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油田毕123、124断块普通稠油油藏注水开发规律探讨

河南油田毕123、124断块普通稠油油藏注水开发规律探讨

一、河南油田泌123、124断块普通稠油油藏注水开发规律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黄磊,龙卫江,刘宇,刘宁[1](2020)在《普通稠油剩余油表征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复杂断块稠油油田通常含油面积小且原油粘度大,其开发后期剩余油描述难度大。在开发中要合理动用该类油田,必须准确识别剩余油富集区,为开发井的部署提供依据。文中利用泄油半径法、流线法、水淹图对剩余油进行了分析,根据研究成果,在泌123断块剩余油富集区域区,成功部署井位5口。投产后单井初期平均产油量6.0t/d,投产三个月单井累计产油量550t,取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为该类油藏的有效动用提供了技术支撑,从而改善开发效果。

于伟男[2](2020)在《Y区块稠油油藏高周期吞吐注采参数优化研究》文中认为L油田Y区块属于浅层特稠油复式背斜油藏,历经数十年热采阶段后日益凸显较多的开发问题,如边水推进程度过高导致近边水区域的吞吐井含水上升以及垂向和水平方向油层动用不均导致开发效果变差等。Y区块经过高周期吞吐后,近边水区域剩余油逐渐推进至远离边水区域,剩余油整体分布不均,急需措施对区块低部位做到稳油控水,对高部位进行潜力挖掘。应用Petrel re地质建模软件以及CMG数值模拟软件对Y区块目的层分别建立了三维精细地质模型与油藏数值模型并对储量进行拟合,拟合过程中对模型参数进行不断地修正。在完成数值模型全区及单井的历史生产动态拟合的基础上对剩余油进行了分类,并对剩余油的分布类型及其成因进行分析。结合油藏地质因素和开发因素,通过正交优化实验确定了剩余油分布主控因素影响程度的排布顺序。结合Y区块的开发现状及剩余油分布主控因素,对目前开发方案进行适用性评价并分析其全区及单井的周期产量递减规律。针对区块整体蒸汽吞吐高周期后产量下降、油汽比降低和高含水等现象需要将吞吐井的生产动态、生产参数与地质因素相互结合,分析高周期蒸汽吞吐收效差的原因。通过对高周期蒸汽吞吐井生产周期优化后对生产井进行细分类别逐步优化,分别优化蒸汽吞吐注采参数和氮气辅助注采参数后综合得出最佳优化方案及结果。结果表明,稠油油藏开发适应性评价适是经济有效提高浅层稠油油藏采收率的最佳前期工作;充分利用现有井条件,以提高蒸汽吞吐后期单井产能及油汽比为出发点,论证对不同周期不同类型的井分别进行参数优化的开发意义和开发效果,综合优化后采出程度提高3.32%,提采效果明显。研究结果可对稠油油藏的后期开发方式提供借鉴意义。

邱宇星[3](2020)在《可降低稠油粘度的泡沫驱油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油气资源非常丰富,其中稠油资源在石油资源中的占比超过20%,对于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埋藏较深的稠油油藏,水驱开发较难见效,不能得到理想的采收率,以研究区为例,1997年5月开始注水开发,截止到2012年4月,已开发15年,含水率高达85%,目前采出程度仅6.18%,采出程度低,泡沫驱作为一种先进的提高油田采收率的技术,其在地层中优良的封堵性能及对流体的选择性,具备很大的发展前途。而针对研究区原油具有高粘度的特点,在泡沫驱提高波及效率的基础上,通过泡沫降低原油粘度从而调整流度比进一步提高驱油效率,进而提高最终采收率,这对稠油开发能起到关键性作用,因此进行可降粘的泡沫驱油体系研究十分必要。本文首先通过泡沫降粘实验确定了有效浓度为0.1%,温度70℃以上泡沫体系能达到最优降粘效果。然后采用搅动法,在研究区油层条件下,对多类起泡剂开展了筛选和评价,得到了发泡性能较好,稳定性较强的KX-048起泡剂,进而对该起泡剂进行适应性分析,结果证实了随矿化度的增加,起泡剂性能下降;原油存在消泡的作用,含油量上升将会降低泡沫的封堵能力,但当含油量为10%时,泡沫仍然能满足泡沫驱的性能要求。泡沫的压力测试表明,压力越高,其发泡能力和稳定性越强。泡沫的封堵能力测试表明,当有效浓度达到0.1%时,泡沫的阻力因子达到峰值58.9;当气液比为1.0:1.0,泡沫具有理想的封堵效果,当渗透率高于485×10-3μm2时,泡沫的阻力因子将趋于稳定,为65左右,泡沫体系具有较强的封堵性能。最后进行泡沫流度改善实验研究和提高采收率效果评价,KX-048起泡剂通过降低原油粘度明显降低水油流度比,降幅达70%以上,同时增强泡沫油流度比,控制驱油体系的平面推进,防止窜流和指进现象。对比KX-048与XHY-4,KX-048起泡剂对流度有更好的控制效果,见气时间更晚,综合含水率可降为68.32%,比XHY-4起泡剂降低了6.46%,XHY-4提高采收率为11.57%,KX-048提高采收率为19.96%,表明降低稠油粘度后,泡沫驱提高采收率更为明显。

吴微[4](2020)在《曙光稀油油藏开发后期稳产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曙光稀油油藏于1975年投入开发,并于1976年开始注水,经过几年的快速上产,1980年该区域年产油量迅速上升至130×104t,并且随着后续不断新增动用储量,从1981年至1990年,曙光稀油油藏在1%的年采油速度上保持了10年之久,但是,伴随着开发时间的逐渐延长,地层压力低、注采井网欠完善、油藏动用不均等问题日益严重,于1991年起,该区域年产油量以平均每年4.5×104t的递减幅度快速下降,平均年综合递减率为10.4%,2011年该区域年产油量降至36.6×104t,随后进入缓慢递减阶段,平均年递减幅度2.1×104t,平均综合递减率7.6%,年产油跌至32.7×104t。为达到该区域稀油稳产目标,开展了稀油油藏开发后期稳产技术研究,集中对小断块潜力、复杂断块稳产技术、单砂体动用状况以及高采出区块剩余油分布状况进行研究,制定相应稳产技术路线。本文研究了曙光稀油油藏的储层物性以及相关开发历程,分析了曙光稀油油藏现阶段开发中存在的制约性问题,并针对此类制约因素制定相应技术对策,先后排查边部小断块未动用潜力,研究复杂断块稳产技术,寻找单砂体油藏注水开发低动用区域,并着重对高采出区域剩余油分布情况进行刻画。通过稀油稳产技术的持续研究实施,边部小断块实施注水辅助开发,复杂断块规划细分层系开发,单砂体油藏采用新工艺提高动用状况,并对高采出区块进行合理复产,曙光稀油油藏实现整体上产,综合递减率及自然递减率均有所下降,并形成了相应的稀油稳产技术体系,对同类型油藏有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马剑坤[5](2020)在《新疆三2+3区稠油油藏水驱后热采开发可行性及开发方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内稠油油藏的不断发现,目前稠油油藏在国内开发占据着一定的比例。而稠油油藏的开发方式多种多样,对于粘度较低的稠油油藏在天然能量损耗一定的情况下,大部分油田采取常规水驱开发方式开采原油来提高采收率。随着开发的不断进行,水驱开发稠油油藏的开发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如原油粘度增高,注入水突进严重;注水井网不完善;井网破坏严重,水驱储量控制程度低;平面压力分布不均,压力水平保持低。针对此类开发问题的存在,需要探索注水冷采后如何调整开发方式,改善开发效果。本论文以新疆克拉玛依三2+3区克下组的普通稠油油藏为例,收集研究对象相关资料,调研相关文献,主要开展了以下研究:(1)开展地质特征研究,包括地层划分、构造特征、沉积特征、孔隙特征、物性特征、储层非均质性、储层敏感性、流体性质以及温压特征研究。(2)开展注水冷采开发后采油能力特征分析,结合水驱储量控制程度、水驱指数与采出程度以及注水利用率分析目前研究对象注水开发效果,认识目前注水冷采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3)选取典型井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进行历史生产拟合,分析剩余油分布特征,为调整开发方式提供依据。(4)分析确定研究区粘温曲线特征,热采开采机理及开发特征,并对研究区稠油油藏进行热采可行性分析,通过对比油藏参数进行热采开发方式筛选。(5)CMG数值模拟软件对不同热采开发方式进行模拟分析对比,论证注水冷采后蒸汽吞吐、蒸汽驱、热水驱以及热采多种方式组合方式的开发效果,确定合理的开发方式并进行注采参数设计,最终对研究区确定合理开发方式。研究分析得出目前研究区注水开发效果差以及冷采阶段剩余油分布差异大,而后通过热采理论上可行性与CMG数值模拟软件结合分析,验证了新疆三2+3区对于冷采后转热采的可行性,确定热采相关注采参数以及合理开发方式,对现存类似普通稠油冷采后采取合理热采方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吴文炜[6](2019)在《新疆浅层稠油多元热流体开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疆油田稠油资源丰富,新疆稠油油藏具有埋藏浅、物性差和稠油粘度大等特点。目前主要采用蒸汽吞吐方式开采,但随着蒸汽吞吐轮次增加,油汽比降低,后期汽窜严重,地层热损失增大,开采效果明显变差。多元热流体开采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稠油增产技术,在油田现场利用燃料与空气在多元热流体发生器中混合燃烧,并在发生器外部通过冷水降温、混合形成多种组分的高温高压多元热流体(包括热水、蒸汽、CO2和N2等),将其注入地层以开采原油,与常规蒸汽吞吐相比,多元热流体吞吐具有波及范围广、采油速度快、增产效果显着等优点。本文基于新疆浅层稠油油藏地质开发特征研究,开展了新疆稠油及其与N2、CO2、N2+CO2混合体系的流变性和PVT特性实验、高温高压驱替实验和吞吐实验,进而研究了新疆浅层稠油多元热流体开采的增产机理。通过油藏数值模拟,研究了多元热流体吞吐注采参数对增产效果和气窜的影响规律,并通过定义气窜系数和经济油汽比进行敏感性分析。最后,通过油藏数值模拟优选多元热流体开采方式,优化关键注采参数,制定合理的多元热流体热釆选井选层标准及相应的注采策略。室内实验与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增加而降低,随压力增加而增加,相同条件下,CO2溶解度最大,N2+CO2次之,而N2最小,且N2、CO2、N2+CO2溶解可分别使稠油粘度降低5%~18%、50%~95%和15%~40%;热水+CO2驱效果最好,250℃的采收率最高可达88%,剩余油饱和度可降至11%,热水+N2+CO2驱次之,热水+N2驱最低;多元热流体的采油速度可达冷采的1.5~3倍,为蒸汽吞吐1.2倍左右。其增产机理主要为溶解与加热降粘、扩大加热范围、增大地层压力、改变稠油流动形态等。影响多元热流体吞吐开采效果的因素依次是井距、层厚、注气强度、气水比、高渗带比例和注汽速度,最终确定新疆浅层稠油多元热流体开采策略为:(1)当井距>70m时,不同浅层稠油油藏均可开展多元热流体吞吐,但要适当减小气水比;(2)当井距≤70m时,(1)新疆浅层普通稠油油藏(克浅、金003区等),建议开展蒸汽与多元热流体复合吞吐,先蒸汽后多元、且多元与蒸汽轮次比例<2;(2)新疆浅层特稠油油藏(红浅、红一4扩边区等),建议开展蒸汽与多元热流体复合吞吐,且多元与蒸汽轮次比例<4。

郭冰柔[7](2019)在《人工强边水驱机理及参数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王集油田泌242区块地处河南省王集乡境内,位于泌阳凹陷北部斜坡构造带内。区块1994年试获工业油流,1997年元月投入生产,主力产油层为Ⅲ10小层,区块含油面积小,边水能量较弱,采用五点法注水开发。通过地质勘探及现场资料,对储层地质特征重新认识,地质建模得知储层纵向上表现强非均质性,区块内部连片性较好,地质储量23.04×104t。根据生产资料分析,泌242区块存在的问题是注采井网不完善,断层及油藏边部井网控制程度低;储层非均质性影响水驱开发效果,造成剩余油不均匀分布;区块整体含水率高。目前采出程度23.16%,具有一定的挖掘潜力。经过调研和分析,试用人工强边水驱技术进行调整。人工强边水驱是近年来提出用于解决区块高含水及特高含水问题的新方法,在油水边界外部采用大井距、大排量方式注水,使水线平行于油水边界均匀推进,相比常规注水开发能够大幅提高采收率。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从波及系数、驱油效率、毛管力等方面进一步对其渗流机理进行探究,明确与边外注水、天然强边水油藏的区别;通过数值模拟建立基础模型,确定原油粘度、地层倾角、孔隙度、渗透率等物性参数适用范围,得到适合使用人工强边水驱的油藏条件,综合评价泌242区块油藏因素、开发因素及地面工程条件是否适合人工强边水驱。之后将流体粘度、地层倾角等影响较大的物性参数和开发参数综合考虑,模拟不同变量下的最优开发参数,建立人工强边水驱理论图版,对后续研究和现场实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制定泌242区块开发调整方案,补充边缘注水方案,经比较人工强边水驱开发效果更好。对注水量、注采井距等开发参数进行优化,优选最佳方案。

曾良雄[8](2018)在《吉7井区梧桐沟组深层稠油开发技术政策研究》文中指出国内稠油资源丰富,但受经济和技术的限制,中深层稠油开发面临诸多困难,优选适合于深层稠油的开发方式和开发技术政策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吉7井区二叠系梧桐沟组油藏具有探明储量大、油质稠、埋藏深度深、油藏渗透率相对低等特点。本文以吉7井区二叠系梧桐沟组油藏为例,为有效动用吉7井区二叠系梧桐沟组深层稠油油藏,从地层、构造特征、沉积相、储层特征、油藏类型、流体性质等方面对该油藏进行了分析解剖。基于吉7井区实验井组试油试采资料,对国内外类似中深层稠油油藏开发技术的筛选及相关开发技术的适用分析,结合吉7井区梧桐沟组深层稠油油藏储层渗流机理研究,认为先期常规水驱对后期注热水或CO2开发影响较小。通过室内物理模拟实验,结合储集层岩矿结构特征、孔隙结构特征、润湿性分析和敏感性特征等数据,预测油藏注水开发区的水驱采收率。利用纵向非均质、平面均质模型进行常规水驱开发地层条件下原油粘度的上限研究。利用经验公式论证注采井网,利用不稳定试井法、合理采油速度法、经济极限法等方式论证井距,利用注水试验区数据确定注采压力系统和注采比。通过以上研究及方案对比,优选吉7井区地层原油粘度大于2000m Pa·s的区域进行常规水驱开发,采用反七点注采井网全直井部署,此方案年建产能52.83万吨。研究方法及成果认识为国内深层稠油油藏开发提供宝贵经验供参考。

李星,费永涛,关群丽,苏娜,黄郑[9](2013)在《小断块普通稠油高效聚合物驱跟踪调整技术及应用——以河南古城油田泌124断块下层系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以典型的小断块普通稠油油藏——古城油田泌124断块下层系为例,通过开展油藏规模的聚合物驱跟踪数模研究,优化注入、采出相关敏感参数指导聚驱跟踪调整,采取适宜的井网井距,优选时机调剖,及时有效的防窜措施,适时调整注聚浓度,注聚井实施油套分注等高效跟踪调整技术,使该块聚驱取得了十分理想的增产效果,见效高峰期时日产油由注聚前的47.5 t/d增至80 t/d,综合含水由注聚合物前的83.6%下降至最低68.0%,阶段吨聚合物换油指标达到47.7 t/t,提高采收率5.7%,取得了很好的开发效果。

肖卫权[10](2012)在《浅薄层稠油油藏注蒸汽开发后储层变化及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论文针对河南油田浅薄层稠油油藏注蒸汽开发后期面临的产油量低、含水高、油汽比低等生产问题,系统地开展储层物性变化及剩余油分布特征综合研究,明确了古城井楼稠油油田开发后期储层物性变化规律及影响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因素,建立了蒸汽吞吐井间3种汽窜模式、平面上4种剩余油分布模式,完善了水淹层的岩芯判别标准及测井识别方法,提出了蒸汽吞吐后期不同剩余油分布特征的开采对策,有效地解决了开发后期生产中存在的诸多生产问题,蒸汽吞吐效果得到一定的改善。主要成果与创新如下:1.根据对矿场监测资料的分析,认为蒸汽吞吐过程中存在着溶解和出砂,稠油油藏注蒸汽吞吐后储层孔隙经改造变为溶解后驱动扩大孔、超大孔、管状孔。储层孔隙度、渗透率经改造出现增大趋势,物性变好。通过岩电关系的研究,建立了吞吐后期油层密度孔隙度模型、中子孔隙度模型、声波孔隙度模型以及声波—自然伽马渗透率模型,满足了不同测井组合物性解释的需要。2.基于岩芯精细描述和岩电关系的研究,建立了蒸汽吞吐后水淹层的解释方法,通过这一核心技术,能够准确识别新井的水淹层段和水淹级别,为生产奠定了基础。3.基于对矿场资料的分析,把油藏工程分析法与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结合,对河南油田不同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加密后)平面上剩余油分布特点进行了研究,认为影响蒸汽吞吐后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因素包括储层沉积特点、油层厚度、底层倾角、边水、注汽质量、井网井距、井组采出程度、固井质量、油层水淹状况等。根据古城、井楼油田剩余油分布特征,结合井间汽窜方向和汽窜规模程度,平面上剩余油分布建立四种模式:①剩余油井组间连片分布模式;②剩余油井组内连片分布模式;③剩余油“片”状分布模式;④剩余油零散分布模式。受沉积韵律及层内层间非均质性的影响,储层垂向上具有不同的剩余油分布特征:①三区Ⅳ1-2层剩余油主要富集在中上部;②古城泌浅10块Ⅳ9层剩余油主要富集在上部和下部;③井楼油田一二区Ⅲ5-6层剩余油主要富集在中下部位。论文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生产后,对水淹层解释符合率达86%以上,针对不同油藏剩余油分布特点,提出了分层注汽、补孔、注汽参数优化等对策,使蒸汽吞吐后期开发效果得到改善,油汽比提高0.1~0.3。

二、河南油田泌123、124断块普通稠油油藏注水开发规律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河南油田泌123、124断块普通稠油油藏注水开发规律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2)Y区块稠油油藏高周期吞吐注采参数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稠油开发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蒸汽吞吐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油藏数值模拟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地质概况及开发现状
    2.1 地质概况
        2.1.1 地层层序
        2.1.2 构造特征
        2.1.3 储层特征
        2.1.4 温压特征
        2.1.5 流体性质
    2.2 开发现状
第三章 工区油藏数值模拟
    3.1 地质模型的建立
        3.1.1 构造模型的建立
        3.1.2 属性模型的建立
        3.1.3 储量拟合
        3.1.4 地质模型粗化
    3.2 数值模型建立
        3.2.1 网格模型的建立
        3.2.2 流体模型的建立
        3.2.3 数值模型初始化
    3.3 储量及生产历史拟合
        3.3.1 储量拟合
        3.3.2 生产动态模型的建立
        3.3.3 单井历史拟合结果
        3.3.4 全区历史拟合结果
第四章 高周期吞吐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
    4.1 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
        4.1.1 剖面剩余油分布特征
        4.1.2 平面剩余油分布特征
    4.2 剩余油分类及成因分析
        4.2.1 储层非均质性
        4.2.2 井网控制不住
        4.2.3 边水锥进过快
    4.3 高周期剩余油分布主控因素研究
        4.3.1 油藏地质因素
        4.3.2 油藏开发因素
        4.3.3 主控因素影响程度分析
第五章 注采参数优化
    5.1 目前注采参数适应性评价
        5.1.1 全区生产动态分析
        5.1.2 单井生产动态分析
        5.1.3 全区开发特征分析
        5.1.4 单井开发特征分析
        5.1.5 边水油藏开发方式
    5.2 注采参数优化
        5.2.1 生产周期优化
        5.2.2 注采参数优化
        5.2.3 衰减期优化方案及结果
        5.2.4 衰减后期优化方案及结果
    5.3 氮气辅助吞吐注采参数优化研究
        5.3.1 注氮量优化
        5.3.2 衰减期注氮方式优化
        5.3.3 衰减后期注氮方式优化
    5.4 综合优化方案及结果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3)可降低稠油粘度的泡沫驱油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稠油油藏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稠油分类标准
        1.2.2 国内外稠油油藏特征
        1.2.3 稠油油藏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 泡沫驱油技术研究进展
        1.3.1 泡沫驱概况
        1.3.2 泡沫驱油技术在稠油油藏的应用
    1.4 化学降粘技术发展现状
        1.4.1 乳化降粘技术
        1.4.2 油溶性降粘剂降粘技术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泡沫驱稠油降粘机理及实验评价
    2.1 稠油降粘机理
    2.2 试验区流体物性分析
        2.2.1 原油组分
        2.2.2 原油物性
        2.2.3 地层水性质
    2.3 降粘效果实验评价
        2.3.1 实验目的及方法
        2.3.2 实验仪器与试剂
        2.3.3 实验步骤
    2.4 稠油降粘实验结果及分析
        2.4.1 胶质、沥青质光谱分析
        2.4.2 有效浓度对降粘效果的影响
        2.4.3 温度对降粘效果的影响
        2.4.4 降粘时间对降粘效果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稠油泡沫驱油体系适应性评价
    3.1 泡沫体系稳定性评价
        3.1.1 实验目的
        3.1.2 实验方法
        3.1.3 实验仪器与试剂
        3.1.4 实验步骤
        3.1.5 高温高压泡沫稳定性
    3.2 KX-048起泡剂适应性评价
        3.2.1 矿化度对起泡剂性能的影响
        3.2.2 起泡剂抗油性能评价
        3.2.3 压力对起泡剂性能的影响
        3.2.4 泡沫在孔隙介质中的吸附特征
    3.3 泡沫在孔隙介质中的封堵能力
        3.3.1 实验方法
        3.3.2 有效浓度对泡沫阻力因子的影响
        3.3.3 气液比对泡沫阻力因子的影响
        3.3.4 渗透率对泡沫阻力因子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泡沫体系改善流度比实验研究
    4.1 泡沫驱流度控制机理
    4.2 泡沫驱流度控制实验研究
        4.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4.2.2 实验流程及步骤
    4.3 线速度对泡沫流度控制的影响
        4.3.1 水油流度比
        4.3.2 泡沫油流度比
    4.4 有效浓度对泡沫流度控制的影响
        4.4.1 水油流度比
        4.4.2 泡沫油流度比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降粘型泡沫体系提高采收率研究
    5.1 实验准备
        5.1.1 实验目的及方法
        5.1.2 实验仪器与试剂
        5.1.3 实验步骤
    5.2 XHY-4、KX-048驱油效果评价
    5.3 泡沫驱见气特征
    5.4 单管出口端泡沫体系降粘效果
    5.5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4)曙光稀油油藏开发后期稳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曙光油田稀油油藏开发概况
    1.1 区域地质及勘探简史
    1.2 油藏地质特征
        1.2.1 地层层序及层组划分
        1.2.2 构造特征与断裂特征
        1.2.3 沉积体系及相关沉积特征
        1.2.4 储层特征及油藏类型
    1.3 油藏开发历程
第二章 曙光稀油油藏开发各阶段矛盾及存在问题
    2.1 油藏开发初期存在问题
    2.2 油藏开发中期存在问题
    2.3 油藏开发后期存在问题
第三章 曙光稀油油藏稳产技术研究与分析
    3.1 边部小断块增油潜力研究
        3.1.1 目前存在问题
        3.1.2 稳产技术研究
        3.1.3 现场试验效果评价
    3.2 稀油油藏中复杂断块稳产技术研究
        3.2.1 目前存在问题
        3.2.2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3.2.3 复杂断块稳产技术研究
    3.3 低动用单砂体上产技术研究
        3.3.1 目前存在问题
        3.3.2 稳产技术研究
        3.3.3 现场试验效果评价
    3.4 高采出程度区块剩余油上产潜力研究
        3.4.1 目前存在问题
        3.4.2 稳产技术研究及现场试验效果评价
第四章 曙光稀油油藏开发后期稳产技术实施效果及评价
    4.1 边部小断块开发增油效果已见成效
    4.2 复杂断块开发技术实现相关油藏上产稳产
    4.3 低动用单砂体区域纵向动用程度有所提高
    4.4 高采出区块二次开发取得较好效果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致谢

(5)新疆三2+3区稠油油藏水驱后热采开发可行性及开发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常规水驱
        1.2.2 蒸汽吞吐
        1.2.3 蒸汽驱
        1.2.4 热水驱
    1.3 论文研究内容
        1.3.1 地质及开发特征研究
        1.3.2 冷采阶段剩余油分布研究
        1.3.3 热采机理及可行性分析
        1.3.4 注采参数及合理开发方式研究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地质特征研究
    2.1 研究区概况
    2.2 地层划分
    2.3 构造特征
    2.4 沉积微相特征
        2.4.1 沉积环境与沉积相
        2.4.2 沉积亚相分析
        2.4.3 沉积微相类型研究
    2.5 储层特征
        2.5.1 岩性与孔隙结构
        2.5.2 物性特征
        2.5.3 物性非均质及隔夹层特征
        2.5.4 储层敏感性
        2.5.5 流体性质及温压特征
    2.6 储量计算
    2.7 小结
第3章 研究区冷采开发特征分析
    3.1 开发概况
    3.2 采油能力特征分析
    3.3 注水开发综合分析
        3.3.1 注水井网不完善,水驱储量控制程度
        3.3.2 水驱指数与采出程度分析
        3.3.3 注水利用率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冷采阶段剩余油分布研究
    4.1 模型的建立
        4.1.1 模型区域选取
        4.1.2 油藏参数选取
    4.2 生产历史拟合
        4.2.1 调参原则
        4.2.2 拟合结果分析
    4.3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4.4 小结
第5章 热力开采机理及可行性分析
    5.1 稠油热力开采机理
        5.1.1 注蒸汽开采
        5.1.2 注热水开采
    5.2 稠油油藏热采开发可行性分析
        5.2.1 粘温曲线
        5.2.2 油藏参数
第6章 注采参数及合理开发方式研究
    6.1 注蒸汽开发可行性论证
        6.1.1 蒸汽吞吐可行性论证
        6.1.2 蒸汽驱可行性论证
    6.2 热水驱开发可行性论证
    6.3 热采方式组合开发可行性论证
    6.4 合理开发方式确定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6)新疆浅层稠油多元热流体开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蒸汽吞吐
    1.2 蒸汽与气体复合采油
        1.2.1 蒸汽与氮气复合采油
        1.2.2 蒸汽与二氧化碳复合采油
        1.2.3 蒸汽与不同气体复合采油
    1.3 多元热流体采油
        1.3.1 多元热流体开采机理与应用
        1.3.2 多元热流体气窜
    1.5 研究意义与目的
    1.6 研究内容
    1.7 技术路线
第2章 新疆稠油油田地质开发概况
    2.1 金003区油藏地质特征
    2.2 金003区油藏开发特征
    2.3 多元热流体先导性试验
第3章 多元热流体采油室内实验研究
    3.1 原油组成和流变实验
        3.1.1 原油脱水实验
        3.1.2 原油四组分实验
        3.1.3 原油流变性实验
    3.2 多元热流体PVT及流变性实验
        3.2.1 实验目的
        3.2.2 实验设备
        3.2.3 实验方法
        3.2.4 实验结果
    3.3 多元热流体驱替实验
        3.3.1 实验目的
        3.3.2 实验设备
        3.3.3 实验方法
        3.3.4 实验结果
    3.4 多元流体吞吐模拟实验
        3.4.1 实验目的
        3.4.2 实验设备
        3.4.3 实验方法
        3.4.4 实验结果
第4章 多元热流体吞吐增产机理研究
    4.1 加热降粘作用
    4.2 溶解降粘作用
    4.3 扩大加热范围
    4.4 增大地层压力
    4.5 改变稠油流动形态
第5章 多元热流体吞吐油藏数值模拟研究
    5.1 油藏数值模型建立
    5.2 蒸汽吞吐影响因素分析
        5.2.1 汽窜特征分析
        5.2.2 汽窜系数定义
        5.2.3 井距
        5.2.4 粘度
        5.2.5 渗透率
        5.2.6 高渗带比例
        5.2.7 平面渗透率级差
        5.2.8 韵律
        5.2.9 垂向渗透率级差
        5.2.10 干度
        5.2.11 注汽速度
        5.2.12 注汽强度
        5.2.13 焖井时间
        5.2.14 敏感性分析
    5.3 多元热流体吞吐影响因素分析
        5.3.1 气窜特征分析
        5.3.2 气窜系数定义
        5.3.3 井距
        5.3.4 粘度
        5.3.5 渗透率
        5.3.6 高渗带比例
        5.3.7 平面渗透率级差
        5.3.8 韵律
        5.3.9 气水比
        5.3.10 注汽速度
        5.3.11 注汽强度
        5.3.12 焖井时间
        5.3.13 敏感性分析
    5.4 蒸汽与多元热流体吞吐对比分析
    5.5 蒸汽与多元热流体复合吞吐方式优化
    5.6 新疆浅层稠油多元热流体热釆注采策略研究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7)人工强边水驱机理及参数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的理论依据及意义
    1.2 课题研究范围及对象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6 主要成果与认识
第2章 油藏地质特征和地质建模
    2.1 油藏地质特征
        2.1.1 地质概况
        2.1.2 构造特征
        2.1.3 储层特征
    2.2 油藏地质建模
        2.2.1 层系构造建模
        2.2.2 属性参数建模
        2.2.3 储量计算
        2.2.4 模型粗化
第3章 油藏开发动态分析
    3.1 油藏开发现状及开发历程
    3.2 边水能量评价
        3.2.1 物质平衡法
        3.2.2 压降法
        3.2.3 容积法
        3.2.4 示踪剂法
    3.3 采收率预测
        3.3.1 经验公式法
        3.3.2 递减曲线法
        3.3.3 水驱曲线分析
        3.3.4 童氏图版法
        3.3.5 采收率综合分析
第4章 油藏数值模拟与剩余油分布研究
    4.1 模拟网格系统
    4.2 油藏物性及流体性质
        4.2.1 油藏物性
        4.2.2 油藏流体性质
    4.3 模型储量拟合
    4.4 生产历史拟合
        4.4.1 全区历史拟合
        4.4.2 单井历史拟合
    4.5 剩余油分布及影响因素
        4.5.1 剩余油分布特点
        4.5.2 剩余油影响因素
第5章 人工强边水驱参数优化及理论模型
    5.1 人工强边水驱机理
        5.1.1 人工强边水驱技术的提出
        5.1.2 人工强边水驱提高采收率机理
        5.1.3 人工强边水驱与边外注水区别
        5.1.4 人工强边水驱与天然边水区别
    5.2 人工强边水驱理论模型
        5.2.1 基础模型的建立
        5.2.2 开发参数的确定
        5.2.3 小结
    5.3 人工强边水驱物性参数界限确定
        5.3.1 粘度
        5.3.2 孔隙度、渗透率
        5.3.3 储层倾角
        5.3.4 水体倍数
        5.3.5 断块面积
        5.3.6 渗透率变异系数
    5.4 人工强边水驱油藏适应性评价
    5.5 人工强边水驱理论图版
        5.5.1 渗透率
        5.5.2 粘度
        5.5.3 井距
        5.5.4 注采比
        5.5.5 小结
第6章 人工强边水方案设计与优化
    6.1 注水量优化
    6.2 合理注采比研究
        6.2.1 理论推导
        6.2.2 数值模拟验证
    6.3 单井采液速度优化
    6.4 注采井距优选
    6.5 注采井合理开井时机研究
    6.6 注水方式优选
    6.7 注水补充方案
    6.8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8)吉7井区梧桐沟组深层稠油开发技术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深层稠油油藏开采现状
        1.2.2 深层稠油注水开发现状
第2章 油田地质特征分析
    2.1 吉7井区勘探开发简况
    2.2 吉7井区地层特征
    2.3 吉7井区构造特征
    2.4 吉7井区储层特征
        2.4.1 沉积特征
        2.4.2 岩矿特征
        2.4.3 储集空间类型
        2.4.4 储集层孔隙结构
        2.4.5 储层物性特征
        2.4.6 储层评价
    2.5 吉7井区油藏类型
    2.6 吉7井区油藏压力、温度系统
        2.6.1 压力系统
        2.6.2 地层温度系统
    2.7 吉7井区流体性质
        2.7.1 地面原油性质
        2.7.2 地层原油性质
        2.7.3 地层水性质
    2.8 吉7井区储量评价
    2.9 本章小结
第3章 吉7井区试油试采特征研究
    3.1 吉7井区试油试采特征
    3.2 吉7井区注水开发区生产特征
        3.2.1 基本情况
        3.2.2 注水开发效果评价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吉7井区开发方式的选择及可行性分析
    4.1 开发方式技术优选
        4.1.1 热采有利于提高采收率,但成本高
        4.1.2 火驱开发的适应性差
        4.1.3 CO_2驱油效率高,但后期处理难度大
        4.1.4 油层条件达不到SGAD开采要求
        4.1.5 泡沫驱提高采收率效果明显,需开展现场试验
        4.1.6 开发方式分析
    4.2 吉7井区常规水驱开发可行性分析
        4.2.1 室内物理模拟实验
        4.2.2 国内类似油藏注水开发生产效果好
        4.2.3 注水开发先导试验区生产效果好
        4.2.4 常规水驱开发地面原油粘度界限研究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吉7井区开发技术政策研究
    5.1 吉7井区开发层系划分
        5.1.1 开发层系划分原则
        5.1.2 开发层系划分结果
    5.2 吉7井区井网、井距研究
        5.2.1 井网形式
        5.2.2 井距论证
    5.3 吉7井区产能分析
        5.3.1 采油强度计算
        5.3.2 稳产系数及储层动用程度确定
        5.3.3 产能确定
    5.4 吉7井区油藏注采压力系统研究
        5.4.1 吸水能力研究
        5.4.2 注水井最大注入压力
        5.4.3 单井注水量设计
    5.5 注采比优选
    5.6 开发部署及指标预测
        5.6.1 布井原则
        5.6.2 开发单元说明
        5.6.3 方案部署设计
    5.7 实施效果评价
    5.8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9)小断块普通稠油高效聚合物驱跟踪调整技术及应用——以河南古城油田泌124断块下层系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概况
    1.1 油藏地质特点及水驱状况
    1.2 注聚方案设计
2 注聚前调整技术
    2.1 适宜的井网井距
    2.2 优选时机进行调剖
3 注聚中调整技术
    3.1 及时有效的防窜措施
    3.2 适时调整注聚浓度
    3.3 注入井实施油套分注
4 聚驱效果评价
5 结论及认识

(10)浅薄层稠油油藏注蒸汽开发后储层变化及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及项目依托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实物工作量
    1.4 研究准备及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
2 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简况
    2.1 稠油油藏地质特征
    2.2 油藏模式建立
    2.3 开发简况
    2.4 蒸汽吞吐后期注采特征
    2.5 蒸汽吞吐后期存在的主要问题
3 稠油注蒸汽吞吐后储层物性变化规律
    3.1 储层基本特征
    3.2 储层宏观特征
    3.3 注蒸汽吞吐后储层物性变化规律研究
4 蒸汽吞吐后剩余油分布研究方法
    4.1 剩余油研究方法概述
    4.2 蒸汽吞吐后剩余油分布的研究方法
5 影响蒸汽吞吐后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因素
    5.1 油藏地质及开发因素
    5.2 工程因素
6 蒸汽吞吐后剩余油分布特征及模式
    6.1 平面上剩余油分布特征
    6.2 平面上剩余油分布模式
    6.3 垂向上剩余油分布特征
7 剩余油潜力分析及开采对策研究
    7.1 井楼油田剩余油潜力分析及开采对策
    7.2 古城油田泌浅10断块剩余油潜力分析及开采对策
8 结论
9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河南油田泌123、124断块普通稠油油藏注水开发规律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普通稠油剩余油表征方法研究[A]. 黄磊,龙卫江,刘宇,刘宁. 2020油气田勘探与开发国际会议论文集, 2020
  • [2]Y区块稠油油藏高周期吞吐注采参数优化研究[D]. 于伟男.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3]可降低稠油粘度的泡沫驱油体系研究[D]. 邱宇星.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4]曙光稀油油藏开发后期稳产技术研究[D]. 吴微.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5]新疆三2+3区稠油油藏水驱后热采开发可行性及开发方式研究[D]. 马剑坤.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6]新疆浅层稠油多元热流体开采研究[D]. 吴文炜.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7]人工强边水驱机理及参数优化研究[D]. 郭冰柔.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8]吉7井区梧桐沟组深层稠油开发技术政策研究[D]. 曾良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9)
  • [9]小断块普通稠油高效聚合物驱跟踪调整技术及应用——以河南古城油田泌124断块下层系为例[J]. 李星,费永涛,关群丽,苏娜,黄郑.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13(01)
  • [10]浅薄层稠油油藏注蒸汽开发后储层变化及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D]. 肖卫权.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2(06)

标签:;  ;  ;  ;  ;  

河南油田毕123、124断块普通稠油油藏注水开发规律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