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吹泡泡”的美育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程扬[1](2003)在《黎锦晖儿童歌舞作品研究》文中指出黎锦晖先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音乐家,他一生中创作了无数优秀的音乐作品,其中特别是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创作的的儿童歌舞作品,并以此对少年儿童进行的美育活动,是中国历代教育中所少有的。他开辟的以歌舞实施“美育”的教育观念,不仅是对中国古代歌舞教育实践的继承和提升,而且对今天所推行的素质教育也有全新的意义。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黎锦晖的儿童歌舞作品加以研究和总结。第一部分,从黎锦晖先生遗留下来的部分作品入手,对这些作品的内容、艺术形式以及所蕴涵的思想予以归纳和总结;第二部分,以第一部分研究的特征为基础,通过对黎锦晖先生个人的艺术素养、成长经历、生活背景、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时代特征的综合分析来探求作者的艺术思想,找到其作品形成的根源;第三部分,结合作品的特征和黎锦晖的艺术思想,从美育的角度出发,对作品的美育价值予以探讨,指出今天儿童美育中的一些弊端,以黎锦晖儿童歌舞的美育价值为参照,“以古鉴今”,希望对今天儿童的美育工作有所启迪。 本文力求真实而全面地对黎锦晖先生的儿童歌舞作品进行探讨和研究,在充分吸收了前人对黎锦晖先生及其作品的介绍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特别注意挖掘一些新的、值得研究的地方。比如第一部分对作品的语言特征作了深入分析,第二部分对黎锦晖先生艺术思想的概括以及第三部分对作品美育价值的探讨,都是前人没有深入触及的研究领域。希望通过《黎锦晖儿童歌舞作品研究》,能使更多的人尤其是从事音乐教育的工作者们深刻地认识到儿童歌舞的美育价值,并能把这份珍贵的遗产发扬光大,在今天的素质教育中有所借鉴和突破。
王砾玉[2](2013)在《歌舞与学校艺术教育》文中研究表明歌舞是感物而动之后情感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人们喜闻乐见的通俗艺术形式。歌舞以其声形并茂、情深意切的审美特征,散发出与单纯歌单纯舞所不一样的美感和艺术感染力之复合效应。歌舞是符合青少年心理生理特点的综合艺术,通俗自然,可以面向所有学生,多感官共同运作,可以更全面有效地促进学生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发展,使艺术教育回归到人的本身,回归到情感教育为主的美育境界,更好地为素质教育服务。以歌舞作为艺术教育的一种手段,不仅是实施美育的极佳方式,也是继承中国古代传统乐教思想精华和近代歌舞美育实践,弘扬和传播民族歌舞文化的重要途径,其教育意义是单纯音乐教育或者单纯舞蹈教育所无法比拟的。因此歌舞教育理应被纳入到学校艺术教育中,使音乐和舞蹈在素质教育中共同发挥作用。然而当今学校艺术教育中,歌舞却没有得到运用。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以美术和音乐为单一格局的艺术技能教育,已经满足不了当今学生的审美需求,也满足不了社会对于综合艺术人才的需要。因此,笔者从四个方面对歌舞与学校艺术教育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第一部分对歌舞这种艺术形态进行追本溯源的研究,总结出歌舞的情感本质是人类表达情感最直接最强烈的手段;并分析了歌舞不同于单纯歌唱单纯舞蹈的审美复合效应;第二部分运用中外音乐舞蹈教育思想、美育原理和最新的艺术教育理念,挖掘歌舞在促进美育、提升审美能力以及传承文化方面的价值;第三部分深入分析了学校艺术教育现状以及歌舞在现代学校教育中缺失的原因,找出歌舞对于学校艺术教育的作用;第四部分结合当前国家教育部下达的综合艺术教育改革的精神,为歌舞在学校艺术教育的推广提出展望与实施的设想,以期使论文对现实教改有参考和指导意见。
奚雯[3](2014)在《从黎锦晖的儿童歌舞探究当今校园舞蹈的新发展》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20年代,我国着名音乐家黎锦晖先生(1891—1967)创作了大量的儿童歌舞及儿童歌舞剧,他将真、善、美及自由、平等、博爱作为其教育核心,并以崭新的思想内容来陶冶青少年的高尚情操[1],其影响遍及全国各个城乡学校,乃至东南亚国家。黎锦晖先生以歌舞实施“美育”的教育理念,不仅在当时起到了推动学堂舞蹈教育发展的作用,然而对当今校园舞蹈的开展,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无论身体发育还是心理情感都会产生相应的转变。舞蹈作为美化体态,释放情感,调节心态的有效手段,尤其适合以校园活动的形式伴随学生成长,丰富校园生活。因此,校园舞蹈的开展应当引起学校和社会的高度重视。上世纪的校园舞蹈以黎锦晖先生儿童歌舞的形式已经充分使其美育的作用得以发挥,而近百年后的今天,校园舞蹈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许多差强人意的地方,限制了美育的全面实施。近些年来,校园舞蹈地发展状况参差不齐,虽然大多高等院校的艺术教育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取得了惊人的成绩,但在基础教育中,校园舞蹈的美育功能仍然无法全面体现。本文将借助史学、教育学、生理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针对当今校园舞蹈中存在的问题,以黎锦晖的儿童歌舞为例,从舞蹈学的视角对其创作和表演进行梳理和分析,大胆地探索校园舞蹈问题的解决方式,丰富校园舞蹈的理论研究,试图达到理论指导实践的目的。呼吁当今校园舞蹈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引起相关教育部门正确认识校园舞蹈美育的独到优势,使其得到广泛开展,从而推进校园舞蹈的普及以促进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本文共分为三个章节来进行论述:第一章:黎锦晖的儿童歌舞为校园舞蹈提供了一个理论和实践的经验,通过总结黎锦晖儿童歌舞在创作、表演和美育方面的特点,归纳出他推行舞蹈教育的必要性和成功之处,从而为当今校园舞蹈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根据校园舞蹈的发展情况,阐述它的定义和演变过程,着重提升校园舞蹈理论研究的层次。第二章:将黎锦晖先生推行儿童歌舞的理念引入当今校园。校园舞蹈在学校教育中虽得到了广泛地发展但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通过实地调查,找出学校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第三章:深化中心理论,强调校园舞蹈具备其他艺术形式不可替代的美育作用。校园舞蹈对学生个体地成长、艺术教育和舞蹈事业地发展以及民族文化地传承有着深远的影响,探究当今校园舞蹈的发展方向和最终目标,从而呼吁学校和社会对舞蹈教育引起高度重视。
刘迎杰[4](2008)在《生成性艺术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生成论为哲学基础,以后现代课程观、生成课程为理论背景,通过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及课堂实践观察等方法对当今艺术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揭示和分析,提出了生成性艺术教育的主张。研究者发现传统艺术教育存在标准化、预成性、机械化等倾向,以致压抑了学生的创造精神,缩小了艺术活动的自由空间,割裂了艺术的完整语言,使学生失去了艺术体验的愉悦,最终阻碍了个性的发展。如何克服这些问题并将学生的兴趣重新拉回课堂?研究者发现进行生成性艺术教育是一个有效途径。本文首先从哲学、心理学、美学及教育学角度对“生成”进行了阐释。回顾了国内外艺术教育的历史,分析了我国艺术教育存在的一些不足及产生的原因。以此为基础,对生成性艺术教育进行了论述。分析了其概念、特点,并对其价值和意义进行了反思。最后,重点对我国当前形势下如何开展生成性艺术教育进行了方法和实践探讨。研究者认为,要实现生成性艺术教育需要树立生成性艺术观、进行生成性教学等,生成性艺术课程是生成性艺术教育主要承担者。实施中的具体策略包括开放性提问、创设生成情境、记录与反思等。另外,生成性艺术教育必须在一个良好的课堂生态环境中才能实施。而国家的教育体制应该从制度上为生成性艺术教育提供有效的保证与支持。希望本研究可以促进相关研究的发展,并对艺术教育实践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章淑萍[5](1990)在《“吹泡泡”的美育效应》文中研究说明 前不久听了一堂小学作文课,教师把一只脸盆放到讲台上,刚上课便说:“盆里有肥皂水,现在请大家用竹笔套吹泡泡,看谁吹得大,吹得多。”学生兴味盎然,泡泡吹得满天飞。教师问:“泡泡象什么?”“象汽球”、“象飞船”、“象月亮”、“象珍珠”、“象足球”……教师又问:“要
李昳茜[6](2019)在《基于培养学生和谐心理视角下的中学美术鉴赏教学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立足在中学美术鉴赏教学中完善和谐心理的特点,从分析当代青少年身心健康和和谐美育方面着手,着重探讨研究在中学美术鉴赏教学中完善和谐心理培养学生正确处理与自然、与社会、与自我的关系能力方面的作用。并找到完善学生和谐心理的具体教学方法和策略。在美术鉴赏教学中以中西方美术作品为载体,引导学生感悟艺术家们的绘画内涵及丰富的情感,帮助学生完善和谐心理,实现自我内心、与他人、与自然的和谐,提升学生的审美精神、培养学生的审美态度、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构建健康的精神世界。因此,本文将基于培养学生和谐心理视角下对中学美术鉴赏教学进行探究。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论述:第一部分,对当代青少年心理不和谐现实进行分析,发现加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构建和谐心理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中学美术鉴赏中完善和谐心理有重要的意义,并对其意义和价值作出详细阐释,分析了其可行性和必要性,找到了具体实施的教学策略。第二部分,对在中学美术鉴赏教学中完善和谐心理进行了探究,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探寻,人与自然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自我内心的和谐。通过多样化的美术鉴赏教学活动,欣赏不同画家表现情感的创作作品,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了热爱自然的审美态度;帮助学生走进他人,走进社会,提升人格完美度;帮助学生养成较好的心理素质,达到内心的平衡与和谐。第三部分,美术鉴赏教学活动案例设计,在实践中依据理论的指导,完善基于培养学生和谐心理视角下的中学美术鉴赏的教学实践。促使学生感性与理性的和谐发展,使人的生命趋于完整与和谐。通过中学美术鉴赏教学完善学生的和谐心理,提高学生和谐健康的人生境界,使他们的内心保持平衡,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和博爱的心灵来处理好复杂的人际交往关系,以热爱自然的审美情感重新找回对自然的爱,最终实现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友爱的关系。
全海英[7](2012)在《体育活动发展36岁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个体的亲社会行为从3~6岁开始出现,并且会对人的一生产生巨大的影响,本研究从社会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视角,对187名幼儿进行了为期1年的故事情境启动下的体育游戏活动的教育学实验,探讨故事情境启动下的体育游戏活动对3~6岁幼儿亲社会行为的促进作用,假设恰当的、适合幼儿生理和心理特征的体育游戏活动可以有效地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以期为幼儿体育教育教学活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在查阅资料、访谈专家和调查幼儿教师及家长后,利用数理统计(SPSS)和结构方程模型(AMOS)对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维度指标,3~6岁幼儿亲社会行为分为四个维度,其中情感方面包括同情、安慰;利他方面包括帮助、捐助;协作方面包括合作、分享;责任方面包括守信、轮流。调查显示,3~6岁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多。其具体情况为,中班幼儿仅在同情行为和安慰行为方面有明显发展;大班和学前班幼儿的帮助行为、捐助行为、合作行为、分享行为、守信行为和轮流均有一定发展。进一步通过实验验证情境启动下的体育游戏活动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促进作用,同时采用教师、家长观察、幼儿谈话、体质测定及个案等方法,为研究提供辅助性依据。研究中的中班是指3~4岁幼儿、大班是指4~5岁幼儿、学前班是指5~6岁幼儿。研究结果发现,故事情境启动下的体育游戏对幼儿亲社会行为四个维度的发展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为:1.对促进中班幼儿同情心的发展,具有明显的效果;对促进大班和学前班幼儿同情心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效果不如中班明显。2.对促进中班幼儿安慰行为的发展,具有明显效果;对促进大班幼儿安慰行为的发展,具有明显效果;对促进学前班幼儿安慰行为的发展,具有明显效果。3.对促进大班幼儿帮助行为的发展,具有明显效果;对于促进学前班幼儿帮助行为的发展,具有明显效果。4.对促进大班幼儿捐助行为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但不是很明显;对促进学前班幼儿捐助行为的发展没有作用。5.对促进大班和学前班幼儿合作行为的发展,有非常显着的作用。6.对促进大班和学前班幼儿分享行为的发展,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7.对促进大班幼儿守信行为的发展,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对促进学前班幼儿守信行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8.对促进大班幼儿轮流行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对促进学前班幼儿轮流行为的发展,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对个案研究的结果发现,故事情境启动下的体育游戏对改善个案的不良行为有一定的作用:首次干预可以使个体不良行为出现频次减少,停止干预会导致不良行为次数回升,但回升幅度不大且未达到原始水平,干预具有维持效应;再次进行干预时,被试不良行为的出现次数频率最低。幼儿体质与其社会性的发展有密切关系,研究中发现,体育游戏对促进幼儿体质健康具有一定作用,但我国幼儿体质测定过程存在普及性差、反馈机制滞后、测试结果误差大等问题,导致幼儿体质评价缺乏科学性,这将使体质与幼儿社会性发展关联的研究受到限制。建议:1.应建立健全幼儿体育教学大纲,增加幼儿体育游戏的比重,以发挥体育游戏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效益。2.应建立健全法制法规以保障幼儿体育游戏的权益,让幼儿在体育游戏中,充分发展个性。3.应加强幼儿教师的体育知识培训,以确保幼儿体育教育过程的合理性。4.重视幼儿体质与社会性发展的相关关系,建立健全幼儿体质测定制度。5.应深入开展幼儿体育教育研究,以使体育游戏为幼儿社会性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王铭瑾[8](2019)在《论义演活动中的黎锦晖》文中研究表明义演作为一种社会慈善公益活动,诞生于清末民初的上海,是近代中国传统慈善事业变革的产物。进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义演随着社会的变迁、民众娱乐生活的嬗变,其自身不断的发展演变,日益丰富且多元成为常态性的社会公益活动。作为一种都市娱乐文化现象,对其参与主体的研究,可以管窥义演发展过程中的诸多面相。娱乐演艺作为义演的主要呈现方式,与文娱界联系紧密。被誉为“中国流行音乐之父”的黎锦晖,在其坎坷且传奇的一生中曾多次参与组织义演的活动,在社会各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黎锦晖投身义演活动一方面受社会环境影响,另一方面黎锦晖本着“平民主义”互帮互助,谋求民福的要义,借助在中华书局时期开展音乐游艺活动的经验,自觉自发的参与到义演活动中。黎锦晖在担任上海国语专修学校校长和实验剧社社长期间(1921——1926),开展的义演活动以普及教育为主。通过对史料的分析整理明确此时期的义演活动,既有以宣传国语为主的非筹款性质的公益义演,又有为兴办义务学校而举办的筹款性质助学慈善义演。离开中华书局后的黎锦晖分别以“歌专”、“明月社”、“联华歌舞班”的名义参与义演活动(1926——1936)。其中,既有慰劳北伐将士的劳军义演和补助教育的助学义演,亦有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时刻的赈灾义演和筹集抗日资金的爱国义演,且这一时期的义演活动均是具有筹款性质的慈善义演。通过对其参与义演活动的纵向梳理,笔者发现黎锦晖通过参与义演活动不仅塑造了良好的社会形象,而且推动了其歌舞事业的发展。在其影响下,学校借助黎锦晖的儿童歌舞音乐排演节目参与义演,不仅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而且促进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与此同时,黎派音乐因其通俗大众、易于传唱的特点,活跃在义演的舞台,丰富了义演的形式。在黎锦晖的影响下,他所培养的歌舞、电影双栖明星借助自身优势积极参与义演活动,为近代中国的慈善事业注入新鲜活力。
王莹莹[9](2006)在《“美乐爱”的旋律 ——小学美术“美乐爱”情感教育研究阶段性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世界归根结底是人类的世界,什么样的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将对人类的生存状态和世界本身带来不同的结果。人类正面的理想是让每个生活在世界上的人都拥有高尚的情操、健全的心智和悲天悯人的情怀。因此,人类的教育也就一直以此作为自己的追求。这种追求是通过不同的教育类型和方式获得的。通过美术教育在小学进行以‘美乐爱’为主题的情感教育,应该说是一种非常有创意的方式。 创意体现在我为小学美术“美乐爱”情感教育实施确定了具有“美乐爱”特点的目标——培养“‘美乐爱’小使者”。 我设计了孩子们乐于与我进行情感交流的“美乐爱”情感教育现状调查问卷,我将情感量化,保证“美乐爱”情感教育的科学性。 我设计了以“美”为立足点,以“乐”为动力,以“爱”为核心的小学美术“美乐爱”情感教育策略。 我探索了美术学科评价的有效途径——总结、展览。 我在研究中发现了教师工作量大,孩子美术课时不够的问题。 我制定了下一步研究规划。 论文由两章组成,理论和实践相互作用于一体。
唐斌[10](2002)在《小学美术个性化教学策略研究》文中提出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了一个尊重个性、弘扬个性、塑造个性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人们已经达成了共识: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就是对人个性的尊重。没有个性的人,是缺乏创造精神的人;没有个性的民族,是死气沉沉的民族;没有个性的时代,是缺少发明与创造的时代。没有了个性,又谈何人类自身及社会的发展?人之个性就是人的个体在自身生理和心理基础上形成起来的、使其成为他(她)自己而不是别人的所有综合性。人的个性并不只意味着差异性,它还有趋同的内容。素质教育离不开个性教育,个性教育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手段和途径,没有个性教育,素质教育的落实永远是一句空话。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个性化教学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且它关注的不仅是学生的差异性,还应当有学生的共性。美术课程浸润着浓厚的人文性,美术本身极为注重独特与创新,在美术课程中实施个性化教学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美术的个性化教学可以从差异与趋同两方面将知识目标和情感目标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形成自主性、独特性,养成创造性思维和品格,使包括审美素质在内的个性得到完整的发展。 教学策略的引入是为了更加有效地实现教学的目标。在美术个性化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学策略的构思和实施应当紧紧围绕个性化教学的目标,充分考虑学生、美术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的环境等因素,使侧重个性化的美术教学策略与其他的策略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本文从个性特点的四个方面,即自主性、独特性、创造性和完整性出发展开对小学美术教学策略的探讨,大致讨论了四个方面:发展自主性策略、发展独特性策略、培养创造性策略、注重学生个性完整方面的策略。美术的个性化教学策略的内容十分丰富,文中所涉及的只是其中一些有限的方面。
二、“吹泡泡”的美育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吹泡泡”的美育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1)黎锦晖儿童歌舞作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一、 黎锦晖儿童歌舞的特征 |
(一) 通俗易懂,朗朗上口 |
(二) 贴近儿童生活,富有儿童情趣 |
(三) 诗、歌、舞三位一体 |
(四) 寓庄于谐,寓教于乐 |
二、 黎锦晖的艺术思想 |
(一) 提倡民族化、大众化 |
(二) 主张中西合璧、兼容并包 |
(三) 宣传乐艺、辅助新运 |
三、 黎锦晖儿童歌舞的美育价值 |
(一) 符合大众的审美情趣 |
(二) 适合儿童的审美需要 |
(三) 配合时代的审美要求 |
注释 |
参考资料 |
创作年表 |
后记 |
(2)歌舞与学校艺术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1章 歌舞的本质与艺术复合效应 |
1.1 歌舞的本质 |
1.1.1 歌舞是人类最初表情达意的手段 |
1.1.2 歌舞是各民族人民共同拥有的生活方式 |
1.2 歌舞的艺术复合效应 |
1.2.1 歌舞合一,声形并茂 |
1.2.2 歌舞相融,情深意切 |
第2章 歌舞的艺术教育价值 |
2.1 歌舞的美育价值 |
2.1.1 歌舞是情感教育的极佳方式 |
2.1.2 歌舞促进青少年智能的发展 |
2.2 歌舞结合是提升艺术表现力的有效手段 |
2.2.1 歌舞结合促进音乐表现力的提高 |
2.2.2 歌舞结合促进舞蹈表现力的提高 |
2.3 歌舞教育是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
2.3.1 歌舞教育是对中国古代乐教思想精华的继承 |
2.3.2 歌舞教育是对近现代学校歌舞美育实践的继承 |
2.3.3 歌舞教育是继承和传播民族文化的途径 |
第3章 歌舞在当今学校艺术教育中的缺失 |
3.1 学校艺术教育现状 |
3.1.1 以音乐、美术为主的学校艺术教育格局 |
3.1.2 功利主义影响下的学校艺术教育状况 |
3.2 歌舞在学校艺术教育中缺失的原因 |
3.2.1 模仿西方,丢失传统 |
3.2.2 近代都市歌舞艺术的负面影响 |
3.2.3 追求专业化,歌舞学科分离 |
第4章 歌舞在学校艺术教育中的展望与设想 |
4.1 歌舞在艺术教育中的美好前景 |
4.1.1 推广歌舞,促进舞蹈发挥素质教育的作用 |
4.1.2 推广歌舞,抵制功利为重的艺术教育局面 |
4.1.3 歌舞先行,推动综合艺术教育改革 |
4.2 推广歌舞艺术实践的设想 |
4.2.1 加大歌舞在音乐课程中的比重 |
4.2.2 编创歌舞作品,完善音乐教材 |
4.2.3 培养能够胜任歌舞教学的师资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从黎锦晖的儿童歌舞探究当今校园舞蹈的新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 |
二、国外研究 |
第三节 本文所使用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从黎锦晖儿童歌舞的兴起看校园舞蹈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黎锦晖儿童歌舞的特点及深远影响 |
一、黎锦晖与儿童歌舞的不解之缘 |
(一)黎锦晖先生的个人经历 |
(二)黎锦晖先生作品的创作特点 |
二、黎锦晖儿童歌舞的影响与传播 |
(一)歌舞促成长 |
(二)明月当空照 |
第二节 校园舞蹈的发展 |
一、黎锦晖的儿童歌舞与当今校园舞蹈的关系 |
(一)前人的足迹 |
(二)教育的核心 |
二、校园舞蹈的概述 |
(一)校园舞蹈的含义 |
(二)校园舞蹈的演变 |
第二章 校园舞蹈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观念的偏差 |
第二节 舞蹈课纳入教学课程的困难 |
第三节 缺乏普及性的校园舞蹈教材 |
第三章 当今校园舞蹈的展望 |
第一节 当今校园舞蹈对学生个体成长的影响 |
一、增强体魄美化体态 |
二、磨练意志树立志向 |
三、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
四、培养个性激发创造 |
五、继承传统发扬美德 |
六、塑造品格提升品位 |
第二节 当今校园舞蹈的发展方向 |
一、校园文化的符号 |
二、民族文化的传承 |
第三节 当今校园舞蹈发展的目标 |
一、实现普及型的舞蹈教育 |
二、促进舞蹈事业的全面发展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4)生成性艺术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生成"探源 |
第一章 释说"生成" |
一、"生成"的哲学解释 |
二、"生成"的心理学解释 |
三、"生成"的美学解释 |
四、"生成"的教育学解释 |
第二部分 生成性艺术教育:历史的必然 |
第二章 传统艺术教育考察 |
一、传统艺术教育的历史梳理 |
(一) 中国艺术教育历史梳理 |
(二) 西方艺术教育历史梳理 |
二、传统艺术教育的弊端 |
(一) 艺术教育的标准化倾向——压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
(二) 艺术教育的预成性倾向——缩小了艺术的自由空间 |
(三) 艺术教育的机械化封闭倾向——割裂了艺术的完整语言 |
(四) 教师主导艺术话语权倾向——阻隔了个性的生成过程 |
(五) 艺术教育的结果性倾向——失去了享受体验艺术的过程 |
三、传统艺术教育弊端的原因分析 |
(一) 受现代主义影响的艺术教育观 |
(二) 构成论逾越生成论 |
(三) 受主智主义影响的师生观 |
四、传统艺术教育弊端导致的后果 |
第三章 生成性艺术教育 |
一、生成性艺术教育的界定和特点 |
二、对生成性艺术教育的反思 |
(一) 人——生成性的存在 |
(二) 艺术教育——一个审美和创造的过程 |
(三) 生成性艺术教育的可行性基础——后现代教育观 |
(四) 对话理论的启示 |
(五) 生成性艺术教育与兴趣 |
(六) 生成性艺术教育与体验 |
(七) 生成性艺术教育与灵性 |
第三部分 对我国目前条件下进行生成性艺术教育的实践探讨 |
第四章 生成性艺术教育的实践探讨 |
一、生成性艺术课程:生成性艺术教育的主要承担者 |
(一) 生成性艺术课程的界定 |
(二) 生成性艺术课程的生成内容 |
(三) 生成性艺术课程的生成来源 |
(四) 生成性艺术课程的生成途径 |
二、教育策略:生成性艺术教育的实现条件 |
(一) 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生成性艺术教育观 |
(二) 进行生成性教学,构建生成性课堂 |
(三) 提高教师素质,形成生成性的师生观 |
(四) 运用具体的策略,实现生成性艺术教育 |
三、课堂生态环境:生成性艺术教育的有力保障 |
四、教育体制:生成性艺术教育的有效支持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6)基于培养学生和谐心理视角下的中学美术鉴赏教学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完善和谐心理的价值分析 |
1.1 当代青少年心理不和谐现实分析 |
1.1.1 青少年疏离自然、漠视自然 |
1.1.2 青少年人际关系不融洽 |
1.1.3 青少年自我内心不和谐 |
1.2 青少年产生不和谐心理的原因 |
1.2.1 社会环境的影响 |
1.2.2 家庭、学校因素的影响 |
1.2.3 青少年个体因素影响 |
1.2.4 生态环境的影响 |
1.3 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完善和谐心理的意义 |
1.3.1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生命的生态意识 |
1.3.2 提升学生人际关系,培养合理处理社会关系的能力 |
1.3.3 平衡学生内心,达到宁静和谐的心理状态 |
1.4 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完善和谐心理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
1.4.1 构建和谐心理的主要内容 |
1.4.2 中学美术鉴赏的教学目标及其要求 |
1.4.3 在中学美术鉴赏中完善和谐心理的可行性 |
1.4.4 在中学美术鉴赏中完善和谐心理的必要性 |
1.5 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完善和谐心理的教学策略分析 |
1.5.1 以作品感受为主的美术鉴赏教学策略 |
1.5.2 以学生为本的美术鉴赏教学策略 |
1.5.3 实践探究性的美术鉴赏教学策略 |
第二章 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完善和谐心理的探索 |
2.1 努力探寻人与自然的和谐 |
2.1.1 开启学生热爱自然的审美态度 |
2.1.2 激发学生对自然生态美的追求与渴望 |
2.1.3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生态情感 |
2.2 积极构建人际关系的和谐 |
2.2.1 挖掘人性中的真善美,感悟生命的喜悦 |
2.2.2 学会包容尊重他人,树立沟通意识 |
2.2.3 营造爱的氛围,在爱的情感中成长 |
2.3 保持自我内心的和谐与平衡 |
2.3.1 平衡内心,心绪宁静 |
2.3.2 唤醒高尚品质,成就美好人生 |
2.3.3 提高情感修养,享受生活乐趣 |
第三章 美术鉴赏教学活动案例设计 |
3.1 教学案例一:努力探寻人与自然的和谐 |
3.2 教学案例二:积极构建人际关系的和谐 |
3.3 教学案例三:保持自我内心的和谐与平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体育活动发展36岁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前言 |
1.1 选题的时代背景 |
1.2 选题的目的意义 |
2 理论背景及研究现状 |
2.1 亲社会行为起源 |
2.1.1 一起凶杀案 |
2.1.2 进一步的研究 |
2.1.3 不足之处 |
2.2 幼儿亲社会行为 |
2.2.1 幼儿社会性发展 |
2.2.2 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心理水平 |
2.2.3 相关学者在不同教育理论背景下的研究 |
2.3 实践类研究 |
2.3.1 婴儿和童年 |
2.3.2 青少年 |
2.3.3 有关亲社会行为的维度(早期分类和新视角) |
2.3.4 有关亲社会行为培养方法的研究 |
2.3.5 不足之处 |
2.4 体育游戏与亲社会行为 |
2.4.1 体育游戏的起源与发展 |
2.4.2 婴幼儿体育与幼儿社会化发展过程 |
2.4.3 体育游戏与幼儿亲社会行为 |
2.5 幼儿体质与社会性关系研究 |
2.5.1 幼儿体质研究 |
2.5.2 体质与社会性关系研究 |
3 研究假设及依据 |
3.1 研究假设 |
3.2 假设的理论依据 |
3.2.1 3~6 岁幼儿的身心特征 |
3.2.2 体育游戏的功能 |
3.2.3 体育的教育过程 |
4 研究方法与步骤 |
4.1 研究步骤 |
4.2 研究方法 |
4.2.1 文献研究 |
4.2.2 访谈 |
4.2.3 调查 |
4.2.4 教育学观察 |
4.2.5 教学实验 |
4.2.6 数据处理 |
4.3 操作性概念 |
5 研究结果与分析 |
5.1 3~6 岁幼儿亲社会行为与其他社会性行为变化分析 |
5.1.1 3~6 岁幼儿亲社会行为与其他社会性行为年龄变化趋势 |
5.1.2 3~6 岁幼儿亲社会行为与其他社会性行为相关分析 |
5.2 情境启动下的体育游戏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
5.2.1 幼儿情感行为实验前后比较 |
5.2.2 幼儿利他行为实验前后比较 |
5.2.3 幼儿协作行为实验前后比较 |
5.2.4 幼儿责任行为实验前后比较 |
5.2.5 幼儿其他社会性行为实验前后比较 |
5.3 体育游戏对特质类幼儿(个案)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
5.3.1 攻击好动型个案行为结果分析 |
5.3.2 沉默自闭型个案行为结果分析 |
5.4 体育游戏对幼儿体质的影响 |
5.4.1 实验前后幼儿体质变化 |
5.4.2 对幼儿体质测试的质疑 |
5.5 家庭游戏小组对孩子亲社会行为的促进 |
6 通过体育游戏发展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策略 |
6.1 利用游戏情境对幼儿亲社会行为进行教育 |
6.1.1 运用多种教育手段训练幼儿的品德行为 |
6.1.2 运用移情训练培养幼儿的道德行为 |
6.1.3 对幼儿进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
6.1.4 在社会性教育中渗透着道德行为的教育 |
6.2 组建家庭游戏小组促进亲社会行为 |
6.3 幼儿体质测试改革的对策 |
6.3.1 加强普及性 |
6.3.2 逐步建立完善的反馈系统 |
6.3.3 减小测试误差 |
7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7.1 被试人数 |
7.2 情境游戏设计 |
7.3 幼儿体质测定手段 |
8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 |
8.1.1 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结构 |
8.1.2 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
8.1.3 体育游戏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促进作用 |
8.1.4 体育游戏对幼儿体质的影响 |
8.2 建议 |
8.2.1 建立健全幼儿体育教学大纲 |
8.2.2 建立健全法制法规保障幼儿的体育游戏权益 |
8.2.3 加强幼儿教师的体育知识培训 |
8.2.4 重视体质与幼儿社会发展的相关关系,建立健全幼儿体质测定制度 |
8.2.5 深入开展幼儿体育教育研究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论义演活动中的黎锦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黎锦晖的相关研究成果 |
(二)义演的相关研究成果 |
三、创新之处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一)“义演”界定 |
(二)时间界定 |
五、研究方法及不足 |
第一章 黎锦晖参与义演的主客观背景 |
第一节 黎锦晖参与义演活动的客观环境 |
一、义演的诞生与发展 |
二、中华书局良好的慈善氛围 |
第二节 促成黎锦晖参与义演活动主观因素 |
一、平民主义引导下的黎锦晖 |
二、借助中华书局,彰显音乐才华 |
第二章 双重的社会角色,启民智必由教育(1921—1926) |
第一节 “语专校长”借助义演宣传国语 |
一、音乐渗入业务,推广国语从唱歌做起 |
二、儿童歌舞义演,宣传国语新形式 |
第二节 “剧社社长”借助歌舞剧参与助学义演 |
一、黎锦晖与上海实验剧社 |
二、为兴办义务学校演剧筹款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流动的文艺团体,多样的社会参与(1926——1936) |
第一节 带领“歌专”师生参与义演 |
一、助力北伐革命,参与劳军义演 |
二、补助社会教育,参与助学义演 |
第二节 组织歌舞团参与义演 |
一、“明月社”与赈灾义演 |
二、联华歌舞班与救国义演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黎锦晖参与义演活动的积极影响 |
第一节 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 |
第二节 推动歌舞音乐的发展 |
第三节 促进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 |
第四节 丰富了近代中国义演的形式 |
第五节 为中国慈善事业输入演艺人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美乐爱”的旋律 ——小学美术“美乐爱”情感教育研究阶段性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课题论证 |
第一章 小学美术“美乐爱”情感教育内涵解析 |
1.1 “美”“乐”“爱”内涵及关系研究 |
1.1.1 “美”“乐”“爱”内涵研究 |
1.1.1.1 [美]的内涵研究 |
1.1.1.2 [乐]的内涵研究 |
1.1.1.3 [爱]的内涵研究 |
1.1.2 “美乐爱”关系研究 |
1.2 情感教育内涵研究 |
1.2.1 由情感性质发掘“美乐爱”情感教育内涵 |
1.2.2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美乐爱”情感教育内涵探究 |
1.2.3 由社会性情感类型理解来“美乐爱”情感教育内涵 |
1.3 “美乐爱”情感教育与小学美术关系研究 |
1.3.1 小学美术课程的“美乐爱”情感教育性质探究 |
1.3.2 探究小学生情感教育的“美乐爱”要求 |
第二章 小学美术“美乐爱”情感教育的实施 |
2.1 确定小学美术“美乐爱”情感教育目标 |
2.1.1 研究小学美术“美乐爱”情感教育目标的特点 |
2.1.2 研究“美乐爱”人格标准 |
2.2 小学美术“美乐爱”情感教育内容研究 |
2.3 小学美术“美乐爱”情感教育现状研究 |
2.3.1 设计问卷 |
2.3.2 问卷调查 |
2.3.3 调查结果统计及分析 |
2.4 小学美术“美乐爱”情感教育策略研究 |
2.4.1 以“美”为立足点 |
2.4.2 以“乐”为动力 |
2.3.3 以“爱”为核心 |
2.5 小学美术“美乐爱”情感教育目标评价 |
2.6 小学美术“美乐爱”情感教育研究阶段性成果 |
2.7 研究发现的问题 |
2.8 下一步研究内容规划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10)小学美术个性化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个性与个性化教学 |
2.1 对个性的一般理解及侧重教育学意义的理解 |
2.2 个性化教学的界定 |
3 美术个性化教学的含义和优势 |
3.1 美术个性化教学的含义 |
3.2 美术个性化教学的优势 |
4 教学策略的含义与构思 |
4.1 教学策略的含义 |
4.2 教学策略的构思 |
5 发展自主性策略 |
5.1 让学生主动参与 |
5.1.1 引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
5.1.2 给予学生更多的主动权 |
5.1.3 创设和谐的情境,鼓励学生合作学习 |
5.1.4 创设自我表现机会 |
5.2 培养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 |
5.3 让学生自我创造 |
5.4 让学生参与评价 |
6 发展独特性策略 |
6.1 了解学生的美术学习个性化特点 |
6.2 注重多样化和弹性 |
6.3 善于挖掘、培养和优化学生的独特性 |
7 培养创造性策略 |
7.1 激发创造性思维 |
7.2 营造生动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 |
7.3 培养创造意识 |
7.4 鼓励发散思维 |
7.5 实现创造力与技能统一 |
7.6 改变评价导向 |
8 注重学生个性的完整 |
8.1 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公德教育 |
8.2 培养学生热爱美好事物、热爱生活的健康情感 |
8.3 进行意志培养 |
8.4 注重学生技能培养 |
9 小结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吹泡泡”的美育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 [1]黎锦晖儿童歌舞作品研究[D]. 程扬. 上海师范大学, 2003(01)
- [2]歌舞与学校艺术教育[D]. 王砾玉. 上海师范大学, 2013(02)
- [3]从黎锦晖的儿童歌舞探究当今校园舞蹈的新发展[D]. 奚雯. 山东师范大学, 2014(08)
- [4]生成性艺术教育研究[D]. 刘迎杰. 南京师范大学, 2008(01)
- [5]“吹泡泡”的美育效应[J]. 章淑萍. 江西教育, 1990(01)
- [6]基于培养学生和谐心理视角下的中学美术鉴赏教学探究[D]. 李昳茜. 河南师范大学, 2019(07)
- [7]体育活动发展36岁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全海英. 辽宁师范大学, 2012(06)
- [8]论义演活动中的黎锦晖[D]. 王铭瑾. 河南大学, 2019(01)
- [9]“美乐爱”的旋律 ——小学美术“美乐爱”情感教育研究阶段性报告[D]. 王莹莹. 首都师范大学, 2006(05)
- [10]小学美术个性化教学策略研究[D]. 唐斌. 首都师范大学, 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