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检查孔的几何精度的千分表辅助装置(论文文献综述)
徐蒙[1](2010)在《新型智能灌浆、压水检测系统的开发与研究》文中指出目前,随着地下工程建设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大型水利工程的不断兴起,灌浆技术在国内外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灌浆工程属于隐蔽工程,使得灌浆技术的发展至今为止还不很成熟,在灌浆工程实践运用过程中还存在理论落后于实践的情况,灌浆过程参数的自动检测程度更是直接影响灌浆技术进步。传统的灌浆工艺在现代电子技术、光纤通讯技术、数字化进程的影响下,越来越朝着检测智能化,控制数字化方向发展。论文通过理论分析,归纳总结,设计制造,并结合室内试验等分析研究手段,研究开发了新型智能灌浆、压水检测系统,确保灌浆检测数据的真实、有效。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搭建了新型智能灌浆、压水检测系统主体框架,并对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模型分别展开了设计研究。成功研制了高压胶套式油水隔离器,从根本上解决了浆液直接接触压力传感器膜片而造成压力传感器腐蚀破坏的致命问题。归纳总结吕荣法压水存在的弊端:①压水试验5米段平均渗透率,并不能明确表征在这段钻孔中包含着裂隙的数量和宽度及其形状如何。实际上渗流只发生在岩体裂隙内,裂隙宽度较大但数量较少的试段,与裂隙宽度较窄但数量较多的试段,可能有相同的吕荣值。②由于岩体浆径与水径迥然不同,其结果是试段透水率和灌浆量这二者之间的规律、相关性很差,有时甚至出现相反的情况。提出微分压水检测装置的设计方案,详细研究动量矩运动微分方程,设计涡轮流速仪,利用灌浆、压水室内模拟试验台,进行微分压水室内模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微分压水检测装置能很准确的找出渗漏点、段的具体位置和渗漏量。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同一压水试验段,用吕荣法压水和微分压水法得到透水率相差甚远。分析地层抬动作用机理以及灌浆压力与地层抬动关系。首次将光栅技术应用于灌浆过程地层抬动参数的检测,研制了灌浆抬动传感器,该传感器与新型智能灌浆、压水检测系统相结合,实现抬动测量的自动化。它的优势不仅体现在结构简单、测量元件不易磨损,更主要的是测量精度高和连续性测量,克服当前这些测量装置存在的不能准确地、连续地反映地层抬动变化的缺陷,有利于促进灌浆全面自动设计系统输入输出通道接口电路,包括打印机接口线路、显示接口线路、键盘接口线路、模拟信号输入接口线路,给出了相应控制部分软件流程图。针对过去热敏打印机资料不易保存、打印贴片磨损快的缺点,改选用24针微型针式打印机与系统配套,同时解决利用单片机的汇编语言来控制打印曲线的关键技术。针对灌浆工程施工现场灰尘多、湿度大等特点,单独设计打印机的安装箱。根据灌浆现场电磁干扰的种类和特点,先后研制出变压器耦合式隔离器和光电耦合式隔离器,隔离器将电路的输入方和输出方在电气上完全隔离的电路,对消除现场强磁电的干扰和噪声,及消除通道之间的干扰,避免干扰混入输出信号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使有用信号畅通无阻。隔离器不仅保证模拟信号的精确传输,而且可以保护单片机的A/D口不被烧掉。实验比较了变压器耦合式隔离器和光电耦合式隔离器隔离效果,结果表明在输入4-20mA直流电流为标准信号的情况下,信号经过光电耦合式信号隔离器的精度和稳定性明显高于原变压器耦合式信号隔离器。首次将光纤传输技术应用于灌浆检测过程模拟信号的传输,探讨光纤传输几何光学法,光纤传输的波动理论以及光纤传输特性。在传统传输模式的基础上,对光纤传输方案进行设计和比较,结合灌浆传输实际情况,研制电压频率转换、电光转换、光电转换的光纤传输系统。该传输方式不仅提高了模拟信号传输的抗干扰能力,而且彻底解决了人为改变传统传输线的电阻值大小,从而对灌浆实时采集的数据弄虚作假问题,确保模拟信号传输的中间过程更真实、准确。实验证明当输入2mV-5V的电压信号时,系统测量结果的相对误差可控制在5%以内,与理论分析的性能指标基本吻合,这说明该光纤传输系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新型智能灌浆、压水检测系统能同时在线检测流量、压力、水灰比、地层抬动四个参数,根据实际情况,运用宏观吕荣法压水和微分压水两种方法检测地层渗透性,在国内灌浆、压水参数过程检测中尚属首创。
张倩[2](2018)在《在机测量技术在数控机械加工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数控加工中,工件的夹具通常较繁琐,装夹找正及刀具尺寸的测量占用很长时间;工件装到夹具上时总是存在装配偏差;不仅加工误差大而且加工周期通常也偏长。本论文详细讲解了如何利用数控加工中心、雷尼绍测头和我司自行开发的测量控制软件实现机械加工中零件的在机测量。简化了工装夹具,节省了夹具费用,缩短了机床辅助时间,降低了加工误差。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通过数控加工中心、雷尼绍测头和我司自行开发的测量控制软件有效准确的配合,对需加工的工件实现尺寸、形状和位置误差的计算,从而实现变形补偿加工。为了有效实现数控加工系统的在机测量,围绕能够快速提取工件表面和边缘信息的接触式检测系统,进行了系统标定方法研究,实现了针对在机测量系统的根据表面特征信息的接触式测量路径规划方案。通过对在机测量与常规测量的误差分析,介绍这些误差的来源及降低误差的方法。结合实例对比了常规测量与在机测量,进一步说明在机测量的优势。同时说明在机测量在应用过程中的规范、讲究及数据的分析方法。对探测程序及普通宏程序的设计也做了简单介绍,以此为基础,多种程序的应用来实现机械的探测加工。通过对模具加工、3C(电脑Computer、通讯Communication和消费性电子Consumer Electronic)加工及精密测量方面的实际应用来详细说明在机测量技术在数控机械加工中的应用。
樊贵超[3](2017)在《大坝基础灌浆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理论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坝基础灌浆是改善坝基地质条件的重要措施。然而,由于坝基地质条件的隐蔽性、浆液在岩体裂隙中扩散的不确定性和灌浆施工工艺的复杂性,导致灌浆施工质量的准确控制极其困难。现有灌浆施工质量控制研究缺乏灌浆参数的实时监测与分析的研究,缺乏对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基岩抬动等异常情况以及可灌性不佳的情况进行动态预警与控制的研究。此外,现有的灌浆质量评价方法难以同时从渗透性和密实性方面对灌浆质量进行综合全面的评价。因此,灌浆施工质量难以实时准确控制,从而导致多次补强灌浆,以弥补灌浆质量控制不到位而造成的质量缺陷。因此,如何解决灌浆施工质量的精细化控制问题,是大坝基础灌浆工程领域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如下创新性研究成果:(1)针对当前灌浆施工质量控制缺乏事中控制的实时性和事后控制的准确性的现状,提出了大坝基础灌浆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理论,从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两个方面实现对大坝基础灌浆工程施工质量的精细化控制。现有的灌浆施工质量控制研究缺乏根据灌浆参数和可灌性的实时监测与分析来对灌浆质量进行事中实时控制,同时由于现有的灌浆质量评价方法缺乏综合性和全面性,难以对灌浆施工质量进行准确的事后控制。因此,为了提高灌浆施工质量控制的实时性与准确性,本文提出了大坝基础灌浆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理论,基于灌浆参数的实时监测与分析、可灌性分析和灌浆质量综合评价等方法对灌浆施工质量进行事中与事后控制。首先,对大坝基础灌浆工程进行了概述,分析了灌浆施工工艺流程及灌浆工程的特点。其次,实现了大坝基础灌浆工程系统从复杂的大系统到简单的、容易控制的子系统的分解。再者,提出了基于灌浆参数实时监测与分析、可灌性分析和灌浆质量综合评价的灌浆施工质量控制方法以及控制目标,并建立了大坝基础灌浆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理论框架。最后,建立了大坝基础灌浆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数学模型,定义了控制系统的状态方程、目标函数、控制方法集合和约束条件集合。(2)针对当前灌浆施工过程控制的研究没有结合灌浆参数实时监测与分析来对灌浆施工质量进行实时控制的现状,提出了灌浆参数实时监测与分析方法,通过灌浆参数的实时监测与预警,实现对大坝基础灌浆施工质量的实时控制。现有的灌浆施工过程控制缺乏根据灌浆参数的实时监测与分析来对异常情况进行预警和控制;因此,为了在灌浆施工过程中更好地控制灌浆质量,提出了灌浆参数实时监测与分析方法。首先,建立了灌浆参数实时监测与分析方法的研究框架和数学模型。其次,介绍了灌浆参数实时采集与传输的原理和方法,包括灌浆压力、流量、浆液密度和抬动值的采集原理,以及灌浆参数的无线传输方法。再者,提出了灌浆参数的实时监测与动态预警方法。通过对实时采集的灌浆参数进行实时监测与分析,从而对灌浆参数的变化可能引起的异常情况进行动态预警,并将预警信息实时反馈给灌浆管理者和施工人员,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对灌浆进行调整和控制。最后,结合灌浆工程三维模型,提出了灌浆三维可视化方法,将灌浆参数与三维模型进行耦合,并在此模型基础上实现了灌浆参数及施工过程和成果的三维可视化分析与展示。(3)针对当前灌浆可灌性的研究缺乏定量的分析方法以及根据可灌性分析对灌浆施工质量进行控制的现状,提出了灌浆可灌性分析方法,通过定量的可灌性分析,实现对大坝基础灌浆施工质量的事中控制。现有的灌浆可灌性分析没有考虑被灌岩体的透水性和灌浆浆液消耗量的定量关系,缺乏对灌浆施工质量的反馈控制。因此,为了提高可灌性分析的科学性,提出了基于注灰量与导水率关系的可灌性分析方法,并以此来对灌浆施工质量进行反馈控制。首先,对良好的可灌性作出了定义。其次,利用裂隙网络的分形理论和裂隙长度与隙宽的关系,推导了裂隙岩体导水率与分形维数的关系表达式。再者,根据裂隙岩体灌浆注灰量与分形维数的关系,推导了注灰量与导水率的关系式,根据注灰量与导水率的关系曲线对灌浆区域的划分,定义了三个灌浆区域:“正常区域”、“微小裂隙区域”和“扩展区域”。最后,基于坝基防渗标准及灌浆区域的划分,对可灌性区域进行了划分,从而实现了可灌性的定量分析。根据可灌性分析,对不可灌且需要灌浆的区域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从而改善灌浆的可灌性,使得岩体中的裂隙得到更好的灌浆处理,进而提高灌浆施工质量。(4)针对当前灌浆质量评价方法缺乏综合性和全面性的现状,提出了灌浆质量混合模糊综合评价方法,通过灌浆质量的综合评价结果及相应的处理措施,实现对大坝基础灌浆施工质量的事后控制。由于灌浆工程的隐蔽性和复杂性,灌浆施工过程难以准确控制灌浆质量,因此,有必要在灌浆结束后对灌浆质量进行综合全面的检查和评价。然而,现有的灌浆质量评价方法多为单因素评价法,难以同时对灌后岩体的渗透性和密实性做出评价,缺乏综合性和全面性。为了提高灌浆质量评价的综合性和全面性,提出了灌浆质量混合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利用透水率、岩石质量等级和裂隙填充率这三个指标,同时考虑灌后岩体的渗透性和密实性,对灌浆质量进行综合评价。首先,建立了灌浆质量综合评价的研究框架和数学模型。其次,建立了灌浆质量综合评价系统模型,阐述了评价指标的获取及计算方法。再者,提出了灌浆质量综合评价系统模型的求解方法。考虑到指标权重的确定是一个模糊的决策问题,利用通过D数扩展的层次分析法(即D-AHP方法)来解决指标权重的确定问题;由于灌浆质量评价是一个多因素评价体系,每个因素对目标的影响程度以及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都是模糊的,因此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来实现对灌浆质量的综合评价。最后,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与D-AHP方法的结合,提出了灌浆质量综合评价的求解步骤。通过灌浆质量的综合评价,揭露灌浆质量的薄弱环节和部位,为补强灌浆提供决策依据和反馈控制。(5)基于灌浆参数实时监测与分析、可灌性分析和灌浆质量综合评价方法,提出了大坝基础灌浆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具体流程和实现方法。根据大坝基础灌浆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理论,提出了基于灌浆参数实时监测与分析、可灌性分析和灌浆质量综合评价的灌浆施工质量控制方法。首先,根据灌浆施工工艺流程,建立了大坝基础灌浆工程施工质量的总体控制流程。其次,详细阐述了基于灌浆参数实时监测与分析的灌浆质量事中控制方法;根据对灌浆施工过程中的灌浆参数进行实时监测与分析,对可能发生的基岩抬动等异常情况进行实时动态预警,并将预警信息实时发送给灌浆管理者和施工人员,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灌浆进行控制,从而保证灌浆质量处于受控状态。再者,详细阐述了基于可灌性分析的灌浆质量事中控制方法;根据注灰量与灌浆导水率的关系,对灌浆区域和可灌性区域进行识别和划分,根据可灌性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从而保证在不破坏基岩结构的同时获得更好的可灌性,进而提高灌浆施工质量。最后,详细阐述了基于灌浆质量综合评价方法的灌浆质量事后控制方法;通过灌后质量的综合评价,揭露传统方法不能揭露的灌浆质量的薄弱部位,从而为补强灌浆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提供决策和技术支持。
李军[4](2006)在《混凝土单轴拉伸应力~变形全曲线试验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参与研制了一种并联特殊刚性组件(加装外油阀的阻尼器)的试验装置,该装置可用于实现截面宽度达450mm的大尺寸混凝土试件轴拉全曲线的测试。 详细阐述了实现轴向拉伸全曲线测试的试验原理,并对本次试验装置刚度进行了测试,通过对试验装置刚度测试结果与混凝土刚度的比较,指出此次拉伸试验中必须采用循环加载方式才可使得混凝土在峰值附近稳定的断裂。 对影响拉伸试验结果的因素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总结,针对一些可予规范的方面给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 通过对采用两种试验机~试件连接方式的混凝土试件拉伸试验结果的探讨,说明端部粘贴钢板传力不能有效保证试件在中部有效区断裂,而试件端部采用密集植筋连接则取得了较好的裂缝位置。 利用上述的分析和试验成果,成功实现了大尺寸三级配混凝土的单轴拉伸应力~变形全曲线测试,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拟合,得到了有一定实用价值,物理意义明确的拟合曲线方程。
孙尚渠[5](2019)在《复杂形态溶洞精细化表征及其对盾构隧道施工围岩稳定性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其中,交通拥堵已成为我国大部分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为有效缓解地面交通压力,改善城市交通环境,我国城市建设方向开始逐步转向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地铁作为一种城市公共交通运输形式,可充分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提高城市空间资源利用效率,已经成为21世纪中国城市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我国城市地质条件复杂,大量地铁的修建难以避免穿越岩溶地层,岩溶区修建地铁面临诸多技术难题,若处治不当,极易引发岩溶塌陷、隧道突涌水等灾害,严重影响盾构隧道的安全施工和运营。本文以济南地铁盾构隧道工程为依托,综合采用地质调研、室内实验、数值计算、理论分析、模型试验和软件研发等手段,深入研究了泉域地层复杂形态溶洞精细化表征方法及其对盾构隧道施工围岩稳定性的影响,主要成果如下:(1)在系统调研泉域水文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揭示了泉域地层岩溶发育条件及作用反馈机制,总结归纳了直接型、间接型及承压型三种岩溶发育模式;统计分析了济南地铁沿线溶洞规模、充填类型、高程发育特征、溶洞与盾构隧道之间空间位置关系,为后续研究提供地质基础和指导。(2)针对激光在充水溶洞中衰减过快造成的探测距离有限难题,开展了复杂溶洞水环境下多波长激光定量衰减特性与最大探测距离试验研究,探究了不同波长和功率激光在多种溶洞水溶解介质及浑浊度下的衰减特性,并依据试验结果对探测激光进行了优化选型,形成了复杂形态溶洞精细化重构方法。(3)基于Geomagic点云处理平台,提出了溶洞模型点云最优化采样间距确定方法,并构建了 Geomagic-Comsol耦合数值模型接口,实现了复杂形态溶洞的稳定性数值分析,对比分析了简化溶洞模型和复杂形态溶洞模型的围岩受力性能。(4)针对溶洞几何形态的高度不规则性,提出了溶洞几何边界多层次数字化表征参数,第一层次包括整体形状系数(SF)、扁平度(AR)和似球度(SL);第二层次包括角状系数(AF)和凸度(CF),第三层次为边界轮廓线粗糙度(RF)。基于傅里叶离散变换原理,实现了溶洞几何波形从时域到频域的转变,并构建了傅里叶普适性形态表征因子,确定了不同序列傅里叶形态表征因子与三层次表征参数之间的响应关系,将复杂形态溶洞的数字化定量表征参数简化至两个:D2和D3,为后续力学性能与形态几何之间响应关系的建立提供了研究基础。(5)基于极限分析上限法,建立了溶洞位于隧道正前方、环向侧上方及环向侧下方任意位置的三维破坏模型,推导了对应工况的溶洞与隧道间临界安全距离计算公式,并分析了岩体力学参数、溶洞参数及几何约束参数对安全距离的影响规律;计算了“正直方位”的溶洞几何边界傅里叶形态表征因子,并通过优化二分法和岩体失稳判据,分别计算了对应工况的不规则溶洞与隧道间临界安全距离;分析了三种力学模型下临界安全距离与溶洞几何形态间的定量响应关系,建立了考虑溶洞形态影响效应的临界安全距离预测模型。(6)研制了富水岩溶地层盾构隧道施工围岩稳定性模型试验系统。复合式EPB盾构掘进试验机可通过更换刀盘,实现不同地层盾构施工过程模拟,掘进出土性能良好,盾构掘进试验机可根据模型箱体尺寸进行高度调整,具有多功能、智能化及重复利用率高等特点,更好的满足了城市地铁盾构法施工隧道相关的地质模型试验需求,基于上述模型试验系统,开展了复杂形态充水溶洞盾构近临施工围岩稳定性模型试验。验证了不规则溶洞临界安全距离预测模型的准确性,重点揭示了盾构掘进过程岩体结构的多物理场演化规律,并通过分析出土试样含水率对开挖面突涌水过程进行了状态判识;构建了不同掘进阶段的地表沉降三维模型,同时分析了不同盾构掘进阶段的地层损失参数。(7)开发了溶洞多参数表征与稳定性评判软件。软件可建立岩溶发育特征数据库,对整个工程区域岩溶发育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具备复杂形态溶洞二维及三维可视化功能,快速求解溶洞不规则形态的数字化表征参数,并进一步计算对应的临界安全距离数值,实现大批量溶洞处治与否的精细化评判;该软件系统可充分利用精细化探测成果和数据,提供针对性的安全处治参数和指导方案,实现处治效果的高度优化,并应用于济南地铁工程。
盛天宝[6](2011)在《特厚冲积层冻结法凿井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大于500m冲积层冻结法凿井技术是国内外共同关注的重大技术难题,仍处于探索阶段。论文针对赵固矿区特厚冲枳层冻结法凿井关键技术难题,采用理论计算、实验室实验、数值模拟和现场工业试验、实测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特厚冲积层冻结壁厚度计算公式及其关键参数的计算选取方法,建立了冻结壁厚度计算体系和科学的多圈孔布孔方法,解决了大于500m特厚冲积层的冻结壁设计难题:就地取材,研究开发了C80-C90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采用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复合井壁,解决了特厚冲积层冻结井筒支护难题。采用FLAC3D系统,对控制的512m粘土层施工工况建模,进行了冻结壁稳定性三维数值分析计算,预测了冻结壁稳定性,指导了设计和施工。开展了特厚冲积层冻结壁位移、冻结壁温度、井壁温度、冻结压力实测研究,掌握了多圈孔冻结壁形成特性,提出了冻结井壁前注浆理论和按注浆压力计算内井壁厚度的方法,取得了不同深度的冻结压力值,并成功应用,技术经济效益显著。
付庆端[7](2020)在《大型固定管板式反应器制造工艺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化学工业的不断发展,对应着不同的化学反应,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化学反应器。固定管板式反应器作为化学工业以及其他过程工业中应用较广的化学反应器之一,并且随着化学工业生产规模和产能的扩大以及化工过程设备制造水平的提高,此类化学反应器向着大型化的趋势持续发展。大型固定管板式反应器在过程工业生产中越来越被广泛应用,特别是顺酐的工业生产中。顺酐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和精细化工产品,是目前世界上仅次于苯酐和醋酐的第三大酸酐,其中,生产顺酐的装置中的关键设备“顺酐反应器”即为大型固定管板式反应器。本文以云南大为恒远化工有限公司5万吨/年顺酐装置的顺酐反应器,作为一个大型固定管板式反应器的一个典型例子,以顺酐反应器为研究对象,将顺酐反应器的本体结构特征、制造关键技术、制造后的各种试验和检验等方面作为重点,对整个顺酐反应器的制造过程及其技术原理、理论基础、制造质量保证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针对大型固定管板式反应器管板的结构特点,通过控制管板的平面度、采用合理的拼接坡口、并进行无损检测和热处理等措施,对大型固定管板式反应器管板拼板焊接工艺和防焊接变形控制技术进行攻关,使管板拼板焊接后不平度可控制在3mm以内,最终使其制造质量优于设计要求。2.针对大型固定管板式反应器管板的换热管孔数量多且要求高的特点,通过先采用数控编程引孔,然后用三台钻床以优化均布的方式圆周布置,再以先钻后铰的加工工艺,对大型固定管板式反应器管板上列管管孔加工及孔系精度控制进行研究,最终使其管板既满足加工精度要求又提高加工效率。3.通过合理设置支撑及其辅助工装,对顺酐反应器上管板(浮动管板)与下管板、26180根反应管的组装工艺进行研究,使设备主体的组装顺利完成。4.通过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专门的吊装工装设计和吊装方案,对顺酐反应器组对、吊装工装设计、制作和试验进行攻关,保证了设备制造进度的顺利进行。5.针对顺酐反应器属于大型固定管板反应器,通过工艺方案的探讨到实施,对其质量检测控制(含反应管与管板焊接质量检测的氨、氦检漏、370°C条件下熔盐检漏和该反应器的整体水压试验)进行研究,通过制定合理的检测和试验方案,实现了大型顺酐反应器的质量检测控制。通过对大型固定管板式反应器的典型实例——顺酐反应器制造工艺的研究,对大型固定管板式反应器的制造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为整个大型固定管板式反应器的制造、使用和管理提供技术保证,为确保大型固定管板式反应器的制造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于大型固定管板式反应器的实际制造以及确保其制造质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而且也使其能够在现有技术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
顾金伟[8](2013)在《飞机壁板机器人自动化制孔控制系统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动化制孔技术是飞机数字化装配中的一项关键技术。目前,国外飞机装配领域已经广泛采用自动化制孔技术,在提高飞机机体结构疲劳寿命、安全性和气动性能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而国内仍然沿用手工制孔方法,存在制孔质量差、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已无法满足我国航空制造业快速发展的要求。在此背景下,课题组提出了一种基于工业机器人的自动化制孔方法。本文主要对机器人自动化制孔控制系统的硬件、软件以及孔位和法向修正方法等内容展开研究。首先,综述了国内外自动化制孔技术及装备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在分析飞机壁板组件结构及其连接方式的基础上,为实现飞机装配中高质量、高效率的自动化柔性制孔,架构了一套集成计算机控制技术、机器人技术、激光测量技术和离线编程技术的机器人自动化制孔系统。在明确机器人自动化制孔系统各机械组成部件结构和功能的前提下,提出了基于SynqNet实时现场总线的控制系统硬件设计总体技术方案,包括硬件配置方案设计、各控制单元电气设计以及总体结构设计等内容。根据机器人自动化制孔系统的应用需求分析,给出了基于SOCKET通信的机器人集成控制方案。采用UML建模方法对上位机控制软件进行了用例分析和类图设计,并给出了上位机控制软件的功能模块划分方案,实现了系统中网络通信、设备运动控制、制孔质量控制、现场监控及安全防护、程序管理、设备管理和用户接口等功能。针对机器人自动化制孔过程中定位精度和法向精度要求,分别提出了孔位和法向修正方法。最后,基于机器人自动化制孔试验系统平台,阐述了飞机壁板组件装配工艺流程,并对控制系统硬件设计方案、软件功能、孔位和法向修正方法等研究内容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的制孔定位精度优于0.1mm,法向精度优于1。,制孔效率为6孔/分钟,能够大幅提高飞机壁板的制孔效率和装配质量,并实现飞机装配中制孔过程的柔性化、数字化和模块化。
石少帅[9](2014)在《深长隧道充填型致灾构造渗透失稳突涌水机理与风险控制及工程应用》文中认为我国是世界上隧道与地下工程建设规模、数量和难度最大的国家,交通、水电等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重心正向地质条件极端复杂的山区和岩溶地区转移,施工中遭遇的“强突发、高水压、大流量、多类型”突涌水灾害治理堪称世界级工程难题。本文以三峡库区翻坝高速公路、宜巴高速公路等深长隧道为依托工程,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室内实验、大型流固耦合模型试验、软件开发和现场试验等手段,深入研究充填型致灾构造的突涌水机理和风险控制,取得了一系列有理论价值和工程意义的研究成果,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大量国内外突水突泥案例资料的系统收集与整理分析,划分了四种典型突水突泥灾害类型,提出了突水突泥灾害的典型地质模式:灾害源、突水通道和阻水隔泥构造,揭示了典型突涌水灾害源的赋存特征,建立了突涌水灾害源孕灾性判识指标体系和属性识别模型。(2)通过引入充填体内部可动颗粒转化为移动颗粒的源汇项概念,根据阿基米德原理与达西定律,建立了充填体颗粒渗流基本模型,推导了充填体内部可动颗粒流失量的表达式,揭示了孔隙流速与孔隙率和渗透系数的表征关系;研制了大直径充填型致灾构造固流耦合试验装置,通过试验揭示了充填物不同加载速率情况下渗透流速、颗粒流失速量等参数变化规律。(3)基于充填介质内部泥水两相混合体的非牛顿流体特性,建立了宾汉型泥水混合流体的本构方程,揭示了其在管道内流速分布规律和压降流量关系;基于基于赫斯特罗姆(Hedstrom)准数推导了泥水两相混合流体的临界流速,建立了泥水混合流体从层流向过渡的流态判别准则。(4)针对季家坡隧道高陡倾充填型裂隙突涌水灾害,开展了隧道围岩和充填物基本物理力学性质测试,并基于测试结果研制了流固耦合围岩相似材料和充填物相似材料,采用研制的三维可视化突水突泥模型试验系统开展了充填型裂隙蓄水构造渗透失稳模型试验,揭示了充填物渗透失稳的灾变演化机制,真实模拟了充填物渗透失稳诱发突水突泥灾害的全过程。(5)通过对我国近50年百余例岩溶隧道突涌水案例资料的系统收集与整理,分析了隧道突涌水的孕险环境和致险因子,遴选出突涌水的典型影响因素,建立了贯穿勘察、施工前和施工阶段的全过程渐进式风险动态评估模型与方法,充分利用施工过程实时信息对突涌水风险进行动态修正。(6)开发了界面友好、操作简单、人机交互的全过程渐进式风险动态评估专家系统,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风险管理运行机制—施工许可机制,充分发挥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勘察单位、预报单位和工程专家等各方面的作用,进行风险动态调控、及时反馈现场信息,针对高风险段落全程信息化许可施工。(7)提出了深长岩溶隧道突水防治技术体系,其基本原则为“岩溶地质观测与分析,风险动态评估与控制,含水构造定位与定量,质量方案优选与保质”;主要包括区域岩溶发育特征,岩溶水补给条件,风险动态评估,含导水构造探测,治理方案优选,治理质量控制等六方面内容,研究成果在鸡公岭隧道、季家坡隧道等三峡库区典型深长岩溶隧道中得到成功应用。
瓦克斯[10](1959)在《苏联机床工艺试验室工作的梗概》文中指出
二、检查孔的几何精度的千分表辅助装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检查孔的几何精度的千分表辅助装置(论文提纲范文)
(1)新型智能灌浆、压水检测系统的开发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灌浆技术的历史与发展 |
1.2.1 国外灌浆技术的历史与发展 |
1.2.2 国内灌浆技术的历史与发展 |
1.3 灌浆过程参数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 |
1.4 灌浆、压水参数过程检测存在的问题 |
1.4.1 吕荣法压水的检测 |
1.4.2 地层抬动参数的检测 |
1.4.3 压力传感器的油浆隔离 |
1.4.4 灌浆检测过程模拟信号传输模式 |
1.4.5 系统的抗干扰问题 |
1.5 本文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 |
2.1 糯扎渡水电站简介 |
2.2 系统总体设计原则 |
2.3 系统功能特点 |
2.4 系统硬件总体设计方案 |
2.5 系统软件总体设计方案 |
2.6 传感器的选型和分析 |
2.6.1 流量传感器的选型 |
2.6.2 压力传感器的选型 |
2.6.3 密度传感器的选型 |
2.7 油浆隔离结构的设计 |
2.7.1 技术特点和工作原理 |
2.7.2 结构设计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微分压水检测装置的研究与设计 |
3.1 吕荣法压水试验发展的现状 |
3.2 吕荣法压水试验工艺 |
3.3 吕荣法压水试验存在的缺陷 |
3.3.1 压水试验与岩体透水性关系 |
3.3.2 吕荣值与注灰量的关系 |
3.4 微分压水检测装置方案设计 |
3.4.1 微分压水检测装置设计意义 |
3.4.2 微分压水检测装置设计原则 |
3.4.3 微分压水检测装置设计思路 |
3.5 涡轮流速仪的研制 |
3.5.1 涡轮的结构设计 |
3.5.2 涡轮流速仪的技术特点和工作原理 |
3.6 微分压水的软件设计 |
3.7 微分压水连检测系统室内实验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层抬动检测装置的研制 |
4.1 地层抬动的产生 |
4.1.1 地层抬动机理分析 |
4.1.2 灌浆压力与地层抬动关系 |
4.2 地层抬动的监测 |
4.2.1 地层抬动处理及监测现状 |
4.2.2 地层抬动监测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
4.3 光栅地层抬动传感器的设计 |
4.3.1 光栅的工作原理 |
4.3.2 地层抬动传感器的电路设计 |
4.4 抬动变形试验及结果分析 |
4.4.1 地层抬动变形观测 |
4.4.2 帷幕灌浆抬动试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信号输入输出通道接口设计与实现 |
5.1 微型打印机与单片机接口的设计与实现 |
5.2 显示接口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
5.3 键盘输入接口的设计与实现 |
5.4 传感器与单片机接口线路的设计与实现 |
5.5 光电耦合式信号隔离器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软件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和实现 |
6.1 软件系统模型概述 |
6.2 系统设置模块 |
6.2.1 参数设置 |
6.2.2 传感器参数的标定 |
6.3 压水试验模块 |
6.3.1 压水试验的基本原理和意义 |
6.3.2 压水试验的软件设计和实现 |
6.4 普通灌浆法模块 |
6.4.1 普通灌浆法概述 |
6.4.2 普通法灌浆的软件设计和实现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灌浆检测过程模拟信号光纤传输的研究 |
7.1 光纤传输技术应用在灌浆检测过程意义 |
7.2 灌浆检测过程模拟信号光纤传输研究 |
7.2.1 光纤应用在灌浆检测过程模拟信号传输优势 |
7.2.2 光纤的结构和类型 |
7.2.3 光纤的传输原理 |
7.2.4 光纤的传输特性 |
7.3 模拟信号光纤传输方案设计 |
7.3.1 传输系统V/F变换器的设计 |
7.3.2 传输系统电光转换设计 |
7.3.3 传输系统光电转换的设计 |
7.3.4 传输系统电路原理图的设计 |
7.3.5 实验结果及讨论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2)在机测量技术在数控机械加工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在机测量应用介绍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在机测量系统硬件实现及测头标定 |
2.1 系统硬件组成 |
2.1.1 在机测量系统硬件构成 |
2.1.2 测头 |
2.1.3 接收器 |
2.2 系统硬件设置 |
2.2.1 OMP40-2/OMP400测头设置 |
2.2.2 OMI-2接收器接线及设置 |
2.3 测头组装及打表 |
2.3.1 配件 |
2.3.2 组装 |
2.3.3 测头打表 |
2.4 标定 |
2.4.1 标定的原因 |
2.4.2 标定的方法 |
2.5 组件选择 |
2.5.1 测头的选择 |
2.5.2 测针的选择 |
第三章 在机测量与常规测量误差分析 |
3.1 在机测量与常规测量方法之间的误差 |
3.1.1 杠杆千分表的读数修正量 |
3.1.2 不同千分表的触发力及其变化范围 |
3.1.3 不同表座对测量结果稳定性的影响 |
3.1.4 夹持长度对测量结果稳定性的影响 |
3.2 测量方案规划和数据分析 |
3.2.1 规范布点的方法 |
3.2.2 合理的计算方法 |
3.2.3 在机测量与三坐标数据不一致的分析 |
第四章 在机测量技术中测量程序设计 |
4.1 点探测及补偿程序设计 |
4.2 简单探测程序 |
4.3 轮廓补偿程序设计 |
第五章 在机测量技术的试验研究 |
5.1 模具加工中的应用 |
5.1.1 模具盲孔位及管正位(四周与后模配合的斜面)的加工 |
5.1.2 模具上的LOGO加工 |
5.2 3C行业中的应用 |
5.2.1 产品介绍及加工要求 |
5.2.2 探测补偿加工方案 |
5.3 精密测量上的应用 |
5.3.1 产品介绍及加工要求 |
5.3.2 探测方案规划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3)大坝基础灌浆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理论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灌浆施工质量控制研究现状 |
1.2.2 灌浆参数实时监测与分析研究现状 |
1.2.3 灌浆可灌性分析研究现状 |
1.2.4 灌浆质量评价研究现状 |
1.2.5 已有研究的局限性 |
1.3 本文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思路及论文框架 |
1.3.2 主要内容 |
第2章 大坝基础灌浆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理论 |
2.1 大坝基础灌浆工程概述 |
2.1.1 大坝基础灌浆的分类 |
2.1.2 大坝基础灌浆施工过程分析 |
2.1.3 大坝基础灌浆工程的特点 |
2.2 大坝基础灌浆工程系统分解 |
2.2.1 大坝基础灌浆工程系统分解的必要性 |
2.2.2 大坝基础灌浆工程系统分解的实现 |
2.3 大坝基础灌浆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理论框架 |
2.3.1 大坝基础灌浆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目标 |
2.3.2 大坝基础灌浆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方法 |
2.3.3 大坝基础灌浆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理论框架 |
2.4 大坝基础灌浆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数学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灌浆参数实时监测与分析方法 |
3.1 研究框架及数学模型 |
3.1.1 研究框架 |
3.1.2 数学模型 |
3.2 灌浆参数的实时采集与传输方法 |
3.2.1 灌浆压力的采集原理与方法 |
3.2.2 灌浆流量的采集原理与方法 |
3.2.3 浆液密度的采集原理与方法 |
3.2.4 抬动数据的采集原理与方法 |
3.2.5 灌浆数据的无线传输方法 |
3.3 灌浆参数的实时监测与动态预警方法 |
3.4 灌浆参数的三维可视化方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灌浆可灌性分析方法 |
4.1 可灌性的定义 |
4.2 可灌性分析的基础理论与方法 |
4.2.1 分形理论 |
4.2.2 岩体裂隙网络的分形特征 |
4.2.3 裂隙岩体导水率与注灰量的分形模型 |
4.2.4 裂隙岩体注灰量与导水率关系 |
4.2.5 灌浆区域的划分 |
4.3 可灌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灌浆质量混合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
5.1 研究框架及数学模型 |
5.1.1 研究框架 |
5.1.2 数学模型 |
5.2 灌浆质量评价系统模型的建立 |
5.2.1 评价系统的层次结构模型 |
5.2.2 评价指标的获取及计算方法 |
5.3 灌浆质量评价系统模型的求解方法 |
5.3.1 模糊综合评价法 |
5.3.2 D-AHP方法 |
5.3.3 模型的求解步骤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大坝基础灌浆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实现 |
6.1 大坝基础灌浆工程施工质量总体控制流程 |
6.2 事中控制 |
6.2.1 基于灌浆参数实时监测与分析的事中控制 |
6.2.2 基于可灌性分析的事中控制 |
6.3 事后控制 |
6.3.1 基于灌浆质量综合评价的事后控制流程 |
6.3.2 基于灌浆质量综合评价的事后控制举例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混凝土单轴拉伸应力~变形全曲线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混凝土轴拉全曲线测试原理与试验系统刚度分析 |
2.1 实现混凝土轴拉全曲线测试的试验原理 |
2.2 本次试验装置介绍 |
2.2.1 利用阻尼器作为并联刚性组件 |
2.2.2 端部连接采用密集植筋方式 |
2.3 试验装置的刚度分析 |
2.3.1 试验装置的刚度计算 |
2.3.2 提高本试验系统刚度的有关措施 |
2.3.3 阻尼器刚度和试验系统刚度测试结果 |
2.3.3.1 阻尼器刚度的测试结果 |
2.3.3.2 试验系统刚度的测试结果 |
2.3.4 采用循环加载方式克服试验机刚度不足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混凝土轴向拉伸试验结果影响因素分析 |
3.1 引言 |
3.2 试件离散对混凝土轴向拉伸曲线的影响 |
3.3 荷载偏心对混凝土轴向拉伸曲线的影响 |
3.4 试件尺寸对混凝土轴向拉伸曲线的影响 |
3.5 加荷速率对混凝土轴向拉伸曲线的影响 |
3.6 缺口对混凝土轴向拉伸曲线的影响 |
3.7 应力-应变曲线 VS荷载~变形曲线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混凝土轴向拉伸曲线的试验难点与解决方案 |
4.1 引言 |
4.2 试件端部断裂现象和相应试验方案 |
4.2.1 常见的端部断裂现象分析及常用试验方案 |
4.2.2 本次试验采用的试验方案 |
4.3 峰后突然断裂现象和相应试验方案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混凝土轴向拉伸全曲线的试验测定 |
5.1 试件的制作 |
5.2 试验测量方法与设备 |
5.2.1 本次试验测试方法 |
5.2.2 本次试验的数据采集系统 |
5.3 试验步骤 |
5.4 试验结果整理 |
第六章 混凝土轴向拉伸曲线的数学模型 |
6.1 引言 |
6.2 常用拉伸数学模型的比较 |
6.3 混凝土轴拉曲线上升段的拟合 |
6.4 混凝土轴拉曲线下降段的拟合 |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5)复杂形态溶洞精细化表征及其对盾构隧道施工围岩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概述 |
1.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2 选题依据与目的 |
1.1.3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溶洞精细化探测及形态表征方面 |
1.2.2 溶洞对隧道围岩稳定性影响方面 |
1.2.3 溶洞与隧道安全距离研究方面 |
1.2.4 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与存在问题 |
1.3 论文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泉域地层岩溶发育机制与特征研究 |
2.1 泉域地铁修建与泉水保护 |
2.2 区域地质水文特征研究 |
2.2.1 区域地质特征 |
2.2.2 区域水文特征 |
2.2.3 典型泉水成因 |
2.3 岩溶发育机制及模式 |
2.3.1 岩溶发育机制 |
2.3.2 岩溶发育模式 |
2.4 岩溶发育特征研究 |
2.4.1 溶洞规模大小 |
2.4.2 溶洞充填类型 |
2.4.3 溶洞发育高程统计 |
2.4.4 溶洞与地铁隧道空间位置关系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复杂形态溶洞激光测量与重构方法 |
3.1 复杂形态溶洞激光定量化探测现状 |
3.1.1 干溶洞三维激光定量探测 |
3.1.2 充水溶洞三维激光探测 |
3.2 充水溶洞多波长激光衰减特性试验 |
3.2.1 多波长激光衰减特性试验系统 |
3.2.2 激光衰减系数 |
3.3 试验结果与优化选型方案 |
3.3.1 同一波长、不同溶解介质下激光衰减规律 |
3.3.2 同一介质、不同激光波长下激光衰减规律 |
3.3.3 不同功率激光衰减规律 |
3.3.4 激光最大探测距优化方案 |
3.4 复杂形态溶洞精细化重构方法 |
3.4.1 溶洞激光自动扫描系统 |
3.4.2 复杂形态溶洞点云坐标求解 |
3.4.3 济南地铁复杂形态溶洞精细化重构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复杂形态溶洞模型数值计算与定量化表征方法 |
4.1 引言 |
4.2 基于GEOMAGIC-COMSOL耦合的复杂形态溶洞稳定性分析 |
4.2.1 不规则溶洞几何模型构建思路 |
4.2.2 复杂形态溶洞Geomagic点云降噪与模型重构 |
4.2.3 复杂形态溶洞Geomagic-Comsol耦合数值模型接口 |
4.3 简化模型与复杂形态溶洞力学性能分析 |
4.3.1 溶洞模型几何形态分类 |
4.3.2 球状与类球状形态溶洞模型 |
4.3.3 方体与类方体形态溶洞模型 |
4.3.4 复杂形态溶洞围岩受力性能 |
4.4 不规则溶洞几何形态多层次表征方法 |
4.4.1 多层次参数表征思路 |
4.4.2 第一层次参数表征参数 |
4.4.3 第二层次参数表征参数 |
4.4.4 第三层次参数表征参数 |
4.5 复杂形态溶洞几何边界二维傅里叶变换 |
4.5.1 溶洞剖面形心坐标计算方法 |
4.5.2 溶洞几何边界傅里叶离散变换方法 |
4.6 基于傅里叶离散变换的溶洞形态普适性表征方法 |
4.6.1 傅里叶形态表征因子 |
4.6.2 既定形态溶洞傅里叶表征因子变化规律 |
4.6.3 傅里叶表征因子与多层次表征参数响应关系 |
4.6.4 溶洞三维形态表征方法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复杂形态充水溶洞与盾构隧道临界安全距离确定方法 |
5.1 引言 |
5.2 隧道与前方溶洞临界安全距离确定方法 |
5.2.1 极限分析法上限定理 |
5.2.2 三维破坏模型 |
5.2.3 临界安全距离确定方法 |
5.2.4 参数敏感度分析 |
5.3 隧道环向充水溶洞临界安全距离确定方法 |
5.3.1 环向三维破坏模型(Model Ⅰ) |
5.3.2 环向临界安全距离计算(Model Ⅰ) |
5.3.3 参数敏感度分析(Model Ⅰ) |
5.3.4 环向三维破坏模型(Model Ⅱ) |
5.3.5 环向临界安全距离计算(Model Ⅱ) |
5.3.6 参数敏感度分析(Model Ⅱ) |
5.4 溶洞形态表征因子在数值模拟中的考量 |
5.4.1 溶洞正直方位定义 |
5.4.2 正直方位溶洞边界形态表征 |
5.5 复杂形态溶洞临界安全距离数值试验分析 |
5.5.1 围岩稳定性判据 |
5.5.2 数值试验设计 |
5.5.3 数值计算模型 |
5.6 隧道前方复杂形态溶洞临界安全距离预测模型 |
5.6.1 规则形态溶洞临界安全距离数值验证 |
5.6.2 复杂形态溶洞临界安全距离数值结果 |
5.6.3 复杂形态溶洞临界安全距离预测模型 |
5.7 隧道环向复杂形态溶洞临界安全距离预测模型 |
5.7.1 规则形态溶洞临界安全距离数值验证(Model Ⅰ) |
5.7.2 复杂形态溶洞临界安全距离数值结果(Model Ⅰ) |
5.7.3 复杂形态溶洞临界安全距离预测模型(Model Ⅰ) |
5.7.4 规则形态溶洞临界安全距离数值验证(Model Ⅱ) |
5.7.5 复杂形态溶洞临界安全距离数值结果(Model Ⅱ) |
5.7.6 复杂形态溶洞临界安全距离预测模型(Model Ⅱ) |
5.8 小结 |
第六章 复杂形态承压溶洞对盾构隧道围岩稳定性影响模型试验 |
6.1 引言 |
6.2 工程概况与试验方案设计 |
6.2.1 工程概况 |
6.2.2 试验方案 |
6.3 模型试验相似理论与相似材料研制 |
6.3.1 岩石物理力学参数测试 |
6.3.2 流固耦合相似理论 |
6.3.3 流固耦合相似材料研制 |
6.4 富水岩溶地层盾构掘进模型试验系统研发 |
6.4.1 三维可视化模型箱体 |
6.4.2 复合式EPB盾构掘进模拟系统 |
6.4.3 复杂形态溶洞3D打印模拟系统 |
6.4.4 溶洞水压多参数智能调控系统 |
6.4.5 地表沉降激光扫描测量系统 |
6.4.6 多元数据监测与采集系统 |
6.5 模型试验设计与实施 |
6.5.1 监测方案设计 |
6.5.2 模型体填筑与元件埋设 |
6.5.3 复杂形态溶洞3D打印制备 |
6.5.4 盾构施工过程模拟 |
6.6 模型试验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 |
6.6.1 安全距离验证及突涌水过程分析 |
6.6.2 岩体结构多元信息演化规律 |
6.6.3 地表沉降模型构建与分析 |
6.6.4 地层损失参数 |
6.7 小结 |
第七章 溶洞多参数表征与稳定性评判软件及工程应用 |
7.1 溶洞多参数表征及稳定性评判软件开发 |
7.1.1 软件系统设计目标 |
7.1.2 软件系统架构设计 |
7.1.3 软件系统特点 |
7.2 溶洞多参数表征及稳定性评判软件功能模块 |
7.2.1 工程信息及岩溶数据库模块 |
7.2.2 多参数输入与初始评价模块 |
7.2.3 溶洞形态表征与可视化模块 |
7.2.4 安全处治距离修正计算模块 |
7.2.5 安全处治方案及智慧决策模块 |
7.3 工程应用 |
7.3.1 工程概况 |
7.3.2 复杂形态溶洞精细重构 |
7.3.3 溶洞精细化参数表征 |
7.3.4 溶洞稳定性评判及安全处治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附表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博士期间授权的专利 |
博士期间获得的奖励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特厚冲积层冻结法凿井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详细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冻结法凿井技术现状 |
1.2.1 冻结法凿井技术现状 |
1.2.2 2000年以来特厚冲积层冻结法凿井遇到的主要技术难题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赵固矿区井筒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
2.1 井筒地质特征 |
2.1.1 赵固一矿井简地质条件 |
2.1.2 赵固二矿井筒地质条件 |
2.2 井筒水文地质条件 |
2.2.1 含水层抽水试验结果 |
2.2.2 井筒涌水星 |
2.3 本章小结 |
3 特厚冲积层冻结井壁设计研究 |
3.1 冻结段井壁设计技术现状 |
3.1.1 井壁结构 |
3.1.2 筑壁材料 |
3.2 冻结段井壁设计原理 |
3.2.1 冻结段井壁受力特点 |
3.2.2 井壁荷载计算 |
3.2.3 井壁厚度计算 |
3.3 赵固矿区冻结段井壁设计研究 |
3.3.1 井筒地质、水文地质特点对井壁设计的影响 |
3.3.2 赵固一矿冻结段井壁结构设计 |
3.3.3 前注浆理论的提出及内层井壁优化设计 |
3.3.4 赵固二矿冻结段外层井壁优化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4 特厚冲积层冻结设计研究 |
4.1 赵固一矿冻结方案设计 |
4.1.1 井筒地质、水文地质特点对冻结方案设计的影响 |
4.1.2 冻结壁设计 |
4.1.3 制冷设计 |
4.1.4 冻结方案主要技术指标 |
4.2 赵固二矿冻结方案优化设计 |
4.2.1 冻结壁设计 |
4.2.2 制冷设计 |
4.2.3 冻结方案设计主要技术指标 |
4.3 本章小结 |
5 冻结壁稳定性数值分析 |
5.1 三维数值分析软件FLAC~(3D)系统概述 |
5.1.1 FLAC~(3D)系统的特点 |
5.1.2 FLAC~(3D)基本原理 |
5.1.3 FLAC~(3D)与有限元法的区别 |
5.2 冻结壁稳定性三维数值模拟的建模 |
5.2.1 建模依据 |
5.2.2 建模原则 |
5.2.3 计算域 |
5.2.4 荷载条件 |
5.2.5 边界条件 |
5.2.6 材料模型及变形模式 |
5.2.7 冻结施工掘砌过程模拟 |
5.3 赵固一矿主副井冻结壁稳定性三维数值分析 |
5.3.1 副井深部冻结壁稳定性三维数值分析 |
5.3.2 主井深部冻结壁稳定性三维数值分析 |
5.3.3 控制土层-512m埋深主副井冻结壁稳定性计算结果比较 |
5.4 本章小结 |
6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研制 |
6.1 赵固矿区冻结段井壁的特点、难点、主攻方向 |
6.1.1 井壁结构特点 |
6.1.2 技术难点 |
6.1.3 主攻方向 |
6.2 高性能混凝上室内实验 |
6.2.1 实验目标 |
6.2.2 实验内容 |
6.2.3 实验指导思想 |
6.2.4 原材料性能实验优选 |
6.2.5 配合比、强度增长特性、耐久性实验 |
6.2.6 室内实验结果分析 |
6.3 C40~C90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效果分析 |
6.3.1 C40~C80高性能混凝十在赵固一矿的应用 |
6.3.2 C40~C90低水化热高性能混凝土在赵固二矿的应用 |
6.4 C40~C90高性能混凝土特点 |
6.4.1 外层井壁应用低温早强高性能混凝土的优点 |
6.4.2 内层井壁应用低水化热防裂密实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优点 |
6.5 本章小结 |
7 工程实测研究 |
7.1 井壁及壁后冻土温度特性实测研究 |
7.1.1 实测方案 |
7.1.2 实测结果分析 |
7.1.3 实测结论 |
7.2 冻结壁径向位移特性实测研究 |
7.2.1 实测方案 |
7.2.2 实测结果分析 |
7.2.3 实测结论 |
7.3 特厚粘上层冻结压力实测研究 |
7.3.1 实测方案 |
7.3.2 实测结果分析 |
7.3.3 特厚粘土层冻结压力选取与应用 |
7.3.4 实测结论 |
7.4 多圈孔冻结壁温度场工程实测研究 |
7.4.1 特厚冲积层冻结壁技术现状 |
7.4.2 多圈孔冻结壁温度场工程实测方法及结果 |
7.4.3 多圈孔冻结壁形成特性分析 |
7.4.4 实测结论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大型固定管板式反应器制造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大型固定管板式反应器的国内外研究和应用进展情况 |
1.3 顺酐生产及顺酐反应器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和趋势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意义 |
第二章 大型固定管板式反应器制造常见问题及原因 |
2.1 大型固定管板式反应器的一般结构 |
2.2 大型固定管板式反应器制造中的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型固定管板式反应器车间制造关键技术 |
3.1 顺酐反应器简介 |
3.2 主要部件制造工艺要求 |
3.3 主要零部件制造工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顺酐反应器车间制作装配工艺及检验和试验 |
4.1 穿管 |
4.2 管端定位 |
4.3 管端切削 |
4.4 管头焊接 |
4.5 胀管 |
4.6 氨渗漏试验 |
4.7 气密性试验及壳程水压试验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顺酐反应器现场制作安装工艺及其检验和试验 |
5.1 现场部分装配工艺流程图 |
5.2 现场总装工艺方案的确定 |
5.3 制作程序 |
5.4 安装程序 |
5.5 熔盐试验 |
5.6 水压试验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论文研究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飞机壁板机器人自动化制孔控制系统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第一章 绪论 |
内容摘要 |
1.1 引言 |
1.2 自动化制孔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 |
1.2.1 国外现状 |
1.2.2 国内现状 |
1.3 现场总线控制技术 |
1.4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5 课题研究内容和总体框架 |
第二章 飞机壁板机器人自动化制孔系统总体结构 |
内容摘要 |
2.1 飞机壁板装配介绍 |
2.1.1 壁板组件结构及其连接方式 |
2.1.2 铆钉孔的加工方法 |
2.1.3 系统需求 |
2.2 机器人自动化制孔系统组成 |
2.2.1 系统布局 |
2.2.2 机械系统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SynqNet现场总线的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内容摘要 |
3.1 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
3.1.1 设计要求 |
3.1.2 方案设计 |
3.2 控制系统硬件组成 |
3.2.1 SynqNet现场总线 |
3.2.2 运动控制卡 |
3.2.3 SynqNet节点 |
3.2.4 反馈元件 |
3.3 设备电气控制设计 |
3.3.1 移动平台控制 |
3.3.2 压脚动作控制 |
3.3.3 进给运动控制 |
3.3.4 主轴电机控制 |
3.3.5 法向检测单元 |
3.3.6 视觉测量单元 |
3.4 控制系统网络总体结构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机器人自动化制孔控制系统软件开发 |
内容摘要 |
4.1 功能需求 |
4.2 控制系统软件方案设计 |
4.2.1 移动平台、终端执行器软件控制方案 |
4.2.2 机器人集成控制方案 |
4.3 上位机控制软件开发 |
4.3.1 操作平台与开发工具选择 |
4.3.2 基于MPI的软件开发 |
4.3.3 基于UML的软件建模方法 |
4.3.4 软件功能模块设计 |
4.4 机器人程序开发 |
4.5 孔位和法向偏差修正技术 |
4.5.1 孔位偏差修正 |
4.5.2 法向偏差修正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机器人自动化制孔系统应用研究 |
内容摘要 |
5.1 系统总体介绍 |
5.1.1 测量系统 |
5.1.2 机器人离线编程及仿真系统 |
5.2 飞机壁板组件装配工艺流程 |
5.2.1 现场坐标系的构建 |
5.2.2 机器人制孔程序的编程与仿真 |
5.2.3 机器人制孔工艺准备 |
5.2.4 详细制孔过程 |
5.3 制孔试验与结果分析 |
5.3.1 制孔工艺参数选择 |
5.3.2 制孔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9)深长隧道充填型致灾构造渗透失稳突涌水机理与风险控制及工程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Contents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概述 |
1.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2 选题依据与目的 |
1.1.3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在突涌水致灾构造赋存规律及地质识别方面 |
1.2.2 在充填型突涌水致灾构造渗透失稳机理方面 |
1.2.3 突涌水风险动态评估与风险管理研究方面 |
1.2.4 在充填型致灾构造渗透失稳室内试验方面 |
1.2.5 在充填物渗透失稳相似模型试验方面 |
1.2.6 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与存在问题 |
1.3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突涌水灾害源赋存特征与孕灾性识别 |
2.1 突涌水灾害源类型 |
2.1.1 重大突涌水案例统计 |
2.1.2 重大突涌水灾害源基本类型 |
2.2 典型突涌水案例及地质分析 |
2.2.1 裂隙型突涌水典型案例 |
2.2.2 断层型突涌水典型案例 |
2.2.3 溶洞溶腔型突涌水典型案例 |
2.2.4 管道及地下河型突涌水典型案例 |
2.3 隧道突涌水灾害地质结构模式 |
2.3.1 灾害源 |
2.3.2 突水通道 |
2.3.3 隔水阻泥结构 |
2.4 隧道突涌水灾害源赋存特征 |
2.4.1 裂隙型突涌水灾害源赋存特征 |
2.4.2 断层型突涌水灾害源赋存特征 |
2.4.3 溶洞溶腔型突涌水灾害源赋存特征 |
2.4.4 管道及地下河型突涌水灾害源赋存特征 |
2.5 岩溶区突涌水灾害源的孕灾性评判 |
2.5.1 突涌水灾害源孕灾评判方法 |
2.5.2 突涌水灾害源孕灾性评判指标及分级标准 |
2.5.3 突涌水灾害源孕灾评判模型 |
2.5.4 突涌水灾害源孕灾性识别实例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隧道突涌水致灾模式及充填体渗透失稳机理 |
3.1 突涌水灾害致灾模式 |
3.2 致灾构造内充填体颗粒流失机制 |
3.3 泥水混合两相流体圆管中的流动机制 |
3.3.1 基本假定 |
3.3.2 流体基本方程 |
3.3.3 泥水混合两相流体在圆管中的层流 |
3.3.4 泥水混合两相流体在管道内流速分布 |
3.3.5 泥水混合两相流体流量特征 |
3.3.6 充填物渗透失稳的渗流转换机制 |
3.4 大直径固流耦合充填介质渗透失稳过程试验装置 |
3.4.1 试验装置总体设计 |
3.4.2 轴压加载系统 |
3.4.3 围压加载系统 |
3.4.4 渗压加载系统 |
3.4.5 数据实时采集监测系统 |
3.4.6 大直径试件的制备 |
3.5 试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
3.5.1 充填物基本性质 |
3.5.2 试验设计及流程 |
3.5.3 试验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充填型裂隙蓄水构造突涌水模型试验 |
4.1 工程概况 |
4.1.1 依托工程概况 |
4.1.2 高陡倾充填型岩溶裂隙致灾构造突水情况 |
4.1.3 高陡倾岩溶裂隙蓄水构造形式及充填物分析 |
4.2 基本力学参数测试 |
4.2.1 测试依据 |
4.2.2 试块的制作 |
4.2.3 单轴压缩试验 |
4.2.4 巴西劈裂试验 |
4.2.5 三轴压缩试验 |
4.2.6 试验结果分析 |
4.3 新型流固耦合相似材料研制 |
4.3.1 流-固耦合相似理论 |
4.3.2 裂隙充填物相似材料的研制 |
4.3.3 围岩相似材料的研制 |
4.4 三维可视化组合式突水突泥模型试验系统 |
4.4.1 可视化组合式钢结构台架 |
4.4.2 伺服液压加载系统 |
4.4.3 多元信息监测系统 |
4.4.4 水压加载系统 |
4.4.5 涌水涌泥量实时监测系统 |
4.4.6 实时视频监测系统 |
4.5 模型试验的设计及其实施 |
4.5.1 模型试验设计 |
4.5.2 监测方案设计 |
4.5.3 模型填筑及元件埋设 |
4.5.4 充填裂隙的填筑与元件埋设 |
4.5.5 模型的开挖与支护方案 |
4.5.6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6 充填型裂隙突水突泥施工过程的三维数值模拟 |
4.6.1 计算模型和模拟过程 |
4.6.2 计算结果分析 |
4.6.3 试验与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岩溶隧道突水突泥全过程渐进式风险动态评估模型与方法 |
5.1 突水突泥影响因素分析 |
5.1.1 风险辨识 |
5.1.2 孕险环境 |
5.1.3 致险因子 |
5.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隧道突水突泥预评估 |
5.2.1 预评估风险评价指标 |
5.2.2 预评估定性评估模型 |
5.2.3 鸡公岭隧道实例分析 |
5.3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隧道突水突泥再评估 |
5.3.1 再评估风险评价指标 |
5.3.2 再评估半定量评估模型 |
5.3.3 鸡公岭隧道实例分析 |
5.4 基于可拓综合评判的隧道突水突泥动态评估 |
5.4.1 动态评估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5.4.2 动态评估物元可拓评判模型 |
5.4.3 风险动态评估指标量化方法 |
5.4.4 隧道围岩等级指标量化方法 |
5.4.5 鸡公岭隧道突涌水风险定量评估 |
5.5 三峡库区岩溶隧道渐进式风险动态评估 |
5.5.1 三峡库区隧址区地质灾害风险诱因 |
5.5.2 基于动态评价的风险规避机制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突水突泥全过程渐进式风险动态评估的专家系统及施工许可机制 |
6.1 风险评价软件系统的工程应用意义 |
6.2 深长隧道突涌水渐进式动态风险评价系统概述 |
6.2.1 系统的设计目标 |
6.2.2 系统的开发 |
6.2.3 系统的功能概述 |
6.3 深长隧道突涌水渐进式动态风险评价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
6.3.1 深长隧道突涌水渐进式动态风险评价系统的结构体系 |
6.3.2 深长隧道突涌水渐进式动态风险评价系统的功能 |
6.3.3 深长隧道突涌水渐进式动态风险评价系统参数的选取及其量化分析 |
6.3.4 深长隧道突涌水渐进式动态风险评价系统的人机交互界面 |
6.4 岩溶隧道突涌水风险动态评估专家系统的算例应用 |
6.4.1 算例取值确定 |
6.4.2 系统评价应用过程 |
6.5 风险动态规避机制----施工许可机制 |
6.5.1 许可机制概念 |
6.5.2 施工许可依据 |
6.5.3 施工许可流程 |
6.5.4 施工许可机制实施方法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工程应用 |
7.1 鸡公岭隧道突涌水灾害防治工程应用 |
7.1.1 典型岩溶隧道突水防治体系 |
7.1.2 三峡库区鸡公岭隧道岩溶发育规律 |
7.1.3 基于风险评估的超前地质预报优选 |
7.1.4 隧道含导水构造定位定量探测 |
7.1.5 隧道突水灾害治理 |
7.2 季家坡隧道突涌水灾害防治实践 |
7.2.1 岩溶发育特征 |
7.2.2 水源与灾害成因分析 |
7.2.3 力学成因 |
7.2.4 水害成因与防治对策 |
7.2.5 衬砌压裂突水灾害治理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博士期间申请的专利 |
攻读博士期间授权的软件著作权 |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编写工作的标准、规范 |
攻读博士期间获得的奖励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检查孔的几何精度的千分表辅助装置(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型智能灌浆、压水检测系统的开发与研究[D]. 徐蒙. 中南大学, 2010(11)
- [2]在机测量技术在数控机械加工中的应用[D]. 张倩.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8(03)
- [3]大坝基础灌浆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理论与应用研究[D]. 樊贵超. 天津大学, 2017(05)
- [4]混凝土单轴拉伸应力~变形全曲线试验研究[D]. 李军. 河海大学, 2006(09)
- [5]复杂形态溶洞精细化表征及其对盾构隧道施工围岩稳定性的影响研究[D]. 孙尚渠. 山东大学, 2019(09)
- [6]特厚冲积层冻结法凿井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D]. 盛天宝.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1(12)
- [7]大型固定管板式反应器制造工艺研究[D]. 付庆端.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8]飞机壁板机器人自动化制孔控制系统开发[D]. 顾金伟. 浙江大学, 2013(S2)
- [9]深长隧道充填型致灾构造渗透失稳突涌水机理与风险控制及工程应用[D]. 石少帅. 山东大学, 2014(10)
- [10]苏联机床工艺试验室工作的梗概[J]. 瓦克斯. 机床与工具, 195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