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谷城的阶级和解论与人性——评周谷城的“时代精神”与“真情实感”

周谷城的阶级和解论与人性——评周谷城的“时代精神”与“真情实感”

一、周谷城的阶级调和论和人性论——评周谷城的“时代精神”观和“真实感情”论(论文文献综述)

李希贤[1](1964)在《周谷城的阶级调和论和人性论——评周谷城的“时代精神”观和“真实感情”论》文中指出 近年来,周谷城发表了好几篇论文和荅辯同志们批评他的文章。这些文章的內容涉及到政治学、哲学、历史学、美学和文艺理论各个方面,但着重地闡述了他的美学观和文艺观,对美学和文艺理论中一系列的根本问題,如艺术的源泉问題,艺术创作问題,艺术发展问題,艺术的社会作用问题,艺术批评和艺术欣賞的问题,等等,提出了与毛泽东美学思想和文艺理论根本对立的理论。而阶级调和论和人性论則象根黑线贯串在他全部理论中,这突出地表现在周谷城的时代精神观和真实感情论中。本文只准备从周谷城的时代精神观和真实感情论来揭露他的阶级调和论和人性论的內容及实质。

胡尚元[2](2005)在《建国后十七年史学领域的大批判》文中研究说明建国后17年的意识形态领域有一个显著的特征,那就是大批判运动此起彼伏、接连不断。对这一历史现象,很多专家、学者已经在不同的范围和层面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从总体上看,对文艺领域大批判的研究进行得最为深入,成果也最为丰富。比较而言,史学领域的研究成果极少,至今尚无一本系统的研究专著,甚至相关的论文也不多见。 史学是建国后意识形态领域的显学,“文化大革命”就是以史学领域的大批判为导火线而发动的。重建这一时期史学领域大批判的史实,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无论对新世纪中国史学自身的发展,还是对新世纪的先进文化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文由绪论、八章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构成。 绪论包括研究对象的界定、本课题的研究现状、论文的基本架构、撰述旨趣及创新之处四个部分。 第一章是史学领域的武训批判。这场批判是建国后意识形态领域的第一场大批判,也是史学领域的第一场大批判。本章叙述了批判运动的三个阶段,重点考察了史学界的批判情况以及批判的主要内容,并对其消极影响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第二章写史学领域的胡适批判。文章首先追溯了中共批判胡适思想的历史过程,认为从总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然后从历史观的六个方面和方法论的两个方面具体阐述了史学领域批判的主要内容。第三部分探讨了这场批判运动对新中国史学发展的消极影响。 第三章写对华岗历史观的批判。华岗是因为被诬陷为“反革命集团分子”而遭受批判的。对华岗历史观的批判是以《人民日报》和《文史哲》为阵地,围绕着他的几部最重要的历史著作而展开的。批判内容涉及到华岗在中国近现代史、中国革命史和社会发展史等方面的观点和理论。本章再现了对华岗历史观批判的具体情况,并就华岗的治史理念、批判运动的影响和特点等问题作了简要的评说。 第四章考察反右派斗争中史学领域的大批判。文章首先回顾了史学界反右派斗争的概况,然后具体检视对雷海宗、向达和荣孟源的批判情况,最后就史学领域的具体情况谈了对“扩大化”问题的理解并探讨了这场批判对新中国史学发展的影响。 第五章写1958年“史学革命”中的群众性大批判。文章首先概述了以大批判为主要内容的“史学革命”的情况,然后重点写了历史教学领域的大批判——“火烧教学”以及对“资产阶级‘学术权威’”陈寅恪和童书业的批判。最后对

魏松彦[3](2019)在《《人民日报》“十七年”文艺批评研究》文中指出《人民日报》从创刊之日起就对文艺十分关注。《人民日报》“十七年”文艺批评是以整个“十七年”文艺批评发展为背景的。时代的变换,在它身上都有所体现。作为最权威的党报党刊,对它进行文艺批评方面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当代文艺批评研究无法绕过的一个领域。本文就从《人民日报》中与文艺批评有关的社论、理论版的批评文章、文艺副刊所载文章进行研究。试图能清晰地展现《人民日报》“十七年”文艺批评经历的曲折的发展过程以及各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文艺批评有两个基本的方向,一是对文艺作品的批评,二是对文艺理论的批评。文章各个阶段主要也是按照这两个方向进行研究的。从1949年第一次文代会年到1953年第二次文代会之前是文艺批评发展的初期,文艺批评的主要成就是对新的文艺作品的批评和对文艺创作理论问题的探讨,这个阶段的文艺批评虽然包括了政治斗争的开端,但整体上仍然是以追求文艺自身规律为主。从1953年第二次文代会到1956年“双百方针”提出之前是文艺批评发展的中期上半期,这一时期是文艺批评向政治逐渐斗争异变的过程。这一阶段对于文艺作品的批评就明显减少了,同时文艺界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文艺思想批判运动。文艺批评以向政治斗争异变为主。1956年到1962年的前半年是文艺批评发展的中期下半期,也是最为复杂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文艺批评在逐步的向政治斗争异化的过程中,一旦文艺政策出现宽松的时候就积极地追求文艺自身的规律,两股势力相互发展、相互交织。1962年冬到1965年是文艺批评发展的后期,这个时候文艺批评已经完全沦为了政治斗争的工具。不管是对文艺作品的批评还是对文艺理论的批评都是在“以阶级斗争为纲”口号的影响下进行的。

任洋[4](2018)在《周谷城美学思想再评价》文中指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及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这两个时间段,学界对周谷城的美学思想展开了讨论,但更多是以批判为主。值得注意的是,周谷城穿梭于两次美学问题讨论的热潮,现在却没有一部美学史相关著作提起他。纵观学界对周谷城美学思想的关注,可用两大关键词来总结:批判与忽略。从批判来讲,周谷城提出的“艺术源泉”、“两种境界”、“时代精神汇合”、“理想”、“从礼到乐的美学原理”等等,全部被否定,“时代精神汇合”论更是被纳入了“黑八论”;从忽略来讲,现在不仅美学著作不提他,周谷城美学思想中的合理成分也在一片批判声中被淹没。这就需要反思两个问题,这种批判是否被夸大?忽略又是否合理?为此,有必要深入周谷城美学思想的内核,深入了解学界对周谷城美学思想问题批判的“点”,综合“内核”与“批判”,发掘其思想中的合理成分,进而对周谷城美学思想进行评价。因此,除开绪论,文章主要以三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主要阐释周谷城美学思想的内涵。在周谷城美学思想中,对艺术的探讨占了绝大部分的比重,而周谷城又将情感作为艺术的源泉,因此论文首先就对情感进行了界定,认为周谷城所提倡的是一种源于生活的真实而有价值的情感。而从整个艺术创作来看,艺术家的处境是从无差别境界(平静)到差别境界(痛苦),再到无差别境界(平静)的转化,这也是周谷城发现的“从礼到乐”的美学原理,即为着解决矛盾、痛苦,艺术家衍生出理想,将其虚拟地实现在艺术品中,使心情舒畅。情感与艺术的完美结合,达到动人目的的同时,也发扬着“填补不足”、“纠正错误”、“发扬优点”的三大作用。第二部分主要总结学界对周谷城美学思想的批判。批判主要是在“主观唯心”的色彩下进行的。认为周谷城所提倡的“情感”、“两种境界”、“理想”等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论文主要总结了三大批判:首先是对情感美学的批判,认为周谷城倡导资产阶级普遍人性论,是表现主义艺术;其次是对以个人为中心的艺术观的批判,艺术只是个人情感的发泄,而非社会矛盾的表现;最后是对其阶级观(时代精神汇合的超阶级观)、矛盾观(无差别境界的绝对静止观)的批判。第三部分主要是评价周谷城的美学思想。虽然美学史不提他,但周谷城对情感的重视不仅是对中国抒情传统(例如“诗言志”、“诗缘情而绮靡”、“为情而造文”等)的传承,更是融入了矛盾、革命、斗争等一系列与当时社会现实相关的理论进行改造,不仅在与美学四大派的比较中独树一帜,更是在对情感与艺术的关系探讨中,突出了美学原初的感性特征。通过对周谷城美学思想的评价,在众多批判声中发现周谷城美学思想中的合理成分。

邢战国[5](2006)在《周谷城史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周谷城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史学家,对其史学思想进行系统研究是一项难度很大,同时也是一项很有价值的学术课题。迄今为止,学界对周谷城史学思想的研究大多限于专题方面,系统性研究还很少见。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周谷城的史学研究为主要考察对象,对其史学思想进行了系统研究。《生活系统》一书奠定了周谷城史学思想的历史哲学基础,影响了他一生的学术研究。《生活系统》融会各家之所长并在批判借鉴的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思想体系,对求真与致用的辩证关系作了准确的把握。就《生活系统》所阐发理论的独特性来看,不妨称之为“生活系统”理论。周谷城是大革命的积极参与者。大革命失败后,他从革命的视角对中国社会和社会史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和研究,撰写了《中国社会史论》三本煌煌巨著。《中国社会史论》资料丰富,论述广泛,其中不乏独到精当之论,为他此后撰著《中国通史》打下了基础。但不可否认,《中国社会史论》在研究方法和指导思想上过多地运用了阶级斗争理论,有一定的偏颇性。周著《中国通史》是周谷城在中国史领域的代表性著作。“历史完形论”是周谷城的基本史学理论,也是我国近代以来通史理论的先驱之作。该理论强调历史的客观性和完整性,有很强的求真性。《中国通史》力求让事实说话,力避公式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历史实际的相结合方面进行了可贵的尝试。周著《世界通史》是周谷城在世界史领域的代表性著作。该通史更加娴熟地运用了“历史完形论”,突出了世界史的有机整体性,突破了世界史编撰中的一些陈腐观念,显示了很大的学术创新。从世界史的有机整体出发,该通史重在揭示不同地域、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和联系,而不是机械地堆积国别史和专门史。建国初期,苏联史学的影响急剧加强,周谷城的古史分期思想明显地受到了苏联史学的不良影响。五六十年代之交,周谷城重新揭起反对欧洲中心论的大旗,对欧洲中心论展开了猛烈的批判。“斗争哲学”在建国后屡屡肆虐,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大跃进”失败后,周谷城开始全面运用“生活系统”理论来阐发史学、美学和哲学问题,随后又与“斗争哲学”展开了激烈论战。改革开放以后,周谷城对文化及文化史研究给予了深切的关怀。他注重文化自身的属性,强调文化的可损益性,极力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文化综合说”是周谷城史学思想的最后总结。

王保生[6](2014)在《《文学评论》编年史稿(1957—1966)》文中提出《文学评论》最初刊名为《文学研究》。1957年《文学研究》创刊,1959年改名为《文学评论》,1966年出至第3期,因为"文化大革命"爆发被迫停刊。在这9年半期间,何其芳同志作为文学研究所的所长,一直兼任《文学评论》主编。在《文学评论》直至如今50多年的历史上,这9年半的时段不算很长,但它作为《文学评论》发展史上的第一阶段,在刊物的学术定位、办刊思路上,却奠定了这一刊物的总体风貌。

许煜灵[7](2017)在《新时期以来的梁实秋批评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章立足于新时期以来对梁实秋批评的研究现状的回顾和反思,梳理出梁实秋批评的研究特征,并进一步去探询各种特征背后所反映出来的文学语境和时代思潮的嬗变。通过研究发现,新时期以来的梁实秋批评的不同阶段的特征演变总是与各阶段的文学语境密切相关的,这种关联性又揭示出了对梁实秋批评的研究的当下意义,即在于可以在时间的行进中探索到对其研究的更多可能性,以及开拓以个案为着眼点把握个案与文学语境的细密联系的新路径。新时期伊始,伴随着改革开放,梁实秋这个被尘封的学者又再次归来。归来之初对他的批评研究依旧保留了部分原有的偏见。随着时间的推移,到八十年代中期,梁实秋批评开始祛除偏见,学者试图从非政治化角度探讨。八十年代中后期,进一步脱离了政治的禁锢,走向审美回归,注重发掘梁实秋文艺作品的审美价值。并在九十年代初期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梁实秋的批评研究也开始进行国际交流。九十年代后期至今,在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下,面对外部的西方话语霸权的渗透,内在人文精神失落的危机上,寻找到内里与外部的平衡,进行梁实秋批评研究的多种实践,使梁实秋批评研究呈现出多元化趋势。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绪论。主要包括论文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分析、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等问题。第一章:梁实秋批评研究的新旧转型期。本章主要论述梁实秋批评的“旧谈”和“新说缘起”两个特征,并从这两种特征中去发现背后所蕴藉的时代语境,从历史后遗症下的沉寂到批评启蒙的复苏,在这种复苏的状态下逐渐迎来批评研究的转向,向着文学本体论方向发展。第二章:梁实秋批评研究的文学本体论回归期。本章概括了梁实秋批评研究的三方面:对梁实秋人性论的聚焦和反思、梁实秋批评研究的去政治化实践和初期国际交流。这三方面背后所体现的文学思潮则包含文学“主体论”、文学的去政治化实践、文学批评的市场转型等要素。然后在第三种要素的影响下,梁实秋批评研究的多元化雏形渐成。第三章:梁实秋批评研究的多元化时期。本章讨论了梁实秋批评研究的多元化表现:一是对其古典主义和自由主义思想的研究;二是在比较视野下以梁实秋为主角和配角的具体化研究;三是梁实秋批评研究中的现代性阐释。第四章:对梁实秋批评研究进行了整体性的反思和回顾,补充叙述了新时期以前的梁实秋批评研究情况,为更好的全面把握梁实秋批评研究的总体特征完善资料,最后思考了梁实秋批评研究的当下意义。

邓伯军[8](2010)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中国研究史》文中认为研究史属史学范畴。“《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中国研究史”乃是严格依照史学研究的编年体例进行分期研究,乃是对《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专门著作的研究进行史学考证、史学解读、史学评论、史学实践的系统研究。“《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中国研究史”,共分成前后相继的四个历史时期。“绪论”主要以释义学的方法论对“《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中国研究史”这个题目作诠释。《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马克思恩格斯1845年11月至1846年夏,清理其以往哲学良心而合著的一部著作;主要针对的是费尔巴哈、鲍威尔、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以及各式各样先知所代表的德国社会主义流派;被誉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新视界的奠基之作。按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分期,根据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笔者将我国《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史依次分成四个阶段,它们分别是“民国时期”(1930年4月—1949年9月)、“共和国成立后的十七年”(1949年10月—1966年5月)、“遭受挫折时期”(1966年5月—1978年12月)、“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年12月—今天)。以研究史体例对《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中国的翻译、注释、介绍、解读、创新、实践的状况进行研究,明确了其研究的性质和特征,揭明了其研究的对象和方法,明朗了其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明晰了其研究的超越和创新。“民国时期”(1930年4月—1949年9月),《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总体上尚处译介和解读性研究阶段。从总体上讲,虽然当时的政治界和学术界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译介和解读的苏联教条模式的缺陷性已有所认知,但是依然囿于其学科体系和理论框架之内,没有历史地还原和再现马克思文本学的解读模式,更没有对其作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理论创新。期间,在中国传播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主要是恩格斯著作和苏联人关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解读之作,而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新视界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直到1930年以后才有高语罕、杨东莼和宁敦伍、荃麟等分别节译的部分段落;19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有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第1章的节译本;也有一些富于学术敏感力的学者对《德意志意识形态》进行了介绍和初步的研究。但是《德意志意识形态》尚未被列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系列,而是将其纳入苏联哲学教科书体系之中去对其作出解读和阐释。毛泽东思想作为民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大理论成果,实乃“以苏解马”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的理论飞跃。从历史视域观之,应承认“以苏解马”的马克思主义,对我国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两大时代主题的历史性意义,但“以苏解马”的高扬“斗争哲学”这一历史局限性,也造成我国在现实实践中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历史性的悲剧。“共和国成立后十七年”(1949年10月—1966年5月)时期,《德意志意识形态》译介工作由分散的、零碎的、无系统的状态,进入集中的、有组织的、有系统的状态。从总体上讲,由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经验对“以苏解马”模式的进一步强化,使政治界和学术界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翻译、解读和研究进一步教条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解读也无可奈何地搁浅了。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解读性研究,只是一种学习性领会,一种领会经典的精神、与自身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应用,而尚未推进到真正的发掘性学术研究层面。这一时期在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示范效应下,中国人选择了以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著称的“斯大林版”马克思主义。以俄文第2版为母本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全译本编译出版。长期以来该版本成为《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中国的主导版本。该版本对于普及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积极意义功不可没,但由于将该版本定于一尊也导致了《德意志意识形态》文献学研究的滞后。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解读性研究,也是将其纳入苏联哲学教科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框架体系和解读模式。这种解读模式起到了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通俗化、系统化和时代化的作用,却也因其把哲学的党性原则政治化,从而致使学术探讨变成政治声讨、学术批评变成政治批判、学术争鸣变成政治运动;这就不仅造成了学术领域的阶级斗争扩大化,而且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消极影响。“遭受挫折时期”(1966年5月—1978年12月),《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总体上处于异化状态。十年“文革”期间,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翻译被赋予了沉重的政治任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德意志意识形态》版本被定于一尊,并且被节选入中国人自己选编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这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是有其积极意义的,但这也进一步拉开了与国外《德意志意识形态》文献学研究的距离。《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仅仅表现以“简要介绍”、“专题汇编”、“语录”等形式的学习性“研究”。这种学习性“研究”是与当时的群众性“学哲学用哲学”运动联系在一起的,其对于在广大工农群众中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有着积极的意义,但由于广大工农群众的基本哲学功底的欠缺,从而造成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的误读误解。因此这样的“研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的消极影响显而易见。“后文革”时期,伴随政治空气的松动,《德意志意识形态》不同版本始被译介到我国。由此,在带有“文革”意识痕迹的态势下,拉开了我国《德意志意识形态》文献学研究、发掘性研究的序幕。“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年12月—今天),《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逐渐开始将文献学研究、文本解读和思想研究相结合,从而使研究真正从解读性研究提升到发掘性研究。从总体上讲,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研究真正开始了从“以苏解马”的教条模式到还原再现马克思文本学解读模式的历史性转变,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成果,具有中国人自主知识产权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解读模式也正在生成过程中。在翻译方面,多种《德意志意识形态》节译本或全译本问世:有巴纳发现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第1章手稿片段中译本、根据新德文版编译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第1章《费尔巴哈》中译单行本、《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中译节选本、广松涉版《新编辑版<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中译本等等。在文献学研究方面:有文献目录学的研究,其对于确定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意义重大;有文献考据学研究,着眼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费尔巴哈》章文稿结构的校正勘定、辑佚复原、翻译审校;有文献版本学研究,在澄清《德意志意识形态》版本来历、梳理版本历史、进行版本比较、作出版本评价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在文本解读方面:《德意志意识形态》解读模式发生转换,《费尔巴哈》章文本解读,由“以苏解马”到“以西解马”再到“以马解马”;对《圣布鲁诺》章的文本解读,重在解读布鲁诺自我意识批判哲学,领会对布鲁诺的批判是完成费尔巴哈批判的前提;对《圣麦克斯》章的文本解读,成为该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文本解读的焦点,解读者着眼于解读因现代性而导致价值虚无主义蔓延;在“普世价值”凌厉攻势下,对《“真正的社会主义”》章的文本解读,将成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文本解读的新的热点。在思想研究方面: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的思想解放的逐渐深入,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思想研究已经走向成熟,从“以苏解马”模式到“以西解马”模式再到“以马解马”模式,中国人基本具有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的自主话语权。也就是说,要以马克思本人的文本、要以历史的眼光、要以发展的视野,对《德意志意识形态》作出与时俱进的发掘性研究。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全面系统地研究,对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工程的建设,对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建构,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实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中《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史论析”,对《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中国的研究作了系统总结和深度反思,其展示了《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中国研究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献把握,开始跳出“以苏解马”的框架,开始超越“以西解马”的局限,开始走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以马解马”模式;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运思,从经验理性的阐发,到科学理性的传播,再到主体精神的弘扬,甚至是阶级斗争的高扬,在某种意义上讲,乃是传播现代精神和现代思维方式的启蒙运动;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实践,无论是学术的现实主义运动,还是哲学的大众化运动都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发挥到了极致,都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也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中国现代性的建构。其揭示《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中国研究存在的不足。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献把握,“以苏解马”曾使我们对之作出了简单化、贫乏化、教条化、僵化的解读,“以西解马”曾使我们对之作出了西方“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两大对立模式的解读,而“以马解马”模式对学院哲学的钟情,又使我们生发了对其现实性的担忧。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运思,从实用理性的复燃到斗争哲学的火红,从科学主义的误区到人本主义的陷阱,使我们认识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中,无论是反对封建化还是反对“全盘西化”都任重而道远。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实践,无论是哲学政治化的旧错,还是实践拜物教的新误,都使我们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面对着现代性的悖论。而今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形势、新问题和新要求,就要在前现代、现代、后现代的共时性存在话语背景下对《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中国研究作出前瞻。“国学复兴”的背景,使我们的研究更多的考虑的是二者的互补性;全球化的视野,使我们的研究更多的是在人与世界关系的层面作出解读;和谐社会的视域,使我们的研究更多的是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作出解读。总而言之,多视角的共存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提供了新视界,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创造提供新境界。“结语”在学理层面对“《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中国研究史”的规律进行了总结,总结了“《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中国研究史”对经典文献把握的基本规律,总结了“《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中国研究史”的理论运思的基本规律,总结了“《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中国研究史”的现实实践应用的基本规律。总而言之,《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中国研究正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历程中一步步走向成熟的。

田瑞峰[9](2020)在《梁实秋人性论文学观及其时代接受研究》文中指出梁实秋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具有个性的批评家,同时也是一位具有较大争议的批评家。在中国现代文学进程中,梁实秋总是以反时代主潮的面貌出现,成为特殊年代的另类,因而总遭到时代主流批评家的批判。在五四自由,启蒙的时代浪潮中,梁实秋高举带有古典主义倾向的人性不变论对五四文学中充满个性气息的文学展开批判,强调理智节制情感,主张自我节制;在革命文学风起云涌的年代里,梁实秋主张人性是文学的本体,强调文学的功用以表现人性为主,反对革命文学狭隘的文学宣传论;在三十年代阶级矛盾日益紧张的年代里,梁实秋主张超阶级的文学,人性超阶级性,因而遭到革命阶级文学论的批判;面对大众化文学潮流倾向,梁实秋主张精英文学论,因此,梁实秋成为了革命文学的敌人。他的“与抗战无关论”更是遭到了抗战文学作家的坚决反对,成为时代潮流的逆行者。新时期以来,梁实秋人性论文学观获得了相对客观的评价,人们重新发现了梁实秋文学观念的价值,针对这一变化,笔者试图分析梁实秋人性论文学观在中国现代文学以来,其曲折命运变化背后的深层原因。本文主体部分共分为五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对象的价值及方法。第一章主要叙述了时代背景中梁实秋对古典人性论的选择,共分为三节。第一节分析了梁实秋人性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包括人的发现的思想潮流、西学东渐的学习倾向以及现代时期矛盾重生的社会现实。第二节主要分析了梁实秋对西方古典主义思想的吸收,包括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论及其理性观、阿诺德的基本情感论以及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思想。第三节从主观因素分析了人性论文学观形成的关键,包括保守稳重的性格因素以及传统儒家观念的思想基础。第二章主要分析了梁实秋人性论文学观内涵,其核心思想为文学的本体是永恒的人性,包括三小节。第一节为文学是人性的产物。因为人性具有普遍性,所以文学是对理想人性的模仿。理性是人性的中心因而文学需具有理性的制裁,且人性具有不变性,因此梁实秋认为文学具有永久性。第二节阐述了文学的人生立场,因为情感具有深刻性,文学具有严肃性;人性具有道德性,因而文学具有伦理的功用;且人性的表现形式不同,文学创作具有自主性。第三节主要阐述了梁实秋对文学纯粹性的追求,文学不应过多地涉及政治,同时文学具有精英性且文学不以表现现实为目的的特点。第三章分析了梁实秋人性论文学观在中国现代文学时期斗争背景下遭到批判的现实情况。第一节分析了梁实秋人性论文学观的接受时代背景,其总的特点是斗争。第二节分析了时代主潮对其的批判,包括对其超阶级人性论、天才人性论以及文学以表现人性为目的功用论的批判。第三节分析了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笔者将其归结为误读——文学论争中革命文学作家对其人性论内涵的误读。第四章分析了新时期以来在文学视角下对梁实秋人性论文学观的合理审视。第一节为时代接受背景的分析主要包括文学从属于政治观念的废除、人性人道主义观念的复苏以及重写文学史思潮的影响。第二节阐述了其人性论文学观接受的曲折历程。第三节分析了这一转变的原因,包括新时期“文学是人学”这一观念的深入人心以及批评家主体性的重新回归,同时也是梁实秋人性论文学观中本身人文价值意义的再现。第五章笔者从文学接受场域的角度分析梁实秋及自由主义文学思想在现代时期遭到相似命运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梁实秋人性论理论本身所存在的悖论,其人性论具有浓重的抽象人性的特点,以及中西文化融合中的不可调和的理论矛盾。另一方面,从接受场域来说,中国三十年代的社会现实文学总体上是趋向大众化、集体化的趋势,自由主义文学的个人性,自我性与时代潮流相悖;最后,中国三十年代文学场域存在着革命文学具有绝对话语权的现实,由此而生的革命文学对其他自由主义文学观念的误解也是自由主义文学遭到批判的原因所在。

李茂盛[10](1995)在《1964:学坛多难之秋》文中研究说明 1964年,可谓中国学坛的多难之秋。许多学者及其学术观点遭到了严厉的政治批判,酿成了桩桩荒诞公案。其中引发不良后果较为严重的,是当年7、8月间开始的对著名学者周谷城“时代精神汇合论”的批判、对早期理论家杨献珍“合二而一”的批判、对蜚声海内外的史学家罗尔纲《忠王李秀成苦肉缓兵计》的批判,以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冯定《共产主义人生观》的批判。

二、周谷城的阶级调和论和人性论——评周谷城的“时代精神”观和“真实感情”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周谷城的阶级调和论和人性论——评周谷城的“时代精神”观和“真实感情”论(论文提纲范文)

(2)建国后十七年史学领域的大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二、研究现状
    三、基本框架
    四、撰述旨趣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史学领域的武训批判
    一、批判运动的三个阶段
    二、史学领域的批判
    三、评说
第二章 史学领域的胡适批判
    一、批判胡适思想的历史回顾
    二、史学界的批判
    三、评说
第三章 对华岗历史观的批判
    一、对《中国民族解放运动史》的批判
    二、对《社会发展史纲》(增订本)的批判
    三、对华岗在中国现代革命若干问题上的观点的批判
    四、对《苏联外交史》的批判
    五、评说
第四章 反右派斗争中的大批判
    一、史学界反右派斗争概况
    二、对雷海宗的批判
    三、对向达的批判
    四、对荣孟源的批判
    五、评说
第五章 “史学革命”中的群众性大批判
    一、“史学革命”概况
    二、火烧教学
    三、批判资产阶级“学术权威”
    四、评说
第六章 对尚钺“修正主义”历史观的批判
    一、批判的学术论争背景
    二、直接招致批判的三篇文章
    三、对尚钺“修正主义”历史观的批判
    四、评说
第七章 阶级斗争迷雾下的史学批判
    一、对刘节历史观的批判
    二、对周谷城历史观的批判
    三、围绕《李秀成自述》展开的大批判
    四、对孙祚民历史观的批判
第八章 阶级斗争迷误下的史学批判及其升级
    一、对翦伯赞历史观的批判
    二、对吴晗历史观的批判
    三、评说
结语
    一、建国后17年史学发展的两种趋向
    二、史学领域大批判的经验教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3)《人民日报》“十七年”文艺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人民日报》概况与“十七年”的界定
    1.2 研究现状及意义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2 初期:文艺批评对文艺规律的探索以及向政治斗争偏离
    2.1 对新作品的关注
    2.2 对创造新英雄人物的理论探讨
3 中期上:文艺批评向政治斗争异化
    3.1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及其影响下的批判运动
    3.2 对文艺作品的批评
4 中期下:科学理性与政治斗争相交织
    4.1 对自身审美特征的探讨
    4.2 “修正主义”的批判运动
5 后期:文艺批评完全沦为政治斗争的工具
    5.1 “左”倾思潮下对文艺理论的批判
    5.2 对修正主义影片的批判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周谷城美学思想再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选题的理论意义
    2.研究现状及问题
    3.研究方法与创新
第1章 周谷城美学思想的内涵
    1.1 情感论
        1.1.1 情感作为美或艺术的源泉
        1.1.2 正确认识情与理的关系
        1.1.3 “使情成体”的主客统一观
    1.2 礼乐论
        1.2.1 礼与乐的重新阐释
        1.2.2 礼乐的功用解读
        1.2.3 从礼到乐的美学原理
    1.3 艺术论
        1.3.1 “无差别境界”与“差别境界”
        1.3.2 艺术体现的“时代精神”
        1.3.3 艺术无用,而有大用
第2章 学界对周谷城美学思想的批判
    2.1 对情感美学的批判
        2.1.1 资产阶级普遍人性论
        2.1.2 表现主义艺术
        2.1.3 夸大艺术的美感作用
    2.2 对“狭隘”的艺术观的批判
        2.2.1 个人纯粹情感的表现
        2.2.2 “两种境界”
        2.2.3 抽象性、个人性理想
    2.3 对背离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批判
        2.3.1 主观唯心主义艺术观
        2.3.2 “无差别境界”与马克思主义矛盾观
        2.3.3 阶级调和的“时代精神”
第3章 周谷城美学思想新论
    3.1 周谷城美学思想在当代美学史中的位置
        3.1.1 对中国传统抒情理论的传承与改造
        3.1.2 中国当代美学史对周谷城美学的忽略
        3.1.3 周谷城与中国美学四大派的比较
    3.2 周谷城美学在美学知识体系中的位置
        3.2.1 “美学”本就是“感性学”
        3.2.2 “情”与“理”关系的重新审视
    3.3 周谷城美学思想的当代意义
        3.3.1 对中国当代艺术创作的理论意义
        3.3.2 对走出日常生活困境的指导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5)周谷城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周谷城生平事略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历史哲学的奠定
    一、“生活系统”理论概述
    二、“生活系统”理论的内容
    三、小结
第二章 对中国社会和社会史的研究
    一、概述
    二、中国社会的结构
    三、中国社会的变化
    四、中国社会的现状
    五、小结
第三章 “历史完形论”下的《中国通史》
    一、“历史完形论”析论
    二、“历史完形论”下的通史结构
    三、“历史完形论”下的通史内容
    四、小结
第四章 “历史完形论”下的《世界通史》
    一、概述
    二、“历史完形论”下的通史结构
    三、“历史完形论”下的通史内容
    四、小结
第五章 建国初期的史学思想
    一、古史分期主张
    二、反对欧洲中心论
    三、反对“斗争哲学”
第六章 改革开放后的文化史研究
    一、概述
    二、文化史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6)《文学评论》编年史稿(1957—1966)(论文提纲范文)

1955 年
1956 年
1957 年
1958 年
1959 年
1960 年
1961 年
1962 年
1963 年
1964 年
1965 年
1966 年

(7)新时期以来的梁实秋批评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实证研究法
        (三)思维方法
    五、课题的创新点
第一章 梁实秋批评研究的新旧转型期(1980~1986)
    第一节 梁实秋批评研究旧谈(1980~1985)
        一、作为鲁迅研究中的反面典型
        二、作为“新月派”研究的零星分支
        三、历史后遗症下的沉寂期
    第二节 梁实秋批评研究新说缘起(1985~1986)
        一、新说缘起之表征
        二、批评启蒙的复苏期
第二章 梁实秋批评研究的文学本体论回归期(1987~1990 年代中期)
    第一节 聚焦梁实秋人性论及其反思
        一、对梁实秋人性论的关注
        二、文学“主体论”
    第二节 梁实秋批评研究的去政治化实践
        一、政治性的进一步剥离
        二、文学的“去政治化实践”
    第三节 梁实秋批评研究的国际化
        一、国外梁实秋批评的相关译介引入
        二、文学批评的市场转型
第三章 梁实秋批评研究的多元化时期(1990 年代后期至今)
    第一节 九十年代以后文化思潮中的梁实秋批评研究
        一、关于梁实秋的两种思潮探究
        二、两种思潮复苏的语境探源
    第二节 比较视野中的梁实秋批评研究
        一、比较视野下的“梁实秋批评”具体化
        二、比较中的梁实秋批评何为可能
    第三节 梁实秋批评研究中的现代性阐释
        一、现代性的研究视角
        (一)现代性与反现代性的统一
        (二)启蒙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的共存
        二、梁实秋现代性研究的思考
        (一)“现代性热”的直接结果
        (二)对后现代批评的现代性回应
第四章 梁实秋批评研究的整体性回顾与反思
    第一节 新时期以前的梁实秋批评研究
        一、民国时期的梁实秋批评
        二、十七年文学时期的梁实秋批评
        (一)相关著作中的梁实秋批评
        (二)相关人物批评中的梁实秋
        三、政治性批判产生的原因
    第二节 梁实秋批评研究的总体特征
        一、未完成性
        二、变与不变的融合
    第三节 梁实秋批评研究的当下意义
        一、探寻梁实秋批评的更多可能性
        二、开拓以个案为着眼点把握文学语境的新路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中国研究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德意志意识形态》释义
    1.2 “在中国”释义
        1.2.1 第1 阶段:民国时期(1930 年4 月—1949 年9 月)
        1.2.2 第2 阶段:共和国成立后的十七年(1949 年10 月—1966 年5 月)
        1.2.3 第3 阶段:遭受挫折时期(1966 年5 月—1978 年12 月)
        1.2.4 第4 阶段: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 年12 月—今天)
    1.3 “研究史”释义
        1.3.1 “研究史”的性质和特征
        1.3.2 “研究史”的对象和方法
        1.3.3 “研究史”的目的和意义
        1.3.4 “研究史”的超越和创新
第2章 民国时期——《德意志意识形态》译介和解读性研究起步阶段(1930 年4 月—1949 年9 月)
    2.1 烽火岁月中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译介和解读性研究的总体概貌
        2.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毛泽东思想形成并走向成熟时期(1930 年4 月—1938 年10 月
        2.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毛泽东思想成熟并继续发展时期(1938 年10 月—1949 年9 月
    2.2 烽火岁月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译介状况
        2.2.1 《唯物的见解和唯心的见解之对立》
        2.2.2 《观念论的见解与唯物论的见解之对立》
        2.2.3 《社会意识形态概说》
        2.2.4 《德意志意识形态》
        2.2.5 《德意志观念体系》
        2.2.6 “名著精髓”
        2.2.7 “简略评介”
    2.3 烽火岁月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解读性研究
        2.3.1 郭沫若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解读性研究
        2.3.2 周建人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解读性研究
        2.3.3 吴恩裕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解读性研究
        2.3.3.1 《马克斯(今译为马克思)的政治思想》
        2.3.3.2 《马克思的社会科学研究法》
        2.3.3.3 《唯物史观的考证与解释》
        2.3.3.4 《唯物史观精义》
    2.4 短评
第3章 共和国成立后的十七年——《德意志意识形态》译介全面展开、解读性研究成长阶段(1949 年10 月—1966 年5 月)
    3.1 激情岁月中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译介和解读性研究的总体概貌
        3.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时期(1949 年10 月— #1956年底)
        3.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6 年底—1966 年5 月)
    3.2 燃烧岁月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翻译状况
        3.2.1 《论边沁和功利主义》和《论康德和政治的自由主义》
        3.2.2 《评“真正社会主义”》
        3.2.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 卷)
    3.3 火红年代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解读性研究
        3.3.1 唯物史观基本问题研究
        3.3.2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问题研究
        3.3.3 分工问题研究
        3.3.4 异化和人道主义问题研究
        3.3.5 “普遍性形式”问题研究
        3.3.6 实践问题研究
        3.3.7 “真正的社会主义”问题研究
    3.4 短评
第4章 遭受挫折时期——《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在异化缝隙中的缓进阶段(1966 年5月— #1978年12 月)
    4.1 异化缝隙中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和研究总体概貌
        4.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十年内乱”时期(1966 年5 月—1976 年10 月)
        4.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后文革”时期(1976 年10 月—1978 年12 月)
    4.2 异化缝隙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翻译状况
        4.2.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4.3 “文革”时期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状况
        4.3.1 “简要介绍”
        4.3.1.2 《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简介》
        4.3.2 “专题汇编”
        4.3.2.1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教育文选》
        4.3.2.2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文艺论著选读》
        4.3.3 “语录”
    4.4 “后文革”时期《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状况
        4.4.1 按劳分配理论研究
        4.4.2 “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与《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
    4.5 短评
第5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德意志意识形态》发掘性研究阶段(1978 年12 月—今天)
    5.1 新课题新挑战新探索:改革开放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发掘性研究的总体概貌
        5.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邓小平理论时期(1978 年12 月—2000 年2 月)
        5.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三个代表”时期(2000 年2 月—2003 年4 月)
        5.1.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科学发展观时期(2003 年4 月—今天)
    5.2 文献学研究
        5.2.1 文献目录学研究与《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
        5.2.2 文献考据学的研究
        5.2.3 文献版本学的研究
    5.3 文本解读
        5.3.1 《费尔巴哈》章的文本解读
        5.3.2 《圣布鲁诺》章的文本解读
        5.3.3 《圣麦克斯》章的文本解读
        5.3.4 《真正的社会主义》卷的文本解读
    5.4 思想研究
        5.4.1 意识形态理论研究
        5.4.2 人学理论研究
        5.4.3 异化理论研究
        5.4.4 世界历史理论研究
        5.4.5 交往理论研究
    5.5 短评
第6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中《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史论析
    6.1 研究中所取得的成功经验
        6.1.1 文献把握方面
        6.1.1.1 “以苏解马”模式的历史进步性
        6.1.1.2 “以西解马”模式的启迪性
        6.1.1.3 “以马解马”模式的创新性
        6.1.2 理论运思方面
        6.1.2.1 经验理性的阐发
        6.1.2.2 阶级斗争的高扬
        6.1.2.3 科学理性的启蒙
        6.1.2.4 主体精神的传播
        6.1.3 实践诠释方面
        6.1.3.1 学术的现实主义运动
        6.1.3.2 哲学的大众化运动
        6.1.3.3 现代性的建构
    6.2 研究中所存在的缺陷不足
        6.2.1 文献把握方面
        6.2.1.1 “以苏解马”模式的历史局限性
        6.2.1.2 “以西解马”模式的偏向性
        6.2.1.3 “以马解马”模式的缺陷性
        6.2.2 理论运思方面
        6.2.2.1 实用理性的复燃
        6.2.2.2 斗争哲学的火红
        6.2.2.3 科学主义的误区
        6.2.2.4 人本主义的陷阱
        6.2.3 实践诠释方面
        6.2.3.1 哲学的政治化
        6.2.3.2 实践的拜物教
        6.2.3.3 现代性的悖论
    6.3 研究中的发展前景展望
        6.3.1 双重超越的综合创新
        6.3.2 “国学复兴”背景下展望
        6.3.3 全球化视野下展望
        6.3.4 和谐社会视域下展望
        6.3.5 前现代、现代、后现代共时性存在境遇下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Ⅰ:《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中国研究主要论著目录
    第1阶段:解放前期(1930 年4 月—1949 年9 月)
        第1部分:中文著作
        第2部分:期刊论文
    第2阶段:新中国成立后的十七年(1949 年10 月—1966 年5 月)
        第1部分:中文著作
        第2部分:期刊论文
    第3阶段:遭受挫折时期(1966 年5 月—1978 年11 月)
        第1部分:中文著作
        第2部分:期刊论文
    第4阶段: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 年12 月—今天)
        第1部分:中文著作
        第2部分:期刊论文
        第3部分:硕博论文
参考文献Ⅱ:《德意志意识形态》在国外研究主要论著目录
    第1部分:中文译著
    第2部分:外文原著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9)梁实秋人性论文学观及其时代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梁实秋及其人性论文学观
    0.2 研究现状
    0.3 本文的研究价值及研究方法
1 时代背景下梁氏对古典人性论的选择
    1.1 梁实秋人性论文学观产生的时代背景
        1.1.1 人的发现的思想潮流
        1.1.2 西学东渐的学习倾向
        1.1.3 矛盾重生的社会现实
    1.2 理论来源:对西方古典思想的选择性吸收
        1.2.1 对亚里士多德模仿论与理性的接受与改造
        1.2.2 对阿诺德基本情感论及严肃性的接受与改造
        1.2.3 对白璧德新人文主义人性论的系统接受
    1.3 主观因素:梁氏人性论文学观形成的关键
        1.3.1 个人气质:保守稳重的性格底色
        1.3.2 生命体验:对儒家伦理的服膺
        1.3.3 主观选择:由浪漫向古典的主动转变
2 文学的本体是永恒的人性
    2.1 发于人性:文学是人性的产物
        2.1.1 人性具有普遍性:文学是对基本人性的表现
        2.1.2 理性是人性中心:文学应有理性的制裁
        2.1.3 人性具有不变性:文学具有永久性
    2.2 基于人性:文学的人生立场
        2.2.1 情感的深刻性:文学的严重性
        2.2.2 人性的道德性:文学具有伦理功用
        2.2.3 人性的表现形式不同:文学创作的自主性
    2.3 止于人性:追求文学的纯粹性
        2.3.1 文学不涉及政治
        2.3.2 文学不属于大众
        2.3.3 文学不拘泥现实
3 斗争背景下对人性论文学观的拒绝
    3.1 斗争:梁实秋人性论接受的时代背景
        3.1.1 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兴起
        3.1.2 全民族抗战的时代主潮
        3.1.3 斗争背景下的文学风格
    3.2 拒绝:时代需求对人性论文学观的批判
        3.2.1 对超阶级人性论的批判
        3.2.2 对天才人性论的批判
        3.2.3 文学工具论对文学人性论的批判
    3.3 误读:文学论争中的人性话语冲突
        3.3.1 共同人性与阶级人性的错位对话
        3.3.2 政治视角下对“与抗战无关论”的误解
        3.3.3 斗争背景下梁氏文学观的悲剧命运
4 新时期以来文学视角下对人性论文学观的合理审视
    4.1 观念新变:梁氏文学观接受的社会语境
        4.1.1 去政治化:政治束缚下的文学解放
        4.1.2 思想解放:人性人道主义文学观的复苏
        4.1.3 历史回顾:对现代文学史的重新思考
    4.2 曲折接受:梁氏文学观接受的曲折历程
        4.2.1 接受的前夕:历史惯性下的旧谈
        4.2.2 观念复归:转变时期对梁氏文学观的选择性吸收
        4.2.3 合理审视:文学视角下人性论文学观的合理阐释
    4.3 人的发现:新时期人的主体性的重新确立
        4.3.1 文学是人学:重新审视的理论基础
        4.3.2 批评主体:自我主体意识的重新确立
        4.3.3 常态人性:梁氏人性论的人文价值关怀
5 时空错位下的理论与接受悖论
    5.1 理论形成悖论:理论融合过程中的矛盾
    5.2 时代接受悖论:个人性文学观与大众化潮流的冲突
    5.3 文学场域悖论:话语权力对文学话语的制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1964:学坛多难之秋(论文提纲范文)

“时代精神”含义新解引起的轩然大波
“合二而一”论招致的厄运
为“忠王”讨公讨来的不幸
“平凡真理”遭受非凡劫难

四、周谷城的阶级调和论和人性论——评周谷城的“时代精神”观和“真实感情”论(论文参考文献)

  • [1]周谷城的阶级调和论和人性论——评周谷城的“时代精神”观和“真实感情”论[J]. 李希贤.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 1964(03)
  • [2]建国后十七年史学领域的大批判[D]. 胡尚元. 中共中央党校, 2005(05)
  • [3]《人民日报》“十七年”文艺批评研究[D]. 魏松彦.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
  • [4]周谷城美学思想再评价[D]. 任洋. 西南大学, 2018(01)
  • [5]周谷城史学思想研究[D]. 邢战国. 复旦大学, 2006(02)
  • [6]《文学评论》编年史稿(1957—1966)[J]. 王保生.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2)
  • [7]新时期以来的梁实秋批评之研究[D]. 许煜灵. 四川师范大学, 2017(02)
  • [8]《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中国研究史[D]. 邓伯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0(01)
  • [9]梁实秋人性论文学观及其时代接受研究[D]. 田瑞峰. 辽宁大学, 2020(01)
  • [10]1964:学坛多难之秋[J]. 李茂盛. 党史文汇, 1995(03)

标签:;  ;  ;  ;  ;  

周谷城的阶级和解论与人性——评周谷城的“时代精神”与“真情实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