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师应成为守法的楷模(论文文献综述)
吴传刚[1](2019)在《我国现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改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古以来各国都有对于教师标准的关注,但对于教师“专业”标准的研究则是在教师专业化研究背景下展开的。到20世纪80年代教师专业标准形成了自己的研究领域。我国对教师专业标准的研究起步较晚,是在21世纪初开始的,但发展较快,研究成果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取得了初步的成绩。特别是2012年我国正式颁布了幼儿园、小学、中学三个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提出幼儿园及中小学合格教师专业素质基本要求,正式开启了教师专业标准改革之路。这里选取了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内外教师教育发展的历史的梳理与比较,分析探求教师质量保障体系的核心要素——标准,并寻找教师“标准”发展的历史逻辑及现实规律,探求专业化背景下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理论基础及完善策略。研究中采取了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搜集了我国自1896年开始至2019年的我国关于中小学教师标准相关的大量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比较借鉴了法国、德国、日本、美国的教师标准发展中的基本经验。调查了我国中小学教师工作情况。从中发现了我国现行的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存在诸如工具理性过强人文关怀不足、对时代新要求反映不足、对在职教师要求不足、对新技术应用要求不足等问题。并依据人本理论、教师专业化、教师专业发展等理论结合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实际,提出了从丰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内容、完善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职前职后层次结构、保障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作用发挥、提高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水平四个方面的策略来完善我国现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
赵明月[2](2020)在《培智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表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特殊教育的发展,培智学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日益受到重视。《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颁布执行为培智学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供了指导。培智学校教师职业道德是指从事特殊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是调节培智教育教师和他人、集体及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定社会对培智学校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培智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表现研究能够丰富培智学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相关理论,为培智学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供理论支持,深入了解培智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表现和发展现状。本研究以道德内化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具身德育理论为基础,探讨培智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表现,为培智学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出教育建议,促进培智学校教师职业道德发展。本研究采用调查法、访谈法、个案研究法进行研究。选取7个城市,9所培智学校,205名培智学校教师作为调查研究对象,选取其中7名教师作为访谈对象,4名市级以上师德标兵作为个案研究对象。应用自编《培智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调查表》、《培智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访谈提纲》、《培智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个案研究记录表》,将培智学校教师职业道德分为忠于职守、教书育人、关爱学生、为人师表四个维度进行研究,对研究数据和相关信息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探讨培智学校教师职业道德的总体表现、不同群体表现和个体表现。讨论了教师职业道德构成要素体现培智教育特点、培智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中关爱学生的特殊性、培智学校教师职业道德成长过程中个体因素的重要性等问题。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培智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表现良好,具体表现依次为关爱学生最好,忠于职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次之;培智学校不同年龄、学历、教龄、职称群体教师,职业道德表现趋势基本一致,随着教龄增长,中年教师职业道德表现最好,具有高级职称、本科学历教师职业道德表现相对较好;关爱学生、个人努力是提高培智学校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关键因素。由此提出教育建议:结合培智学校特点引导教师提高职业道德素养;大力开展培智学校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培智学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制度建设。
顾莉[3](2019)在《以家风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价值目标的“最大公约数”,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就是通过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方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并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其中,家庭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场域,家庭不仅要养育家庭成员,还肩负着为社会培育合格社会成员的责任。与学校、社会等其他培育渠道相比,家庭培育具有特殊的比较优势,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对子女价值观养成具有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重要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家庭培育主要是通过家风实现的,因为家风在本质上体现的就是家庭群体的价值观念,是绝大多数家庭成员都能基本认同的价值取向。在特定家风中成长的家庭成员无形中就会受其熏陶,对价值观的形成产生深厚而持久的影响力。但是,家风在性质上有优劣之分,在特定历史时期,被认为是优秀的家风总是与当时当地的主流价值观相吻合的家庭风气,只有优秀家风才能充分发挥对主流价值观培育的积极作用。因此,在当前要想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家庭培育,首先就要创建当代优秀家风。这就是本文选题“以家风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出发点。当前,通过家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难点在于,很多家庭没有意识到“为什么要在家庭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此尚未形成足够的自觉意识。为回答该问题,本文采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理论上厘清家风的本质、家风和价值观之间的内在关系,阐明家庭和社会在对“现实的人”的培养目标和责任上具有一致性,进而提出良好家风是个体、家庭、社会在价值取向上的理性共识,良好家风应主动将主流价值观融入到家风建设中去,并自觉对家庭成员进行主流价值观的培育,培养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符合社会需要的人。为进一步探究在社会历史发展的实践中,如何通过家风建设促进主流价值观培育的,本文对传统家风和红色家风进行了考察。传统家风是中国古代传统哲学、伦理道德、价值体系等精神文化在家庭生活中的体现,通过家训、家书、家祠、家谱以及日常言行等形式在价值观培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传统家风蕴含丰富的优秀文化基因,是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但不可否认的是,传统家风从根本上说是为封建专制统治服务的,宣扬的是封建社会主流价值观。因此,对传统家风应当批判继承,合理借鉴并推陈出新。红色家风是指以优秀的中国共产党人为核心,领导广大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的实践中,自觉将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并用于家庭教育,通过优秀共产党人言传身教,形成的兼具革命性、先进性和民族性的家庭风尚,并借助群众性生产运动、法律法规、舆论宣传、思想改造等路径在人民大众中得以推广普及。红色家风传播了崭新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在社会主义新中国主流地位的确立。红色家风不仅是当代优秀家风建设的宝贵来源,更是在当代家风建设中继续保持着旺盛生命力,发挥家风建设的榜样示范作用。通过对传统家风和红色家风的研究,得到如下启示:主流价值观需要通俗化、生动化、大众化才能融入家庭;家风必然会随着主流价值观在社会变革中发生演变;家风建设必须要在先进理论指导下,对传统家风批判继承、推陈出新,才能创建优秀的新家风等,为当代家风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家庭培育提供借鉴。当前我国随着社会的变革、家庭结构的变迁、家庭教育理念的变化,家风也呈现出新特点和新问题,如大家族意识淡化、小家庭观念增强;传统与现代家风并存;对未成年子女“重智轻德”现象较普遍等。为进一步发挥当代家风在个人发展、家庭幸福、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就必须对家风进行有指导性地建设。在进行家风建设时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确保家风的方向性;传承优秀传统家风,彰显家风的民族性;把握世情、国情和民情,体现家风的时代性;结合现代家庭教育理念,提升家风的科学性;尊重家庭个性特征发展,包容家风的多元性。当代优秀家风在价值内蕴上应当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在内涵体系上应表现为:以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体现爱国爱家、家国共建的新型家国关系;以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体现共生共荣、共享发展的新型群己关系;以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体现敬业奉献、向上向善的新型处世原则。当代优秀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共同的历史和文化渊源,产生于共同的时代背景之下,有着共同的培育对象,这就为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家庭培育,用优秀家风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可能。但同时也要看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面向不同价值主体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主体是国家,是国家的建设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主体是社会,是社会的建设目标;只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才是直接面向个人的。而家庭培育的对象仅仅是个人,如果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再次整合和主体转化,就可能在家庭培育中忽略国家和社会的价值目标,从而造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培育中的部分缺失。所以,以家风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首先就是要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有内涵,针对家庭培育的特殊性,以个人为主体,进行目标导向的重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国家、社会层面价值要求,都融入到个人价值观的培育目标当中,形成基于国家层面的社会主义公民培育、基于社会层面的个体社会化培育、基于个人层面的健全人格培育三个目标导向。在形成目标导向的前提下,以家风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还要借助科学有效的方法,提升培育的有效性。如果价值观不正确,方法再好也枉然;价值观正确,但不注重方法,其效果甚微,甚至适得其反;只有价值观正确,并运用有效的方法,才能事半功倍、卓有成效。所以,在家风建设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方向和灵魂,科学的培育方法是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庭培育的方法主要包括:通过塑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家庭成员的价值观进行无形的熏陶和濡染,这是优秀家风最有效的培育方式;家长提高自身理论素养,掌握价值观培育有效手段,强化对子女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灌输与引导:发挥榜样示范作用,特别是父母自身的言行举止在对子女价值观培育中的示范作用;通过家庭成员间的情感交流与感化,在爱教结合中促进并达成价值观上的认同和共识;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家长发挥主动意识,积极规划、正确引导、适时升华,在实践中让家庭成员体验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家风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还应建构有效的机制,激发家庭培育的动力,提升家庭培育效果,实现外部环境的协同助推。首先,建构家庭培育的动力激发机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庭培育的根本动力,就是要通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保障人民意志、人民权利、人民利益的最大化实现,这样才能使个体、家庭、社会的价值需要得到真正的统一和最大化的满足,也才能激发个体和家庭自觉主动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家风建设的指南,并在家庭成员中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建构家庭内部优秀家风的激励约束机制,一方面通过目标激励、情感激励、物质激励等方式,形成家庭成员间良性互动的肯定性引导机制;另一方面通过义务性约束、警示性约束、惩罚性约束等方式,形成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对个体不良行为或价值取向发挥否定性鞭策机制。最后,建构外部环境的协同助推机制,包括:学校教育的家庭辐射,充分发挥学校价值观培育的优势,实现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家庭反哺”;社会环境的文化渗透,通过丰富的社区文化促进优秀家风建设,营造浓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氛围;大众传媒的舆论宣传,发挥大众传媒的舆论优势,大量弘扬优秀家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层次传播;国家权威力量的积极引导,通过顶层设计、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等手段引导优秀家风建设,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庭培育有效运行。
董文静[4](2020)在《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儒家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无可替代的优秀传统文化瑰宝。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也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各个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儒家人文精神强调“以人为本”的人本价值观念,追求“君子”的优秀人格,一生不断完善自身的修养,这些文化精髓对当今的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中的问题具有极大地修正与指导借鉴意义。高校体育教师作为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是高校教育往前发展的重要力量。2019年12月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突出强调了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意义,并再次突出强调“立德树人”是当前教育改革中的重点目标与要求,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加强落实包含高校体育教师在内的高校教师师德水平建设。师德的建设更应扎根于传统优秀文化,汲取精华。因此,将传统儒家人文精神的精华融入到高校体育教师的师德建设当中去,是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是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呼应,更是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发展的重要一步。本研究综合运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归纳法等研究方法,从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中的师德失范现象以及人文精神缺失现象入手分析,通过阐述儒家人文精神对于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修正指导作用,旨在探讨儒家人文精神融入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路径,初步得出以下结论:1.当前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中存在敬业意识薄弱、自我提升意识不强、育人意识不强等失范现象以及人文精神缺失,这不仅损害了高校体育教师的群体形象,更阻碍了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表明了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亟待加强。2.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有利于高校体育教师师德水平的提升,有助于继承与传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新时代师德师风的建设,也进一步推动了传统文化传承的发展战略,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3.儒家以人为本、仁爱、博学、笃志、终身学习、尊师重教、诚信、忧患责任意识、义利观等人文精神可为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提供有效的文化元素支持。4.以“君子”人格为指导,依据义利关系、安贫乐道、仁礼并重、自省自克、经世致用等原则,构建的高校体育教师师德规范指标体系由7个一级指标以及66个二级指标构成,该体系可为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的师德建设提供有效的方法支撑。5.以“德治”思想为指导,建立一个既包含“德性”又包含“德行”在内的高校体育教师师德评价指标体系,由6个一级评价指标以及45个二级评价指标构成,可为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的师德评价提供参考。6.基于儒家人文精神提出的弘扬“人本”精神,重塑教育理念、重视“义利”精神,提升个人品质、坚定“笃行”精神,力求精业博学、坚定“乐道”精神,提升敬业意识、遵循“师道”精神,发挥榜样作用等举措,可为提升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水平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7.可通过加强政策保障、健全教育法律法规、增大师资培训资金投入、完善师德考核制度、依法实施社会舆论管控等方式保障基于儒家人文精神的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落实。
张秦[5](2019)在《媒体视角下的幼儿教师形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教育的进步,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开端,在教育领域占据着及其重要的地位。近几年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人们对学前教育的关注越来越多,幼儿教师在网络媒体中的曝光度也逐渐增多。2017年“携程亲子园”、“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的曝光,负面报道频发,社会公众由此对幼儿教师群体产生强烈质疑,幼儿教师群体一时之间被推向风口浪尖,因此,有必要站在网络媒体视角下探讨幼儿教师形象。本研究期望通过对网络媒体中的样本进行研究,客观呈现幼儿教师在媒体中的形象,并总结出幼儿教师形象特征,以此引导社会大众正确认识幼儿教育和幼儿教师的角色与形象。研究通过在Alex网站排行榜中选取影响力较大的腾讯网、搜狐网、新华网三家网络媒体,并选取了 2014-2018五年中关于幼儿教师的2052篇幼儿教师相关报道为研究对象。主要采取量化统计与案例分析法,通过对网络媒体中相关报道的数量、性质、内容、语言与情感等方面进行统计与分析,再结合对案例内容的分析后发现网络媒体中的幼儿形象特征呈现为:幼儿教师媒介形象由“单一化”走向“饱满化”;不同维度报道性质的“导向化”与“差异化”;不同形象报道主题的“多元化”与“失衡化”;不同媒体报道语言情感的“偏激化”与“局部化”;新闻报道人物中的“神圣化”与“污名化”五个方面。通过对幼儿教师形象特征的总结,结合对访谈对象进行访谈后整理出的访谈资料,发现网络媒体对幼儿教师的新闻报道负面多于正面,幼儿教师形象在社会中受到严重损害,受众对幼儿教师形象的印象大打折扣。由此所带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幼儿教师群体自身以及社会两个方面:首先,在幼儿教师自身方面。使幼儿教师群体责任感缺失以及职业认同感削弱;其次,在社会方面,使社会对幼儿教师的公信力降低,强化家长的质疑心,社会刻板印象加深以及网络媒体信誉度降低。可见,网络媒体报道幼儿教师负面形象带来的影响不容小觑。针对研究结果,为改善网络媒体中幼儿教师形象提出如下建议与思考。第一,幼儿教师自身严以律己,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学会调节消极情绪并且在面对负面报道时积极面对;第二,幼儿园加强风险意识,提高教师队伍质量,提升幼儿教师准入门槛,同时也要加强监督管理;第三,网络媒体应强化责任意识,优化网络环境;追求客观真实的新闻报道;第四,社会公众营造积极向上的教育大环境,受众应该打破偏见,提高信息分辨能力,同时政府也应该加强监督与管理。
李蓉[6](2020)在《高考全国卷政治主观题的特点及启示研究 ——以近五年试题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高考试题在新课程改革及高考评价体系的要求下不断变化,这对高中阶段的教学是新的考验与挑战。高考思想政治试卷主观题在“立德树人”理念指导下,反映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注重考查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高考思想政治试卷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具有导向作用,把握高考思想政治试卷主观题命题方向及素养要求对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性、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近五年的高考思想政治全国卷主观题为例研究高考政治主观题的命题特点及素养要求,并高中复习备考及素质教育中学生的“学”及教师的“教”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及策略。主要内容有以下几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从新高考改革的背景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来分析研究高考思想政治全国卷主观题的重要性,分别从顺应新高考改革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及解题能力、提高教学针对性有效性三个方面分析。第二部分总结2015年至2019年的高考思想政治全国卷主观题,从试题的立意、选材、设问、答案设置等方面归纳对比得出高考思想政治全国卷主观题的特点。如立意坚持立德树人、发挥命题的价值导向和育人功能,素材选择上关注社会时政热点,知识考查注重基础知识、考查知识的深度理解及综合运用,答案设置科学精细化、注重生成性与层次性。第三部分根据试题特点对学生解题思路及复习策略提出针对性建议:首先是明确设问掌握答题方向,其次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最后调用知识规范组织答案。第四部分根据试题特点对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提出针对性建议:应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加强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创新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关注时政热点,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基础知识,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教育部[7](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许烨[8](2014)在《当代高校教师职业伦理及其建构研究》文中提出高校教师职业伦理作为处理高校教师的各种社会关系的道理,体现的是社会对高校教师的要求,具有社会占主导地位的价值取向。它充分地肯定并积极地参与到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之中,承认社会发展对社会存在的“善”的价值。它与一般伦理的相区别体现在多向性、群体性、道义性、导向性、担当性、去魅性等特点,是一种指导高校教师人际交往的“统一思维”。研究高校教师职业伦理,对加强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解决目前部分教师道德失范问题,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体现了科学性要求、示范性要求和时代性要求。通过对中西方教师职业伦理历史演进的梳理,可以发现我国传统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德性”,强调仁义、兼爱,教学交往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自身人格的修养;而西方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学道德”,强调的是美德、理性与信仰,教学交往以学生为中心,从如何培养学生的角度出发制定和规范教师的职业道德。二者互有长短。作为道德实践者,在专业实践中高校教师的伦理定位应该是什么?是践行德性。高校教师德性作为高校教师职业伦理的最核心原则,具有个体性、多向性、内化性、公共性和自觉性等特征。高校教师德性伦理作为道德原则居于主导地位,统帅和支配着教师职业伦理规范和交往实践,具有广泛的指导性和约束力,是整个高校教师职业伦理的核心和精髓。目前围墙内外存在的道德困境、压力和挑战给部分教师带来了损害和干扰,使其道德意识、伦理功效和道德实践无法同步,导致少数教师最终放弃了自己的专业精神,走向追求名利之路。我国高等教育的现实,客观上要求教师回归传统德性生活,教师通往“至善”之路显得尤为必要。本章将焦点放在教师是围墙内道德教育者这一必然的角色上,以培养学生品质需要具备的具体美德,如公平,尊重而带着关怀之心对待他人,具有道德责任感和义务感,能够利用专业领域的权威来感召学生,具备道德理性能力用以德行实践。高校教师职业伦理规范是德性伦理的展开和具体化,教师德性通过其职业伦理规范来加以指导和调节。高校教师职业伦理规范体现于对教师普遍行为的制约,对教师个体行为的约束,对教师专业实践提供伦理支撑。高校教师交往中的道德责任和专业精神需要倚靠高校教师职业伦理规范和标准来建构,虽然高校的教育、教学、科研注定“教师”必须是一个在道德上负责的职业,但强加于教师的形式化规范并不利于教师建立较强意识的专业伦理。基于差异形成的现代社会的多样性伦理规则为高校教师德行提供道德支柱,不仅有道德规范,有学术规范,也有生活规范。高校教师作为自主的人而自由存在,应该鼓励教师作为一个伦理专业人员来主动构建自我,而不是被动服从伦理规范和标准。高校教师职业伦理规范应该为教师提供知识基础,以及让他们主动获得道德力量来克服自身在师生交往、同事交往、社会交往情境中所面临的挑战。高校教师交往伦理则是教师道德实践的表现形式,是教师德性与职业伦理规范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高校教师在伦理实践过程,即师生交往过程中通常会遇到一些伦理困境和紧张状态,主要涉及教学交往中的一些伦理问题。一方面,高校教师作为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他人”需要在道德和伦理上有责任的保护学生成长的健康,另一方面作为教学中的理性主体需要认清教学交往中学生的他者地位。因此,高校教学在本质上也是一种道德努力。其次高校教师在面对同事交往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些伦理困境,需要保持对同事、对群体的忠诚和团结,但当一些“道德迷惑”现象发生时,教师间接表达出的懦弱意识,以及他们在克服同事处于道德问题中时遇到的压力和困难,清晰地表明教师在处理这种紧张状态时伦理知识的欠缺。现代社会中正统的管理被一种不言自明的论断——“好的组织将产生好的人”所引导,伦理问题的解决与合理的制度设计密切相关。以良心与正义、人格与自我、平等与自由为价值取向的理想高校教师职业伦理秩序,在他律社会表现为依靠爱国守法的和谐政治秩序,公平自由的教师宪政秩序,德行公益的教师行为秩序,宽容信任的教师生活秩序,从“世俗”走向“神圣”的教师道德秩序。基于高校教师“在伦理道德意义上应该如何成长为教师”和视其为“德育共同体”,依靠社会对高校教师“有所为”的价值期待,培养有德之师的目标,本研究提出构建高校职业伦理共同体。以情感的德性生活、差异的规范伦理、交往的学术共同体、和谐的伦理秩序为基础,构建广博求真的专业知识共同体,人本理性的伦理精神共同体,关怀向善的德行规范共同体,自律严谨的科研学术同体,良心忠诚的社会服务共同体。
褚楚[9](2019)在《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乡村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微观基础。随着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关于如何加强乡村治理有效性问题的探讨成为许多学者研究的关注重点。与许多从转变乡村治理模式、调整乡村治理结构等视角出发展开的研究不同,本文从“现代国家的构建与有效运行依赖于一个规模庞大且素质优良的官僚组织”这一视角出发,探讨了基层官僚主要构成群体、党和国家治理乡村社会的主要力量——乡镇公务员其素质与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之间的互动关系。一方面,在“国家——社会”理论分析框架下,乡镇公务员是连接国家政治社会和乡村民间社会的纽带与桥梁,要完成乡村基层治理这样一种兼具政治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特殊社会分工,既应当具备坚定地政治素质、熟练于正式制度规则和政治权威的运用,发挥好政治传输功能,也应当具备合理运用手中的自由裁量权来化解地方利益冲突和治理困境的乡土智慧,为乡村百姓解决好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另一方面,乡村治理现代化过程中乡镇政府的职能及其发挥职能的具体方式发生转变,对乡镇公务员观念意识、知识能力和心理素质各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乡镇公务员的素质培育对于提升乡镇政府治理能力、构建现代化的乡村治理体系以及维护乡镇政权公信力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新制度主义理论为研究的总体分析框架,以乡村治理现代化为研究背景,以治理理论、街头官僚理论、理性行为选择理论、素质模型理论和培训的相关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综合运用了理论分析、实证研究法、文献研究和比较研究法,对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探讨。本文主要探讨和解决了如下几个问题:首先,探讨了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乡镇公务员应当具备的素质内容。一方面基于治理理论,从乡村治理过程中乡镇政府承担职能的三个维度——即纵向维度的执行性职能、横向维度的协调性职能、以及前后维度上的规划引导与服务保障职能,探讨了乡村治理对乡镇公务员提出的基本素质要求,即应当具备坚定的政策执行素质、积极的三农服务素质和良好的统筹协调素质。另一方面依据善治和善政的相关理论,探讨了乡村治理现代化对乡镇公务员素质提出的更高要求,即具备更强的基层组织建设素质、民主与法治素质、统筹规划与协调素质、运用现代治理技术和治理工具的业务能力素质、以及预防、化解和应对突发危机的素质等。其次,从理论逻辑和现实需求两方面探讨了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现实意义与必要性。从理论逻辑上,一是基于街头官僚理论和理性行为选择理论,在“工作环境—行为选择”分析框架下,以自由裁量权和行为选择空间为逻辑起点,探讨了乡镇公务员的几种典型行为选择模式,如政策的变通执行、规则依赖、一线弃权等;二是基于素质模型理论,乡镇公务员的外在行为表现是其素质构成的一部分,并且由其内在的观念意识、性格品质以及知识能力等素质综合作用而形成,进而结合素质是由“意识灌输、知识学习、能力锻炼和习惯养成四个环节反复循环而形成”的这一基本规律,论述了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对于矫正乡镇公务员在工作中的行为选择偏差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从现实需求的角度,本次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谈、媒体案例分析等途径考察了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的现状,发现了当前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整体存在不足,例如政治意识和政治理论知识不足,民主素质和法治素质不高、职业道德责任亟需增强,文化业务素质有待提升、身体和心理素质仍需提高等,与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因此迫切要求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提高乡镇公务员整体素质水平与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要求相适应。第三,通过对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历史和现状的考察,分析了当前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中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例如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素质培育的方式较为单一、公务员培训教育资源供需不平衡等,究其原因:一是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体系不健全,导致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工作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二是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保障机制不健全,基层教育培训资源和经费拨付难以得到保障;三是由于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主体的观念意识淡薄,对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工作缺乏端正的态度和足够重视。第四,通过对比分析国外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几种主要的特征类型和主要做法,即以英国等英联邦国家为代表的“需求导向型”、以美国为代表的“能力导向型”、以加拿大、澳大利亚为代表的“价值导向型”、以新加坡为代表的“人本导向型”和以日本为代表的“实践导向性”,总结了可供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借鉴的基本经验,例如加强公务员培训的法治与制度保障、分级分类建立公务员素质标准、对公务员进行定期素质测评、完善公务员道德行为规范建设、重视理论培训与实践锻炼相结合以及注重公务员培训教育结果的考核与运用等。最后,基于前文论述提出在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基本路径。以可靠的政治素质、良好的道德素质、精湛的业务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主要目标,坚持政治素质与业务素质相结合、理论培训与实践养成相结合、规范约束与激励保障相结合、传统继承与时代创新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以加强构建完整的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体系为主要对策,通过丰富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内容与方式、加强乡镇公务员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建立乡镇公务员素质跟踪评价系统、完善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配套制度保障、加强思想道德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等途径,提高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系统性、持续性和有效性。
林明居[10](2012)在《教师要做遵纪守法的楷模》文中认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法律素质与修养直接关系到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教师要为人师表,首先要学法知法,自觉加强法律修养,做遵纪守法的楷模。
二、教师应成为守法的楷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教师应成为守法的楷模(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现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师范教育”与“教师教育” |
(二)“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 |
(三)“教师资格”与“教师资格认证” |
(四)“中小学教师”与“教师专业标准”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拟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相关研究综述 |
一、教师专业化的研究 |
二、教师专业标准研究 |
三、关于教师资格的研究 |
四、关于文献的评价 |
第二章 稽古鉴今:我国中小学教师标准的历史演进 |
一、清末时期的教师标准 |
二、民国时期的教师标准 |
三、新中国时期的教师标准 |
四、历史的启示和借鉴 |
(一)“标准”可以消解教师教育发展中的矛盾争议 |
(二)标准中彰显我国文化特色 |
(三)“标准”体现传承的价值 |
五、我国现行的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 |
第三章 稽外鉴中:德法美日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历史演进与启示 |
一、德国教师专业标准的历史演进 |
(一)德国教师标准的形成与发展 |
(二)德国教师专业标准的确立与完善 |
二、法国教师专业标准的历史演进 |
(一)法国教师标准的形成与发展 |
(二)法国教师专业标准的确立与完善 |
三、美国教师专业标准的历史演进 |
(一)美国教师标准的形成与发展 |
(二)美国教师专业标准的确立与完善 |
四、日本教师专业标准的历史演进 |
(一)日本教师标准的形成与发展 |
(二)日本教师专业标准的确立与完善 |
五、德法美日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对我国的启示 |
(一)丰富标准内容 |
(二)形成标准体系 |
(三)尊重本土文化 |
(四)发展信息技术 |
第四章 我国现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存在的问题 |
一、基于现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教师工作状态调查 |
(一)调查的目的 |
(二)调查的工具与方法 |
(三)样本的选择与数据采集 |
(四)调查结果的总体概况说明 |
二、基于调查、历史、国际比较发现教师专业标准存在的问题 |
(一)教师专业标准中工具理性过强,人文关怀不足 |
(二)现行教师专业标准未反映出时代进步对教师的新要求 |
(三)教师专业标准的层次划分不够清晰 |
(四)教师专业标准中对教师掌握新信息技术的要求不足 |
(五)教师专业标准监控制度缺失 |
第五章 我国现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理论研究层面 |
(一)缺乏对教师生命关怀的理论研究 |
(二)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专业标准一致性研究缺乏 |
二、专业标准制定的实践层面 |
(一)未能全面遵循专业标准的制定原则 |
(二)一体化的监督体系尚未形成 |
(三)教师专业标准未能引导制度形成稳定的结构 |
第六章 完善我国现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策略 |
一、明确目的、科学定位,标准中体现对教师生命的关怀 |
(一)深刻理解教师的“职业性”与“存在性”,彰显教师生命价值 |
(二)构建“温暖”的教师专业标准,让教师拥有获得感与幸福感 |
二、完善结构、丰富内容,构建教师专业标准的完整框架 |
(一)依据教师专业结构完善教师专业标准结构框架 |
(二)建立分级的教师专业标准 |
(三)确立教师专业标准基本框架,动态更新专业标准内容 |
三、继承传统、与时俱进确保教师专业标准的先进性 |
(一)提升教师专业标准的时代先进性 |
(二)建立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教师专业标准 |
(三)建立中国化的教师专业标准 |
四、学科支撑、有效监控,为教师专业标准应用提供保障 |
(一)推动学科建设为教师专业标准确立提供基础条件支撑 |
(二)建立专业标准的监控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培智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表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道德内化理论 |
(二)建构主义理论 |
(三)具身德育理论 |
四、概念界定 |
(一)培智学校 |
(二)培智学校教师 |
(三)教师职业道德 |
五、以往研究 |
(一)我国相关政策文件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 |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研究 |
(三)特殊教育教师职业道德研究 |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一)调查对象 |
(二)访谈对象 |
(三)个案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一)调查法 |
(二)访谈法 |
(三)个案研究法 |
三、研究工具 |
(一)《培智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调查表》 |
(二)《培智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访谈提纲》(教师用) |
(三)《培智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个案研究记录表》 |
四、研究过程 |
(一)收集材料 |
(二)编制工具 |
(三)实施研究 |
(四)分析研究数据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培智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调查表》效度、信度分析 |
(一)《培智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调查表》内容效度分析 |
(二)《培智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调查表》结构效度分析 |
(三)《培智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调查表》信度分析 |
(四)《培智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调查表》同质性信度分析 |
二、培智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表现分析 |
(一)培智学校教师职业道德总体表现分析 |
(二)培智学校教师职业道德各维度表现分析 |
三、不同群体培智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表现分析 |
(一)不同年龄培智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表现分析 |
(二)不同学历培智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表现分析 |
(三)不同教龄培智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表现分析 |
(四)不同职称培智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表现分析 |
四、培智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表现个案分析 |
(一)个案的基本情况 |
(二)培智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个案分析 |
第四部分 讨论 |
一、教师职业道德构成要素体现培智教育特点 |
二、培智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中关爱学生的特殊性 |
三、培智学校教师职业道德成长过程中个人因素的重要性 |
第五部分 研究结论与教育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二、教育建议 |
(一)结合培智学校特点引导教师提高职业道德素养 |
(二)大力开展培智学校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
(三)加强培智学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制度建设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培智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调查表 |
附录二 培智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访谈提纲(教师用) |
附录三 培智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个案研究记录表 |
致谢 |
(3)以家风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创新之处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家风及其在主流价值观培育中的作用 |
一、家风的本质和精神内核 |
二、培育“现实的人”是家庭与社会的共同目标和责任 |
三、良好家风是个体、家庭、社会的价值共识 |
四、良好家风是主流价值观培育的有效途径 |
第二章 传统家风对主流价值观的培育及启示 |
一、传统家风的内涵体系 |
二、传统家风对主流价值观的培育模式 |
三、传统家风对主流价值观培育的当代启示 |
第三章 红色家风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培育及时代价值 |
一、红色家风的内涵体系 |
二、红色家风的生成逻辑 |
三、红色家风的建设路径 |
四、红色家风的价值观培育方式 |
五、红色家风的历史影响及当代价值 |
第四章 当代家风现状及建设 |
一、当代家风的现状及归因 |
二、当代家风建设的必要性 |
三、当代家风建设的基本原则 |
第五章 当代优秀家风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作用 |
一、当代优秀家风的内涵体系 |
二、以优秀家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可能性 |
三、优秀家风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 |
第六章 以家风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目标导向 |
一、以国家层面价值目标为导向的社会主义公民培育 |
二、以社会层面价值目标为导向的个体社会化培育 |
三、以个人层面价值目标为导向的健全人格培育 |
第七章 以家风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要方法 |
一、家庭环境的熏陶与濡染 |
二、理论的灌输与引导 |
三、榜样的示范与引领 |
四、情感的交流与感化 |
五、实践的体验与认同 |
第八章 以家风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机制建构 |
一、家庭培育的动力激发机制 |
二、家庭内部的激励约束机制 |
三、家庭外部的协同助推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以来科研情况 |
(4)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儒家人文精神 |
1.3.2 高校体育教师 |
1.3.3 高校体育教师师德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研究现状 |
2.1.1 国内对体育教师师德的研究现状 |
2.1.2 国内对高校体育教师师德的研究现状 |
2.1.3 国内对儒家人文精神的研究现状 |
2.1.4 国内对儒家文化融入体育道德的研究现状 |
2.1.5 国内对儒家人文精神融入体育的研究现状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2.2.1 国外关于儒家人文精神的研究现状 |
2.2.2 国外关于体育道德研究现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专家访谈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逻辑归纳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
4.1.1 儒家思想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现状 |
4.1.2 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的师德建设整体现状 |
4.1.3 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中的问题 |
4.1.3.1 原有职业道德规范教育乏力 |
4.1.3.2 高校体育教师相关法律法规较少 |
4.1.3.3 体育教师社会地位不高 |
4.1.3.4 政治思想觉悟有提升空间 |
4.1.3.5 爱岗敬业意识薄弱 |
4.1.3.6 教师自身提升意识淡薄 |
4.1.3.7 部分教师责任心缺少 |
4.1.3.8 功利主义倾向 |
4.1.3.9 育人意识淡薄,忽视德育工作 |
4.1.3.10 学术风气不正 |
4.1.3.11 部分教师精业博学程度不高 |
4.1.3.12 部分教师以身作则意识淡薄 |
4.2 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目标与任务 |
4.2.1 成就“君子”的理想人格目标 |
4.2.2 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任务 |
4.2.2.1 体现儒家“人文”精神 |
4.2.2.2 突出高校体育教师特点 |
4.2.2.3 强化“立德树人”思想 |
4.3 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原则 |
4.3.1 坚持“安贫乐道”原则,实现师德与自身职业特征相统一 |
4.3.2 坚持“仁礼并重”原则,实现师德与社会关系相制约 |
4.3.3 坚持“自省自克”原则,实现师德与个人道德品质相统一 |
4.3.4 坚持“经世致用”原则,实现师德标准的系统性、可操作性 |
4.4 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元素与方式 |
4.4.1 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元素 |
4.4.1.1 以人为本 |
4.4.1.2 忧患、责任、奉献精神 |
4.4.1.3 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
4.4.1.4 自省自克 |
4.4.1.5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
4.4.1.6 尊师而惮,耆艾而信,知微而论 |
4.4.1.7 内诚于心、外信于人 |
4.4.1.8 君子义以为上 |
4.4.1.9 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
4.4.1.10 夫子教人,各因其才 |
4.4.1.11 有教无类 |
4.4.2 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方式 |
4.4.2.1 以“君子”人格为指导,构建高校体育教师师德规范指标体系 |
4.4.2.2 以“德治”思想为指导,建立高校体育教师师德评价指标体系 |
4.5 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措施与保障 |
4.5.1 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措施 |
4.5.1.1 弘扬“人本”精神,重塑教育理念 |
4.5.1.2 重视“义利”精神,提升个人品质 |
4.5.1.3 坚定“笃行”精神,力求精业博学 |
4.5.1.4 坚定“乐道”精神,提升敬业意识 |
4.5.1.5 遵循“师道”精神,发挥榜样作用 |
4.5.2 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保障 |
4.5.2.1 政府发挥作用,加强政策保障 |
4.5.2.2 健全法律法规,加强法制保障 |
4.5.2.3 加大培训投入,保障师资质量 |
4.5.2.4 完善考核制度,加强学校保障 |
4.5.2.5 依法管理舆论,加强社会保障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5)媒体视角下的幼儿教师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幼儿教师形象的重要性 |
1.1.2 网络媒体影响人们对幼儿教师形象的认识 |
1.1.3 网络媒体报道中幼儿教师形象遭遇的社会影响 |
1.1.4 基于个人的生活体验和兴趣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教师形象的相关研究 |
1.3.2 幼儿教师形象相关研究 |
1.3.3 网络媒体与幼儿教师形象相关研究 |
1.3.4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4.1 幼儿教师形象 |
1.4.2 网络媒体 |
1.5 研究设计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对象 |
1.5.4 研究方法 |
1.6 理论基础 |
1.6.1 议程设置理论 |
1.6.2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
第二章 网络媒体报道中幼儿教师形象分析 |
2.1 网络媒体报道中的幼儿教师形象 |
2.1.1 报道的数量统计分析 |
2.1.2 报道的性质统计分析 |
2.1.3 报道的内容统计分析 |
2.1.4 报道中新闻语言与情感表达统计分析 |
2.2 媒体视角下幼儿教师呈现的形象类型 |
2.2.1 幼儿教师的社会形象 |
2.2.2 幼儿教师的教育形象 |
2.3 媒体视角下幼儿教师形象特征的总结 |
2.3.1 幼儿教师媒介形象由“单一化”走向“饱满化” |
2.3.2 不同维度报道性质的“导向化”与“差异化” |
2.3.3 不同形象报道主题的“多元化”与”失衡化” |
2.3.4 不同媒体报道语言情感的“偏激化”与“局部化” |
2.3.5 新闻报道人物的“神圣化”与“污名化” |
第三章 网络媒体中幼儿教师形象偏颇的成因及影响 |
3.1 幼儿教师形象偏颇的成因讨论 |
3.1.1 幼儿教师自身是其形象形成的症结 |
3.1.2 网络媒体报道是幼儿教师形象形成的手段 |
3.1.3 受众认知喜好是幼儿教师形象形成的内因 |
3.1.4 社会多元背景是幼儿教师形象形成的外因 |
3.2 幼儿教师形象偏颇所造成的影响 |
3.2.1 对幼儿教师群体造成的影响 |
3.2.2 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影响 |
3.2.3 对社会造成的影响 |
第四章 关于网络媒体中幼儿教师形象报道提升策略的思考 |
4.1 幼儿教师自身严以律己 |
4.1.1 提升道德素养,坚守道德底线 |
4.1.2 调节消极情绪,增强心理防线 |
4.1.3 积极面对负面报道,学会扞卫自身权利 |
4.2 幼儿园加强安全风险意识 |
4.2.1 健全选拔机制,提升入职门槛 |
4.2.2 加强队伍建设,强化师德师风 |
4.2.3 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平衡园所发展 |
4.3 网络媒体加强责任认识 |
4.3.1 强化网络媒体责任意识,推动社会责任感的建设 |
4.3.2 优化网络媒体发展环境,营造积极健康网络氛围 |
4.3.3 坚守网络媒体道德底线,追求真实客观媒体报道 |
4.4 社会公众营造积极向上的教育大环境 |
4.4.1 打破刻板印象,理性看待幼儿教师 |
4.4.2 提高分辨意识,增强信息辨别能力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高考全国卷政治主观题的特点及启示研究 ——以近五年试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情况 |
(一)关于高考政治试题特点的研究 |
(二)关于复习备考策略的研究 |
(三)关于高考政治试题解题技巧及方法的研究 |
二、国外研究情况 |
三、研究现状评述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高考全国卷政治主观题研究的重要性 |
一、有利于顺应新高考改革发展的潮流 |
(一)新高考改革的基本思路 |
(二)新高考改革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新要求 |
(三)新高考改革下高考政治试题的命题趋势 |
二、有利于提高考生解题能力、培养核心素养 |
(一)新高考对学生的能力要求 |
(二)学生答题失误的原因分析 |
三、有利于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 |
第二章 高考全国卷政治主观题的特点 |
一、试题立意:坚持立德树人,发挥命题的价值导向和育人功能 |
(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学科核心素养 |
(二)弘扬优秀文化,展示发展成就 |
(三)体现依法治国,培育法治意识 |
二、素材选择:关注社会热点及现实生活,具有时代性、真实性、导向性 |
(一)素材选择关注国家治理,具有鲜明时代性 |
(二)素材选择关注日常生活,具有真实典型性 |
(三)素材选择彰显社会正能量、有很强的价值导向性 |
三、知识考查:基础性与综合性结合,考查知识的理解及运用 |
(一)高考核心考点在思想政治必修四个模块中的分布 |
(二)思想政治必修四个模块知识考查特点 |
四、答案设置:答案设置多元化,注重生成性与层次性 |
(一)答案指向精准,紧扣设问 |
(二)答案内容精细,植根材料 |
(三)答案高于教材,强调生成 |
(四)答案思路精密,富有逻辑 |
第三章 高考全国卷政治主观题研究对学生解题的启示 |
一、明确设问,掌握答题方向 |
(一)审清知识限定 |
(二)审清主体限定 |
(三)审清题型限定 |
(四)对复杂设问进行划分层次 |
二、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 |
三、调用知识,规范组织答案 |
第四章 高考全国卷政治主观题研究对教师教学的启示 |
一、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
(一)教学设计环节,目标设计关注核心素养 |
(二)课堂教学环节,在情境体验中培养核心素养 |
(三)在教学评价环节,围绕核心素养多元评价学生 |
二、改变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 |
(一)用“学生主体”理念取代“教师主体”理念 |
(二)用“情景式”教学取代“灌输式”教学 |
(三)用“多样式”教学取代“单一式”教学 |
三、关注时政热点,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
(一)选择时政素材应把握的原则 |
(二)运用时政素材应结合理论 |
四、强化基础知识,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
(一)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 |
(二)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当代高校教师职业伦理及其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的创新点 |
1.4 研究中相关概念厘清 |
1.4.1 伦理与道德 |
1.4.2 伦理关系 |
1.4.3 伦理实体 |
第2章 高校教师职业伦理的理论概述 |
2.1 高校教师职业伦理的内涵 |
2.1.1 高校教师职业的伦理内涵 |
2.1.2 高校教师职业的认识论起源 |
2.1.3 高校教师职业的伦理关系特性 |
2.2 高校教师职业伦理的内容结构 |
2.2.1 高校教师德性伦理 |
2.2.2 高校教师交往伦理 |
2.2.3 高校教师规范伦理 |
2.2.4 高校教师职业伦理秩序 |
2.3 高校教师职业伦理的特征与时代要求 |
2.3.1 高校教师职业伦理与一般伦理的区别 |
2.3.2 高校教师职业伦理的基本特征 |
2.3.3 高校教师职业伦理的时代要求 |
第3章 高校教师职业伦理的历史演进 |
3.1 高校教师职业伦理的生成 |
3.1.1 高校教师职业伦理生成的历史前提 |
3.1.2 高校教师职业伦理生成的现实前提 |
3.1.3 高校教师职业伦理生成的完善前提 |
3.2 我国高校教师职业伦理的历史发展 |
3.2.1 传统视阈中的教师职业伦理 |
3.2.2 现代视阈中的高校教师职业伦理 |
3.2.3 后现代视阈中的高校教师职业伦理 |
3.3 中西方高校教师职业伦理的简要对比 |
3.3.1 西方高校教师职业伦理的发展 |
3.3.2 中西方高校教师职业伦理的主要差异 |
第4章 高校教师职业伦理的核心原则 |
4.1 高校教师职业伦理的核心原则及其范畴 |
4.1.1 高校教师职业伦理核心原则——德性的再认识 |
4.1.2 高校教师德性伦理的生活形式 |
4.1.3 高校教师职业伦理范畴 |
4.2 围墙内外高校教师的德性生活困境 |
4.2.1 传统教师的德性生活 |
4.2.2 现代教师的庸常生活 |
4.2.3 后现代教师的可能生活 |
4.3 高校教师德性的本体论追寻 |
4.3.1 全面个性道德的生成 |
4.3.2 感召权威的塑造 |
4.3.3 道德理性的心理选择 |
4.3.4 意义世界的德性体验 |
第5章 高校教师职业伦理规范 |
5.1 多样性伦理规则为高校教师规范伦理提供支柱 |
5.1.1 历史文化中生成的各种教师道德标准 |
5.1.2 从附魅、赋魅走向祛魅的道德秩序 |
5.1.3 科学技术发展下的教师科研伦理冲突与学术规范 |
5.1.4 社会期望要求教师伦理内在规则的变化 |
5.2 高校专业实践中形成的标准化教师行为规范 |
5.2.1 高校教师规范伦理何以必要 |
5.2.2 高校教师规范伦理的理性共识 |
5.2.3 高校教师规范伦理的难题 |
5.2.4 高校教师规范伦理的展望 |
5.3 高校教师规范伦理的自由王国建构 |
5.3.1 道德责任的“主动构建” |
5.3.2 伦理反省与自明 |
5.3.3 “关怀中心” |
第6章 高校教师职业伦理交往 |
6.1 高校教师职业伦理关系 |
6.1.1 “交往”与“对话交往” |
6.1.2 普遍理性交往主体的确立 |
6.2 高校教师生活世界的两难情境 |
6.2.1 生活交往中理性主体被解构 |
6.2.2 主体在教学交往中的内省 |
6.2.3 符号化对话语权的解构 |
6.2.4 他者的消失与道德的消弭 |
6.3 高校教师交往伦理关系的后现代建构 |
6.3.1 平等者中的首席 |
6.3.2 道德的交流与主体的澄明 |
6.3.3 高校教师主体的涅盘 |
第7章 高校教师职业伦理秩序 |
7.1 传统学校中特有的差序伦理秩序 |
7.1.1 差序伦理秩序的文化起源 |
7.1.2 权威——服从伦理秩序 |
7.1.3 等级伦理秩序 |
7.2 现代性契约平等伦理秩序 |
7.2.1 现代性契约平等伦理秩序的内涵 |
7.2.2 现代性契约平等伦理秩序的价值取向 |
7.3 理想的高校教师职业伦理秩序 |
7.3.1 爱国守法的和谐政治秩序 |
7.3.2 公正自由的教师宪政秩序 |
7.3.3 德行公益的教师行为秩序 |
7.3.4 宽容信任的教师生活秩序 |
7.3.5 从“世俗”走向“神圣”的教师道德秩序 |
第8章 高校教师职业伦理的共同体建构 |
8.1 高校教师职业伦理共同体 |
8.1.1 高校教师职业伦理共同体的内涵 |
8.1.2 高校教师伦理共同体的特征 |
8.1.3 高校教师职业伦理共同体建构的鹄的 |
8.2 高校教师职业伦理共同体建构的秩序诉求 |
8.2.1 基于情感的德性生活诉求 |
8.2.2 基于差异的规范伦理诉求 |
8.2.3 基于交往的学术共同体诉求 |
8.2.4 基于和谐的高校教师伦理秩序诉求 |
8.3 高校教师职业伦理共同体建构的实践路径 |
8.3.1 构建广博求真的专业知识共同体 |
8.3.2 构建人本理性的伦理精神共同体 |
8.3.3 构建关怀向善的德行规范共同体 |
8.3.4 构建自律严谨的科研学术共同体 |
8.3.5 构建良心忠诚的社会服务共同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科研成果 |
附录B 高校教师职业伦理访谈提纲 |
致谢 |
(9)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依据 |
(一)研究背景 |
(二)理论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一)国内研究述评 |
(二)国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内容 |
四、拟创新之处、难点与不足 |
(一)拟创新之处 |
(二)研究的难点 |
(三)研究的不足 |
第一章 乡村治理现代化与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理论基础 |
一、基本概念阐释 |
(一)治理、乡村治理与乡村治理现代化 |
(二)公务员与乡镇公务员 |
(三)素质、公务员素质与乡镇公务员素质 |
二、理论基础 |
(一)治理与善治理论 |
(二)素质模型理论 |
(三)新制度主义理论 |
(四)街头官僚与行为选择理论 |
(五)学习和培训的相关理论 |
三、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对于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现实意义 |
(一)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是构建现代乡村治理体系的现实需求 |
(二)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是提高乡镇政府治理能力的基本前提 |
(三)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是维护乡镇政权公信力的重要保障 |
小结 |
第二章 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内在逻辑 |
一、乡镇政府职能定位与乡镇公务员素质要求 |
(一)乡镇政府职能定位 |
(二)乡村治理对乡镇公务员的素质要求 |
(三)乡镇公务员素质的形成过程 |
二、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理论逻辑 |
(一)基层治理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分工 |
(二)现代化治理价值与技术需要培育养成 |
(三)乡镇公务员的行为选择逻辑 |
三、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必要性 |
(一)乡村治理现代化对乡镇公务员的现实要求 |
(二)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总体状况考察 |
(三)当前乡镇公务员素质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
小结 |
第三章 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状况考察 |
一、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历史考察 |
(一)新中国成立后乡镇干部的素质培育 |
(二)改革开放后乡镇干部的素质培育 |
(三)《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实施后的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 |
(四)《公务员法》实施之后乡镇公务员的素质培育 |
二、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现状考察 |
(一)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状况调查问卷 |
(二)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三)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三、我国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
(一)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主体的观念意识淡薄 |
(二)乡镇公务员教育培训体系不健全 |
(三)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保障机制不完善 |
小结 |
第四章 国外公务员素质培育的经验 |
一、国外公务员素质培育的特征类型 |
(一)以英国为代表的“需求导向型” |
(二)以美国为代表的“能力导向型” |
(三)以加拿大为代表的“价值导向型” |
(四)以新加坡为代表的“人本导向型” |
(五)以日本为代表的“实践导向型” |
二、国外公务员素质培育的主要做法 |
(一)建立公务员素质标准 |
(二)分级分类对公务员进行培训 |
(三)重视对公务员进行素质测评 |
(四)加强培训教育机构建设 |
三、国外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基本经验 |
(一)建立公务员培训的法律与制度保障 |
(二)完善公务员的道德行为准则 |
(三)重视理论培训与实践锻炼相结合 |
(四)注重公务员培训考核结果的运用 |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乡村治理现代化的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路径 |
一、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基本思路 |
(一)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主要目标 |
(二)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基本要求 |
(三)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基本原则 |
二、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内容要求 |
(一)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构成要素 |
(二)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具体内容 |
三、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途径 |
(一)构建完善的乡镇公务员教育培训体系 |
(二)加强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的配套制度保障 |
(三)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和文化环境 |
(四)建立乡镇公务员素质跟踪评价系统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10)教师要做遵纪守法的楷模(论文提纲范文)
一、教师为什么要做遵纪守法的楷模 |
(一) 遵纪守法是教师职业的需要 |
(二) 遵纪守法是全社会对教师的期望 |
(三) 教师队伍的违法现象要求教师遵纪守法 |
二、教师如何做遵纪守法的楷模 |
(一) 教师要学法、知法, 用法律知识武装自己 |
(二) 教师要加强自身法律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
(三) 教师要学会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实际问题 |
三、加强教师法制教育, 促进教师遵纪守法 |
(一) 要重视教师法律知识的学习和培训 |
(二) 学校领导要带头学法、遵法、守法 |
(三) 要加强对教师学法工作的考核监督 |
四、教师应成为守法的楷模(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现行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改进研究[D]. 吴传刚.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02)
- [2]培智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表现研究[D]. 赵明月.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3]以家风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D]. 顾莉. 扬州大学, 2019(06)
- [4]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路径研究[D]. 董文静.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5]媒体视角下的幼儿教师形象研究[D]. 张秦.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7)
- [6]高考全国卷政治主观题的特点及启示研究 ——以近五年试题为例[D]. 李蓉. 西南大学, 2020(01)
- [7]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8]当代高校教师职业伦理及其建构研究[D]. 许烨. 湖南大学, 2014(09)
- [9]乡村治理现代化视域下乡镇公务员素质培育研究[D]. 褚楚.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10]教师要做遵纪守法的楷模[J]. 林明居. 新教育, 2012(Z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