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学通报1965年总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苏日娜[1](2020)在《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发展史研究(1920-1966)》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数理逻辑,又称符号逻辑、理论逻辑或逻辑斯蒂,数学的一个分支,用数学方法研究的逻辑或形式逻辑。数理逻辑诞生于17世纪末,迄今为止,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数理逻辑最初是作为“运用数学方法的逻辑”而兴起的。随后,数学的发展提出并要求解决数学的逻辑和哲学基础问题,于是数理逻辑又进一步发展成主要是“关于数学的逻辑”,并且与数学基础理论相结合,成了一门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广泛应用的数学科学。1920年,随着英国著名哲学家、数学家、社会活动家,数理逻辑的集大成者罗素(1872-1970)来华,数理逻辑正式传入中国。本文以1920-1966年间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为研究对象,在系统地挖掘、收集和整理原始文献和研究文献的基础上,进行了较为细致和深入的研究,力图从整体上厘清其发展的基本脉络,呈现主要科学家的贡献和中外数理逻辑交流等情况,较为客观地反映其发展水平和特点。本文主要包括以下4部分内容:1.分前史时期、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梳理数理逻辑的诞生及其各分支的发展历史。2.考察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学者对数理逻辑的引介工作。分析了罗素来华之前,中国学者关于数理逻辑的探讨以及罗素《数理逻辑》讲演的历史背景、内容与影响。围绕中国第一部数理逻辑译著《罗素算理哲学》及其引起的学术争论,探讨了数理逻辑被最初引进时中国学者的态度、学术水平与传播范围等问题。搜集了早期中国学者的数理逻辑论文,介绍了他们对集合论、数学基础、数理逻辑基础理论3个方面的引介工作。3.回顾和总结了数理逻辑在中国初步奠基时期(1920-1949)的发展历史及其特点。以汪奠基的《逻辑与数学逻辑论》、《现代逻辑》和金岳霖的《逻辑》3部具有代表性的著作为切入点,探究了这一时期中国学者数理逻辑研究的方向、水平与贡献。特别探讨了各层次数理逻辑教育的开展情况以及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第一批数理逻辑留学人员的学习与研究。4.回顾和总结了数理逻辑在新中国的建立与发展时期(1949-1966)的发展历史与特点。重点讨论了这一时期数理逻辑界为消除科学界和大众对数理逻辑的歪曲和误解所做的宣传与普及工作。分析了国内外学术交流的开展与“12年远景规划”对数理逻辑的助推作用,总结了中国学者在数理逻辑理论与应用领域取得的主要成绩。以1952年“院系大调整”为背景,讨论了数理逻辑专门人才的培养情况。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民国时期,以傅种孙、张申府、金岳霖、汪奠基为代表的先行者们为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引介和传播做出了卓越贡献。他们的引介工作是谨慎的、负责的,也是先进的。他们的工作使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发展具有了较高的起点和良好的基础,迈出了历史性的、坚实的一步。2.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初步奠基时期(1920-1949),国内学习和研究数理逻辑的人屈指可数,并没有广泛和稳固的发展基础。一些科学家的工作和具有前瞻性的成果没有产生应有的影响。数理逻辑只是中学、大学课堂里讲授的内容,并没有成为理论研究的主要对象。3.数理逻辑在新中国的建立与发展时期(1949-1966),为使数理逻辑具备持续发展的群众基础,中国数理逻辑学家开展了行之有效的宣传与普及工作。20世纪五十年代,数理逻辑研究机构相继成立,标志着中国数理逻辑发展已经从教学研究相结合的阶段进入专门研究阶段。这一时期,中国数理逻辑在逻辑演算、递归论及数理逻辑的应用等领域有比较集中的研究,尤其在逻辑演算、递归论两个领域取得了一些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成果。4.大学数理逻辑教育的开展为学科的发展带来了转折。1927年,金岳霖在清华大学哲学系开设数理逻辑课程。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国内接受数理逻辑教育的第一批留学人员出国深造,师从世界知名大师学习。他们回国后,投身教育与科学研究第一线,开创了我国数理逻辑崭新的局面。5.国家政策是助推数理逻辑发展的重要动力。1956年,《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颁布后,数学界及全国各地高等学校相应地开展了远景规划的实施工作。数理逻辑界开始了较大规模的有计划的科学研究,构建了中国数理逻辑发展的新格局。
常红梅[2](2020)在《中国初中算术教科书发展史研究(1902-1949)》文中研究指明算术是数学的一个分支,是数学的初级形态,专门研究有理数的性质和运算。算术在科学、数学、生活中处于重要的基础地位。在清末民国时期,算术作为代数、几何、三角等学科的基础,在小学和初中均设置,新中国成立后直至1962年才取消初中算术。初中算术作为小学算术的承接,是算术学科更高阶段的学习,在初步计算的基础上强调运算原理的学习与研究。初中算术同样与初中代数、几何相结合,在教科书中设置简单的代数、几何知识等。本研究以清末民国时期(1902—1949)初中算术教科书为研究对象,分四个时期,即清末时期(1902—1911)、民国初期(1912—1922)、民国中期(1923—1936)、民国后期(1937—1949),采用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探究中国初中算术教科书的发展历程;分析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初中算术教科书的编写理念、编排形式、内容体系、编写特点等;总结影响中国初中算术教科书变迁的内外部主要因素、初中算术教科书发展的整体特点;挖掘初中算术教科书编写者所持的数学教育观;得出可供当代中小学数学教科书编写借鉴的典型经验。本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为以下6个部分。1.清末时期,学习日本学校制度建设经验,建立中国近代新学制与新型数学课程制度。教科书编写群体主要以留日人员为主,以翻译、编译日本教科书为主。在近代教科书审定制度初定时期,初中算术教科书编写、出版呈现多元化趋势,为教科书的本土化探索奠定了基础。代表性教科书在编写理念、内容等方面体现出新颖性、生活化的特点。2.中华民国建立初期,民国政府建立新型的民主共和体制,制订、颁布《壬子癸丑学制》,在模仿日本等国外教科书的基础上,教科书编写逐渐本土化。教科书内容体系注重小学算术与初中算术的衔接性,凸显了初中算术实用性与生活化的特点。代表性教科书编辑者展现了先进的数学教育观,为近代数学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3.民国中期,中国学制系统取法欧美,1922年建立“六三三”学制。初中实行混合数学,算术与代数、几何、三角相融合编排设置。1929年转为混合与分科制并行。初中算术教科书编写坚持混合与单科并行策略,教科书呈现多元化趋势,编写出版达到了民国时期的高峰。混合数学教科书呈现各科知识巧妙融合及融入数学史内容丰富的特点,单科初中算术教科书注重算术内部各科知识的衔接性。4.民国后期,基本沿用“六三三”学制,数学课程标准在1936年课程标准基础上进行调整。以商务印书馆和正中书局、开明书店为代表的出版机构在资源短缺、条件困难的情况下,坚守教科书的出版,推动初中算术教科书的编辑、出版保持平稳前进。《实验初中算术》、《国防算术》、《中级算术》的编写出版极具代表性。5.阐释1902至1949年间分数概念表述与分类表述的发展演变历程。分数概念表述经历了份数定义、商定义交替使用或混合使用的复杂演变过程。分数分类表述经历了不同时期对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繁分数的表述演变。演变过程同样体现出分数如何使用及继承中国传统分数表述方法和接纳域外分数界的数学文化的演变。6.通过上述五部分的具体分析,总结影响1902—1949年中国初中算术教科书变迁的内外部主要因素有:初中算术教科书的编写,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及日本、欧美的影响。探析初中算术教科书发展的宏观与微观特点,得出可供当代中小学数学教科书编写借鉴的有益经验。
卢鸿[3](2020)在《中国中学数学教科书翻译引进历史研究(1949-2001)》文中研究指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的中学数学教科书建设走过了70余个年头,从最初的照搬苏联,到逐步实现中国化,再到根据我国的国情和教育环境编写适合自身的教科书,这些中学数学教科书编制的过程和历经的岁月,都见证了我国教科书蜕变的历程,每一位参与者对内容的审慎思量都刻在教科书的字里行间。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的教科书编制能力有限,于是翻译引进国外已经成熟的中学数学教科书就成为了一个快捷又不失明智的选择,其后的几十年间,我国也一直在翻译引进其他发达国家的中学数学教科书。然而,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译自苏联的教科书,对于译自其他发达国家教科书的研究极为稀少。于是,本研究搜集了翻译自苏联、日本、德国、英国、法国和美国不同时期的中学数学教科书,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通过对教科书本身的研读,并结合相应时期我国的中学数学教科书和教学大纲在引进前后产生的细微变化,从侧面映证这些翻译引进的中学数学教科书对我国的中学数学教科书建设产生的影响。从而得出以下结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1949—1957年),由于我国是直接照搬苏联的中学数学教科书,所以这一时期,苏联的中学数学教科书对我国的教科书建设影响是最大的,从后来的研究也会发现,这一时期的影响不仅范围广且时间久远,对中国的教科书建设的意义也极为重大。“数学教育现代化”和“文化大革命”时期(1958—1976年)的研究,包含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从第一次编写全日制十二年制中学数学教科书开始到文化大革命结束这一时期的翻译引进中学数学教科书的研究,发现受到“新数”运动影响的国外教课书在传入中国以后,我国的中学数学教科书也发生了些许的变化,“新数”运动的思想也略有渗透。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稳固发展时期(1977—2001年),因为我国教科书的编制体系逐渐完善,所以这一时期翻译引进的中学数学教科书并不算多,风格与众不同、独树一帜的美国几何教科书《发现几何》的翻译引进,使得其后中国出版的中学数学教科书学习了一些它的探究式学习理念,内容的实操性较之前更为突出,某些教学内容也有引进。不论在任何时期,中国在教科书编制方面都没有故步自封,而是博采众长式地向各国学习先进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理念,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同时,选择性地借鉴。苏联地中学数学教科书对我国的产生的影响最为深远,意义最为重大,其他几个国家的教科书也都或多或少地产生了一些影响,教科书的建设在某种程度上说可以提现出一部分时代的缩影。在文章的最后,结合所做的研究工作,阐述了在我国的教科书建设方面得到的一些启示,仅供教科书编写人员略作参考。
董玉成[4](2018)在《中国数学解题知识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解题是数学教学中的核心活动,我国基础教育有着庞大的解题活动累积起来的解题知识,不少国际学者亦称中国是一个解题大国,对中国数学解题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充满好奇。但我国学界以解题知识作为研究对象的讨论却并不多,并且研究主要集中于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解题研究内容的描述和某些特征的简略介绍。本研究试图对我国解题进行一个有历史纵深的探讨,即从源头开始把数学解题放在一个历史文化背景下进行视察。尤其以知识社会史的视角,对解题知识的生产和制造机制、传播、影响、有效性和局限性进行研究。同时考察外部要素与解题知识生产、制造、传播、影响、局限性的关系。具体的研究问题包括:(1)我国有关题和解题的基本概念是如何发展起来的?自1904年现代学校建立以来,中国基础教育中的数学问题、数学问题的求解的研究发展到今天有一些什么重要变化?谁是它的主要生产者?如何制造与传播?动力机制怎样?(2)我国社会变革、中西方数学及教育传统、国际问题解决等因素对我国数学解题知识有何影响?本研究主要采用了历史的文献分析的方法。文献来源包括读秀、中国知网、万方学位、大学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计划(China Academic Digital Associative Library,CADAL)、民国时期期刊全文数据库、EBSCO总平台等。通过研究得到如下主要结论,第一、现代题-解(答、证明)是西方数学东渐并在数学及教育“西化”后而出现,但有关解题的叙述系统要直至上世纪四十年代才趋于稳定。第二、我国数学解题知识在数量和范围的巨大增长出现在改革开放以后,不仅针对各年级,各种考试的习题集大增,各种题型研究,习题理论,解题理论也不断出现。特别是本世纪以来从心理学视角研究解题的开始增多。第三、在解题知识的制造生产和传播上,我国解题知识生产经历了五个阶段,明末到甲午战争前,解题知识的生产主要依赖于传教士及国内的数学家和数学爱好者助手的翻译和编译,此时的机构主要是传教士内在编译部门和我国自己成立的翻译机构。甲午战争后到四十年代末,大量日本、欧美国家的解题知识被翻译或编译,其生产者主要是留学生,三十年代后本土生产解题知识则开始占据主流,这段时间有大量的一线教师和大学教师参与了生产,其制造和传播主要依赖于象商务印书馆等私营出版机构。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这一阶段的解题知识主要分布于期刊、教学法、解题指导、自学丛书、习题集及教材,使问题和题解得到了极大丰富,这些知识主要来自于苏联,出版发行则主要由国有机构承担。第四阶段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是一个内容、面向极为丰富繁杂的时期,解题知识来源广泛,大部分出版社参与其中,是被批评为“题海战术”的时代。第五个阶段是本世纪近二十年。本世纪解题研究出现了一些新动向。数学教育博士,研究所和工作室等新的学术职位和研究机构已经出现,正促进解题知识的生产和制造。第四、在知识类型上,我国绝大部分解题知识属于经验性知识,很少部分是实证性知识。而经验性知识和一些实证得到的知识又可称之为方法类知识,即其目的或价值是为了如何解决某种数学问题,这类知识我们又可称之为解释性知识,它们是伴随解释和传播已有数学学科知识的过程而出现。第五、社会思潮、中西方数学和教育及西方解题知识对我国解题知识的生产和传播产生了深刻影响。数学的东渐是西方传教士传教不可得的副产物,西方宗教之所以难以在中国传播是因为中国并没有宗教传统,利玛窦挟伽利略、开普勒在使用数学上取得的巨大成功转而向徐光启等高层知识分子推销数学,但由于我国数学从未进入传统主流思想只被认为是小艺且传统数学精华的传承已中断,所以这些送来的数学均未能传播开来。再加《几何原本》这种演绎结构的数学大异于中国问答术草结构的数学著作,显然演绎结构的数学是不利于教学的,其作为教材必须做进一步解释和添加例题,而中国式数学著作是可以直接作为教材的,在没有对其做进一步加工的前提下自然不利于传播。我国后来的解题辅导类出版物显然是回归了问答术草的传统。到清,传教士显然认识到中国有重视教育的传统,于是兴办学校,数学作为教会学校的课程终于得到传播。由于三千年未有之巨变,中国逐渐认识到数学的实用价值,开始主动拿来数学,并在考试文化的深刻影响下现代数学知识最终被广泛生产和传播。而传统数学在改良、革命和改革的语境里若隐若现。第六、就解题研究来说,我国数学解题研究即使在49年后,其主题仍然主要源自国外,但显然,不管是否倡导传统,其底色被中国传统教育、数学及考试文化打下了深沉烙印,解题知识表现出强烈的中国特色。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用数学以外的视角来对解题进行研究较少见到。对problem solving的翻译、理解在不同时代我们赋予了完全不同的涵义。
吕世虎[5](2009)在《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历程及其启示》文中认为进入21世纪,我国实施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程研究空前繁荣。相对于一般课程理论研究而言,我国数学课程理论研究则处于刚起步阶段。数学课程理论研究的不足使得中国数学教育界在面对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实践提出的许多问题时显得无奈,对于数学课程改革的争论也是凭借个人经验有感而发,缺少理性的思考和理论的指导,常常陷入循环圈中。事实上,新一轮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实践提出的许多问题在历次课程改革中都曾经出现过,从历史的角度审视和研究这些问题应当是建构中国数学课程理论的重要视角。本研究的论题“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的发展历程及其启示”属于“中国数学教育史”的研究领域。该研究对于揭示中国数学教育的特征,建构中国特色的数学教育理论,解决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运用历史研究法、文献法、比较法、文本分析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来进行问题的研究与讨论。本文拟研究的问题是“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历史给予我们什么样的经验和启示?”对于这个问题,又分解为三个子问题: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历程是怎样的?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具有哪些特点?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历史对当今的数学课程改革有哪些启示?对于这三个子问题回答即是本研究的结论。本研究以数学教学大纲(数学课程标准)和数学教材的发展演变为线索,将中国当代数学课程的发展分为3个阶段:选择数学课程发展道路时期(1949—1957),探索中国数学课程体系时期(1958—1991),建立中国数学课程体系时期(1992—2000)。对每个阶段,从背景、事件及其影响三个方面梳理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历程。通过对当代(1949—2000年)代表性的数学教学大纲、主要的数学教材进行纵向比较,从课程目标(教学目标)、课程内容、课程选择性、课程编排方式等方面,梳理总结出这一时期数学课程发展具有如下特点:中学数学课程目标体系由只有一般目标发展成为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相结合的目标体系,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多方面、多层次,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比较完善的目标结构体系。对目标的陈述方式也经历了由抽象、模糊到具体、明确、可操作的过程;中学数学课程的知识领域和知识单元的数量呈“正弦曲线”变化态势;中学数学课程的选择性经历了由“一纲一本→多纲多本→一纲一本→多纲多本”的循环式发展;中学数学课程内容的整体编排方式经历了由“分科→混合→分科→混合”的循环性发展。平面几何受苏联几何内容处理方式的影响,采用论证几何体系,并成为50年中几何内容处理方式的主流。代数内容在各个时期都采用“数→式→方程→函数”的处理方式,也出现过采用“数→方程→式→函数”的处理方式。在上述基础上,对我国当今数学课程改革提出了如下建议:数学课程目标的表述应当继承重视“结果”的传统,“结果”目标与“过程”目标并重;数学课程目标的表述应当具体明确,将学段目标、年级目标、知识领域目标、知识单元目标、知识点目标结合起来;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应处理好稳定与发展的关系;数学课程内容的处理应恰当把握“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数学课程内容现代化应与学生接受能力、教师的教学水平相适应;数学课程的选择性,应关注地区差异,分类设置课程,编写区域化教科书,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数学课程内容的综合化要以主线统领,各知识领域内容相对集中,不宜太分散;几何内容编排应兼顾传统,采用实验几何与论证几何结合的方式为宜。本研究的创新之处是:以教学大纲、教材为线索,系统梳理了我国当代数学课程发展的历史,补正了已有研究中的一些缺漏;通过对教学大纲、教材的定量和定性比较研究,揭示了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特点;以史为鉴,对我国当今数学课程改革面临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建议。但在研究过程中,对于史料(特别是教材)的收集不全面,对教材的特点研究不够。一些结论还需要从理论上加以提炼。
于金霞[6](2020)在《民国时期数学科普著作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数学科普可以向广大群众普及数学知识与技能、传播数学方法与思想、弘扬数学精神与文化。中国近代数学科普发展壮大于民国时期,自五四运动后陆续有优秀的数学科普著作问世,一时间些颇有洛阳纸贵的味道。现代数学科普作品浩如烟海,一些民国时期出版的优秀作品渐渐湮没无闻,缺乏统计整理。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将搜集到的91册民国时期翻译引入的与国人自编的数学科普著作从时间、内容、适合学段、出版社、再版次数、作者与译者生平简介等多个维度上进行统计,完善史料梳理,既保护并传承了史料也为现代读者提供阅读索引。并从中发现:民国37年中20世纪30年代出版的数量最多;这些著作主要面向具有中学水平的读者,并注重其教学辅助作用;再版数量可观,三分之一翻译引入的著作有过再版、四分之一的国人自编著作有过再版;多数作者都有过中小学教学经历,且译者来自各行各业。为更加精细地探究民国数学科普著作的教育意义,采用个案研究法与历史研究法对该时期在中国流传的英国的Mathematical Recreation and Essays、美国的Riddles in Mathematics和日本数学家林鹤一的著作进行个案分析,详细论述其特点及影响;对国人自编的数学科普著作《古算趣味》与《数学游戏大观》进行个案分析,详细论述其特点、历史地位、教育意义及对当今的教育启示。发现民国时期的数学科普著作不仅为“科学救国”贡献了力量,也注重对读者学习兴趣的提升、数学思维的改善和数学文化的熏陶,还提倡在教育教学中恰当应用数学科普知识,且民国数学科普作家们秉承皓首穷经、兢兢业业并兼顾弘扬国粹与吸收西方新知的中庸之道,这都是值得现代教育工作者继承发扬的精神。
陈婷[7](2008)在《20世纪我国初中几何教科书编写的沿革与发展》文中认为几何课程是国际上历次数学教育改革的焦点。21世纪初,我国实施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几何内容的处理又一次成为数学课程改革争论的焦点之一。不少专家学者建议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不仅要借鉴国外,更要从我国中小学数学课程发展的历史中汲取有益的经验。从教育发展的轨迹来看,教育的发展和课程的发展,都与教科书的发展“携手共进”。深入系统地研究20世纪我国初中几何教科书编写的演变,探讨其演变进程中的特点及规律,对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研究运用历史研究法、文献法、比较法、个案分析法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系统探讨20世纪我国初中几何教科书编写的沿革与发展。主要研究:(1)20世纪我国初中几何教科书编写的沿革与发展历程:(2)影响20世纪我国初中几何教科书编写演变的主要因素;(3)20世纪我国初中几何教科书编写的沿革与发展对当今我国初中几何教科书改革的借鉴与启示。本研究以影响20世纪我国初中几何教科书编写的一些重大事件为线索,把20世纪我国初中几何教科书编写的沿革与发展历程划分为八个阶段,梳理了初中几何教科书编写演变的背景及脉络,并通过个案剖析了每个阶段初中几何教科书编写体系与内容处理方式的主要特点与问题。研究概况如下:第一阶段(1901-1922),我国以翻译、编译、改编日本的几何教科书为主:几何与代数、三角等内容分科编写:在公理体系上是严格的论证几何体系;内容及习题存在“繁、难、偏、旧”等现象。第二阶段(1923-1928),受欧美,尤其是美国数学教育倡导融合主义主张的影响,尝试把几何与算术、代数、三角等内容混合编写,几何体系被打乱,考虑更多的是知识点之间的衔接与融合。第三阶段(1929-1949),实验几何在我国开始流行,这一时期编写的一些初中几何教科书采取先实验几何后论证几何的处理方式;同时,翻译过来的一些分科编写的初中几何教科书也继续使用。第四阶段(1950—1957),以翻译、编译、改编苏联的初中几何教科书为主,与20世纪上半叶的初中几何教科书相比,内容有所删减,采用严格的论证几何体系;几何与代数、三角等内容分科编写。第五阶段(1958-1965),在尝试打破欧几里得公理体系的短暂实验后,初中几何教科书的编写重新确立了欧几里得公理体系的地位:几何与代数、三角等内容分科编写。第六阶段(1966-1976),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基本、有用、能学”成为教科书编写的指导思想,几何与代数、三角等内容混合编写。第七阶段(1977-1985),在经历了几何与代数、三角等内容的混合编写后,又重返分科编写的道路;在尝试扩大公理体系,删减繁琐的定理及其证明,精简习题的数量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第八阶段(1986-2000),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后,教育部提出“一纲多本”,多种版本的分科编写的初中几何教科书开始出现,在编写体系、内容处理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索。通过对20世纪我国初中几何教科书编写历史的梳理,探讨了影响我国初中几何教科书编写演变的主要因素。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变化以及国外数学教科书编写潮流是影响20世纪我国初中几何教科书编写演变的外部因素,几何学的发展历史以及不同阶段人们所秉持的几何教育价值观是初中几何教科书编写演变的内动力。在对史料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以下借鉴与启示:既面向世界又立足本国是初中几何教科书编写的基本立场:应辩证看待初中几何教科书分科与混合编写的“钟摆现象”;实验与论证的交叉融合是初中几何教科书编写演变的重要趋势。本研究试图创新之处在于:首次以大量的原始资料为依据,对近百年我国初中几何教科书编写的历史进行了系统梳理。其研究特色如下:第一,资料较为丰富和真实。收集了大量原始资料,系统梳理近百年我国初中几何教科书编写的历史变迁,尤其对20世纪下半叶一些地方性的教改实验中编写的初中几何教科书进行了梳理。第二,研究视角较新。本研究将20世纪我国初中几何教科书置于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历史背景下予以审视,尝试对影响我国初中几何教科书编写演变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第三,研究观点较新。在史料分析和合理论证的基础上,梳理和提炼了对当今初中几何教科书编写的一些借鉴和启示。本研究的不足:一方面,理论探讨深度不够,没有很好做到“史料”与“论点”的互动;另一方面,在资料的收集过程中难免存在挂一漏万的现象。
王晓霞[8](2006)在《中国数学教育研究史之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为数学教育研究史之研究,亦称数学教育学术史之研究。本研究在简要介绍我国20世纪前半叶的数学教育研究历史的基础上,以建国后的数学教育研究史为基本内容,以各时期数学教育研究的代表性研究成果为线索,在对我国数学教育研究的内容、思想方法和主要特征等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具体内容要点如下:一.1901-1949年分为一个阶段,以《教育杂志》为题材,对该时期一些重要的数学教育思想、教学方法产生的影响和专家们对这一时期数学教育的研究及相关论著、调查实验等作简要论述。二.建国初到文革前的数学教育研究。主要通过对《数学通报》1951-1966年所载有关数学史、数学教学研究、数学哲学等方面文章进行深入系统地分析。三.文革后(1976年)到现在的数学教育研究。以文革后《数学通报》(于1979年复刊)和《数学教育学报》(创刊于1992年,成为数学教育研究的重要阵地)两种杂志上所刊登的论文为主要题材,对文革后至今的数学教育研究进行分析研究,颇具代表性。四.对有我国数学教育研究者参加的重大国际交流会议,以及我国数学教育研究者与其他国家研究者之间的交流作简要论述,并分析所反映出的情况。五.通过回顾我国数学教育研究的历史,总结出其中存在的缺点。如,理论与实际脱节,研究者与教育实践者之间的鸿沟等问题,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改进的合理建议。
刘鑫[9](2020)在《中国与爱尔兰高中数学教材对比研究 ——基于基本初等函数》文中认为基本初等函数是高中阶段的重要知识点,是学生数学素养养成的关键,教材中基本初等函数内容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是一国公民数学能力的关键决定因素。借鉴国外教材编写的有益经验,有利于将我国教材编写得更加科学合理。本文使用比较分析法和个案研究法等方法,借鉴知识点难度模型,对中国与爱尔兰高中数学教材中基本初等函数内容展开研究,以期探索两国课程标准知识的分布、广度与深度差异,阐释教科书结构框架、概念引入与呈现、例题与习题编排以及信息技术运用等方面的内容编排差异。围绕两国现行代表性课程标准与教科书,本文从课程标准、内容框架、概念呈现、例题设计、习题安排、信息技术运用六个维度,对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个案研究,并对基本初等函数总体进行了概括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知识分布上,中国较为集中,而爱尔兰较为分散;广度与深度上,中国的知识广度大,对知识点要求多处于“了解”与“理解”水平,而爱尔兰的知识深度高,对知识点要求多处于“理解”与“掌握”水平;结构框架上,中国教学栏目多,而爱尔兰教学主线细致;概念引入与呈现上,中国引入的概念比爱尔兰稍多,且爱尔兰概念的呈现多为文字叙述,中国更注重数学符号语言的运用;例题与习题编排上,中国教科书例题数目多于爱尔兰,但习题数目较少;中国教科书中的例题、习题侧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而爱尔兰侧重对学生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运用水平上,中国运用信息技术的频次比爱尔兰高但其教学效果并不突出。中爱两国高中数学教材中的基本初等函数内容基本一致,但在内容分布、知识点广度和深度、结构框架、概念呈现、例题习题编排等方面略有不同;说明中国高中数学教材的编写不仅具备科学性,同时又具有中国特色;对比爱尔兰,我国高中基本初等函数部分应合理地增加知识点深度,适当增添习题的数量和难度。
内蒙古师大资料室[10](1993)在《历年论著目录》文中研究指明 说明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史研究所建于1983年9月13日,但科学史研究早于1956年即已开始,从1957年起发表论著。为完整起见,把建所以前发表的也包括在内,即从1957年到1993年9月(计36年零9个月)的科学史和其他论著目录约600篇(本),有选择地加以汇编。分为建所前和建所后两大部分,每一部都按年代划分,每年的论著又尽可能按出版月日先后排列,以年独立编排序号。所收论著目录主要是本所在编研究人员和研究生在所学习期间所完成的作品(有些是毕业离所后发表的),且主要限于公开发表者,也有少量较有影响的内部出版物上发表的和普及性文章,总计将近520篇(本)。其中建所前的有149篇(本),占总数的28.7%。在收入的目录中还包括本所人员主编或参加主编的出版物。有些论著是与所外人员合作的,本日录在收入时也把合作者的名字按发表时的署名次序列入,在其名后加星号(*)以示区别。
二、数学通报1965年总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数学通报1965年总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1)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发展史研究(1920-196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数理逻辑发展史概述 |
2.1 前史时期(古典形式逻辑时期) |
2.1.1 古典形式逻辑发展史简述(至17 世纪末) |
2.1.2 数理逻辑诞生的科学基础与思想基础 |
2.2 第一阶段 |
2.2.1 数理逻辑指导思想的提出 |
2.2.2 布尔代数与关系逻辑的建立 |
2.3 第二阶段 |
2.3.1 集合论及其悖论 |
2.3.2 数学基础三大学派对数理逻辑的贡献 |
2.3.3 公理集合论的创建 |
2.3.4 “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及其意义 |
2.3.5 逻辑演算的建立与发展 |
2.4 第三阶段 |
第3章 20世纪上半叶数理逻辑的引进 |
3.1 罗素《数理逻辑》讲演及其影响 |
3.1.1 《数理逻辑》讲演的历史背景 |
3.1.2 《数理逻辑》讲演的内容及其影响 |
3.2 《罗素算理哲学》及其引起的学术争论 |
3.2.1 《罗素算理哲学》成书背景与内容 |
3.2.2 《罗素算理哲学》引起的学术争论 |
3.3 张申府对数理逻辑在中国早期传播的贡献 |
3.3.1 张申府生平 |
3.3.2 数理逻辑学术活动与贡献 |
3.4 数理逻辑其他方面的引介 |
3.4.1 集合论与数学基础的引介 |
3.4.2 数理逻辑基础理论的引介 |
3.5 小结 |
第4章 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初步奠基(1920-1949) |
4.1 汪奠基《逻辑与数学逻辑论》与《现代逻辑》 |
4.1.1 《逻辑与数学逻辑论》 |
4.1.2 《现代逻辑》 |
4.2 金岳霖的数理逻辑贡献 |
4.2.1 金岳霖生平 |
4.2.2 《逻辑》及其影响 |
4.3 数理逻辑教育的初步开展 |
4.3.1 中等教育中的数理逻辑 |
4.3.2 高等教育中的数理逻辑 |
4.4 留学人员的数理逻辑学习与研究 |
4.4.1 留学人员基本情况 |
4.4.2 留学人员的学习与研究 |
4.5 小结 |
第5章 数理逻辑在新中国的建立与发展(1949-1966) |
5.1 数理逻辑的宣传与普及 |
5.1.1 对数理逻辑唯心主义的批判 |
5.1.2 数理逻辑科学价值的宣传 |
5.2 数理逻辑科学研究的全面开展 |
5.2.1 数理逻辑领域的学术交流 |
5.2.2 “12 年远景规划”中的数理逻辑 |
5.3 数理逻辑各领域重要研究成果 |
5.3.1 理论研究成果 |
5.3.2 应用研究成果 |
5.4 数理逻辑专门人才的培养 |
5.4.1 高等院校专门人才的培养 |
5.4.2 科研机构专门人才的培养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民国时期数理逻辑发展的特点 |
6.1.1 第一代数理逻辑学家的卓越贡献 |
6.1.2 数理逻辑是引介的对象,而非研究的对象 |
6.1.3 数理逻辑留学人员回国后开创新的局面 |
6.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数理逻辑发展的特点 |
6.2.1 数理逻辑从教学研究相结合到专门研究的阶段 |
6.2.2 国家政策助推数理逻辑的发展 |
6.2.3 中国数理逻辑学家的国际影响 |
6.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2)中国初中算术教科书发展史研究(1902-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问题 |
1.3.1 概念界定 |
1.3.2 研究范围 |
1.3.3 研究内容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思路 |
1.6 创新之处 |
第2章 1902—1911年中国初中算术教科书 |
2.1 清末时期历史背景 |
2.2 数学教育制度 |
2.2.1 数学课程标准的演变 |
2.2.2 初中(高等小学)算术教科书的审定 |
2.3 初中算术教科书概述 |
2.4 高等小学用算术教科书个案分析——以《高等小学用最新笔算教科书》为例 |
2.4.1 编译者简介 |
2.4.2 编写理念与编排形式 |
2.4.3 内容简介 |
2.4.4 名词术语 |
2.4.5 具体例析 |
2.4.6 特点分析 |
2.5 初中算术教科书译作个案分析——《中学算术新教科书》 |
2.5.1 编译者简介 |
2.5.2 编写理念与主要内容 |
2.5.3 具体例析 |
2.6 小结 |
第3章 1912—1922年中国初中算术教科书 |
3.1 民国初期历史背景 |
3.2 数学教育制度 |
3.2.1 学制与课程标准的演进 |
3.2.2 初中算术教科书的审定 |
3.3 初中算术教科书概述 |
3.4 个案分析——以《中学校用共和国教科书算术》为例 |
3.4.1 编者简介 |
3.4.2 编写理念与编排形式 |
3.4.3 内容简介 |
3.4.4 名词术语介绍 |
3.4.5 具体例析 |
3.4.6 特点分析 |
3.5 数学家寿孝天的数学教育观 |
3.5.1 寿孝天与杜亚泉、蔡元培 |
3.5.2 寿孝天对我国近代数学教育的贡献 |
3.5.3 数学教科书及教授法编写中体现的数学教育观 |
3.6 小结 |
第4章 1923—1936年中国初中算术教科书 |
4.1 民国中期历史背景 |
4.2 混合时期(1923—1928)初中算术教科书发展概况 |
4.2.1 学制与课程标准的演进 |
4.2.2 初中算术教科书的审定 |
4.2.3 初中算术教科书概述 |
4.2.4 个案分析(一)——混合数学中的算术 |
4.2.5 个案分析(二)——以《现代初中教科书算术》为例 |
4.3 混合与分科并行时期(1929—1936)初中算术教科书发展概况 |
4.3.1 课程标准的演进 |
4.3.2 初中算术教科书的审定 |
4.3.3 初中算术教科书概述 |
4.3.4 个案分析——以《复兴初级中学教科书算术》为例 |
4.4 小结 |
第5章 1937—1949年中国初中算术教科书 |
5.1 民国后期历史背景 |
5.2 初中算术教科书发展概况 |
5.2.1 数学教育制度 |
5.2.2 初中算术教科书概述 |
5.3 个案分析(一)——以《实验初中算术》为例 |
5.3.1 编写理念 |
5.3.2 主要内容、具体例析 |
5.4 个案分析(二)——以《建国教科书初级中学算术》为例 |
5.4.1 编者及教科书简介 |
5.4.2 编写理念与编排形式 |
5.4.3 内容简介 |
5.4.4 具体例析 |
5.4.5 特点分析 |
5.5 小结 |
第6章 1902—1949年初中算术教科书个案分析——分数概念表述及分类表述之演变 |
6.1 初中算术教科书中分数概念表述之演变 |
6.1.1 分数由来及其认识 |
6.1.2 清末初中算术教科书中分数的概念表述之演变 |
6.1.3 民国时期初中算术教科书中分数概念表述之演变 |
6.2 初中算术教科书中分数分类表述之演变 |
6.2.1 编译初中算术教科书中分数的分类表述 |
6.2.2 自编初中算术教科书中分数的分类表述 |
6.3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影响1902—1949年中国初中算术教科书变迁的主要因素 |
7.1.1 初中算术教科书编写本身的影响 |
7.1.2 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 |
7.1.3 日本的影响 |
7.1.4 欧美的影响 |
7.2 初中算术教科书发展的特点 |
7.2.1 宏观特点 |
7.2.2 微观特点 |
7.3 启示与借鉴 |
7.3.1 教科书的编辑与出版传递一种文化担当 |
7.3.2 探寻教科书编写的实用性 |
7.3.3 学习教科书编著者的智慧与甘于奉献的精神 |
7.4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3)中国中学数学教科书翻译引进历史研究(1949-200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表述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学习苏联时期翻译引进的中学数学教科书及其影响(1949—1957年) |
2.1 选用、改编解放区的教科书和比较通用的旧教科书 |
2.2 “以俄为师”时期翻译引进的苏联教科书 |
2.2.1 结构安排 |
2.2.2 内容设置 |
2.2.3 数学思想 |
2.3 对中国中学数学教科书编制的影响 |
2.3.1 对教科书内容编排的影响 |
2.3.2 对中国教学大纲的思想渗透 |
2.4 小结 |
第3章 “数学教育现代化”及“文化大革命”时期翻译引进的中学数学教科书及其影响(1958—1976 年) |
3.1 “数学教育现代化”时期翻译引进的日、法、德教科书(1958—1965 年) |
3.1.1 背景 |
3.1.2 结构安排 |
3.1.3 内容设置 |
3.1.4 数学思想 |
3.2 “文化大革命”时期翻译引进的英、美教科书(1966—1976 年) |
3.2.1 背景 |
3.2.2 结构安排 |
3.2.3 内容设置 |
3.2.4 数学思想 |
3.3 对中国中学数学教科书编制的影响 |
3.3.1 对教科书内容编排的影响 |
3.3.2 对中国教学大纲的思想渗透 |
3.4 小结 |
第4章 稳固发展时期翻译引进的中学数学教科书及其影响(1977—2001年) |
4.1 背景 |
4.2 翻译引进的美国中学数学教科书 |
4.2.1 结构安排 |
4.2.2 内容设置 |
4.2.3 数学思想 |
4.3 对中国中学数学教科书编制的影响 |
4.3.1 对教科书内容编排的影响 |
4.3.2 对中国教学大纲的思想渗透 |
4.4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启示 |
5.1 研究结论 |
5.2 启示 |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中国数学解题知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题记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概念与方法 |
2.1 概念及界定 |
2.2 研究框架 |
2.3 研究方法 |
第三章 理论背景和文献综述 |
3.1 知识的社会视角 |
3.2 我国数学解题知识研究综述 |
第四章 数学解题知识的源流 |
4.1 数学解题概念体系的形成 |
4.2 解题知识内容的演进 |
第五章 数学解题知识的生产制造与传播 |
5.1 明、清至民国数学解题知识的生产制造与传播 |
5.2 新中国数学解题知识的生产制造与传播 |
第六章 数学解题知识的性质和特征 |
6.1 数学解题知识的性质 |
6.2 数学解题知识的特征 |
第七章 中西方数学及教育交汇中的数学解题知识 |
7.1 中国传统数学和送来的数学 |
7.2 拿来的数学及教育与传统 |
7.3 改良革命改革语境中的数学解题知识 |
第八章 国际视野里的数学解题研究 |
8.1 主流数学解题研究:从经验到理论 |
8.2 数学解题知识的国际交流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作者简历和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后记 |
(5)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历程及其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引论 |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一) 数学教育学科建设的需要 |
(二) 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
(三) 中国数学教育走向世界的需要 |
二、有关概念及范围的界定 |
(一) 当代 |
(二) 中学 |
(三) 数学课程 |
三、研究问题的表述 |
第二章 文献述评 |
一、文献收集的基本思路 |
二、收集到的主要文献及其述评 |
(一) 中国官方的课程文件 |
(二) 中学数学教材 |
(三) 数学课程研究的文献 |
三、文献述评的总结 |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过程 |
一、研究方法 |
(一) 历史研究法 |
(二) 文献法 |
(三) 比较法 |
(四) 文本分析法 |
(五) 访谈法 |
二、研究过程 |
三、论文的结构 |
第四章 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历程 |
一、中国近现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简要回顾 |
(一) 学习外国数学课程时期(1862—1928) |
(二) 探索本土化数学课程时期(1929—1949) |
二、选择数学课程发展道路时期(1949—1957) |
(一) 继承和改造原有中学数学课程时期(1949—1951) |
(二) 全面学习苏联数学课程时期(1952—1957) |
三、探索中国数学课程体系时期(1958—1991) |
(一) 探索和尝试建立中国数学课程体系时期(1958—1965) |
(二) 数学课程发展遭遇挫折时期(1966—1976) |
(三) 继续探索中国数学课程体系时期(1977—1991) |
四、建立中国数学课程体系时期(1992—2000) |
(一) 制定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编写"六·三"、"五·四"制初级中学数学实验教科书 |
(二) 制定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编写普通高级中学数学实验教科书 |
第五章 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特点 |
一、从课程目标看数学课程发展的特点 |
(一) 课程目标体系发展的特点 |
(二) 课程目标内容发展的特点 |
(三) 结论 |
二、从课程内容看数学课程发展的特点 |
(一) 中学数学课程中知识领域变化的特点 |
(二) 中学数学课程中知识单元变化的特点 |
(三) 结论 |
三、从课程选择性看数学课程发展的特点 |
(一) 从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层面看数学课程选择性的特点 |
(二) 从教科书层面看数学课程选择性的特点 |
(三) 结论 |
四、从课程编排方式看数学课程发展的特点 |
(一) 从宏观层面看数学课程内容编排方式的特点 |
(二) 从微观层面看数学课程内容编排方式的特点 |
(三) 结论 |
第六章 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历史对当今数学课程改革的启示 |
一、中学数学课程目标的发展变化对当今数学课程改革的启示 |
(一) 课程目标的表述应继承重视"结果"的传统,"结果"目标与"过程"目标并重 |
(二) 课程目标的表述应具体明确,将学段目标、年级目标、知识领域目标、知识单元目标、知识点目标结合起来 |
二、中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发展变化对当今数学课程改革的启示 |
(一) 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应处理好稳定与发展的关系 |
(二) 数学课程内容的处理应恰当把握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
(三) 数学课程内容现代化应与学生接受能力、教师的教学水平相适应 |
三、中学数学课程选择性的发展变化对当今数学课程改革的启示 |
(一) 应关注地区差异,分类设置课程,编写区域化教科书 |
(二) 数学课程的选择性应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
四、中学数学课程内容编排方式的发展变化对当今数学课程改革的启示 |
(一) 数学课程的综合化要以主线统领,各知识领域内容相对集中,不宜太分散 |
(二) 几何内容编排应兼顾传统,采用实验几何与论证几何结合的方式为宜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6)民国时期数学科普著作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提出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4.1 数学科普读物的系统整理 |
1.4.2 著名数学科普读物的个案分析 |
1.4.3 对数学科普作家的研究 |
1.4.4 小结 |
1.5 研究方法 |
1.6 创新之处 |
1.7 研究思路 |
第2章 民国时期翻译、自编数学科普著作统计分析 |
2.1 翻译引入数学科普著作统计分析 |
2.1.1 分类统计 |
2.1.2 部分译者简介 |
2.1.3 翻译引入数学科普著作的特点及影响 |
2.2 国人自编数学科普著作统计分析 |
2.2.1 分类统计 |
2.2.2 部分作者简介 |
2.2.3 国人自编数学科普著作的特点及影响 |
第3章 在中国流传的外国数学科普著作之特例分析 |
3.1 劳斯·贝尔的Mathematical Recreation and Essays |
3.1.1 作者简介 |
3.1.2 Mathematical Recreation and Essays简介 |
3.1.3 Mathematical Recreation and Essays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 |
3.2 普诺·斯罗普的Riddles in Mathematics |
3.2.1 作者简介 |
3.2.2 Riddles in Mathematics简介 |
3.2.3 Riddles in Mathematics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 |
3.3 林鹤一的数学科普著作 |
3.3.1 林鹤一简介 |
3.3.2 林鹤一数学科普译著简介 |
3.3.3 林鹤一的数学科普著作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 |
第4章 国人自编数学科普著作之特例分析 |
4.1 中国传统古算学题材以许莼舫的《古算趣味》为例 |
4.1.1 作者简介 |
4.1.2 《古算趣味》内容简介 |
4.1.3 《古算趣味》的特点分析 |
4.1.4 《古算趣味》的历史地位 |
4.1.5 《古算趣味》对当今教育的启示 |
4.2 国外数学科普中国化——以陈怀书的《数学游戏大观》为例 |
4.2.1 作者简介 |
4.2.2 《数学游戏大观》内容简介 |
4.2.3 《数学游戏大观》特点分析 |
4.2.4 《数学游戏大观》的历史地位 |
4.2.5 《数学游戏大观》对当今教育的启示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5.2.1 研究不足 |
5.2.2 研究展望 |
附录1 翻译引入的数学科普著作 |
附录2 国人自编的数学科普著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7)20世纪我国初中几何教科书编写的沿革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有关概念及范围界定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意义与价值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价值 |
1.5 研究方法与过程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过程 |
1.6 论文框架 |
第2章 文献述评 |
2.1 我国中学数学教学大纲相关研究述评 |
2.2 我国中学数学教科书史相关研究述评 |
2.2.1 我国中学数学教科书演变研究述评 |
2.2.2 我国中学数学教育史研究述评 |
2.3 中学几何教科书相关研究述评 |
2.3.1 国外中学几何教科书改革历史回顾 |
2.3.2 中学几何体系及教科书类型 |
第3章 20世纪上半叶我国初中几何教科书编写的沿革与发展历程 |
3.1 20世纪我国初中几何教科书编写的沿革与发展的阶段划分 |
3.2 设立初级中学前几何教科书的编写(1901-1922年) |
3.2.1 翻译日本中学几何教科书(1901-1911年) |
3.2.2 从翻译到逐步自编的转变(1912-1922年) |
3.2.3 小结 |
3.3 倡导融合主义时期初中几何教科书的编写(1923-1928年) |
3.3.1 背景 |
3.3.2 教科书编写 |
3.3.3 教科书案例分析 |
3.3.4 教科书编写主要的特点与问题 |
3.4 开设实验几何时期初中几何教科书的编写(1929-1949年) |
3.4.1 背景 |
3.4.2 教科书编写 |
3.4.3 教科书案例分析 |
3.4.4 教科书编写主要的特点与问题 |
第4章 20世纪下半叶我国初中几何教科书编写的沿革与发展历程 |
4.1 学习苏联时期初中几何教科书的编写(1950-1957年) |
4.1.1 背景 |
4.1.2 教科书编写 |
4.1.3 教科书案例分析 |
4.1.4 教科书编写主要的特点与问题 |
4.2 “数学教育现代化”尝试时期初中几何教科书的编写(1958-1965年) |
4.2.1 背景 |
4.2.2 教科书编写 |
4.2.3 教科书案例分析 |
4.2.4 教科书编写主要的特点与问题 |
4.3 “文化大革命”时期初中几何教科书的编写(1966-1976年) |
4.3.1 背景 |
4.3.2 教科书编写 |
4.3.3 教科书编写主要的特点与问题 |
4.4 贯彻“精简、增加、渗透”方针时期初中几何教科书的编写(1977-1985年) |
4.4.1 背景 |
4.4.2 教科书编写 |
4.4.3 教科书案例分析 |
4.4.4 教科书编写主要的特点与问题 |
4.5 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后初中几何教科书的编写(1986-2000年) |
4.5.1 背景 |
4.5.2 教科书编写 |
4.5.3 教科书案例分析 |
4.5.4 教科书编写主要的特点与问题 |
第5章 影响20世纪我国初中几何教科书编写演变的主要因素 |
5.1 影响20世纪我国初中几何教科书编写演变的外部因素 |
5.1.1 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
5.1.2 国外数学教科书编写潮流 |
5.2 影响20世纪我国初中几何教科书编写演变的内部因素 |
5.2.1 几何学发展历史 |
5.2.2 几何教育价值观的对峙与调整 |
第6章 借鉴与启示 |
6.1 既面向世界又立足本国是初中几何教科书编写的基本立场 |
6.1.1 向国外学习的历史轨迹及其反思 |
6.1.2 国外几何教科书编写经验如何“本土化” |
6.2 应辩证看待初中几何教科书分科与混合编写的“钟摆现象” |
6.3 实验与论证的交叉融合是初中几何教科书编写演变的重要趋势 |
6.3.1 实验几何的教育价值与初中几何教科书的编写 |
6.3.2 论证几何的教育价值与初中几何教科书的编写 |
6.3.3 初中几何教科书编写需在实验与论证之间寻找恰当的平衡点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后记 |
(8)中国数学教育研究史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第一章 建国以前(1901-1949)的数学教育研究 |
一 一些重要的数学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对数学教育产生的影响 |
二 论文、专著、调查实验报告 |
三 专家们对这一时期数学教育的研究 |
第二章 建国初到文革前的数学教育研究 |
第一节 《数学通报》概况 |
第二节 1951-1966 年《数学通报》的发展里程及业绩 |
第三节 国外数学教育对我国数学教育的影响 |
第三章 文革后的数学教育研究 |
第一节 1979-1992 年的数学教育研究——以复刊后的《数学通报》为题材 |
第二节 1992 年以后的《数学通报》简述 |
第三节 1992-现在的数学教育研究——以《数学教育学报》为题材 |
第四节 数学教学改革实验研究及其影响 |
第四章 我国数学教育的国际交流 |
一 国际交流会议 |
二 人员往来 |
三 结论 |
第五章 结论 |
一 理论与实际联系不足 |
二 研究者与实践者之间的鸿沟 |
三 中学数学教育研究为主,不重视小学数学教育研究 |
四 数学教育研究的主题潮流化,受国家教育政策束缚严重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中外数学教育专家访谈录 |
一 写论文是用脚写而不是用手写——横地清教授访谈录 |
二 数学教育研究需要实践——钟善基教授访谈录 |
三 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勤能补拙——李迪教授之“专、恒、勤”三字原则 |
附录 2 中国近现代数学教育大事年表 |
附录 3 《数学通报》(1951-1992)论文统计表 |
附录 4 《数学教育学报》(1992-2005)论文统计表 |
致谢 |
(9)中国与爱尔兰高中数学教材对比研究 ——基于基本初等函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爱尔兰—教育推动国家发展的典范 |
1.1.2 “函数”的教育价值与地位 |
1.1.3 教材研究的重要地位 |
1.2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2.1 核心名词界定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 |
1.3.1 研究计划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1.4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相关研究 |
2.1.1 国内课程标准的相关研究 |
2.1.2 国际课程标准的相关研究 |
2.2 国内外高中数学教科书的相关研究 |
2.2.1 国内高中数学教科书对比研究 |
2.2.2 国际高中数学教科书对比研究 |
2.3 高中基本初等函数的相关研究 |
2.4 爱尔兰教材的相关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对象的选取 |
3.1.1 比较国家的选择 |
3.1.2 比较版本的选择 |
3.1.3 比较内容的选择 |
3.2 研究的工具 |
3.2.1 课程标准难度研究模型 |
3.2.2 例题综合难度模型 |
3.2.3 习题难度测量模型 |
3.3 研究的方法 |
3.4 研究的框架 |
第4章 中爱两国高中教材中指数函数的比较 |
4.1 课程标准中指数函数的比较 |
4.2 教科书中指数函数总体框架比较 |
4.2.1 章节结构的比较 |
4.2.2 内容编排的比较 |
4.2.3 教学栏目的比较 |
4.3 教科书中指数函数概念比较 |
4.3.1 概念引入的比较 |
4.3.2 概念呈现的比较 |
4.4 教科书中指数函数例题比较 |
4.4.1 例题背景的比较 |
4.4.2 例题数学认知的比较 |
4.4.3 例题运算的比较 |
4.4.4 例题推理的比较 |
4.4.5 例题知识综合的比较 |
4.4.6 例题综合难度的比较 |
4.5 教科书中指数函数习题比较 |
4.5.1 习题背景的比较 |
4.5.2 习题运算的比较 |
4.5.3 习题认知要求的比较 |
4.5.4 习题类型的比较 |
4.5.5 习题与例题的关联程度的比较 |
4.5.6 习题知识综合的比较 |
4.5.7 习题综合难度的比较 |
4.6 教科书中指数函数信息技术运用的比较 |
第5章 中爱两国高中教材中对数函数的比较 |
5.1 课程标准中对数函数的比较 |
5.2 教科书中对数函数总体框架比较 |
5.2.1 章节结构的比较 |
5.2.2 内容编排的比较 |
5.2.3 教学栏目的比较 |
5.3 教科书中对数函数概念比较 |
5.3.1 概念引入的比较 |
5.3.2 概念呈现的比较 |
5.3.2.1 对数 |
5.3.2.2 常用对数 |
5.3.2.3 自然对数 |
5.3.2.4 对数函数 |
5.4 教科书中对数函数例题比较 |
5.4.1 例题背景的比较 |
5.4.2 例题数学认知的比较 |
5.4.3 例题运算的比较 |
5.4.4 例题推理的比较 |
5.4.5 例题知识综合的比较 |
5.4.6 例题综合难度的比较 |
5.5 教科书中对数函数习题比较 |
5.5.1 习题背景的比较 |
5.5.2 习题运算的比较 |
5.5.3 习题认知要求的比较 |
5.5.4 习题类型的比较 |
5.5.5 习题与例题的关联程度的比较 |
5.5.6 习题知识综合的比较 |
5.5.7 习题综合难度的比较 |
5.6 中爱教科书中对数函数信息技术运用的比较 |
第6章 中爱两国高中教材中三角函数的比较 |
6.1 课程标准中三角函数的比较 |
6.2 教科书中三角函数总体框架比较 |
6.2.1 章节结构的比较 |
6.2.2 内容编排的比较 |
6.2.3 教学栏目的比较 |
6.3 教科书中三角函数概念比较 |
6.3.1 概念引入的比较 |
6.3.2 概念呈现的比较 |
6.3.2.1 弧度 |
6.3.2.2 正弦、余弦函数 |
6.4 教科书中三角函数例题比较 |
6.4.1 例题背景的比较 |
6.4.2 例题数学认知的比较 |
6.4.3 例题运算的比较 |
6.4.4 例题推理的比较 |
6.4.5 例题知识综合的比较 |
6.4.6 例题综合难度的比较 |
6.5 教科书中三角函数习题比较 |
6.5.1 习题背景的比较 |
6.5.2 习题运算的比较 |
6.5.3 习题认知要求的比较 |
6.5.4 习题类型的比较 |
6.5.5 习题与例题的关联程度的比较 |
6.5.6 习题知识综合的比较 |
6.5.7 习题综合难度的比较 |
6.6 教科书中三角函数信息技术运用的比较 |
第7章 中爱两国高中教材中基本初等函数的比较 |
7.1 课程标准中基本初等函数框架的比较 |
7.1.1 中国基本初等函数的框架 |
7.1.2 爱尔兰基本初等函数的框架 |
7.1.3 基本初等函数框架的比较 |
7.2 课程标准中基本初等函数的比较 |
7.3 中爱两国教科书中基本初等函数总体框架比较 |
7.3.1 章节结构比较 |
7.3.2 内容编排比较分析 |
7.3.3 教学栏目比较分析 |
7.4 教科书中基本初等函数概念比较 |
7.4.1 概念引入的对比 |
7.4.2 概念呈现方式的对比 |
7.5 教科书中基本初等函数例题比较 |
7.5.1 例题背景的比较 |
7.5.2 例题数学认知的比较 |
7.5.3 例题运算的比较 |
7.5.4 例题推理的比较 |
7.5.5 例题知识综合的比较 |
7.5.6 例题综合难度的比较 |
7.6 教科书中基本初等函数习题比较 |
7.6.1 习题背景的比较 |
7.6.2 习题运算的比较 |
7.6.3 习题认知要求的比较 |
7.6.4 习题类型的比较 |
7.6.5 习题与例题的关联程度的比较 |
7.6.6 习题知识综合的比较 |
7.6.7 习题综合难度的比较 |
7.7 教科书中基本初等函数信息技术运用的比较 |
第8章 回顾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1.1 中爱两国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对比研究的结论 |
8.1.2 中爱两国高中数学教科书对比研究的结论 |
8.1.3 中爱两国高中数学教材对比研究的结论 |
8.2 研究启示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数学通报1965年总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数理逻辑在中国的发展史研究(1920-1966)[D]. 苏日娜.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2]中国初中算术教科书发展史研究(1902-1949)[D]. 常红梅.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3]中国中学数学教科书翻译引进历史研究(1949-2001)[D]. 卢鸿.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4]中国数学解题知识的研究[D]. 董玉成. 华东师范大学, 2018(11)
- [5]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历程及其启示[D]. 吕世虎. 东北师范大学, 2009(11)
- [6]民国时期数学科普著作之研究[D]. 于金霞.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7)
- [7]20世纪我国初中几何教科书编写的沿革与发展[D]. 陈婷. 西南大学, 2008(09)
- [8]中国数学教育研究史之研究[D]. 王晓霞.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6(02)
- [9]中国与爱尔兰高中数学教材对比研究 ——基于基本初等函数[D]. 刘鑫.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10]历年论著目录[J]. 内蒙古师大资料室. 内蒙古师大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1993(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