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研讨会纪要

宁波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研讨会纪要

一、宁波市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研讨会综述(论文文献综述)

汪艳[1](2019)在《水网格局影响下的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地区历史城镇发展与变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古至今全世界流域的发展都存在着共性。城市的发展与大的水系、海洋密不可分,而水系发达的地方总是能形成贸易和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经历过农耕时代、工业化时代、后工业化时代,在这个过程中,水系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与城市产生互动性效应。近些年,中国迎来快速城市化,对历史环境产生极大的影响。由于持续的气候变化、水环境问题与城市发展,城市对于水系的适应能力正在逐渐减弱,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将面临同样的挑战。在生态化的国际背景下,在新型城镇化和中国梦的中国可持续城乡战略中,“水与城市”这一主题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越来越多的学者指出,为了应对气候变化与水环境问题,恢复城市群对于水系的适应能力,城市历史文化与环境的“韧性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拟以水网格局影响下的城镇发展及历史变迁研究为主题,以河流三角洲大都市区域为研究对象,基于历史的连续性与叠加性特征,深入理解城镇起源和发展的规律及生成与发展机制,总结历史经验,发掘城市历史与未来发展的结合点,探寻三角洲城市可持续发展路径。论文选择中国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为研究对象,并与欧洲低地国家滨水城镇开展比较研究。研究重点将集中在建立沿主要水网的城镇变迁格局上,同时运用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相关理论和西方规划学界成熟的城市形态学理论框架,从“城市形态(物质环境)-城市管理(动力机制)”角度,从“历史的演变-现在的发展-未来的挑战”时间维度,从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层面,以中国苏州、南京、扬州、上海等为具体城市案例,总结区域城镇发展脉络与特征,分析城市空间发展与演变的内部动因与管理机制,探寻在历史的演进中所形成的符合地方环境的城市发展模式与类型,揭示具有江南特征的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城市发展规律。比较中国大运河与长江交汇一带及苏中地区滨水城镇与欧洲低地国家滨水城市历史时期的管理、当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的发展,研究水网城市格局与社会经济变迁的关联性,以及社会、文化、经济等要素在滨水城市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意义与价值,归纳两大三角洲发展的异同性,提出三角洲城市发展规律,总结可学习与借鉴的历史经验。基于文化与环境特征,从历史的延续性、文化的可适应性、生态的可持续性、政治的一体性和经济的协同性提出可持续的滨水城市发展框架。全文主要由四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为理论分析,从研究背景中提出研究问题,阐述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的理论支撑,由理论路线构建出研究框架与方法。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研究综述与方法论,共同构成论文的第一部分。论文第二部分以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为研究对象,运用第一部分建构的理论体系进行具体案例分析,包括第三章和第四章。第三章从区域层面对水网格局影响下的中国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的历史形态演变进行分析,建构历史演进中的城镇体系。对自然地理决定的城镇化模式进行分析,探寻在历史的演进中形成的符合地方环境的城市集群模式与类型,总结高密度水环境条件下岛状结构的聚落、城址模式以及“江、河、湖、海”影响下的城市类型。在高密度水网影响下的城市集群模式是“轴”与“网”结构的叠加,是流域发展起来的带状城市群和四通八达的水网发展起来的网状城市群,并形成了“城-镇-村”一体化的城市层级模式。对水网格局与城镇发展特征进行总结,分析其生成与发展机制,提出具有江南地区特征的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城市发展规律。论文第三部分为比较章节,第五章选取相似地形地貌的,相同经济地位的欧洲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开展比较研究。仍然从“城市形态与城市管理”角度,从城址与水系关系、历史叠加性与城镇群核心演变、不同水环境决定的经济模式的不同、不同水文化影响下所带来的城市发展模式的变化、城市形式与城市要素、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城市发展主体、制度规则八个方面对大运河-长江三角洲与欧洲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发展的异同性进行详细比较分析与总结,揭示三角洲城市发展规律。论文第四部分为三角洲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的建议与思考,第六章主要探讨三角洲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基于文化与环境特征提出可持续的滨水城市发展框架。面对未来的挑战,论文提出区域层面应从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的城镇发展中汲取历史经验,坚持整体性发展战略与一体化,坚持集群式发展;历史城市层面,学习将历史转化成促进城市发展的资源与动力,注重城市文脉的传承;滨水区层面,学习将文化与环境相融合的滨水区改造经验。论文提出将历史的可延续性,文化的可适应性,生态的可持续性、政治的一体性、经济的协同性等相结合发展,探寻历史与未来的结合点,基于文化与环境特征提出可持续的三角洲城市发展框架。

马盟雨[2](2019)在《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思想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的研究初衷源于反思当代城市建设过程中如何逾越“传统”与“现代”的鸿沟,在城市建设当中树立“文化自信”的切实途径。另一方面,宁波是典型的港口城市,拥有完整的港口发育史。其在平洋型地貌的城市发展中也颇具特色。在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海洋经济等战略的推进下,城市港口作为水陆中转的交通枢纽在国家发展中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因此本研究尝试立足传统,提出“城市山水系统”概念。聚焦于宁波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甬江流域”。在此区域视野下,重点关注古代背景下的清时宁波建设情况。并通过基础研究、文化研究、营造研究以及价值与反思四个版块,全面阐述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营造思想”,回应主题。第一,基础研究,即本文前三章内容。通过实地调研、文献整理、舆图分析以及相关图纸的复原等研究方法,立足系统论思想,建构出组成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三大子体系:“山水本底体系”、“山水建构体系”以及“山水意象体系”,并揭示其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还原历史中甬江地区的地貌形态、水利格局、聚落分布及其发展概况。梳理城市山水系统建设脉络以及发展动因。第二,文化研究,为本文第四章内容。立足基础研究,揭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营造传统”。提出系统建设中“天-地-人”的“三才”思想,以及营造实践的理论原则。其次,通过上述“营造传统”,结合城市山水系统的“构成要素”,二者经纬交错,实现营造文化的理论转译。推得城市山水系统营造过程中“象位”、“量度”、“场域”、“焦点”、“共感”五个方面的建设思想。第三,营造研究,即本文第五章内容。重点论述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思想”,回应标题。全面且深入探讨“象位”、“量度”、“场域”、“焦点”、“共感”五大方略在宁波甬江地区的具体实践。第四,价值与反思,即本文第六、七章的内容。通过前文研究,总结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启示,并提出在当今城市发展过程中值得借鉴的方面。综上得出本文结论,即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特点:第一,“趋中”与“去中”的辩证发展;第二,“多元”与“开放”的文化精神;第三,“水城”与“港城”的双重属性;第四,“纡害”与“归利”的营城之道;第五,“政治”与“经济”的明确取向;第六,“自由化”与“范型化”的建设理念。本文创新点主要有两方面:第一,研究视角创新:立足系统论,通过山水要素与人居建设互动的文化转译,归纳区域视野下城市山水系统的具体形态及其实践思想。第二,研究内容创新:综合政治、历史、地理、经济、社会等跨学科领域成果,完善宁波甬江地区地域景观研究的基础理论,填补研究空白。

后文君[3](2019)在《基于资源禀赋与活力提升的传统村镇保护更新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传统村镇的保护与更新受重视程度日益提高,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传统村镇的保护与更新仍面临着“资源认识、功能活化、空间组织”三方面的问题。研究基于资源禀赋和活力提升的视角,针对问题制定相应的“资源认识方法、功能活化方法、空间组织方法”,构建传统村镇保护更新方法体系,进而落实到“资源全面认识、资源深入评价、功能活化提升、村野空间组织、内部空间组织”五项具体方法。第一,传统村镇资源全面认识方法。在资源的认识与分类上,以“全面无遗漏”为原则,从“尺度、时间、形态、载体”四个维度构建传统村镇的资源认识框架,提升传统村镇资源全面认识的广度和系统性。在可利用资源发掘方法上,以“准确抓重点”为原则,构建包括“资源筛查、资源评价、价值提炼”在内的可利用资源发掘体系。总体形成全面且准确的传统村镇资源全面认识方法。第二,传统村镇资源深入评价方法。针对传统村镇“现状复杂、资源多样”的特点,和传统加权评价模式中“针对性差、适应性差、效率不高”的固有问题,对加权评价的结构进行根本性优化,将一次性笼统评价拆解为具有一定逻辑的多次评价,构建“多级评价体系”,增强对复杂评价对象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提高传统村镇资源禀赋的认识深度与合理性。第三,传统村镇功能活化提升方法。构建“双维度功能活化框架”,在总体框架上,突破以往传统村镇保护更新中,以单一“资源价值”为核心的功能活化思路,提出“资源价值”和“人的活动”并重,构建双维度的传统村镇功能活化框架;在具体功能上,广泛吸取国内外成功经验,总结出“村野功能簇群、串联功能簇群、集中功能簇群”,并提供丰富全面的活化功能库。第四,传统村镇村野空间组织方法。以传统村镇的村野空间串联组织为目标,通过村野资源禀赋的系统分析,如“基于地形的视域评价、基于人的活动的视域评价、基于景观资源的视域评价”及“视域综合评价分析”等,提炼出有利于资源展示和活力提升的“点、线、面”等空间要素,如“最佳视域点、最佳视域带”等,指导村野空间的合理布局与串联组织。第五,传统村镇内部空间组织方法。紧扣“空间更新”问题,构建“嵌入式空间更新组织方法”,即“通过针对嵌入在整体中的关键系统和关键地段进行系统耦合的空间更新组织,起到整体优化效果”的空间组织方法;与传统空间组织思路相比,具有“目标性强、针对性强、系统性强、操作性强、指导性强、表达清晰”的优势。各个具体保护更新方法既相对独立又构成完整体系。一方面,针对传统村镇保护更新中的具体问题,各个具体保护更新方法针对性地采用了不同的技术手段,形成了不同类型的技术方法。另一方面,各个具体保护更新方法层层递进,整体逻辑明确,覆盖传统村镇保护更新的各个关键问题,构成了成体系的传统村镇保护更新方法体系。成果为传统村镇的保护与更新提供了方法支撑。

袁锦贵[4](2019)在《我国公共服务资源的行政区层级配置空间格局及影响机制研究 ——以文化、教育、医疗为中心》文中提出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以人民为中心,提供便捷、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已经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衡量政府治理能力的重要标准。城市之间、城乡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成为公共服务研究的重要主题。国内外有关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横向区域之间的均等化和城乡均等化,在纵向均等化方面主要关注点在于各层级政府之间财权、事权的合理划分,现有成果对于各层级行政区的公共服务资源纵向配置差距研究相对不足。事实上,行政区层级是国家权力空间配置结构的直接体现,很多看似横向区域之间的非均等化问题背后是纵向层级关系上的资源配置失衡在发挥作用,比如普通地级城市与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之间的公共服务差距背后的隐秘逻辑就与各城市的资源配置能力深刻相关,而资源配置能力又与城市在国家权力体系中的位置密切关联。不仅如此,各行政区层级之间的纵向公共服务资源配置非均等化还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横向的区域之间公共服务非均等化。比如很多省份渐次展开的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战略将省级公共服务资源优先配置和集聚在省会城市就对省内其他城市形成较强的挤压效应和虹吸效应,从而严重干扰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国家战略的实施。如此,有关行政区层级对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系统性研究急需展开,以便为下一步的行政区划调适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基于以上认识并借鉴中心地理论、新区域主义、公共选择理论和团队前期研究成果,本文提出三个研究假设,然后主要采用文献梳理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数据统计分析、计量分析(含因子分析、相关分析、综合指标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和空间计量分析等)、POI热点分析和空间可视化等方法,从公共服务资源的纵向层级空间配置差异角度切入公共服务均等化主题,紧紧围绕我国公共服务资源的行政区层级配置空间格局和行政区层级对于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空间格局的影响机制展开实证研究。具体而言,论文主要分为八章。其中,1-2章为基础部分,主要包括研究背景及研究问题、研究假设的提出、研究思路与总体框架、研究方法与可能创新之处、核心概念界定、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等内容;3-7章为主体部分,大致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从历史演变方面分时期梳理我国公共服务资源层级配置体系的制度变迁(第3章);二是,从不同尺度探析我国公共服务资源行政区层级配置的空间格局,在研究尺度上,分别是省级尺度(第4章)、地级尺度(第5章)和县级尺度(第6章);三是,以两个维度从不同尺度模型检验行政区层级对我国公共服务资源空间配置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第7章);第8章为研究总结,主要包括研究结论、研究不足及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等内容。通过研究,本文得到如下主要研究结论:1.假设认为,我国公共服务资源的行政区层级配置空间格局整体上呈现“行政区层级越高,城市的公共服务资源配置越优”和“作为区域公共服务的中心地,行政中心的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更优”的双重逻辑,行政区层级和是否行政中心对于城市公共服务资源空间配置具有显着影响1。实证研究发现,这一假设整体上成立,但具体在不同尺度、不同领域上,这种影响效应具有一定差异。首先,我国公共服务资源的层级配置特征确实明显。至少有四个方面的表现:一是,行政区层级对我国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的大多数指标具有因果影响效应,就影响机制而言,主要是直接因果效应叠加中介影响效应两种路径在发挥作用;二是,在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配置上,行政区层级是一个重要考量因素。目前,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和文物机构均呈现“行政区层级越高,空间覆盖率越高”的典型特征;三是,行政中心在获取上一级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中确实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四是,不同建制等级地级市之间公共服务资源的配置呈现非常明显的“城市行政等级越高,资源配置越优”特点。其次,从行政区层级对我国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的影响来看,呈现十分明显的“观测空间尺度越大,行政区层级对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的影响越大”规律:在地级及以上城市尺度上,城市行政等级对大部分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的影响具有显着因果效应,但在地级市(设区市)和县级市尺度上,行政区层级只对其小学资源配置和公共医疗资源配置的影响产生显着因果效应。但无论尺度大小,均呈现“行政区层级对于公共服务资源配置质量的影响要显着高于资源配置数量的影响”规律。再次,从是否行政中心对于城市公共服务资源空间配置的影响来看,在地级城市尺度上,“是否省会城市”对地级市公共教育(中学生师比指标除外)、公共医疗资源的数量配置均具有显着的正向因果影响效应,对地级市上等级公共文化、公共教育、公共医疗资源配置均具有显着的正向因果影响效应;在县级城市尺度上,“是否地级行政中心”对大多数公共服务资源数量配置具有显着影响但并无因果效应并只对上等级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具有显着正向因果影响效应;在乡镇尺度上,“是否县级行政中心”只对“人均床位数”、“人均医生数”和“上等级公共文化资源得分”具有因果影响效应而且拟合优度很低。但值得注意的是,相对于显性的行政区层级而言,隐性的行政等级对于我国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的影响不明显或者影响非常微弱,单纯的行政管理层级提升并不一定能够提升县级及以下区划的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相对于地级市代管县级市等其他类型的县级市而言,省直辖县级市、省直管县级市、省直管县的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无论是在数量还是质量上均不一定具有明显优势。2.假设认为,随着2003年以来我国公共服务重心逐渐下沉和财政支出责任逐渐上移以及各行政区层级城市公共服务资源共建共享新机制的逐渐完善,行政区层级对于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的影响渐趋弱化。但实证研究却发现,无论是在地级及以上城市尺度上还是在地级市(设区市)和县级市的比较尺度上,行政区层级对城市公共服务资源数量配置的因果影响效应均呈现逐年强化趋势。3.假设认为,县域经济更为发达的东部地区,尤其是长三角地区,公共服务资源的行政区层级配置差距更小。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这一假设基本成立。因为,从公共服务资源层级配置的区域分异来看,整体而言,东部地区尤其是长三角地区的地级城市之间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层级差距相对更小、地级市与县级市之间的公共服务资源数量的层级配置也更为均衡。此外,本文还发现我国公共服务资源层级配置的三个规律:一是,从我国公共服务资源层级配置体系的制度变迁来看,公共教育资源的行政区层级配置体系较早清晰,其次是公共医疗,最后成型的是公共文化资源的行政区层级配置体系。相应地,实证研究发现,行政区层级对公共教育和公共医疗资源配置的影响更为显着,对于公共文化资源配置的影响相对较弱。而且,从行政区层级对我国公共服务资源数量配置的影响来看,行政区层级对学校资源数量配置和医疗资源数量配置的影响更为显着。更进一步观测,在学校资源配置领域,行政区层级对小学资源配置的影响整体上大于对中学和高校资源配置的影响、对学校地理密度的影响整体上大于对学校生师比的影响。二是,相较于普通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而言,普通地级城市内部的公共服务资源层级配置差距最小。一方面,在地级尺度下,地级城市之间呈现“行政等级越高,内部资源配置差距越大”的格局;另一方面,县级尺度下,不同等级地级市内部上等级公共服务资源拥有量的层级差距同样呈现“普通地级城市内部的层级差距最小”规律。三是,行政区层级对我国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的大多数指标具有空间影响效应。主要表现在,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的大部分指标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的空间效应明显,而且考虑空间因素后,城市行政等级越高、行政区层级对其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的影响越显着。

高沂琛[5](2019)在《日本历史街区活化中的社区参与模式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当前应对历史街区的“失活”现象还是主要以政府主导的方式为主,社区参与不足;且出于抢救性保护的要求和政绩需要,通常项目周期较短,项目间连续性差。而诸多研究表明,社区参与对历史街区保护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活化的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且随着居民意识和需求层次的提升,社区参与和多主体协作的导入和深化,必将是历史街区活化的发展方向。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选取与我国文化背景及历史空间要素接近,且相关理念模式发展较成熟的日本进行研究,并探讨对我国的启示。围绕日本历史街区活化中的社区参与模式“如何考量、如何构成、如何形成、如何借鉴”这四个关键问题,通过对社区参与理论和国外社区参与历史街区活化实践的梳理,构建了“两个分析维度,两类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两个分析维度”——“过程维度”和“行为维度”,用于说明日本历史街区中的社区参与模式的构成。通过理论梳理,本文界定“过程维度”包括单个项目和整体过程两个层级,以及启动期和提升期两个阶段;“行为维度”包含活化主体、活化内容、活化方式三个要素。本文利用该分析框架,结合笔者日本交流期间实际参加和调研的三个实证案例,对日本历史街区中的社区参与模式进行分层级、分阶段的系统分析:以福井县旧三国町发展愿景规划提案分析活化启动期的社区参与,以千叶县做原地区高中生参与企划分析活化提升期的社区参与,以东京都谷中地区活化协作体制分析整体过程中的社区参与。“两类影响要素”——“发展状况要素”和“制度规范要素”,用于分析日本历史街区中社区参与模式的形成机理。本文分别通过对日本城乡发展历程、社区组织基础的分析,阐明“发展状况要素”对历史街区活化中社区参与的影响;通过对行政体制、相关法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援的梳理,解释“制度规范要素”对历史街区活化中社区参与的影响。最后,本文结合我国实际,提出各个活化阶段以及制度层面的启示和借鉴,以期为我国具有本土特色的历史街区活化中社区参与理念和模式的构建,及相关制度体制的完善提供参考。

许皓[6](2018)在《苏联经验与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研究(1949-1965)》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的形成过程,不可避免地要从苏联经验的影响说起,它既是建国初期城市规划发展的一个外部动因,也是一条内在主线。“趋向”还是“偏离”苏联经验,是城市规划发展演变的核心主题。论文聚焦1949-1965年这个相对独立的历史单元,将城市规划职业实践活动的三个方面——指导理念、运作体制、工作框架作为研究重点,在阐释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形成脉络的基础上,考察其呈现的理论特征,以此把握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的源流。除绪论与文献综述外,主体内容分为“历史阐释”、“理论分析”、“经验启示”三部分。第一部分“历史阐释”,提出四个历史阶段,用以阐释中国现代城市规划从起源、发生发展到形成的历史过程。首先是“源头认知”,追溯苏联社会主义城市规划的历史演变,认知苏联规划模式的基本特征。其次是“逻辑起点”,以除旧布新的思想改造为线索,探究中国现代城市规划从西方经验转向苏联经验的过程与缘由。再次是“基础模式”,阐释全面导入并接受苏联经验的阶段,中国现代城市规划是如何搭建了一个初始的框架体系。最后是“自立路径”,论证了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外部参照的转换,以及融合转化苏联经验过程中的本土探索。第二部分“理论分析”,深入解析了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在基本理念、运作体制、工作框架三方面的形成路径及其主要特点。在此基础上,考察了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关键因素,及其最终呈现的独特范型。第三部分“经验启示”,辩证考察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的苏联经验,以及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的若干特征,以此为今日城乡规划实践提供启示,并为行业改革提供可资借鉴的历史咨询。论文创新点:(1)研究视角上,以“苏联经验”的阶段性影响,切入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研究,展示了外来影响与本土实践的内在脉络;(2)研究内容上,追溯了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在基本理念、运作体制与工作框架三个方面的起源与形成,重点考察产生的时空背景与多方面影响因素,形成“何以然”式的阐释;(3)研究观点上,提出1949-1965年间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呈现的范型,是一个以苏联模式为主导,兼具西方经验与本土实践的“混合谱系”。这一谱系延续至今,变化只是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

徐丹华[7](2019)在《小农现代转型背景下的“韧性乡村”认知框架和营建策略研究》文中指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农村被提升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基于大国小农的现实,乡村营建出现了小农现代转型的迫切需求与乡村社会经济环境格局不断变动的新趋势,亟需相关理论研究的支持。“韧性”科学是复杂系统应对环境变化的重要理论工具。因此,本研究从韧性视角出发,选取应对变化能力较为脆弱、小农问题最为突出的农业型乡村作为研究对象,提出研究问题“基于小农现代转型背景,如何认知、如何营建应对复杂动态风险的韧性乡村”,按照“理论逻辑搭建-关联机制解析-认知框架诠释-营建策略建构”的研究路径,以复杂适应系统为认识论基础,基于韧性理论的分析工具,识别影响乡村系统韧性的关键要素与作用机制,建构“韧性乡村”的认知框架,据此提出“韧性乡村”的营建策略和方法,并以浙江遂昌县古坪村为实证研究载体,为农业型乡村的“韧性乡村”营建提供借鉴。主要研究内容为:(1)乡村营建要素特征与系统韧性的关联机制解析。从历时性与共时性两个层面分别选择我国乡村演化的四个时期与当前乡村的三种主要类型,在微观上从空间营建“主体-产业-空间”向度进行解析,在宏观上利用“社会-经济-环境”维度的“韧性乡村”评估方法进行韧性状态判定,建立两者的关联机制,并厘清当下乡村产业分异中农业型乡村韧性发展面临的路径困境。(2)“韧性乡村”的认知框架诠释。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的认识论基础和韧性理论的分析工具,在乡村演化过程中,识别系统开放性、村民组织化、主体话语权、产业与空间的复杂性等要素对系统韧性的作用机制,归纳出先决条件、决定要素和表观特征等“韧性乡村”的认知框架。(3)“韧性乡村”的营建策略建构。提出融合内部与外部动力的乡建共同体、小农话语赋权的主体营建策略,旨在深化与延长多元复合产业链的产业营建策略,通过生态基底建构、乡村性保存与社区认同设计等实现综合韧性目标的空间营建策略,以具有可操作性的策略提升系统综合韧性。并确立“韧性乡村”的情景规划方法与实施原则。(4)“韧性乡村”营建的实证研究。以农业型乡村浙江古坪村为研究对象,基于“韧性乡村”的认知框架,提出“团结大乡建”共同体、产业情景策划与适应性更新等营建策略,对小农现代转型背景下的“韧性乡村”营建实践提供前期策划、规划设计和建设运营等过程具有实证与借鉴价值。本研究在理论层面,基于现代转型小农的主体适应性,通过乡村营建要素特征与系统的韧性状态关联,提出了“韧性乡村”的认知框架;在方法层面,从韧性的视角建构乡村人居环境在主体、产业与空间维度的营建策略与方法,对乡村应对各类不确定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与现实意义。

黄军[8](2019)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研究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家城镇化战略向纵深推进,小城镇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与此同时小城镇区域各类生态环境问题逐渐显现出来,不仅加剧了小城镇多元社会主体间环境利益冲突,也制约着小城镇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传统的政府单一主导的生态管理机制与模式对于小城镇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却屡屡失灵。在社会转型和全球化背景下,小城镇生态治理面临着多种治理困境与挑战,难以有效地解决小城镇生态环境问题。这成为制约“新型城镇化”战略向前推进的重要因素,迟缓了小城镇居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步伐”,更是摆在地方政府眼前棘手而又亟需解决的问题。那么如何有效应对小城镇生态治理所面临的种种挑战和治理困境,实现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抑或而言,小城镇基层政府、企业、镇村居民和环保组织以何种治理理念为指导进入生态治理的场域、体现并发挥其具体的角色和功能?各治理主体又以何种治理方式和治理制度推进生态治理?显然,研究这些问题既有助于生态治理现代化理论的完善,也有助于小城镇生态治理实践水平的提升。正因为此,上述这些问题自然就构成了本研究的中心议题。本研究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法和案例研究法来收集相关理论和实践资料,并通过案例回顾的方式找到资料中包含的重要信息,从中分析得出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的逻辑思路,并从四个维度实现了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的理论建构。同时结合长三角地区生态治理实践提出了小城镇生态现代化的具体路径。以下四点是本研究的核心研究发现:第一,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的生成机理。小城镇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反映出当前小城镇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存在深层次的根源,它受到小城镇社会结构、理性选择和文化心理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如何治理小城镇生态环境问题,现成的理论框架并未给出明确的答案,这就需要在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建构出小城镇生态治理的现代化路径,从而实现小城镇生态治理的现代化转型。本研究在对治理现代化的内涵、构造和生成机理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理论分析框架将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生成机理分为四个层面,即基于绿色发展的治理理念、基于复合型结构的治理主体、基于行为手段的治理方式和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治理制度。第二,小城镇生态治理的困境与原因分析。在小城镇生态治理的历史进程中,我们虽然经历了一些挫折,但也积累了宝贵的治理经验。在新的历史时期,小城镇生态治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新型城镇化对小城镇发展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成为当前面临的重要时代背景。当前我国小城镇生态治理困境主要表现为三个层面的问题,即生态治理主体结构单一阻碍治理主体多元化及其协同共治的实现;传统的政府生态环境管理方式落后制约了生态治理效率;生态治理制度缺位造成了资源投入与服务供给不足。这些治理困境的产生,有着深层次的原因,既有理念性原因、主体性原因,也有行为性原因和制度性原因。在理念性原因方面,表现为治理主体缺乏绿色发展理念、镇村生态文化断裂;在主体性原因方面,表现为小城镇生态治理主体的单一化、生态共治和公众参与的弱化;在行为性原因方面,表现为生态治理法治化能力欠缺、生态治理文明化程度不够、生态治理民主化不充分和生态治理缺乏科学手段;在制度性原因方面,表现为制度供给不足和制度运行不畅。第三,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的理论思路。为了有效解决小城镇生态治理困境,本研究对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的理论思路进行了系统性阐述。首先,以科学性和正义性的统一与平衡作为小城镇生态治理理念现代化的核心要义,它致力于实现绿色发展指向的生态治理现代化;其次,通过构建小城镇多元主体合作共治的复合型生态治理架构来矫正小城镇多元治理主体的不对等地位并规范好各生态治理主体的角色和功能,它致力于解决小城镇生态治理中多元主体的合作共治问题;再次,以小城镇多元生态治理主体环境利益共识为基础,将民主化、法治化、科学化和文明化的治理方式贯彻到小城镇生态治理实践之中,它致力于实现小城镇生态治理方式的现代化;最后,主张基于政府和市场融合的理念通过小城镇生态治理的制度设计、制度供给和制度创新,以新的制度建构、统筹市场和政府两种力量,它致力于实现小城镇生态治理制度的现代化。第四,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的实践路径。在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理论思路的基础上,结合长三角地区小城镇生态治理实践,本研究最终对小城镇生态治理提出了具体的现代化路径:其一,在生态治理理念维度,要培育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观、重塑镇村生态文化、“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和新时代“两山论”的生态思想;其二,在生态治理主体维度,要构建多元主体合作共治的复合型生态治理新格局;其三,在生态治理方式维度,要推进小城镇生态治理的民主化、法治化、文明化和科学化;其四,在生态治理制度维度,要完善互惠共赢的环境保护和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张大维[9](2010)在《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城市社区建设”为研究对象,以“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为研究视角,试图主要回答以下两个问题: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是否形成,主要内容和理论价值如何?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指导下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成效怎样,主要经验和实践意义何在?论文通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和实地研究等研究方法,遵循“发生逻辑(为什么)——理论体系是什么——实践成效怎么样”的分析思路,采用“新情况——新问题——新理论——新实践”的研究框架。研究得出的基本结论是:第一,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已经形成且已整合成架构合理、指导实践取得巨大成功的科学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第二,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指导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取得了显着成效,积累了丰富经验,为统筹城乡社区发展奠定了基础。社区是社会的细胞,建设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由此可见,社区建设和党的建设是新时期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关注的两大主题。新中国建国60年、改革开放3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实施20年、全面推进城市社区建设10年、积极推进和谐社区创建5年,农村社区建设从试点走向铺开,城乡社区统筹发展的趋势正在形成,我国社区建设的成就巨大,对中国共产党在城市社区建设中形成的新理论与新实践进行系统研究显得十分必要。然而,当前学术界在取得大量研究成果的同时却也出现了一些明显不足:从西方研究范式出发,来阐释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实践的较多,从我们党执政的角度去研究中国化道路,并从学理上分析总结我们党城市社区建设新理论和新实践的较少;等等。本文关注实践中的问题,转换研究范式,从实际问题出发梳理出中国共产党领导城市社区建设的四个主题,也即党的理论和实践体现的四条主线:居民自治、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社区文明。本论文阐释围绕着这四条主线展开,使其贯穿于党的理论和实践的始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具有独特的发生逻辑。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最初目的,是要解决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情况所引发的新问题,中国共产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和实践就是围绕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展开的。总体来看,我国巨大社会转型出现的新情况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社会分层、社会流动、社会组织和社会分工。新情况引发新问题,与之相关联,我国的社会建设面临的新问题也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民稳问题,即单位制解体与基层社会管理主体缺失及管理真空问题;民生问题,即公共需求增长与公共服务或产品供给短缺问题;民主问题,即公民的选择权、自由权、差异性增强与自治渠道、自治制度、自治机制不完善问题;文化问题,即精神文明建设与核心价值体系统领问题。面对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党和国家逐步形成了通过社区来整合社会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道路,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独特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并指导着城市社区建设实践不断向前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形成了科学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选择走城市社区建设道路以后,逐步展开了理论探索并通过实践试错来完善理论。在这一过程中,党的各次全会的精神、中央领导同志的论述、中央政府报告的概括、中央政策法规的阐述,政界学界理论的成果,等等,都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总体来讲,业已形成的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体系,是关于建设社区(社会)生活共同体及其内含的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等各要素的意义价值、宗旨目标、内涵外延、组织架构、体制机制、方式方法、手段途径、网络体系等的整体性理论体系。其包括三个相互关联的组成部分:一是逻辑起点理论,即马克思主义研究问题的出发点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方法理论;二是中轴核心理论,即社区(社会)生活共同体理论;三是外围结构理论,包括社区居民自治理论、社区管理有序理论、社区服务完善理论、社区文明祥和理论等四大支柱理论。这三部分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的轴心体系。其中,逻辑起点理论是方法论,中轴核心理论是价值观,外围结构理论是保护带。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的科学性是由其指导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成效决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取得了巨大实践成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道路大致经历了传统旧式社区建设阶段、过渡转型社区建设阶段、现代新型社区建设阶段、和谐社区建设与城乡社区统筹发展阶段四个阶段。本文侧重于呈现过渡转型社区建设及其以后阶段的实践发展。在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指导下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成效概括起来便是“五个建立、五个格局”:一是社区组织体系基本建立,初步形成了基层社会有序管理格局;二是社区民主制度基本建立,初步形成了广泛参与居民自治格局:三是社区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初步形成了小社区大服务格局;四是社区建设保障机制基本建立,初步形成了齐抓共建格局;五是社区文明氛围基本建立,初步形成了文明祥和格局。实践的巨大成效实际上也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的科学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创造了理论实践价值。其理论价值体现在:一方面,从时间和内容范畴上看,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最基本和最核心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其实践意义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及其内含的“一个正确分析、五个紧紧抓住”等具体实践经验,既为全面开展城市社区建设拓宽了发展空间,也为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了参考借鉴,为最终实现城乡社区一体化发展格局奠定了基础。

牧文[10](1997)在《宁波市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研讨会综述》文中研究表明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市的小城镇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一座座各具特色、充满生机的小城镇,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浙东大地上,为推进我市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很好的龙头作用。为了总结我市小城镇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小城镇建设之路,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宁波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和宁波经济杂志社不久前在我市联合召开了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上海、杭州的专家、学者、城乡建设部门领导和乡镇代表四十多人,宁波市副市长徐杏先出席了会议并讲了话。研讨会上,到会同志环绕会议主题,各抒已见,开展了热烈讨论。现将讨论情况综述如下:

二、宁波市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研讨会综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宁波市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研讨会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水网格局影响下的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地区历史城镇发展与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的城市化
        1.1.2 气候变化、水环境问题
        1.1.3 三角洲大都市区域面临的共同挑战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内容
    1.4 名词定义
第二章 研究综述与方法论
    2.1 中国与西方相关理论
        2.1.1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相关理论
        2.1.2 西方城市形态学相关理论
    2.2 研究综述
    2.3 理论框架构建
    2.4 研究框架构建
    2.5 研究方法
        2.5.1 总体研究方法
        2.5.2 具体研究方法
    2.6 研究思路
    2.7 研究路线
第三章 水网格局影响下的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城镇发展
    3.1 生成——早期聚落与城市的点状分布
        3.1.1 早期自然地理与聚落发展(-公元前21世纪)
        3.1.2 城市的形成(-200BC)
    3.2 转折——运河两岸城市与产业的线性集聚
        3.2.1 运河-城镇体系初步形成(250BC–600AD)——以运河为轴线的城市体系初步形成
        3.2.2 以太湖、长江、大运河为圈层和轴线的城市体系(550AD-950AD)
    3.3 定型——水系导向城乡聚落的网络格局
        3.3.1 “水城市-水城镇-水乡村”初步形成(900AD-1400AD)
        3.3.2 城镇发展的多样化(1350AD-1850AD)
        3.3.3 民族工业与铁路的兴起(1850AD-1950AD)—交通方式的转变带来城市格局的变化
    3.4 小结
第四章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城市生成与发展机制
    4.1 自然地理决定的城镇化模式
        4.1.1 高密度水环境条件下的聚落、城址与水:岛状结构
        4.1.2 城市与水:不同水环境促生的城市类型
        4.1.3 城市群与水:历史演进中形成的符合地方环境的城市集群模式—“轴”与“网”的叠加
        4.1.4 高密度水网影响下的城市层级模式:城-镇-村一体化发展
    4.2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发展特征总结
        4.2.1 城镇发展与水系关联性特征
        4.2.2 整体呈现均质化、高密度、多中心、多层级的发展特征
        4.2.3 城镇发展与经济关联性特征
        4.2.4 流域促成的产业带与国家粮仓
        4.2.5 历史文化名城集群
        4.2.6 历史发展的连续性与叠加性
        4.2.7 区域中心从内陆向沿海发展
        4.2.8 水网中衍生的江南文化
    4.3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发展的动力机制(城市管理)分析
        4.3.1 影响因素
        4.3.2 城市行为的主导者(城市主体)
        4.3.3 制度——城市职能与城市管理
        4.3.4 城市管理总结
    4.4 江南地区特征的城市发展规律
        4.4.1 历史演进中的城市形态与城市管理总结
        4.4.2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城市发展规律
第五章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与欧洲三角洲比较研究
    5.1 欧洲三角洲自然环境
    5.2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与欧洲三角洲比较分析
        5.2.1 比较一:城址与水系关系
        5.2.2 比较二:历史叠加性与城镇群核心演变
        5.2.3 比较三:不同水环境决定的经济模式的不同
        5.2.4 比较四:不同水文化影响下所带来的城市发展模式的变化
        5.2.5 比较五:城市形式与城市要素
        5.2.6 比较六: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
        5.2.7 比较七:城市主体(城市行为的主导者)
        5.2.8 比较八:制度规则
    5.3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与欧洲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发展异同性总结
        5.3.1 历史演进中的欧洲三角洲城市形态与城市管理总结
        5.3.2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与欧洲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发展异同性总结
    5.4 三角洲城市发展规律
第六章 三角洲城市可持续性发展建议与思考
    6.1 发展经验总结
        6.1.1 区域层面的发展经验
        6.1.2 历史城市的复兴:历史作为资源促进城市生长
        6.1.3 滨水区经验:注重文化与环境相融合
    6.2 三角洲城市可持续性发展模式
        6.2.1 历史演进所形成的规律与经验中提出未来发展建议:基于文化与环境特征
        6.2.2 基于文化与环境特征提出可持续的滨水城市发展框架
    6.3 论文创新点与未来展望
        6.3.1 论文的创新点
        6.3.2 思考与未来的展望
参考文献
图名目录
图表目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2)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当代城市问题之反思
        1.1.2 理论研究的必然趋势
    1.2 研究意义
        1.2.1 探索以山水要素为核心的城市风景研究方法
        1.2.2 解读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的传统思想
        1.2.3 助力完善中国城市传统山水环境研究理论
    1.3 概念辨析
        1.3.1 城市
        1.3.2 山水
        1.3.3 城市山水系统
        1.3.4 营造思想
    1.4 研究范畴
        1.4.1 时间范畴
        1.4.2 空间范畴
    1.5 研究综述
        1.5.1 城市相关研究
        1.5.2 城市山水系统相关研究
        1.5.3 宁波城市相关研究
    1.6 研究方法
        1.6.1 实地调查研究
        1.6.2 系统分析方法
        1.6.3 地志、舆图分析
        1.6.4 提炼、比较、归纳、总结
    1.7 研究内容与框架
2.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基础内容
    导言
    2.1 环境基础
        2.1.1 中国地理环境
        2.1.2 宁波地理环境
        2.1.3 小结
    2.2 相关理论
        2.2.1 中华文化的思想传统
        2.2.2 系统思想的借鉴总结
        2.2.3 山水环境的尺度界定
        2.2.4 地志舆图的要素提取
        2.2.5 城市功能的重新解构
        2.2.6 审美主体的认知原理
    2.3 系统析要
        2.3.1 建构思想
        2.3.2 系统特质
        2.3.3 诠释方法
    2.4 系统组成
        2.4.1 山水本底体系
        2.4.2 山水建构体系
        2.4.3 山水意象体系
    2.5 本章小结
3.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发展脉络与动因
    导言
    3.1 发展脉络
        3.1.1 史前-先秦:沧海桑田的变迁
        3.1.2 秦汉:三江聚落的繁盛
        3.1.3 六朝-唐五代:山水秩序的初奠
        3.1.4 两宋:人居网络的完善
        3.1.5 元明清:曲折发展中的转型
        3.1.6 小结:脉络梳理
    3.2 发展动因
        3.2.1 人居环境的需求
        3.2.2 宗教信仰的流变
        3.2.3 礼乐思想的要求
        3.2.4 科学技术的革新
        3.2.5 山水观念的改变
        3.2.6 政定民安的取向
        3.2.7 经济发展的趋势
        3.2.8 城市港口的发展
        3.2.9 外地移民的渗透
        3.2.10 市井文化的繁荣
    3.3 本章小结
4.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文化
    导言
    4.1 营造传统
        4.1.1 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三才”思想
        4.1.2 城市山水系统实践的理论原则
    4.2 文化体现
        4.2.1 宜以安人:山林川谷,天材之利
        4.2.2 巧以利人:以天之利,立人之纪
        4.2.3 美以感人:取象天地,神形之境
    4.3 本章小结
5.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思想
    导言
    5.1 象位
        5.1.1 城市选址
        5.1.2 秩序呼应
        5.1.3 间架构建
    5.2 量度
        5.2.1 水利骨架
        5.2.2 耕地区划
        5.2.3 聚落单元
    5.3 场域
        5.3.1 支撑型场域
        5.3.2 政权型场域
        5.3.3 教化型场域
        5.3.4 利济型场域
    5.4 焦点
        5.4.1 山水胜景型焦点
        5.4.2 建筑设施型焦点
    5.5 共感
        5.5.1 意象格局
        5.5.2 城市“八景”
    5.6 本章小结
6. 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建设的启示与传承
    导言
    6.1 启示
        6.1.1 维护山水本真的人地秩序
        6.1.2 注重历史文脉的传承延续
        6.1.3 把握不同尺度的发展策略
        6.1.4 鼓励不同领域的学科交流
    6.2 传承
        6.2.1 延续山水脉络,注重城市发展的体翼关系
        6.2.2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城乡统筹的发展策略
        6.2.3 发挥港城优势,对接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
        6.2.4 整合人文资源,形成一体多元的文化格局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余论
    7.1 全文总结: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的营造特点
        7.1.1 “趋中”与“去中”的辩证发展
        7.1.2 “多元”与“开放”的文化精神
        7.1.3 “水城”与“港城”的双重属性
        7.1.4 “纡害”与“归利”的营城之道
        7.1.5 “政治”与“经济”的明确取向
        7.1.6 “自由化”与“范型化”的建设理念
    7.2 创新点
    7.3 余论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3)基于资源禀赋与活力提升的传统村镇保护更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内背景
        1.1.2 国际背景
        1.1.3 时期特征
    1.2 研究视角
        1.2.1 资源禀赋
        1.2.2 活力提升
    1.3 研究目标
        1.3.1 总体目标
        1.3.2 具体目标
    1.4 研究对象
        1.4.1 相关概念
        1.4.2 对象界定
        1.4.3 现存问题
        1.4.4 国内案例
        1.4.5 国外案例
    1.5 研究思路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1.5.3 研究方法
    1.6 研究意义
        1.6.1 现实意义
        1.6.2 理论意义
        1.6.3 实践意义
        1.6.4 案例意义
第2章 相关研究综述
    2.1 国外研究进展分析
        2.1.1 保护更新历程
        2.1.2 主要研究特征
        2.1.3 主要研究领域
    2.2 国内研究进展分析
        2.2.1 保护更新历程
        2.2.2 主要研究特征
        2.2.3 主要研究领域
    2.3 小结
        2.3.1 国内外共性
        2.3.2 国内外差异
        2.3.3 不足与建议
第3章 主要问题与方法体系建构
    3.1 研究对象界定
        3.1.1 价值层面的聚焦
        3.1.2 类型层面的共性
        3.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3.2 江苏传统村镇的主要特征
        3.2.1 形成演变特征
        3.2.2 空间分布特征
        3.2.3 资源价值特征
    3.3 传统村镇的主要问题
        3.3.1 资源认识问题
        3.3.2 功能活化问题
        3.3.3 空间组织问题
    3.4 方法体系建构
        3.4.1 方法体系
        3.4.2 资源认识方法
        3.4.3 功能活化方法
        3.4.4 空间组织方法
第4章 传统村镇资源全面认识方法
    4.1 资源全面认识的思路与重点
        4.1.1 资源全面认识的目标
        4.1.2 资源全面认识的原则
        4.1.3 资源全面认识的重点
    4.2 可利用资源分类方法
        4.2.1 宏观资源、中观资源、微观资源
        4.2.2 历史资源、特色资源
        4.2.3 线状资源、面状资源、点状资源
        4.2.4 物质、非物质文化资源
    4.3 各类资源的利用概况及发展潜力
        4.3.1 强调宏观资源的挖掘
        4.3.2 强调特色资源的挖掘
        4.3.3 强调点线面相互结合
        4.3.4 强调物质非物质结合
    4.4 可利用资源发掘体系
        4.4.1 全面筛查
        4.4.2 分类评价
        4.4.3 价值提炼
    4.5 小结
第5章 传统村镇资源深入评价方法
    5.1 资源深入认识的思路与优化
        5.1.1 现有综合评价体系的模式
        5.1.2 现有综合评价体系的不足
        5.1.3 多级评价体系的方法建构
        5.1.4 多级评价体系的原理原则
        5.1.5 多级评价体系的结构变化
    5.2 多级评价体系建构
        5.2.1 研究对象概况与特征
        5.2.2 多级评价体系的建构
    5.3 一级评价与评价方法
        5.3.1 评价因子的选择
        5.3.2 基于GIS的单因子评价
        5.3.3 基于AHP的因子权重确定
        5.3.4 加权综合评价
    5.4 二级评价与综合评价
        5.4.1 历史建筑综合评价
        5.4.2 一般建筑综合评价
        5.4.3 评价结果综合
    5.5 多级评价方法的优势
        5.5.1 对象针对性强
        5.5.2 因子针对性强
        5.5.3 信息需求减小
        5.5.4 高效率高精度
    5.6 小结
第6章 传统村镇功能活化提升方法
    6.1 功能活化提升的思路与优化
        6.1.1 现有方法存在的问题
        6.1.2 功能活化思路的优化
    6.2 功能活化提升目标
        6.2.1 保护资源历史特征
        6.2.2 展示资源价值特色
        6.2.3 带动人与资源互动
        6.2.4 丰富人的活动需求
    6.3 双维度功能活化框架
        6.3.1 资源禀赋的维度
        6.3.2 人的活动的维度
        6.3.3 功能簇群的构成
    6.4 村野功能活化方法
        6.4.1 田园风景观光功能
        6.4.2 自然环境学习功能
        6.4.3 历史要素游览功能
        6.4.4 非物质文化体验功能
        6.4.5 特色资源利用功能
    6.5 串联功能活化方法
        6.5.1 徒步串联功能
        6.5.2 骑行串联功能
        6.5.3 跑步串联功能
    6.6 集中功能活化方法
        6.6.1 价值认知功能
        6.6.2 生活体验功能
        6.6.3 休闲配套功能
    6.7 小结
第7章 传统村镇村野空间组织方法
    7.1 村野空间组织的思路与重点
        7.1.1 村野空间组织的基础
        7.1.2 村野空间组织的手段
        7.1.3 村野空间组织的关键
    7.2 村野空间组织方法框架
        7.2.1 研究内容
        7.2.2 研究步骤
    7.3 视域导向的村野资源认识
        7.3.1 资源禀赋的全面认识
        7.3.2 视域导向的资源梳理
    7.4 基于地形的视域评价
        7.4.1 观测点的选择
        7.4.2 多点视域评价
        7.4.3 视域评价
    7.5 基于人的活动的视域评价
        7.5.1 生态敏感度评价
        7.5.2 观测点选择
        7.5.3 视域评价
    7.6 基于景观资源的视域评价
        7.6.1 景观价值的评价
        7.6.2 观测路径选择
        7.6.3 视域评价
    7.7 视域综合评价分析
        7.7.1 视域叠加评价
        7.7.2 视域评价解读
    7.8 基于综合评价的空间组织
        7.8.1 关键节点选择
        7.8.2 游览路径选择
        7.8.3 组团分区规划
    7.9 小结
第8章 传统村镇内部空间组织方法
    8.1 内部空间组织的思路与重点
        8.1.1 内部空间组织的基础
        8.1.2 内部空间组织的手段
        8.1.3 内部空间组织的关键
    8.2 嵌入式空间更新组织方法
        8.2.1 关键系统组织
        8.2.2 关键地段组织
        8.2.3 系统耦合组织
        8.2.4 空间更新组织
        8.2.5 整体优化组织
    8.3 关键内容确定
        8.3.1 关键系统确定
        8.3.2 关键地段确定
        8.3.3 整体优化目标
    8.4 系统耦合优化
        8.4.1 系统耦合的方式方法
        8.4.2 人的活动与步行空间结合
        8.4.3 开敞空间与资源点结合
        8.4.4 开敞空间与水面结合
        8.4.5 院落更新与空间节点结合
        8.4.6 特色水网与步行街巷结合
        8.4.7 人的活动与车行空间分离
    8.5 关键系统更新组织
        8.5.1 重要遗存系统组织
        8.5.2 特色水网系统组织
        8.5.3 院落空间系统组织
        8.5.4 车行交通系统组织
        8.5.5 开敞空间系统组织
        8.5.6 特色街巷系统组织
    8.6 嵌入式空间更新组织方法的优势
        8.6.1 目标性
        8.6.2 针对性
        8.6.3 系统性
        8.6.4 操作性
        8.6.5 指导性
        8.6.6 清晰性
    8.7 小结
第9章 结论及展望
    9.1 主要成果与结论
        9.1.1 传统村镇更新方法体系
        9.1.2 传统村镇资源全面认识方法
        9.1.3 传统村镇资源深入评价方法
        9.1.4 传统村镇功能活化提升方法
        9.1.5 传统村镇村野空间组织方法
        9.1.6 传统村镇内部空间组织方法
    9.2 主要创新点
        9.2.0 传统村镇资源认识方法优化
        9.2.1 传统村镇功能活化方法优化
        9.2.2 传统村镇空间组织方法优化
    9.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国外传统村镇文献检索数据
作者简介

(4)我国公共服务资源的行政区层级配置空间格局及影响机制研究 ——以文化、教育、医疗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思路与总体框架
    1.3 研究方法与可能创新之处
    本章小结
第2章 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公共服务
        2.1.2 行政区层级
    2.2 相关理论和研究文献综述
        2.2.1 相关理论综述
        2.2.2 文献调研
    本章小结
第3章 我国公共服务资源层级配置体系的制度变迁
    3.1 晚清时期
    3.2 民国时期
    3.3 新中国成立以来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省级尺度的我国公共服务资源行政区层级配置空间格局
    4.1 公共服务资源行政区层级配置的省际空间格局——以公共文化为例的探析
        4.1.1 公共文化资源行政区层级配置的省际空间分异
        4.1.2 公共文化资源行政区层级配置的省际空间自相关性
    4.2 行政中心在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中具有优势吗?——以公共教育、公共医疗为例的探析
        4.2.1 基于国家级资源配置之省际空间格局的探析
        4.2.2 基于省级资源配置之省域空间格局的探析
        4.2.3 基于副省级城市中省会城市与计划单列市的对比探析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地级尺度的我国公共服务资源行政区层级配置空间格局
    5.1 新中国以来地级区划和城市建制的层级调适
    5.2 地级区划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的层级空间格局
        5.2.1 公共服务资源在地级区划之间的层级配置格局
        5.2.2 公共服务资源在地级区划内部的层级配置格局
    5.3 地级城市公共服务资源层级配置差距的空间效应
        5.3.1 不同行政等级地市级之间公共服务资源层级配置的空间效应
        5.3.2 地级市内部设区市与县级市之间公共服务资源层级配置的空间效应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县级尺度的我国公共服务资源行政区层级配置空间格局
    6.1 地级市内部县级区划上等级公共服务资源的层级配置格局
        6.1.1 基于有代管县(市)的地级市探析
        6.1.2 基于县级区划数量的地级市探析
    6.2 不同隐性等级县级区划之间的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格局
        6.2.1 省直辖(管)县市与地级市代管县市等的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差异
        6.2.2 公共服务资源在不同市辖区之间的空间配置格局
        6.2.3 公共服务资源在自治州内不同县市的空间配置格局
    6.3 县级区划内部的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空间格局
        6.3.1 基于是否县级行政中心的探析
        6.3.2 基于是否重点镇的探析
        6.3.3 基于是否强镇扩权试点镇的探析
    本章小结
第7章 行政区层级对我国公共服务资源空间配置影响机制的模型检验
    7.1 理论假设
    7.2 模型建构、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7.2.1 模型建构
        7.2.2 变量选取
        7.2.3 数据来源
    7.3 分析过程与实证结果
        7.3.1 基于行政区层级差异的检验
        7.3.2 基于是否行政中心的检验
        7.3.3 行政区层级对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影响的空间效应——以地级及以上城市为例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及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研究不足及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1:浙江省县级政府驻地与其他乡镇街道的公共服务资源对比
附录2:浙江省重点镇与非重点镇的公共服务资源对比
附录3:行政区层级对地级及以上城市公共服务资源空间配置影响效应的回归结果
附录4:行政区层级对地级市(设区市)和县级市公共服务资源配置质量影响效应的回归结果
附录5:隐性行政层级对省(自治区)直辖县级市和地级市(地区)代管县级市的公共服务资源配置质量影响效应的回归结果
附录6:“是否省会城市”对地级市公共服务资源配置质量影响效应的回归结果
附录7:“是否自治州政府驻地”对自治州内县级市公共服务资源配置质量影响效应的回归结果
附录8:“是否县级政府驻地”对乡镇级区划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影响效应的回归结果
后记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5)日本历史街区活化中的社区参与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历史街区的“失活”现象
        1.1.2 我国应对“失活”现象的一般途径及其问题
        1.1.3 历史街区活化中社区参与的必要性
        1.1.4 我国社区参与深入的难点
        1.1.5 日本历史街区活化与社区的关联性及研究日本的意义
    1.2 相关概念解析
        1.2.1 历史街区
        1.2.2 活化
        1.2.3 社区及社区参与
    1.3 相关文献综述
        1.3.1 国外相关研究
        1.3.2 国内相关研究
        1.3.3 相关研究小结与启示
    1.4 研究目的与内容
        1.4.1 “如何考量”——构建历史街区活化中社区参与的分析框架
        1.4.2 “如何构成”——总结日本历史街区活化中社区参与的模式和经验
        1.4.3 “如何形成”——分析日本历史街区活化中社区参与模式的形成机理
        1.4.4 “如何借鉴”——提出对我国社区参与历史街区活化的借鉴和启示
    1.5 研究范围、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范围及案例来源
        1.5.2 研究方法
        1.5.3 章节安排与研究框架
2 历史街区活化中的社区参与分析框架构建
    2.1 社区参与分析方法的既往研究及启示
        2.1.1 社区参与的多维分析方法
        2.1.2 对本研究分析框架构建的启示
    2.2 理论基础:社区参与理论
        2.2.1 社区参与的概念内涵
        2.2.2 过程维度
        2.2.3 行为维度
    2.3 实践基础:国外社区参与历史街活化的发展历程
        2.3.1 民间参与历史文化保护的基础
        2.3.2 阶段一:历史文化保护市民运动(二战后~1970年代前期)
        2.3.3 阶段二:基于历史文化资源活用的经济复兴(1970年代~1990年代前期)
        2.3.4 阶段三:社区本位的综合环境营造(1990年代后期~)
        2.3.5 发展趋势
        2.3.6 历史街区活化中社区参与的影响要素分析
    2.4 分析框架构建
    2.5 本章小结
3 活化启动期的参与——以旧三国町发展愿景规划提案为例
    3.1 案例背景:福井县旧三国町简介
        3.1.1 区位及概况
        3.1.2 街区空间格局及其形成过程
        3.1.3 历史建筑
        3.1.4 传统民俗文化——三国祭
    3.2 活化启动期的特征与参与目标
        3.2.1 活化启动期的特征及主要问题
        3.2.2 活化启动期社区参与的目标
    3.3 社区参与的过程维度分析
        3.3.1 调查阶段——专家主导的街区全面调查与解读
        3.3.2 方案阶段——基于问题意识共有的目标愿景设定
        3.3.3 实践阶段——专家持续参与的试点实践和协作体制的初建
    3.4 社区参与的行为维度分析
        3.4.1 参与动员者——当地居民组织和政府的参与行为
        3.4.2 动员协助者——专家团队的参与行为
        3.4.3 被动员者——其他利益相关群体的参与行为
    3.5 活化结果
    3.6 小结与启示
        3.6.1 本章小结
        3.6.2 对我国的启示
4 活化提升期的参与——以佐原地区高中生参与企划为例
    4.1 案例背景:千叶县佐原地区简介
        4.1.1 区位及概况
        4.1.2 佐原的空间格局与文化遗产
        4.1.3 迄今为止的活化活动
    4.2 活化提升期的特征与参与目标
        4.2.1 活化提升期的特征及主要问题
        4.2.2 活化提升期社区参与的主要目标
    4.3 社区参与的过程维度分析
        4.3.1 调查与准备阶段——潜在后继人的选择与参与可能性的判断
        4.3.2 活动方案阶段——活动方案及活动据点设立
        4.3.3 活动实践阶段——以高中生为主体的多种活动的尝试
    4.4 社区参与的行为维度分析
        4.4.1 高中生的参与行为及内部协助体系
        4.4.2 高中生活化参与的外部协助体系
    4.5 活化结果及后续行动
        4.5.1 活化结果
        4.5.2 后续行动及计划
    4.6 小结与启示
        4.6.1 本章小结
        4.6.2 对我国的启示
5 整体过程中的参与——以谷中地区活化协作体制形成为例
    5.1 案例背景:东京都台东区谷中地区简介
        5.1.1 区位及概况
        5.1.2 发展历史
        5.1.3 空间布局及文化资源
        5.1.4 街区活化相关组织
    5.2 活化整体过程中社区参与的目的——过程的连续性
        5.2.1 对城市可持续性的探讨
        5.2.2 街区活化的精神内核——“社区的意图”
    5.3 社区参与的过程维度分析
        5.3.1 启蒙期(1980年代):当地有识之士引领的街区文化和空间的认知
        5.3.2 摸索期(1989~1998):专家支援体制的初步建立
        5.3.3 转折期(1998~2000):多主体协作体制的建立
        5.3.4 提升期(2000~):体制的完善
    5.4 社区参与的行为维度分析
        5.4.1 活化实践组织及其演变
        5.4.2 活化支援组织
    5.5 活化成果及近期变化
        5.5.1 街区活化的成果
        5.5.2 近期活动和变化
    5.6 小结与启示
        5.6.1 本章小结
        5.6.2 对我国的启示
6 日本历史街区活化中社区参与模式的形成机理分析
    6.1 日本城乡发展历程及其对社区参与历史街区活化的影响
        6.1.1 人口的大都市圈聚集——两类市民主体的历史环境保护方式的形成(1960年代~1970年代前期)
        6.1.2 劳动力的短期回流——内生型活化模式的推广(1970年代后期~1980年代前期)
        6.1.3 东京圈的人口再集中——政府的活化参与支援(1980年代~1990年代初期)
        6.1.4 地方城市中心区的衰退——街区活化向生活领域扩张(1990年代~2000年代前期)
        6.1.5 人口减少时代——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地方性活化实践(2000年代后期~)
        6.1.6 日本城乡发展对社区参与历史街区活化的影响总结
    6.2 社区组织基础
        6.2.1 社区自治组织
        6.2.2 民间非营利组织
    6.3 日本行政体制:地方自治与地方分权——公众参与的体制基础
    6.4 历史街区活化相关法律制度及对社区参与的保障
        6.4.1 城市规划法规体系
        6.4.2 文化财保护制度
        6.4.3 风貌控制相关法规
        6.4.4 历史街区营造制度——历史街区营造的地域性保障
    6.5 支援政策
        6.5.1 税收优待
        6.5.2 财政补助
        6.5.3 其他支援政策
    6.6 小结与启示
        6.6.1 本章小结
        6.6.2 对我国的启示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和启示
    7.2 研究创新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 规划工作坊、规划细胞和世界咖啡馆的比较
    2. 三国发展愿景规划的情景及空间战略
    3. 日本非营利组织的分类及设立条件
    4. 《城市规划法》中地域地区的分类
    5. 文化财保护的具体规制手段
    6. 针对财产所有者的税收优待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6)苏联经验与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研究(1949-196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3.1 研究视角
        1.3.2 时空界定
        1.3.3 研究重点
        1.3.4 分析框架
    1.4 研究方法与史料调查
        1.4.1 研究方法
        1.4.2 史料调查
    1.5 相关概念
        1.5.1 苏联经验
        1.5.2 现代城市规划
        1.5.3 城市规划史
        1.5.4 苏联城市规划
    1.6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西方相关研究
        2.1.1 城市规划史研究的发轫与发展
        2.1.2 关于苏联城市规划史的研究
        2.1.3 关于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史的研究
    2.2 国内相关研究
        2.2.1 中国城市规划史研究进展概述
        2.2.2 关于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史的研究
        2.2.3 关于苏联城市规划史的研究
        2.2.4 关于中国现代城市规划苏联影响的研究
    2.3 评述
第三章 苏联城市规划模式的形成及其特征
    3.1 多元构想:列宁时期苏联社会主义城市规划的早期探索
        3.1.1 社会主义理想从空想到现实
        3.1.2 列宁时期开放包容的探索
        3.1.3 重构欧洲城市分散主义
        3.1.4 建构社会集体空间单元
    3.2 国家规训:斯大林时期政治介入后的苏联社会主义城市规划
        3.2.1 亟待明确的城市规划范型
        3.2.2 物质空间领域的政治介入
        3.2.3 城市规划基本原则的统一
        3.2.4 《莫斯科改建规划》的示范
    3.3 苏联城市规划模式的基本特征
        3.3.1 指导思想:对人的普遍关怀
        3.3.2 运作体制:全方位的计划性
        3.3.3 工作方法:整合现代科学技术
        3.3.4 设计手法:承袭传统空间形式
    3.4 小结
第四章 “主动转向”苏联经验: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的逻辑起点(1949-1952)
    4.1 近代城市规划的欧美渊源及其延续
        4.1.1 近代城市规划的欧美渊源
        4.1.2 城市规划欧美经验的延续
    4.2 城市规划欧美经验与苏联经验的博弈
        4.2.1 苏联城市规划作为思想的启蒙
        4.2.2 外部参照转变带来的观念冲突
    4.3 除旧布新:城市规划思想改造
        4.3.1 规划思想改造的必要性
        4.3.2 清扫欧美城市规划遗留
        4.3.3 彻底转向苏联城市规划
    4.4 缘由解析:城市规划转向苏联经验的历史逻辑
        4.4.1 冷战两极格局的必然
        4.4.2 中苏相同的制度与体制
        4.4.3 苏联规划模式的示范性
    4.5 小结
第五章 “导入接受”苏联经验: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的基础模式(1953-1956)
    5.1 城市规划的“学苏热潮”
        5.1.1 参照苏联模式推行工业化
        5.1.2 以苏为师作为一种社会信念
        5.1.3 苏联城市规划专家的实践融入
        5.1.4 苏联城市规划理论的全面导入
    5.2 城市规划历史性的“发生”
        5.2.1 联合选厂中的综合协调作用
        5.2.2 土地使用分配上的现实困境
        5.2.3 苏联城市规划专家积极推荐
    5.3 城市规划基本理念的初始确立
        5.3.1 角色定位:工业为主导
        5.3.2 计划属性:规划定额指标
        5.3.3 蓝图属性:物质空间设计
        5.3.4 形式布局:古典主义倾向
    5.4 城市规划运行体制与工作框架的初步搭建
        5.4.1 “重点建设城市”方针
        5.4.2 规划权力集中的运作体制
        5.4.3 初步适应的工作框架
    5.5 小结
第六章 “融合转化”苏联经验: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的自立路径(1957-1965)
    6.1 城市规划本土意识萌发的关联因素
        6.1.1 社会政治环境的转向
        6.1.2 城市规划行业危机的发生
        6.1.3 苏联规划模式的“排异反应”
    6.2 城市规划外部参照坐标的转换
        6.2.1 苏联城市规划专家境遇之变
        6.2.2 波兰城市规划专家的中国行
        6.2.3 面向更多国家的理论引介
    6.3 对苏联模式城市规划的理念反思与方案修正
        6.3.1 反思苏联城市规划定额
        6.3.2 反思苏联形式布局美学
        6.3.3 修订苏联蓝图式规划方案
        6.3.4 从苏式街坊到三级结构小区
    6.4 粗线条快速规划:运作体制的全方位改造
        6.4.1 城市规划从重点城市到中小城市
        6.4.2 中小城市开展城市规划的困境
        6.4.3 城市规划运作体制的全方位改造
    6.5 城市区域规划:工作框架的自主拓展
        6.5.1 苏联专家“扩大既有市区”方案
        6.5.2 现实困境:粮食危机与空间危机
        6.5.3 前奏:外国专家意见与扩添用地
        6.5.4 《上海区域规划示意草图》的编制
    6.6 小结
第七章 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特征分析
    7.1 正向演进:城市规划基本理念
        7.1.1 城市规划作为动态的过程
        7.1.2 城市规划定额的适时适地
        7.1.3 古典主义形式美学的扬弃
    7.2 两面性:城市规划运作体制
        7.2.1 程序性、系统化的体制
        7.2.2 应急性、反应式的体制
        7.2.3 规划运作体制的两面性
    7.3 三层次:城市规划工作框架
        7.3.1 城市总体规划
        7.3.2 近期建设规划
        7.3.3 城市区域规划
    7.4 混合的谱系:城市规划范型
        7.4.1 范型转换:苏联经验取代欧美经验
        7.4.2 范型确立:苏联经验的全面主导
        7.4.3 范型流变:欧洲经验再次引入与本土探索
        7.4.4 范型呈现:一个混合的谱系
    7.5 小结
第八章 结语
    8.1 中国现代城市规划苏联经验的辩证考察
        8.1.1 作为体制性根系的苏联经验
        8.1.2 苏联规划经验的消解策略
        8.1.3 苏联规划遗产的有益借鉴
    8.2 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的特征与启示
        8.2.1 与工业化捆绑的城市规划
        8.2.2 回归公共利益的价值属性
        8.2.3 城市规划与政治的平衡
    8.3 今日城市规划发展的历史经验借鉴
        8.3.1 从“另起炉灶”到“渐进变革”
        8.3.2 基于本土情境的规划体系建构
        8.3.3 回归地域文化的技术方法探索
    8.4 后续研究展望与本研究的不足
        8.4.1 可待开展的研究主题
        8.4.2 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图表来源
参考文献
附录1:中国现代城市规划(1949-1965)大事记
附录2: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与科研获奖
后记

(7)小农现代转型背景下的“韧性乡村”认知框架和营建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背景:“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村建设新趋势
        1.1.1 “大国小农”格局的现实背景
        1.1.2 小农现代转型的迫切需求
        1.1.3 乡村不断受到动态风险的挑战
    1.2 基本概念的界定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定位:研究问题的提出
        1.3.2 研究目的
        1.3.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4.3 论述框架
    1.5 研究特点与可能的创新点
2 国内外相关研究解析
    2.1 响应危机、以问题为导向的乡村人居环境理论演进
        2.1.1 国外乡村理论研究动态
        2.1.2 国内乡村研究发展趋势
    2.2 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政策与实践评析
        2.2.1 国外相关政策与实践启示
        2.2.2 国内乡村政策与营建实践
    2.3 本章小结
3 “韧性乡村”的理论基础
    3.1 乡村作为复杂适应系统的基础认知
        3.1.1 传统概念下的系统论
        3.1.2 复杂适应系统
        3.1.3 乡村作为复杂适应性系统的基础认知
    3.2 韧性城市和韧性乡村
        3.2.1 韧性城市:从防灾到应对多元化风险
        3.2.2 韧性乡村:从突变扰动到渐变扰动
    3.3 分析工具与研究逻辑搭建
        3.3.1 “韧性乡村”评估方法
        3.3.2 乡村营建的三向度:空间、产业、主体
        3.3.3 “路径、构成、维度”的研究逻辑
    3.4 本章小结
4 外部扰动下乡村营建要素特征的动态演化与韧性状态评估
    4.1 传统自洽时期:重农思想下的乡村自组织(-1949):
        4.1.1 土地、赋役与基层管理的制度演进
        4.1.2 重农思想下的人口自组织活力
        4.1.3 家庭组织化、兼业化的生产行为
        4.1.4 乡里共同体下的村落建设
        4.1.5 乡村主体不断适应的韧性系统
    4.2 二元限制时期:国家意志下的乡村他组织(1949-1978)
        4.2.1 乡村开放性的制度限制
        4.2.2 他组织压力下的逆城镇化
        4.2.3 集体化的农工分化
        4.2.4 节俭单一化的空间建设模式
        4.2.5 半开放系统的韧性僵化
    4.3 快速变革时期:市场导向下的乡村原子化(1978-2002)
        4.3.1 转型期下的村庄自治
        4.3.2 单向流入城市的乡村人口
        4.3.3 城镇化中的产业发展起落
        4.3.4 设计初步介入下的自主建设浪潮
        4.3.5 主体原子化的韧性危机
    4.4 重构转型时期:乡村产业分异下的韧性异化(2003-2017)
        4.4.1 以城带乡的城乡统筹制度新阶段
        4.4.2 农业型乡村:弱势化与空废化
        4.4.3 工贸型乡村:大小共同体下的就地城镇化和空间城镇化
        4.4.4 旅游型乡村:外源式与内生式的分异
    4.5 “乡村振兴”战略(2017—):何为农业型乡村的韧性发展路径
    4.6 本章小结
5 “韧性乡村”认知框架的要素识别与机制解析
    5.1 系统韧性建构的先决条件:开放性
        5.1.1 开放性的衡量指标和影响因素
        5.1.2 当前时期的乡村系统开放性
    5.2 韧性演化的决定要素:主体组织化与话语权
        5.2.1 主体组织化
        5.2.2 主体话语权
    5.3 韧性演化的表观特征:产业与空间的复杂性
        5.3.1 主体适应力作用下产业与空间的演化机制
        5.3.2 产业与空间复杂性对系统韧性的反馈机制
    5.4 本章小结
6 “韧性乡村”的营建策略与方法
    6.1 主体:赋权转型小农的乡建共同体建构
        6.1.1 融合内外部动力的乡建共同体
        6.1.2 转型小农的主体话语权赋权
    6.2 产业:多元复合产业链的深化与延长
        6.2.1 产业链内涵
        6.2.2 深化:组织化和品质化的农业生产
        6.2.3 延长:灵活多元的产业格局
    6.3 空间:综合韧性目标下的适应更新
        6.3.1 作为生态基底的空间营建
        6.3.2 协同产业发展、村民交往的“乡村性”支撑
        6.3.3 利于社区认同的空间设计
    6.4 基于情景规划的“韧性乡村”营建方法
        6.4.1 应对不确定性的情景规划内涵
        6.4.2 “韧性乡村”的情景规划营建方法
        6.4.3 营建策略实施的原则
    6.5 本章小结
7 实证研究:遂昌古坪村的“韧性乡村”实证营建
    7.1 案例选取与研究视角
        7.1.1 案例选取背景
        7.1.2 研究目标
    7.2 要素特征提取与发展定位
        7.2.1 古坪村要素特征的田野调查
        7.2.2 发展风险与定位
    7.3 “团结大乡建”共同体的主体动力
        7.3.1 共同体建构
        7.3.2 政治话语赋权:公共参与机制
        7.3.3 资本话语赋权:法人乡建模式
        7.3.4 知识话语赋权:“小美”公益助农平台
    7.4 多情景的产业策划
        7.4.1 产业链复合化:产业多元联动
        7.4.2 两种发展情景界定
        7.4.3 时间动态性:时节适应补足
    7.5 适应性更新的空间韧性营建
        7.5.1 生态安全格局:环境保护与宜居生活的协调
        7.5.2 画里浙南乡村:景观与文化的多重乡村性体验
        7.5.3 主客共享空间:日常生活空间的激活
    7.6 本章小结
8 结语
    8.1 总结与启示
        8.1.1 研究总结
        8.1.2 研究启示
    8.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8)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研究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状况
        1.2.2 国内相关研究状况
        1.2.3 研究现状的简要述评
    1.3 核心概念释义
        1.3.1 小城镇
        1.3.2 新型城镇化
        1.3.3 治理与善治
        1.3.4 生态治理现代化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
第2章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的理论基础
    2.1 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的理论分析基础
        2.1.1 马克思主义城市化理论
        2.1.2 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
        2.1.3 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
    2.2 新型城镇化与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的内在逻辑
        2.2.1 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有利于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
        2.2.2 新型城镇化推动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的进程
        2.2.3 新型城镇化与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的高度契合
    2.3 理念、主体、方式和制度的现代化: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
        2.3.1 基于绿色发展的治理理念现代化
        2.3.2 基于复合型结构的治理主体现代化
        2.3.3 基于行为手段的治理方式现代化
        2.3.4 基于可持续性的治理制度现代化
第3章 长三角地区小城镇生态治理的历史演变与现实困境
    3.1 长三角地区小城镇及其生态环境问题
        3.1.1 长三角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3.1.2 长三角地区小城镇的基本特征
        3.1.3 长三角地区小城镇生态环境问题
    3.2 长三角地区小城镇生态治理的历史演变
        3.2.1 长三角地区小城镇生态治理的历史过程
        3.2.2 当前社会变革对小城镇生态治理的挑战
    3.3 长三角地区小城镇生态治理的现实困境
        3.3.1 主体结构单一阻碍协同治理的实现
        3.3.2 管理方式落后制约生态治理效率
        3.3.3 制度缺位造成资源投入与服务供给不足
第4章 小城镇生态治理困境的原因分析
    4.1 理念性原因:小城镇生态治理理念发展滞后
        4.1.1 绿色发展理念不足
        4.1.2 镇村生态文化断裂
    4.2 主体性原因:小城镇生态治理主体结构失衡
        4.2.1 生态治理主体结构单一
        4.2.2 多元主体协同失效
    4.3 行为性原因:小城镇生态治理方式落后
        4.3.1 生态治理法治化能力欠缺
        4.3.2 生态治理文明化程度不够
        4.3.3 生态治理民主化不充分
        4.3.4 生态治理缺乏科学手段
    4.4 制度性原因:小城镇生态治理制度缺位
        4.4.1 生态治理制度供给不足
        4.4.2 生态治理制度运行不畅
第5章 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的理论思路
    5.1 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的理念向度
        5.1.1 小城镇生态治理理念的基本构成
        5.1.2 小城镇生态治理理念的实践原则
    5.2 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的主体向度
        5.2.1 复合型生态治理结构的构建
        5.2.2 生态治理主体整体性功能的最大化
        5.2.3 多元生态治理主体的协调互动
    5.3 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的行为向度
        5.3.1 生态治理方式现代化的物质动因
        5.3.2 民主、文明、法治和科学的生态治理方式
        5.3.3 生态治理方式现代化的行动准则
    5.4 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的制度向度
        5.4.1 政府与市场融合下的制度设计
        5.4.2 回应现实需求的生态治理制度供给
        5.4.3 面对生态治理实践的制度动态演进
第6章 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的实践路径
    6.1 推进小城镇生态治理理念的现代化
        6.1.1 树牢新时代”两山论”的生态思想
        6.1.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治理理念
        6.1.3 培育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观
        6.1.4 重塑以生态价值观为准则的镇村生态文化
    6.2 推进小城镇生态治理主体的现代化
        6.2.1 完善小城镇生态治理的主体结构
        6.2.2 发挥小城镇多元生态治理主体的生态职能
        6.2.3 实现小城镇多元生态治理主体的合作共治
    6.3 推进小城镇生态治理方式的现代化
        6.3.1 生态治理方式的民主化
        6.3.2 生态治理方式的法治化
        6.3.3 生态治理方式的文明化
        6.3.4 生态治理方式的科学化
    6.4 推进小城镇生态治理制度的现代化
        6.4.1 完善小城镇生态保护与管理的法律制度
        6.4.2 健全小城镇生态治理的运行机制
        6.4.3 创新小城镇环境公共服务的供给制度
第7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导论
    (一) 选题由来与研究意义
        1.研究经历与选题由来
        2.问题意识与选题意义
    (二) 研究现状与简要述评
        1.现有研究情况与总体把握
        2.现有研究视角与理论范式
        3.现有研究内容与分析范式
        4.简要分析与述评展望
    (三) 研究思路与基本概念
        1.分析思路与研究框架
        2.基本概念
    (四)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1.研究方法
        2.资料来源
    (五) 创新之处与主要限度
        1.创新之处
        2.主要限度
二、中国共产党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发生逻辑
    (一) 社会转型:党领导社会建设面临的新情况
        1.社会分层
        2.社会流动
        3.社会组织
        4.社会分工
    (二) 社会失范:党领导社会建设遇到的新问题
        1.民主问题:公民权生长与自治制度不完善
        2.民稳问题:单位制度解体与管理主体缺失
        3.民生问题:公共需求增长与公共产品短缺
        4.精神文明建设问题与核心价值体系的统领
    (三) 社区建设:党领导社会建设作出的新选择
        1.顶层设计:中央领导同志关于社区建设必要性的论述
        2.制度安排:中央政策规章关于社区建设必要性的阐述
        3.变迁轨迹:党对社区建设道路的认识过程与理论趋向
三、中国共产党关于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体系
    (一) 轴心体系:统领的社区建设理论
        1.社区建设轴心体系理论的总体性探索
        2.社区建设轴心体系理论的概念性图式
    (二) 中轴核心:新型社区共同体理论
        1.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新型社区共同体理论的探索
        2.党的各次全会关于新型社区共同体理论的精神
        3.中央政策规章关于新型社区共同体理论的阐述
    (三) 外围结构:链接的四大支柱理论
        1.居民自治:社区民主与社区党建理论
        2.管理有序:社区体制与社区治理理论
        3.服务完善:社区民生与服务均等理论
        4.文明祥和:社区文明与和谐文化理论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城市社区建设的实践成效
    (一) 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实践发展阶段的总体把握
        1.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实践的发展历程及其脉络
        2.学术界对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发展阶段的概括
        3.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实践和发展阶段的再判断
    (二) 发展基层民主:居民自治理念下的社区民主建设实践
        1.稳步推进:党领导的居民自治发展总态势
        2.民主选举:内生人民民主思想的社区实践
        3.民主决策:渗透协商参与理念的社区探索
        4.民主管理:实现自我治理目标的社区实验
        5.民主监督:颠覆传统官民位序的社区创造
        6.其它各地社区民主与居民自治的实践发展
    (三) 维护社会稳定:管理有序理念下的社区管理建设实践
        1.建立新型的社区组织体系
        2.建立新型的社区管理体制
        3.总体性模式、街道办模式和工作站模式
        4.其它各地社区治理与管理体制创新实践
    (四) 实现民生民本:服务完善理念下的社区服务建设实践
        1.社区服务实践:变迁过程与总体发展状况
        2.社区服务设施:拥有量和覆盖面不断增加
        3.社区服务队伍:规模化、专业化、规范化
        4.社区服务机制:多主体参与和多方式供给
        5.社区服务投入:各级财政支撑与分类指导
        6.各地发展社区服务的典型案例与创新实践
    (五) 建设精神文明:文明祥和理念下的社区文明建设实践
        1.创建文明祥和社区实践的总体发展
        2.各地建设文明祥和社区的实践探索
五、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创造的核心价值
    (一) 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
        1.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已形成且是经受住了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体系
        2.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3.党的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二) 党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经验为统筹城乡社区发展奠定基础
        1.党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社区建设经验
        2.党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经验为全面开展城市社区建设拓宽了发展空间
        3.党的城市社区建设实践经验为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了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目录

四、宁波市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研讨会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 [1]水网格局影响下的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地区历史城镇发展与变迁[D]. 汪艳. 东南大学, 2019(01)
  • [2]宁波甬江地区城市山水系统营造思想研究[D]. 马盟雨.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3]基于资源禀赋与活力提升的传统村镇保护更新方法研究[D]. 后文君. 东南大学, 2019
  • [4]我国公共服务资源的行政区层级配置空间格局及影响机制研究 ——以文化、教育、医疗为中心[D]. 袁锦贵.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5]日本历史街区活化中的社区参与模式研究[D]. 高沂琛. 浙江大学, 2019(01)
  • [6]苏联经验与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研究(1949-1965)[D]. 许皓. 东南大学, 2018(05)
  • [7]小农现代转型背景下的“韧性乡村”认知框架和营建策略研究[D]. 徐丹华. 浙江大学, 2019
  • [8]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生态治理现代化研究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D]. 黄军. 华东理工大学, 2019(01)
  • [9]中国共产党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张大维. 华中师范大学, 2010(12)
  • [10]宁波市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研讨会综述[J]. 牧文. 宁波经济, 1997(06)

标签:;  ;  ;  ;  ;  

宁波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研讨会纪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