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合红外雷达天线(论文文献综述)
张建[1](2015)在《有限大频率选择表面及其在雷达罩上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频率选择表面(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s,简称FSS)是一种具有空间滤波功能的电磁功能材料,它通常由周期排布的金属谐振贴片或金属谐振缝隙图案构成,由于其呈现的优良选频特性,被广泛应用于电磁频谱的各个波段,尤其是在飞行器隐身技术中。将频率选择表面应用于雷达天线罩可以实现雷达制导舱的带外电磁屏蔽,以达到降低雷达散射截面的目的。然而,为满足气动与隐身要求,飞行器雷达罩外形为不可展开的二次曲面,这给频率选择表面的设计、建模、分析与制作带来严峻挑战。目前,国内外关于频率选择表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无限大平面频率选择表面的数值计算方法、滤波结构以及谐振图案设计等方面。然而,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有限大曲面频率选择表面的设计建模、电磁特性分析是实现其在雷达罩上应用的基础与依据,但目前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框架。因此,论文开展了有限大频率选择表面电磁特性及在雷达罩上的应用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论文首先讨论了周期结构的电磁散射物理模型和数学表述方法,推导了模式匹配法的基本原理和实现过程。在此基础上,结合弓形法则测试原理,采用时域有限差分算法对有限大小频率选择表面的电磁特性进行了仿真计算。通过对远场散射参量的数值求解,推导出了有限频率选择表面的透/反射系数表达式,从而为有限频率选择表面的设计与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论文针对国内外制作频率选择表面雷达罩常采用的柔性屏转移技术及激光雕刻技术途径,分别研究了柔性屏转移技术中引入的误差对频率选择表面雷达罩传输特性与隐身特性的影响,以及可应用于激光雕刻技术制作频率选择表面雷达罩的空间准周期曲面建模设计方法。在分析柔性屏转移技术引入误差对频率选择表面雷达罩传输特性与隐身特性的影响时,论文采用等效平板法将制作工艺中出现的引入误差呈现在等效平板上面,并采用自由空间法进行测试。通过分析测试数据,归纳了不同引入误差对频率选择表面雷达罩传输特性的影响规律,从而为柔性屏转移技术制作频率选择表面雷达罩提供了试验依据。激光雕刻技术是制作三维人工结构的常用技术手段。然而,该方法的技术瓶颈在于尚没有一种完善的在不可展开曲面上进行频率选择表面布阵建模的方法。论文基于空间准周期布阵的原则,开发出了在任意不可展开曲面上的密集/稀疏型频率选择表面布阵建模方法。通过分析由不同布阵算法获得的频率选择表面雷达罩的RCS、透/反射系数、瞄准误差等电性能参数,验证了空间准周期布阵建模方法的可行性与可靠性。为了获得更加精确的打击能力,雷达/红外双模制导成为制导技术的一个发展趋势。对双模制导雷达罩的隐身不仅要实现带外电磁波的屏蔽,还要保证探测窗口的红外高透过率。针对这种隐身需求,论文设计了一种新型光学透明频率选择表面,通过开展其光电特性与电磁传输特性的研究,获得了光学透明频率选择表面人工微结构的优化设计方法,为雷达/红外双模制导武器的隐身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技术方案。
蔡德龙,陈斐,何凤梅,贾德昌,匡宁,苗蕾,邱海鹏,王洪升,徐念喜,杨治华,于长清,张俊武,张伟儒,周延春[2](2019)在《高温透波陶瓷材料研究进展》文中指出透波陶瓷材料已成为高超声速飞行器天线罩、天线窗等部件的关键候选材料。因此,如何有效提升透波陶瓷材料的耐温、透波、承载等特性是发展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对透波陶瓷材料的技术要求,阐述了透波陶瓷材料的发展历史,着重对现有透波陶瓷材料体系及其透波特性测试方法和原理的研究历史和现状进行了全面回顾,并提出今后的发展方向。本文旨在为未来新一代高超声速飞行器的设计提供参考。
马建,孙守增,芮海田,王磊,马勇,张伟伟,张维,刘辉,陈红燕,刘佼,董强柱[3](2018)在《中国筑路机械学术研究综述·2018》文中提出为了促进中国筑路机械学科的发展,从土石方机械、压实机械、路面机械、桥梁机械、隧道机械及养护机械6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筑路机械领域的学术研究进展、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土石方机械方面综述了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平地机技术等;压实机械方面综述了静压、轮胎、圆周振动、垂直振动、振荡压路机、冲击压路机、智能压实技术及设备等;路面机械方面综述了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水泥混凝土搅拌设备、水泥混凝土摊铺设备、稳定土拌和设备等;桥梁机械方面综述了架桥机、移动模架造桥机等;隧道机械方面综述了喷锚机械、盾构机等;养护机械方面综述了清扫设备、除冰融雪设备、检测设备、铣刨机、再生设备、封层车、水泥路面修补设备、喷锚机械等。该综述可为筑路机械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
杨涛[4](2009)在《探地雷达和红外热像仪在西藏寺院和敦煌石窟空鼓壁画保护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在壁画的保护修复实践中,调查空鼓病害的分布范围、严重程度以及评价空鼓壁画的灌浆加固效果一直是个技术难题。传统上通常采用敲壁辨音的经验方法,但它依赖于个人主观感觉,缺乏科学性。本文以高频脉冲电磁波在层状有耗色散介质中的传播规律为理论依据,在室内模拟试验的基础上,成功运用壁面耦合式探地雷达方法检测表面有涂层的西藏寺院壁画内部的空鼓病害,并在对空鼓壁画进行灌浆加固后,用相同的方法对比检测浆液结石体的充填范围,据此评价灌浆加固效果。在尝试采用空气耦合式探地雷达方法检测表面没有涂层的敦煌石窟壁画内部的空鼓病害之后,本文基于热传导的理论分析,在主动加热条件下,改用红外热像仪检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探地雷达模拟检测。制作西藏寺院壁画和敦煌石窟壁画的模拟地仗,在其内部预设深度和厚度各不相同的规则空鼓,通过正演模拟试验确定探地雷达的采集参数,积累数据处理的经验,并比较不同雷达天线的性能。结果表明,针对RAMAC探地雷达和GroundVision数据采集、后处理软件,时窗深度宜为3ns左右,采样频率应为212 GHz左右。由于西藏寺院壁画的地仗层厚度不足10 cm,在探地雷达数据处理中,应用有限冲激脉冲响应滤波去除直耦杂波是利用高频探地雷达识别浅表层壁画空鼓病害的关键。经滤波处理后,空鼓部位的探地雷达图像特征表现为负相振幅的陡增,而且空鼓厚度的大小与相邻两负相峰值的时深差成正比,它表征空鼓的严重程度。对空鼓部位进行模拟灌浆加固后,浆液在固化初期的探地雷达反射回波显着减弱,与灌浆加固前的负相强振幅形成对比,这是评价空鼓壁画灌浆加固效果的依据。浆液完全固化后,灌浆加固敦煌石窟空鼓壁画的灌浆材料在雷达图像上反映为与灌浆加固前非常相似的强反射回波,而灌浆加固西藏寺院空鼓壁画的PS-F系列灌浆材料的探地雷达反射回波仍然非常微弱。(2)探地雷达现场检测。根据探地雷达正演模拟试验,现场检测布达拉宫、罗布林卡和萨迦寺的壁画空鼓病害,结果表明这三大寺的壁画空鼓病害较严重,在雷达图像上均表现出负相振幅增强的特征。布达拉宫西大殿的壁画空鼓集中位于木质横梁附近;萨迦寺坛城殿的壁画空鼓主要位于夯土墙的上部,而且越偏向上部,空鼓病害越严重。在对检出的壁画空鼓部位进行灌浆加固后,浆液充填处的探地雷达反射回波明显减弱,表明灌浆加固效果良好。(3)红外热像仪现场检测。基于壁画内部热传导的不连续性,视空鼓病害为热阻型缺陷,在远场点源的热辐射下,利用红外热像仪对比分析敦煌西千佛洞第12窟西壁的壁画表面温度差。受洞窟形制和外界环境的影响,窟内壁画表面初始温度的空间分布差异较明显,控制空气热流的温度接近洞窟环境历史最高温度,增大沿壁画深度方向的温度梯度,弱化横向热扩散。现场检测结果表明,洞窟内的空气经一段时间持续加热后,壁画表面的平均温度从11℃升高到18℃,而特定区域的壁面温度高达19℃。结合现场检测条件,对比分析后发现,壁画表面温度相对较高的区域与空鼓病害的分布范围基本一致,而且空鼓区域与非空鼓区域的交界处同壁画表面的空鼓破裂边界比较吻合。综合分析西藏寺院壁画和敦煌石窟壁画的赋存环境、制作材料和表面条件,探地雷达适用于检测西藏寺院壁画内部的空鼓病害,并且可以用来评价空鼓壁画灌浆加固的效果;而红外热像仪则适合检测敦煌石窟壁画内部的空鼓病害。
宗宽[5](2019)在《微通道冷板流动沸腾换热特性仿真与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相控阵雷达的集成化程度越来越高,传统冷却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其有限空间和高效散热的要求,探索新型高效的冷却方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微通道流动沸腾换热因其尺度小换热性能明显提升,因此成为相控阵天线热控方式的研究热点。在微通道流动沸腾换热过程中,由于汽泡行为导致的流动稳定性及传热可靠性更为复杂,为了进一步加深两相流动的换热特性研究,弥补现阶段对微通道冷板散热器实验研究的不足,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矩形微通道流动沸腾换热过程的仿真方法研究。通过对多相流模型和传热传质模型的深入分析,提出了一套针对微通道流动沸腾换热过程的数值仿真方法,并以单根矩形水平微通道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两相流仿真。重点分析了通道内的汽泡行为(脱离与聚并等动态行为)及流型演变(泡状流、弹状流与拉伸汽泡流)对微通道压降、散热特性的影响,得出了两相流过程中微通道的压降、散热特性规律。(2)微通道冷板散热特性正交实验与两相流实验研究。针对现有实验方案的不足,设计了冷板液冷散热正交实验方案,以32阵及128阵冷板的最高温度与均温性为指标,采用极差和方差分析的方法区分了各因子(入口温度,入口流量与热流密度)的主次顺序及显着性水平。为探究冷板在流动沸腾状态下的真实散热特性,设计了两相流实验方案,构建了针对具有复杂拓扑结构的三维微通道冷板流动沸腾换热过程的稳态数值模拟方法,仿真结果与两相流实验结果匹配良好,最大误差小于10%。(3)微通道冷板随机振动散热特性的实验与仿真研究。振动是产品失效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为确保冷板在随机振动状态下亦能正常工作,设计了冷板随机振动实验方案,搭建了振动实验平台并制定了振动实验步骤。基于振动实验结果分析,得到了微通道冷板在随机振动状态下的散热特性规律。同时利用MATLAB软件和ANSYS Workbench平台,采用热-流-固双向耦合方法对三维冷板在随机振动状态下的温度场与流场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很好地解释并验证了实验结论。
宋新[6](2007)在《红外地面目标的检测、识别与跟踪技术研究及实现》文中认为地地战术导弹是打击防区外地面军事目标的重要武器之一。由于目前大部分地地导弹使用惯性导航,其圆概率误差很难达到米级的攻击精度,对于地面目标的攻击效能很低,特别是面积较小的目标,因此迫切需要末制导技术提高其命中精度。红外末制导技术是提高导弹命中精度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以红外末制导成像导引头课题为背景,对复杂背景条件下的地面目标的检测、识别与跟踪技术展开了研究,并对导引头的系统实现方案进行了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研究了噪声和干扰条件下的非线性边缘检测技术,提出了具有边缘方向信息的柔性形态滤波边缘检测算法,并且提出了适合硬件实现的基于快速中值滤波与加权差分的边缘检测算法;2.针对红外图像中机场跑道的目标特征,提出了改进的斜率截距变换检测机场跑道的方法;通过统计边缘方向减少了参数空间转换,利用机场跑道的指向性特征进行峰值提取;提出了基于边缘连接性和知觉编组的线段提取方法,通过边缘的连接性建立线段列表,然后用知觉编组的方法进行进一步处理,实现了对桥梁目标的检测、识别。3.分析了红外图像中雷达天线罩的目标特征;提出了基于曲率估计的雷达天线罩目标检测方法;采用基于梯度约束的边缘跟踪,然后进行曲率近似计算并分段,然后对分段后的弧线进行计算得到圆参数;研究了基于核函数直方图的Mean Shift目标跟踪方法,提出了基于增强直方图的Mean Shift目标跟踪算法,实现了对雷达天线罩目标的稳定跟踪。4.研究了红外图像建筑物目标的检测、识别和跟踪方法:提出了改进的快速水平集方法,从数据结构实现、曲线进化的平滑处理和算法的结束条件等方面对算法进行了改进。实现了对建筑物目标的轮廓提取,并且通过形状轮廓识别的方法进行建筑物目标识别;另外,对于建筑物目标旋转的情况的跟踪,研究了基于带宽矩阵表示的高斯Mean Shift跟踪方法,实现了对建筑物的稳定跟踪。5.讨论了末制导导引头信息处理机的系统设计策略,根据末制导导引头的系统要求,设计了导引头信息处理机的实现方案;并且对硬件的详细设计进行了分析;并且对FPGA实现的主要模块和算法进行了仿真验证;对软件算法进行了层次划分,对不同目标的处理流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吴瑞[7](2019)在《桥梁预应力管道灌浆密实度综合检测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跨越河谷海峡、城市道路等障碍的现代大跨度桥梁一般采用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后张法桥梁通过预埋预应力管道、张拉预应力钢筋、灌注水泥砂浆并封锚的施工工序实现预应力作用。作为关键施工工序之一的管道灌浆可能因灌浆料配比不合理、压浆工艺不恰当等原因造成灌浆不密实现象,严重影响桥梁承载性能和耐久性。因此需要一种可靠的预应力管道灌浆密实度检测技术,保证预应力桥梁安全建设和使用。在用于工程领域的无损检测技术中,探地雷达法被广泛应用于路基路面和隧道衬砌的检测,对检测预应力桥梁管道灌浆密实度的应用较少。冲击回波等效波速法(IEEV)在灌浆密实度检测领域有一定工程应用,但一直存在工作效率低、无法定位缺陷埋深等局限。所以为有效提升检测效率和准确度,本文结合探地雷达法和IEEV法进行综合检测试验,通过物理模型试验、数据处理和正演模拟等方面的研究分析出不同工况下的灌浆密实度检测效果,探明了单一检测方法的局限性和综合检测的优越性。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1)参考工程实际制作了混凝土梁板物理模型,模型中设置不同灌浆密实度、不同管道孔径、不同管道间距以及不同材质的预应力管道。选用GSSI公司的SIR-3000型探地雷达和1600MHz雷达天线对模型进行了检测。利用RADAN7软件对检测数据处理后发现,指数增益和反褶积两种处理手段更适合用于灌浆检测。将二维雷达剖面组装成三维雷达图像,通过分析二维和三维数据识别出灌浆密实和不密实的PVC管道,并证明探地雷达针对灌浆不密实程度、微小空洞、金属管道的检测存在局限。(2)基于IEEV法的SBA-HTF检测仪对混凝土梁板模型进行管道灌浆密实度检测,采用MEM频域解析后得到频域波形图和等值线图。根据数据中的卓越周期和标定波速分析了管道灌浆缺陷情况,表明IEEV法在利用探地雷达定位出管道位置的前提下对PVC管道和金属管道均可准确检测,并能够探测微小空洞。(3)利用Matlab进行了探地雷达正演模拟,基于时域有限差分原理建立了管道灌浆病害模型,真实还原了探地雷达波的检测过程。正演模拟灌浆密实度检测与物理模型检测结果一致,并增加了灌浆料内壁脱粘、灌浆料不同龄期和管道泌水病害等特殊工况,模拟证明了探地雷达可以有效识别特殊工况。(4)通过物理检测试验和正演模拟证明了探地雷达可进行管道埋深定位和空洞检测,而IEEV可识别微小缺陷和金属管道检测。故本文提出了探地雷达全域扫描、IEEV精确检测的综合检测方法,为无损检测综合技术运用于工程实际提供了参考价值。
高婷婷[8](2010)在《基于IEM的裸露随机地表土壤水分反演研究》文中指出在地球系统中,地表土壤水分是陆地和大气能量交换过程中的重要因子,并对陆地表面蒸散、水分运移、碳循环有很强的控制作用。作为陆地生态系统水循环的重要组成,土壤水分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条件,也是研究植物水分胁迫、进行旱情监测、农作物估产等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大面积监测土壤水分在水文、气象和农业科学领域具有较大的意义,土壤水分监测一直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大范围的实时土壤水分监测是世界公认的难题。传统测量方法、光学遥感以及被动微波遥感在大面积土壤水分动态监测中都有一定的局限性。研究表明,主动微波能够弥补其他方法在土壤水分监测中的不足,为大面积的实时土壤水分监测提供新的方法和途径。研究证明,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得到的地表后向散射系数与地表介电常数有直接相关关系,从而能够在水文模型要求的精度范围内有效提取地表土壤水分信息。星载SAR系统目前正向多极化,多角度方向发展。多极化、多角度SAR数据在土壤水分动态监测中有很大的潜力。本研究利用IEM模型模拟和分析地表的微波散射特性,提出了用多极化SAR数据反演地表水分的经验模型。本研究首先利用IEM模型模拟了不同频率不同极化方式下后向散射系数与雷达系统参数以及地表参数之间的响应关系,揭示雷达后向散射系数随这些参数的改变而发生变化的规律,在此基础上选择雷达数据反演土壤水分的理想的最优雷达系统参数。分析雷达后向散射系数与土壤含水量、地表粗糙度参数(均方根高度、相关长度、组合粗糙度)之间的关系,利用最小二乘法和非线性回归的方法建立利用雷达后向散射系数反演较光滑地表土壤含水量的经验模型。最后,利用获取的RADAR-SAT2数据,将建立的土壤水分反演的经验模型在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进行应用与验证,结果显示本研究建立的土壤水分反演经验模型反演的土壤水分与实测值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决定系数达到0.886,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土壤水分反演经验模型在裸土以及稀疏植被覆盖地区能够得到较好的应用效果。
吴文达[9](2020)在《机载红外与合成孔径雷达共孔径成像系统研究》文中认为伴随着成像需求的多样化,成像环境的复杂化,单个平台往往需要携带多个成像系统,增加了平台的负重和体积,增大了机械控制和信息融合的难度。因此将多个成像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进行整合,形成多模复合成像系统,是未来包括机载侦察探测成像载荷在内的各类成像平台的发展趋势。由此衍生出的多模复合成像系统设计技术也成为近些年来国内外光学设计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设计了一种机载红外与合成孔径雷达共孔径成像系统,以应对机载侦察探测成像系统的应用需求和发展趋势。该成像系统通过共用部分结构,实现了空间上的整合,缩减了体积和重量;功能上结合了红外系统与合成孔径雷达系统的优势,对彼此的缺陷进行补偿。并且该复合成像系统提高了机载侦察探测成像载荷的环境适应性和功能适用性,具备极高的研发和应用价值。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机载红外与合成孔径雷达共孔径成像系统中红外成像部分的设计。除此之外,研究内容还包括:(1)共孔径成像系统结构设计;(2)合成孔径雷达天线设计理论以及实例设计;(3)红外光学系统的冷阑匹配,冷反射分析,像质评价,公差分析;(4)卡塞格林双反光学系统的设计理论以及实践;(5)PW法计算折射系统初始结构;(6)频率选择表面的设计与分析。本文首先根据复合成像系统的需求,参考国内外现有结构,提出了共孔径结构的设计方案;其次,根据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原理和反射面天线设计理论,进行天线设计;接着在已知天线参数的基础上,将天线作为红外成像系统的第一个反射面,结合冷阑匹配技术,非球面结构计算方法,PW法,创建了红外与合成孔径雷达共孔径成像系统中,红外成像部分的设计方法,并依此计算得到红外成像系统的初始结构;然后,对得到的初始结构进行优化,并在光学软件中进行模拟和性能分析,包括红外成像系统的像质评价,像差分析,冷反射分析,公差分析等等;最后对合成孔径雷达的天线性能进行模拟分析,对加工装调后的红外成像系统进行性能测试,由此验证本文红外与合成孔径雷达共孔径成像系统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本文首次将合成孔径雷达和红外成像系统结合在一起,从原理出发,提出了可行的共孔径成像系统结构设计理论并进行验证。对于初始结构的计算,编写了普适性的程序,减少了计算工作量。对于分光结构的设计,引入了频率选择表面的解决方案。丰富了微波与红外共孔径成像系统设计领域的理论基础,为解决目前该领域存在的一些难点提供了新的思路。
李新尧[10](2019)在《基于Sentinel-1 SAR数据的表层土壤水分遥感反演》文中指出本研究选取宝鸡市农耕区为研究区域,充分发挥主动微波遥感在土壤水分监测中的优势,以Sentinel-1双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在简要阐述SAR数据反演土壤水分的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采用适用于低矮植被覆盖地表的水云模型对研究区地表微波散射特征进行模拟,在校正植被散射的影响后获得VV和VH极化的土壤直接后向散射系数,最后通过三层结构的RBF神经网络构建土壤水分预测模型,实现对研究区土壤相对含水量的遥感反演。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利用水云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研究区地表微波散射特征,提取的土壤后向散射系数与实测土壤水分数据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并且与VH极化相比,VV极化方式下土壤后向散射系数与实测土壤相对含水量的相关性更高。(2)在地表有植被覆盖地区,植被层对微波后向散射信号的干扰不可忽视。对于VV极化和VH极化,植被层对雷达后向散射系数的贡献平均值分别为1.68 dB和3.36dB。利用光学遥感数据估算植被含水量,将其作为水云模型的输入参数计算土壤后向散射系数,可以有效减少植被散射的影响,提高土壤后向散射系数对土壤水分的敏感性。(3)利用RBF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的研究区土壤相对含水量值分布在46.08%87.54%,平均值为64.01%。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的变异系数为12.09%,总体上属于中低变异程度。土壤墒情等级以轻度干旱为主,其面积占比为68.21%。土壤相对含水量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显示,黑垆土、塿土、新积土等土壤类型平均相对含水量较高,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南部的平原、河谷地区;黄绵土、红粘土、紫色土等土壤类型平均相对含水量较低,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北部的黄土丘陵区。随着地形高程和坡度上升,无干旱和轻度干旱的分布优势总体减小,而中度干旱和严重干旱的分布优势总体增加。土壤相对含水量与植被覆盖度具有一定的正相关(R2=0.386)。(4)本文反演的土壤相对含水量数据与实测的土壤水分数据均方根误差为5.65%,决定系数(R2)为0.649,并且与同期0.01°土壤湿度产品在空间分布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表明基于Sentinel-1 SAR数据,利用水云模型和RBF神经网络反演的土壤相对含水量具有较高的精度,利用上述数据和方法进行农田土壤水分大范围动态监测是完全可行的。
二、组合红外雷达天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组合红外雷达天线(论文提纲范文)
(1)有限大频率选择表面及其在雷达罩上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隐身技术及雷达散射截面 |
1.3 频率选择表面概述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论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频率选择表面理论分析 |
2.1 频率选择表面Floquet模式 |
2.2 基于Floquet模式分析频率选择表面的传播规律 |
2.2.1 频率选择表面的透射场和反射场 |
2.2.2 Floquet模的传播 |
2.2.3 金属及介质参数对主模传播的影响 |
2.3 有限大频率选择表面透、反射系数分析 |
2.3.1 有限大FSS透、反射系数计算方法 |
2.3.2 有限大频率选择表面散射远场的计算 |
2.3.3 有限/无限频率选择表面对比计算分析 |
2.4 有限大频率选择表面电磁特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FSS雷达罩工艺研究与误差分析 |
3.1 柔性屏转移法制作FSS雷达罩 |
3.1.1 柔性屏转移法简介 |
3.1.2 雷达天线罩子平面划分设计 |
3.1.3 频率选择表面柔性屏制备研究 |
3.1.4 雷达天线罩精密层合工艺研究 |
3.2 FSS雷达罩引入误差对电磁特性的影响研究 |
3.2.1 FSS设计参数误差对电磁特性的影响 |
3.2.2 周期截断对FSS电磁特性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曲面频率选择表面设计 |
4.1 Y环型频率选择表面排布方法介绍 |
4.2 平面准周期布阵法研究 |
4.2.1 平面准周期等半径布阵法 |
4.2.2 准周期布阵误差分析 |
4.3 不可展开曲面空间准周期布阵建模 |
4.3.1 一般二次曲面稀疏排布建模 |
4.3.2 一般二次曲面密集排布建模 |
4.4 三维激光雕刻系统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频率选择表面雷达罩电磁特性分析 |
5.1 频率选择表面雷达罩电磁特性仿真计算 |
5.1.1 时域有限差分法计算原理概述 |
5.1.2 时域有限差分法求解电大尺寸问题精度分析 |
5.1.3 空间准周期频率选择表面雷达罩仿真分析 |
5.2 频率选择表面雷达罩电磁特性测试分析 |
5.2.1 微波暗室电磁特性测试环境介绍 |
5.2.2 频率选择表面雷达罩测试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 6 章 双模制导雷达罩上 FSS 设计 |
6.1 光学透明频率选择表面简介 |
6.2 光学透明频率选择表面一体化设计 |
6.2.1 光学透明频率选择表面一体化设计方法 |
6.2.2 一体化设计光学透明频率选择表面计算分析 |
6.2.3 光学透明频率选择表面制备及测试 |
6.3 光学透明频率选择表面红外高透过率优化 |
6.3.1 基于混合周期栅网结构的频率选择表面设计 |
6.3.2 混合周期栅网结构频率选择表面计算分析 |
6.3.3 混合周期栅网结构的频率选择表面测试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研究成果及创新性工作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指导教师及作者简介 |
致谢 |
(2)高温透波陶瓷材料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概述 |
1.1透波基本概念和科学技术内涵 |
1.2透波材料的选材与设计方法 |
1.2.1透波材料的选材与分类 |
1.2.2天线罩/窗对新型透波材料的需求 |
1.2.3 新型热透波材料种类 |
1.3高温透波陶瓷材料发展历史及现状 |
1.3.1国外天线罩/窗材料研究概况 |
1.3.2国内天线罩/窗材料研究进展 |
1.4新型耐高温透波陶瓷材料的发展趋势 |
2均质陶瓷透波材料及制备技术 |
2.1熔融石英及其复合陶瓷 |
2.1.1熔融石英陶瓷的性能特点 |
2.1.2熔融石英陶瓷的制备技术 |
2.2氮化硼及其复合陶瓷 |
2.2.1 h-BN的基本结构及性能 |
2.2.2氮化硼及其复相陶瓷高温透波材料 |
2.3多孔氮化硅陶瓷 |
2.3.1 Si3N4的晶体结构特征以及性能 |
2.3.2多孔氮化硅透波材料的制备 |
2.3.3多孔氮化硅透波材料的性能 |
2.4多孔硅酸钇陶瓷 |
2.4.1硅酸钇的结构及性能 |
2.4.2多孔硅酸钇成型工艺及性能 |
3纤维增强透波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技术 |
3.1高温透波陶瓷材料编织结构 |
3.1.1纤维编织方式 |
3.1.2复合材料成型技术 |
3.2石英纤维透波隔热复合材料 |
3.3石英纤维/石英复合材料 |
3.4氧化铝纤维增强氧化物复合材料 |
3.5氮化物纤维/氮化物复合材料 |
4透波陶瓷涂层材料 |
4.1透波陶瓷涂层材料种类及制备方法 |
4.2国内外研究现状 |
5频率选择表面 |
5.1高温透波陶瓷基频率选择表面研究意义 |
5.2高温透波陶瓷基频率选择表面研究现状 |
5.3高温透波陶瓷基频率选择表面制备工艺 |
5.3.1软刻蚀技术 |
5.3.2柔性膜转移技术 |
5.3.3数字化机械铣削加工技术 |
5.3.4激光直接刻蚀技术 |
5.4 高温透波陶瓷基频率选择表面的测试 |
5.4.1高温透波陶瓷基频率选择表面透波率测试 |
5.4.2高温透波陶瓷基频率选择表面天线罩透波测试 |
5.4.3高温透波陶瓷基频率选择表面反射率测试 |
5.5高温透波陶瓷基频率选择表面发展趋势 |
6宽频透波陶瓷材料 |
6.1宽频透波天线罩结构形式 |
6.2宽频透波天线罩壁结构设计现状 |
6.3宽频透波天线罩材料研究现状 |
6.4宽频天线罩研究制备存在的问题 |
7透波性能测试设备及测试原理 |
7.1高Q腔法 |
7.1.1测试原理 |
7.1.2变温校准 |
7.1.3相关测试设备 |
7.2带状线法 |
7.2.1测试原理 |
7.2.2相关测试设备 |
7.3微扰法 |
7.3.1测试原理 |
7.3.2相关测试设备 |
7.4带状线谐振腔法 |
7.4.1测试原理 |
7.4.3变温校准方法 |
7.4.2相关测试设备 |
7.5终端短路波导法 |
7.5.1测试原理 |
7.5.2高温校准方法 |
7.5.3相关测试设备 |
7.6准光光腔法 |
7.6.1测试原理 |
7.6.2相关测试设备 |
7.7自由空间法 |
7.7.1测试原理 |
7.7.2相关测试设备 |
8结束语及展望 |
(3)中国筑路机械学术研究综述·2018(论文提纲范文)
索引 |
0引言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提供初稿) |
1 土石方机械 |
1.1 推土机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肖茹硕士生, 吉林大学赵克利教授提供初稿;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统稿) |
1.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1 国外研究现状 |
1.1.1. 2 中国研究现状 |
1.1.2 研究的热点问题 |
1.1.3 存在的问题 |
1.1.4 研究发展趋势 |
1.2 挖掘机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团队、华侨大学林添良副教授提供初稿;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统稿) |
1.2.1 挖掘机节能技术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刘昌盛博士、郝鹏博士, 华侨大学林添良副教授, 中南大学胡鹏博士生、林贵堃硕士生提供初稿) |
1.2.1. 1 传统挖掘机动力总成节能技术 |
1.2.1. 2 新能源技术 |
1.2.1. 3 混合动力技术 |
1.2.2 挖掘机智能化与信息化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 中南大学胡鹏、周烜亦博士生、李志勇、范诗萌硕士生提供初稿) |
1.2.2. 1 挖掘机辅助作业技术 |
1.2.2. 2 挖掘机故障诊断技术 |
1.2.2. 3 挖掘机智能施工技术 |
1.2.2. 4 挖掘机远程监控技术 |
1.2.2. 5 问题与展望 |
1.2.3 挖掘机轻量化与可靠性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王德军副总工艺师, 中南大学刘强博士生、万宇阳硕士生提供初稿) |
1.2.3. 1 挖掘机轻量化研究 |
1.2.3. 2 挖掘机疲劳可靠性研究 |
1.2.3. 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1.2.4 挖掘机振动与噪声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 中南大学刘强博士生、万宇阳硕士生提供初稿) |
1.2.4. 1 挖掘机振动噪声分类与产生机理 |
1.2.4. 2 挖掘机振动噪声信号识别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4. 3 挖掘机减振降噪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4. 4 挖掘机振动噪声存在问题与展望 |
1.3 装载机 (吉林大学秦四成教授, 博士生遇超、许堂虹提供初稿) |
1.3.1 装载机冷却系统散热技术研究 |
1.3.1.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2 研究发展趋势 |
1.3.2 鱼和熊掌兼得的HVT |
1.3.2. 1 技术原理及结构特点 |
1.3.2. 2 技术优点 |
1.3.2. 3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4 中国研究现状 |
1.3.2. 5 发展趋势 |
1.3.2. 6 展望 |
1.4 平地机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赵睿英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
1.4.1 平地机销售情况与核心技术构架 |
1.4.2 国外平地机研究现状 |
1.4.2. 1 高效的动力传动技术 |
1.4.2. 2 变功率节能技术 |
1.4.2. 3 先进的工作装置电液控制技术 |
1.4.2. 4 操作方式与操作环境的人性化 |
1.4.2. 5 转盘回转驱动装置过载保护技术 |
1.4.2. 6 控制系统与作业过程智能化 |
1.4.2. 7 其他技术 |
1.4.3 中国平地机研究现状 |
1.4.4 存在问题 |
1.4.5 展望 |
2压实机械 |
2.1 静压压路机 (长安大学沈建军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
2.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2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2.2 轮胎压路机 (黑龙江工程学院王强副教授提供初稿) |
2.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2 热点研究方向 |
2.2.3 存在的问题 |
2.2.4 研究发展趋势 |
2.3 圆周振动技术 (长安大学沈建军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
2.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1 双钢轮技术研究进展 |
2.3.1. 2 单钢轮技术研究进展 |
2.3.2 热点问题 |
2.3.3 存在问题 |
2.3.4 发展趋势 |
2.4 垂直振动压路机 (合肥永安绿地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宋皓总工程师提供初稿) |
2.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4.2 存在的问题 |
2.4.3 热点研究方向 |
2.4.4 研究发展趋势 |
2.5 振动压路机 (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杂志社万汉驰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
2.5.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5.1. 1 国外振动压路机研究历史与现状 |
2.5.1. 2 中国振动压路机研究历史与现状 |
2.5.1. 3 特种振动压实技术与产品的发展 |
2.5.2 热点研究方向 |
2.5.2. 1 控制技术 |
2.5.2. 2 人机工程与环保技术 |
2.5.2. 3 特殊工作装置 |
2.5.2. 4 振动力调节技术 |
2.5.2. 4. 1 与振动频率相关的调节技术 |
2.5.2. 4. 2 与振幅相关的调节技术 |
2.5.2. 4. 3 与振动力方向相关的调节技术 |
2.5.2. 5 激振机构优化设计 |
2.5.2. 5. 1 无冲击激振器 |
2.5.2. 5. 2 大偏心矩活动偏心块设计 |
2.5.2. 5. 3 偏心块形状优化 |
2.5.3 存在问题 |
2.5.3. 1 关于名义振幅的概念 |
2.5.3. 2 关于振动参数的设计与标注问题 |
2.5.3. 3 振幅均匀性技术 |
2.5.3. 4 起、停振特性优化技术 |
2.5.4 研究发展方向 |
2.6 冲击压路机 (长安大学沈建军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
2.6.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6.2 研究热点 |
2.6.3 主要问题 |
2.6.4 发展趋势 |
2.7 智能压实技术及设备 (西南交通大学徐光辉教授, 长安大学刘洪海教授、贾洁博士生, 国机重工 (洛阳) 建筑机械有限公司韩长太副总经理提供初稿;西南交通大学徐光辉教授统稿) |
2.7.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7.2 热点研究方向 |
2.7.3 存在的问题 |
2.7.4 研究发展趋势 |
3路面机械 |
3.1 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 (长安大学谢立扬高级工程师、张晨光博士生、赵利军副教授提供初稿) |
3.1.1 国内外能耗研究现状 |
3.1.1. 1 烘干筒 |
3.1.1. 2 搅拌缸 |
3.1.1. 3 沥青混合料生产工艺与管理 |
3.1.2 国内外环保研究现状 |
3.1.2. 1 环保的宏观管理 |
3.1.2. 2 沥青烟 |
3.1.2. 3 排放因子 |
3.1.3 存在的问题 |
3.1.4 未来研究趋势 |
3.2 沥青混凝土摊铺机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周小浩硕士生提供初稿) |
3.2.1 沥青混凝土摊铺机近几年销售情况 |
3.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2.2. 1 国外沥青混凝土摊铺机发展现状 |
3.2.2. 2 中国沥青混凝土摊铺机的发展现状 |
3.2.2. 3 国内外行驶驱动控制技术 |
3.2.2. 4 国内外智能化技术 |
3.2.2. 5 国内外自动找平技术 |
3.2.2. 6 振捣系统的研究 |
3.2.2. 7 国内外熨平板的研究 |
3.2.2. 8 国内外其他技术的研究 |
3.2.3 存在的问题 |
3.2.4 研究的热点方向 |
3.2.5 发展趋势与展望 |
3.3 水泥混凝土搅拌设备 (长安大学赵利军副教授、冯忠绪教授、赵凯音博士生提供初稿;长安大学赵利军副教授统稿) |
3.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3.1. 1 搅拌机 |
3.3.1. 2 振动搅拌技术 |
3.3.1. 3 搅拌工艺 |
3.3.1. 4 搅拌过程监控技术 |
3.3.2 存在问题 |
3.3.3 总结与展望 |
3.4 水泥混凝土摊铺设备 (长安大学胡永彪教授提供初稿) |
3.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4.1. 1 作业机理 |
3.4.1. 2 设计计算 |
3.4.1. 3 控制系统 |
3.4.1. 4 施工技术 |
3.4.2 热点研究方向 |
3.4.3 存在的问题 |
3.4.4 研究发展趋势[466] |
3.5 稳定土厂拌设备 (长安大学赵利军副教授、李雅洁研究生提供初稿) |
3.5.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5.1. 1 连续式搅拌机与搅拌工艺 |
3.5.1. 2 振动搅拌技术 |
3.5.2 存在问题 |
3.5.3 总结与展望 |
4桥梁机械 |
4.1 架桥机 (石家庄铁道大学邢海军教授提供初稿) |
4.1.1 公路架桥机的分类及结构组成 |
4.1.2 架桥机主要生产厂家及其典型产品 |
4.1.2. 1 郑州大方桥梁机械有限公司 |
4.1.2. 2 邯郸中铁桥梁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4.1.2. 3 郑州市华中建机有限公司 |
4.1.2. 4 徐州徐工铁路装备有限公司 |
4.1.3 大吨位公路架桥机 |
4.1.3. 1 LGB1600型导梁式架桥机 |
4.1.3. 2 TLJ1700步履式架桥机 |
4.1.3. 3 架桥机的规范与标准 |
4.1.4 发展趋势 |
4.1.4. 1 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 |
4.1.4. 2 智能安全监测系统的应用 |
4.1.4. 3 故障诊断技术的应用 |
4.2 移动模架造桥机 (长安大学吕彭民教授、陈一馨讲师, 山东恒堃机械有限公司秘嘉川工程师、王龙奉工程师提供初稿;长安大学吕彭民教授统稿) |
4.2.1 移动模架造桥机简介 |
4.2.1. 1 移动模架造桥机的分类及特点 |
4.2.1. 2 移动模架主要构造及其功能 |
4.2.1. 3 移动模架系统的施工原理与工艺流程 |
4.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4.2.2. 1 国外研究状况 |
4.2.2. 2 国内研究状况 |
4.2.3 中国移动模架造桥机系列创新及存在的问题 |
4.2.3. 1 中国移动模架造桥机系列创新 |
4.2.3. 2 中国移动模架存在的问题 |
4.2.4 研究发展的趋势 |
5隧道机械 |
5.1 喷锚机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谷立臣教授、孙昱博士生提供初稿) |
5.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1.1. 1 混凝土喷射机 |
5.1.1. 2 锚杆钻机 |
5.1.2 存在的问题 |
5.1.3 热点及研究发展方向 |
5.2 盾构机 (中南大学易念恩实验师, 长安大学叶飞教授, 中南大学王树英副教授、夏毅敏教授提供初稿) |
5.2.1 盾构机类型 |
5.2.1. 1 国内外发展现状 |
5.2.1. 2 存在的问题与研究热点 |
5.2.1. 3 研究发展趋势 |
5.2.2 盾构刀盘 |
5.2.2.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2. 2 热点研究方向 |
5.2.2. 3 存在的问题 |
5.2.2. 4 研究发展趋势 |
5.2.3 盾构刀具 |
5.2.3.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3. 2 热点研究方向 |
5.2.3. 3 存在的问题 |
5.2.3. 4 研究发展趋势 |
5.2.4 盾构出渣系统 |
5.2.4. 1 螺旋输送机 |
5.2.4. 2 泥浆输送管路 |
5.2.5 盾构渣土改良系统 |
5.2.5. 1 国内外发展现状 |
5.2.5. 2 存在问题与研究热点 |
5.2.5. 3 研究发展趋势 |
5.2.6 壁后注浆系统 |
5.2.6. 1 国内外发展现状 |
5.2.6. 2 研究热点方向 |
5.2.6. 3 存在的问题 |
5.2.6. 4 研究发展趋势 |
5.2.7 盾构检测系统 |
5.2.7.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7. 2 热点研究方向 |
5.2.7. 3 存在的问题 |
5.2.7. 4 研究发展趋势 |
5.2.8 盾构推进系统 |
5.2.8.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8. 2 热点研究方向 |
5.2.8. 3 存在的问题 |
5.2.8. 4 研究发展趋势 |
5.2.9 盾构驱动系统 |
5.2.9.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9. 2 热点研究方向 |
5.2.9. 3 存在的问题 |
5.2.9. 4 研究发展趋势 |
6养护机械 |
6.1 清扫设备 (长安大学宋永刚教授提供初稿) |
6.1.1 国外研究现状 |
6.1.2 热点研究方向 |
6.1.2. 1 单发动机清扫车 |
6.1.2. 2 纯电动清扫车 |
6.1.2. 3 改善人机界面向智能化过渡 |
6.1.3 存在的问题 |
6.1.3. 1 整车能源效率偏低 |
6.1.3. 2 作业效率低 |
6.1.3. 3 除尘效率低 |
6.1.3. 4 静音水平低 |
6.1.4 研究发展趋势 |
6.1.4. 1 节能环保 |
6.1.4. 2 提高作业性能及效率 |
6.1.4. 3 提高自动化程度及路况适应性 |
6.2 除冰融雪设备 (长安大学高子渝副教授、吉林大学赵克利教授提供初稿;长安大学高子渝副教授统稿) |
6.2.1 国内外除冰融雪设备研究现状 |
6.2.1. 1 融雪剂撒布机 |
6.2.1. 2 热力法除冰融雪机械 |
6.2.1. 3 机械法除冰融雪机械 |
6.2.1. 4 国外除冰融雪设备技术现状 |
6.2.1. 5 中国除冰融雪设备技术现状 |
6.2.2 中国除冰融雪机械存在的问题 |
6.2.3 除冰融雪机械发展趋势 |
6.3 检测设备 (长安大学叶敏教授、张军讲师提供初稿) |
6.3.1 路面表面性能检测设备 |
6.3.1. 1 国外路面损坏检测系统 |
6.3.1. 2 中国路面损坏检测系统 |
6.3.2 路面内部品质的检测设备 |
6.3.2. 1 新建路面质量评价设备 |
6.3.2. 2 砼路面隐性病害检测设备 |
6.3.2. 3 沥青路面隐性缺陷的检测设备 |
6.3.3 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 |
6.4 铣刨机 (长安大学胡永彪教授提供初稿) |
6.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6.4.1. 1 铣削转子动力学研究 |
6.4.1. 2 铣削转子刀具排列优化及刀具可靠性研究 |
6.4.1. 3 铣刨机整机参数匹配研究 |
6.4.1. 4 铣刨机转子驱动系统研究 |
6.4.1. 5 铣刨机行走驱动系统研究 |
6.4.1. 6 铣刨机控制系统研究 |
6.4.1. 7 铣刨机路面工程应用研究 |
6.4.2 热点研究方向 |
6.4.3 存在的问题 |
6.4.4 研究发展趋势 |
6.4.4. 1 整机技术 |
6.4.4. 2 动力技术 |
6.4.4. 3 传动技术 |
6.4.4. 4 控制与信息技术 |
6.4.4. 5 智能化技术 |
6.4.4. 6 环保技术 |
6.4.4. 7 人机工程技术 |
6.5 再生设备 (长安大学顾海荣、马登成副教授提供初稿;顾海荣副教授统稿) |
6.5.1 厂拌热再生设备 |
6.5.1.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6.5.1. 2 热点研究方向 |
6.5.1. 3 存在的问题 |
6.5.1. 4 研究发展趋势 |
6.5.2 就地热再生设备 |
6.5.2.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6.5.2. 2 热点研究方向 |
6.5.2. 3 存在的问题 |
6.5.2. 4 研究发展趋势 |
6.5.3 冷再生设备 |
6.5.3.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6.5.3. 2 热点研究方向 |
6.6 封层车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杨光兴硕士生提供初稿) |
6.6.1 前言 |
6.6.2 同步碎石封层技术与设备 |
6.6.2. 1 同步碎石封层技术简介 |
6.6.2. 2 国外研究现状 |
6.6.2. 3 中国研究现状 |
6.6.2. 4 研究方向 |
6.6.2. 5 存在的问题 |
6.6.3 稀浆封层技术与设备 |
6.6.3. 1 稀浆封层技术简介 |
6.6.3. 2 国外研究现状 |
6.6.3. 3 中国发展现状 |
6.6.3. 4 热点研究方向 |
6.6.3. 5 存在的问题 |
6.6.4 雾封层技术与设备 |
6.6.4. 1 雾封层技术简介 |
6.6.4. 2 国外发展现状 |
6.6.4. 3 中国发展现状 |
6.6.4. 4 热点研究方向 |
6.6.4. 5 存在的问题 |
6.6.5 研究发展趋势 |
6.7 水泥路面修补设备 (长安大学叶敏教授、窦建明博士生提供初稿) |
6.7.1 技术简介 |
6.7.1. 1 施工技术 |
6.7.1. 2 施工机械 |
6.7.1. 3 共振破碎机工作原理 |
6.7.2 共振破碎机研究现状 |
6.7.2. 1 国外研究发展现状 |
6.7.2. 2 中国研究发展现状 |
6.7.3 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 |
6.7.3. 1 研究热点 |
6.7.3. 2 发展趋势 |
7 结语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提供初稿) |
(4)探地雷达和红外热像仪在西藏寺院和敦煌石窟空鼓壁画保护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壁画空鼓范围和空鼓程度调查 |
1.2.2 空鼓壁画灌浆加固效果评价 |
1.2.3 探地雷达技术的现状 |
1.2.4 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发展 |
1.2.5 其他无损检测技术 |
1.2.5.1 目测法 |
1.2.5.2 敲击法 |
1.2.5.3 测井技术 |
1.2.5.4 超声弹性波法 |
1.2.5.5 射线检测 |
1.2.5.6 磁粉检测 |
1.2.5.7 渗透检测 |
1.2.5.8 涡流检测 |
1.2.5.9 声发射检测 |
1.2.5.10 磁记忆检测 |
1.3 探地雷达和红外热像仪在壁画保护中的应用 |
1.4 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第二章 探地雷达基本理论 |
2.1 电磁波在有耗介质中的传播 |
2.1.1 电磁波的衰减特性 |
2.1.2 土的电磁特性 |
2.1.3 水分对电磁波的影响 |
2.1.4 电磁波在层状介质分界面上的反射 |
2.2 直耦杂波的去除 |
2.2.1 均值滤波 |
2.2.2 中值滤波 |
2.2.3 小波包变换 |
2.2.4 独立分量分析 |
2.2.5 自适应滤波 |
2.3 带通滤波 |
2.3.1 超带宽设计技术 |
2.3.2 截止频率 |
2.4 探地雷达信号的后处理 |
2.4.1 去直流偏移 |
2.4.2 噪声抑制 |
2.4.3 时变增益 |
2.4.4 小波优化或解卷积 |
2.4.5 谱估计处理方法 |
2.4.6 偏移 |
2.5 提高数据采集质量的途径 |
2.5.1 壁面耦合 |
2.5.2 阻抗匹配 |
2.5.3 电磁脉冲的等时匀速触发 |
第三章 探地雷达在空鼓壁画保护中的应用 |
3.1 试验方法 |
3.1.1 探地雷达系统 |
3.1.1.1 入射电磁波特征 |
3.1.1.2 纵向分辨率 |
3.1.2 信号触发方式 |
3.1.3 时窗深度 |
3.1.4 采样频率 |
3.2 信号基本处理 |
3.3 物理正演模拟试验 |
3.3.1 空鼓病害的模拟检测 |
3.3.1.1 试块的制作 |
3.3.1.2 数据处理及解译方法 |
3.3.1.3 空鼓检测结果分析 |
3.3.2 灌浆效果的模拟检测 |
3.3.2.1 砂砾墙 |
3.3.2.2 块石墙 |
3.3.2.3 夯土墙 |
3.4 壁画空鼓病害的现场检测 |
3.4.1 布达拉宫 |
3.4.1.1 黄房子 |
3.4.1.2 持明佛殿 |
3.4.1.3 药师殿 |
3.4.1.4 西大殿 |
3.4.1.5 七世灵塔殿 |
3.4.2 罗布林卡金色颇章殿 |
3.4.3 萨迦寺 |
3.4.3.1 银塔殿外室 |
3.4.3.2 坛城殿 |
3.4.4 西千佛洞第12窟 |
3.5 灌浆加固效果的现场检测 |
3.5.1 布达拉宫 |
3.5.1.1 黄房子 |
3.5.1.2 西大殿 |
3.5.2 萨迦寺坛城殿 |
3.5.3 罗布林卡金色颇章殿 |
第四章 红外热成像基本原理 |
4.1 一维非稳态导热分析 |
4.1.1 双面镜像对称加热 |
4.1.2 单面加热 |
4.2 红外测温技术 |
4.2.1 红外辐射特性 |
4.2.2 红外热像仪 |
4.2.3 影响测温精度的因素 |
第五章 红外热像仪在空鼓壁画保护中的应用 |
5.1 红外热成像系统 |
5.2 红外热像仪现场检测 |
5.2.1 壁面初始温度分布 |
5.2.2 热流控制 |
5.2.3 壁面温度分布差异 |
5.3 空鼓面积的半量化 |
5.3.1 边界条件 |
5.3.2 基于像素阵列的量化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认识与结论 |
6.2 展望 |
附录:模拟试验设计图纸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微通道冷板流动沸腾换热特性仿真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微通道的划分方式与流动沸腾换热流型演变 |
1.2.1 微通道的划分方式 |
1.2.2 微通道流动沸腾换热流型演变 |
1.3 微通道流动沸腾换热的研究现状 |
1.3.1 微通道流动沸腾换热的实验研究现状 |
1.3.2 微通道流动沸腾换热的数值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矩形微通道流动沸腾换热过程的仿真方法研究 |
2.1 多相流模型与蒸发—冷凝模型分析 |
2.1.1 多相流模型分析 |
2.1.2 蒸发—冷凝模型分析 |
2.2 几何模型建立与网格无关性检验 |
2.2.1 几何模型建立 |
2.2.2 网格无关性检验 |
2.3 边界条件及求解参数设置 |
2.3.1 冷却工质物性参数设置 |
2.3.2 湍流模型选择 |
2.3.3 表面张力模型设置 |
2.3.4 边界条件设置 |
2.3.5 求解参数设置 |
2.4 仿真结果分析 |
2.4.1 汽泡演变与流型发展 |
2.4.2 压降特性分析 |
2.4.3 换热特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微通道冷板散热特性正交实验与两相流实验研究 |
3.1 实验平台设计及实验步骤 |
3.1.1 实验平台设计 |
3.1.2 实验样机 |
3.1.3 实验步骤 |
3.2 微通道冷板散热特性正交实验研究 |
3.2.1 正交实验表设计 |
3.2.2 冷板均温性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
3.2.3 冷板最高温度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
3.3 微通道冷板散热特性两相流实验研究 |
3.3.1 两相流实验方案设计及实验结果分析 |
3.3.2 冷板流动沸腾换热数值研究及结果分析 |
3.3.3 数值模拟与实验结果对比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微通道冷板随机振动散热特性的实验与仿真研究 |
4.1 微通道冷板随机振动散热特性实验研究 |
4.1.1 振动实验平台设计及振动实验条件 |
4.1.2 振动实验步骤 |
4.1.3 振动实验结果分析 |
4.2 微通道冷板随机振动散热特性数值研究 |
4.2.1 几何模型处理及网格划分 |
4.2.2 随机振动载荷的等效模拟 |
4.2.3 修改单元类型及求解设置 |
4.2.4 仿真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MATLAB程序 |
附录2 APDL命令流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6)红外地面目标的检测、识别与跟踪技术研究及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介绍 |
1.2 课题主要任务 |
1.3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1 典型地面目标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
1.3.2 目标跟踪技术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内容 |
第二章 非线性边缘检测技术研究 |
2.1 引言 |
2.2 具有边缘方向性信息的柔性形态滤波边缘检测算法 |
2.2.1 数学形态学的基础理论 |
2.2.2 柔性灰度形态学的梯度算子 |
2.2.3 结构元素的设计 |
2.2.4 具有边缘方向的柔性形态边缘检测算法步骤 |
2.2.5 实验结果分析 |
2.3 基于快速中值滤波和加权差分的边缘检测算法 |
2.3.1 快速中值滤波方法 |
2.3.2 适合硬件实现的快速中值滤波算法 |
2.3.3 基于加权差分的边缘检测算法 |
2.3.4 算法步骤 |
2.3.5 实验结果及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跑道目标的检测识别与跟踪 |
3.1 引言 |
3.2 直线提取方法研究 |
3.2.1 已有的直线检测方法 |
3.2.2 基于SIHT的直线检测方法 |
3.2.3 改进斜率截距空间变换的跑道检测 |
3.3 跑道目标的识别与瞄准点选择 |
3.3.1 机场跑道目标特征 |
3.3.2 目标识别及瞄准点选择 |
3.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桥梁目标的检测识别与跟踪 |
4.1 前言 |
4.2 线段提取方法研究 |
4.2.1 已有方法介绍 |
4.2.2 基于边缘连接性的线段快速提取 |
4.2.3 基于知觉编组规则的线段分析处理 |
4.3 桥梁目标识别方法 |
4.3.1 桥梁目标特征 |
4.3.2 桥梁目标识别与攻击点选择 |
4.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雷达天线罩目标检测识别与跟踪 |
5.1 前言 |
5.2 基于边缘的圆目标检测方法 |
5.2.1 基于Hough变换的圆目标检测算法 |
5.2.2 基于曲率估计的圆目标检测方法 |
5.2.3 雷达天线罩目标识别 |
5.2.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3 雷达天线罩目标跟踪技术 |
5.3.1 引言 |
5.3.2 基于核函数直方图的Mean Shift跟踪方法 |
5.3.3 基于投影的全局运动补偿算法 |
5.3.4 红外图像增强直方图的建立 |
5.3.5 基于增强直方图特征的Mean Shift跟踪算法 |
5.3.6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建筑物目标的检测识别与跟踪 |
6.1 引言 |
6.2 基于图像分割的建筑物轮廓提取 |
6.2.1 水平集理论 |
6.2.2 基于改进快速水平集方法的建筑物分割算法 |
6.2.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6.3 基于轮廓线匹配的建筑物目标识别 |
6.3.1 形状描述函数 |
6.3.2 目标识别算法步骤 |
6.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6.4 具有旋转适应性的红外地面目标跟踪算法 |
6.4.1 基于带宽矩阵的高斯Mean shift过程 |
6.4.2 高斯核函数的相似性度量 |
6.4.3 算法步骤 |
6.4.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6.5 小结 |
第七章 导引头信息处理机系统设计 |
7.1 引言 |
7.2 信息处理机系统处理策略 |
7.3 信息处理机的系统设计 |
7.3.1 系统设计要求 |
7.3.2 处理机系统总体结构 |
7.4 信息处理机硬件设计方案 |
7.4.1 DSP单元结构设计 |
7.4.2 FPGA主要模块的设计 |
7.5 关键算法的FPGA设计 |
7.5.1 快速中值滤波的实现 |
7.5.2 加权差分的边缘检测算法实现 |
7.6 信息处理机软件设计 |
7.6.1 信息处理机算法特点 |
7.6.2 系统软件流程 |
7.6.3 不同目标信息处理流程 |
7.7 信息处理机系统研制总结 |
结束语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参考文献 |
(7)桥梁预应力管道灌浆密实度综合检测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无损检测方法对比分析 |
1.2.1 无损检测技术发展概况 |
1.2.2 探地雷达法 |
1.2.3 冲击回波法 |
1.2.4 超声波法 |
1.2.5 红外热成像法 |
1.2.6 其他无损检测方法 |
1.2.7 综合检测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探地雷达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冲击回波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探地雷达和冲击回波基本理论 |
2.1 探地雷达电磁波基本规律 |
2.1.1 Maxwell方程组 |
2.1.2 本构关系 |
2.1.3 电磁场波动方程 |
2.1.4 平面电磁波 |
2.1.5 平面电磁波的极化 |
2.1.6 电磁波的反射和折射 |
2.2 工程介质电性参数 |
2.2.1 介电常数 |
2.2.2 电导率 |
2.2.3 磁导率 |
2.2.4 电磁波传播特性 |
2.3 探地雷达工作原理 |
2.3.1 检测原理 |
2.3.2 探测方式 |
2.4 探地雷达技术参数 |
2.4.1 探测深度 |
2.4.2 分辨率 |
2.4.3 天线中心频率 |
2.4.4 时窗 |
2.4.5 采样率 |
2.4.6 测点间距 |
2.5 冲击回波基本理论 |
2.5.1 应力波传播规律 |
2.5.2 应力波反射 |
2.5.3 应力波激发和波速 |
2.6 冲击回波工作原理 |
2.6.1 检测原理 |
2.6.2 应力波信号分析 |
2.6.3 频谱分析方法 |
2.7 本章小结 |
3 探地雷达法灌浆密实度模型检测试验 |
3.1 物理试验模型设计制作 |
3.1.1 模型尺寸设计 |
3.1.2 模型灌浆病害设置 |
3.1.3 混凝土板模型制作 |
3.2 仪器设备和参数设置 |
3.2.1 SIR-3000 型探地雷达 |
3.2.2 探地雷达参数设置 |
3.3 测线布置和数据采集 |
3.3.1 测线布置 |
3.3.2 数据采集 |
3.4 RADAN7 数据处理 |
3.4.1 数据编辑与基本处理 |
3.4.2 数据高级处理 |
3.5 检测数据分析 |
3.5.1 二维图像灌浆密实度分析 |
3.5.2 三维数据组装与灌浆密实度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冲击回波法灌浆密实度模型检测试验 |
4.1 SBA-HTF检测仪器 |
4.2 IEEV法定位检测 |
4.2.1 冲击回波等效波速法(IEEV) |
4.2.2 波速标定 |
4.2.3 测点布置 |
4.2.4 数据采集 |
4.3 IEEV检测结果分析 |
4.3.1 频域图 |
4.3.2 等值线图 |
4.4 探地雷达和IEEV检测技术总结 |
4.4.1 探地雷达检测技术要点 |
4.4.2 IEEV试验技术要点 |
4.4.3 综合检测技术 |
4.5 本章小结 |
5 探地雷达FDTD法正演模拟 |
5.1 时域有限差分基本原理 |
5.2 预应力管道灌浆模型 |
5.3 不同管道灌浆密实度模拟 |
5.4 不同管道孔径和间距模拟 |
5.5 不同管道材质模拟 |
5.6 管道内水泥砂浆不同龄期模拟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8)基于IEM的裸露随机地表土壤水分反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土壤水分微波遥感研究意义 |
1.3 土壤水分微波遥感国内外现状 |
1.3.1 土壤水分被动微波遥感研究 |
1.3.2 土壤水分主动微波遥感研究 |
1.4 选题依据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雷达遥感基本原理简介 |
2.1 电磁波谱与电磁波的传播 |
2.1.1 电磁波谱 |
2.1.2 电磁波的传播 |
2.2 雷达方程和雷达后向散射系数 |
2.2.1 雷达方程 |
2.2.2 雷达后向散射系数 |
2.3 雷达系统参数 |
2.3.1 波段或频段 |
2.3.2 雷达极化方式 |
2.3.3 角度参数 |
2.3.3.1 入射角 |
2.3.3.2 视角 |
2.3.3.3 俯角 |
2.3.4 视向 |
2.4 雷达图像的几何特征 |
2.4.1 雷达分辨率 |
2.4.2 雷达图像的几何特点 |
2.4.2.1 斜距显示的近距离压缩 |
2.4.2.2 雷达图像的透视收缩和叠掩 |
2.4.2.3 雷达阴影 |
2.5 小结 |
第三章 裸露地表微波散射特征分析 |
3.1 地表参数 |
3.1.1 土壤水分 |
3.1.1.1 土壤水分的表示方法 |
3.1.1.2 土壤水分的测量方法 |
3.1.2 土壤介电常数 |
3.1.3 地表粗糙度参数 |
3.1.3.1 均方根高度 |
3.1.3.2 表面相关长度l |
3.1.3.3 表面自相关函数与粗糙度谱 |
3.2 粗糙表面的散射 |
3.2.1 粗糙表面散射特征的定性描述 |
3.2.2 地表粗糙度的判读依据 |
3.2.3 地表粗糙度参数的测量 |
3.3 散射特征模型 |
3.3.1 理论模型 |
3.3.1.1 基尔霍夫(Kirehhoff)模型 |
3.3.1.2 几何光学模型(GOM) |
3.3.1.3 物理光学模型(POM) |
3.3.1.4 小扰动模型(SPM) |
3.3.1.5 IEM 模型 |
3.3.2 经验模型 |
3.3.2.1 Oh 模型 |
3.3.2.2 Dubois 模型 |
3.3.3 半经验模型 |
3.4 IEM 模型模拟裸露地表后向散射特性 |
3.4.1 后向散射系数对雷达入射角的响应 |
3.4.2 后向散射系数对介电常数的响应 |
3.4.3 后向散射系数对均方根高度的响应 |
3.4.4 后向散射系数对相关长度的响应 |
3.4.5 IEM 模拟裸露地表后向散射特征小结 |
3.5 小结 |
第四章 土壤水分反演算法研究及应用 |
4.1 土壤水分反演模型研究 |
4.1.1 土壤水分反演模型探讨 |
4.1.2 基于IEM 的土壤水分反演模型研究 |
4.1.2.1 后向散射系数与土壤含水量关系分析 |
4.1.2.2 后向散射系数与地表粗糙度参数关系分析 |
4.1.2.3 C 波段后向散射系数与地表粗糙度的关系分析 |
4.1.2.4 C 波段土壤水分反演模型建立 |
4.2 经验模型的应用 |
4.2.1 研究区概况 |
4.2.2 数据描述 |
4.2.2.1 RADARSAT-2 数据 |
4.2.2.2 实测数据 |
4.2.3 土壤水分反演 |
4.2.3.1 雷达图像处理 |
4.2.3.2 土壤水分反演 |
4.3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2 特色及创新点 |
5.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参与的项目与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机载红外与合成孔径雷达共孔径成像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红外/微波双模制导武器 |
1.2.2 非成像红外/微波共孔径系统 |
1.2.3 国内红外/SAR共孔径系统现状 |
1.2.4 现状分析 |
1.3 论文主要内容 |
第2章 合成孔径雷达及其天线设计 |
2.1 合成孔径雷达 |
2.1.1 发展历程 |
2.1.2 SAR原理 |
2.2 机载SAR天线设计理论 |
2.2.1 SAR性能参数对天线设计的影响 |
2.2.2 发射天线性能参数 |
2.2.3 反射面天线性能参数 |
2.2.4 抛物面天线形状参数的计算 |
2.3 实例设计 |
2.3.1 指标 |
2.3.2 结构计算 |
2.3.3 性能分析 |
2.4 总结 |
第3章 红外成像系统设计 |
3.1 红外与SAR共孔径成像系统总体结构 |
3.1.1 共孔径结构的选取 |
3.1.2 设计过程 |
3.2 卡塞格林双反结构 |
3.3 透镜部分 |
3.3.1 制冷型探测器以及冷光阑 |
3.3.2 冷阑匹配 |
3.3.3 初始结构计算 |
3.4 实例计算 |
3.4.1 指标 |
3.4.2 卡塞格林双反结构计算 |
3.4.3 透镜部分计算 |
3.4.4 初始结构 |
3.5 整流罩设计 |
3.6 分光结构设计 |
3.6.1 实现方式 |
3.6.2 频率选择表面 |
3.7 总结 |
第4章 红外成像系统分析与实验 |
4.1 红外成像系统分析 |
4.1.1 成像质量分析 |
4.1.2 温度补偿 |
4.1.3 冷反射分析 |
4.1.4 公差分析 |
4.2 红外成像系统测试实验 |
4.3 总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完成工作 |
5.2 目前存在的技术难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基于Sentinel-1 SAR数据的表层土壤水分遥感反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微波遥感土壤水分反演研究进展 |
1.2.1 主动微波遥感土壤水分反演 |
1.2.2 被动微波遥感土壤水分反演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数据来源 |
2.2.1 Sentinel-1 SAR数据 |
2.2.2 地面土壤水分数据 |
2.2.3 其它数据 |
第三章 SAR数据反演土壤水分的理论与方法 |
3.1 SAR成像基本原理与特征 |
3.2 雷达后向散射及影响因素 |
3.3 植被覆盖地表微波散射模型 |
3.3.1 积分方程模型 |
3.3.2 水云模型 |
3.3.3 MIMICS模型 |
第四章 植被覆盖地表土壤后向散射系数提取 |
4.1 Sentinel-1 数据预处理 |
4.2 水云模型参数确定 |
4.3 土壤后向散射系数提取 |
4.3.1 植被影响校正前后后向散射系数对比 |
4.3.2 后向散射系数与土壤水分的关系 |
第五章 基于RBF神经网络算法的土壤水分反演 |
5.1 人工神经网络在土壤水分反演中的应用 |
5.2 RBF神经网络原理 |
5.2.1 RBF神经网络的结构 |
5.2.2 RBF神经网络的学习算法 |
5.3 土壤水分反演模型构建及实现 |
5.3.1 土壤水分反演模型的构建 |
5.3.2 土壤水分反演结果分析 |
5.4 土壤水分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5.4.1 土壤水分与土壤类型 |
5.4.2 土壤水分与高程 |
5.4.3 土壤水分与坡度 |
5.4.4 土壤水分与植被覆盖度 |
5.5 结果验证 |
5.5.1 实测水分数据验证 |
5.5.2 中国全天候0.01°土壤湿度产品验证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组合红外雷达天线(论文参考文献)
- [1]有限大频率选择表面及其在雷达罩上的应用研究[D]. 张建.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015(09)
- [2]高温透波陶瓷材料研究进展[J]. 蔡德龙,陈斐,何凤梅,贾德昌,匡宁,苗蕾,邱海鹏,王洪升,徐念喜,杨治华,于长清,张俊武,张伟儒,周延春. 现代技术陶瓷, 2019(Z1)
- [3]中国筑路机械学术研究综述·2018[J]. 马建,孙守增,芮海田,王磊,马勇,张伟伟,张维,刘辉,陈红燕,刘佼,董强柱. 中国公路学报, 2018(06)
- [4]探地雷达和红外热像仪在西藏寺院和敦煌石窟空鼓壁画保护中的应用[D]. 杨涛. 兰州大学, 2009(12)
- [5]微通道冷板流动沸腾换热特性仿真与实验研究[D]. 宗宽.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6]红外地面目标的检测、识别与跟踪技术研究及实现[D]. 宋新.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7(07)
- [7]桥梁预应力管道灌浆密实度综合检测试验研究[D]. 吴瑞. 西华大学, 2019(02)
- [8]基于IEM的裸露随机地表土壤水分反演研究[D]. 高婷婷. 新疆大学, 2010(02)
- [9]机载红外与合成孔径雷达共孔径成像系统研究[D]. 吴文达.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020(02)
- [10]基于Sentinel-1 SAR数据的表层土壤水分遥感反演[D]. 李新尧. 西北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