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沉阳电力学院学报》稿件

关于《沉阳电力学院学报》稿件

一、《沈阳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稿约(论文文献综述)

申亚雪[1](2019)在《晚清灵石杨氏家族学术活动研究 ——兼论传统士绅的知识转型》文中研究表明明清时代,灵石多巨族,如两渡何氏、静升王氏、夏门梁氏等,其中杨氏家族鼎兴已在晚清,属大族中的后起者。《灵石县志》中记述的杨氏子弟,最突出的当属“名动京师”的杨尚文和“学贯中西”的杨昉。国内外对杨氏家族的相关研究极少,仅就杨尚文、杨昉两人的部分活动有些微成果,更无法谈及系统的专门性研究。事实上,杨氏家族虽为山西地方家族,但无论是在晚清京城学界还是商界,甚至是政治领域都颇有成就。不仅在国内学人圈中享有盛名,当时来华洋人的相关记述中对其也多有提及。杨尚文刊刻的《连筠簃丛书》被张之洞评价为“多存古书、有关实学、校刊精审”,直至今天依然对研究道咸时期的学术转变,具有极大的文献价值和历史意义。杨昉则从事了大量西方摄影术研究和民间医疗活动,是晚清传播西方光化学知识及医药化学的先驱之一。因此,对杨氏家族学术思想及学术活动的研究,对于理解晚清学术变迁史及中国近代知识的转型有重要意义。晚清杨氏家族两代人学术脉络的更迭和转向,一方面与杨氏自身的家学承继紧密相关,另一方面也是整个晚清时代背景下学术变迁的微观图景。尤其是鸦片战争之后,西方科学技术知识开始在东方国家大规模传播,知识的转变和技术的进步引发了新的思想观念,不断挑战传统社会的基本信条,这构成了中国近代化转变的一个重要因素。杨氏作为中国传统的士绅家族,其学术取向演变的内在逻辑,直接反映了晚清传统士绅知识转型的具体过程,对杨氏家族的系统研究,可以为窥视传统士绅知识转型提供一个具体而微的视角。本文以晚清杨氏家族为研究对象,将杨氏成员杨尚文、杨昉的学术活动置于晚清历史语境之中进行考察,力图全面勾勒其主要的活动轨迹、人际交往、知识结构、学术选择等。从文献出发,综合杨氏家谱、手稿、墓志铭、时人日记、信札及书籍等核心史料,在梳理史实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原始文献,并将相关时代同人共同纳入考察,系统分析不同历史阶段所展现出的知识观念、知识结构和研究方法上的具体变化。继而以杨氏家族为视角,窥视晚清士绅的知识转型问题,将地方性研究与历史的宏观研究相结合,进一步探讨晚清社会传统士绅在经历政治秩序、经济制度、文化取向等巨大变化后,其知识观念的近代化转变。努力做到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在深入分析史料的基础上,从杨氏家族的研究中理解具有一般意义的中观问题,力求实现本文研究深度与高度的结合。本文将杨氏家族两代人的学识变化与晚清时代变化紧密结合,首先,将杨尚文和杨昉的学术活动置于其所处的时代及其自身的家学传统的背景中进行探讨。其次,以《连筠簃丛书》的刊刻、杨昉的西法摄影以及“兼善堂”的医疗实践为具体论据,分别考证,边考边论,突出19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中国学术尤其是在算学、地理学、光学、化学及医学几个方面,发生的“转”与“变”。最后,将杨氏家族与晚清士绅的知识转型相结合,进一步探讨杨氏家族与社会整体之互动,力求实现与一般性研究之间的观照和接洽。全文共分七个部分,开篇绪论,说明本文研究的缘起和意义,确定研究内容,辨析相关概念,指出本文所用研究方法和理论依据,梳理文献综述,总结前人成果,提出本文的创新和不足。本文虽是对士绅家族杨氏的系统研究,但同时也为说明晚清士绅的知识转型提供了微观视角。第二部分,集中论述晚清社会的时代背景以及杨氏的家学传统,为避免大维度和大视野的空泛铺垫,主要对杨氏所处的学术环境进行系统的梳理,同时以《杨氏家谱》为核心材料,考证其家族源流和交友关系,为探讨其学术活动奠定基础。第三部分,以杨尚文及其刊印《连筠簃丛书》活动为主要探讨对象。杨尚文作为“名动京师”的文人,对当时的学术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连筠簃丛书》的刊刻过程、内容、特点及历史价值,也与道咸年间传统学术的内在转变紧密相连。以《连筠簃丛书》的刊刻活动,窥见19世纪四五十年代参与群体知识转变的具体过程,并与时代整体的变迁彼此呼应。第四部分,主要通过杨尚文之子杨昉从事摄影实践的史实,窥视19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其知识结构发生的变化。西方摄影技术传入中国后,引起具备经济基础和智力基础的士绅的关注,杨昉就是其中之一。杨氏在60-80年代进行了大量的摄影活动,还将具体的操作方法做了专门记录,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摄影光学和化学的专业知识。具备传统光学基础的杨昉转向操试西法摄影,表明了洋务运动时期从传统知识向西方近代科学知识转变的历史过程。第五部分,以19世纪80年代杨氏开设的民间医疗机构“兼善堂”为载体,探讨其医药学思想的内在变化,进而反映出晚清医疗知识体系的独特性。一定程度上,杨昉代表了晚清士绅对中西医学知识的态度,也进一步反映出晚清传统士绅在知识观念上的局限性,同时也呈现出中西医学知识彼此影响,而又相互博弈的历史过程。第六部分,通过对杨氏家族学术活动的深入分析和系统整理,借以厘清“旧学”与“新知”在杨氏两代人的学术活动中如何相互影响,并力图从时代发展中寻找其社会根源,从而通过杨氏学术的变化过程窥视晚清士绅知识转型的宏观问题。结论部分主要是对全文的概括性总结,指出在传统知识与西方知识并存的19世纪中后期,从杨氏家族的学术活动可以看出,传统知识阶层在“中体西用”思维框架的影响下,一方面对传统知识保持“尊崇”,另一方面又“偏爱”于西方实用性知识,不断在黑暗中进行摸索。中国近代知识体系建构于20世纪,而从知识转型和知识自觉的层面来看,传统士绅的近代化转型早已根植于19世纪的晚清社会。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是:1.研究材料创新:本文通过调研,查阅了许多一手文献,整理出与杨氏直接相关的手稿、刻本、家谱、墓志铭、日记、信札等史料,力求研究系统而全面,其中《杨氏家谱》《杨昉墓志铭》《兼善堂药目》及相关外文文献都在国内首次系统引用,并结合现存实物资料和杨氏后人访谈,增强对杨氏研究的丰富性和客观性。2.研究视角创新:将杨氏家族的研究与士绅知识转型研究相结合,从微观视角着眼,窥视历史一般问题,力求研究深度与高度的结合。同时,立足于既往士绅研究的薄弱之处,聚焦于清末政治体制变革之前的19世纪,以杨氏家族学术转变的研究视角将晚清西方科学技术知识如何与传统知识互相冲突又彼此妥协的过程展示出来,进一步窥视晚清士绅这一复杂社会群体如何以知识为媒介渐次开始近代化转型的复杂图景。3.研究内容创新:对杨昉手稿《朗山杂记》中的物理光学、化学及应用科学的相关记载进行学理的考析,对《兼善堂药目》中的医药学理论和医学哲学问题进行历史剖析,突破以往研究中单纯的事迹钩沉,丰富研究内容,使本研究更加深入和扎实。

郑茹[2](2018)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研究(1949-2016)》文中指出学术期刊是以探索、积累和传播人类的科技知识、先进思想为基本目标的特殊出版物。学术期刊凝聚着学者的智慧,对科学研究具有导向作用,学者以期刊为阵地分化出动态聚合的论域,催化新的成果的产生。学术期刊的出版研究目的在于考察学术期刊出版活动的诸多环节以及出版要素,揭示学术期刊出版的演化历程,探索学术期刊出版规律,揭示出版活动的影响因素,分析贯穿出版活动始终的准则和规范等。相比于自然科学期刊而言,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出版研究更容易受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与制约。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期刊具有为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独特功能,因此对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出版进行长时段研究,能够揭示不同历史阶段下社会对学术知识、先进思想的需求情况,以及不同时期的学术研究所呈现出的表现形态和差异性,可以镜观不同时期的学术发展情况。本研究采集1949-2016年CNKI近60年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征稿启事,作为研究的数据来源,并且有针对性的利用CNKI公开的期刊出版数据,作为征稿启事的补充,采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历年期刊出版史料进行计量分析和内容分析。研究的时间跨度涵盖建国至今,涉及了人文社会科学19个一级学科,因此能够较为全面的反映新中国建立以来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面貌和学术期刊出版生态。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揭示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基本情况,梳理出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发展的概貌。包括期刊种类走势、地域分布、学科的基本分布等。(2)揭示建国以来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出版规范演变及完善历程。包括审稿制度、出版要求,如稿件类型以及论文格式(题名、摘要、引文)等方面的要求。(3)通过分期研究将建国后的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分成四个阶段进行分析,揭示每个阶段期刊的发展特征;通过分层研究重点分析人文社会科学学报、核心期刊以及网络期刊等特殊类型,揭示名刊工程期刊的示范作用、核心期刊的引领效应以及网络期刊的倒逼效应。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现有的研究中宏观层面、全景式、整体性研究较为少见。本研究从宏观层面对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出版演化状况所做全景式描摹,是对以往以单一期刊或某类期刊、某地区出版期刊为主的个案式研究的补充,能够从多维度揭示建国以来学术期刊出版演变的过程。同时,也能够从微观层面,揭示不同时期、不同学科、不同类型期刊的出版特征。(2)针对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进行长时间段连续性研究的方法、区别于节点研究。本研究的时间范围是建国至今,在一个较长时间跨度上考察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出版生态,既可以形成时间上的演化研究,也可以针对某一时间进行横向比较,在已有的期刊出版史研究中较为少见。本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其一,建国后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基本生态不断发生变化。表现在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期刊发展过程较为波折,全国范围内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期刊存在分布不均衡的现象,人文社会科学的不同学科的学术期刊的发展差距较大。其二,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规范受欧美影响,日益与世界对接,审稿制度、稿件类型以及论文的写作规范是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完善。其三,从分期情况看,不同历史时期的期刊出版在种类、发展速度、学科组成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征。受复杂的社会环境、学术水平、科学技术的影响,期刊的出版呈现不同的状态。从分层情况看,核心期刊对学术期刊的规范具有引领效应,“名刊工程”对大学学报的发展具有示范效应,网络期刊对纸本期刊具有倒逼效应。本研究的价值主要在于呈现了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期刊出版的整体面貌和出版规范发展的完整过程,从学术期刊出版中出现的基本现象出发,涉及到学术期刊出版的诸多方面,揭示学术期刊发展中经历的低谷和浪潮,从而为本土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李静[3](2018)在《河北省高等教育研究现状分析与提升策略》文中研究指明高等教育研究在服务高等教育决策咨询、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巩固高等教育学学科地位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高等教育研究水平的提升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存在实力弱、优质资源少、发展速度缓慢、高等教育研究力量欠佳等问题,同时河北省高等教育在发展中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梳理河北省近年来高等教育研究现状,从中提出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从而提出提升河北省高等教育研究水平的策略,这对提高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有重大意义。本研究主要从河北省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发展情况、河北省近十年在高等教育类核心期刊发文情况、河北省承担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高等教育类课题情况这三个方面梳理河北省高等教育研究发展现状。第一,河北省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发展现状。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职能较一致;机构发展偏行政化、学术性较弱;研究水平低;保障机制不健全。第二,河北省高等教育研究发文现状。高等教育研究发文在全国处于中等靠后位置且论文质量等级不高;高等教育研究具有群众性参与的特点;高等教育研究队伍合着情况差;高等教育跨学科研究特点显着;高等教育研究所受重视程度低;高等教育研究内容以高校课程与教学方面的微观研究为主,研究方法以定性研究居多。第三,河北省承担高等教育类课题现状。河北省承担高等教育类课题数量在全国处于中等水平;立项数量呈现波动上升态势;立项课题级别以教育部重点和教育部青年规划为主;参与高等教育类课题立项的责任单位以河北大学为主;立项课题负责人学科背景分布多样化,其中以教育学居多;研究主题以教师和学生、课程与教学为主。通过对河北省高等教育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发现河北省高等教育研究在发展的同时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河北省高等教育研究缺乏竞争力,在全国处于弱势地位;第二,河北省高等教育研究力量分散,缺乏整合;第三,河北省高等教育研究存在“泛化”现象;第四,河北省高等教育研究方法不合理。究其原因主要与河北省高等教育学学科基础薄弱,河北省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实力弱且偏行政化,高等教育研究人员背景多样化,专业化训练不够,河北省高等教育研究保障机制不够完善等因素有关。本研究主要从壮大河北省高等教育研究队伍、增强河北省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实力、提倡实证研究、加强学术交流与平台建设、完善开展高等教育研究的保障机制等方面入手努力提升河北省高等教育研究水平。

陶海洋[4](2013)在《《东方杂志》研究(1904-1948) ——现代文化的生长点》文中研究指明《东方杂志》是商务印书馆的一个重要出版物,也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发行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而又完全民办的综合性杂志。《东方杂志》于1904年创办、1948年终刊,共发行44卷、819号,先后经历8位主编,发表作品20000余篇。在经历清季、北洋政府、民国过程中,《东方杂志》不仅记录了20世纪上半叶世界的发展历程,积极参与中西文化交流、大量述评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而且努力为社会培养人才,因此成为中国现代文化的一个生长点。秉承商务印书馆“以扶助教育为己任”的企业宗旨,《东方杂志》致力于介绍现代文化最新成果,以述评时事政治作为办刊特色,并积极参与中西文化交流。在长达44年的发展过程中,《东方杂志》可以分为主要五个时期,即早期杂志(1904—1910年)、杜亚泉时期(1911—1919年)、钱智修时期(1920—1931年)、王云五时期(1932—1941年)、苏继颀时期(1943—1948年)。为便于研究,钱智修时期可以分为具体的三个阶段,即钱智修时期(上)(1920—1923年)、钱智修时期(中)(1924—1927年)和钱智修时期(下)(1928—1931年),王云五时期可分为两个阶段,即王云五时期(上)(1932—1938年)、王云五时期(下)(1939-1941年)。杜亚泉、钱智修、胡愈之、王云五等四人,不仅是《东方杂志》的重要作者,而且是杂志发展中的关键人物。其中,杜亚泉以其独特的见解引发了中西文化论争,钱智修是主编时间最长者,胡愈之是作品最多的作者、又曾担任过杂志主编,而王云五则是挽救商务印书馆及《东方杂志》的核心人物。早期杂志《东方杂志》的重要作者,有蛤笑、蕴照、孟森等人。主要内容以清末新政为重点,在立宪主旨下,多数作者主张保存传统文化,同时述评清廷政治腐败、主张发展实业,作品主要涉及教育、立宪、外交、实业等内容,同时还有大量转载文章。杜亚泉时期《东方杂志》的作者约计453人次,而重要作者有杜亚泉、胡愈之等10人。这一时期《东方杂志》文章来源大为拓展,其中来源于英美等西方国家报刊的译述文章更多。杂志积极参与新文化运动,介绍大量西方社会思潮,其中包括各类社会主义思潮。以杜亚泉为代表的作者,认真反思包括“一战”在内的现代文明的“时代错误”,述评民国建立后愈益严重的政治腐败,努力寻找整合社会的新的精神动力。这批文化人,努力进行中西文化的鉴别、对比和“体合”,“随世运而俱进”,自觉承担起现代文化最为激烈的观念转变的时代使命。杜亚泉因引发东西文化论争,主编职务被无奈地撤换。事实上,文化分歧在《东方杂志》内部早就开始,主编的替换也经过一个微妙的过渡阶段,另一方面,由于文化争论中所涉及的问题,当时的文化人不可能达成共识,注定了这场文化论争只能是一波三折的过程。钱智修时期(上)的《东方杂志》的作者共约计510人次,重要作者有胡愈之、周建人等12人。这一时期,《东方杂志》积极顺应时势变化,“注重于切实可行之具体问题”。作者队伍更为庞大,出现大量介绍西方社会发展的翻译作品,包括文学作品的翻译与创作,理论视角更为开阔,同时出现更多的独立评论,又使这一杂志逐步摆脱了文化争论和思辨的色彩,进一步加大了现代文化的传播力度。钱智修时期(中)的作者共约计340人次,重要作者有黄惟志、胡愈之等11人次。这一时期的主要内容以1926年为界,有一个从述评中西文化,转向重点述评国际时事政治的变化过程。在国际时政报导上,主要以欧洲为重点,并介绍苏联以及他国的政治发展。这一变化与钱智修等人的民间政治思想有关。同时,这一时期出现更多的文学创作,注重描述某类社会层面、特别是知识分子和下层百姓的生活状态,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内容。钱智修时期(下)的作者约有786人次,重要作者则为俞颂华、张明养等9人次,作者队伍进一步分化。在内容上,这一时期进一步注重国际时事的报导与述评,并进一步关注了国外社会文化、社会生活,同时出现现代文学的创作高潮。文学作品更多关注基层民众生活及心理状态,反映了基层社会民众在政治剧变与社会动荡中面临的生活压力。王云五时期的《东方杂志》,是中国文化事业受日本侵华战争摧残、并努力抗争的一个见证,日本侵华战争造成《东方杂志》三次停刊、四次搬迁的曲折。王云五时期的《东方杂志》(上),作者总人数约计1340人次,重要作者有张明养、郑永恭等12人次,而来源于社会上的作者大为增加,可以说明商务印书馆在经历“一·二八”事变的劫难后,及时得到社会的大力支持。这一时期正值中国新一代文化人成长并活跃于文化舞台,文化传播的主体、内容与方式都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国社会出现新一轮的文化生成现象。《东方杂志》更多关注了世界经济危机冲击下各国的经济应对之策,国际社会新的战争危险,特别增强了经济体制理论的述评。同时,主要由于中日矛盾的上升,关注民族生存和国家发展,成为文化人的深深的忧思,并由于环境的逼迫,出现新一轮的文化反思。这一时期,文学作品受战争影响最大,出现大批现实主义风格作品,但这种特殊政治动荡中出现的创作高潮,很快因抗日战争进入艰苦时期而中断。王云五时期(下)的《东方杂志》作者共计约317人次,重要作者有吴泽炎、郑允恭等18人次。这一时期述评欧洲相关事务的作品大为减少,而反映具体国家之间外交活动的作品比例大为上升,反映了国际政治力量在“二战”中重新组合的状态。其中,中日战争的相关报导大为增强,同时出现的经济类作品针对性更强,很多作品述评了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经济、贸易、金融等方面的具体应对之策,但这一时期的社会文化及文艺作品的质量却开始下降。苏继癫时期的《东方杂志》作者总人数约计613人次,重要作者有吴泽炎、岑仲勉等8人。这一时期《东方杂志》尽管走出了抗日战争的阴影,却又因内战等影响而出现发展顿挫,并最终休刊。这一时期的作者队伍日益星散,办刊特色也逐步丧失。《东方杂志》忠实地反映和记录着时代变迁,成为20世纪世界和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全备的资料库,全面述评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主要学术思想,成为探索中国发展模式必需的思想库,大量培养人才,成为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的人才库,同时,在剧烈的社会动荡中保持长时段的持续发行,也成为世界杂志发行史上的典型的样本库。《东方杂志》的发展历程说明,现代文化的发展,不仅需要社会诸要素共同的现代化作为基础,更需要中国文化人努力实践现代学者品格。

关梅[5](2013)在《论胡道静的新闻实践和新闻学研究》文中认为胡道静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我国新闻学研究尤其是地方新闻史研究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一位在外敌入侵的战争环境下毅然投身抗日救亡新闻界、由“文化学者”转变为“新闻战士”的爱国、进步新闻人。本文以“新闻人胡道静”为中心,围绕他的新闻实践和新闻学研究活动,梳理脉络,提炼要点,力求客观、整体地呈现其新闻实践活动的历程和特征、新闻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观点,以期对“新闻领域的胡道静”有一个较为全面完整的展示,为丰富与拓展我国新闻史人物研究尽绵薄之力。本文由绪论和四章正文组成。绪论,主要阐述研究的缘起、回顾相关研究成果、介绍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第一章,是对胡氏家族文化背景、胡氏先辈报刊活动及胡道静求学之路的研究。旨在展示胡道静之所以走上抗日救亡新闻前线的外在和内在动因,分析胡道静进入上海通志馆后走上新闻学研究道路的多重原因。第二章,是对胡道静新闻实践活动的研究。本章主要研究胡道静从1938年4月主编《通报》至1948年10月《正言报》被查封这段时间里的新闻实践活动。具体又分为抗战时期的新闻活动和抗战胜利后的新闻活动两个阶段进行。通过对胡道静新闻实践活动的回顾与相关报纸的内容分析,还原其作为一个争取民族解放和追求民主自由的爱国、进步新闻人的新闻实践活动历程。第三章,是对胡道静新闻学研究活动的研究,其中胡道静的新闻史学研究是本章的核心内容。本章在对胡道静的新闻史学研究、新闻理论及实务研究的相关着述进行研读的基础上,重点探讨胡道静新闻学研究的内容、视角和观点,进而归纳出胡道静新闻学研究的主要特征。第四章,是对“新闻人胡道静”的历史贡献及现代隐喻的研究。胡道静的历史贡献也是他新闻学研究中的独特之处,而这些及其所折射出的学术精神“隐喻”对当代新闻学研究者颇具启发与影响。结语,是对全文研究结果的归纳。着重指出,胡道静是一个爱国、进步的无党派背景的新闻工作者,在外敌入侵的社会环境中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新闻宣传活动,同时坚持对新闻学尤其是上海新闻史的研究,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何丽丽[6](2009)在《山东柳子戏音乐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柳子戏中蕴涵着山东的音乐文化、地理文化、方言文化、运河文化、《金瓶梅》文化等,柳子戏的发展过程是其与多种文化之间的互动过程。以山东方言演唱的柳子戏分布在运河流域的鲁东南、鲁西、鲁西南等地区,其分布区域呈现出多样性的生态,这种多样性表现在音乐风格色彩的多样性、传承的多样性、曲牌包含量的多样性、剧目演唱不同的多样性,依此试图求证柳子戏分布区域之鲁东南的原始型、鲁西的中间型、鲁西南的发展型的生成态势。柳子戏音乐的曲牌唱腔是多层次构成的,从曲牌的音乐形态特点论证鲁东南地区的柳子戏唱腔有着最为里层的音乐遗存,鲁西既有鲁东南的特点又有向鲁西南靠近的中层遗存,鲁西南唱腔与其他两地相比最为丰富,属“集思广益”型的外层呈现。柳子戏与山东民歌、曲艺、器乐、戏曲等本土的艺术形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民歌小调发展而来的柳子戏与小曲、俚曲等民歌息息相关;柳子戏派生出多种山东曲艺音乐,如“莺歌柳书”、“山东琴书”等;柳子戏与山东戏曲中的弦索系统联系最为紧密,其次是肘鼓子系统,与梆子系统联系最少。运河文化哺育了柳子戏,柳子戏丰富了运河文化,两者是一个不能分开的整体。沿运河流动的戏班、移民是柳子戏曲牌流动的主要载体,运河是柳子戏吸纳客腔曲牌的交流平台。不同的运河区域在剧本上、唱腔上存在着文风昌郁、崇武尚义的柳子戏特点。明清市井小说《金瓶梅》的故事发生在运河河畔,书中人物所演唱的曲牌与柳子戏曲牌关系紧密,两者是在同样的时间、同样的文化区域内,使用相同的伴奏乐器,唱同名的俗曲与戏曲,所以《金瓶梅》记录了柳子戏曲牌发展之踪迹,柳子戏活化了明代《金瓶梅》书中所写之妙曲。

鲁敏[7](2008)在《“一稿多投”现象的精细化研究:国际学术规范视角》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国际学术规范视角,对“一稿多投”现象进行了精细化研究。本文分析了国内外“一稿多投”的定义差异性和不同分类,重点研究了国际学术界对“一稿多投”研究的最新进展,并在抽样统计基础上,着重剖析了若干国际着名学术期刊对“一稿多投”论文的处置案例。同时,本文按国际学术规范标准,以“一稿多投”行为发生的时间段为顺序,提出了前期预防措施、中期检测识别、后期处置策略三种减弱和处理“一稿多投”现象的思路,为“一稿多投”现象的研究提供了实证与学理相结合的新视角。

冯舒奕[8](2007)在《时隐时现的福克纳 ——福克纳在中国的译介》文中研究指明美国作家福克纳在中国的译介始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迄今为止,其重要着作均有中译本出版发行,国内也出现了一批研究福克纳的学者,不断有研究论着发表出版。但纵观福克纳在中国七十多年译介历程,我们可以发现其过程呈现独特的冷热起伏的波浪形态,这样的现象背后又是什么因素在起作用呢?本文在详细梳理福克纳译介资料的基础上,从译介当时的政治文化语境出发,主要运用美国翻译理论家勒菲弗尔的翻译理论对中国在译介福克纳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点进行文化层面的原因分析,并以福克纳在中国的译介状况这个具体个例来考察一个外国作家在中国的介绍接受传播过程中所受到的影响力量。最后通过分析中国当代作家的具体文本(主要以莫言、苏童、余华的创作为例)来考察福克纳译介进中国后,我国的文学创作中体现出哪些福克纳的影响因素。

温玉清[9](2006)在《二十世纪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历史、观念与方法 ——中国建筑史学史初探(上)》文中提出本文通过对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学术历程进行较为全面的回顾和综述,以中国建筑史学研究所涉及的诸多问题为纲,叙述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发展变迁的整体系统,探寻中国建筑史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具有深厚学术内涵的学科体系其内在基本规律,反思其成败得失,力求对未来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深入与拓展提供方法论意义上的参照。作为学术史研究,本文以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发展之时代顺序为叙述理路,结合大量第一手档案史料之整理,基本厘清、还原了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各相关学术机构、研究者及其研究情况的历史面貌,并将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建筑史学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

刘璞[10](2006)在《我国“体育营销”研究的现状与发展建议》文中指出目前,我国“体育营销”的实践活动与社会关注拥有空前的热度,致使我们产生了“‘体育营销’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我国学术界对于这一领域的研究具体现状是什么样的”的想法,通过相关的搜索,发现国内还没有一篇“对我国‘体育营销’研究现状进行准确把握”的文章,由此确定了这个研究题目。 首先,对于“体育营销”的概念,主要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阐述:一方面,将国内外学者对“体育营销”的认识进行了一些归纳。从以上国外学者和国内学者对“体育营销”概念的文字描述上,我们初步可以得到这样的认识:“‘体育营销’的概念包含有‘体育’和‘非体育’两个部分”的内容。另一方面,运用经济学理论或模型解读“体育营销”所包含的这两个部分,借用产业经济学中的产品差别化理论解读“‘体育营销’中的‘体育’部分”,借用美国着名学者波特的“价值链模型”与台湾宏基创始人施振荣先生的微笑曲线理论解读“‘体育营销’中的‘非体育’部分”,试图从较深层面或较新角度来认识“体育营销”。 其次,对于“研究现状”的廓清,主要是通过从“查阅国内相关专着的目录”和“量化国内相关研究文献”两个途径来得到结果。特别在对“体育营销”研究文献的量化过程中,发现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它们是:“体育营销”概念的理解、“体育营销”中的体育部分和“非体育”部分之间的关系、“体育营销”与其他营销(服务营销、体验营销、注意力营销、整合营销等)以及“体育营销”一词的英译等,提出自己的观点,希望能够理清一些较为偏颇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做出了对我国“体育营销”研究现状的综合描述。 接着,对影响我国“体育营销”研究现状的客观因素进行了一些归纳,这些因素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体育市场的现状、研究者的知识结构及所受的教育、相关学术性质或商业性质活动的开展、“体育营销”人才的培养、相关主题网站的建立、(赢利型)“体育营销”咨询机构的设立等。 全文的最后,对我国“体育营销”研究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研究的横向视角急需展开,研究的纵向深度急需挖掘,需要开展多样化的研究工作,运用整合化、差异化的研究方法开展研究工作,结合“体育”和“营销”实践活动开展研究工作,积极采借国外的优秀研究成果和我国“体育营销”今后的主要研究走向预测。

二、《沈阳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稿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沈阳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稿约(论文提纲范文)

(1)晚清灵石杨氏家族学术活动研究 ——兼论传统士绅的知识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0.2 研究内容与概念厘定
    0.3 研究方法及相关理论
    0.4 国内外研究现状
    0.5 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
第一章 晚清变局下的杨氏家族
    1.1 晚清杨氏家族所处的时代背景
        1.1.1 鸦片战争与西学在中国的第二次传播
        1.1.2 传统学术的发展和转变
        1.1.3 师夷长技的学术主张与实践
    1.2 杨氏家族源流及其家学传统
        1.2.1 灵石杨氏与杨氏家谱
        1.2.2 治家传统与科举经商二元价值观
    1.3 晚清鼎兴的杨氏家族成员
        1.3.1 杨尚文
        1.3.2 杨昉
    1.4 晚清杨氏家族的人际交往
        1.4.1 张穆
        1.4.2 郑复光
        1.4.3 何绍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杨尚文与《连筠簃丛书》的刊刻
    2.1 《连筠簃丛书》刊刻的背景
        2.1.1 清代丛书刊刻的繁荣发展
        2.1.2 汉学的变迁及影响
        2.1.3 顾祠会祭
    2.2 《连筠簃丛书》的刊刻
        2.2.1 《连筠簃丛书》内容考辨
        2.2.2 《连筠簃丛书》的刊刻过程
        2.2.3 《连筠簃丛书》的编纂特点
        2.2.4 《连筠簃丛书》的流传及历史价值
    2.3 《连筠簃丛书》与道咸士人知识的转变
        2.3.1 经世致用的学术主张及其政治色彩
        2.3.2 实学救国下的边疆史地研究倾向
        2.3.3 传统算学的中西结合和理术结合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杨昉的西法摄影实践
    3.1 西方摄影术的传入和杨昉的摄影活动
    3.2 《朗山杂记》中的摄影技术和方法
        3.2.1 感光乳剂的配制
        3.2.2 显影水的配制
        3.2.3 定影技术
        3.2.4 杨昉对西方摄影术的改良与创新
    3.3 杨昉研习西法摄影的知识媒介和途径
        3.3.1 对相关西学译着的学习
        3.3.2 与约翰·汤姆逊之往来
        3.3.3 实验方法的系统运用
    3.4 从以镜物形到西法摄影
        3.4.1 中国传统光学理论
        3.4.2 郑复光的“取景镜”
        3.4.3 邹伯奇的“摄影器”
        3.4.4 杨昉与西方光化学知识的传播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兼善堂——杨昉的医药学实践
    4.1 兼善堂:民间医疗的“守”与“变”
        4.1.1 兼善堂设立的背景
        4.1.2 兼善堂开设始末与主营业务
        4.1.3 兼善堂医疗特征分析
        4.1.4 兼善堂阐释的医学哲学本质
    4.2 中西医学知识互动空间的形成
        4.2.1 与西人的交往促进中西知识流通
        4.2.2 《西药大成》及其医药学理论
        4.2.3 西医东渐及医疗群体结构的变化
    4.3 兼善堂与传统医学知识的转型
        4.3.1 晚清民间医疗的转变
        4.3.2 晚清社会对西医态度的转换
        4.3.3 中西医学知识的汇通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从杨氏家族看传统士绅的知识转型
    5.1 西学东渐下杨氏家学变迁及其时代互动
        5.1.1 传统学术的转变
        5.1.2 西方科学知识的引入
    5.2 杨氏家族知识转变社会探源
        5.2.1 官商学的互动和去边界化
        5.2.2 “中心”与“边缘”的消长
        5.2.3 民族意识下的传统价值观念的转变
    5.3 传统士绅的知识转型及其近代化走向
        5.3.1 知识观念和知识结构的转变
        5.3.2 西学传播由“器”入“道”
        5.3.3 科举制度的停废和士绅阶层的解体
        5.3.4 近代化走向:从权力到知识
    本章小结
结语
    1.“尊崇”与“偏爱”
    2.黑暗中摸索
    3.权力——知识网络下的知识自觉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2)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研究(1949-201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存在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存在的问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价值和创新点
        1.4.1 研究创新点
        1.4.2 研究重点与难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相关研究述评
    2.1 概念界定与辨析
        2.1.1 学术期刊与学术着作
        2.1.2 学术规范与出版规范
        2.1.3 出版、学术出版与期刊出版
    2.2 研究理论基础
        2.2.1 人文社会科学的内涵与分类
        2.2.2.文献计量学与期刊统计
        2.2.3 核心期刊与期刊评价
    2.3 研究现状述评
        2.3.1 国外期刊研究前沿与热点
        2.3.2 国内期刊研究成果及研究态势
第三章 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总况
    3.1 研究史料的采集与处理
        3.1.1 史料的采集
        3.1.2 数据的处理
    3.2 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出版基本分布情况
        3.2.1 期刊的种类、年发行数量以及期刊载文量的变化情况
        3.2.2 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的更名、停刊情况
        3.2.3 期刊的版本分化情况
    3.3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地域分布研究
        3.3.1 期刊的出版地域整体分布
        3.3.2 强势期刊出版区域
        3.3.3 弱势期刊出版区域
    3.4 学术期刊出版的学科分布研究
        3.4.1 期刊种类的学科分布
        3.4.2 哲学人文和社会科学期刊的学科占比
        3.4.3 基础性学科与应用性学科期刊的差异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规范的演化
    4.1 审稿制度的演化
        4.1.1 三级审稿制
        4.1.2 双向匿名审稿制与同行评议制
    4.2 稿件类型的演化
        4.2.1 手稿
        4.2.2 打印稿
        4.2.3 电子稿
    4.3 论文结构规范的演化
        4.3.1 题名规范
        4.3.2 文章篇幅
        4.3.3 摘要与关键词
        4.3.4 引文规范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分期与分层研究
    5.1 期刊的分期与分层
        5.1.1 期刊的分期依据
        5.1.2 期刊的分层依据
    5.2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分期研究
        5.2.1 七年过渡时期(1949-1956 年)
        5.2.2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7-1966 年)
        5.2.3 十年文革时期(1966-1977 年)
        5.2.4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978 年至今)
    5.3 核心期刊与非核心期刊的分层研究
        5.3.1 CSSCI与“北大核心”期刊的基本情况
        5.3.2 核心期刊引入前后的出版情况比较
        5.3.3 核心期刊对规范的引领效应
    5.4 高校学报与名刊工程的分层研究
        5.4.1 学报的基本情况
        5.4.2 高校的更名情况
        5.4.3 名刊工程的示范效应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河北省高等教育研究现状分析与提升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1.1 河北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需要加强高等教育研究
        1.1.2 河北省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迫切需要提升高等教育研究水平
        1.1.3 河北省高等教育研究力量的薄弱需要提升高等教育研究水平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文献述评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文献计量法
        1.5.3 比较研究法
    1.6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1.6.1 创新点
        1.6.2 难点
第2章 河北省高等教育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分析维度
    2.1 高等教育研究的理论基础:知识生产模式
    2.2 核心概念界定
    2.3 分析维度
        2.3.1 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发展情况
        2.3.2 高等教育研究发表论文情况
        2.3.3 承担高等教育类课题情况
第3章 河北省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发展情况
    3.1 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发展情况
        3.1.1 机构设置数量及覆盖范围
        3.1.2 机构的设置类型
        3.1.3 机构基础条件情况
        3.1.4 机构报刊出版情况
    3.2 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发展现状总结分析
第4章 河北省高等教育研究发文现状分析
    4.1 高等教育研究发文作者单位的地区分布
    4.2 高等教育研究发文在期刊上的分布
    4.3 高等教育研究发文的期刊分布
    4.4 高等教育研究发文量的时间分布
    4.5 高等教育研究发文机构分布
    4.6 高等教育研究发文作者队伍情况
        4.6.1 作者的基本概况
        4.6.2 作者的合着情况
        4.6.3 核心作者群情况
        4.6.4 作者的职称分布情况
        4.6.5 作者的身份分布情况
        4.6.6 作者学科背景情况
    4.7 高等教育研究论文获基金资助情况
    4.8 高等教育研究论文研究主题分布
    4.9 高等教育研究论文研究方法分布
    4.10 高等教育研究论文发文情况总结分析
第5章 河北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高等教育类立项课题现状分析
    5.1 高等教育类立项课题责任单位所在地区分布
    5.2 高等教育类立项课题时间与数量
    5.3 高等教育类立项课题级别分布情况
    5.4 高等教育类立项课题负责人所属高校分布
    5.5 高等教育类立项课题负责人分析
        5.5.1 高等教育类立项课题负责人年龄分布
        5.5.2 高等教育类立项课题负责人身份分布
        5.5.3 高等教育类立项课题负责人学科背景分布
    5.6 高等教育类立项课题研究主题分布
    5.7 高等教育类立项课题情况总结分析
第6章 河北省高等教育研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6.1 高等教育研究的进展
    6.2 高等教育研究存在的问题
        6.2.1 高等教育研究缺乏竞争力,在全国处于弱势地位
        6.2.2 高等教育研究力量分散,缺乏整合
        6.2.3 高等教育研究存在“泛化”现象
        6.2.4 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缺乏合理性
    6.3 高等教育研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6.3.1 高等教育学学科基础薄弱
        6.3.2 高等教育研究队伍跨学科、多重身份的特征
        6.3.3 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实力弱
        6.3.4 缺少高等教育类期刊
第7章 河北省高等教育研究水平的提升策略
    7.1 壮大河北省高等教育研究队伍
    7.2 提倡河北省高等教育研究人员进行实证研究
    7.3 增强河北省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实力
    7.4 加强学术交流与平台建设
    7.5 完善河北省开展高等教育研究的保障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4)《东方杂志》研究(1904-1948) ——现代文化的生长点(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 选题缘起
    二、 学术研究回顾
    三、 研究方法与目标
第一章 《东方杂志》与商务印书馆
    第一节 商务印书馆简述
        一、 商务印书馆的创办与创办者
        二、 张元济对“商务”的主要贡献
        三、 《东方杂志》是“商务”最重要的杂志
    第二节 关于《东方杂志》研究的几个问题
        一、 《东方杂志》的创办
        二、 《东方杂志》的主编
        三、 《东方杂志》的栏目与用稿
        四、 《东方杂志》的历史分期
第二章 杜亚泉与《东方杂志》
    第一节 杜亚泉的生平及社会评价
        一、 杜亚泉生平简介
        二、 杜亚泉晚年生活拮据原因
        三、 杜亚泉去世后的社会评价
    第二节 杜亚泉研究概述
        一、 “科学普及家和教育家”(1993年以前)
        二、 “杜亚泉热”(1993年以来)
    第三节 杜亚泉的思想
        一、 述评大战前后的国际政局
        二、 介绍边疆危机与中外关系
        三、 关注日本舆论及对华政策
        四、 述评辛亥革命及社会变化
        五、 介绍世界新学说与思想
        六、 中西文化异同与调和论
        七、 道德接续与精神救国论
        八、 思想启蒙中的文化论争
        九、 杜亚泉对《东方杂志》的影响
第三章 钱智修与《东方杂志》
    第一节 钱智修对《东方杂志》的改革
        一、 钱智修的生平简介
        二、 钱智修的改革主张
    第二节 钱智修对国外政治发展的介绍(1911—1919年)
        一、 主权在民的思想与寡头政治的压迫
        二、 劳动问题与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第三节 钱智修对平民政治思想的述评(1920—1924年)
        一、 平民政治需要现代公共政策
        二、 平民政治需要进化社会道德
        三、 实行自治是平民政治的关键
        四、 平民政治要求改造知识阶层
第四章 胡愈之与《东方杂志》
    第一节 胡愈之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一、 胡愈之的生平及其在《东方杂志》的经历
        二、 对胡愈之本人回忆有关内容的剖析
        三、 胡愈之研究概况
    第二节 胡愈之介绍国外新知识(1915—1919年)
        一、 关注中国等落后国家
        二、 传播新科技与新知识
    第三节 胡愈之的各类述评(1920—1927年)
        一、 1920年代的作品概述
        二、 介绍欧美的政治发展
        三、 述评中国政治及道路
        四、 述评俄国革命及问题
        五、 关注弱国与政治运动
        六、 现代文学及文艺批评
第五章 王云五与《东方杂志》
    第一节 王云五与商务印书馆的关系概述
        一、 王云五生平简介
        二、 王云五与商务印书馆的关系
    第二节 “一·二八”事变与王云五的举措
        一、 “一·二八”事变与商务印书馆的损失
        二、 王云五为恢复商务印书馆所采取的措施
    第三节 王云五对《东方杂志》的影响
        一、 长期担任发行负责人
        二、 努力调整栏目与内容
        三、 成功渡过搬迁曲折
    第四节 对王云五的不同评价
        一、 当事人对王云五的评价
        二、 台湾对王云五的评价
        三、 大陆学界对王云五的不同评价
第六章 早期《东方杂志》(1904—1910年)
    第一节 清末新政与社会思潮的激荡
        一、 清末新政简介
        二、 现代社会思潮的广泛传播
    第二节 主编和主要栏目
        一、 主编及其思想倾向
        二、 主要栏目等介绍
    第三节 主要内容概述
        一、 发展教育论
        二、 振兴实业论
        三、 改革政治论
        四、 传统文化论
        五、 外交形势论
第七章 杜亚泉时期的《东方杂志》(1911—1919年)
    第一节 时代动荡与思想纷争
        一、 动荡时代与国内政局
        二、 文化乱象与思潮涌动
    第二节 杂志的稳定发展
        一、 栏目和内容根本变化
        二、 稳定的作者队伍形成
    第三节 杂志的内容与特色
        一、 记录各类社会动荡
        二、 关注日本军国主义
        三、 介绍现代社会思潮
        四、 传播现代科技知识
        五、 杂志的内容特色
    第四节 文化分歧与主编调整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无奈的抉择
        三、 冷静的纠偏
        四、 未尽的结局
第八章 钱智修时期的《东方杂志》(上)(1920-1923年)
    第一节 政局变化与主义纷呈
        一、 世界政局变化
        二、 国内军阀混战
        三、 各类主义纷呈
    第二节 主要内容及其特色
        一、 作者队伍概况
        二、 记录世界时局的根本变化
        三、 关注中国外交与国内乱政
        四、 述评社会主义等现代思潮
        五、 介绍现代学科与科学知识
        六、 杂志内容特色
第九章 钱智修时期的《东方杂志》(中)(1924—1927年)
    第一节 国共合作与民族主义的高涨
        一、 门户开放与中国民族主义的高涨
        二、 国内矛盾与国民革命的顺利发展
    第二节 主要作者及栏目概述
        一、 主要作者及其特点
        二、 栏目变化分析
    第三节 主要作品及其内容概述
        一、 述评欧美主要强国矛盾
        二、 关注国际联盟相关会议
        三、 介绍世界各国政治动荡
        四、 批评列强强占特殊利益
        五、 揭露日本对华侵略政策
        六、 南北斗争中的政治变动
        七、 现代文学作者及其作品
        八、 中外文化关系与新成果
第十章 钱智修时期的《东方杂志》(下)(1928—1931年)
    第一节 国家统一与中日冲突
        一、 国家统一与中外矛盾
        二、 日本扩张与中日冲突
        三、 作者队伍及内容变化
    第二节 主要内容概述
        一、 欧美冲突与国际政治失序
        二、 经济危机与不同发展道路
        三、 民族独立与中国国家建设
        四、 改订新约与中国外交环境
        五、 民族危机与日俄侵略满蒙
        六、 时代变迁与各类社会文化
        七、 国家统一与民族文化重构
        八、 文学创作与民众艰辛生活
第十一章 王云五时期的《东方杂志》(1932—1941年)
    第一节 日本侵华与中国抗战
        一、 世界经济危机与日本侵华战争
        二、 中国应对危机之策与全面抗战
        三、 《东方杂志》作者队伍概述
    第二节 王云五时期(上)(1932—1938年)
        一、 世界经济危机与战争威胁
        二、 美国新政与统制经济问题
        三、 法西斯崛起与国联的软弱
        四、 内忧外患与中国国家建设
        五、 日本侵略与中国抗战兴起
        六、 反思传统与新型文化构建
        七、 民众苦难与现实主义文学
        八、 时代变迁与杂志内容特色
    第三节 王云五时期(下)(1939—1941年)
        一、 作者队伍和内容特色概述
        二、 国际反法西斯战线的形成
        三、 “东亚新秩序”与日本的窘境
        四、 中国坚持抗日与战时经济
        五、 社会知识传播与文化偏向
第十二章 苏继庼时期的《东方杂志》(1943—1948年)
    第一节 时局变化与杂志的衰败
        一、 抗日战争前后的政治分裂
        二、 作者队伍概况与杂志衰败
    第二节 杂志的主要内容
        一、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与“冷战”开始
        二、 “永久和平”的期盼与新战争威胁
        三、 中国抗战胜利与国共内战爆发
        四、 文史类作品与传统文化的反思
        五、 大学教育发展与现代学科知识
结语:《东方杂志》对现代文化的贡献
    一、 记录了20世纪上半叶中外社会发展
    二、 积极参与中西文化交流
    三、 滋养了大批现代人才
    四、 启示
附表十五
参考文献
后记

(5)论胡道静的新闻实践和新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一、选题理由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述评
        一、文献综述
        二、文献评价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胡道静新闻学研究的家庭背景和开端
    第一节 胡道静新闻学研究的家庭背景
        一、胡氏家族的文化传承与治学思想
        二、胡氏先辈的报刊活动
        三、胡道静的求学生涯
    第二节 胡道静新闻学研究的开端
        一、胡道静新闻学研究的出发地——上海通志馆
        二、胡道静第一篇新闻学论文:《一九三三年的上海杂志界》
        三、胡道静走上新闻学研究之路的原因
第二章 胡道静的新闻实践活动
    第一节 抗战时期的新闻实践活动(1938-1945)
        一、“孤岛”时期的社会背景及新闻界概况
        二、胡道静新闻实践活动的开始——主编《通报》
        三、从参与培养抗日新闻人才到在“大中通讯社”编译新闻稿件
        四、“孤岛”时期的最后奋斗:在《中美日报》和《大晚报》
        五、避难浙皖:在《东南日报》(金华版)和《中央日报》(屯溪版)
    第二节 抗战胜利后的新闻实践活动(1945-1948)
        一、抗战胜利与《正言报》的复刊
        二、《正言报》的来龙去脉
        三、胡道静担任《正言报》总编辑及时间考证
        四、“转向另一条道路的批评者”——《正言报》之言论分析
    第三节 胡道静新闻实践活动的主要特征
        一、身为爱国新闻人,为实现民族独立而坚持奋斗
        二、身为进步新闻人,为追求民主自由而大声疾呼
        三、身为职业新闻人,注重新闻活动规律
第三章 胡道静的新闻学研究
    第一节 胡道静的新闻史学研究
        一、胡道静新闻史学研究的历史背景
        二、胡道静新闻史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胡道静的新闻理论和新闻实务研究
        一、对人类早期新闻传播活动起源的探索
        二、对“新闻”相关概念的理论辨析
        三、新闻采访与写作规律的深化研究
        四、关于科学技术与新闻事业发展关系之研究
    第三节 胡道静新闻学研究的主要特征
        一、以成就一部“良好的新闻史”为研究目标和动力
        二、重视对上海地方新闻史的系统研究
        三、精心设计并实施系列个案研究
        四、注重科学技术对新闻事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第四章 新闻人胡道静的历史贡献及现代隐喻
    第一节 新闻人胡道静的历史贡献
        一、初步构建了上海地方新闻史研究的框架体系
        二、第一个预言“电视新闻”时代即将到来
        三、为后人研究上海新闻史保存了珍贵的史料
    第二节 新闻人胡道静的现代隐喻
        一、新闻人必须具有忧国忧民、为民请命的社会责任心
        二、新闻史学研究必须注重开拓选题及理论体系的创新
        三、新闻史学者必须具有科学的研究观念
        四、新闻史学研究既需要踏实苦干又需要广开眼界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致谢

(6)山东柳子戏音乐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一、关于"柳子戏"
    二、选题意义与价值
    三、研究现状综述
        (一) 曲谱和音像资料整理
        (二) 柳子戏源流研究
        (三) 柳子戏文学剧本的相关研究
        (四) 柳子戏音乐形态研究
        (五) 柳子戏演员专题研究及其他
        (六) 有关民间剧团的研究成果
    四、拟解决的问题与课题准备
        (一) 拟解决的问题
        (二) 课题准备
    五、理论架构与研究方法
        (一) 理论架构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柳子戏地理人文生存环境
    第一节 柳子戏生存背景与音乐文化语境
    第二节 柳子戏的分布与方言特征
        一、柳子戏的分布与方言区划
        二、山东方言赋予柳子戏的本土性
第二章 柳子戏之多样性分布生态
    第一节 原始型:鲁东南沂南县北沿汶村弦子戏剧团
        一、鲁东南的地理与人文
        二、剧团的生存与成员构成
        三、剧团的传承关系
        四、弦子之乐器
        五、演出剧目与曲牌
    第二节 中间型:鲁西临清田庄与德州夏津吹腔剧团
        一、鲁西的地理与人文
        二、剧团的传承与成员构成
        三、吹腔戏剧本
    第三节 发展型:鲁西南菏泽、郓城柳子戏剧团
        一、鲁西南的地理与人文
        二、柳子戏传承关系
        三、柳子戏剧团之现状
        四、柳子戏剧本
    第四节 本章结语
第三章 柳子戏音乐之多层次构成
    第一节 鲁东南地区弦子戏曲牌的里层遗存
        一、鲁东南"五大曲"曲牌分析
        二、鲁东南"复曲"曲牌分析
        三、舟东南"单曲"曲牌分析
        四、曲牌唱腔的里层特点
    第二节 鲁西地区吹腔戏曲牌的中层遗存
        一、鲁西"五大曲"曲牌分析
        二、鲁西"复曲"曲牌分析
        三、鲁西"单曲"曲牌分析
        四、鲁西【柳子】曲牌分析
        五、曲牌唱腔的中层特点
    第三节 三地(鲁东南、鲁西、鲁西南)典型曲牌之比较研究
        一、三地【驻云飞】曲牌之比较
        二、鲁西与鲁西南【黄莺儿】曲牌之比较
        三、鲁东南与鲁西【山坡羊】曲牌之比较
    第四节 本章结语
第四章 柳子戏与山东民间音乐之交融性发展
    第一节 山东民歌是柳子戏发端之源泉
        一、柳子戏与山东民间俗曲之比较研究
        二、柳子戏与"聊斋俚曲"之比较研究
    第二节 柳子戏是山东曲艺音乐繁荣的音乐素材
        一、柳子戏与莺歌柳书之比较研究
        二、柳子戏与山东琴书之比较研究
    第三节 柳子戏与山东器乐之鼓吹乐互动发展
    第四节 柳子戏与山东其他戏曲互为交融发展
        一、柳子戏与大弦子戏之比较研究
        二、柳子戏与柳琴戏之比较研究
        三、柳子戏与山东梆子之比较研究
    第五节 本章结语
第五章 柳子戏音乐之运河文化内涵
    第一节 柳子戏与京杭大运河之变迁互动关系
        一、运河的繁盛与柳子戏的繁盛息息相关
        二、运河移民是柳子戏曲牌流动的载体
        三、柳子戏对客腔曲牌吸纳的背景
    第二节 区域性柳子戏特点与运河互动关系
        一、文风昌郁与区域性柳子戏剧本
        二、尚武之风与区域性柳子戏唱腔特点
    第三节 《金瓶梅》与柳子戏关系考
        一、时间考证
        二、地域考证
        三、曲牌、剧目考证
        四、伴奏乐器考证
    第四节 本章结语
第六章 结论
附录1 山东省艺术研究所整理的传统剧目藏本柳子戏目录
附录2 弦索声腔系统剧种对照表
附录3 明清运河图
附录4 田野记录曲谱索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索引
个人简历

(7)“一稿多投”现象的精细化研究:国际学术规范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论文选题思路
    2、论文研究资料渠道
    3、论文主要研究方法
    4、论文基本结构
    5、论文研究重点与创新点
第一章 国内"一稿多投"现象研究概况
    1.1 国内"一稿多投"现象研究的基本情况
    1.2 "一稿多投"现象研究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第二章 国内外对"一稿多投"现象的定义
    2.1 国内对"一稿多投"的定义
    2.2 国外对"一稿多投"的定义
        2.2.1 剽窃(plagiarism)
        2.2.2 自我剽窃(self-plagiarism)
        2.2.3 重复发表(repetitive publication)
        2.2.4 多余发表(redundant publication)
第三章 国内外对"一稿多投"现象的分类
    3.1 "一稿多投"现象的几种常见类型
        3.1.1 国内学者的分类
        3.1.2 国外学者的分类
    3.2 "香肠论文"(salami slicing)
        3.2.1 "香肠论文"(salami slicing)和"一稿多投"的关系
        3.2.2 "香肠论文"(salami slicing)的界定
        3.2.3 "香肠论文"(salami slicing)调查情况
第四章 国内外对"一稿多投"现象的抽样调查和案例分析
    4.1 "一稿多投"现象的抽样调查
        4.1.1 国内医学类文章"一稿多投"抽样数据
        4.1.2 国外医学类文章"一稿多投"抽样数据
    4.2 国外期刊对论文"一稿多投"的处置办法
        4.2.1 中国化学材料类
        4.2.2 中国生物工程类
        4.2.3 美国化学材料类
        4.2.4 韩国冶金工程类
第五章 识别和减少"一稿多投"现象
    5.1 "一稿多投"的预防手段:国际视角一(前期措施)
        5.1.1 合理定性"一稿多投"行为
        5.1.2 扩大"一稿多投"的界定范围
        5.1.3 期刊应优化稿约
        5.1.4 签订避免"一稿多投"的合同书
    5.2 "一稿多投"的检测识别:国际视角二(中期措施)
        5.2.1 英文文本复制检测方法
        5.2.2 中文文本复制检测方法
        5.2.3 提高编辑审稿人员的信息检索能力
    5.3 "一稿多投"的处置策略:国际视角三(后期措施)
        5.3.1 期刊发出撤消论文的通告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时隐时现的福克纳 ——福克纳在中国的译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福克纳译介情况回顾
    第一节 福克纳及其作品在美国的出版情况简介
    第二节 露脸——我国在三十年代的福克纳译介情况梳理
    第三节 亮相——我国在五六十年代的福克纳译介情况梳理
    第四节 名角——我国在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的福克纳译介情况梳理
    第五节 高潮——我国在八十年代中后期的福克纳译介情况梳理
    第六节 发展——我国在九十年代的福克纳译介情况梳理
    第七节 不是落幕——我国在新世纪的福克纳译介情况梳理
    第八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福克纳译介状况在中国语境中的分析
    第一节 翻译与文化操纵
    第二节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福克纳译介状况评析
    第三节 五六十年代福克纳译介状况评析
    第四节 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福克纳译介状况评析
    第五节 九十年代至新世纪福克纳译介状况评析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福克纳在中国的影响——以莫言、苏童、余华为主要考察对象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发现故乡 立足民间
    第三节 生存悲剧 探索人性
    第四节 技巧创新 敢于实验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结语
主要参考书目
附录一:福克纳中译作品目录索引(按时间排序)
附录二:报刊杂志福克纳研究论文索引(1934年—2006年)
附录三:中文福克纳研究着作(传记)出版索引(按时间排序)

(9)二十世纪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历史、观念与方法 ——中国建筑史学史初探(上)(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为什么要研究中国建筑史学史?”
    二、中国建筑史学核心价值的阐释
    三、中国建筑史学史的历史分期
    四、已有相关研究回顾
    五、主要研究内容、范围及方法概略
    六、创新之处及未尽事宜
上篇
    第一章 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先导
        一、中国建筑史学研究溯源
        二、20 世纪初叶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先导概略
        1 、先导之一:东方学(Orientalism)与欧洲对中国建筑的研究
        2、先导之二:20 世纪上半叶日本对中国城市与建筑的研究
        3、先导之三: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勃兴
        三、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营造学社: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滥觞
        一、文献传统:《营造法式》的发现和校勘
        二、匠作传统:中国古代工程籍本的搜集整理
        三、清代“样式雷”图档的整理研究
        四、中国古代建筑调查与测绘
        五、困境与坚守
        六、式微
        1、《战区文物保存委员会文物目录》及《全国重要建筑文物简目》
        2、梁思成着《中国建筑史》及《图像中国建筑史》
        七、本章小结:中国营造学社学术贡献概述
    第三章 1950 年代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综述:以研究机构及其学术活动为中心
        一、1950 年代中国建筑史学研究概略
        1、建筑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情况
        2、高等院校中国古建筑测绘及其研究情况
        3、文物保护及考古研究机构的研究情况
        二、“中国建筑研究室”:新中国建筑史学研究机构之肇端
        三、清华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合办“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室”
        四、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分水岭:“1958 年全国建筑理论及历史学术讨论会”
        五、本章小结
下篇
    第四章 1960 年代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综述——以刘敦桢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为中心
        一、核心机构:建研院建筑理论与历史研究室(1958~1964)
        1、创办背景
        2、研究情况述略
        3、《建筑理论及历史科学研究中进行调查考察工作的体会》简述
        4、曲终人散
        5、恢复及延续
        二、“建筑三史”:中国建筑史学史的历史坐标
        1、“建筑三史”
        2、《中国古代建筑史》之最初稿本
        3、《中国建筑简史》编写过程概略
        4、“建筑三史”之意义
        三、刘敦桢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始末
        1、《中国古代建筑史》之第五稿
        2、《中国古代建筑史》之第六稿
        3、《中国古代建筑史》之第七稿
        4、《中国古代建筑史》之第八稿
        5、《中国古代建筑史》之最终付梓
        6、1964 年8 月15 日《中国古代建筑史纲要》鉴定会议记录
        四、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其他重要学术成果撷要(1959~1966)
        1、梁思成主持《营造法式》研究及《营造法式注释》(卷上)
        2、刘敦桢主持苏州古典园林研究
        3、陈明达、莫宗江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着述举要(1959~1966)
        4、天津大学建筑系清代皇家园林测绘及研究
        5、《文物》创刊初期中国建筑史学研究论文简析
        6、清华大学建筑系主编《建筑史论文集》(1964)
        五、本章小结
    第五章 当代中国建筑史学研究述评——以1980 年代以来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为中心
        一、1980 年代以来中国建筑史研究的复兴与转型
        二、当代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学术组织概要
        三、文化遗产概念引入与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拓展
        四、1980 年代以来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重要学术成果述略
        1、《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
        2、《营造法式大木作研究》及《营造法式》研究的深入
        3、《华夏意匠》
        4、东方建筑研究与中国传统民居研究
        5、《中国建筑艺术史》
        6、五卷集《中国古代建筑史》
        7、当代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学术期刊概况
        五、近二十年来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及着述分类概览
        1、中国古代建筑通史研究及着述
        2、中国古代城市史研究
        3、中国古代建筑营造及修缮技术研究
        4、中国传统建筑理论及建筑文化研究
        5、中国古代建筑专题研究及着述
        (1)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研究
        (2) 中国古代宗教建筑研究
        (3) 中国古代礼制及祠祀建筑研究
        (4) 中国古塔研究
        (5) 中国古代石窟寺研究
        (6) 中国古代陵寝研究
        (7) 中国传统民居研究
        (8) 中国古典园林的研究
        (9) 中国古代桥梁研究
        (10)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建筑研究
        六、1980 年代以来的中国近、现代建筑史研究概述
        七、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古建筑修缮保护工程史略——从1935年“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谈起
        一、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与北平文物整理委员会时期(1935~1948)
        二、北京文物整理委员会时期(1949~1955)
        三、古代建筑修整所与文物博物馆研究所时期(1956~1965)
        四、“文化大革命”前期的全面停滞(1966~1973)
        五、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时期(1974~1990)
        六、中国文物研究所时期(1990~至今)
        七、本章小结
主要参考文献
本文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后记
附录部分
    附录一:《中国营造学社汇刊》总目录
    附录二:中国营造学社编辑出版图书目录
    附录三:《文物》创刊初期中国建筑史学研究论文简目(1951-1965)
    附录四:建研院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室)所出版的着作目录简录(1959-2002)
    附录五:建研院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室(室)所发表论文简表(1959-2002
    附录六: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历史与理论学术委员会及建筑史学分会简表
    附录七:中国古建筑修缮保护工程大事纪略(1935-2005)
    附录八:中国文物研究所历年古建筑保护工程项目简表(1949-2005)
    附录九:《营造法式》研究文献(中文)(1919-2002)
    附录十:近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中国建筑史学研究项目统计简表(2000-2006)
    附录十一:刘敦桢对《中国建筑简史》第一册的若干意见
    附录十二:1961 年建筑史编写工作情况报告
    附录十三:1961 年5 月10 日《中国建筑简史》编写会议记录
    附录十四:1961 年5 月12 日《中国古代建筑史》(苏联稿和教材稿)讨论会议纪要
    附录十五:1961 年5 月13 日《建筑历史讨论简报
    附录十六:1961 年5 月19 日《编史结束座谈会发言记录》(摘要)
    附录十七:1961 年5 月12 日《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史编写情况简报》(第一号)
    附录十八:1961 年5 月14 日《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史编写情况简报》(第二号)
    附录十九:1961 年5 月16 日《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史编写情况简报》(第三号)
    附录二十:1961 年5 月18 日《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史编写情况简报》(第四号)
    附录二十一:1961 年5 月23 日《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史编写情况简报》(第五号)
    附录二十二:1961 年6 月15 日《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史编写情况简报》(第六号)
    附录二十三:刘敦桢先生在修订《中国古代建筑史纲要》期间信函(共三十九封)
    附录二十四:《卢绳先生学术传略》

(10)我国“体育营销”研究的现状与发展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相关研究现状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 对“体育营销”概念的认识
    2.1 对其概念的国内外学者释义归纳
    2.2 对“体育营销”概念的深层次解读
        2.2.1 运用产品差别化理论解读“体育营销”中的“体育”部分
        2.2.2 借用价值链模型与微笑曲线理论解读“体育营销”中的“非体育”部分
3. 我国“体育营销”研究的现状
    3.1 从国内相关专着看其研究的现状
        3.1.1 在“GOOGLE”上搜索国内相关专着
        3.1.2 对国内相关专着目录的简要阐述
        3.1.3 从国内相关专着目录中窥视出的问题
    3.2 从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看其研究的现状
        3.2.1 在《CNKI数据库》中搜索国内相关研究文献
        3.2.2 对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的量化分析
        3.2.3 从国内相关研究文献中窥视出的问题
    3.3 结合国内相关专着和文献对其研究现状的综合描述
    3.4 影响我国“体育营销”研究现状的因素归纳
        3.4.1 我国的基本国情
        3.4.2 我国体育市场的现状
        3.4.3 研究者的知识结构及所受的教育
        3.4.4 相关学术性质或商业性质活动的开展
        3.4.5 “体育营销”人才的培养
        3.4.6 相关主题网站的建立
        3.4.7 (赢利型)“体育营销”咨询机构的设立
4. 对我国“体育营销”研究的发展建议
    4.1 横向研究视角急需展开
    4.2 纵向研究深度急需挖掘
    4.3 开展多样化的研究工作
    4.4 结合“体育”和“营销”实践活动开展研究工作
    4.5 积极采借国外的优秀研究成果
    4.6 运用整合化、差异化的研究方法开展研究工作
    4.7 我国“体育营销”今后的主要研究走向预测
5.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附录1

四、《沈阳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稿约(论文参考文献)

  • [1]晚清灵石杨氏家族学术活动研究 ——兼论传统士绅的知识转型[D]. 申亚雪. 山西大学, 2019(12)
  • [2]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研究(1949-2016)[D]. 郑茹. 东南大学, 2018(05)
  • [3]河北省高等教育研究现状分析与提升策略[D]. 李静. 河北大学, 2018(12)
  • [4]《东方杂志》研究(1904-1948) ——现代文化的生长点[D]. 陶海洋. 南京大学, 2013(01)
  • [5]论胡道静的新闻实践和新闻学研究[D]. 关梅. 南京师范大学, 2013(01)
  • [6]山东柳子戏音乐文化研究[D]. 何丽丽. 福建师范大学, 2009(11)
  • [7]“一稿多投”现象的精细化研究:国际学术规范视角[D]. 鲁敏. 浙江工业大学, 2008(01)
  • [8]时隐时现的福克纳 ——福克纳在中国的译介[D]. 冯舒奕.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7(05)
  • [9]二十世纪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历史、观念与方法 ——中国建筑史学史初探(上)[D]. 温玉清. 天津大学, 2006(06)
  • [10]我国“体育营销”研究的现状与发展建议[D]. 刘璞. 华中师范大学, 2006(09)

标签:;  ;  ;  ;  ;  

关于《沉阳电力学院学报》稿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