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攻单产 提高效益 恢复和发展我县棉花生产(论文文献综述)
程钢[1](2013)在《石河子垦区农业开发与绿洲生态演变研究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分析》文中认为石河子垦区位于天山北坡经济带中部,过去60年的农业开发与经济发展是天山北麓乃至整个新疆绿洲发展的缩影。60年间,垦区在一片荒漠和天然绿洲中建立起一个现代化的新型农业区,发展成为一个南接天山、北达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大型绿洲经济带,成为建国后新疆后开垦建设的最大的新绿洲之一。期间,玛纳斯河流域水土资源得到全面开发,垦荒者们从内陆地区带来了先进的耕作技术,引进了优良生物物种,较显着地改变了流域的生物结构,与开发前相比,总生物量大大增加,社会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空前发展。伴随着农业开发的进行,石河子绿洲生态环境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大片荒漠和荒漠草原被开发成为耕地,人工绿洲替代了广袤的荒漠和天然绿洲,过去分散的古老绿洲斑块联结成片,绿洲面积大幅扩张;与此同时,由于不合理的开发方式,绿洲外缘也出现了荒漠化的趋势,并带来了盐渍化、尾闾湖干涸、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污染、湿地减少、水土流失加剧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威胁着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开发改变了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土地利用方式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耕地、园地、水域、建设用地不同程度地增加,林地先减少后增加,总体保持平衡,牧草地明显减少。生态系统结构改变引起系统功能发生了明显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958-2010年间,石河子绿洲生态功能明显改善,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由14.64亿元增加到26.18亿元,52年间增加了78.81%,各项单项服务功能价值也呈不同程度的增加,总趋势持续上升。进一步研究表明,这一时期石河子绿洲生态、经济协调发展,但总体上却呈下降趋势,目前已接近临界,绿洲生态环境安全形势严峻,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与土地利用方式,迫在眉睫。研究发现,过去60年来石河子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变化主要是基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水是绿洲存在和演变的关键因素,其利用方式和水平决定了绿洲农业开发的广度和深度。但就绿洲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地表水资源的开发几近极限,今后该区绿洲农业开发的方向应该是:在进一步完善高效节水灌溉农业的基础上,积极调整绿洲农业生产结构与产业布局,增粮减棉,扩草兴牧,扩园植林,促进农牧结合,优化绿洲土地利用,实现绿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保障农业开发顺利进行,提出以下措施:创新农地制度,保障生态用水,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创新绿洲农业技术体系,构建绿色GDP核算体系,建立环境税收制度,保护资源合理利用,协调兵地关系,实现垦区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以及绿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李金叶[2](2006)在《新疆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培育研究》文中认为新疆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处于较落后水平,但新疆农业,尤其是特色农业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如何形成这些特色农产品优势及集聚效应,是本选题的初衷。本选题研究的技术路径是沿着什么是优势、什么是特色产业(产品)及其产业带——新疆建立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的约束条件——如何建立新疆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思路演进。 本选题在研究中着力强调了以下观点:1.如果农产品的加工增值是以能源消耗为代价的,在农业发展的市场与资源的双重约束下,必将束缚农业的可持续发展。2.与全国相比,制约新疆农业发展的生产要素并不是土地,而主要是劳动力素质、资本、技术等,以及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建立有利于突破这种束缚。3.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模式与经济发达区无需拘泥一式,新疆农产品加工业应回避在高新技术方面的劣势,围绕新疆特色优势农产品,实现产业连动。4.新疆农民收入低,一些地方至今未解决温饱,其原因不仅仅是农业经营收入低,而更重要的是非农产业收入低,是缺乏发展经济的人才和环境,从更深层次看,是由于农业经营体制和观念的落后,是新疆工业对农业的拉动力太弱。5.强调了特色农业的可持续性,建立了特色农业产业带培育与环境的损失及生态协调、城镇化建设、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优势整合之间的逻辑联系。6.提出新疆应实施“突出重点,多元发展”的产业发展战略,尝试构建了新疆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的发展框架。7.在新疆优势特色产业(产品)选择中,除了运用常用的分析方法和计算机软件外,还使用了“计量经济学”界最新的研究方法——VAR的Granger因果性分析,注重从农民收入变动角度筛选新疆特色优势农产品。
徐文修[3](2008)在《新疆绿洲耕作制度演变规律及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当前新疆农业和农村经济已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加快了农业的市场化进程和国际化进程,给新疆农业与农村经济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使农业生产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和巨大冲击。本文应用数理分析、经济学分析与田间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系统分析了1949-2005年新疆绿洲耕作制度的演变规律、绿洲耕作制度演变的驱动因子,深入研究了影响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子和关键技术,并对各个农作区未来耕作制度发展的对策进行了探讨,为新疆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建立合理优化的耕作制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自1949年以来,新疆农业生产总值快速增长,农业生产结构逐渐向种植业产值比重减少、畜牧业、林业产值比重增加的趋势发展,以种植业为主的格局未发生根本性转变,粮、经、饲“三元”结构体系仍未建立。作物布局形成以棉花、小麦为主、玉米为辅,蔬菜、甜菜、油料、果用瓜不断增长的新格局。新疆粮食总产量经历了缓慢增长、波动徘徊、直线上升及波动上升四个发展阶段,从1983年开始彻底改变了新疆粮食长期以来依靠外调的历史,由缺粮省转变为富余省,自1987年起,新疆人均粮食占有量一直保持在400kg以上,始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新疆棉花生产大致经历了恢复发展、波动徘徊和快速增长三个发展阶段,目前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其单产、总产、播种面积位均居全国首位。新疆复种指数呈现出不断增长趋势,由1949年的103.6%发展到2006年的113.41%,而且种植模式呈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新疆农田培肥制度由解放初期的主要依靠土地轮歇及施用粪肥发展到20世纪60年代、70年代的苜蓿轮作和草田轮作,进而发展到以施用化肥为主的农田培肥制度。对推动耕作制度演变因子的研究表明:政策因素是推动耕作制度演变的间接驱动力,每次政策变动都会直接影响农民行为、进而影响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推动耕作制度改革与之相适应;科学技术进步、物质投入水平的提高是促进作物产量增加的主要动力,而作物产量的提高为农业结构调整、促进耕作制度演变提供了重要条件;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价格、比较优势直接影响着作物种植的规模,导致农业生产结构发生变化,从而推动耕作制度的演变。本研究揭示了连作棉田土壤养分、微生物的变化趋势:随着棉花连作年限的延长,土壤速效钾呈下降趋势:连作年限越长,土壤中积累的残膜数量越多;随棉花连作年限增加,土壤中的微生物总量呈减少趋势,而且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朝着不利于作物养分吸收的方向发展,即土壤微生物区系从高肥的“细菌型”土壤向低肥的“真菌型”土壤转化。系统分析的结果明确了新疆绿洲耕作制度的调整优化目标与方向:首先,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方向将在保障新疆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加大新疆畜牧业发展的力度,不断提高畜牧业产值比重,适当降低种植业产值比重,逐渐改变新疆农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的初级水平。其次,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是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实现从传统的粮食作物和棉花作物为主的二元结构向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协调发展的三元结构、多元结构转变,逐步使饲料作物生产形成相对独立的产业,为发展农区畜牧业提供饲料保障。第三,畜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则是坚持草原畜牧业、农区畜牧业和城郊畜牧业并举的方针,大力发展肉、毛、乳品生产和畜产品加工,实现新疆畜牧业产业化突破性进展,使畜牧业成为我区农民增收的新的增长点。
周贤君[4](2009)在《湖南省主要农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及高效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作物生产不仅受地域自然生态环境的制约,而且还受到地域农业生产技术、投入水平、市场经济、政策、生产习惯等社会及经济和技术因素的影响。因此,一种作物能否在一个地区发挥良好的产业功能,主要取决于作物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效、稳产目标所需要的自然及经济和生产等综合条件与该地域实际可提供的综合条件之间的吻合度,即作物生产的生态经济适宜性。为了探明湖南省主要作物生产的生态经济适宜性,并以此为丰体制定出湖南省主要作物生产高效持续发展战略,本研究在剖析湖南省主要作物生产资源状态和主要作物生产年际动态的基础上,通过集成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内涵和已有先进、实用、类似的评价方法与规程,构建出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的评价模型,进而对湖南省10种主要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和适宜布局区域进行了评价。同时,基于主要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和适宜布局区域的评价结果,制定出了湖南省主要作物生产高效持续发展战略。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自然资源、生态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三个方面审视,湖南省作物生产的关键资源状态能够较好地满足主要作物生产需求;但由于存在关键资源省域分布的异质性,主要作物生产必须实行差异性区域布局。2湖南省在1983~2006(2007)年期间,除早稻和晚稻外,其他主要作物种植规模和总产规模,总体上均在波动中呈现出上升趋势:除早稻外,其他主要作物的单产水平,总体上呈现出持续增长态势。从经济收益角度审视,湖南省在1983~2003年期间,主要作物经济收益率整体呈现出波动下降的趋势,但从2003~2007年间,除苎麻和烤烟外,其他主要作物生产的经济收益率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态势。3在明确评价指标设置原则的基础上,根据既定指标设置原则,针对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内涵要求、湖南省农作物生产区域实际和已有的相关经验,并经主成分分析,构建出了湖南省主要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进而对指标因子的标准化和单因子隶属函数值进行了界定,最后提出作物生态经济适宜度和区域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综合表现率的计算公式。4湖南省10种主要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指数,平均为0.454,变幅在0.405~0.513。从生态经济适宜性的角度,并结合近年作物生产实际状态,明确了湖南省主要作物各自生产生态经济最适宜、次适宜、不适宜(最不适宜)区域。5根据区域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综合表现率评价结果,划分出了湖南省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综合表现最佳区域、良好区域和一般区域。其中,最佳区域主要包括邵阳、株洲、常德和湘潭4个市;良好区域主要包括岳阳、永州、长沙、娄底、衡阳、张家界和益阳7个市;一般区域主要包括郴州、怀化和湘西3个市(州)。6在界定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区域布局内涵和论述推进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区域布局四方面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区域布局应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生态适应性为基础、注重经济效益可行性的原则,进而重点探明了湖南省主要作物各自在湖南省域内生产的优势区域、目前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今后主攻的方向和发展目标。7在明确湖南省农作物生产发展战略定位的基础上,本着“鼓励经济增长、追求综合效益,强调资源节约、体现环境友好,全面实现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提出了湖南省农作物高效持续发展战略方针;进而借鉴他人成功经验,并结合现存作物生产系统自身特点,制定了相应的战略原则、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最后从操作层面明确提出了配套战略布局、战略路径和战略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5](2008)在《农业部关于印发《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计发[2008]2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林、农牧)、农机、畜牧、兽医、农垦、乡镇企业、渔业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推进农业区域布局、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发展现代农业的精神,适应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变化的新要求,深入推进农业生产力优化布局,充分发挥农业区域比较优势,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我部在认真总结《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实施情况、
于·布仁巴雅尔[6](2003)在《民族地区乡村实用科技推广培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博士学位论文《民族地区乡村实用科技推广培训研究》,所涉及到的是一个在国内外研究极为薄弱的重大现实问题。论文对西部大开发、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等背景下,民族地区乡村实用科技推广培训的实践和理论问题,以侧重质性研究的实地调查为基础,运用人类学的整合性分析法和跨学科分析法,探讨了民族地区乡村实用科技推广培训的特点、基本原理和实践对策,尤其是充实民族文化、现代科技文明与民族地区乡村持续和谐发展相整合的理念。因此,该论文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独特的学术价值。 本研究主要分为以下部分:(1)基础理论研究:阐释民族地区实用科技培训推广的基本理念;分析制约民族地区实用科技推广培训的主要因素,尤其是民族文化传统等独特因素的影响,以阐明其实用科技推广培训的特点;(2)历史研究:总结我国乡村科技推广培训的发展历程、主要经验与教训;(3)调查研究:探明当前民族地区乡村科技培训与推广的实践举措、面临的主要挑战与特殊问题;(4)对策研究:借鉴国内外科技推广培训的制度和实践项目,尤其是比较具有跨时空、跨文化适应性、可供民族地区借鉴的策略、技术和手段,探讨促进当前民族地区实用科技推广培训的革新对策,包括体制改革、项目运作和质量保证等方面。其中,现实研究和理论研究是重点,对策研究是难点。 作为专门、深入探讨民族地区乡村科技推广培训的第一篇博士学位论文,本研究的主要贡献和创新之处在于,其一,指出了村民个体的文化资本和意识状态是制约民族地区乡村科技推广培训的重要因素;其二,论证了乡村科技推广培训本质是民族地区个体社会化和社区文化变迁的重要手段;其三,阐释了乡村科技推广培训的公益性及其政府的责任;其四,剖析了乡村科技推广培训目标和内容的全面性及其理念;其五,说明了高校制度化地纳入乡村科技推广体系的重大意义;其六,说明了乡村科技推广培训中重视弘扬科学精神与批判意识的重大意义和操作技术;其七,系统地阐述了现代科技文化与民族传统文化之间的张力及其在推广培训中的调适。
唐惠燕[7](2014)在《基于GIS江苏种植结构演变研究(1949-2011)》文中提出江苏地处长江三角洲,气候属于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地区,兼具南北农业的种植特点,历史形成苏南、苏中、苏北三个区域差异明显的地区。1949年以来,江苏农业发展跨越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各30年左右两个完全不同体制的时期,经济发展经历整体不太发达到部分地区快速发展、部分地区发展较慢这样区域不平衡的过程,时间跨度长,空间差异性大,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种植业也发生了显着变化。本文基于1949-2011共63年与江苏省农业种植相关的大量数据,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工具,在可视化展示主要农作物不同时期播种面积和产量的空间分布和重心迁移的基础上,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苏农业种植结构的演变特点和驱动因素,为江苏或其他地区农业宏观发展提供参考,也为新型信息工具GIS在农业历史领域的研究供实证。1、确定统一的数据采集规范,建立基于GIS农业种植信息专题数据库。以2011年江苏行政区划为依据,按照地级市和县域归属为基本单元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规范,形成1949-2011共63年13个地级市75个县域单元与农作物种植相关的数据集,基于GIS建立江苏省农业种植信息专题数据库,经过规范的数据量达20万个。2、基于宏观层面的农业重大政策调整和微观层面的种植多样性指数变化,对江苏农业种植结构进行历史分期。江苏在1949-2011年间,农业种植结构整体以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为主,棉花、油菜、大豆等经济作物和油料作物为辅。近30年,由于食物消费的改变,蔬菜、瓜果类作物种植面积不断增加。63年间通过政策宏观调控和市场经济的引导,农业生产虽然基本满足了人类生活需要,但作为农业生态系统的作物多样性指数整体则呈下降趋势。3、基于GIS可视化展示江苏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的空间分布,显示自给自足的农业种植格局逐渐向区域化特色化方向发展。水稻、小麦、油菜、棉花、蔬菜等5种作物GIS空间分布组图显示出63年间各种作物不一样的空间变化特征,显示出自给自足的农业种植格局逐渐打破,区域化特色化种植模式逐渐形成。以水稻为例,水稻GIS组图显示江苏水稻种植呈现两个阶段性区域性转移,由以南方地区为主逐渐向全省性种植转移,市场经济的发展又导致水稻种植向北方地区转移。主要农作物在政策宏观调控和市场经济的引导下逐渐形成区域化特色化的种植特点。4、基于GIS可视化展示江苏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和总产量空间重心的演变轨迹,显示出苏北地区已经成为江苏的农业重心。在定量计算各个时段空间重心的基础上,根据精确的地理坐标基于GIS可视化展示水稻、小麦、棉花、油菜、蔬菜等作物播种面积和总产量的演变轨迹。以水稻为例,播种面积63年间空间重心的迁移轨迹为:镇江扬中市三茅镇扬子东路——扬州江都市十三圩——老圩—五圩——邓家庄——秦庄—横桥——高邮市萧家庄——郑家——陈西——黎家厦——宝应县周庄——任庄。所有作物均显示整体向北迁移的演变轨迹,表明苏北地区已经成为江苏的农业重心。5、探讨江苏主要农作物种植结构演变与人口、经济、政策、科技和环境相关因素的相互关系,运用相关性计量研究了农作物种植与人口和经济之间的关联程度。人口的高增长是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种植驱动的最重要因素。对1949-2011年江苏粮食、油料等总产量与江苏总人口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江苏总人口数与江苏粮食总产量、油料总产量呈0.01水平极显着相关,相关系数为0.933、0.875,显示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与人口的增长关系密切。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或差异是形成各种作物空间重心区域性变迁的重要原因,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对农业在三产中的结构和地位会产生影响。对1952-2011年苏南、苏中、苏北各地区GDP与水稻总产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苏南地区GDP与水稻总产量呈0.01水平显着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506,而苏北地区和苏中地区GDP与水稻总产量呈0.01水平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92,0.550。农业政策因素对江苏种植结构格局变化影响很大,显示出政策的强大调控力量,但对不同收入地区促进存在差异,体现在对苏北、低收入地区的促进作用较强,对苏南、相对高收入地区的促进作用较弱。另外耕地资源的短缺决定了农业总产的提高主要依靠作物单产水平的提高,而环境因素和科技进步是影响作物单产增长的主要因素。人口的压力导致农业生态系统多样性指数整体呈下降的趋势,只有降低人口总量,减少对土地的需求,才能真正形成多样性的农业种植系统。实证研究表明:GIS空间分析工具,为拥有大量的、历时较长的、可靠的历史数据进行动态可视化研究,提供了一种方法的选择。
李立军[8](2004)在《中国耕作制度近50年演变规律及未来20年发展趋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采用历史资料分析、典型调查、专家走访和GIS信息技术等方法,建立和完善了1985—2000年全国分县统计资料数据库,涉及3000多个县共500多万条数据,并实现了基于GIS的耕作制度历史变化趋势和未来布局区划;在此基础上,从作物布局、复种指数、间混套作、轮作连作、土壤耕作方式、物质投入等方面对近半个世纪以来尤其是1985—2001年中国耕作制度的演变进行了分析;本研究还根据FAO数据库,对我国1961-2001年食物需求和供给量趋势进行了全面分析和国际比较,预测了2020年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的需求;在总结耕作制度演变规律和食物需求预测的前提下,以全面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基础,预测了以粮食作物基本生产田、高产和超高产田布局为核心的2020年耕作制度发展趋势。 1.耕作制度近半个世纪演变主要趋势。(1)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粮食增产的压力越来越大。(2)作物结构不断优化,作物布局区域化、科学化程度不断提高。全国稻谷、小麦和玉米为主的粮食生产格局已经形成。三大粮食作物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比例从1950年的63.18%上升到2001年的85.24%,其中水稻的产量比例略有下降,小麦的产量增加了一倍,玉米的产量比例增加了一倍半;大豆、薯类的产量比例分别下降了50%,其他作物的比例下降了近4/5。各分区和县级GIS分析表明,水稻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区、东南区和华南区,分别占各区总播种面积的60~70%;小麦以黄淮海区为主,占总播种面积的50%;玉米的主要分布在东北区和黄淮海区,分别占总播种面积的40%;大豆以东北区为主,占总播种面积的30%。(3)作物复种方式不断优化,复种指数呈波动式增长。(4)作物种植模式由高产为主向高产高效的方向发展。(5)轮作面积逐渐缩小,呈现单一化趋势。(6)土壤耕作由多耕多种向少耕精种方向发展。 2.耕作制度近半个世纪演变基本规律。精耕细作仍将是耕作制度发展的主要方向;社会需求是耕作制度发展的基本动力;促进粮食增产、环境改善是耕作制度发展与改革的核心任务;可持续发展是耕作制度发展的根本原则;农业科技进步与合理的生产要素投入是耕作制度发展的前提和保证。 3.中国食物及粮食安全趋势及预测。(1)我国食物需求已经进入植物性产品需求基本稳定、动物性产品持续增长的阶段。(2)我国食物安全的现状是:热量基本达标、蛋白质不足、植物脂肪偏低。(3)2020年我国食物及主要粮食作物需求量预测。高谷物方案的粮食需求总量为61857万t,水稻18904万t、小麦11450万t、玉米14137万t、大豆2193万t;低谷物方案的粮食需求总量为64319万t,水稻16953万t、小麦8966万t、玉米14154万t、大豆2193万t。 4.未来20年耕作制度发展的主要趋势。(1)精耕细作仍将是耕作制度未来发展的主导方向。(2)确保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和吸引劳动力就业是耕作制度的根本任务。(3)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是耕作制度的主要目标。根据县级GIS分析的结果,实现2020粮食总产目标,需要现有低产田提升为中低产田、中低产田提升为中产田、中产田提升为中高产田、中高产田提升为高产田、高产水平再提升40%。(4)区域化、专业化是作物布局的主要趋势和方向。基于粮食生产的基本农田分析,按高谷物需求的三个方案,到2020年分别需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469.7万hm2、7959.0万hm2和6872.2万hm2;按低谷物需求方案分别需9846.6万hm2、8275.8万hm2和7145.7万hm2。(5)复种方式应不断优化、复种指数需进一步恢复和提高。按复种指数恢复和提高方案,2020年所需粮食作物耕地面积高、中、低三个水平为5557.4万hm2、4676.4万hm2和4042.0万hm2,分别占2001年的89.3%、75.1%和64.9%。(6)间混套作方式和内容不断丰富和提高,土地生产率进一步提高。(7)土壤耕作次数减少,耕作质量提高,少免耕进一步得到推广与应用。(8)技术集约和生产要素投入减少是未来高效耕作制度的发展方向。
杨树果[9](2014)在《产业链视角下的中国大豆产业经济研究》文中指出大豆产业链长,大豆产业发展关乎种植业、养殖业、饲料工业和食品工业等多个行业的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自1996年以来我国大豆进口量逐年不断增加,有关大豆产业发展问题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但现有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大豆生产、大豆加工、大豆进口、外资扩张等个别环节和表面观察,系统的大豆经济研究寥寥无几。由于缺乏系统的研究,一方面导致现有的判断过于片面或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另一方面,致使很多问题尚不清楚,如大豆经济的运作体系和情况、大豆产业发展的宏观和微观影响因素、规律性认识以及对未来的判断,等等;更为重要的是,对一些重大问题,如大豆产业的竞争力、外资与产业安全、转基因,等等,尚缺乏正确认识和长远判断,以致出现了很多不现实或不客观的观点。因此,本文从产业链的视角,通过历史比较和国际比较,对大豆生产、流通、加工、消费和贸易各环节及相应的产业政策等进行较全面系统的研究,分析了大豆产业各环节发展的影响因素,揭示了我国大豆产业发展演变规律和经济特征,并形成未来我国大豆产业发展变化的趋势判断,提出大豆产业发展的战略措施,以期为推动我国大豆产业进一步发展提供决策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大豆产业的整体发展态势是良好的,尽管2010年以来,大豆生产环节上出现了连续几年的明显滑坡,但消费、贸易、加工几个环节却是一片繁荣,生产上有所滑坡并不等于整个大豆产业的衰退。(2)我国的大豆生产发展是缓慢的,单产水平是影响大豆生产的关键因素,在资源约束条件下,大豆比较效益低是大豆生产滑坡的主要原因;综合经济和非经济因素,短期内我国大豆种植面积还将减少,但减少幅度有限;国产大豆不具有竞争力,转基因大豆具有明显的经济优势,靠生产保护和非转基因错位发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提高单产是提升我国大豆产业竞争力的关键。(3)收入水平的提高,人口的增长及城镇化发展拉动了大豆消费的快速增长,其他油脂(特别是棕榈油)的替代效应一定程度上可减缓大豆消费增长,但作用不大。因此,短期内我国大豆需求还将呈刚性增长,而国内大豆供给难度加大,仍需主要依靠进口来满足国内需求。(4)我国的大豆流通基本上形成了大豆主产区和东南沿海向全国扩散的格局,大豆加工产品中的豆制品多在本地流通,豆油和豆粕主要由加工产区向销区流通,但大豆流通基础设施落后、流通效率低下。(5)大豆加工以压榨为主,大豆油脂加工业形成了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国有企业三足鼎立的基本态势。国内企业在产能、大豆处理、豆油产量以及蛋白生产方面处于优势,但大豆加工业产能过剩问题仍然突出。(6)大豆进多出少的格局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不会改变。需求的快速增长与资源可能性是大豆进口不断增加的根本原因,价差因素是近年来大豆进口迅速扩大的主要原因。大豆进口并未对国内大豆生产产生冲击,豆农收入并没有因此受到影响,反而在种植结构调整中获益;外资的进入并没有形成对大豆加工业的控制,国内大豆加工企业的综合实力在与外资企业的竞争中得到了提升,因此,大豆产业安全的担忧是不必要的。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充分认识到大豆在我国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维护食物安全和改善营养以及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中的地位日趋重要,提出采取以下措施实现中国大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1)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来满足国内需求;(2)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3)建立现代耕作制度技术体系稳定种植面积;(4)重点发展高蛋白大豆生产,将转基因大豆生产纳入研究和政策考虑。
石建国,庄生仁,詹有俊[10](2014)在《甘肃省棉花生产的自然特点和区域划分及发展思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分析甘肃省棉花生产发展、布局演变和植棉区自然、气候特点等,按照"区域划分同一性"原则,以≥10℃活动积温、7月平均气温、无霜期为主要依据,在全国棉花生产一级区划的框架下,将甘肃省棉花生产划分为黄河流域棉区黄土高原亚区、黄河流域棉区特早熟亚区和西北内陆棉区河西走廊亚区3个二级区;中部沿黄灌区特早熟次亚区、陇东特早熟次亚区、河西走廊早熟棉次亚区和河西走廊特早熟次亚区4个3级区。通过分区评述各级区的气候、生产等特点,指出了在该区发展棉花生产的优势、不利条件和自然灾害,提出了棉花产业发展的思路:如合理规划产业布局,优化种植区域与结构;坚持集中连片,突出规模效益;坚持依靠科技创新,突出经济效益;实施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模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科技培训;增加和整合支农投入。
二、主攻单产 提高效益 恢复和发展我县棉花生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主攻单产 提高效益 恢复和发展我县棉花生产(论文提纲范文)
(1)石河子垦区农业开发与绿洲生态演变研究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
1.3.1 绿洲与绿洲农业研究 |
1.3.2 农业开发与绿洲生态环境的关系研究 |
1.3.3 玛纳斯河流域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的研究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内容 |
1.6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 |
2.1 系统论 |
2.2 农业生态学 |
2.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理论 |
2.3.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
2.3.2 生态系统服务的分类 |
2.3.3 生态系统服务的特性 |
2.3.4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构成 |
2.3.5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 |
2.4 公共物品、外部性和市场失灵 |
2.4.1 公共物品 |
2.4.2 外部性 |
2.4.3 市场失灵 |
第三章 石河子垦区地理环境与生态系统特征 |
3.1 石河子垦区地形地貌特征 |
3.2 石河子垦区水资源特征 |
3.3 石河子垦区气候条件及特征 |
3.4 石河子垦区生物资源概况 |
第四章 石河子地区农业开发的历史进程 |
4.1 历史时期新疆屯垦及石河子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概况 |
4.1.1 汉代—新疆屯垦的肇始 |
4.1.2 魏晋南北朝时期—新疆屯垦的持续 |
4.1.3 隋代—新疆屯垦的维持 |
4.1.4 唐代—新疆屯垦的兴盛和古石河子地区屯垦的开启 |
4.1.5 五代和两宋时期玛纳斯河流域的社会生产形态 |
4.1.6 元代屯垦与玛纳斯河流域的农业生产 |
4.1.7 明代—新疆屯垦活动的消寂 |
4.1.8 清代石河子地区的农业开发 |
4.1.9 民国时期石河子地区的农业开发 |
4.2 建国后石河子垦区农业开发 |
4.2.1 创办军垦农场(1950—1954) |
4.2.2 国营农场发展壮大(1955—1966) |
4.2.3 停滞徘徊阶段(1967—1975 年):“文化大革命”中的农业开发 |
4.2.4 兵团撤销(1975 年 4 月—1981 年 12 月) |
4.2.5 稳步发展时期(1982 年至今)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业开发与石河子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结构演变 |
5.1 石河子垦区绿洲农业开发与水土资源开发利用演变 |
5.1.1 石河子垦区绿洲农业开发与耕地的发展演变 |
5.1.2 石河子垦区绿洲农业开发与水资源利用演变 |
5.2 农业开发与石河子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结构演变 |
5.2.1 农业开发与石河子垦区绿洲产业结构演变 |
5.2.2 农业开发与石河子垦区绿洲农业产业结构演变 |
5.2.3 石河子垦区绿洲种植业生产结构与作物种群结构演变 |
5.2.4 石河子垦区畜牧业生产结构与畜群结构演变 |
5.2.5 石河子垦区林业生产结构演变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石河子垦区绿洲农业开发的生态效应 |
6.1 石河子垦区农业开发与绿洲生态演变规律 |
6.1.1 人工绿洲替代天然绿洲 |
6.1.2 人工绿洲替代荒漠、戈壁 |
6.1.3 沙漠替代人工绿洲 |
6.2 石河子垦区绿洲农业开发的生态效应 |
6.2.1 土壤次生盐渍化 |
6.2.2 水源过度利用,河流断流,尾闾湖干涸 |
6.2.3 野生动植物资源锐减,生物多样性减少 |
6.2.4 土地污染 |
6.2.5 湿地减少 |
6.2.6 水土流失加剧 |
6.2.7 草场退化 |
6.2.8 森林面积缩小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农业开发与石河子绿洲农业生态系统功能演变 |
7.1 石河子垦区农业开发与土地利用变化 |
7.2 石河子垦区土地利用程度分析 |
7.2.1 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分析 |
7.2.2 土地利用结构变动速率分析 |
7.2.3 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分析 |
7.2.4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分析 |
7.3 土地利用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关系 |
7.4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石河子绿洲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 |
7.4.1 石河子绿洲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计算方法 |
7.4.2 石河子绿洲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变化 |
7.4.3 各单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变化 |
7.4.4 敏感性分析 |
7.5 石河子绿洲生态经济协调度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石河子垦区绿洲农业开发布局及保障措施 |
8.1 石河子绿洲生态功能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农业开发方向 |
8.2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石河子绿洲农业开发布局 |
8.2.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利用的基本原则 |
8.2.2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石河子绿洲农业开发布局 |
8.3 石河子绿洲农业开发保障措施 |
8.3.1 创新农地制度,改善生态环境 |
8.3.2 保障生态用水,维护绿洲生态平衡 |
8.3.3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促进资源合理利用 |
8.3.4 创新绿洲农业技术体系,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
8.3.5 构建绿色 GDP 核算体系,推进资源合理利用 |
8.3.6 建立环境税收制度,保护资源合理利用 |
8.3.7 协调兵地关系,优化资源配置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今后研究的展望 |
9.1 本文研究结论 |
9.2 研究的不足与今后的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导师评阅表 |
(2)新疆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篇 新疆农业的地位和作用 |
第一章 新疆农业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农业结构调整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 新疆农业发展现状 |
第三节 新疆农业发展中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 |
第二章 新疆农业发展地位的理性分析 |
第一节 新疆农业发展地位分析的经验数据考察 |
第二节 新疆农业发展地位的理论分析 |
第三节 新疆农业开发的总体思路与开发模式 |
第二篇 新疆农业特色产业带及其培育研究 |
第三章 新疆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选择 |
第一节 优势或特色产业(产品)内涵及筛选原则 |
第二节 以资源优势、市场优势、规模优势指标选择新疆农业优势或特色产业(产品) |
第三节 新疆优势特色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分析 |
第四节 以农民收入为检验标准选择新疆农业特色优势产品 |
第五节 基于新疆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产品)选择的经济学政策含义 |
第四章 新疆农业特点及建立特色产业带的背景 |
第一节 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建立的背景 |
第二节 农业特色产业带建立的理论依据 |
第三节 新疆农业格局及区域特点 |
第五章 新疆农业特色产业带的地域分布及其发展状况分析 |
第一节 新疆优势农业产业带的分布 |
第二节 新疆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带发展现状分析 |
第六章 新疆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带的效益分析 |
第一节 新疆特色产业(产品)培育、发展与增加农民收入 |
第二节 新疆特色产业(产品)培育、发展与农业结构调整 |
第三节 新疆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的市场前景分析 |
第七章 通过制度创新,培育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 |
第一节 以农业经营制度创新为关键环节,培育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 |
第二节 以农业科技制度创新为拉动力,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带 |
第三节 以农地制度创新为基础制度保障,培育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 |
第八章 通过农业优势整合,培育新疆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 |
第一节 新疆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培育的基本要素 |
第二节 从协调与整合能力看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的培育 |
第三节 依靠培育新疆优势特色产品的协调与整合能力,带动新疆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培育 |
第三篇 新疆农业优势产业带发展相关问题及对策研究 |
第九章 新疆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带建立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
第一节 特色农业发展与生态经济系统特征分析 |
第二节 特色农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系统之间的关系分析 |
第三节 特色农业发展与生态经济系统模式 |
第十章 新疆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建立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
第一节 国外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践 |
第二节 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证研究 |
第十一章 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建立与农村城镇化研究 |
第一节 城镇化建设意义及新疆小城镇建设现状 |
第二节 新疆农村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对策 |
第十二章 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建立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
第一节 二元经济结构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性思考 |
第二节 对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证研究 |
第四篇 新疆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培育案例分析 |
案例一 关于和田地区发展沙产业的战略思考 |
案例二 新疆啤酒花产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
案例三 新疆甘草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
致谢 |
(3)新疆绿洲耕作制度演变规律及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1.6 小结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国外研究状况 |
2.2 国内研究状况 |
2.3 小结 |
第三章 新疆绿洲耕作制度的现状特征 |
3.1 新疆农业资源状况 |
3.2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现状特征 |
3.3 新疆耕作制度区域类型划分及其特征 |
3.4 小结 |
第四章 新疆绿洲耕作制度的演变规律 |
4.1 农业生产结构演变趋势 |
4.2 耕地面积演变趋势 |
4.3 新疆粮食、棉花播种面积、总产演变趋势 |
4.4 全疆作物布局演变趋势 |
4.5 全疆复种指数、种植模式变化趋势 |
4.6 农田培肥制度的变化趋势 |
4.7 新疆畜牧业发展变化趋势 |
4.8 小结 |
第五章 新疆绿洲耕作制度演变驱动因子分析 |
5.1 政策因素是推动耕作制度演变的间接驱动力 |
5.2 市场是影响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作物种植规模扩大的重要因素 |
5.3 比较优势是种植业生产格局变化的重要因素 |
5.4 科学技术进步推动耕作制度的变革 |
5.5 物质投入水平的提高是促进农作物产量增加的物质基础 |
5.6 小结 |
第六章 新疆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研究 |
6.1 新疆棉花生产现状及地位 |
6.2 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6.3 棉田长期连作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
6.4 新疆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 |
6.5 小结 |
第七章 新疆绿洲耕作制度调整优化的发展对策 |
7.1 新疆耕作制度优化调整指导思想及原则 |
7.2 新疆绿洲耕作制度的调整优化方向 |
7.3 各农作区耕作制度优化调整发展的对策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2 讨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的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附件 |
(4)湖南省主要农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及高效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 |
1.1 生态背景 |
1.1.1 农业土地资源状态严重恶化 |
1.1.2 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面源污染凸现 |
1.1.3 水资源利用率与利用效率低下 |
1.1.4 生物多样性显着降低 |
1.2 经济背景 |
1.2.1 种植成本不断增加 |
1.2.2 种植效益依然外泄 |
1.2.3 支农机制有待完善 |
1.3 政策背景 |
1.3.1 从思想层面看 |
1.3.2 从目标层面看 |
1.3.3 从措施层面看 |
1.3.4 从主体层面看 |
2 核心概念界定 |
2.1 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 |
2.2 区域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综合表现率 |
2.3 农作物生产高效持续发展战略 |
2.3.1 总体性特征 |
2.3.2 长远性特征 |
2.3.3 指导性特征 |
2.3.4 选择性特征 |
2.3.5 差异性特征 |
2.3.6 稳定性特征 |
2.3.7 风险性特征 |
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的意义 |
3.2.1 有利于农业健康发展 |
3.2.2 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 |
3.2.3 有利于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
3.2.4 有利于我国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 |
3.2.5 有利于世界粮食安全及国际农产品市场稳定 |
4 相关研究进展 |
4.1 国内研究进展 |
4.1.1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
4.1.1.1 农业生态学派 |
4.1.1.2 农业经济学派 |
4.1.1.3 农业地理学派 |
4.1.2 国内农作物生产可持续发展研究 |
4.1.3 国内农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研究 |
4.1.4 国内区域农作物生产优势布局研究 |
4.2 国外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
4.2.1 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形成和发展 |
4.2.2 发达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
4.2.3 发展中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
4.2.4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比较 |
第二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
1 指导思想 |
2 研究对象及数据来源 |
2.1 研究对象 |
2.2 数据来源 |
3 研究内容设置 |
3.1 湖南省主要农作物生产关键资源状态剖析 |
3.2 湖南省主要农作物生产年际动态剖析 |
3.3 湖南省主要农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研究 |
3.4 湖南省主要农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区域布局研究 |
3.5 湖南省主要农作物生产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
4 技术路线 |
5 理论假设 |
5.1 复合生态系统假设 |
5.2 理性经济人假设 |
5.3 理性生态经济人假设 |
6 理论依据 |
6.1 生产力布局理论 |
6.1.1 农业区位理论 |
6.1.2 经济增长极核理论 |
6.1.3 梯度理论 |
6.1.4 累积循环因果理论 |
6.1.5 中心-外围理论 |
6.2 农业经济理论 |
6.2.1 绝对优理论势 |
6.2.2 比较优势理论 |
6.2.3 要素禀赋理论 |
6.2.4 规模经济理论 |
6.2.5 “国家钻石”理论 |
6.3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6.3.1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
6.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6.3.3 农业系统理论 |
6.3.4 复合生态系统控制论 |
6.3.5 要素组合理论 |
6.3.6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6.4 农业生态经济理论 |
6.4.1 生态农业论 |
6.4.2 生态经济农业论 |
7 研究方法 |
7.1 层次分析法 |
7.2 主成分分析法 |
7.3 聚类分析法 |
8 研究工具 |
8.1 SAS 9.0 |
8.2 Eviews 5.0 |
8.3 Microsoft Excel 2003 |
8.4 MapInfo V8.5 |
8.5 ArcView 9.2 |
第三章 湖南省主要农作物生产关键资源状态剖析 |
1 作物生产关键资源界定 |
2 湖南省作物生产自然资源分析 |
2.1 湖南省的地理位置 |
2.2 湖南省地势地貌特征 |
2.3 湖南省气候资源特征 |
2.4 湖南省土地资源特征 |
3 湖南省作物生产生态资源分析 |
4 湖南省作物生产社会经济资源分析 |
5 小结 |
第四章 湖南省主要农作物生产年际动态剖析 |
1 湖南省主要农作物种植规模年际动态剖析 |
2 湖南省主要农作物总产规模年际动态剖析 |
3 湖南省主要农作物单产水平年际动态剖析 |
4 湖南省主要农作物经济收益年际动态剖析 |
5 小结 |
第五章 湖南省主要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模型构建 |
1 评价指标设置原则 |
1.1 完整性原则 |
1.2 显着性原则 |
1.3 主导性原则 |
1.4 分异性原则 |
1.5 稳定性原则 |
1.6 可行性原则 |
1.7 灵活性原则 |
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2.1 气候条件准则指标 |
2.2 生态效益准则指标 |
2.3 经济效益准则指标 |
2.4 社会效益准则指标 |
3 评价指标计算程序 |
3.1 指标因子的标准化 |
3.2 单因子隶属函数值 |
3.2.1 正态分布型单因子隶属函数计算 |
3.2.2 逻辑斯谛(LOGISTIC)型单因子隶属函数计算 |
3.2.3 离散型单因子隶属函数计算 |
3.3 作物生态经济适宜度计算 |
3.4 区域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综合表现率计算 |
4 小结 |
第六章 湖南省主要农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 |
1 早稻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 |
1.1 早稻生产生态经济最适宜区 |
1.2 早稻生产生态经济适宜区 |
1.3 早稻生产生态经济次适宜区 |
1.4 早稻生产生态经济欠适宜区 |
2 中稻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 |
2.1 中稻生产生态经济最适宜区 |
2.2 中稻生产生态经济适宜区 |
2.3 中稻生产生态经济次适宜区 |
3 晚稻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 |
3.1 晚稻生产生态经济最适宜区 |
3.2 晚稻生产生态经济适宜区 |
3.3 晚稻生产生态经济次适宜区 |
3.4 晚稻生态经济欠适宜区 |
4 棉花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 |
4.1 棉花生产生态经济最适宜区 |
4.2 棉花生产生态经济适宜区 |
4.3 棉花生产生态经济次适宜区 |
4.4 棉花生产生态经济最不宜区 |
5 油菜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 |
5.1 油菜生产生态经济最适宜区 |
5.2 油菜生产生态经济适宜区 |
5.3 油菜生产生态经济次适宜区 |
6 苎麻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 |
6.1 苎麻生产生态经济最适宜区 |
6.2 苎麻生产生态经济适宜区 |
6.3 苎麻生产生态经济次适宜区 |
6.4 苎麻生产生态经济欠适宜区 |
7 烤烟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 |
7.1 烤烟生产生态经济最适宜区 |
7.2 烟生态经济适宜区 |
7.3 烟生产生态经济次适宜区 |
8 玉米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 |
8.1 玉米生态经济最适宜区 |
8.2 玉米生态经济适宜区 |
8.3 玉米生态经济次适宜区 |
8.4 玉米生态经济欠适宜区 |
9 大豆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 |
9.1 大豆生态经济最适宜区 |
9.2 大豆生态经济适宜区 |
9.3 大豆生态经济次适宜区 |
9.4 大豆生态经济欠适宜区 |
10 甘薯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 |
10.1 甘薯生态经济最适宜区 |
10.2 甘薯生态经济适宜区 |
10.3 甘薯生态经济次适宜区 |
11 小结 |
第七章 湖南省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综合表现区域分析 |
1 湖南省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综合表现区域归类 |
2 湖南省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综合表现最佳区域 |
3 湖南省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综合表现良好区域 |
4 湖南省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综合表现一般区域 |
5 小结 |
第八章 湖南省主要作物生态经济适宜区域布局研究 |
1 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区域布局概念 |
2 推进作物生态经济适宜区域布局的意义 |
2.1 有利于全面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 |
2.2 有利于构建区域主导产业 |
2.3 有利于挖掘区域特色资源潜力 |
2.4 有利于提高区域农业竞争力 |
3 作物生态经济适宜区域布局原则 |
3.1 以社会的需求为目标原则 |
3.2 以生态适应性为基础原则 |
3.3 注重经济效益可行性原则 |
4 早稻生态经济适宜区域布局研究 |
4.1 早稻优势区域 |
4.2 早稻存在问题 |
4.3 早稻主攻方向 |
4.4 早稻发展目标 |
5 中稻生态经济适宜区域布局研究 |
5.1 中稻优势区域 |
5.2 中稻存在问题 |
5.3 中稻主攻方向 |
5.4 中稻发展目标 |
6 晚稻生态经济适宜区域布局研究 |
6.1 晚稻优势区域 |
6.2 晚稻存在问题 |
6.3 晚稻主攻方向 |
6.4 晚稻发展目标 |
7 棉花生态经济适宜区域布局研究 |
7.1 棉花优势区域 |
7.2 棉花存在问题 |
7.3 棉花主攻方向 |
7.4 棉花发展目标 |
8 油菜生态经济适宜区域布局研究 |
8.1 油菜优势区域 |
8.2 油菜存在问题 |
8.3 油菜主攻方向 |
8.4 油菜发展目标 |
9 苎麻生态经济适宜区域布局研究 |
9.1 苎麻优势区域 |
9.2 苎麻存在问题 |
9.3 苎麻主攻方向 |
9.4 苎麻发展目标 |
10 烤烟生态经济适宜区域布局研究 |
10.1 烤烟优势区域 |
10.2 烤烟存在问题 |
10.3 烤烟主攻方向 |
10.4 烤烟发展目标 |
11 玉米生态经济适宜区域布局研究 |
11.1 玉米优势区域 |
11.2 玉米存在问题 |
11.3 玉米主攻方向 |
11.4 玉米发展目标 |
12 大豆生态经济适宜区域布局研究 |
12.1 大豆优势区域 |
12.2 大豆存在问题 |
12.3 大豆主攻方向 |
12.4 大豆发展目标 |
13 甘薯生态经济适宜性区域布局研究 |
13.1 甘薯优势区域 |
13.2 甘薯存在问题 |
13.3 甘薯主攻方向 |
13.4 甘薯发展目标 |
14 小结 |
第九章 湖南省主要农作物生产高效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
1 湖南省主要农作物生产高效持续发展战略定位 |
1.1 湖南省农作物生产的外部环境分析 |
1.1.1 外部政策环境分析 |
1.1.2 我国作物生产要素环境分析 |
1.1.3 我国作物生产内需环境分析 |
1.1.4 我国作物生产相关产业及支持性产业分析 |
1.1.5 我国农作物生产结构分析 |
1.2 湖南省农作物生产发展战略定位 |
2 湖南省主要农作物生产高效持续发展战略方针 |
2.1 鼓励经济增长,追求综合效益 |
2.2 强调资源节约,体现环境友好 |
2.3 全面实现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 |
3 湖南省主要农作物生产高效持续发展战略原则 |
3.1 公平性原则 |
3.2 持续性原则 |
3.3 协调性原则 |
3.4 效益性原则 |
3.5 统筹性原则 |
3.6 尊重农民意愿原则 |
3.7 灵活性原则 |
4 湖南省主要农作物生产高效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
4.1 远期目标任务 |
4.1.1 合理地满足社会对农产品的多样化需求 |
4.1.2 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和环境资源持续高效利用 |
4.1.3 形成高效可持续运行的区域作物产业化生产体系 |
4.1.4 构筑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农业产业体系 |
4.2 近期目标任务 |
4.2.1 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水平显着提升 |
4.2.2 产品质量水平和加工效益显着提升 |
4.2.3 产品有效供给能力显着提升 |
4.2.4 公共服务能力显着提升 |
5 湖南省主要农作物生产高效持续发展战略重点 |
5.1 基础性研究 |
5.2 基础性工作 |
5.3 机制的创新 |
5.4 特色农产品生产 |
6 湖南省主要农作物生产高效持续发展战略布局 |
6.1 作物生产布局 |
6.2 产业职能布局 |
7 湖南省主要农作物生产高效持续发展战略路径 |
7.1 生产技术路径 |
7.2 组织形式路径 |
7.3 发展驱动模式路径 |
7.4 政府管理模式演进路径 |
7.5 制度创新路径 |
7.6 专业技能路径 |
8 湖南省主要农作物生产高效持续发展战略措施 |
8.1 深入细致地搞好宣传教育工作 |
8.2 加强战略实施工作的领导 |
8.3 优化相关政策环境 |
8.3.1 大力发展绿箱政策 |
8.3.2 积极调整黄箱政策 |
8.3.3 谨慎对待蓝箱政策 |
8.4 创新作物生产管理机制 |
8.5 积极构筑作物生产的区域竞争优势 |
8.5.1 改善生产要素结构 |
8.5.2 改善对作物产品的内需条件 |
8.5.3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生产资料工业 |
8.5.4 推动农村土地产权制度良性变迁 |
8.6 推进作物生产产业化经营 |
8.7 大力推动特色作物生产 |
8.8 优化其它发展环境 |
8.8.1 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投入力度 |
8.8.2 积极构建风险规避机制 |
8.8.3 实施优势区域和原产地保护,强化资源基础 |
8.8.4 积极推进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 |
8.8.5 加强强化优势农产品进出口监管 |
9 小结 |
第十章 结论与讨论 |
1 作物生产系统的复合性 |
2 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 |
3 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指标体系构建 |
3.1 建立起了科学的指标框架体系 |
3.2 建构起了科学的项计算方法体系 |
3.3 兼顾了气候因素常年平均与极端因素两个方面 |
3.4 创新设计了一些新指标 |
4 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分异及区域布局 |
5 作物高效持续生产战略制定 |
5.1 作出了战略抉择 |
5.2 确立了战略方针 |
5.3 指出了战略重点 |
5.4 提出了战略目标 |
5.5 规划了战略布局 |
5.6 明确了战略路径 |
5.7 制定了战略措施 |
第十一章 创新与展望 |
1 本研究的创新点 |
1.1 创建了生态课题研究范式 |
1.2 构建了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体系 |
1.3 确立了湖南省主要农作物高效持续生产战略 |
2 本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
2.1 行政区划维度上有待进一步细化 |
2.2 研究对象角度可向耕作制度层面提升 |
2.3 研究方式上可进一步进行动态研究 |
2.4 应用方面要随着实践的深入不断完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研究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6)民族地区乡村实用科技推广培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设计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与文献综述 |
第二节 研究的方案与实施 第二章 历史背景考察:中国乡村科技推广培训发展回顾 |
第一节 旧中国乡村教育改良实验与科技推广思想的萌芽 |
第二节 新中国乡村科技推广培训的演变 |
第三节 中国乡村科技推广培训的历史经验与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现状调查:民族地区乡村科技推广培训个案研究 |
第一节 西南个案: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 |
一. 拉祜族与澜沧县概况 |
(一) 拉祜族的族源与历史 |
(二) 拉祜族文化特点 |
(三)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的社会经济发展 |
二. 近年乡村技术推广培训的举措.成就和问题 |
(一) 对教育部门的调查:成人教育项目 |
(二) 对农业部门的调查:电脑农业专家系统 |
(三) 基层调查:东回乡 |
第二节 西北个案: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 |
一.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概述 |
二. 巴州农业经济发展:访州计划发展委员会负责人S先生 |
三. 近年乡村推广培训的举措.成就和问题 |
(一) 对教育部门的调查:成人教育项目 |
(二) 对农业部门的调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
(三) 对畜牧部门的调查 |
(四) 基层调查:巴音布鲁克牧区 |
第三节 个案分析 |
一. 民族地区乡村科技推广培训的特殊性 |
二. 民族地区乡村科技推广培训的制约因素 |
三. 小结 第四章 理论阐释:民族地区乡村科技推广培训的理念 |
第一节 乡村科技推广培训的本质 |
一. 对于村民个体:不断实现社会化的重要手段 |
二. 对于乡村社区:促进社会文化变迁的手段 |
第二节 乡村科技推广培训的公益性质 |
一. 经济学的分析:农业的基础地位 |
二. 教育学的分析:全民教育的理念 |
第三节 确定科技推广培训目标和内容的基本理念 |
一. 目前乡村科技推广培训目标的局限 |
二. 确定实用科技培训目标和内容的基本理念 |
第四节 学习心理与科技推广培训 |
一. 成人学习心理的角度 |
二. 跨文化学习心理的角度 |
第五节 科技推广培训中的文化问题 |
一. 现代科技文化的影响力 |
二. 现代科技文化与民族传统文化间的张力 |
三. 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间的张力 |
四. 推广培训中现代科技文化与民族传统文化间张力的调适 第五章 对策研究:民族地区乡村科技推广培训的革新 |
第一节 借鉴研究 |
一. 发达国家案例:美国合作推广制度 |
(一) 美国合作推广制度的发展历程 |
(二) 美国农业推广教育的显着效益 |
(三) 美国农业推广教育特点:农业合作推广服务的机制 |
二. 发展中国家案例:印度个案 |
(一) 政策分析:政府举措 |
(二) 项目个案:运作机制 |
第二节 对策建议 |
一. 体制革新 |
(一) 管理体制 |
(二) 机构设置 |
二. 项目实践革新与质量保证举措 |
(一) 项目实践革新 |
(二) 质量保证举措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相关科研成果 后记 |
(7)基于GIS江苏种植结构演变研究(1949-201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历史学研究现状 |
(二) 种植结构演变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一) 研究内容 |
(二) 创新点 |
(三) 可能存在的问题 |
第一章 区域选择、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第一节 研究区域 |
一、自然经济条件 |
二、农业发展历史 |
三、研究区域行政区划变迁 |
第二节 数据来源及整理 |
一、数据来源 |
二、数据处理和规范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研究路径 |
一、地理信息系统及其数据库的建立 |
二、基于GIS的时空格局展示方法 |
三、基于GIS的空间重心计算方法及变迁轨迹图制作方法 |
四、相关性分析方法 |
五、研究路径 |
第二章 江苏农业种植结构的变化特征 |
第一节 整体情况 |
第二节 粮食作物 |
一、水稻 |
二、小麦 |
三、大麦 |
四、玉米 |
第三节 油料作物 |
一、大豆 |
二、油菜 |
三、花生 |
第四节 纤维作物(棉花) |
第五节 园艺作物 |
第六节 其他作物 |
第三章 江苏种植结构发展的历史分期 |
第一节 基于农业宏观政策调整进行的历史分期 |
第二节 基于多样性指数进行的历史分期 |
第四章 基于GIS江苏主要农作物的空间变迁 |
第一节 粮食作物(水稻、小麦) |
一、水稻 |
二、小麦 |
第二节 油料作物(油菜) |
第三节 纤维作物(棉花) |
第四节 园艺作物(蔬菜) |
第五节 主要农作物空间变迁的相互关系分析 |
第五章 江苏种植结构演变动因分析 |
第一节 政策因素 |
第二节 人口因素 |
第三节 经济因素 |
第四节 科技因素 |
第五节 环境因素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历史启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历史启示 |
第三节 基于GIS的历史学研究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中国耕作制度近50年演变规律及未来20年发展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1 农业进入新阶段面临巨大的挑战 |
1.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业成为重点和难点 |
第一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 耕作制度研究现状 |
1.2 作物超高产栽培研究进展 |
1.3 有关粮食安全的研究 |
1.4 有关小康社会的研究 |
1.5 有关预测的研究 |
第二章 研究内容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材料方法 |
第三章 中国耕作制度近半个世纪演变趋势及规律 |
第一节 近半个世纪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演变趋势 |
3.1.1 近半个世纪中国农村产业结构演变趋势 |
3.1.2 近半个世纪中国农业内部结构演变趋势 |
3.1.3 近半个世纪中国耕地面积演变趋势 |
3.1.4 近半个世纪中国粮食总产量演变趋势 |
第二节 近半个世纪中国耕作制度演变趋势 |
3.2.1 近半个世纪中国作物布局演变趋势 |
3.2.2 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复种指数演变趋势 |
3.2.3 近半个世纪我国间混套作演变趋势 |
3.2.4 近半个世纪我国轮作连作演变趋势 |
3.2.5 近半个世纪中国土壤耕作演变趋势 |
3.2.6 近半个世纪用地和养地演变趋势 |
3.2.7 各熟制区农业物质投入演变趋势 |
3.2.8 影响耕作制度演变的因素分析 |
3.2.9 近50年耕作制度演变主要规律 |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粮食供需发展趋势及预测 |
第一节 1960-2001年我国食物供给分析评价 |
4.1.1 我国粮食人均热量供给40年变化趋势 |
4.1.2 我国人均蛋白质供给40年变化趋势 |
4.1.3 我国人均脂肪供给40年变化趋势 |
4.1.4 我国食物人均供给量40年变化趋势 |
第二节 我国粮食安全供需分析与预测 |
4.2.1 中国与世界不同发展阶段国家食物安全需求比较及预测 |
4.2.2 我国与美国、日本食物安全需求的比较预测 |
4.2.3 中国2020年粮食安全供给预测 |
小结 |
第五章 2020年中国耕作制度发展趋势 |
第一节 2020年中国作物布局发展趋势 |
5.1.1 2020年作物布局原则--用超高产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
5.1.2 2020年中国粮食总产区域布局预测 |
5.1.3 2020年水稻生产区域布局预测 |
5.1.4 2020年小麦生产区域布局预测 |
5.1.5 2020年玉米生产区域布局预测 |
5.1.6 2020年大豆生产区域布局预测 |
第二节 2020年中国粮食复种发展趋势 |
5.2.1 2020年我国复种指数预测 |
5.2.2 2020年复种指数预测方案下的耕地面积需求 |
第三节 2020年中国间混套作发展趋势 |
第四节 2020年中国轮作连作发展趋势 |
第五节 2020年中国土壤耕作发展趋势 |
第六节 2020年中国用养结合发展趋势 |
第七节 2020年中国食物安全资源及物质投入代价 |
5.7.1 我国近半个世纪粮食生产资源及物质投入代价 |
5.7.2 近半个世纪粮食总产上升500亿KG台阶的代价 |
5.7.3 近半个世纪粮食单产上升25KG台阶的代价 |
第八节 中国耕作制度国际定位与宏观战略 |
5.8.1 中国粮食安全在世界上的地位分析 |
5.8.2 2020年耕作制度宏观战略 |
小结 |
第六章 结果与讨论 |
6.1 主要结果 |
6.1.1 近50年耕作制度演变基本趋势 |
6.1.2 近50年耕作制度演变主要规律 |
6.1.3 中国2020年食物安全需求预测 |
6.1.4 中国2020年耕作制度发展主要趋势 |
6.2 讨论 |
6.2.1 关于耕作制度近半个世纪演变趋势和规律问题 |
6.2.2 关于未来20年耕作制度发展趋势问题 |
6.2.3 关于耕作制度数据和方法应用问题 |
附录1 中国耕作制度0级区、1级区和2级亚区区划图 |
附录2 全国各熟制区主要高产高效模式及技术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产业链视角下的中国大豆产业经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背景与问题 |
1.2 研究目标 |
1.3 论文结构和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说明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中国大豆产业相关研究进展 |
2.2 中国大豆产业相关研究综述 |
2.3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中国大豆生产 |
3.1 大豆生产的历史回顾 |
3.2 大豆生产发展总况 |
3.3 大豆生产布局 |
3.4 生产收入与成本 |
3.5 大豆生产的地位 |
3.6 大豆种植制度 |
3.7 大豆生产的影响因素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大豆流通 |
4.1 近代大豆流通历史回顾 |
4.2 大豆流通体制 |
4.3 大豆流通数量与价格 |
4.4 大豆流通主体与渠道 |
4.5 大豆运输与仓储 |
4.6 大豆交易方式 |
4.7 大豆流通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4.8 国外大豆流通的借鉴与启示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大豆加工 |
5.1 中国大豆加工发展历史回顾 |
5.2 大豆加工业生产概况 |
5.3 大豆加工业发展概况 |
5.4 大豆加工业生产布局 |
5.5 大豆加工业发展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
5.6 国际大豆加工业发展的借鉴与启示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大豆消费 |
6.1 中国大豆消费的历史回顾 |
6.2 大豆总体消费 |
6.3 消费结构 |
6.4 大豆产品的消费 |
6.5 大豆供需平衡分析 |
6.6 影响中国大豆消费的主要因素 |
6.7 大豆消费的国际比较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国大豆贸易 |
7.1 中国大豆贸易总体发展历程 |
7.2 大豆及其产品出口贸易 |
7.3 大豆及其产品进口贸易 |
7.4 大豆及其产品进出口价格变化与比较 |
7.5 世界大豆贸易格局的发展变化 |
7.6 中国大豆贸易的影响因素分析 |
7.7 中国大豆国际贸易竞争力分析 |
7.8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中国大豆产业政策 |
8.1 建国以来的大豆产业政策 |
8.2 大豆产业政策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
8.3 主产国大豆产业政策 |
8.4 主产国大豆产业政策的借鉴与启示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中国大豆产业经济中的几个重大问题探讨 |
9.1 大豆产业安全问题 |
9.2 转基因大豆发展问题 |
9.3 大豆产业竞争力问题 |
9.4 中国大豆产业发展战略 |
9.5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10)甘肃省棉花生产的自然特点和区域划分及发展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1 甘肃省棉花生产概况 |
1.1 数据来源 |
1.2 甘肃省棉花发展简史 |
1.3 甘肃省棉花在全国棉花生产中的地位 |
1.4 甘肃省棉花生产的发展时期 |
1.4.1 恢复增长期 |
1.4.2 徘徊期 |
1.4.3 调整期 |
1.4.5 缩减期 |
2 甘肃省植棉区域的自然特点 |
2.1 地形和地貌特点 |
2.2 自然特点 |
2.2.1多样性 |
2.2.2 地域性 |
2.2.3 分散性 |
2.2.4早熟性 |
3 气候条件 |
4 甘肃棉花区域划分 |
4.1 甘肃省棉花生产在全国棉花区域划分中的地位 |
4.2 甘肃省棉花区域划分的演变 |
4.3 甘肃省棉花区划的依据 |
4.3.1 按棉花品种熟性划分 |
4.3.2 甘肃省棉花区域划分依据 |
4.4 甘肃省棉区区划指标 |
5 甘肃棉区三个亚区简要概述与发展思路 |
5.1 黄河流域棉区黄土高原亚区 |
5.1.1 简要概述 |
5.2.2发展思路 |
5.2 黄河流域棉区特早熟亚区 |
5.2.1 中部沿黄灌区特早熟次亚区 |
5.2.2 陇东特早熟次亚区 |
5.2.3 发展思路 |
5.3 西北内陆棉区河西走廊亚区 |
5.3.1 河西走廊早熟棉次亚区 |
5.3.2河西走廊特早熟棉次亚区 |
5.3.3发展思路 |
四、主攻单产 提高效益 恢复和发展我县棉花生产(论文参考文献)
- [1]石河子垦区农业开发与绿洲生态演变研究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分析[D]. 程钢. 石河子大学, 2013(01)
- [2]新疆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培育研究[D]. 李金叶. 新疆大学, 2006(12)
- [3]新疆绿洲耕作制度演变规律及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研究[D]. 徐文修. 河北农业大学, 2008(08)
- [4]湖南省主要农作物生产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及高效持续发展战略研究[D]. 周贤君. 湖南农业大学, 2009(10)
- [5]农业部关于印发《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的通知[J].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报, 2008(09)
- [6]民族地区乡村实用科技推广培训研究[D]. 于·布仁巴雅尔. 中央民族大学, 2003(03)
- [7]基于GIS江苏种植结构演变研究(1949-2011)[D]. 唐惠燕. 南京农业大学, 2014(05)
- [8]中国耕作制度近50年演变规律及未来20年发展趋势研究[D]. 李立军. 中国农业大学, 2004(03)
- [9]产业链视角下的中国大豆产业经济研究[D]. 杨树果. 中国农业大学, 2014(08)
- [10]甘肃省棉花生产的自然特点和区域划分及发展思路[J]. 石建国,庄生仁,詹有俊.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