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洋参胚性细胞和胚状体细胞中的核内含体与细胞质内含体(论文文献综述)
郑晓峰,黄百渠[1](1994)在《西洋参胚性细胞和胚状体细胞中的核内含体与细胞质内含体》文中提出
江荣翠[2](2010)在《滇楸体细胞胚胎发生及其机理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综合运用固体培养和液体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滇楸(Catalpa fargesii Bur. f. duclouxii (Dode) Gilmour)体细胞胚胎发生培养体系,筛选出了较合适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培养出了滇楸体细胞胚胎再生植株;通过体细胞发育过程的解剖学观察,初步掌握了滇楸体细胞胚胎的起源与发育过程;通过体细胞胚胎不同发育阶段主要生理生化特性及蛋白质代谢动态的分析进一步探讨了滇楸体细胞发生的生理及分子机理。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以滇楸无菌实生苗子叶为外植体,接种于1/2MS+6-BA2.00mg·L-1 +NAA 0.10 mg·L-1培养基中诱导体胚,建立了滇楸体细胞胚胎直接发生体系;以滇楸无菌实生苗子叶、下胚轴为外植体,接种于N6+NAA0.10mg·L-1+ 6-BA2.00 mg·L-1或1/2MS+TDZ0.50mg·L-1上诱导愈伤,将胚性愈伤接种于1/2MS+1.00mg·L-16-BA +0.01mg·L-1NAA +500mg·L-1肌醇上诱导体胚,将萌发后正常体胚苗移栽驯化,建立了滇楸体细胞胚胎间接发生体系。2.滇楸体胚发生存在内部发生和外部发生两种方式,起源于单细胞,依次经历二细胞原胚,多细胞原胚、球形胚、心形胚、鱼雷胚、子叶胚时期;体细胞胚胎与周围愈伤组织存在着明显的生殖隔离。滇楸体细胞胚胎发生不同材料和不同发育时期的胚状体生理生化特性变异明显,生理生化特性的差异与玻璃化体胚的发生以及畸形苗的形成有关。3.愈伤组织蛋白质代谢较弱,中期体胚、成熟体胚?和体胚萌发幼苗蛋白质代谢旺盛。胚性愈伤组织与早期体胚混合物、中期体胚、成熟体胚?和成熟体胚Ⅱ四种材料的蛋白质双向电泳结果差异很大,4个时期共表达341个蛋白点,相对分子量范围在15.185.0kD之间,等电点范围为4.476.92之间,四个时期分别有79、200、102和191蛋白质点,分别有40、65、30和36个特异表达的蛋白质点,其余蛋白质点随着体细胞胚胎的发育呈现不同的表达趋势。
刘选明,何立珍,周朴华,卢向阳,罗泽民[3](1997)在《百合鳞叶细胞形态发生中胚性细胞的电镜观察》文中指出百合鳞叶细胞培养在附加1~2mg/L6-BA的MS培养基上进行器官型态发生,在附加2mg/L2,4-D的MS培养基上进行器官发生型形态发生.电镜观察发现:两种不同途径中胚性细胞的超微结构有明显差异.器官型中胚性细胞形态相似,排列整齐规则,核大,叶绿体结构完整,线粒体与淀粉粒在胞质中分布有规律,但在器官发生型中胚性细胞之间形态有差异,排列不整齐,细胞器在胞质中无明显分布规律,但在数量上除淀粉粒外要比器官型丰富.根据观察结果,在细胞学上提出了胚性细胞中细胞器的结构分布预定其形态发生途径的新观点,即结构位置预定假说.
王睿辉[4](2001)在《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幼胚体细胞胚性无性系的高频率诱导及其继代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了在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幼胚的离体培养过程中,外源植物激素、培养基中的蔗糖浓度、胚龄和基因型对小麦幼胚体细胞胚性无性系高频率建立的影响,从再生植株分化频率、胚性保持程度、蔗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扫描电镜观察、细胞组织化学等几个方面观察了胚性愈伤组织在继代过程中发生的变化以及胚性愈伤组织和非胚性愈伤组织在这几个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1.外源激素对小麦幼胚体细胞胚性无性系的形成有显着影响。2.4-D能显着促进小麦幼胚体细胞胚性无性系的形成,在体细胞无性系的形成中起主要作用。其最佳使用质量浓度为2.0~3.0mg/L。2.4-D的这种作用能被培养基中加入的细胞分裂素所加强,并且这种加强作用在不同的细胞分裂素间是有差异的,在质量浓度0.1~2.0mg/L的范围内,随KT浓度的升高,或6-BA浓度的降低,胚性愈伤诱导率提高。2.培养基中的蔗糖浓度对小麦幼胚体细胞胚性无性系的建立有显着影响。在浓度为6.0%(w/v)或60g/L时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和愈伤组织鲜重增加量均达到最高。3.胚龄对小麦幼胚体细胞胚性无性系的高频率诱导有显着影响,表现为出愈率和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在不同胚龄下的差异显着,以14d胚龄的幼胚的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4.通过对12个品种(系)的小麦幼胚出愈率和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的比较发现,基因型对出愈率的影响不大,主要影响到胚性愈伤诱导率。在培养当代以千斤早、西农88(1)和小偃22的培养效果最好。5.胚性愈伤组织在继代过程中,其再生植株分化率、愈伤组织胚性的保持程度、蔗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表现出下降的趋势,但也有个别品种(系)表现出稳定的特性;同时,在个别品种(系)的愈伤组织扫描电镜照片可观察到有体细胞胚胎的存在。6.胚性愈伤组织和非胚性愈伤组织存在广泛的差异。在外观上,胚性愈伤组织表现为质地坚实,颜色淡黄色有绿点,呈颗粒状、易碎、表面光滑;非胚性愈伤组织表现为质地松软,颜色白色、灰白色或暗褐色,呈水渍状。胚性愈伤组织比非胚性愈伤组织有较高的再生植株分化能力。在继代过程中,胚性愈伤组织会向非胚性愈伤组织转化、失去或弱化分化能力;而非胚性愈组织则不会向胚性愈伤组织转化。胚性愈伤组织比非胚性愈伤组织具有较高的蔗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在扫描电镜下,可以观察到胚性愈伤组织中有发育到不同时期的体细胞胚出现,而非胚性愈伤组织中则不能观察到任一时期的体细胞胚出现;在胚性愈伤组织中往往可以看到某些区域出现凹陷或裂隙,并观察到有体胚存在,而非胚性愈伤组织则多表现为一个平面的结构,甚至有的出现膜状物覆盖在组织表面。通过组织化学的番红—固绿染色,在组织切片上可以看到胚性愈组织细胞的有序排列,细胞小,核大、胞质浓厚,个别细胞出现纤维素化的壁,胚性细胞团与周围的非胚性细胞呈明显的隔离状态,有体细胞胚和纤维化导管出现;而非胚性愈伤组织的细胞排列松散,组织性差,细胞质稀薄,核小或无,多为薄壁细胞,其壁多木质化,有木质化的导管出现。
谢绍萍,欧阳学智,汪德耀[5](1995)在《在分化条件下甜菊愈伤组织分生区细胞超微结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对甜菊(Steviarebaudiana)愈伤组织中尚未发生器官分化的分生细胞团进行了超微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在器官分化条件下,愈伤组织中形成的分生区域的细胞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且具核仁泡,部分细胞核中含有核内含物.大量小液泡分布在细胞的边周或散布于整个细胞中.液泡中通常含有陷入的细胞质成分和膜状物.部分液泡的形成与内质网膨大有密切关系.同时也观察到由内质网形成的多圈膜和双层膜包围细胞质成分的同心环结构.高尔基体及其小泡丰富,有时聚集分布在细胞某一区域.核糖体密集,有的聚集成多聚核糖体.因此,愈伤组织中分生区的细胞与分生组织中的液泡化和分裂的细胞类似.分生区细胞的另一明显特征是出现质膜内陷.推测这些超微结构特征可能反映了甜菊愈伤组织器官分化前的某些形态变化。
王静[6](2010)在《木薯体胚诱导及生理生化和蛋白质调控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属于大戟科,是东南亚地区以及热带非洲和中美洲种植的一种重要的根茎类经济作物。木薯体细胞胚发生是木薯离体快速繁殖,基因转化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以三个木薯优良品种华南5号、6号、7号、8号为实验材料,1,建立了木薯无菌苗繁殖系统;2,研究了基因型、外植体、CaCl2对体胚发生的影响;3,建立了木薯体细胞胚诱导体系;4,初步研究了体胚发生中的生理、生化变化;5,运用蛋白质组学的核心技术从蛋白质水平上初步探讨了木薯体细胞胚发生过程中的蛋白质表达差异。为华南木薯快速繁殖、遗传工程研究提供有效离体培养体系;以及增加对木薯体细胞胚发生中的生理、生化变化和基因调控的了解。其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直接器官发生途径,利用茎段成功地建立木薯再生体系,该体系有高效再生能力,有较高的遗传稳定性。2.通过比较不同外植体对体胚的诱导,发现诱导效果最好的是顶芽,其次是腋芽、子叶胚,而老叶不能诱导产生体胚。3. CaCl2在诱导木薯初生体胚和次生体胚过程中对其诱导率影响不大,但能提高木薯体胚的分化能力。4.抗氧化物酶与木薯体胚发生密切相关。SOD、POD和CAT活性与木薯胚性细胞分化以及胚胎早期发育有关。CaCl2对抗氧化物酶有一定的影响。5.同工酶在木薯体胚发生发育过程中,只是在表达量上有差异。6.可溶性蛋白含量与体胚发生发育密切相关。在木薯体胚发生发育过程中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为体胚的发生发育奠定了物质基础。CaCl2对其有一定的影响。7.木薯非胚性愈伤组织和成熟胚的蛋白进行双向电泳,对其中5个区域中的39个差异显着的点进行分析发现,差异表达上调和下调在2倍以下的蛋白点有6个,上调或下调2倍以上的蛋白点有22个,新出现的蛋白点有6个。
宋永波,于荣敏[7](2001)在《西洋参组织细胞培养及其代谢产物研究概况》文中认为对西洋参试管苗的再生、组织细胞的几种培养方法、细胞生长及人参皂苷合成的影响因素做了全面的综述。指出利用西洋参组织细胞培养技术进行人参皂苷工业化生产具有可行性
王志强[8](2004)在《小麦愈伤组织继代过程中的同工酶谱研究》文中认为本试验以豫农9676,豫农9901,豫麦18号,大粒1号,豫麦49,国麦1号为材料,分别研究了不同长度幼穗对出愈率的差异及其在继代过程中过氧化物酶和酸性磷酸酯酶酶谱的变化。结果表明:1)在以幼穗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中,不同基因型幼穗的半愈期之间有显着的差异,较短的半愈期形成的愈伤组织颗粒生长旺盛,增殖的较快;较长半愈期的品种形成的愈伤组织颗粒生长较缓慢,产生的愈伤组织大多呈现白色、透明、松软状。2)不同长度的幼穗出愈率有显着的影响。0.5-1.5cm长的幼穗切段最容易产生愈伤组织,增殖也快,接种后10天出愈率100%,有的颗粒直径达3mm,接种20天多数愈伤组织块达5-6mm,生长旺盛,呈现米黄色。过氧化物同工酶酶谱结果表明:0.5-1.5cm长的幼穗愈伤组织酶带比长度小于0.5cm的幼穗愈伤组织酶带多出两条酶带并且酶带颜色较深。3)Cu2+对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0.1mmol/L Cu2+对愈伤组织具有较好的筛选作用,能使较好的愈伤组织生长迅速,颗粒明显增加。不同基因型愈伤组织对Cu2+的忍耐程度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其中豫麦18、豫麦49对Cu2+的忍耐程度较高,保存下来的愈伤组织较多。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酶谱表明: 0.1mmol/L Cu2+筛选出的愈伤组织比0.01mmol/L和1mmol/L两种浓度处理的愈伤组织明显的多出三条酶带。4)不同愈伤组织继代过程中过氧化物酶的酶谱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与幼胚相比第一代中幼穗来源的愈伤组织过氧化物酶带颜色较深,且多出了几条酶带。第四代中过氧化物酶带颜色较浅,酶带少几条酶带。不同继代次数过氧化物酶酶谱随继代次数的增加酶带减少。5)酸性磷酸酯酶酶谱的变化与过氧化物酶相似。不同继代次数酸性磷酸酯酶表现出差异,在第六代、第七代酶谱中酶带数最少。
王影[9](2007)在《前体物质对西洋参愈伤组织生长及代谢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本试验以三年生西洋参根和10日龄实生苗的茎、叶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试验。结果表明,各种外植体在相同诱导条件下均能诱导出愈伤组织,根的诱导率较低,茎和叶的诱导率差异不大。从基质中的蔗糖浓度和生长调节物质两方面优化了西洋参愈伤组织无性系的培养条件,筛选出以改良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添加3%蔗糖、3.0mg/L 2,4-D、0.5mg/L BA的基质为最佳培养基。通过对培养物的生长量及皂苷含量的定期检测,确定了西洋参愈伤组织的最适生长周期为35d,此时,培养物的皂苷产率最高,为1.5%。运用前体饲喂的方法,研究了丙酮酸钠、丙酮酸、α-蒎烯和角鲨烯四种前体物质对西洋参愈伤组织生长和皂苷合成的调控,以及其对西洋参培养物中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除丙酮酸以外,其它三种前体均对西洋参愈伤组织培养物的皂苷合成和生长有促进作用。在培养初期向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丙酮酸钠溶液,培养一个周期后收获,测定愈伤组织的生长量、皂苷含量和酶活力,确定了丙酮酸钠的最适添加浓度为5mmol/L,此浓度下,培养物的生长量、皂苷含量及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力均达到最高值,分别是对照组的1.38倍、2.2倍、4.8倍、2.2倍。多酚氧化酶活力达最低值,是对照的57%。通过HPLC法对添加了5mmol/L丙酮酸钠的培养物所得皂苷样品进行单体皂苷分析,结果发现,经丙酮酸钠处理后的样品中人参皂苷Rg1和Rg2显着增加,而Rb2的含量明显下降。说明丙酮酸钠有利于皂苷中的Rg1和Rg2的合成。在培养物培养14d后,向基质中添加不同浓度的丙酮酸,研究培养物的生长、皂苷合成和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酶活力变化的动力学特征。结果显示,丙酮酸对培养物的生长有强抑制作用。不论添加浓度的大小和作用时间的长短,所得培养物的生长量、皂苷含量和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的酶活力都低于对照组,多酚氧化酶活力明显高于对照。从而确定丙酮酸抑制了西洋参愈伤组织的代谢调。研究了不同浓度、不同添加时间和不同作用时间的情况下α-蒎烯对西洋参愈伤组织代谢的调控。确定了α-靠烯的最适添加浓度为0.2mmol/L,最佳添加时间为培养第14d,最佳作用时间为15d,以这种方式处理后的西洋参愈伤组织皂苷含量比对照组高88.8%。同时,测量了经α-蒎烯处理后,愈伤组织中的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的活力,进一步证实了试验所确定的最适浓度、最佳添加时间、最佳作用时间的正确性。在愈伤组织培养的第14 d,向基质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角鲨烯,培养一个周期后,测量培养物的生长量和皂苷含量,同时,测量经处理后的愈伤组织中的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力。选择出了角鲨烯的最佳添加浓度为0.2mmol/L,此时,皂苷含量、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力均达到最大,分别比对照高出123%、24%、2%。多酚氧化酶活力达最低。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丙酮酸钠、α-蒎烯和角鲨烯三种前体的协同作用。分析结果显示,丙酮酸钠对培养物的作用效果最显着,α-蒎烯次之,角鲨烯作用效果最小,但也达到了显着水平。促进西洋参愈伤组织培养物中皂苷合成的最佳前体组合为5mmol/L丙酮酸钠,0.2mmol/Lα-蒎烯,0.2mmol/L角鲨烯。
马丽[10](2007)在《玉米矮花叶病毒基因遗传转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玉米(Zea mays L.)是世界第三大作物,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也是现代食品、医药和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然而,生产上玉米病害一直是影响玉米产量的重要限制因素,传统的常规育种由于抗源的缺乏和不同物种间的遗传隔离,使抗病育种工作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进行玉米遗传改良,增强玉米抗病虫和耐逆境能力,提高产量,改善品质,是玉米遗传育种的一个新方向。近年来,玉米转基因抗虫、抗除草剂的研究较多,但转基因抗玉米矮花叶病毒(maize dwarf mosaic virus,MDMV)病的报道较少。玉米矮花叶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在世界范围内发生。目前确定引起我国MDMV病的病原主要有MDMV-B株系(SCMV)、高粱花叶病毒(SrMV)和白草花叶病毒(PenMV)。植物抗病毒基因工程策略有多种,前人研究表明利用RNAi原理介导的抗病性特异性强,较易获得高抗甚至免疫的转基因植株,为作物抗病毒基因工程提供了更有效的途径。本研究对农杆菌介导的玉米转化PenMV、SCMV基因进行系统研究,以期获得抗玉米矮花叶病毒的转基因玉米。为建立玉米自交系的再生体系和遗传转化体系,探讨RNAi技术在抗玉米矮花叶病毒基因工程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以生产上常用的玉米自交系E28、旅9、478、黄早4、9801、豫12、齐319、黄C等22份为试验材料,通过幼胚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及再生植株分化比较,研究影响胚性愈伤组织形成及植株分化的因素(基因型、培养基激素组成、幼胚大小、接种方式、继代次数等);利用SSR技术研究玉米幼胚培养能力与遗传基础的关系,建立幼胚培养特性的评价体系。根据RNAi原理构建了玉米矮花叶病毒基因(PenMV HC-Pro和SCMV CI)反向重复序列表达载体,以E28、旅9、齐319等的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采用农杆菌介导将PenMV HC-Pro基因和SCMV CI基因的反向重复序列转入玉米自交系,系统研究了影响遗传转化的主要因素(农杆菌菌液浓度、侵染时间、共培养时间、共培养温度、负压处理、超声波处理、继代次数等)。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构建了玉米矮花叶病毒基因(PenMV HC和SCMV CI)反向重复序列表达载体。对PenMV- B的HC基因与PenMV-C的HC基因进行同源性分析,确定HC基因的保守片段;对SCMV-BJ的CI基因与SCMV-ZJ、SCMV-SX、SCMV-SD的CI基因同源性比较,确定CI基因的保守片段。分别根据保守序列设计引物,以PenMV HC-Pro基因和SCMV CI基因的cDNA为模板, PCR扩增能形成“发夹结构”的正反向片段,连接后插入到质粒载体pCAMBIA3301。通过冻融法将载体直接导入农杆菌中,用于农杆菌介导的玉米转化。2.建立了玉米自交系受体系统。以E28、旅9、齐319、黄早4、478、昌7-2、黄C、7922等22份自交系为试材,以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和再生植株分化率为评价指标,对幼胚大小、接种方式、基因型、培养基激素组成、继代次数、AgNO3浓度等影响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基因型、幼胚大小、继代次数、AgNO3浓度等是玉米幼胚培养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的重要影响因素。在N6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3mg/L 2,4-D、0.2mg/L IAA和8~12mg/L AgNO3利于诱导胚性愈伤组织;添加1mg/L KT和0.5mg/L IBA利于诱导再生植株分化和生根;一般愈伤组织继代5~7次可以调整到较佳状态,其胚性率和植株分化率都较高。筛选再生植株分化率较高的基因型有E28、旅9、齐319、黄早4、502,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达83.5%,分化率可达80%。3.建立了预测评价玉米自交系幼胚培养特性的分子评价体系。利用22份玉米自交系对30对多态性较好SSR引物进一步筛选,获得14对多态性引物(mmc0022,bnlg1671, phi308707,phi96100,umc1165, bnlg1018,phi090,phi37418, umc1122, mmc0071,umc1359,phi080,bnlg1538,phi015)对22份材料进行遗传关系聚类。结果表明遗传聚类结果与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再生植株分化率聚类结果的吻合度平均达88%,表明遗传基础关系较近的材料,其幼胚培养能力也有相似性,利用选出的14对SSR引物可以较可靠评价选择玉米自交系的幼胚培养能力。这为快速评价玉米自交系幼胚培养能力提供了分子依据。4.建立了玉米自交系胚性愈伤组织的遗传转化体系。以E28、旅9、齐319等的胚性愈伤组织为受体,转化表达载体p3301HCIR,研究了农杆菌菌株(LBA4404和EHA105)、菌液浓度、侵染时间、共培养时间、负压处理、超声波处理、乙酰丁香酮(AS)、筛选方式等因素对玉米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LBA4404,共培养培养基和感染液中加入100μg/L的AS,菌液浓度OD600=0.5~0.7,侵染时间20~25min(辅助负压处理10min),25℃共培养3d,PPT为5、10、5mg/L进行三次筛选获得抗性愈伤组织频率最高,达20.2%。菌液浓度、侵染时间和共培养时间3个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影响转化效果,其中重要的因素是菌液浓度和侵染时间。获得18株PCR检测呈阳性的转基因植株, E28转化获得5株、齐319转化获得11株、旅9获得2株。3种基因型中,齐319对农杆菌侵染力较强,获得的抗性愈伤组织频率和转化苗最多,适合作为今后玉米遗传转化良好的受体。初步建立了较为优化的农杆菌介导玉米胚性愈伤组织遗传转化体系。5.转PenMV HC-Pro反向重复片段玉米的检测与遗传分析。18株PCR检测呈阳性的转基因植株,对其中生长健壮的9株进行Southern杂交检测分析,8株呈阳性(6株单拷贝,2株双拷贝),证明单拷贝形式整合到玉米基因组不同位点的频率为66.7%。其中4株(齐319有2株,E28有2株)正常可育,形成转基因株系。经PCR对T1代株系检测,外源基因在T1代中的分离呈现多样性,其中3个株系(Q1、Q2、E2)外源基因按照孟德尔3:1分离进行遗传,株行E1外源基因的遗传不符合孟德尔分离规律。经PenMV人工接种病毒鉴定,转基因后代表现不同程度的病毒抗性,为今后玉米抗病育种提供新的种质资源。6.农杆菌介导的转化SCMV CI反向重复片段转基因植株的获得。按照建立的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体系,以E28的胚性愈伤组织为受体转化SCMV CI反向重复片段,获得抗性苗32株,经PCR和PCR-Southern杂交检测,其中5株均呈阳性。初步证明SCMV CI基因反向重复片段整合到玉米基因组中,总体转化率为1.25%。证明本研究建立的农杆菌介导的玉米遗传转化体系具有可行性,为今后利用基因工程进行玉米遗传改良奠定基础。
二、西洋参胚性细胞和胚状体细胞中的核内含体与细胞质内含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洋参胚性细胞和胚状体细胞中的核内含体与细胞质内含体(论文提纲范文)
(2)滇楸体细胞胚胎发生及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研究现状 |
2. 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影响因子 |
2.1 基因型 |
2.2 外植体 |
2.3 培养基成分 |
2.3.1 基本培养基 |
2.3.2 有机添加物 |
2.3.3 外源激素 |
2.3.4 碳源 |
2.3.5 重金属离子 |
2.4 培养条件 |
2.4.1 光照 |
2.4.2 温度 |
2.4.3 pH 值 |
2.5 培养方式 |
3. 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的机理研究进展 |
3.1 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的细胞生物学研究 |
3.2 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异 |
3.2.1 可溶性糖代谢和淀粉粒的积累 |
3.2.2 可溶性蛋白和氨基酸变异 |
3.2.3 体胚发生中的特异蛋白 |
3.2.4 几种抗氧化酶的代谢 |
3.2.5 激素在体胚发生过程中的代谢 |
3.2.6 乙烯和多胺在体胚发生中的作用 |
4. 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应用 |
4.1 人工种子 |
4.2 种质保存 |
4.3 无性系变异利用与基因转导 |
5. 梓树属树种组培现状及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应用 |
5.1 梓树属树种组织培养研究现状 |
5.2 滇楸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应用前景 |
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滇楸体细胞胚胎发生体系建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无菌实生苗培养 |
1.1.1 材料来源与处理 |
1.1.2 培养条件 |
1.1.3 培养基及培养基成分 |
1.2 滇楸体细胞胚胎直接发生 |
1.2.1 材料来源与处理 |
1.2.2 培养条件 |
1.2.3 培养基及培养基成分 |
1.3 滇楸体细胞胚胎间接发生 |
1.3.1 愈伤组织诱导 |
1.3.2 愈伤组织增殖与状态调整 |
1.3.3 体细胞胚胎诱导 |
1.3.4 体细胞胚胎成熟与萌发 |
1.3.5 体细胞胚胎幼苗驯化移栽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滇楸无菌实生苗培养 |
2.1.1 外植体灭菌方法选择 |
2.1.2 胚龄对种胚萌发的影响 |
2.1.3 不同培养基对种胚萌发的影响 |
2.2 滇楸体细胞胚胎的直接发生 |
2.2.1 外植体选择 |
2.2.2 苗龄对滇楸体细胞胚胎直接发生的影响 |
2.2.3 基本培养基对体细胞胚胎直接发生的影响 |
2.2.4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体细胞胚胎直接发生的影响 |
2.3 滇楸体细胞胚胎间接发生 |
2.3.1 愈伤组织诱导 |
2.3.2 愈伤组织增殖与状态调整 |
2.3.3 体细胞胚胎间接诱导 |
2.3.4 体细胞胚胎成熟与萌发 |
2.3.5 体细胞胚胎成苗与移栽驯化 |
2.3.6 移栽后管理 |
3 结论与讨论 |
3.1 滇楸体细胞胚胎发生途径 |
3.2 滇楸体细胞胚胎发生体系建立 |
3.2.1 滇楸体细胞胚胎直接发生体系建立 |
3.2.2 滇楸体细胞胚胎间接发生体系建立 |
3.3 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影响因素 |
3.3.1 体细胞胚胎直接发生的影响因素 |
3.3.2 体细胞胚胎间接接发生的影响因素 |
第三章 滇楸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组织细胞学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2 材料 |
1.3 方法 |
1.3.1 常规石蜡切片方法 |
1.3.2 扫描电镜方法 |
1.3.3 透射电镜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滇楸体细胞胚胎发生起源与发育过程 |
2.1.1 非胚性愈伤组织与胚性愈伤组织的细胞结构差异 |
2.1.2 滇楸胚性愈伤组织形成 |
2.1.3 滇楸体细胞胚胎发生部位与起源 |
2.1.4 滇楸体细胞胚胎的发育过程 |
2.1.5 次生胚与连体胚的发生 |
2.1.6 滇楸体细胞胚胎的的生殖隔离 |
2.2 滇楸体细胞胚胎发生扫描电镜观察 |
2.2.1 滇楸胚性愈伤组织形态 |
2.2.2 滇楸体细胞胚胎的发生 |
2.2.3 滇楸体细胞胚胎的成熟 |
2.2.4 滇楸体细胞胚胎的萌发 |
2.3 滇楸体细胞胚胎发生超微结构 |
2.3.1 非胚性愈伤组织超微结构 |
2.3.2 胚性愈伤组织超微结构 |
2.3.3 球形胚时期超微结构 |
2.3.4 心形胚时期超微结构 |
2.3.5 鱼雷胚时期超微结构 |
2.3.6 子叶胚时期超微结构 |
3 结论与讨论 |
3.1 滇楸非胚性愈伤组织与胚性愈伤组织的细胞结构差异 |
3.2 体细胞胚胎发生部位与发生起源 |
3.3 滇楸体细胞胚胎发育过程 |
3.4 滇楸体细胞胚胎发育各时期的超微结构 |
3.4.1 非胚性愈伤组织和胚性愈伤组织的超微结构 |
3.4.2 体胚各时期超微结构 |
第四章 滇楸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处理 |
1.2 测定方法 |
1.2.1 可溶性糖含量测定 |
1.2.2 淀粉含量测定 |
1.2.3 几种抗氧化物酶活性测定 |
1.2.4 游离氨基酸总量测定 |
1.2.5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滇楸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的生理生化变化 |
2.1.1 可溶性糖含量变化 |
2.1.2 淀粉含量变化 |
2.1.3 三种抗氧化物酶(SOD、POD、CAT)活性变化 |
2.1.4 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 |
2.1.5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 |
2.2 滇楸玻璃化与正常体胚、体胚畸形苗与正常苗生理生化差异比较 |
2.2.1 玻璃化与正常体胚、体胚畸形苗与正常苗可溶性糖、淀粉含量差异比较 |
2.2.2 玻璃化与正常体胚、体胚畸形苗与正常苗三种抗氧化物酶活性差异比较 |
2.2.3 玻璃化与正常体胚、体胚畸形苗与正常苗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含量差异比较 |
3 结论与讨论 |
3.1 滇楸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生理生化特性 |
3.2 滇楸玻璃化体胚的生理生化特性 |
3.3 滇楸体胚畸形苗的生理生化特性 |
第五章 滇楸体细胞胚胎发生、发育过程的特异蛋白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主要仪器设备和药品试剂 |
1.2.2 主要溶液及配置方法 |
1.2.3 蛋白样品的制备 |
1.2.4 单向凝胶电泳(SDS-PAGE) |
1.2.5 双向电泳 |
1.2.6 蛋白质检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滇楸体细胞胚胎发生、发育过程蛋白质单向电泳分析 |
2.1.1 不同上样量蛋白质的SDS-PAGE 分析 |
2.1.2 体细胞胚胎发育不同时期的蛋白质SDS-PAGE 分析 |
2.3 滇楸体细胞胚胎发生、发育过程蛋白质双向电泳分析 |
2.3.1 胚性愈伤组织与早期体胚混合物蛋白质双向电泳分析 |
2.3.2 中期体胚蛋白质双向电泳分析 |
2.3.3 成熟体胚? 蛋白质双向电泳分析 |
2.3.4 成熟体胚П蛋白质双向电泳分析 |
2.3.5 体胚发生过程双向电泳图谱的综合比较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3.1 蛋白质SDS-PAGE 结果与滇楸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关系 |
3.2 滇楸体细胞胚胎发生、发育过程双向电泳结果 |
3.3 滇楸体细胞胚胎发生、发育过程蛋白质的差异表达 |
3.4 四个时期体胚材料蛋白质动态变化 |
3.5 蛋白质的差异表达与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关系 |
第六章 总结论 |
1 主要结论 |
1.1 滇楸体细胞胚胎发生体系建立 |
1.1.1 滇楸体细胞胚胎发生途径 |
1.1.2 滇楸体细胞胚胎直接发生体系建立 |
1.1.3 滇楸体细胞胚胎间接发生体系建立 |
1.1.4 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影响因素 |
1.2 体细胞胚胎发生组织细胞学研究 |
1.2.1 体细胞胚胎发生部位与发生起源 |
1.2.2 滇楸体细胞胚胎发育过程 |
1.2.3 滇楸体细胞胚胎发育各时期的超微结构 |
1.3 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生理生化特性 |
1.3.1 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生理生化特性 |
1.3.2 滇楸玻璃化体胚的生理生化特性 |
1.3.3 滇楸体胚畸形苗的生理生化特性 |
1.4 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特异蛋白 |
1.4.1 蛋白质SDS-PAGE 结果与滇楸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关系 |
1.4.2 滇楸体细胞胚胎发生、发育过程双向电泳结果 |
1.4.3 滇楸体细胞胚胎发生、发育过程蛋白质的差异表达 |
1.4.4 四个时期体胚材料蛋白质动态变化 |
1.4.5 蛋白质的差异表达与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关系 |
2 创新之处 |
3 实验存在不足及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图版1 体胚发生起源与发育过程 |
图版2 体细胞胚胎发生起源与发育过程 |
图版3 体细胞胚胎发生起源与发育过程 |
图版4 体细胞胚胎发生起源与发育过程 |
图版5 体细胞胚胎发生扫描电镜研究 |
图版6 体胚发生扫描电镜研究 |
图版7 体细胞胚胎发生扫描电镜研究 |
图版8 非胚性愈伤组织超微结构 |
图版9 胚性愈伤组织超微结构 |
图版10 球形胚和心形胚时期超微结构 |
图版11 鱼雷胚时期超微结构 |
图版12 子叶胚时期超微结构 |
图版13 体细胞胚胎直接发生 |
图版14 愈伤组织 |
图版15 体胚间接发生 |
图版16 体细胞胚胎苗 |
详细摘要 |
(4)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幼胚体细胞胚性无性系的高频率诱导及其继代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部分 引言 |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
2.1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及其应用 |
2.2 小麦的组织培养研究 |
2.3 影响小麦体细胞胚性无性系高频率建立的因素。 |
2.3.1 外源植物激素的影响 |
2.3.2 基因型的影响 |
2.3.3 胚龄 |
2.3.4 糖(或碳源)种类及浓度的影响 |
2.3.5 其它因素的影响 |
2.4 胚性愈伤组织继代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
2.4.1 胚性愈伤组织的继代和胚性的保持 |
2.4.2 胚性愈伤组织继代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
2.5 胚性愈伤组织(EC)和非胚性愈伤组织(NEC)的差异 |
2.5.1 胚性愈伤组织和非胚性愈伤组织 |
2.5.2 胚性愈伤组织和非胚性愈伤组织的差异 |
2.6 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的变化 |
2.6.1 体细胞胚胎(somatic embryo SE) |
2.6.2 体细胞胚的起源及发生途径 |
2.6.3 关于体细胞胚发生的“预决定论” |
2.6.4 体细胞胚发生过程中的变化 |
2.6.5 体细胞胚的萌发 |
第三部分 正文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胚龄的影响 |
3.1.2 外源激素和蔗糖的影响 |
3.1.3 扫描电镜材料的处理及观察 |
3.1.4 组织化学材料的处理及观察 |
3.1.5 酶活性样品的处理及测定 |
3.1.6 愈伤组织诱导率、鲜重增加量、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的计算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外源植物激素的影响 |
3.2.2 蔗糖浓度的影响 |
3.2.3 胚龄的影响 |
3.2.4 基因型的影响 |
3.2.5 胚性愈伤组织(EC)在继代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
3.2.6 胚性愈伤组织(EC)和非胚性愈伤组织(NEC)的差异。 |
第四部分 讨论 |
4.1 外源激素对体细胞胚性无性系形成的影响 |
4.2 蔗糖浓度的影响 |
4.3 胚龄的影响 |
4.4 基因型的影响 |
4.5 胚性愈伤组织在继代过程中的变化 |
第五部分 结论 |
致 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图版说明 |
(6)木薯体胚诱导及生理生化和蛋白质调控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前言 |
1.1 木薯简介 |
1.2 木薯的经济价值与用途 |
1.3 体细胞胚发生的研究概况 |
1.3.1 体细胞胚发生方式 |
1.3.2 体细胞胚发生的特点 |
1.3.3 体细胞胚发生的影响因素 |
1.4 体胚的应用前景 |
1.4.1 快速繁殖 |
1.4.2 人工种子制作 |
1.4.3 植物遗传转化的受体 |
1.4.4 胚胎发育研究 |
1.4.5 种质资源保存 |
1.5 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生理生化研究 |
1.5.1 钙对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影响 |
1.5.2 体细胞胚胎发生的抗氧化酶活性的研究 |
1.5.3 体细胞胚胎形态建成过程中同工酶酶谱的研究 |
1.5.4 体细胞胚胎形态建成过程中可溶性蛋白含量研究 |
1.5.5 体细胞胚胎形态建成过程中蛋白质的研究 |
1.6 木薯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研究 |
1.6.1 木薯初级胚状体发生 |
1.6.2 木薯次生体胚发生 |
1.6.3 脆性胚性愈伤及其悬浮培养 |
1.7 本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
1.8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试剂 |
2.1.1 植物材料 |
2.1.2 生化试剂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2.1.4 培养基和生化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木薯再生体系的建立 |
2.2.2 木薯体胚的诱导 |
2.2.3 CaCl_2对木薯次生体胚的影响 |
2.2.4 木薯体细胞胚发生的生化特性研究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木薯体细胞胚胎形成研究 |
3.1.1 木薯组培苗诱导木薯初生体胚胎研究 |
3.1.2 木薯成熟体胚子叶诱导次生体胚形成 |
3.2 木薯体细胞胚发生抗氧化酶活性研究 |
3.2.1 体细胞胚发生中SOD活性的变化以及Ca~(2+)对它的影响 |
3.2.2 体细胞胚发生中POD活性的变化以及Ca~(2+)对它的影响 |
3.2.3 体细胞胚发生中CAT活性的变化以及Ca~(2+)对它的影响 |
3.3 木薯体胚发生过程中同工酶的变化 |
3.3.1 体细胞胚发生中EST同工酶的变化 |
3.3.2 体细胞胚发生中淀粉酶同工酶的变化 |
3.4 木薯体胚发生中可溶性蛋白含量 |
3.4.1 标准蛋白质浓度-OD_(595)曲线的绘制 |
3.4.2 木薯体胚发生中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以及Ca~(2+)对它的影响 |
3.5 木薯非胚性愈伤组织与成熟胚的蛋白质双向电泳 |
3.5.1 蛋白含量的测定 |
3.5.2 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 |
3.5.3 全蛋白的特征分析 |
3.5.4 不同蛋白质的含量分析 |
3.5.5 体胚发生特异蛋白区分析 |
4 讨论 |
4.1 木薯体细胞胚胎的诱导 |
4.2 木薯体胚发生中抗氧化酶的变化及其Ca~(2+)对它的影响 |
4.3 木薯体胚发生中同工酶的变化 |
4.4 木薯体胚发生中蛋白含量的变化 |
4.5 木薯非胚性愈伤组织与成熟胚蛋白双向电泳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西洋参组织细胞培养及其代谢产物研究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西洋参试管苗的再生 |
1.1 不定芽再生 |
1.2 胚状体的诱导和分化 |
1.2.1 西洋参胚状体的诱导及其试管苗的分化[3~5] |
1.2.2 西洋参胚状体诱导率的影响因素 |
2 西洋参愈伤组织诱导及固体培养 |
2.1 西洋参愈伤组织诱导 |
2.1.1 外植体的选择 |
2.1.2 培养基的选择 |
2.2 西洋参细胞固体培养与皂苷合成的影响因素 |
2.2.1 培养基的种类与激素 |
2.2.2 有机添加物与诱导子 |
2.2.3 培养条件 |
3 西洋参细胞悬浮培养 |
3.1 培养条件与方法 |
3.2 西洋参细胞悬浮培养与皂苷合成影响因素 |
4 西洋参细胞发酵培养 |
4.1 培养条件与方法 |
4.2 西洋参细胞发酵培养与皂苷合成的影响因素 |
5 西洋参毛状根和冠瘿瘤的培养 |
(8)小麦愈伤组织继代过程中的同工酶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小麦组织培养的意义 |
1.2 影响小麦愈伤组织诱导的因 |
1.2.1 外植体种类 |
1.2.2 外植体和基因型 |
1.2.3 培养条件 |
1.2.4 激素的影响 |
1.2.4.1 生长素 |
1.2.4.2 细胞分裂素 |
1.2.4.3 脱落酸 |
1.2.5 糖类 |
1.2.6 无机离子 |
1.2.7 胚龄的影响 |
1.3 小麦愈伤组织诱导、继代过程中的变化 |
1.3.1 胚性愈伤组织的继代和胚性的保持 |
1.3.2 胚性愈伤组织继代过程中的变化 |
1.3.2.1 外观形态上的变化 |
1.3.2.2 染色体结构、数目的变化 |
1.3.2.3 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 |
1.4 胚性愈伤组织和非胚性愈伤组织的差异 |
1.4.1 胚性愈伤组织和非胚性愈伤 |
1.4.2 胚性愈伤组织和非胚性愈伤组织的差异 |
1.4.2.1 外观形态上的差异 |
1.4.2.2 胚胎发生能力与分化能力方面的差异 |
1.4.2.3 生理生化方面的差异 |
1.4.2.3.1 内源游离氨基酸库及还原性小分子代谢的差异 |
1.4.2.3.2 蛋白质种类及蛋白质与DNA合成速度的差异 |
1.4.2.3.3 酶活性差异及同工酶谱的变化 |
1.4.2.3.4 DNA代谢动态及分子水平的差异 |
1.4.2.3.5 RNA |
1.4.2.3.6 多胺代谢水平的差异 |
1.4.2.4 胚性愈伤组织和非胚性愈伤组织在组织化学方面的差异 |
1.4.2.5 胚性愈伤组织和非胚性愈伤组织在超微结构上的差异 |
2 引言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3.2.1 幼穗、幼胚的获得 |
3.2.2 培养基的成分 |
3.2.3 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继代 |
3.2.4 Cu2+浓度的处理 |
3.2.5 同工酶谱的测定 |
3.2.5.1 材料的处理 |
3.2.5.2 酶液的制备 |
3.2.5.3 电泳分析 |
3.2.5.3.1 凝胶储备液 |
3.2.5.3.2 凝胶的制备 |
3.2.5.3.3 加样及电泳 |
3.2.5.3.4 同工酶的染色 |
4 结果与分析 |
4.1 不同外植体脱分化的差异. |
4.1.1 不同基因型幼穗脱分化速度差异 |
4.1.1.1 不同长度幼穗对脱分化速度差异 |
4.1.1.2 幼穗出愈率的差异 |
4.1.2 基因型对幼胚脱分化的差异 |
4.1.3 Cu2+对愈伤组织继代的影响 |
4.2 不同愈伤组织继代培养过程中过氧化物同工酶酶谱变化 |
4.2.1 幼穗愈伤组织继代过程中过氧化物同工酶酶谱的变化. |
4.2.1.1 不同长度幼穗愈伤组织继代过程中过氧化物同工酶酶谱的变化 |
4.2.1.2 不同基因型幼穗愈伤组织继代过程中过氧化物同工酶酶谱的变化 |
4.2.1.3 不同基因型幼胚愈伤组织继代过程中过氧化物同工酶酶谱的变化 |
4.2.2 Cu2+对愈伤组织POD同工酶谱的影响 |
4.3 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继代培养过程中酸性磷酸脂酶酶谱变化 |
4.3.1 不同长度幼穗愈伤组织中酸性磷酸脂酶同工酶谱变化 |
4.3.2 相同继代次数愈伤组织酸性磷酸脂酶同工酶谱变化 |
4.3.3 不同继代次数胚性愈伤组织继代过程中酸性磷酸酯酶同工酶谱变化 |
5 结论与讨论 |
5.1 Cu2+对愈伤组织的影响 |
5.2 不同幼穗长度对出愈率的影响 |
5.3 不同基因型对幼胚诱导率的影响 |
5.4 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过程中过氧化物酶的影响 |
5.5 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过程中酸性磷酸酯酶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英文摘要 |
(9)前体物质对西洋参愈伤组织生长及代谢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西洋参的研究现状 |
1.1 西洋参中化学成分研究现状 |
1.2 西洋参组织和细胞培养研究进展 |
1.3 西洋参的药理作用 |
2 三萜皂苷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
2.1 三萜皂苷的结构和性质 |
2.2 三萜皂苷的合成途径 |
3 三萜皂苷合成的调控 |
4 前体饲喂的研究现状 |
4.1 前体物质对萜类化合物合成途径中关键酶的影响 |
4.2 前体物质在萜类化合物合成中的应用 |
4.3 前体饲喂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2 仪器与试剂 |
2.1 实验仪器 |
2.2 药品的制备 |
3 试验方法 |
3.1 西洋参愈伤组织无性系的建立 |
3.2 前体饲喂 |
3.3 愈伤组织生长量的测定 |
3.4 愈伤组织中人参皂苷的提取与检测 |
3.5 酶活力的测定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1 西洋参愈伤组织无性系的建立 |
1.1 愈伤组织诱导 |
1.2 愈伤组织培养基质的优化 |
1.3 西洋参愈伤组织生长周期的确定 |
1.4 继代时间对西洋参愈伤组织生长及皂苷合成的影响 |
2 前体物质对西洋参愈伤组织生长及代谢作用的影响 |
2.1 丙酮酸钠对西洋参愈伤组织生长及代谢作用的影响 |
2.2 丙酮酸对西洋参愈伤组织生长及代谢的影响 |
2.3 α-蒎烯对西洋参愈伤组织生长及代谢作用的影响 |
2.4 角鲨烯对西洋参愈伤组织生长及代谢作用的影响 |
2.5 三种前体协同作用的研究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1 讨论 |
1.1 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培养基质的优化 |
1.2 前体饲喂对愈伤组织皂苷合成的影响 |
1.3 过氧化物酶活力与培养物生长及皂苷含量的关系 |
1.4 过氧化氢酶活力与培养物生长及皂苷含量的关系 |
1.5 多酚氧化酶活力与培养物生长及皂苷含量的关系 |
1.6 前体物质对单体皂苷合成的影响 |
2 结论 |
2.1 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培养基质的优化 |
2.2 丙酮酸钠对丙洋参愈伤组织生长及代谢的调控 |
2.3 丙酮酸对西洋参愈伤组织生长及代谢的调控 |
2.4 α-蒎烯对西洋参愈伤组织生长及代谢的调控 |
2.5 角鲨烯对西洋参愈伤组织生长及代谢的调控 |
2.6 前体的协同作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玉米矮花叶病毒基因遗传转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玉米组织培养的研究概况 |
1.2 玉米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
1.3 RNA 干扰机理及应用 |
1.4 玉米矮花叶病抗性遗传和抗病基因工程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6 研究内容 |
1.7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玉米自交系受体系统的建立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小结 |
第三章 玉米自交系幼胚培养能力与遗传关系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小结 |
第四章 玉米矮花叶病毒基因(PenMV 和SCMV)反向重复序列表达载体的构建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小结 |
第五章 农杆菌介导的玉米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
5.1 材料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3 小结 |
第六章 农杆菌介导玉米矮花叶病毒基因转化玉米及分析 |
6.1 材料和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3 小结 |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 |
7.1 讨论 |
7.2 结论 |
7.3 本研究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图版 |
附录 |
附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或已完成的论文 |
四、西洋参胚性细胞和胚状体细胞中的核内含体与细胞质内含体(论文参考文献)
- [1]西洋参胚性细胞和胚状体细胞中的核内含体与细胞质内含体[J]. 郑晓峰,黄百渠. 植物学报, 1994(01)
- [2]滇楸体细胞胚胎发生及其机理研究[D]. 江荣翠. 南京林业大学, 2010(02)
- [3]百合鳞叶细胞形态发生中胚性细胞的电镜观察[J]. 刘选明,何立珍,周朴华,卢向阳,罗泽民.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7(01)
- [4]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幼胚体细胞胚性无性系的高频率诱导及其继代特性研究[D]. 王睿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1(01)
- [5]在分化条件下甜菊愈伤组织分生区细胞超微结构研究[J]. 谢绍萍,欧阳学智,汪德耀.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1995(03)
- [6]木薯体胚诱导及生理生化和蛋白质调控初步研究[D]. 王静. 海南大学, 2010(05)
- [7]西洋参组织细胞培养及其代谢产物研究概况[J]. 宋永波,于荣敏.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01(02)
- [8]小麦愈伤组织继代过程中的同工酶谱研究[D]. 王志强. 河南农业大学, 2004(03)
- [9]前体物质对西洋参愈伤组织生长及代谢的影响研究[D]. 王影. 吉林农业大学, 2007(02)
- [10]玉米矮花叶病毒基因遗传转化研究[D]. 马丽. 山东农业大学, 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