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体经济立法刍议(论文文献综述)
程南[1](2011)在《经济法理论的反思与完善》文中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催生了大量的经济法实践。在这样的形势下,即使是最保守的民法学者都不会否认经济法的存在。可经济法当前的理论建构本身,却无法从法学逻辑上有效论证经济法存在。本论文致力于经济法存在的法学论证,深入探讨植根于市场经济本体中的经济法存在。全文围绕经济法学界关注的与经济法存在密切相关的八个理论范畴展开,具体包括:经济法概念、经济法基本原则、经济法独立、经济法体系、经济法实现、经济法律责任、经济法律程序。不同于既有主要学说共识于将国家调整经济所形成的关系作为经济法调整对象,本文论证了当代社会经济活动中社会需要和社会满足矛盾运动对法律调整的需要催生了经济法。社会需要和社会满足之间的辩证关系本身,也为可能的经济法调整确立了价值目标,即经济法所维护的正是市场经济活动中作为否定之否定过程展开的整体经济利益。对于维护整体经济利益的经济法来说,根本地切入点是及时、有效地监管资本集中。正因为以符合经济活动对的法律调整需要这样的方式来调整整体经济社会中的主要矛盾,所以经济法的独立存在既基础又重要。能够有效调整资本集中的方式决定了规范意义的经济法体系存在,于是为历史所检验的、有着畅通调整渠道的产业法、货币法、财政法、市场法成为经济法体系的四大基本构成。经济法实现正是经济法调整作用发挥的过程。在经济法有效链接整体经济社会的过程中,法主体、法关系、法组织、法秩序是一以贯之的,而范畴间起关键连接作用的就是有着规范意义的产业行为、货币行为、财政行为和市场行为这四种经济法律行为。通过经济监管机关作用于货币财产和财政财产的具体经济法律行为,个体经济利益得以轨导而与整体经济利益统一,从而有效组织起整体经济的运行,实现经济法调整制度化,最终建构起经济法所追求的调整秩序。在轨导个体经济利益、组织整体经济运行的过程中,经济法律责任也是必不可少的调整手段,历史中大陆法系对惩罚性赔偿责任的适用正是服务于经济法调整目标的实现。经济法律责任调整方法的适用,也就是根据经济本体的要求来确定责任主体,角色化个体经济利益使其服从于整体经济利益,这是组织整体经济所必要的调整方式。而角色化个体经济利益的过程,必须匹配一定的经济法律程序。其中,经济监管机关的监管程序旨在发现服务于整体经济利益的个体经济利益存在,立足于法制实践分析,经济机关监管程序的关键是引入当事人影响对程序的导向作用;而经济监管机关解决问题、强制轨导个体经济利益的过程,必须匹配诉讼程序,旨在为个体经济利益提供最完善的宪政保护。在经济法实现的过程中,经济法律关系建构依赖于个体经济利益主体的经济活动、经济法律责任定位无非是角色化个体经济利益、经济法律程序设置倚重乃至保护个体经济利益当事人,都充分说明了整体经济利益的存在本身是与个体经济利益辩证统一的存在。经济法的调整是顺应市场经济的调整,整体经济利益并非是外在于个体经济利益的,二者相辅相成而共同统一于市场经济本体。总之,本文旨在解决经济法理论研究的本体论进路问题,通过对市场经济本体的发掘,探讨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经济法调整,以此推动学科理性建设。
曹兴权[2](2016)在《民法典如何对待个体工商户》文中研究表明个体工商户的私法需求逻辑已从针对特权赋予与财产保护转向基于发展支持的特殊私法义务的豁免。对于赋予私法资格、确立民事主体身份、给予财产权保障以及解决内部外部财产关系等规则,由民法典供给的必要性已不存在;对于商个人特殊私法义务豁免机制,民法典不宜直接供给。民法典延续《民法通则》的立场而单独规定个体工商的处理模式,不仅导致立法与现实脱节,而且将因明文规定个体工商户的商人身份而强化该豁免机制需求的必要性,其中的所有制特色与强制登记体制的管制隐喻会消减民法典内在的自由与平等理念,个体工商户内涵界定难题以及规范体系架构模式的选择困惑给立法技术带来难以有效解决的挑战。因此,建议民法典总则回避个体工商户制度,删除《民法总则(草案)》中的相关内容。
陈柳裕[3](2004)在《新中国民营经济法律制度之变迁 ——以“权利本位”为视角》文中认为本文旨在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新中国民营经济法律制度的变迁为主题,以民营企业的权利保障为主线,以建国以来经济、政治、政策、意识形态等相关因素为分析背景,着力探究新中国 50 余年来民营经济法律制度的演变规律,检讨其中的经验教训、成败得失,以求为当前民营经济法律制度建设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全文分为 8 章。第一章导论。笔者在介绍本文的研究主旨、研究方法和全文框架的同时,着力构建了一个民营企业的权利体系。笔者认为,民营企业享有生存权、产权、竞争权和发展权四种权利。其中,生存权是民营企业的首要权利,它关系到民营企业能否参与市场竞争;产权是民营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现实基础,它涉及到民营企业凭借什么参与市场竞争;竞争权是民营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条件,它决定了民营企业能否自由地参与市场竞争;发展权是民营企业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的可靠保障,它从形式和实质两个方面影响到民营企业能否公平地参与市场竞争。从“市场竞争”这一视角发出,笔者认为,民营企业的上述四种权利构成了一个内部协调一致的权利体系。本文正是以上述四种权利的保障历程为主线,研究新中国民营经济法律制度的变迁历程。第二章主要研究建国初期民营经济的法律制度。笔者认为,正是因为民营经济与我国“重工业优先”的经济发展战略之间存在的冲突,决定了建国初期民营经济消亡的历史性命运。笔者在详细分析《共同纲领》和五四宪法中的关涉民营经济法律制度的具体条文,以及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个私营企业基本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及《公私合营工业企业暂行条例》的基础上,以民营企业的生存权、产权、竞争权和发展权四种权利的逐步消亡为主线,勾勒了建国初期民营经济法律制度发展的概貌,并对民营经济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的相关法律问题作了详细分析。 1<WP=3>第三章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期20余年时间里的个体经济法律制度。笔者认为,在这段时期内,虽然民营经济并不存在,但是个体经济从来没有被彻底地消灭过。由于个体经济是民营经济的母体,民营经济重生的可能性存在于个体经济之中,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个时期的个体经济法律制度就是没有民营经济的民营经济法律制度。在本章中,笔者分别研究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农村人民公社中个体经济的法律地位,研究了个体手工业的法律地位,并分析了这段时期内个体经济宪法地位的演进历程。第四章至第七章主要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的生存权、产权、竞争权和发展权的法律保障历程。这四章是本文的主体,其体例的编排、论述的展开,均体现了“权利本位”观念。在本文第四章,笔者重点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生存权的保障历程,主要内容有三:其一,指出自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生存权经历了默认、政策承认、法律承认和法律保障四个发展阶段;其二,从八二宪法四次修正案分析了民营经济法律地位的变迁过程;其三,鉴于公民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障与民营企业生存权之间所存在的密切关系,详细分析了我国宪法对公民私有财产权保障的演变过程。第五章主要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产权的法律保障历程。在这一章中,笔者详细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所有权确认法律制度、土地使用权确认法律制度和知识产权确认法律制度的演进过程,考察了民营企业产权交易法律制度的变迁历程,并着重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产权的刑法保护制度之变迁。第六章主要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竞争权的保障历程。笔者在研究企业竞争权的一般理论,描述各种垄断行为对民营企业竞争权的影响的基础上,分别从行政垄断行为的规制和经济垄断行为的规制两个角度,详细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有关民营企业竞争权保障的制度演进历程。第七章主要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发展权的保障历程。笔者首先建构了民营企业发展权的二元结构,认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权由平等发展权和特殊发展权组成。其中,民营企业的平等发展权基于商品经济的平等原则而产生;民营企业的特殊发展权则体现了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而,笔者分别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保障民营企业平等发展权和特殊发展权的制度演进历程。第八章是对建国以来民营经济法律制度发展规律的总结。笔者认为,民营经 2<WP=4>济法律制度的演进受制于历史和现实的经济生活之要求,反映了一定的经济必然性,同时也受政治、政策、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影响。笔者分别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总结了我国民营经济法律制度演进的八大规律:一是调整手段呈现由“政策法律并举,政策优先”到“法律主导,政策补充”的演变过程;二是制度体系呈现了由简单到复杂的系统化过程;三是法律语言呈现了政治色彩逐渐淡化的过渡;四是法律的有效期限呈现了由“短期”到“长期”的显著特征;五是立法目的呈现了由“利用、限制、改造”逐步演变为“确认、保护、促进”的现代化过程;六是法律内容体现了由“体现计划经济体制要求”演变到“反映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过程;七是保护重点实现了从“资本家的经济利
李友根[4](2010)在《论个体工商户制度的存与废——兼及中国特色制度的理论解读》文中认为作为我国法律体系中富有中国特色的个体工商户制度,其性质与法律地位问题,无论是实体法上还是程序法上,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司法实践,均存在争议、混乱甚至矛盾。通过相关案例,法律及法律解释为切入点,系统地对我国个体工商户制度进行了考察,总结得出在当前的法律、理论与经济背景下,再修订《个体工商户条例》,并且续存着诸多传统制度不仅显得多余,而且相反是在开历史的倒车。
崔馨文[5](2020)在《民营经济合法权益保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对于民营经济的相关保障规定早在三十多年前就已经写入宪法。我国现行宪法即1982年宪法和此后五次宪法修正案以渐进的方式逐步明确并巩固了民营经济的法律地位。从着眼微型的个体经济到放眼不断壮大的私营经济,从“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民营经济地位提升,从以“引导、监督、管理”为主到“鼓励、支持和引导”和“依法监督和管理”双管齐下以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宪法规范的逐渐演变充分显示了国家和社会对民营经济重视和信赖程度的不断加强。在当今中国经济发展的大潮中,民营经济正贡献着自己强大的力量,对于民营经济的合法权益保障也愈发重要。本文第一章梳理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体制中法律地位的演变过程和发展历程,回顾历史、纵观过程,来思考民营经济平等地位的合法性为经济带来的巨大的推动力量。第二章归纳了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并对出现这些困难的法治原因进行分析。第三章对民营经济合法权益应受到平等对待从法理方面进行本质上的逻辑分析。第四章结合国家最新的经济规划和实际成果论述优化营商环境是保障民营经济合法权益的根本途径。第五章通过对各部门、各地的实践分析探讨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途径。
翟国强[6](2019)在《经济权利保障的宪法逻辑》文中研究表明现行宪法实施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经济权利在宪法上逐渐获得确认和保障。通过宪法的进一步实施,经济权利的保障模式和制度体系也趋于完善。从宪法发展的历史阶段来看,中国经济权利保障的历史课题和价值取向和域外法治国家有所不同,构建中国经济权利法治保障模式选择也有其自身的理论逻辑,因此应立足中国的法治国情构建符合中国实际的制度模式。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构建经济权利保障模式的价值立场选择应当放在世界宪法发展的大历史、大格局中来认识把握。从比较宪法史的角度看,需要在近代宪法和现代宪法之间寻求其价值取向,在形式平等和实质平等之间进行平衡和抉择,逐步实现从政策保障到法律保障的过渡,最终在宪法层面统合各种保障机制,构建完整的经济权利法治保障体系。
叶英波[7](2019)在《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制演进和立法探思》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是我国长期以来的方针。改革开放40余年,民营企业蓬勃发展,民营经济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实践证明,我国经济发展能够创造中国奇迹,民营经济功不可没。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党的十九大把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写入
李清亮[8](2012)在《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研究 ——从制度变迁视角看民营经济合法性地位的确立和制度环境的改善》文中认为民营经济在中国市场化导向的改革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但民营经济的兴起,包括其合法性地位的确立和制度环境的改善,本身需要科学的理论解释。本文旨在通过历史分析和制度比较,为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及其制度环境演变作出合乎历史逻辑的解释,并在此基础上对当前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新任务进行科学研判,提出可行对策。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特别是制度变迁理论为工具,围绕“合法性”和“制度环境”两个核心概念,沿着民营经济“合法性地位的确立”和“制度环境的改善”两条历史主线,仔细比较不同历史阶段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历史背景、制度政策、发展成效等,探寻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揭示民营经济制度环境变迁的动力、机制和路径,以及改革家、地方政府等在制度创新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本文得出三个重要结论:(一)在影响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众多因素中,制度环境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影响制度环境的关键因素又是民营经济的合法性地位。民营经济的合法性地位,即包括在正式的法律文本中的合法性表述,也包括由中共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构成的意识形态中的合法性地位。在转轨过程中,一定程度上,民营经济在意识形态上的合法性比法律文本上的合法性更为重要。(二)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历史表明,民营经济制度环境变迁沿着特定的机制进行,即“社会压力—民营经济贡献—意识形态突破—法律地位上升—制度环境改善”。每一次民营经济制度环境的大规模改善,都以中共党和政府在意识形态上的突破和法律对民营经济的肯定为前提,而中共党和政府在意识形态上取得突破并在法律上予以追认,均因为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存在政府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而民营企业在其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因此,民营企业不可替代的社会贡献是其合法性的重要基础。(三)不同的历史阶段,社会面临不同的压力甚至危机,民营经济面对不同的历史任务,需要不断优化的制度环境给予支撑,而前提又是在意识形态方面有新的突破,在法律法规上予以明确,在实际运行中贯彻落实。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民营经济的新任务是担当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科学发展的主力军。这就需要民营经济的制度环境更加宽松,更加体现市场经济“以人为本、规则透明、起点公平、平等竞争”的原则,所有这些又需要在意识形态和宪法法律上有新的突破。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研究视角的创新、分析单元的创新、理论模型的创新、历史阶段划分的创新。特别是提出中国民营经济制度环境变迁的“社会压力及贡献—合法性增强—制度环境改善”理论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对当前中国民营经济的制度环境进行剖析,涉及到产权保护制度、融资制度、市场准入制度、财税制度、社会服务体系以及道德文化等非正式制度等;最后提出国际金融危机后,为了发挥民营经济在加快转型升级、促进科学发展上的重要作用,国家需要作出重大战略调整和顶层设计,以及相配套的各项政策措施。
张军[9](2007)在《非公有制经济法律地位的变迁及其启示》文中提出文章从非公有制经济的社会发展考察入手,对非公有制经济宪法地位、民商法地位和刑法地位的变迁作了梳理与分析。作者认为,非公有制经济法律地位变迁的历史演进昭示我们: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确认、维护基本经济制度的相关法律制度,必须与国家和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现代社会条件下的非公有制经济,具有形式上的私人性质与实质作用上的社会公共属性之双重属性;在法律制度上,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私人性质,需要科学、严格、合理地规制;对其社会公共属性,应予科学、严格、平等地保护;应当与时俱进,慎重、积极地推进有关非公有制经济的科学立法,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观念、制度环境。
王德志[10](2014)在《论我国宪法劳动权的理论建构》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法学界对于劳动权的研究大多是从劳动法的角度展开的,从宪法角度所进行的劳动权研究大多也是在用我国劳动法第3条的内容解读我国宪法第42条劳动权的含义,陷入了"以劳动法解释宪法"的方法论误区。笔者认为,对于宪法劳动权的理论建构,应当立基于"以宪法解释宪法"的原则上,从宪法文本以及宪法变迁中探求宪法劳动权的内涵。自1954年宪法以来的几部宪法文本中,我国宪法劳动权的规范表述形式并没有明显的改变,但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宪法变迁,主要是所有制结构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却赋予宪法劳动权和劳动的概念以全新的含义,并使职业自由成为我国宪法劳动权存在和运行的主要形态。
二、个体经济立法刍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个体经济立法刍议(论文提纲范文)
(1)经济法理论的反思与完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方法 |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文献 |
三、研究命题与研究范围 |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经济法概念研究的反思与完善 |
一、既有研究的综述 |
(一) 主要学术观点 |
1. 概说 |
2. 简评 |
(二) 基本研究路径 |
二、反思:既有研究概念范畴合理性的缺位 |
(一) 既有研究的缺陷:欠缺说服力的调整对象定位 |
(二) 缺陷带来的影响:造成法学继续发展的内在瓶颈 |
(三) 缺陷产生的根源:缺乏前置性范畴的研究起点 |
(四) 对缺陷的矫治:科学开端方法的辩证法定位 |
三、完善:需要和满足间关系之研究起点定位 |
(一) 法律调整的市场经济背景分析 |
1. 制度演进结果之信用货币 |
2. 信用货币所连接的社会关系 |
(二) 社会中需要与满足关系本体 |
1. 市场经济的运行基础 |
2. 货币资本连接的社会性关系 |
(三) 经济关系本体论主导的经济法概念建构 |
1. 经济法概念中的经济关系本体论内涵 |
2. 法制实践中的经济关系本体论取向 |
第二章 经济法基本原则研究的反思与完善 |
一、既有研究的综述 |
(一) 主要学术观点 |
1. 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概念界定 |
2. 经济法基本原则的具体构成 |
(二) 基本研究共识 |
二、反思:亟需巩固的既有经济法原则建构 |
(一) 既有研究建构亟需巩固的表现 |
1. 脱离本体的"玄虚化"研究状况 |
2. 没有现实建设意义的"法定"原则 |
3. 有必要确立却无法指导实践的目标原则 |
(二) 既有目标原则定位薄弱的原因 |
1. 经济法价值研究中的视角盲点 |
2. 研究盲点产生的方法论根源 |
(三) 夯实基本原则方法论基础:本体论和价值论的关系 |
1. 既有研究对本体论和价值论间关系的颠倒 |
2. 本体论之于价值论根基地位的确立 |
三、完善:经济本体中整体经济利益所确立的整体经济利益目标原则 |
(一) 基于需要与满足辩证运动确立的整体经济利益目标原则 |
1. 需要满足之最终经济目标 |
2. 经济发展之经济直接目标 |
3. 资本运动之经济运行目标 |
(二) 实现整体经济利益目标的操作原则 |
第三章 经济法地位研究的反思与完善 |
一、既有研究的综述 |
(一) 主要学术观点 |
(二) 基本研究路径 |
二、反思:既有经济法地位研究定位经济法之"参照系"的不可靠 |
(一) "参照系"定位思维的由来及表现 |
1. 论战中确立的学术中心地位 |
2. 参照系定位思维的表现 |
(二) "参照系"定位不可靠的原因 |
1. 公私法产生有历史前提 |
2. 历史上公私法体系之后有法发展 |
(三) "参照系"定位不可靠的实质:没有静止的"参照系" |
1. 发展的实践推动部门法的发展 |
2. 法域研究范畴划分不清晰 |
三、完善:确立经济法独立地位的经济本体基础 |
(一) 经济本体证明经济法独立的必要性 |
1. 打破公私法的理论桎梏 |
2. 确立法理论的实践本质 |
3. 推进经济法的学科建设 |
(二) 经济本体对经济法独立的证明 |
1. 维护社会经济活动中整体经济利益的法 |
2. 调整社会经济活动中主要矛盾的法 |
(三) 经济本体基础上法律体系中的经济法定位 |
1. 市场经济法律调整中的法价值目标均衡 |
2. 市场经济调整中民商经济法定位的不同 |
第四章 经济法体系研究的反思与完善 |
一、既有研究的综述 |
(一) 主要学术观点 |
(二) 基本研究路径 |
二、反思:既有经济法体系建构之实践回应力的缺乏 |
(一) 实践回应力缺乏的表现 |
1. 市场规制法缺乏现实解释力 |
2. 宏观调控实现难以用法律来规范 |
(二) 实践回应力缺乏的根源 |
三、完善:面向需要和满足关系间调整需要之法体系构建 |
(一) 经济法体系的构成 |
1. 产业法的调整——以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为观察 |
2. 货币法的调整——以信用货币的融通为观察 |
3. 财政法的调整——以二战后法国发展模式为观察 |
4. 市场法的调整——以美国证券市场监管为观察 |
(二) 经济法体系研究中经济本体基础的确立 |
第五章 经济法实现研究的反思与完善 |
一、既有研究的综述 |
(一) 经济法调整的功用研究 |
(二) 经济法律制定的形式化研究 |
(三) 制定法的实现途径研究 |
1. 经济责任制研究 |
2. 经济法的可诉性研究 |
(四) 经济法律关系研究 |
1. 主要学术观点 |
2. 基本研究路径 |
二、反思:既有研究之经济法实现定位的不明晰 |
(一) 定位不明晰的表现之一:既有结论逻辑反思视角的缺失 |
1. 经济法实现途径研究之逻辑前提的追问 |
2. 突出国家主体意识使经济活动沦为被规范的对象之认识论根源 |
(二) 定位不明晰的表现之二:经济法律关系范畴界定不准确 |
1. 不准确的法学理论认识根由 |
2. 正确认识经济法律关系的方法 |
三、完善:经济法律行为主导经济法实现之立足点的确立 |
(一) 建立经济法实现与经济法律关系逻辑关联的必要性 |
(二) 经济法实现与经济法律关系逻辑关联展开之"主体-客体-行为"构成要素 |
1. 法行为与法秩序的关联是法社会学中理论分析工具的启示 |
2. 法律行为和法律秩序的关联是推动现实私法实现的本质力量 |
(三) 实现经济法调整目的的经济法律关系构成要素 |
1. 经济法律关系主体 |
2. 经济法律关系客体 |
3. 经济法律行为 |
第六章 经济法律责任的反思与完善 |
一、既有研究的综述 |
(一) 主要学术观点 |
(二) 基本研究路径 |
(三) 更新的研究范畴 |
二、反思:既有研究对经济法律责任本质认识的模糊 |
(一) 经济法律责任本质认识模糊的表现:研究定位不清晰 |
(二) 经济法律责任本质认识模糊的外在动因:法律调整中责任作用的变化 |
1. 私法中责任只是实现权利的形式化手段 |
2. 新兴法中责任取代权利成为法实现的实质因素 |
(三) 法实现定位下的法律责任调整方法 |
1. 典型观察之惩罚性赔偿责任 |
2. 惩罚性赔偿责任的路径依赖 |
三、完善:整体经济利益实现之经济法律责任定位 |
(一) 私人启动的经济法律责任制度:大陆法系适用惩罚性赔偿责任的现实例证 |
1. 公私法责任只有有限的历史意义 |
2. 整体经济利益实现依赖个体经济活动 |
(二) 经济监管机关主导的经济法律责任制度:组织整体经济所必要的责任之理论说明 |
1. 经济法中的责任主体定位不同于商事法律关系调整的定位 |
2. 经济法中的责任主体定位符合经济本体的要求 |
第七章 经济法律程序的反思与完善 |
一、既有研究的综述 |
(一) 主要学术观点 |
1. 经济法律程序之公益诉讼研究 |
2. 经济法律程序之经济法运行论研究 |
(二) 基本研究路径 |
二、反思:既有研究中司法实践能力考量的缺位 |
(一) 对司法实践能力欠缺考量的表现:理论建构和现实法制的矛盾 |
(二) 对司法实践能力欠缺考量的原因:司法本质探究的缺失 |
1. 政治理性下的司法权产生 |
2. 源于经济本体的形式化司法权运作 |
3. "法的可诉性"意义只在揭示司法保障私法实现 |
(三) 正确认识经济法律程序的现实基础:超越司法的独立机构执法 |
1. 经济理性的要求 |
2. 被动司法的实践困境 |
3. 实践中独立机构的监管权 |
三、完善:落实整体经济利益之经济法律程序定位 |
(一) 经济法律程序观察 |
1. 经济法律程序的典型观察 |
(1) 美国SEC证券监管运行的流程 |
(2) 美国SEC证券监管运行的特点 |
2. 经济法律程序的一般观察 |
(1) 普遍存在的当事人影响 |
(2) 当事人影响的法律认可:法制实践中被赋予的法律效力 |
(3) 当事人影响的制度价值:有实践生命力的法权运行方式 |
(二) 经济法律程序思考 |
1. 及时发现问题的经济监管机关工作程序 |
(1) 当事人影响下的程序定位利于法实现 |
(2) 定位在诉讼程序之前的监管工作程序 |
2. 有效解决问题的经济法律诉讼程序 |
(1) "官告民"诉讼价值:宪政结构下确立经济监管机关对程序的主导 |
(2) "官告民"诉讼目的:导入对个体权利保护之司法审查、救济 |
(3) "官告民"诉讼过程:贯穿"清楚且具有说服力"之证明标准 |
结论:经济本体法 |
参考文献 |
(2)民法典如何对待个体工商户(论文提纲范文)
一制度供给的定位 |
(一)个体工商户进入《民法通则》的政策动因 |
(二)个体工商户的现实制度需求 |
二私法理念的解析 |
(一)关于个体的语源 |
(二)关于登记的隐喻 |
三立法技术的考量 |
(一)个体工商户内涵界定之困 |
(二)规范体系架构理念选择之惑 |
四结束语:艰难的选择 |
(3)新中国民营经济法律制度之变迁 ——以“权利本位”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题旨、界定与方法 |
一、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二、 研究范围和主要概念的界定 |
三、 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框架 |
第二节 民营企业的权利体系 |
一、 民营企业的四种权利 |
二、 构建民营企业权利体系的意义 |
第三节 新中国民营经济及民营经济法制史的简要回顾 |
一、 新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历程的简要回顾 |
二、 新中国民营经济法律制度史的简要回顾 |
第二章 建国初期民营经济法律制度 |
第一节 《共同纲领》关于民营经济的原则规定 |
一、 《共同纲领》对民营企业生存权的确认 |
二、 《共同纲领》对民营企业产权的保障 |
三、 《共同纲领》对民营企业竞争权的限制 |
四、 《共同纲领》对民营企业发展权的限制 |
第二节 建国初期民营经济消亡的宏观法律环境 |
一、 发展战略选择与民营经济的消亡 |
二、 民营经济消亡的宏观法律环境 |
第三节 《私营企业暂行条例》及其施行办法 |
一、 《私营企业暂行条例》的制定背景 |
二、 《私营企业暂行条例》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
三、 《私营企业暂行条例施行办法》的主要内容 |
四、 《私营企业暂行条例》及其施行办法的历史地位 |
第四节 五四宪法关于民营经济的规定 |
一、 五四宪法概况 |
二、 五四宪法关于民营经济的规定 |
第五节 《公私合营工业企业暂行条例》 |
一、 《公私合营工业企业暂行条例》的产生背景 |
二、 《公私合营工业企业暂行条例》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
第六节 民营经济社会主义改造过程的法律分析 |
一、 民营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 |
二、 民营经济社会主义改造过程的法律分析 |
第三章 民营经济蛰伏时期的个体经济法律制度 |
第一节 农业生产合作社中个体经济的法律地位 |
一、 农业生产合作化概述 |
二、 《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草案》中个体经济的法律地位 |
三、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中个体经济的法律地位 |
第二节 农村人民公社中个体经济的法律地位 |
一、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
二、 《山查岈山卫星人民公社试行简章(草稿)》中个体经济的法律地位 |
三、 《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中个体经济的法律地位 |
四、 《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试行草案)》中个体经济的法律地位 |
第三节 民营经济蛰伏时期个体手工业的法律地位 |
一、 社会主义改造期间个体手工业的法律地位 |
二、 “大跃进”期间个体手工业的法律地位 |
三、 “手工业三十五条”关于个体手工业的规定 |
第四节 蛰伏时期个体经济宪法地位之演进 |
一、 五四宪法关于个体经济的法律规定 |
二、 七五宪法关于个体经济的法律规定 |
三、 七八宪法关于个体经济的法律规定 |
四、 八二宪法关于个体经济的法律规定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生存权的保障历程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的复兴及原因分析 |
一、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的复兴 |
二、 民营经济复兴的原因分析 |
第二节 民营企业生存权及其保障过程 |
一、 民营企业生存权概述 |
二、 民营企业生存权确认四阶段 |
三、 从八二宪法的四次修正看民营经济法律地位的变迁 |
第三节 公民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障历程 |
一、 公民私有财产权与民营企业生存权之间的关系 |
二、 宪法对公民私有财产权的保障 |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产权的保障历程 |
第一节 民营企业产权概述 |
一、 产权的定义 |
二、 民营企业产权的定义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产权确认法律制度的历史演进 |
一、 关于民营企业财产所有权的法律确认 |
二、 关于民营企业土地使用权的法律确认 |
三、 关于民营企业知识产权的法律确认 |
第三节 民营企业产权交易法律制度 |
一、 改革开放前的民营企业产权交易法律制度 |
二、 有计划商品经济时期的民营企业产权交易法律制度 |
三、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的民营企业产权交易法律制度 |
第四节 民营企业产权刑法保护的制度变迁 |
一、 1979 年刑法对民营企业产权的保护 |
二、 1979 年刑法向新刑法演变的过程 |
三、 现行刑法对民营企业产权的保护 |
四、 民营企业产权刑法保护制度的演进规律 |
第六章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竞争权的保障历程 |
第一节 企业竞争权的一般理论 |
一、 竞争权概述 |
二、 民营企业竞争权的含义 |
第二节 保障民营企业竞争权的反行政垄断法律制度之变迁 |
一、 行政垄断行为对民营企业竞争权的限制 |
二、 规制行政垄断行为的法律制度之变迁 |
三、 规制行政垄断行为法律制度的变迁规律 |
第三节 保障民营企业竞争权的反经济垄断法律制度之演进 |
一、 反对公用企业滥用支配地位法律制度之变迁 |
二、 反对掠夺性定价法律制度之变迁 |
三、 规制价格卡特尔的法律制度之变迁 |
第七章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发展权的法律保障 |
第一节 民营企业发展权概述 |
一、 一般意义上的发展权 |
二、 民营企业的发展权 |
第二节 民营企业平等发展权的法律保障 |
一、 概述 |
二、 中央立法对民营企业平等发展权的限制阶段 |
三、 地方立法对民营企业平等发展权的保护阶段 |
四、 中央政策对民营企业平等发展权的确认阶段 |
第三节 民营企业特殊发展权的法律保障 |
一、 概述 |
二、 民营企业特殊发展权未受保护阶段 |
三、 民营企业特殊发展权的地方立法保护阶段 |
四、 民营企业特殊发展权的中央立法保护阶段 |
第八章 建国以来民营经济法律制度发展规律 |
第一节 建国以来民营经济法律制度发展规律概述 |
一、 建国以来民营经济法律制度发展规律概述 |
二、 建国以来民营经济法律制度的演进呈现规律性的原因 |
第二节 民营经济法律制度形式上的发展规律 |
一、 由“政策法律并举,政策优先”到“法律主导,政策补充” |
二、 制度体系由简单到复杂 |
三、 法律语言逐步趋于中性 |
四、 法律有效期限由“短期”到“长期” |
第三节 民营经济法律制度内容上的发展规律 |
一、 立法目的由“利用、限制、改造”到“确认、保护、促进” |
二、 法律内容由“体现计划经济体制要求”到“体现市场经济要求” |
三、 保护重点从“资本家的经济利益”到“民营企业的合成权利” |
四、 规制对象由“资本家个人”到“民营企业” |
主要参考资料目录 |
内容提要(英文) |
目录(英文) |
后记 |
(4)论个体工商户制度的存与废——兼及中国特色制度的理论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案例、法条与问题的提出 |
(一) 个体工商户构成单位, 独立于业主自然人 |
(二) 个体工商户没有独立的法律地位, 只是自然人的一种特殊经营形式 |
一、内部变迁:个体工商户的制度实践 |
(一) 变迁的依据 |
(二) 个体户经营主体的扩大 |
(三) 帮手、学徒名称的变迁 |
(四) 帮手学徒数量的变迁 |
1.变迁的动因 |
2.变迁的途径 |
3.变迁的正当化 |
(1) 剥削的不存在 |
(2) 剥削的容忍 |
(3) 剥削的控制 |
(4) 马克思标准的重新解读 |
4.变迁的决定性因素 |
(五) 小结 |
二、外部变迁:个体工商户的分化 |
(一) 《私营企业暂行条例》 |
(二) 《个人独资企业法》 |
(三) 真正的个体工商户 |
三、制度重生:个体工商户的归宿 |
(一) 学说概览 |
1.个体商人说 |
2.商自然人说 |
3.经营行为说 |
4.其他观点 |
(二) 本文观点:理论视角 |
1.取消其个体工商户的概念 |
2.确立个人经营者的概念 |
3.个人经营者的资格 |
(三) 本文观点:现实视角 |
(5)民营经济合法权益保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内关于民营经济的相关论述 |
(二)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四、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
(一)社会调查法 |
(二)逻辑分析法 |
(三)历史研究法 |
(四)数据分析法 |
五、论文创新点 |
(一)研究视角 |
(二)研究内容 |
第一章 民营经济及其法律地位的发展 |
一、民营经济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角色定位 |
(一)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构成部分 |
(二)民营经济是创造物质基础的力量 |
(三)民营经济是改善民生、稳定社会的手段 |
(四)民营经济是促进产业转型、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 |
二、民营经济的历史发展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民营经济的积极发展(1949 年-1952 年) |
(二)社会主义改造后民营经济的消失(1953 年-1977 年) |
(三)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的地位转变(1978 年至今) |
三、民营经济地位的主体立法体现 |
第二章 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及法治原因分析 |
一、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问题分析 |
(一)融资难 |
(二)准入壁垒的限制 |
(三)权利保障的空白 |
二、造成民营经济权益保障和发展问题的法治缺陷 |
(一)民营经济权益保障存在立法缺陷和空白 |
(二)行政执法不力导致民营经济常无法获得应有权益 |
(三)司法偏差让民营企业家面临犯罪风险 |
(四)社会平等对待民营经济的法治思维缺失 |
第三章 民营经济合法权益平等对待的法理分析 |
一、民营经济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多元主体地位平等 |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源配置的公平性 |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治平等保障 |
第四章 法治保障是优化营商环境的根本要求 |
一、法治保障是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 |
(一)法治保障营商环境的开放 |
(二)法治保障营商环境的稳定 |
(三)法治保障营商环境的公平 |
二、法治保障对民营经济发展的作用 |
(一)法治保障民营经济发展的质量 |
(二)法治保障民营经济发展的信心 |
三、优化营商环境就是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
第五章 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途径 |
一、注重立法环节的废立改释 |
(一)立法所立之法应符合“良法”的标准 |
(二)清理滞后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
二、建设高效公正的法治政府 |
(一)建设法治政府对保障民营经济合法权益的意义 |
(二)持续深化政府“放管服”改革、落实减税降费政策 |
(三)推进执法向公平高效科学文明发展 |
(四)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 |
三、公正司法保障民营经济合法权益 |
(一)严格区别民营经济罪与非罪及民营经济企业家的犯罪问题 |
(二)加强产权司法保护 |
(三)在司法执行中运用善意执行理念支持民营经济 |
(四)提高司法效率实现公平 |
(五)司法破产及重整程序为民营经济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和重生机会 |
四、加快建设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和公司律师机制 |
(一)公司律师制度势在必行 |
(二)健全完善公共法律服务平台 |
(三)加大调解、仲裁机制的联动效应 |
(四)积极做好民营企业员工的法律援助工作 |
五、营造全社会的法治文化氛围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经济权利保障的宪法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
一、经济权利的宪法史 |
二、中国经济权利的宪法确认与演变 |
(一)社会主义宪法传统的影响 |
(二)所有制结构调整的宪法表达:经济权利主体的多元化 |
(三)经济权利宪法保障范围的扩大 |
(四)防御权结构的宪法确认 |
三、宪法实施与经济权利保障 |
(一)政治宪法的法律实施 |
(二)防御权的宪法实施:权利与权力对列格局逐步形成 |
(三)经济权利的平等保护 |
四、构建经济权利保障体系的路径选择 |
(一)从经济政策到经济法治 |
(二)从法律保障到宪法保障 |
(三)经济权利保障的价值理念选择 |
(四)形式平等与实质平等之间的平衡 |
结 语 |
(7)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制演进和立法探思(论文提纲范文)
一、民营经济的法律概念范畴 |
二、国家法律法规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制演进 |
(一)宪法层面的演进 |
(二)法律层面的演进 |
(三)行政法规层面的演进 |
三、地方性法规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制演进 |
四、民营经济立法完善的初步探思 |
(8)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研究 ——从制度变迁视角看民营经济合法性地位的确立和制度环境的改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重要意义 |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理论辨析 |
一、民营经济的概念界定 |
二、合法性的概念界定 |
第三节 研究背景与文献综述 |
一、围绕产权问题的民营经济制度环境相关研究 |
(一) 民营经济起源之一:乡镇企业的制度环境与产权演变 |
(二) 民营经济起源之二:家族企业的制度环境与治理结构演变 |
二、围绕融资问题的民营经济制度环境相关研究 |
(一) 融资制度 |
(二) 信息不对称问题 |
(三) 民营中小企业特质问题 |
(四) 融资支持体系 |
(五) 解决融资困境的制度和政策创新 |
1. 加强银行经营管理创新 |
2. 放松利率管制,逐步实行利率市场化 |
3. 健全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 |
4. 完善政府职能,增强扶持力度 |
三、围绕政府政策的民营经济制度环境相关研究 |
(一) 市场准入制度 |
(二) 财政税收政策 |
1. 财政政策 |
2. 税收政策 |
3. 其他相关政策 |
四、围绕非正式制度的民营经济制度环境相关研究 |
(一) 文化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影响 |
(二) 企业家精神对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 |
一、研究思路 |
二、方法创新 |
(一) 研究视角的创新 |
(二) 分析单元的创新 |
(三) 理论模型的创新 |
第五节 预期结论与文章结构 |
一、预期结论 |
(一) 预期结论一 |
(二) 预期结论二 |
(三) 预期结论三 |
二、文章结构 |
第二章 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历程:合法性地位的确立及其理论解释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之前的民营经济:从“鼓励发展”到被“限制消灭” |
一、旧中国民营经济的基础(1949年以前) |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营经济尚有存在和发展的空间(1949-1956年) |
(一) 历史背景 |
(二) 制度与政策 |
1. 《共同纲领》 |
2. 《宪法》(1954年) |
(三) 实际的政策实施及结果 |
三、社会主义改造后非公有制经济的消亡(1957~1978年) |
(一) 历史背景 |
(二) 制度政策 |
1. 《宪法》(1975年) |
2. 《宪法》(1978年) |
(三) 实际的政策实施及结果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初期的民营经济:从放开个体经济到允许私营经济 |
一、民营经济萌芽阶段(1979~1981年) |
(一) 历史背景:改革开放 |
(二) 制度及政策 |
(三) 实际的政策实施及结果 |
二、民营经济起步阶段(1982~1983年) |
(一) 历史背景 |
(二) 制度及政策 |
1. 中共党的十二大报告 |
2. 《宪法》(1982修订版) |
(三) 实际的政策实施及结果 |
三、民营经济稳定发展阶段(1984~1988年) |
(一) 历史背景:改革中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 |
(二) 制度及政策 |
1. 中共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精神 |
2. 《民法通则》 |
3. 《关于把农村改革引向深入的决定》 |
4. 中共党的十三大报告 |
5. 《宪法》(1988年修订版) |
(三) 阶段性成就及存在问题 |
四、民营经济挫折调整阶段:(1989~1991年) |
(一) 历史背景 |
(二) 制度与政策 |
(三) 实际的政策实施及结果 |
第三节 从“补充”到“重要组成部分” |
一、快速发展阶段(1992~1997年) |
(一) 历史背景:南巡讲话 |
(二) 制度与政策 |
1. 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及江泽民同志重要讲话 |
2. 中共党的十四大报告 |
3. 《宪法》(1993年修订版) |
4. 《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
5. 《“九五”计划》 |
6. 中共党的十五大报告 |
(三) 实际的政策实施及结果 |
二、民营经济成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主力军(1998~2001年) |
(一) 历史背景 |
(二) 制度及政策 |
1. 《宪法》(1999年修订版) |
2. 《个人独资企业法》 |
3. 中共建党80周年讲话 |
(三) 实际的政策实施及结果 |
(四) 发展存在问题 |
三、民营经济成为经济增长的新的亮点(2002~2007年) |
(一) 历史背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
(二) 制度及政策 |
1. 中共党的十六大报告 |
2. 中共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 |
3. 《宪法》(2004年修订版) |
4. 非公经济36条 |
5. 中共党的十七大报告 |
(三) 实际的政策实施及结果 |
(四) 存在的问题 |
第四节 国际金融危机后民营经济面临转型升级压力 |
一、历史背景 |
二、制度与政策 |
(一) 中共党的十七大报告 |
(二)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政策 |
(三) 非公经济“新36条” |
(四) 中共党的十八大报告 |
三、实际的政策实施及结果 |
四、2008年以来民营经济发展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
第五节 民营经济发展与国有企业改革 |
一、1985-2001年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发展的对比 |
(一) 国有企业改革与民营经济发展的纵向数据分析 |
(二) 国有企业改革与非国有经济发展的横向数据分析 |
二、新时期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发展的对比 |
(一) 投资增幅比较 |
(二) 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比较 |
(三) 进出口总额及增长率比较 |
(四) 提供社会就业对比 |
(五) 税收总额及增速比较 |
三、国有企业改革与民营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 |
(一) 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沃土” |
(二) 国企改革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
(三) 十六大以来的国资体制改革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了“绿色通道” |
(四) 民营经济发展推进了国有企业改革 |
1. 民营经济发展有助于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2. 民营经济发展有助于吸收国有企业的下岗职工 |
第六节 民营经济合法性地位确定和制度环境改善的理论解释 |
一、合法性地位的获取过程 |
二、合法性地位对制度环境改善的影响 |
三、民营经济制度变迁的推动力 |
四、合法性地位和制度环境改善的阶段性特征 |
(一) 改革开放初期 |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时期 |
(三)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 |
第三章 当前中国民营经济制度环境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产权制度环境存在的问题 |
一、产权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 |
(一) 民营企业的产权制度不完善 |
1. 产权模糊性 |
2. 产权结构单一 |
3. 产权家族化 |
(二) 保护民营企业产权的法律体系不健全 |
1. 保护私有产权的法律制度不完善 |
2. 知识产权制度不健全 |
二、内部治理和管理存在问题 |
(一) 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
1. 股东大会流于形式 |
2. 董事会职责不清 |
3. 监事会不能有效发挥作用 |
(二) 风险控制能力差 |
(三) 内外部监督不力 |
第二节 融资制度环境存在的问题 |
一、直接融资制度不健全 |
(一) 股票公开发行融资制度 |
(二) 债券融资制度 |
1. 债券市场规模依旧偏小 |
2. 债券市场对民营经济服务仍显不足 |
(三) 风险投资制度 |
1. 退出机制不顺畅 |
2. 法律制度不完善 |
3. 中介机构与配套服务发展滞后 |
二、间接融资制度不完善 |
(一) 银行贷款制度 |
1. 所有制歧视 |
2. 规模歧视 |
3. 信贷配给存在“逆向选择”现象 |
4. 中小企业贷款专业机构发育不足 |
5. 信息制度缺陷 |
(二) 融资租赁制度 |
1. 融资租赁形式单一 |
2. 出租人利益难以得到保障 |
3. 融资租赁的观念尚未真正树立 |
(三) 抵押担保制度 |
1. 贷款担保制度不完善 |
2. 抵押担保机构不发达 |
(四) 民间借贷制度 |
第三节 政策制度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 |
一、市场准入制度 |
(一) 民营经济在市场准入上未真正享受“国民待遇” |
(二) 民营经济市场准入方面缺乏法律支持 |
(三) 民营经济准入审批复杂且成本高 |
(四) 行业领域准入羁绊重重 |
二、财政政策问题 |
(一) 对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支持力度不够 |
(二) 对民营企业出口的支持力度不够 |
(三) 对民营企业创新的支持力度不够 |
三、税收政策问题 |
(一) 增值税方面的问题 |
(二) 企业所得税方面的问题 |
1. 税前扣除项目内外资企业存在差异 |
2. 税收优惠政策存在不平等待遇 |
3. 所得税管理方式存在弊端 |
四、社会服务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 |
(一) 政府服务不到位 |
(二) 市场管理体制不完善 |
(三) 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 |
第四节 非正式制度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 |
一、传统观念和思维惯性影响民营企业发展 |
二、民营企业文化建设滞后 |
(一) 多数民营企业的文化建设还处在自发阶段 |
(二) 企业文化缺乏创新性和鲜明性 |
(三) “家文化”与现代管理理念不相容 |
(四) 诚信文化缺失尤为突出 |
三、企业家精神方面存在问题 |
(一) 部分企业家投机心理比较严重 |
(二) 短视行为比较普遍 |
(三) 自主创新意识不强 |
第四章 促进中国民营经济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及政策措施 |
第一节 民营经济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与顶层设计 |
一、赋予民营经济新的历史任务 |
二、促进民营经济转型发展的总体思路 |
(一) 确保巩固民营经济的合法性地位 |
(二) 优化完善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 |
三、改善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制度环境的指导原则 |
(一) 科学发展原则 |
(二) 开放发展原则 |
(三) 创新发展原则 |
(四) 人本发展原则 |
(五) 可持续发展原则 |
四、改善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制度环境的重点领域 |
(一) 建立健全民营经济的利益表达机制 |
(二) 落实对民营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 |
(三) 促进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的合作共赢 |
第二节 改善民营经济产权保护的制度环境 |
一、明确民营企业的产权界定政策 |
二、完善产权制度的法律法规 |
(一) 完善私有产权的法律保护制度 |
(二) 建立经理人市场和职业信用制度 |
(三) 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
三、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 |
第三节 加快完善融资制度 |
一、直接融资制度创新 |
(一) 提升交易所竞争程度 |
(二) 完善上市发行制度 |
(三) 围绕“新三板扩容”构建场外市场 |
二、债券融资制度创新 |
(一) 改革政府对企业债券的管理方式 |
(二) 修改有关企业债券发行管理的法律法规 |
(三) 加强企业债券风险制度建设 |
(四) 建立多层次的企业债券市场 |
三、间接融资制度创新 |
(一) 商业银行自身的制度创新 |
(二) 商业银行体系改革 |
(三) 引导商业银行支持民营企业融资 |
(四) 支持担保机构和担保体系建设 |
四、租赁融资制度创新 |
(一) 完善管理体制和扶持发展政策 |
(二) 建立租赁业风险控制体系 |
五、风险投资制度创新 |
(一) 制定支持风险投资活动的政策法律体系 |
(二) 建立实现风险投资资本来源多元化的制度 |
(三) 建立符合国情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 |
(四) 加快发展风险投资中介机构及项目评估机构 |
六、规范发展民间借贷组织 |
(一) 引导和规范非正规金融发展 |
(二) 建立多层次的民间金融监管体系 |
第四节 加强财税支持 |
一、完善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法律法规 |
二、加大对民营企业的资金投入 |
三、加大对民营企业的融资支持 |
四、加大对民营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支持 |
五、加大对劳动密集型民营企业的支持 |
六、加强对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支持 |
第五节 完善市场竞争环境 |
一、放宽市场准入 |
二、完善市场竞争环境 |
三、实行非对称性管制 |
四、加大垄断行业改革力度 |
五、加快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
第六节 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软环境 |
一、加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文化制度建设 |
(一) 在全社会营造“重商、亲商、敬商”文化 |
(二) 引导民营企业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
1. 提炼企业价值观 |
2. 建立企业文化认同 |
3. 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 |
二、塑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企业家精神 |
(一) 创新精神 |
(二) 契约精神 |
(三) 良好的职业操守 |
附录:西方发达国家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经验借鉴 |
一、中小企业专门管理机构 |
二、完备的法律体系 |
三、融资支持政策 |
(一) 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 |
(二) 风险投资建设 |
四、财税优惠政策 |
(一) 政府采购 |
(二) 扶持技术创新 |
五、鼓励合作联盟 |
六、人员培训制度 |
七、信息支持和咨询服务 |
八、扶持落后地区中小企业 |
九、优化社会保障减轻中小企业负担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非公有制经济法律地位的变迁及其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非公有制经济的社会发展考察 |
(一) 公有制与保护公有制国家与法的发展 |
(二) 基本所有制下的不同所有制共存与互补 |
二、非公有制经济宪法地位的变迁 |
(一) 1954年宪法承认与限制私有经济阶段 |
(二) 1975年宪法彻底否定私有经济阶段 |
(三) 1982年宪法承认、保护、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阶段 |
三、非公有制经济民商法地位的变迁 |
四、非公有制经济刑法地位的变迁 |
(一) 加重对非法经济行为的惩处 |
(二) 对非公有制经济作出保护性规定 |
(三) 突出对国有经济的特殊保护 |
(四) 平等规制与保护国有与非国有制经济 |
五、几点启示 |
(一) 法律制度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是客观规律 |
(二) 应当科学认识现代非公有制经济的社会属性、公共属性 |
(三) 应当慎重、积极地推进有关非公有制经济的科学立法 |
(10)论我国宪法劳动权的理论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以劳动法解释宪法”到“以宪法解释宪法” |
二、对劳动概念的宪法学解读 |
( 一) 我国宪法中劳动含义的变迁———基于宪法文本的考察 |
( 二) 宪法中劳动概念的拓展 |
三、宪法劳动权运行状态的变化 |
( 一) 改革开放以前的运行状态 |
( 二) 改革开放以后的运行状态 |
四、宪法劳动权保障的新课题 |
四、个体经济立法刍议(论文参考文献)
- [1]经济法理论的反思与完善[D]. 程南. 中国政法大学, 2011(07)
- [2]民法典如何对待个体工商户[J]. 曹兴权. 环球法律评论, 2016(06)
- [3]新中国民营经济法律制度之变迁 ——以“权利本位”为视角[D]. 陈柳裕. 华东政法学院, 2004(01)
- [4]论个体工商户制度的存与废——兼及中国特色制度的理论解读[J]. 李友根.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0(04)
- [5]民营经济合法权益保障研究[D]. 崔馨文.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6]经济权利保障的宪法逻辑[J]. 翟国强. 中国社会科学, 2019(12)
- [7]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制演进和立法探思[J]. 叶英波. 人大研究, 2019(10)
- [8]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研究 ——从制度变迁视角看民营经济合法性地位的确立和制度环境的改善[D]. 李清亮. 复旦大学, 2012(02)
- [9]非公有制经济法律地位的变迁及其启示[J]. 张军. 中国法学, 2007(04)
- [10]论我国宪法劳动权的理论建构[J]. 王德志. 中国法学,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