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采用钢球研磨印刷锌版(论文文献综述)
吴畏[1](2020)在《弹性碳导体的制备及其在可拉伸器件中的应用》文中认为近年来,可拉伸器件已经应用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引起了科技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作为可拉伸器件的基础,弹性导电纳米复合材料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基于弹性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子器件可以实现伸缩和弯曲等一系列的操作,使得电子器件的可穿戴、可拉伸和可植入成为可能。本文采用溶液混合-刮涂工艺将导电填料均匀地分散在弹性体基质中,制备得到CB(碳黑)-TPU(热塑性聚氨酯)和Graphene(石墨烯)-TPU导电纳米复合材料。根据渗流理论得到CB-TPU和Graphene-TPU复合材料的渗流阈值分别为3.5 vol%和2.2 vol%,电导率与lg(φ-φ0)呈现出较好的线性关系。随着体积分数的增加,两种复合材料的电阻变化率R/R0随拉伸应变的响应呈现出不同的规律,但电阻变化率的指数增长区域均满足:R/R0∝10nε复合材料的杨氏模量随着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增加,CB易于提高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而石墨烯更容易提高复合材料的杨氏模量。利用导电填料之间的协同效应,将不同比例的石墨烯和CB混合制备Graphene/CB-TPU导电纳米复合材料,测试结果表明复合材料拥有更低的渗流阈值,并且导电性能和拉伸性能同时提高,其中Graphene/CB3:7-TPU-15.1vol%复合材料具有高达12.5 S cm-1的初始电导率,以及高达140%的断裂伸长率,性能显着优于同体积分数下单一导电填料复合材料。此外,该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机电性能稳定性,能够在1000次循环中保持稳定的R/R0随拉伸应变响应。通过3D直写打印制备Graphene/CB3:7-TPU-15.1 vol%复合材料,并与刮涂制备的复合材料对比,发现具有几乎相同的性能。使用该材料作为集流体制备固态可拉伸Zn-MnO2电池,具有324.7 mAh g-1的初始放电比容量,以及95%的库伦效率。同样使用该材料制备了可拉伸MnO2超级电容器,具有72.6 mF cm-2的面积比电容。并且可以通过调整石墨烯和CB 比例和总含碳量将其应用于应变传感器。证明Graphene/CB-TPU复合材料在可拉伸电子器件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朱宁[2](2013)在《“造屋”与“造物”: 制造业视野下的建造过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现代工业制造业大量渗透国内建筑业的今天,建筑师传统的知识体系与实践经验已经不足以覆盖建造的全过程,传统的建筑学缺乏与制造业知识体系的衔接,缺乏与其他工程学科的协同能力;另一方面,国内制造业面临结构调整和市场萎缩的双重压力,工程学科的专门人才也缺乏对建造过程的宏观理解。本文以制造业的视角看待建筑的建造过程,探讨建筑业与制造业的关系,最终落脚点在二者的协同发展。其历史过程的时空广度不局限于“建筑业”或“制造业”的范畴,笔者将其抽象为两个“过程”的概念:“造屋”与“造物”。本文对建造过程的研究分为因素、系统与案例三部分,从三个层次阐释建造过程的哲学本质以及“造屋”与“造物”的协同关系,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建造过程的内涵是什么,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建造过程的系统如何架构,并实现相应的功能,为建筑的目标服务?建造过程如何借鉴历史和国外案例,整合并带动下游制造业产业链,在中国当前国情下提升建筑的品质?围绕这些基本问题,本文通过批判的形而上学、系统论与技术史论的研究方法进行论述。上篇应用批判的形而上学方法,论述输入、输出、控制、机制等因素的历史演变,以及这些因素与“造屋”与“造物”的主体——人的基本需求、劳动过程的附加价值、审美观念等方面的关系。中篇根据系统理论建立建造过程的系统架构,通过类比人对物的实体改造手段、人与人的信息交流方式建立两个概念:实体系统与信息系统。下篇利用技术史论方法,从“造屋”与“造物”协同关系的角度,重溯建筑历史中一些关键案例的技术过程,重新给予历史内容以合理的分析评价;并且将这些分析方法尝试应用于中国当前的国情,以期为现实中的建筑业、建筑师和建筑学提供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的建议。本文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三个层次:首先,基于系统理论,本文建立了建造过程中的实体系统与信息系统框架的理论内核,提出系统建构是人超越于机器的协同能力。其次,通过对建造过程中人的劳动进行价值批判,本文说明建造过程的本质是人工对自然材料附加价值的提升,提出知识建构是人在建造过程中的核心价值。本文提出建筑技术科学在建筑学本身以及与其他工程学科对接中的“桥梁作用”,最终落脚点在于建筑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对建筑学科当前所面临的工程品质问题现状具有针对性的现实意义。
刘明彦[3](1996)在《PS版的制作及其发展方向》文中指出 PS版是取代重铬酸盐体系的平印版材,是近代平版印刷的新型材料。它克服了难以抑制的"暗反应",不能作为商品预制和贮存、铬公害污染等致命弱点。 1.PS版的发展历史据有关资料记载,本世纪三十年代以前德国卡勒(Kalle)公司就开始了以重氮盐取
庄伯贤[4](1990)在《林业专业地图的绘制与印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林业专业地图的印刷林业专业地图的印刷,是属平版(或称平凹版)胶印,是利用油、水不相混合的原理,在印版表面使图文形成亲油区,非印刷的空白部分形成亲水区,印刷时,印刷的图文部分着墨拒水,空白部分亲水拒墨,经过橡皮布转印,在承印材料上留下色彩柔和,层次丰富的印迹。林业专业地图的印刷流程与其它地图印刷的基本原理一致,但林业专业地图的版是手工绘制
地图出版社制印车间打样组磨版组[5](1977)在《采用钢球研磨印刷锌版》文中研究指明过去我们一直采用玻璃球研磨印刷锌版,后来通过到外厂学习参观,了解到用钢球磨版有很多优越性。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教导,我们进行了研究和试用。在一台机器上用钢球,另一台机器仍用玻璃球。经过较长时
二、采用钢球研磨印刷锌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采用钢球研磨印刷锌版(论文提纲范文)
(1)弹性碳导体的制备及其在可拉伸器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弹性导体材料 |
1.1.1 弹性导体简介 |
1.1.2 弹性导体的组成部分 |
1.1.3 弹性导体的构筑方式 |
1.1.4 弹性导体的导电机理 |
1.1.5 弹性碳导体的研究现状 |
1.1.6 弹性碳导体的发展趋势 |
1.2 碳系导电填料简介 |
1.2.1 CB材料 |
1.2.2 碳纳米管 |
1.2.3 石墨烯 |
1.3 弹性碳导体的制备工艺 |
1.3.1 原位聚合法 |
1.3.2 熔融共混法 |
1.3.3 溶液共混法 |
1.4 印刷技术的应用 |
1.4.1 传统印刷技术 |
1.4.2 数码印刷技术 |
1.5 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 |
1.5.1 课题研究意义 |
1.5.2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原料试剂及实验仪器 |
2.1.1 原料与试剂 |
2.1.2 仪器与设备 |
2.2 样品的制备 |
2.2.1 聚合物溶液的制备 |
2.2.2 Graphene-TPU导电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
2.2.3 CB-TPU导电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
2.2.4 Graphene/CB-TPU导电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
2.2.5 Zn-MnO_2全固态柔性可拉伸电池的刮涂制备 |
2.2.6 MnO_2可拉伸超级电容器的制备 |
2.2.7 应变传感器的制备 |
2.3 仪器表征 |
2.3.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3.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2.3.3 原子力显微镜(AFM) |
2.3.4 拉曼光谱(Raman) |
2.4 性能测试及计算 |
2.4.1 导电纳米复合材料的本征电导率测试 |
2.4.2 导电纳米复合材料中导电填料体积分数的计算 |
2.4.3 导电纳米复合材料拉伸导电性能测试 |
2.4.4 导电纳米复合材料机械性能测试 |
2.4.5 导电纳米复合材料抗疲劳性能测试 |
2.4.6 导电纳米复合材料的热退火处理 |
2.4.7 Zn-MnO_2全固态柔性可穿戴电池电化学性能测试 |
2.4.8 MnO_2可拉伸超级电容器电化学性能测试 |
2.4.9 应变传感器性能测试 |
第3章 单一碳填料-TPU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导电填料的形貌表征 |
3.2.2 石墨烯的Raman光谱表征 |
3.2.3 导电填料在TPU中的分散性 |
3.2.4 导电纳米复合材料的导电性及导电逾渗行为 |
3.2.5 导电纳米复合材料的应变传感性能 |
3.2.6 导电纳米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 |
3.2.7 塑化剂以及退火对Graphene-TPU复合材料导电性的影响 |
3.3 小结 |
第4章 石墨烯/CB-TPU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Graphene/CB-TPU复合材料的导电性及导电逾渗行为 |
4.2.2 Graphene/CB-TPU复合材料的应变传感性能 |
4.2.4 Graphene/CB-TPU复合材料的拉伸导电性能 |
4.2.5 导电纳米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 |
4.2.6 石墨烯和CB的协同效应 |
4.2.7 复合材料的疲劳性能 |
4.2.8 3D直写打印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4.2.9 复合材料的应用 |
4.3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2)“造屋”与“造物”: 制造业视野下的建造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释题:“造屋”与“造物” |
1.1 研究对象 |
1.1.1 “造屋”:建造过程中的问题 |
1.1.2 “造物”:制造过程中的问题 |
1.2 研究意义 |
1.2.1 工艺技术领域:以“造物”类比“造屋” |
1.2.2 系统设计领域:将“造物”系统化形成“造屋” |
1.2.3 工程应用领域:“造屋”应用“造物”提升品质 |
1.3 “造屋”/TECTONICS 与“造物”/TECHNICS 的释义 |
1.3.1 “造”/Bauen:中西文中均表达“价值提升过程”之意义 |
1.3.2 “造屋”与“造物”的同源性与差异性 |
1.4 本文研究的方法与内容 |
1.4.1 “造屋”与“造物”的因素分析 |
1.4.2 “造屋”与“造物”的系统综合 |
1.4.3 “造屋”与“造物”的案例应用 |
上篇:因素分析篇 |
第2章 “造屋”与“造物”的时空尺度 |
2.1 控制因素 |
2.1.1 客观约束 |
2.1.2 主观需求 |
2.2 输入因素 |
2.2.1 材料、能源、信息 |
2.2.2 人与材料 |
2.3 机制因素 |
2.3.1 “机制人”:工具、技能 |
2.3.2 媒介、协作、竞争 |
2.3.3 技术:控制因素对机制因素的驾驭 |
2.4 输出因素 |
2.4.1 离散性输出:多样性输出与不稳定输入相协调 |
2.4.2 连续性输出:规模化与多样性输出的矛盾 |
2.4.3 非线性输出:类型化、家用化、规模定制化满足多样性的输出 |
2.5 小结 |
第3章 “造屋”与“造物”的因素演变 |
3.1 控制与机制:“造屋”与“造物”中的关键因素 |
3.1.1 制造因素及其在历史过程中的演进概述 |
3.1.2 人的因素的细分:工艺技术与人力组织 |
3.2 工艺技术中的控制与机制:从技艺到术语 |
3.2.1 机制优先:单项技艺中非系统化的控制性信息 |
3.2.2 控制优先:术语对多项技艺的集成 |
3.3 人力组织中的控制与机制:从工匠到工业 |
3.3.1 机制优先:工匠组织与技艺分工 |
3.3.2 控制优先:工业组织与必要技能 |
3.4 小结 |
第4章 “造屋”与“造物”的审美批判 |
4.1 审美对象的来源 |
4.1.1 审美对象的界定:审美的过程作为一种抽象的形式 |
4.1.2 形而下与形的批判:对“制作美”与“形式美”的现象学还原 |
4.1.3 形而上的批判:理性的“目的”与审美的“合目的性”的差距 |
4.2 机制之美与控制之美 |
4.2.1 机制之美:劳动、发现、变化 |
4.2.2 控制之美:反思、统摄、规律 |
4.3 机械审美观念批判:控制因素对机制因素的平衡 |
4.3.1 经验层面的机械审美:对制造能力的崇拜 |
4.3.2 形式层面的机械审美:与抽象形式的耦合 |
4.3.3 理性层面的机械审美:对知识组合的趣味 |
4.4 小结 |
本篇总结 |
中篇:系统综合篇 |
第5章 实体系统 |
5.1 “造屋”与“造物”实体系统:封闭系统的静态有序 |
5.1.1 “造屋”与“造物”在系统中的边界条件 |
5.1.2 实体系统的有序性层次 |
5.2 材料属性与有序性 |
5.2.1 材料的自然属性与人工属性 |
5.2.2 人工化的有序性 |
5.3 界面材料及其工艺探索 |
5.3.1 研究界定 |
5.3.2 材料及其工艺的“类型化”:德国制造联盟的早期理念 |
5.3.3 材料和工艺的实证方法:立体主义传统 |
5.3.4 材料与手工艺的探索与整合:魏玛包豪斯 |
5.3.5 材料实验的“飞跃”:“白院住区”住宅展览 |
5.4 现代复合材料的应用 |
5.4.1 复合材料:可“设计”的材料 |
5.4.2 从微观到宏观的一体化设计与制造 |
5.4.3 复合材料的“造物”应用 |
5.5 基于材料工艺属性的组合 |
5.5.1 多材料、多工艺的集成创新:产品工艺设计 |
5.5.2 多工种的组合制造规划:分离面设计 |
5.5.3 多实体材料组合下的终端制造 |
5.6 小结 |
第6章 信息系统 |
6.1 “造屋”与“造物”信息系统:开放系统的动态有序 |
6.1.1 动态有序的实现条件 |
6.1.2 信息系统的有序性层次 |
6.2 几何的度量 |
6.2.1 视觉性的相对度量:细部关系 |
6.2.2 触觉性的绝对度量:表面粗糙度 |
6.2.3 度量系统配合的精确性 |
6.3 受力的形变 |
6.3.1 基于静力学的“造屋” |
6.3.2 轮船、飞机、汽车的动力学因素与静力学固有形式 |
6.3.3 制造中的力学因素 |
6.4 数字的整合 |
6.4.1 数字信息对产品的控制理论 |
6.4.2 “负反馈”:“信息流”控制“材料流” |
6.4.3 “正反馈”:意识的耗散结构与信息编解码 |
6.5 小结 |
第7章 系统中的机器与人 |
7.1 实体系统中的机器技艺:代替人工 |
7.1.1 以机械的运动代替人手的运动 |
7.1.2 以机械的组织代替人力的组织 |
7.1.3 以机械的反馈代替人脑的反馈 |
7.2 信息系统中的机器术语:架构在机器技艺之上 |
7.3 机器世界中人的角色:知识建构 |
本篇总结 |
下篇:案例应用篇 |
第8章 “造屋”是“造物”的“试验场”、“市场”和“博物馆” |
8.1 建筑工程:“造物”的“试验场” |
8.1.1 工程师的“试验场”:“造物”的储备 |
8.1.2 建筑师的“试验场”:“造物”的思辨 |
8.1.3 “造屋”技术转移中的控制与机制 |
8.2 建筑设计:“造物”的“市场” |
8.2.1 “造屋”的附加价值 |
8.2.2 “造物”提升“造屋”价值 |
8.2.3 现代系统设计:建筑业与制造业整合 |
8.3 建筑史论:“造物”的“博物馆” |
8.3.1 发现:文化的空间 |
8.3.2 研究:工艺的进化 |
8.3.3 创造:时代的精神 |
8.4 小结 |
第9章 中国当前“造屋”与“造物”的协同进程 |
9.1 边界条件 |
9.1.1 缘起:制造业渗透建筑业的必要性 |
9.1.2 结构转型:制造业结构与建筑业的关系 |
9.1.3 社会转型:劳动力成本增长,但并非全盘反映附加价值上升 |
9.1.4 “造屋”下游产业链:制造业的“培育期” |
9.2 建筑业:与制造业的协同作用 |
9.2.1 建筑业与制造业协同的三个技术层次 |
9.2.2 建筑业带动下游制造业提升品质的两条实践路径 |
9.3 建筑师:专业人才的内核、系统与环境 |
9.3.1 内核:建筑师的知识体系 |
9.3.2 系统:建筑师的统率能力 |
9.3.3 环境:建筑师的职业环境 |
9.4 建筑学:建筑技术科学的桥梁作用 |
9.4.1 建筑技术科学渗透建筑学的教学体系 |
9.4.2 建筑技术科学专业衔接相关专业的教学体系 |
9.5 小结 |
本篇总结 |
第10章 总结与展望 |
10.1 论文研究成果 |
10.1.1 理论内核:基于系统理论架构的实体系统与信息系统框架 |
10.1.2 价值批判:探索“造屋”与“造物”过程中人的价值 |
10.1.3 现实意义:建筑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 |
10.2 领域展望 |
10.2.1 理论研究:建筑学中的建造过程研究 |
10.2.2 实践展望:建筑业对工业结构调整的责任——也是建筑师的责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第 1 章附文:“造屋”与“造物”的词源学解读 |
附录B 第 4 章附表:《营造法式》术语分类列表 |
附录C 第 5 章附表 A:魏玛包豪斯工艺车间分类列表 |
附录D 第 5 章附表 B:1927 年展览住宅所使用的材料及其工艺列表 |
附录E 第 8 章附表:“造屋”与“造物”在部分建筑师设计理论与实践中的关联列表(19 世纪至今)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四、采用钢球研磨印刷锌版(论文参考文献)
- [1]弹性碳导体的制备及其在可拉伸器件中的应用[D]. 吴畏. 天津大学, 2020(01)
- [2]“造屋”与“造物”: 制造业视野下的建造过程研究[D]. 朱宁. 清华大学, 2013(07)
- [3]PS版的制作及其发展方向[J]. 刘明彦. 有色金属加工, 1996(04)
- [4]林业专业地图的绘制与印刷[J]. 庄伯贤. 云南林业调查规划, 1990(03)
- [5]采用钢球研磨印刷锌版[J]. 地图出版社制印车间打样组磨版组. 测绘通报, 197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