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说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论文文献综述)
韩丽彦[1](2013)在《论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文中研究说明文化软实力研究是一项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重大课题。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加突出,提高文化软实力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战略重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过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硬实力不断增强,但文化软实力发展相对缓慢。面对世情、国情的新变化,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面临诸多机遇和挑战。在机遇和挑战面前,如何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使我国文化软实力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与一个世界大国应该具有的地位相称,使我国以更强的综合国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成为我国文化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探讨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问题,意义重大。目前,学术界对于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还没有形成成熟的、完善的理论体系。鉴于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研究的现状,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尝试对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基本理论、战略意义、机遇和挑战、原则和途径作进一步探讨,形成关于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较为系统的认识。本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理论研究。由什么是文化软实力,为什么要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如何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这样的框架构成。在引出文化软实力之前,对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建设思想作一梳理,意在强调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建设的重视,这也成为了本篇论文的铺垫和理论支撑。整篇论文由导论、主体部分四章、结束语构成。导论部分介绍了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研究现状综述,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的难点、创新点和不足之处四部分内容。第一章是我党一贯重视文化建设:这一部分追根溯源,先从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的文化建设思想谈起,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文化建设思想到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文化建设思想再到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文化建设思想,最后到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文化建设思想,直至党的十八大把提高文化软实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将本文的论题提高文化软实力最终引出。第二章分析了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意义。首先,对什么是文化软实力作了简单高度概括并对其具体内涵进行了详细阐述。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的文化、核心价值观、社会制度、外交政策等对内发挥的凝聚力和对外产生的影响力。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本文从从五方面对这一内涵进行了详细解释。具体来说,文化软实力是一种通过吸引而非强制或者给别人施以恩惠来达到自己所想要的目的的能力。它有两个向度,向内和向外:向内是讲文化的内部凝聚力,它内聚和积累本国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吸收外来优秀文化信息,创造出适合时代发展的凝聚力、向心力;向外是讲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它敞开为一种实在的竞争力、协调力,能够对世界各国产生实实在在的影响力。它是相对于硬实力而言的,和硬实力同等重要,并不是所有的文化都是软实力。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文化软实力与综合国力的关系:文化软实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软实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突出了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其次,主要从对内和对外两方面论述了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意义:提高文化软实力对内有利于增强向心力和凝聚力;对外有利于增进亲和力和影响力。第三章对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探讨。首先,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面临的机遇:一是经济社会建设成就辉煌,主要从经济和社会民生两方面进行分析。经济方面,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为提高文化软实力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社会民生方面,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快速增长,为文化发展拓展了巨大空间。二是国家加快推进文化建设,包括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文化资金投入上的增加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等。三是国家扩大文化国际交流,主要从文化的走出去、请进来两方面进行了分析。其次,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面临的挑战: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不平衡;文化领域改革相对滞后;多样化社会思潮冲击一元化指导思想,主要对新自由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实用主义思潮冲击一元化指导思想进行了分析。第四章主要论述了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原则和途径。原则重点谈了三原则,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和坚持文化多样性。对如何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本文主要提出了三方面的对策,第一,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一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二是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第二,继承、借鉴与创新,包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对外来文化的借鉴和文化创新。第三,深化文化领域改革开放。首先,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跟发展国家硬实力对接:一是实现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二是建设文化强国;三是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四是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其次,统筹对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一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与和谐世界;二是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结语部分对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行了进一步的强调,并对如何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作了进一步阐述。
刘明福,王忠远[2](2014)在《习近平民族复兴大战略——学习习近平系列讲话的体会》文中提出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人物。时势造英雄,英雄人物总是从时代风云中脱颖而出。英雄创时代,在时代的潮头,总是挺立着指点江山、运筹帷幄的英雄。古今中外人类历史上威武雄壮的伟大时代,无一不是大众与伟人同声合唱,时势与英雄交相辉映。创新型国家,需要创新型政治家。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政治家的领导力和创新力,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一个没有杰出政治家的国家,难以有声有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缺乏大政治家的大国,难以在全球出类拔萃。建设创新型国家,首先需要创新型
徐龙建[3](2019)在《文化自信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化自信问题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党和国家在新时代背景之下最为关注的重点问题。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自信问题,他反复强调: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伟大复兴”。可见,文化自信是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后又一个迫切需要关注和研究的问题。本文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在深入学习、深刻领会、深度总结前人研究的成果上,进一步集中阐发了文化自信的价值蕴含、内涵特征、实践要求;从而,直面剖析文化自信所面临的现实困境;最终,明确文化自信提升路径,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本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从问题的提出、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等六个方面进行了说明,是对全篇论文研究的整体综述和有力支撑。正文分五章进行论述。第一章主要论述了文化自信的必要性问题,即文化自信于国家、于民、于中国共产党的丰富价值蕴含。首先,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来说,它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内源动力,主要表现为文化自信有助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有利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有益于推动国际文化交流。其次,对于中华民来说,它是实现中华民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保证,主要表现为文化自信涵育了坚定中国道路的心理基础、滋养了弘扬中国精神的思想源泉、提供了凝聚中国力的智力保障。最后,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它是巩固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的理论支撑,主要表现为文化自信守护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塑造了国家核心价值观、促进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第二章主要论述文化自信的内涵及特征。文化自信内涵丰富,它既体现了文化的主体,即国家、民、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也集中展现了文化主体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文化自信具有时代性、科学性、民性、开放性、实践性和可塑性等基本特征。文化自信与其它三个自信相辅相成,其中道路自信深层次蕴含着文化自信,理论自信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中,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则源于制度构建的文化传统,四个自信互相作用,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特征。第三章主要论述了文化自信的实践要求。本章首先对文化自信的生成和发展轨迹进行历史考察,即文化自信历了文化自省、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三个阶段。文化自省阶段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指导下对中华文化树立的正确自我认知阶段。文化自觉阶段主要是指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动作为和历史担当的阶段。文化自信阶段主要是指进入新时代,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在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优质、独特、先进的内涵特质基础之上,对自身文化所具有的理念价值、吸引力、发展力、影响力而持以的积极状态和坚定信念的阶段。文化自信的基本依据主要有三,一是中华民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塑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精神气质;二是中国特色革命文化的基因生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时代品格;三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承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现实优势。同时,坚定文化自信有三项原则要求,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思想的引导。第四章主要论述文化自信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即文化自信的现实困境,探讨了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需直面的是错误社会思潮的纷扰,具体表现在文化复古主义思潮的干扰、文化虚无主义思潮的干扰和封建主义残余文化的干扰。其次要面对的是来自西方文化的挑战,具体表现为文化交流中西强我弱的文化态势、文化渗透战略的威胁、反共主义意识形态的侵蚀。最后要面对的是我国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制约,具体表现为文化空间发展不平衡的制约、文化供求两端不平衡的制约,以及文化要素动能发挥不充分的制约。第五章主要论述文化自信的提升路径,即在文化自信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和挑战的基础之上,立足实际,提出相应的对策。坚定文化自信,我们需要在创新发展中增强文化自信、在开放交流中增进文化自信、在深化改革中提升文化自信。我们既要看到自己传统文化的优质部分,认清自身文化的劣质部分,明确完善的方向,建立应有的自信;又要辩证取舍对待人类其它文化,吸收其优质文化的精髓;同时,也要深化改革,为文化自信营造良好的氛围,应对实践发展对现实文化的要求,创新普世和合适的新文化。真正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守正创新中科学发展,在互鉴交流中拓宽行稳,在深化改革中强基固本。结语部分对论文再次进行了简要总结,并结合文章,阐述对文化自信的强烈愿景,以及表达对实现文化自信的坚定信心。
徐稳[4](2012)在《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自从2011年11月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以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总体目标中上升到国家战略构建的层次。历史经验也告诉我们,无论中外,抑或古今,能够成为世界强国的历来都是文化强国,而能够成为文化强国又无不与执政党的文化能力关系密切,历史经验及教训已经证明执政党能否引领先进文化决定一个国家执政党的成败。因此,研究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评估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的现状、探索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增强的路径,意义尤显重大。本论文的目标在于通过探索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的内涵构成、形成背景、历史过程、现状审视及战略地位,形成关于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能力研究的系统认识,以便为中国国家战略选择和国内政策提供参考。论文内容主要包括六个组成部分:第一,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的内涵及构成;第二,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的战略地位;第三,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提升的机遇与挑战;第四,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存在问题的成因与分析;第五,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的历史过程和基本经验;第六,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提升的路径选择。对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内涵与构成的探索和研究是围绕着引领、先进文化、能力的定义而展开的。试图厘清三个问题:第一,引领不同于建设。“建设”的含义有三层:一是建立、设置;二是陈设布置;三是创建新事业或增加新设施。从文化角度来理解,“建设”是指充实一种新精神。“引领”最基本的含义有两层:一是引导;二是领导。从这些意义上来看,引领的内涵远比建设的内涵丰富。第二,所以说,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远比建设先进文化能力结构复杂、内容丰富,中国共产党建设先进文化能力是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结构的一部分。第三,具体来讲,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主要包括选择能力、创新能力、决策能力、传播能力、安全防御能力及文化领导权建设能力。有关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的战略地位的研究是依据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战略、文化软实力战略、文化强国战略三个层面上站开的。本文认为,第一,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是其执政能力的“软核”;第二,提升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现实战略选择;第三,增强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实现的支点。有关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提升的机遇与挑战研究是围绕全球化背景和社会条件两个层面展开的。本文认为:第一,通过探索全球化趋势对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的挑战,使中国共产党能够及时做出回应和对策选择,从而对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第二,通过对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形成的现实条件的分析,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的提升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借鉴中国共产党在引领先进文化建设中的经验的必然结果;关于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的现状评估是依据“五力”而不是“六力”而展开的。原本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的能力包括选择能力、创新能力、决策能力、传播能力、安全防御能力及文化领导权建设能力等六个方面的能力。中国共产党从一诞生就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这一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并一直致力于把马克思主义文化中国化,中国共产党人有很强的先进文化选择能力可见一斑,所以本文不打算对中国共产党先进文化选择能力现状做重复的考量,而是从五个方面对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的现状进行分析,得出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需要提升的结论。关于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的历史过程及基本经验研究是围绕着对中国引领先进文化过程的梳理及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引领先进文化的经验教训的分析两个方面展开的。本文认为:第一,通过对中国引领先进文化过程的梳理,更加清晰认识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是在一定的历史积累的基础上形成的;第二,对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的经验的分析、研究和借鉴,是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提升的历史依据。关于增强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的路径选择的研究与关于关于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的现状评估是对应的,也是围绕着“五力”而展开的。本文认为,根据对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的现状分析,我们应当从五个方面以打造和提升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第一,围绕着三个方面解决中国文化原创能力匮乏问题:一是开掘中国文化主体的创造意志和能力,增强中国文化主体的文化自觉意识和自信;二是改革僵化的文化体制和机制,鼓励创造、容纳多元的自由、开放的文化氛围;三是净化社会环境,让原创力成为一种公共意识。第二,从三个方面提升中国共产党先进文化的决策能力:一是在文化决策过程中要注重文化政策的整体性;二是提高预测能力和前瞻性能力,增强文化政策的及时性;三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提高革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的能力。第三,从四个方面入手以增强中国共产党文化传播力:一是提升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缩小和西方传媒传播力的差距;二是更新文化传播理念,改革文化传播体制以建立有效、合理的传播机制;三是研究文化传播规律,创新传播模式、手段和方法;四是研究受众特点,根据受众选择传播内容。第四,从四个方面入手提升中国共产党先进文化安全防御能力:一是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安全防御能力;二是提高中国传统文化安全防御能力;三是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全防御能力;四是增强中国话语权安全防御能力。第五,从四个方面入手提高中国共产党先进文化领导权建设的能力:一是重视意识形态领导权建设;二是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三是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能力;四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论文除了导论外、结语外,有七章构成,其主旨的内在逻辑和框架如下:第一章,分析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的内涵及构成,这是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研究的逻辑起点;第二章,分析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的战略地位,这是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研究的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三章,探索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形成的机遇与挑战,这是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研究的现实维度;第四章,对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的现状进行评估,以期对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的能力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评价;第五章,考察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形成的历史过程,借鉴中国、苏联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经验教训,可以清晰认识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的历史过程和条件;第六章,选择合适的路径以增强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这是本文的落脚点。
王瑞香[5](2019)在《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正如世界观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指导一样,文化观也是人们认识文化和发展文化的指导。所谓文化观,是指一定主体对文化的本质、结构、内容、特征、价值及推动文化发展的实践行动等问题的认识和观点。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文化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文化理论和文化实践。党的十九大指出:“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正确的文化观是正确认识文化并开展科学的文化实践的基础和前提,既能凝魂聚气,又能固本培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途中,立足当代中国现实,在新的时代语境和实践条件下不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是引导人们在全球化时代文化交流交锋交融中,在扩张与反扩张、渗透与反渗透的博弈中,坚持正确的文化发展方向,筑牢稳固的文化阵地,能为全体中国人民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价值、汇聚中国力量提供精神指引。本文以“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为研究对象,以“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发展’”作为研究重点,从动态视角考察这一文化观的发展,旨在解决“什么是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怎样对待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这一线索性问题。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文化建设的实践和理论的并行发展历程的脉络梳理,揭示这一文化观发展的发展基础、发展轨迹以及发展主题,总结其发展过程的主要经验及重要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得出必然结论:在新时代新的实践中对待这一文化观的科学态度只能是:“坚持和发展”。全文由导论和正文六章组成,各章大致的思路和内容如下:研究任何问题,都需要对这一问题所涉及到的核心概念和内涵进行清晰地界定,才能明确研究这一问题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因此导论部分首先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意义;明确论文的研究对象是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并对与研究对象相关的核心概念予以界定;对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以及创新之处进行了概述,作为研究开展的前提性问题。第一章主要探讨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发展基础问题。恩格斯说过:“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就从哪里开始”。研究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发展的逻辑起点,自然要全面阐述这一文化观发展的基础。实践是理论之源。作为一种意识形式,它必然与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践紧密相关。这个实践既有过去历史实践教训的深刻总结,也有当代现实实践的理性把握。“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横向看世情,纵向看国情,内向看党情”,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应有的视野。经历了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曲折和挫折,亲睹了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的兴衰与成败,在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建设的现实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应该从更深层次的文化层面来分析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教训和经验,并以此为鉴,建构科学的文化观。党的这一文化观的发展有科学的理论来源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其中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等人的文化观是其确立并发展的理论来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这一文化观的深厚根基,对外来有益文化的吸收又丰富了这一文化观的形式及内容。此外,中国共产党本身高度的文化自觉、丰厚的理论素养和杰出的创新精神以及坚定的为民情怀是这一文化观得以不断发展的主体条件。第二章主要是对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发展轨迹进行梳理。从每一个阶段所处的时代条件和国际国内语境出发进行考察,才能观照这一文化观在不同时期的外在阶段性特征,进而把握其发展的内在固有规律。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发展轨迹,经历了初创阶段——形成阶段——接续发展——最新发展四个阶段,相对应的文化观的核心内容也经历了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谐文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演进。需要指出的是,对这一过程的梳理清晰地展现了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践并行发展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彰显了文化继承性和创新性相统一的特征。第三章主要解决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发展主题是什么的问题。在前面内容对党的文化观发展历程纵向梳理的基础上,本章通过对“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对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核心问题的准确回答,从横向向度揭示这一文化观的基本架构。一是从发生、本质内涵、结构、内容、特征、地位几个方面回答“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问题,二是从“提高自觉、增进自信、发展文化、坚定道路、建设强国”几个方面回答“怎样对待”的问题,这样,就把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内容架构清晰地勾画出来了。第四章主要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化观发展的主要经验的总结。正是在梳理文化实践和文化观的逻辑演进这一理论与实践并行发展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发展的主要经验就可以总结如下:系统地来看,主要是做到了四个“始终坚持”:第一,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是中国共产党建构正确的文化观的科学指南,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要求坚持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第二,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实践提供了文化发展中亟待解决的时代性问题,而“问题是时代的强烈回音”,因此坚持实践第一就要坚持问题意识,在解决问题中不断推动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发展。第三,始终坚持一脉相承、与时俱进。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体现了继承性和创新性的统一:继承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基本精髓;同时不断赋予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时代性内涵以对其进行创新,才能开辟党的文化观的新境界;将不同时期的文化观进行有机整合是坚持继承和创新的最佳结合点。只有这样,才能使党的文化观永葆生机与活力。第四,始终坚持依靠群众、源源不断地汲取群众智慧。人民群众作为文化创造的主体,其实践活动不仅为党的文化观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而且直接推动了其文化观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根植于群众并依靠群众,党的文化观内容上体现了人民群众实践的成就,形式上也吸收了群众理论创新的最新表达,是科学性和大众性相统一的典范。第五章主要是阐述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发展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通过从发展基础——发展轨迹——发展主题——发展经验这一逻辑理路对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发展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加以理性分析,因而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发展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就不难总结了。从理论价值方面,一是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二是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也推动了中国共产党文化观发展范式的转型。在文化自信相对于道路、理论和制度自信而言是更深沉、更基础的自信的视野下,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发展的实践意义就在于:第一,有利于全面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增进文化自信;第二,为更加自觉地推进文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指导,从而在实践中不断开创文化建设的新局面。第三,作为文化观的主体,中国共产党也自然在这一理论探索和现实实践中提升了文化素养,提高了治国理政的能力和水平。第六章是在前五章解决了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以及这一文化观的发展是什么及怎样对待问题的基础上,回答了在新的实践中“怎样对待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这一重大现实问题,这可以说是针对前面问题的分析把握之后得出的必然结论。实践永无止境,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发展也是永无止境的。坚持和发展,是在新时代的新实践中对待这一文化观的科学态度。最重要的是在新的实践中继续开拓创新,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发展的新境界。这是中国共产党应有的文化自觉。而科学的文化观是提高文化自觉的指引和遵循,为了确保文化观的科学性,正确的态度是在新的实践中既要坚持这一文化观一脉相承的基本原则,同时又要在新的实践中不断发展它。为此,既要看到,新时代新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发展面临着良好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的严峻的考验,必须对这一时代语境有清晰而理性的把握。在这一前提下,新的实践中坚持发展党的文化观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来探讨。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是坚持发展这一文化观的根本要求;而坚持发展的具体路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一要学习,回到阐明和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文本、着作和学术研究成果中,获得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认识,并将这些内容内化为构建自己的文化观的基本依据;二要践行,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用这一文化观指导文化实践,同时在实践中修正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已经过时的内容;三要创新,从内容、形式以及传播方式上实现对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发展。
陈晶莹[6](2018)在《习近平关于文化强国建设战略思想研究》文中指出步入新时代,中国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文化建设展现出蓬勃的生机。但是相较于经济的飞跃式发展,文化的发展仍相对缓慢。从世界的文化格局来看,依然是西强我弱,文化霸权主义仍然存在。文化兴则国兴,文化强则国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围绕文化强国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形成了习近平关于文化强国建设战略思想。通过对习近平成长历程的回溯,可以发现喜爱读书的好习惯,浓厚的文化情怀,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背景,让习近平具备了形成文化强国建设战略思想的扎实的理论功力。知青岁月的磨砺,让习近平对人民群众有了深切的了解,促就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建设理念。融入血脉的革命基因,让习近平在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过程中极具改革与创新意识。习式家风的熏陶,是习近平精神成长的重要源头。习近平关于文化强国建设战略思想,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探其渊薮,习近平关于文化强国建设战略思想有着极其丰富的理论资源。它深入汲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化建设思想的精髓,吸收、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基因,革命文化中的红色基因以及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文化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此外,在任总书记之前,习近平在福建和浙江的文化探索与实践,也为习近平关于文化强国建设战略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材料。习近平关于文化强国建设战略思想从历史中凝聚而来,在新时代里开疆拓土。它的内涵丰富、思想深邃。本文在追本溯源的基础上,从战略原则、战略布局、战略举措三个方面建构了习近平关于文化强国建设战略思想的理论体系,提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人民为中心,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滋养,以创新为动力,以开放为取向,以人才为根本”是习近平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六大战略原则;“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构成了习近平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主要战略布局;“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着力培养担任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是习近平在推进文化强国建设中坚定执行的重要战略举措。习近平关于文化强国建设战略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的科学指南与行动纲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撑,为世界文化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张远新[7](2004)在《江泽民文化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江泽民不仅重视经济和民主政治建设,而且十分重视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论断。这些论断不仅有鲜明的时代性、创造性、前瞻性和实践性,而且有内在的逻辑联系,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的文化思想,对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力图比较系统地研究江泽民的文化思想,构建其理论体系,分析其历史地位,以深化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术研究。 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和精神上的一面旗帜。中国共产党不仅要高举先进文化的旗帜,而且要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历史使命决定的,是保持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根本要求。中国共产党80年来的历史,就是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先进文化的历史。在新世纪,中国共产党要保持自己的先进性,走在时代的前列,必须高举中国先进文化的伟大旗帜,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2.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综合国力是一个有机的系统,文化越来越成为决定一国综合国力的关键因素,这不仅体现在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科技文化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对综合国力的增强起着关键作用,还体现在哲学社会科学、民族精神等精神文化水平的高低是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尺度,体现在文化产业已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和表现。 3.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作用。要努力繁荣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4.大力促进科技进步与创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从领导科技工作逐步走上党和国家领导岗位的江泽民,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地位和作用,始终敏锐地关注着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并根据新形势和新实践对科技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1) “科学技术是现代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2) 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3) 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4)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国家创新体系;(5) 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刘海鑫[8](2018)在《长征文化国际传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谱写的壮丽史诗,它不仅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大事件,也是全人类长征现象中最具影响力的壮举,其影响穿越时空、跨越国界,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记忆和精神财富。围绕长征逐渐形成了饱含中华文化底蕴,彰显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长征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产生的重要内容。长征文化将以更加鲜活的文化形态演绎长征,以更加厚重的文化形态传承长征,以更具穿透力的文化形态向世界传播长征。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文化的坚定传承者和弘扬者,是长征文化国际传播的坚定推动者和引导者。80多年来,长征文化国际传播从未间断,中国共产党坚定文化自信,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和世界眼光是长征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迈入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是最具有时代感知能力和时代担当的政党,始终牢记和勇于担负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和准确把握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要求,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长征文化被赋予新时代的内涵,中国共产党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那就是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长征文化的不断丰富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有力印证,推动长征文化国际传播可以让外界借助长征文化更好地读懂中国。中国共产党推动长征文化国际传播是长征文化参与国际间文化交流、交锋、交融的重要途径。在复杂多变的国际文化环境中,努力使长征文化等中华优秀文化在国际交流和博弈中占据主动地位,形成与世界大国形象和地位相称的国际影响力。在新时代发挥长征文化“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的国际性作用,这对于提升中国的综合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长征文化饱含的中华文化底蕴和彰显顽强拼搏、坚忍不拔等人类共同价值是推动其国际传播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长征文化的传播范围十分广泛,包括亚洲、欧洲、北美洲、拉丁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影响受众包括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各阶层人员,他们都对长征文化有着高度的评价,这是持续推进长征文化国际传播的良好基础。总体来看,尽管长征文化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传播情况不尽相同,但也存在一些共同的问题。因此,在推动长征文化国际传播过程中既要认真地总结传播经验,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传播中的不足,不仅要巩固好长征文化国际传播的现有成果,也要不断提升传播的广度和深度。长征文化国际传播是一项持久性、复杂性和系统性的工程。当前推动长征文化国际传播面临着新形势与新问题,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长征文化国际传播环境相比以前更加复杂,国际间的思想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新形势下,如何努力通过推动长征文化国际传播使长征文化在国际间文化交流中处于并保持主动地位,是亟需深入思考和不懈努力的新课题。影响长征文化国际传播的因素主要有长征文化国际传播的体制机制不完善,长征文化国际传播队伍能力不强,长征文化国际传播方式需改进,长征文化国际传播平台需打造,这些都是在推动长征文化国际传播中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面对当前长征文化国际传播的新形势,要始终坚定文化自信,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针,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进行思考:首先要在长征文化早期国际传播的路径中获取启迪,充分分析长征文化早期国际传播的经验,借鉴早期国际传播路径。然后针对影响长征文化国际传播的因素分别对构建长征文化国际传播新的体制机制,培育长征文化国际传播队伍,改进长征文化国际传播方式,练就长征文化国际性表达方式,打造长征文化国际传播平台这些方面展开思考,在新时代发挥好长征文化“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的国际性作用。长征文化国际传播不仅在向世界提供中国方案、介绍中国经验,也在传播彰显人类共同价值观的中国精神。长征文化国际传播的前景是光明和广阔的,因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为其提供持续的政策保障,“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其提供坚实的后盾。在新的发展机遇方面,习近平同志倡导的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得到世界上众多国家的广泛支持,饱含人类共同价值的长征文化将为其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王一木[9](2012)在《多元文化语境中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研究》文中认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经过艰苦卓越的民族解放运动,建立新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上升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后,确立的在国家意识形态领域的统治地位。近年来,在中央文件中频繁出现“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概念,是具有针对性的,针对的语境就是多元文化和“指导思想多元化”的挑战。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多元文化语境中,坚持和巩固、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理顺一个重要关系,解决一个关键问题。理顺一个重要关系,即理顺主导文化与多元文化之间的关系,明确“一主多元”的文化格局;解决一个关键问题,即如何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问题。本论文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理论基础。论文紧紧围绕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与多元文化的关系这一核心主题,深入论述了以下重点问题:在多元文化语境中,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何以可能,马克思主义指导以何为指导,及马克思主义指导如何指导。这三个方面的问题是层层递进的关系,“何以可能”是合法性问题,“以何指导”是依据问题,“如何指导”是落实问题,构成了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与多元文化关系的基本逻辑。这篇论文的论证过程分为三个部分,即多元文化语境中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何以可能,以何指导与如何指导。何以可能?论述了“当代中国多元文化的基本生态与语境评价”,即对中国的多元文化基本结构、利弊关系和关联性进行了深入分析;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对多元文化具有正确指导的理论品格”,即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实践性等指导多元文化的理论品格;还论述了“多元文化语境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即多元文化给主导文化带来的挑战和考验,迫切需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保证、文化安全和精神动力;以何指导?论述了“多元文化语境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理论依据”,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意识形态和文化建设的科学论断,以及它们对多元文化建设的现实指导意义;还论述了“马克思主义指导在多元文化语境中的具体体现”,即马克思主义对多元文化所具有的指导功能,包括文化导向功能、利益整合功能、政治认同功能和民族凝聚功能,等等。如何指导?这是本论文的重点。论述了“多元文化语境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原则、方法和重要内容”,提出多元文化语境中要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方法指导多元文化和社会实践,以及指导多元文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还论述了“多元文化语境中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重要启示”,对多元文化语境中如何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做的一些深入研究和重点思考,得出一些启示性和结论性观点。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学界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研究一般都限定在政治领域、意识形态领域、思想领域和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本文另辟蹊径,以多元文化领域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为研究对象。这是本文与众不同的地方。本文认为,多元文化是经济全球化和改革开放的必然产物,多元文化是把双刃剑,既为发展先进文化提高了广阔视野和丰富文化资源,又威胁主导文化和主导价值的安全,挑战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文化多元化并不意味指导思想多元化,指导思想一元化是一条执政规律,越是多元文化越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在多元文化语境中特别是东西方意识形态斗争错综复杂的背景下,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十分重要和必要,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想保证、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对多元文化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呢?要完整理解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实践性的理论品格为依据,充分发挥其文化导向、利益整合、政治认同和民族凝聚功能,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解决好社会重大关切;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最重要的是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要用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多元文化和社会实践。当前最重要的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多元文化,凝聚人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中国特色就是创新发展,就是强基固本之路。
严世雄[10](2012)在《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历史演进及启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多年来,为了推动中国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党的每一代领导集体对发展的问题,都有自己的解读和回答,在此基础上,创立了自身的发展观,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观的创立和发展做出应有的历史贡献。社会发展不仅局限于和平建设时期,更突出体现在革命和战争年代。在和平时期,社会发展通过发展生产力进而不断变革生产关系以及与之配套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其他方面,实现社会的渐进式发展。在革命和战争年代,社会发展通过阶级斗争及其最高形式暴力革命来完成,通过阶级斗争来实现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因此,无论在和平时期还是在革命和战争年代,发展和发展观的问题都是社会的核心问题。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到胡锦涛,党的每一代领导集体对党的发展观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使得党的发展观也经历了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样不断深化不断创新的历史进程。具体来说,在革命和战争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确立了以阶级斗争为动力的发展观,并且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继续应用和发展;在改革开放时期,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确立了以生产力为核心的发展观;在基本小康社会阶段,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确立了以创新为核心的发展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的领导集体确立了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本文主要围绕上述领导集体的发展观展开论证,力图构建关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观演变的系统而完整的理论体系。本文的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共领导集体在革命和战争年代确立的以阶级斗争为动力的发展观,包括以阶级斗争为动力的发展观的科学内涵,以阶级斗争为动力的发展观确立的历史必然性,以阶级斗争为动力的发展观在实践中的运用和发展以及该发展观的地位和作用。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中国改革开放时期所确立的以生产力为核心的发展观,包括以生产力为核心的发展观的确立,以生产力为核心的发展观的集中体现,以生产力为核心的发展观的价值标准以及该发展观的实践工具和手段。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基本小康社会阶段确立的以创新为核心的发展观,包括江泽民创新思想的主要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先进生产力是科技创新的核心内容,先进文化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创新目的和归宿。第四部分主要论述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的领导集体确立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包括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源,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确立的历史必然性,正确认识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和谐社会视野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实践等。第五部分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发展观演进的当代启示,包括发展观的演进体现了中国社会变迁的必然要求,党的发展观演进的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的发展观演进的必然选择。
二、为什么说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为什么说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论文提纲范文)
(1)论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二、 研究现状综述 |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
四、 研究的难点、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我党一贯重视文化建设 |
第一节 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文化建设思想 |
一、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文化建设思想 |
二、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文化建设思想 |
三、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文化建设思想 |
第二节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文化建设思想 |
一、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文化建设 |
二、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
第三节 党的十八大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
第二章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意义 |
第一节 文化软实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标志 |
一、 文化软实力简述 |
二、 文化软实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三、 文化软实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
第二节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对内增强向心力和凝聚力 |
一、 增强向心力 |
二、 增强凝聚力 |
第三节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对外增进亲和力和影响力 |
一、 增进亲和力 |
二、 增进影响力 |
第三章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机遇和挑战 |
第一节 机遇 |
一、 经济社会建设成就辉煌 |
二、 国家加快推进文化建设 |
三、 国家扩大文化国际交流 |
第二节 挑战 |
一、 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不平衡 |
二、 文化领域改革相对滞后 |
三、 多样化社会思潮冲击一元化指导思想 |
第四章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原则和途径 |
第一节 原则 |
一、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
二、 坚持以人为本 |
三、 坚持文化多样性 |
第二节 途径 |
一、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
二、 继承、借鉴与创新 |
三、 深化文化领域改革开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习近平民族复兴大战略——学习习近平系列讲话的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一、习近平时代的特点与挑战 |
(一)习近平时代的涵义与特点 |
1、习近平时代的内涵和方位 |
2、习近平时代,站在经济总量“亚军国家”起点上 |
3、习近平时代,创造中国共产党第四个奇迹 |
4、习近平时代,打造“新中国3.0” |
5、习近平时代,奋斗“社会主义7.0” |
(二)习近平时代面对的矛盾和挑战 |
1、习近平论挑战 |
2、六大矛盾 |
①生态矛盾———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
②贫富矛盾———如何实现“共同富裕” |
③官民矛盾———如何防止“权力”与“权利”对立 |
④人口矛盾———如何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
⑤观念矛盾———如何凝聚社会共识 |
⑥中美矛盾———世界只能有一个冠军 |
3、应对挑战———习近平治国大思维 |
(三)习近平时代书写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第三份考卷 |
1、习近平论“赶考” |
2、中国共产党的三场考试 |
3、向历史交出第三份合格答卷 |
(四)习近平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三次飞跃 |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 |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 |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三次飞跃 |
4、习近平民族复兴战略思想回答和解决的核心问题 |
5、习近平民族复兴战略思想的基本框架 |
6、习近平民族复兴战略思想的品格特色 |
二、习近平的兴国目标和战略 |
(一)中国梦凝聚中国志———建设“复兴中国” |
1、中国梦与“中国志” |
2、习近平点燃中国梦火炬 |
3、中国梦170年漫漫征程 |
4、中国梦的具体内涵 |
①中国梦是一个“和谐世界梦” |
②中国梦是一个“腾飞兴国梦” |
③中国梦是一个“拼搏强军梦” |
④中国梦是一个“和平统一梦” |
⑤中国梦是一个“生态文明梦” |
⑥中国梦是13亿人民的“幸福人生梦” |
5、中国梦进入“战略冲刺期” |
(二)矢志不移中国道路———建设“特色中国” |
1、中国梦与“中国路” |
2、老路、邪路、特色路,只有特色之路是坦途 |
3、“中国道路”是怎样走出来的 |
4、从“结合论”、“特色论”到“鞋子论” |
5、“借鉴人类一切文明成果” |
6、“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 |
(三)强军方能卫国———建设“强大中国” |
1、中国梦与“强军梦” |
2、中国必须强军的七个理由 |
3、推进“强军梦”为什么要“只争朝夕” |
①中美进入“战略决赛期”,军事博弈凸现 |
②美国“军事遏制”导致中国“军事危机” |
4、中国需要一支“大海军” |
①以海制华———美国遏制中国的主战场在海洋 |
②建设海洋强国———近代中国仁人志士的不懈追求 |
③中国海军梦———战略价值是什么 |
5、“强军梦”在随时准备打仗中推进 |
①以前能打胜仗———不等于现在能打胜仗 |
②实现“强军梦”———必须克服“和平病” |
③从人民战争到人民国防———“强军”不能只靠军人 |
6、军中绝不能有腐败分子藏身之地 |
7、“不改革是打不了仗、打不了胜仗的” |
8、军事领域是最需创新精神的领域 |
9、加强组织领导,坚持三个原则 |
(四)创新外交战略———建设“和平中国” |
1、中国梦与“和平梦” |
2、统筹两个大局———国内大局和国际大局 |
3、坚持一个原则———走和平发展道路,决不牺牲国家核心利益 |
4、倡导新型大国关系———推进大国关系创新 |
5、实行“三个着力”———推进周边外交创新 |
①中国周边外交整体形势和基本方针 |
②落实“三个着力”的基本要求,全面推进周边外交 |
6、提高国际话语权———推进软实力建设创新 |
(五)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建设“安全中国” |
1、中国梦与“安全梦” |
2、习近平国家安全战略四大创新 |
3、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创新了国家安全领导体制 |
4、从传统安全到总体安全,拓展了国家安全的内涵 |
5、以人民安全为宗旨,规定了国家安全的本质 |
6、以政治安全为根本,抓住了国家安全的核心 |
7、以经济安全为基础,突出了国家安全的重点 |
8、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筑牢国家安全的支撑 |
9、以促进地区安全和国际安全为依托,打造命运共同体 |
(六)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 |
1、中国梦与“法治梦” |
2、建设法治国家,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
3、依法治国的根本,是“保证宪法全面有效实施” |
4、“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线” |
(七)弘扬中国精神———建设“文化中国” |
1、中国梦与“中国魂” |
2、建设“三位一体”的中国文化 |
3、弘扬“聚心聚力”的中国精神 |
4、培育“真善美”的中国道德 |
(八)兴国必先兴风———建设“正气中国” |
1、中国梦与“中国风” |
2、神州大地起新风 |
①十八大之后中央政治局首先抓改进工作作风 |
②习近平说:改进工作作风“从我本人做起” |
③中国共产党三次历史性作风大建设 |
3、天下兴亡看风气 |
①秦王朝、罗马帝国“作风亡国”的教训 |
②餐桌上判断共产党能赢国民党 |
③习近平会见卡斯特罗,为什么只能去6个人 |
4、如果我们脱离群众,最终也会走向失败 |
①群众路线,是执政党的“生命线” |
②联系群众,要体现在高级领导干部的衣食住行中 |
③联系群众,要跟群众“零距离接触” |
④联系群众,要特别注意联系贫困群众 |
5、向“四风”宣战,防止更多干部走上刑场 |
6、“四风”不除,“霸王别姬” |
(九)治国重在治官———建设“廉洁中国” |
1、中国梦与“中国官” |
2、习近平论“反腐败” |
3、监督一把手,抓好身边人员和亲属 |
4、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
5、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腐败 |
6、破除“官本位”思想 |
7、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 |
(十)涉险滩勇往直前———建设“改革中国” |
1、中国梦与“中国力” |
2、明确一个真理———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 |
3、增强一个勇气———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
4、制定一个纲领———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
5、确立一个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6、坚持一个原则———决不往西方政治制度的方向改 |
7、突出一个核心———解决“官场”与“市场”的关系 |
8、实施一个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
9、实现一个飞跃———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特点规律 |
(十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效益中国” |
1、中国梦与“经济梦” |
2、“经济梦”为中国梦奠基,经济建设为中心决不动摇 |
3、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发挥市场和政府两个作用 |
4、以新型城镇化为引擎,让“三个1亿人”市民化 |
①“第一个1亿人”问题———让1亿进城常住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 |
②“第二个1亿人”问题———让1亿人口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得到改造 |
③“第三个1亿人”问题———让1亿人口在中西部地区实现城镇化 |
5、靠创新驱动发展,抓住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 |
6、“三农”为重中之重,“吃饭问题”是头等大事 |
7、稳中求进、稳中求优,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
8、东西互济,陆海统筹,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
(十二)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 |
1、中国梦与“生态梦” |
2、两座山、三阶段———中国“生态辩证法” |
3、树立生态文明四个新理念 |
①生态文明建设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
②生态文明建设是增强党的执政能力的战略任务 |
③生态文明建设是服务民生、赢得民心的基础工程 |
④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
4、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 |
5、优化国土空间开发的整体布局 |
6、推动资源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 |
7、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 |
8、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体系 |
(十三)为政要在尚贤———建设“人才中国” |
1、中国梦与“中国才” |
2、怎样才是好干部———“看人”五条标准 |
3、怎样成长为好干部———“育人”需两靠 |
4、怎样把好干部用起来———“用人”要知人善任 |
5、民主推荐、民主测评———“选票”如何有助“选优” |
6、干部工作公开———“公开”如何实现“公正” |
7、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如何防止片面性 |
8、怎样把组织部门建设成为模范部门 |
(十四)掌握舆论战场主动权———建设“话语中国” |
1、中国梦与“中国声” |
2、经济中心工作不动摇,意识形态不放松 |
3、用远大理想牵引现实目标 |
4、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
①不能把党性和人民性割裂开来 |
②宣传思想工作如何坚持党性 |
③宣传思想工作如何坚持人民性 |
④高度重视知识分子和社会名流的工作 |
5、正面宣传主旋律,舆论斗争敢亮剑 |
①如何做到正面宣传为主 |
②舆论斗争要敢于亮剑 |
③网络战场要顶得住、打得赢 |
④牢牢占领宣传思想阵地 |
6、宣传思想工作如何改革创新 |
①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 |
②把握好舆论引导的时、度、效 |
③研究西方宣传的战略战术 |
7、向国际社会阐释中国特色 |
①阐释中国特色的宣传,要做到“四个讲清楚”: |
②宣传和报道世界,是为了更好发展中国 |
③精心做好外宣工作,提高国际传播能力 |
8、全党动手,部门负责,形成合力 |
①宣传思想部门一定要强起来 |
②全党动手做好宣传思想工作 |
③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就得斗争 |
(十五)大兴学习之风———建设“读书中国” |
1、中国梦与“中国书” |
2、爱读书,把读书作为立身之本、执政之基 |
①读书学习是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精神境界的一个重要途径 |
②读书学习是领导干部胜任领导工作的必然要求 |
③领导干部加强读书学习也是推动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需要 |
④解决好领导干部读书学习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
3、读好书,领导干部要读好三个方面的书 |
4、善读书,读书的三种境界和三种方法 |
5、把握“三大规律”,坚持“三个出发” |
①深化对“三大规律”的认识 |
②坚持“三个出发”的方法论 |
6、发扬共产党人的“读书传统” |
三、习近平领袖魅力的经典元素 |
(一)不能发财———习近平的“从政观” |
1、“不能发财”———共产党人的从政法则 |
2、习近平跨入政界之前,为自己制定三大纪律 |
3、做官先做人,珍惜在位时 |
4、当官发财,就会自己把自己打倒 |
5、那些大贪巨贪,最后不就当了一个财物保管员吗 |
(二)勇于担当———习近平的“使命观” |
1、担当精神,就是“守土有责”的使命意识 |
2、担当精神,就是奋斗历程中的“接力赛”精神 |
3、担当精神,就是拎着“乌纱帽”为民干事的勇气 |
4、习近平对党、国家、军队的担当 |
5、习近平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担当 |
6、如何解决“只想当官、不想担当”的问题 |
(三)情系人民———习近平的“人民观” |
1、心无百姓莫为“官”,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 |
2、不求“官”有多大,但求无愧于民 |
3、各级干部不能眼睛总是向上 |
4、树立五种崇高情感 |
5、政声人去后,为民长远谋。 |
(四)坚定信念 ———习近平的“信仰观” |
1、共产党人的最大优势是信仰 |
2、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得“软骨病” |
3、“信念是本,作风是形” |
4、增强“三个自信”,保持政治定力 |
5、向仁人志士学习,追求高尚人生 |
(五)登高望远———习近平的“天下观” |
1、登泰山而小天下———放眼全局谋大事 |
2、观历史潮流———看清“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 |
3、观世界格局———国际体系出现前所未有“大变局” |
4、观亚太博弈———经略周边地缘格局 |
5、观中国大势———把握“三个前所未有” |
6、观政治变局———警惕在不见硝烟的战场吃败仗 |
(六)继往开来———习近平的“历史观” |
1、以史为镜、以史为师、以史为基 |
2、5000年中华民族“沧桑史观” |
3、500年社会主义“发展史观” |
4、170年中国人民近代以来“斗争史观” |
5、90年中国共产党“奋斗史观” |
6、60年新中国“兴国史观” |
7、科学评价历史人物的“伟人史观” |
(七)底线思维———习近平的“忧患观” |
1、“底线思维”和“忧患意识”的涵义 |
2、忧国———防止中国民族复兴前程被破坏 |
3、忧党———防止党的执政地位被动摇 |
4、忧业———防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被打断 |
5、忧军———如何把我们这支军队继续带好 |
①军委主席责任重大,“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
②坚持“军魂”,绝不能“犯历史性错误” |
③缩小同世界强国在军事实力上的差距 |
④如果军队在战场上打不赢,那是要产生严重政治后果的 |
⑤以前能打胜仗不等于现在能打胜仗 |
⑥能打仗、打胜仗首先是对军委的要求 |
⑦加强对战争问题的研究和筹划 |
⑧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
⑨吃鸡蛋和投手榴弹的辩证法 |
⑩作风松散可以搞垮常胜之师 |
(八)实干兴邦———习近平的“实践观” |
1、立根原在实践中,能接地气有定力 |
2、调查研究是实践的起点,坚持三个“跑遍” |
3、实践重在实干,实践难在落实 |
4、发扬“钉钉子”精神,踏石留印、抓铁有痕 |
5、“功成不必在我”,创造泽被后人的“潜绩” |
(九)敢于亮剑———习近平的“英雄观” |
1、反腐肃贪敢于亮剑———在全球“切断腐败分子的后路” |
2、反恐维稳敢于亮剑———坚决打击分裂恐怖势力 |
3、军事斗争敢于亮剑———能战方能止战 |
4、深化改革敢于亮剑———“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 |
5、舆论斗争敢于亮剑———打好宣传思想战线主动仗 |
6、牛为什么要长两只角?———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 |
(十)以身作则———习近平的“表率观” |
1、打铁还需自身硬 |
2、对亲朋好友和身边工作人员约法三章 |
3、全军官兵看军委,军委要给全军做表率 |
4、最高统帅与基层官兵打成一片 |
5、勇于向自身开刀,勇于自我清洗,勇于刮骨疗伤 |
(十一)逢山开路———习近平的“创新观” |
1、永远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 |
2、发展科技是人类应对全球挑战的战略选择 |
3、大幅提高国防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
(十二)令行禁止———习近平的“权威观” |
1、党的权威重于山———维护党的领导的权威 |
2、法制权威高于天———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权威 |
3、专政权威寒于冬———维护人民民主专政的权威 |
4、纪律权威硬如钢———维护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的权威 |
5、重读恩格斯《论权威》———树立科学的权威观 |
6、“中国号”长风破浪———靠权威舵手领航 |
四、习近平治国理政获天下好评 |
(一)比权力更有力的东西是“魅力” |
(二)习近平领袖魅力是共和国战略软实力 |
(三)从“扳倒中国”论到“世界领袖”论 |
(3)文化自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方法 |
六、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文化自信的价值蕴含 |
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动力支撑 |
(一) 有助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
(二) 有利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
(三) 有益于推动国际文化交流 |
二、实现中华民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支撑 |
(一) 坚定中国道路的心理基础 |
(二) 弘扬中国精神的思想源 |
(三) 凝聚中国力量的智力保障 |
三、巩固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的价值支撑 |
(一) 守护了主流意识形态 |
(二) 塑造了国家核心价值观 |
(三) 促进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第二章 文化自信的内涵及特征 |
一、文化自信的基本内涵 |
(一) 文化的定义 |
(二) 自信的定义 |
(三) 文化自信的基本概念 |
二、文化自信的基本特征 |
(一) 文化自信的时代性 |
(二) 文化自信的科学性 |
(三) 文化自信的民族性 |
(四) 文化自信的开放性 |
(五) 文化自信的实践性 |
(六) 文化自信的可塑性 |
三、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关系 |
(一) 道路自信深层次蕴含着文化自信 |
(二) 理论自信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三) 制度自信源于制度构建的文化传统 |
第三章 文化自信的实践要求 |
一、文化自信的历史考察 |
(一) 文化自省阶段 |
(二) 文化自觉阶段 |
(三) 文化自信阶段 |
二、文化自信的依据来源 |
(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 |
(二) 中国特色革命文化的基因 |
(三)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承 |
三、文化自信的原则要求 |
(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
(二)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三)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思想的引导 |
第四章 文化自信的现实困境 |
一、错误社会思潮的纷扰 |
(一) 文化复古主义思潮的干扰 |
(二) 文化虚无主义思潮的干扰 |
(三) 封建主义残余文化的干扰 |
二、来自西方思想文化的冲击 |
(一) 西强我弱文化态势 |
(二) 文化渗透战略的威胁 |
(三) 反共主义意识形态的侵蚀 |
三、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制约 |
(一) 文化空间发展不平衡的制约 |
(二) 文化供求两端不平衡的制约 |
(三) 文化要素动能发挥不充分的制约 |
第五章 文化自信的提升路径 |
一、在创新发展中增强文化自信 |
(一) 促进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
(二) 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
(三) 推进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建设 |
二、在开放交流中增进文化自信 |
(一) 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
(二) 交流借鉴外来优秀文化成果 |
(三) 融合再造丰富中华文化元素 |
三、在深化改革中提升文化自信 |
(一) 创新文化体制机制 |
(二) 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三) 繁荣优秀文化产品创作生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意义 |
(一) 实践意义 |
(二) 理论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创新之处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的内涵和构成 |
一、关于“能力”的内涵界定 |
二、关于“先进文化”的内涵界定 |
三、关于“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构成、特征 |
(一) “引领先进文化能力”的构成 |
(二) “引领先进文化能力”结构的特征分析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的战略地位 |
一、引领先进文化能力:执政能力的“软核” |
(一) 执政能力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
(二) “软核”地位 |
二、引领先进文化能力:增强文化“软实力”战略的选择 |
(一) 文化“软实力”界定 |
(二) 支柱作用 |
三、引领先进文化能力:文化强国战略的“支点” |
(一) 文化强国的内涵 |
(二) 引领先进文化能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引擎”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提升的机遇与挑战 |
一、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提升的全球化背景 |
(一) 全球化及其发展 |
(二) 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 |
(三) 引领先进文化发展:中国共产党应对文化全球化的基本策略 |
二、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提升的社会条件 |
(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紧迫任务 |
(二)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迫切要求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的突出问题 |
一、先进文化原创能力的突出问题 |
(一) 原创力的内涵界定 |
(二) 先进文化原创力的突出问题 |
二、先进文化决策能力的突出问题 |
(一) 先进文化决策能力发展的历史回顾 |
(二) 先进文化决策能力的突出问题 |
三、先进文化传播能力的突出问题 |
(一) 全球化时代文化传播的特点 |
(二) 先进文化传播能力的突出问题 |
四、文化安全防御能力的突出问题 |
(一)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安全防御能力 |
(二) 中国传统文化安全防御能力 |
(三) 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全防御能力 |
(四) 中国话语权安全防御能力 |
五、先进文化领导权建设能力的突出问题 |
(一) 在国际社会中的文化领导权急剧弱化 |
(二) 在国内的先进文化领导权遭受侵蚀 |
(三)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凝聚力消弱 |
(四) 对国内社会文化思潮缺乏及时吸纳整合 |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 |
一、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的历史进程 |
(一) 第一阶段:选择并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形态 |
(二) 第二阶段:创立社会主义文化形态 |
(三) 第三阶段: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形态发展 |
二、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的经验 |
(一) 掌控文化领导权 |
(二) 重视推进文化创新 |
(三) 重视文化决策调整和创新 |
(四) 重视先进文化传播阵地建设 |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提高的路径 |
一、提高先进文化原创力的路径 |
(一) 先进文化原创力匮乏的原因 |
(二) 提高先进文化原创力的路径 |
二、提升先进文化决策能力的路径 |
(一) 文化决策中要注重文化政策的整体性 |
(二) 提高预测能力和和前瞻性能力,增强文化政策的及时性 |
(三) 提高革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的能力 |
三、提高先进文化传播能力的路径 |
(一) 提升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缩小和西方传媒传播力的差距 |
(二) 更新文化传播理念,改革文化传播体制 |
(三) 研究文化传播规律,创新传播模式、手段和方法 |
(四) 研究受众特点,根据受众选择传播内容 |
四、提高中国共产党先进文化安全防御能力路径 |
(一) 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安全防御能力 |
(二) 提高中国传统文化安全防御能力 |
(三)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全防御能力 |
(四) 提高话语权安全防御能力 |
五、提高中国共产党先进文化领导权建设能力的路径 |
(一) 强化意识形态领导权 |
(二) 重视有机知识分子 |
(三) 提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能力 |
(四)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专着、英文文献、论文)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项目研究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对象及核心概念 |
(一) 研究对象 |
(二) 核心概念 |
三、研究现状述评 |
(一) 研究现状综述 |
(二) 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四、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思路 |
五、创新之处与努力方向 |
(一) 创新之处 |
(二) 努力方向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发展基础 |
一、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发展的实践基础 |
(一)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文化建设的反思 |
(二) 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文化发展的重要镜鉴 |
(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现实实践 |
二、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发展的理论来源和文化资源 |
(一) 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发展的理论来源 |
(二) 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发展的文化资源 |
三、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发展的主体条件 |
(一) 高度的文化自觉 |
(二) 丰厚的理论素养 |
(三) 杰出的创新精神 |
(四) 坚定的为民情怀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发展轨迹 |
一、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初创(1978—1992) |
(一) 新的时代主题和工作重心呼唤中国共产党确立新的文化观 |
(二) 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初创过程 |
二、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形成(1992—2002) |
(一) 世纪之交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要求党的文化观与时俱进 |
(二) 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形成过程 |
三、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接续发展(2002—2012) |
(一) 新世纪新阶段文化发展格局要求整合多元价值推动社会和谐 |
(二) 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接续发展过程 |
四、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最新发展(2012—) |
(一) 新时代迈向强国需要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和高度文化自信 |
(二) 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最新发展过程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发展主题 |
一、关于“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观点 |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生观 |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本质观 |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结构观 |
(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特征观 |
(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地位观 |
二、关于“怎样对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观点 |
(一) 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自觉 |
(二) 增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
(三)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
(四)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五)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发展的基本经验 |
一、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
(一)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属性决定其指导地位 |
(二)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构科学的文化观 |
(三)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 |
二、始终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
(一) 坚持问题意识,解决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 |
(二) 坚持在实践中拓展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内容 |
(三) 及时总结实践中的经验并升华为理论 |
三、始终坚持一脉相承,与时俱进 |
(一) 坚持一脉相承,传承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基本精髓 |
(二) 坚持与时俱进,赋予党的文化观时代性内涵 |
(三) 有机整合是坚持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的最佳结合点 |
四、始终坚持依靠群众,服务群众 |
(一) 联系群众,根植于群众 |
(二) 依靠群众,汲取群众智慧 |
(三) 服务群众,满足群众需求 |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发展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
一、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发展的理论价值 |
(一) 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发展创新 |
(二) 推动了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的范式转型和发展 |
(三) 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文化内涵 |
二、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发展的实践意义 |
(一) 为全面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增进文化自信提供了遵循 |
(二) 为推进文化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
(三) 为中国共产党提高治国理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奠定了文化基础 |
第六章 在新的实践中坚持发展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 |
一、在新的实践中坚持发展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一) 坚持发展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面临的良好机遇 |
(二) 坚持发展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面临的严峻挑战 |
二、在新的实践中坚持发展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根本要求 |
(一) 坚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 |
(二)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
(三)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
三、在新的实践中坚持发展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的具体路径 |
(一) 系统学习,内化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 |
(二) 立足现实,践行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 |
(三) 勇于创新,发展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习近平关于文化强国建设战略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的缘起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简要述评 |
1.3 研究方法 |
1.3.1 概念分析法 |
1.3.2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
1.3.3 文献研究和理论分析相统一的方法 |
1.3.4 学科交叉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 |
1.4.1 具体思路概述 |
1.4.2 具体思路图示 |
1.5 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 |
1.5.1 研究的重点及难点 |
1.5.2 研究的创新点 |
2 何谓文化及文化何以强国 |
2.1 文化的内涵指向 |
2.1.1 中国语境中的文化意涵 |
2.1.2 西方语境中的文化内涵 |
2.2 文化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
2.2.1 文化与文明的概念辨析 |
2.2.2 文化与意识形态的概念辨析 |
2.3 文化何以强国 |
2.3.1 为个人和民族提供精神滋养 |
2.3.2 启迪治国理政的智慧 |
2.3.3 与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的渗透交融 |
2.3.4 缓和国际关系的“润滑剂” |
3 习近平关于文化强国建设战略的重要思想资源 |
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化建设思想 |
3.1.1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思想 |
3.1.2 列宁的文化建设思想 |
3.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基因 |
3.2.1 民本思想 |
3.2.2 尚贤思想 |
3.2.3 非攻思想 |
3.3 革命文化中的红色基因 |
3.3.1 爱国主义 |
3.3.2 忠诚为民 |
3.3.3 艰苦奋斗 |
3.3.4 敢闯新路 |
3.3.5 信念坚定 |
3.3.6 甘于奉献 |
3.4 十八大之前历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文化建设思想 |
3.4.1 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 |
3.4.2 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 |
3.4.3 江泽民文化建设思想 |
3.4.4 胡锦涛文化建设思想 |
4 习近平关于文化强国建设战略思想形成的重要因素 |
4.1 主体条件 |
4.1.1 知识积淀 |
4.1.2 文化情怀 |
4.1.3 专业背景 |
4.1.4 知青岁月 |
4.2 家庭因素 |
4.2.1 革命的基因 |
4.2.2 优良的家风 |
4.3 环境因素 |
4.3.1 时代环境 |
4.3.2 媒介环境 |
4.3.3 国际环境 |
4.3.4 国内环境 |
5 习近平关于文化强国建设战略思想的发展脉络 |
5.1 习近平在福建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
5.1.1 闽东文化建设 |
5.1.2 福州文化建设 |
5.2 习近平在浙江文化建设的实践与理论思考 |
5.2.1 在浙江文化建设的实践 |
5.2.2 在浙江文化建设的理论思考 |
6 习近平关于文化强国建设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 |
6.1 战略原则 |
6.1.1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
6.1.2 以人民为中心 |
6.1.3 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滋养 |
6.1.4 以创新为动力 |
6.1.5 以开放为取向 |
6.1.6 以人才为根本 |
6.2 战略布局 |
6.2.1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夯实文化强国之基 |
6.2.2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就文化强国之魂 |
6.2.3 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掌好文化强国之舵 |
6.2.4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筑牢文化强国之柱 |
6.2.5 坚持文化自信,彰显文化强国之态 |
6.2.6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文化强国之音 |
6.3 战略举措 |
6.3.1 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统领文化强国建设 |
6.3.2 着力培养时代新人,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注入新时代的充沛活力 |
6.3.3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凝聚新时代的精神力量 |
6.3.4 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
6.3.5 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双轮驱动,切实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
7 习近平关于文化强国建设战略思想的指导意义 |
7.1 政策导向和战略高度协奏共鸣的文化建设新地位 |
7.1.1 制度护航文化强国建设 |
7.1.2 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建设文化强国 |
7.2 不忘本来与开辟未来比肩而立的文化建设新理念 |
7.2.1 不忘本来传承民族的文化命脉 |
7.2.2 开辟未来在创新中激发活力 |
7.3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比翼齐飞的文化建设新维度 |
7.3.1 以文化自觉作为文化强国建设的逻辑起点 |
7.3.2 以文化自信作为文化强国建设的逻辑动力 |
7.4 立足中国和放眼世界交流互鉴的文化建设新视角 |
7.4.1 立足中国扞卫文化的民族性 |
7.4.2 放眼世界实现文化的双向开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7)江泽民文化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文化、先进文化及其特征 |
(一) 文化 |
(二) 先进文化及其特征 |
二、江泽民文化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
(一) 国际政治背景:西方国家对我国思想文化的侵蚀和意识形态的渗透日益加剧 |
(二) 国内社会背景:社会转型对文化建设的影响和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新任务与文化新挑战 |
(三)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中国文化建设的影响 |
三、江泽民文化思想的理论框架及理论体系 |
(一) 判断理论体系的一般标准 |
(二) 江泽民文化思想是一个相对独立和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
四、研究江泽民文化思想的意义 |
(一) 国内外学术界的研究现状 |
(二) 研究江泽民文化思想的理论意义 |
(三) 研究江泽民文化思想的实践意义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
一、先进文化的旗帜作用 |
(一) 旗帜问题至关重要 |
(二) 中国共产党必须高举中国先进文化的旗帜 |
(三)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
二、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历程及其历史经验 |
(一) 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历程 |
(二) 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八十年来的主要历史经验 |
三、在新世纪中国共产党如何更好地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
(一) 方向保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
(二) 基本要求:加强党内文明建设 |
(三) 重要条件:提高全党科学文化素质 |
(四) 关键因素:建设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 |
第二章 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
一、关于综合国力的一般理论 |
(一) 国内外几种关于综合国力的理论 |
(二) 综合国力的内涵及“硬国力”与“软国力”之间的辩证关系 |
(三) 文化越来越成为决定一国综合国力的关键因素 |
二、作为知识形态的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 |
三、作为精神力量的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 |
(一) 在一定条件下,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
(二) 一个民族和国家如果没有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 |
(三)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伟大的精神 |
(四) 民族精神是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尺度 |
四、文化产业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和表现 |
(一)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时代背景 |
(二) 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三) 加快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三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
(一)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涵 |
(二)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特征 |
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的地位和作用 |
(一) 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 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
(三) 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
(四) 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方向保证 |
(五) 为现代化建设创造安定的社会环境 |
三、努力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
(一) 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文化建设,反对指导思想多元化 |
(二)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建设 |
(三) 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
(四) 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 |
(五) 积极发展各类文化事业 |
(六) 继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
四、正确认识和处理影响文化建设全局的几个关系 |
(一) 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的关系 |
(二) 指导思想一元化与文化多样化的关系 |
(三) 文化建设与党的领导的关系 |
(四) 文化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
(五) 文化建设要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
第四章 大力促进科技进步与创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
一、“科学技术是现代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 |
(一)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
(二) 国际竞争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 |
(三) 科学技术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石 |
(四) 科学技术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 |
二、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 |
(一) 必要性 |
(二) 主要途径与任务 |
三、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
(一) “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
(二) 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
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国家创新体系 |
(一) 自主创新论和国家创新体系的提出 |
(二) 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的举措 |
五、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
(一) 国民科学素质是推动一个国家民族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
(二) 弘扬科学精神是科普工作的根本和基础 |
(三) 大力开展普及科学知识的工作 |
第五章 繁荣与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 |
一、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地位和巨大作用 |
(一) 哲学社会科学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和社会主义的命运 |
(二) “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 |
(三) “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力和成果,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
(四) 哲学社会科学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
二、繁荣与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 |
(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指导地位 |
(二)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
(三) 坚持“双百”方针,繁荣学术研究 |
(四) 大力宣传普及哲学社会科学 |
(五) 加强和改善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 |
第六章 创新是先进文化的本质和发展动力 |
一、江泽民对创新基本理论的阐发 |
(一) 江泽民创新理论的渊源和形成 |
(二) 江泽民创新理论的内涵 |
(三) 创新的重要意义和地位 |
二、文化创新的几个具体问题 |
(一) 创新是一切先进文化的本质 |
(二) 文化创新:中国共产党永不停止的追求 |
(三) 走中国式的文化创新之路 |
第七章 江泽民文化思想的历史地位 |
一、江泽民的文化思想与毛泽东、邓小平的文化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是对毛泽东、邓小平文化思想的继承、创新和发展 |
(一)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文化观 |
(二)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观 |
(三) 江泽民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 |
二、提出和回答了一系列事关中华先进文化发展的重要理论问题,体现出高度的文化自觉 |
(一) 文化自觉的内涵及其意义 |
(二) 江泽民的文化自觉的主要表现 |
三、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文化发展的终极目的,极大地彰显文化的人文关怀 |
(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二) 江泽民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
(三) “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 |
四、提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论断,标志着对党的先进性理性认识的升华 |
(一) 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路线与文化的发展 |
(二)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论断的党建意义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8)长征文化国际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选题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主要创新 |
第2章 长征文化国际传播的基本理论 |
2.1 长征文化相关理论分析 |
2.1.1 文化 |
2.1.2 长征文化 |
2.1.3 长征精神 |
2.1.4 文化软实力 |
2.1.5 国际传播 |
2.1.6 长征文化国际传播 |
2.2 马克思主义文化传播相关理论 |
2.2.1 马克思恩格斯精神交往理论 |
2.2.2 马克思主义文化领导权思想 |
2.2.3 国家文化软实力思想 |
2.2.4 习近平文化自信新思想 |
2.3 长征文化国际传播的主体分析 |
2.3.1 国家主体 |
2.3.2 企业主体 |
2.3.3 社会组织主体 |
2.3.4 个人主体 |
2.4 长征文化国际传播的原则 |
2.4.1 坚持以受众为本 |
2.4.2 坚持实事求是 |
2.4.3 坚持彰显人类共同价值 |
2.4.4 坚持推进文化交流 |
2.5 长征文化国际传播的基础分析 |
2.5.1 长征文化国际传播的经济基础 |
2.5.2 长征文化国际传播的政治基础 |
2.5.3 长征文化国际传播的文化基础 |
2.5.4 长征文化国际传播的媒介基础 |
第3章 长征文化国际传播的洲际概况及评析 |
3.1 长征文化在亚洲传播 |
3.1.1 长征文化在亚洲传播的概况 |
3.1.2 长征文化在亚洲传播的评析 |
3.1.3 长征文化在亚洲传播的价值 |
3.2 长征文化在北美洲传播 |
3.2.1 长征文化在北美洲传播的概况 |
3.2.2 长征文化在北美洲传播的评析 |
3.2.3 长征文化在北美洲传播的价值 |
3.3 长征文化在欧洲传播 |
3.3.1 长征文化在欧洲传播的概况 |
3.3.2 长征文化在欧洲传播的评析 |
3.3.3 长征文化在欧洲传播的价值 |
3.4 长征文化在其他大洲传播 |
3.4.1 长征文化在大洋洲传播的概况 |
3.4.2 长征文化在拉丁美洲传播的概况 |
3.4.3 长征文化在非洲传播的概况 |
3.4.4 长征文化在大洋洲、非洲、拉丁美洲传播的评析 |
3.4.5 长征文化在大洋洲、非洲、拉丁美洲传播的价值 |
3.5 长征文化国际传播的特点与意义 |
3.5.1 长征文化国际传播的特点 |
3.5.2 长征文化国际传播的意义 |
第4章 影响长征文化国际传播的因素分析 |
4.1 长征文化国际传播的体制机制不完善 |
4.1.1 文化体制改革有待深化 |
4.1.2 文化开放水平有待提升 |
4.1.3 长征文化传播内容不全面 |
4.1.4 长征文化表现方式单调 |
4.2 长征文化国际传播队伍能力不强 |
4.2.1 长征文化国际传播主体具有局限性 |
4.2.2 缺乏国际化人才队伍 |
4.3 长征文化国际传播方式需改进 |
4.3.1 中国的长征文化国际话语权较弱 |
4.3.2 长征文化国际传播媒介影响力有待提升 |
4.3.3 长征文化产品在国际竞争力不强 |
4.3.4 长征文化国际性表达方式需改善 |
4.3.5 异质文化间的文化冲突 |
4.3.6 同质文化间未深入交流 |
4.4 长征文化国际交流不通畅 |
4.4.1 长征文化认同有待提高 |
4.4.2 长征路线申遗有待推进 |
第5章 推动长征文化国际传播的对策 |
5.1 长征文化早期国际传播的启迪 |
5.1.1 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积极参与推动 |
5.1.2 长征文化早期传播影响重大的原因 |
5.1.3 借鉴长征文化早期传播的优秀经验 |
5.2 构建长征文化国际传播新的体制机制 |
5.2.1 做好长征文化传播体制保障 |
5.2.2 提高长征文化开放水平 |
5.2.3 充实长征文化传播内容 |
5.2.4 丰富长征文化表现方式 |
5.3 培育长征文化国际传播队伍 |
5.3.1 培育和发展多样化国际传播主体 |
5.3.2 着力打造国际化人才队伍 |
5.4 改进长征文化国际传播方式 |
5.4.1 增强中国对长征文化的国际话语权 |
5.4.2 提高长征文化传播媒介国际影响力 |
5.4.3 提高长征文化产品国际竞争力 |
5.4.4 练就长征文化国际性表达方式 |
5.4.5 推动异质文化交往化解文化冲突 |
5.4.6 寻求共通点促进同质文化深入交流 |
5.5 打造长征文化国际传播平台 |
5.5.1 搭建长征文化交流平台提升文化认同 |
5.5.2 推进长征路线申遗提高长征文化认同 |
结束语 推进长征文化国际传播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着及科研情况 |
(9)多元文化语境中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论 |
一、 研究对象的界定 |
(一) 多元文化 |
(二) 多元文化语境 |
(三)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
(四) 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
二、 选题的提出 |
(一) 选题的切入点 |
(二) 选题的意义 |
三、 选题的研究综述和结论 |
(一) 多元文化的研究综述 |
(二) 关于“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研究的综述 |
(三) 简单的结论 |
四、 研究的基本框架和创新 |
(一) 研究的基本思路 |
(二) 研究的基本框架 |
(三)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当代中国多元文化的基本生态及语境评价 |
一、 当代中国多元文化的基本生态 |
(一) 以意识形态话语为核心的主导文化 |
(二) 以人文关怀为己任的精英文化 |
(三) 以世俗价值为取向的大众文化 |
(四) 以世界话语为基调的外来文化 |
(五) 作为中华民族根基的传统文化 |
二、 当代中国多元文化的事实评价 |
(一) 多元文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
(二) 多元文化是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 |
(三) 多元文化是当代中国文化繁荣的标志 |
三、 当代中国多元文化的价值评价 |
(一) 多元文化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正面价值 |
(二) 多元文化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负面价值 |
(三) 主导文化与多元文化共同发展需要的价值基础 |
四、 当代中国多元文化语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文化”与“意识形态领域”的关系分析 |
(二) 文化多元化是否意味指导思想多元化 |
(三) 文化多元化是否需要先进文化的引导 |
(四) “多元”与“单一”文化语境中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异同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对多元文化具有正确指导的理论品格 |
一、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性 |
(一)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体现在辩证唯物主义 |
(二)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在于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 |
(三)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体现在实事求是的理论精髓 |
二、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 |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先进性体现在民族性 |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先进性体现在时代性 |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先进性体现在人民性 |
三、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 |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于改革开放的崭新实践 |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经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体系 |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社会实践提供新的认识视野 |
第三章 多元文化语境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一、 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文化建设的思想保证 |
(一) 多元文化弱化了主导文化认同的有效性 |
(二) 马克思主义指导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内在诉求 |
(三) 妥善处理多元文化问题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指导 |
二、 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国家文化的安全保证 |
(一) 多元文化弱化了我国传统的文化安全维护手段 |
(二) 多元文化冲突衍生诸多国家文化安全问题 |
(三) 苏东剧变对我国文化安全的警示和教训 |
(四) 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文化安全的重要保证 |
三、 马克思主义指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精神支撑 |
(一) 马克思主义主导文化内蕴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 |
(二) 马克思主义主导文化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
(三) 马克思主义主导文化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道德基础 |
第四章 多元文化语境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理论依据 |
一、 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指导多元文化的主要理论 |
(一) 指导思想一元化是执政规律 |
(二) 文化多元化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 |
(三) 文化多元化并不意味着主导价值多元化 |
(四) 指导思想一元化不是民族同化论 |
二、 毛泽东思想指导多元文化的主要理论 |
(一) 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第一位 |
(二) 主导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
(三) 多元文化繁荣发展应“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多元文化的主要理论 |
(一) 邓小平理论指导多元文化的重要理论 |
(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多元文化的重要理论 |
(三) 科学发展观指导多元文化的重要理论 |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指导在多元文化语境中的具体体现 |
一、 主导文化的导向功能 |
(一) 文化导向功能的概念 |
(二)主导文化导向功能的理性分析 |
(三) 主导文化导向功能的路径选择 |
二、 主导文化的利益整合功能 |
(一) 主导文化利益整合的理论分析 |
(二) 主导文化对多元文化的整合功能 |
(三) 主导文化利益整合的主要任务 |
三、 主导文化的政治认同功能 |
(一) 政治认同的基本内涵 |
(二) 主导文化政治认同的主要功能 |
(三) 主导文化政治认同的逻辑表达 |
四、 主导文化的民族凝聚功能 |
(一) 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历史根源 |
(二)主导文化民族凝聚力的基本理论 |
(三) 主导文化实现凝聚力功能的基本路径 |
第六章 多元文化语境中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原则、方法和重要内容 |
一、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则指导 |
(一) 党的领导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有效指导的关键 |
(二)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合理指导的基础 |
(三) “和而不同”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正确指导的创新 |
(四)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指导的前提 |
二、 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指导 |
(一) 突出主导文化,积极引导多元文化 |
(二) 彰显核心价值,包容调适多元价值 |
(三) 守住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安全底线 |
(四) 把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度” |
三、 用马克思主义指导解决重大的实际问题 |
(一) 铸就主导文化的灵魂,与指导思想多元化划清界限 |
(二) 用主旋律占领思想文化阵地,不能放松思想意识警惕性 |
(三) 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不能固守教条 |
第七章 多元文化语境中马克思主义指导创新发展的重要启示 |
启示一: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
(一) 实质性坚持马克思主义是创新发展的前提 |
(二) 改革开放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动力 |
(三) 体制机制完善是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保障 |
(四) 优化传播体系是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础 |
启示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是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之路 |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是强基固本之路 |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是人民主体创造之路 |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是扬弃多元文化之路 |
启示三: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是中国和平崛起的内在诉求 |
(一) “和平崛起”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国特色” |
(二) 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提高中国国际地位 |
(三) 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提升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
(10)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历史演进及启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主要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对于中国共产党发展观历史演进的研究现状 |
1.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观点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
2 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发展观 |
2.1 以阶级斗争为动力的发展观的内涵 |
2.1.1 阶级属性是人的最重要的社会属性 |
2.1.2 阶级分析是最基本的社会分析方法 |
2.1.3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
2.1.4 坚持阶级斗争就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 |
2.2 以阶级斗争为动力的发展观确立的历史必然性 |
2.2.1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是以阶级斗争为动力的发展观的理论基础 |
2.2.2 列宁的阶级斗争理论是以阶级斗争为动力的发展观的理论指导 |
2.2.3 俄国十月革命是以阶级斗争为动力的发展观的经验总结 |
2.2.4 中国民主革命是以阶级斗争为动力的发展观的实践基础 |
2.3 以阶级斗争为动力的发展观在实践中的应用和发展 |
2.3.1 民主革命时期的运用和发展 |
2.3.2 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运用和发展 |
2.3.3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阶级分析和阶级理论 |
2.3.4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阶级斗争理论和实践 |
2.4 正确认识以阶级斗争为动力的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
2.4.1 以阶级斗争为动力的发展观的合理性和先进性 |
2.4.2 以阶级斗争为动力的发展观的历史贡献 |
2.4.3 以阶级斗争为动力的发展观的历史局限 |
3 第二代领导集体的发展观 |
3.1 以生产力为核心的发展观的确立 |
3.1.1 解放思想,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
3.1.2 突破“阶级斗争为纲”,实现党的工作重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 |
3.1.3 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确立以生产力为核心的发展观 |
3.2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以生产力为核心的发展观的集中体现 |
3.2.1 对什么是资本主义的认识 |
3.2.2 空想社会主义者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设想 |
3.2.3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
3.2.4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核心是生产力思想 |
3.3 “三个有利于”是以生产力为核心的发展观的价值标准 |
3.3.1 发展生产力是物质价值标准 |
3.3.2 增强综合国力是政治价值标准 |
3.3.3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社会价值标准 |
3.3.4 “三个有利于”的核心是生产力价值标准 |
3.4 科学技术是以生产力为核心的发展观的主要工具和手段 |
3.4.1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
3.4.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3.4.3 科学技术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关键因素 |
3.4.4 科学技术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主要工具 |
3.4.5 科学技术是维护世界的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依靠手段 |
4 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发展观 |
4.1 江泽民以创新为核心的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
4.1.1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
4.1.2 创新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 |
4.1.3 创新的主要内容是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 |
4.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 |
4.2.1 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的与对共产党执政的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发展 |
4.2.2 体现了保持党的先进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
4.2.3 开拓了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新领域 |
4.3 先进生产力是科技创新的核心内容 |
4.3.1 什么是先进生产力 |
4.3.2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
4.3.3 中国共产党怎样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
4.4 先进文化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 |
4.4.1 文化和先进文化 |
4.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 |
4.4.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当代文化创新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 |
4.5 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创新的目的和归宿 |
4.5.1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存在和执政的全部理由 |
4.5.2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利益 |
4.5.3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要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集中体现 |
5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发展观 |
5.1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源 |
5.1.1 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 |
5.1.2 中国传统的人本和民本思想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文化来源 |
5.1.3 毛泽东关于人民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指导 |
5.2 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确立的历史必然性 |
5.2.1 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由物到人的深化 |
5.2.2 对传统发展观和发展道路的反思 |
5.2.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实践的需要 |
5.2.4 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
5.3 澄清模糊认识、正确理解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 |
5.3.1 以人为本与马克思主义 |
5.3.2 以人为本与中国传统的民本和人本思想 |
5.3.3 以人为本与西方的人本主义和人道主义 |
5.3.4 以人为本和以民为本 |
5.3.5 以人为本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5.4 和谐社会背景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实践 |
5.4.1 以人为本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
5.4.2 以人为本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 |
5.4.3 以人为本处理人与人的关系 |
6 中国共产党发展观历史演进的当代启示 |
6.1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观的历史演进体现了中国社会变迁的必然要求 |
6.1.1 以阶级斗争为动力是革命和战争年代的必然要求 |
6.1.2 以生产力为核心是改革开放时代的必然要求 |
6.1.3 以创新为核心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
6.1.4 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
6.2 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 |
6.2.1 党的发展观始终贯彻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 |
6.2.2 党的发展观的与时俱进 |
6.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的发展观演进的必然选择 |
6.3.1 党对发展观的探索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 |
6.3.2 党的发展观的历史演进始终围绕社会主义的主题 |
6.3.3 增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为什么说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论文参考文献)
- [1]论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D]. 韩丽彦. 中共中央党校, 2013(10)
- [2]习近平民族复兴大战略——学习习近平系列讲话的体会[J]. 刘明福,王忠远. 决策与信息, 2014(Z1)
- [3]文化自信问题研究[D]. 徐龙建.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2)
- [4]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研究[D]. 徐稳. 山东大学, 2012(05)
- [5]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发展研究[D]. 王瑞香. 山东大学, 2019(09)
- [6]习近平关于文化强国建设战略思想研究[D]. 陈晶莹. 浙江大学, 2018(04)
- [7]江泽民文化思想研究[D]. 张远新. 湖南师范大学, 2004(07)
- [8]长征文化国际传播研究[D]. 刘海鑫.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3)
- [9]多元文化语境中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研究[D]. 王一木. 江西师范大学, 2012(05)
- [10]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历史演进及启示研究[D]. 严世雄. 武汉大学, 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