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铁路局系统各局行车安全科技成果摘登(论文文献综述)
韩富强[1](2021)在《基于全流程的铁路技术规章协同管理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铁路技术规章是行车组织、客运组织、货运组织和设备运用维护的制度基础。近年来,中国铁路已经建成世界上现代化的铁路网和最发达的高铁网,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铁路网和运输体系。为管好经营好世界一流的铁路网,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集团)必须加强对铁路技术规章的高质量管理。国铁集团作为一家超大规模网络型企业,运营场景和外部环境极为复杂,需要管理的技术规章数量多、规模大、体系结构复杂。同时,中国铁路实行国铁集团、铁路局集团公司和站段三级管理机制,不同层级的主体对技术规章的管理目标存在显着差异甚至冲突,而且铁路运营管理涉及机务、车务、工务、电务、供电、车辆等不同专业,各专业在规章管理过程中也有各自的特点和利益诉求,因此,如何科学系统地管理超大规模网络型、多层级、动态化、复杂系统特征明显的中国铁路技术规章,在世界上无现成的经验可以直接借鉴,在理论层面也属于研究的前沿和薄弱环节。本论文在深入分析铁路技术规章管理现状的基础上,从全流程的角度,将系统论、博弈论、系统动力学等系统理论引入铁路技术规章协同管理研究,研究铁路技术规章制定和监管机制,分析了铁路技术规章宣贯的优化,构建铁路技术规章管理综合评价体系,为推动铁路技术规章管理的改革,落实技术规章管理的规范性、高效性、有序性和协同性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撑。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结论是:(1)铁路技术规章管理系统优化。构建了铁路技术规章管理系统框架,分析了系统框架的管理主体、管理对象、管理流程等内容,结合调研,归纳总结出铁路技术规章协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指出铁路技术规章协同管理的关键环节,分别是制订、监管、宣贯和综合评价。(2)铁路技术规章制定过程优化。归纳总结了铁路技术规章制定流程及模式,阐述了铁路技术规章制定中的“囚徒困境”窘境,并通过构建博弈模型,对无专业部门牵头和有专业部门牵头两种不同条件下铁路技术规章制定的行动博弈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包括科学设置专业部门“不合作”策略的惩罚金额,及时向“合作”专业部门通告“不合作”专业部门信息;充分利用国铁集团、铁路局集团公司以及站段议事协调机构;鼓励专业部门树立长远和大局意识,摆脱短期利益思维等铁路技术规章制定的协同策略。(3)铁路技术规章监管模式改进。构建了纯策略和混合策略的铁路技术规章监管博弈模型,对国铁集团、铁路局集团公司、站段这三个主体在监管过程中的博弈进行分析,并构建了技术规章监管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系统仿真,探讨了各因素对监管的影响程度,结论是国铁集团在加大技术规章监管力度时,站段落实技术规章就趋于认真,但带来了监管成本的增加;当国铁集团和铁路局集团公司为降低监管成本而放松监管时,站段倾向于简单执行;当国铁集团和铁路局集团公司加大对站段的奖励力度时,站段也倾向于认真执行。并据此提出技术规章监管优化措施。(4)铁路技术规章宣贯优化。设计并实现了铁路技术规章宣贯平台以优化铁路技术规章宣贯流程,采用Petri网方法计算出宣贯平台对铁路技术规章宣贯流程优化的成效,即国铁集团技术规章宣贯流程提效66.7%,铁路局技术规章宣贯流程提效46.2%。(5)铁路技术规章管理综合评价优化。基于全生命周期管理理论,采用AHP方法构建了铁路技术规章管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包括国铁集团、铁路局集团公司和铁路站段在内的不同评价对象分别进行了铁路技术规章管理的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分析表明:技术规章管理办法是提升技术规章管理规范性的重要途径;计划管理是否合规直接影响国铁集团层级技术规章制修订发布合规性;技术规章起草管理是否合规是影响铁路局集团公司及站段层级技术规章制修订发布合规性的重要因素;(4)技术规章宣贯常态化是保证技术规章宣贯有效落实的重要支撑;技术规章监管评价常态化是实现技术规章监管评价有效的重要手段;铁路应建立从上至下、相互补充的技术规章管理评价机制。本论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1)基于动态博弈理论构建了铁路技术规章协同制定动态博弈模型,对无专业部门牵头情景下采用针锋相对战略或者冷酷战略的铁路技术规章制定重复博弈和有专业部门牵头情景下的完全信息和完全但不完美信息的铁路技术规章制定动态博弈进行求解,验证了铁路技术规章协同制定的可行性,并提出了铁路技术规章能够协同制定的前提条件。(2)构建了基于混合策略的国铁集团、铁路局集团公司与铁路站段间的三方监管博弈模型和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系统仿真,分析得出铁路技术规章有效监管的条件和相关因素对技术规章监管的影响程度,有效地破解了国铁集团、铁路局集团公司与站段间的三方监管的博弈难题。(3)构建了基于全生命周期的铁路技术规章管理综合评价体系,通过对国铁集团、铁路局集团公司和铁路站段的差异化评价,为各级管理主体精准评估自身技术规章管理能力和科学考核下级单位技术规章管理水平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用工具。
邱铁鑫[2](2020)在《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余年来,中华民族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着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彰显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新中国的成立,使原本带有“铁路弱国”枷锁的中华民族有了朝着“铁路大国”“铁路强国”迈进的坚实基础。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铁路逐步实现了由落后于世界、到追赶世界、再到走在世界前列的历史性飞跃。在此过程中,中国大地上形成了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铁路文化,这些文化蕴含于新中国铁路的历史发展逻辑之中,不仅影响着新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走向,对于中国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深刻影响和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及思想观念的现代工业文明成果,铁路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近代中国一大批仁人志士的关注,形成了一系列关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论述,构成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事业的思想渊源。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关于铁路建设相关论述、传承铁路人创造的革命文化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国情,充分发挥了铁路文化在发展经济、巩固国防、稳定社会、改善民生、转变民风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了中国铁路的大发展,促进了铁路文化建设事业的繁荣兴盛。习近平同志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新中国铁路文化事业的发展,反映了中国铁路自觉—自立—自强—自信的历程,更从侧面彰显出了中华民族走向文化自信的发展逻辑,是中国人民文化自信史的缩影。论文通过研究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问题,可以看到关乎新中国经济建设、文化发展、社会变迁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逐步坚定文化自信的全局性问题;可以看到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作用的伟大实践。从文化自信的视角探究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回答新中国铁路文化是什么、其建设的内容有哪些、体现了什么样的价值以及怎样建设新时代铁路文化等理论和现实问题,对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有着重要意义。立足于此,在文化自信的视域下,探究新中国铁路文化的内涵、特征、功能等基础理论问题,理顺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并重点梳理铁路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以及行为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从物质承担、价值内核、制度保障和形象展现四个层面阐释新中国铁路文化何以自信:一、铁路物质文化是铁路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具有以物质为载体的显着特点,与人类在铁路领域进行生产生活的实践联系得最为紧密,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在铁路领域进行实践活动所创造的最直观的成果。从铁路建筑文化建设和收藏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对新中国铁路物质文化建设进行了探究,反映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物质成果。二、铁路精神文化是铁路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精神实质,是人类在铁路领域长期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基本理念、思维方式、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共同目标、精神风貌以及文艺作品等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精神文化理念,它彰显了铁路文化的价值内核。从铁路精神、铁路文艺、铁路思想政治工作等三个方面梳理了新中国铁路精神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凸显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三、铁路制度文化作为铁路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既是铁路物质文化的工具,又是铁路精神文化的产物,还是铁路行为文化的本质体现。它既不是纯物质形态的,也不是纯精神形态的,更不是纯行为形态的,而是一定的物质文化活动、一定的精神文化活动和一定的行为文化活动相结合的综合系统。从新中国铁路法规制度建设、铁路体制建设和铁路党建工作制度建设等方面理顺其脉络,总结其经验,揭示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制度因素和路径选择。四、铁路行为文化并不能与铁路企业文化划等号,它是铁路管理理念、精神风貌、经营态度、职工文化活动等文化因素的动态体现,也是铁路所塑造的精神状态、价值观念的折射,更是展示铁路形象的重要文化因素。从安全文化建设、服务文化建设和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三个方面呈现了新中国铁路行为文化建设的丰富内容,展示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良好形象。在总结70余年来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及其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探讨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原则、具体举措以及在建设过程中如何更加坚定文化自信,使中国铁路不仅有“速度”,而且更加有“深度”。进而,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推动中国铁路文化的国际传播;在“交通强国”的战略目标下,助力新时代铁路软实力建设。
高雅[3](2019)在《内蒙古铁道国际旅行社旅游专列产品开发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中国经济稳步发展,社会大众的消费观念产生巨大变化,第三产业逐渐走入大众视野,旅游业已经一跃成为世界第三大产业。伴随国家“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推行,人民闲暇时间和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国内旅游继续以高速增长,国际旅游市场也持续走高,旅游消费的普及已经成为趋势。内蒙古自治区地位位置独特,自治区政府率先出击,积极顺应经济繁荣,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力度,对旅游发展模式进行了重组改良,旅游服务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内蒙古旅游业呈现出发展迅猛的态势,已变成内蒙古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了飞速实现旅游业跨越式发展,内蒙古旅游业的综合带动作用逐渐增强,旅游业开放程度不断提升。为“十三五”实现旅游业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也必将为铁路旅游专列开行提供良好机遇。内蒙古铁道国际旅行社作为呼和浩特铁路局集团公司下属的专业旅行社,想要在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价格战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尽快适应市场的需求变化,内蒙古铁道国际旅行社对旅游专列产品的开发已经迫在眉睫。本文先以旅游专列的发展历程为借鉴,分析内蒙古铁道国际旅行社现有旅游专列特点,找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采用了调查问卷的方式分析了消费者需求,利用VRIO模型对内蒙古铁道国际旅行社经营资源及应用能力进行全面分析。从市场定位、市场选择、产品开发、产品定价、产品品牌价值塑造、产品服务升级、产品整合传播七个方面对旅游专列产品开发展开论述。最后以建立体制机制、内部人员培训、优化组织开行方案等作为旅游专列产品开发策略的保障措施。内蒙古铁道国际旅行社旅游专列的资源优势明显,市场潜力巨大,开发专列产品可以帮助企业挖掘核心竞争力,并使其品牌优势不断扩大,以此来牢固树立品牌形象,维系客户忠诚,扩大市场份额,最终实现内蒙古铁道国际旅行社的快速成长及持续发展。
胡丽丽[4](2018)在《高速铁路司机认知能力与安全绩效的关系研究 ——以安全氛围为调节变量》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铁路“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尘埃落定,我国高铁发展又迎来新的征程与机遇。预计到2020年,高铁运营里程将达到3万公里。作为高铁安全运行的“主力军”,高速铁路司机在面对高铁快速发展、技术更新换代迅速、安全运营任务增加等情况下,良好的心理素质及认知能力是确保其安全驾驶列车、保证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基于此,本文以高速铁路司机为研究对象,对认知能力、安全氛围与安全绩效的影响作用进行研究和探讨。本文以高速铁路司机为研究对象,从实证角度探析该群体的认知能力整体水平和内容结构,厘清认知能力整体及各维度对安全绩效的影响,验证安全氛围在认知能力与安全绩效关系间的调节作用,为高速铁路司机和各局集团公司提供个人和组织方面的认知能力管理参考,提出提升认知能力、促进安全绩效的建议。本文在理论研究基础上,通过对认知能力、安全氛围、安全绩效及高速铁路司机(普通列车司机)等相关文献的梳理与总结,确定高速铁路司机认知能力测量方式、安全绩效、安全氛围测量问卷。在实地调研获取原始数据后,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探究高速铁路司机认知能力对安全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认知能力对安全绩效起到正向预测作用,且注意力、复杂反应能力、学习能力、记忆力与作业稳定性对安全绩效起到正向预测作用,但速度预测对安全绩效不存在预测作用。安全氛围调节作用验证中,安全氛围在整体认知能力与安全绩效关系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在认知能力各维度与安全绩效关系中,仅有注意力、复杂反应能力与安全绩效关系中起到调节作用。最后,本文结合实证分析结果,从司机层面提出改善认知能力的对策建议,即重视认知能力的提升与保持、提高安全氛围感知、提升自我调节能力。从组织层面提出优化高速铁路司机认知能力、安全绩效的对策建议,即能力倾向的人-岗匹配、在岗管理、提升安全氛围及定期心理疏导。
门瑢[5](2017)在《基于“资源流—价值流”的我国铁路会计信息质量优化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着我国铁路产业的快速发展,铁路网规模持续扩大,铁路业务、技术和管理不断创新。新形势下铁路行业固有属性和非固有属性对铁路会计信息质量形成了重大影响,出现了"严格按照铁路会计规范提取会计信息,铁路会计信息真实性和决策有用性低"的会计信息悖论现象。铁路统一调度指挥和复杂的成本收益分辟困难,以及传统铁路管理体制,铁路运输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更加复杂。在"十三五"国企改革和高铁"走出去"战略重大背景下,铁路运输企业需要进一步开展市场化改革,创新投融资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这都对铁路运输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相关文献主要涉及三个主题:一是铁路产业技术经济文献,主要针对铁路产业及铁路运输企业的公益性、网络经济、资产专用性、集中统一调度指挥、复杂的生产与管理界面等特征展开研究;二是铁路会计信息质量文献,主要运用会计目标理论、信息不对称及信号传递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等理论,从一般性理论和方法视角针对铁路运输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受托责任和决策有用两个方面展开研究;三是元素流和价值流文献,主要结合特定产业生产工艺流程的"元素流——价值流"分析框架对物质和价值流转进行分析。本文立足已有研究成果,力图回答如下几个问题:铁路产业具有什么样的固有属性和非固有属性?基于铁路产业特殊技术经济特征的"铁路资源流—价值流"如何反映铁路资产价值及会计信息流动?铁路产业属性对会计信息质量影响的作用机理和实现路径是什么?本文以"铁路资源流——价值流"为基础,结合铁路产业基本属性和生产流程分析,以铁路运输会计信息生成过程为主线,按照"铁路产业属性——资源价值流——会计信息质量"的逻辑思路,采用铁路生产和工艺流程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对铁路会计信息质量"资源流——价值流"形成机理、固有属性与非固有属性对铁路会计信息质量的传导机制,以及铁路运输会计信息质量优化路径展开系统性研究,并针对铁路关联交易、专用性资产、货运收入清算、运输成本清算等四个重点领域展开研究,得到主要结论如下:第一,铁路产业特征对铁路会计信息质量的受托责任和决策有用产生重大影响。铁路产业具有固有属性和非固有属性两个方面的技术经济特征,其中,固有属性包括网络经济性(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资产专用性、公益性、自然垄断性等方面,非固有属性包括调度指挥集中统一、财务清算、会计分级核算、预算管理等方面。铁路产业属性深刻影响了铁路会计信息产生的制度环境和会计规程,从而形成对铁路会计信息质量的系统性和局部性影响。特别地,我国铁路产业集中调度指挥和按照铁路行业特有会计规则核算的成本收入清算体系对会计信息质量产生了重大影响。第二,论文构建了"铁路产业属性——铁路资源价值流——会计信息质量"机理分析系统,建立了"铁路资源流——价值流"的铁路价值流和信息流的传导机制、"铁路资源价值流——会计信息,,会计信息生成机制、"铁路产业属性——会计信息质量,,的决定机制。立足铁路运输生产和工艺流程分析,分析了铁路行业公益性、铁路行业大管理跨度和复杂生产过程、铁路行业统一的会计制度、具有行业特征的铁路行业会计标准、铁路管理体制机制对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传导与作用。第三,铁路会计信息质量优化路径包括:建立铁路生产要素交易市场(价格发现市场),设置专用资产交易市场,完善铁路会计准则、会计规程和会计操作规范;优化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各环节;有效加强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监控等内控要素;采用云计算、大数据和信息系统等会计技术等,从而提高铁路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相关性、可比性、谨慎性、透明度等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第四,针对铁路关联交易、专用性资产、货运收入清算、运输成本清算等四个重点领域的研究表明,铁路网络性基础产业(Industry with Network Characteristics)的固有属性是影响铁路关联交易、专用性资产、货运收入和运输成本清算会计信息质量的根本原因。为提高铁路会计信息质量,要重点解决如下问题:委托运营模式下关联交易定价不合理,信息披露不透明等;专用性资产主要存在估值难、无形资产确认不充分等;货运清算收入存在清算单价不合理;成本核算比较粗放、预算管理下存在着盈余管理等问题。本文建立了"铁路产业属性——铁路资源价值流——会计信息质量"机理系统,探究了基于铁路产业属性和生产工程流程的会计信息质量传导机制与实现路径,评价了我国铁路会计信息质量水平,为改善我国铁路产业会计信息质量理论和实际操作体系提供了新的视角,为中国铁路产业改革和国家战略实施提供了理论支持。
李卫[6](2012)在《北京铁路局科研所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铁路改革的深化和铁路技术装备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北京铁路局科研所面临诸多困难:如中国加入WTO后铁路市场开放程度的增加、国际大企业的进入、国内民营科技企业的异军突起、国有企业在体制和制度上的禁锢、企业自身存在的不足等等。由于存在上述困难,本文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试图为企业克服这些困难提供一些解决方案。首先,采用PEST分析方法,对企业面临的政治环境、宏观经济环境和运输行业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科技环境等进行分析得到北京铁路局所处的宏观环境背景。然后,通过对北京铁路局所在行业的行业竞争结构以及产业的内部结构进行分析,得到其在以后发展过程中的外部环境条件,然后通过对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财通内部因素评价法对企业资源及企业能力进行分析,得到其在发展过程中的内部条件,并采用SWOT分析方法提出企业的发展战略,并采用定量战略计划矩阵方法对所提战略进行选择,并确定企业使命,制定战略目标。其次,通过对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和管理模式进行创新,采用薪酬绩效管理方法,通过科技创新战略的实施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所选战略的有效实施,最后,对所实施结果进行总结。综上所述,本文主要是通过对北京铁路局科研所所面临的宏观环境进行分析,并根据北京铁路局科研所在整个行业中所面临的竞争以及其自身条件进行剖析,最后进行SWOT分析,给出相关战略并对其进行实施,并通过薪酬绩效管理对战略实施结果进行评价。
李沛霖[7](2012)在《抗战前南京城市公共交通研究(1907-1937)》文中研究说明“历史证明,公共交通是效率最高的交通方式。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在经历了痛苦曲折之后,都毫无例外地选择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政策”。而抗战前南京公共交通行业的发展如火如荼,顺应并促进了近代城市化进程。据此研究,笔者以为理论及现实意义兼具。第一章概述了公共交通诞生前的南京城市发展背景。从城市的地理、政治、历史及人口等社会角度,对城市工商业、邮电业及金融业等经济领域进行观察;由城市的水、陆交通工具的变迁延伸至公共交通的萌现。第二章分析了城市最早公共交通——市内铁路的运营情况。其中,由该铁路的源起,来探讨其管理层面,如组织人事、员工薪酬及设备管理等;再通过对行车概况、票制、拓展事业及营业收支等方面的史料呈现,将其在定都前后的经营状况做比较,探明其之后入不敷出的诱因。第三章研究了公共汽车业的运营。文中概述了其发展外因——城市道路建设;继而描述了自肇始至战前,各公共汽车公司的运营境况;随后对1930年代我国最大的商办公共汽车公司——江南,做了个案分析,通过罗列公共汽车业面临的各种挑战(以公共汽车与电车的对决实例),揭示其完胜之道。第四章介绍了公共交通其他工具的运营。其中,对出租汽车业的票制、车辆及经营史实资料展开分析,对人力车业的票制、车辆、营业等进行探析,甚而对人力车夫的工作、生活等状态,马车业的票制、车辆及营业作描述,以期呈现公共交通业的多元化态势。第五章阐述了公共交通与城市化进程的关系。第一,公共交通满足人口需求、均衡人口分布及促进人口流动等,表明其与城市人口的良好互动;第二,以公共交通业所缴纳的车捐为主线,探讨其为战前南京城市财政收入所做的巨大贡献;第三,从订立交通法规、加强车辆管理、强化人员训验及改进交通设备等方面,阐述公共交通业促进了城市管理;第四,时间观念的强化、城市意识的推进及生活质量的提升等,显示出公共交通改变了城市生活。最后,本文将南京公共交通与战前国内城市公共汽车业进行对比,发掘南京所在坐标:观察南京公共交通工具间如何博弈并角出终局;将公共交通对南京近代城市化进程的影响程度做出适当量化并探析,以结文。
张国安[8](2012)在《铁路工程项目技术创新动力机制及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铁路建设事业快速发展,技术创新取得显着成效。铁路工程项目作为技术创新的前沿阵地和应用载体,是我国铁路技术创新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研究铁路工程项目技术创新动力机制及实现路径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分析铁路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技术创新的动力影响因素,构建技术创新动力系统的仿真模型,研究提升项目技术创新动力的实现途径,以实现铁路工程项目技术创新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分析了铁路工程项目技术创新的特点,总结铁路工程项目技术创新在资金、人才、组织和协作方面的障碍与不足,从参与方的识别与需求分析、参与方动力因素、环境动力因素等方面阐述了铁路工程项目技术创新的动力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铁路工程项目技术创新动力系统模型,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技术创新动力系统的运行过程进行模拟仿真,采用因果回路图分析技术创新动力系统的内部构成,运用存量流量图探寻影响技术创新动力的关键因素和主导回路,为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构建和运行提供理论依据。通过铁路工程项目技术创新动力机制内涵与要素分析,建立了项目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模型,并通过阐述三大核心子机制目标、主体、功能及运行,确保工程项目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有效运行。通过分析激励约束的资源、环境要素及激励约束主体客体,阐述激励约束机制的功能及其运行实现;通过分析协同合作的目标及流程,阐明作为主导方的业主与作为实施方的承包方、科研单位及高校的协同合作机制的组织构架及运行保障;通过分析技术创新的利益表现形式及各方利益获取方式,运用博弈方法分析构建基于Shapley值和基于MCRS法的合作收益分配模型,结合熵权法建立项目技术创新利益分配方法,归纳总结出具体举措和可行方案。最后,以XG铁路工程项目为例,从其技术创新管理实际经验中总结提炼铁路工程项目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实践运用与成效,验证理论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庞克学[9](2012)在《深圳远望谷公司射频识别产品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微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射频识别技术作为物联网产业链核心部分,已备受关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深圳远望谷率先涉足该行业,经过多年发展,远望谷己成为行业代表,本文主要从营销策略方面对该公司进行深入研究。第一章绪论部分,分析远望谷射频识别产品研究现状及背景,并阐述远望谷公司营销策略研究意义。另外,本章篇末还从公司背景、组织及发展等方面对远望谷公司进行介绍,为后面研究公司营销策略打下基础。第二章分析远望谷公司产品营销现状及市场,利用相关营销理论方法,从政治法律、经济、社会文化及技术环境四方面宏观分析;从射频识别产品国铁市场、企业铁路市场及潜在行业市场三方面进行微观分析。第三章是对远望谷公司市场竞争环境和态势分析,运用波特五种竞争力量模型,分析RFID产业环境中的竞争力量。结合SWOT分析法,对公司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第四章为本文核心组成部分,全方位设计远望谷公司营销策略,首先从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和定位进行论述,理清市场营销策略选择思路。其次,运用4P营销理论,从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进行远望谷公司市场营销策略规划和设计。最后,综述了营销策略的实施效果。第五章从营销策略保障举措进行设计,重点对营销体系组织架构和管理机制两个方面进行规划,确保营销策略的实施效果。第六章,通过对远望谷营销策略的分析研究,总结了从事RFID企业所需要的策略,以及面对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思路。综上所述,作为行业代表,远望谷战略、企业文化等各方面都值得借鉴,尤其是市场营销策略更是具有深入研究意义。
史志成[10](2011)在《浙赣线提速改造Z-8标项目质量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在和平的国际环境和高速发展的国内经济形式,使我国的铁路建设进入了一个黄金机遇期,国家制定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建设投资大,同时为赶上发达国家铁路技术装备的先进水平,铁路建设的标准不断提高。在任务很重时间又紧的情况下如何保证工程质量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课题。本文首先阐述了选择浙赣线提速改造Z-8标项目质量管理研究的意义,介绍了国内外相关管理现状。其次介绍了浙赣线提速改造Z-8标项目质量管理的基本情况,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调查不细,质量职责不够详细、全面,质量管理制度少,施工人员的质量素质高低不一,各项工程施工过程质量管理不到位,质量信息重视程度不高,没有采用质量控制工具去及时发现施工时的质量问题,质量保证措施少,对持续改进的作用认识不足。然后遵循项目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对Z-8标质量管理进行改进分析,改进了浙赣线提速改造Z-8标的质量管理。具体改进内容:详细的现场调查,细致的质量管理规划,加大项目部各方人员质量素质的培养,管理中重视质量信息的利用和质量控制方法的应用,健全质量保证措施,正确认识项目质量经济,形成项目质量管理持续改进的机制。由于本文主要针对一个已完工项目进行的质量管理研究,而项目是一次性、单件性和多变性的,每个项目都有自身的特点,因此,论文只是根据Z-8标项目情况应用了管理学中一部分知识。管理学发展到今天,内容已十分丰富,做为施工企业的技术管理人员,应不断学习,在今后的项目质量管理中不断应用和实践,促使本单位的质量管理在持续改进中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二、铁路局系统各局行车安全科技成果摘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铁路局系统各局行车安全科技成果摘登(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全流程的铁路技术规章协同管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问题提出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系统论 |
2.1.2 博弈论 |
2.1.3 系统动力学 |
2.1.4 系统评价 |
2.2 铁路技术规章研究现状 |
2.2.1 铁路技术规章体系优化研究 |
2.2.2 铁路技术规章特性和内容研究 |
2.3 铁路技术规章管理研究现状 |
2.3.1 铁路技术规章管理实践研究现状 |
2.3.2 铁路技术规章管理的博弈分析现状 |
2.3.3 铁路技术规章管理的系统动力学分析现状 |
2.3.4 铁路技术规章管理的评价研究现状 |
2.4 研究评述 |
2.5 本章小结 |
3 铁路技术规章协同管理机制研究 |
3.1 铁路技术规章管理概述 |
3.1.1 铁路技术规章管理概念 |
3.1.2 铁路技术规章管理框架 |
3.2 铁路技术规章管理现状分析 |
3.2.1 铁路技术规章的管理主体 |
3.2.2 铁路技术规章的管理流程 |
3.2.3 铁路技术规章体系 |
3.3 铁路技术规章协同管理机制分析 |
3.3.1 铁路技术规章管理的特征 |
3.3.2 跨专业的铁路技术规章协调机制 |
3.3.3 跨层级的铁路技术规章监管机制 |
3.4 铁路技术规章协同管理问题分析 |
3.4.1 铁路技术规章制定不协同 |
3.4.2 铁路技术规章监管不到位 |
3.4.3 铁路技术规章宣贯不及时 |
3.4.4 铁路技术规章协同管理关键环节 |
3.5 本章小结 |
4 铁路技术规章协同制定机制研究 |
4.1 铁路技术规章制定及其困境 |
4.1.1 铁路技术规章制定流程 |
4.1.2 铁路技术规章制定模式 |
4.1.3 铁路技术规章制定困境 |
4.2 铁路技术规章协同制定博弈分析 |
4.2.1 铁路技术规章协同制定机制构建 |
4.2.2 无专业部门牵头的铁路技术规章制定行动博弈分析 |
4.2.3 有专业部门牵头的铁路技术规章制定行动博弈分析 |
4.2.4 铁路技术规章协同制定策略 |
4.3 铁路技术规章协同制定案例分析 |
4.3.1 案例来源 |
4.3.2 案例博弈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铁路技术规章协同监管机制研究 |
5.1 铁路技术规章监管关系分析 |
5.2 铁路技术规章监管博弈分析 |
5.2.1 纯策略监管博弈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
5.2.2 混合策略监管博弈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
5.3 铁路技术规章监管博弈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
5.3.1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构建 |
5.3.2 系统仿真与结果分析 |
5.4 铁路技术规章监管博弈的应用 |
5.4.1 监管措施的改进 |
5.4.2 监管效果的提升 |
5.5 本章小结 |
6 铁路技术规章宣贯优化研究 |
6.1 铁路技术规章宣贯现状分析 |
6.1.1 铁路技术规章宣贯现状分析 |
6.1.2 铁路技术规章宣贯流程分析 |
6.2 铁路技术规章宣贯平台的分析与实现 |
6.2.1 铁路技术规章宣贯平台需求分析 |
6.2.2 铁路技术规章宣贯平台设计 |
6.2.3 铁路技术规章宣贯平台应用效果及优化策略 |
6.3 基于宣贯平台的流程优化分析 |
6.3.1 铁路技术规章宣贯流程优化 |
6.3.2 基于Petri网的宣贯流程优化效果分析 |
6.4 小结 |
7 铁路技术规章管理综合评价研究 |
7.1 铁路技术规章管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7.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7.1.2 指标体系构建 |
7.2 铁路技术规章管理综合评价方法和模型 |
7.2.1 数据转换与标准化处理 |
7.2.2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7.2.3 综合评价分析 |
7.3 铁路技术规章管理综合评价实证分析 |
7.3.1 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 |
7.3.2 国铁集团技术规章管理综合评价分析 |
7.3.3 铁路局集团公司技术规章管理综合评价分析 |
7.3.4 铁路站段技术规章管理综合评价分析 |
7.3.5 铁路技术规章管理评价结果综合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和创新点 |
8.1.1 主要研究结论 |
8.1.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8.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铁路技术规章管理综合评价指标权重问卷 |
附录B 铁路技术规章管理综合评价指标权重问卷结果 |
附录C 国铁集团技术规章管理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D 铁路局集团公司技术规章管理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E 铁路站段技术规章管理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F 铁路技术规章管理综合评价调查问卷结果 |
附录G AHP 及最终得分计算核心代码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境)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境)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目标、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思想渊源与指导思想 |
2.1 近代中国铁路倡导者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1 盛宣怀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2 詹天佑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3 梁士诒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4 孙中山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5 张嘉璈的铁路建设思想 |
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铁路观 |
2.2.1 马克思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2.2 恩格斯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2.3 列宁、斯大林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3 中国共产党人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1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2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3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4 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5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论述 |
第3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基础理论探析 |
3.1 基本概念界定 |
3.1.1 文化 |
3.1.2 铁路文化 |
3.1.3 新中国铁路文化 |
3.1.4 文化自信 |
3.2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结构、特征与功能 |
3.2.1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结构 |
3.2.2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特征 |
3.2.3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功能 |
3.3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异同比较 |
3.3.1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共同点 |
3.3.2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不同点 |
3.4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历程彰显文化自信 |
3.4.1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内涵 |
3.4.2 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 |
第4章 反映文化自信物质成果的新中国铁路物质文化建设 |
4.1 新中国铁路建筑文化建设 |
4.1.1 有着鲜明时代印记的车站文化建设 |
4.1.2 展现深刻时代价值的铁道文化建设 |
4.2 新中国铁路收藏文化建设 |
4.2.1 有着卓越历史贡献的铁路机车 |
4.2.2 有着特殊历史回忆的铁路车票 |
4.2.3 有着重要历史价值的铁路纪念章(碑) |
第5章 彰显文化自信价值内核的新中国铁路精神文化建设 |
5.1 新中国铁路精神生产 |
5.1.1 革命斗争精神的传承 |
5.1.2 铁路建设精神的彰显 |
5.2 新中国铁路文艺创作 |
5.2.1 难以消解的文化矛盾心理 |
5.2.2 浓郁的红色文化气息 |
5.2.3 多样性的铁路文艺表达 |
5.3 新中国铁路思想政治工作 |
5.3.1 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 |
5.3.2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育爱国精神 |
5.3.3 加强思想政治宣传,增强思想性和政治性 |
5.3.4 加强路风教育,展现“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 |
第6章 体现文化自信制度保障的新中国铁路制度文化建设 |
6.1 新中国铁路法规制度建设 |
6.1.1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铁路法制建设 |
6.1.2 改革开放到新时代以前的铁路法制建设 |
6.1.3 新时代的铁路法制建设 |
6.2 新中国铁路体制建设和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
6.2.1 新中国铁路体制建设 |
6.2.2 新中国铁路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
第7章 塑造文化自信良好形象的新中国铁路行为文化建设 |
7.1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 |
7.1.1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理念 |
7.1.2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实践 |
7.2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 |
7.2.1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理念 |
7.2.2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实践 |
7.3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 |
7.3.1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意义 |
7.3.2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实践 |
第8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及新时代建设路径探析 |
8.1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 |
8.1.1 国家建设的动脉 |
8.1.2 时代精神的表征 |
8.1.3 释放人情的场域 |
8.1.4 国际舞台的名片 |
8.1.5 中国故事的素材 |
8.2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路径 |
8.2.1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原则 |
8.2.2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几点举措 |
8.3 创造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新辉煌以增强文化自信 |
8.3.1 注入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底气 |
8.3.2 “一带一路”倡议下推动中国铁路文化的国际传播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博览轨迹”——铁路文化的实地考察 |
附录2:近代中国铁路车站文化略谈 |
附录3:改革开放以来部分铁路文学杂志创刊表 |
附录4:新中国铁路安全主要法规名录表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
(3)内蒙古铁道国际旅行社旅游专列产品开发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相关研究综述 |
2.1 产品开发策略相关理论 |
2.1.1 TPC理论 |
2.1.2 旅游产品开发理论 |
2.1.3 “VRIO”模型 |
2.2 研究综述 |
2.2.1 国外研究综述 |
2.2.2 国内研究综述 |
2.3 旅游专列发展历程 |
2.3.1 世界旅游专列 |
2.3.2 中国旅游专列 |
第三章 内蒙古铁道国际旅行社旅游专列产品现状 |
3.1 内蒙古铁道国际旅行社概况 |
3.2 内蒙古铁道国际旅行社旅游专列产品分析 |
3.2.1 草原之星、草原铁龙自然景观专列 |
3.2.2 城市观光短程旅游专列 |
3.2.3 出境游旅游专列 |
3.3 内蒙古铁道国际旅行社旅游专列产品存在问题 |
3.3.1 市场定位模糊 |
3.3.2 旅游产品设计层次低 |
3.3.3 营销手段较为单一 |
3.3.4 专列开行滞后于市场需求 |
3.3.5 品牌影响力不足 |
3.3.6 市场调研环节薄弱 |
3.3.7 服务水平有待加强 |
第四章 内蒙古铁道国际旅行社旅游专列环境分析 |
4.1 外部环境分析 |
4.1.1 政治环境分析 |
4.1.2 经济环境分析 |
4.1.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4.1.4 科技环境分析 |
4.2 内部环境分析 |
4.2.1 “VRIO”模型分析 |
4.2.2 消费者需求分析 |
第五章 内蒙古铁道国际旅行社旅游专列产品开发策略 |
5.1 旅游专列STP分析 |
5.1.1 旅游专列市场细分 |
5.1.2 旅游专列目标市场选择 |
5.1.3 旅游专列市场定位 |
5.2 旅游专列产品开发 |
5.2.1 旅游专列主题设计原则 |
5.2.2 多元化带动旅游专列主题 |
5.2.3 细分旅游专列层次 |
5.2.4 双向差异创新旅游产品 |
5.2.5 整合资源优化线路 |
5.2.6 丰富旅游专列个性 |
5.3 旅游专列产品服务升级 |
5.3.1 附加值服务 |
5.3.2 规范化服务 |
5.4 旅游专列产品定价策略 |
5.4.1 差别定价策略 |
5.4.2 定价方法 |
5.5 旅游专列产品整合传播 |
5.5.1 实行全员参与式互动传播 |
5.5.2 建立多样化传播渠道 |
5.5.3 旅游专列产品品牌价值塑造 |
第六章 内蒙古铁道国际旅行社旅游产品开发的保障措施 |
6.1 建立激励机制 |
6.2 加强内部人员培训 |
6.3 优化开行方案 |
6.4 组建联盟 |
6.5 加强日常组织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内蒙古铁道国际旅行社旅游需求调查问卷 |
致谢 |
(4)高速铁路司机认知能力与安全绩效的关系研究 ——以安全氛围为调节变量(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2 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 |
2.1 相关理论 |
2.1.1 人-职匹配理论 |
2.1.2 社会认知理论 |
2.2 认知能力相关研究 |
2.2.1 认知能力的内涵 |
2.2.2 认知能力的结构 |
2.2.3 认知能力的测量 |
2.3 安全绩效相关研究 |
2.3.1 安全绩效的内涵 |
2.3.2 安全绩效的结构 |
2.3.3 安全绩效的测量 |
2.4 认知能力、安全氛围与安全绩效的相关研究 |
2.4.1 认知能力与安全绩效的关系 |
2.4.2 安全氛围的调节效应 |
2.5 高速铁路司机相关研究 |
2.6 本章小结 |
3 研究方案设计 |
3.1 研究目标及假设 |
3.2 研究工具 |
3.2.1 认知能力测试 |
3.2.2 测量问卷 |
3.2.3 研究样本 |
3.3 样本描述 |
3.4 信效度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高速铁路司机认知能力与安全绩效实证分析 |
4.1 认知能力、安全绩效、安全氛围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 高速铁路司机认知能力与安全绩效相关性分析 |
4.3 高速铁路司机认知能力与安全绩效回归分析 |
4.3.1 整体认知能力与安全绩效回归分析 |
4.3.2 认知能力各维度与安全绩效回归分析 |
4.4 安全氛围的调节效应分析 |
4.4.1 安全氛围对整体认知能力与安全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分析 |
4.4.2 安全氛围对认知能力各维度与安全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高速铁路司机改善安全绩效建议措施 |
5.1 个体层面提升策略 |
5.2 组织层面对策建议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基于“资源流—价值流”的我国铁路会计信息质量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铁路产业快速发展亟需资本市场支撑背景 |
1.1.2 高铁"走出去"战略亟需改善会计信息质量背景 |
1.1.3 我国铁路产业改革亟需符合市场规则的会计信息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问题、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问题 |
1.3.2 研究目的 |
1.3.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范围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4.4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5 创新性 |
2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理论综述 |
2.1.1 会计目标论 |
2.1.2 价值流理论 |
2.1.3 内部控制理论 |
2.1.4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1.5 信号传递理论 |
2.1.6 委托代理理论 |
2.1.7 经济机制设计理论 |
2.2 会计信息质量文献综述 |
2.2.1 会计信息质量评价 |
2.2.2 会计信息质量影响因素与后果 |
2.2.3 交通运输及相关行业会计信息质量研究 |
2.3 理论与文献评价 |
2.3.1 理论与文献评价 |
2.3.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3 铁路产业属性对会计信息质量的作用机理及优化路径 |
3.1 铁路产业基本属性 |
3.1.1 铁路产业固有属性 |
3.1.2 铁路产业非固有属性 |
3.2 铁路产业属性对会计信息质量作用机理总体分析框架 |
3.2.1 铁路资源流——价值流分析系统 |
3.2.2 铁路资源价值流——会计信息分析系统 |
3.2.3 铁路产业属性——铁路资源价值流——会计信息质量分析系统 |
3.2.4 总体分析框架构建 |
3.3 基于铁路生产流程的具体分析框架 |
3.3.1 铁路生产流程对会计信息质量影响传导机制 |
3.3.2 铁路生产流程对会计信息质量影响表现维度 |
3.4 优化铁路会计信息质量的实现路径 |
3.5 我国铁路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框架的构建与应用 |
3.5.1 铁路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框架 |
3.5.2 我国铁路会计信息质量评价 |
3.6 本章小结 |
4 关联交易的会计信息质量优化研究 |
4.1 铁路关联交易类型与核算模式 |
4.1.1 铁路关联交易类型 |
4.1.2 铁路关联交易核算模式 |
4.2 网络性——关联交易——铁路会计信息质量:传导与评价 |
4.2.1 网络性——关联交易——会计信息质量传导机制分析 |
4.2.2 关联交易会计信息质量评价 |
4.3 关联交易会计信息质量改进路径 |
4.3.1 建立铁路生产要素交易市场 |
4.3.2 构建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关联交易治理结构 |
4.3.3 建立关联交易价格协商机制,完善信息披露 |
4.4 本章小结 |
5 专用性资产的会计信息质量优化研究 |
5.1 铁路专用性资产类型与核算模式 |
5.1.1 铁路专用性资产类型 |
5.1.2 铁路专用性资产核算模式 |
5.2 专用性——确认与计量——铁路会计信息质量:传导与评价 |
5.3 专用性资产会计信息质量改进路径 |
5.3.1 发展铁路运输专用性资产交易市场 |
5.3.2 改进专用性资产会计核算规范 |
5.3.3 完善企业专用性资产内部控制制度 |
5.4 本章小结 |
6 货运清算收入的会计信息质量优化研究 |
6.1 货运收入清算与会计核算 |
6.1.1 货运收入清算 |
6.1.2 货运收入会计核算 |
6.2 货运收入清算规程——确认与计量——铁路会计信息质量:传导与评价 |
6.2.1 货运收入清算规程——确认与计量——铁路会计信息质量:传导与评价 |
6.2.2 清算流程——确认与计量——铁路会计信息质量:传导 |
6.2.3 铁路货运清算收入会计信息质量评价 |
6.3 货运清算收入会计信息质量改进路径 |
6.3.1 基于市场进行货运定价 |
6.3.2 构建市场化的清算体系 |
6.3.3 实现信息化管理,加强大数据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运输成本的会计信息质量优化研究 |
7.1 铁路运输成本类型与会计核算 |
7.1.1 铁路运输成本费用的范围、内容及分类 |
7.1.2 成本费用的核算与管理模式 |
7.2 运输成本清算规程——确认与计量——铁路会计信息质量:传导与评价 |
7.2.1 运输成本清算规程——确认与计量——铁路会计信息质量:传导 |
7.2.2 铁路运输成本会计信息质量评价 |
7.3 铁路运输成本会计信息质量改进路径 |
7.3.1 运用作业成本法精细化核算成本 |
7.3.2 更新固定资产折旧政策 |
7.3.3 改进预算管理,抑制成本操纵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加强社会价值核算,构建综合报告 |
8.2.2 提升财务分析质量 |
8.2.3 建立会计信息质量卓越管理体系 |
8.2.4 会计分级核算与集中核算相结合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北京铁路局科研所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宏观环境的PEST分析 |
2.1 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
2.2 经济环境分析 |
2.2.1 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
2.2.2 运输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
2.3 社会环境分析 |
2.4 科技环境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
3.1 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
3.1.1 现有企业间的竞争 |
3.1.2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
3.1.3 替代产品的威胁 |
3.1.4 供应商的侃价能力 |
3.1.5 顾客的侃价能力 |
3.2 产业内部结构分析——战略群体分析 |
第4章 企业内部条件分析 |
4.1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分析 |
4.1.1 技术创新指标分析 |
4.1.2 核心竞争力评析 |
4.2 企业资源与企业能力分析 |
4.2.1 企业的资源分析 |
4.2.2 企业能力分析 |
4.2.3 内部因素评价(IFE)矩阵分析 |
4.3 内外部环境综合分析—SWOT分析 |
4.3.1 优势-机会战略(SO) |
4.3.2 劣势-机会战略(WO) |
4.3.3 优势-威胁战略(ST) |
4.3.4 劣势-威胁战略(WT) |
第5章 战略选择 |
5.1 战略备选方案 |
5.2 定量战略计划矩阵(QSPM矩阵) |
5.3 确定企业使命、制定战略目标 |
第6章 战略实施 |
6.1 战略定位与规划 |
6.1.1 战略定位 |
6.1.2 战略规划 |
6.2 组织机构和管理创新 |
6.3 薪酬管理创新-关键绩效指标薪酬管理(KPI法)的实施 |
6.3.1 成立科研所绩效考核和薪酬管理领导小组和办公室 |
6.3.2 关键绩效指标法(KPI法)的具体实施步骤 |
6.4 科技创新战略实施与资源配置 |
6.4.1 明确企业战略目标,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
6.4.2 加强自身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人才保障 |
6.4.3 营造创新、和谐的企业文化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抗战前南京城市公共交通研究(1907-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三、 史料来源和研究方法 |
四、 研究思路及创新 |
第一章 晚清南京城市发展概述 |
第一节 城市社会概况 |
第二节 城市经济概况 |
第三节 城市交通概况 |
第二章 市内铁路的运营(1907-1937) |
第一节 市内铁路的发展脉络 |
第二节 市内铁路的管理 |
一、 组织管理 |
二、 设备管理 |
第三节 市内铁路的经营 |
一、 行车概况 |
二、 票制变迁 |
三、 事业拓展 |
四、 营业收支 |
第三章 公共汽车业的运营(1918-1937) |
第一节 道路建设的推进 |
第二节 公共汽车各公司的经营 |
一、 定都前步履维艰 |
二、 定都后稳步发展 |
第三节 中国公共汽车业翘楚:江南公司个案研究 |
一、 股本与结构 |
二、 组织与管理 |
三、 经营与财务 |
第四节 公共汽车业面临的挑战 |
一、 在公共汽车与电车间抉择 |
二、 经营环境的阙失 |
第四章 公共交通其他工具的运营(1910-1937) |
第一节 出租汽车业的经营 |
第二节 人力车业的经营 |
第三节 马车业的经营 |
第五章 公共交通与城市化进程 |
第一节 公共交通与城市人口 |
一、 人口变迁及籍因 |
二、 公共交通与人口互动 |
第二节 公共交通与城市财政 |
一、 城市财政收支 |
二、 车捐管理与财政收入 |
第三节 公共交通与城市管理 |
一、 交通法规建设 |
二、 营业车辆管理 |
三、 从业人员训验 |
四、 交通设备改进 |
第五节 公共交通与城市生活 |
一、 时间观念的转变 |
二、 城市意识的成长 |
三、 生活质量的提升 |
结语 |
一、 南京与国内城市公共交通业的类比 |
二、 城市中的博弈论:公共交通工具之间角力 |
三、 公共交通与城市化结局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8)铁路工程项目技术创新动力机制及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现状 |
1.2.1 研究对象界定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论文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具备的条件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激励约束理论 |
2.1.1 激励约束的内涵 |
2.1.2 管理学的激励约束理论 |
2.1.3 经济学的激励约束理论 |
2.2 协同合作理论 |
2.2.1 协同合作的内涵 |
2.2.2 协同理论的主要内容 |
2.2.3 合作理论的主要内容 |
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3.1 利益相关者的界定 |
2.3.2 工程项目利益相关者分析 |
2.3.3 项目利益相关者识别与需求 |
2.4 系统动力学理论 |
2.4.1 系统动力学的含义和基本概念 |
2.4.2 系统动力学的基本观点和思想 |
2.4.3 系统动力学的仿真原理和模型 |
2.4.4 VENSIM软件简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铁路工程项目技术创新的动力分析 |
3.1 铁路工程项目技术创新的特点与难点 |
3.1.1 铁路工程项目技术创新内涵 |
3.1.2 铁路工程项目技术创新特点 |
3.1.3 铁路工程项目技术创新难点 |
3.2 铁路工程项目技术创新参与方识别及需求分析 |
3.2.1 铁路工程项目技术创新参与方的识别 |
3.2.2 铁路工程项目技术创新参与方相互关系分析 |
3.2.3 铁路工程项目技术创新参与方需求分析 |
3.3 铁路工程项目技术创新动力因素分析 |
3.3.1 参与方动力因素分析 |
3.3.2 环境动力因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铁路工程项目技术创新动力系统仿真分析 |
4.1 技术创新动力系统仿真概述 |
4.1.1 技术创新动力系统的特点 |
4.1.2 技术创新动力系统仿真目的与基本步骤 |
4.2 技术创新动力系统仿真方案设计 |
4.2.1 仿真系统边界 |
4.2.2 仿真基本假设 |
4.2.3 系统变量设计 |
4.2.4 仿真数据来源 |
4.3 技术创新动力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
4.3.1 因果回路图的绘制 |
4.3.2 存量流量图的绘制 |
4.3.3 结构方程式的建立 |
4.4 技术创新动力系统仿真模型的运行 |
4.4.1 模型调试与初始运行 |
4.4.2 模型敏感度分析 |
4.4.3 仿真分析结论与启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铁路工程项目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构建与运行 |
5.1 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构建 |
5.1.1 动力机制的内涵与目标 |
5.1.2 动力机制的构建依据 |
5.1.3 动力机制的构成模型 |
5.2 技术创新激励约束机制 |
5.2.1 激励约束的目标 |
5.2.2 激励约束的资源 |
5.2.3 激励约束的主客体 |
5.2.4 激励约束机制的功能 |
5.2.5 激励约束机制的运行 |
5.3 技术创新协同合作机制 |
5.3.1 协同合作的目标 |
5.3.2 协同合作创新的流程 |
5.3.3 协同合作的参与方 |
5.3.4 协同合作机制的功能 |
5.3.5 协同合作机制的运行 |
5.4 技术创新利益分配机制 |
5.4.1 利益分配的目标 |
5.4.2 利益分配的前提 |
5.4.3 利益分配的数学模型 |
5.4.4 利益分配机制的功能 |
5.4.5 利益分配机制的运行 |
5.5 动力机制的实践运用 |
5.5.1 动力机制实践运用的思路 |
5.5.2 动力机制实践运用的流程 |
5.5.3 制度保障与过程管控的实施 |
5.5.4 动力机制实践运用的相关措施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实证分析——以XG铁路工程项目为例 |
6.1 工程及技术创新概况 |
6.1.1 工程建设背景及意义 |
6.1.2 管理模式和机构组织 |
6.1.3 工程技术创新规划与目标 |
6.2 XG铁路技术创新的需求与动力 |
6.2.1 项目建设对技术创新的客观需要 |
6.2.2 技术创新参与方及需求识别 |
6.2.3 技术创新各参与方的动力分析 |
6.3 XG铁路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构建与运行 |
6.3.1 XG铁路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架构 |
6.3.2 激励约束机制、协同合作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的运行 |
6.3.3 XG铁路动力机制运行的制度保障与过程管控 |
6.4 XG项目技术创新的成效与启示 |
6.4.1 项目技术创新的成效 |
6.4.2 项目技术创新的启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专家打分表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经历与成果 |
(9)深圳远望谷公司射频识别产品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特定技术概念导入—射频识别技术简介 |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 深圳远望谷公司简介 |
1.4.1 公司概况 |
1.4.2 公司组织结构 |
1.4.3 公司发展状况 |
第二章 远望谷射频识别产品营销现状及市场分析 |
2.1 远望谷射频识别产品宏观营销现状及市场分析 |
2.1.1 宏观环境分析 |
2.1.2 国内射频识别产业市场分析 |
2.1.3 远望谷公司射频识别产品市场定位分析 |
2.2 远望谷射频识别产品微观营销现状及市场分析 |
2.2.1 远望谷核心主营业务市场分析 |
2.2.2 远望谷公司射频识别产品潜在市场分析 |
第三章 远望谷射频识别产品市场竞争态势分析 |
3.1 远望谷射频识别产品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
3.1.1 远望谷射频识别产品供应商议价能力分析 |
3.1.2 远望谷射频识别产品购买者议价能力分析 |
3.1.3 远望谷射频识别产品替代品分析 |
3.1.4 远望谷射频识别产品潜在进入者分析 |
3.1.5 远望谷射频识别产品现存竞争对手分析 |
3.2 远望谷公司的SWOT分析 |
3.2.1 远望谷公司优势评估分析 |
3.2.2 远望谷公司劣势评估分析 |
3.2.3 远望谷公司机会分析 |
3.2.4 远望谷公司威胁分析 |
第四章 远望谷射频识别产品营销策略选择 |
4.1 远望谷射频识别产品市场定位分析 |
4.1.1 市场细分 |
4.1.2 目标市场选择 |
4.1.3 市场定位 |
4.2 远望谷射频识别产品营销策略组合4P设计 |
4.2.1 远望谷射频识别产品品牌策略 |
4.2.2 远望谷射频识别产品策略 |
4.2.3 远望谷射频识别产品价格策略 |
4.2.4 远望谷射频识别产品促销策略 |
4.2.5 远望谷射频识别产品渠道策略 |
4.3 营销策略实施效果 |
第五章 远望谷射频识别产品营销策略保障举措 |
5.1 基于营销体系组织架构设计的保障举措 |
5.1.1 铁路事业部 |
5.1.2 烟草事业部 |
5.1.3 图书事业部 |
5.1.4 畜牧事业部 |
5.1.5 国内渠道部 |
5.1.6 海外事业部 |
5.2 基于营销人才策略及管理机制的保障举措 |
5.2.1 公司营销人才策略理念 |
5.2.2 策略设计及管理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浙赣线提速改造Z-8标项目质量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际意义 |
1.3 研究课题的来源 |
1.4 研究内容 |
第2章 国内外质量管理状况 |
2.1 国外质量管理概述 |
2.1.1 发展历程 |
2.1.2 质量管理经验 |
2.2 国内质量管理 |
2.2.1 整体情况 |
2.2.2 国内工程质量管理 |
2.2.3 国内工程质量管理一些经验 |
第3章 Z-8标项目质量管理综述 |
3.1 Z-8标项目基本情况 |
3.1.1 工程概况 |
3.1.2 工程特点 |
3.2 项目质量管理过程 |
3.2.1 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
3.2.2 项目质量管理实施情况 |
3.2.3 竣工验收情况及验收中存在问题 |
第4章 Z-8标质量管理存在问题与分析 |
4.1 项目质量规划阶段 |
4.1.1 存在问题 |
4.1.2 问题分析 |
4.2 项目施工阶段 |
4.2.1 存在问题 |
4.2.2 问题分析 |
第5章 Z-8标项目质量管理的改进 |
5.1 细致的质量管理规划 |
5.1.1 详细的调查 |
5.1.2 质量管理职责的完善 |
5.1.3 质量管理制度的加强与补充 |
5.2 项目施工过程质量管理 |
5.2.1 加大人员质量素质培养 |
5.2.2 各项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
5.2.3 高度重视质量管理信息 |
5.3 质量控制工具的使用 |
5.3.1 质量检验数据的进一步分析处理 |
5.3.2 工序能力分析 |
5.3.3 项目质量的动态控制 |
5.4 项目质量管理保证 |
5.5 正确认识项目质量经济 |
5.6 项目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铁路局系统各局行车安全科技成果摘登(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全流程的铁路技术规章协同管理机制研究[D]. 韩富强.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2]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D]. 邱铁鑫.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3]内蒙古铁道国际旅行社旅游专列产品开发策略研究[D]. 高雅. 内蒙古财经大学, 2019(03)
- [4]高速铁路司机认知能力与安全绩效的关系研究 ——以安全氛围为调节变量[D]. 胡丽丽. 北京交通大学, 2018(06)
- [5]基于“资源流—价值流”的我国铁路会计信息质量优化研究[D]. 门瑢. 北京交通大学, 2017(06)
- [6]北京铁路局科研所发展战略研究[D]. 李卫. 西南交通大学, 2012(04)
- [7]抗战前南京城市公共交通研究(1907-1937)[D]. 李沛霖. 南京师范大学, 2012(04)
- [8]铁路工程项目技术创新动力机制及实证研究[D]. 张国安. 中南大学, 2012(03)
- [9]深圳远望谷公司射频识别产品营销策略研究[D]. 庞克学. 中南大学, 2012(03)
- [10]浙赣线提速改造Z-8标项目质量管理研究[D]. 史志成. 西南交通大学, 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