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玉米三交种亲本选择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威[1](2021)在《19个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及相关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玉米杂交种的优良表现取决于亲本自交系,亲本的选择与选配是杂交育种成功与失败的关键要素之一。配合力是自交系选育和杂交种组配的核心,是选配亲本的关键性指标之一。本研究以课题组新培育的19个玉米自交系为材料,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组配了78个杂交组合,试验中测定了株高、穗位高、茎粗、雄穗长、雄穗分支数、穗上叶夹角、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和秃尖长度,进行了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分析、遗传参数估计和相关性分析。对自交系进行了分析和评估,为自交系在育种中的利用提供了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分析株型性状和穗部性状一般配合力得知,自交系003、006、009、055、097、100、117、120、133、167、565、566、567、572、576、579主要性状的一般配合力表现优良;如自交系003株高和穗位高的一般配合力值为-3.54和-5.63,利用自交系003组配杂交种可以有效的降低株高和穗位高。自交系117雄穗长、雄穗分支数和穗上叶夹角的一般配合力值分别为-0.07、-10.85和-5.24。自交系167雄穗分支数和穗上叶夹角的一般配合力值分别为-7.76、-1.85和-7.13。自交系566雄穗分支数和穗上叶夹角的一般配合力值分别为-11.54、-12.94和-18.30。自交系576雄穗长、雄穗分支数和穗上叶夹角的一般配合力值分别为-2.57、-29.66和-5.36。自交系117、167、566、576的雄穗长、雄穗分支数和穗上叶夹角均为负值且较小。利用这四个自交系组配杂交种,能够有效的减小雄穗大小,获得株型紧凑上冲的品种。自交系055穗长、行粒数的一般配合力值分别为8.06、0.21。自交系572穗长、行粒数的一般配合力值分别为6.77、3.15。利用自交系055和572作为亲本,组配杂交种容易获得果穗较长,行粒数多的组合。2.依据各杂交组合株型性状和穗部性状的特殊配合力分析得知,杂交组合006×565、012×566、012×579、053×567、097×565、100×565、117×566、117×576、133×579、167×576、188×572农艺性状表现优良,可进一步进行试验;如117×576组合的株高、穗位高、雄穗长、雄穗分支数、穗上叶夹角均为负向效应,茎粗表现为正向效应,该组合表现株型紧凑上冲,株高、穗位适中。如100×565的穗长、穗粗、穗行数和行粒数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较高,秃尖长度特殊配合力效应值表现为负值,这个组合综合性状表现突出。3.通过对各性状的遗传参数分析得知,株高、穗位高、茎粗、雄穗长、雄穗分支数和穗上叶夹角六个主要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除茎粗以外,都大于特殊配合力方差,说明株高等五个性状杂种优势的表现以基因加性效应为主。株高和雄穗分支数的狭义遗传力均大于50%,宜早代选择。穗位高、茎粗、雄穗长、穗上叶夹角的狭义遗传力均小于50%,宜高世代选择。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和秃尖长度5个性状的狭义遗传力均小于50%,不宜在早代选择,宜在自交系高世代性状表现稳定后进行选择。4.通过对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得知,株高和穗位高、穗粗和雄穗分支数、穗长和行粒数呈极显着正相关;雄穗长和穗长、雄穗长和穗行数,穗粗和穗行数呈显着正相关。株高和雄穗分支、穗位高和雄穗长、穗位高和穗行数呈极显着负相关。穗行数和行粒数、行粒数和秃尖长呈显着负相关。分析评估了所选自交系在玉米育种中的利用价值,为自交系选育和杂交种组配提供了理论依据。
刘杭,侯乐新,王方明,张玉强,李建生,丁宁[2](2021)在《我国青贮玉米育种现状和遗传改良策略》文中研究表明分析我国2004~2017年28个国审青贮玉米品种的杂种优势群和杂优模式,采用系谱分析法可将其分为6个杂种优势群、8种杂优模式,其中,温热Ⅰ群×瑞德黄、旅大红骨×温热Ⅰ群、瑞德黄×热带种质、温热Ⅰ群×高油4种杂优模式最具代表性,其中,归为温热Ⅰ群的有16个系,有14个品种含有其血缘,占28个品种的50%;有13个品种达品质一级标准。生物产量和纤维品质是青贮玉米遗传改良的两大目标,以青贮专用型、粮饲通用型为主,饲草型为辅是青贮玉米育种的方向。建立现代遗传改良技术平台,拓宽种质资源遗传改良基础是青贮玉米育种重要技术手段。采取"高大严选、逆境鉴定"的选系方法,以单交种为主、三交种和双交种为辅的组配方式,完善各级品种试验程序,有利于取得青贮玉米遗传改良的重大突破。
陈汁雯[3](2020)在《除草剂诱导玉米孤雌生殖选育纯系的研究》文中指出为今后使用除草剂诱导玉米孤雌生殖选育纯系技术以及玉米种质资源的改良、创新和利用提供参考,本试验以除草剂(氟乐灵、草甘膦、草铵膦)为诱导剂,利用温带和热带血缘的杂交组合为试验材料,设40、80、160μmol/L 3个浓度水平,以蒸馏水为对照,对不同诱导剂在不同浓度下诱导玉米孤雌生殖的诱导效果进行研究,分析除草剂诱导不同基因型玉米的诱导效果,筛选出最佳处理药剂以及相应的最佳处理浓度,通过对诱导一代(Pa1代)和诱导二代(Pa2代)植株进行田间农艺性状鉴定,确定孤雌生殖纯系,利用20K SNP芯片对纯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浓度、不同除草剂的诱导效果不同。2018年海南冬季和2019年贵州春季草铵膦的平均结实株率分别为8.81%和9.10%,草甘膦的平均结实株率分别为8.10%和8.60%,氟乐灵分别为7.85%和7.72%,草铵膦的诱导效果最好,草甘膦次之,氟乐灵最差;且不同地点、不同季节同一除草剂诱导玉米孤雌生殖的诱导效果基本稳定。草甘膦和草铵膦均在80μmol/L时平均结实株率最大,分别为3.30%和2.76%;40μmol/L氟乐灵平均结实株率最高,为1.9%。即草甘膦和草铵膦处理浓度为80μmol/L时诱导效果最佳,氟乐灵处理浓度为40μmol/L时可获得较好的诱导效果。2.除草剂诱导不同种质来源玉米的诱导效果差异明显。2018年海南冬季和2019年贵州春季诱导温带种质的平均结实株率分别为10.82%和9.33%,热带种质分别为4.83%和7.32%,两年两点试验结果表明,除草剂诱导温带种质的诱导效果高于热带种质,热带材料更适宜在贵州进行诱导处理。3.除草剂诱导处理后获得拟纯系的频率范围为4.12%6.63%,平均为5.31%,材料经诱导后获得纯系的频率范围为0.36%3.30%,平均为1.44%,即平均每处理69个雌穗可获得一个纯系,诱导组合GD932/NP5213的纯系频率最高,为3.30%,相当于处理30个雌穗能获得一个纯系。4.利用20K SNP对获得的16份孤雌生殖系材料及其亲本共28份进行遗传多样分析,聚类分析结果可分为两类:第一类以典型Suwan自交系QR273为代表,包括A1A11共11个热带血缘纯系及其9个亲本。第二类以Reid群玉米自交系PH6WC为代表,含A12A16共5个温带血缘纯系及其3个亲本。图示基因型分析表明,除草剂诱导玉米孤雌生殖选育纯系技术自交2代纯合度可达85.46%96.24%,相当于常规选育自交5代的效率;A1、A2、A3、A4、A5、A6、A10、A11和A12为偏母本型材料,A7、A8和A9为偏父本型材料。5.试验获得的热带血缘纯系与典型温带种质PH6WC的配合力初步测定表明,A7、A3、A1和A4组配的组合比对照增产10%以上,分别为23.42%、18.99%、11.39%、11.39%。用此技术选育的纯系可通过温带/热带杂优模式进行利用和改良创新。综上,利用除草剂诱导玉米孤雌生殖技术选育纯系的频率较大,获得的纯系纯合度较高、配合力较好,该技术具有较好的利用价值。
庞伟强[4](2020)在《9份南美玉米地方种质群体改良郑单958的育种潜力评估》文中研究表明玉米种质狭窄一直是限制我国玉米育种取得突破性进展的瓶颈,发掘和创造玉米新种质,拓宽玉米种质基础已成为当前玉米育种工作者首当其冲的任务。黄淮海地区优良杂交种郑单958是我国第一大玉米品种,但在种植过程中出现不耐高温、抗性减弱等问题。针对郑单958目前存在的问题,本试验筛选了Tuxpeno×Comiteco、V531、Dente Branco等9份南美玉米地方种质群体作为一级供体,与单交种郑单958的两个亲本自交系郑58、昌7-2组配成18份顶交种作为二级供体,依据Hallauer、Dudley、Gerloff、Bernardo等学者提出的PTC、lplμ?、UBND、NI等遗传参数,评估其改良玉米单交种郑单958及主要玉米自交系PH6WC的育种潜力,试验结果如下:(1)利用一级供体直接改良郑单958时,在产量的选择基础上,群体P1(Tuxpeno×Comiteco)、P2(V531)、P4(CHZM01015)、P8(VRZM13061)都有改良郑单958的育种潜力。群体P1(Tuxpeno×Comiteco)改良昌7-2,然后F1代自交选系;群体P2(V531)遗传基础丰富,改良郑58和昌7-2都可以,但是改良郑58效果最佳,然后F1代自交选系;群体P4(CHZM01015)改良郑58,以郑58为轮回亲本回交1-2代,再自交选系;群体P8(VRZM13061)改良郑58,然后F1代自交选系。其中群体P1(Tuxpeno×Comiteco)、P2(V531)、P8(VRZM13061)可以改良郑单958产量、收获期含水量、百粒重多个农艺性状;群体P4(CHZM01015)可以改良郑单958的产量、收获期含水量、株高、抽雄期、吐丝期、全生育期、百粒重多个农艺性状。(2)利用二级供体改良郑单958时,在产量的选择基础上,发现改良郑单958的二级供体排名前三依次为:B7(昌7-2×Chis775)、A4(郑58×CHZM01015)、A9(郑58×VRZM13085),其中B7(昌7-2×Chis775)可以改良郑单958产量、株高、全生育期、百粒重多个农艺性状;A4(郑58×CHZM01015)可以改良郑单958产量、株高、穗位系数、抽雄期、吐丝期、百粒重多个农艺性状;A9(郑58×VRZM13085)可以改良郑单958的产量、收获期含水量、抽雄期、吐丝期、全生育期多个农艺性状。(3)利用自交系PH6WC广适应性以及高配合力等优良特性,可以有效的测试南美玉米地方种质群体的利用潜力。结果表明,组合C1(PH6WC×(Tuxpeno×Comiteco))、C2(PH6WC×V531)与对照郑单958相比表现增产且其他农艺性状优良,有望直接通过PH6WC与南美玉米地方种质群体的测交选育出高产、收获期含水量低、综合性状优良的新品种。
崔丽洋[5](2020)在《玉米穗上叶片数遗传特性分析与基因定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玉米株型结构对玉米的生长发育和子粒产量有着重要的作用,株型相关性状在玉米育种中已成为选育自交系和培育优良杂交种的重要指标。穗上叶片数作为株型结构的重要性状不仅影响光能的截获和利用,而且能够降低玉米植株重心提高抗倒伏能力。然而,目前关于玉米穗上叶片数的研究相对较少。为探索穗上叶片数遗传特性及其遗传基础,本研究利用从国外引进的杂交种经过多代连续自交和选择,选育出了一个穗上叶片数为7-9片的多叶自交系LY-1,以该系为父本,分别与三个穗上叶较少且遗传背景不同的自交系LS-1、L583和昌7-2进行杂交产生F1,分别对F1自交产生三个不同的分离群体。将三个群体的亲本及其对应的F,及F2在河南农业大学原阳科研基地种植,三个群体的F2:3在海南三亚、河南荥阳和鹤壁三个不同环境条件下种植,随机区组设计,每个家系两次重复,对穗上叶片数及其相关性状进行调查,并分析不同世代间穗上叶片数及其相关性状的遗传特性;同时选取亲本差异较大的第二个群体中极端表型值,利用BSA对穗上叶片数进行基因定位,并在候选区间内开发新的分子标记缩小定位区间。主要研究结果:(1)三个群体的F1穗上叶片数的平均值分别为6.30、6.10和6.60片,均介于双亲之间,且偏向高亲值,不存在明显的杂种优势,表现出不完全显性;而株高、穗位及穗高系数表现出明显超亲优势。在F2和F2:3两个分离世代,穗上叶片数表现出严重的分离,变异系数分别为12.39、16.69和13.11%,变幅分别为4-9、3-9和4-9,呈现出数量性状遗传的特性。(2)对三个群体的F2和F2:3两个不同分离世代的穗上叶片数、株高、穗位高和穗高系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三个群体的F2代中穗上叶片数与穗位高均表现出极显着的负相关,而与株高存在极显着的正相关,在三个群体中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8、0.52和0.23,其中在第二群体的相关度最高。因此,玉米穗上叶片数越多可有效降低穗位相对高度和植株的重心,能提高玉米的抗倒伏能力。(3)不同环境条件下,穗上叶片数、株高、穗位高和穗高系数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之间均存在极显着差异,而在不同环境条件中株高、穗位高和穗高系数也存在显着差异,而群体2和群体3的穗上叶片数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差异不显着。由此可见,株高、穗位高和穗高系数受环境影响较大,而穗上叶片数主要受遗传控制。(4)选择了两个亲本差异最大的群体2利用BSA进行穗上叶片数的基因定位,在第6和第8号染色体上共检测到8个相关的QTL位点,其中有7个位点在8号染色体上,在6号染色体上只有1个位点。针对第8染色体8.03-8.05bin的候选区间内的23对引物进行筛选和进一步定位,将目标区段定位在标记bnlg2082和标记bnlg1067之间,在这两个标记之间又开发出50对引物,其中9对标记有多态性,最终将新发现的QTL位点定位在标记LM4和标记LM27之间。同时构建了含有目标片段的近等基因系。
李森林[6](2020)在《玉米P18-7近缘系的遗传多样性及其杂交后代性状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试验主要采用SSR分子标记方法分析26份玉米P18-7近缘系与7份测验种的遗传多样性,利用UPGMA聚类分析法进行初步聚类,对33份玉米自交系的亲缘关系进行初步划分,并综合田间试验结果与SSR分子标记结果,从26份P18-7近缘系中选取10份作为被测系与7份测验种,采用NCⅡ设计,组配70份杂交组合,通过一年两点联合鉴定,对17份玉米自交系的13个主要农艺性状一般配合力、70份杂交组合特殊配合力、产量总配合力及杂种优势、籽粒含水率和脱水速率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6对SSR引物一共检测到119个等位基因。每对引物检测到的基因位点变化幅度为2~7个,平均为4.57个。每个SSR标记位点的多态信息量(PIC)变化幅度为0.3802~0.8402,平均为0.687。根据SSR标记结果建立的数据库,采用NTSYS2.10e软件计算33份玉米自交系间的遗传相似系数(GS),得出GS变化幅度为0.3076~0.9038,平均值为0.6193。根据UPGMA聚类分析法对这33份自交系进行初步聚类,以遗传距离0.57为基准,可以划分为6类。2.联合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地点内区组中,除雄花分支、全株叶片数、秃尖长、单株产量和百粒重未达到显着水平外,其它性状均达到极显着差异。在地点间,除了穗粗和行粒数未达到显着差异外,其它性状均达到极显着差异,说明大部分性状明显受生态环境和地域条件的影响。在组合间,所有性状均达到了极显着水平,说明杂交组合间存在真实的遗传差异。在地点×组合互作间,除了茎粗未达到显着水平外,其他性状均达到极显着差异,进一步说明基因与环境互作对株高、穗位高等12个性状有影响。3.分析10份被测系中,产量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为正效应的有6个,P18-7、P18-3、15-6、P343、PH6WC和P337利用潜力较大。综合分析其它农艺性状的GCA表明,10份被测系中初步筛选出P18-7、P18-3、15-6在贵州地区的利用潜力较大,其利用潜力P18-7>P18-3>15-6。4.通过分析70个组合两点产量SCA排名前十的组合可见,产量SCA相对效应值变化范围较大,其SCA值在-18.69~19.51,其中有35个组合表现为正效应,p343×苏37、p18-7×苏37、15-6×P-162、15-7×丹340、PH6WC×丹340、PH6WC×78599141、P117×P-162、120×Anlk01-1、p337×78599141、173×7859914等10个组合的SCA较高,其中自交系15-7与丹340的产量GCA均表现出负效应,但15-7×丹340的产量SCA却排在第四位,由此可见,杂交组合产量SCA与双亲的GCA之间并无必然联系,只有两个亲本的GCA都较高,且两个亲本之间SCA也较高时,才能选育出高产杂交组合。5.对70个杂交组合产量进行TCA及杂优模式分析,其中41个组合TCA效应值为正,29个组合为负。产量TCA排名前十位的为:P343×苏37、P18-7×苏37、15-6×P-162、P18-3×W527、P18-3×P-162、15-6×苏37、PH6WC×Anlk01-1、P117×P-162、P337×W527、PH6WC×丹340。杂交组合产量的TCA效应值表现与产量表现结果一致,TCA效应值越大,其杂交组合产量就越高。产量的变化幅度在337.84kg-612.64kg之间,最高的是P343×苏37,对产量前10的杂交组合进行杂种优势模式分析,这些组合的杂优模式大致可以分为P343和P18-7与苏湾热带种质、15-6和P117与改良Reid、PH6WC和15-7与旅大红骨、PH6WC、P337和173与78599、120和PH6WC与Lancaster及P18-3和P337与贵州地方种质选系具有潜在利用价值的杂种优势群。6.对SSR分子标记得到的遗传距离与杂交组合产量及其他农艺性状SCA进行相关性分析,对于潜力较好的前10位杂交组合,SSR分子标记遗传距离与雄花分支、穗行数、穗粗和单株产量表现出显着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46、0.42、0.38、0.31;而与穗长、秃尖长表现出显着负相关,其相关系数为-0.64和-0.61;其余性状则未表现出明显相关性。7.对70个杂交组合籽粒含水率和脱水速率分析可见,籽粒含水率和脱水速率均随着授粉后天数的增加呈逐渐降低趋势,但因品种的基因型不同而存在显着差异。在授粉46d后平均含水量变化范围在22.8%<sup>34.5%之间,籽粒含水量最小值低于40%,说明授粉46d后已经完全进入生理成熟期。在授粉53d后平均含水量变化范围在19.30%<sup>30.60%之间。收获时期籽粒含水量最低的组合是P117×黄早四,其次含水量较低的组合依次为:P18-3×黄早四、120×黄早四、15-7×黄早四、P337×黄早四和PH6WC×黄早四。根据授粉后不同时期籽粒脱水速率计算结果显示,授粉后25<sup>32d籽粒脱水速率变化幅度为2.01%/d,授粉后32<sup>39d变化幅度为1.68%/d,授粉后39<sup>46d变化幅度为1.18%/d,授粉后46<sup>53d变化幅度为1.29%/d,随着授粉后时间的增加,籽粒脱水速率呈逐渐减小趋势,其平均变化趋势的拟合方程为y=-0.464x+2.474,R2=0.930。
王萌冉[7](2021)在《杂交水稻德优4727耐旱生理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季节性干旱在四川丘陵区发生频率高,对水稻产量影响较大。研究水稻在干旱胁迫条件下的响应,对耐旱水稻品种的筛选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22份水稻材料或组合为对象,采用干旱棚和盆栽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供试材料在苗期和全生育期的耐干旱生理特性和农艺性状指标,解析耐旱性不同的材料生理生化特性和农艺性状的差异,探索其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盆栽试验,对试验材料进行苗期耐干旱特性的评价和筛选。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将22份水稻材料划分为三个等级,其中耐旱型有8份,中间型有8份,敏感型有6份。(2)通过盆栽试验对德优4727等不同耐旱性水稻在干旱胁迫条件下的农艺性状和生理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分蘖盛期水分胁迫显着降低了供试材料的光合效率,Fv/Fm下降,耐旱型水稻德优4727的光合器官受损较小,下降幅度为8.05%,显着低于敏感型水稻IR64(22.02%);水稻叶片中的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大量累积,其中敏感型水稻IR64(12.30 mmol/gprot、1.32nmol/mgprot)显着高于耐旱型水稻德优4727(9.07 mmol/gprot、0.81 nmol/mgprot);干旱胁迫条件下,水稻体内抗氧化酶活性增加,脯氨酸(Pro)含量升高,耐旱型水稻德优4727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其叶片中的抗氧化酶(SOD、CAT、POD)活性、脯氨酸(Pro)含量分别达到了1982.03 U/mgprot、18.78 U/mgprot、19.93U/mgprot、135.67 ug/g组织湿重,显着高于敏感型水稻IR64(1898.32 U/mgprot、15.55 U/mgprot、17.90 U/mgprot、95.73 ug/g组织湿重)。(3)干旱胁迫影响水稻全生育期数,水稻的播抽历期延长。耐旱型水稻德优4727的延长幅度(7d)显着低于敏感型水稻IR64(14d);水稻分蘖数在水分胁迫后显着下降,耐旱型水稻德优4727下降幅度(18.67%)显着低于敏感型水稻IR64(23.58%)。(4)干旱胁迫下,耐旱型水稻德优4727与其亲本德香074B根系形态与分布相似,在30cm-50cm土层的根系数量与长度均显着高于另一亲本成恢727。德优4727的深根性很可能遗传自其亲本德香074B。分子检测研究表明:DRO1和OsPIN1b基因促进了德香074B和德优4727根系的生长。综上所述,干旱胁迫显着降低了水稻的多项生理指标,耐旱型水稻有着更好的抗氧化修复机制,在胁迫下受到更少的损害。德优4727根系发育更好,抗氧化酶活性更高,具有较强的耐旱性,其根系形态与分布与德香074B相似,与DRO1和OsPIN1b基因表达有关。
郭瑞[8](2020)在《提高玉米籽粒锌含量的全基因组选择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微量元素缺乏症被称为隐形饥饿,在以谷类作物为主要饮食的中低收入国家的孕妇和儿童中非常的流行。锌、铁等微量元素摄入不足,严重损害人类的身体健康。生物强化,即通过培育新品种提高食品中的微量元素,是改善微量元素营养不良的有效方法。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通过生物强化的方法增加玉米籽粒锌含量是解决锌缺乏症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全基因组选择已被证明是加速玉米育种遗传收益的有效途径。测序成本是全基因组选择应用于育种中最主要的限制因素之一,每个基因型rAmpSeq的测序成本大约为GBS的1/7。本研究利用多个群体和两种测序平台分析影响玉米籽粒锌含量全基因组选择的因素,为籽粒锌含量的育种工作提供参考。本研究中无论是GBS测序平台还是rAmpSeq,各个群体内的预测精度都较高,全基因组选择表现出对籽粒锌含量较好的预测能力。因此可以利用全基因组选择技术来加快籽粒锌含量的育种进程。主要结果如下:1.rAmpSeq测序平台能够应用到全基因组选择中。对于同一群体rAmpSeq测序平台的预测精度低于GBS的预测精度。不同群体中,rAmpSeq预测精度平均值的变异范围为0.35-0.67,表现出较高的预测能力。rAmpSeq测序成本低,在未来的育种工作中全基因组选择技术加rAmpSeq的测序技术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2.建模群体大小、分子标记密度和分子标记质量对预测精度的影响。当一半的基因型被包含在建模群体,3000和500个标记分别被用于关联群体和DH群体的预测时,得到最大的预测精度和最小的标准误差。通过平衡标记数量和标记质量,选择合适的最小等位基因频率和缺失率水平,达到较好的预测精度,同时减少计算负担。3.根据目标性状的表型变异来改善建模群体。目标性状在建模群体中变异程度高,表现出比其他情况下更高的预测精度。表明建模群体有广泛的遗传变异可以提高预测精度。4.建模群体和预测群体的关系影响预测精度。近的建模群体和预测群体的关系及增加建模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广度有利于得到较高的预测精度。在全基因组预测实践中,根据目标性状育种家应该设计和预测群体相关的基因多样性建模群体,最大化遗传效应对预测精度的响应。5.预测模型对预测精度的效应。相同群体中,不同预测模型对于籽粒锌含量的5倍交叉验证预测精度的差异最大为0.03,不同类型的跨群体预测中,各预测模型之间没有显着差异。利用A-matrix的PBLUP在某些群体中5倍交叉验证的预测精度小于利用Gmatrix和GBLUP和同时利用G-matrix和A-matrix的PGBLUP。同类型的跨群体预测PBLUP、GBLUP以及PGBLUP的差异很大。GBLUP在所有跨群体类型的预测精度平均值为0.21,大于PBLUP的0.18和PGBLUP的0.17。GBLUP表现出比PBLUP以及PGBLUP对籽粒锌含量有更高的预测能力。
谭友斌[9](2020)在《援西非农业项目玉米育种的策略建议与探讨》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剖析西非地区玉米品种情况及其面临的问题,提出援西非农业项目玉米育种的策略建议:根据不同国家情况确定育种目标,培育不同类型玉米杂交品种,并注重品种耐旱、耐贫瘠等优良性状的选择;按"地方系"与"外来系"的配对模式组配,提高育种效率,并兼顾自交系一般配合力和产量选择;开展示范与配套技术研究以利于新品种推广等。同时对今后的工作思路进行探讨,加强西非地方种质与引进外来种质的研究利用,针对当地生产条件及收获习惯选育品种,以相对简单科学的试验设计获取完整、正确的试验结果,稳定援外项目育种队伍及为育种成果联合开发寻求出路等。
李杨[10](2019)在《玉米籽粒脱水速率分子标记开发》文中提出玉米籽粒的机械化收获是我国未来玉米产业发展的趋势,玉米收获时籽粒含水率高不利于籽粒机收。玉米生理成熟期籽粒含水率和生理成熟后籽粒脱水速率是影响玉米收获时籽粒含水率的关键因素。本研究利用脱水较慢的郑单958亲本通过与脱水较快的先玉335亲本进行杂交、回交和多代自交,构建了一个近等基因系群体。经过2年的重复实验,获得群体内不同株系的农艺性状以及在授粉后不同时期籽粒含水率和脱水速率相关数据,结合玉米55 K 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芯片开展表型与基因型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进行了玉米籽粒含水率和脱水速率相关分子标记鉴定和开发工作,主要结果如下:(1)获得了近等基因系群体基因型和群体结构。我们以郑单958的亲本(郑58、昌7-2)和先玉335的亲本(PH6WC、PH4CV)为基础,进行了近等基因系群体的构建,获得了601份材料,利用玉米55K SNP芯片获得这些材料的基因型。基于质控后的31095个SNPs进行群体结构分析,该群体可以分为四个亚群,Z58 NILs、C7-2 NILs、PH6WC NIL和PH4CV NILs。各个亚群内近等基因系之间遗传距离近,不同亚群之间遗传距离远,这与我们进行轮回选择是保留亲本的特性有关。(2)近等基因系群体可以用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穗轴颜色由质量性状控制,我们选取了553份近等基因系材料,对穗轴颜色进行了统计,结合材料基因型进行了GWAS分析,在1号染色体上定位到4个和穗轴颜色显着相关的SNP位点。对SNP位点附近进行扫描,筛选到Zm00001d028842(P1)基因,该基因是已报道的控制穗轴颜色的基因。该结果说明我们构建的近等基因系群体具有遗传多样性且能稳定遗传,有利于快速的进行基因定位、分子标记开发等研究。(3)开展了授粉后不同时期籽粒含水率GWAS分析,筛选相关分子标记。利用两年重复实验数据对不同时期玉米籽粒含水率进行GWAS分析。授粉后35天,2017年鉴定到13个与籽粒含水率显着关联的SNP,主要分布1、4、5、9、和10号染色体上;2018年鉴定到14个与籽粒含水率显着关联的SNP,主要分布在1、2、3、8、9和10号染色体上。授粉后42天,2017年鉴定到11个与籽粒含水率显着关联的SNP,主要分布1、3、4、5和9号染色体上;2018年鉴定到18个与籽粒含水率显着关联的SNP,主要分布在2、3、5和10号染色体。授粉后49天,2017年鉴定到9个与籽粒含水率显着关联的SNP,主要分布1、2、4、6和10号染色体上;2018年鉴定到10个与自交系授粉后49天籽粒含水率显着关联的SNP,主要分布在9号染色体。授粉后56天,2017年鉴定到16个与籽粒含水率显着关联的SNP,主要分布1、3、6、8和9号染色体上;2018年鉴定14个籽粒含水率显着关联的SNP,主要分布在1、3、4、7和8号染色体上;(4)籽粒生理成熟期和成熟后7天含水率GWAS分析。以黑色层形成作为籽粒生理成熟的标志,开展籽粒含水率GWAS分析,共关联到13个与籽粒生理成熟期含水率显着关联的SNP,主要分布1、5和6号染色体上,其中1号染色体上的多达7个位点。生理成熟后7天,筛选到21个籽粒含水率显着关联的SNP位点,几乎全部分布在4号染色体上,所有位点相对集中。(5)籽粒生理成熟前后脱水速率GWAS分析。以Z58 NILs开展籽粒生理成熟前7天和成熟后7天脱水率速率GWAS分析。生理成熟前7天脱水速率GWAS分析鉴定到16个SNP,主要分布在1、2、3、4、6染色体上;生理成熟后7天脱水速率GWAS分析鉴定到13个SNP,主要分布在5、6、8、9、10染色体上。(6)籽粒含水率和脱水速率相关分子标记筛选。以籽粒生理成熟后的含水率和脱水速率显着SNP位点为主,结合授粉后49天、56天的含水率关联分析结果,去除在4个亲本中无多态性差异的位点,共筛选获得与成熟期含水率及成熟前脱水速率显着相关的13个SNP、多集中在1、4、6号染色体上;与成熟后7天含水率及脱水速率显着关联的13个SNP,多集中在4、5、6、8和10号染色体上。(7)利用SNP分子标记开展材料筛选。通过鉴定出的成熟期含水率及脱水速率显着相关的SNP标记,以不同时期含水率较低,脱水速率较快的亲本为模板对比601份材料的SNP多态性数据库进行材料筛选,最终筛选出15份脱水速率较快的自交系材料,相对于对照先玉335父本PH4CV,成功率为57.14%-80%左右,相对于郑单958父本昌7-2成功率为71.42%-100%。证明筛选出的玉米籽粒含水率和脱水速率相关分子标记较为成功,且应用价值较高,能够用于自交系材料筛选,提高育种效率。综上所述,本论文研究构建包含601份材料的混合近等基因系群体,结合玉米55 K SNP芯片进行基因型分型,根据获得的籽粒含水率和脱水速率相关数据,开展表型与基因型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鉴定到与玉米籽粒含水率和脱水速率相关的SNP分子标记。本研究结果可为加快选育高品质和快速脱水的优良杂交种提供参考,以适应我国高速发展的农业机械化推广的要求。
二、玉米三交种亲本选择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玉米三交种亲本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19个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及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玉米的起源进化 |
1.2 国内外玉米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
1.2.1 国外玉米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
1.2.2 国内玉米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
1.3 玉米杂种优势的研究 |
1.4 配合力的概念及分析方法 |
1.4.1 配合力 |
1.4.2 测定配合力的方法 |
1.4.3 配合力的研究现状 |
1.5 本课题研究目标 |
1.6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田间设计及管理 |
2.3 田间调查及农艺性状测定 |
2.4 统计分析方法 |
2.4.1 方差分析 |
2.4.2 配合力分析 |
2.4.3 遗传相关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玉米株型性状配合力的分析 |
3.1.1 玉米株型性状的方差分析 |
3.1.2 玉米株型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分析 |
3.1.3 玉米株型性状的特殊配合力分析 |
3.1.4 玉米株型性状的遗传参数分析 |
3.2 玉米穗部性状配合力的分析 |
3.2.1 玉米穗部性状的方差分析 |
3.2.2 玉米穗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分析 |
3.2.3 玉米穗部性状的特殊配合力分析 |
3.2.4 玉米穗部性状的遗传参数分析 |
3.3 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表现 |
4.1.1 主要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表现 |
4.1.2 主要农艺性状的特殊配合力表现 |
4.2 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力及相关性 |
4.3 下一步课题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目录 |
(2)我国青贮玉米育种现状和遗传改良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青贮玉米的特征特性及类型 |
1.1 青贮玉米与普通玉米的主要区别 |
1.2 青贮玉米的类型及特点 |
2 我国青贮玉米育种的现状 |
2.1 青贮玉米育成品种 |
2.2 青贮玉米自交系杂种优势群类型 |
2.3 青贮玉米杂交种主要杂优模式 |
2.4 青贮玉米育成品种的品质 |
3 青贮玉米遗传改良的策略 |
3.1 遗传改良的两大基本要素 |
3.2 青贮玉米品种育种目标 |
4 青贮玉米育种方法与技术 |
4.1 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建立现代遗传改良技术平台 |
4.2 征集优良种质资源,拓宽遗传改良基础 |
4.3 青贮玉米育种技术 |
4.3.1 青贮玉米自交系的选育 |
4.3.2 青贮玉米品种的组配方式 |
(3)除草剂诱导玉米孤雌生殖选育纯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单倍体育种技术简介 |
1.1.1 诱导系杂交诱导技术 |
1.1.2 化学药剂诱导玉米孤雌生殖 |
1.2 化学药剂诱导孤雌生殖机理 |
1.3 影响玉米孤雌生殖的因素 |
1.3.1 不同基因型玉米 |
1.3.2 化学药剂 |
1.3.3 处理时期 |
1.3.4 处理方法 |
1.4 孤雌生殖植株(Pa1代)的研究 |
1.4.1 Pa1代植株田间性状表现 |
1.4.2 Pa1代倍性 |
1.5 孤雌生殖株系(Pa2代)的研究 |
1.6 遗传多样性分析 |
1.6.1 使用技术 |
1.6.2 应用情况 |
1.7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地点 |
2.3 试验方法 |
2.3.1 试验药剂和浓度 |
2.3.2 药剂诱导处理方法 |
2.3.3 Pa1代拟纯系田间鉴定 |
2.3.4 Pa2代纯系田间鉴定 |
2.3.5 调查项目 |
2.3.6 遗传多样性分析 |
2.3.7 纯系产量配合力初步测定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除草剂诱导玉米孤雌生殖诱导效果分析 |
3.1.1 不同除草剂种类诱导效果差异 |
3.1.2 不同浓度除草剂诱导效果差异 |
3.1.3 除草剂诱导不同种质来源玉米诱导效果差异 |
3.2 Pa1代性状表现 |
3.2.1 Pa1代出苗率及育性 |
3.2.2 Pa1代植株农艺性状变异系数 |
3.2.3 Pa1代性状分离表现 |
3.3 拟纯系(Pa1代)和纯系(Pa2代)频率分析 |
3.4 纯系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
3.5 遗传多样性分析 |
3.5.1 多态性分析 |
3.5.2 聚类分析 |
3.5.3 图示基因型分析 |
3.6 纯系产量配合力初步测定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除草剂种类和浓度对诱导效果的影响 |
4.1.2 不同基因型玉米对诱导效果的影响 |
4.1.3 除草剂诱导玉米孤雌生殖Pa1代类型 |
4.1.4 除草剂诱导玉米孤雌生殖获得纯系的频率 |
4.1.5 孤雌生殖系评价及利用 |
4.2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9份南美玉米地方种质群体改良郑单958的育种潜力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前言 |
1.1 玉米种质资源研究进展与现状 |
1.1.1 国外玉米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以及利用现状 |
1.1.2 中国玉米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以及利用现状 |
1.2 玉米杂种优势群以及杂种优势模式的研究 |
1.3 玉米种质扩增、改良和创新的必要性 |
1.4 玉米种质资源改良、创新的方法 |
1.4.1 地方种质资源的改良与利用 |
1.4.2 外来种质的改良与利用 |
1.5 有利等位基因评估的方法 |
1.6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7 试验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2.1 顶交种组合的配制 |
2.2.2 三交种测交组合的配制 |
2.2.3 田间试验鉴定 |
2.2.4 调查农艺性状与方法 |
2.3 统计分析 |
2.3.1 数据处理 |
2.3.2 方差分析 |
2.3.3 多重比较 |
2.3.4 超标优势 |
2.3.5 供体评价参数计算 |
3 结果分析 |
3.1 一级供体对郑单958的改良潜力评估 |
3.1.1 A、B组顶交种产量和其他主要农艺性状的方差分析 |
3.1.2 A、B两组顶交种组合产量与CK的多重比较 |
3.1.3 A、B两组18份顶交种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与CK的多重比较 |
3.1.4 一级供体改良郑单958的遗传参数分析 |
3.1.5 一级供体改良郑单958的育种策略 |
3.2 一级供体改良PH6WC的育种潜力 |
3.2.1 C组顶交种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方差分析 |
3.2.2 C组9份顶交种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与CK的多重比较 |
3.3 二级供体对郑单958的育种潜力评估 |
3.3.1 三交种测交组合主要农艺性状方差分析 |
3.3.2 三交测交组合产量与CK的多重比较 |
3.3.3 顶交种供体组合产量PTC分析 |
3.3.4 三交种测交组合主要农艺性状与CK的多重比较 |
3.3.5 改良郑单958各个性状的最佳二级供体分析 |
3.3.6 二级供体改良郑单958的育种策略 |
4 讨论 |
4.1 一级供体选择的依据 |
4.2 单倍体技术的应用 |
4.3 外来种质本土化的重要性 |
4.4 南美玉米地方种质群体对黄淮海玉米品种改良创新途径的探讨 |
4.5 PH6WC的利用 |
4.6 试验不足之处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玉米穗上叶片数遗传特性分析与基因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玉米穗上叶片数研究概述 |
1.1.1 穗上多叶型玉米的应用 |
1.1.2 穗上叶片数对玉米产量的作用 |
1.1.3 穗上叶片数与其他农艺性状的相关性 |
1.1.4 玉米穗上叶片数的遗传特性 |
1.1.5 玉米穗上叶片数的基因定位 |
1.2 DNA分子标记种类 |
1.2.1 SSR标记 |
1.2.2 InDel标记 |
1.2.3 SNP标记 |
1.3 基因定位的方法 |
1.3.1 图位克隆 |
1.3.2 QTL分析的原理与方法 |
1.3.3 基于BSA高通量测序定位 |
2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材料 |
3.1.1 材料来源 |
3.1.2 田间试验 |
3.2 DNA提取 |
3.3 引物筛选与合成 |
3.4 DNA的扩增与检测 |
3.4.1 DNA的变性 |
3.4.2 DNA的扩增 |
3.4.3 扩增产物的电泳 |
3.5 田间表型数据采集 |
3.6 数据分析 |
3.7 定位方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玉米穗上叶片数遗传特性分析 |
4.1.1 不同世代穗上叶片数变异分析 |
4.1.2 不同世代株型相关性状变异分析 |
4.1.3 穗上叶片数及株型相关性状杂种优势分析 |
4.1.4 不同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
4.1.5 穗上叶片数在三个群体的方差分析 |
4.2 玉米穗上叶片数基因定位 |
4.2.1 穗上叶片数在各世代的分布 |
4.2.2 玉米穗上叶片数基因定位 |
4.2.3 候选区间的缩小和近等基因系的构建 |
5 讨论 |
5.1 玉米穗上叶片数遗传特性 |
5.2 穗上叶片数杂种优势的利用 |
5.3 BSA测序法的优缺点 |
5.4 穗上叶片数的遗传基础 |
5.5 穗上叶片数的应用展望 |
参考文献 |
英文摘要 |
(6)玉米P18-7近缘系的遗传多样性及其杂交后代性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玉米种质资源利用与研究现状 |
1.1.1 种质资源的概念 |
1.1.2 国内玉米种质资源的研究现状 |
1.1.3 外来玉米种质资源的研究现状 |
1.2 种质资源的扩增、改良及创新的必要性和途径 |
1.2.1 种质资源扩增、改良及创新的必要性 |
1.2.2 种质资源扩增途径和方法 |
1.3 分子标记在玉米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
1.4 玉米自交系遗传差异与杂交后代产量关系 |
1.4.1 遗传距离 |
1.4.2 配合力 |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室材料与方法 |
2.2 SSR实验方法 |
2.2.1 DNA的提取与检测 |
2.2.2 SSR分子标记 |
2.2.3 数据统计分析 |
2.3 田间试验材料与方法 |
2.3.1 田间试验材料 |
2.3.2 田间试验方法 |
2.3.3 田间试验调查与室内考种 |
2.3.3.1 籽粒含水量及脱水速率的测定 |
2.3.4 田间数据统计与分析 |
2.3.4.1 配合力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实验室结果与分析 |
3.1.1 SSR结果分析 |
3.1.2 SSR聚类分析 |
3.1.3 种质间遗传差异分析 |
3.2 田间试验结果与分析 |
3.2.1 主要农艺性状方差分析 |
3.2.2 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方差分析 |
3.2.3 主要农艺配合力效应值分析 |
3.2.3.1 一般配合力分析 |
3.2.3.2 特殊配合力分析 |
3.2.3.2.1 产量特殊配合力分析 |
3.2.3.2.2 主要农艺性状特殊配合力分析 |
3.2.3.3 产量总配合力及杂优模式分析 |
3.2.3.4 遗传参数分析 |
3.2.3.5 遗传距离与配合力相关性分析 |
第四章 籽粒含水率与脱水速率分析 |
4.1 不同组合籽粒含水率的变异情况 |
4.2 不同组合籽粒脱水速率的变异情况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33份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5.2 玉米P18-7近缘系一般配合力分析 |
5.3 70个杂交组合特殊配合力分析 |
5.4 总配合力及杂优模式分析 |
5.5 籽粒含水率与脱水速率分析 |
5.6 P18-7近缘系的改良创新及利用前景 |
5.7 下一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杂交水稻德优4727耐旱生理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水稻耐旱性的生理机制 |
1.3 水稻耐旱性鉴定方法 |
1.3.1 实验室鉴定法 |
1.3.2 田间直接鉴定法 |
1.3.3 人工模拟鉴定法 |
1.4 水稻耐旱生理指标研究进展 |
1.4.1 水分状况 |
1.4.2 叶绿素含量 |
1.4.3 膜脂过氧化和渗透调节物质 |
1.4.4 膜系统保护酶活性 |
1.5 水稻耐旱性鉴定指标 |
1.5.1 生长形态指标 |
1.5.2 生理指标 |
1.5.3 生长发育指标 |
1.6 耐旱性的综合评价方法 |
1.6.1 产量指标 |
1.6.2 直接比较法 |
1.6.3 分级评分法 |
1.6.4 数学分析法 |
1.7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8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8.1 研究内容 |
1.8.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 |
2.2.1 耐旱性鉴定试验 |
2.2.2 代表性品种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差异试验 |
2.2.3 德优4727 深根性溯源分析试验 |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3.1 耐旱性鉴定试验 |
2.3.2 代表性品种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差异试验 |
2.3.3 德优4727 深根性溯源分析试验 |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耐旱性鉴定试验 |
3.1.1 干旱胁迫对不同水稻材料苗期生长的影响 |
3.1.2 干旱胁迫下水稻苗期各生长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
3.1.3 干旱胁迫下水稻苗期各生长参数的主成分分析 |
3.1.4 水稻苗期耐旱性综合评价及分类 |
3.2 干旱胁迫对水稻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 |
3.2.1 叶片叶绿素含量变化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
3.2.2 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
3.2.3 叶片抗氧化酶防御系统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
3.2.4 水稻根系分布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
3.3 干旱胁迫对水稻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
3.3.1 干旱胁迫对水稻农艺性状的影响 |
3.3.2 干旱胁迫对水稻产量性状影响 |
3.4 德优4727 深根性溯源分析 |
3.4.1 德优4727 及其亲本的根系形态 |
3.4.2 DRO1和OsPIN1b基因在德优4727 及其亲本中的表达 |
第四章 讨论 |
4.1 不同水稻材料苗期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
4.2 不同水稻材料叶片生理指标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
4.2.1 不同水稻材料叶绿素含量变化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
4.2.2 不同水稻材料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
4.2.3 不同水稻材料抗氧化酶防御系统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
4.2.4 水稻根系分布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
4.3 水稻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
4.3.1 水稻农艺性状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
4.3.2 水稻产量性状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
4.4 DRO1和OsPIN1b基因在德优4727 及其亲本中的表达 |
第五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提高玉米籽粒锌含量的全基因组选择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中国玉米的品质现状 |
1.2 锌缺乏症及应对措施 |
1.3 全基因组选择及其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
1.3.1 全基因组选择发展历程 |
1.3.2 全基因组选择的过程 |
1.3.3 全基因组选择在植物种的研究 |
1.3.4 全基因组选择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
1.4 全基因组选择预测模型 |
1.4.1 全基因组选择的标准模型 |
1.4.2 全基因组选择中解释上位性的模型 |
1.4.3 估计全基因组模型的预测能力 |
1.5 影响全基因组选择预测精度的因素 |
1.5.1 建模群体大小对预测精度的效应 |
1.5.2 建模群体和预测群体的亲缘关系对预测精度的效应 |
1.5.3 标记密度对预测精度的效应 |
1.5.4 目标性状对预测精度的效应 |
1.6 结合基因型环境互作的GS |
1.7 GBS和 rAmpSeq测序平台 |
1.8 本研究的材料和目的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DH群体和DTMA群体 |
2.1.2 育种群体 |
2.2 群体的建立 |
2.3 田间试验设计 |
2.4 籽粒锌含量的测定 |
2.5 表型数据分析及遗传力估计 |
2.6 测序及基因型数据分析 |
2.6.1 DTMA、DH1及DH2 的基因型标记筛选 |
2.6.2 DTMA、Y1、Y2和Y3 群体的基因型标记筛选 |
2.7 GBS和 rAmpSeq标记平台下DTMA、DH1和DH2 群体籽粒锌含量的全基因组预测 |
2.7.1 基因组预测方法 |
2.7.2 GBS和 rAmpSeq两种标记平台的预测能力的比较 |
2.7.3 建模群体大小(TPS)、标记密度(MD)和标记质量对全基因组预测精度估计的影响 |
2.7.4 基于目标性状的表型变异构建建模群体 |
2.7.5 两两群体间的遗传预测分析 |
2.7.6 利用显着相关标记进行预测分析 |
2.8 rAmpSeq平台下跨群体籽粒锌含量的全基因组预测 |
2.8.1 群体结构分析 |
2.8.2 籽粒锌含量在各育种群体内预测精度的比较 |
2.8.3 籽粒锌含量跨群体预测精度 |
2.8.4 各群体中DH(Doubled Haploid)群体以及PM(Pedigree Method)亚群之间的预测精度 |
2.8.5 群体结构对预测精度的影响 |
2.8.6 全基因组预测统计模型对预测精度的影响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GBS和 rAmpSeq标记平台下DTMA、DH1和DH2 群体籽粒锌含量的全基因组预测 |
3.1.1 表型变异 |
3.1.2 最小基因频率及缺失率的分布 |
3.1.3 三个群体中5 倍交叉验证的预测精度 |
3.1.4 建模群体大小(TPS)、标记密度(MD)和标记质量对估计全基因组预测精度的效应 |
3.1.5 基于目标性状的表型变异构建建模群体 |
3.1.6 两两群体间的全基因组预测分析 |
3.1.7 用显着相关的SNPs估计MAS的预测精度 |
3.2 rAmpSeq平台下跨群体籽粒锌含量的全基因组预测 |
3.2.1 育种群体的基本信息 |
3.2.2 群体中籽粒锌含量表型变异 |
3.2.3 群体结构分析 |
3.2.4 群体内5 倍交叉验证 |
3.2.5 籽粒锌含量跨群体预测精度 |
3.2.6 DH亚群以及PM亚群之间的预测精度 |
3.2.7 群体结构对预测精度的影响 |
3.2.8 GS统计模型对预测精度的效应 |
第四章 讨论 |
4.1 GBS和 rAmpSeq标记平台的比较 |
4.2 各群体中5倍交叉验证结果分析 |
4.3 建模群体大小对预测精度的影响 |
4.4 标记密度对预测精度的影响 |
4.5 标记质量对预测的影响 |
4.6 依据目标性状变异优化建模群体 |
4.7 各群体间的跨群体预测 |
4.8 多群体跨群体预测 |
4.9 建模群体和预测群体关系对预测精度的效应 |
4.10 模型对预测精度的效应 |
4.11 双单倍体技术自交系和系谱选择技术自交系相互预测精度 |
4.12 本研究中的不足及展望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
(9)援西非农业项目玉米育种的策略建议与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西非地区玉米品种现状及其面临的问题 |
1.1 玉米品种老化,杂交良种推广面积小 |
1.2 土壤贫瘠,自然灾害频繁 |
1.3 管理粗放,肥料投入不足 |
1.4 单产不高、总产不足 |
2 援西非农业项目玉米育种策略建议 |
2.1 根据不同受援国情况确定培育不同类型的玉米杂交品种 |
2.2 注重品种耐旱、耐贫瘠等优良性状的选择 |
2.3 按“地方系”与“外来系”的配对模式组配,可提高育种效率 |
2.4 注重自交系一般配合力和产量选择 |
2.5 开展示范与配套技术研究,加强新品种推广 |
3 今后的工作思路探讨 |
3.1 加强西非地方种质与外来种质的研究利用 |
3.2 品种选育应适应当地生产条件及收获习惯 |
3.3 以相对简单科学的试验设计获取完整、正确的试验结果 |
3.4 充分利用援外政策并满足对方诉求,稳定育种队伍 |
3.5 依托企业参与育种,为成果联合开发寻求出路 |
(10)玉米籽粒脱水速率分子标记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玉米各性状对玉米籽粒田间脱水速率及含水率的影响 |
1.2.1 生理成熟期对籽粒田间脱水速率及含水率的影响 |
1.2.2 玉米株型性状对籽粒田间自然脱水速率及含水率的影响 |
1.2.3 苞叶对籽粒田间自然脱水速率及含水率的影响 |
1.2.4 玉米穗部性状与籽粒脱水速率及含水率的关系 |
1.2.5 玉米籽粒性状与脱水速率及含水率的关系 |
1.3 籽粒含水率及田间自然脱水速率的遗传基础 |
1.4 玉米籽粒含水率、田间自然脱水速率QTL进展 |
1.5 分子标记的类型及作图群体的选择 |
1.6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及其应用 |
1.7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技术 |
1.8 SNP关联分析在玉米上的应用 |
1.9 本项目研究科学意义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田间试验设计 |
2.3 其他农艺性状调查 |
2.4 统计分析 |
2.5 全基因组DNA提取 |
2.6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2.6.1 SNP数据质控 |
2.6.2 群体分层评估 |
2.6.3 LD衰减关联分析 |
2.6.4 关联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玉米NILs群体构建及GWAS可靠性验证 |
3.1.1 玉米NILs群体构建 |
3.1.2 群体全基因组DNA提取及质检 |
3.1.3 玉米群体聚类分析 |
3.1.4 利用穗轴颜色GWAS检查群体的可用性 |
3.2 群体农艺表型性状 |
3.2.1 群体农艺性状分析 |
3.2.2 籽粒含水率速率表型性状分析 |
3.2.3 群体田间自然脱水速率表型性状分析 |
3.2.4 群体内各性状与籽粒含水率的相关性 |
3.3 与玉米籽粒含水率及脱水速率关联的SNP标记 |
3.3.1 与授粉后35天籽粒含水率关联的SNP标记 |
3.3.2 与授粉后42天籽粒含水率关联的SNP标记 |
3.3.3 与授粉后49天籽粒含水率关联的SNP标记 |
3.3.4 与授粉后56天籽粒含水率关联的SNP标记 |
3.3.5 与籽粒生理成熟期及成熟后7天籽粒含水率关联的SNP标记 |
3.3.6 与田间自然脱水速率关联的SNP标记 |
3.4 分子标记验证 |
3.4.1 显着分子标记多态性筛选 |
3.4.2 株系材料筛选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关联群体的选择及其GWAS可用性验证 |
4.2 群体农艺性状稳定性比较及其与籽粒含水率、脱水速率关联的SNP标记 |
4.3 玉米籽粒含水率、脱水速率分子标记开发 |
4.3.1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 |
4.3.2 分子标记验证 |
4.4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
四、玉米三交种亲本选择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19个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及相关性分析[D]. 李威. 河南科技学院, 2021(07)
- [2]我国青贮玉米育种现状和遗传改良策略[J]. 刘杭,侯乐新,王方明,张玉强,李建生,丁宁. 玉米科学, 2021(01)
- [3]除草剂诱导玉米孤雌生殖选育纯系的研究[D]. 陈汁雯. 贵州大学, 2020(01)
- [4]9份南美玉米地方种质群体改良郑单958的育种潜力评估[D]. 庞伟强.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5]玉米穗上叶片数遗传特性分析与基因定位研究[D]. 崔丽洋. 河南农业大学, 2020(06)
- [6]玉米P18-7近缘系的遗传多样性及其杂交后代性状分析[D]. 李森林. 贵州大学, 2020(04)
- [7]杂交水稻德优4727耐旱生理特性研究[D]. 王萌冉.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8)
- [8]提高玉米籽粒锌含量的全基因组选择技术研究[D]. 郭瑞.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9]援西非农业项目玉米育种的策略建议与探讨[J]. 谭友斌. 作物杂志, 2020(01)
- [10]玉米籽粒脱水速率分子标记开发[D]. 李杨. 贵州大学, 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