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的文学利器

辉煌的文学利器

一、光辉的文献 锐利的武器(论文文献综述)

覃伟津,卢成观[1](2022)在《论新时代深化党的自我革命的多重向度》文中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塑形提质的奥秘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形成了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丰富思想成果,如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从严管党治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坚持经常性教育和集中性教育相结合,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加强党内监督,接受人民监督,不断纯洁党的思想、纯洁党的组织、纯洁党的作风、纯洁党的肌体,等等。这些思想成果蕴含新时代深化党的自我革命的精度、常度、尺度、强度、深度、效度、高度等多重向度。随着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向纵深发展,要求我们要把握好这些多重向度,不断在管党治党的伟大实践中把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推向深入。

董学文,黄也平,欧阳友权,马驰,赵炎秋,单小曦[2](2022)在《新时代文艺发展与文艺评论(笔谈)》文中研究表明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艺评论工作。2021年8月2日,中央宣传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总体要求,指出文艺评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开展专业的、权威的、"有批评精神"的文艺评论,推动社会主义文艺健康繁荣发展。新时代需要文艺大师,新时代需要文艺高峰。2021年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再次强调"立文之道",对广大文艺工作者如何展示中国文艺新气象、铸就中国文化新辉煌提出了具体的"希望",要求加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评论建设,以更具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的文艺评价体系,建设山清水秀的文艺生态。本组笔谈以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2021年7月30日在赤峰市召开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批评话语体系建设"学术研讨会代表性成果为基础,结合文艺创作实践新形势,讨论何以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其中,董学文阐发了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本身特性及逻辑的"文艺批评要的就是批评"命题;黄也平通过对当下批评市场化的"常态"之诘问,呼唤理性、严肃的主流批评在新时代的历史担当和文化责任;欧阳友权认为加强网络文学评论亟须突破作品阅读、观念认知及评论标准三道屏障;马驰以瞿秋白的《鲁迅杂感选集》序言为典范文本,彰明马克思主义文艺评论的方法和原则;赵炎秋提出必须加强和重振文艺评论中的经典现实主义维度;单小曦认为数字人文文艺批评,顺应了从印刷文化到数字文化的发展趋势,符合新媒介时代文艺批评"智能科学化"的发展需要,能够进一步实现"智能科学化"基础上的人文性批评,进而催动合作式批评的新拓展。

田莉[3](2021)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研究》文中认为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延安时期是我们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也是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党的政治建设的开创期和探索期,是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史上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展现出了党的政治建设在党建设伟大工程中的突出地位,也呈现出了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规律,可以说是我们党政治建设史上的一座“富矿”,蕴藏着丰富历史经验和卓越历史智慧。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能够成长为一个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党,究其根源就在于抓住了党的政治建设这一党的根本性建设。延安时期党的政治建设并不是中国共产党凭空创造的,而是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理论来源和实践基础。延安时期,抗日战争爆发后对外民族矛盾更加尖锐,国内形势复杂多变对内阶级矛盾更加突出加之苏德战争爆发,导致共产国际和苏联与中国共产党分歧剧烈,这些如此复杂的国际国内局势向中国共产党提出“为什么行?如何才能够行?中国人民为什么要选择中国共产党”等历史拷问,中国共产党在国破家亡的重要关头找到了党的政治建设这个解答历史谜题的钥匙。延安时期党的政治建设有着丰富的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党建思想中关于党的政治目标、政治立场和政治要求等思想理论,是延安时期党政治建设的直接理论来源,为我们党在延安时期推进和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同时,延安时期党的政治建设是在深刻总结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至延安时期之前我们党在革命实践中对政治建设进行探索过程中形成的经验基础上不断推进的。延安时期党的政治建设主要围绕坚定党的政治信仰、坚持党的政治领导、提升政治能力、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等方向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深刻回答了为什么要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怎样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等重大问题,具有鲜明时代特点,主要包括:继承性与创造性双重凸显、整体性和重点性有机结合、普遍性和特殊性互相联结、阶级性和人民性辩证统一。延安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统领了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为赢得革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保障了党历史使命的完成。延安时期党的政治建设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建设思想在中国的重大突破和重大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党建中国化的重要内容,是毛泽东党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中,在马克思主义党建中国化过程中,在中国共产党建设进程中,都具有重要历史地位。延安时期党的政治建设始终牢固树立党员政治信仰、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强力提升全党政治能力、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延安时期党的政治建设对新时代我们党持续推进和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具有重要启示作用,新时代我们党必须深入学习和借鉴延安时期我们党政治建设的历史经验,从宝贵的延安精神中汲取政治建设的伟大力量,以历史智慧推动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向纵深发展。

曹渊苑[4](2021)在《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锐利武器》文中指出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在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三大优良传统之一,是我们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锐利武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继续发扬批评和自我批评优良传统,使我们党在成就自身伟大、光荣的同时,带领全国人民走向强起来的历史新征程。

石仲泉[5](2021)在《时代之魂的伟大建党精神论》文中研究指明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伟大建党精神,这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逻辑使然,是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光辉历程的必然结论,是构筑全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而奋斗强大精神砥柱的时代需要。伟大建党精神内涵丰富,既是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在建党伟大实践中淬炼形成的,也是中国共产党在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长期艰苦奋斗的伟大实践中凝聚而成的。伟大建党精神与党的其他精神系列的关系,从横向看是"源"与"流"的关系,从纵向看是"主干"与"枝干"的关系,从统属关系看是"纲"与"目"的关系,从历史文脉看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与特殊形态的关系,这些精神系列共同构成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继承和发扬伟大建党精神,使中国共产党走过了百年辉煌历程,也必将为党团结带领人民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精神力量。

张文龙,李建军[6](2021)在《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理论渊源及现实诉求》文中研究说明党的自我革命是我们党辉煌历史进程中形成的鲜明品格和独特优势。党的自我革命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无产阶级政党自我革命重要论述的继承与发展,源于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修身自省作风优良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源于对中国共产党历来革命文化的赓续与弘扬。党的自我革命贯穿于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与强起来的历史进程中,因此,要把党的自我革命放置在中国共产党不同的历史坐标中来深刻剖析其生成的历史必然性。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政党现代化的时代诉求,是中国共产党舆论引导和理论宣传的应有之义,更是中国共产党政党性质的集中彰显。系统回顾和把握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递嬗逻辑与现实诉求,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实现其肩负的历史使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王贵[7](2021)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事关当下,决胜未来的重大战略考量。在当前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增多的情况下,党的自身建设重任比任何时候都更加紧迫和重要。进入新时代,中国在综合国力上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各种风险挑战与不确定性因素接踵而至,党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执政考验;在国内,经济增长从高速转为高质量成为新常态,党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触动了社会的深层次矛盾,风险挑战不断增多。党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新时代之前一段时间存在管党治党宽松软问题,致使部分党员干部腐败变质、党的优良作风变味,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减弱,遭遇了严重的危险和考验,党的自我革命的提出正是顺应时代要求,党的治理实践的需要而做出的理论回应。党的自我革命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无产阶级政党自身建设思想精髓的忠实继承,中国共产党历代主要领导人对党的自身建设的深刻理论总结;汲取了苏联共产党兴衰变幻的惨痛教训,借鉴了域外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治理的经验;梳理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从严治党过程中积累的重要理论探索、实践总结,这些形成了党自我革命重要的理论资源。党的自我革命理论,作为新时代党自身建设重要理论探索,有着丰富的科学内涵,彰显治党的时代要求。党的自身建设与国家民族的未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党的政治建设的统领下,直面问题,刮骨疗毒、去腐生肌,在自我净化、完善、革新与提高的革故鼎新中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党的自身建设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开展,促进党的建设全方位的革新,始终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的带头示范效用,发挥制度的保障作用,把党最宝贵的人才资源变成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党的自我革命理论作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党思想的探索,体现了相应的理论特质,是党自身建设理论的创新探索。自知方能知不足。党加强自身建设必须以直面危机、审视问题为现实基础,坚持实事求是、辩证分析和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把敢于创新、打破禁锢、典型示范、勇于实践熔铸到党自身建设的科学认识中去。理论创新是最基础的创新。党的自我革命必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回归政党政治本色,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坚持内外兼修,充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人,在优良政治文化的熏陶和培育中,形成更高层级文化强党之路。自我革命是敢于革命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显着标识,塑造了新时代革命者、人民利益的实现者和维护者的光辉形象。党的自我革命理论还必须落到实处方能发挥效用。党是永远的革命者,必须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政治领导、强化政治信仰、提高政治能力,矫正领导干部权力观和利益观,加强理想信念和党性修养建设,以规矩定方圆,用革命手段把反腐败进行到底,构建起党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的联动机制,让党的自我革命有着明确的目标使命,在社会的变化中校准自我革命的航向,运用好监督执纪问责的联合力量,扎紧“制度笼子”、浇筑为政失范“堤坝”,久久为功、方得始终。党的自我革命绝不是“毕其功于一役”的权宜之计,而是长效长久之策,要始终加强学习型政党建设,长用多用批评和自我批评锐利武器,形成党“惩治-纠偏-育新”的全过程自我革命新机制。党的自我革命理论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时代出卷,党的自我革命是最好的答卷,凝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党建理论,保证党的生机活力,避免陷入“成功者陷阱”,回答了党“继续成功”的未来之问。理论以回答现实之需为要。十八大以来,党通过大刀阔斧的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让党心归位,民心聚拢,党的执政地位更为稳固,人民政治参与度、认同感、获得感持续提升,强大政党领导的强国之路,必将未来可期。

董成伟[8](2021)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显着优势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保障,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着优势之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保障,是取得经济长期高质量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重要保障,是成功应对国内外风险挑战的重要保障。中国在世界上的“抢眼表现”,形成举世瞩目的“中国之治”,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发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显着优势。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更是彰显举国体制的现实例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充分运用举国体制的强大制度威力,全民抗疫取得了战略性成果,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与疫情防控双胜利。后疫情时代,面临发展环境的深刻变化,亟需发挥举国体制这一重要法宝,集中全国力量进行“卡脖子”技术攻关,在新一轮生产方式和组织方式的变革中占据优先位置,牢牢掌握发展的主动权。深入探析举国体制的理论渊源,清晰梳理举国体制的逻辑演进,总结概括举国体制的运行机理,形成对于举国体制的科学认识,有助于拓展“中国之治”的学术话语表达,有助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助于为独立自主进行重大科技攻关、成功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高效推进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等提供制度保障。为此,本文以近年来引起高度关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系统研究、历史研究等方法,详细论述了举国体制的基本概念、显着优势、原则属性、理论资源、发展历程、实践机理等内容,阐明了举国体制是实现全国人员、资源、组织、部门一盘棋,以快速动员和快速调集的方式,确保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得到保障和供应的制度安排。面对后疫情时代国际政治经济深层次变革,深入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实践领域、实践基础、实践根基、基本经验和实践进路等问题,以更好阐明举国体制的基本遵循和根本指引,明确举国体制的方向和任务,有助于为我国集中力量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提供制度保障。具体来说,论文在结构安排上共分六章。第一章是绪论,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方法与思路、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为全文研究的逻辑起点。第二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基本概述。这一部分内容介绍了举国体制的基本概念、显着优势、基本原则和基本属性,阐明了举国体制的内涵和外延,厘清了举国体制及其相关问题的本质特征和理论内核,为举国体制的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第三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理论逻辑。这一部分内容介绍了举国体制理论渊源于经典马克思主义举国体制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思想,同时也包含新时代健全和完善举国体制的总体意见及理论和实践的要求。举国体制的理论逻辑是指从制度生成、制度实践和制度比较等方面总结和概括举国体制的理论资源。第四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历史逻辑。这一部分内容介绍了举国体制经过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数字文明三个发展时期;百年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充分运用和发挥举国体制的制度优势,办成了许多大事,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举国体制是中国实现历史性跨越发展的制度优势,经历了制度建构和形成、发展和完善以及拓展和创新三个演进阶段。第五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实践逻辑。这一部分内容介绍了举国体制的实践根基、内在机理、实践方法。举国体制的实践根基包括:政治根基、经济根基、文化根基和社会根基。举国体制的内在机理包括:组织构成、制度规范、方向原则。举国体制的实践方法包括:互动的责任网络格局、多部门协同、多领域合作、有效的市场机制和科学的宏观调控。第六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未来发展思考。这一部分内容介绍了如何坚持好和发展好举国体制:深化关于举国体制的认知和研究;夯实党领导举国体制的各项制度保障;夯实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格局;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支撑。总之,通过全面总结和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论文提出如下创新观点: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是应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提高国家治理效能的有力保证。通过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模式,我们取得了许多辉煌成就,办成了许多大事、难事、急事。二是中国社会主义举国体制是党和人民在实践中通过逐步探索而确立起来的制度安排。新中国成立之后,举国体制的实践向度更加明确,制度框架逐步构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开启,使举国体制的实践维度不断拓展,作用优势不断彰显,制度规范逐步定型。党的十八大以来,举国体制作为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着优势,有了更多的现实例证,制度构建不断完善。三是举国体制显着优势集中体现在党带领人民进行重大科技攻关、重大工程建设、抗击自然灾害及新冠疫情防控等“大事”上。

王伟光[9](2021)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与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伟大胜利》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百年历程中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也是中国共产党运用唯物史观指导中国实践的伟大胜利。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同阶段的关键转折点,以唯物史观为指南,中国共产党攻坚克难、转危为机,战胜了一次又一次艰难险阻,领导中国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经过百年奋斗,中国共产党以自己的伟大实践丰富、发展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实践与理论双向互动中,中国共产党又不断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中国化,创造了21世纪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国家争取独立、解放和社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中国理论、中国方案和中国模板。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百年成功是唯物史观运用于中国实践的伟大胜利。

吴光会,唐棣宣[10](2021)在《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气节》文中研究说明政治气节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崇高品质。新时代,涵养中国共产党人政治气节必须强化学习,坚定理想信念;投身实践,砥砺政治品质;严明纪律,锤炼政治担当;勤于自省,锻造政治人格。只有这样,中国共产党人才能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砥砺前行。

二、光辉的文献 锐利的武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光辉的文献 锐利的武器(论文提纲范文)

(1)论新时代深化党的自我革命的多重向度(论文提纲范文)

一、坚定理想信念:新时代深化党的自我革命的精度
二、加强党性修养:新时代深化党的自我革命的常度
三、从严管党治党和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新时代深化党的自我革命的尺度
四、经常性教育和集中性教育相结合:新时代深化党的自我革命的强度
五、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新时代深化党的自我革命的深度
六、加强党内监督和接受人民监督:新时代深化党的自我革命的效度
七、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新时代深化党的自我革命的高度
结 论

(2)新时代文艺发展与文艺评论(笔谈)(论文提纲范文)

为什么说“文艺批评要的就是批评”?
    一
    二
    三
社会文艺生活与主流批评的历史担当
    一、主流批评失“主”
    二、主流批评缺少担当,放任了市场批评的“独秀”
    三、丰富多彩的文学生活,更需要主流批评的引导和陪伴
    四、主流批评,守好自己的阵地
突破网络文学评论的三道屏障
    一、迈过作品阅读屏障
    二、突破观念认知屏障
    三、突破网络文学评论标准屏障
文艺批评要“剪除恶草”“灌溉佳花”
文学批评中的经典现实主义维度
新媒介时代的文艺批评反思及数字人文路向
    一、新媒介时代及中国当代文艺批评的遭际
    三、走向数字人文的文艺批评

(3)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已有研究评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概念界定与创新之处
        (一)概念界定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生成逻辑
    一、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历史逻辑
        (一)抗日战争爆发后对外民族矛盾更加尖锐
        (二)国内形势复杂对内阶级矛盾更加突出
        (三)共产国际、苏联与中国共产党分歧剧烈
    二、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理论逻辑
        (一)马克思、恩格斯党建学说
        (二)列宁政党建设理论
        (三)中国共产党成立至延安时期党的政治建设经验
    三、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实践逻辑
        (一)加强党自身建设的现实需要
        (二)实现全民族团结统一的内在需要
        (三)领导民族民主革命的迫切需要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一)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二)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
        (三)坚决站稳人民群众政治立场
    二、坚持党的政治领导
        (一)维护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
        (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
        (三)改进党的领导方式
    三、提高政治能力
        (一)增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
        (二)彰显边区各级机关政治属性
        (三)发挥群团组织政治作用
        (四)提高党员干部政治本领
    四、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一)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二)严明党的政治纪律
        (三)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
        (四)严格选人用人的政治标准
        (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主要特点
    一、继承性与创造性双重凸显
        (一)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为指导
        (二)在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进行创造性转化
    二、整体性和重点性有机结合
        (一)始终坚持整体规划推进党的政治建设
        (二)善于抓住党的政治建设中的关键要害
    三、普遍性与特殊性互相联结
        (一)始终贯彻党的政治建设的普遍性原则
        (二)始终立足延安时期的具体实际具体分析
    四、阶级性与人民性辩证统一
        (一)始终坚定无产阶级政治立场
        (二)始终忠诚于人民的根本利益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历史地位
    一、统领了延安时期党的建设伟大工程
        (一)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提供政治方向
        (二)决定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的效果
    二、保障了延安时期党历史使命的完成
        (一)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二)培养了大批政治能力强的党员干部
        (三)营造了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态
    三、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
        (一)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中国化
        (二)架构并奠定了党的政治建设基础
    本章小节
第五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经验启示
    一、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基本经验
        (一)牢固树立党员政治信仰
        (二)始终坚持党的政治领导
        (三)强力提升全党政治能力
        (四)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二、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当代启示
        (一)必须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要地位
        (二)必须坚定政治信仰巩固全党思想基础
        (三)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掌稳政治建设之舵
        (四)必须提升政治能力增强党的政治建设内生动力
        (五)必须净化政治生态营造良好政治局面
    本章小节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锐利武器(论文提纲范文)

一、“批评与自我批评”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光辉
    (一)“批评与自我批评”生成原因的哲学体现
    (二)“批评与自我批评”自身逻辑的哲学体现
    (三)“批评与自我批评”实践运用的哲学体现
二、“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党百年奋斗历程的经验结晶
    (一)“批评与自我批评”在我党的萌芽和产生
    (二)“批评与自我批评”在我党的成熟和定性
    (三)“批评与自我批评”在我党的传承和发展
三、“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新时代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然要求
    (一)“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新时代纠正错误认识的科学方法
    (二)“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新时代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有效途径
    (三)“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新时代净化政治生态的首要抓手
    (四)“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改进工作作风的重要手段

(5)时代之魂的伟大建党精神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为什么总结百年奋斗光辉历程要提出伟大建党精神
二、党的先驱们形成伟大建党精神的丰富内涵
    (一)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就是高擎马克思主义真理火炬,为燃烧共产主义理想之焰而矢志不移。
    (二)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就是坚定以身许党许国之志,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之责。
    (三)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就是“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英雄气概,就是“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的豪情胆略。
    (四)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就是始终保持对党赤胆忠心的至诚,就是终生追求“完全不谋私利,而只为民族与人民求福利”[7]47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至高境界。
三、伟大建党精神与其他精神系列的关系
    (一)从横向看,是源与流的关系,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其他精神系列乃是它的江河流域。
    (二)从纵向看,是树之主干与枝干的关系,伟大建党精神为主干,其他精神系列乃是枝干。
        1. 人物精神系列,以焦裕禄精神和王杰精神为例
        2. 地域精神系列,以苏区精神和大别山精神为例
    (三)从统属系统看,是纲与目的关系,伟大建党精神为纲,其他精神系列乃是目,纲举目张,形成党的精神谱系巨网。
    (四)从历史文脉看,伟大建党精神为中华民族精神与时俱进的集中体现,其他精神系列都以各自的特殊形态展现了民族精神。
四、结语:伟大建党精神的历史波光和时代启迪

(6)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理论渊源及现实诉求(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理论渊源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党建学说内在蕴含着自我革命的理论基因
    2.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修身自省的传统是其理论底色
    3.中国共产党历来的革命文化是其理论遵循
二、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实践历程
    1.党的自我革命贯穿于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华民族站起来的过程
    2.党的自我革命贯穿于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华民族富起来的历史过程
    3.党的自我革命贯穿于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华民族强起来的历史过程
三、中国共产党百年自我革命的现实诉求
    1.党的自我革命是党的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2.党的自我革命是政党现代化的必然诉求
    3.党的自我革命是做好理论宣传的应有之义
    4.党的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政党气质的集中彰显
四、结 语

(7)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重点难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的重点、难点
    四、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研究不足
第一章 党自我革命理论的提出
    第一节 自我革命理论的时代背景
        一、世界形势风云变幻对党的自身建设提出新挑战
        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党的自身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三、政党治理的现实状况对党自我革命提出新发展
    第二节 自我革命理论的思想资源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党自身建设的重要论述
        二、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关于党自身建设的论述
    第三节 自我革命理论形成的实践基础
        一、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实践历程
        二、国际共运史上马克思主义政党成败的经验教训
        三、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选择
第二章 新时代自我革命理论的科学内涵和时代要求
    第一节 把握自我革命理论的科学内涵
        一、目标体系:坚守党的初心和使命
        二、外在压力:直面问题的勇气和刮骨疗毒的意志
        三、内生动力: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四、行为体系:“四个自我”否定中实现肯定
    第二节 党自我革命的时代要求
        一、根本原则: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二、基本要求:党的建设全方位自我革命
        三、关键环节:加强反腐倡廉与干部队伍建设
        四、总体目标: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
第三章 新时代自我革命的理论特质
    第一节 自我革命理论的显着特点
        一、与时俱进直面问题的时代性
        二、哲学高度的科学性和人民性
        三、破解难题的革命性和实践性
    第二节 自我革命理论的创新探索
        一、党建理论的新认识
        二、治党文化的新探索
        三、政党形象的新塑造
第四章 新时代自我革命理论的深化探索
    第一节 增强党发展的内生动力是自我革命的根本途径
        一、强化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地位
        二、树立领导干部正确的权力观和利益观
        三、夯实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和党性修养根基
    第二节 健全党的外在约束是自我革命的基本要求
        一、坚定不移反腐败是自我革命的强力抓手
        二、构建社会革命与自我革命的协同机制是党自我革命的重要保证
        三、健全监督执纪问责机制是党自我革命的有效方式
    第三节 构建长效机制是党自我革命的持久保障
        一、建立学习与教育的长效机制
        二、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锐利武器
        三、构建党全过程自我革命机制
第五章 新时代自我革命理论的价值意蕴
    第一节 自我革命的理论意义
        一、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
        二、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党建理论
        三、探索了长期执政条件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保持生机活力的路径
    第二节 自我革命的现实意义
        一、引领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发展方向
        二、增强党的凝聚力和人民政治认同感
        三、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显着优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基本概述
    2.1 举国体制的基本概念
        2.1.1 举国体制的提出
        2.1.2 举国体制内涵的界定
    2.2 举国体制的显着优势
        2.2.1 独立自主进行重大科技攻关的显着优势
        2.2.2 成功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显着优势
        2.2.3 高效推进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的显着优势
    2.3 举国体制的基本原则和属性
        2.3.1 举国体制的基本遵循
        2.3.2 举国体制的基本原则
        2.3.3 举国体制的基本属性
第3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理论逻辑
    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举国体制思想
        3.1.1 举国体制是国家治理思想的具体呈现
        3.1.2 举国体制是权威思想的集中体现
        3.1.3 举国体制是集权思想的时代映现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举国体制思想
        3.2.1 举国体制是党的独特优势的集中彰显
        3.2.2 举国体制是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着优势
        3.2.3 举国体制是社会主义制度同市场经济结合的制度创新
    3.3 新时代健全和完善举国体制的理论和实践要求
        3.3.1 健全和发展举国体制的治理机制
        3.3.2 构建举国体制治理机制的话语体系
        3.3.3 发挥举国体制优势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第4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历史逻辑
    4.1 对文明史的通贯考察中,理解和传承举国体制
        4.1.1 农业文明时期的举国体制
        4.1.2 工业文明时期的举国体制
        4.1.3 数字文明时期的举国体制
    4.2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进程中,坚持和发展举国体制
        4.2.1 党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站起来的重要经验
        4.2.2 党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富起来的重要机制
        4.2.3 党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强起来的“重要法宝”
    4.3 对举国体制构建和演进的深刻把握中,创新和完善举国体制
        4.3.1 举国体制的构建和形成
        4.3.2 举国体制的发展和完善
        4.3.3 举国体制的守正和创新
第5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实践逻辑
    5.1 举国体制的实践根基
        5.1.1 政治根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5.1.2 经济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5.1.3 文化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5.1.4 社会根基:和谐稳定的社会治理
    5.2 举国体制的实践机制
        5.2.1 举国体制的组织构成
        5.2.2 举国体制的制度规范
        5.2.3 举国体制的基本要求
    5.3 举国体制的实践方法
        5.3.1 互动的责任网络格局
        5.3.2 多部门协同、多领域合作
        5.3.3 有效的市场机制和科学的宏观调控
第6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未来发展思考
    6.1 深化关于举国体制的认知和研究
        6.1.1 讲清楚举国体制视域内的“大事”
        6.1.2 引导社会公众充分理解和认识举国体制
        6.1.3 重视举国体制实践经验的总结
    6.2 夯实党领导举国体制的各项制度保障
        6.2.1 加强党对举国体制统一协调运行的领导机制
        6.2.2 巩固党对举国体制统一协调运行的组织保障
        6.2.3 完善党领导人民参与举国体制运行的体制机制
    6.3 发挥公有制经济对于举国体制的坚强支撑
        6.3.1 巩固公有制经济对举国体制的物质基础保障
        6.3.2 强化国有经济对举国体制的战略支撑作用
        6.3.3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对举国体制的科技支撑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与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伟大胜利(论文提纲范文)

一、唯物史观是中国共产党的哲学依据
二、唯物史观是中国共产党战狂风恶浪、过激流险滩,化险为夷、转危为安的定海神针
三、中国共产党创造了唯物史观运用于中国实践的伟大理论

(10)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气节(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政治气节的价值所在
    (一)做到“两个维护”和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有力保证。
    (二)衡量党员干部政治素质和党性修养的首要标准。
    (三)防范政治风险和消除党内政治隐患的重要手段。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政治气节的科学内涵
    (一)坚定信仰,忠于组织。
    (二)坚守初心,勇担使命。
    (三)清正廉洁,艰苦奋斗。
    (四)光明磊落,勇于斗争。
三、新时代涵养中国共产党人政治气节的路径
    (一)强化学习,坚定理想信念。
    (二)投身实践,砥砺政治品质。
    (三)严明纪律,锤炼政治担当。
    (四)勤于自省,锻造政治人格。

四、光辉的文献 锐利的武器(论文参考文献)

  • [1]论新时代深化党的自我革命的多重向度[J]. 覃伟津,卢成观.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22(01)
  • [2]新时代文艺发展与文艺评论(笔谈)[J]. 董学文,黄也平,欧阳友权,马驰,赵炎秋,单小曦.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2(01)
  • [3]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研究[D]. 田莉.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4]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锐利武器[J]. 曹渊苑.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21(05)
  • [5]时代之魂的伟大建党精神论[J]. 石仲泉.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21(05)
  • [6]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理论渊源及现实诉求[J]. 张文龙,李建军.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5)
  • [7]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理论研究[D]. 王贵.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显着优势研究[D]. 董成伟. 吉林大学, 2021(01)
  • [9]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与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伟大胜利[J]. 王伟光.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21(08)
  • [10]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气节[J]. 吴光会,唐棣宣. 宁夏党校学报, 2021(04)

标签:;  ;  ;  ;  ;  

辉煌的文学利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