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DMA与ATM——理想的伙伴(论文文献综述)
吴熹[1](2021)在《面向5G+的Polar码增强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多样化的移动业务深刻影响了现代人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不断增加的业务需求,对移动网络提出了更高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要求。第五代移动通信(The Fif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5G)系统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在峰值速率、用户体验速率、设备连接数及连接密度、可靠性、时延等指标方面进行了规划和要求。5G增强(5G-Advanced,5G+)网络是5G向第六代移动通信(The Six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6G)演进的必经之路。5G+将进一步完善应用场景和技术,在提升传输速率的基础上拓展适用空间。信道编码作为无线通信物理层核心技术之一,其性能的改进将直接影响传输速率和网络覆盖等方面。极化码(Polar Code)在理论上是容量可达的,在短数据包传输方面表现突出,已经纳入5G标准。在5G+的研究中,需要继承5G-Polar码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探索性能提升的途径。系统码更容易与其他技术组合,达到提升系统性能的目的。甚至,诸如概率成形和信息耦合等技术只能和系统码组合运用。5G-Polar码是非系统码,包含三种不同的编码结构,根据信道和码长条件选择具体的编码结构。每种结构的码字在可靠性和复杂度方面各具优势。传统的系统Polar编码方法不适用于5G-Polar码,限制了5G-Polar码的研究成果在这一方面的运用。非正交多址接入(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可以有效提升系统的接入能力,可以满足5G+系统在高频谱效率、大连接等方面的需求。在NOMA系统中引入Polar码可以提升系统的可靠性,有助于实现预期的系统性能目标。Polar码与NOMA技术的组合优化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如何设计低复杂度的接收算法是其中一个关键问题。信息耦合技术通过优化编码结构达到增强码字性能的目的,应用于Polar码可以满足系统对更高可靠性的需求。部分信息耦合(Partially Information-Coupled,PIC)Polar码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现有的PIC-Polar码在可靠性和复杂度方面都有待进一步改善。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面向5G+系统对高可靠和大连接的需求研究了 Polar码的增强技术。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点如下:第一,针对传统系统Polar编码方法不适用于5G-Polar码的问题,本文提出了系统5G-Polar码的设计原则和实现方法。基于5G-Polar码的结构特征,提出并证明了 Polar码由非系统形式向系统形式转换的设计原则。根据不同结构的Polar码在辅助比特的类型、位置和功能等方面的差异性,设计了具体的系统Polar编码方法和辅助比特的位置选择方案。仿真表明,相比于5G标准中的非系统结构,提出的系统5G-Polar码在误块率方面没有性能损失且取得了更低的误码率,满足系统Polar码的基本性能特征,设计方案是有效的。所提系统Polar编码方案更充分的利用了 5G标准在Polar码优化方面取得的成果,把不同结构的非系统Polar码在可靠性和复杂度方面的优势运用到系统Polar码中,有利于Polar码与其他先进技术组合,进而达到系统的预期性能目标。第二,针对Polar编码的NOMA系统接收算法复杂度较高的问题,本文基于稀疏码多址(Sparse Code Multiple Access,SCMA)系统,提出了低复杂度的CRC辅助的联合迭代检测与SCL译码(CRC Aided Joint Iterative Detection and SCL Decoding,CAJIDS)接收机。研究了硬输出的串行抵消列表(Successive Cancellation List,SCL)译码算法的外信息重构方法,解决了 SCL算法在迭代接收机中的应用问题。基于SCMA与Polar码的联合因子图,将消息传递算法检测器与SCL译码器相组合,设计了基础的联合迭代检测与SCL译码(Basic Joint Iterative Detection and SCL Decoding,BJIDS)接收机。相比于传统的迭代检测与译码接收机,BJIDS接收机在复杂度相同的条件下取得了 0.82dB(误块率为10-3)的性能增益。为了降低BJIDS接收机的复杂度,基于分布式CRC校验和可变列表宽度的思想,设计了 CAJIDS接收机。CAJIDS接收机将译码可靠性和复杂度相关联,根据CRC校验结果动态调整SCL译码器在下一轮迭代的列表宽度,使得复杂度随信噪比的增高而降低。推导了接收机的译码复杂度和时延的近似公式。在加性高斯白噪声(Additive White Gaussian Noise,AWGN)和瑞利信道下,通过仿真分析优化了低复杂度接收机的译码列表宽度。相比于BJIDS接收机,CAJIDS接收机降低了约60%(瑞利信道,误块率为10-3)的复杂度,但没有性能损失。相比于文献中的联合迭代检测与译码接收机(Joint Iterative Detection and Decoding,JIDD)接收机,CAJIDS接收机在瑞利信道下取得了大于0.8dB(误块率为10-3)的性能增益。解决了基于JIDD接收机的SCMA系统在低码率条件下性能比基于LDPC码的SCMA系统差的问题。第三,针对PIC-Polar码在可靠性和复杂度方面的优化问题,结合奇偶校验和分布式CRC校验设计了一种新的PIC-Polar码。基于系统Polar码的设计原则和5G-Polar码的特征,提出了系统形式的奇偶校验与分布式CRC校验联合辅助的Polar(Joint Parity Check and Distributed CRC Aided Polar Codes,PCDCA-Polar)码,优化了 PIC-Polar码的基础结构。该方法通过奇偶校验和分布式CRC校验分别达到增强码字的可靠性和降低错误码字译码复杂度的目的。设计了信息耦合规则,结合辅助比特的差异性设计了耦合位置的选择方案。然后,基于前馈-反馈机制和基础码特征,设计了 PIC-PCDCA-Polar码的译码方法,并进行了错误概率的理论分析。相比于原始的PIC-Polar码,提出的方案在短码长条件下取得了约0.3dB的增益。在各码率条件下,所提方案也不同程度地降低了复杂度,当码长为200且码率为1/2时计算复杂度节约率最高可达16%。以SCMA系统为应用环境,基于可变列表宽度和提前终止迭代的思想设计了针对PIC-PCDCA-Polar码的接收机。基于外信息的传输特性优化了PIC-PCDCA-Polar码的可靠性序列和耦合参数。相比于不耦合的Polar码,PIC-PCDCA-Polar码提升了 SCMA系统的可靠性,在瑞利信道下取得了大于0.4dB的增益。
赵盛烨[2](2021)在《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区域安全通信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区域安全通信技术是计算机与通信的超融合技术,解决了无线通信技术中按身份分配不同通信权限的问题。其中,“云计算技术”是基于实时数据通信的控制方法,“区域”描述了精准限定的物理覆盖范围,“安全通信技术”是特定区域的受控通信控制技术。前人在通信速率和便捷程度的需求下,研发出的通信系统往往只是解决了通信的效率、可靠性、便捷性问题,较少考虑通信技术的发展对保密机构的破坏和这些机构的特殊需要,在各类通信协议的标准当中也不存在这样的信令集供特殊功能的通信设备研发。同时,当前在网的2G-3G通信系统出于通信效率考虑较少地使用了计算机辅助单元,因此作者在研究提升云计算算法效率的基础上,将2G-3G通信系统进行上云改良,再结合4G和5G通信协议,研究通信系统对移动台终端鉴权和定位的原理,并通过科研成果转化实验,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对特定终端用户群体实现了这一目标,同时该固定区域之外的移动台用户不受该技术体系的影响。文章以区域安全通信为研究对象,结合当前云计算、人工智能的新兴技术展开研究,具体工作如下:1.提出一种云环境下异构数据跨源调度算法。针对云计算中异构数据跨源调度传输耗时问题,现有的调度方法很多都是通过启发式算法实现的,通常会引起负载不均衡、吞吐量和加速比较低的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云环境下异构数据跨源调度方法,在真正进行调度之前进行了数据预取,大大减小了调度时的计算量,从而减小了调度资源开销。然后,更新全部变量,对将要调度的异构数据跨源子数据流质量进行排列,并将其看做子流数据的权重,每次在调度窗口中选择异构多源子流数据中最佳质量的子流数据进行调度传输,直到全部数据子流处理完毕。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的方法能够在云环境下对异构数据进行跨源调度,同时具有较高的负载均衡性、吞吐量和加速比。2.提出一种云环境下改进粒子群资源分配算法。云计算中,云平台的资源分配,不仅面对单节点的资源请求,还有面对更复杂的多节点的资源请求,尤其对于需要并行运行或分布式任务的用户,对云集群中节点间的通信都有非常严格的时延和带宽要求。现有的云平台往往是逐个虚拟机进行资源分配,忽略或者难以保障节点间的链路资源,也就是存在云集群多资源分配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云资源描述方法,并且对粒子群云资源分配方法进行改进。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有效地对云资源进行分配,提高了云资源的平均收益和资源利用率,在资源开销方面相比于传统方法减少了至少10%,而且有更短的任务执行时间(30ms以内)。3.提出一种智能化区域无线网络的移动台动态定位算法。无线网络影响因素较多,总是无法避免地产生定位误差,为取得更好的可靠性与精准度,针对智能化区域无线网络,提出一种移动台动态定位算法。构建基于到达时延差的约束加权最小二乘算法,获取到达时延差信息,根据移动台对应服务基站获取的移动台到达时延差与到达角度数据,利用约束加权最小二乘算法多次更新定位估计,结合小波变换,架构到达时延差/到达角度混合定位算法,依据智能化区域无线网络环境的到达时延差数据采集情况,将估算出的移动台大致位置设定为不同种类定位结果,通过多次估算实现移动台动态定位。选取不同无线网络环境展开移动台动态定位仿真,分别从到达时延测量偏差、区域半径以及移动台与其服务基站间距等角度验证算法定位效果,由实验结果可知,所提算法具有理想的干扰因素抑制能力,且定位精准度较高。4.构建了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区域安全通信系统。系统包括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整个系统是完整的,并且已经得到了实践的验证。通过SDR软件定义的射频通信架构,实现系统间的通信超融合。对于非授权手机与非授权的SIM卡要进行通信阻塞,同时要对手机与SIM卡分别进行授权,当有非授权手机或者授权手机插入非授权SIM卡进入监管区域中后,要可实现对其通讯的完全屏蔽和定位,软件系统应对非法用户进行控制,所有非法用户的电话、短信、上网都应被记录和拦截。硬件系统主要对顶层模块、时钟模块、CPU接口模块、ALC模块、DAC控制模块进行了设计。同时,本文使用改进的卷积定理算法提高了信号的保真度。5.智能化区域安全体系研究。未来的区域安全管理员还需要对多个进入的移动台终端进行鉴别,解决谁是终端机主、是否有安全威胁、真实身份是什么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建立智能化区域安全通信体系,并将其保存在存储设备中,该体系可以实现自我学习。最后,通过实际应用对上述研究工作进行了验证,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满足了特定领域特定场景下的区域安全通信需求。
亢伟民[3](2021)在《基于概率成形的高谱效编码调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用户需求的不断提高,第六代移动通信系统对高频谱效率传输和高可靠性传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高频谱效率数据传输,目前大多数通信系统往往采用高阶正交幅度调制(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QAM)星座。在高谱效情况下,加性白高斯噪声(Additive White Gaussian Noise,AWGN)信道,采用规则的QAM星座调制距离香农限会有1.53 dB的成形损失。为了获得成形增益,可以采用概率成形(Probabilistic Shaping,PS)和几何成形(Geometric Shaping,GS)。相比几何成形GS,概率成形PS更易于硬件实现和速率匹配,目前获得了广泛的关注。本文以概率成形为核心,重点研究基于概率成形的高谱效编码调制技术。通过将PS技术与超奈奎斯特(Faster-than-Nyquist,FTN)传输、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等技术相结合并进行优化,提升高频谱效率场景下的可靠传输性能。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点如下:第一,在传统的概率成形编码调制方案中,AWGN信道,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ow-Density Parity-Check Code,LDPC)的码率是不灵活的。对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分时混合概率成形多元LDPC编码调制方案。其中,多元LDPC码的信息位符号通过分布匹配生成不等概分布的星座调制符号,多元LDPC码的校验位符号经过星座映射后得到等概均匀分布的星座调制符号。所提方案的LDPC码率不受限,可以速率匹配更灵活。通过平均互信息(Average Mutual Information,AMI)理论分析和错误性能的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案的有效性。当系统采用非格雷映射的8QAM、32QAM和128QAM星座调制时,相比传统的概率成形多元LDPC编码调制方案,本文提出的分时混合概率成形多元LDPC编码调制方案可以获得更好的可靠性能。第二,针对FTN高谱效传输,传统方案采取规则的QAM星座调制。为了提升系统的可靠性能,本文将概率成形技术与FTN传输相结合,针对16QAM和8QAM星座调制,提出了 FTN概率成形PS方案,获得了成形增益。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提升系统的可靠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概率成形的FTN预编码方案。基于平均互信息准则,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概率成形的FTN系统预编码优化算法,优化FTN PS系统的预编码系数。相比未预编码FTN PS方案,提出的FTN PS预编码方案可以获得预编码增益。第三,目前大多数概率成形编码调制方案考虑的是AWGN信道,在无线衰落信道中,进行概率成形研究的较少。为了获得分集增益和成形增益,在衰落信道中考虑将PS用于二维的QAM星座调制。本文研究了在瑞利衰落信道中的概率成形PS二元LDPC编码调制方案。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提升系统的可靠性能,本文提出了在瑞利衰落信道中的概率成形PS多元LDPC编码调制方案。同时,在提出的概率成形PS二元、多元LDPC编码调制方案中,基于AMI准则,通过遍历搜索寻找最优的星座旋转角度,获得分集增益。第四,上述三个创新工作都是在单天线系统中进行的优化设计,考虑多天线MIMO系统,在衰落信道中,本文提出了基于概率成形PS的调制分集MIMO系统编码调制方案。其中,信道编码考虑采用二元LDPC码和多元LDPC码。在基于概率成形PS的调制分集MIMO系统二元、多元LDPC编码调制方案中,基于AMI准则,通过遍历搜索寻找最优的星座旋转角度,获得分集增益。
曲至诚[4](2020)在《天地融合低轨卫星物联网体系架构与关键技术》文中提出随着地面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物联网已被越来越广泛地用于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然而单纯依靠传统地面物联网还远不足以实现“万物互联”的远大愿景。相比于地面网络,天基卫星网络具有高、远和广域覆盖的突出特点,对于实现对海上、空中以及地面系统难以覆盖的边远地区的服务有其明显优势,作为地面网络的补充和延伸或将为实现物联网全球无缝覆盖提供强有力支撑。但现有卫星系统通常存在缺乏一般性、通用性、协作拓展能力弱、与地面网络独立建设等缺点,同样难以满足未来“万物互联”对网络灵活性、扩展性、兼容性的需求,故亟需开展天地融合物联网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方面的研究,为未来物联网的天地融合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论文围绕物联网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应用服务需求,在综合考虑天地融合物联网结构复杂、业务多样、海量接入、资源受限等特点的基础上,开展天地融合低轨卫星物联网体系架构、业务模型、多址接入、干扰分析与频谱共享等方面的研究,以期为实现我国未来卫星物联网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一些理论基础。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传统卫星通信系统与地面通信系统相互独立、融合互通性差,难以满足未来物联网“万物互联”的需求。针对该问题,论文在卫星网络与地面网络融合研究基础上,借鉴地面5G移动通信的先进思想,结合卫星物联网潜在的应用需求提出了天地融合的低轨卫星物联网体系架构。同时,考虑系统资源开销与潜在应用场景,基于该架构提出面向轻量级控制的高效可信通信流程。最后,利用该架构的天地融合设计,从系统资源灵活调度与使用的角度提出天地协同组网机理,研究星地联合接入调度框架与分簇协作传输机制,通过上述设计为系统资源的合理分配与灵活调度提供基础。(2)在未来低轨卫星物联网全球化、多领域的应用趋势下,低轨卫星星座的高动态以及物联网业务分布的不均匀性将会给系统的性能带来不利影响。针对该问题,论文在对低轨卫星物联网的潜在应用类型和业务种类进行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卫星物联网应用的全球分布趋势,提出基于随机变参分析的全球物联网业务分布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结合卫星的运动规律对系统中不同节点不同时刻的业务量进行分析;通过遍历分析系统中的节点,明确卫星物联网应用分布对系统性能产生的影响,为设计更加合理的系统资源分配方式提供支撑。(3)未来全球覆盖、海量接入的服务场景下,低轨卫星物联网系统中单节点将不可避免地遭遇用户数据碰撞问题。针对该问题,论文在随机多址接入技术研究基础上,结合低轨卫星动态特性与功率差异,提出一种基于导航辅助及环状功率控制的上行准同步容碰撞随机接入方案;该方案利用导航信息完成准同步接入从而简化收端设计,同时,利用环状功率控制提升系统的捕获效率;随后,对系统的捕获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最后,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功率控制对系统捕获效率的提升作用,并验证了所提方案在低轨卫星物联接入场景下较同类型方案在系统吞吐率上有显着提升。(4)天地融合低轨卫星物联网作为空间信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频谱资源严重不足的背景下,与网内其他系统及地面移动通信系统在频率共用时所产生的干扰问题将使全网高效运行受到掣肘。针对上述问题,论文立足天地融合低轨卫星物联网体系架构,提出了天地融合低轨卫星物联网系统干扰分析模型。在对低轨卫星物联网潜在的受干扰场景进行了梳理与分析的基础上,从时间、空间、频率、功率多个维度对空间节点可存在性进行了研究,结合卫星的运动规律提出了轨道和频率联合分析模型,以所提联合干扰分析模型为依托对卫星系统间干扰及星地干扰场景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所列潜在场景的细分深入探究,明确了与低轨卫星物联网共享频率的空、地节点对其产生的干扰情形;随后,针对低轨卫星物联网系统和地面移动系统之间进行频谱共享的其中一类场景,以发射功率和地面系统的干扰门限为约束,以最大化时延受限容量为优化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最优功率控制的频谱共享方法,为今后系统频率资源分配与频率共用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陈雷[5](2020)在《基于通用滤波的无线通信新型多载波传输技术关键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面对未来海量设备的接入,作为无线通信系统关键环节的多载波传输技术,需要支持小包数据通信、低延时通信、碎片化频谱接入等不同业务的需求。而第四代无线通信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由于存在同步要求严格、带外功率泄露严重、保护间隔造成频谱利用率降低等问题,已无法适应多样化业务的实施。从而,可提供更高频谱效率以及更低带外功率泄露的通用滤波多载波(Universal Filtered Multicarrier,UFMC)、滤波器组多载波(Filter Bank Multicarrier,FBMC)等载波传输技术受到了广泛关注。UFMC融合了 OFDM与FBMC系统的优势,可对载波进行连续分配而无需插入保护频带;允许对用户带宽的差异化配置,且载波间无需严格同步和正交,具有较大灵活性;其滤波器时延长度远小于FBMC系统,有利于实现低时延传输及提高频谱利用率;采用正交振幅调制(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QAM),与多输入多输出(Multi Input Multi Output,MIMO)技术兼容性高。然而,UFMC 由于滤波器的引入也为多载波传输带来新的问题:滤波器对带内载波的干扰、载波频率偏移(Carrier Frequency Offset,CFO)对滤波信号的影响、多径衰落的影响、多用户接入导致系统复杂度提高等。本文针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主要工作及创新性成果如下:1、针对UFMC滤波器过渡带信号衰减问题结合载波间干扰展开研究,提出基于载波加权调制的ICS-UFMC方案。该方案依据滤波器过渡带特性对用户子带采用分区差异化调制策略,通过成对载波加权调制来提高边带接收信号功率,接收端反向解析完成对边带衰减信号的补偿,同时通过抑制接收信号间的干扰因子实现载波间干扰的自消除。仿真实验表明,相同频谱效率下,ICS-UFMC对比标准UFMC和OFDM系统,载波干扰功率比(Carrier-to-Interference power Ratio,CIR)性能可提升8-12dB,误码性能可提升1-5倍。在CFO较小的情况下误码性能可提升近1个数量级。该方案已获得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称:一种干扰抑制方法及装置,专利号:2016106209518)。2、针对ICS-UFMC重叠编码导致CFO引入相位误差高于标准UFMC系统的问题,本文提出抑制相位干扰的PICS-UFMC算法,核心思想是对滤波器过渡带载波对采用-π/2相位差的角度旋转加权方案,接收端采用反向角度加权来抑制CFO造成的相位干扰。经仿真实验验证,不同CFO条件下,PICS-UFMC方案误码性能均优于ICS-UFMC和标准UFMC方案,尤其对于较高CFO,该方案具有更为显着的性能优势,其误码性能可提高1倍以上。3、针对标准UFMC系统滤波时延扩展无法有效对抗多径衰落,特别是长时延信道传输时接收性能下降严重的问题,提出基于判决反馈均衡(Decision Feedback Equalization,DFE)和符号重构算法的 SCR-UFMC方案。该方案中DFE单元通过利用前一符号周期的判决反馈运算来消除符号间干扰;采用符号重构算法来完成缺失信息重构以避免载波间干扰的产生。在不同典型信道模型、不同QAM调制阶次以及非理想信道状态信息条件下进行仿真实验验证,方案可有效消除多径信道对UFMC传输信号的影响。在信噪比较大(>20dB)的情况下对比标准UFMC系统,短时延信道性能提升1倍以上,而长时延信道性能优势更加明显,误码性能可提升6-28倍。4、针对UFMC波形传输系统复杂度高于OFDM系统的情况,提出UFMC运算结构优化方案。对UFMC发射机提出频域滤波结构并提前完成用户信息抽取,这样既可以降低系统运算复杂度,又可提升系统传输效率,且接收机FFT运算规模也由2N点下降为N点。同时,针对用户信号多数“0”值填充特征并结合IFFT裁剪机制简化运算结构。对于接收机DFE单元,本文针对该过程仅需部分反馈信息进行运算的特点提出截短序列卷积方案,并将时域线性卷积改进为频域DFE快速运算结构,其运算复杂度在不同信道时延参数下均有较为显着的降低。
姜瀚乔[6](2020)在《基于Pico Cell的LTE同频干扰抑制研究》文中指出随着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移动通信网络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LTE网络带来的便利,因为LTE网络在保证低成本、多业务的基础上,满足世界范围内功能性的高度融合。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LTE网络,但LTE网络通常工作在2GHz或者更高的频率上,其穿墙损耗很大,在大型写字楼、地下停车场、体育馆等人流密集的地方,并不能给用户高质量服务,此时就需要部署覆盖范围小的微微基站(Pico Cell)来改善服务。所以微微基站主要部署在人流密集地区,由于LTE网络下行采用正交频分多址技术(OFDMA),上行采用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频分多址技术能有效的避免码间串扰,但频分多址技术给小区间带来干扰,尤其是小区边缘干扰。微微基站(Pico Cell)通常密集地部署在人流密集地区,提升频率复用以及消除小区间干扰。所以本课题针对微微基站(Pico Cell)小区间同频干扰协调展开研究。首先介绍了小区间干扰协调(Inter 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ICIC)应用的背景,阐述了国内外对小区间对干扰协调的研究,提出了ICIC在频域、时域中的应用。接着对ICIC技术进行简介,介绍了在时域引入几乎空白子帧(ABS)概念降低干扰,在空域引入多点协作(CoMP)方案来降低干扰,在频域引入FFR、SFR技术来进行小区间干扰协调。其次制定了基于微微蜂窝(Pico Cell)同频干扰协调的时序流程、关键参数方案、上下行ICIC方案。时序流程方案包括初始频带划分、小区ICIC关键参数选择、用户属性转换。关键参数包括过载指示、强干扰指示、相对窄带发射功率、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SINR)。上下行ICIC方案包括上行静态ICIC、下行静态ICIC、上行动态ICIC、下行动态ICIC。最后使用两台频带为band1的Pico Cell进行小区间干扰协调效果测试。使用邻区加0%负荷和邻区加50%负荷进行用户上下行传输速率测试,通过Log Viewer日志工具软件对从基站中读取的日志进行分析,通过读取基站日志,读取基站的传输速率以及SINR值。实测表明Pico Cell开启ICIC功能,小区间干扰得到有效的的协调。
李翔[7](2020)在《OCDMA-PON系统中地址码编码方案及其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互联网信息的爆炸式增长和人们对各式各样网络服务需求的急剧增加,进一步提高光纤通信网络的传输速率变得刻不容缓,而作为信息传送体系“最后一公里”的接入网技术则成为了提高通信网络整体性能的重要突破口。其中,无源光网络(PON)技术凭借其成本低廉、易于升级和管理等优势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目光。相比于其他PON技术,光码分多址无源光网络(OCDMA-PON)具有可随机接入、对业务透明、软容量和抗干扰性强等优点,其势必会成为下一代光接入网技术的最佳选择之一。OCDMA-PON系统的性能和成本与光地址码的选取、编解码器的设计及系统噪声抑制等光码分多址(OCDMA)关键技术密切相关,其中光地址码的选取是OCDMA-PON商业化过程中面临的最关键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重点对成本较低且能消除多址干扰(MAI)的频谱幅度编码(SAC)方案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设计出一种具有零互相关特性的一维SAC地址码——双重多对角码(DW-MD)。DW-MD码继承了多对角码(MD)和双重码(DW)的优点,它不仅能够有效抑制SAC系统中的相位感应强度噪声,还可以利用自身的双“1”结构减少系统所需的滤波器数量。高斯近似的方法被用来推导该地址码在接收机噪声干扰下的误码率(BER)公式,数值分析结果表明:与MD码相比,DW-MD码能够在不牺牲系统性能的情况下,使得系统所需的滤波器数量减少近一半。最后,利用OptiSystem对采用DW-MD码和MD码的SAC系统进行了仿真。当使用非理想的高斯型滤波器作为编解码器时,DW-MD码的眼图更加清晰端正,且BER值比MD码低8~14个数量级。(2)从传统变重码和检测技术两个角度分别提出一种多服务质量(QoS)方案。变重码方案基于DW-MD码码重越大,对应用户误码率性能越好的原理来提供不同的QoS;而检测技术方案则是通过改变频谱直接检测(SDD)技术检测功率的大小来提供不同的QoS。理论分析和实验仿真的结果均表明两种多QoS方案具备可行性。两种方案各有所长:前者性能稍好,相对节约频谱资源且适用范围较广;而对后者而言,系统中低级别用户的QoS升级更加便捷并且不会影响其它用户的性能,它更适用于低级别用户占比较低的情况。(3)针对一维SAC系统中用户容量受到光源带宽限制的问题,基于一维DW-MD码设计了具有固定码重和可变码重的二维频谱/空间地址码。推导出的BER公式及数学分析结果表明二维频谱/空间地址码能够大幅提高系统容量。最后,利用OptiSystem仿真平台得到了二维变重系统中两个不同等级用户的眼图和BER值,验证了二维变重DW-MD码具有提供多QoS的能力。
赵博[8](2013)在《WCDMA网络技术在银行通信系统中的应用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银行业原受地点固定、地域通讯条件等限制的传统运营模式,已无法完全满足当前各行业以及居民对资金频繁提取使用的要求,离行式ATM、移动网点等银行业务新模式便应运而生。离行式ATM、移动网点可实现随处设置,灵活调配部署,新的银行运营模式完全取代和扭转了传统银行业务量过小、租赁专线成本过高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对于迅速拓展银行业务具有重要作用。宽带码分多址-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是能够实现多点设置、移动随意、调配灵活的高速无线网络技术。在WCDMA技术的支持下,银行可以大大减少人工成本及运营成本,业务量可得到迅速提升。本文首先对无线网络与移动通信技术进行了梳理,并针对目前使用较多的三种3G标准(即WCDMA、CDMA2000和TD-SCDMA)有关的各项参数进行了比对,凸显了WCDMA的技术优势,在此基础上对WCDMA的基本原理和WCDMA核心技术以及其所涉及的移动通信技术都进行了较为认真、详细的分析。本文然后对现在银行业务中所使用的无线WCDMA网络基础架构进行了分析研究,突出了WCDMA结构较有线网络的特性和优势,在此基础上对应用体系的结构给出了一个组网设计方案,最后,针对WCDMA无线体系给出了进行相应项目的严格测试方案及安全方案,确保可以达到设计要求并满足日常应用的各种需要。本文也为银行业的备份无线网络提出了设计思路,目前在上海部分银行已有试点,运行情况良好,使银行的业务连续性得到更好的保障。
吴晓文,吴诗其,李乐民[9](1996)在《无线ATM通信网的关键技术与研究现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介绍支持多媒体业务的无线ATM通信网的关键技术,如协议分层模型与网络结构、物理层技术、多址访问控制协议、数据链路控制协议和网络管理与控制技术等,并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论述
吴克俭[10](1996)在《CDMA与ATM——理想的伙伴》文中认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是将当前独立的无线移动通信、无绳电话和无线寻呼系统综合为一体,为更广范围的业务及标准终端提供便利,它对以无线方式接入ATM网络有极高的要求.而码分多址(CDMA)被认为是可提供这类接入方式的技术.
二、CDMA与ATM——理想的伙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DMA与ATM——理想的伙伴(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5G+的Polar码增强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系统Polar编码及其应用 |
1.2.2 Polar码与NOMA技术的组合优化 |
1.2.3 空间耦合Polar码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1.3.2 论文各章节的关联关系 |
第二章 基于5G标准的Polar码研究 |
2.1 引言 |
2.2 Polar码基础简介 |
2.2.1 比特信道的可靠性估计 |
2.2.2 速率匹配 |
2.2.3 译码算法 |
2.3 5G-Polar码的典型结构 |
2.3.1 集中式CA-Polar码 |
2.3.2 分布式CRC辅助的Polar码 |
2.3.3 奇偶校验与CRC联合辅助的Polar码 |
2.3.4 5G-Polar编码流程 |
2.3.5 性能仿真与评估 |
2.4 系统5G-Polar码设计 |
2.4.1 系统CA-Polar码 |
2.4.2 系统DCA-Polar码 |
2.4.3 系统PCCA-Polar码 |
2.4.4 性能仿真与评估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SCMA系统的Polar码研究 |
3.1 引言 |
3.2 基于Polar编码的上行SCMA系统模型 |
3.3 基于SCL算法的Polar译码器外信息构造 |
3.3.1 基于信源端序列处理的外信息构造 |
3.3.2 基于码字端序列处理的外信息构造 |
3.4 基于SCL译码的联合迭代检测与译码接收机 |
3.4.1 基于Polar编码的SCMA系统联合因子图 |
3.4.2 基础联合迭代检测与SCL译码接收机 |
3.4.3 CRC辅助的联合迭代检测与SCL译码接收机 |
3.5 联合迭代检测与译码接收机的译码时延与复杂度分析 |
3.5.1 译码时延分析 |
3.5.2 译码复杂度分析 |
3.6 性能仿真与评估 |
3.6.1 外信息构造算法性能评估 |
3.6.2 BJIDS接收机性能评估 |
3.6.3 CAJIDS接收机性能评估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信息耦合技术的Polar码研究 |
4.1 引言 |
4.2 部分信息耦合Polar码设计 |
4.2.1 信息耦合 |
4.2.2 基础码编码 |
4.2.3 部分信息耦合Polar译码 |
4.2.4 部分信息耦合Polar码的错误概率分析 |
4.3 部分信息耦合Polar码在SCMA系统的应用 |
4.3.1 基于部分信息耦合Polar码的上行SCMA系统模型 |
4.3.2 联合迭代检测与部分信息耦合Polar译码接收机设计 |
4.3.3 基于外信息传输特性的部分信息耦合Polar码设计 |
4.4 性能仿真与评估 |
4.4.1 单用户系统下的性能 |
4.4.2 基于PIC-PCDCA-Polar码的SCMA系统性能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束语 |
5.1 论文主要工作总结 |
5.2 全文展望 |
附录1 缩略语说明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区域安全通信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移动通信系统 |
1.2.2 通信系统与通信终端 |
1.2.3 区域安全通信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区域安全通信理论基础 |
2.1 移动通信研究对象 |
2.1.1 2G移动通信技术 |
2.1.2 3G移动通信技术 |
2.1.3 4G移动通信技术 |
2.1.4 5G移动通信技术 |
2.2 SDR设备原理 |
2.3 云计算技术 |
2.3.1 虚拟化 |
2.3.2 云计算安全 |
2.3.3 云计算与通信的超融合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一种云环境下异构数据跨源调度方法 |
3.1 相关研究 |
3.2 算法模型 |
3.2.1 异构多源数据的预取 |
3.2.2 异构数据跨源调度算法 |
3.3 实验与分析 |
3.3.1 实验环境与实验过程 |
3.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一种云环境下改进粒子群资源分配方法 |
4.1 相关研究 |
4.2 算法模型 |
4.3 实验与分析 |
4.3.1 实验环境与实验过程 |
4.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节 |
第5章 一种智能化区域无线网络的移动台动态定位算法 |
5.1 相关研究 |
5.2 基于智能化区域无线网络的移动台动态定位 |
5.2.1 TDOA下约束加权最小二乘算法 |
5.2.2 融合及平滑过渡 |
5.2.3 TDOA/AOA混合定位算法 |
5.2.4 TDOA/AOA混合定位算法流程 |
5.3 实验仿真分析 |
5.3.1 实验环境与评估指标 |
5.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安全通信系统设计 |
6.1 软件系统设计 |
6.1.1 功能设计 |
6.1.2 界面设计 |
6.1.3 信令模组设计 |
6.2 硬件系统重要模块设计 |
6.2.1 时钟模块设计 |
6.2.2 CPU接口模块设计 |
6.2.3 ALC模块设计 |
6.2.4 DAC控制模块设计 |
6.3 实验部署与验证 |
6.3.1 实时控制过程和验证 |
6.3.2 传输验证实验设计 |
6.3.3 实验设备部署 |
6.3.4 天馈系统实验方案 |
6.3.5 实验安全事项 |
6.3.6 实验环境要求 |
6.3.7 实验验证测试及调试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基于概率成形的高谱效编码调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星座调制技术(概率成形与几何成形)研究现状 |
1.2.2 LDPC编码技术研究现状 |
1.2.3 超奈奎斯特技术研究现状 |
1.2.4 MIMO技术研究现状 |
1.2.5 调制分集技术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安排 |
1.3.1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 |
1.3.2 论文的结构与内容 |
1.3.3 论文各章节的关联关系 |
第二章 基于分时混合概率成形的编码调制方案研究 |
2.1 引言 |
2.2 系统模型 |
2.2.1 传统概率成形 |
2.2.2 分时混合概率成形 |
2.3 平均互信息 |
2.3.1 正交规则系统的CM-AMI和传统PS系统的CM/BICM-AMI |
2.3.2 分时混合概率成形系统HPS CM-AMI |
2.3.3 平均互信息对比 |
2.4 性能仿真与评估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概率成形的超奈奎斯特预编码方案研究 |
3.1 引言 |
3.2 概率成形在FTN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
3.2.1 系统模型 |
3.2.2 平均互信息 |
3.3 基于概率成形的FTN预编码优化 |
3.3.1 系统模型 |
3.3.2 预编码优化算法 |
3.3.3 平均互信息 |
3.4 性能仿真与评估 |
3.4.1 FTN PS系统性能仿真 |
3.4.2 FTN PS预编码系统性能仿真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概率成形在衰落信道下的应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系统模型 |
4.3 AMI分析及最优星座旋转角度设计 |
4.4 性能仿真与评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概率成形的调制分集MIMO系统方案研究 |
5.1 引言 |
5.2 系统模型 |
5.3 AMI分析及最优星座旋转角度设计 |
5.4 性能仿真与评估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主要工作总结 |
6.2 全文展望 |
附录1 缩略语说明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天地融合低轨卫星物联网体系架构与关键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天地融合信息网络发展情况 |
1.2.2 物联网业务特征与业务模型研究现状 |
1.2.3 面向海量连接/接入的多址接入技术研究现状 |
1.2.4 空间频谱资源使用与协调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天地融合低轨卫星物联网体系架构 |
2.1 引言 |
2.2 空间信息网络体系架构 |
2.3 天地融合低轨卫星物联网体系架构 |
2.3.1 低轨卫星物联网体系架构设计 |
2.3.2 面向轻量级控制的高效可信通信流程设计 |
2.4 天地融合低轨卫星物联网协同组网机理 |
2.4.1 星地联合接入调度框架 |
2.4.2 分簇协作接入机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全球卫星物联网集总业务模型研究 |
3.1 引言 |
3.2 全球卫星物联网业务特征分析 |
3.3 低轨卫星物联网全球业务集总建模 |
3.3.1 周期业务的叠加性分析 |
3.3.2 低轨卫星物联网全球业务建模方法 |
3.4 仿真与分析 |
3.4.1 仿真场景与参数设置 |
3.4.2 仿真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碰撞容忍的卫星物联网上行随机接入技术 |
4.1 引言 |
4.2 研究现状与场景分析 |
4.2.1 卫星系统上行随机接入技术研究现状 |
4.2.2 上行随机接入系统场景分析 |
4.3 基于导航辅助及环状功率控制的上行准同步容碰撞随机接入方案 |
4.3.1 物联网终端接入过程设计 |
4.3.2 SIC接收机工作流程 |
4.3.3 系统性能理论分析 |
4.4 仿真与分析 |
4.4.1 仿真场景与参数设置 |
4.4.2 仿真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天地融合低轨卫星物联网干扰分析与频谱共享策略 |
5.1 引言 |
5.2 天地融合低轨卫星物联网系统干扰场景分析 |
5.2.1 卫星系统间干扰 |
5.2.2 星地间干扰 |
5.3 干扰分析模型与频谱共享策略 |
5.3.1 空间节点可存在性模型 |
5.3.2 轨道和频率联合分析模型 |
5.3.3 星地干扰分析模型 |
5.3.4 基于最优功率控制方法的星地频谱共享策略 |
5.4 仿真与分析 |
5.4.1 卫星系统间干扰 |
5.4.2 星地间干扰 |
5.4.3 星地间频谱共享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下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5)基于通用滤波的无线通信新型多载波传输技术关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新波形技术研究现状 |
1.2.1 新型多载波技术概述 |
1.2.2 通用滤波多载波技术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课题来源和创新点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物理层新波形技术关键问题分析 |
2.1 4G基础波形OFDM存在的问题 |
2.1.1 OFDM系统带外功率泄露问题 |
2.1.2 OFDM多径传输的保护间隔 |
2.2 通用滤波多载波技术UFMC |
2.2.1 UFMC原型系统结构 |
2.2.2 UFMC子带滤波对带外功率的抑制 |
2.2.3 多径信道对UFMC信号传输的影响 |
2.3 滤波器组多载波技术FBMC |
2.3.1 FBMC调制解调原理 |
2.3.2 FBMC系统功率谱及带外泄露分析 |
2.3.3 FBMC波形的多径传输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UFMC的干扰抑制技术研究与性能分析 |
3.1 UFMC子频带干扰问题说明 |
3.2 基于滤波器过渡带的干扰抑制方法 |
3.2.1 UFMC传输模型及干扰分析 |
3.2.2 基于过渡带的干扰消除方案 |
3.2.3 实验结果与系统性能分析 |
3.3 基于相位误差的干扰消除方法 |
3.3.1 PICS-UFMC方案原理及相位误差分析 |
3.3.2 PICS-UFMC方案仿真及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径信道下符号间干扰抑制技术研究 |
4.1 UFMC时域滤波对抗多径时延的问题 |
4.2 UFMC发射机结构改进及多径信道模型 |
4.2.1 符号长度对UFMC波形传输的影响 |
4.2.2 改进型UFMC发射机结构 |
4.2.3 多径信道模型分析及信道估计问题 |
4.3 符号循环重构算法及UFMC接收机 |
4.3.1 基于SCR算法的UFMC接收机结构 |
4.3.2 UFMC符号循环重构算法 |
4.4 SCR-UFMC方案仿真及分析 |
4.4.1 SCR-UFMC方案仿真参数及信道模型 |
4.4.2 SCR-UFMC方案性能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波形传输系统复杂度分析与结构优化方案 |
5.1 复杂度对UFMC系统的影响 |
5.2 UFMC系统发射机结构优化方案及复杂度分析 |
5.2.1 标准UFMC系统复杂度分析 |
5.2.2 系统结构优化方法及复杂度分析 |
5.3 SCR-UFMC算法优化方案及复杂度分析 |
5.3.1 SCR-UFMC接收机结构及复杂度影响因素分析 |
5.3.2 基本结构与改进结构复杂度对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说明 |
图表目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6)基于Pico Cell的LTE同频干扰抑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移动通信网络的演进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二章 Long Term Evolution系统概述 |
2.1 Long Term Evolution移动通信网络系统架构 |
2.2 LTE蜂窝通信网络协议栈架构 |
2.3 微微蜂窝(Pico Cell)无线资源控制信令流程 |
2.3.1 Pico Cell小区搜索流程 |
2.3.2 LTE网络附着流程 |
2.4 LTE物理层相关概念 |
2.4.1 LTE Pico-Cell物理资源 |
2.4.2 LTE物理信号 |
2.5 LTE关键技术 |
2.5.1 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 |
2.5.2 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 |
第三章 蜂窝移动通信网络基站干扰协调的策略 |
3.1 小区间的频域干扰协调 |
3.1.1 部分频率复用(FFR)技术 |
3.1.2 软频率复用(SFR)技术 |
3.1.3 动态干扰协调技术(Dynamic ICIC) |
3.2 异构网络下的时域干扰协调 |
3.2.1 基于ABS时域干扰协调 |
3.2.2 基于Low Power ABS时域干扰协调 |
3.2.3 基于OFDM符号偏移时域干扰协调 |
3.3 空域干扰协调 |
3.3.1 联合处理(Joint Processing) |
3.3.2 协作调度/波束赋行(Cooperative Scheduling/Beam Forming) |
3.3.3 CoMP中的关键过程 |
第四章 微微蜂窝(Pico Cell)同频干扰协调与实现 |
4.1 小区间干扰协调(ICIC)的时序流程 |
4.2 LTE网络ICIC技术关键参数 |
4.3 Pico-Cell小区间干扰协调功能设计 |
4.3.1 静态小区间干扰协调 |
4.3.2 上行动态小区间干扰协调 |
4.3.3 下行动态小区间干扰协调 |
第五章 Pico Cell的小区间干扰协调功能测试 |
5.1 测试环境 |
5.2 测试方法 |
5.3 测试过程 |
5.3.1 邻区上行模拟加载0%负荷 |
5.3.2 邻区下行模拟加载0%负荷 |
5.3.3 邻区上行模拟加载50%负荷 |
5.3.4 邻区下行模拟加载50%负荷 |
5.4 测试结果分析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OCDMA-PON系统中地址码编码方案及其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2 OCDMA-PON系统及其关键技术 |
2.1 PON技术介绍 |
2.2 OCDMA-PON介绍 |
2.3 OCDMA-PON关键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3 OCDMA-PON中频谱幅度编码(SAC)方案的研究 |
3.1 概述 |
3.2 DW-MD码的设计及性能分析 |
3.3 对比采用DW-MD与MD码的系统仿真 |
3.4 本章小结 |
4 OCDMA-PON中变码重地址码编码方案的研究 |
4.1 概述 |
4.2 变重DW-MD码的设计及性能分析 |
4.3 从检测技术角度提出的多QoS方案 |
4.4 两种多QoS方案的系统仿真 |
4.5 本章小结 |
5 OCDMA-PON中二维频谱/空间编码方案的研究 |
5.1 概述 |
5.2 固定码重和变码重二维DW-MD码的设计及性能分析 |
5.3 二维变重系统的仿真与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 |
(8)WCDMA网络技术在银行通信系统中的应用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及应用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思路 |
1.4 本文拟解决的问题 |
1.5 本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WCDMA 的基本原理及核心技术 |
2.1 WCDMA 技术的产生及发展 |
2.1.1 无线通信与移动通信技术 |
2.1.2 3G 无线通信系统概述 |
2.2 WCDMA 核心技术及标准化 |
2.3 VPDN 技术在 WCDMA 系统中的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WCDMA 在银行中的应用需求及可行性研究 |
3.1 离行式 ATM 机的使用现状 |
3.2 有线网络物理空间的局限性 |
3.3 银行无线网络需求状况分析 |
3.4 WCDMA 在银行无线网络中的优势及可行性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WCDMA 网络体系在银行中的构建 |
4.1 应用网络体系组网模式 |
4.2 应用网络体系设备选型方案 |
4.3 应用网络体系实施方案 |
4.4 应用网络体系安全性分析 |
4.5 备份网络体系实施方案 |
4.5.1 备份网络体系构建 |
4.5.2 备份网络体系应急操作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配置、测试与应用 |
5.1 应用网络体系设备连接与关键配置 |
5.2 应用网络体系的测试 |
5.2.1 网络的连通性及可用性测试 |
5.2.2 网络的链路保活功能测试 |
5.2.3 网络的按需拨号功能测试 |
5.3 应用网络体系应用状况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工作回顾 |
6.2 成果及意义 |
6.3 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件 |
四、CDMA与ATM——理想的伙伴(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5G+的Polar码增强技术研究[D]. 吴熹.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2]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区域安全通信技术研究[D]. 赵盛烨.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 2021(09)
- [3]基于概率成形的高谱效编码调制技术研究[D]. 亢伟民.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4]天地融合低轨卫星物联网体系架构与关键技术[D]. 曲至诚.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3)
- [5]基于通用滤波的无线通信新型多载波传输技术关键问题研究[D]. 陈雷.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1)
- [6]基于Pico Cell的LTE同频干扰抑制研究[D]. 姜瀚乔. 大连交通大学, 2020(06)
- [7]OCDMA-PON系统中地址码编码方案及其性能的研究[D]. 李翔.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8]WCDMA网络技术在银行通信系统中的应用与实现[D]. 赵博. 上海交通大学, 2013(07)
- [9]无线ATM通信网的关键技术与研究现状[J]. 吴晓文,吴诗其,李乐民. 电信科学, 1996(11)
- [10]CDMA与ATM——理想的伙伴[J]. 吴克俭. 现代电信科技, 199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