4 不同光照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1.2.5 菌丝及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 |
1.2.6 不同碳、氮源对烟草茎点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
1.2.7 通气条件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1.3 烟草茎点病的室内药剂筛选 |
1.4 烟草茎点病室内盆栽防治试验 |
2.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图版 |
(7)BARU复合乳酸菌对烟草病害的防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材料 |
1.3 试验设计 |
1.4 调查统计 |
1.4.1 BARU复合乳酸菌对烟草病害的抑制和防治效果调查。 |
1.4.2 BARU复合乳酸菌对烟叶产量 (经济性状) 的影响调查。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对烟草的安全性 |
2.2 对根系病害 (烟草黑胫病和烟草青枯病) 的防治效果 |
2.3 对病毒病 (烟草普通花叶病) 的防治效果 |
2.4 烟叶产量 (经济性状) 调查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3.1 对烟叶产质量有益 |
3.2 对土壤环境有益 |
3.3 经济效益不明显 |
(8)梅州烟区烤烟新品种(品系)引进与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我国烤烟品种种植情况 |
1.3 不同烤烟品种间质量差异 |
1.4 生态环境对烤烟生长影响 |
1.5 烤烟品种引进与筛选研究进展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点 |
2.2 试验设计 |
2.2.1 烤烟新品种(品系)引进与筛选试验 |
2.2.2 筛选品种(品系)大田生产示范验证试验 |
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3.1 农艺性状测定指标与方法 |
2.3.2 抗病性调查 |
2.3.3 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的测定 |
2.3.4 烤后烟叶常规化学成分的的测定 |
2.3.5 烤烟大田生育期记录与植物学性状测定 |
2.3.6 经济指标 |
2.3.7 烤后烟叶外观质量评价 |
2.3.8 烤后烟叶感官质量评价 |
2.3.9 模糊综合评价法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不同烤烟品种(品系)引进与筛选比较分析 |
3.1.1 不同烤烟品种(品系)大田农艺性状比较分析 |
3.1.2 不同烤烟品种(品系)生育期及植物学性状比较 |
3.1.3 不同烤烟品种(品系)田间发病率调查分析 |
3.1.4 不同品种(品系)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的比较 |
3.1.5 不同烤烟品种(品系)烤后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分析 |
3.1.6 不同烤烟品种(品系)烤后烟叶的经济性状比较分析 |
3.1.7 不同烤烟品种(品系)模糊综合评价 |
3.2 优良烤烟品种品系的大田推广示范验证 |
3.2.1 不同烤烟品种(品系)大田农艺性状比较分析 |
3.2.2 不同烤烟品种(品系)田间发病率调查分析 |
3.2.3 不同烤烟品种(品系)烤后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分析 |
3.2.4 不同烤烟品种的经济性状分析 |
3.2.5 不同品种(品系)烤后烟叶的感官质量评价与外观质量评价 |
4 结论与讨论 |
4.1 讨论 |
4.1.1 不同烤烟品种(品系)品种农艺性状比较 |
4.1.2 不同烤烟品种(品系)品种经济性状比较 |
4.1.3 不同烤烟品种(品系)抗病性分析 |
4.1.4 不同烤烟品种烤后烟叶的质量特征与品质 |
4.2 结论 |
4.2.1 不同烤烟品种(品系)引进与筛选 |
4.2.2 优良烤烟品种(品系)的大田推广示范验证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牡丹江烟区赤星病和野火病病害发生影响因子及化学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1.1 烟草病害的发生与危害 |
1.1.2 烟草病害发生的特点 |
1.1.3 烟草病毒病研究概况 |
1.1.4 烟草野火病研究概况 |
1.1.5 烟草赤星病研究概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牡丹江烟区烟草病害普查 |
2.1 调查设计 |
2.1.1 调查时间 |
2.1.2 调查地点 |
2.1.3 主要病害分级标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牡丹江烟区病害情况 |
2.2.2 牡丹江烟区各产烟县病害统计 |
2.2.3 烟草赤星病和野火病发病情况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影响烟草赤星病和野火病发病因子的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试验设计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烟草赤星病孢子及野火病菌的越冬存活能力 |
3.2.2 种子消毒 |
3.2.3 播期 |
3.2.4 施肥 |
3.2.5 气象条件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烟草赤星病和野火病化学防治的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试验设计 |
4.2 结果分析 |
4.2.1 烟草野火病有效化学试剂的筛选 |
4.2.2 烟草赤星病有效化学试剂的筛选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论文创新点 |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牡丹江烟区烟幕马铃薯Y病毒病发生规律及防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 烟草病害的研究概况 |
1.2.1 烟草非侵染病害种类及特点 |
1.2.2 烟草侵染病害种类及特点 |
1.3 烟草马铃薯Y病毒病的研究概况 |
1.3.1 烟草马铃薯Y病毒病的发生与危害 |
1.3.2 烟草马铃薯Y病毒病的症状描述 |
1.3.3 烟草马铃薯Y病毒病的侵染循环与发生规律 |
1.3.4 烟草马铃薯Y病毒病的综合防控 |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牡丹江烟区烟草马铃薯Y病毒病普查 |
2.1 引言 |
2.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烟草马铃薯Y病毒病分布及携带情况研究 |
2.3.2 烟草马铃薯Y病毒病侵染来源研究 |
2.3.3 烟草马铃薯Y病毒病的发生与作物布局关系研究 |
2.3.4 烟草马铃薯Y病毒病的发生与施肥用量关系研究 |
2.3.5 烟草马铃薯Y病毒病的发生与气象因素关系研究 |
2.4 小结 |
第3章 烟草马铃薯Y病毒病与蚜虫关系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烟蚜消长与PVY发病关系研究 |
3.3.2 烟蚜传毒有效头数的研究 |
3.3.3 烟蚜饲毒有效时间的研究 |
3.3.4 烟蚜传毒有效时间的研究 |
3.3.5 烟蚜虫态与传毒效应的研究 |
3.3.6 烟蚜越冬寄主的研究 |
3.3.7 烟蚜种群数量与气象因素关系的研究 |
3.4 小结 |
第4章 烟草马铃薯Y病毒病综合防控技术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银带区驱避蚜虫防控烟草PVY病发生的研究 |
4.3.2 油菜田诱杀蚜虫防控烟草PVY病发生的研究 |
4.3.3 化学药剂抑制烟蚜防控烟草PVY病发生的研究 |
4.3.4 化学抑制剂对烟草PVY病的防控效果研究 |
4.4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江西烟草病害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江西烟草病虫害种类及综合防控[J]. 张文梅,张志高,邓懿,程谦,向妙莲,王广利,吴家展,李小珍. 生物灾害科学, 2021(03)
- [2]宜宾烟区青枯病发生流行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D]. 朱冉志. 西南大学, 2020(05)
- [3]黔江区烤烟主要病害发生动态与土壤改良剂防控技术研究[D]. 单晓鹏. 西南大学, 2020(05)
- [4]不同施氮量对烟草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汤宏,张杨珠,李向阳,王建伟,刘伦沛,刘立波,严红光. 湖南农业科学, 2018(11)
- [5]4种诱抗剂对烟草病害的诱抗效果及对烟草生长的影响[J]. 蒋承耿,王秋萍,张承,龙友华,吴小毛,张丽娟,王忠宇,王丹林. 中国植保导刊, 2018(11)
- [6]烟草茎点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室内药剂筛选[D]. 江艳. 贵州大学, 2018(01)
- [7]BARU复合乳酸菌对烟草病害的防效研究[J]. 周路,龙武石,史湘艳. 现代农业科技, 2018(05)
- [8]梅州烟区烤烟新品种(品系)引进与筛选[D]. 田君同.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9]牡丹江烟区赤星病和野火病病害发生影响因子及化学防治研究[D]. 孙纯泰. 湖南农业大学, 2016(08)
- [10]牡丹江烟区烟幕马铃薯Y病毒病发生规律及防控技术研究[D]. 黄勤超. 湖南农业大学,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