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法律原则(续6)

合作社法律原则(续6)

一、合作社法律原理(续六)(论文文献综述)

陈晓荣[1](2010)在《民国小区域流通货币及乡土币制》文中认为小区域流通货币是一种代用货币或货币符号。其发行主体或为钱铺、钱庄、商号、工矿企业等商业部门,或为县级地方基层政权,或为社会团体等准权力部门;其流通范围一般限于一县之境,而且仅能部分地履行货币职能。小区域流通货币是在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向近代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演变过程中出现的阶段性货币现象,反映了从封建国家货币制度衰亡到资本主义中央银行体系建立之前的过渡性特征。民国小区域流通货币的职能因其发行主体的不同而不同。基层政权所发行之纸币在当地等同于法币,而商业部门所发行的商业票券则仅用于市场找零或工商业者之间的业务往来及票据清算,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货币。不同政府部门所发行之政府票券的性质迥然不同。地方政府货币的垂直发行和商业票券的横向流通,导致了事实上的两个货币系列,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民国时期的乡土币制体系。这一现象,既与当时的军阀割据和地方财权独立直接相关,也与当时的乡村自治运动等密切关联。小区域流通货币的不平衡性既是货币实物化的表现,也是近代不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反映。其发行和使用状况,既有南北之别,也有城乡之异,更有发达与欠发达地域间的不同。20世纪二三十年代北方与南方农村钱票的流通差异,是南北差异的最好例证,而城乡之间的差异,则反映了日益突出的城乡经济二元化倾向。乡村在金融机构、货币供需、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与城市的较大差距,决定了其独特货币体系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民国乡土币制,是在国家基本货币制度之下存在的相对独立的乡村纸币制度。首先,民国时期的乡村手工业因受洋货冲击而日益衰退,农民收入则因农村经济凋敝而急剧下降。由于无法得到国家银行的供给,小面额辅币券不得不依赖身处底层市场的商业主体来提供。其次,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村建设运动,由于旨在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乡村贫、弱问题并未解决,农民负担有增无减,士绅则由过去的乡村维护者变成了上层政策的执行者。在此过程中,乡村钱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再次,国家货币制度不健全是乡土币制存在的币制基础。虽然民国小区域货币发行主体的多元化是一个现实存在,但货币发行的集中和统一是货币管理制度化的必然趋势。民国国家银行虽然垄断了货币发行权,但因统一的国内大市场并未形成,统一国币的流通也就无法实现。民国币制体系具有二维结构特征,即各级政府以财政为目的所创立的法定货币体系与商业机构以金融为目的所运行的非法定的媒介货币体系二者的共生并存。前者兼顾官僚资本企业的利益;后者反映了民族资本家和中小商人集团的利益诉求。在两者的对峙和博弈中,后者有逐步被压缩的倾向。

汉斯·H·缪恩克勒,郭晓马[2](1993)在《合作社法律原理(续六)》文中研究指明 合作社的资金问题1.合作社资金的一般问题法律制定者的任务是提供一个法律的系统结构,这一结构应最有利于合作社实现其各种目标。在合作社资金问题这一领域里,实现这一任务显得尤其困难,因为一个完善的法律结构必须既要考虑合作社既是一个个人组成的协会又是一个经营性的组织这一双重性质,又要考虑到合作社携助其成员的目标。法律制定者必须解决如何使合作社性质的企业具有足够的资金基础以从事经营的问题,同时又应强调合作社的另一特征,即合作社作为一个个人群体,其成员的参与远比他们的资金贡献重要。为了找出一个既切实又可行的解决方案,我们必须回忆一下与合作社资金有关的采取合作社这一形式的组织的各种特征:一合作社原则上是由个人组成的协会,其成员为寻求改善自己当前经济情况的可能性而加入协会.这样的会员一般无力提供大量的资金。

孙善功[3](2010)在《我国农业保险市场拓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业发展的高风险性以及解决“三农”问题的时代背景需要农业保险市场规模的扩大。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从未停止过对农业保险的探索,但其发展严重滞后于保险业发展和农业风险管理的需要,事实上未能真正起到风险补偿、资金融通以及社会管理的功能。我国农业保险市场的运行效率仍然比较低下,供需双方的矛盾仍然没有得到解决,如何提高农业保险市场的运行效率,怎样在农业保险产品的开发方面进行创新,政府应该以怎样的方式和力度对农业保险进行扶持,实施有效的宏观调控,最终拓展农业保险市场成为理论界和政府部门关注的热点之一。在这一背景下,就我国农业保险市场拓展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保险市场和农业保险市场的有关理论为指导,在对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历程进行总结回顾的基础上,对我国农业保险市场拓展所面临的行业背景进行分析;然后,分别从农业保险市场拓展的需求主体培育、供给主体扶持、产品开发策略以及市场体系建设四个方面系统阐述了我国农业保险市场拓展的基本策略;最后,以安徽农业保险市场拓展模式为例,论述了在我国这样一个地域差距较大的发展中大国,农业保险市场拓展区域性模式存在的合理性及一般规律。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我国农业保险市场的需求主体具有风险意识低、救灾观念传统、保险知识匮乏、文化水平低、收入有限、不信任保险公司、具有“跟风”心理、经营规模小、对农业预期收益低等特征;而供给主体具有保险机构数量有限、开办业务经验缺乏、基层保险人员数量少且素质低、承担的经营风险巨大、开办农险意愿低、区域性强、公司间竞争不充分等特征,这些主体行为特征制约了农业保险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要开拓我国农业保险市场,首先必须发挥政府对市场供求主体的支持与宏观调控作用,为农业保险市场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政府要认真分析与总结目前形成的各种农业保险区域性经营模式的特点,对有较强借鉴意义与代表性的模式积极进行推广;保险公司自身也要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在政府的政策扶持之下,对保险需求进行深入研究,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选择好目标市场,创新市场理念,不断加快农业保险产品的开发,并运用灵活的保险价格、通畅的销售渠道、新颖的保险产品、有效的促销策略,不断提升服务手段,趋利避害,实现农业保险市场业务的跨越发展。本文从不同市场主体和市场体系要素的角度对我国农业保险市场进行研究;采用市场营销理论的有关方法,分析了具体的农业保险市场开发策略;从我国农村和农民的实际出发,确定了目标市场消费者的构成要件,并根据其需求特点,选择了具体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促销策略和渠道策略,无论是在内容的系统性上、研究范围上还是研究视角上都体现出一定的创新之处。

柴智慧[4](2014)在《农业保险的农户收入效应、信息不对称风险 ——基于内蒙古的实证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农业保险作为一种被WTO“绿箱政策”所允许的可分散风险、弥补损失的非价格农业保护工具,日益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10个“一号文件”均提出要加大对我国农业保险的财政支持力度,逐步建立健全我国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特别是自2007年起中央财政开始按照WTO协议中有关政府可在财政上参与农业保险以支持本国农业发展的要求提供保费补贴,我国农业保险呈现出蓬勃快速的发展趋势。内蒙古自治区作为保费补贴的首批试点地区之一,农业保险规模持续快速增长,自2007年到2012年,内蒙古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从4.33亿元增加到19.21亿元,增长3.44倍;各级政府保费补贴从3.37亿元增加到17.38亿元,增长4.16倍,各级政府的财政补贴无疑是内蒙古农业保险蓬勃快速发展的重要推手。然而,大量的财政保费补贴资金是否可以实现农业保险稳定农户收入的政策效应?现行的农业保险在开展中是否存在由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道德风险问题和逆向选择行为?对这些问题的理论研究与实证检验不仅是对中国特色农业保险理论的补充和完善,也是为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甚至整个中国的农业保险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和政策建议。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综合运用微观经济学、农业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相关经济学理论和方法,以内蒙古六年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实践为研究对象,对该项支农惠农政策的福利效应和运营风险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以试图解答两个研究问题:(1)农业保险是否具有稳定农户收入的政策效应?若有,则其政策效应是否己真正落实到受益主体农户身上?目前,影响农业保险政策效应发挥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其形成原因又是什么?(2)在现行的农业保险制度下,农业保险在开展中是否存在运营风险,或者说,行为主体是否存在由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道德风险问题和逆向选择行为?如果存在,如何规避?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陈述如下:内容一:农业保险稳定农户收入的政策效应研究。从理论上看,农业保险可以降低农户收入波动,具有减轻农业风险、弥补因灾损失、稳定农户收入的政策效应。然而,基于微观农户样本数据,本文分别采用倍差模型、匹配模型和匹配倍差模型对农业保险稳定农户收入的政策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在内蒙古现行“低保障、广覆盖、低保费、低赔偿”的农业保险制度下,该项支农惠农政策尚难以发挥其稳定农户收入的福利效应。内容二:农业保险中“协议”理赔的成因研究。研究发现:“协议”理赔是影响农业保险稳定农户收入的政策效应真正落实到受益主体农户身上的直接因素之一。内蒙古农业保险开展中“协议”理赔模式的产生既是政府、农户、保险公司三方行为主体由于地位不对等而导致的各自利益低水平均衡的结果,更是三方利益相关者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所做出的现实选择,具体表现在农户的效用最大化与其弱势群体地位的不一致,政府的社会福利最大化让位于保持政策持续和社会稳定,保险公司的利益最大化与其基层组织体系建设的不匹配。内容三:农业保险中三方行为主体的道德风险问题研究。研究发现:在内蒙古现行的农业保险制度下,农户、政府、保险公司三方行为主体均存在道德风险问题,其中,农户的道德风险问题可分为农户事前消极防损与事后怠于减损的不积极行为和农户事前骗保与事后骗赔的保险欺诈行为两类。三方利益主体均存在道德风险问题的现实原因是投保农户的认知偏差和侥幸心理,保险公司的利益驱使和机会主义,政府部门的认知误区与监管缺位;同时,道德风险不仅会使保险公司的业务拓展受挫,而且会造成各级政府的财政补贴资金流失。然而,基于农户视角的实证检验却发现,无论是在种植业保险市场还是在养殖业保险市场,在内蒙古现行“低保障、广覆盖、低保费、低赔偿”的农业保险制度下,投保农户均不存在事前消极防损和事后怠于减损即事前与事后的不积极行为的道德风险问题,但存在事前骗保与事后骗赔等属于保险欺诈范畴的道德风险问题。内容四:农业保险中农户逆向选择行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农业保险市场中农户逆向选择的产生机理是投保农户在农业生产中风险差异的客观存在和保险公司根据农户在农业生产中的平均损失概率厘定保险费率;深层根源则是农业保险标的的特殊性,保险公司经营管理方面的不足以及部分农户对农业保险的认知存在偏差。如果农户的逆向选择行为非常严重,则会导致农业保险市场的风险累积和供求失衡。另外,基于微观农户视角,采用非参数分析方法和计量经济模型对农户在内蒙古现行“低保障、广覆盖、低保费、低赔偿”的农业保险政策实施中是否存在逆向选择行为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农户确实存在逆向选择问题,但其并不严重;原因可能是目前内蒙古农业保险理赔中“协议”赔付的广泛存在和政府对农户的大规模保费补贴。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在理论研究方面,本研究对农业保险中“协议”理赔的概念、表现、后果及其成因给予系统论述,同时对农户、政府和保险公司三方行为主体道德风险和农户逆向选择的形成机理及其危害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研究结论不仅可以为消除“协议理赔”提供理论依据,而且可以完善农业保险的信息不对称理论。其次,在实证研究方面,本研究应用农户层面的调查数据,实证检验农业保险是否具有稳定农户收入的政策效应,识别现行农业保险制度下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等信息不对称风险,研究结果可以为政策制定者与实施者评价农业保险的政策效应和判断农业保险的运营风险提供更为稳健的、可靠的决策依据。

汉斯·H·缪恩克勒,阮立武[5](1992)在《合作社法律原理(续三)》文中研究表明 四、合作社成员的法律地位1.概述立法者的任务,是从适合合作社特别目标和这一组织形式独具的内部结构的角度出发去规定合作社成员的法律地位。合作社有别于其它形式组织的特别目标是通过该合作企业对成员企业或家庭提供的服务来促进成员们的经济利益。合作企业由成员们提供资金并由成员进行管理,因此,

汉斯·H·缪恩克勒,汤晓重[6](1992)在《合作社法律原理(续一)》文中认为 二、成立合作社1.经济意义上的合作社和法律意义上的合作社当遇到成立合作社的法律问题时,首先有必要弄清合作社的定义是什么,有必要区别开经济意义上的合作社和法律意义上的合作社。德国的合作学认为,经济意义上的合作社是具有四种特点的组织,即:——成员的结合是因为各自有至少一种利益相同;——群体目标也是群体成员个人的目标,就是在团结和互助的基础上通过集体行动来促进共同的利益;——建立一个共同所有、共同出资和共同管理的企业作为达到目的的手段;——这个共有企业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群体成员的经济利益。体现这四个特征的经济实体不管它以什么样的法律形式进行经营活动(如公司、合伙经营、社团等)都可以归类为经济意义上的合作社。为了使合作法适应健康的合作经营活动,法律制

刘国凤[7](2011)在《中国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研究马克思指出,“土地是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土地是人类不能出让的生存条件和再生产条件”,高度概括了土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作用,它是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耕地作为土地的精华,是粮食生产的重要依托,是基础的基础。因此,人多地少,特别是人均耕地少,后备资源有限的国情决定,中国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不得不面临土地资源稀缺的巨大挑战。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耕地问题,在高层的重视和领导下,中国已形成堪称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对耕地加速流失的现象起到了一定的控制作用。但中国现行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在现实中执行障碍颇多,效果并不理想,耕地不仅数量仍然在不断减少,而且质量也在不断下降。依据国际经验,中国已经进入了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保耕地与保发展的矛盾正在加大。实现二者的协调统一,既保护好“生命线”,又保障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当前中国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如果这一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影响粮食安全、农民利益、生态环境安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甚至影响农村稳定和国家安全。因此,必须加强对耕地制度的研究。本文以中国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为研究对象,重点就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实现中国耕地保护制度创新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主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地租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以及管理学的激励理论为指导,对中国耕地保护问题进行多维度研析,同时借鉴国内外有关耕地保护问题的研究成果,旨在提出创新与完善中国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对策建议,构建行政、法律、经济、技术手段互动的耕地保护新机制,以期实现中国耕地保护、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和谐发展等多重目标。全文共分六章:第1章是文章的导论部分,也是问题的提出。首先,介绍本文研究的国内外背景、目的和意义。其次,介绍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结构。最后,阐述本文可能的创新点与研究展望。第2章是基本理论阐释部分,也是本文选题的理论依据。首先,对耕地、耕地保护、制度、耕地保护制度几个基本范畴进行厘定与释义。其次,梳理与耕地保护制度有关的理论基础,包括:土地资源稀缺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外部性理论、地租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激励理论,为以下分析提供指导思想和理论准备。最后,以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为基础,从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以及实施机制三方面对中国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现行体系进行详尽分析,并以图简明展示其主要制度构成及逻辑结构。第3章是在理论基础上回归现实,探析中国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体系的演变历程与特点。首先,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耕地保护制度的演进历程进行历史回顾,并以时间为序,根据国务院及国土管理系统颁布的有关土地管理,特别是有关耕地保护和珍惜利用土地的各项法规、条例,结合我国耕地面积的减少和变化趋势,将这一历程划分为四个时期:1978~1985年为耕地保护制度的孕育期;1986~1997年为耕地保护制度的产生期;1998~2003年为耕地保护制度的发展期;2004年至今为耕地保护制度的完善期,从纵向透析中国现行耕地保护制度的历史沿革。其次,探析了中国现行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特点,并将其归纳总结为:实施全面严格的计划管制;地方政府的作用不断强化;审批成为重要调节手段;财政支出为资金主要来源;耕地占用税落后实际。第4章是中国现行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绩效的考察。首先,以中国国土资源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为依托,定量分析了中国现行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绩效,中国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实施以来土地管理特别是耕地保护事业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不可否认,其运行效果与预期目标也存在相当差距,在定量的基础上定性指出目前中国耕地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耕地数量持续减少;二是耕地质量总体不高,且呈下降趋势;三是耕地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四是耕地后备资源有限。继而论证当代中国耕地保护的时代要求与新形势下存在的三大压力。第5章是在指出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寻成因并加以详实论证。首先,根据前面对耕地保护存在问题的分析,进一步深入挖掘存在问题的成因所在,本文认为时代背景的变化、耕地保护制度本身的缺陷以及农业比较经济效益低是导致耕地保护绩效不佳的三大主要因素。其次,介绍国外耕地保护措施与国内试点的好做法,以供参考。第6章是提出创新与完善中国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对策建议。首先,针对现存问题与问题的成因,在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规定了创新与完善中国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指导思想、目标、思路与原则。其次,提出了中国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创新与完善的对策选择:加强非正式制度的研究,充分发挥其作用;转变政府思想观念,建立耕地保护的社会约束机制;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建立健全耕地保护法律法规体系;调节主体间的利益配置,形成完备的耕地保护经济激励机制;重视技术保障与创新,建立健全耕地保护科技制度;多部门、全社会协调联动,建立严格耕地保护实施机制。最后,初论中国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外部运行环境的优化。

张毅[8](2020)在《产权与治权关系视野下农村政治生态研究 ——以山西省L村为例》文中提出产权和治权是乡村治理的核心要素,产权是奠定乡村治理的基础要素,治权则是规范乡村治理的结构要素,两者的互动关系共同影响和形塑着乡村的政治生态。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制度实施30多年以来,既是中国农村基层民主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也是乡村治理中治权不断下放和分散的过程。同时,由于乡村集体产权的松动,导致村集体资源日益被少数村干部垄断,造成了村庄内部严重的贫富分化现象和干群矛盾。而且,产权分化严重影响了乡村治权结构,掌握公共权力的村干部不仅霸占集体资源,与此同时又通过集体资源所带来的财富继续巩固其对村庄的治权。随着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村庄治权逐步从村干部手中分散到村民手中,于是就产生了围绕村庄公共权力和集体产权的激烈竞争和争夺。本文以一个典型的煤炭资源型村庄L村为案例,具体描述该村由集体化时期的富裕村到改革开放后的贫困村,村委会选举由村民直选开始时的选举竞争和天价选票,到中期的村“两委”矛盾,再到村委会选举走向规范并趋于平稳的历史过程,重点分析该村村委会换届选举中围绕煤矿资源利益而进行的权力争夺与权力运作,分析不同时期背景下的煤矿集体产权对乡村治理的冲击及其由此产生的政治生态,进而探索乡村振兴背景下资源型农村政治生态的优化路径。本文除导论外,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的内容:第一章主要介绍集体化时期,L村的集体煤矿在村党支部的统一领导下,采取集体所有、统一经营的方式,壮大了集体经济,实现了村庄的共同富裕,以及由此带来的村庄良好治理与全面发展;第二章通过对L村第六届换届选举中“金钱竞选”和“天价选票”的全景描述和系统解剖,分析集体产权失效后造成乡村治理的要素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政治生态恶化与村庄衰败;第三章以L村第八到第十一届村委会换届选举为例,分析资源整合和煤矿利益消失后乡村权力运行状况以及由此造成的村干部无人竞选、村庄公共事务无人管理的治理困境;第四章通过对L村煤矿产权变迁下乡村权力运作轨迹和治理结果的分析,探索资源型农村政治生态的优化路径;最后一部分是文章的结论,即产权与治权密切关联,直接形塑乡村的政治生态,决定农村的发展命运。L村自治异化主要是缘于集体产权失效而非农民素质低下,优化资源型农村的政治生态关键要实现产权与治权的良性互动。

汉斯·H·缪恩克勒,何光文[9](1992)在《合作社法律原理(续五)》文中提出 合作社行政官员的法律地位、权力和职责1.行政官员对合作社发展的重要性和作用合作社的组织结构具有二元性,它既是一个个人协会,又是一个经营企业。人们可以说股份公司也具有这种二元性,也是由一群股东和一个由股东投资的企业所组成。但是,合作社的组织机制与股份公司的一个根本区别,即合作社的成员既是合作企业的合伙人又是其顾客。这样合作社的管理者在管理合作社成员及合作企业时,就会碰到一个问题,即:既要满足合作

汉斯·H·缪恩克勒,阮立武[10](1992)在《合作社法律原理(续二)》文中研究指明 合作社内部法规概述1.1.内部法规的定义和法律性质合作社内部法规是指在指导一个合作社活动和合作社与其成员之间的关系方面所有管理规则的总体。在法律允许的自主权的范围内,内部法规可以看成是合作社约束其成员及自身的内部法律。内部法规通过一个组织的创办人的协议产生。在组织的创办过程中,创办人有一定程度的立法权以便

二、合作社法律原理(续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合作社法律原理(续六)(论文提纲范文)

(1)民国小区域流通货币及乡土币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意义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四节 论文的基本架构及其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近代经济社会变迁与小区域货币
    第一节 近代商品经济与货币供需
        一、商品经济的发展与货币需求的扩大
        二、乡村市场的辅币问题
    第二节 民国二元经济结构与小区域货币
        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表现
        二、乡村危机中小区域货币的泛滥
    第三节 地方自治与小区域货币
        一、近代地方自治思潮与实践
        二、自治制度下小区域货币的发行
第二章 小区域货币的发行
    第一节 小区域货币发行的历史阶段
        一、近代小区域货币发行的阶段论
        二、小区域货币与货币总供给
        三、小区域货币的阶段性特征
    第二节 小区域货币的发行主体
        一、钱庄、票号、银号、典当等金融机构
        二、地方军政部门及半官方机构
        三、工商企业与钱票发行
        四、各发行主体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 小区域货币的职能
    第一节 金融机构票据的货币职能
        一、钱庄票据的职能
        二、典当业票币及其货币职能
        三、钱局、银号纸币的货币职能
    第二节 地方票的多种职能
        一、政府票券的多项职能
        二、军队发行的票券及其职能
    第三节 商号票的流通性职能
        一、商业找零,凑整兑现
        二、代替铜元、制钱、官票,十足兑现
        三、行业联合票,跨地区使用
        四、商号联票,互相担保
    第四节 商会票及其货币职能
        一、小区域货币中的商会票
        二、商会票的经济社会职能
        三、由商会票看商会与社会各方的关系
        四、商会票的历史作用评价
第四章 小区域货币的不平衡性
    第一节 多角度看小区域货币的不均衡性
        一、南北地区钱票流通的差异
        二、城乡之间钱票流通的差异
        三、发达与欠发达地区的不平衡性
        四、两类主体在发行数量上的不平衡
    第二节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北方农村钱票的泛滥
        一、从现存实物看二三十年代的北方钱票
        二、钱票与北方农村的钱庄、商号
        三、北方钱票的规范管理与乡村“自理币制”
        四、钱票与北方农村商品经济
第五章 乡土币制:民国乡村社会的自发秩序
    第一节 乡土币制及其存在性论证
    第二节 乡土币制产生的国家币制基础
        一、国家币制在区域间的差异性
        二、国家币制中主辅币供给的非对称性
        三、国币和省钞的信用缺失
    第三节 乡土币制中各方势力的角逐与制衡
        一、军阀与官绅权力的角逐
        二、官绅、商人及“社会”的角力与制衡
        三、商会的居间斡旋
第六章 小区域货币之问题与监管
    第一节 私发纸币的问题
        一、私商钱票的兑现问题:市场机制下的商民博弈
        二、官私钱票的流通问题:传导路径的纵横交织
        三、政府钞票的“专行”:官与民的对峙
    第二节 政府的管理法规及效果
        一、民国以前的政府管理
        二、民元以后的政府管理
    第三节 法令实施屡受梗阻的原因分析
        一、地方官僚的利源
        二、地方经济的切实需求
    第四节 商会对私商纸币的管理
第七章 民国币制的二维结构:小区域货币与其他货币的关系
    第一节 民国货币发行主体的分类及其流通架构
        一、民国两大类货币发行主体及货币分类
        二、货币流通二维结构的坐标定位
        三、两大类货币流通的区域分工
    第二节 民国币制二维结构的非对称性
    第三节 自上而下的权力扩张和自下而上的自律性强化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3)我国农业保险市场拓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国外研究动态
        1.3.2 国内研究动态
        1.3.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可能创新之处
第二章 我国农业保险市场的发展历程及农业保险市场拓展面临的行业背景
    2.1 保险市场及农业保险市场拓展概念的界定
        2.1.1 保险市场的界定
        2.1.2 农业保险市场的界定
        2.1.3 农业保险市场拓展的涵义
    2.2 我国农业保险市场的回顾
        2.2.1 建国前的农业保险市场
        2.2.2 20 世纪50 年代农业保险的探索
        2.2.3 1982-1992 年我国农业保险事业的恢复与发展
        2.2.4 1993-2003 年我国农业保险的市场化运作与业务萎缩徘徊
        2.2.5 2004 年至今我国农业保险市场的政策性归位与发展
    2.3 我国农业保险市场拓展的行业背景
        2.3.1 市场主体数量快速增加,但离满足需要仍有较大差距
        2.3.2 市场规模和险种不断扩大增加,但还没有实现全覆盖
        2.3.3 保费收入近年来明显增加,但增长过程有所反复
        2.3.4 政府给予积极的政策支持,但扶持力度有待提高
        2.3.5 农业保险业务在整个财险中所占份额小,发展程度总体偏低
        2.3.6 农业保险业务赔付率高,制约农业保险发展的因素仍然存在
第三章 我国农业保险市场拓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3.1 农户对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不足
        3.1.1 农户缺乏保险知识,农业保险意识薄弱
        3.1.2 农户的收入水平较低,难以独自承受农业保险的高保费率
        3.1.3 农户规避风险的替代手段较多,农业保险的重要性未被完全认可
        3.1.4 农业小规模经营客观上弱化了农业保险的经济保障功能
        3.1.5 农户非农收入占比持续增加,农业风险构不成农户的经济风险
        3.1.6 农户对保险机构及其产品缺乏信任
    3.2 保险公司对农业保险业务的热情不高,供给能力有限
        3.2.1 农业保险存在特殊的经营技术障碍
        3.2.2 农业保险中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现象严重
        3.2.3 农业保险的展业难度大,纠纷案例多
        3.2.4 保险公司还缺少针对农业保险业务的技术人员
        3.2.5 保险公司赔付能力有限,难以应对农业巨灾风险
    3.3 完整的农业保险市场体系还没形成
        3.3.1 农业保险缺乏法律保障
        3.3.2 政府的财政支持力度不够,财政支持内容需要调整
        3.3.3 农业保险的监管机制不健全
        3.3.4 政府行政介入的力度与方式需要调整
        3.3.5 全国或区域性农业保险市场缺乏有效的巨灾风险管理机制
第四章 我国农业保险市场拓展的需求主体培育
    4.1 我国农业保险市场需求主体现状
        4.1.1 农户对风险的认知与规避
        4.1.2 农户的农业保险意识现状
        4.1.3 农户对农业保险的潜在需求
        4.1.4 影响农户参保农业保险意愿的因素
    4.2 培育我国农业保险市场需求主体的措施
        4.2.1 加强农业保险相关知识宣传,提高农户保险意识
        4.2.2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为农户提供保费补贴
        4.2.3 采取强制性和诱导型相结合的方式促使农民投保
        4.2.4 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规模经营程度,激发农户参保需求
第五章 我国农业保险市场拓展的供给主体扶持
    5.1 我国农业保险市场供给主体的特征
        5.1.1 保险公司承担的经营风险巨大,经营农业保险业务的意愿较低
        5.1.2 多数保险公司缺乏经营农业保险业务的经验
        5.1.3 针对农业保险业务的基层保险人员的数量少,经验不足
        5.1.4 保险公司经营农险业务的区域性较强
        5.1.5 保险公司之间针对农险业务的竞争不充分
    5.2 扶持我国农业保险市场供给主体的措施
        5.2.1 积极提供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支持政策
        5.2.2 立足国情,推动形成合理的农业保险组织体系与经营发展模式
        5.2.3 加强农业保险合同条款设计,提高农业保险经营管理技术
        5.2.4 加大农业保险基础建设投资,降低保险公司经营成本
第六章 我国农业保险市场拓展的产品开发策略
    6.1 农业保险市场细分及目标市场选择
        6.1.1 农业保险市场细分
        6.1.2 目标市场选择
    6.2 农业保险市场产品策略
        6.2.1 农业保险产品开发策略
        6.2.2 农业保险产品组合策略
    6.3 农业保险产品价格策略
        6.3.1 产品定价原理
        6.3.2 优惠价策略
        6.3.3 农业保险实际定价水平
    6.4 农业保险市场营销策略
        6.4.1 农业保险宣传策略
        6.4.2 农业保险市场营销渠道策略
        6.4.3 农业保险市场促销策略
        6.4.4 农业保险市场服务策略
第七章 我国农业保险市场拓展的市场体系建设
    7.1 加强农业保险的立法工作
        7.1.1 农业保险法的基本内容
        7.1.2 农业保险立法的配套政策
    7.2 发挥政府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作用,加快建立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7.2.1 要加快建立农业再保险体系
        7.2.2 加快建立巨灾风险准备金制度
        7.2.3 建立整体性的巨灾风险补偿机制基本框架
    7.3 农业保险市场中的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相结合
        7.3.1 政策性农业保险及特点
        7.3.2 政策性农业保险包括的范围
        7.3.3 商业性农业保险包括的范围
    7.4 农业保险市场的进入与退出
        7.4.1 建立农业保险的市场准入与退出制度
        7.4.2 防止保险机构同业间的无序竞争
        7.4.3 加强农业保险机构在农村网点的建设
    7.5 农业保险市场的信息披露
        7.5.1 农业保险市场信息披露的动因
        7.5.2 农业保险市场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7.5.3 完善农业保险信息披露制度的措施
第八章 我国农业保险市场拓展的区域性模式
    8.1 我国农业保险市场拓展区域性模式存在的原因
        8.1.1 区域间风险灾害的差异
        8.1.2 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8.1.3 区域间农业生产结构的差异
        8.1.4 区域间社会人文环境的差异
    8.2 我国农业保险区域性模式现状与评析
        8.2.1 我国农业保险市场拓展的区域性模式现状
        8.2.2 我国农业保险市场拓展的区域性模式评析
    8.3 安徽农业保险市场拓展模式及其推广性
        8.3.1 研究安徽农业保险市场拓展模式的原因
        8.3.2 安徽农业保险市场拓展模式特点
        8.3.3 安徽农业保险市场拓展模式的推广性分析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农业保险的农户收入效应、信息不对称风险 ——基于内蒙古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和附表清单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与提出问题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简要述评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假说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与研究假说
    1.4 论文结构与技术路线
    1.5 研究方法和数据/资料来源
        1.5.1 研究方法
        1.5.2 数据/资料来源
    1.6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6.1 创新点
        1.6.2 不足之处
    1.7 本章小结
2 理论基础
    2.1 农业风险管理理论
        2.1.1 风险与风险管理
        2.1.2 农业风险的定义和类型
        2.1.3 农业风险管理
    2.2 农业保险概论
        2.2.1 农业保险的概念界定
        2.2.2 农业保险的准公共物品属性
        2.2.3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边界
    2.3 农户行为理论
        2.3.1 保险需求理论的发展
        2.3.2 农户的保险购买决策
    2.4 信息不对称理论
    2.5 博弈理论
    2.6 本章小结
3 内蒙古农业保险的发展概况
    3.1 内蒙古农业保险的发展历史(1950年-2003年)
        3.1.1 农业保险在改革开放前的兴起与曲折发展(1950年-1979年)
        3.1.2 农业保险在改革开放后的徘徊与萎缩(1980年-2003年)
        3.1.3 简要评述
    3.2 政策性农业保险在内蒙古的试点与发展(2004年至今)
        3.2.1 运营模式
        3.2.2 政府支持
        3.2.3 实施效果
        3.2.4 存在的问题
    3.3 本章小结
4 农业保险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分析
    4.1 国内外研究成果
    4.2 理论分析
    4.3 研究方法
        4.3.1 方法概述
        4.3.2 实证模型
    4.4 数据来源
    4.5 实证结果
    4.6 结论、讨论和启示
    4.7 本章小结
5 农业保险中“协议”理赔的产生原因
    5.1 一个实例
    5.2 “协议”理赔的界定与表现
    5.3 “协议”理赔的产生原因
        5.3.1 基本原因
        5.3.2 现实考察
    5.4 本章小结
6 农业保险中道德风险问题的理论分析
    6.1 文献回顾
        6.1.1 国外学者
        6.1.2 国内学者
        6.1.3 简要评述
    6.2 道德风险的界定与表现
        6.2.1 投保农户的道德风险
        6.2.2 保险公司的道德风险
        6.2.3 政府部门的道德风险
    6.3 道德风险的形成机理
        6.3.1 投保农户的道德风险——以种植业保险为例
        6.3.2 保险公司的道德风险——基于政府与保险公司的博弈视角
        6.3.3 政府部门的道德风险
    6.4 道德风险产生的现实原因
        6.4.1 投保农户的认知偏差和侥幸心理
        6.4.2 保险公司的利益驱使和机会主义
        6.4.3 政府部门的认知误区和监管缺位
    6.5 道德风险的危害
        6.5.1 保险公司的业务拓展受挫
        6.5.2 各级政府的财政补贴流失
    6.6 本章小结
7 农业保险中道德风险问题的实证检验:基于农户视角
    7.1 种植业
        7.1.1 农户的不积极行为
        7.1.2 农户的保险欺诈
    7.2 养殖业
        7.2.1 分析框架
        7.2.2 数据来源
        7.2.3 变量选取和描述性统计
        7.2.4 实证结果
        7.2.5 结论、讨论和启示
    7.3 本章小结
8 农业保险中农户逆向选择行为研究
    8.1 前人的研究成果
        8.1.1 国外学者
        8.1.2 国内学者
        8.1.3 简要评述
    8.2 逆向选择的理论概述
        8.2.1 逆向选择的界定与表现
        8.2.2 逆向选择的产生机理
        8.2.3 逆向选择的深层根源
        8.2.4 逆向选择的危害
    8.3 逆向选择的实证检验
        8.3.1 研究方法
        8.3.2 数据来源
        8.3.3 变量选取
        8.3.4 结果分析
        8.3.5 结论、讨论与启示
    8.4 本章小结
9 主要结论与政策含义
    9.1 主要结论
        9.1.1 政策性农业保险在内蒙古发展虽为迅速,但也存在各种问题
        9.1.2 内蒙古农业保险尚难以发挥稳定农户收入的政策效应
        9.1.3 影响农业保险政策效应落实的最直接因素是“协议”理赔
        9.1.4 农业保险的三方行为主体均存在道德风险问题
        9.1.5 农业保险中农户的确存在逆向选择行为,但并不严重
    9.2 政策含义
        9.2.1 加大农业保险宣传力度
        9.2.2 完善农业保险政策条款
        9.2.3 规范农业保险微观操作
        9.2.4 创新农业保险产品类型
        9.2.5 健全农业保险基层组织
        9.2.6 推进农业保险风险区划
        9.2.7 建立农业巨灾风险保障
        9.2.8 加强农业保险主体监管
    9.3 进一步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农户调查问卷
    附录2 村调查问卷
    附录3 奶牛养殖户调查问卷
作者简介

(7)中国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述评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结构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内容结构
    1.4 可能的创新点与研究展望
        1.4.1 可能的创新点
        1.4.2 研究展望
第2章 耕地保护制度的基本理论阐释
    2.1 耕地保护制度的范畴界定
        2.1.1 耕地
        2.1.2 耕地保护
        2.1.3 制度
        2.1.4 耕地保护制度
    2.2 耕地保护的理论依据
        2.2.1 耕地保护的基本理论
        2.2.2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2.2.3 激励理论
    2.3 中国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现行体系
        2.3.1 非正式制度
        2.3.2 正式制度
        2.3.3 实施机制
第3章 中国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演进历程与特点
    3.1 中国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演进历程
        3.1.1 1978~1985 年:耕地保护制度的孕育期
        3.1.2 1986~1997 年:耕地保护制度的产生期
        3.1.3 1998~2003 年:耕地保护制度的发展期
        3.1.4 2004 年至今:耕地保护制度的完善期
    3.2 现行中国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特点探析
        3.2.1 实施全面严格的计划管制
        3.2.2 日益强化地方政府的作用
        3.2.3 审批成为重要调节手段
        3.2.4 耕地保护资金来源单一
        3.2.5 耕地占用税与实际脱节
第4章 中国耕地保护现状、时代要求与压力
    4.1 中国耕地保护现状
        4.1.1 耕地数量持续减少
        4.1.2 耕地质量总体不高,且呈下降趋势
        4.1.3 耕地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4.1.4 我国耕地后备资源有限
    4.2 中国耕地保护的时代要求
        4.2.1 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
        4.2.2 耕地保护与“三农”问题
        4.2.3 耕地保护与生态建设
    4.3 中国耕地保护所面临的时代压力
        4.3.1 城镇化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必然趋势
        4.3.2 4 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
        4.3.3 产业向中西部内陆转移
第5章 中国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问题的成因
    5.1 时代发展背景及新形势
        5.1.1 中国实现了经济体制的转型
        5.1.2 统筹城乡形成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
        5.1.3 进入工业反哺农业的时期
    5.2 制度本身的原因
        5.2.1 非正式制度方面
        5.2.2 正式制度方面
        5.2.3 实施机制方面
    5.3 经济原因:农业的比较经济效益低
        5.3.1 耕地保护直接主体——农户——不作为
        5.3.2 耕地保护的间接主体——地方政府——行为逻辑
    5.4 国外耕地保护措施说明
    5.5 国内各地区耕地保护机制创新
第6章 中国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6.1 耕地保护制度改革与创新的指导思想、目标和思路
    6.2 耕地保护制度改革与创新的基本原则
        6.2.1 耕地以家庭经营为主
        6.2.2 农用土地集体所有
        6.2.3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6.2.4 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6.3 耕地保护制度改革与创新的建议
        6.3.1 加强非正式制度的研究,充分发挥其作用
        6.3.2 转变政府思想观念,建立耕地保护的社会约束机制
        6.3.3 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建立健全耕地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6.3.4 调节主体间利益配置,形成完备的耕地保护经济激励机制
        6.3.5 重视科技保障与创新,建立健全耕地保护科技制度
        6.3.6 多部门协调联动,建立严格的耕地保护实施机制
    6.4 耕地保护制度外部运行环境的创新
        6.4.1 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减轻耕地的社会保障功能
        6.4.2 加快农村人口转移,促进耕地流转
        6.4.3 严控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促进建设用地集约利用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产权与治权关系视野下农村政治生态研究 ——以山西省L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与问题提出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 研究问题
    三、研究方法与案例介绍
        (一) 研究方法
        (二) 案例介绍
    四、相关概念及基本理论
        (一) 产权与集体产权
        (二) 煤矿产权的内容及特点
        (三) 治权及乡村治权
        (四) 政治生态与资源型农村的政治生态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内容
    六、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第一章 权力共有与利益共享:产权与治权统一下的农村政治生态
    1.1 集体化时期农村集体煤矿的经营与管理
        1.1.1 人民公社时期社队煤矿的形成过程
        1.1.2 农村社队煤矿的管理和经营形式
        1.1.3 社队煤矿对乡村治理的影响
        1.1.4 社队煤矿对农村政治生态的影响
    1.2 集体所有与统一经营:集体化时期L村煤矿产权形式
        1.2.1 L村集体煤矿的形成过程
        1.2.2 L村集体煤矿的产权形式
    1.3 党的领导与社员大会:集体化时期L村的治理形态
        1.3.1 L村村庄治理的演变历史
        1.3.2 集体化时期L村的治权结构
    1.4 产权与治权统一下的治理成效
    1.5 小结
第二章 自治异化与村庄衰败:产权与治权分离中的农村政治生态
    2.1 改革开放后农村集体煤矿的兴起与村民自治的实行
        2.1.1 改革开放后农村集体煤矿的兴办与产权分化
        2.1.2 村民自治的实行与农民的政治热情
        2.1.3 村民自治的实行与集体煤矿私人承包对乡村治理的影响
    2.2 产权松动与治权垄断:L村集体煤矿的私下承包与贫富分化
        2.2.1 权力垄断资源:村干部私下承包与转让村集体煤矿
        2.2.2 资源巩固权力:选举竞争与煤矿承包者当选
        2.2.3 贫富分化与干群矛盾:村干部掌握集体资源的结果
    2.3 产权分化与治权分散:昂贵的选票与派系斗争
        2.3.1 村民直选中激烈的竞争与“金钱大战”
        2.3.2 产权与治权分离后的村企对立与治理瘫痪
        2.3.3 “两委”矛盾——派系斗争背后的资源争夺
    2.4 小结
第三章 竞争消失与发展困局:产权与治权解挂后的农村政治生态
    3.1 山西煤炭资源整合的政策演变及过程
        3.1.1 安全整治,关小上大
        3.1.2 有偿使用,兼并重组
        3.1.3 国进民退与集团经营
    3.2 煤炭资源整合对乡村治理的影响
        3.2.1 集体收入减少影响村庄公共建设
        3.2.2 补偿纠纷下社会矛盾增多
        3.2.3 采煤沉陷区治理难开展
    3.3 L村集体煤矿整合后的自治转移与发展困境
        3.3.1 一次性海选与严格投票规则
        3.3.2 村民参选的理性回归
        3.3.3 平稳连任与“一肩挑”
        3.3.4 竞争消失后村庄公共事务的发展及困境
    3.4 小结
第四章 集体产权与民主治理:资源型农村政治生态优化路径
    4.1 建立科学合理的煤矿产权制度体系
        4.1.1 厘清产权关系
        4.1.2 稳定产权政策
        4.1.3 规范矿业权市场
        4.1.4 畅通社会参与渠道
    4.2 坚持并有效发挥集体产权的双重功能
        4.2.1 集体产权是村民自治的核心和实质内容
        4.2.2 坚持与明晰集体产权,增强村民自治的经济基础
        4.2.3 强化治权的民主运行,保障集体产权的政治功能
    4.3 加强农村民主制度治理
        4.3.1 加强选举后的民主制度运行,避免“自治异化”
        4.3.2 完善村务监督的制度建设,强化“四权同步”
        4.3.3 提高村民监督意识和能力,提升“公共意识”
    4.4 发挥农村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
        4.4.1 夯实领导地位,理顺两委关系
        4.4.2 加强党员教育,带动农民参与
        4.4.3 优化党员结构,抓好“关键少数”
        4.4.4 加强作风建设,重塑干部形象
    4.5 重塑农村良好的政治文化
        4.5.1 深入挖掘乡土社会传统优秀文化资源
        4.5.2 加强乡村诚信、法治和民主等现代文明建设
结论与讨论
    一、产权与治权关系是形塑资源型农村政治生态的主要因素
    二、自治异化缘于制度缺陷而非农民素质低下
    三、集体产权功能失效是农村政治生态恶化的关键
    四、实现产权与治权的良性互动是农村健康发展的保障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四、合作社法律原理(续六)(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国小区域流通货币及乡土币制[D]. 陈晓荣. 河北师范大学, 2010(10)
  • [2]合作社法律原理(续六)[J]. 汉斯·H·缪恩克勒,郭晓马. 农村经营管理, 1993(01)
  • [3]我国农业保险市场拓展研究[D]. 孙善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10)
  • [4]农业保险的农户收入效应、信息不对称风险 ——基于内蒙古的实证研究[D]. 柴智慧.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4(12)
  • [5]合作社法律原理(续三)[J]. 汉斯·H·缪恩克勒,阮立武. 农村经营管理, 1992(10)
  • [6]合作社法律原理(续一)[J]. 汉斯·H·缪恩克勒,汤晓重. 农村经营管理, 1992(08)
  • [7]中国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研究[D]. 刘国凤. 吉林大学, 2011(08)
  • [8]产权与治权关系视野下农村政治生态研究 ——以山西省L村为例[D]. 张毅. 山西大学, 2020(12)
  • [9]合作社法律原理(续五)[J]. 汉斯·H·缪恩克勒,何光文. 农村经营管理, 1992(12)
  • [10]合作社法律原理(续二)[J]. 汉斯·H·缪恩克勒,阮立武. 农村经营管理, 1992(09)

标签:;  ;  ;  ;  ;  

合作社法律原则(续6)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