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俄语口语中一些动词语义的变动现象(论文文献综述)
倪璐璐[1](2017)在《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以梳理翻译实践中“换译”相关的翻译技巧和方法为起点,以换译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为切入点,以俄汉双向语料对比为参照点,归纳并解析翻译实践中大量存在的换译具体类型,以语料库和翻译实例为支撑点,运用多学科理论阐释换译理据。换译方法随翻译实践产生而产生,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本文通过整理“换译”相关文献,梳理“换译”称名流变,发现其应用领域广泛。对换译现象认识的不足必将影响翻译学科的发展,因而本文通过归纳换译现象,意欲探究换译本质,统计换译类型,以期模拟换译运行机制,阐释换译原因,以便系统性地研究换译。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换译研究概述,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概述俄苏及欧美一些学者对“换译”的研究情况,简述国内研究进展,肯定换译的地位和价值。随后从换译术语流变、类型理据和多学科等视角对换译研究进行简评,指出换译研究不足之处,预测换译发展趋势。第二章从换译称名流变得出“换译”这一术语,相较于其他术语更具科学性。紧接着从换译的内涵和外延两个角度界定换译概念,加深对换译本质的理解。第三章解析换译类型,从形态入手将换译分为有形换译和无形换译,即从可视到现象、从现象到本质的思维流程,并结合具体实例分析论证。第四章为换译机制假说,借鉴思维认知科学成果及方法,尝试模拟换译运行过程和方式。第五章阐释换译理据,说明换译的语言学、思维学、文化学、哲学、美学等学科理据。本文尝试建立“现象-概念-类型-机制-理据”要素齐全、相对客观、自成体系的换译研究。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吸收历史上翻译家翻译方法的精华,明确了换译由翻译技巧上升为翻译方法是学科完善的标志,深化了对全译的理解,更促进了对翻译本质的认识。换译处于全译七法范畴中心,遵循全译求化机制,利于全译方法论的建设,直接补充应用翻译理论,间接促进翻译理论的完善。
科瓦尔·叶卡捷琳娜[2](2019)在《汉俄同义词对比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探讨的是汉俄同义词的研究、注释与辨析问题。在研究过程中笔者使用了不同的方法,其中通过问卷调查法(анкетныйметод)考察了汉俄同义词。本文包括五章:第一章,对汉俄同义词基本定义、类型进行了叙述和比较,得出了两个语言同义词的异同特点。第二章,通过本文的汉语同义词和俄语同义词的问卷调查分析了使用频率,统计了有关数据,并通过线图与数据表证明了两个语言同义词的使用相同与不同特点。第三章,对汉语同义词和俄语同义词理性意义(意义范围,集体个体程度)和色彩意义(语体色彩、感情色彩、形象色彩)进行了对比。第四章,在汉语同义词和俄语同义词的使用方面进行了比较。第五章,分析了中国学生和俄罗斯学生在同义词运用过程中常出现的错误,在教学邻域存在的问题和教学方法,还描述了在辞书编写方面的应用。本文在调查结果中有了创新点:汉语同义词和俄语同义词在概念上同义,可是在组合的词语不对应。有些词语在俄语中是同义词,不过汉语不是同义词,而是组合词。还有,有些同义词在汉语中是口语的,但是在俄语中是书面语的。有些俄语同义词是口语的,但是汉语中是书面语的。
教育部[3](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认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常颖[4](2008)在《汉、俄语言语行为动词语义对比研究》文中认为动词是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语义渗透到语言的各个层面,从词汇、形态、句法到语用,无处不在。因此,应该从动词出发以动词语义为视点多角度立体化地进行整合描写。通过对具体动词语义类别——言语行为动词的语义对比分析,探讨汉俄动词词汇语义、语法语义和语用语义结构的异同,无疑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言语行为动词的语义分类。本章首先对国内外一般动词和言语行为动词的语义分类进行了研究综述,继而借助语义场理论和义素分析理论对言语行为动词进行了初步划分:问答类、交互类、祈使类、情感类、评价类和告知类;第二章汉、俄语言语行为动词的义素分析。本章构建了言语行为动词的义素分析模式,验证了言语行为动词六个亚类划分的合理性,分别对六类汉、俄语言语行为动词逐词进行了释义解析,建构了义素分析结构式,最终根据典型性义征把718个汉语言语行为动词和367个俄语言语行为动词细分成39个小类;第三章汉、俄语言语行为动词的配价研究。本章在对配价语法理论研究进行了详细综述之后,阐述了自己的配价观,考证了言语行为动词是三价动词,研究了其三个配价成分的语义选择问题,进而建构了言语行为动词的句法价句型模式,通过汉俄对比说明深层语义映射到表层结构时的异同;第四章汉、俄语言语行为动词与言语行为表达。本章从言语行为理论出发剖析言语行为动词的意向性和取效性,据此对其进行分类,分析了意动功能语义场下的言语行为动词如何表达“尝试”义和“成功”义,推导出汉、俄语言语行为动词对“成功”义的表达手段,通过对比分析指出两种语言核心表达手段的差异。作为汉俄对比方面的基础性研究成果,本文深化了汉俄言语行为动词的对比研究,为双语词典编纂、语言翻译、语言教学、语料库建设等诸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范金平[5](2016)在《中俄军事共同条令的语言学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军事共同条令是国家最高军事机构组织编写的军事法规。它根据军队建设的需要,以法规的形式对军队的训练、工作和生活等方面作出规定,是每名军人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与其他军事法律、法规、条令条例相比,军事共同条令是最基本的军事法规,规范了军人的行为模式,在普通公民转变为合格军人的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军事共同条令的教育训练状况直接影响到军人在思想、动作、言语等方面的行为特征形成。军事共同条令并不是中国所特有的,目前在俄罗斯的军队中也在使用军事共同条令,这种使用状况为对其进行语言学对比分析打下了基础和前提。作为最基本的军事法规,军事共同条令无疑是引人关注的,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俄罗斯,关于军事共同条令的研究是不断推进的,研究成果直接指导着军事共同条令的编修、学习和训练。截至目前,对于军事共同条令的研究,在条令内容方面讨论较多,对于条令表述的语言形式则研究得较少。在国内外已有的军事语言研究中,与军事共同条令语言相关的研究主要体现在社会语言学框架内的军语研究、军事术语框架内的军语研究、军语认知、心理、思维研究框架内的军语研究、古代军语研究框架内的军语研究、军事条令语言的风格研究、军事共同条令的交际语用研究等六个方面,这些研究对军事共同条令有关语言现象的深入探索而言是有益的,为进一步加深对于军事共同条令语言的认识打下了基础。同时,也要看到,在以往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中,缺乏对军事共同条令的系统性语言学分析,对于军事共同条令语言的观察还不够全面,描写还不够充分,对于语言现象的解释还不够透彻。研究的成果不足以让人整体把握军事共同条令语言的特征,不足以深刻认识军事共同条令语言的多维特性,不足以有效指导当前强军兴军目标下军事共同条令语言的运用实践。鉴于上述情况,本文以语言学理论、军事学理论和法学理论为基础对中俄军事共同条令语言进行了语言学分析,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中俄军事共同条令中语音、语汇、语法、语义等四个方面的系统特征,各语言要素的军事语用效果,中俄军事共同条令语言特征异同对比及其原因剖析。本文旨在分析军事共同条令言语体裁形式中蕴含的系统性军事法律语言特点,揭示各语言要素在军事语境中的军事语用建构功能,丰富人们对于军事共同条令语言的认识,弥补以具体军事言语体裁为基础开展军事语言应用研究方面的不足,最终为应用语言研究和军事言语实践指导提供启示。本文用于研究的语料来自中俄两国公开发布的军事共同条令,鉴于中国军事共同条令包含三部条令,而俄罗斯军事共同条令包含四部条令,为了科学地开展对比研究,本文选取中俄军事共同条令中内容和形式对应的三部条令作为研究对象和分析语料,六部条令共计70余万字。我们对这六部条令逐字逐句进行分析,按照语音、语汇、语法、语义四个不同层面进行特点梳理,从军事语用的角度揭示各语言要素的价值和功能。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取表里值三角理论分析法和对比的方法,在整个语言特征分析过程中采取语表-语里-语值的思路,梳理外在形式,剖析蕴含的意义,揭示语用价值;另外,为了提高研究的科学性,研究中还运用到实验验证、统计的方法、基于语料与语感辩证结合的方法、哲学思辨的方法等等。研究表明:第一,军事共同条令是值得认真研究的军事语言篇章,其中存在军事语域特有的语音特征、语汇特征、语法特征和语义特征及相应的军事语用效果,这些特征背后蕴含着军事语域特有的语音原理、语汇原理、语法原理和语义原理,这些军事语域特有的语言学原理反映出军事共同条令的属性对所用语言形式的影响,赋予了该语言不同于一般语域的特性,认识这些特性和军事语域特有的语言学原理,就可以用来指导军事言语实践;在军事共同条令语篇中,发现不少区别于普通语言的军事语言特征,这些语言学特征反映了军事语域的特点,这样,这些语言学特征及其军事语域的特点充实了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内容,推动整个语言学研究的完善和发展。第二,军事共同条令的属性决定着所用语言的各种特性。军事共同条令是军事文件,其语言表达的形式具有相应军事属性,即强制性、简明性、稳定性;军事共同条令是以命令形式发布的法律文件,其表述明显表现出科学性、规范性、严谨性;军事共同条令是一个言语作品,具有一般言语作品语言的所应有系统性、符号性、社会性、民族性。第三,军事语音、军事语汇、军事语法、军事语义在军事语言系统中的地位不同,军事语义处于中心地位,军事语音、军事语汇和军事语法都是为军事语义的表达服务的,军事语义是语言运用的起点,也是语言运用的终点。第四,军事语言各要素在军事共同条令中协同作用,产生鲜明军事特色的言语格调。军人个体军事言语风格是在部队军事言语格调的长期熏陶中养成的。部队中的军事言语格调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在长期军事斗争和军事斗争准备环境中经过大量军事言语实践养成的,是在军事指挥员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下逐步产生的。第五,军事共同条令语言在军事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军事语用建构功能。军事共同条令语言不仅按照军事语言规则传递军事信息语义,而且还具有重要的军事语用人际功能和军事语用建构功能。军事语域中所特有的语音声学特征、语汇类别特征、句法特征、语义单位特征,都能够使具有相同军事言语习惯的人产生共鸣,这种共鸣的力量能够拉近他们之间的距离,使他们之间产生和谐密切的关系。军事语音要素、军事语汇要素、军事语法要素和军事语义要素都能促使简洁高效、快速敏捷、英勇顽强、雄浑有力、团结一致、严肃认真等战斗精神力量社会实在得以产生。本文的贡献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都有体现。在理论方面:第一,在国内外率先对中俄军事共同条令进行了系统的语言学分析和对比。对中俄军事共同条令在语音、语汇、语法和语义等四个语言子系统方面的特征分析、具体军事语境中语言要素的语用价值分析、军事共同条令教育和训练中语言学关注点研究等等,在理论上丰富了语言学体裁理论知识。第二,验证了表里值三角理论在军事共同条令语言研究方面的适用性。按照表里值三角理论的总思路对军事共同条令中语音、语汇、语法、语义等方面特征实例进行了成功分析,既完成了静态的语言特征分析,也完成了动态的语用价值分析,使得本文的分析更全面,得出的结论更有现实指导意义,从而实现应用语言研究指导言语实践的根本目的。第三,验证和丰富了语言战斗力理论。从军事共同条令的语言学分析着手,在特征分析的同时也指出了语音、语汇、语法、语义四个层面语言要素对于部队战斗力生成的重要作用,从语言功能的角度验证了语言战斗力学说,相对于语言资源战斗力论而言丰富了语言战斗力理论的内容,从而使得学习和践行军事共同条令的重要意义倍增,即一方面可以规范军人和部队的言行,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军人的军事语言能力,激发战斗精神,提高部队战斗力。在实践方面:第一,增强军事共同条令编写的科学性。所揭示的军事共同条令语言在语音、语汇、语法、语义等方面的特征对于以后军事共同条令的编写工作中语言表述的推敲无疑具有理论支撑和实践借鉴作用,从而极大增强军事共同条令语言的科学性。第二,改善军事共同条令的学习效果。从多个视角揭示了军事共同条令语言的特征和军事语用价值,了解这些知识和理论,无疑能够增强军事共同条令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善学习的效果。第三,提高军事共同条令的教育训练质量。如果教官在条令的教育训练中既能讲条令规定,又能讲出为什么这么规定,并适时开展中俄军事共同条令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对比训练,那么教育训练质量就会大大提高。最后,需要强调指出,本文着重语言功能的应用分析,提出了一个理论,即军事语用建构论,回答了“军事共同条令语言是如何形成战斗力的”这一问题,研究军事共同条令语言旨在以核心军事语言为依托,揭示语言战斗力生成机理,服务于军队战斗力建设的迫切需求;创新了一个方法,即语言本位综合法,回答了“如何研究军事共同条令语言”的问题,军事共同条令是集多种学科特性的言语体裁形式,运用语言学、军事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中单纯某一学科的理论,采取结构、功能、语义、语用、统计、对比等方法中单纯某一方法,都不能达到全面的语言学分析目的,必须将与军事共同条令有关的各种思想、理论和属性都落实在语言上,科学融合多学科理论,综合采取多种研究方法,才能完成语言学分析的任务和目标。总而言之,本文通过对中俄军事共同条令的语言学分析,揭示了军事共同条令中蕴含的语音、语汇、语法、语义等四个层面军事语言特征,根据语言学、军事学、法学等相关理论进行了语用分析,剖析了军事共同条令语言的军事、法学和符号学属性,深化了对军事共同条令语言军事语用建构功能的认识,这对丰富语言学理论和促进军事共同条令编写、学习和教育训练工作的科学化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刘定慧[6](2020)在《语言接触视角下汉语俄源词演变研究》文中指出语言接触是语言演变的根本动因。在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其从学科发展到理论建设也都日臻完善。而语言接触引起的语言演变现象更是成为当前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不过,由于语言接触现象本身的复杂性,学界对语言接触的研究存在着一定的不均衡现象。主要表现为对国内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接触、普通话与方言接触着力较多,研究得也更为深入。而对汉语与外语之间相互接触的研究稍显薄弱,而就汉语与外语接触的研究而言,也主要集中于对汉语与英语、日语的接触研究,对汉语与其他外语的接触研究则关注不够。“五·四”时期开始,很多充满时代色彩的俄源词开始批量进入到汉语中,其所携带的社会文化意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然而,我国学者关于汉语外源词的论著中,大多比较重视英源词和日源词的研究,而对俄源词的研究则缺乏足够的关注。基于此,本文在先学研究的基础上以汉语中的俄源词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语言接触的视角出发对不同历史时期俄源词的引进特点、本土化规律和动因以及俄源词在汉语中的活力状态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研究。本文共分六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通过对已有语言接触研究、语言接触引发的语言结构演变研究、语言演变中的词汇借用研究、汉俄语言接触中的汉语俄源词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后,指出了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主要对不同历史时期俄源词的引进特点进行了研究。本章以重要的中俄(苏)交往历史事件为时间节点将俄源词的引进大致分为五个时期:恰克图边境贸易兴起时期、中东铁路修筑时期、“五·四”至解放前时期、中苏友好时期、苏联解体至今的新时期。通过参阅相关文献资料以及检索俄源词在《晚清、民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BCC语料库》中的最早出现时间,界定了现有俄源词出现在汉语中的大致时间范围,从而将其归并到本文所划定的相应历史时期对其引进特点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汉俄语言接触范围、接触方式和接触主体的不同是造成不同历史时期俄源词呈现不同特点的主要原因。第三章主要对俄源词语音本土化及其主要动因进行了研究。本章在汉俄语音对比的基础上,对俄源词进入汉语后在音节结构演变及汉俄音系匹配方面呈现出的规律和特征进行了全面地分析研究。俄源词语音本土化首先体现在其进入汉语后发生了十分普遍的音节结构演变现象。本文发现,不仅俄语中独有的音节结构发生了演变,而且汉俄语言中共有的音节结构也发生了演变。据本文分析,增加音位和删减音位是俄源词音节结构演变主要方式,并且呈现出以增加音位为主的特点。汉俄音系匹配则是俄源词语音本土化的又一重要体现。本文发现,用汉语声母匹配俄语词首辅音、用汉语韵母匹配俄语元音的现象在汉俄语言接触中十分普遍。并且本文还发现了用汉语韵母匹配俄语辅音的特殊情况。通过对具体匹配形式进行归纳整理后,本文分析出了汉俄音系匹配的两种主要方式:相似匹配和条件匹配。结合对具体语言事实的分析后,本文认为,汉俄语音差异是促使俄源词音节结构演变的根本动因。而词汇借用过程中的知觉映射、音系知觉原则等汉语母语者的认知因素则是促成汉俄音系出现多种匹配形式的重要原因。这些因素同时也是俄源词语音本土化的主要动因。第四章主要对俄源词词汇本土化及其主要动因进行了研究。本章利用汉俄两种语言的大型综合语料库对俄源词在汉俄两种语言中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对比,对俄源词进入汉语后在结构和表意方面的本土化规律和特点进行了详细地分析。俄源词进入汉语后在结构方面的本土化主要体现在产生了几种特殊的构词方式。这些构词方式不仅为汉语带来了全新的构词语素、构词模式,还将特殊构词中所蕴含的俄罗斯民族所特有的心理特征、文化背景和认知方式等也同时带到了汉语中,从而对汉语产生了影响。俄源词进入汉语在表意方面的本土化主要通过音义相兼、词义变化、语用意义变化、影响汉语固有词词义等多种方式来实现。通过一系列适应汉语语言体系的变化,俄源词在实现表意本土化的同时,也在填补汉语语义空缺、促使汉语语义系统重新调整方面影响了汉语。本文通过对具体语料进行分析后,认为俄源词进入汉语后词汇本土化的动因既有适应汉语语言环境的语言内部原因,也有社会、心理及文化因素等语言外部的原因。第五章主要从共时角度对俄源词在汉语中的活力状态进行了研究。本章结合几个大型语料库的检索结果对筛选出来的近1000个俄源词在汉语中的总体活力状态进行了宏观界定。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超过半数以上的俄源词在汉语中已经失去活力,只有少部分俄源词继续在汉语中维持活力。为了进一步考察俄源词在汉语中的具体活力状态,本文从存有活力的俄源词中甄选出了被2016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收录的俄源词作为考察样本,结合其在《人民日报》(2015-2019)中的使用情况,对其活力程度和活力特征进行了研究。本文发现样本中的俄源词虽然都属于本文所界定的有活力状态,但是其在汉语中的具体活力程度却存在差异。本文通过对具体语料进行分析后认为,使用频次、语义表达、语法功能、语用范围和语用领域等语言因素以及相关的社会因素均会对俄源词在汉语中的活力状态产生影响。第六章是本文的结语。主要对全文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本文的研究价值和存在的不足。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不仅对汉语中的俄源词演变规律有了更全面、科学、客观地认识,而且对汉俄语言接触与语言演变也有了更系统地把握。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化对非亲属语言之间词汇借用规律的理解和认识。词汇借用现象是一个经久不衰的常新课题,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在未来的研究中仍需不断完善和深化。
袁耀辉[7](2019)在《《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俗常言疏证》是近代一部收集资料丰富的民俗语言珍惜文献,按内容分为四十卷,包括重复记录共计5978条,具有重要的语言学研究价值。目前,以《通俗常言疏证》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并不多见,缺乏具体细致的描写和研究。基于此,本文主要从词汇学和民俗语言学的视角对该书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通俗常言疏证》主要通过列书证的方式以考证当时的“通俗常言”,为我们进行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格言等熟语以及俗语词研究留下了珍稀的文本。书中还辑录了在我们今天看来熟语性程度不强的结构成分。论文在行文中采用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分类的方法以及列疏证的研究方法,力图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通俗常言”进行直观具体地解读。民俗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是指导论文研究的基本理论,同时参考词汇学、民俗学、词典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论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现状、选题缘起、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进行了介绍。正文部分共计七章。第二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进行概述。第一节主要对该书作者孙锦标生平及学术成就进行介绍。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编纂体例进行介绍。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训释方式进行介绍。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进行分析。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进行阐述。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的关系进行阐述。第三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概貌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从来源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二节主要从内容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三节主要从音节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四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词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俗语词的概念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词义类聚进行分析。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构词法进行分析。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进行考释。第五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熟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成语进行研究。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谚语进行研究。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惯用语进行研究。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进行研究。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歇后语进行研究。第七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格言进行研究。第六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的结构类型进行分析。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特殊词语的语义进行分析。第七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新词新义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新词进行研究。第二节主要对新义进行研究。第八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价值进行分析。分两节。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语言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文化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九章为结语,主要对论文研究的内容、创新之处、研究的不足以及后续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阐述。
孙敏庆[8](2014)在《俄语感知动词语义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感知在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认知科学的蓬勃发展,感知问题日趋成为研究焦点。哲学、生理学、心理学、语言学等诸多学科都对人类感知行为进行了不同层面的探讨。语言学视域下关于感知的一个主要研究内容就是以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五类感知词汇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这些词汇的语义语法特点及其背后隐藏着的人类对感知情景的认知方式。表达感知行为的动词,是感知词汇的核心组成部分,其语义结构是整个感知事件的凝结。俄语感知动词数量众多、语义丰富、句法多样,本文以其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借鉴国内外语言学界在构词学、词汇学、语义学、认知语言学领域的最新学术思想及观点,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兼顾语言的静态层面与动态层面,以典型感知动词分析为主,辅以非典型感知动词的考察,以点面结合的方式呈现该主题类别动词在构词、语义、句法层面的语言特征。研究并不局限于客观、全面的描写,更加注重给予各类语言现象合理阐释。具体分析如下:1)重点考察了感知动词的类属关系,揭示了该系统特有的等级特征、原型特征及聚合特征。2)通过对典型感知动词的构词词族进行分析,揭示感知动词构词规律,并运用概念整合理论,挖掘俄语感知动词的构词语义机制。3)将义素分析理论、词义参数理论、认知语义理论有机结合,从微观语义结构到义位组合,再到深层认知理据逐级考察,实现对感知动词衍生机制的多向位阐释。4)在配价理论框架下,对感知动词语义向句法层面的投射情况进行考察,同时依托俄语国家语料库对感知动词的动态使用进行了定量分析,挖掘其潜在规律,借助图形-背景理论对各类感知动词句法构造的象似性进行阐释。运用多种理论和方法对感知动词的全方位研究,既是感知动词特征规律的揭示过程,同时也是对相关理论的一种有效应用、验证、补充与完善的过程。研究成果对其他子类动词的专项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黄东晶[9](2001)在《俄汉代词指示语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语言中的代词系统是典型的指示语。出于对“语境”概念的广义理解,指示语分为纯指示语和篇章指示语(照应语)。在代词系统内部,照应功能是指示功能的变体,因而可以认为代词是由指示功能统一起来的一类词。代词指示语分为三个层次:纯代词指示语(第一、二人称代词、第三人称代词以及指示代词用于现场语境时);代词照应语(第三人称代词、反身代词、指示代词);有一定指示意义的代词(其它代词)。 指示是各种语言的共同范畴,具有普遍性。这一普遍性尤其体现在代词指示语的核心——纯指示语上。俄汉代词照应语的基本属性——实现共指照应关系——相同,但在照应语的理解、先行语的指称类型、共指关系的实现等方面,都存在较明显的差异。造成这些差异的有语言内部(语音、词汇、语法)原因,也有民族文化及心理方面的原因。
王翠[10](2011)在《俄语语序的语言类型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的研究对象是语言类型学背景下的俄语语序。本文在理论上所依据的语言类型学理论是当代语言类型学的研究成果。当代语言类型学是20世纪60年代之后以发掘共性为目的,以语序为主要研究内容,以局部分类为主要研究方法,强调从功能角度对语言现象予以解释的语言学分支或流派。从语言类型学角度研究俄语语序主要是对客观或中性语境下的俄语语序进行研究,既包含了对俄语语序的句法功能研究,也涵盖了对以往语言类型学所得出的人类语言共性规律的检验。此外,对俄语语序的语言类型学研究重点在于对俄语语序的合理解释。这种解释多从功能角度或认知角度出发,即从人类语言之间存在更多共性的语义和思维角度出发,同时结合其他各种不同解释,以阐明人类语言之间存在的共性规律。对于与人类语言共性之间所存在的差异或俄语的个性也以此为基础,体现出个性乃共性的具体体现。在俄语语言学界,20世纪60年代以前对俄语语序的研究最早是从句法层面以句子成分在句中位置的关系为基础进行研究,如Е.М.Галкина-Федорук,Е.А.Земская(1954),О.Б.Сиротинина(1965),П.Адамец(1966)。典型的代表是А.М.Пешковский的观点:“在Язавтраутромпойдугулять.这个仅由五个词组成的句子中,可以出现一百二十种词序组合。”1也就是说,在由N个词组成的俄语句子中,所有可能的语序数目为N* (N-1) *( N-2) * ( N-3) * ( N-4)... ( N-2) * ( N-1) *1。这种观点显然是不正确的。从句法层面研究语序时将俄语语序分为常序(обычныйпорядокслов)与变序(инверсия),常序又包括顺序(прямойпорядок)和逆序(обратныйпорядок),主要从句子成分在句中的位置来讨论俄语语序问题。俄语句子成分被分为主要成分(主语、谓语)和次要成分(补语、定语、状语)。20世纪60年代之后,用布拉格实义切分理论分析俄语句子的语序成为主流。这种从交际结构和交际功能对俄语语序进行分析的代表有И.И.Ковтунова(1976),?Порядокслов.РусскаяграмматикаАНСССР,т.2.?(1980) 2 ,О.А.Крылова,С.А.Хавронина(1986),В.Н.Ярцева3 (1998)等。将实义切分理论应用于对俄语句子的语序分析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尤其有利于句子的组织和正确运用,使语言表达更准确,行文更规范。本论文结合句法层面对俄语语序的研究,就定语、状语与主语、谓语、补语等核心成分的排列进行语序考察。这些主要要素也是语言类型学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因素。它们彼此之间有一定的蕴含关系,存在相应的优势与和谐的语序。对于俄语在这些方面所体现的语序特点,将结合功能主义及认知语言学等观点予以解释。在现代语言类型学研究中名词短语中的指示词、领属词、数词与核心名词之间的排列与语言类型之间有明显的蕴含关系。可别度领前原理对指别词、数词和形容词的排列有主要决定作用。形容词定语与核心名词的排列虽然与语言类型之间的相关度很低,对其他语序因素的预测性也较低,但通过研究我们发现无论是VO型语言还是OV型语言中的形容词定语排列在人类语言中有其顺序的一致性或共性。越是表达固有的本质的属性的修饰词,离核心词越近;越是表达变动的偶有的属性的修饰词,离核心词越远。表达事物内部典型的、恒常的、客观特征的形容词距离核心名词最近,而表达事物的主观评价特征、具体特征、有变化的外部特征的形容词距离核心名词较远。俄语状语的语序也十分灵活。以方式状语为例,既可前置于谓语,也可后置于谓语。但当多项副词同时前置连用时,基本还是遵循从具有主观倾向的状语向具有客观倾向的状语过渡,逐渐靠近谓语的规律。而多项状语的连用遵循从整体到局部,从大到小的规律。俄语中的介词不仅有占主导地位的前置用法,还有部分的后置用法,甚至是框式用法。俄语介词由绝对后置,到倾向后置或有后置用法,再到相对前置和绝对前置,这一方面是俄语历史发展过程的残留痕迹,是俄语由SOV语言向SVO语言过渡的证明;另一方面也是俄语中语法化现象的具体体现。对俄语简单句中S、V、O三个成分的排列,综合多种因素的排列顺序,俄语倾向为VO语言,但同时呈现出许多兼具VO与OV语序的综合特征。SVO是俄语的常规和无标记语序,其余五种语序是有标记的语序。这些变异的语序符合俄语本身具有丰富的屈折变化特点;也符合信息论中话题或焦点,也即实义切分理论中主位与述位的排列规则;另外从简约和经济观点分析,俄语变异语序是移位所导致的语言现象。而俄语差比句句式中的基本要素位置的三种排列方式也体现了由综合形式向分析形式的逐渐过渡。与汉语“M+St (比较标记+比较基准)”是固定组合相似,俄语中“Adj(+ M)+St”是固定组合,结合紧密。只是俄语为双重比较标记,有综合形式和分析形式。而综合形式的比较标记有时会产生歧义,歧义的消除可借助于使用分析形式的比较标记,明确比较主体和比较基准。本论文由绪论、七个章节和总结构成。绪论部分提出了论文的研究目标,选题意义和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并概述主要概念―语言类型学的发展和含义。七个章节分别是:第一章,俄语语言类型学研究综述;第二章,当代语言类型学理论基础;第三章,俄语限定语在短语及句子中的语序;第四章,俄语状语在短语及句子中的语序;第五章,类型学视角下的俄语介词;第六章,俄语简单句中的S、V、O的语序;第七章,俄语差比句类型学研究。第一章分别介绍了俄罗斯(前苏联)和中国的语言类型学研究历史,代表人物,主要的流派或组织。重点介绍了俄罗斯(前苏联)的语言类型学研究特点。在该知识背景下突出本研究的特点和意义。第二章是全文的理论基础。通过引入当代语言类型学的主要概念:蕴含共性,优势与和谐,经济性与象似性,这些是语言类型学中对语序进行解释的基础和原理。同时概述本文所依据的当代语言类型学已取得的语序研究成果,以J.H.Greenberg,J.A.Hawkins,M.S.Dryer的研究结论为主。第三章,我们主要分析了俄语限定语与核心名词的语序。首先考察俄语是否符合人类语言中指别词、数词和形容词与核心名词的共性语序。其次就前置定语和后置定语分别进行分析。从认知上的次范畴理论解释前后置定语的分布。而就多项形容词在核心名词前的排列则从可别度角度及语义靠近的功能角度予以阐释。就俄语的领属结构所体现的类型学语序特征作了具体分析。在解释时将认知参照点模型观点与语义配价分裂观点及语法结构观点结合,多角度分析俄语外部领属关系结构的驱动因素。最后从由不和谐搭配或经济因素的过度使用分析俄语短语和句子中的歧义结构。第四章首先探讨俄语中方式副词与动词谓语的语序关系,其次就俄语多项副词和多项状语连用时的语序进行了考察。总体上俄语副词体现了由主观向客观过渡逐渐靠近谓语的规律,而围绕谓语的状语遵循从整体到部分,从多量到少量的轨层结构进行排列。除分析状语外,另外还分析了俄语的双重否定现象,我们发现俄语中表达否定强化意义的标记,即词缀ни-或包含ни-的否定代词和否定副词。第五章通过对俄语原始前置介词,如ради,для的后置使用的考察,结合与介词有重要蕴含关系的S、V、O语序,我们可以推测出俄语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从SOV到VSO/SOV再到SVO三种主导语序的发展。俄语派生前置介词的后置使用呈现出了语言发展历程中的语法化现象。最后我们总结出俄语介词存在从后置向前置发展的变化趋势。通过与汉语介词的位置对比,我们可以发现,俄汉语中都存在前置介词,后置介词和框式介词。只是俄语的后置介词和框式介词不如汉语中的发达,俄语介词的语法化程度更高。第六章首先考察了俄语中V、O与S、V的顺序,从语序参项并借助于文献分析得出俄语以VO和SV为主导语序,其次就常规的SVO语序和变异的其他五种语序作了类型学解释。最后从语言系统内部角度,信息论角度和移位角度对俄语语序的相对灵活性作出全方位的归纳。第七章是对俄语差比句句式的类型学研究。从差比句结构的四个基本要素到重点分析基准、标记和度量成分的位置,再到简单考察俄语中的双重比较标记。从中体现出俄语比较形式存在由经济性程度较强的综合形式到有易于消除歧义的分析形式。否定的俄语差比句与汉语一样包含了平比和差比的双重意义。结论部分我们对俄语语序在类型学背景下的研究进行了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总结。综合各种因素,我们得出俄语为兼有VO与OV语言的特征,是综合性与分析性紧密结合的混合语。最后对今后的类似研究作出设想和建议。
二、俄语口语中一些动词语义的变动现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俄语口语中一些动词语义的变动现象(论文提纲范文)
(1)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Аннотация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与目的 |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三、研究价值与意义 |
四、研究重点与创新 |
第一章 换译研究述评 |
第一节 换译研究综述 |
一、国外换译研究概述 |
二、国内换译研究简述 |
第二节 换译研究简评 |
一、换译视角研究简评 |
二、换译研究不足之处 |
三、换译研究发展趋势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换译概念界定 |
第一节 换译称名流变 |
一、换译称名梳理 |
二、换译称名溯源 |
三、换译称名术语化 |
第二节 换译内涵 |
一、换译的特点 |
二、换译的本质 |
三、换译的定义 |
第三节 换译外延 |
一、换译的类型 |
二、换译的目的 |
三、换译的原则 |
四、换译的领域 |
五、换译的地位 |
六、换译的联系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换译类型解析 |
第一节 有形换译 |
一、单位换译 |
二、标点换译 |
三、形象换译 |
第二节 无形换译 |
一、词类换译 |
二、语气换译 |
三、语态换译 |
四、视角换译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换译机制假说 |
第一节 显性换译机制 |
一、概念替代机制 |
二、意象替代机制 |
第二节 隐性换译机制 |
一、(语义→语形)+语用思维假说 |
二、语用→语义→语形思维假说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换译理据阐释 |
第一节 换译的语言学理据 |
一、换译的语形理据 |
二、换译的语义理据 |
三、换译的语用理据 |
第二节 换译之思维学理据 |
一、双语思维同一性理据 |
二、双语思维矛盾性理据 |
第三节 换译的文化学理据 |
一、换译的文化同质性理据 |
二、换译的文化异质性理据 |
第四节 换译的其他理据 |
一、换译之哲学理据 |
二、换译之美学理据 |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2)汉俄同义词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三、相关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范围 |
五、研究的创新性 |
第一章 汉俄同义词的定义与类型对比 |
第一节 汉俄同义词基本定义 |
一、汉语同义词的定义 |
二、俄语同义词的定义 |
三、汉俄同义词的定义对比 |
第二节 汉俄同义词的类型对比 |
一、汉语同义词的类型 |
二、俄语同义词的类型 |
三、汉俄同义词的类型对比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汉俄同义词调查分析 |
第一节 汉语同义词调查分析 |
第二节 俄语同义词调查分析 |
第三节 汉俄同义词调查结果统计与对比分析 |
一、汉语同义词和俄语同义词的相同点 |
二、汉语同义词和俄语同义词的不同点 |
第三章 汉俄同义词意义对比 |
第一节 汉俄同义词理性意义对比 |
一、意义范围对比 |
二、同义名词的集体与个体程度差异 |
第二节 汉俄同义词色彩意义对比 |
一、语体色彩 |
二、感情色彩 |
三、形象色彩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汉俄同义词使用对比 |
第一节 汉俄同义词搭配组合对比 |
第二节 汉俄同义词语用表达对比 |
第三节 使语言形象、生动且富于变化 |
第四节 避免重复 |
第五节 相互补充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汉俄同义词使用与教学问题研究 |
第一节 翻译领域 |
一、俄罗斯学生学习汉语同义词在翻译领域中出现的偏误 |
二、中国学生在翻译同义词的过程中常出现的错误 |
第二节 教学研究 |
一、同义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二、同义词教学中的教学方法 |
第三节 辞书编写领域研究成果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4)汉、俄语言语行为动词语义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绪论 |
一、本文的选题依据 |
二、本文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
三、本文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
四、本文的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
第一章 言语行为动词的语义分类 |
第一节 一般动词的语义分类 |
一、国内语言学界的一般动词语义分类 |
二、国外语言学界的一般动词语义分类 |
第二节 言语行为动词语义类别研究 |
一、国内外对言语行为动词的研究 |
二、言语行为动词的界定 |
三、国内外言语行为动词的语义分类 |
第三节 与动词语义分类相关的理论 |
一、语义场 |
二、义素分析理论 |
第四节 言语行为动词的语义分类 |
一、言语行为动词语义分类的原则 |
二、言语行为动词的收词范围 |
三、言语行为动词的语义亚类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汉、俄语言语行为动词的义素分析 |
第一节 言语行为动词的义素模型 |
第二节 汉、俄语“问答类”言语行为动词义素对比研究 |
一、汉语“问答类”言语行为动词的义素分析 |
二、俄语“问答类”言语行为动词的义素分析 |
三、汉、俄语“问答类”言语行为动词的语义类别及对比 |
第三节 汉、俄语“交互类”言语行为动词义素对比研究 |
一、汉语“交互类”言语行为动词的义素分析 |
二、俄语“交互类”言语行为动词的义素分析 |
三、汉、俄语“交互类”言语行为动词的语义类别及对比 |
第四节 汉、俄语“祈使类”言语行为动词义素对比研究 |
一、汉语“祈使类”言语行为动词的义素分析 |
二、俄语“祈使类”言语行为动词的义素分析 |
三、汉、俄语“祈使类”言语行为动词的语义类别及对比 |
第五节 汉、俄语“情感类”言语行为动词义素对比研究 |
一、汉语“情感类”言语行为动词的义素分析 |
二、俄语“情感类”言语行为动词的义素分析 |
三、汉、俄语“情感类”言语行为动词的语义类别及对比 |
第六节 汉、俄语“评价类”言语行为动词义素对比研究 |
一、汉语“评价类”言语行为动词的义素分析 |
二、俄语“评价类”言语行为动词的义素分析 |
三、汉、俄语“评价类”言语行为动词的语义类别及对比 |
第七节 汉、俄语“告知类”言语行为动词义素对比研究 |
一、汉语“告知类”言语行为动词的义素分析 |
二、俄语“告知类”言语行为动词的义素分析 |
三、汉、俄语“告知类”言语行为动词的语义类别与对比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汉、俄语言语行为动词的配价研究 |
第一节 配价语法理论研究综述 |
一、配价语法理论的起源 |
二、配价语法理论国内外研究状况 |
三、言语行为动词的配价研究 |
第二节 汉、俄语言语行为动词配价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配价的界定 |
二、配价、题元与搭配 |
第三节 汉、俄语言语行为动词的配价研究 |
一、言语行为动词的配价 |
二、言语行为动词对三个配价成分的语义选择 |
三、言语行为动词句法价基本句型模式 |
第四节 汉、俄语“问答类”言语行为动词配价的对比研究 |
一、汉、俄语“问答类”言语行为动词典型句法价模式 |
二、汉、俄语“问答类”言语行为动词基本句法价模式 |
第五节 汉、俄语“交互类”言语行为动词配价的对比研究 |
一、汉、俄语“交互类”言语行为动词典型句法价模式 |
二、汉、俄语“交互类”言语行为动词基本句法价模式 |
第六节 汉、俄语“祈使类”言语行为动词配价的对比研究 |
一、汉、俄语“祈使类”言语行为动词典型句法价模式 |
二、汉、俄语“祈使类”言语行为动词基本句法价模式 |
第七节 汉、俄语“情感类”言语行为动词配价的对比研究 |
一、汉、俄语“情感类”言语行为动词典型句法价模式 |
二、汉、俄语“情感类”言语行为动词基本句法价模式 |
第八节 汉、俄语“评价类”言语行为动词配价的对比研究 |
一、汉、俄语“评价类”言语行为动词典型句法价模式 |
二、汉、俄语“评价类”言语行为动词基本句法价模式 |
第九节 汉、俄语“告知类”言语行为动词配价的对比研究 |
一、汉、俄语“告知类”言语行为动词典型句法价模式 |
二、汉、俄语“告知类”言语行为动词基本句法价模式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汉、俄语言语行为动词与言语行为表达 |
第一节 言语行为的意向性和取效性 |
一、意向言语行为和取效言语行为 |
二、意动—功能语义场与言语行为 |
第二节 语言聚合层面上汉、俄语言语行为动词对意向行为和取效行为的表达 |
一、俄语“просьба”类言语行为动词的意向性和取效性 |
二、汉语“请求”类言语行为动词的意向性和取效性 |
第三节 言语交际过程中汉、俄语言语行为动词对意向行为和取效行为的表达 |
一、意动功能─语义场(конативность)的语义表达式 |
二、俄语“просьба”意动功能─语义子场的语义表达手段 |
三、汉语“请求”意动功能─语义子场的语义表达手段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详细摘要 |
(5)中俄军事共同条令的语言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念的解说 |
1.1.1 军事共同条令的内涵和外延 |
1.1.2 军事共同条令的发展历史 |
1.1.3 军事共同条令的主要内容 |
1.2 研究缘起 |
1.2.1 现实需求 |
1.2.2 理论需求 |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5 研究意义 |
1.6 论文结构及语料说明 |
1.6.1 论文结构 |
1.6.2 语料说明 |
第二章 军事共同条令的语音分析 |
2.1 军事共同条令的语音研究概说 |
2.1.1 军事语音的界定 |
2.1.2 军事共同条令语音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2.1.3 军事共同条令语音的研究现状 |
2.2 中国军事共同条令的语音特征和语用效果分析 |
2.2.1 发音特征和语用效果分析 |
2.2.2 声学、听觉特征和语用效果分析 |
2.2.3 音位特征和语用效果分析 |
2.2.4 押韵特征和语用效果分析 |
2.2.5 节奏特征和语用效果分析 |
2.2.6 语调特征和语用效果分析 |
2.3 俄罗斯军事共同条令的语音特征和语用效果分析 |
2.3.1 声学、听觉特征和语用效果分析 |
2.3.2 音位特征和语用效果分析 |
2.3.3 语调特征和语用效果分析 |
2.4 中俄军事共同条令的语音对比分析 |
2.4.1 异同点 |
2.4.2 异同原因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军事共同条令的语汇分析 |
3.1 军事共同条令的语汇研究概说 |
3.1.1 军事语汇的界定 |
3.1.2 军事共同条令语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3.1.3 军事共同条令语汇的研究现状 |
3.2 中国军事共同条令的语汇特征和语用效果分析 |
3.2.1 类别特征和语用效果分析 |
3.2.2 构造特征和语用效果分析 |
3.2.3 色彩特征和语用效果分析 |
3.3 俄罗斯军事共同条令的语汇特征和语用效果分析 |
3.3.1 类别特征和语用效果分析 |
3.3.2 构造特征和语用效果分析 |
3.3.3 色彩特征和语用效果分析 |
3.4 中俄军事共同条令的语汇对比分析 |
3.4.1 异同点 |
3.4.2 异同原因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军事共同条令的语法分析 |
4.1 军事共同条令的语法研究概说 |
4.1.1 军事语法的界定 |
4.1.2 军事共同条令语法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4.1.3 军事共同条令语法的研究现状 |
4.2 中国军事共同条令的语法特征和语用效果分析 |
4.2.1 词法特征和语用效果分析 |
4.2.2 短语语法特征和语用效果分析 |
4.2.3 句法特征和语用效果分析 |
4.3 俄罗斯军事共同条令的语法特征和语用效果分析 |
4.3.1 词法特征和语用效果分析 |
4.3.2 短语语法特征和语用效果分析 |
4.3.3 句法特征和语用效果分析 |
4.4 中俄军事共同条令的语法对比分析 |
4.4.1 异同点 |
4.4.2 异同原因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军事共同条令的语义分析 |
5.1 军事共同条令的语义研究概说 |
5.1.1 军事语义的界定 |
5.1.2 军事共同条令语义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5.1.3 军事共同条令语义的研究现状 |
5.2 中国军事共同条令的语义特征和语用效果分析 |
5.2.1 语义类型特征和语用效果分析 |
5.2.2 语义单位特征和语用效果分析 |
5.2.3 语义场特征和语用效果分析 |
5.2.4 语义的明确性特征和语用效果分析 |
5.3 俄罗斯军事共同条令的语义特征和语用效果分析 |
5.3.1 语义类型特征和语用效果分析 |
5.3.2 语义单位特征和语用效果分析 |
5.3.3 语义场特征和语用效果分析 |
5.3.4 语义的明确性特征和语用效果分析 |
5.4 中俄军事共同条令的语义对比分析 |
5.4.1 异同点 |
5.4.2 异同原因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主要发现 |
6.2 主要贡献 |
6.2.1 理论方面的贡献 |
6.2.2 实践方面的贡献 |
6.3 本研究的不足 |
6.4 研究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语言接触视角下汉语俄源词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0 选题缘起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语料来源 |
1.5 研究方法 |
1.6 已有成果研究综述 |
1.6.1 语言接触研究 |
1.6.2 语言接触引发的语言结构演变研究 |
1.6.3 语言结构演变中的词汇借用研究 |
1.6.4 汉俄语言接触与俄源词研究 |
第二章 不同历史时期汉俄语言接触与俄源词的引进 |
2.1 恰克图边境贸易兴起时期俄源词的引进 |
2.1.1 “恰克图混合语”的形成与汉俄语言接触 |
2.1.2 俄源词的引进与特点 |
2.2 中东铁路修筑时期俄源词的引进 |
2.2.1 “哈尔滨汉俄混合语”的形成与汉俄语言接触 |
2.2.2 俄源词的引进与特点 |
2.3 “五·四”至解放前时期俄源词的引进 |
2.3.1 大批俄苏译著出版发行与汉俄语言接触 |
2.3.2 俄源词的引进与特点 |
2.4 中苏友好时期汉俄语言接触与俄源词的引进 |
2.4.1 自上而下的“苏联热”与汉俄语言接触 |
2.4.2 俄源词的引进与特点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俄源词语音本土化及主要动因 |
3.1 俄源词音节结构类型演变及方式 |
3.1.1 俄语A类音节结构在汉语中的演变 |
3.1.2 俄语C类音节结构在汉语中的演变 |
3.1.3 俄源词音节结构演变方式 |
3.2 汉俄音系匹配类型及方式 |
3.2.1 汉语声母匹配俄语词首辅音 |
3.2.2 汉语韵母匹配俄语元音 |
3.2.3 特殊匹配 |
3.2.4 汉俄音系匹配方式 |
3.3 俄源词语音本土化的主要动因 |
3.3.1 汉俄语音差异 |
3.3.2 汉语母语者的认知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俄源词词汇本土化及主要动因 |
4.1 俄源词结构演变类型 |
4.1.1 音译语素组合构词 |
4.1.2 汉俄混合式构词 |
4.1.3 借俄重组式构词 |
4.1.4 喻义仿造式构词 |
4.1.5 汉语简缩式构词 |
4.2 不同结构类型在汉语中的竞争 |
4.2.1 意译形式取代音译形式 |
4.2.2 意译形式与音译形式并存 |
4.2.3 音译形式独立 |
4.3 俄源词表意本土化 |
4.3.1 音义相兼 |
4.3.2 词义变化 |
4.3.3 语用意义变化 |
4.3.4 影响汉语固有词词义 |
4.4 俄源词词汇本土化的主要动因 |
4.4.1 适应汉语语言系统 |
4.4.2 社会、心理、文化等因素的促动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俄源词在汉语中的活力 |
5.1 俄源词在汉语中的总体活力 |
5.1.1 失去活力俄源词的分布 |
5.1.2 有活力俄源词的分布 |
5.2 有活力俄源词的特点 |
5.2.1 活力程度 |
5.2.2 活力特征 |
5.3 影响俄源词活力的因素 |
5.3.1 语言因素对俄源词活力的影响 |
5.3.2 社会因素对俄源词活力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7)《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现状 |
1.2 选题缘起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相关说明 |
第二章 《通俗常言疏证》概述 |
2.1 孙锦标生平与学术成就 |
2.2 《通俗常言疏证》编纂体例 |
2.3 《通俗常言疏证》训释方式 |
2.4 《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 |
2.5 《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 |
2.6 《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 |
2.7 小结 |
第三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概貌 |
3.1 从来源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
3.2 从内容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
3.3 从音节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
3.4 小结 |
第四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上)——俗语词 |
4.1 俗语词概述 |
4.2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义类聚 |
4.3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构词法 |
4.4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考释 |
4.5 小结 |
第五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中)——熟语 |
5.1 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 |
5.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研究 |
5.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研究 |
5.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研究 |
5.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研究 |
5.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研究 |
5.7 《通俗常言疏证》格言研究 |
5.8 小结 |
第六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下)——特殊词语 |
6.1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结构类型 |
6.2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语义分析 |
6.3 小结 |
第七章 《通俗常言疏证》新词新义 |
7.1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词 |
7.2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义 |
7.3 小结 |
第八章 《通俗常言疏证》研究价值 |
8.1 语言学价值 |
8.2 文化学价值 |
8.3 小结 |
第九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通俗常言疏证》引用文献表 |
附录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表 |
附录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表表 |
附录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表 |
附录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表 |
附录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表 |
附录7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表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俄语感知动词语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Contents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
三、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
四、创新之处 |
五、论文结构 |
第一章 感知研究的多学科视角 |
第一节 感知研究的哲学视角 |
一、西方哲学对感知的认识 |
二、中国哲学对感知的认识 |
第二节 感知功能的生理学视角 |
一、五官感觉的生理基础 |
二、五官感觉的功能特征 |
第三节 感知特性的心理学视角 |
一、感觉的心理特性 |
二、知觉的心理特性 |
第四节 感知研究的语言学视角 |
一、词源学角度 |
二、结构主义语言学角度 |
三、认知语言学角度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感知动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一节 俄罗斯语言学界感知动词研究 |
第二节 国内语言学界感知动词研究 |
第三节 俄语感知动词主题类别 |
一、俄语感知动词主题类别的界定 |
二、俄语感知动词主题类别的系统特征 |
第四节 俄语感知动词亚类划分 |
一、划分标准 |
二、收词范围 |
三、划分类别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俄语感知动词的构词语义 |
第一节 构词语义学的若干术语阐释 |
第二节 感知动词构词词族系统 |
一、词族结构的层级性 |
二、词族成员的非均质性 |
第三节 感知动词构词能力统计分析 |
一、构词能力统计 |
二、构词规律阐释 |
第四节 感知动词构词语义整合观 |
一、概念整合理论 |
二、构词语义的概念整合观 |
三、前缀动词语义整合类型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俄语感知动词的词汇语义 |
第一节 词汇多义性的相关问题 |
一、多义词产生的动因 |
二、多义词的义项分合 |
三、多义词的拓扑结构 |
第二节 动词语义衍生机制的多向位阐释 |
一、动词语义衍生机制的义素阐释 |
二、动词语义衍生机制的参数阐释 |
三、动词语义衍生机制的认知阐释 |
第三节 感知动词语义引申及语义网构建 |
一、视觉动词语义引申路径及语义网构建 |
二、听觉动词语义引申路径及语义网构建 |
三、嗅觉动词语义引申路径及语义网构建 |
四、触觉动词语义引申路径及语义网构建 |
五、味觉动词语义引申路径及语义网构建 |
第四节 感知动词多义性系统特征 |
一、感知动词义位数量分布特征 |
二、感知动词语义衍生规律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俄语感知动词的句法语义 |
第一节 动词句法语义的理论基础 |
一、动词中心观 |
二、配价理论中争议问题及本文观点 |
三、句法模式观 |
四、配价理论框架下的句法模式建构 |
五、语义结构与句法结构的投射关系 |
第二节 感知动词语义句法投射 |
一、视觉动词语义句法投射 |
二、听觉动词语义句法投射 |
三、嗅觉动词语义句法投射 |
四、触觉动词语义句法投射 |
五、味觉动词语义句法投射 |
第三节 基于语料库的感知动词句法模式量化分析 |
一、语料范围 |
二、统计数据 |
三、句法模式量化分析 |
第四节 感知动词句法构造的认知阐释 |
一、句法构造的象似观 |
二、图形背景理论 |
三、感知动词句法构造的图形背景解析 |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典型感知动词构词词族 |
附录二 感知动词语义聚合体 |
附录三 人名索引 |
附录四 术语索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9)俄汉代词指示语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俄文摘要 |
引言 |
0.1 选题的意义 |
0.1.1 选题的时代背景 |
0.1.2 选题的现实性 |
0.1.3 选题的理论意义 |
0.1.4 选题的实践意义 |
0.2 论文的结构 |
0.3 论文的新意 |
0.4 对比的基本原则 |
0.4.1 对比的可能性 |
0.4.2 对比的必要性 |
0.5 论文的研究方法及语料的来源 |
第1章 指示语概说 |
1.1 дейксис的阐释 |
1.1.1 дейксис的由来 |
1.1.2 дейксис的语言学阐释 |
1.1.3 дейксис的哲学阐释 |
1.1.4 指示语的界定与分类 |
1.1.5 指示语的意义特点 |
1.1.6 指示语的习得 |
1.1.7 指示与代词 |
1.2 анафора的阐释 |
1.2.1 анафора的定义 |
1.2.2 照应的分类 |
1.3 指示与照应的关系 |
1.4 照应与代词 |
小结 |
第2章 俄汉语代词研究 |
2.1 代词研究综述 |
2.1.1 俄语代词研究综述 |
2.1.2 汉语代词研究综述 |
2.2 代词的分类 |
2.2.1 俄语代词分类 |
2.2.2 汉语代词分类 |
2.2.3 几种有代表性的代词观 |
2.3 俄汉代词指示语 |
小结 |
第3章 第一、二人称代词指示语 |
3.1 俄汉语中的第一、二人称代词指示语 |
3.2 第一、二人称代词的指示性质 |
3.2.1 与说话人、受话人有关的语用问题 |
3.2.2 施为句 |
3.3 第一、二人称代词指示映射 |
3.3.1 第一人称代词指示映射 |
3.3.2 第二人称代词指示映射 |
小结 |
第4章 第三人称代词指示语 |
4.1 第三人称代词的指示性 |
4.1.1 第三人称代词的指示功能 |
4.1.2 第三人称代词的照应功能 |
4.2 ИГ的指称类型 |
4.2.1 关于指称 |
4.2.2 与指称相关的几个概念 |
4.2.3 代词与指称的关系 |
4.2.4 俄汉ИГ的指称类型 |
4.3 第三人称代词照应语的指称类型 |
4.3.1 第三人称代词照应语的基本指称类型 |
4.3.2 需要特别说明的人称代词照应语类型 |
4.3.3 非常规第三人称代词照应关系 |
4.4 第三人称代词照应语的理解机制 |
4.4.1 照应语理解的语法因素 |
4.4.2 照应语理解的语义因素 |
4.4.3 照应语理解的语用因素 |
4.4.4 照应语理解的心理因素 |
4.4.5 照应语理解的其他因素 |
4.4.6 避免先行语竞争的语言手段 |
4.4.7 第三人称代理代词 |
4.5 第三人称代词的指示映射和照应易位 |
4.5.1 第三人称代词特定的指示意义 |
4.5.2 第三人称指示的表达与转用 |
4.5.3 第三人称代词的后指照应关系 |
小结 |
第5章 指示代词指示语 |
5.1 指示代词的指示性质 |
5.1.1 俄汉语指示代词 |
5.1.2 指示代词的指示性 |
5.2 远指代词和近指代词的不对称性 |
5.2.1 照应能力的不对称性 |
5.2.2 时间指示的不对称性 |
5.2.3 人称关系的不对称性 |
5.3 俄汉指示代词的不对称性 |
5.4 指示代词意义的虚化 |
5.4.1 指示代词的对举泛化意义 |
5.4.2 指示域的扩展和转移 |
5.5 это的用法 |
5.5.1 это先行语的类型 |
5.5.2 это的篇章语义功能 |
5.5.3 это的意义 |
5.5.4 это的使用条件 |
小结 |
第6章 反身代词照应语 |
6.1 俄汉语反身代词 |
6.2 反身代词的词汇语义特点 |
6.3 反身代词照应语的结构语义特点 |
6.3.1 反身代词的搭配特点 |
6.3.2 单句中的反身代词照应语 |
6.3.3 复杂句法结构中的反身代词照应语 |
6.4 反身代词照应语的功能修辞特点 |
6.4.1 反身代词与其它代词的关系 |
6.4.2 句中出现双重主体时反身代词的使用特点 |
6.4.3 与反身代词相关的修辞问题 |
小结 |
结论 |
文献目录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俄语语序的语言类型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谢辞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语言类型学概述 |
0.1.1 语言类型学的发展 |
0.1.2 语言类型学与其它语言学流派的区别 |
0.2 研究目标 |
0.3 选题意义 |
0.4 术语的界定 |
0.5 研究范围 |
0.6 研究方法 |
0.7 论文结构 |
第一章 俄罗斯语言类型学研究综述 |
1.1 俄罗斯(前苏联)语言类型学研究综述 |
1.1.1 19-20 世纪俄罗斯(前苏联)语言类型学研究综述 |
1.1.1.1 19 世纪的俄罗斯类型学研究 |
1.1.1.2 20 世纪的俄罗斯类型学研究 |
1.1.1.2.1 20 世纪60 年代之前的奠定时期 |
1.1.1.2.2 20 世纪60 年代后的发展和繁荣时期 |
1.1.2 圣彼得堡类型学流派的研究 |
1.1.2.1 简史 |
1.1.2.2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
1.1.2.3 重要的研究成果 |
1.1.2.4 对共性与个性的研究 |
1.1.2.5 具体的研究问题 |
1.1.2.6 样本方法与语言种类 |
1.1.3 莫斯科类型学协会 |
1.2 中国的语言类型学研究概述 |
1.3 小结 |
第二章 当代语言类型学理论基础 |
2.1 当代语言类型学中的主要概念 |
2.1.1 蕴含共性 |
2.1.2 优势与和谐 |
2.1.3 经济性与象似性 |
2.2 当代语言类型学的语序研究概述 |
2.3 小结 |
第三章 俄语限定语在短语及句子中的语序 |
3.1 名词短语的语言类型学研究 |
3.2 指别词,数词和形容词在俄语名词短语中的语序 |
3.3 俄语名词短语中的前置定语 |
3.3.1 形容词充当前置定语 |
3.3.2 名词充当前置定语 |
3.3.3 副词充当前置定语 |
3.4 俄语名词短语中的后置定语 |
3.4.1 形容词充当后置定语 |
3.4.1.1 形容词充当后置定语的类别 |
3.4.1.2 对俄语形容词充当后置定语的解释 |
3.4.2 名词充当后置定语 |
3.4.3 介词短语充当后置定语 |
3.4.4 副词及动词不定式充当后置定语 |
3.5 俄语领属关系结构的语序特征 |
3.5.1 人类领属关系结构的共性 |
3.5.2 俄语外部领属关系结构 |
3.5.2.1 定义 |
3.5.2.2 外置领有者与所有物的表达 |
3.5.2.2.1 外置领有者 |
3.5.2.2.2 外置所有物 |
3.5.2.3 外部领属关系结构的驱动因素 |
3.5.2.3.1 语义配价分裂观点 |
3.5.2.3.2 认知参照点模型理论观点 |
3.5.2.3.3 句子内部因素观点 |
3.6 俄语短语或句子中的歧义结构 |
3.7 小结 |
第四章 俄语状语在短语及句子中的语序及否定的类型学研究 |
4.1 副词的类型学研究 |
4.2 俄语副词的语序特征 |
4.3 俄语多项状语的语序特征 |
4.4 俄语否定的类型学研究 |
4.4.1 否定的标记和语序类型学研究 |
4.4.2 否定的重复与否定标记的重复 |
4.5 小结 |
第五章 类型学视角下的俄语介词 |
5.1 介词的定义及来源 |
5.2 俄语介词的位置 |
5.2.1 俄语介词的常规位置 |
5.2.2 俄语介词的变异位置 |
5.2.2.1 俄语原始前置词的后置使用 |
5.2.2.2 俄语派生前置词的后置使用 |
5.2.3 俄语介词的语序特点 |
5.3 汉语介词的位置 |
5.4 小结 |
第六章 俄语简单句中S、V、O 的语序 |
6.1 S、V、O 语序的类型学研究 |
6.2 俄语简单句中S、V、O 三个主要成分的的分布 |
6.2.1 VO 和OV,SV 和VS |
6.2.1.1 VO 和OV |
6.2.1.2 SV 和VS |
6.2.2 俄语中常规的 S、V、O 分布 |
6.2.3 俄语中变异的 S、V、O 分布 |
6.2.3.1 SOV 语序 |
6.2.3.2 VSO 和 VOS 语序 |
6.2.3.3 OSV 和 OVS 语序 |
6.2.3.4 对俄语语序相对灵活的解释 |
6.2.3.4.1 从语言系统内部角度给出解释 |
6.2.3.4.2 从信息论角度给出解释 |
6.2.3.4.3 从移位角度给出解释 |
6.3 小结 |
第七章 俄语差比句的类型学研究 |
7.1 差比句结构的基本要素 |
7.2 基准的位置和比较标记的位置 |
7.3 度量成分的位置 |
7.4 差比句的否定形式 |
7.5 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四、俄语口语中一些动词语义的变动现象(论文参考文献)
- [1]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D]. 倪璐璐. 黑龙江大学, 2017(05)
- [2]汉俄同义词对比研究[D]. 科瓦尔·叶卡捷琳娜. 黑龙江大学, 2019(05)
- [3]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4]汉、俄语言语行为动词语义对比研究[D]. 常颖. 黑龙江大学, 2008(02)
- [5]中俄军事共同条令的语言学分析[D]. 范金平.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6)
- [6]语言接触视角下汉语俄源词演变研究[D]. 刘定慧. 吉林大学, 2020(01)
- [7]《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D]. 袁耀辉. 吉林大学, 2019(02)
- [8]俄语感知动词语义研究[D]. 孙敏庆. 黑龙江大学, 2014(11)
- [9]俄汉代词指示语对比研究[D]. 黄东晶. 黑龙江大学, 2001(01)
- [10]俄语语序的语言类型学研究[D]. 王翠.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