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部高教司刘凤泰副司长在全国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第6届学术年会上的讲话(论文文献综述)
陈沛酉[1](2019)在《从就业导向到生涯导向:高等职业院校组织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社会环境的急剧变迁导致发展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日益严峻。这一情形使得“转型”成为各类组织解决危机、谋求生存的不二法则。高等职业院校组织亦是如此。但转型不是对未来的空想式建构,须是站在已有积淀上的优化与完善。因此,亟待从组织的视角和历史的眼光来审视改革开放40年来高职院校转型的过程、要素及逻辑。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考察法、历史研究法以及延伸个案法等质性研究方法和基于新制度主义学派的“组织场域”、“制度逻辑”以及伯顿·克拉克创业型大学组织转型理论搭建的分析框架,深入考察了围绕着高职院校组织的诞生与转型所形成的场域关系、转型要素及其中的多重制度逻辑。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首先,本研究基于国家(政府)、行业企业、高职院校以及受教育者及其家庭等多方行动体的核心利益考量,本研究将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发生、变化及解决作为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核心议题”,从而确立了高职院校组织从升本导向到就业导向再到生涯导向的转型历程:(1)升本导向阶段(1980年~2003年)。1980年,“收费、走读、短学期、不包分配”的短期职业大学的相继成立,标志着中国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蹒跚起步。而后经由1996年“三改一补”、1997年规范命名、1998年“三教统筹”、1999年高校扩招以及2000年管理权下放等等正式制度供给,以职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学科为组织形式的高职院校组织种群获得了数量上的跨越式发展。(2)就业导向阶段(2003年~2010年)。2003年,在扩招后第一届本科毕业生就业之际,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爆发。基于此,中央政府部门确立了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转型目标,并综合运用择优项目引领示范与人才培养评估等举措,引导建立“地方政府主责、行业企业参与、高职院校实施”的组织转型场域关系。高职院校组织场域行动体对“高职的基本特征是什么、高职应该如何办”达成多项规范性共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双师型教师、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顶岗实习等等办学观念深入人心。(3)生涯导向阶段(2010年至今)。就业导向组织转型带来了就业率显着提升,但以数字为单一表征方式的一次就业率并不能完全、真正地反映各高校的就业情况。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就业质量和职业生涯发展等指标上的表现却不尽如意。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新危机引起高职院校组织场域中的行动体围绕着“提升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和“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为主要内容的内涵式转型策略。在《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顶层设计推动下,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和高职院校组织间的互动关系得以制度化,高职院校组织亦与四年制大学重新建立起合作交流。同时,高职院校组织自身开始强调职业素养教育。其次,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制度逻辑。在升本导向阶段,受国家政策分层歧视与升格诱导、市场生源选择偏好以及大学理性神话的规范性和模仿性力量等多重逻辑制约下的高职院校选择了模仿本科院校学科教育,即把升为本科院校当做规划目标,把大学课程进行“压缩饼干式”删减、把毕业生“专升本”率高低当做招生噱头的“漂移性”组织生存策略。在就业导向阶段,支配组织场域行动体实现就业导向组织转型的制度逻辑有:“教育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就业是民生之本”的国家逻辑,“项目驱动”的科层制逻辑,“生源充盈”、“满足企业需求”的市场逻辑以及“职业主义”的教育逻辑。在生涯导向阶段,高职院校组织场域行动体受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国家逻辑、“国家推动、地方创新”的科层制逻辑以及“生源危机”、“产业转型升级下的企业新需求”的市场逻辑和教育“成人”逻辑的共同支配。
蒋保伟[2](2018)在《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对于进一步深化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理论研究,增强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实效性,完善高校人才培育模式,促进当代大学生实现健康、和谐、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运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研究、定量分析、案例分析的方法,在厘定和探讨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科学内涵及发展历程的基础上,论述了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主要依据,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现状,探讨了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对策。界定和探讨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含义及发展历程,是研究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一项奠基工作。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是培育者在当代大学生先天遗传的基础上,根据社会和自身发展需要,以高校为主导,充分利用社会、家庭等资源,有目的有计划地培育当代大学生的身心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创业意识、创新创业精神、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最终把当代大学生培养成符合国家需要的创新创业型人才的过程。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从1978年至1996年的萌芽阶段、从1997年至2009年的初创阶段、从2010年至今的发展阶段等三个阶段。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主要依据包括理论依据、现实依据和政策法规依据。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理论依据主要包括: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素质的结构模型理论、职业发展理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等。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现实依据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必然要求、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客观要求、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诉求。最后,本文分别论述了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政策依据和法规依据。一方面,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取得了积极成效:一是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政策法规不断完善;二是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初见成效;三是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课程得到发展;四是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实践平台受到关注。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二是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师资队伍参差不齐;三是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课程融合度和覆盖面不高;四是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实践平台建设有待加强。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个体因素。应从优化社会环境、高校高度重视、家庭氛围营造、个体素质提升等四个方面探讨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对策。一是在优化社会环境方面,要出台相关政策,加大执行力度;营造社会环境,提升育人功能;建立合作模式,形成培育合力;建立评价机制,提升培育质量。二是在高校高度重视方面,要加强管理体制建设,提供组织保障;重视校园环境建设,改善硬件设施;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重视课程体系建设,推进专业融合发展;建立校内激励机制,调动参与者积极性。三是家庭氛围营造方面,要坚持健康教育观念,为孩子提升创业认知;营造家庭学习气氛,为孩子树立学习榜样;构建和谐家庭关系,为孩子提供情感支持;传承优良家风家训,为孩子提供精神养料。四是在个体素质提升方面,要认识自我教育作用,增强大学生主观能动性;完善自我教育方法,加强认识反思调控过程;完善自我教育机制,促使内在矛盾有效转化;拓宽自我教育途径,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魏艳[3](2015)在《专家领导力研究 ——基于林木西教授的个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家治理,重在制度,要在用人。当代意义的国家治理体系是一个包含了国家的行政体制、经济和社会领域的制度在内的系统制度体系。当今中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之际,制度亟需创新与变革,国家建设与发展亟需从非常态建设发展走向常态建设发展,国家治理正从行政领域扩展至广阔的专业领域。值此之时,用人、特别是精于专业的人士,尤为重要。专业人士参与国家治理,不仅是历史现象,而且正在成为当代国家治理不可或缺的形态,甚至成为行政治理危机时刻的基本形态。但是专业人士,尤其是专家,如何参政议政却缺乏系统认识,更缺乏理论建构,远远低于国家的需要、社会的期望。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对国内外专家治国理政情况进行梳理,得出专家治国的基本形态;通过对国外专家领导力的理论研究,探索出我国专家领导力的初步模型;运用文本分析法,访谈法对林木西教授的成长路径、专家表现方式、专家作用进行深入研究,得出以林木西教授为典型个案的专家领导力的12项行为表现,即:专业期刊发表论文、主持参与科研课题研究、出书论着表达愿景、在国内外做各种专题报告讲座、为政府部门纳言献策、在各级各类会议上发言、为专业外报纸期刊等撰写文章、就专业领域问题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报道、为他人出版的书籍作序评介、作为代表发言讲话、获得各种奖励以及个人事迹被媒体报道。在此基础上,本文从专家影响力、激励力和赋能力三方面,比照国际权威领导力词典。在此基础上,从三十四个项目入手,细致分析林木西教授专家领导力实践机理,得出林木西教授专家领导力模型、成因及其相互作用。林木西教授专家领导力中影响力大于赋能力和激励力,但这三者之间有时界限不清,常常表现为互相融合,相生相长的特点。林木西教授成长的要素概括起来有九项,即:家庭熏护、人生规划、政策支持、名家指引、学术定位、责任服务、领导经验、问题驱动和基层实践。良好的家教环境和家庭支持是林木西教授专家领导力的成长基因,较早而清晰的人生规划是林木西教授专家领导力的基石,科教兴国等政策是林木西教授专家领导力的保障,名家引领指导和准确的学术定位是林木西教授专家领导力的牵引器,丰富的领导经验和高度的服务责任感是林木西教授专家领导力之一臂,问题驱动、基层实践是林木西教授专家领导力之另一臂。这些内因和外因的相互作用,促成了林木西教授的专家领导力。最后,研究者比照古德尔(Goodall)的专家领导力模型,进一步发现了我国专家领导力与国外的异同点。品格引领,人格感召是专家领导力中外共通的不可或缺的要素。此外,两者之间的差异有五点:(1)我国专家领导力受政策影响明显;(2)我国专家有不畏权,不盲从的特点;(3)我国专家领导力与本土因素有关;(4)我国专家领导力对国家及社会的影响显着;(5)我国专家领导力中专家与领导的先后顺序有时代差异。本研究的贡献在于通过对林木西教授学术成果的文本透析,得出林木西教授专家领导力模型,由典型个案追踪历史的足迹和影响,分析现实的存在,由此探知我国自恢复高考,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的专家成长的内因及外因要素,并初步建立了我国专家领导力模型。本研究虽进行的是个案研究,但非常具有典型性和时代性,对国家治理及专业领导力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陈卓[4](2014)在《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发展历程及其人才培养作用分析》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科技竞赛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一种重要的课外活动。这种活动吸引了众多大学生的参与,受到政府、高校和企业等组织的广泛关注,是一种为高教界和社会大众所认可的人才培养手段。本文系统梳理了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发展过程,并分析了其对人才培养的作用和机制。依据相关资料,本文系统考察了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的开办和发展历程,将其分为引入、发展和迅速扩增三个阶段,总结了竞赛活动在各个阶段的发展特点,并讨论了外部因素——社会背景和政府政策,以及内部因素——竞赛活动的创新性和自主扩散性对竞赛发展的影响。结合对历程的梳理和对各项赛事内容的分析,本文将155项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分为了四种类型:知识考试类、科技探索类、产品设计类和职业技能类,并对它们的人才培养作用进行了分析。知识考试类竞赛的题目与本科相应课程的内容高度对应,可以考查和强化参赛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的掌握。科技探索类竞赛题目所涉及的知识内容较为深广,并且包含多项不确定因素,为参赛学生提供了探索的空间,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产品设计类竞赛的题目与主办企业某项业务或某款产品直接相关,反映了行业最新的技术、产品和发展方向,可以有针对性地锻炼参赛学生在产品开发或解决技术问题方面的实践能力,使他们更加符合相关行业的人才需求。职业技能类竞赛的题目内容不仅与制造和服务行业中技术应用性职业的主要工作内容高度对应,还多与相关职业标准或行业标准相符,能够较为真实地模拟相应的职业情境,可以锻炼参赛学生的操作技能水平和规范性。这四类竞赛虽然题目形式和人才培养作用各异,但是具有相似的人才培养机制。本文根据对各项赛事组织规程文件的解读,发现大学生科技竞赛本质上是一种由社会组织参与的学生评价活动。这种活动中有两个关键的信息传递过程。一是外部机构可以通过竞赛活动向高校和学生传递学习目标信息;二是参赛学生的能力水平信息经过评价流向外部机构和高校。学习目标信息的传递可以起到对学生的直接培养作用。而能力水平信息则能够为高校教学提供了反馈,引导和促进高校人才培养过程的改善,间接影响当期甚至以后各届学生的学习过程,起到对人才的间接培养作用。此外,产品设计类竞赛和职业技能类竞赛还具有特殊的组织机制。本文通过分析产品设计类竞赛的题目内容、组织规程和支撑技术,认识到这类竞赛的活动形式中都包含企业主办方“三取一予”的获利机制。这种获利机制可以促使企业积极地与大学生互动,拉近校园和业界的距离,可以为校企合作项目提供组织形式方面的参考。本文还对职业技能类竞赛的活动程序进行了分析,从中归纳出了政府、企业和高校在利益引导下的合作框架,为需要政府、企业和高校等多方协作的教育项目提供了良好范例。
张衡[5](2013)在《集体行动与秩序生成 ——高职学制政策变迁的政策网络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去行政化”时代背景下,政府与高校关系调试成为重心。政策是两者互动的中介,对政策变迁进行研究,有助于明晰这种关系调试“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可以跳出规范研究,从事实研究层面为问题解决提供政策学的研究进路。研究政策变迁不在于揭示政策“变了什么”,更重要的是“为什么变”、“如何变”、“变的效果如何”、“将变向何方”等。换言之,本文虽在研究政策变迁,但更是“在政策变迁中”进行研究。研究对象是政策变迁(主线),研究目的却在于发现政策变迁背后的推动力量,即秩序生成逻辑(隐线)。论文结合政策网络理论,以底层视角、行动立场、主位观点展示了高职相关群体的集体行动是如何推动政策变迁及秩序演化的。发现高职学制政策变迁呈现出“循环往复”特点,集体行动缘起于对现存政策的认同危机,涉及高职群体的身份认同、秩序生成逻辑(“设计”还是“演化”),更是高职群体试图与普教群体、决策层“对话协商”,寻求“承认”的承认政治、抗争政治。同时,指出集体行动“所以可能”,是既有政策安排失序、剥夺感下的怨恨情绪感染、政治机会结构出现、资源动员能力提升,集体认同感/共同信念形成后的意义建构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论文分析了网络治理的现实境遇。亮点是:政策工具运用趋于多元。非官方行动者参与意识、能力、效果显着提高,政策过程开放度加大,政策协同能力提升。问题是:相关网络主体治理能力欠缺,治理结构类型单一(多权威主导式),内部权力不平衡,决策易为强势集团规制俘获,网络管理模式单一,规则制度缺失等影响着网络治理效果。政策变迁过程中的失灵现象,反映出对高职身份的认识误区——单一身份观(以“类型”否定“层次”,以静态否定动态),更有以视觉美学看待理性秩序产生的“规制自负”。走出规制失灵困境,需反思政策背后的秩序生成逻辑,从计划秩序、自发秩序走向网络合作秩序,综合考虑知识理性、权力/利益、理念认知、历史遗绪等因素的影响,以“过程理性”纠正“目标理性”的偏失。
龚森[6](2013)在《改革开放以来福建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研究(1979-2011)》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福建高等职业教育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历经了创办兴起、整顿充实、跨越发展、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历程,高等职业教育在曲折中奋斗,在奋斗中成长,在成长中壮大,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道路。为此,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福建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各个不同历史阶段福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从而以史为鉴,充分吸取经验教训,更好地推进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本论文采取文献研究法、因素分析法、访谈法、个案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根据福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特点和标志性事件,将其分为初步发展(1979-1989年)、整顿充实(1990-1999年)、跨越发展(2000-2011年)三个阶段进行研究,系统探讨每个历史阶段福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各种动因和历史背景,全面考察了各个历史阶段福建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情况,并反思总结了每个阶段福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贡献、存在问题与主要不足。最后,通过系统探究改革开放以来福建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历程,概括总结出六大特点和八条基本启示,并在国际国内高职改革发展宏观背景下分析了福建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加快福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对策措施。
强月新,熊燃[7](2011)在《变革 扶持 普及 承担——2010年中国媒体发展盘点》文中研究说明2010年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国民经济取得了突破性发展,国内GDP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传媒业发展稳中有进。在国家大力扶持下,传媒业逐渐摆脱金融危机的阴霾,开始全面回暖,稳重有进。随着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新媒体发展日益迅猛,传统媒体急须谋求一条变通之路,而新媒体在技术的日趋成熟下,盈利模式日渐明朗。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信息产业发展以及加强从业人员管理仍是媒介规制的主题。面对社会转型期的各种突发事件,传统媒体应对更加从容、自信,而网络媒体的参与也越发积极。
王丰[8](2010)在《新中国六十年艺术教育的实践进展与理论创新》文中指出新中国艺术教育发展已有六十年的历史,在新的历史时期,对艺术教育历史进行回顾与反思,是推进艺术教育快速发展的重要理论支撑。本文以历史方法论作为基本工具,借鉴制度经济学、教育学、统计学、管理学等学科方法对六十年的艺术教育进行了纵向的爬梳,以期在宏观上展示艺术教育发展的脉络及其基本趋向,并为当前的艺术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相应的经验教训和价值坐标。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从艺术领域和教育领域两个方面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并对艺术教育的相关概念进行厘定,探析当前艺术教育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获得对艺术教育领域的基本把握,最后分析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技术路线等问题。第二章探析建国后国家艺术教育体系的确立问题(新中国建国前——1957年),本章回溯了建国前中国艺术教育的历史基础,即社会化职业艺术教育传统和政治化专业艺术教育传统,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国家艺术教育体系的定型过程,这个过程是建立在苏式教育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实现艺术教育的国家化而得以确立的,并对苏式教育体系的特点进行了比较分析。第三章讨论了艺术教育的动荡发展阶段(1958——1976),分析了“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对艺术教育的影响,即造成了高等艺术教育体系的瓦解和中等艺术教育发展的挫折,并对最终导致的艺术教育的异化——“军管”模式和教学思想的政治极端化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第四章探讨艺术教育的恢复与振兴(1977——1985),本章回顾了艺术教育中高校艺术教育和中等艺术教育恢复的艰难过程,并在此过程中研究了艺术教育领导体制的变革和新立问题,以及艺术教育改革启动初期的基本情况。第五章是对艺术教育的改革与拓展(1986——2000)的分析,本章分析了改革以来艺术教育规模的扩张过程,包括教育规模、教学设施设备的快速发展,并对这一时期艺术教育体制中教学评估体系改革、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第六章是探讨艺术教育的改革与转型问题(2001——2009),本章主要是对新世纪以来艺术教育管理体制的变化进行了制度性分析,也对高等职业艺术教育的发展现状进行探索,并对当前艺术教育的规模和效率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第七章是对整个建国六十年来艺术教育的回顾与反思,对六十年艺术教育发展过程的阶段分期、总体性特点进行了基本梳理和评价,并对六十年艺术教育的基本经验进行了抽象和提炼,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的艺术教育发展进行了趋势展望。通过这七章的研究和探讨,本文试图还原新中国艺术教育六十年的基本重大史实,展示艺术教育发展史中的重大事件及其对艺术教育的深远影响,并力图通过纵横比较、归纳演绎的方法探寻新中国艺术教育发展史中的一些基本规律和总体性特点,为艺术教育的当前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借鉴。
李海萍[9](2010)在《大学学术权力现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学术权力弱化是我国高等教育中被普遍认可的现状。学术权力的内涵,重要的不是从其管理内容来看,而是从其执行主体来看。在当代中国语境下,把“学术权力”界定为大学的学术人员和学术组织基于其专业特长和学术能力对大学学术事务所拥有的控制力,这是一种通俗易懂、直指高等教育时弊的理解。权力来源于权利、外在于权利、服务于权利,权利优先于权力。学术权力来源于学术权利,也服务于学术权利,学术权利是学术权力的“源头”与“归宿”。学术权力的异化会伤害大学师生的基本权益,损害大学的根本价值,导致大学组织的畸形发展,最终造成政府和大学的“双输”局面。为了解当前大学学术权力运作的具体情形,我们对近百所大学的各类学术权力机构(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教学委员会)成员的行政背景做了详细的实证调查,结果证实了我们之前的假设:是大学学术权力机构成员资格的获得与其拥有中层以上行政职务高度相关;二是在各类型高校中均是如此,研究型大学的学术权力并无强势表现。我们可以疏理出造成这种局面的诸多原因,如传统文化中的“官本位”思想、文革遗留的各种历史问题、经济落后导致文化落后等等,多种因素都对其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当前的高等教育体制。现行高等教育体制影响高校的主要途径在于大学的行政化,其具体表现有:单位级别的行政化、干部任免的行政化、组织架构的行政化和日常管理的行政化。这使得大学官僚气息日盛,失去了应有的文化气息,大学也越发没有创新能力,学术腐败、权力寻租等各种现象此起彼伏。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势在必行,但现代大规模的大学组织到底以何种形式运行更为合理呢?为了平衡社会各团体的利益诉求,兼顾学术组织的松散特性与现代大学组织在效率方面的要求,大学应以多元方式进行管理。在领导体制层面实行真正意义的董事会制,董事会成员以独立董事为主体;在各职能部门(如财务、人事、基建等部门)按照科层制严格管理,执行行业通用标准;在学术单位(如院系及各类委员会)则类行会制管理。
刘忠秀[10](2008)在《基于PBL的医学教育模式改革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社会对医务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给医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考验。传统医学教育的局限性日渐暴露,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需求,迫切需要进行医学教育模式的探索和改革。美国、加拿大及欧洲的一些发达国家较早认识到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要求,针对PBL进行了较广泛、深入的研究和尝试,认为这一教学模式或教学理念有利于培养人文素质好,团队协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临床应用能力强的高级医学人才。由于受教育体制、文化背景、学生素质等因素的限制,我国医学教育中对PBL的尝试还不够深入,可供借鉴的经验较少。本文围绕近年来国际上医学院校教育模式改革中的热点问题----PBL来展开,重点介绍了宁波大学医学院的教育模式改革实践。宁波大学医学院仅有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一个专业,非常适合采用PBL。自医学院创建之初就对课程、教学方法等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贯彻PBL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重在知识传递的“灌输式”医学教育模式,旨在培养能更好地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应用型、能力型”医学人才。该模式结合了传统和PBL等多种模式的优势,在临床教学前,主要采用课堂教学,传授医学的核心知识,并加强医学生查阅资料、自主学习等能力的训练,临床教学阶段重点采用PBL模式,通过小组协作、自学、讨论等方式,学习新知识、运用已有知识,综合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全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选题的背景、研究方法等内容,并着重对国内外应用PBL的情况进行了文献综述。第二部分介绍了宁波大学医学院的基本情况、采用PBL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着重介绍了宁波大学医学院教育模式改革的目标和总体设计。第四部分介绍了宁波大学医学院贯彻PBL理念,创设的有一定特色的“早期接触临床”、“临床陪护”、“床边教学”、“医学生毕业论文”等十个教学环节的情况。第四部分通过调查数据和专家访谈,对教育模式改革的效果进行了简要分析。第五部分着重分析了教育模式改革中所遇到的几个困难或问题,并提出了初步的解决办法。第六部分是简要总结宁波大学医学院教育模式改革的情况,指出宁波大学医学院的改革是有成效和值得借鉴的。该研究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比较研究、专家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结合宁波大学医学院教育模式改革的个案,研究指出:宁波大学医学院从自身实际出发提出的结合传统医学教育模式与PBL的混合教育模式,有利于培养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人文关怀和团队协作能力、临床应用能力,有传统教育模式无法比拟的优点,值得在国内医学教育领域推广。
二、教育部高教司刘凤泰副司长在全国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第6届学术年会上的讲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教育部高教司刘凤泰副司长在全国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第6届学术年会上的讲话(论文提纲范文)
(1)从就业导向到生涯导向:高等职业院校组织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内“高校组织转型”相关研究 |
二、国外“高校组织转型”相关研究 |
三、“高职转型”相关研究 |
四、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高等职业院校 |
二、组织转型 |
三、就业导向与生涯导向 |
第二节 研究方法的选取 |
一、文献考察法 |
二、历史研究法 |
三、延伸个案法 |
第三节 分析框架的建立 |
一、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场域互动与要素变化 |
二、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制度逻辑 |
第四节 篇章结构的安排 |
一、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关键节点”:就业问题的变化 |
二、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阶段划分:从升本到就业再到生涯 |
第三章 升本导向下高职院校组织“漂移性”诞生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带来的高校与环境矛盾 |
一、数量供给不足造成的人才浪费 |
二、结构供给矛盾造成的人才缺失 |
第二节 高职院校组织种群的混乱“前世” |
一、高职院校的雏形:职业大学的兴起、扩散与分流 |
二、“三教统筹”:高职院校组织种群的形成与缓慢发展 |
三、1999 年扩招后高职院校组织种群的激增 |
第三节 案例院校“升本导向”组织要素的建构 |
一、“专升本”目标的形成 |
二、领导管理理念与直线职能式组织结构运行 |
三、学科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 |
四、组织文化整合 |
第四节 “漂移性诞生”的制度逻辑 |
一、高职院校组织诞生与扩散的逻辑 |
二、高职院校组织漂移的逻辑 |
第四章 就业导向下高职院校组织“规范化”转型 |
第一节 “就业难”与“技工荒”的吊诡 |
一、“难中之难”: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 |
二、悖论:“中国制造”下的“技工荒” |
第二节 国家引导下的高职院校转型历程分析 |
一、转型目标的生成:“以就业为导向” |
二、转型项目的启动:“示范校”建设 |
三、转型成果的扩散 |
第三节 案例院校“就业导向”组织要素的转型 |
一、目标使命调整:安心做职教 |
二、领导“职教”办学理念形成与组织结构调整 |
三、“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变革 |
四、组织文化:新公共管理主义盛行与企业文化融入 |
第四节 “规范化转型”的制度逻辑 |
一、国家的逻辑 |
二、科层制的逻辑 |
三、市场的逻辑 |
四、教育的逻辑 |
第五章 生涯导向下高职院校组织“内涵式”转型 |
第一节 “好就业”与“就好业”的新矛盾 |
一、目标替代:就业导向异化为就业率导向 |
二、就业率导向形成的根源 |
第二节 质量观变化与高职院校转型分析 |
一、“服务社会需求”的高职院校质量提升运动 |
二、“服务学生需求”的精英高职院校实践探索 |
三、后示范期组织场域行动体满足双需求的举措 |
第三节 案例院校“生涯导向”组织要素的转型 |
一、目标使命调整:从“示范”到“优质” |
二、领导办学理念更新与组织结构优化 |
三、“促进学生生涯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
四、组织文化:自主发展的开放型文化模式 |
第四节 “内涵式转型”的制度逻辑 |
一、国家的逻辑 |
二、科层制的逻辑 |
三、市场的逻辑 |
四、教育的逻辑 |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
第一节 总结 |
一、场域互动关系: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脉络” |
二、自主发展探索: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特色” |
三、多重制度逻辑:高职院校组织转型的“指南” |
第二节 研究创新点、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创新点 |
二、研究不足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2)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创新之处 |
第2章 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概念界定及发展历程 |
2.1 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概念界定 |
2.1.1 创业的含义 |
2.1.2 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含义 |
2.1.3 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含义 |
2.2 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发展历程 |
2.2.1 萌芽阶段(1978-1996年) |
2.2.2 初创阶段(1997-2009年) |
2.2.3 发展阶段(2010年至今) |
第3章 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主要依据 |
3.1 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理论依据 |
3.1.1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 |
3.1.2 素质的结构模型理论 |
3.1.3 职业发展理论 |
3.1.4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
3.2 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现实依据 |
3.2.1 创业素质培育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 |
3.2.2 创业素质培育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客观要求 |
3.2.3 创业素质培育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诉求 |
3.3 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政策法规依据 |
3.3.1 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政策依据 |
3.3.2 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法规依据 |
第4章 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现状分析 |
4.1 《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4.1.1 《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调查问卷》的设计 |
4.1.2 《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调查问卷》的实施 |
4.1.3 样本高校的特征描述 |
4.1.4 样本学生的特征描述 |
4.2 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积极成效 |
4.2.1 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政策法规不断完善 |
4.2.2 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初见成效 |
4.2.3 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课程得到发展 |
4.2.4 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实践平台受到关注 |
4.3 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存在的问题 |
4.3.1 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
4.3.2 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师资队伍参差不齐 |
4.3.3 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课程融合度和覆盖面不高 |
4.3.4 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实践平台建设有待加强 |
4.4 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
4.4.1 社会因素 |
4.4.2 学校因素 |
4.4.3 家庭因素 |
4.4.4 个体因素 |
第5章 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的对策 |
5.1 构建社会支持体系,发挥环境育人功能 |
5.1.1 出台相关政策,加大执行力度 |
5.1.2 营造社会环境,提升育人功能 |
5.1.3 建立合作模式,形成培育合力 |
5.1.4 建立评价机制,提升培育质量 |
5.2 挖掘校内教育资源,发挥高校主体作用 |
5.2.1 加强管理体制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
5.2.2 重视校园环境建设,改善硬件设施 |
5.2.3 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
5.2.4 重视课程体系建设,推进专业融合发展 |
5.2.5 建立校内激励机制,调动参与者积极性 |
5.3 营造家庭教育环境,发挥家庭基础作用 |
5.3.1 坚持健康教育观念,为孩子提升创业认知 |
5.3.2 营造家庭学习气氛,为孩子树立学习榜样 |
5.3.3 构建和谐家庭关系,为孩子提供情感支持 |
5.3.4 传承优良家风家训,为孩子提供精神养料 |
5.4 提升主动自觉行为,发挥自我教育作用 |
5.4.1 认识自我教育作用,增强大学生主观能动性 |
5.4.2 完善自我教育方法,加强认识反思调控过程 |
5.4.3 优化自我教育机制,促使内在矛盾有效转化 |
5.4.4 拓宽自我教育途径,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附录A: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调查问卷 |
附录B:当代学生创业素质征求意见表 |
附录C:访谈提纲(一) |
附录D:访谈提纲(二) |
附录E:访谈提纲(三) |
附录F:访谈提纲(四) |
(3)专家领导力研究 ——基于林木西教授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专家治国理论 |
(二) 专业领导力 |
(三) 中国知识分子与政治 |
三、研究方法 |
(一) 个案分析法 |
(二) 内容分析法 |
(三) 文献法 |
四、论文特点与论文结构 |
(一) 论文特点 |
(二)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专家领导力的基本内涵 |
一、专家的内涵 |
二、领导力的内涵 |
(一) 一般领导力的内涵 |
(二) 领导力的专业内涵 |
三、专家领导力的内涵 |
(一) 我国专家的领导方式 |
(二) 专业领导力与专家领导力 |
四、专家领导力的能力模型 |
五、小结 |
第三章 专家领导力个案研究设计 |
一、确定研究专家身份 |
(一) 专家的遴选 |
(二) 专家领导力的确认 |
二、研究分析基础 |
三、研究分析方法设计 |
四、研究内容设计 |
五、研究结果 |
六、信度结果分析 |
第四章 林木西教授专家领导力分析 |
一、影响力 |
(一) 项目描述 |
(二) 项目分析 |
二、激励力 |
(一) 项目描述 |
(二) 项目分析 |
三、赋能力 |
(一) 项目描述 |
(二) 项目分析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启示 |
一、林木西教授专家领导力结果分析 |
二、林木西教授专家领导力成因分析 |
(一) 成长规划早晰 |
(二) 问题驱动,基层实践 |
(三) 领导经历服务意愿 |
(四) 家庭环境和谐 |
(五) 政策支持有保障 |
(六) 名家引领定位准确 |
三、与国外专家领导力的比较分析 |
(一) 相同点 |
(二) 不同点 |
四、研究贡献 |
五、研究局限 |
六、未来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与林木西教授采访录音整理材料 |
附录2 林木西教授参加温总理主持的基层群众座谈会照片 |
附录3 林木西教授1993--2014年发表论文影响利用情况 |
附录4 林木西教授部分论文被引用及下载情况表 |
附录5 林木西教授2003--2014年主要课题研究汇总表 |
附录6 |
致谢 |
(4)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发展历程及其人才培养作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选题背景 |
2 前人研究状况 |
3 本文拟解决的问题和研究思路 |
4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发展的历史及现状 |
1.1 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的先导者——外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开创 |
1.1.1 近代的科技竞赛 |
1.1.2 罗兰厄特沃什数学竞赛和奥林匹克学科竞赛——考试类科技竞赛的源头 |
1.1.3 西屋科学奖和国家科学大奖赛——探索类科技竞赛的源头 |
1.1.4 数学建模竞赛和ACM大赛——大学阶段科技竞赛的开创 |
1.2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引入 |
1.2.1 中学生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引入 |
1.2.2 中学生奥林匹克学科赛事的发展和首个大学生科技竞赛的开办 |
1.2.3 科技作品展览活动的开展 |
1.2.4 数学建模竞赛的引入和程序设计竞赛的开展 |
1.3 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发展 |
1.3.1 原有大学生科技竞赛的延续和扩散 |
1.3.2 电子和计算机领域探索类竞赛的创办 |
1.3.3 机器人领域探索类赛事的引入 |
1.3.4 建筑领域探索类赛事的开展 |
1.4 21世纪以来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迅速扩增 |
1.4.1 对赛事的重新分类 |
1.4.2 知识考试类赛事的缓慢扩增 |
1.4.3 科技探索类赛事在多个领域的开办 |
1.4.4 产品设计类赛事在计算机领域的暴增 |
1.4.5 职业技能类赛事的创办 |
1.5 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发展的总体特征及影响其发展的因素 |
1.5.1 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数量在各阶段和各类型之间的非均匀增长 |
1.5.2 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的发展受外部和内部因素的共同影响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知识考试类竞赛对人才的培养作用及机制分析 |
2.1 知识考试类竞赛的题目特点和人才培养作用分析 |
2.1.1 题目范围与学科基础课内容的对应 |
2.1.2 题目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考察 |
2.2 知识考试类竞赛的活动过程分析 |
2.2.1 初始环节 |
2.2.2 准备环节 |
2.2.3 实施环节 |
2.2.4 赛后反馈环节 |
2.3 知识考试类竞赛的人才培养机制 |
2.3.1 竞赛是一种教学评价 |
2.3.2 竞赛是社会范围的人才评价 |
2.3.3 竞赛的人才培养机制——双阶段信息传递模型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科技探索类赛事的题目特点及其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作用分析 |
3.1 科技探索类竞赛题目的内容特征和人才培养作用分析 |
3.1.1 题目的应用性 |
3.1.2 题目的综合性 |
3.1.3 题目的开放性 |
3.2 竞赛题目的开放性及其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
3.2.1 竞赛题目的不确定性分类 |
3.2.2 情节型问题分析 |
3.2.3 规则应用型问题分析 |
3.2.4 设计型问题分析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产品设计类竞赛与学生的互动机制及其人才培养作用分析 |
4.1 产品设计类竞赛题目的特点和人才培养作用分析 |
4.1.1 题目针对主办方业务的应用性 |
4.1.2 题目在单一领域内的综合性 |
4.1.3 题目在应用实践方面的开放性 |
4.2 竞赛中主办企业与学生的直接互动形式 |
4.2.1 合作教育与竞赛的同与异 |
4.2.2 企业参与合作教育的动力——“三取一予” |
4.2.3 竞赛中的技术因素及其作用——网络参赛机制 |
4.2.4 竞赛中的规程因素及其作用——奖励设置与学生管理机制 |
4.2.5 竞赛中的题目因素和整体培养模式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职业技能类竞赛的人才培养作用和政企深度协作机制分析 |
5.1 职业技能类竞赛的题目特点和人才培养作用分析 |
5.1.1 竞赛题目内容的职业性 |
5.1.2 竞赛题目内容的标准性 |
5.2 职业技能类竞赛中政府与企业的协作机制——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为例 |
5.2.1 大赛中政府主导的赛事管理 |
5.2.2 大赛中企业参与的赛事执行 |
5.2.3 大赛中政府与企业的合作结构及其作用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语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5)集体行动与秩序生成 ——高职学制政策变迁的政策网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陈述与研究意义 |
二、文献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概念界定 |
五、研究内容 |
第一章 文本分析:高职教育学制政策变迁的历史 |
第一节 类型与层次:高职教育政策变迁的两大主题 |
第二节 高职教育“类型”政策的变迁 |
第三节 高职教育“层次”政策的变迁 |
小结 |
第二章 政策网络:高职教育政策变迁研究的新途径 |
第一节 政策研究的新维度 |
第二节 政策网络理论基础、价值及应用 |
第三节 高职教育政策变迁的政策网络分析途径 |
小结 |
第三章 高职教育政策网络特征分析 |
第一节 高职教育政策网络环境、网络类型结构与互动行为 |
第二节 决策层行动者的资源、立场、策略 |
第三节 资政层行动者的资源、立场、策略 |
第四节 影响层行动者的资源、立场、策略 |
小结 |
第四章 网络集体行动缘起及“类型”政策变迁集体行动 |
第一节 高职学制政策变迁中的网络集体行动缘起 |
第二节 高职“分流”政策变迁中的网络集体行动 |
小结 |
第五章 “层次”政策变迁中的网络集体行动(初步探索期) |
第一节 层次提升的网络倡导博弈 |
第二节 “本科院校办技术应用本科”与“高职院校试办长学制” |
小结 |
第六章 “层次”政策变迁中的网络集体行动(严格规制期) |
第一节 推行“两年制”中的政策网络互动 |
第二节 “颁布升格禁令”后的政策网络互动 |
小结 |
第七章 “层次”政策变迁中的网络集体行动(全面改革期) |
第一节 “分级制”试点中的政策网络互动 |
第二节 “转型”与“长学制”试点中的政策网络互动 |
小结 |
第八章 政策变迁中的集体行动与网络治理 |
第一节 动力机制:政策变迁中的网络集体行动“何以可能” |
第二节 政策变迁中网络治理的现实境遇与未来路向 |
小结 |
第九章 政策变迁背后的秩序生成逻辑 |
第一节 高校组织身份的认识误区 |
第二节 政策规制神话的破灭 |
第三节 秩序生成的逻辑 |
小结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改革开放以来福建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研究(1979-201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第一章 引论 |
第二章 福建高等职业教育的初步发展(1979-1989年) |
第一节 短期职业大学的兴起 |
第二节 短期职业大学的办学实践活动 |
第三节 短期职业大学的体制突破和制度创新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福建高等职业教育的整顿充实(1990-1999年) |
第一节 整顿充实的动因分析 |
第二节 整顿充实与走出困境 |
第三节 “三教统筹”和“三改一补” |
第四节 “三多一改”和“三不一高” |
第五节 办学实践活动总体考察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福建高等职业教育的跨越发展(2000-2011年) |
第一节 跨越发展的历史背景 |
第二节 快速发展与规范办学 |
第三节 内涵建设和质量提升 |
第四节 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 |
第五节 跨越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特点和基本启示 |
第一节 主要特点 |
第二节 基本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挑战与对策 |
第一节 挑战 |
第二节 对策 |
本章小结 |
附录1 |
附录2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新中国六十年艺术教育的实践进展与理论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一、艺术教育的概念与内涵 |
(一) 艺术、教育与艺术教育 |
(二) 专业艺术教育、职业艺术教育和通识艺术教育 |
二、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一) 艺术化生活的时代需求 |
(二) 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 |
(三) 艺术学科建设的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评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一) 艺术教育学研究 |
(二) 专业性艺术教育研究 |
(三) 儿童艺术教育研究 |
(四) 艺术教育思想研究 |
(五) 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研究 |
(六) 艺术教育改革研究 |
(七) 对国外艺术教育的介绍与研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一) 艺术教育的基础理论研究 |
(二) 对儿童艺术教育的研究 |
(三) 国家和区域艺术教育研究 |
(四) 艺术教育的价值判断与道德意义研究 |
(五) 艺术教育的专业发展、课程计划和教学手段方式研究 |
(六) 其他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
一、本课题的研究思路与结构框架 |
(一) 基本思路 |
(二) 结构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三、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国家艺术教育体系的探索与定型(新中国建国前——1957) |
第一节 新中国建国前的中国艺术教育传统 |
一、社会化职业艺术教育传统 |
(一) 学校职业教育模式 |
(二) 传统师徒教育模式 |
二、政治化专业艺术教育传统 |
(一) 苏区艺术教育的起步 |
(二) 边区、解放区艺术教育的拓展 |
(三) 边区专业艺术教育——延安鲁迅艺术院 |
第二节 新中国建国初苏式艺术教育模式的定型 |
一、苏式教育模式的过程与特点 |
(一) 苏联教育计划集权模式的形成 |
(二) 苏式计划集权模式与英、美等国的比较 |
二、苏式教育模式的定型 |
(一) 新中国建国初期艺术教育机构的国有化改造 |
(二) 中央集权式领导体制的确立 |
(三) 党委领导的科层制管理体系的建立 |
(四) 苏式教学体系的引入和主流化 |
(五) 院系调整与苏式模式的确立 |
第三章 艺术教育的动荡与挫折(1958——1976) |
第一节 "大跃进"对艺术教育的影响 |
一、"大跃进"时期政治倾向对艺术高等教育的影响 |
(一) 政治斗争严重影响了高等教育的正常发展 |
(二) "八字方针"的提出重新激活了我国的艺术教育事业 |
(三) 艺术人才培养体系的初步规范化 |
二、大跃进时期艺术教育的反思 |
(一) 要遵循艺术教育发展的规律 |
(二) 艺术教育要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对艺术院校的影响 |
一、"文化大革命"与艺术工具性理论的高涨 |
(一) 艺术作为高度政治文化的一种特殊表现 |
(二) 艺术表现形式下的领袖主义、英雄主义 |
二、艺术教育体系的瓦解 |
(一) 教学秩序的混乱 |
(二) 教师遭到严重打击和迫害 |
第三节 艺术教育模式的"异化" |
一、"五七艺校"的出现 |
(一) "中央五七艺术学校" |
(二) "中央五七艺术大学音乐学院" |
二、"军管"模式的出现 |
三、"文化大革命"的历史反思 |
(一) 必须正确处理艺术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
(二) 艺术教育发展要与实际相结合 |
(三) 解放思想,以人为本 |
第四章 艺术教育的恢复与振兴(1977——1985) |
第一节 艺术教育的艰难恢复 |
一、高校艺术教育的恢复 |
(一) 艺术教育事业体系的恢复 |
(二) 艺术院校教学体系的重建 |
(三) 科研机构的恢复与建立 |
二、艺术教育恢复的途径 |
(一) 各界的呼吁及领导的关注 |
(二) 各种政策、文件的制订与出台 |
(三) 全国各类艺术教育调整座谈会的召开 |
第二节 艺术教育恢复的多样化 |
一、教学体系的重新调整 |
(一) 各艺术院校专业、学制的调整 |
(二) 师资力量的扩充 |
(三) 教学设备的更新与充实 |
二、艺术教学的改革 |
(一) "学年学分制"的推行 |
(二) 办学形式的多样化 |
(三) 教材的研究与教学计划的调整 |
三、业余和地方艺术教育的兴起 |
(一) 业余艺术教育的起步 |
(二) 地方艺术教育兴起 |
第三节 师范学校艺术教育的恢复与发展 |
一、师范院校艺术专业的开设 |
二、师范院校艺术课程的设置 |
(一) 教学计划的颁布 |
(二) 课程的设置 |
第五章 艺术教育的改革与拓展(1986-2000) |
第一节 艺术教育规模的扩张 |
一、高等艺术教育的发展 |
(一) 教育规模的发展 |
(二) 教学设施设备的扩充 |
二、中等艺术教育的发展 |
(一) 教育规模的发展 |
(二) 教学场所、设施的快速发展 |
第二节 艺术教育体制改革的进展 |
一、教学评估体系的改革 |
(一) 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体系改革的历史回顾 |
(二) 高等艺术学校的教育评估体系改革 |
(三) 中等艺术教育体系评估 |
二、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 |
(一) 高等艺术院校的专业建设与教材建设 |
(二) 中等艺术学校教学体系改革 |
第六章 艺术教育的改革与转型(2001-2009) |
第一节 艺术教育管理体制的变化 |
一、世纪之交的国家高教体制改革 |
二、文化部部属高校的划转 |
第二节 高等职业艺术教育的发展 |
一、专科层次职业艺术学校的发展 |
(一) 高等职业艺术学校的发展背景 |
(二) 专科层次职业艺术学校的发展 |
(三) 专科层次艺术学校发展案例 |
二、职业艺术教育的规模与特色 |
(一) 职业艺术教育的规模 |
(二) 职业艺术教育的特色 |
第三节 艺术教育的规模与效率 |
一、高等艺术教育的规模扩张与问题 |
(一) 市场导向下的规模扩张 |
(二) 艺术人才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 |
二、艺术中等学校的萎缩与问题 |
(一) 艺术中等招生规模的持续萎缩 |
(二) 艺术中专学校的困境与出路 |
第七章 余论:回顾与反思 |
第一节 六十年艺术教育发展过程的回顾 |
一、发展阶段分期 |
二、总体性特点 |
第二节 对六十年艺术教育的反思 |
一、基本经验 |
二、趋势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9)大学学术权力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1. 学术权力释义 |
1.1 权力的含义 |
1.1.1 "权力"的古意 |
1.1.2 "权力"释义的四种基本观点 |
1.1.3 本文对"权力"概念的界定 |
1.2 学术权力的内涵 |
1.2.1 学术权力的几种界说 |
1.2.2 本文对"学术权力"的理解 |
1.3 大学学术权力的合法性基础:学术权利 |
1.3.1 "权利"的内涵及与权力的关系 |
1.3.2 学术权利:学术权力的"来源"与"归宿" |
1.3.3 大学权力--何种权力与谁之权力? |
2. 中国大学学术权力现状调查 |
2.1 调查背景 |
2.2 基本情况、研究假设、假设检验 |
2.2.1 基本情况 |
2.2.2 研究假设 |
2.2.3 假设检验 |
2.3 结论及分析 |
2.3.1 调查结论 |
2.3.2 结论分析 |
2.3.3 其他支持材料 |
2.3.4 学术行政化的狂欢与学术伦理的沉沦 |
3. 大学学术权力行政化的原因分析及其影响途径 |
3.1 现行高等教育体制是大学行政权力泛化的最主要原因 |
3.2 大学行政化:现行高等教育体制影响高校的主要途径 |
3.2.1 单位级别的行政化 |
3.2.2 干部任免的行政化 |
3.2.3 组织架构的行政化 |
3.2.4 日常管理的行政化 |
4. 大学组织内部权力运行的改革设想 |
4.1 国外大学的基本运行模式 |
4.1.1 行会制 |
4.1.2 科层制 |
4.1.3 混合制:行会制与科层制的结合 |
4.1.4 实例分析 |
4.2 高校领导体制向董事会制变革 |
4.2.1 政府在董事会中的作用 |
4.2.2 董事会成员的来源与规模 |
4.2.3 董事会的运作 |
4.3 高校职能部门按科层制运行 |
4.3.1 理论基础 |
4.3.2 职能部门的科层制管理 |
4.4 高校学术单位类行会制管理 |
4.4.1 学术组织的特殊性不适合严格的科层制管理 |
4.4.2 目前学术管理中的"科学"化倾向 |
4.4.3 学术单位按照类行会制管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基于PBL的医学教育模式改革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 |
一、选题的背景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一、PBL |
二、临床医学 |
三、医学模式 |
四、医学教育模式 |
第三节 研究方案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宁波大学医学院教育模式改革的目标和设计 |
第一节 宁波大学医学院简介 |
第二节 宁波大学医学院医学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
一、医学模式的改变和治疗要求的提高 |
二、医学教育的全球化 |
三、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 |
第三节 宁波大学医学院教育改革的可行性 |
一、推行教育改革的有利因素 |
二、妨碍PBL发挥作用的不利因素 |
三、医学教育模式的选择 |
第四节 教育模式改革的目标和总体设计 |
一、医学教育模式改革的目标 |
二、新模式下医学教育的总体设计 |
第二章 教育模式改革的特色环节分析 |
第一节 作为支持措施的改革 |
一、招生改革 |
二、早期接触临床 |
三、早期接触科研 |
四、全科医学卫生实践 |
五、临床陪护 |
六、课程整合 |
第二节 教育模式改革的重点—床边教学模式 |
一、床边教学模式的步骤 |
二、床边教学模式的基本做法 |
三、不同临床教学模式的比较 |
第三节 改革的巩固和检验阶段 |
一、临床实习 |
二、临床技能教学评估体系 |
三、医学生毕业论文 |
第四节 课外人文教育 |
第三章 教育模式改革的效果分析 |
第一节 对新教育模式实施情况的反馈 |
一、新教育模式培养的毕业生的综合表现 |
二、医学生床边教学技能考试的成绩 |
三、对床边教学模式和临床技能教学质量评估的反馈 |
四、“学生评教”结果 |
第二节 社会各方面的评价 |
一、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 |
二、国内其他医学院校学生的评价 |
三、媒体对宁波大学医学院教育模式的报道 |
第三节 教育专家的反馈 |
一、医学教育专家的反馈 |
二、教育管理专家的反馈 |
第四章 对医学教育模式改革的思考 |
第一节 明确综合大学、医学院与附属医院的职能 |
一、综合大学要主动推进学科交叉工作 |
二、明确医学院与附属医院的隶属关系 |
第二节 落实教育改革的各项保障措施 |
一、落实政策和资金方面的保障 |
二、注重师资的选聘和培训 |
三、扩充学生自主学习的资源 |
四、编写和引进适用的教材 |
五、完善临床教师的带教质量评价 |
六、加强临床教学阶段医学生的医德教育 |
第三节 加强合作与信息交流 |
一、加强医学院与相关部门的沟通 |
二、加强国内医学院校的交流学习 |
三、充分利用国际合作与交流 |
结束语 |
附录 |
附录一、调查问卷 |
附录二、医学毕业生就业考试情况 |
附录三、 宁波大学医学院教学有创新 |
附录四、教育专家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一、学位论文正文部分的参考文献 |
二、“文献综述”部分的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教育部高教司刘凤泰副司长在全国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第6届学术年会上的讲话(论文参考文献)
- [1]从就业导向到生涯导向:高等职业院校组织转型研究[D]. 陈沛酉. 天津大学, 2019(01)
- [2]当代大学生创业素质培育研究[D]. 蒋保伟. 武汉理工大学, 2018(07)
- [3]专家领导力研究 ——基于林木西教授的个案研究[D]. 魏艳. 华中师范大学, 2015(12)
- [4]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发展历程及其人才培养作用分析[D]. 陈卓.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4(06)
- [5]集体行动与秩序生成 ——高职学制政策变迁的政策网络分析[D]. 张衡. 华东师范大学, 2013(05)
- [6]改革开放以来福建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研究(1979-2011)[D]. 龚森. 福建师范大学, 2013(11)
- [7]变革 扶持 普及 承担——2010年中国媒体发展盘点[J]. 强月新,熊燃. 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 2011(00)
- [8]新中国六十年艺术教育的实践进展与理论创新[D]. 王丰.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0(09)
- [9]大学学术权力现状研究[D]. 李海萍. 湖南师范大学, 2010(09)
- [10]基于PBL的医学教育模式改革实践研究[D]. 刘忠秀. 华东师范大学, 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