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贵溪崖墓所反映的武夷山地区古越族的族俗及文化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刘诗中,许智范,程应林[1](1980)在《贵溪崖墓所反映的武夷山地区古越族的族俗及文化特征》文中研究表明 1978年至1979年间,江西省考古工作者对贵溪县渔塘公社仙岩一带的春秋战国崖墓群进行了调查,并先后发掘清理了其中的十四座墓葬,共发现棺木三十七具,人骨架十六具,出土陶器、青瓷器、纺织器材、丝麻织品、乐器、木器、竹篾器等二百余件。这批种类繁多的出土文物,丰富了我们对武夷山地区古越族历史的研究资料。 (一) 春秋战国时期,今江西境分属吴、楚、越管辖,东部地区属越国。而江西的绝大部分都是古越族的活动区域。《汉书·地理志》引臣瓒说:"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
刘诗中,许智范,程应林[2](1980)在《贵溪崖墓所反映的武夷山地区古越族的族俗及文化特征》文中研究说明 一九七八年至一九七九年间,江西省考古工作者对贵溪县渔塘公社仙岩一带的春秋战国崖墓群进行了调查,并先后发掘清理了其中的十八座墓葬,共发现棺木三十九具,人骨架十六具,出土陶器、青瓷器、纺织器材、丝麻织品、乐器、木器、竹蔑器等二百余件。这批种类繁多的出土文物,使我们初步掌握了这类崖墓的实际内涵,为研究武夷山地区古越族的有关问题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张雷[3](2018)在《天门蓝印花布的技艺与文化研究》文中认为在中国长达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出现过很多举世闻名的印染技艺,不同地域的地理环境、区域文化和纺织技术水平是形成传统纺织印染风格的重要原因;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信仰风俗、文化趣味是解读传统纺织印染艺术符号意蕴的深层背景;印染背后蕴藏着的技术文化,更体现出技术水平和艺术境界之间的联系,印染文化成为地域文化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天门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于2011年列入湖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传承古代“染缬”技艺,在纹样、构图及寓意上有着鲜明的特征,这种技术工艺特征成为荆楚地区、江汉平原劳动者精神的重要载体,由此形成的艺术性和文化内涵成为天门蓝印花布区别于其他地方蓝印花布的显著特点。在古代纺织工程和中国工艺美术史上,对于中国蓝印花布的研究文献较多,对于某些地方蓝印花布(如南通蓝印花布、湖南蓝印花布、山东蓝印花布等)的研究非常多,但是学术界对天门蓝印花布的关注度明显不够。本文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对天门蓝印花布传统染织技艺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研究,以期更加客观地展示荆楚地区的传统染织技艺和染织文化。论文内容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首先对天门蓝印花布的概念及地域分布变化进行了简单阐述,对研究目的和意义进行了细致地论述。指出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在于,采用田野调查与历史文献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发掘、整理天门蓝印花布从原料到工艺、从成品到社会应用的全过程,在史实、口述、试验等基础上,力争完整地探究其概念、特征、分类、特点、价值,深入研究其工艺、技术与文化特征,挖掘荆楚地区传统印染技艺的发展历程,进一步获得天门蓝印花布的技艺、社会和文化方面的信息。接下来对天门蓝印花布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归纳。第二章介绍了天门蓝印花布的历史渊源与行业变迁,从蓝染技艺的考古线索与变化发展、防染印花技法的历史沿革、印花型版的发展变革等三个方面详细印证了天门蓝印花布历史的渊源,从兴盛与衰落两个方面介绍了天门蓝印花布行业的变迁。第三章对天门蓝印花布的技术工艺进行了介绍。重点介绍了天门蓝印花布制造的工具、工艺过程以及现代创新技术工艺。第四章对天门蓝印花布的艺术内涵和文化特征进行了概述。分别从天门蓝印花布色彩艺术、图案艺术、与其他地域蓝印花布民间工艺的比较、与荆楚地区其他民间工艺的比较以及文化特征与故事传说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第五章论述了天门蓝印花布遗存的分析及保护技术。重点是分析了天门蓝印花布遗存织物的蓝色染料及实验方法,并对蓝印花布织物传统与现代的保护方法分别进行了介绍。第六章对天门蓝印花布的创新及应用进行了展望。结合天门蓝印花布工艺特点及发展趋势,对现代创新应用提出了针对性建议;结合保护传承、文化回归、工艺创新这三个方面提出了对保护纺织类“非遗”的看法。通过研究,本文有以下新的认识:1、考证中国古代蓝染植物的相关文献。蓝印花布艺术源于植蓝制蓝,文献记载中的植蓝制蓝从夏商开始,明清以后用来染色的蓝靛才被大量制作和使用。蓝染植物并非一种,古书记载和民间称谓长期处于混杂状态。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古代文献田野调查以及植物学知识进行初步辨识,认为文献多记载的蓝草有5种,但沿用至今的只有蓼蓝、木蓝、菘蓝、板蓝4种;《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关于蓝染植物的记载与现代蓝草称谓有一定差异,即前者所谓的菘蓝、板蓝、大叶冬蓝为现在的菘蓝,后者所谓的菘蓝是现在的板蓝,两者均将现代的菘蓝记作马蓝。2、理清蓝印花布的发展脉络。在系统梳理中国蓝印花布防染印花技法历史沿革基础上,重新理顺了传统纺织品印花的分类,总结绘制出了蓝印花布的防染印花技法发展脉络图。通过对中国最早防染印花织物以及蓝白色印花织物的考辨,认为中国传统防染印花技法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东汉是从直接印花向防染印花过渡的重要转折时期;明确了蓝印花布防染技法是夹缬和灰缬衍生出的一种印花方式,与其他印花方法和印花技术有着紧密的联系;蓝印花布是中国传统纺织印花中历史最长,工艺方法最为多样的印花产品,包括蜡缬、绞缬、夹缬、灰缬等不同加工方法,现代意义上的蓝印花布是传统刮浆防染技艺的具体展现。3、探讨型版印花的起源问题。笔者与学界大多数学者持相同观点,认为江西贵溪鱼塘崖墓中发现的双面印花苎麻织物是中国已知的最早的印花织物,同时否定了《中华印刷通史》在印花型式定位上认为是漏版印制的结论,对有关学者提出的否定观点给予反驳。笔者认为,应将文献和文物相结合,并以此作为双重依据才能做出更准确的判断。从文献资料、出土的文物以及笔者挖掘的新史料证明,春秋战国时期染色和印花工艺已经发展到较高水平,该时期出现印花织物极有可能,在未发现新史料的情况下应保持纺织考古的客观性。4、提炼天门蓝印花布花版制作中的“断刀”技术。雕花漏版是印染的重要工具,天门多称漏花版为“蓝扎花”和“白扎花”,艺人善用“断刀”技术,技艺精湛。在设计时,遇到图案线条过长或弯曲弧度大的造型时,需采用“断刀”(平断刀和斜断刀)的表现手法,“断刀”的使用在于刻版艺人在前期构思时要有点、线、面的概念,可以使花样做到“笔断意连”。5、分析天门蓝印花布的图案艺术。在构图中注重画面和谐统一,恰当地运用了点、线、面;纹样工艺特点讲究求吉求利的纹样、求“满”求“全”的构图、求联求续的点线;根据图案设计多采用格律体构成法、平衡式的散点排列法、带方向的直立式的排列法、适合纹样的排列法,这些表现手法不仅是技术的凝练,也具有艺术的审美特征。天门蓝印花布纹样与楚文化(荆楚文化)、宗教文化、市井文化(乡土文化)、民俗文化等有着密切的联系,笔者认为楚文化是天门蓝印花布传统纹样的“根”和“灵魂”。基于荆州战国楚墓出土的相关纺织类文物以及与其他民间艺术的比较分析,楚文化中所呈现的对自然和生命的崇拜与浪漫主义情怀正是后来荆楚地区民间工艺传统纹样设计的灵感源泉,因此,在同一视阈下比较发现天门蓝印花布与荆楚地区诸艺术品种之间同根同源,现代设计中多呈现“荆楚遗风”。6、提出天门蓝印花布遗存织物的现代数字化保护方式。笔者探讨了数字化采集与存储技术、数字化文化复原及再现技术、数字化展示与传播技术、虚拟现实技术,认为数字化“生态”博物馆是比较完善的非遗文化、社会保护传承系统,顺应了非遗现代传承的需要,是当前最为有效的数字化保护方式,可以实现纺织类非遗织物更好的传承和保护。7、辩证看待天门蓝印花布现代服饰的创新。笔者认为天门蓝印花布是民族的产物,服饰创新应将民族的元素时尚化,将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相结合,以纵轴为脉络,突出色彩、纹样、织物、表现形式上的新变化;同时认为创新也不是无限制的,需要把握现代与传统相互“掺和”的度,使其呈现出“民族风、现代感”的自然融合。
刘诗中,许智范,程应林[4](1980)在《贵溪崖墓所反映的武夷山地区古越族的族俗及文化特征》文中研究说明 一九七八年至一九七九年间,江西省考古工作者对贵溪县渔塘公社仙岩一带的春秋战国崖墓群进行了调查,并先后发掘清理了其中的十八座墓葬,共发现棺木三十九具,人骨架十六具,出土陶器、青瓷器、纺织器材、丝麻织品、乐器、木器、竹蔑器等二百余件。这批种类繁多的出土文物,使我们初步掌握了这类崖墓的实际内涵,为研究武夷山地区古越族的有关问题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饶曦[5](2015)在《江西龙虎山崖墓出土“十三弦筝”的考察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79年江西省龙虎山崖墓中发掘了两架保存完好的十三弦筝,这两件乐器是迄今我国发现的最早的筝类乐器,该乐器的出土对研究筝的起源、形制以及演变过程等问题的学术意义,不言而喻。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该乐器便引起过音乐学界的极大关注,并得出结论认为该乐器为筝。但迄今仍有诸多文论中对此乐器定性不明,其表述也模棱两可、莫衷一是。基于此,本文拟分为三章,就龙虎山崖墓十三弦乐器到底所属何种乐器做一考探,并根据其结论所引发的相关学术问题重新审视,以求教大方。本文的第一章江西龙虎山崖墓出土概况,对十三弦筝的发掘地进行了全方位的介绍,具体分析其是在何种地理环境与社会文化中孕育而生,以及出土十三弦筝的墓葬主人地位与出土时的形制;第二章江西龙虎山崖墓出土的“十三弦筝”考察报告,笔者通过实地、实物的考察获得了较多的一手资料,再将这些来之不易的一手资料加以整理分析,并将其与所出土的弦类乐器相比较,最终确定该乐器确实属筝,再对之前学者所定义的此器构造加以重新判断;第三章“十三弦筝”对筝源考证的学术意义,结合古代文献记载与今人研究所得,认真梳理有关“筝”乐器的起源考证,再将前文中已确认为筝乐器的“龙虎山十三弦筝”纳入其中作为例证,可颠覆诸多筝源之说。最后以二重证据法将文献中记载的筝与考古出土的筝相结合,得出筝在起源过程中是以南、北两地呈平行时空状态各自发展。
张仲淳[6](1983)在《江西贵溪崖墓族属初探——兼对“干越说”质疑》文中研究指明 1978——1979年间,江西省考古工作者对贵溪县渔塘公社仙岩一带的春秋战国崖墓群进行了调查,并先后发掘清理了其中的十四座墓葬,共发现棺木三十七具,人骨架十六具,出土陶器、青瓷器、纺织器材、丝麻织品、乐器、木器、竹蔑器等二百余件。这批种类繁多的历史文物,为我们探索武夷山地区古民族的历史面貌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材料。
付琳[7](2014)在《江南地区两周时期墓葬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江南地区两周时期的墓葬遗存形制多样,文化因素构成也比较复杂,以往大家虽然意识到这一时期本区的墓葬遗存具有一些共性,却长期缺乏全面的梳理和综合的研究。本文在界定、划分墓葬类型,建立墓葬分期与编年框架的基础之上,通过对墓葬遗存所做的历时性分区研究,初步探讨了本区土著群体在族群构建与国家化进程方面的问题,对于区分吴、越墓葬以及深入认识江南地区两周时期的历史均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的主要内容可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是对本项研究的时空范围以及研究对象加以界定,对以往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进行回顾与总结,指出现有研究中的不足以及可以深入研究的问题,同时对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做简要的说明。第二部分主要是对墓葬形制的划分与研究,首先根据墓葬营建理念上的差异,将本区两周时期的墓葬遗存分为土墩墓、土墩石室遗存、竖穴土(岩)坑墓、支石墓(含大石盖墓)和崖葬遗存五大类,对各类墓葬遗存的界定标准加以明确。进而对资料相对充分的前四类墓葬遗存进行了更为细致的类型划分。而后对各类墓葬的等级差异,以及与墓葬形制相关的一些重点问题做了初步探研。第三部分主要是对随葬品进行研究,并对墓葬遗存进行分期、断代。首先通过对墓葬遗存出土典型遗物进行类型学分析,并依据层位关系归纳其演变逻辑。再根据诸类典型遗物之间的平行演变关系及共出关系,将包含这些遗物的墓葬遗存分为五期9段,比定各期、各段的年代,并考察了各期墓葬遗存在墓葬形制方面与随葬品方面的总体特征。第四部分主要是对墓葬遗存进行历时性的分区研究,并对各区墓葬的族属与国别加以推定。首先在墓葬分期的基础上,以葬俗差异作为综合指标,把江南地区两周时期的墓葬遗存划分为9区,进而考察了各区墓葬遗存在不同时期内的分布范围及其文化因素构成情况。之后结合文字史料推定了各期、各区墓葬遗存的族属与国别,初步确定了文献中的扬越、于越、干越、“闽越”、“瓯越”等族群的墓葬遗存,并对江南地区战国时期楚墓的分布特征做了简要讨论。第五部分主要是以前文的墓葬研究为基础,对本区两周时期的民族史与政治史问题进行探研。从族群构建和政治组织发展的角度对墓葬遗存的历时性分区研究成果进行重新检视,并结合对相关遗址资料及文字史料的分析,指出本区两周时期的社会形态经历了从“越族”酋邦到吴、越国家的发展历程,并对吴、越两国的立国方式、国家形态以及两国间的关系等历史问题做了尝试性的解读。第六部分是结语,主要是对以上研究的收获进行总结,并指出本文存在的不足之处。
陈琛[8](2014)在《黎锦织造工艺技术的初步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主要是从织造工艺技术的角度来研究黎族织锦。文章主要对黎锦织造工艺技术的工具及其应用进行深入分析,深入挖掘了黎锦织造工艺的提花技术和挑花技术两大原理,进一步追溯了黎锦织造工艺的历史渊源。黎锦作为一种海南传统手工艺品,一般使用腰机作为其典型织机,运用简单的织造原理将黎锦图案呈现于布料之上。黎锦一般为简单图案纹样组成,其织造工艺技术在中国纺织科学技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通过探讨、分析历史文献和田野调查等内容,总结出黎锦织造工艺技术的基本概况,以求为今后黎锦织造工艺技术的学术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这对于黎锦织造工艺技术的保护和传承、研究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正文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黎锦织造工艺的研究综述。围绕黎锦织造工艺,对前人在黎锦织造工艺方面做出的研究成果进行简单回顾;综合归纳本文的研究方法。通过对研究背景和研究方法的回顾,为理解黎锦织造工艺技术以及日后开展黎锦织造工艺方面的研究工作预备良好的基础。第一章,黎锦织造工艺技术的概说与历史回顾。首先把黎锦织造工艺技术的核心内容加以凝练,将腰机、踏板织机的织造方式以及织造顺序、腰机织具的构成、腰机的提花与挑花技术的分解应用等内容都浓缩在一起;其次回顾了织造技术的历史发展概况,从织造工艺技术产生之前的编织开始,再逐渐深入研究原始腰机技术的发展:根据新石器时代出土的原始织具证实了原始腰机技术的存在,而云南江川李家山墓地和云南晋宁石寨山古遗址考古出土的铜贮贝器中的纺织场景,又为原始织造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证据;然后界定了属于斜织机的范畴以及斜织机与其他类型织机的历史发展概况;此外,还涉及到黎族与织造活动相关的优越地理环境、民族生产禁忌与民俗传说故事。第二章,黎族的织造方式。根据黎族织造方式的不同分为三类:腰机(挑花)织造、腰机(综版提花)织造和踏板织机。腰机(挑花)织造是本章重点,以乐东县千家镇和东方市东方镇为代表描述了纱线上腰机前的整经过程,这一过程通常包括:脱棉籽→将经纱纺成棉线团→线团经过绕线架成为棉线束→染色→使用另一种绕线架(形似车架)把纱线绕成团→把线团缠于绕线架上→导纱下架并上腰机→上机整经→腰机织造。然后根据研究,对腰机织造中的三种工艺技术的工艺过程及原理进行分析,包括提花技术、挑花技术、综版提花技术,认为黎锦布料是由提花和挑花技术结合使用而产生的织物,还认为腰机所采用的织具相同,主要由绕纱棍(经轴)、导纱棍(定经棍)、分经棍、提综杆、打纬刀、梭子、卷布轴、腰带及腰力棍等部件构成,腰机织造都是运用提综杆与分经棍两者上下交替形成梭口织造而成。最后,简述了斜织机的织具以及原理等内容。第三章,以黎族个案为例详细分析织造工艺技术的工具及其应用。通过田野考察得来的织具资料详细描述了黎族腰机织具在腰机中的使用位置以及在织布中的具体操作方法。文中为织具名称标注了黎语对应的汉语拼音,这些织具包括经轴、定经棍、分经棍、提综杆、打纬刀、挑花刀、梭子、撑经木、定幅棒、卷布轴、腰带,另外,还介绍了云南的苗族、傣族、景颇族、独龙族、佤族,台湾的泰雅族,四川的彝族等其他少数民族原始织机工具的应用情况。本章还通过对海南黎族美孚方言区絣染织造和单面织造工艺、哈方言区挑花织造工艺、杞方言区综版织造工艺、赛方言区反面织造工艺的个案进行研究,展示了腰机织具上机整经和织造过程,与此同时,还介绍了织具的分布、尺度、使用情况等内容。结语,立足于本文的基础上,对本文进行归纳概括,并对黎锦技艺的发展提出建议。本文通过对历史概说、织造原理、工具应用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不仅从历史角度分析织造工艺技术,而且还通过田野实践进一步探索工艺的流程与工具的应用,全文比较真实的呈现出了黎锦织造工艺技术的全貌。
刘林,家和[9](1981)在《对贵溪崖墓时代的商榷——兼谈与越文化有关的问题》文中提出 贵溪崖墓的两次发掘,《文物》1980年第十一期《江西贵溪崖墓发掘简报》、《贵溪崖墓所反映的武夷山地区古越族的族俗及文化特征》(以下简称《崖墓》)的发表,是近年来南方考古工作上的一项重大收获,理所当然地引起了文物考古和历史学界同志们的巨大关注;两百多件各类珍贵文物
彭适凡,李放[10](1982)在《有关武夷山地区悬棺葬的几个问题》文中指出 悬棺葬是我国南方地区古代民族的一种葬式。武夷山地区的悬棺葬,早年就曾引起不少历史学和民族学者对它的注意。1973年崇安观音岩发现一具船棺后,引起了福建省考古工作者的极大重视,尔后,他们多次开展调查,进行科学清理,从而揭开了武夷山地区悬棺葬科学清理的序幕。也就是在他们的推动下,江西省的考古工作者怀着浓厚的兴趣,也对贵溪仙岩的悬棺葬进行了科学清理。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
二、贵溪崖墓所反映的武夷山地区古越族的族俗及文化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贵溪崖墓所反映的武夷山地区古越族的族俗及文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贵溪崖墓所反映的武夷山地区古越族的族俗及文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2)贵溪崖墓所反映的武夷山地区古越族的族俗及文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1、流行崖洞葬。 |
2、实行崖洞群葬。 |
3、墓中用仿铜的礼器和兵器随葬。 |
4、居住干阑式建筑。 |
5、墓葬中发现古越人“断发”习俗的迹象。 |
6、信奉蛇图腾,喜爱食用腥物。 |
(三) |
(3)天门蓝印花布的技艺与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天门蓝印花布的概念及地域分布 |
1.1.1 天门蓝印花布概念的界定 |
1.1.2 天门蓝印花布的地域分布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前人的研究与不足 |
1.3.1 中国蓝印花布的研究 |
1.3.2 现有的天门蓝印花布研究 |
1.3.3 现有天门蓝印花布研究的不足与空白 |
1.4 本文的切入点与框架 |
1.4.1 本文的切入点 |
1.4.2 本文的框架 |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方法与创新 |
1.5.1 研究的技术路线与方法 |
1.5.2 本文的创新 |
1.5.3 未来的展望 |
1.6 本章小结 |
1.7 本章参考文献 |
2 天门蓝印花布的历史渊源与行业变迁 |
2.1 天门蓝印花布的历史渊源 |
2.1.1 蓝染技艺的考古线索与变化发展 |
2.1.2 防染印花技法的历史沿革 |
2.1.3 印花型版的发展变革 |
2.2 天门蓝印花布的行业变迁 |
2.2.1 天门蓝印花布行业的兴盛 |
2.2.2 天门蓝印花布行业的衰落 |
2.3 本章小结 |
2.4 本章参考文献 |
3 天门蓝印花布的技术工艺 |
3.1 天门蓝印花布的制造工具 |
3.2 天门蓝印花布的技术工艺 |
3.2.1 染料的制作 |
3.2.2 天门蓝印花布的制作程序 |
3.3 天门蓝印花布的现代创新技术工艺 |
3.4 本章小结 |
3.5 本章参考文献 |
4 天门蓝印花布的艺术内涵与文化特征 |
4.1 天门蓝印花布的色彩艺术 |
4.2 天门蓝印花布的图案艺术 |
4.2.1 地域文化与天门蓝印花布图案艺术 |
4.2.2 天门蓝印花布图案艺术的表现手法 |
4.2.3 天门蓝印花布图案艺术的象征意义 |
4.2.4 天门蓝印花布图案艺术的应用功能 |
4.3 天门蓝印花布艺术与其他地域民间工艺的比较分析 |
4.3.1 天门蓝印花布与南通蓝印花布的比较分析 |
4.3.2 天门蓝印花布与山东蓝印花布的比较分析 |
4.3.3 天门蓝印花布与湖南蓝印花布的比较分析 |
4.3.4 天门蓝印花布与日本型版印花的比较分析 |
4.4 天门蓝印花布艺术与荆楚地区其他民间工艺的比较分析 |
4.4.1 天门蓝印花布与孝感雕花剪纸的比较分析 |
4.4.2 天门蓝印花布与老河口木版年画的比较分析 |
4.5 天门蓝印花布的文化特征与故事传说 |
4.5.1 天门蓝印花布的文化特征 |
4.5.2 天门蓝印花布的故事传说 |
4.6 本章小结 |
4.7 本章参考文献 |
5 天门蓝印花布遗存的分析及保护技术 |
5.1 天门蓝印花布遗存概述 |
5.2 天门蓝印花布遗存的保护技术 |
5.2.1 天门蓝印花布遗存织物的蓝色染料分析 |
5.2.2 天门蓝印花布织物的保护方法 |
5.3 本章小结 |
5.4 本章参考文献 |
6 天门蓝印花布的创新及应用展望 |
6.1 天门蓝印花布的创新应用 |
6.1.1 天门蓝印花布在服饰中的创新应用 |
6.1.2 天门蓝印花布在家用纺织品中的创新应用 |
6.1.3 天门蓝印花布在其他载体中的创新应用 |
6.2 天门蓝印花布的展望 |
6.2.1 天门蓝印花布的保护传承与开发现状 |
6.2.2 文化回归与天门蓝印花布产业的复兴 |
6.2.3 工艺创新与天门蓝印花布产业的复兴 |
6.3 本章小结 |
6.4 本章参考文献 |
结论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江西龙虎山崖墓出土“十三弦筝”的考察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课题研究的动机及意义 |
二、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1、与筝乐器相关的史料述略 |
2、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文论梳理 |
三、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
第一章 江西龙虎山崖墓出土概况 |
第一节 江西龙虎山崖墓介绍 |
一、地理环境与文献记载 |
二、社会文化环境 |
第二节 “十三弦筝”的考古出土概况 |
一、出土“十三弦筝”墓葬的葬式与结构 |
二、墓葬共存器物的文化内涵 |
三、与出土“十三弦筝”相关的考古发掘报告等资料记载 |
第二章 江西龙虎山崖墓出土的“十三弦筝”考察报告 |
第一节 江西龙虎山崖墓群实地考察 |
一、仿制的龙虎山崖墓“十三弦筝” |
二、M2、M3 崖墓的主人与其地位 |
第二节 龙虎山崖墓出土的“十三弦筝”原件的考察 |
一、关于此乐器是否为筝 |
二、关于此乐器是否有码 |
三、关于此乐器的首尾、正反问题 |
四、关于此乐器是采用何种木材 |
第三章 “十三弦筝”对筝源考证的学术意义 |
第一节 关于“筝”源诸说 |
一、筝源秦地说 |
二、筝源于筑 |
三、筝源于瑟 |
第二节 考古出土的筝 |
第三节 关于“十三弦筝”出土的学术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江西贵溪崖墓族属初探——兼对“干越说”质疑(论文提纲范文)
一、历史上的“干越” |
二、对贵溪崖墓族属的看法 |
1、贵溪崖墓因素非吴文化 |
2、贵溪崖墓因素非楚文化 |
3、贵溪崖墓是古越族的文化遗存 |
三、余论 |
(7)江南地区两周时期墓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时空范围与研究对象的界定 |
1.1.1 时空范围 |
1.1.2 研究对象 |
1.2 发现与研究简史 |
1.2.1 第一阶段 |
1.2.2 第二阶段 |
1.2.3 第三阶段 |
1.2.4 既往取得的成果和尚待解决的问题 |
1.3 研究思路及相关研究方法的说明 |
1.3.1 本文的研究思路 |
1.3.2 相关的研究方法 |
第2章 墓葬形制的划分及相关问题 |
2.1 土墩墓(含祭祀性遗存) |
2.1.1 内涵界定 |
2.1.2 形制划分 |
2.2 土墩石室遗存 |
2.2.1 内涵界定 |
2.2.2 形制划分 |
2.3 竖穴土(岩)坑墓 |
2.3.1 内涵界定 |
2.3.2 形制划分 |
2.4 支石墓(含大石盖墓) |
2.4.1 内涵界定 |
2.4.2 形制划分 |
2.5 崖葬遗存 |
2.6 墓葬级别划分 |
2.7 相关问题讨论 |
2.7.1 土墩墓中祭祀性遗存的形式 |
2.7.2 土墩墓中“一墩多墓”的形式 |
2.7.3 “人”字顶木椁的源流与涵义 |
第3章 随葬品研究与墓葬分期、断代 |
3.1 典型遗物的演变序列 |
3.1.1 原始瓷器 |
3.1.2 印纹硬陶器 |
3.1.3 夹砂陶器 |
3.1.4 泥质陶器 |
3.1.5 青铜器 |
3.1.6 层位学依据 |
3.2 墓葬遗存的分期与编年 |
3.2.1 期段划分 |
3.2.2 年代推定 |
3.3 各期墓葬遗存的总体特征 |
3.3.1 第一期墓葬 |
3.3.2 第二期墓葬 |
3.3.3 第三期墓葬 |
3.3.4 第四期墓葬 |
3.3.5 第五期墓葬 |
第4章 墓葬分区与族属、国别推定 |
4.1 第一期分区 |
4.1.1 A 区 |
4.1.2 B 区 |
4.1.3 C 区 |
4.1.4 D 区 |
4.1.5 E 区 |
4.1.6 F 区 |
4.1.7 G 区 |
4.2 第二期分区 |
4.2.1 A 区 |
4.2.2 B 区 |
4.2.3 D 区 |
4.2.4 E 区 |
4.2.5 G 区 |
4.3 第三期分区 |
4.3.1 A 区 |
4.3.2 B 区 |
4.3.3 E 区 |
4.3.4 G 区 |
4.3.5 H 区 |
4.4 第四期分区 |
4.4.1 A 区 |
4.4.2 H 区 |
4.4.3 I 区 |
4.5 第五期分区 |
4.5.1 A 区 |
4.5.2 I 区 |
4.6 墓葬遗存的族属与国别 |
4.6.1 A 区墓葬的族属与国别 |
4.6.2 B 区墓葬的族属与国别 |
4.6.3 C 区墓葬的族属与国别 |
4.6.4 D 区墓葬的族属与国别 |
4.6.5 E 区墓葬的族属与国别 |
4.6.6 F 区、G 区墓葬的族属 |
4.6.7 H 区墓葬的族属 |
4.6.8 I 区墓葬的族属与国别 |
第5章 墓葬为中心的民族史与政治史探研 |
5.1 从“越族”酋邦到吴、越国家 |
5.2 吴、越立国方式与国家形态的差异 |
第6章 结语 |
附图 |
附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8)黎锦织造工艺技术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黎锦织造工艺技术 |
第一节 概说 |
第二节 历史 |
第二章 织造方式 |
第一节 腰机(挑花)织造 |
第二节 腰机(综版提花)织造 |
第三节 其他织造方式 |
第三章 织造工艺技术的工具及其应用 |
第一节 工具的种类 |
第二节 工具的应用 |
第三节 关于工具的分析(分布、尺度、使用习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对贵溪崖墓时代的商榷——兼谈与越文化有关的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对崖墓时代的几种主要看法 |
(二)我们对贵溪崖墓时代探索的主要立论 |
一、崖墓出土器物,充分说明了它的时代。 |
二、江苏等地土墩墓的分期断代,为印证崖墓的年代和探索其渊源关系,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
三、从贵溪崖墓出土陶瓷器几何形拍印纹样方面分析。 |
四、如果认定贵溪崖墓的族属是为十越,那末这正与文献记载相合,崖墓的下限只能在春秋晚期。 |
五、与此相关的两个问题: |
四、贵溪崖墓所反映的武夷山地区古越族的族俗及文化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贵溪崖墓所反映的武夷山地区古越族的族俗及文化特征[J]. 刘诗中,许智范,程应林. 文物, 1980(11)
- [2]贵溪崖墓所反映的武夷山地区古越族的族俗及文化特征[J]. 刘诗中,许智范,程应林. 江西历史文物, 1980(04)
- [3]天门蓝印花布的技艺与文化研究[D]. 张雷. 东华大学, 2018(10)
- [4]贵溪崖墓所反映的武夷山地区古越族的族俗及文化特征[J]. 刘诗中,许智范,程应林. 江西贵溪崖墓发掘简报, 1980(S1)
- [5]江西龙虎山崖墓出土“十三弦筝”的考察与研究[D]. 饶曦. 上海师范大学, 2015(11)
- [6]江西贵溪崖墓族属初探——兼对“干越说”质疑[J]. 张仲淳. 江西历史文物, 1983(02)
- [7]江南地区两周时期墓葬研究[D]. 付琳. 吉林大学, 2014(09)
- [8]黎锦织造工艺技术的初步研究[D]. 陈琛. 南京大学, 2014(08)
- [9]对贵溪崖墓时代的商榷——兼谈与越文化有关的问题[J]. 刘林,家和. 江西历史文物, 1981(01)
- [10]有关武夷山地区悬棺葬的几个问题[A]. 彭适凡,李放. 民族学研究第四辑,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