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TDP辐射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国贺,刘伟靓,杨季菱,刘贝贝,田金[1](2020)在《模拟教学在妇产科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医学模拟教学在妇产科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2019年来本单位学习的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生及规培生作为研究对象,两类研究对象均分别随机分为模拟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进行妇产科实践教学后,考核实际操作能力,并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两类不同研究对象中,模拟教学组实践考核的优良率均显着优于传统教学组(P<0.05),模拟教学组的临床诊疗能力、操作熟练程度、独立诊疗信心等方面的反馈均显着优于传统教学组(P<0.05)。结论在妇产科临床实践教学中,模拟教学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操作能力,并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值得进一步推广。
郑赛赛[2](2020)在《基于数据挖掘的肾阴虚型经间期出血用药规律分析及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本研究一方面通过数据挖掘的方式统计并分析肾阴虚型经间期出血的临床用药规律,为该病的中医药治疗及本研究临床研究部分提供用药依据。另一方面通过对60例肾阴虚型经间期出血患者的临床观察,探讨安坤止血方的临床疗效,评估该方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以便广泛应用于临床。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部分:本研究收集1994年11月-2018年12月有关中医治疗肾阴虚型经间期出血的相关文献,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总结其用药规律。2.临床观察部分:本研究收集2019年1月-2019年8月就诊于山东省中医院诊断为肾阴虚型经间期出血的患者60例,观察运用安坤止血方治疗肾阴虚型经间期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结果:1.文献研究部分:本研究共收集治疗肾阴虚型经间期出血方剂101首,涉及中药140味,分析得出治疗肾阴虚型经间期出血的药物中使用频次前10味分别是女贞子、旱莲草、熟地黄、生地黄、白芍、山萸肉、山药、牡丹皮、地骨皮、续断;根据功效对频次≥10的中药进行分类,占比排在前2位分别为补虚药(占比62.03%)和清热药(占比22.78%)。通过对药物的四气五味分析,药性以寒、平为主,共占65.3%;药味以甘、苦、酸为主,共占比81%;通过对药物的归经分析,药物归经以肝、肾、脾三经的药物为主。通过层次聚类分析得出1个治疗肾阴虚型经间期出血的新方组合:茯苓、山萸肉、山药、麦冬、玄参。2.临床观察结果:本研究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肾阴虚型经间期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予口服安坤止血方治疗,对照组予口服六味地黄丸治疗。研究结果发现,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年龄、病程、经间期出血时长、中医证候积分、基础体温方面的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说明具有可比性。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在经间期出血时长、中医证候疗效方面具有显着差异(P<0.05),在中医证候积分、基础体温恢复率、止血疗效方面具有非常显着差异(P<0.01)。观察组治疗前后在经间期出血时长、中医证候积分、基础体温恢复率方面比较具有非常显着差异(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在患者的经间期出血时长方面具有显着差异(P<0.05),中医证候积分、基础体温恢复率方面具有非常显着差异(P<0.01)。本次研究观察60例患者中,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具有非常显着差异(P<0.01),观察组证候疗效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一方面通过数据挖掘的方式总结了肾阴虚型经间期出血的临床用药规律,治疗以滋阴补肾为准则,用药多以补虚药为主,特别注重补阴药及补血药的应用,以达血中养阴之目的。其中通过分析所得新方需要进一步的临床验证;另一方面通过观察安坤止血方对肾阴虚型经间期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发现此方既可以有效地改善基础体温又可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诊疗中推广。
王子彦[3](2020)在《电热针治疗乳痛症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电热针治疗乳痛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本研究所有病例资料均来源于2017.12-2020.01月就诊于本院门诊的病人,依据乳痛症的诊断标准,共纳入60例完成全部治疗过程的病例。治疗方案:①针刺组:取穴:阿是穴或阳性反应点,膻中,期门双,腹结双,足三里双,神门双,间使双,太冲双,丰隆双。②电热针组:针灸选穴同电针刺组,加以电热刺激。电热刺激:阿是穴或阳性反应点予电热针刺激,将2组导线的输出电极夹分别连接阿是穴或病灶局部的针灸针上。选用疏密波,周期0.8s,定时30min,输出脉冲,强度以患者舒适为宜;按加热键,加热针灸针。治疗周期:每周2-3次,共16次,8周内完成治疗。随访8周,每4周一次,总疗程16周。主要疗效指标评价:于0周、4周、8周、12周、16周,分别记录每月乳腺疼痛天数,与平均乳腺痛视觉模拟评分(VAS-BP)。次要疗效指标:于0周、4周、8周记录简式McGiLL疼痛问卷表(SF-MPQ)评分;于0周、8周记录乳腺彩超检测结果(乳腺囊肿、结节)。结果:本研究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纳入符合诊断与纳入标准的患者,并统计完成8周全部疗程的患者60例,电热针组与针刺组各30例。①电热针组与针刺组主要疗效评价指标之一乳腺月疼痛天数较0周变化值。治疗4周,电热针组为5.17天(95%CI(3.48,6.85)),针刺组为 4.67 天(95%CI(3.62,5.71));治疗 8 周,电热针组为 8.00 天(95%CI(6.31,9.69)),针刺组为 7.07 天(95%CI(6.02,8.11));与 0 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4周,两组差值为0.97天(95%CI(-0.28,2.22));治疗 8 周,差值为 0.53 天(95%CI(-0.81,1.87))。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疗效评价指标之二平均乳腺痛视觉模拟评分(VAS-BP)较0周变化值。治疗4周,电热针组为33.20mm(95%CI(26.56,39.84)),针刺组为24.80mm(95%CI(17.60,32.00));治疗 8 周,电热针组为 37.33mm(95%CI(30.69,43.97)),针刺组为34.97mm(95%CI(27.77,42.17));与0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4周,两组差值为14.00mm(95%CI(6.41,21.6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差值为7.97mm(95%CI(-0.20,15.74)),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热针组与针刺组,简式McGill疼痛询问量表(S F-MPQ)评分与0周比较变化值,治疗4周,电热针组为7.53分(95%CI(5.23,9.83)),针刺组为7.10分(95%CI(5.34,8.86));治疗8周,电热针组为11.43分(95%CI(9.67,13.20)),针刺组为10.90分(95%CI(8.6,13.20));与0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4周,两组差值为3.07分(95%CI(1.13,5.0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差值为2.10分(95%CI(-0.03,4.22)),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热针组与针刺组PRI评分与0周比较变化值,治疗4周,电热针组为3.70分(95%CI(2.03,5.37)),针刺组为3.67分(95%CI(2.32,5.02));治疗 8 周,电热针组为 6.37 分(95%CI(4.69,8.04)),针刺组为 6.73分(95%CI(5.38,8.08));较0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热针组与针刺组两组间比较,治疗4周,两组差值为1.63分(95%CI(0.29,2.98)),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差值为1.23分(95%CI(-0.37,2.84)),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电热针组与针刺组两组患者B超结果进行评价,主要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乳房B超检查报告的结节大小变化。共收集43例,于治疗前后均在同一医院进行B超检查的患者检查报告,电热针组22例,针刺组21例。对电热针组与针刺组囊性结节与实性结节大小进行比较,两组患者比较治疗前后,乳腺结节大小变化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疗效评价,对于治疗8周后,平均乳腺痛视觉模拟评分(VAS-BP)低于40mm的54例患者进行随访。电热针组与针刺组疗效评价指标之一乳腺月疼痛天数较0周变化值。随访第12周,电热针组为8.20天(95%CI(6.51,9.89)),针刺组为7.73天(95%CI(6.69,8.78));随访第16周,电热针组为7.70天(95%CI(6.01,9.39)),针刺组为6.83天(95%CI(5.79,7.88));较0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热针组与针刺组两组间比较,随访第12周,两组差值为1.00天(95%CI(-0.40,2.40));随访第16周,差值为0.60天(95%CI(-0.65,1.85));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评价指标之二平均乳腺痛视觉模拟评分(VAS-BP)较0周变化值。随访第12周,电热针组为 48.35mm(95%CI(41.59,55.11)),针刺组为 44.20mm(95%CI(36.72,51.67));随访第 16 周,电热针组为 46.73mm(95%CI(39.53,53.93)),针刺组为 43.80mm(95%CI(37.16,50.44));较0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热针组与针刺组两组间比较,随访第12周,两组差值为3.75mm(95%CI(-3.06,10.4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第16周,差值为2.67mm(95%CI(-3.94,9.27)),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热针组与针刺组在随访期12W,16W,乳腺每月疼痛天数与平均乳腺痛VAS-BP评分较基线均有显着减少,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周期性乳痛与非周期性乳痛:对于电热针组与针刺组患者证型进行亚组分析,电热针组30例患者,其中周期性18例,非周期性12例;针刺组30例患者,其中周期性17例,非周期性13例。周期性乳痛,乳腺月疼痛天数较0周变化值。治疗4周,电热针组为4.33天(95%CI(3.07,5.59)),针刺组为 3.50 天(95%CI(2.02,4.98));治疗 8 周,电热针组为 6.83天(95%CI(5.57,8.09)),针刺组为 6.22 天(95%CI(4.75,7.70));较 0 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热针组与针刺组两组间比较,治疗4周,两组差值为-0.50天(95%CI(-2.06,1.06));治疗 8 周,差值为-0.72 天(95%CI(-2.05,0.60))。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周期性乳痛,乳腺月疼痛天数较0周变化值。治疗4周,电热针组为7.67天(95%C I(4.73,10.60)),针刺组为 5.17 天(95%CI(3.36,6.98));治疗 8 周,电热针组为 10.67 天(95%CI(7.73,13.60)),针刺组为 7.42 天(95%CI(5.61,9.23));较 0 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热针组与针刺组两组间比较,治疗4周,两组差值为3.17天(95%CI(1.30,5.04)),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差值为2.42天(95%CI(-0.27,5.11)),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周期性乳痛,治疗4周,电热针组平均乳腺痛VAS-BP评分较基线减少36.33mm(95%CI(27.17,45.49)),针刺组为 23.30mm,(95%CI(14.66,32.34));治疗 8 周,电热针组平均乳腺痛VAS-BP评分较基线减少38.83mm(95%CI(29.67,47.99)),针刺组为33.17mm(95%CI(24.33,42.01)),两组平均乳腺痛VAS-BP评分较基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热针组与针刺组两组间比较,治疗4周,差值为13.67mm(95%CI(2.39,24.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两组间差值为6.50mm(95%CI(-2.36,15.34));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周期性乳痛,治疗4周,电热针组平均乳腺痛VAS-BP评分较基线减少28.50mm(95%CI(18.76,38.24)),针刺组为 26.75mm(95%CI(13.99,39.51));治疗 8 周,电热针组平均乳腺痛VAS-BP评分较基线减少37.67mm(95%CI(24.91,50.43)),针刺组为35.08 mm(95%CI(25.34,44.83)),两组平均乳腺痛VAS-BP评分较基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热针组与针刺组两组间比较,治疗4周,差值为14.50mm(95%CI(4.72,24.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两组差值为10.17mm(95%CI(-5.21,25.54));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周期性乳痛与非周期性乳痛,电热针与针刺治疗在治疗期4周,8周,简式McGill疼痛询问量表(SF-MPQ)评分较基线均有显着减少。电热针治疗非周期性乳痛,对于SF-MP Q评分改善效果更为明显,优于针刺治疗非周期乳痛症(P>0.05)。电热针与针刺治疗在治疗期4周,8周,PRI评分较基线均有显着减少。电热针治疗非周期性乳痛,对于PR I评分改善效果更为明显,优于针刺治疗非周期性乳痛。远期疗效评价,电热针组与针刺组在随访期12周,16周,乳腺每月疼痛天数与平均乳腺痛VAS-BP评分较基线均有显着减少,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说明了电热针治疗乳痛症,短期缓解疼痛、改善患者因疼痛产生的不良情绪,效果较普通针刺治疗效用更佳;但长期与远期疗效与普通针刺组无明显差异。电热针治疗周期性乳痛症,在短时期,对于患者平均乳腺痛VAS评分改善效果优于针刺治疗,但对疼痛时间与其他疼痛指标改善效果与针刺组无明显差别。电热针疗法对于非周期性乳痛症治疗,短期内,缩短疼痛天数、缓解乳房疼痛各项疗效指标效果均优于针刺治疗非周期性乳痛症。电热针治疗周期性乳痛症较针刺治疗,缓解疼痛症状见效更快;电热针治疗对非周期性乳痛症疼痛天数、疼痛评分和由疼痛产生的不良情绪,短期改善效果较普通针刺治疗更佳。电热针治疗乳痛症安全性较高。本研究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
司雅林[4](2020)在《运动康复结合针灸理疗对产后腰痛治疗效果的探索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实验探究运动康复结合针灸理疗的治疗方法对产后腰痛的治疗效果。本研究将选取的45例产后腰痛患者分为A、B、C三组,每组各15例,其中A组采用运动康复结合针灸理疗;B组采用运动康复治疗;C组采用针灸理疗治疗。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以及对相关领域的研究专家交流访谈,结合现阶段实验对象生理的发展特征和心理变化特征制定出适合的运动康复计划。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治疗方法干预下三组患者在疼痛、腰部功能和腰背部肌力等的改善情况,从而评价运动康复结合针灸理疗对产后腰痛的治疗效果,为运动康复结合针灸理疗对于产后腰痛的治疗效提供一定的理论保障。研究结论如下:1.在视觉疼痛评定量表VAS测试中,运动康复结合针灸理疗(A组)、单纯针灸理疗(C组)的患者的止痛效果优于单纯运动康复(B组)的患者;在腰部活动功能测试中,运动康复结合针灸理疗(A组)、单纯运动康复(B组)腰部活动改善状况优于单纯针灸理疗(C组)患者;在病情改善方面,运动康复结合针灸理疗(A组)、单纯针灸理疗(C组)改善情况优于单纯运动康复(B组);研究表明,运动康复结合针灸理疗的治疗手段对产后腰痛有治疗效果,且效果优于单纯运动康复和单纯针灸理疗,不仅缓解了产后腰痛患者的疼痛症状,同时也增加了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2.从三个月随访期间患者的复发率来看,运动康复结合针灸理疗组和单纯运动康复组两组比单纯针灸理疗组患者复发率低,治疗效果更持久,但有待于进一步的随访观察随访、跟踪。
蒋莉[5](2020)在《改良型盆底肌训练联合艾灸关元穴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通过进行改良型盆底肌训练联合艾灸关元穴的干预治疗,观察改良型盆底肌训练联合艾灸关元穴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比较改良型盆底肌训练与艾灸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差异;探讨改良型盆底肌训练联合艾灸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提供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和思路。研究方法:本研究采取随机、三组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将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妇科门诊及住院部符合纳入标准的女性压力性尿失禁60例受试者按1:1:1随机分配成3组。A组为改良型盆底肌训练组20例,B组为艾灸关元穴组20例,C组改良型盆底肌训练联合艾灸关元穴组20例。治疗周期为8周,随访期为治疗结束后6个月。评价三组患者治疗前、治疗8周后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 CI-Q-SF)评分、盆底肌肌力的变化,评价三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同时随访治疗结束6个月后三组ICI-Q-SF评分、盆底肌肌力、临床疗效,观察改良型盆底肌训练联合艾灸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疗效的影响。研究结果:盆底肌肌力:治疗前三组患者盆底肌肌力在统计学上无显着差异(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盆底肌肌力均有所提高,并且C组效果明显高于A、B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治疗后及治疗后6个月秩均数均大于治疗前,且三组之间具有差异。ICI-Q-SF评分:治疗前三组患者ICI-Q-SF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基线一致,具有比较意义。治疗后三组患者ICI-Q-SF评分均比治疗前降低,组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学意义(P<0.01);三组间比较,C组疗效优于A组和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治疗后6个月ICI-Q-SF评分均明显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治疗结束后及6个月三组组间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秩均数呈下降趋势,盆底肌训练联合艾灸关元穴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盆底肌训练组、艾灸关元穴组。结论:改良型盆底肌训练、艾灸关元穴以及改良型盆底肌训练联合艾灸关元穴都能改善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症状,减少漏尿量、漏尿次数,提高盆底肌肌力。改良型盆底肌训练联合艾灸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疗效优于单纯改良型盆底肌训练、艾灸关元穴治疗,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治疗8周后改良型盆底肌训练联合艾灸关元穴能有效改善压力性尿失禁的症状,减少漏尿量、漏尿次数,提高盆底肌肌力。但治疗结束6个月随访,盆底肌肌力较治疗后降低,ICI-Q-SF评分较治疗后升高,说明停止训练后容易复发,因此本病需长期坚持治疗为宜。
冯志鹏[6](2020)在《卵巢动脉栓塞在子宫出血介入治疗中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背景与目的孕产疾病引起子宫大出血(24小时内出血量>1000ml)危及患者生命,子宫肌瘤造成间断失血影响患者身心健康。自1979年首次运用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UAE)治疗产后出血以来,UAE在妇产科出血的治疗中获得了很好疗效,是一种微创的、安全有效的、并发症少及能保留子宫的介入手术。随着经导管栓塞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以及对UAE有效性、安全性的认识加深,其在子宫出血介入治疗中得以广泛应用。近年来难治性孕产出血的发生率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呈上升趋势,更应该关注介入手术在子宫出血治疗中的优势。盆腔动脉栓塞术(Pelvic artery embolization,PAE)包括子宫动脉栓塞术和骼内动脉栓塞术(Internaliliac artery embolization,IIAE),已被证明是挽救严重妇产科出血病人生命的一线方案。但部分患者PAE后子宫出血仍未有效控制,因为子宫出血病变的责任血管可不局限于子宫动脉或髂内动脉分支。卵巢动脉(Ovarian artery,OA)可成为主要供血血管,造成PAE后子宫出血得不到有效控制。本文旨在回顾性分析82例卵巢动脉参与子宫出血疾病供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数据,探讨卵巢动脉栓塞术(Ovarian artery embolization,OAE)在子宫出血疾病介入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资料与方法收集2010年1月到2019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82例卵巢动脉参与子宫出血疾病供血的患者临床资料,70例接受OAE,12例未行OAE。所有患者在DSA下行盆腔动脉栓塞术,5F导管进入穿刺对侧子宫动脉后行栓塞术,栓塞满意后导管成襻并进入穿刺侧子宫动脉进行栓塞,出血凶猛患者可同时栓塞子宫动脉和髂内动脉主干。盆腔动脉栓塞术后,按压子宫或取出宫腔填塞纱布观察止血情况。27例出血未控制,造影发现卵巢动脉明显参与供血,遂补充OAE;45例具有卵巢动脉参与供血的高危因素者UAE控制出血后行腹主动脉和卵巢动脉造影发现其参与出血病变供血,充分告知患者及家属补充栓塞卵巢动脉的意义及风险,其中19例接受卵巢动脉栓塞治疗,26例未接受OAE;10例PAE造影未见卵巢动脉明显供血,住院期间再次出血,再次介入治疗时发现OA成为主要供血动脉,遂行卵巢动脉栓塞术。栓塞卵巢动脉时,4~5F导管和微导管配合选择到OA远端、接近异常血管处释放栓塞剂,以明胶海绵颗粒进行栓塞。结果1 OA造影及栓塞结果82例OA造影发现参与供血的OA管径增粗,平均直径为(3.0±0.9)mm(范围1.2~4.7mm),45例可见造影剂外溢,24例可见肌瘤染色。单侧卵巢动脉栓塞48例(远端栓塞35例,近端栓塞13例),双侧卵巢动脉栓塞22例,未栓塞卵巢动脉12例。2 OAE术后子宫出血控制情况OA参与供血并接受OAE者56例,其中54例未再出血,2例再发大出血并行子宫切除术;OA参与供血但未接受OAE的26例患者中14例再发大出血,补充OAE后止血成功;补充OAE可有效止血,较未接受OAE再发大出血风险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平均血红蛋白含量(101.3±15.6)g/L,比术前平均血红蛋白含量(63.6±11.8)g/L增加(P<0.001)。3 OAE术后卵巢功能减退情况19例患者(双侧栓塞10例,单侧近端栓塞5例,单侧远端栓塞3例,未行OAE者1例)术后有卵巢功能减退症状,但均为可逆性,持续时间为2~6个月。卵巢功能减退发生率比较,双侧栓塞高于单侧栓塞(P=0.011),近端栓塞较远端栓塞易发生(P=0.042);与单纯UAE相比,单侧栓塞并未增加卵巢功能减退发生率(P=0.786),双侧栓塞增加卵巢功能减退发生率(P=0.030)。15例患者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在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时FSH和LH较术前增高,雌二醇(E2)低于术前水平,术后6个月激素值均已恢复正常水平。4 OAE术后随访情况胎盘植入者术后胎盘在1~2周排出体外,瘢痕妊娠和前置胎盘患者在妇产科手术中出血量小于400mL;子宫肌瘤患者月经量明显减少,血红蛋白升高至正常水平,肌瘤未再复发;术后部分患者有栓塞后综合征,对症治疗即消失,无子宫、卵巢等盆腔脏器坏死的发生。结论1.子宫出血疾病介入治疗中OA参与病变供血时,补充OAE是有意义的和安全的,可有效止血,降低再发大出血风险,且对引起出血的子宫原发病变治疗是有价值的。2.卵巢动脉栓塞时,远端栓塞、单侧栓塞以降低卵巢功能减退发生率,使用短中效栓塞剂对卵巢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有帮助。
廖彬[7](2020)在《掌擦法与特定电磁波治疗器临床作用的对比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掌擦法与特定电磁波治疗器均以“温热效应”为主要作用效应,通过观察、对比掌擦法与特定电磁波治疗器治疗寒湿型腰痛的临床效果,尝试从临床疗效、温热性及患者的意愿等方面去探讨临床中掌擦法的作用是否可以被特定电磁波治疗器所替代。方法:本研究所收集的90例患者均来源于深圳市宝安中医院推拿科,均为符合研究设计的寒湿型腰痛患者。随机将这90例寒湿型腰痛患者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各30例。A组先在患者腰部两侧膀胱经、督脉交替施以掌擦法直擦治疗3min,休息1min,然后再重复上述操作步骤2次,共治疗12min;接着在腰部用掌擦法横擦腰骶部1min,休息1min;再重复上述步骤1次,共治疗3min;整个治疗过程约为15min。B组用特定电磁波治疗器照射腰部,治疗时间为15min。C组第1、2次接受特定电磁波治疗器照射腰部治疗,时间为15min。第3、4次接受掌擦法治疗,先在患者腰部两侧膀胱经、督脉交替施以掌擦法直擦治疗3min,休息1min,然后再重复上述操作步骤2次,共治疗12min;接着在腰部用掌擦法横擦腰骶部1min,休息1min;再重复上述步骤1次,共治疗3min,整个治疗过程约为15min。第5次由患者自己决定采用掌擦法治疗还是特定电磁波治疗器照射治疗,治疗操作过程和掌擦法或特定电磁波治疗器照射治疗保持一致。记录患者第5次选择的治疗方式。每组患者每一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5天。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对研究对象进行一次改良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量表及中医症状量化量表评分,对比治疗前后的评分进行疗效判定。用SPSS25软件包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数据分析。结果:(1)3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治疗前改良ODI量表评分、治疗前中医症状量化评分上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比较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2)3组患者治疗前、后组内改良ODI量表评分经t检验或秩和检验,结果显示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3组患者治疗后腰痛症状均得到改善。3组患者治疗前、后组内中医症状量化评分经秩和检验,结果显示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3组患者治疗后腰痛的中医症状均得到改善。(3)临床疗效:A组痊愈0例,显效3例(10%),有效23例(76.7%),无效4例(13.3%);B组痊愈0例,显效0例,有效21例(70%),无效9例(30%)。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总有效率(86.7%)高于B组(70%),说明A组的临床疗效要优于B组。C组痊愈0例,显效0例,有效24例(80%),无效6 例(20%)。(4)C组的第5次治疗中选择掌擦法治疗的有26例,选择特定电磁波治疗器照射治疗的有4例。结论:(1)掌擦法和特定电磁波治疗器均能降低寒湿型腰痛患者的改良ODI量表评分和中医症状量化量表评分,但掌擦法的临床效果要优于特定电磁波治疗器。(2)目前临床中掌擦法的作用暂不能被特定电磁波治疗器所替代。
折占飞,李金萍,汪蕾,何士军,徐浩宇,王众,李奇灵,马锋[8](2020)在《磁外科技术在泌尿、妇产科中的应用进展》文中认为磁外科(磁外科学)是近年来建立的交叉性学科,经过不断革新与发展,现已初步形成磁外科学体系,主要包括磁压榨、磁锚定、磁导航、磁悬浮、磁示踪技术.特别是在消化道疾病诊疗和手术中,磁外科技术的应用高速发展,日趋成熟.泌尿、妇产科也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和融合磁压榨、磁锚定及磁导航技术原理,在创新诊疗方式、设计医疗器械、改进医疗操作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使得泌尿科及妇产科诊疗更为便捷、微创、精准、安全.但总体而言,磁技术在泌尿、妇产科的应用范围比较局限,基础研究薄弱,临床数据匮乏,发展进程较缓,至今在磁悬浮和磁示踪技术方面仍是空白.基于此,本文总结磁外科技术在泌尿、妇产科中的发展现状和应用进展,为临床和基础创新提供方向,以进一步融合、完善学科体系,促进磁外科与泌尿、妇产科的交互式发展.
赵海霞[9](2020)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诊断子宫内膜癌浸润肌层深度的应用价值》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实时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诊断子宫内膜癌浸润肌层深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1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病理证实的Ⅰ期子宫内膜癌浸润肌层患者71例及体检正常人员37例,分三组:A组:子宫内膜癌浅肌层浸润57例。此组病人均为Ⅰ期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1/2者。B组:子宫内膜癌深肌层浸润14例。此组病人均为Ⅰ期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1/2者。C组:体检正常人员37例,为正常对照组。每位患者完成二维超声检查后,切换至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模式,测量三个组别浅肌层及深肌层的弹性值Emax、Emean、Esd,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正常对照组:近内膜面浅肌层与近浆膜面深肌层弹性模量值比较,结果均为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子宫内膜癌浅肌层浸润组:浸润肌层与未浸润肌层弹性模量值比较,Emax P<0.05,Emean 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Esd 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子宫内膜癌深肌层浸润组肌层与正常对照组弹性模量比较均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子宫内膜癌浅肌层浸润组浸润肌层与未浸润肌层Emax、Emean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0.85,最佳截断值分别为32.22k Pa、27.54k Pa。Emax截断值诊断肌层受浸润的敏感性为82.5%,特异性为75.4%,阳性预测值为77.0%,阴性预测值为81.1%,准确性为78.9%;Emean截断值诊断肌层受浸润的敏感性为82.5%,特异性为82.5%,阳性预测值为82.5%,阴性预测值为82.5%,准确性为82.5%。5.以Emax≥32.22k Pa或Emean≥27.54k Pa为诊断肌层受浸润的超声标准,对照病理金标准,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在子宫内膜癌深肌层浸润患者中诊断浸润肌层的符合率为92.9%。6.子宫内膜癌深肌层浸润组与正常对照组肌层Emax、Emean及Esd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8、0.95及0.88,最佳截断值分别为39.03k Pa、28.17k Pa及3.28k Pa。Emax截断值诊断肌层受浸润的敏感性为92.9%,特异性为97.3%,阳性预测值为92.9%,阴性预测值为97.3%,准确性为96.1%;Emean截断值诊断肌层受浸润的敏感性为92.9%,特异性为94.6%,阳性预测值为86.7%,阴性预测值为97.2%,准确性为94.1%;Esd截断值诊断肌层受浸润的敏感性为92.9%,特异性为83.8%,阳性预测值为68.4%,阴性预测值为96.9%,准确性为86.3%。结论: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有助于判定子宫内膜癌浸润肌层的深度,对制定手术方案及判断预后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彭秀清[10](2019)在《阴道B超联合腹部B超在妇产科急腹症中的诊断价值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阴道B超联合腹部B超在妇产科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来我院诊治的妇产科急腹症患者68例,对其腹部B超、阴道B超及阴道B超与腹部B超联合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以手术探查或病理检查结果为标准,腹部B超、阴道B超及阴道B超与腹部B超联合诊断结果的准确率分别为76.5%、91.1%、97.1%。结论在妇产科急腹症的诊断中,单独使用腹部B超或者阴道B超,各有利弊,联合应用两种B超检查方法可取长补短,可更有效地降低误诊或漏诊率,有助于提高妇产科急腹症诊断的准确性,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二、TDP辐射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DP辐射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模拟教学在妇产科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方法 |
1.2.1 模拟教学组所需设备: |
1.2.2 变量及变量的控制: |
1.2.3 教学方法: |
1.3 结果考核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实践操作考核结果 |
2.2 问卷调查结果 |
3 讨论 |
(2)基于数据挖掘的肾阴虚型经间期出血用药规律分析及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文献研究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一)文献资料 |
(二)文献选择标准 |
(三)统计分析 |
三、研究结果 |
临床研究 |
一、临床资料 |
(一)病例来源 |
(二)诊断标准 |
(三)病例选择标准 |
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分组方法 |
(三)研究药物及服用方法 |
三、观察指标及方法 |
(一)安全性指标 |
(二)疗效指标 |
(三)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
四、统计方法 |
五、研究结果 |
(一)两组患者年龄分布比较 |
(二)两组患者病程分布比较 |
(三)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经间期出血时长比较 |
(四)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的比较 |
(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基础体温(BBT)的变化比较 |
(六)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的比较 |
(七)两组患者止血疗效的比较 |
(八)安全性分析 |
讨论 |
一、西医学关于围排卵期出血发病机制的相关认识 |
二、中医对经间期出血病因病机及治疗的相关认识 |
三、肾阴虚型经间期出血用药规律的数据挖掘 |
(一)高频药物分析 |
(二)药物功效类别统计分析 |
(三)药物四气、五味分析 |
(四)药物归经分析 |
(五)组方规律分析 |
(六)新方分析 |
四、安坤止血方临床疗效观察 |
(一)立论依据 |
(二)方药分析 |
(三)选用六味地黄丸作为对照组的依据 |
(四)临床结果分析 |
五、小结 |
六、不足、创新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经间期出血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肾阴虚型经间期出血患者的临床病例观察表 |
致谢 |
发表论文 |
(3)电热针治疗乳痛症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乳痛症现代医学临床研究进展 |
1 疾病概述 |
2 流行病学 |
3 发病原因 |
4 乳痛症的临床表现 |
5 乳痛症的治疗 |
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乳痛症的中医临床研究进展 |
1 病名沿革 |
2 病因病机 |
3 乳痛中医内治法 |
4 乳痛中医外治法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乳痛症热刺激疗法与电热针临床运用进展 |
1 热刺激疗法作用机制 |
2 热刺激在乳痛症临床治疗中的运用 |
3 电热针的临床运用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临床资料 |
2.1 受试者来源 |
2.2 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观察中止标准 |
2.6 观察剔除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研究设计 |
3.2 样本量估算 |
3.3 随机方法 |
3.4 治疗方案 |
3.5 观察周期 |
3.6 观察指标 |
3.7 疗效评价 |
3.8 安全性评价 |
3.9 统计分析 |
4 技术路线图 |
5 研究结果 |
5.1 电热针组与针刺组 |
5.2 周期性乳痛与非周期性乳痛 |
5.3 安全性评价 |
6 讨论 |
6.1 结果的意义 |
6.2 电热针疗法的选择 |
6.3 研究对象选择 |
6.4 针刺穴位选择 |
6.5 对照组选择 |
6.6 安全性 |
7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VAS视觉模拟评分 |
附录2 简式McGill疼痛问卷 |
(4)运动康复结合针灸理疗对产后腰痛治疗效果的探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产后腰痛研究综述 |
2.1.1 产后腰痛概念 |
2.1.2 产后腰痛的研究现状 |
2.2 运动康复研究综述 |
2.2.1 运动康复概念 |
2.2.2 运动康复发展现状概述 |
2.3 产后腰痛的治疗方法 |
2.3.1 产后腰痛的针灸理疗研究现状 |
2.3.2 产后腰痛的其他治疗方面的研究现状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1.1 病例来源 |
3.1.2 实验对象筛选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数理统计法 |
3.2.3 专家访谈法 |
3.2.4 实验法 |
3.3 观察方法 |
3.3.1 观察周期 |
3.3.2 观察指标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三组产后腰痛患者治疗前基本指标的对比分析 |
4.2 三组产后腰痛患者实验前后结果的对比分析 |
4.2.1 三组产后腰痛患者治疗前后VAS视觉评分量表测试对比分析 |
4.2.2 三组产后腰痛患者治疗前后病情严重程度的对比分析 |
4.2.3 三组产后腰痛患者腰部活动功能对比分析 |
4.2.4 三组产后腰痛患者治疗前后有效率对比分析 |
4.2.5 三个月随访期间三组产后腰痛患者复发就诊情况 |
4.3 运动康复结合针灸理疗对产后腰痛的治疗机制 |
4.4 运动康复结合针灸理疗的治疗原则 |
4.4.1 有效性原则 |
4.4.2 简单性原则 |
4.4.3 低代价原则 |
4.4.4 前瞻性原则 |
4.4.5 经济性原则 |
4.5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5 结论和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改良型盆底肌训练联合艾灸关元穴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西医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研究 |
1 压力性尿失禁的流行病学概述 |
2 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病危险因素 |
3 压力性尿失禁的病理生理机制 |
4 压力性尿失禁的诊断 |
5 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概况 |
5.1.1 盆底肌训练(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PFMT) |
5.1.2 生物反馈疗法 |
5.1.3 药物治疗 |
5.1.4 电刺激、磁刺激 |
5.1.6 行为疗法 |
5.2.1 传统吊带术 |
5.2.2 无张力尿道中段吊带术(Tension-free Vaginal Tape,TVT) |
5.2.3 阴道前壁修补术(Kelly手术) |
综述二 中医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研究 |
1 历代医家对病名的认识 |
2 历代医家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
3 中医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研究进展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艾灸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文献计量学评价 |
1 资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临床资料来源 |
1.2 病例诊断标准 |
1.3 病例纳入标准 |
1.4 病例排除标准 |
1.5 病例剔除和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分组 |
2.2 治疗方法 |
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 |
3.1 一般资料 |
3.2 盆底肌肌力 |
3.3 ICI-Q-SF评分 |
3.4 临床疗效 |
3.5 复发性评价 |
4 不良事件处理 |
5 统计学方法 |
6 质量控制 |
7 伦理学原则 |
8 技术路线图 |
9 研究结果 |
9.1 一般资料对比 |
9.2 ICI-Q-SF评分 |
9.3 不同时间节点ICI-Q-SF评分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
9.4 盆底肌肌力 |
9.5 临床疗效比较 |
10 讨论 |
10.1 有关压力性尿失禁的研究背景 |
10.2 评价指标选择 |
10.3 改良型盆底肌训练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作用 |
10.4 艾灸关元穴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 |
10.5 改良型盆底肌训练联合艾灸关元穴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 |
10.6 安全性 |
10.7 结论 |
11 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卵巢动脉栓塞在子宫出血介入治疗中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资料和方法 |
结果 |
附图 |
讨论 |
结论 |
研究限度 |
参考文献 |
综述 子宫疾病介入治疗中卵巢动脉栓塞术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7)掌擦法与特定电磁波治疗器临床作用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1 概述 |
1.2 擦法 |
1.2.1 擦法中医理论来源 |
1.2.2 擦法的操作方法及动作要领 |
1.2.3 擦法的作用 |
1.2.4 擦法的相关文献学研究 |
1.2.5 擦法有关按压力度方面的研究 |
1.2.6 擦法有关频率与介质方面的研究 |
1.2.7 擦法有关热效应方面的研究 |
1.3 特定电磁波治疗器 |
1.3.1 特定电磁波治疗器的结构及临床作用 |
1.3.2 特定电磁波治疗器的相关文献学研究 |
1.4 寒湿型腰痛 |
1.5 腰肌劳损 |
1.6 小结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2.1 研究对象 |
2.1.1 病例来源 |
2.1.2 诊断标准 |
2.1.3 纳入标准 |
2.1.4 排除标准 |
2.2 研究方法 |
2.2.1 样本含量估算 |
2.2.2 临床分组方法 |
2.2.3 治疗方法 |
2.2.4 观察指标 |
2.2.5 疗效评定 |
2.2.6 安全性观察 |
2.2.7 统计方法 |
2.3 研究结果 |
2.3.1 一般资料 |
2.3.2 实验数据统计分析 |
2.3.3 不良事件观察 |
实验数据小结 |
第三部分 讨论与分析 |
3.1 研究结果的讨论 |
3.2 实验手法的选择 |
3.3 实验治疗时间的选择 |
3.4 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附件1:统计学处理合格证明 |
(8)磁外科技术在泌尿、妇产科中的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磁外科技术内容 |
2 磁外科在泌尿科的应用 |
2.1 磁压榨技术的应用 |
2.2 磁锚定技术的应用 |
2.3 磁导航技术的应用 |
3 磁外科在妇产科的应用 |
3.1 磁锚定技术的应用 |
3.2 磁压榨技术的应用 |
3.3 磁导航技术的应用 |
4 总结与展望 |
(9)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诊断子宫内膜癌浸润肌层深度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超声弹性成像在妇产科领域的应用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阴道B超联合腹部B超在妇产科急腹症中的诊断价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一般资料 |
2 检查方法 |
3结果 |
4 讨论 |
四、TDP辐射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模拟教学在妇产科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 王国贺,刘伟靓,杨季菱,刘贝贝,田金. 黑龙江医学, 2020(11)
- [2]基于数据挖掘的肾阴虚型经间期出血用药规律分析及临床疗效观察[D]. 郑赛赛.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3]电热针治疗乳痛症临床疗效观察[D]. 王子彦.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4]运动康复结合针灸理疗对产后腰痛治疗效果的探索研究[D]. 司雅林. 吉林体育学院, 2020(02)
- [5]改良型盆底肌训练联合艾灸关元穴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研究[D]. 蒋莉.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6]卵巢动脉栓塞在子宫出血介入治疗中的临床研究[D]. 冯志鹏. 郑州大学, 2020(02)
- [7]掌擦法与特定电磁波治疗器临床作用的对比研究[D]. 廖彬.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8]磁外科技术在泌尿、妇产科中的应用进展[J]. 折占飞,李金萍,汪蕾,何士军,徐浩宇,王众,李奇灵,马锋. 科学通报, 2020(13)
- [9]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诊断子宫内膜癌浸润肌层深度的应用价值[D]. 赵海霞.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2)
- [10]阴道B超联合腹部B超在妇产科急腹症中的诊断价值分析[J]. 彭秀清.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A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