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餐馆的室内设计

浅谈小餐馆的室内设计

一、漫谈小型餐馆室内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武孟洁[1](2021)在《乡村振兴视角下的艺术特色小镇 ——以六家畈1952文创园改造设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张婷[2](2021)在《《赛博声音艺术:美国新音乐的突破》(第三章至第八章)翻译报告》文中研究指明

院捷[3](2021)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乌兰察布市会展经济发展中政府职能研究》文中认为

荣洁[4](2021)在《中国艺术区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潘钰婷[5](2021)在《高校新型餐饮空间发展与设计研究》文中指出餐饮建筑作为大学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大学生需求转变的挑战。近年来,新型餐饮空间开始在高校中涌现,此类建筑空间集餐饮、休闲、娱乐、学习、零售等功能于一体,功能多元、全时开放,正逐渐成为高校中餐饮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就此进行深入研究。文章界定了“高校新型餐饮空间”的概念,提出高校新型餐饮空间是高校发展的必然,也是“高校传统食堂”发展升级的必然趋势,主要存在于规模较大的新建或改扩建高校内。从形式上来说可以是独立式的多功能餐饮综合体,也可以是位于教学楼、学生活动中心、图书馆、行政楼等建筑内的附属型餐饮空间。位置较分散,并且大多全天开放,非就餐时间可以作为师生们学习交流、日常交往的场所,空间利用率较高。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研、资料分析、数据统计等方法,分析了高校新型餐饮空间的发展演变过程、现状特点、设计原则。以建筑学、环境心理学、教育学等范畴的相关研究作为理论指导,并针对新型餐饮空间的规划设计、建筑形式与内部空间设计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高校未来餐饮的发展方向。本课题的研究从实际出发,通过对国内外高校新型餐饮空间的研究,能够有效指导未来国内高校新型餐饮空间的建设以及老旧食堂改造的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普适性。并且对于营造舒适良好的校园环境、构建和谐校园,也有着较高的参考价值。

潘萌[6](2021)在《北京建国初期“公社大楼”建筑空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58年,城市人民公社运动从农村波及到城市。同年的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是按照人民公社思想进行的城市总体规划,规划提出城市居住区的组织应当按照人民公社化的原则进行。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许多“新型城市居民点规划设计设想和实例”。“公社大楼”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设计建成的城市集合住宅建筑,是城市人民公社运动在住宅建筑层面的体现。本文以建国初期北京公社大楼建筑空间设计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梳理了北京公社大楼所处时代的建设背景和思想背景,结合历史图像、文献及建筑图纸等资料,从其建设选址、空间结构、居住单元和空间愿景等方面梳理还原了北京公社大楼的建筑空间设计。并通过后期的现场调研等方式,结合北京公社大楼建筑空间的现状,分析其在实际使用中建筑空间演变和延续。本文根据还原整理出的公社大楼的历史和思想背景及公社大楼建筑空间设计,通过对比研究和理论梳理等研究方式,总结其建筑空间设计的建筑理论和社会思想,发掘和总结了其独特的价值。北京公社大楼是在城市人民公社运动中产生的“融入了共产主义理想色彩的示范性建筑”,其建筑空间设计是社会主义思想在建筑上的一次实践。公社大楼也是北京现代建筑史中的一个重要建筑遗产,是当时国内外建筑思想和北京城市建设的成果凝结。公社大楼独特的建筑空间设计也是对现如今新型的集合住宅设计的一个参考案例。北京公社大楼建筑空间从科学、历史、社会、文化和精神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最后通过分析北京公社大楼的现状及现有利用计划,对比其他国内外的相关案例,本文也对北京公社大楼的保护开发提出一定的策略和建议。

陈纵[7](2020)在《“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科研、生活、交流的主要场所,它集中体现校园文化、社会发展的前沿特征,对社会发展、文化进步、科技创新有着重要的作用。经历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转型,经历了建国后苏联模式的探索和文革时期的发展停滞,再到改革开放后的自由发展以及进入21世纪后的新校区建设井喷,中国的大学校园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尤其是近20年,当代中国大学以有目共睹的速度高速发展,极大地扩大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容纳能力。但是近年来,遍地开花的大学城模式,高度扩张的大学校园,也产生了诸多新的问题,日益紧张的城市用地,逐渐压缩的城市空间,抑制着校园空间的对外膨胀,对校园建设既有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建设高潮的逐渐冷静,大学校园的发展进入了以更新为主的新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华南理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在何镜堂院士的领导下,实践了一大批国内优秀的大学校园设计,随着实践的深入,何镜堂院士也逐渐形成并发展了名为“两观三性”的建筑与规划设计理论,创造性的把“文化性”、“地域性”、“时代性”理论统一在“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框架之中。本论文针对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的新阶段,以“两观三性”理论为视角,立足当代,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体系,旨在为我国大学校园的更新、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由第一章绪论和第二章组成,先介绍了论文的背景、对象、目的和意义,然后通过分析我国当代大学校园发展的现状,比较国内外优秀校园更新发展案例,发现我国大学校园发展的主要矛盾,理论结合实践,提出当代我国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的现实目标与原则。第二部分引入理论,由第三章构成。通过对“两观三性”理论及其实践的解读,分析并阐述其理论基础和实践支撑。并基于“两观三性”建筑与规划理论构建校区规划激活、空间更新唤醒、建筑改造更新三个层次设计目标与策略框架体系。第三部分分析问题与理论运用,以“两观三性”规划与建筑理论为基础,结合国内外大学规划与建筑更新实践案例,从两个不同层面逐层分析探索适合当代中国大学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第4章分为三个部分,分析当代大学校园规划层级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其中第一部分以城市区域为背景分析当代大学校园与城市联动,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发展构建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通过既有校园空间规划的工作与城市整体协调,统筹规划、更新升级,促进校园与城市环境整体融合、动态提升;第二部分,面向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并为了校园的可持续生长,搭建不断优化演进的校园交通系统,以及满足校园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低碳环境系统。第三部分以校园组团级别空间为切入点,通过公共空间的改造与景观空间的更新,唤醒校园空间特色和的生态内核,搭建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中向上承接校园服务城市的职能、向下指导建筑单体更新的策略桥梁,形成设计策略从规划层级到建筑层级的转换过渡。第5章以“两观三性”为视角,以“整体观”为基石,构建校园建筑层级的更新改造的基础——校园建筑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的整体统一。以“可持续发展观”为视角,构建校园既有建筑更新、改造的可持续改造程序。深入研究、综合运用大学校园内建筑单体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以“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为切入点,通过传承建筑历史价值、功能空间转换、建筑性能提升,创造体现校园地域文脉、满足当代教学科研需求的校园建筑空间。从而实现校园建筑层面“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整体观、可持续发展观”的和谐统一。第四部分为第6章,策略实践,展望未来更新发展趋势。结合笔者所在工作室相关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更新改造设计实践,综合验证前部分提出的分级设计策略,进一步说明“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与探索。最后为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以“两观三性”建筑思想理论为视角,并以此为框架发展出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的创新点,以及待完善之处。通过校园规划—建筑的逐级更新,整合不同层级的空间建构,建立适应当代大学教育和科研发展趋势的校园空间更新设计策略,为解决现有校园的现实问题提供参考依据,也为未来校园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刘心武[8](2020)在《邮轮碎片》文中提出1最近手机"今日头条"上连篇累牍展现许多的肌肉男,特别是腹肌男,但她在生活中却几乎没有见到过一位。在邮轮上她注意观察,甲板躺椅上、泳池中,裸露出身体的男子没有一个近似网络上呈现的,而且,许多臃肿颟顸的肉体总是要跃入她的视野,无从规避。

董世豪[9](2020)在《“有机更新”理论指导下祥云传统商业街区更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张,许多原本位于城市边缘的传统商业集市转变为城市中心,但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些位置优越的传统商业街区却陷入了困境,一方面物质环境和商业环境的老化使其吸引力减弱,另一方面街区在历史发展中沉淀下来的文化底蕴却没有被充分发扬和利用。在当今大型商业综合体遍地开花的背景下,具有历史厚度的传统商业街区成为比千篇一律的商场更珍贵的商业空间和文化资源,如何通过对传统商业街区进行恰当的更新改造,使其既能够满足现代城市生活的需求,又能够完好地传承和发扬城市地域文化特色,成为城市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本论文以昆明市祥云传统商业街区为研究对象,将“有机更新”理论作为理论支撑,空间句法作为技术方法,对祥云街区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保护更新策略。首先,对国内外历史街区更新的理论研究和相关案例进行总结分析,提出“有机更新”理论对于传统商业街区的更新具有适用性和实践意义。其次对祥云传统商业街区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对街区历史发展过程进行重构,提炼出街区的文化特色和价值,同时从街区的物质环境、商业环境和人文环境三个方面进行实地调查,总结了街区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利用空间句法分析了不同时期的街区与昆明城市的关系以及街区自身空间结构的变化,同时对目前街区的可达性情况,空间差异性情况和立体空间的可视性情况进行了分析。最后基于街区现状问题和句法分析结论,探讨了祥云传统商业区的有机更新策略。本论文通过对祥云传统商业街区历史沿革和街区现状的研究,总结出街区具有明显的近代化烙印和多元文化背景,同时也是昆明城市精神和市民记忆的寄托,相应价值需尽快给予重视和挖掘。随后结合句法分析结论和街区价值与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有机更新策略,建立了以物质空间(建筑、街道、公共空间)、商业环境(业态引导、文化产业培育、地下商业开发)、经营管理(开发机制、老旧建筑腾退)三个方面为主体的传统商业街区保护更新框架。

辛圣炜[10](2020)在《岭南当代博物馆庭园空间设计研究》文中认为园林之于当代建筑设计的可能性是设计师广泛实践和研究的课题。环境设计是博物馆建筑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新博物馆学对博物馆功能复合化,以及与周边环境融合,提升社区参与,传承地域文化提出更高要求。近年,岭南地区出现了以传统岭南庭园为蓝本的博物馆庭园空间设计,为岭南庭园在现代公共建筑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新思路。庭园空间可为岭南当代博物馆设计在满足复合功能、加强城市互动、传承历史基因、展现地域特色方面提供新的可能。本论文以岭南地区博物馆庭园空间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梳理岭南庭园与公共建筑融合的地域性实践脉络和特点,归纳庭园空间在当代博物馆设计中的普遍性实践规律,推导出适应岭南地区博物馆庭园空间的设计策略,并以深入具体的个案研究,检讨岭南博物馆庭园空间的设计策略及方法的适应性,为岭南庭园在公共建筑设计实践提供参考,补充发展地域建筑设计理论。第一章介绍本文研究背景,选题目的与意义,确定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制定研究框架,进行相关研究综述,确定研究方法。第二章梳理了岭南庭园在公共建筑实践的发展脉络,归纳这一领域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手法上的变化,从历史经验中挖掘庭园空间在地域性传承和现代性新用的方法,为岭南博物馆庭园空间地域传承提供设计启发和借鉴。第三章通过岭南地区及国内外优秀实例,归纳博物馆庭园空间融入现代博物馆的一般实践规律,揭示庭园空间在新博物馆学背景下,对博物馆建筑在功能组织、空间建构、适应气候及地域文化表现方面的价值。第四章借鉴岭南庭园现代实践的思想方法,与博物馆庭园空间的一般实践规律,针对岭南当代博物馆庭园空间设计的需求和不足,从契合岭南地域环境、满足当代博物馆公共性需求、展现岭南地域文化特色三个方面提出岭南博物馆庭园空间的设计策略。第五章对粤剧艺术博物馆做深入案例分析,从庭园生成逻辑、空间建构、意境营造分析其庭园空间设计思路。并运用定量空间模拟对其公共性特征作循证分析,探讨前文归纳的设计策略及方法的适应性,为岭南博物馆庭园空间设计提供启发,也为公共建筑庭园空间设计理论提供补充。

二、漫谈小型餐馆室内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漫谈小型餐馆室内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5)高校新型餐饮空间发展与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概念界定与研究现状
        1.2.1 概念界定
        1.2.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论文构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论文构架
2 高校新型餐饮空间的发展概况
    2.1 高校新型餐饮空间的发展演变
        2.2.1 位置布局的变化
        2.2.2 规模数量的变化
        2.2.3 功能种类的变化
        2.2.4 空间形式的变化
        2.2.5 室内环境的变化
        2.2.6 设施设备的变化
        2.2.7 营业时间的变化
    2.2 影响高校餐饮空间发展变化的因素
        2.2.1 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
        2.2.2 现代高校培养方向的转变
        2.2.3 高校校园规划建设的发展
        2.2.4 就餐人群消费观念的变化
    2.3 国内外先进案例介绍
        2.3.1 国外案例
        2.3.2 国内案例
    2.4 本章小结
3 高校新型餐饮空间的特点及规划设计原则
    3.1 选址特点
        3.1.1 位于生活区
        3.1.2 位于教学区
        3.1.3 位于生活区与教学区边缘
    3.2 空间形式特征
        3.2.1 独立型建筑
        3.2.2 附属型空间
        3.2.3 饮食街型
    3.3 规模特点
    3.4 功能构成特点
    3.5 室内空间特点
    3.6 使用者的特点
        3.6.1 就餐心理特征
        3.6.2 就餐行为偏好
        3.6.3 对新型餐饮空间的满意度
        3.6.4 理想中的高校餐饮空间
    3.7 规划设计原则
    3.8 本章小结
4 高校新型餐饮空间的规划设计研究
    4.1 选址研究
        4.1.1 所在功能区
        4.1.2 周边交通
        4.1.3 选址的要点
    4.2 规模研究
        4.2.1 规模类型列举
        4.2.2 已有建设指标对比
        4.2.3 规模选择的要点
    4.3 功能定位研究
        4.3.1 功能类型列举
        4.3.2 不同区位条件下的功能选择
        4.3.3 不同空间形式下的功能选择
        4.3.4 功能选择的要点
    4.4 布局研究
        4.4.1 等级划分
        4.4.2 分级布局情况
        4.4.3 布局模式
    4.5 本章小结
5 高校新型餐饮空间的建筑形式与内部空间研究
    5.1 建设模式
        5.1.1 择地新建
        5.1.2 老旧建筑改造
    5.2 建筑外观设计
        5.2.1 建筑形体
        5.2.2 建筑立面
        5.2.3 建筑材料
    5.3 内部空间整体设计
        5.3.1 室内功能组成与序列
        5.3.2 室内空间布局与形式
        5.3.3 室内面积指标与尺度
        5.3.4 室内交通流线
        5.3.5 室内空间环境
    5.4 餐饮功能空间设计
        5.4.1 就餐行为心理分析
        5.4.2 餐桌布置的基本原则
        5.4.3 餐厅设计的基本要求
    5.5 特殊功能空间设计
        5.5.1 商业零售空间
        5.5.2 学习办公空间
        5.5.3 休闲娱乐空间
        5.5.4 公共交往空间
    5.6 本章小结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关于高校餐饮空间的调研问卷
作者简介

(6)北京建国初期“公社大楼”建筑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相关概念的廓清及界定
        1.1.1. 公社大楼的概念
        1.1.2. 建国初期的概念
    1.2. 研究的背景
    1.3. 研究的范围及内容
        1.3.1. 空间范围
        1.3.2. 时间范围
        1.3.3. 研究的内容
    1.4. 研究的现状
        1.4.1. 对于北京建国初期公社大楼的相关资料
        1.4.2. 对于北京建国初期公社大楼的相关研究
    1.5. 选题的研究方法
    1.6.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6.1. 研究的目的
        (1) 对北京建国初期公社大楼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来源进行梳理
        (2) 对北京建国初期公社大楼的价值进行总结
        (3) 对北京建国初期公社大楼的保护利用提供参考策略
        1.6.2. 研究的意义
        (1) 补充对相关研究的不足
        (2) 为北京建国初期公社大楼的保护提供理论基础
        (3) 为未来建筑设计提供参考
第二章 北京建国初期公社大楼建设背景
    2.1. 北京的城市人民公社运动
        2.1.1. 城市人民公社始末
        2.1.2. 北京城市人民公社
    2.2. 北京国初期的快速城镇化及城市建设
        2.2.1. 北京城市化带来的人口迅速增长
        2.2.2. 计划经济体制及城市化影响下的北京住宅建设管理体制
    2.3. 苏联经验对北京城市规划及建筑设计的影响
    2.4. 多重因素影响下的建国初期北京城市住宅建设
        2.4.1.“居住邻里单位”(1952 年~1953 年)
        2.4.2.“苏维埃大街坊”和标准化设计(1953 年~1957 年)
        2.4.3. 人民公社运动的新住宅(1958 年~1960 年)
        2.4.4.“小区”和小面积住宅(1960 年~1966 年)
    2.5. 北京公社大楼的产生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早期社会主义思想在建筑与规划中的实践
    3.1. 北京公社大楼中的社会主义思想
    3.2. 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想社会模型
        3.2.1. 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岛国和康帕内拉的太阳城
        3.2.2. 欧文的新协和村和傅里叶的法郎吉
        3.2.3. 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想社会模型的空间特点
    3.3. 中国近代的社会主义空间实践
        3.3.1. 康有为大同书中的理想社会空间
        3.3.2. 中共早期革命家的新村主义
        3.3.3. 中国近代的社会主义空间实践的特点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公社大楼的设计及其建筑空间
    4.1. 公社大楼的选址
    4.2. 公社大楼的宏观尺度
    4.3. 北京公社大楼的空间“母题”
        4.3.1. 体块组合
        4.3.2. 功能分布
        4.3.3. 组成元素
        4.3.4. 层次与组合
    4.4. 公社大楼的居住单元设计
        4.4.1. 公社大楼的标准单元
        4.4.2. 公社大楼的居住单元
        4.4.3. 公社大楼的户型配额
    4.5. 公社大楼的空间愿景
        4.5.1. 城市人民公社成员的工作与生活(Byt)
        4.5.2. 公社大楼的居住记忆
        4.5.3. 公社大楼的时空流线
    4.6. 公社大楼的空间嬗变
        4.6.1. 居住单元内部
        4.6.2. 公共空间
        4.6.3. 公社大楼的空间变化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公社大楼的设计思想来源
    5.1. 佩里的邻里单元
    5.2. 苏联的构成主义
        5.2.1. 苏联构成主义建筑设计的“社会浓缩器”
        5.2.2. 苏联建筑师的现代标准设计住宅
        5.2.3. 苏联住宅工业化建设
    5.3. 以柯布西耶“住宅是居住的机器”为代表的现代主义住宅建筑思想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公社大楼与同时代国内外集合住宅比较
    6.1. 法国的战后集合住宅
        6.1.1. 法国战后集合住宅发展的三个阶段
        6.1.2. 对比案例:马赛公寓
    6.2. 苏联的社会主义集合住宅公社
        6.2.1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住宅建设
        6.2.2. 苏联的公社竞赛
        6.2.3. 对比案例:纳科芬大楼
    6.3. 中国城市人民公社的“公社大楼”
    6.4. 三个国家代表性集合住宅的比较
第七章 公社大楼的价值分析
    7.1. 北京城市人民公社建筑遗产
    7.2. 社会主义集合住宅实验在北京的案例
    7.3. 建国初期城市政策在住房层面的体现
    7.4. 建国初期现代建筑理论在北京的实践
    7.5. 集合住宅空间设计与再利用的案例
        7.5.1. 集合住宅建设的参考
        7.5.2. 旧建筑改造的一个资源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公社大楼的保护与利用策略
    8.1. 公社大楼的现状及现有利用计划
        8.1.1. 北京公社大楼的现状
        8.1.2. 北京公社大楼的现有保护利用计划
    8.2. 国外相关案例的借鉴
        8.2.1. 纳科芬大楼的保护利用策略
        8.2.2. 马赛公寓的保护利用策略
        8.2.3. 启示与借鉴
    8.3. 公社大楼的保护策略构想
        8.3.1. 公社大楼的保护利用难点分析
        8.3.2. 公社大楼的保护再利用策略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缘起
        1.1.1 中国校园高速建设的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1.1.2 高等教育与城市的互动发展
        1.1.3 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的需求
    1.2 研究的对象
        1.2.1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
        1.2.2 更新、改造设计
        1.2.3 “两观三性”设计思想
        1.2.4 研究范围的界定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大学校园空间的相关研究
        1.4.2 更新、改造设计的相关研究
        1.4.3 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研究综述
    1.5 研究的创新点
        1.5.1 创新点一,视角创新:以“两观三性”设计理论为整体视角,对大学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进行“宏观—中观—微观”的系统化研究。
        1.5.2 创新点二,思路创新:本文以“两观三性”这种系统性理论来解决大学校园更新这类系统型研究工作的思路,为大学校园的其他研究工作探索了一条可借鉴的研究思路。
        1.5.3 创新点三,内容创新:构建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整体设计理论,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设计发展与认知
    2.1 国外大学校园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2.1.1 中世纪欧洲大学校园
        2.1.2 近代美国大学校园
        2.1.3 当代欧美综合化研究型大学校园
    2.2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2.2.1 古代书院式校园空间
        2.2.2 封建社会末期学堂校园空间
        2.2.3 近代中西合璧型校园空间
        2.2.4 解放后苏联模式和文革时期的校园建设
        2.2.5 改革开放后至今的校园空间发展探索
    2.3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校园空间发展的矛盾和需求
        2.3.1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2.3.2 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的矛盾
        2.3.3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的发展需求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当代校园空间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的理论建构
    3.1 “两观三性”理论的概念与发展
        3.1.1 “两观三性”理论的思想内涵
        3.1.2 “两观三性”理论的历史传承
        3.1.3 “两观三性”理论的哲学基础和理论框架
    3.2 “两观三性”视角应用于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理论导入
        3.2.1 整体观视角——整体性理论与城市学理论
        3.2.2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生态建筑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
        3.2.3 地域性视角——地域主义理论
        3.2.4 文化性视角——文脉理论
        3.2.5 时代性视角——创新理论
    3.3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建构
        3.3.1 国内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分类
        3.3.2 国内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现实目标
        3.3.3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内涵
        3.3.4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研究体系的建构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两观三性”视角下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第一部分 :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4.1 “校园—城市”发展的基本矛盾和相关分析
        4.1.1 “校园—城市”的整体关系
        4.1.2 我国当代城市环境下大学校园与城市结合的结构矛盾
        4.1.3 大学校园与城市空间整体更新的策略目标
        4.2 “大学—产业—城市”整体发展的校园更新功能植入
        4.2.1 大学在“大学—产业—城市”循环中扮演的角色
        4.2.2 强化“校—城”联系的功能更新与植入
        4.2.3 着眼于校园长期发展的用地预留储备
        4.3 校园与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校园结构网络
        4.3.1 校园与城市对接的空间结构层级
        4.3.2 校园与城市空间肌理缝合
        4.3.4 校园衔接城市的社区网络
        4.4 满足城市多元需求的“校园—城市”过渡区空间布局更新、改造策略
        4.4.1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类型
        4.4.2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公共空间整合
        4.4.3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整体更新机制
    第二部分 :面向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策略
        4.5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的现状和策略目标
        4.5.1 我国高校校园规划设计发展现状
        4.5.2 新时期校园空间更新改造需要处理好的校园关系
        4.5.3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的策略目标
        4.6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
        4.6.1 合理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目标体系
        4.6.2 动态更新的校园总体规划文件
        4.6.3 项目计划评估和实施程序
        4.7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交通系统优化策略
        4.7.1 校园道路交通疏解能力的优化
        4.7.2 公共交通系统管理
        4.7.3 校园自行车系统的完善
        4.7.4 停车场的规划与管理
        4.8 绿色低碳校园的规划更新
        4.8.1 节地与室外环境
        4.8.2 节能与能源利用
        4.8.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4.8.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第三部分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空间品质提升设计策略
        4.9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公共空间更新、改造
        4.9.1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文脉的传承塑造
        4.9.2 “文化性”视角下功能布局的整合重组
        4.9.3 “时代性”视角下空间格局的有机缝合
        4.10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谐统一的校园景观空间更新、改造
        4.10.1 传统大学校园景观规划形式
        4.10.2 大学校园景观更新、改造的原则
        4.10.3 校园景观的更新、改造的设计策略
    4.11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5.1 “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策略建构
        5.1.1 “整体观”视角下既有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策略的基础——校园建筑的既有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
        5.1.2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既有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的项目实施过程
        5.1.3 本章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策略目标
    5.2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保护
        5.2.1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的认知和保护原则
        5.2.2 校园历史建筑地域文化价值再现
        5.2.3 回应校园地域景观
        5.2.4 契合校园场所记忆
    5.3 “文化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功能转换
        5.3.1 文化视角下的既有建筑功能转换
        5.3.2 校园建筑更新改造中新旧建筑的联接模式
        5.3.3 校园创新文化特征下的空间赋能
    5.4 “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性能提升
        5.4.1 体现当代技术特点的结构体系更新
        5.4.2 满足现代大学需求的环境性能提升
        5.4.3 体现当代环保理念的校园建筑生态节能改造策略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当代校园空间的更新、改造策略整合与综合实践
    6.1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整合与展望
        6.1.1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策略
        6.1.2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6.1.3 “两观三性”视角下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趋势的展望
    6.2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的综合实践
        6.2.1 北京工业大学规划及图书馆更新、改造项目
        6.2.2 海南大学海甸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6.2.3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6.2.4 上海大学延长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一、理论研究
    二、策略建构
    三、研究的创新点
    四、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展望
参考文献
    外文专着
    中文专着
    学位论文
    期刊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表

(9)“有机更新”理论指导下祥云传统商业街区更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辨析
        1.2.1 历史街区与传统商业区相关概念的辨析
        1.2.2 “有机更新”的概念
        1.2.3 “空间句法”的概念
    1.3 研究对象和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历史街区相关研究与更新实践分析
    2.1 国内外历史街区更新保护相关研究综述
        2.1.1 国内外历史街区保护发展历程
        2.1.2 国内外传统商业街区保护更新研究概况
    2.2 “有机更新”理论相关研究综述与分析
        2.2.1 “有机更新”理论的主要内容
        2.2.2 “有机更新”理论的既往研究
        2.2.3 “有机更新”理论在祥云街区中的应用意义和实践困境
    2.3 典型历史街区更新案例分析
        2.3.1 国外历史街区更新案例分析
        2.3.2 国内历史街区更新案例分析
        2.3.3 更新案例的分析总结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祥云传统商业街区历史沿革与街区现状分析
    3.1 祥云街区历史发展脉络
        3.1.1 雏形——南门外的商业聚集地
        3.1.2 机遇——昆明开埠区的核心地段
        3.1.3 顶峰——抗战时期的商业中心
        3.1.4 转型——改革开放初期的“金三角”
        3.1.5 衰落——如今城市中心的“洼地”
    3.2 街区现状调研与分析
        3.2.1 街区概况
        3.2.2 街区物质环境分析
        3.2.3 街区商业环境分析
        3.2.4 街区人文环境分析
    3.3 祥云街区历史特色与遗产要素分析
        3.3.1 祥云街区历史特色
        3.3.2 街区遗产要素分析
    3.4 街区现状问题分析
        3.4.1 地块内部衰败,与街区商业价值不符
        3.4.2 历史建筑老化
        3.4.3 空间环境杂乱,影响商业活力
        3.4.4 缺乏对地域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祥云传统商业街区空间特征句法分析
    4.1 空间句法的概念与量化方法
        4.1.1 空间句法分析的概念与应用意义
        4.1.2 空间句法的量化分析方法
    4.2 不同时期街区空间形态的句法分析
        4.2.1 历史城区层面的分析
        4.2.2 街区层面的分析
    4.3 街区现状空间形态的句法分析
        4.3.1 街道可达性分析
        4.3.2 街道空间差异性分析
        4.3.3 街道空间可视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祥云传统商业街区有机更新策略研究
    5.1 街区发展定位与保护更新原则
        5.1.1 街区发展定位
        5.1.2 街区保护更新原则
    5.2 街区物质空间的保护与更新
        5.2.1 建筑的保护与更新
        5.2.2 道路空间格局的更新
        5.2.3 多功能公共空间的营造
        5.2.4 更新方案的句法验证
    5.3 街区商业环境的保护与更新
        5.3.1 商业业态的引导
        5.3.2 培育文化产业
        5.3.3 加强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
    5.4 街区开发管理与公共政策
        5.4.1 街区更新开发管理机制
        5.4.2 公共政策制定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1.1 街区文化特色及价值
        6.1.2 句法分析结论
        6.1.3 街区“有机更新”策略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 B:图片索引
附录 C:表格索引

(10)岭南当代博物馆庭园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传统园林之于现代建筑的可能性
        1.1.2 当代博物馆复合化发展需要
        1.1.3 岭南新庭园的发展实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1 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框架
    1.5 相关研究综述
        1.5.1 传统造园理论新研究与新解读
        1.5.2 庭园空间在现代建筑创作中的理论研究
        1.5.3 博物馆庭园空间理论及实践研究现状
        1.5.4 新博物馆学对当代博物馆建筑设计的影响
    1.6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岭南庭园在现代公共建筑实践中的发展
    2.1 传统岭南庭园的地域基因
        2.1.1 岭南庭园与地域气候环境
        2.1.2 岭南庭园与岭南地域文化
        2.1.3 岭南庭园空间现代性特征
    2.2 岭南庭园在公共建筑的实践发展脉络
        2.2.1 孕育初探时期:结合自然的现代主义设计(1930 至 1950 年代初)
        2.2.2 发端探索时期:庭园空间融入小型建筑(1950年代末—1960年代初)
        2.2.3 成熟发展时期:庭园融入城市大型公共建筑(1960年代中—1980年代初)
        2.2.4 延续发展时期:庭园意境新追求(1980年代中—上世纪末)
        2.2.5 传承创新时期:传统庭园当代性的思考(2000年—至今)
    2.3 庭园空间在岭南公共建筑中的创作思想流变
        2.3.1 岭南派建筑师庭园创作思想
        2.3.2 岭南新庭园实践现代性思想
    2.4 庭园空间在岭南公共建筑中的设计手法变化
        2.4.1 庭园功能需求拓展
        2.4.2 庭园空间格局演变
        2.4.3 庭园文化意境融入
        2.4.4 庭园建筑地域风格表达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庭园空间在现代博物馆中的应用实践
    3.1 当代博物馆复合化发展需求
        3.1.1 新博物馆学对博物馆建筑设计的启发
        3.1.2 博物馆空间功能形式多元化发展需求
    3.2 博物馆庭园空间的功能作用
        3.2.1 庭园空间功能类型
        3.2.2 庭园空间作用意义
    3.3 博物馆庭园空间组合
        3.3.1 庭园与建筑位置关系
        3.3.2 庭园空间序列组织
    3.4 博物馆庭园空间要素
        3.4.1 庭园与外围基地环境
        3.4.2 庭园建筑形式与界面
        3.4.3 庭园景观要素与意境
    3.5 博物馆庭园与地域气候
        3.5.1 传统布局的气候适应性
        3.5.2 现代庭园布局的绿色策略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岭南当代博物馆庭园空间设计策略
    4.1 岭南地区博物馆庭园空间发展
        4.1.1 岭南博物馆庭园空间发展特点
        4.1.2 岭南博物馆庭园空间现状反思
    4.2 岭南地区博物馆庭园空间设计原则
        4.2.1 博物馆庭园空间设计出发点
        4.2.2 博物馆庭园空间设计原则
    4.3 岭南地区博物馆庭园空间总体布局策略
        4.3.1 自然要素借鉴利用
        4.3.2 城市结构整体协调
        4.3.3 历史文化溯源共生
    4.4 岭南地区博物馆庭园空间形态建构策略
        4.4.1 .公共开放的庭园形态构建
        4.4.2 多级渗透的庭园序列组织
        4.4.3 互通立体的庭园流线设计
        4.4.4 .隔而不断的庭园界面处理
    4.5 岭南地区博物馆庭园空间现代性地域表达策略
        4.5.1 地域日常公共空间结合
        4.5.2 地域符号与文化转译
        4.5.3 地域材料现代性表达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粤剧艺术博物馆庭园空间设计研究
    5.1 粤博馆项目背景
        5.1.1 项目立项背景
        5.1.2 项目设计概况
    5.2 粤博馆庭园生成逻辑
        5.2.1 基地历史环境原真性关联—传统岭南文化诠释
        5.2.2 庭园空间融入城市生活—庭园日常公共性探索
        5.2.3 庭园空间带动城市更新—庭园传承与创新发展
    5.3 粤博馆庭园空间建构
        5.3.1 庭园功能与形式
        5.3.2 庭的位置分布
        5.3.3 庭园空间序列
        5.3.4 庭园与参观流线
        5.3.5 庭园的空间尺度
        5.3.6 庭园空间营造手法
    5.4 粤博馆庭园意境营造
        5.4.1 青绿山水
        5.4.2 气韵造园
        5.4.3 园乐营造
    5.5 粤博馆庭园公共空间分析
        5.5.1 空间句法相关理论基础
        5.5.2 粤博馆公共空间可达性分析
        5.5.3 粤博馆庭园开放性特征分析
    5.6 粤博馆调研使用评价
        5.6.1 公众主要认知评价
        5.6.2 使用与管理的矛盾
    5.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图表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漫谈小型餐馆室内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振兴视角下的艺术特色小镇 ——以六家畈1952文创园改造设计为例[D]. 武孟洁. 安徽大学, 2021
  • [2]《赛博声音艺术:美国新音乐的突破》(第三章至第八章)翻译报告[D]. 张婷. 西南大学, 2021
  • [3]“一带一路”背景下乌兰察布市会展经济发展中政府职能研究[D]. 院捷.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4]中国艺术区变迁研究[D]. 荣洁. 南京艺术学院, 2021
  • [5]高校新型餐饮空间发展与设计研究[D]. 潘钰婷. 浙江大学, 2021
  • [6]北京建国初期“公社大楼”建筑空间研究[D]. 潘萌.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1)
  • [7]“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D]. 陈纵.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8]邮轮碎片[J]. 刘心武. 当代, 2020(04)
  • [9]“有机更新”理论指导下祥云传统商业街区更新研究[D]. 董世豪.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8)
  • [10]岭南当代博物馆庭园空间设计研究[D]. 辛圣炜.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标签:;  ;  ;  ;  ;  

浅谈小餐馆的室内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