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教学参考资料(七)(论文文献综述)
蒋宏宇[1](2014)在《我国近现代中小学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研究》文中指出教科书集中体现了国家的主流文化和意识形态,是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工具,教科书文本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系统回顾我国近现代以来中小学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的轨迹,审视了小同时期体育教科书的发展特点,总结了体育敦科书变迁演避中的相关规律与经验。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我国近代体育敦科书,是在西学东渐与变法图强的冲击下,伴随着近代体育课程的萌芽与兴起而出现在历史舞台的。近代体育教科书既是体育课程的产物,也是西方体育文化传入我国的表现和载体。(2)我国近代体育教科书从清末到民国时期,内容上经历了从“体操”到“体育”的飞跃。1922新学制颁布前,体育教科书内容上以普通体操和兵式体操为主:新学制后,田径、球炎、体操、游戏和武术等成为了体育教科书的主要内容。(3)新中国体育教科书的发展呈现出丫鲜明的阶段性特征:1949年至1985年为第一代体育课程时期的全国统编体育教科书时代:1986年至1999年体育教科书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由“一纲一本”的“国定制”时代转变为“一纲多本”的“审定制”时代:1990年后,体育教科书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进入了第三代体育课程时期的深化改革阶段。(4)我国近现代体育教科书的发展演变,足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体育等多种冈豢交互影响和制约的结果,足国家意志的体现。同时,体育教科书的发展又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性.会受到教科书自身发展过程中所总结和积累的经验和规律等“内在逻辑性”的影响。(5)我国近现代体育教科书在名称上经历了从“体操”到“体育”,再到“体育与健康”的演变;在发展模式上经历了从“拿来主义”到“本土化探索”,再到“国际化发展”的三阶段模式:在内容选择上经历了努力追求统一性,到高度统一后逐步加大灵活性和多样性的过程;在审查制度上经历了由“审定制”到“国定制”.再同归“审定制”的过程:在学习对象上经历了“以日为师”到“以欧美为师”,再到“以俄为师”,最后进入到以口本、美国等多个囡家先进经验为学习对象的过程。(6)近现代中小学体育教科书总体水平随着时代发展取得了不断进步,表现出了由关注体育教材的社会价值到关心个人发展、由“教材”到“学材”、由“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转变。
李永芳[2](2007)在《清末民国时期农会组织研究》文中指出近代中国是一个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大变革时代,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农民从传统的血缘关系、宗族组织中解放出来,逐渐成为农村社会政治经济关系的主体,而农会作为超越宗族关系的社会组织则在这一变迁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于清末民国时期农会组织的发展状况,分为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一、清朝末年旨在农业改良的农会。中国农会肇始于清朝末年。1907年7月成立的直隶农务总会,是我国近代成立最早的具有社团“法人”地位的农会。随后,其他各省相继创办。至中华民国建立之时,全国绝大部分省区都成立了农务总会、农务分会与分所。清末农会的兴起是在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与农业生产衰微的社会背景下,由实业救国人士和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倡导,受上海农学会开农学研究风气之先的影响,以及“新政”的推动等诸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清末农会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组织系统,分为设立于省城的总会;设立于府、厅、州、县的分会;以及设立于乡镇、村落、市集的农务分所等三级直属组织系统。开展了编辑农报、翻译农书、开办农业学堂:举行农产品评会、设立农产陈列所;创办农业试验场和农产制造所;开垦荒地、兴修水利、植树造林;开展调查研究以及受理调解民事纠纷等较为广泛的农事活动,尤其是在农业生产中采用资本主义经营方式和机械操作鲜有建树。同时,清末农会呈现出了成员构成的复杂性、组织制度的近代民主性、团体活动的民间性、机构权限的官督性等特点。这是一种以绅商为主体、旨在农业改良、依附于政府的咨询性的近代社会团体。二、民国早期作为政府咨询机构的农会。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无论是始任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的孙中山,还是其后执掌国家政权并开始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袁世凯,面对农村经济的残破、农业生产的衰微以及农民生活的困苦不堪,均对改良农业、发展农会组织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而民国早期思想界各种“新思潮”的竟起、兴农呼声的日益高涨,则为农会组织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使农会组织得以更加广泛地发展。民国早期的农会依然是组成了一个层层连接的直属组织系统,但在清末农会分为三级的基础上增加为四层,即增设了一个最高层——全国农会联合会,使农会组织从上到下更具完整性。北洋政府统属下的农会,其富有成效性的活动主要表现为编制每年该区农业状况调查表呈报上级农会与主管官署;向主管官署建议农业改良进行事宜等方面。由于该农会是在清末农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尽管辛亥革命后国家体制由君主走向共和的根本变化、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日益深入人心、北洋军阀政府统治下的纷乱政局等新的社会因素,无不影响和赋予了该农会组织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但在其组织构成、职能与性质等方面与清末农会没有根本上的区别,依然是一种以绅商为主体的、依附于政府的咨询性的社会团体和联络机关,是一种旨在农业改良的社会经济自助组织。三、国民革命时期具有政权性质的农会。在中国近代史上,农会作为农民阶级自己的组织,作为改造社会的一种群体组织的出现,是在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这种新型农会是在农村经济凋敝、土豪劣绅把持乡村政权、土地占有日趋集中、农村阶级构成发生显着变化的社会背景下创建起来的。1921年9月成立的浙江萧山衙前农民协会是中国现代史上第一个具有鲜明阶级色彩、以解决农村社会矛盾为已任的新型农会。随后,广东海丰赤山、湖南衡山岳北等地农民协会相继建立。1924年1月国共合作实现后,国民党中央农民部和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的成立,及其所制定的一系列关于农民运动问题的决策和措施,为农民协会的普遍建立和农民运动的全面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所颁布的全国《农民协会章程》,为各地农民协会组织的建立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文本依据;历时两年多举办的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培养和造就了大批农民运动骨干,促进了各地农会组织的空前发展。同时,1927年4月还成立了全国农民协会临时执行委员会,形成了一个由全国、省、县、区及乡级层层连接的的直属组织系统。国民革命时期的农民协会,领导农民进行了支援北伐战争、开展反帝斗争和农村大革命等一系列活动。尤其是开展的翻天覆地的农村大革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均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该时期农会活动的历史局限性也是比较明显的,存在着一些“左”的偏差和错误,且在组织发展过程中亦存在着不同地区之间的较大差异。国民革命时期的农民协会,已根本区别于清末民初的农会,尽管它也进行了一些农业改良的活动,但不再是为政府服务的农业咨询机构,而是由中共创立和直接领导、并在国共合作旗帜下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是一种以广大贫苦农民为主体、以推翻封建地主政权为宗旨的具有浓厚政治斗争色彩和政权性质的农民自治性组织。四、国民党控制下作为基层政权补充形式的农会。国民党所领导的农会,是在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对农民运动进行残酷镇压、对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农协组织加以摧残的基础上,在农村经济日趋衰落、乡村建设运动广泛兴起的情势下,以及南京国民政府推行乡村自治和保甲制度的过程中予以重建、整顿和发展起来的。国统区的农会组织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即以1928年《农民协会组织条例》以及1930年《农会法》颁布为标志的重建阶段;以1938年《各级农会调整办法》制定为标志的整顿阶段。国民党控制下的农会,其法定任务可谓面广繁多,但大多未曾付诸实施,各地农会所开展的带有普遍性意义的活动主要表现为进行该区域农村概况调查并填写报表呈送主管官署等。同时,该农会呈现出了法规条例的完备性及其多变性、组织制度的民主性、政府控制的严密性、主要活动及其影响的有限性等时代特点。国民党领导建立的农会,名义上是一种旨在发展农民经济,增进农民智识,改善农民生活,以图农业之发达的具有法人地位的社会团体,实际上则是一种以农村有产阶级为主体的社会组织,是整治社会秩序的保甲附属,农村基层政权的补充形式。五、革命根据地作为政权执行机关的农会。在1927年7月国民革命失败至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之前这一时期,与国民党在其统治区建立农会组织以整治社会秩序的同时,共产党在其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内也相继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农会组织,即苏维埃区域的“贫农团”、抗日根据地的“农救会”、解放区的“农民协会”等,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开展了较为广泛的活动。革命根据地的农会组织呈现出组织名称的多元性、组建方式的策略性、组织系统的不完整性以及气势影响的有限性等时代特点。从其性质和功能来说,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广大贫苦农民为主体的、作为革命政权合法执行机关的社会组织,它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土改运动中农民协会的兴起与乡村政权的组织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总结清末民国时期农会组织的发展历程,可以得出的基本结论为:1、农会组织呈现出了不同性质和功能的多种类型;2、农会组织成为国家政权与乡村社会建构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参与力量,在中国近代历史舞台上演出了一幕幕传统基层社会权力结构的“维护者”、“破坏者”与“整治者”等不同角色的活剧;3、农会组织在发展农业生产、缓解农民生活贫困、改变农村文化教育落后状况、推动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等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与作用;4、近代中国农会组织最终没有发展成为现代意义上的社会组织,而是一种政府或政党的政治工具。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农会组织须应坚持“自愿性”、“自主性”、“民间性”和“法制性”;5、总结近代中国农会组织的历史经验,对于我们如何思考目前理论界在研究“三农”问题中存在的是否重新建立农会组织的讨论,提供了富有价值的参照。
王员[3](2010)在《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文中指出建国初期是中国社会急剧变革的特殊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推动社会变革平稳顺利实现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整个社会呈现出生机盎然的精神风貌和欣欣向荣的局面。本文在吸收和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依托大量历史文献,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为指导,以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为学科依据,系统研究这一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及其基本经验,对创新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通过追溯和分析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来源与社会变革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特征,为建国初思想政治教育寻求理论依据和实现出发点。马克思主义相关基本原理是建国初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其直接理论根据。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理论总结,为建国初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实践经验。建国初思想政治教育政治环境特征体现为中共执政的全面性、社会形态的过渡性、政治体制的初创性和阶级关系的突变性;经济环境特征体现为经济形态的多样性和经济形势的严峻性;思想文化环境特征体现为各阶层社会心理的差异性和思想文化的多元性。特殊的环境特征成为建国初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载体、方法选择的现实根据。本文系统阐述了建国初期党从社会变革的特殊背景和现实环境出发,科学设置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内容、合理选择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效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一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灵魂,以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为核心,以形势任务和过渡时期总路线教育为重点,以无产阶级价值观教育为基础,构成一个层次清晰、错落有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二是综合运用了理论教育方法、实践教育方法、典型教育方法、批评与自我批评教育方法,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三是充分利用丰富的执政资源和有利条件,科学有效地运用了活动载体、会议载体、大众传媒载体和文化载体等主要载体,有效地将党的思想理念、政治主张和价值观念等信息传递给教育对象,有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全面推进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本文合理评价了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及其历史地位。党从特殊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出发,科学选择和运用了符合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载体和方法,使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对于引导各阶层对中国共产党的拥护与支持,推动社会变革、社会发展和社会转型平稳顺利实现,促进各阶层民众的主体性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党在新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开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国化的重要阶段,在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本文系统总结了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教训与启示。建国初党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加强教育主体自身建设,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在社会转型中的核心作用,坚持为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和建设新中国的双重任务服务,充分运用政治动员的手段,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满足人民群众合法利益有机统一,从而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力、牵引力、现实力、感染力和说服力。但限于历史条件、已有经验和认识水平,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存在对思想、理论和政治问题认识上的偏差,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过高和步骤上的急于求成,以及群众斗争过度及方式简单粗暴的倾向,留下了深刻的教训。这些经验教训对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
叶国文[4](2005)在《农民、国家政权与现代化 ——当代中国土地政策的政治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是一个以农民为主的国家,在整个国家的平衡和稳定中,国家与农民是中轴。因而,中国国家建设必须与平衡农民结合起来。土地对于国家和农民来说既是资源,也是一种权力,通过土地政策调整起到了平衡国家建设与农民关系的作用。本研究以中国土地政策作为对象,考察中国国家采取不同土地政策的政治意义,从而揭示不同时期土地政策是如何平衡农民、国家政权和现代化三者之间关系的。本研究用五章篇幅探讨当代中国土地政策如何平衡农民、国家政权与现代化三者关系。第一章对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形成与演进进行历史考察,阐述土地政策的政治意义,即动员农民、夺取政权。中国共产党在动员农民基础上建立新生国家,动员农民的手段是实行不同于以往的土地政策。然而,一个在中心城市建立的政党,如何会通过土地政策调整来动员农民的呢?中国共产党在失败和成功中认识到传统中国的核心问题不是城市而是农村。在革命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在汲取古典政治文明以及国民党土地政策的基础上,运用不同的土地政策,动员了农村的土地和人力资源,在夺取国家政权的革命中获得胜利。第二章以新生国家建立初期的土地改革为研究内容,探讨土改对解放农民和巩固国家政权的作用。新生国家面临着解放农民和政权建设的任务。中国共产党在秉持孙中山“耕者有其田”土地政策基础上,通过土地改革运动,消灭了地主阶级,解放了农民阶级,实现了农民对土地的私人占有,把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还给农民,从而获得农民对新生政权的认同。同时,在土地改革运动中,新生国家消解了以地主阶级为核心的农村政权,建构了以农民为核心的农村政权,使新生国家治理权延伸到农村社会,实现了几千年来国家政权在农村建立的任务,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保障。第三章通过对合作化运动的研究,阐述农民土地私人占有到集体所有变革的意义。土改的土地安排诱发了农村社会的不平衡,土地开始流转,出现自由买卖,对新生国家秩序产生了压力,产生了国家政权合法性问题。因此,通过合作化方式,实现农民对中国共产党政权认同成为必然。然而,农民私人占有土地的初级合作化无法完全弥补有限土地资源下农民的生存压力,而且土地私人占有方式与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产生了冲突。社会主义建设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的建立。按照经典马克思主义作家的理解,无产阶级政党在夺取国家政权后,通过消灭阶级剥削,渐次建立社会主义,最终建立共产主义的社会形态,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中国共产党在夺取国家政权后,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政权是符合经典马克思主义作家理论设计的,也与苏联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经验相一致。这样,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内在要求,决定了变革土地占有关系的必然,从土地农民私人占有转变为集体所有;其次,以工业建设为核心的现代化建设。按照经典马克思主义作家的社会形态理论,社会主义是一个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社会形态,是建立在高度现代工业基础上的。因而,在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大力发展工业不仅必须而且具有紧迫性。同时,现代工业能够促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农村社会生产力大变革,从而把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一个先进的社会主义工业国,满足农民富裕愿望。然而,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建设工业最主要的资源就是土地和农民,但是农民私人占有土地后,个体、分散的土地经营方式限制了工业建设的资源提取问题,所以集聚土地资源是工业建设的保证。因而,无论是社会主义建设还是工业建设都需要土地从农民的私人占有转变为集体所有。对于社会主义建设,农民是满腔热情的,但是把刚刚获得的土地通过合作化方式转交集体,大多数农民是不情愿的,因而出现了合作化过程中的“退社”等现象,这影响了工业建设。为此,在建设社会主义压力下,国家必须迅速地从土地农民私有向集体所有过渡,并在两条道路的争论中,实现土地集体所有。然而,由于缺乏市场等外部条件,加上自然灾害,农民自发的“承包”不断挑战集体所有的土地政策。为了保证社会主义建设和工业建设,同时解决农民的生存问题,国家嵌入了人民公社体制。第四章通过对家庭土地承包制的历史考察,探讨农民与国家的关系。由于人民公社制度破坏了农业的生产,影响了农村社会稳定,导致国家与农民关系的紧张,表现为农民自发的土地承包与国家有目的阻止土地承包场景不断上演。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思想解放的同时,大力推进工业化建设所形成的城市也能够容纳土地流转。于是,由农民创造的土地承包获得国家认同,家庭土地承包制成为一项新的土地政策。这项政策之所以获得农民的支持,也获得国家的认同,在于把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进行分离,在集体占有土地所有权前提下,把土地使用权还给农民,从而激发了农民经营土地的积极性。第五章探讨市场与现代化背景下,通过调整土地政策,平衡农民、国家、市场与现代化的关系。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要求土地资源进行流转,才能实现资源有效配置,同时农民经营土地的收益不敌进入市场获得的收益,出现土地被闲置和抛弃的现象。这为以工业化和城市化为内容的现代化建设蚕食农村土地提供了可能,导致农民生存和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凸现。可见,在市场和现代化建设中,农民一方面需要土地作为其生存底线但受到蚕食,另一方面不愿经营土地,而国家则必须稳定农民保证粮食生产。因而,平衡农民、国家、市场与现代化建设之间的关系,还是需要土地。通过调整土地产权,平衡上述关系,从而保证国家建设的顺利进行。由此,得出本研究的一般结论,即土地政策有效地平衡了农民、国家政权和现代化建设三者关系。在中国国家建设逻辑中,当土地政策同时考虑三者关系时,国家建设就比较顺利。当其中某一要素处于相对边缘时,就会出现或者农民与国家关系的紧张,或者现代化建设受阻,这导致调整土地政策成为必要。因而,在中国国家建设中,土地政策是平衡农民、国家政权和现代化的一种重要力量。
马云[5](2006)在《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扫盲教育是社会进步的需要,也是生命个体赖以发展的需要。正如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局势直接影响着本国各领域的发展一样,成人教育问题也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前进步伐,因此关注成人基础教育——即扫盲教育、尤其是文盲率较高的农村的扫盲教育问题至关重要。 在坚持历史唯物论和引入社会学理论的基础上,本论文以扫盲组织、扫盲教材、扫盲内容、扫盲形式、扫盲师资等问题为主线,从乡村社会控制视角探讨共和国50多年来农村扫盲教育的发生、发展过程;同时,论文还将采用文献资料、档案资料和口述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努力展现基层扫盲工作开展的具体场景,借鉴成人学习动机理论以探析特定时期农民不同的学习心理。在此基础上,进行不同时期农村扫盲教育的横向比较、同一时期不同地区扫盲教育的纵向比较,力求深层次解读我国农村扫盲教育的发生生态,刻画其复杂多样、嬗变斑斓又极具张力的社会历史画卷,系统分析和总结扫盲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以期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农村扫盲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正文部分共六章。 第一章即导论,分别论述了本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意义、研究角度、已有研究成果、论文的基本概念及论文的框架结构等问题。 第二章着重论述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共和国成立后,为满足新的经济、政治建设和广大干部、群众的需要,中国共产党及其中央政府借鉴革命根据地扫盲教育的经验、师承苏联扫盲教育的体制,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扫盲教育,并于50多年来不断建构和健全农村扫盲教育的运行系统。遵循共和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而主要按照扫盲教育自身的发展逻辑,本论文将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分为健康起步(1949年—1957年)、“亚健康”发展(1958年—1965年)、“折戟沉沙”(1966年—1976年)、“梅开二度”(文革后—1992年)及“双向导”理念指引(1993年以后)的前进历程。 第三章嵌入社会学视角、尤其是运用社会控制理论,探讨共和国农村社会控制的变迁对农村基层扫盲组织的影响。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及其中央政府建构了高度集权的控制体系,将国家权力触角深入乡村社会,打通了几千年来国家与乡村之间呈现的“内核——边缘”、“中心——边陲”的结构,基层扫盲组织
孙留敏[6](2020)在《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财富观研究 ——以人教版第五套与第十套语文教科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财富观是人们关于财富问题的基本看法和主要观点,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组成部分。语文教科书中涉及财富观的内容,是社会主流财富观在语文教科书中的渗透,体现着对学生财富观念的教育。与思想政治教科书中以直接、集中的方式进行财富观教育不同,由于语文教科书并不直接承担价值观教育的任务,语文教科书中的财富观教育是间接的和分散的,因此可以更加真实多样地反映出当时社会中的财富观教育思想。本文以改革开放之初使用的人教版第五套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以及21世纪初使用的人教版第十套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为例,研究两套语文教科书中财富观内容的变化,探究不同时期财富观教育在语文教科书中的变迁。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分析两套语文教科书中财富观相关课文的基本情况,第二章至第五章分别对两套语文教科书中财富认知观、财富获取观、财富分配观、财富使用观相关课文进行数量和主题分析,比较其异同并探究变化原因。本文主要发现:随着时代的变化,两套语文教科书中财富观内容发生了显着改变。在财富认知观上,两套语文教科书中都有肯定财富价值的内容,但第十套语文教科书中增加了较多反思财富价值的内容;两套语文教科书中都重视对金钱至上思想的批判;第五套语文教科书引导学生认识到革命信念高于财富,而第十套语文教科书强调道德仁义高于财富的观念。在财富获取观上,两套语文教科书都重视劳动创造财富的理念;第五套语文教科书中重视鼓励人们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财富,而第十套语文教科书中更强调对财富获取的道德性要求,教育学生获取财富要遵循诚信与道义的准则。在财富分配观上,第五套语文教科书赞扬了土地改革后对社会财富的平均分配,同时重视揭露和批判财富分配中的阶级剥削现象;而在第十套语文教科书中极少数课文体现财富分配观。在财富使用观上,两套语文教科书中都体现了利他的财富使用观,以及重视教育与求知的财富使用观;但是第五套语文教科书中崇尚节俭的财富使用观在第十套语文教科书中不再出现,第十套语文教科书中新增了绿色环保的财富使用观。
王新[7](2011)在《中国共产党关于城市小资产阶级的理论与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小资产阶级是指除了农民以外的小资产阶级。他们与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相比,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中是个十分复杂的阶级,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的关于城市小资产阶级的理论与政策。在此之前,学术界关于中国共产党的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农民阶级的理论研究已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没有形成系统而完整的关于中国共产党的城市小资产阶级的理论与政策的研究成果,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却有着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它不仅可以填补中国共产党关于城市小资产阶级理论系统研究的空白,使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理论更加丰富和充实;而且对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通过总结中国共产党关于城市小资产阶级理论的正反两方面经验和教训,有助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探索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正确理解和分析当今中国社会新兴阶层的发展状况和趋势;有助于中国共产党提高自身的建设能力和执政水平。本文第一部分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城市小资产阶级的理论和政策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关于城市小资产阶级理论与政策产生的理论前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是中国共产党关于城市小资产阶级理论与政策产生的实践基础。本文第二部分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城市小资产阶级的科学理论。明晰了城市小资产阶级是由个体手工业者、小商人、自由职业者和知识分子及青年学生的大部分构成的理论。城市小资产阶级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城市小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和人民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小资产阶级既是小私有者,又是小生产者,兼有二者的特性,自食其力是城市小资产阶级的典型特征。但是,城市小资产阶级作为小私有者,他们倾向于资产阶级,作为小生产者,他们又倾向于无产阶级,常常在二者之间左右摇摆,如果不对他们加以正确的引导,他们会自发地大批地产生资产阶级,加之,城市小资产阶级由于自身脆弱的经济政治地位,决定了他们不可能自己解放自己,他们只有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才能获得解放。本文第三部分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城市小资产阶级的正确政策。无产阶级要想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必须团结广大的城市小资产阶级群众,建立统一战线,以壮大革命力量。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也必须注意发挥城市小资产阶级在建设中所起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过程中,对城市小资产阶级实行了团结、教育和改造的政策,经过实践证明这是一条正确的路线。本文第四部分科学地指明了中国共产党内在城市小资产阶级问题上发生过的错误倾向以及产生错误的原因。在革命战争年代其错误倾向主要反映在土地革命战争前期党的一些政策上;在建国后,主要体现在对知识分子的过火批判和把一部分个体工商业者当成资本家对待等问题上。失败是成功之母,错误教训往往比正确经验有借鉴价值。本文第五部分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城市小资产阶级的理论和政策的历史地位和现实启示。这一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城市小资产阶级理论与政策的重大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革命和建设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今天,虽然城市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称谓已经不存在了,但是相当于城市小资产阶级的社会阶层还大量存在着,而且他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市场经济的历史条件下是一支不可缺少的建设力量,因此,必须正确总结中国共产党关于城市小资产阶级的理论与政策的经验与教训,正确认识一定社会阶层的阶级属性以及所起的作用,制定出正确政策,注意克服错误倾向。充分发挥知识分子和个体劳动者、自由职业者等新兴社会阶层的积极作用,少走弯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尽快领导人民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目标。
陈述[8](1993)在《毛泽东社会主义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历史造就了毛泽东这一伟大历史人物,他也深深地影响着历史。一个人的思想和实践与历史的联系如此紧密,无论在中国或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而这又与毛泽东坚定地信仰社会主义,并为之奋斗一生有着直接联系。于是,对毛泽东社会主义观的研究,就成为中共党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毛泽东社会主义观是历史时代的产物,它以毛泽东确立唯物史观,认识到人类历史发展规律,选择科学社会主义目标为起点,经过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长期艰辛开拓和反复探索而逐渐形成的。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观包括了对实现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即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人民掌握国家和自己的命运,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扫清障碍,创造前提;包括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消灭私有制、消灭剥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包括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及其对此进行的艰辛的理论探索和伟大实践。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观也包括他在探索和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主要是对马恩列斯有些观点和设想的误解,“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及其设想,“文化大革命”运动及其“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观包括他在探索过程中在思想理论和突践中的矛盾部分。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观在总体上是属于科学社会主义范畴的。解决这个问题,有助于解决如何评价毛泽东;如何评价新中国前27年的历史;如何评价中国共产党前60年的历史;如何评价20世纪国际共运史;如何评价中国和世界现代史。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观与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直接联系,深入研究它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和执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把中国现代化建设推向前进。
刘颖[9](2004)在《中国国家资本主义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对中国共产党国家资本主义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的把握,总结在党的国家资本主义理论指导下,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在两个历史时期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中国共产党国家资本主义理论和实践对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从深层次探究现阶段新国家资本主义存在的条件、作用及其发展方向,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的相关政策。本文拟在占有比较翔实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分析、史论结合、综合分析等研究方法,考察中国共产党国家资本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历史发展轨迹,总结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对待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进一步推进行新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本文由引言和一、二、三、四章共五个部分组成。引言:论述了中国国家资本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同如何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如何正确对待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等问题相联系,并概括了中国国家资本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现状。第一章:论述了国家资本主义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产生的条件、途径和发展状况。国家资本主义是新民主主义社会五种经济成分之一,它同其它经济成分一起共同接受国营经济的领导,各经济成分分工合作,各得其所。国家资本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扶持有利于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经济的主要形式,国家资本主义初级、高级形式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均有所发展。第二章:论述了国家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问题。考察中国共产党通过国家资本主义道路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基本理论和国家资本主义各种形式的全面发展。第三章:论述了改革开放条件下的国家资本主义理论与实践。考察了改革开放条件下的国家资本主义存在和发展的具体情况,阐明中国共产党国家资本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第四章:论述了中国国家资本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历史贡献。中国国家资本主义理论丰富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国家资本主义实践在建国初期和改革开放条件下,都对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有所贡献。
徐兵[10](2009)在《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形成与运行(1949-1956)》文中提出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孕育了近代完整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政党,由此世界政治文明中出现了政党和政党制度。鸦片战争中,帝国主义的炮舰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理念也随之而入,对古老的中华帝国产生重要影响。先进的中国人深刻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因而“民族的独立”、“国家的繁荣富强”成为一代代中国人的梦想,“救亡图存”与“发展求富”成为近代中国的两大基本问题。怎样解决这些问题?一些“先知先觉者”在斗争中,目睹了西方的船坚炮利,既而倾向西方政治文明,掀起了“立党救国”的浪潮。一时间,中国政坛党派林立,政见各异,虽称得上完整意义上政党者,寥寥无几,但毕竟在这个封建帝国开始了“立政党”、“开议院”的尝试,开创了在中国探索政党制度的先河。尽管“政党治国”的善良愿望很快被封建统治者扼杀,但思想闸门业已打开,引来的是追求民主政治的滚滚洪流。几经博弈,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导建立的中国国民党,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逐步发展壮大,并夺取政权,建立了资产阶级政党制度。孙逝世后,蒋介石窃取革命果实,大肆屠杀中国共产党人,压制其他政党,抛弃多党制,实行其一党独裁统治。但事与愿违,就在蒋氏冒天下之大不韪,倒行逆施的过程中,产生了一大批中间党派,一些中间党派成为后来的民主党派。同时,勇敢的中国共产党人,并没有被吓倒,而是“掩埋了战友的尸体,擦干身上的鲜血”,拿起武器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在两次国内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彰显了先进性和战斗力,逐渐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赢得民主党派的支持,在战斗中和民主党派建立了密切关系。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民主联合政府”主张成为和民主党派合作的重要政治基础。1948年,中国共产党发布了“五一口号”,得到各民主党派的积极响应。经过周密筹备,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胜利召开,标志着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正式确立。新中国成立后,民主党派的发展经历了一些波折,经过整合,还有8个民主党派,即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致公党、中国人民救国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这些党派同中国共产党一道,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发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1956年,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口号,成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指导方针,开始了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发展的新起点。同时,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一起创新了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运行方式,各党派自身的运行方式也呈现出新特点,逐步向执政党和参政党转变。文章按照上述历史逻辑,设计了框架:绪论、主体四个部分和结语。绪论阐明选题意义、研究现状,介绍相关概念、研究方法,从宏观上说明文章主要内容。第一部分,首先简单介绍世界上资本主义政党、社会主义政党的产生和政党政治的出现。接着,说明清末,中国政党的建立、政党政治、议会民主的兴起与破产,以及孙中山倡导的政党制度的失败。这部分还介绍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及一些民主党派的产生和分化组合。第二部分,开始说明确立政党制度的准备工作,以及政党制度怎样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文章较为详细地说明了民主党派代表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如何在险恶的环境中顺利到达解放区,以及怎样筹备新政协。作者认为新政协的召开,仅在国家体制层面上建立了政党制度,而全国范围内政党制度的建立是随着各级民主政权的建立而建立。这部分还介绍中国共产党制定具体政策帮助民主党派发展,说明“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提出的过程及历史意义。第三部分,用社会生态一般理论说明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多党合作的具体内容,以及这一制度对社会生态的影响。围绕经济发展这条主线,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密切合作、共同奋斗,保证了国民经济的较快恢复和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完成;接着说明在政治认同的基础上,民主党派实现了自身的两次转变。另外,这部分还详细论述了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确立的相互关系。第四部分,前两节说明政党制度的运行方式,即在政权系统内的运行和执政一参政合作的几种具体形式。接着文章分析了政党制度主体(执政党和参政党)自系统的组织活动方式。结语分析这一时期政党制度的主要价值和存在的不足。并对长期坚持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做了分析,就如何加强和改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建设提出了一些思考。
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教学参考资料(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教学参考资料(七)(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近现代中小学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教科书历史研究是深化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时代需要 |
1.1.2 体育基础课程改革面临亟需解决课程内容选择的问题 |
1.1.3 探寻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规律是建设有中国特色体育课程的必经之途 |
1.1.4 体育教科书历史研究是丰富我国近现代教育史、体育史的有益工作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创新 |
1.3.1 研究思路 |
1.3.2 创新之处 |
2 文献综述 |
2.1 教科书的起源、发展和基本概念的界定 |
2.1.1 教科书的起源和发展 |
2.1.2 教科书概念界定 |
2.2 体育教科书的相关研究 |
2.2.1 体育教科书的发展变迁 |
2.2.2 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的影响因素 |
2.2.3 体育教科书编写 |
2.2.4 体育教科书研究的总体评析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4 分析与讨论 |
4.1 清朝末期体育教科书的萌芽与兴起 |
4.1.1 社会背景 |
4.1.2 近代学制建立前体育教科书的起源 |
4.1.3 癸卯学制建立后体育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 |
4.1.4 清末体育教科书内容分析 |
4.1.5 教科书使用情况 |
4.1.6 清末体育教科书总体评价 |
4.2 民国时期体育教科书的演进 |
4.2.1 民国初年与北洋政府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2.1.1 社会背景 |
4.2.1.2 体育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 |
4.2.1.3 教科书内容分析 |
4.2.1.4 教科书使用情况 |
4.2.1.5 总体评价 |
4.2.2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2.2.1 社会背景 |
4.2.2.2 体育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 |
4.2.2.3 教科书内容分析 |
4.2.2.4 教科书使用情况 |
4.2.2.5 总体评价 |
4.3 新中国体育教科书的发展与变迁 |
4.3.1 新中国第一代体育课程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3.1.1 建国初期的体育教科书 |
4.3.1.2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3.1.3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3.1.4 拨乱反正、全面恢复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3.2 新中国第二代体育课程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3.2.1 社会背景 |
4.3.2.2 体育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 |
4.3.2.3 教科书内容分析 |
4.3.2.4 教科书使用情况 |
4.3.2.5 总体评价 |
4.3.3 新中国第三代体育课程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3.3.1 社会背景 |
4.3.3.2 体育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 |
4.3.3.3 教科书内容分析 |
4.3.3.4 教科书使用情况 |
4.3.3.5 总体评价 |
4.4 体育教科书发展变迁的历史规律与经验 |
4.4.1 体育教科书发展变迁的外部因素 |
4.4.2 体育教科书发展变迁的内部动因 |
4.4.3 体育教科书内容的历史变迁 |
4.4.4 体育教科书审查制度的历史变迁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后续研究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科研成果 |
(2)清末民国时期农会组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二、学术价值及其创新之处 |
三、资料来源和结构安排 |
第一章 清末农业改良与农会之兴 |
一、清末农会产生的背景及原因 |
(一) 甲午战后民族危机的加深与农业生产的衰微 |
(二) 实业救国人士的倡导和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吁请 |
(三) 上海农学会开农学研究风气之先的影响 |
(四) “新政”的推动与清廷的谕允饬令 |
二、农会的创设与发展 |
(一) 近代最早法人社团—直隶农会的创立 |
(二) 各地农会组织的发展及全国农务联合会的成立 |
三、农会组织的基本结构 |
(一) 较为完备的三级直属组织系统 |
(二) 以地主和绅商为主体的组织构成 |
四、农会的主要活动及其影响 |
(一) 农业改良的广泛宣传与实践 |
(二) 对传统农业向近代农业转化的推动 |
五、清末农会组织的基本特点与性质 |
(一) 成员的复杂性和制度的民主性 |
(二) 官府监督下旨在农业改良的社会团体 |
第二章 民国早期作为政府咨询机构的农会 |
一、民初政府倡设农会的动因 |
(一) 残破的农村社会经济 |
(二) 图农事改良与发达的主旨 |
(三) 兴农社会思潮的推动 |
二、农会组织的发展与全国农会联合会议的召开 |
(一) 各地农会组织的发展 |
(二) 全国农会联合会议的召开 |
三、农会组织的基本结构 |
(一) 更具完整性的四级直属组织系统 |
(二) 趋于健全的组织结构 |
(三) 以绅商和知识分子为主体的成员构成 |
(四) 臻于民主的组织制度 |
四、农会的活动经费 |
(一) 经费来源 |
(二) 经费管理 |
五、农会的主要活动及其影响 |
(一) 农事状况调查与改良议案提请 |
(二) 对近代农业发展的促进 |
六、民国早期农会组织的特性 |
(一) 纷乱政局下组织发展与活动的局限性 |
(二) 依附于政府的咨询性社会团体 |
第三章 国民革命时期具有政权性质的农会(上) |
一、新型农会创建的农村社会背景 |
(一) 军阀混战对农村经济的破坏 |
(二) 军阀政府田赋预征及苛捐杂税的勒索 |
(三) 农业生产力的微弱发展 |
(四) 土豪劣绅对乡村政权的把持 |
(五) 土地占有的日趋集中 |
(六) 农村阶级构成的显着变化 |
二、中共领导的新型农会组织的建立 |
(一) 中共早期对农民问题的认识和决议 |
(二) 浙江萧山衙前农民协会的创办 |
(三) 广东海丰赤山农民协会的建立 |
(四) 湖南衡山岳北农民协会的成立 |
三、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领导机构的设置 |
(一) 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的建立 |
(二) 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的成立 |
四、全国农会章程的制定和农运骨干的培训 |
(一) 全国《农民协会章程》的颁布 |
(二)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创办 |
第四章 国民革命时期具有政权性质的农会(中) |
一、国共合作旗帜下各地农会组织的空前发展 |
(一) 广东省农会组织的发展 |
(二) 湖南省农会组织的发展 |
(三) 湖北省农会组织的发展 |
(四) 江西省农会组织的发展 |
(五) 河南省农会组织的发展 |
(六) 其他省区农会组织的发展 |
二、全国农民协会临时执行委员会的成立 |
(一) 筹备与建立 |
(二) 开展的主要工作 |
三、农会组织的基本结构 |
(一) 组建程序 |
(二) 严密的五级直属组织系统 |
(三) 以广大贫苦农民为主体的成员构成 |
(四) 纪律裁判委员会机关的设置 |
四、农会的活动经费 |
(一) 经费来源 |
(二) 经费开支 |
第五章 国民革命时期具有政权性质的农会(下) |
一、农会的主要活动 |
(一) 对北伐战争的有力支援 |
(二) 反帝斗争的开展 |
(三) 农村大革命的壮举 |
(四) 金融领域内的斗争 |
二、农会的历史作用与局限性 |
(一) 成就农村数千年巨变的奇勋 |
(二) 严重“左”的偏差及原因分析 |
三、国民革命时期农会组织的特点与性质 |
(一) 中共领导下的乡村政治联盟 |
(二) 准政权型的农民自治性组织 |
第六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作为基层政权补充形式的农会 |
一、国民党重建农会的由来与背景 |
(一) 国民党反动派对农民运动的摧残 |
(二) 农村经济的日趋衰落 |
(三) 乡村建设运动兴起的催化 |
(四) 南京政府关于乡村自治和保甲制度的推行 |
二、农会组织的发展过程 |
(一) 重建阶段 |
(二) 整顿阶段 |
(三) 消亡阶段 |
三、农会组织的基本结构 |
(一) 组建步骤 |
(二) 层层连接的六级直属组织系统 |
(三) 以农村有产阶级为主体的成员构成 |
(四) 监督制度 |
四、农会的经费 |
(一) 会费收支及中央补助规定 |
(二) 经费拮据的困惑 |
五、农会的主要活动及其影响 |
(一) 宗旨与任务 |
(二) 农事改良与社会教育等活动 |
(三) 主要业务活动评价 |
六、国民党控制下农会组织的基本特点与性质 |
(一) 法规条例的多变性及组织作用的局限性 |
(二) 农村基层政权补充形式的社会组织 |
第七章 革命根据地作为政权执行机关的农会 |
一、国民革命时期准政权性质农会的最终消退 |
(一) 中共文本规定农协政权口号的延续 |
(二) 准政权性质农民协会的最终消退释疑 |
二、苏维埃区域的农会组织 |
(一) 红色苏维埃区域的建立与发展 |
(二) 贫农团等农会组织的恢复和发展 |
(三) 农会组织的基本结构 |
(四) 农会的主要活动及其影响 |
三、抗日战争根据地的农会组织 |
(一) 抗日根据地的开辟与扩大 |
(二) 农救会等农会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
(三) 农会组织的基本结构 |
(四) 农会的主要活动及其影响 |
四、解放区的农会组织 |
(一) 解放区面积和人口的迅速发展 |
(二) 农民协会组织的重新活跃 |
(三) 农会组织的基本结构 |
(四) 农会的主要活动及其影响 |
五、革命根据地农会组织的基本特点与性质 |
(一) 组织形式的多元性、策略性与非系统性 |
(二) 革命政权的合法执行机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0.1 研究意义 |
0.1.1 论题研究的时间范畴 |
0.1.2 研究意义 |
0.2 研究现状 |
0.2.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0.2.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0.3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基本框架 |
0.3.1 研究的基本思路 |
0.3.2 研究的内容框架 |
0.4 研究的主要方法与创新之处 |
0.4.1 研究的主要方法 |
0.4.2 创新之处 |
第1章 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溯源 |
1.1 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
1.1.1 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 |
1.1.2 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依据 |
1.2 民主革命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为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经验借鉴 |
1.2.1 民主革命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分期 |
1.2.2 民主革命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发展 |
1.2.3 民主革命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经验借鉴 |
第2章 建国初期的社会变迁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特征 |
2.1 马克思主义社会变迁理论及其价值 |
2.1.1 马克思主义社会变迁理论的主要内容 |
2.1.2 马克思主义社会变迁理论对正确认识建国初期社会变迁的方法论意义 |
2.2 建国初期的政治变迁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环境特征 |
2.2.1 中共执政的全面性 |
2.2.2 社会形态的过渡性 |
2.2.3 政治体制的初创性 |
2.2.4 阶级关系的突变性 |
2.3 建国初期的经济变迁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环境特征 |
2.3.1 经济形态的多样性 |
2.3.2 经济形势的严峻性 |
2.4 建国初期的文化变迁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文化环境特征 |
2.4.1 主要阶层社会心理的差异性 |
2.4.2 思想文化的多元性 |
2.5 建国初期的环境特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
2.5.1 政治环境特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
2.5.2 经济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
2.5.3 文化环境特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
2.5.4 建国初期的环境特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 |
第3章 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
3.1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
3.1.1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3.1.2 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根本要求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立场和方法 |
3.1.3 唯物主义是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核心内容 |
3.2 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
3.2.1 新民主主义思想的宣传教育 |
3.2.2 社会主义思想和道路的宣传教育 |
3.3 形势任务与过渡时期总路线教育 |
3.3.1 建国初期的形势任务教育 |
3.3.2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教育 |
3.3.3 阶级意识与阶级觉悟教育 |
3.4 无产阶级价值观教育 |
3.4.1 爱国主义教育 |
3.4.2 集体主义教育 |
3.4.3 艰苦奋斗精神教育 |
第4章 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选择 |
4.1 理论教育方法 |
4.1.1 建国初期理论教育的必要性 |
4.1.2 建国初期理论教育的主要形式 |
4.2 实践教育方法 |
4.2.1 实践教育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
4.2.2 建国初期实践教育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
4.3 典型教育方法 |
4.3.1 典型教育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理论依据 |
4.3.2 建国初期典型教育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
4.4 批评与自我批评方法 |
4.4.1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思想政治教育“唯一有效的方法” |
4.4.2 建国初期批评与自我批评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
第5章 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运用 |
5.1 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载体 |
5.1.1 直接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纪念活动载体 |
5.1.2 结合经济工作开展的各项教育活动载体 |
5.1.3 党团活动载体 |
5.2 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会议载体 |
5.2.1 党政会议载体 |
5.2.2 政治协商与统战会议载体 |
5.2.3 宣传思想工作会议载体 |
5.2.4 其他类型会议载体 |
5.3 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大众传媒载体 |
5.3.1 建国初期广播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
5.3.2 建国初期报纸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
5.3.3 大众传播在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的发挥 |
5.4 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 |
5.4.1 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文学载体 |
5.4.2 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音乐美术载体 |
5.4.3 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电影载体 |
第6章 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成效与历史地位 |
6.1 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评价的意义与根据 |
6.1.1 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评价的意义 |
6.1.2 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评价的根据 |
6.2 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成效 |
6.2.1 引导了建国初期各阶层对中国共产党的拥护与支持 |
6.2.2 推动了建国初期的社会变革与社会发展 |
6.2.3 促进了建国初期各阶层民众的主体性发展 |
6.3 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地位 |
6.3.1 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国化的重要阶段 |
6.3.2 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上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 |
第7章 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教训及其启示 |
7.1 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 |
7.1.1 加强教育主体自身建设,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力 |
7.1.2 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在社会转型中的引领作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牵引力 |
7.1.3 坚持服务革命与经济建设,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力 |
7.1.4 广泛运用政治动员手段,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 |
7.1.5 注重满足教育对象的合法利益,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 |
7.2 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教训 |
7.2.1 对思想、理论和政治问题的区别存在认识上的偏差 |
7.2.2 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群众斗争过度及方式简单粗暴的做法 |
7.2.3 存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过高和步骤上急于求成的倾向 |
7.3 建国初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启示 |
7.3.1 必须应对多元文化挑战,坚持全球化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
7.3.2 必须适应时代要求,坚持为新世纪科学发展中心任务服务 |
7.3.3 必须坚持与时俱进,推进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4)农民、国家政权与现代化 ——当代中国土地政策的政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土地政策研究现状与研究空间 |
(一) 研究现状 |
(二) 研究空间 |
二、研究视角:土地政策与国家建设 |
三、主要思路、研究方法与研究资料 |
(一) 主要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研究资料 |
第一章 动员农民与夺取政权:土地政策的形成及其意义 |
一、国民党土地政策的演进 |
(一) 孙中山的土地政策 |
(二) 蒋介石统治时期的土地政策 |
二、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形成与演进 |
(一) 对农民问题的认识 |
(二) 土地政策的形成与演进 |
三、农民与夺取政权:土地政策的政治意义 |
第二章 阶级解放与政权建设:土地改革运动 |
一、阶级解放与土地改革 |
(一) 共产党的历史任务 |
(二) 劳动阶级解放 |
二、解放农民与政权认同 |
(一) 土地改革之目的 |
(二) 富农政策 |
(三) 统一战线政策 |
三、国家政权建设 |
(一) 政治和社会秩序 |
(二) 国家政权在农村社会的建立 |
小结 |
第三章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从合作化到人民公社 |
一、土地改革的负面影响 |
(一) 小农经济 |
(二) 社会失衡和流动 |
(三) 秩序和合法性 |
二、合作社与现代化 |
(一) 合作社:改造小农经济和巩固政权的手段 |
(二) 工业化 |
(三) 封闭和资源:合作化与现代化的契合 |
三、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歧路:集体化及其人民公社制度嵌入 |
(一) 社会主义 |
(二) 道路之争与合作化提速 |
(三) 纠偏和“反右倾” |
(四) 人民公社制度嵌入 |
小结 |
第四章 农民行动与国家逻辑:土地承包制的历程 |
一、人民公社的后果 |
(一) 影响农业生产 |
(二) 影响社会秩序 |
二、农民反抗与国家逻辑:1978年前三次土地承包的分析 |
(一) 土地制度变革的反应:1956年土地承包 |
(二) 抵制集体化:1959年土地承包 |
(三) 生存诉求:1961—1962年土地承包 |
三、农民行动与国家认同:1978年土地承包 |
(一) 自救行动:1978年土地承包的源起 |
(二) 国家认同:土地政策变革 |
(三) 思想解放与城市发展:土地承包制的推广 |
小结 |
第五章 市场与现代化:农民与国家关系的重建 |
一、土地承包制的政策绩效及其限度 |
二、市场与人地关系的疏离 |
三、现代化:“圈地运动”及其后果 |
(一) “圈地运动” |
(二) 权力与资本的合作 |
(三) 中央与地方关系 |
四、农民与国家关系的重建:以土地产权调整为核心 |
结语 土地政策:农民、政权与现代化关系的交汇平衡点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分析 |
一 研究现状的回顾 |
二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第四节 几个重要概念 |
一 农村 |
二 扫盲教育 |
三 社会控制 |
第五节 论文的基本结构 |
第二章 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的历史轨迹 |
第一节 继往开来与农村扫盲教育的健康起步:1949年-1957年 |
一 建国初期农村扫盲教育的缘起 |
二 农村扫盲教育的健康起步 |
第二节 “政治挂帅”与扫盲教育的“亚健康”发展: 1958年-1965年 |
一 “大跃进”与扫盲运动“大跃进”(1958年-1960年) |
二 挫顿后的调整与扫盲教育的缓慢恢复(1961年-1966年) |
第三节 意识形态极端化与扫盲教育的“折戟沉沙”:1966年-1976年 |
一 人为之灾与扫盲教育的尽乎停滞 |
二 努力抗争与夹缝中的扫盲坚守 |
第四节 经济重心与扫盲教育的“梅开二度”:文革后-1992年 |
一 扫盲教育正规化 制度化道路的重返及发展 |
二 经济建设下的“经济”扫盲观 |
第五节 非均衡理念与扫盲教育发展的“表”“里”:1993年-2005年 |
一 “两基”初始齐驱与扫盲制度的继续调整(1993年-1996年) |
二 划片推进与扫盲依次攻坚(1997年-2000年) |
三 “双向导”旨趣与扫盲教育的“东”“西”理路(2001年-2005年)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第三章 重建与变迁:农村社会控制与扫盲组织关系探微 |
第一节 农村社会强势控制与扫盲教育组织的趋同化:1949年-1957年 |
一 强势“硬”“软”控制与国家权力的逐渐下渗 |
二 农村扫盲组织的“枝繁叶茂” |
第二节 农村社会控制偏差与扫盲教育组织的“沉”“浮”:1958年-1965年 |
一 社会控制过度与教育权力的困顿 |
二 扫盲组织的“沉”“浮”:结构及功能泛政治化的凸显 |
第三节 农村社会相对失范与扫盲教育组织的解构:1966年-1976年 |
一 农村社会控制的相对失序与教育危机 |
二 “东风无力百花残”:扫盲组织形态及功能的解构 |
第四节 文革后农村社会控制重建与扫盲教育组织的多维呈现 |
一 社会控制体系的重构与乡村秩序的重建 |
二 现代农村扫盲组织的“差序格局” |
第四章 农村扫盲教育的范式转型(上):扫盲教育理念与教育内容 |
第一节 教育理念转型:扫盲教育思想重心的从低到高 |
第二节 扫盲教育内容及教材分析 |
一 扫盲教育内容的解析 |
二 扫盲教材解读 |
第五章 农村扫盲教育的范式转型(下):形式 师资及农民学习心理 |
第一节 多样的扫盲学习形式 |
一 集中学习 |
二 分散学习 |
第二节 扫盲师资及教师教学心理 |
一 扫盲师资的选择与培养 |
二 扫盲教师心理剖析 |
第三节 学习心理与动机:农民学习心理解读 |
一 主动性参与扫盲 |
二 被动性参与扫盲 |
第六章 新世纪农村扫盲教育理念和发展路向的若干思考 |
第一节 新世纪农村扫盲教育理念的指向 |
一 50多年来农村扫盲教育的成效及局限 |
二 建国以来农村扫盲教育的经验及其对当代扫盲教育实践的启示 |
三 新世纪扫盲教育的新理念 |
第二节 扫盲教育路径的比较与整合 |
一 现代化进程中农村扫盲教育发展的不同理路 |
二 扫盲教育发展路径的整合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财富观研究 ——以人教版第五套与第十套语文教科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财富观相关课文基本情况分析 |
第一节 财富观相关课文的确定标准 |
第二节 财富观相关课文的数量分布 |
一.财富观相关课文的总体数量 |
二.财富观相关课文的教育阶段分布 |
三.财富观相关课文内容所涉国别与时代 |
第三节 财富观相关课文的主题分布 |
一.财富观相关课文主题的数量分布 |
二.财富观相关课文主题的教育阶段分布 |
第二章 财富认知观 |
第一节 财富认知观相关课文的数量变化 |
一.财富价值相关课文的数量 |
二.财富地位相关课文的数量 |
第二节 财富认知观相关课文的主题变化 |
一.从肯定财富的价值到辩证看待财富的价值 |
二.财富的地位 |
(一)从革命信念高于财富到道德仁义高于财富 |
(二)集体财富为重思想逐渐淡化 |
(三)理性看待财富地位:21世纪的新倡导 |
(四)批判金钱至上思想:由面向中学生到从小学生抓起 |
第三章 财富获取观 |
第一节 财富获取观相关课文的数量变化 |
一.财富获取的主体 |
二.财富获取的方式 |
三.财富获取的原则 |
第二节 财富获取观相关课文的主题变化 |
一.财富创造的途径: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到勤劳致富 |
二.财富获取的原则:从拒绝不劳而获到坚守诚信、道义 |
第四章 财富分配观 |
第一节 财富分配观相关课文的数量变化 |
第二节 财富分配观相关课文的主题变化 |
一.对平均主义分配观的赞扬逐渐消失 |
二.对财富分配中阶级剥削现象的批判逐渐消失 |
第五章 财富使用观 |
第一节 财富使用观相关课文的数量变化 |
一.财富积累水平 |
二.财富使用主体 |
三.财富使用方式 |
第二节 财富使用观相关课文的主题变化 |
一.利他的财富使用观:重视程度增强 |
二.重视教育与求知的财富使用观:一致认同 |
三.崇尚节俭的财富使用观:从重视到不再重视 |
四.绿色环保的财富使用观:21世纪的新倡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人教版第五套语文教科书中财富观相关课文及分类表 |
附录2 :人教版第十套语文教科书中财富观相关课文及分类表 |
后记 |
(7)中国共产党关于城市小资产阶级的理论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二) 研究的意义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关于城市小资产阶级的理论和政策产生的历史条件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共产国际关于城市小资产阶级问题的论述 |
(一) 马克思、恩格斯对城市小资产阶级问题的论述 |
(二) 列宁对城市小资产阶级问题的论述 |
(三) 斯大林和共产国际文献中对城市小资产阶级问题的论述 |
二、中国革命和新中国建设中城市小资产阶级问题的重要性 |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城市小资产阶级问题 |
(二) 新中国成立后的城市小资产阶级问题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关于城市小资产阶级问题的科学理论 |
一、关于城市小资产阶级的各阶层 |
(一) 手工业者 |
(二) 小商人 |
(三) 自由职业者 |
(四) 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的大部分 |
二、关于城市小资产阶级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
(一) 城市小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的可靠同盟军 |
(二) 城市小资产阶级是统一战线和人民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三) 城市小资产阶级的弱点 |
(四) 城市小资产阶级只有在无产阶级领导下才能得到解放 |
三、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注意团结城市小资产阶级 |
(一) 必须注意团结城市小资产阶级 |
(二) 在城市小资产阶级中进行宣传工作和组织工作 |
(三) 充分发挥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的作用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关于城市小资产阶级问题的正确政策 |
一、对城市小资产阶级的团结政策 |
(一) 吸收城市小资产阶级的代表参加人民政权 |
(二) 对独立劳动者的保护和扶持政策 |
(三) 对广大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的团结和争取 |
二、对城市小资产阶级的教育政策 |
(一) 对独立劳动者的教育 |
(二) 教育知识分子克服旧思想 |
(三) 提高广大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的社会主义觉悟 |
三、对独立劳动者的个体经营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
(一) 对个体手工业者的社会主义改造 |
(二) 对个体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三) 对自由职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内在城市小资产阶级问题上发生过的错误倾向 |
一、土地革命战争前期在城市小资产阶级问题上的错误倾向 |
(一) 对城市小资产阶级认识上的错误 |
(二) 对城市小资产阶级政策上的错误 |
二、建国后在城市小资产阶级问题上的错误倾向 |
(一) 知识分子思想改造中的过火批判 |
(二) 一部分个体工商业者被当作资本家对待 |
(三)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在知识分子问题上的错误倾向 |
三、发生这些错误倾向的原因 |
(一) 对中国革命性质和阶级关系的错误分析 |
(二) 对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过高要求 |
(三) 对个体工商业者和资本家的区别认识不足 |
(四) 对知识分子阶级属性的错误认识 |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关于城市小资产阶级的理论和政策的历史地位和现实启示 |
一、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城市小资产阶级的理论和政策的发展 |
(一) 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城市小资产阶级构成的思想 |
(二) 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城市小资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思想 |
(三) 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城市小资产阶级在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思想 |
二、对中国革命和建设胜利的促进作用 |
(一) 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促进作用 |
(二) 对社会主义改造胜利的促进作用 |
(三) 对新中国建设的促进作用 |
三、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启示 |
(一) 必须正确认识一定社会阶层的阶级属性 |
(二) 必须正确认识一定社会阶层的地位和作用 |
(三) 党和国家对一定社会阶层必须制定正确的政策 |
(四) 注意克服在对待一定社会阶层问题上的错误倾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8)毛泽东社会主义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第一章 上下求索——树立社会主义目标 |
第一节 历史课题 |
第二节 在多种主义中探求 |
第三节 毛泽东接受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因 |
第二章 坚定向前——找到实现社会主义的道路 |
第一节 社会性质决定革命性质 |
第二节 中国革命必须两步走 |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的历史特征 |
第四节 做好上篇才能做好下篇 |
第三章 适时转变——向杜会主义过渡的理论与措施 |
第一节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准备 |
第二节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 |
第三节 “赎买”是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发展 |
第四节 农业合作化的历史功绩 |
第五节 社会主义改造中缺点的性质 |
第四章 开拓新路——对社会主义的原则设想 |
第一节 对社会主义的整体认识 |
第二节 率先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要走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 |
第三节 提出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个有阶段的过程 |
第四节 明确提出党在社会主义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 |
第五节 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社会需要不断改革和完善 |
第六节 确定和坚持正确的对外方针 |
第七节 主张在坚持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经济的同时,重视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的作用 |
第八节 科学地阐述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保证问题 |
第九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
第十节 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坚持共产主义方向 |
第五章 “左”倾迷误——晚年社会主义观中的错误及根源 |
第一节 毛泽东社会主义观中错误部分的曲折发展 |
第二节 毛泽东社会主义观中的空想内容和主要表现 |
第三节 毛泽东杜会主义理论中空想成份产生的原因 |
第六章 渗透交织——社会主义观中的矛盾部分 |
第一节 正确提出问题,在艰难的探索中出现曲折和失误 |
第二节 提出正确理论但又向前跨了一步 |
第三节 提出正确理论但在实践中出现失误 |
第七章 宝责财富——总体评价和思考 |
第一节 毛泽东社会主义观的本质 |
第二节 毛泽东社会主义观总体上是科学社会主义范畴的 |
第三节 毛泽东社会主义观的历史地位探析 |
结束语 |
参考书目 |
(9)中国国家资本主义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 录 |
引 言 |
第一章 国家资本主义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 |
一、 国家资本主义在中国的产生 |
(一) 国家资本主义的内涵 |
(二) 中国国家资本主义产生的条件 |
(三) 中国国家资本主义产生的途径 |
二、 中国共产党对国家资本主义的认识和政策 |
(一) 国家资本主义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 |
(二) 坚持国营经济对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的领导 |
(三) 扶持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
三、 建国初期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 |
(一) 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 |
(二)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例 |
第二章 国家资本主义是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必由之路 |
一、 必须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道路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
(一) 党对通过国家资本主义道路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认识 |
(二) 通过国家资本主义道路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必要性 |
(三) 通过国家资本主义道路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可能性 |
二、 国家资本主义的各种形式及相关政策 |
(一) 低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及相关政策 |
(二) 个别企业公私合营及相关政策 |
(三) 全行业公私合营及相关政策 |
三、 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
(一) 国家资本主义各种形式的全面实施 |
(二) 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
第三章 改革开放条件下的国家资本主义理论与实践 |
一、 新时期国家资本主义的界定 |
(一) 新期国家资本主义的内涵 |
(二) 新时期国家资本主义的特点 |
二、 新时期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 |
(一) 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性作用是新时期国家资本主义存在的根本原因 |
(二) 主体经济与非主体经济并存给新时期国家资本主义提供了生存空间 |
(三) 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科学认识是新时期国家资本主义存在和发展的理论前提 |
(四) 经济全球化是新时期国家资本主义存在和发展的国际环境 |
三、 新时期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
(一) 党和国家关于新时期国家资本主义的认识 |
(二) 新时期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状况 |
(三) 新时期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会产生新的资产阶级 |
第四章 中国国家资本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历史评价 |
一、 中国国家资本主义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 |
(一) 实现了马克思、列宁关于对资产阶级和平赎买的设想 |
(二) 发展了列宁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的理论 |
(三) 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理论 |
二、 建国头七年国家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 |
(一) 对其他各种经济成份的作用 |
(二) 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
(三) 对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作用 |
三、 新时期国家资本主义的作用和发展前途 |
(一) 新时期国家资本主义的作用 |
(二) 新时期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前途 |
结 论 |
参考文献 |
后 记 |
(10)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形成与运行(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概况及研究意义 |
二.相关概念介绍 |
三.研究方法 |
四.文章基本框架 |
第一章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形成的历史渊源 |
第一节 现代政党的起源及中国政党的产生 |
一.世界上两种类型政党及政党制度的出现 |
二.近代中国政党的萌芽与理论准备 |
三.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政党的产生和政党政治的演变 |
第二节 国共两党的产生及其关系的破裂 |
一.国民党的形成和分裂 |
二.中国共产党创立和统一战线思想的提出 |
第三节 民主党派的产生 |
一.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
二.民主党派的产生 |
三.无党派人士 |
第四节 民主革命中新型政党关系的逐步形成 |
一.解放战争前中国共产党同中间党派关系的演变 |
二.解放战争时期党派关系的重组 |
三.新型政党关系的初步形成 |
第二章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
第一节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确立 |
一.各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到达解放区 |
二.协商建国和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在国家制度层面的确立 |
三.民主建政与全国范围内政党制度的建立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与政党制度的巩固和发展 |
一.进一步深化合作思想 |
二.协助民主党派发展 |
三.帮助各党派解决实际困难 |
第三节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新起点 |
一.政党制度指导方针的酝酿和提出 |
二.中国共产党主动践行"八字方针" |
三.各民主党派学习贯彻"八字方针" |
第三章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运行的社会生态 |
第一节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与经济环境 |
一.新民主主义经济的提出和发展 |
二.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 |
三.经济转变中的民主党派 |
第二节 政党制度与政治基础 |
一.民主联合政府构想的提出与实现 |
二.民主党派的两次转变 |
第三节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构建 |
一.中共积极推动建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
二.各民主党派主动进行学习改造 |
三.意识形态领域的批判运动 |
第四节 政党制度与对外关系 |
一.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确立中的苏东因素 |
二.中苏关系与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巩固 |
三.中美关系与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合法性的提升 |
第四章 建国初期政党制度系统的运行 |
第一节 在国家制度体系中运行 |
一.在国家权力机关中合作 |
二.参加各级国家政权机关 |
三.在人民政协中协商 |
第二节 执政—参政合作的几种具体形式 |
一.最高国务会议 |
二.双周座谈会 |
三.协商座谈会 |
第三节 执政党自系统的运行 |
一.健全组织机构 |
二.改进组织活动方式 |
三.探索领导国家政权方式 |
四.执政党自身建设 |
第四节 转型中的参政党 |
一.清理和发展党员 |
二.建立健全组织体系 |
三.参政党自身建设 |
结语 对建国初期政党制度再认识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教学参考资料(七)(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近现代中小学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研究[D]. 蒋宏宇. 北京体育大学, 2014(04)
- [2]清末民国时期农会组织研究[D]. 李永芳. 四川大学, 2007(05)
- [3]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 王员. 江西师范大学, 2010(01)
- [4]农民、国家政权与现代化 ——当代中国土地政策的政治学研究[D]. 叶国文. 复旦大学, 2005(02)
- [5]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研究[D]. 马云.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2)
- [6]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财富观研究 ——以人教版第五套与第十套语文教科书为例[D]. 孙留敏.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1)
- [7]中国共产党关于城市小资产阶级的理论与政策研究[D]. 王新. 东北师范大学, 2011(06)
- [8]毛泽东社会主义观研究[D]. 陈述. 中共中央党校, 1993(01)
- [9]中国国家资本主义问题研究[D]. 刘颖. 东北师范大学, 2004(01)
- [10]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形成与运行(1949-1956)[D]. 徐兵. 中共中央党校, 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