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西医结合治疗滑胎的临床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石玉姣[1](2021)在《补肾健脾化痰法孕前干预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复发性流产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本项研究,科学客观评价补肾健脾化痰法孕前干预肾脾亏虚、兼有痰湿证PCOS所致RSA的临床疗效,为治疗该病提供有效的理法方药,突出中医治疗优势,惠及更多患者。方法:本项研究通过利用我院门诊信息服务平台,回顾性选取我院妇科门诊2017年06月~2020年12月符合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复发性流产,且中医辨证为肾脾亏虚、兼有痰湿证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再次妊娠前应用补肾健脾化痰法孕前干预治疗3个月;对照组:15例,再次妊娠前未经过任何孕前干预治疗,两组妊娠后均常规服保胎协定处方(补肾安胎方),并根据具体情况服用黄体酮胶囊,治疗至妊娠12周。评价补肾健脾化痰法孕前干预对肾脾亏虚、兼有痰湿证PCOS所致RSA患者再次妊娠早期妊娠结局、中医证候情况、血清性激素水平(LH/FSH)、胰岛素抵抗指标(HOMA-IR)的影响。结果:(1)两组再次妊娠早期妊娠结局:治疗组妊娠早期流产率(10.00%)显着低于对照组(40.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孕前干预前后中医证候改变情况:治疗组孕前干预后中医证候积分(6.9±4.22)显着低于孕前干预前(16.26±4.47),孕前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孕前干预后中医证候改善总有效率为93.33%。(3)治疗组孕前干预前后血清性激素改变情况:治疗组孕前干预后血清LH/FSH比值(1.79±0.68)显着低于孕前干预前(2.25±0.87),孕前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组30例患者中孕前干预前胰岛素抵抗指标异常者17例,该17例患者经过孕前干预后HOMA-IR(3.07±0.67)显着低于孕前干预前(3.55±0.82),孕前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补肾健脾化痰法孕前干预肾脾亏虚、兼有痰湿证PCOS所致RSA,可提高该类患者再次妊娠保胎成功率,降低流产率,改善妊娠结局。(2)补肾健脾化痰法孕前干预肾脾亏虚、兼有痰湿证PCOS所致RSA,能改善该类患者的中医证候,为再次妊娠打下良好的基础。(3)补肾健脾化痰法可能调控肾脾亏虚、兼有痰湿证PCOS所致RSA患者的生殖内分泌轴功能和改善IR等代谢紊乱状态,亦为再次妊娠打下良好的基础。(4)发挥中医药优势,为临床诊治提供有效实用的中医药治疗思路与方法,解决临床难题。
黄起了[2](2021)在《复发性流产患者的中医证素分布特征及其与焦虑抑郁状态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采用证素辨证的方法,分析复发性流产患者的病位、病性证素分布情况,以及复发性流产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初步探讨复发性流产患者证素与焦虑抑郁状态的相关性,为临床防治复发性流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妇产科门诊及病房的92名复发性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四诊信息以及焦虑、抑郁量表,通过“健康状态辨识系统”辨别证素,并人工对焦虑、抑郁量表积分进行统计,运用统计学方法,探索性研究复发性流产证素及与其焦虑抑郁状态相关性。结果:1.复发性流产患者以28~34岁发病率最高,占比46.7%,平均年龄31.83±4.99岁。2.复发性流产患者证素特征:病位证素按出现频次排名前六位依次为:肝、胞宫、肾、心神、脾、心。总体病性证素按出现频次排名前六位依次为:气虚、阳虚、气滞、阴虚、血瘀、湿。实性证素按出现频次排名前六位依次为:气滞、血瘀、湿、寒、痰、热。虚性证素按出现频次排名前六位依次为:气虚、阳虚、阴虚、血虚、气不固、精亏。3.不同年龄段复发性流产患者证素分析结果:病位证素肝、肾、心、心神、脾的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性证素血瘀、湿、寒、痰、阳亢的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气滞积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虚性证素气虚、阴虚、气不固的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阳虚、血虚的频次、积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4.不同流产次数复发性流产患者证素分析结果:病位证素肝、胞宫、肾、脾、心等频次、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神积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性证素以及虚性证素的频次、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复发性流产患者的焦虑、抑郁分布情况:92例复发性流产患者中,存在焦虑情绪的共有82人,其中以中度焦虑占比较大,约33.70%;存在抑郁情绪的共有57人,其中以轻度抑郁占比较大,约38.04%。6.通过比较不同年龄段复发性流产患者焦虑、抑郁程度的不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比较不同流产次数复发性流产患者焦虑程度的不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比较不同流产次数复发性流产患者抑郁程度的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通过比较复发性流产患者证素与焦虑抑郁积分的相关性,得出:焦虑积分与肝、气滞呈正相关关系(P<0.05);抑郁积分与肝、心神、气滞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1.复发性流产患者主要病位为肾、肝、胞宫。总体病性证素为:气虚、阳虚、气滞、阴虚、血瘀、湿。主要实性证素为:气滞、血瘀、湿。主要虚性证素为气虚、阳虚、血虚。2.复发性流产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状态。3.复发性流产患者随着焦虑积分的增加,肝、气滞的病变程度加重,复发性流产患者随着抑郁积分的增加,肝、心神、气滞的病变程度也随之加重。
余小莹[3](2021)在《补肾活血方联合雌孕激素疗法在宫腔粘连TCRA术后的应用》文中指出目的:对比宫腔粘连TCRA术后患者单纯运用雌孕激素疗法和雌孕激素联合补肾活血中药方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中医证候积分及妊娠率的高低、宫腔粘连恢复率等情况,研究补肾活血中药方对于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优化宫腔粘连术后治疗方案,为临床运用中医药治疗宫腔粘连术后提供新思路。方法:收集在湖北省中医院妇科住院部及门诊就诊符合宫腔粘连诊断标准的有生育要求的患者76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统一行TCRA术,对照组术后予雌孕激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补肾活血方,共治疗3个月经周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月经量、中医症候积分,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PI、RI等指标,治疗后复查宫腔镜,统计宫腔恢复率和总体疗效,术后随访半年,调查两组患者妊娠情况,最终将所有数据集中整理归纳,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1.月经量比较:观察组患者月经量失血图的平均评分为42.24±16.58分,对照组为36.75±18.92分,治疗后观察组的月经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中医证候积分比较:两组患者“月经量少、腰酸膝软、小腹疼痛、经血夹块”等中医证候均有改善,且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子宫内膜厚度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均有增加,观察组较对照组增加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子宫动脉PI、RI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双侧子宫动脉PI、RI值均有下降(P<0.05),且观察组双侧子宫动脉PI、RI较对照组下降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宫腔恢复率比较:观察组的宫腔恢复率高达83.3%,相较于对照组的6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轻度粘连患者,宫腔恢复率均较高,预后良好,且观察组中、重度粘连患者的宫腔恢复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妊娠率比较:治疗后随访半年,观察组总妊娠率52.8%,对照组总妊娠率30.6%,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综合疗效比较:观察组临床总体总有效率高达86.1%,对照组临床总体总有效率达到69.4%,观察组综合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意义(P<0.01)。8.安全性分析:治疗过程中,对照组1例患者出现肝功能轻度升高,中止研究,余患者均未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等不适,亦未诉食欲改变、二便不适,证明治疗用药相对安全。结论:补肾活血方联合雌孕激素疗法能显着改善宫腔粘连患者TCRA术后的月经量及中医证候评分,促进子宫内膜的修复,减少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提高宫腔恢复率及妊娠率,疗效明显优于单用雌孕激素治疗,且安全性较好,无明显毒副作用,还能较全面改善患者全身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覃婷[4](2021)在《补肾养血法治疗抗心磷脂抗体阳性复发性流产的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补肾养血法治疗抗心磷脂抗体阳性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选择2019年01月至2020年04月于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仁爱医院妇科门诊符合肾虚血瘀型已确诊妊娠的抗心磷脂抗体阳性复发性流产患者,纳入研究6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补肾养血方联合低分子肝素钠+阿司匹林)、对照组(低分子肝素钠+阿司匹林),治疗至妊娠12周,治疗后观察抗心磷脂抗体(ACA)转阴率、凝血指标(APTT、PT、TT、FIB、D-D)、血小板计数(PLT)、中医症候、B超下子宫动脉血流(PI、RI)及血HCG、P、E2变化。结果:(1)实验室指标:(1)凝血指标:两组在治疗后均可延长APTT、PT、TT时间,降低D-D、FIB水平,两组治疗后在D-D上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优于对照组;两组在APTT、PT、TT、FIB上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2)血小板计数:两组治疗后血小板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3)HCG、P、E2变化:两组HCG、P、E2水平均能随孕周增长而提升,对于HCG:两组血HCG在孕6周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在孕8时、孕10周分别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优于对照组。对于P:两组血P在孕6周、孕8周、孕10周分别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对于E2:两组血E2在孕6周、孕8周、孕10周分别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4)ACA转阴率:治疗组转阴率83.33%;对照组转阴率60.00%,两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5)合并其他抗体转阴率:两组治疗后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2)子宫动脉血流(PI、RI):两组经治疗后均可降低PI、RI水平,两组在PI、RI上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优于对照组。(3)阴道止血时间:两组经治疗后阴道止血时间有显着性差异(P<0.01),说明两组在阴道止血时间方面优于对照组。(4)中医临床疗效:(1)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两组经治疗后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优于对照组。(2)中医证候总积分: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优于对照组。(3)单项中医疗效:在腰酸胀痛、小腹疼痛或坠胀、两膝酸软、夜尿频多、口干咽燥、小便黄、大便秘结方面均有显着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在头晕耳鸣、心烦少寐、手足心热、舌脉象方面均无显着差异(P>0.05)。(4)综合临床疗效: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3%,两组经治疗后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优于对照组。(5)妊娠结局:治疗组早期流产率23.33%、晚期流产率20.00%、妊娠成功率56.67%,对照组早期流产率36.67%、晚期流产率26.67%、妊娠成功率36.67%,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6)随访分娩结局:治疗组未足月剖宫产率11.76%、未足月顺率17.65%、足月剖宫产率23.53%、足月顺产率47.06%,对照组未足月剖宫产率27.27%、未足月顺产率9.09%、足月剖宫产率36.36%、足月顺产率27.27%,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补肾养血法协同西药治疗抗心磷脂抗体阳性复发性流产有良好的疗效,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使抗心磷脂抗体转阴,提升血清HCG、P、E2的增长,维持凝血指标和血小板正常水平,改善子宫动脉血流灌注情况,降低流产率,从而有效提高保胎率。
方雨婷[5](2021)在《加味安胎方治疗肾虚血瘀型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比较治疗组(加味安胎方联合低分子肝素)与对照组(中药安慰剂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肾虚血瘀型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探讨加味安胎方的作用机理,以期为临床上提供有效且安全的用药方案?方法:从2019年5月至2020年7月,收集至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且符合纳入要求的早孕期复发性流产患者,经过14个月的病例收集,共收集符合纳入标准并同意入组实验的病例76例,采用随机单盲法,将入选的符合研究要求的76例患者按就诊顺序进行编号,采用SPSS26.0软件随机数字排序法来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人,其中使用低分子肝素及加味安胎方治疗的患者38例(治疗组);使用低分子肝素和中药安慰剂治疗的患者38例(对照组)?同时治疗4周,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在中医症状积分、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凝血六项(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PT)、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抗凝血酶Ⅲ(AT-Ⅲ)))、临床疗效、保胎结局、不良反应等方面的情况,来评估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每周进行一次血清激素(HCG、E2、P)水平测定和B超监测来了解胚胎发育情况,每周行一次肝功能测定以及时发现药物毒副作用,以便即使调整患者用药方案?结果:1.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积分:治疗组t=9.898,P<0.01;对照组t=7.156,P<0.01,说明治疗组和对照组经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均有显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中医症状积分:t=2.328,P=0.023<0.05,治疗组的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经过4周的治疗后(孕10周),治疗组和对照组平均子宫动脉RI的值较治疗前(孕6周)均显着降低(P<0.01),且治疗后(孕10周)治疗组平均子宫动脉RI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3.凝血六项的比较:比较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凝血六项)AT-III、PT、APTT、TT、D-Dimer、FIB:P值均大于0.05,说明治疗前俩组没有统计学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4周前后的D-Dimer、FIB,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在D-Dimer、FIB上低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1)?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4周前后的AT-III、PT、APTT、TT?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高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1)?4.临床总疗效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3%,治疗组的临床总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5.保胎结局的比较: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保胎结局:治疗组保胎成功30人,失败5人,保胎成功率为85.7%;对照组保胎成功23人,保胎失败13人,保胎成功率63.9%,c2=4.467,P<0.05,说明治疗组保胎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不良反应的比较:治疗期间,对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测量、三大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心电图进行检查,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均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说明两组的治疗方案均有一定的安全性,未产生明显的毒副作用?口服中药汤剂过程中,治疗组出现恶心2例,后均自行缓解、继续治疗?结论:1.治疗组(加味安胎方联合低分子肝素)在治疗PTS所致RSA上的总有效率为82.9%,其疗效优于对照组(中药安慰剂联合低分子肝素)的总有效率为58.3%,说明导师在寿胎丸基础上添加活血化瘀类中药的加味安胎方在临床治疗肾虚血瘀型复发性流产安全可靠,临床效果好,值得推广?2.治疗组(加味安胎方联合低分子肝素)能明显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凝血六项、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疗效优于对照组患者。起效快,疗效好,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推广运用于临床。3.加味安胎方联合低分子肝素能有效提高PTS所致RSA患者的保胎成功率,其保胎成功率为85.7%,优于中药安慰剂联合低分子肝素组患者为63.9%。
何雪玲[6](2021)在《基于肾主生殖理论治疗复发性流产的用药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肾主生殖,肾虚被普遍认为是复发性流产的主要病因病机。本课题旨在通过分析中医治疗含有肾虚病机的复发性流产的用药规律,为中医临床治疗复发性流产提供用药经验借鉴。方法:一、查阅古今文献,分析肾主生殖的理论基础。二、利用电脑在CNKI中检索关键词“肾虚”+“复发性流产”得出相关文献,设立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文献,得到最终文献,提取文献名称、文献出处、出版年份、第一作者及通信作者或导师、方剂名称、证型、药物组成以及治疗时间等内容输入EXCEL表格,建立肾虚型复发性流产数据库,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将处理好的数据库导入古今医案云平台,加入分析池,运用数据挖掘模块中的统计分析(使用其中的药物频次分析、药物四气分析、药物五味分析、药物归经分析)、关联分析(设置置信度为0.90,支持度为0.30)和聚类分析(对出现频次前20名的药物进行分析,设置距离类型为欧氏距离,聚类方法为类平均法,以横向聚类图展示,以距离>7为界)等功能对所导入的数据进行挖掘分析。结果:一、1.肾藏精的生理功能决定了肾对人体生殖活动具有主宰作用。2.肾通过与肝脾心肺、气血、冲任、胞宫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对生殖活动的调控。二、1.文献一般情况:经检索共得到143篇相关文献,经逐篇阅读后筛选出92篇符合标准的文献,含期刊论文51篇,学位论文41篇。发表年份从2009年至2020年,文献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2017年至2020年相关文献数量较多,每年文献数量在10篇以上,2020年文献数量最多,有18篇。共提取出99个方,109味药。2.证型情况:以肾虚血瘀证研究最多,其次是肾虚证,接下来是脾肾两虚证、肾虚肝郁证、阴虚血热证。3.用药情况:统计分析得出药物使用频次排名前五的药物由高到低依次是菟丝子、续断、桑寄生、当归、丹参,药物功效频次排名前五的由高到低依次是补肝肾、强筋骨、安胎、止崩漏、续折伤,药气频次排名前四的由高到低依次是平、微温、温、微寒,药味频次排名前三的由高到低依次是甘、苦、辛,药物归经频次排名前三的由高到低依次是入肝经、肾经、脾经。聚类分析得出两类核心药物,第一类核心药物是续断、菟丝子、桑寄生、阿胶,第二类核心药物是当归、丹参、白芍、甘草、杜仲、白术、党参、熟地黄、黄芪、枸杞子、黄芩、苎麻根、川芎、茯苓、山药、山茱萸。药物组合关联度分析得出44条结果符合置信度≥0.90、支持度≥0.30,这44个药物组合的提升度均>1,其中前9个组合的置信度达到1,分别是白术+菟丝子,杜仲+菟丝子,阿胶、续断+菟丝子,白术、续断+菟丝子,甘草、续断+菟丝子,阿胶、桑寄生+菟丝子,白术、桑寄生+菟丝子,阿胶、桑寄生、续断+菟丝子。新方组合:菟丝子、桑寄生、续断、白术、丹参、当归、白芍、阿胶、甘草。结论:中医治疗含肾虚病机的复发性流产的研究有逐年增加趋势,常见证型有肾虚血瘀证、肾虚证、脾肾两虚证、肾虚肝郁证、阴虚血热证,病位在肾、肝、脾。复发性流产的治法以补肾安胎为主,辅以益气养血、健脾、疏肝。药物以补虚药为主,其次为活血化瘀药。药气以平、微温、温、微寒为主,药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以肝、肾、脾为主。在保胎过程中常以寿胎丸为基础方进行辩证加减。新方组合:菟丝子、桑寄生、续断、当归、丹参、白芍、白术、甘草,或可作为肾虚血瘀型复发性流产的基础方。
廖雅娟[7](2021)在《补肾活血方孕前干预复发性流产者血栓前状态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课题旨在评价补肾活血方的孕前干预对RSA患者血栓前状态的治疗疗效,为开拓更多中医药方法与思路治疗血栓前状态所致的复发性流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本院门诊肾虚血瘀证型血栓前状态RSA患者45例,予以补肾活血方治疗3个月经周期,从来月经的第7天开始服用,月经期停药,比较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实验室指标(D-D、TT、APTT、PT、FIB)的变化,评估本方治疗肾虚血瘀证候,血栓前状态的疗效。本方治疗结束完成后,指导备孕,进一步将受孕者与本院同期符合肾虚血瘀RSA血栓前状态未经治疗已受孕者进行比较,孕后治疗方案一致,观察两者妊娠维持12周情况。结果:经过补肾活血方3个月经周期治疗后,肾虚血瘀证候改善,治疗前肾虚血瘀证候积分平均16.98±6.12(分),后平均9.05±6.88(分),P<0.01,前后差异相比较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血栓前状态相关实验室指标改善,与治疗前相比,TT、APTT、PT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D-D水平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补肾活血方孕前干预治疗后妊娠患者共有36例,维持妊娠至12周共32例,妊娠丢失4例,继续妊娠率88.89%;同期未经治疗患者共40例,28例维持妊娠至12周,妊娠丢失12例,继续妊娠率70.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补肾活血方能够改善患者孕前肾虚血瘀中医证候;(2)补肾活血方能够改善患者孕前血栓前状态;(3)补肾活血方孕前干预治疗对改善血栓前状态所致RSA患者妊娠结局有积极作用,且安全性好。
冯莉苏[8](2021)在《滋肾化瘀方治疗肾虚血瘀型宫腔粘连的临床研究及其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临床研究,选用滋肾化瘀方联合补佳乐治疗宫腔粘连术后患者,观察治疗前后月经量、中医证候、宫腔粘连程度、炎性细胞因子(TNF-α、VEGF)、内膜厚度和血流分型及Salle评分的变化情况,探索本治疗方案的临床有效性及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以期为临床上IUA术后患者提供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法,增强远期疗效。方法:收集符合本研究纳入要求的患者55例,均行宫腔粘连分离术,最终顺利完成本研究的共52例,包括试验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试验组予滋肾化瘀方联合补佳乐治疗,对照组给予补佳乐单独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周期,观察2组患者在本次治疗后的总体临床疗效,并且对比月经量、中医证候积分、宫腔粘连程度、血清学指标(细胞因子TNF-α、VEGF)、子宫内膜厚度和内膜血流分型以及Salle评分的变化情况,并在停药后3~6个月内随访妊娠情况。结果:1.治疗后临床总疗效:试验组总有效率达96.15%,包括治愈8例(30.77%),有效17例(65.38%),无效1例(3.8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08%,包括治愈3例(11.54%),有效16例(61.54%),无效7例(26.92%),试验组临床总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2.月经量对比:两组月经失血图积分均数较治疗前增加,P<0.05,表明两组治疗均有效,且试验组在增加月经量方面疗效高于对照组。3.中医证候对比: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疗前下降,试验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31%、69.23%,P<0.05,差异显着,试验组疗效更优。4.宫腔粘连评分及炎性细胞因子:通过组内自身治疗前后对比,发现两组的IUA评分、TNF-α、VEGF水平相比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且组间比较P值均<0.05,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5.内膜-血流指标: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内膜厚度及血流分型均较治疗前改善。两组血流分型组间对比P<0.05,具有差异性,试验组疗效显着优于对照组。而对比两组间治疗后内膜厚度相当,P>0.05,疗效无统计学差异。6.Salle评分:两组Salle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组间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试验组疗效更佳。7.随访3~6月期间,试验组成功妊娠3例,对照组妊娠1例,B超提示均为活胎。8.安全性分析:两组治疗前后在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及双侧乳腺B超等安全性指标上均无异常,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证实本试验研究临床安全性较好。结论:结合本研究结果,可以认为滋肾化瘀方联合补佳乐治疗宫腔粘连的临床疗效显着,且较单纯的补佳乐治疗效果更优。滋肾化瘀方联合补佳乐可以通过抑制促纤维化炎性因子TNF-α及VEGF的高表达,改善炎症状态,抑制纤维增生,疏松粘连组织,同时重建子宫血运,增加内膜血液灌注量,促进内膜修复生长,帮助患者恢复月经量,缓解其中医临床症状,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在治疗期间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因此认为滋肾化瘀方联合补佳乐是一种治疗肾虚血瘀型宫腔粘连的安全且有效的方法,可以降低术后复发,帮助恢复子宫内膜容受性,体现了中医药在治疗宫腔粘连方面独特的优势,同时也为临床治疗本病开辟了新思路。
侯美臣[9](2021)在《寿胎丸加减联合抗凝药治疗易栓症所致复发性流产妊娠结局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寿胎丸加减联合抗凝药对于易栓症所致复发性流产妊娠结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易栓症所致复发性流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予依诺肝素,治疗组予依诺肝素联合寿胎丸加减,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通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D-二聚体、血小板聚集率、APTT、妇科B超、中医证候积分等指标,探讨易栓症所致复发性流产病例妊娠结局,总结寿胎丸加减联合抗凝药的临床疗效。结果:1.血栓指标水平:在孕30天以后的各个观察点结果均显示,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治疗组患者的D-二聚体、血小板聚集率水平下降更显着(P<0.05),APTT水平延长更显着(P<0.05)。2.中医证候积分: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以后,所有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有所降低(P<0.05),但是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降低趋势更加显着(P<0.05)。3.保胎成功率: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的保胎成功率分别为56.67%和83.33%;从保胎成功率上来看,治疗组患者的保胎情况更佳,两组患者有统计学差异(P=0.222>0.05)。4.综合疗效: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56.67%和83.33%;从综合疗效上来看,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佳(P<0.05)。结论:1.寿胎丸加减联合抗凝药(依诺肝素)可以有效改善易栓症所致复发性流产患者妊娠结局,降低D-二聚体、血小板聚集率,延长APTT,降低流产再发风险。2.寿胎丸加减联合抗凝药物(依诺肝素)能够使易栓症所致复发性流产患者的体征及相关的临床症状得到显着改善,有利于提升保胎成功率。
曾薇薇,陆齐天,杨冰祎,曹阳,谭丽,张婷婷[10](2020)在《基于“有故无殒,亦无殒也”探讨活血化瘀药物在妊娠病中的运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黄帝内经》中记载的"有故无殒,亦无殒也"为依据,介绍活血化瘀类药物在妊娠病中使用的困境、契机、历史及现状等,阐述"有故无殒,亦无殒也"的临床意义,认为在临证保胎时,不应拘泥于补肾、清热、养血、止血等常规之法,对确有瘀阻之证的患者,应灵活选用活血药物,使旧血去而新血生,往往效如桴鼓,这也与现代医学流产病因之血栓前状态,使用阿司匹林及肝素保胎相一致。我们在临床应用活血药物安胎时还需注意用药时机、药物剂量,不可过度攻伐,应中病即止,以达安胎之效。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滑胎的临床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滑胎的临床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补肾健脾化痰法孕前干预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复发性流产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复发性流产现代医学研究概述 |
1 发病机制 |
1.1 复发性流产发病机制 |
1.2 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复发性流产发病机制 |
2 治疗方法 |
2.1 复发性流产治疗方法 |
2.2 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复发性流产治疗方法 |
第二节 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复发性流产中医学研究概述 |
1 复发性流产中医古籍记载 |
1.1 病名 |
1.2 病因病机 |
1.3 治疗方法 |
2 复发性流产现代中医学研究概述 |
2.1 病因病机 |
2.2 治疗方法 |
3 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复发性流产现代中医学研究概述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前言 |
第二节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收集病例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项目 |
2.4 不良事件 |
2.5 随访 |
2.6 数据处理 |
3 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2 研究结果 |
3.3 随访情况 |
3.4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
4 研究结论 |
第三节 讨论 |
1 发病机制 |
1.1 肾虚是发病之本 |
1.2 脾虚亦为重要因素 |
1.3 痰湿既是病理产物,也是致病因素 |
1.4 肾脾两虚为本,痰瘀互结为标 |
2 祛除病因、孕前干预是治疗的关键和根本 |
3 健脾调经汤加减孕前干预 |
3.1 健脾调经汤方药解析 |
3.2 方药随胞宫藏泻月经周期规律加减 |
4 中药可能作用机制研究 |
4.1 药物现代药理学研究 |
4.2 复方制剂现代药理学研究 |
5 研究结果分析 |
6 本次研究创新之处 |
7 本次研究不足之处 |
8 本次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复发性流产患者的中医证素分布特征及其与焦虑抑郁状态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 |
1 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样本量的估算 |
1.3 诊断标准 |
1.4 研究对象选择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证素采集 |
2.2 焦虑、抑郁积分采集 |
2.3 复发性流产患者分组 |
2.4 统计学处理 |
研究结果 |
1 一般资料统计分析 |
1.1 年龄分布情况 |
1.2 流产次数分布情况 |
1.3 不同年龄段患者与不同流产次数患者的相关性分析 |
2 复发性流产患者证素分布特征 |
2.1 复发性流产患者总体病位证素分布情况 |
2.2 复发性流产患者总体病性证素分布情况 |
2.3 复发性流产患者实性证素分布情况 |
2.4 复发性流产患者虚性证素分布情况 |
2.5 不同年龄段复发性流产患者的病位证素分布特点 |
2.6 不同年龄段复发性流产患者的实性证素分布特点 |
2.7 不同年龄段复发性流产患者的虚性证素分布特点 |
2.8 不同流产次数复发性流产患者的病位证素分布特点 |
2.9 不同流产次数复发性流产患者的实性病性证素分布特点 |
2.10 不同流产次数复发性流产患者的虚性病性证素分布特点 |
3 复发性流产患者焦虑、抑郁情况 |
3.1 复发性流产患者焦虑程度分布情况 |
3.2 复发性流产患者抑郁程度分布情况 |
3.3 不同年龄段焦虑程度分布特点 |
3.4 不同年龄段抑郁程度分布特点 |
3.5 不同流产次数焦虑程度分布特点 |
3.6 不同流产次数抑郁程度分布特点 |
4 复发性流产患者中医证素与焦虑积分相关性分析 |
4.1 复发性流产患者病位证素与焦虑积分相关性分析 |
4.2 复发性流产患者实性证素与焦虑积分相关性分析 |
4.3 复发性流产患者虚性证素与焦虑积分相关性分析 |
5 复发性流产患者中医证素与抑郁积分相关性分析 |
5.1 复发性流产患者病位证素与抑郁积分相关性分析 |
5.2 复发性流产患者实性证素与抑郁积分相关性分析 |
5.3 复发性流产患者虚性证素与抑郁积分相关性分析 |
讨论 |
1 一般资料分析 |
1.1 年龄与复发性流产的关系 |
1.2 流产次数与复发性流产的关系 |
2 复发性流产患者证素分布特点 |
2.1 复发性流产患者病位证素分布特点 |
2.2 复发性流产患者病性证素分布特点 |
3 复发性流产患者中医证素与焦虑、抑郁相关性分析 |
3.1 复发性流产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分布情况 |
3.2 复发性流产患者证素与焦虑、抑郁状态的相关性 |
4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复发性流产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补肾活血方联合雌孕激素疗法在宫腔粘连TCRA术后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1 研究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2.1 宫腔粘连西医诊断标准 |
1.2.2 宫腔粘连中医诊断标准 |
1.3 病例选择标准 |
1.3.1 纳入标准 |
1.3.2 排除标准 |
1.3.3 脱落、中止及剔除标准 |
1.4 观察指标及标准 |
1.4.1 宫腔粘连程度分级 |
1.4.2 月经量评定 |
1.4.3 中医证候积分 |
1.4.4 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动脉血流PI、RI |
1.4.5 宫腔恢复率 |
1.4.6 妊娠率 |
1.4.7 总体疗效 |
1.4.8 安全性评价 |
2.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法 |
2.2.1 手术治疗 |
2.2.2 对照组 |
2.2.3 观察组 |
2.2.4 药物来源 |
3.数据处理及统计学方法 |
4.结果 |
4.1 治疗前结果 |
4.1.1 年龄分布 |
4.1.2 宫腔操作次数分布 |
4.1.3 宫腔粘连的程度分级 |
4.2 治疗后结果比较 |
4.2.1 月经量 |
4.2.2 中医证候积分 |
4.2.3 子宫内膜厚度 |
4.2.4 子宫动脉血流PI、RI |
4.2.6 宫腔恢复率 |
4.2.7 妊娠率 |
4.2.8 总体疗效 |
4.2.9 安全性评价 |
讨论 |
1 立题依据 |
2 中医对宫腔粘连的认识 |
2.1 病因病机分析 |
2.2 治疗方法 |
3 西医对宫腔粘连的认识 |
3.1 发病机制 |
3.2 最新治疗进展 |
4 补肾活血方的组成意义 |
4.1 组方 |
4.2 方义 |
4.3 药理作用 |
5 对本次临床研究的评价 |
5.1 治疗前基本情况分析 |
5.2 月经量的比较分析 |
5.3 中医证候积分的比较分析 |
5.4 宫腔恢复率的比较分析 |
5.5 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PI、RI的比较分析 |
5.6 妊娠率的比较分析 |
5.7 总体疗效的比较分析 |
6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宫腔粘连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4)补肾养血法治疗抗心磷脂抗体阳性复发性流产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选择标准 |
1.4 样本量估算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治疗药物及用法 |
2.3 治疗疗程 |
2.4 疗效观察指标 |
2.5 疗效评定标准 |
2.6 妊娠结局随访 |
2.7 安全性指标 |
2.8 统计学处理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情况比较 |
3.2 两组治疗前各项资料的比较 |
3.3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的比较 |
3.3.1 两组治疗后 ACA 转阴情况 |
3.3.2 两组患者合并症其他自身免疫性抗体转阴率的比较 |
3.3.3 两组治疗后凝血指标(APTT、PT、TT、FIB、D-D)的比较 |
3.3.4 两组治疗后血小板计数(PLT)的比较 |
3.3.5 两组治疗后子宫动脉血流(PI、RI)的比较 |
3.3.6 两组治疗后血 HCG、P、E2 的比较 |
3.3.7 两组阴道止血时间的比较 |
3.3.8 两组中医临床疗效的比较 |
3.3.9 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 |
3.3.10 两组治疗后单项中医疗效比较 |
3.3.11 两组综合疗效的比较 |
3.3.12 两组妊娠结局的比较 |
3.3.13 两组分娩结局的比较 |
3.4 安全性指标 |
第二部分 讨论 |
1.现代医学对ACA阳性复发性流产的认识 |
1.1 复发性流产的定义及致病因素 |
1.2 ACA引起复发性流产的的作用机制 |
2.现代医学对ACA阳性复发性流产的治疗 |
2.1 抗凝治疗 |
2.2 免疫抑制治疗 |
3.中医对ACA阳性复发性流产的认识 |
3.1 古代医家对复发性流产的认识 |
3.2 现代医家对复发性流产的见解 |
4 肾虚血瘀是ACA阳性复发性流产的重要病机 |
5 补肾养血是主要治疗原则 |
6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 |
7 组方用药特点及现代药理研究 |
7.1 组方用药特点 |
7.2 药物功效及现代药理研究 |
8 关于选用对照组依据 |
9 关于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 |
10 关于观察时机选择依据 |
11 关于观察指标的选择 |
11.1 HCG、P、E2 |
11.2 凝血指标 |
11.3 血小板计数 |
11.4 子宫动脉血流 |
12 研究结果分析 |
13 临床疗效机理探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知情同意书 |
附录 2 |
附录 3 |
英文缩略词 |
综述 ACA阳性复发性流产补肾活血疗法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5)加味安胎方治疗肾虚血瘀型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引言 |
理论研究 |
1 中医认识 |
1.1 对滑胎病病名的认识 |
1.2 对滑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1.3 对滑胎病治疗的认识 |
1.4 中医PTS所致RSA的认识 |
2.西医对RSA的认识 |
2.1 病因病机 |
2.2 西医诊治 |
1 研究对象与材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主要研究药品与器材 |
1.3 诊断标准 |
1.4 病例选择标准 |
1.5 研究方法 |
1.6 观察指标 |
1.7 疗效评估标准 |
1.8 统计学分析 |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
2.1 一般资料分析 |
2.2 治疗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3.1 实验观察指标分析 |
3.2 PTS与RSA |
3.3 低分子肝素安全性分析 |
3.4 中医对肾虚血瘀型RSA的病机、治法的认识 |
3.5 现代医家对肾虚血瘀型RSA的认识 |
3.6 加味安胎方药物组成及其方义分析 |
4 临床疗效分析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个人简介 |
(6)基于肾主生殖理论治疗复发性流产的用药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历史回顾 |
1 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
1.1 病名渊源 |
1.2 病因病机 |
1.3 对治疗的认识 |
2 西医学对本病的病因认识和治疗 |
2.1 免疫因素 |
2.2 内分泌因素 |
2.3 血栓因素 |
2.4 生殖道感染 |
2.5 生殖道解剖结构异常 |
2.6 染色体异常 |
2.7 环境因素 |
1 肾主生殖的理论基础 |
1.1 肾的生理特性与功能 |
1.2 肾与肝心脾肺的联系,肝心脾肺与妊娠的联系 |
1.3 肾与冲任的联系,冲任与妊娠的联系 |
1.4 肾与胞宫的联系,胞宫与妊娠的联系 |
1.5 肾与气血的联系,气血与妊娠的联系 |
1.6 小结 |
2 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分析肾虚型复发性流产的用药规律 |
2.1 研究资料 |
2.2 研究方法 |
2.3 研究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总结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7)补肾活血方孕前干预复发性流产者血栓前状态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历史回顾 |
第一部分 补肾活血方改善肾虚血瘀中医证候、血栓前状态疗效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选择 |
1.4 中医肾虚血瘀证候积分评定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对照方法 |
2.2 治疗方案 |
2.3 观察指标及方法 |
2.4 疗效判定标准 |
第二部分 补肾活血方孕前干预对血栓前状态RSA妊娠持续12周结局的影响 |
1 病例来源及分组: |
2 病例选择 |
3 治疗方案 |
4 服用方法及疗程 |
5 观察指标 |
三 统计分析处理 |
四 研究结果 |
第一部分 |
1 患者基本情况 |
2 治疗前各项指标总体情况 |
3 临床疗效分析 |
第二部分 |
1 两组患者孕前基本情况比较 |
2 两组患者妊娠12 周结局比较 |
3 安全性及不良反应 |
讨论 |
1 现代医学对PTS复发性的认识及治疗 |
1.1 PTS的认识 |
1.2 PTS复发性流产相关检验标志物 |
1.3 现代医学治疗进展 |
2 中医病因病机认识 |
2.1 本责于肾 |
2.2 血瘀为因 |
2.3 血瘀证与血栓前状态的关系 |
3 中医“治未病”应用 |
4 中药组方分析及现代药理研究 |
4.1 孕前干预补肾活血方方解及现代药理研究 |
4.2 孕后固肾安胎方加固维系胎元 |
5 研究结果分析 |
6 作用机制探讨 |
7 本研究创新之处 |
8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英文注释表 |
个人简历 |
(8)滋肾化瘀方治疗肾虚血瘀型宫腔粘连的临床研究及其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中医学对宫腔粘连的研究及治疗进展 |
1.1 祖国医学文献记载 |
1.2 中医学对宫腔粘连病因病机的认识 |
1.3 祖国医学治疗宫腔粘连的现状及进展 |
2.西医学对宫腔粘连的认识 |
2.1 流行病学及病因研究 |
2.2 发病机制 |
2.3 宫腔粘连的诊断及分类 |
2.4 宫腔粘连的西医治疗方法 |
3.宫腔粘连与子宫内膜容受性 |
3.1 子宫内膜容受性 |
3.2 宫腔粘连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 |
3.3 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临床评估 |
小结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病例选择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选择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随机分组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测指标 |
2.4 观测节点及检测方法 |
3.疗效评定标准 |
3.1 临床总疗效判定标准 |
3.2 月经量判定标准 |
3.3 中医证候积分准则及疗效判定标准 |
3.4 内膜血流分型评定准则 |
3.5 Salle评分准则 |
4 统计学方法 |
5 研究结果 |
5.1 一般资料 |
5.2 疗效分析 |
5.3 安全性分析 |
5.4 随访 |
5.5 脱落病例说明 |
5.6 结果与结论 |
第三部分 讨论 |
1.立题依据 |
1.1 研究意义 |
1.2 肾虚胞宫失养乃致病之本 |
1.3 瘀血内阻乃致病之标 |
1.4 促纤维化炎性细胞因子TNF-α、VEGF |
1.5 单用补佳乐的依据及其作用机制 |
2.滋肾化瘀方的组方意义及药理学研究 |
2.1 滋肾化瘀方的组方之义 |
2.2 滋肾化瘀方的药理分析 |
3.疗效机制分析及探讨 |
3.1 对月经量及中医证候的影响 |
3.2 对宫腔粘连评分及促纤维化细胞因子的影响 |
3.3 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 |
4.创新点 |
5.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临床病例观察表 |
附录二: 中国IUA诊断分级评分标准 |
附录三: Nasr关于宫腔粘连的宫腔镜评分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寿胎丸加减联合抗凝药治疗易栓症所致复发性流产妊娠结局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中医学对复发性流产的研究概况 |
1.1 中医学对复发性流产病名的认识 |
1.2 中医学对复发性流产病因病机认识 |
1.3 复发性流产的中医治疗进展 |
2. 西医学对复发性流产易栓症的认识 |
2.1 西医学对复发性流产的认识 |
2.2 复发性流产的治疗 |
2.3 易栓症与D-二聚体、血小板聚集率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关系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内容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脱落和剔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分组 |
2.2 治疗方案 |
2.3 观察指标 |
2.4 疗效判定 |
2.5 统计学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资料可比性 |
3.2 治疗前后指标比较 |
3.3 安全指标观察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立题依据 |
1.1 对比中西医治疗易栓症并复发性流产的优劣 |
1.2 中药联合LHWH的优势 |
2. 寿胎丸加减组方分析及药理研究 |
2.1 组方分析 |
2.2 方药现代药理研究 |
3. 寿胎丸加减联合依诺肝素干预早期易栓症所致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分析 |
3.1 血栓指标结果分析 |
3.2 中医证候评分结果分析 |
3.3 保胎成功率结果分析 |
3.4 综合疗效结果分析 |
4. 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基于“有故无殒,亦无殒也”探讨活血化瘀药物在妊娠病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活血化瘀类药物在妊娠患者应用中的困境 |
2 活血化瘀类药物在妊娠患者应用中的契机 |
3 活血化瘀类药物在妊娠患者中的应用 |
4 活血化瘀药物在妊娠病中使用的注意事项 |
四、中西医结合治疗滑胎的临床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补肾健脾化痰法孕前干预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复发性流产临床研究[D]. 石玉姣.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
- [2]复发性流产患者的中医证素分布特征及其与焦虑抑郁状态的相关性研究[D]. 黄起了.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
- [3]补肾活血方联合雌孕激素疗法在宫腔粘连TCRA术后的应用[D]. 余小莹.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4]补肾养血法治疗抗心磷脂抗体阳性复发性流产的疗效观察[D]. 覃婷.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
- [5]加味安胎方治疗肾虚血瘀型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观察[D]. 方雨婷.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基于肾主生殖理论治疗复发性流产的用药规律研究[D]. 何雪玲.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7]补肾活血方孕前干预复发性流产者血栓前状态临床观察[D]. 廖雅娟.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滋肾化瘀方治疗肾虚血瘀型宫腔粘连的临床研究及其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D]. 冯莉苏.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9]寿胎丸加减联合抗凝药治疗易栓症所致复发性流产妊娠结局的临床观察[D]. 侯美臣.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10]基于“有故无殒,亦无殒也”探讨活血化瘀药物在妊娠病中的运用[J]. 曾薇薇,陆齐天,杨冰祎,曹阳,谭丽,张婷婷. 陕西中医, 2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