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论文文献综述)
毕然[1](2021)在《生态伦理的现代管理价值研究》文中提出近代以来的工业文明形态为经济全球化浪潮和技术创新性革命供给了空前动力,也为生态危机治理提出了严峻挑战。它意味着,人与自然关系内蕴的张力不断强化了生态环境治理意识提升、治理内容丰富、治理体系完善和治理技术能力进步,而且其中的伦理反思或批判实际地担负着这种强化的内在理想尺度的功能。于是,生态伦理的思维逻辑和行动规程就在新的时代变革发展中具备了社会价值寻索的本体论意蕴,而现代管理所应呈现的生态伦理价值自是其题中之义。众所周知,工业文明以来的西方生态伦理始终存在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纷争,如何化解人与自然二元对立思维定势下的全球生态危机,自然生态的尊重并保护、开发和利用显然是决定人类生存发展的限度与进度的本质性议题。现代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理应坚守辩证唯物主义基本立场对其进行批判性校正,以马克思生态思想为指引,传承并发扬中国传统的生态伦理思想,将生态伦理的公正、平等、有序、绿色、和谐等价值理念合理地嵌入现代管理多元主体合作共赢的整体主义治理框架中。这喻示着,现代社会发展不仅要促成人们生态认知的格式塔转换,以共生同在、互惠并联、深层融合的生态思维范式重新检视人与自然之间所应建构的和谐共生模式;同时,应契合生态理性内核来赋予现代社会法治建设的生态伦理关切,使其在公共决策、协调、合作、监督等管理职能中统筹运用生态自然观、生态道德观、可持续发展观和技术引领观,以生态正义的价值追求维护人类的整体和长远利益,妥善处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本文基于管理价值视域下对生态伦理理论进行审视来解读人与自然关系实质,通过现代管理思想史的简要回顾以透视生态伦理理念的演进变化、逻辑关联及其现实需求所呈示的价值偏好,力图揭示生态伦理的理论困境并形成具有实践影响的价值规约和导向,为现代管理的价值选择提供生态整体主义的公正、平等、自由、和谐的伦理发展路向设计依据,进而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宋玉兰[2](2020)在《关系理性视域下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立足于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文本,从关系理性的视角审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中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这种审视是建立在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前提性反思的基础上,其目的是为了探究生态危机的人类理性根源。关系理性视域,既突破了“客观理性”视域下自然对人的压制,又突破了“主观理性”视域下人对自然的征服和破坏。它是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存在根据和整体意义上来理解生态问题的人类理性形式。本文通过对关系理性与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和研读,发现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与关系理性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置于关系理性视域下展开研究。虽然,关系理性这一概念的明确提出是比较晚的,但其渊源日久,不论西方当代哲学特别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是中国古典哲学,都可窥视到关系理性的影子。目前,学界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研究已成为热点,但将其置于关系理性视域之下展开研究,则少有涉猎。本文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研究,注重从其与关系理性的契合点出发来探究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不仅拓宽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理论视域、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而且为解决现实的生态危机提供了可操作性路径。本文除了绪论之外,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关系理性与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概述。通过关系理性在西方当代哲学领域、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领域和中国古典哲学中的表征,指出关系理性是把“关系”作为衡量人类行为和价值标准的前提,具有属人性、类特性、“个人主体性中的他者融入”和“互存互依性关系”等特征,对于确立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属人生态”维度、构筑限度性生存整体原则和实现“类人格”的自觉意识具有重要作用。与此同时,主要从生态统一论、生态认识论、生态关系论、生态危机论和生态和谐论五个方面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理论内涵,并且梳理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具有辩证统一性、系统整体性和历史互联性等鲜明的时代特征。通过对关系理性与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内在逻辑分析,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关系理性自觉以及通过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人类存在方式的变革和人类发展方式的变革来实现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关系理性诉求。第二部分,关系理性视域下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四重维度。从关系理性视角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发展的历史维度、现实维度、理论维度及实践维度进行研究,明确关系理性在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中的理论自觉和历史发展必然。其中,从人类存在状态的发展历史来探究关系理性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发展的历史必然;从现实生态危机的人类理性根源来呼唤关系理性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现实映照;从“人类可持续发展”、“真正的共同体”、“一种‘类特性的间接伦理’”来阐述关系理性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理论维度;从“人与自然的和解”、“人与人的和解”、“人与社会的和解”来阐述关系理性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实践维度。第三部分,关系理性视域下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传承与发展。从在西方的传承与发展看,本文主要集中于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潮。马尔库塞提出通过“自然的解放”来实现人的解放;威廉·莱斯通过对“控制自然”的崭新诠释,指出现代科学对自然的控制不但没有削弱对人的控制,反而加强了对人的控制,为人类解决生态问题敲响了警钟;佩珀、福斯特和奥康纳等新一代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提出了“生态社会主义”的构想,试图通过道德的革命来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从在中国的传承与发展看,本文主要从“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确立“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践行“科学发展观”以及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五个方面来进行阐述。关系理性视域下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在西方和中国的传承与发展,对于我们解决当前的生态危机问题,构建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第四部分,关系理性视域下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当代价值。从理论价值看,为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研究拓宽了理论视域,即新时代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拓宽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自然观、“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拓宽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发展观、“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思想拓宽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生产力观;为构建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提供了理论资源,即丰富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哲学内涵、奠定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价值基础、为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提供了方法论基础;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即主要从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前提、理论依据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从实践价值看,有助于建设美丽中国,有助于促进绿色发展,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
张贝丽[3](2020)在《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岩佐茂是日本当代环境伦理学研究的代表人物,其环境伦理思想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实践性。他结合日本现实环境问题,通过对西方主流环境伦理思想的反思与批驳,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新的审视。他认为,环境问题实质上体现为人的经济活动方式问题。为此,他主张探寻不破坏环境的经济活动方式,构建经济活动和环境保护相统一的环境伦理学。其中关于人与自然共生观、环境正义观、环境实践观、可持续发展观等思想的提出,充分揭示了岩佐茂环境思想中蕴含的深厚的伦理意蕴。因此,深入研究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有助于为生态文明建设中构筑环境伦理维度,进而对探析环境危机产生的根源及解决途径有所裨益。论文以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通过文本解读法、比较研究法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对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总结、阐释和评析。基本内容由绪论、七章系统性论述和结语三部分构成。绪论部分简要分析了国内外关于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的研究现状,阐明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创新之处及目的和意义。第一章系统梳理了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和思想渊源。一方面,日益严重的全球化生态危机以及日本国内高速工业化发展带来的严重产业公害等现实问题,为岩佐茂关注环境问题及其中涉及的社会性因素提供了社会历史背景。另一方面,马克思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认识、世界范围内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及其生产方式的批判以及日本环境伦理学的整体主义立场等,为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提供坚实的基础。第二章明确指出了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的理论视域。岩佐茂通过对学界关于自然道德地位论证的辩证思考,确立了超越中心之争的整体主义环境伦理学立场。在这一逻辑前提下,他展开了对环境问题中存在的价值问题以及环境问题与人的社会关系、人的经济活动等的思考,形成了岩佐茂以促进人与自然之间共生、实现人与人之间环境正义、构建合理的实践方式以及达成人、自然、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指向的环境伦理思想。第三章深入分析了岩佐茂的人与自然共生观。岩佐茂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入思考中建立起人与自然共生的研究视角。人与自然共生的整体主义实质,不仅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纷争,合理地将人的道德关怀扩展至自然,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合理选择,而且凸显出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指向,试图通过纠正人对待自然的方式来构建人与自然的共生。第四章全面考察了岩佐茂的环境正义观。岩佐茂通过对现存的环境不公正问题的分析,深入挖掘出环境不公正的根本原因,提出通过明确环境责任、抑制资本逻辑、构建生态社会主义来实现环境正义,展现出他将分配性正义和生产性正义、制度变革和价值批判相统一的环境正义向度。第五章合理诠释了岩佐茂的环境实践观。“资本逻辑”和“生活逻辑”是岩佐茂环境实践观的核心概念。岩佐茂通过辨析资本逻辑与生活逻辑的实质,进一步明确了资本逻辑、生活逻辑与环境保护的深层关系,进而提出其超越资本逻辑、遵循生活逻辑的环境实践观。第六章深刻论证了岩佐茂的可持续发展观。岩佐茂主张不破坏环境的经济活动方式的环境伦理思想,通过对可持续发展的伦理意蕴的诠释,论述了以人与自然共生推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环境正义引导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以生活逻辑确保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最终提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脱离异化的工业化以及构建环保型循环社会等现实路径。第七章简要评析了岩佐茂的环境伦理思想,并指出其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启示。岩佐茂的环境伦理思想深化了整体主义环境伦理,加强了环境伦理的实践指向,对现实问题解决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我国正处于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阶段,通过汲取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中人与自然共生观、环境正义观、环境实践观及可持续发展观的先进性观念,进而对我国构建和谐共生的生态伦理文化、践行环境正义的生态伦理规范、超越资本逻辑的生态伦理理路以及实现绿色发展的生态伦理目标等,具有一定的启示。结语部分总结了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的整体性、社会性与实践性特质,并指明论文回应了一些学界对岩佐茂的误解,为今后的岩佐茂人物思想研究提供了一些新的视角,进而提出今后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研究的重点与难点在于其背后蕴含的日本环境伦理学理论特质以及与西方环境伦理学理论特质的对比研究。
唐磊[4](2020)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公平,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价值追求,是衡量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尺度,对公平的向往是人类追求幸福的需要,始终伴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尤其是步入经济全球化时代以来,实现社会公平一直是各国政府的不懈追求,更是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征程中,必须正视的重大命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就是要以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平发展为目标,从而激发整个社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从而保障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稳步前进;就是要始终把全体人民的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断迈进。由此可以看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追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离不开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为理论指导。本文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为研究主题,诠释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相关概念,梳理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理论渊源,总结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形成条件,概括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主要内容,分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实践路径,认清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对西方资本主义公平观的本质超越以及其重要意义。全文除导论外共有六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诠释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相关概念,通过对公平、公平观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概念进行辨析和界定,开启了本文的研究。第二部分是梳理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理论渊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公平观为理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公平观为理论直接来源、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公平观为文化土壤,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第三部分是总结、概括、分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形成条件、主要内容和实践路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应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对解决如何实现社会公平的科学化、系统化思考的结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以“中国梦”为目标方向,为公平地实现全体中国人民梦想搭起了舞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行为准则,铸就公平的信念;以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着力点,推动社会公平达到新的高度;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为战略部署,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的共同进步;以共享发展理念为本质要求,指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具体落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世界共同发展。在推动社会公平的实践方面,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通过以发展眼光、全局视野、战略思维规划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实现社会公平的蓝图,以点带面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全面落实,回应了人民群众对社会更加公平的期盼。第四部分是深刻认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本质超越和意义。本文通过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与新自由主义公平观、社群主义公平观、民主社会主义公平观进行对比性研究,再次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是形式公平与实质公平的统一,是全方位超越西方资本主义公平观的中国方案。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意义,从理论角度看,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公平观、诠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深刻内涵、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实现社会公平的样板;从实践角度看,有助于在全社会营造更加公平的社会氛围、有助于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有助于促进中国梦的实现。
康玲玲[5](2020)在《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生态转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态文明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传统生命教育主要从人类生命角度出发,确认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但缺乏生命共同体的整体视野。重新确立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外延,拓展生命教育的主旨与目标,打造关爱生命共同体的思想与行动,实现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生态转向是新时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一个崭新课题。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中国传统生态思想以及西方生态文化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生态转向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和智慧。目前大学生生命教育在课程教材、高校师资思想观念和社会实践方式中普遍缺乏生命共同体意识,需要结合新时代国家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大学生成长的主要特点,通过将生命关怀的对象和范围拓展到大学生社会交往的其他个体以及自然界的非人类生命,促进大学生树立尊重生命共同体的意识,践行集体主义价值观,正确处理好人类生命与非人类生命、个体生命与他者生命的相互关系,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探索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思路、目标和行动。对此,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论述:第一,梳理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理论资源。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生态转向以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为主要理论基础,吸收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并批判性地借鉴了西方生态文化中的生命思想。第二,运用整体性思维审视当下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以“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为理论基础,分析并确立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目标、意义、原则和内容。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生态转向旨在引导大学生关注他者生命和非人类生命在生命共同体中的价值,让和谐共生的思想观念浸润到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全过程之中,有助于深化大学生对生命价值的理解,有益于丰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意义与价值,是大学生生命教育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回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提升生命教育思想性和感染力的应然之举。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生态转向要把握好整体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和体验性原则,以建立生命共同体思想、集体主义价值观以及关爱生命共同体的道德情感为主要内容,使生命教育成为引导大学生更加健康发展的积极力量。大学生生命教育要努力在核心概念、基本内容、实现手段等方面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全面对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理念,正确把握自我生命与他者生命、人类生命与其他非人类生命的相互关系,塑造尊重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生命观和价值观。第三,探索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方法和途径,提出以生命体验激发大学生生命责任感,以艺术熏陶提升大学生生命感受力,运用对话、交谈强化大学生对不同生命形态的关怀,并从校园生态文化、家庭生活方式、社会生态文化三个方面建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文化氛围,在大学生生命教育中发挥好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协同作用。
陈景强[6](2020)在《生态文明视域下城市居民休闲体育消费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健康中国和全民健身战略不断推进,人们的健康意识日益增强,促使休闲体育消费快速发展,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在我国居民消费转型升级的背景下,鼓励和扩大休闲体育消费是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保证。目前我国休闲体育消费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消费内容由实物性消费逐步向参与性消费、观赏性消费发展,消费方式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趋势,庞大的消费需求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消费过程中存在的生态消费意识薄弱、破坏生态环境、消费结构失衡、消费异化等一系列问题,严重阻碍了休闲体育消费的可持续发展。如何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态消费意识,引导健康、绿色、文明的消费方式,促进休闲体育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重要课题。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供战略思想,在生态文明这种新的视角下审视城市居民休闲体育消费中的现实问题,找到生态文明与休闲体育消费实践的契合点,对于增进人们的身心健康,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精神文化。促进休闲体育消费健康发展和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以我国城市居民休闲体育消费现象为研究对象,从生态文明的角度切入,研究休闲体育消费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休闲体育消费发展策略。既为休闲体育消费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视角,也是对休闲体育消费研究领域的一次拓展尝试,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性。文章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个案分析等研究方法。首先对休闲体育消费的相关核心概念和相关理论进行阐述,从生态文明的内涵及倡导的发展理念,对生态文明与休闲体育消费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阐述,进而提出生态文明视域下休闲体育消费发展新方向;其次,在对城市居民休闲体育消费结构、消费动机、消费意识等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再次,以休闲潜水为个案,通过对国内外典型的休闲潜水运动进行分析对比,并生态文明视角提出休闲潜水的发展策略;最后,针对休闲消费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生态文明视域下城市居民休闲体育消费发展对策。本文的研究结论:生态文明视域下发展城市居民休闲体育消费,可以从以下几点考虑:(1)融入生态文明理念,提高休闲体育生态产品的供给;(2)提高收入水平,增强休闲体育生态消费能力;(3)优化消费结构,提高精神文化消费能力;(4)加强环境消费教育,树立生态消费观念;(5)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引导休闲体育生态消费。
邢乐乐[7](2020)在《习近平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关系中最基本和最基础的关系。党的十九大政治报告开创性地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等重大政治论断,深刻揭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正确对待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科学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多维度地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基本命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关于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重要论述不仅构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基石和核心内容,也为深刻回答新时代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供了根本指导。因此,从习近平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的地位、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地位来看,对习近平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价值逻辑加以系统深入研究,具有重大意义。习近平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基石,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十分重视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增进环境民生福祉。习近平总书记在构建生态新格局和协调人与自然关系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作了一系列科学论述,并在党的十九大政治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强调人类应该在敬畏和尊重自然的前提下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新局面。在超越自然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中遵循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和谐与共生逻辑。这一重要思想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及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新思考。习近平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不仅为建设美丽中国、为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生态化、绿色化的方案和智慧,也为解决全球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实现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跃升到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因此,研究习近平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是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无法绕开的一项重要议题。习近平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蕴涵丰富。在理论基础方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深刻阐释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肯定了劳动在人与自然互动过程中的重要性,并对生态危机的根源进行了无情地揭露;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思想主要包括前几届国家领导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不断探索和深化认识,提出了合理利用资源、控制人口增长、重视科学技术等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地位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关系思想以及西方学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也为习近平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提供了深厚的理论铺垫。在形成过程方面,习近平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经历了“孕育起步”到“生成定型”再到“丰富完善”三个阶段,通过对习近平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形成过程加以梳理,不仅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历史经验,也能进一步为深化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供历史视野。在主要内容方面,通过对生态文明观、和谐共生观、环境民生观、自然价值观、生态法治观的具体阐述和逻辑展开,深化了习近平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蕴涵的科学体系和丰富内容。在本质特征方面,从人与自然共生性和生态与文明共进性相统一、严密的逻辑体系与丰富的话语体系相统一、浓郁的民族特色与博大的世界情怀相统一、鲜明的时代特色与深切的民生愿景相统一等层面出发,深刻揭示了习近平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的本质特征;在价值意蕴方面,从四个维度入手,阐述了习近平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的价值意蕴,深刻领会了习近平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凝结的时代智慧。在实践推进方面,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新格局,则需要以习近平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为指导,全方位的以多种实践路径展开实现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中国之治”,才能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张丽娜[8](2020)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人的和谐发展的教育,它主要是通过对人的思想的引领帮助人们追求高远的人生目标、高尚的道德品质及促进人与自然、社会及自身的和谐共生,从而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愿景。生态审美是以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为出发点,进而探索人与社会、与自身的多重审美关系,它是人与世界生命联结的本真存在方式。生态审美教育是通过生态审美之境促进人与世界发生本真联结,以此激发和唤醒个体内在的生态审美本性,改善人与自然、社会及自身的关系,促进人与世界的和谐。基于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教育本质及生态审美教育促进人与世界和谐的教育旨归,生态审美教育符合当前国家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成为生态文明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担当。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研究以实践唯物主义哲学为基点,遵循生态审美教育的产生、生态审美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依据、生态审美教育的具体实施路径的逻辑思路展开论证。全文共分绪论,生态审美教育的审视,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结构四要素中主体、客体、介体、环境的生态审美教育实施四部分。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研究是缘起生态环境危机和精神危机的加剧及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忽视对人的情感的关注导致有效性不高的现实。基于此,本文提出将生态审美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中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濡养人的生态德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感动力和观念基础。生态审美教育是生态文明时代新产生的美育理论形态,它是生态文明时代社会发展的现实诉求,对生态危机有着现实的审美救赎之意。生态审美教育自身有着独特的内涵、本质及功能,对其进行界定是研究的起点。生态审美教育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审美智慧为其根基之源,西方生态美学思想是其借鉴。明晰生态审美教育的内涵、本质及功能,力求为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的实施奠定基础。生态审美教育原为文艺学研究的范畴,将生态审美教育置于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其可能性、现实性和必要性。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生态审美观、习近平“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理念是其理论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立德树人、导引人自觉确证并体现自己的本质及引导人们追求美好的生活,而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单向度的人及人生存的不和谐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下之惑。生态审美教育以生态审美的情感濡养人的生态德性品质、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促进人与世界的和谐。生态审美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中是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帮助人们扬弃异化及促进自身与世界和谐的审美救赎之路。生态审美教育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体实施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结构四要素。首先,教育者是生态审美教育的主导者,教育者的生态审美素养既是其胜任生态审美教育角色的关键,也是提升自我人格素养并以生态审美的人格影响受教育者人格的保障,更是生态审美教育顺利实施的前提。为此,教育者从理论和实践维度提升自身的生态审美素养至关重要。其次,生态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受教育者的生态审美生成。受教育者的生态审美生成是教育者通过家庭、学校、社会三大系统有效开展生态审美教育实现的。教育者关注并满足受教育者的生态审美需要,提升其生态审美素养及塑造生态审美人格,生成新时代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审美生存一代新人。再次,生态审美教育的实施过程是教育者通过设定恰适的目标并将一定的生态审美教育内容通过有效的方法传导给受教育者的过程。在这一教育过程中,教育者需要借助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三方面的介体以完成生态审美教育内容的传导及生态审美价值观念的传承。最后,人的思想和行为是受一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的,生态审美教育的有效开展受到教育环境的影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按照生态美的规律创设的生态审美教育环境能够彰显生态美的环境对生态审美教育的功用,使受教育者获得生态美的愉悦体验,从而使其思想和灵魂得以滋养。诗意地栖居是人类的生存理想,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生态审美教育裨益于人们对生态美好生活的追求。从社会文明发展的方向及人性对美的诉求,生态审美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人性的完整的重要内容,有着广阔的前景。
孙雯[9](2020)在《新时代公民生态文明观培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护生态环境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社会制度和思想观念的问题,既需要外在保障和约束,也需要内在自觉和行动,需要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促进生态文明意识养成和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带来发展方式的深刻转变,使生态文明观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我们应继续发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着优势,从人类最高利益出发,达成政治共识、增进价值认同、唤起情感共鸣,增强制度自信,使全体人民在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共同建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中国。这既是新时代赋予我们每位中华儿女的新任务和新挑战,又是顺应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当代回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文中以此为背景,分析了中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的时代任务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联系,阐述公民生态文明观培育的时代诉求。首先,在对国内外生态文明观教育相关研究的了解和梳理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所面临的时代机遇与挑战,以及生态文明观培育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过去的中国,在历经沧桑与磨难后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进入到快速恢复与发展时期。为了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与精神文明需要,我们在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关系中过于强调物质的进步,加之各种不良思潮以及多元文化的冲击,致使思想认识偏离方向。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方面,一切重心包括文化建设、教育内容都围绕经济发展的目标而偏移,忽略生态保护的意义和价值,付出了生态代价。其次,详细论述生态文明观培育原则应当围绕目标来确定,使符合新时代公民要求的“生态人”目标在以时代性、政治性、持续性、协同性和实践性为原则的培育过程中圆满达成。最后,面对千载难逢的时代机遇,以及存在的问题与挑战,着重探究新时代公民生态文明观培育整体化实施路径。要在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坚持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以夯实民族精神基础,提升生态审美能力唤起生态文明意识自觉生成,发挥生态文化多样性的优势,为生态文明观培育提供精神支持和动力保障;生态文明观培育内容要符合新时代需要,具有新时代特征,呈现新时代气象,以奠定对国家和民族责任感、认同感、自豪感等心理基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和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凝聚家庭、学校、社会各单元的有利资源,动员全社会力量,筑牢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共同激发人们对于生态文明观的学习动力和行为自觉,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使中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在新时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
崔媛媛[10](2019)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思想研究》文中认为人学,是以整体的人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主要研究人的本质和发展等问题。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出现标志着一种科学的人学体系的建立,之后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的进程也在不断推进。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随之相应,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也有了新的发展。在新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产生了新的理论成果——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思想。这里的新时代特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我国进入新的发展历史方位的新时代。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分析和研究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思想对当前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动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意义深远。本文旨在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视角下,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思想形成的理论依据、丰富内涵、时代特征、价值取向、弘扬途径等方面作一个较系统的分析和阐述。从而帮助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推动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在新时代的进程和发展。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思想在继承马克思经典作家的人学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人学成果的基础之上,又有了新时代的内涵和特点,这是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的新发展。此外,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思想深受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影响,“民为邦本”、“富民利民”的思想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思想根植中国,倡导以人民中心、共享改革成果观点的重要来源。本文在“新时代”这个新的视阈下研究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思想,对其内涵作了三方面的解读,首先,实现“中国梦”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思想的时代内涵,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实现中国梦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思想的应有之义。其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所体现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思想的基本内涵。最后,“五位一体”全面布局中所体现的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方面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发展需要的观点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思想的核心内涵,当然,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思想也有其时代特征和发展特点,主要体现在:在坚持人的全面发展中更加重视人的精神发展;在坚持人的协调发展中更加强调人的共享发展;在坚持人的可持续发展中更加凸显人的绿色发展;在坚持人的开放发展中更加倡导人的创新发展这四方面。最后,本文对新时代的价值取向和弘扬途径作了分析,发展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思想是为了更好地推进人的现代化发展和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发展。同时,通过坚持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思想“三近”,推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思想“三进”,使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思想本身不断得到弘扬和发展。弘扬和发展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思想将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因此对其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我国的指导地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推进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论文提纲范文)
(1)生态伦理的现代管理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基本思路与主要创新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现代管理的生态伦理本质 |
第一节 生态伦理的阐释 |
一、西方生态伦理的思想流变 |
二、现代管理的生态伦理内涵及特征 |
第二节 多学科视角的生态伦理属性 |
一、政治学视角:基于政治权力的生态伦理属性 |
二、经济学视角:共生和绿色的可持续性经济管理 |
三、社会学视角:社会结构的生态化转型 |
第三节 现代管理的生态伦理基本规定 |
一、生态伦理的价值理念 |
二、生态伦理的基本原则 |
三、生态伦理的理论基础 |
四、生态伦理的维护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现代管理视域下的生态伦理历史演进 |
第一节 古典管理理论的价值定位——效率至上 |
一、古典管理理论的“经济人”人性假设基础 |
二、科学管理的管理模式:控制自然的祛魅化设计 |
三、理性逻辑的科学化功利价值取向 |
四、“经济人”假设的反生态伦理省思 |
第二节 行为科学管理的价值转换——情感依托 |
一、行为科学管理的“社会人”人性假设基础 |
二、行为科学理论模式:人际关系的社会化凸显 |
三、情感激励的生态化行政伦理扩展 |
四、行为科学理论的生态伦理缺失 |
第三节 系统权变管理的价值探索——因境制宜 |
一、系统权变管理的“复杂人”人性假设基础 |
二、系统权变管理的管理模式:人境关系的动态化调适 |
三、动态持衡的多元化政府伦理关系 |
四、系统权变时期的方法论评价 |
第四节 知识与文化管理的价值创造——互生共存 |
一、知识与文化管理的“文化人”人性假设基础 |
二、知识与文化管理模式:人智关系的持续化建设 |
三、生态和谐的人本化行政文化结构 |
四、知识经济时代“文化人”的内在限度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现代管理的生态伦理价值向度 |
第一节 现代社会管理的生态意识理念 |
一、生态健康意识——推动社会协调发展 |
二、生态优先意识——保证社会持续发展 |
三、生态环境意识——引领社会绿色发展 |
第二节 现代管理的生态伦理的价值体系 |
一、生态公正:政府生态伦理管理的核心价值 |
二、生态自由:公共管理秩序建构的目标价值 |
三、生态平等:道德主体利益协调的价值根基 |
四、生态和谐:和谐社会伦理调和的价值趋向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现代管理的生态伦理价值实现困境与出路 |
第一节 生态伦理在现代管理中的实现困境 |
一、现代管理的主体性困境:主体价值的公平失允 |
二、现代管理的目标困境: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受阻 |
三、现代管理的秩序困境:生态安全的秩序失衡 |
四、现代管理的文化困境:中西生态伦理的融突 |
第二节 公共社会治理实现生态伦理的出路 |
一、构建生态伦理观念以践行协调共生的价值理念 |
二、实施生态伦理战略以推动生态化的社会经济发展 |
三、加强生态法治建设以维护生态安全的稳定秩序 |
四、创新生态文化理念以促进生态文明的理论建设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现代管理的生态伦理价值建构之维 |
第一节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生态伦理价值阐释 |
一、基于命运共同体的生态伦理价值构建 |
二、生态善治对美丽中国愿景的实现 |
第二节 中国生态伦理的现代管理决策模式 |
一、生态管理及其决策理念建构 |
二、生态伦理的现代管理决策运行模式 |
第三节 生态伦理视域下生命安全健康的价值阐释 |
一、生命安全健康的理性制衡内蕴 |
二、中国人民生命安全健康的生态行政价值观建构 |
三、中国政府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实现路径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2)关系理性视域下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2.1 国内研究述评 |
1.2.2 国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及不足 |
1.4.1 论文创新 |
1.4.2 论文不足 |
第2章 关系理性与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概述 |
2.1 关系理性概述 |
2.1.1 关系理性在不同哲学中的表征 |
2.1.2 关系理性的涵义、特征与作用 |
2.2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概述 |
2.2.1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理论内涵 |
2.2.2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主要特征 |
2.3 关系理性与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内在逻辑 |
2.3.1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关系理性自觉 |
2.3.2 基于关系理性的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 |
第3章 关系理性视域下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四重维度 |
3.1 关系理性视域下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历史维度 |
3.1.1 “人的依赖关系”形态 |
3.1.2 “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形态 |
3.1.3 “自由人联合体”形态 |
3.2 关系理性视域下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现实维度 |
3.2.1 生态危机的表现及后果 |
3.2.2 生态失衡的人类理性根源 |
3.2.3 走出生态失衡的人类理性重建 |
3.3 关系理性视域下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理论维度 |
3.3.1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理论前提 |
3.3.2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理论基础 |
3.3.3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理论指向 |
3.4 关系理性视域下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实践维度 |
3.4.1 人与自然的和解 |
3.4.2 人与人的和解 |
3.4.3 人与社会的和解 |
第4章 关系理性视域下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传承与发展 |
4.1 关系理性视域下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在西方的传承与发展 |
4.1.1 “自然的解放” |
4.1.2 “自然的控制” |
4.1.3 “生态社会主义”构想 |
4.2 关系理性视域下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在中国的传承与发展 |
4.2.1 “植树造林,绿化祖国” |
4.2.2 确立“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
4.2.3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
4.2.4 践行“科学发展观” |
4.2.5 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
第5章 关系理性视域下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当代价值 |
5.1 关系理性视域下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理论价值 |
5.1.1 为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研究拓宽了理论视域 |
5.1.2 为构建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提供了理论资源 |
5.1.3 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 |
5.2 关系理性视域下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实践价值 |
5.2.1 有助于建设美丽中国 |
5.2.2 有助于促进绿色发展 |
5.2.3 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1章 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的形成 |
1.1 时代背景 |
1.1.1 日益严重的全球化生态危机 |
1.1.2 高速工业化发展与日本“产业公害” |
1.2 理论基础 |
1.2.1 马克思恩格斯环境思想 |
1.2.2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
1.2.3 日本环境伦理学 |
1.2.4 宫本宪一的“生产关系说” |
小结 |
第2章 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的理论视域 |
2.1 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的逻辑前提 |
2.1.1 对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 |
2.1.2 对自然价值论的质疑 |
2.1.3 对“中心之争”的超越 |
2.2 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的研究理路 |
2.2.1 环境问题的反价值性 |
2.2.2 环境问题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
2.2.3 环境问题和经济活动的辩证关系 |
2.3 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的目标指向 |
2.3.1 促进人与自然之间共生 |
2.3.2 实现人与人之间环境正义 |
2.3.3 构建合理的环境实践 |
2.3.4 达成人、自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小结 |
第3章 岩佐茂的人与自然共生观 |
3.1 岩佐茂人与自然共生观的主要内容 |
3.1.1 人与自然是一个系统 |
3.1.2 人与自然共生的形成 |
3.1.3 控制自然的实质在于人对待自然的合理方式 |
3.2 岩佐茂人与自然共生观的理论特质 |
3.2.1 整体主义的研究视角 |
3.2.2 以差异性为前提的共生价值向度 |
3.2.3 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指向 |
小结 |
第4章 岩佐茂的环境正义观 |
4.1 岩佐茂环境正义观的基本内容 |
4.1.1 环境责任公平 |
4.1.2 环境利用公平 |
4.1.3 环境价值公平 |
4.2 岩佐茂环境正义观的辩证特征 |
4.2.1 代内正义与代际正义的统一 |
4.2.2 分配性正义与生产性正义的统一 |
4.2.3 制度变革与价值批判的统一 |
小结 |
第5章 岩佐茂的环境实践观 |
5.1 超越资本逻辑主导的实践观 |
5.1.1 对资本逻辑的辩证思考 |
5.1.2 环境危机的资本逻辑根源 |
5.1.3 对资本逻辑的实践观批判 |
5.2 构建遵循生活逻辑的实践观 |
5.2.1 对生活逻辑的价值诠释 |
5.2.2 生活逻辑对环境保护的实践指向 |
5.2.3 生活逻辑的环境实践观构建 |
5.3 岩佐茂环境实践观的理论特质 |
5.3.1 以实践视角审视环境伦理学 |
5.3.2 以生活逻辑引导实践方式变革 |
小结 |
第6章 岩佐茂的可持续发展观 |
6.1 岩佐茂可持续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
6.1.1 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内涵 |
6.1.2 可持续发展观的伦理意蕴 |
6.1.3 可持续社会的成立条件 |
6.2 岩佐茂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特质 |
6.2.1 人与自然共生推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
6.2.2 环境正义引导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6.2.3 生活逻辑确保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
6.3 岩佐茂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路径 |
6.3.1 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 |
6.3.2 脱离异化的工业化 |
6.3.3 构建环保型循环社会 |
小结 |
第7章 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的评析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
7.1 对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的评析 |
7.1.1 理论意义 |
7.1.2 实践价值 |
7.1.3 局限性 |
7.2 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
7.2.1 构建和谐共生的生态伦理文化 |
7.2.2 践行环境正义的生态伦理规范 |
7.2.3 超越资本逻辑的生态伦理理路 |
7.2.4 实现绿色发展的生态伦理目标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4)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论文研究思路 |
1.3.2 论文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概念释义 |
2.1 公平 |
2.1.1 公平的概念辨析 |
2.1.2 公平的重要作用 |
2.2 公平观 |
2.2.1 公平观的类型 |
2.2.2 公平观的特点 |
2.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 |
2.3.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内涵 |
2.3.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特征 |
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理论渊源 |
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公平观 |
3.1.1 马克思恩格斯的公平观 |
3.1.2 列宁的公平观 |
3.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公平观 |
3.2.1 毛泽东思想中的公平观 |
3.2.2 邓小平理论中的公平观 |
3.2.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公平意蕴 |
3.2.4 科学发展观中的公平意蕴 |
3.3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公平观 |
3.3.1 儒家的公平观 |
3.3.2 道家的公平观 |
3.3.3 墨家的公平观 |
3.3.4 法家的公平观 |
4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形成条件 |
4.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形成背景 |
4.1.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形成的时代背景 |
4.1.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形成的社会背景 |
4.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思想基础 |
4.2.1 汲取历史经验 |
4.2.2 立足客观事实 |
4.2.3 尊重科学规律 |
4.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逻辑理路 |
4.3.1 历史现实逻辑 |
4.3.2 价值演变逻辑 |
4.3.3 理论发展逻辑 |
4.4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主要性质 |
4.4.1 人民性 |
4.4.2 民族性 |
4.4.3 实践性 |
4.4.4 开放性 |
5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主要内容 |
5.1 目标方向:中国梦 |
5.1.1 公平是中国梦实现的前提条件 |
5.1.2 公平是中国梦实现的必由之路 |
5.1.3 公平是中国梦实现的“指路牌” |
5.2 行为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5.2.1 公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底蕴 |
5.2.2 公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取向 |
5.3 着力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
5.3.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社会公平的阶段目标 |
5.3.2 全面深化改革是社会公平的不竭动力 |
5.3.3 全面依法治国是社会公平的法治保障 |
5.3.4 全面从严治党是社会公平的政治保证 |
5.4 战略部署:“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
5.4.1 以经济建设奠基社会公平的物质基础 |
5.4.2 以政治建设铸造社会公平的根本基石 |
5.4.3 以文化建设构建社会公平的理想信念 |
5.4.4 以社会保障体系编织底线公平 |
5.4.5 以生态文明建设维护代内、代际公平 |
5.5 本质要求:共享发展理念 |
5.5.1 公平是共享发展理念的题中之义 |
5.5.2 公平是共享发展理念的价值遵循 |
5.5.3 共享发展理念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5.6 促进世界共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 |
5.6.1 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
5.6.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6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实践路径 |
6.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总体规划 |
6.1.1 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维护起点公平 |
6.1.2 以社会主义法治保障过程公平 |
6.1.3 以社会主义民生建设促进结果公平 |
6.1.4 以社会公平保障体系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 |
6.2 以点带面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具体落实 |
6.2.1 实施精准扶贫兜牢社会公平的底线 |
6.2.2 严明党规党纪锻造推动社会公平的主体力量 |
6.2.3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公平 |
6.2.4 深化法治改革提供社会公平的制度保障 |
6.2.5 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服务社会公平 |
6.2.6 以“中国方案”促进国际公平 |
7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本质超越和意义 |
7.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对西方公平观的本质超越 |
7.1.1 对新自由主义公平观的超越 |
7.1.2 对社群主义公平观的超越 |
7.1.3 对民主社会主义公平观的超越 |
7.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理论意义 |
7.2.1 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公平观 |
7.2.2 诠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深刻内涵 |
7.2.3 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实现社会公平的样板 |
7.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现实意义 |
7.3.1 有助于在全社会营造更加公平的社会氛围 |
7.3.2 有助于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 |
7.3.3 有助于促进中国梦的实现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索引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生态转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学术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2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理论资源 |
2.1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 |
2.1.1 自然界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和“人的无机的身体” |
2.1.2 生态文明是“物的尺度”与“人的尺度”相统一的历史必然 |
2.1.3 人的生命是向着“自由自觉”类特性的全面发展 |
2.1.4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
2.2 中国传统生态智慧之生命思想 |
2.2.1 “平生”的生命意识 |
2.2.2 “生生”的生命精神 |
2.2.3 “天人合一”的生命追求 |
2.3 西方生态文化中的生命思想 |
2.3.1 维护生命主体的尊严 |
2.3.2 生命的本质在于超越 |
2.3.3 改善人类同其他生命形式之间的相互关系 |
2.3.4 对西方生态文化中生命思想的批判与借鉴 |
3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与困境 |
3.1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 |
3.1.1 生命教育发展概况 |
3.1.2 大学生生命教育发展概况 |
3.2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实困境 |
3.2.1 相关课程内容中生命共同体思想匮乏 |
3.2.2 专业教师的整体生命观念欠缺 |
3.2.3 社会实践途径之间缺乏相互配合 |
3.3 大学生生命教育困境的原因分析 |
3.3.1 实用主义观念严重扭曲了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 |
3.3.2 物质主义价值观压抑了大学生的精神追求 |
3.3.3 移动互联网络限制了大学生对生命共同体的现实体验 |
4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依据 |
4.1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内在逻辑 |
4.1.1 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外延得到拓展 |
4.1.2 生命教育的功能得到优化 |
4.1.3 生命教育的价值得以实现 |
4.1.4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逻辑依据 |
4.2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现实依据 |
4.2.1 对传统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反思 |
4.2.2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意义 |
4.2.3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价值 |
5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原则和内容 |
5.1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主导原则 |
5.1.1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整体性原则 |
5.1.2 尊重大学生成长差异的动态性原则 |
5.1.3 生命认知与生命情感相互渗透的体验性原则 |
5.2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基本内容 |
5.2.1 培育生命共同体的思想意识 |
5.2.2 塑造基于生命共同体的集体主义价值观 |
5.2.3 培养关爱生命的道德情感 |
6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方法和路径 |
6.1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基本方法 |
6.1.1 以生命体验方法激发大学生生命责任感 |
6.1.2 以艺术熏陶方法强化大学生生命感受 |
6.1.3 以对话交谈方法增加大学生生命关怀 |
6.2 大学生生命教育生态转向的实施路径 |
6.2.1 营造良好的校园生态文化氛围 |
6.2.2 养成生态、健康、绿色的生活方式 |
6.2.3 营造关爱生命的社会生态文化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生态文明视域下城市居民休闲体育消费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资料法 |
1.4.2 问卷调查法 |
1.4.3 案例分析法 |
1.4.4 数理统计法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生态文明的概念及内涵 |
2.1.2 休闲体育消费的概念及特征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绿色发展理论 |
2.2.2 生态经济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4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 |
第3章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休闲体育消费 |
3.1 生态文明与休闲体育消费内在逻辑关系 |
3.1.1 生态文明是休闲体育消费发展的先导灵魂 |
3.1.2 休闲体育消费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路径 |
3.1.3 生态文明是休闲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和战略选择 |
3.2 生态文明视域下休闲体育消费的发展方向 |
3.2.1 走绿色发展之路 |
3.2.2 坚持可持续发展之路 |
3.2.3 拓宽精神消费之路 |
第4章 我国城市居民休闲体育消费的现状分析 |
4.1 休闲体育消费结构 |
4.2 城市居民休闲体育消费水平 |
4.3 城市居民休闲体育消费的动机 |
4.4 城市居民休闲体育生态消费观念 |
第5章 我国城市居民休闲体育消费存在的问题 |
5.1 休闲体育消费结构失衡 |
5.2 休闲体育消费供给不足 |
5.3 休闲体育消费能力不足 |
5.4 休闲体育消费日趋异化 |
5.5 休闲体育生态消费意识薄弱 |
5.6 休闲体育消费规范引导机制缺失 |
第6章 休闲体育消费可持续发展的案例分析——休闲潜水 |
6.1 国内案例——三亚市蜈支洲岛休闲潜水 |
6.2 国外生态休闲潜水发展经验借鉴——马来西亚沙巴潜水 |
6.3 国外的休闲潜水发展经验借鉴对蜈支洲岛的启示 |
6.3.1 提高教练的综合素质,树立生态环保理念 |
6.3.2 建立良好的培训体系,加强消费者海洋环境保护教育 |
6.3.3 建立健全环境保护法制机制,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
第7章 生态文明视域下城市居民休闲体育消费的发展策略 |
7.1 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提高休闲体育生态产品的供给 |
7.2 提高收入水平,增强休闲体育生态消费能力 |
7.3 优化消费结构,提高精神文化消费能力 |
7.4 加强环境消费教育,树立生态消费观念 |
7.5 建立健全环境法律法规,引导休闲体育生态消费 |
7.5.1 完善配套法律法规,加强综合整治力度 |
7.5.2 发挥传播媒介的积极的导向,提高环境信息知识的普及度 |
第8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习近平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科学回答新时代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之问” |
一、新时代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从“政治话语”到“学术议题” |
(一)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一个人类发展的永恒课题 |
(二)实现以永续发展为基底的民族复兴:在生态与文明之间 |
(三)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强国:在人与自然之间 |
(四)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环境与民生之间 |
(五)“习近平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学术深化 |
二、本选题学术史梳理及评价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总体评价 |
三、本选题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本选题创新及不足之处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习近平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从“人”、“自然”到“生命共同体” |
(一)“人”:“自然界的一部分”与“社会关系的总和” |
(二)“自然”:“人的无机的身体”和“天地万物之道” |
(三)“共同体”:从“民族共同体”到“生命共同体” |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 |
(一)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关系思想 |
(二)列宁人与自然关系思想 |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 |
(一)毛泽东人与自然关系思想 |
(二)邓小平人与自然关系思想 |
(三)江泽民人与自然关系思想 |
(四)胡锦涛人与自然关系思想 |
四、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关系思想 |
(一)儒家人与自然关系思想 |
(二)道家人与自然关系思想 |
(三)佛家人与自然关系思想 |
五、西方学者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性认知与批判 |
(一)西方学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
(二)对“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的价值批判 |
第二章 习近平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的形成过程 |
一、习近平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的孕育期(党的十八大之前) |
(一)在人与自然共生关系中突破“自然-环境-贫困”陷阱 |
(二)在人与自然共生关系中谋划“经济-社会-生态”新路 |
(三)在人与自然共生关系中揭示“绿水青山-金山银山”的关系 |
二、习近平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的生成期(党的十八大-党的十九大) |
(一)从“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到“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
(二)习近平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的基本生成 |
三、习近平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的完善期(党的十九大之后) |
(一)人与自然关系的补充和完善 |
(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继续深化 |
(三)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
第三章 习近平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的内容特征 |
一、习近平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生态与文明共进的生态文明观 |
(二)人与自然共生的和谐共生观 |
(三)关乎民生福祉的环境民生观 |
(四)重视绿色发展的自然价值观 |
(五)提供可靠保障的生态法治观 |
二、习近平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的本质特征 |
(一)人与自然共生性和生态与文明共进性相统一 |
(二)严密的逻辑体系与丰富的话语体系相统一 |
(三)浓郁的民族特色与博大的世界情怀相统一 |
(四)鲜明的时代特色与深切的民生愿景相统一 |
第四章 习近平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的价值意蕴 |
一、习近平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的政治价值 |
(一)突出了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 |
(二)提升了党员干部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定位 |
(三)强化了各级政府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 |
二、习近平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的理论价值 |
(一)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意涵 |
(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容量 |
(三)建构了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话语 |
三、习近平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的实践价值 |
(一)为新时代中国生态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 |
(二)有助于全面树立和贯彻绿色发展新理念 |
(三)提供了现代化强国建设的生态实践指南 |
四、习近平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的世界意义 |
(一)有力回应了“中国环境威胁论”的国际舆论 |
(二)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 |
(三)拓宽了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国际合作空间 |
第五章 习近平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的实践推进 |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规划路径 |
(一)国家层面以顶层设计为先导 |
(二)各级地方政府做好底层规划 |
二、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体路径 |
(一)各级政府强化生态行政和生态责任 |
(二)社会公众树立人与自然共同体理念 |
(三)各类企业加快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型 |
三、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产业路径 |
(一)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
(二)大力发展绿色环保产业 |
(三)合理开发利用绿色能源 |
四、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空间路径 |
(一)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
(二)有序推动城镇化建设 |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
五、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制度路径 |
(一)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 |
(二)完善生态环境考核评价制度 |
(三)加强生态环境责任追究制度 |
结论 坚定不移地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 |
参考文献 |
一、着作类 |
二、报纸文章类 |
三、杂志期刊类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 |
一、研究思路和内容 |
二、研究的基本方法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生态审美教育的缘起 |
第一节 生态危机及审美救赎 |
一、文明时代的生态危机 |
二、生态美学的审美救赎 |
第二节 生态审美教育的内涵、本质及功能 |
一、生态审美教育的内涵 |
二、生态审美教育的本质 |
三、生态审美教育的功能 |
第三节 生态审美教育的理论资源 |
一、中国传统生态哲学美学智慧 |
二、生态审美教育的西方资源 |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的理论依据 |
一、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二、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审美观 |
三、习近平“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理念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的现实依据 |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然追求与现实困境 |
二、生态审美教育是人的片面发展的扬弃之路 |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生态审美素养养成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的生态审美素养 |
一、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生态审美素养的内涵 |
二、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生态审美素养的构成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生态审美素养养成的作用 |
一、教育者的生态审美素养是有效实施生态审美教育的前提 |
二、教育者的生态审美素养是提升自身人格修养的重要途径 |
三、教育者的生态审美素养是胜任生态审美教育角色的重要保障 |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生态审美素养的发展 |
一、理论之径 |
二、实践之行 |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生态审美生成 |
第一节 受教育者生态审美生成的内在依据 |
一、生态审美需要是一种本性需要 |
二、生态审美需要是一种高级的精神需要 |
三、生态审美需要是生态文明时代的现实需要 |
第二节 受教育者生态审美生成的条件 |
一、正视受教育者的生态审美需要 |
二、重视受教育者自然感性的培养 |
三、引导受教育者的审美取向 |
四、塑造受教育者的生态审美人格 |
第三节 受教育者生态审美生成的路径 |
一、家庭是受教育者生态审美生成的起点 |
二、学校教育是受教育者生态审美生成的重点 |
三、社会是受教育者生态审美生成的支点 |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的生态审美映现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目标设定 |
一、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的旨归 |
二、生态审美教育目标的设置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内容 |
一、辩证唯物主义生态实践观教育 |
二、整体和谐为美的生态审美观教育 |
三、诗意栖居生态生存观教育 |
四、亲和仁爱生命观教育 |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方法及应用 |
一、生态审美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运用 |
二、生态审美教育方法的探索 |
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环境创设 |
第一节 生态审美教育环境创设的意义 |
一、有助于丰富受教育者的生态审美体验 |
二、有助于受教育者内化并践行生态审美教育内容 |
三、有助于提升受教育者的人生境界 |
第二节 生态审美教育环境创设的原则及特性 |
一、生态审美教育环境创设的原则 |
二、生态审美教育环境创设凸显的特性 |
第三节 创建生态审美教育环境 |
一、选取绿色温馨生态审美教育自然环境 |
二、构筑主体间性生态审美教育人际环境 |
三、营造富有诗意生态审美教育氛围 |
结语:生态审美教育——生命家园的回归之旅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新时代公民生态文明观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4 主要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本研究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依据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新时代 |
2.1.2 公民 |
2.1.3 生态文明观 |
2.2 理论依据 |
2.2.1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 |
2.2.2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生态思想 |
2.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 |
2.2.4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时代公民生态文明观培育时代境遇 |
3.1 新时代公民生态文明观培育的时代机遇 |
3.1.1 人民美好生活愿望为生态文明观培育增强动力 |
3.1.2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为生态文明观培育提供政策支持 |
3.1.3 教育现代化为生态文明观培育掌握目标方向 |
3.2 新时代公民生态文明观培育面临的挑战 |
3.2.1 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想与现实存在矛盾 |
3.2.2 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复杂交织 |
3.2.3 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有待具体完善和落实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时代公民生态文明观培育现状分析 |
4.1 公民生态文明观培育调查问卷分析 |
4.1.1 参与调研者的基本情况 |
4.1.2 个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态度 |
4.1.3 个人践行生态保护的状况 |
4.1.4 个人对生态文明建设主体的认识 |
4.1.5 个人对生态保护了解状况 |
4.2 生态文明观培育存在问题 |
4.2.1 生态伦理道德失位 |
4.2.2 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缺位 |
4.2.3 生态文明观培育自觉性偏低 |
4.3 生态文明观培育存在问题成因分析 |
4.3.1 经济发展特定阶段的观念制约 |
4.3.2 生态文化缺乏系统性建设 |
4.3.3 生态文明教育缺乏整体效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时代公民生态文明观培育原则和目标 |
5.1 新时代公民生态文明观培育的基本原则 |
5.1.1 时代性原则 |
5.1.2 政治性原则 |
5.1.3 持续性原则 |
5.1.4 协同性原则 |
5.1.5 实践性原则 |
5.2 新时代公民生态文明观培育的价值目标 |
5.2.1 生态人是生态文明践行的主体 |
5.2.2 生态人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应有之意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新时代公民生态文明观培育实施策略 |
6.1 引导公民树立生态意识 |
6.1.1 树立绿色消费观遵循绿色生活方式 |
6.1.2 树立绿色发展理念超越资本逻辑 |
6.1.3 树立循环节约意识践行基本国策 |
6.2 推进生态文化建设 |
6.2.1 培育生态审美情趣 |
6.2.2 发展生态文化自觉 |
6.2.3 发掘生态文化资源 |
6.3 拓展生态文明观培育内容 |
6.3.1 生态理性的价值观教育 |
6.3.2 生态责任感的道德品质教育 |
6.3.3 合理需求与适度消费的幸福观教育 |
6.3.4 平等、公正的大国精神教育 |
6.3.5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忧患教育 |
6.4 强化生态文明观培育路径 |
6.4.1 以家庭教育为起点培育生态文明习惯 |
6.4.2 以学校教育为阵地加强生态文化教育 |
6.4.3 以社会教育为依托构筑生态文明基石 |
6.4.4 以个人教育为重心提高生态文明自觉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 公民生态文明观培育调查问卷 |
(10)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 |
四、创新之处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思想的理论依据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人学思想 |
一、马克思的人学思想 |
二、恩格斯的人学思想 |
三、列宁的人学思想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的已有成果 |
一、毛泽东思想中的人学成果 |
二、邓小平理论中的人学成果 |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人学成果 |
四、科学发展观中的人学成果 |
第三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
一、“民为邦本”是其思想基础 |
二、“富民利民”是其价值归属 |
第二章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思想的丰富内涵 |
第一节 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造福中国人民是其时代内涵 |
一、奋斗目标: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二、光荣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 |
第二节 维护人民民主权利,共享发展成果是其基本内涵 |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
二、全面深化改革,保障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
三、全面依法治国,维护人民合法权益 |
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 |
第三节 以人民为导向,满足人民多方面需求是其核心内涵 |
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满足人民物质需求 |
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
三、坚定文化自信,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
四、建设和谐社会,保障和改善民生 |
五、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提供宜居环境 |
第三章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思想的时代特征 |
第一节 在坚持人的全面发展中更加重视精神发展 |
一、精神发展:推动人与自我之间协调统一 |
二、全面发展:解决片面异化的发展问题 |
第二节 在坚持人的协调发展中更加强调共享发展 |
一、共享发展:推动人与人之间融洽共处 |
二、协调发展:推动人与社会之间双向共赢 |
第三节 在坚持人的可持续发展中更加凸显绿色发展 |
一、绿色发展:推动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处 |
二、可持续发展:保障人类社会健康持续发展 |
第四节 在坚持人的开放发展中更加倡导创新发展 |
一、开放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二、创新发展:保证人类社会不断与时俱进 |
第四章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思想的价值取向 |
第一节 推进人的现代化,实现社会的现代化 |
一、人的现代化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经阶段 |
二、人的现代化是实现社会现代化的先决条件 |
第二节 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 |
一、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 |
二、社会的全面发展是迈向“自由人联合体”的基础 |
第五章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思想的弘扬路径 |
第一节 坚持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思想“三近” |
一、贴近青年学生 |
二、贴近人民群众 |
三、贴近思政教育 |
第二节 推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思想“三进” |
一、走进教材 |
二、走进课堂 |
三、走进学生头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论文参考文献)
- [1]生态伦理的现代管理价值研究[D]. 毕然.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2]关系理性视域下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研究[D]. 宋玉兰. 吉林大学, 2020(03)
- [3]岩佐茂环境伦理思想研究[D]. 张贝丽. 山西大学, 2020(08)
- [4]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研究[D]. 唐磊.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5]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生态转向研究[D]. 康玲玲.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
- [6]生态文明视域下城市居民休闲体育消费发展研究[D]. 陈景强. 武汉体育学院, 2020(09)
- [7]习近平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研究[D]. 邢乐乐.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8)
- [8]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审美教育研究[D]. 张丽娜. 湖北大学, 2020(01)
- [9]新时代公民生态文明观培育研究[D]. 孙雯.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4)
- [10]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思想研究[D]. 崔媛媛. 南京林业大学,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