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古阁与各家铭文

集古阁与各家铭文

一、汲古阁图及诸家题咏(论文文献综述)

郑炳纯[1](1992)在《汲古阁图及诸家题咏》文中研究表明 对于明清之际在校藏、影抄、刻印流通古籍有过重要贡献的毛晋,是永远值得敬仰和怀念的人物,有关汲古阁的轶事,也是人们乐于称道的。从前看到徐康在光绪初所着《前尘梦影录》,卷下有一条记毛氏汲古阁兴废始末事,末云:"三十年前,在紫珊斋中见汲古阁山水挂屏,烟岚幽秀,峰断云连,颇有名人笔

孙雨晨[2](2015)在《清代图像题咏论》文中指出本论文以清人题咏诗歌为研究切入点,把清人生活及其图绘表现进行考察分析,探讨清人题咏现象。论文对清代诗歌做了细致的研究解读。绪论部分简要介绍了相关的研究成果、研究现状与可据资料以及研究设想。中国古代诗与画在艺术上具有互通性,内在关联度极高。清代士人往往有良好的诗歌与绘画修养。更为重要的是,诗画相谐历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这种天然浑成的诗画一体的文化氛围是清代图像题咏现象存在的基础。清代诗歌与图像互动共生的关系决定了题咏解读和阐释的意义。由于绘图征题活动是古代文人雅士颇为风流的雅行,多发生于文人墨客之间,所以探讨清代士人的生活与图绘表现就显得尤为重要。清代几百年诗文卓着,工于诗画的名家颇多。本文借助前人的研究文献和大量的文学史料,以《四壬子图》为切入点,辅之于《鬼趣图》《饯别图》《东轩吟社图》《分湖旧隐图》等八个图像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阐释,内容丰富,涉及画艺、史事、风土人情、诗风诗艺、文学发展、流派等多个层面。笔者试图通过绘图的文化内涵、题咏的文学特征及清代士族的心路历程三个方面的钩稽和诠释,勾勒出清代士族的文学创作和生活轨迹,再现清代士大夫尤其是江南士人群体的艺文成就、学术气度和精神祈向。

本刊编辑部[3](1996)在《《文献》杂志1979—1994年(总第1~66期)篇目分类索引》文中研究表明1.《文献》杂志自1979年创刊,至1985年共计出版二十二辑,1986年以后每年出版四辑。2.本索引根据以类相从的原则进行编排,共分为:文学;史学;敦煌、帛书;方志、舆图;谱牒、碑刻;传记、行实;善本叙录;抄本、写本、未刊本;目录;序跋、题记;版本、校勘;辨误、补正;辑侠;文献;书札;书史;刻书、藏书、访书;怀念、回顾及其他;书目文献出版社图书介绍等十九大类。编写顺序依次为篇名、作者、年代、期数(1979—1985年则为总辑数)。3.本索引编制匆促,分类难称允当,请读者使用时注意。

吴永兴,吴玉清[4](1993)在《1992年清史论文索引(下编)》文中提出

二、汲古阁图及诸家题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汲古阁图及诸家题咏(论文提纲范文)

(2)清代图像题咏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确立与理论的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内容安排与研究方法探索
第一章 《四壬子图》与清代诗人图像题咏现象
    第一节 《四壬子图》的内容及绘图意旨
    第二节 《四壬子图》题咏揭示的“节义坚守”与“诗道质朴”
    第三节 方文其他征题作品与清代诗人绘画题咏现象
第二章“鬼趣”与“人趣”——罗聘《鬼趣图》与同题题咏诗群
    第一节“鬼神情状奚由见”——《鬼趣图》内容析论
    第二节“讽意”与“禅意”——《鬼趣图》义蕴的两个维度
    第三节 名家“题咏如林”彰显名士风流
第三章“分湖便是子陵滩”——从《分湖旧隐图》及题咏看南社人的时代选择
    第一节 《分湖旧隐图》及题咏的生成背景与研究价值
    第二节 《分湖旧隐图》题咏——南社文人追思古蕴的地域图景
    第三节 《分湖旧隐图》题咏现象——传统士人的时代选择
    结论
第四章 《读易图》及闲适题咏 ——清代士人生活艺术化的日常剪影
    第一节 《读易图》的文化释义与图绘举隅
    第二节 《读易图》题咏涵盖的文化表现特征
    第三节 《读易图》与题咏——清代士人生活艺术化的重要侧面
第五章 清代文人结社图的文化镜像:《东轩吟社图》
    第一节东轩吟社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清尊集》题画诗与《东轩吟社图》
    第三节 文人结社图:清代士人群体聚合的精神诉求
第六章 严绳孙《饯别图》题咏与清代送别琉球 册封使诗文
    第一节 严绳孙《饯别图》与题咏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清代送琉球册封使诗文
    第三节 清代文人的爱国情怀
第七章 《湖楼请业图》题咏——清代闺阁文人诗学风气的高扬
    第一节 《湖楼请业图》的文化背景——湖楼雅会
    第二节 《湖楼请业图》—— 袁枚女弟子的才艺群像
    第三节 《湖楼请业图》——随园女弟子的诗学高扬
第八章 曹寅《楝亭图》题咏——孝义寄思与家族 文脉传承
    第一节 曹寅《楝亭图》题咏的文化背景
    第二节 《楝亭图》题咏与清代士人
    第三节“楝树”意象与楝亭题咏——孝义寄思与家族文脉传承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后记

四、汲古阁图及诸家题咏(论文参考文献)

  • [1]汲古阁图及诸家题咏[J]. 郑炳纯. 文献, 1992(04)
  • [2]清代图像题咏论[D]. 孙雨晨. 苏州大学, 2015(12)
  • [3]《文献》杂志1979—1994年(总第1~66期)篇目分类索引[J]. 本刊编辑部. 文献, 1996(03)
  • [4]1992年清史论文索引(下编)[J]. 吴永兴,吴玉清. 清史研究, 1993(02)

标签:;  ;  

集古阁与各家铭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