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家和他周围的世界(论文文献综述)
程殿梅[1](2010)在《流亡人生的边缘书写 ——多甫拉托夫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多甫拉托夫是俄罗斯“第三浪潮”侨民作家代表性人物,主要成就是短篇小说。他与多数“第三浪潮”侨民作家一样,生前在国内不能发表作品,苏联解体后,随着侨民文学的回归而赢得了祖国的读者。他与一般的侨民作家不同,其作品不是昙花一现,他本人也没有成为政治旋风中的工具,他和他的作品画出了条从边缘走向中心的完美弧线,赢得了广泛的认同。近年来,随着侨民文学热不断升温,侨民文学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学界的广泛认同,重构俄罗斯文学史的呼声也已变成现实,但是目前对于侨民作家的个案研究,尤其是对其创作艺术的深入分析仍然十分薄弱。因此,笔者以为探究侨民作家,尤其是探究像多甫拉托夫这样一个颇受瞩目的侨民作家的艺术世界是非常必要的。基于此,本论文以多甫拉托夫的主要小说为研究对象,采取宏观把握与微观剖析相结合的方法,既有全面关照,又有重点分析,既将多甫拉托夫的小说置于整体时代格局中进行考量,跟踪作家的人生和创作经历,又有对具体作品、具体人物和艺术手法的微观分析。论文主体共分四部分:第一章追踪多甫拉托夫的流亡之旅,分析他遭遇边缘化的社会的、政治的、个人的、文学上的各种原因,旨在挖掘多甫拉托夫选择边缘性书写方式的内在与外在的动因。多甫拉托夫的一生是流亡的一生,他短暂的人生经历了两种不同性质的流亡——国内流亡和国外流亡(政治流亡)。列宁格勒、塔林和纽约是他生命中的三个栖居之地。他49年的生命旅程分割给列宁格勒34年,塔林3年,纽约12年。塔林的三年是他对西方的一次迅速张望,是他移民前勇敢的一次跳跃,也是他国内流亡的另一种形式——地域上的流亡。多甫拉托夫在国内流亡的主要形式是在母亲城列宁格勒的流亡,创作的作品不能发表,人生被排挤到社会的边缘。从列宁格勒到塔林,再从塔林到列宁格勒,他先后做过拳击手、厂报记者、普希金保护区导游、女作家潘诺娃的文学秘书,种种努力均告失败,在祖国生活的37年堪称他文学与人生之旅的“苦难历程”,一个作家不能发出自己的声音,是何等悲惨的命运!移民美国,作为第三浪潮俄侨作家的选择,似乎总与政治、持不同政见有着必然的联系。但是多甫拉托夫与众不同,他移居美国与政治没有多大关系。在他的小说中,其妻子始终是一名“沉默”、“温顺”、“沉稳得像堤坝”的平凡女人,但她却异常果断地先期移民美国了,一直徘徊犹疑不愿离开祖国的多甫拉托夫最终不得不无奈地离开了俄罗斯,追随妻女而去。或许可以说,是这种“阴差阳错”的命运,把他造就成了一个对政治并不感兴趣的“持不同政见”的作家。流亡自然摆脱不了被边缘化的命运。本章第二节阐述了多甫拉托夫在时代历史大背景下被边缘化的各种因素。认为:以多甫拉托夫为代表的列宁格勒作家,其被边缘化的因素包括地缘和时代两个方面:在地缘上,相对于首都莫斯科,列宁格勒是一个边缘城市,而且列宁格勒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充满悖谬的、离散型的城市,具有特异的边缘品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当多甫拉托夫走上文学之路时,正值苏联勃列日涅夫统治时期,国家加强了对思想文化领域的控制,凡是与主流文学——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相背离的文学都遭到排挤。在被边缘化的过程中,多甫拉托夫逐渐学会了选择,即所谓的“自觉边缘化”。其自觉边缘化的策略包括:追求自由和独立,以特立独行的生活方式颠覆官方作家的形象,把美国文学奉为圭臬,创作脱离传统的说教和意识形态窠臼,倡导与时代标准不同的文学,避免诸如战争、工业化建设及集体农业化成就那些所谓的主旋律题材,拒绝那种傲慢自大、缺乏想象力的表现,选择日常生活叙事,关注边缘人的命运,对个体精神世界和人性人情进行探索等等,多甫拉托夫这一切文学表现与苏维埃现实主义文学和不同政见文学都迥然不同。第二章分析多甫拉托夫的创作所受到的影响,主要包括对俄罗斯传统文学的继承和对美国文学的接受。多甫拉托夫承继的主要是俄罗斯文学传统中坚持唯美立场的一派,即普希金、契诃夫一脉,排斥过于看重文学的社会和教育功能的作家。同时,多甫拉托夫还积极地借鉴、接受和吸收美国文学,海明威是他年轻时为人和为文的偶像,塞林格对他的影响不是很明显,但他们之间有许多实质上的暗合之处。多甫拉托夫不仅与传统的以及与他同时代的俄罗斯文学和外国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又有对所处时代世界艺术潮流的超前性理解和把握,他在不同的文化碰撞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第三章分别从传统叙事理论、西方现代叙事学理论和后现代叙事角度,对多甫拉托夫小说的叙事艺术进行多纬度的考察。“系列化”和“重复”是他小说结构的两个最鲜明特点,这两种组织方式以及对穿线人物的设置均源于俄罗斯民间文学,由此构成了多甫拉托夫整一和谐的艺术世界。另一方面,语言表现是他小说艺术中最富有魅力的部分,从“叙述语言”和“人物语言”两方面阐释他的语言特色,剖析他在语言方面的天赋。同时,多甫拉托夫简单平实的叙事风格背后蕴含着高超的现代叙事技巧,小说多采用第一人称内聚焦的叙事模式,叙述者和隐含作者的关系复杂,通过这两方面的探讨,析出其小说的现代形式特点。作为一位后现代主义作家,他的后现代叙事既有苏联本土化的后现代特征,又有很多独特之处。他对苏联神话和宏大叙事的解构和颠覆不是采取庄严的控诉和揭露的方式,而是在笑谑中进行的。他采用以个人经历为素材的“伪纪实主义”的本真叙事,对存在的荒诞进行充分具体的、形而下的关注,从而为他的后现代叙事涂抹了浓重的写实色彩。最后通过对代表性作品《营区》的具体分析,进一步阐释其后现代叙事特征。借以证明多甫拉托夫的叙事的确融传统与现代于炉,使他跻身于“经典作家”、“严肃文学作家”的行列,并被称为20世纪俄罗斯“最正常的作家”。第四章分别从作品人物与创作原型的关系以及“边缘人”特质两个方面分析多甫拉托夫小说的人物形象。其小说中的“我”,也就是那个经常被叫作“多甫拉托夫”的人物与作者是一种“同貌人”关系,读者几乎在每一部小说中都会遇到他,他时而与作者本人几乎重叠,时而与作者相距甚远,这是多甫拉托夫塑造主人公的一种方式,也是一种自我建构、自我追寻的手段。亲朋好友、同时代作家是多甫拉托夫作品中的另一类人物,他们通常也以真名实姓出现在小说中,使得他的小说读起来像是一则则名人逸事,但读者马上会发现“纪实”下面的“虚构”:同一句话经常出自不同人物之口,同一件事经常发生在不同人物身上,连作者本人出国移民的日期,与妻子相识的经过都有不同的版本,这便是多甫拉托夫所言的“伪纪实主义”。因而,他笔下的那些名人轶事,实则是一场场多变、重复、滑稽的假面舞会,他的家族叙事则充满了浓郁的传奇和神话色彩。他的小说像一面哈哈镜,对真实人物进行了或夸张或变形的“加工改造”,看似真人真事,实为艺术虚构。经过“加工改造”的人物比原型更加生动有趣,庸常的现实生活也因此变得可以忍受,甚至变得有意义起来。“边缘性”是多甫拉托夫所有人物的一个共同特点。居于主流的苏维埃文学一贯宣扬将“小我”融入“大我”之中,塑造的多是正面的英雄人物形象,而多甫拉托夫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则恰好与之相反。他对流浪汉、醉鬼、不走运的倒霉蛋、不被承认的天才情有独钟,因为他本人就属于这一群体。这种边缘人融合了俄罗斯文学传统中的“小人物”和“多余人”的特质,但又与这两类人物不同,是这两类人物的当代变异。他们如同巴赫金的“骗子、傻瓜和小丑”,慵懒、酗酒、疏离和孤独、适时妥协是他们的共同特点。同时在创作中,作者并不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始终与作品中的人物保持着一种平等关系,极少直接去评判他们的行为。纵观其一生,多甫拉托夫始终以边缘人的姿态建构自己的艺术世界,不论是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大语境下,还是在流落他乡的异质文化背景中,他都坚守自己的写作方式,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品格。尽管身处逆境,却能够坦然面对它,进而获得心灵的自由,才是由边缘人通向成功人生的钥匙。多甫拉托夫从一个处处碰壁、默默无闻的边缘人成长为一名显赫作家的事实,有力地证明了中心可以被边缘取代,边缘亦可转化为中心。本论文在对多甫拉托夫的创作文本进行美学和历史关照的基础上,展示俄罗斯侨民文学这一独特历史文化现象的思想艺术个性,为探讨20世纪两个世界性的社会和文化概念——流亡和边缘化提供了新的内容和新的范例,同时,还可以引起对六、七十年代列宁格勒文学这个被忽视的文学领域的注意。通过对多甫拉托夫由“边缘”到“中心”转变的各种因素的剖析,可以为我们改变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消除“中心”与“边缘”之间的绝对对立的思维范式,走向多元共生的对话语境提供借鉴。
曾洙[2](2020)在《从存在主义角度解读列夫·托尔斯泰创作中的死亡观 ——以《伊凡·伊里奇之死》为例》文中提出“死亡观”不仅包括人对于“死”之现象及其本质的具体的、个别的认识,还包括人对于“生”以及生活、生命、人生意义的思索和追问,是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有机构成部分。不平凡的人生经历赋予了19世纪俄国文坛泰斗、思想家、哲学家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以独特而深刻的死亡观。在作家漫长而复杂多变的思想历程中,存在主义式的死亡观随着其死亡意识的萌发、延伸和深化一步步得以形成和确立,并在不同阶段的作品中得到不同程度的体现。他创作于1886年的中篇小说《伊凡·伊里奇之死》是俄罗斯文学中最早根据存在主义意识规律写就的作品之一,其中蕴含的人对于死亡的恐惧、死亡所具有的“个体性”、“不可避免性”、死亡对于人之“非本真”存在真相的揭示等深刻的思想内涵无一不与后来二十世纪以卡尔·雅斯贝尔斯和马丁·海德格尔为代表的西方存在主义者们的死亡观遥相呼应。托尔斯泰在小说中预示了后来存在主义问题的探索方向,展现出了一种较为成熟的存在主义式的死亡观。本论文由绪论、正文三章、结语和参考文献构成。绪论部分主要包括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论文的结构及内容、研究目的和意义。第一章介绍了什么是“存在主义”,并从“死”与“生”两个层面对存在主义哲学中的死亡观进行了解读和分析;第二章结合托尔斯泰的人生经历及创作历程对其死亡观的发展与变化过程予以分析,进而挖掘其中所蕴含的存在主义思想;第三章从“伊凡·伊里奇之死”、“死亡的‘启蒙’”以及“列夫·托尔斯泰的‘本真生活’”三个方面来分析《伊凡·伊里奇之死》之中所展现出的死亡观。本论文通过对上述内容的研究,揭示了托尔斯泰在《伊凡·伊里奇之死》这部小说中存在主义式的对于死亡的思考以及对于“本真”生活的探索,以使其创作思想能被更好地理解。
郭菲[3](2019)在《纳博科夫俄语小说的时空体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弗拉季米尔·纳博科夫是20世纪享誉国际文坛的文学家之一,他的创作同时被写入了俄罗斯文学史和美国文学史。他被称为文体大师,运用戏仿、游戏、想象、记忆等手段制造出独具个性的多重艺术世界。自20世纪60年代《洛丽塔》出版以来,作家的英语作品《微暗的火》、《普宁》等受到了国内外学界的广泛关注,对纳博科夫的英语小说的研究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出于种种原因,我国对纳博科夫的研究稍显滞后,大量的研究集中于作家英语小说的研究,对纳博科夫早期的俄语小说关注不足。我们认为,解读纳博科夫小说风格的关键更多地在于对其小说中时间与空间的关注。时间和空间在文学研究中一直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时间与空间之间存在着各种联系,这些联系形成了不同的时空体,时空体又是作家世界观的映射。由于纳博科夫独特的人生经历和其卓越的文学天赋,作家的俄语小说继承了俄罗斯文学的优秀传统,并吸收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创作手法,从而使其小说呈现出多重的美学样式和深刻的思想意蕴。对作家俄语小说的时空体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不仅能够更好地揭示出作家俄语小说文本的时空建构特征,而且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作家通过艺术时空展现的对于生命存在的思考。论文“纳博科夫俄语小说的时空体研究”是对作家俄语时期小说的时空体和思想意蕴的研究。我们以时空体为研究视角,运用历史诗学、叙事学、存在主义文论等研究方法,探究纳博科夫俄语小说中的时空体和思想意蕴。在对作家俄语时期的五部代表性小说的时空体进行研究后,我们认为时空体在这一阶段的演变呈现出四种趋势:继承性、复杂化、现代化和抽象化。而艺术时空的背后蕴含着作家独特的记忆、死亡和对彼岸世界的书写,展示了作家独具魅力的时空观和世界观。论文由绪论、正文三章和结语三部分构成。绪论部分简述了文学研究中艺术时间与空间的历史观照,阐述了论文的理论基础——巴赫金的时空体理论,对纳博科夫小说时空艺术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论文的选题意义、目的和研究方法。第一章是“1920-1930年间俄语小说的时空体研究”,从现在与过去、现实与异在、游戏时空和彼岸时空等角度,重点研究了作家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三部小说《玛申卡》、《王,后,杰克》和《卢仁的防守》中的时空体类型、特征、体裁和演变趋势。第二章是“1930-1940年间俄语小说的时空体研究”,从主观与客观、时空体结构与体裁、同心圆时空体、戏剧化和镜像等角度,重点研究了作家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两部小说《天赋》和《斩首之邀》中的时空体类型、特征、体裁和演变趋势。第三章是“纳博科夫小说时空的思想意蕴”,探究上述时空体背后包含的作家的记忆书写、死亡书写和对彼岸世界的追寻。我们认为,作家的记忆书写打破了现实的时空结构,过去、现在和未来相互交融。记忆不仅成为流亡个体克服身份危机的方式,而且成为个体对抗宏大历史进程的方式。其次,作家围绕“死亡”探索了个人如何在生存和死亡的双重时空中实现自我救赎,并对资产阶级社会及其人际关系进行了思考。最后,作家的彼岸世界更多的是对“失去的童年天堂”的回忆,是一个漂泊的灵魂对俄罗斯大地和文学的守望,更是个体对自由存在状态的追寻。通过对纳博科夫俄语小说的时空体及思想意蕴的研究,一个俄罗斯侨民作家的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纳博科夫在从现实主义走向现代主义的过程中,以独特的时空观和世界观表达着对流亡者生存境遇和心灵困境的关注。
海因茨·卡姆尼,李清华[4](1994)在《诗人之死》文中研究指明《诗人之死》是当代德国着名作家和历史学家海因茨·卡姆尼策为阿诺尔德·茨威格撰写的一部传记,作者将记叙和评论熔为一炉,材料翔实,语言风趣,文笔奔放。
郭文斗[5](2018)在《南高与鲁迅小说艺术之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越南与中国互为邻居,山连山、水连水,两国之间的文化源远流长,越中友谊永世长存。从古至今,两国在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有着密切的交往,中国文化自秦朝起便对越南文化产生着重大影响。为数众多的中国文学着作、艺术作品被传播到包括越南在内的亚洲各国,并得到了广泛越南研究者及读者的高度重视。进入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鲁迅、巴金、老舍、矛盾、曹禺、朱自清、赵树理等着名作家及其作品陆续被传播到越南,使越南文坛日益活跃。鲁迅就是在这一背景下被介绍到越南的,并对越南文坛产生了很大影响。鲁迅是中国近代新文化运动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家,南高是越南八月革命前后现实主义文学潮流中的文学家。南高与鲁迅处在不同的国家,属于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和个人经历,但二者同为两国现实主义文学潮流中的文学巨匠,在文学创作上存在着相同点。鲁迅在作品中呈现的许多现实问题在南高的作品中也有所分析。比如:描写刻画人物时都集中描写那些新旧交替时代命运坎坷的新旧两派知识分子,备受压迫逆来顺受的淳朴农民、腐化变质的奴性农民,封建道德语境下被遗忘忽视剥削的女性等。本文在搜集翻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运用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对南高和鲁迅最有代表性作品中的人物刻画手法、小说叙事视角、小说情节构建、语言艺术等方面进行研究,并探索分析引起他们共鸣与形成各自特色的深层原因,从而更深入地了解两位大文学家,为当代文学创作提供借鉴和启迪。本文首先对比了二者作品中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异同。二者都着力刻画两类人物:知识分子及农民。知识分子形象包括旧知识分子形象、新知识分子形象及革命派知识分子形象。农民形象包括被驯化类的农民形象、腐化变质类的农民形象以及具有反抗精神的农民形象等。在叙事视角上,本文对比了南高与鲁迅所运用的叙事外视角、叙事内视角及转换叙事视角艺术等。在情节构建上,本文从南高与鲁迅小说故事情节构架共性及特性两方面进行对比研究:二者的叙事共性包括组装结构、开放结构、心理结构;叙事特性包括颠倒、交叉结构相结合艺术以及对立与对比结构相结合艺术。此外,鲁迅与南高在小说语言及叙事风格技巧上也存有诸多值得对比之处。如小说语言上的多声性、复调性叙事语言,人物语言之人物对话与人物独白,叙事笔调客观冷漠的叙事笔调、讽刺幽默的叙事笔调。造成两者共性的原因主要在于历史背景、文化吸取养分、创作原则与创作动机等方面的相似,而造成二者相异的原因主要在于国情与文化基础、身份阶层及个人阅历等的差异。
徐薇[6](2018)在《唯美与道德之间:沃尔特·佩特诗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19世纪英国唯美主义的重要理论家之一,佩特是将英国唯美主义理论系统化的代表,他对王尔德以及后世的其他文艺批评家和作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因其作品中华丽雕琢的语言和艰深晦涩的思想,加之保守谨慎、平淡无奇的个性,佩特长期以来被研究者们忽视了。本文以佩特诗学思想为主线,我国现代文坛对佩特唯美主义文论的接受作参照,结合作品分析佩特如何看待唯美与道德以及二者之间关系的问题,力图重新发现佩特诗学思想的价值以及独特之处,以对当下中国文艺创作和文艺理论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论文由以下五章构成,另设绪论和结语。第一章主要介绍了佩特的生平、作品和思想来源。作为一个拘谨的审美家,佩特在文学艺术中构建了一个想象的唯美的乌托邦,部分地实现了对基督教和维多利亚时代社会文化观念的反叛。佩特的诗学思想离不开维多利亚语境中的唯美主义,他在整个英国唯美主义运动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成为了英国从浪漫主义到现代主义过渡的重要的人物。古希腊文化精神、德国古典美学和法国唯美主义思潮为佩特提供了思想的源泉。佩特诗学也蕴含了颓废的因素,与深刻复杂的人文情怀和生命情结有关,表现为一种快乐与颓废交织的悖论式的存在。第二章阐述了佩特独特的艺术论——印象式的审美崇拜。他宣扬美的无上价值和艺术至上的观点,强调印象主义的批评,提倡通过沉思和想象获得对艺术的理解。对于人生短暂、万物皆流的客观事实,佩特认为要把握流经的刹那中的最高质量即每一瞬间的美,让宝石般的火焰永远炽烈燃烧,主张在人生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获取瞬间的感官享受。他还追求一种和谐的完整性;无论是对“一切艺术都以趋近音乐为旨归”的阐释,还是对文艺复兴艺术中混合了古希腊的甜美与中世纪奇异力量的发现,都表达了他对于调和形式与内容,希腊和希伯来精神,异教和基督教,感性和理性,唯美和道德这些对立因素的愿望和努力。第三章对佩特唯美化的道德观进行了论述。虽然佩特强调审美不涉利害,但他并不否认文艺作品本身的伦理道德价值和它们有可能带来的道德教化的结果。他推崇一种旨在通过感觉抵达内心、使人达到更高精神境界的“激情的更高道德”。他实际上坚持一种特殊的道德美学,希望将道德伦理同化到审美体系中,所以他的道德观首先是一种美学观,本质上他仍是一个唯美主义者。为生活而艺术是他的信念,他把以艺术的精神对待生活看作是最高的道德原则,并依靠沉思而非行动的方式来实践生活艺术化的主张。佩特笔下的马利乌斯是自我节制的伊壁鸠鲁主义者,秉持对世界的责任感和人性的关怀,更多地追求精神的愉悦和心灵的平静。佩特认为享乐与节制的融合才能引导人们走向幸福乃至生命的完满。第四章从佩特的具体文本切入,分析他介于唯美与道德之间的两难选择,展现了唯美与道德既冲突又融合的张力。一方面,佩特选择以散文来记录他思想的旅程。除了表现文体的形式美之外,佩特认为内容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伟大艺术与好艺术的区别直接地取决于内容。他主张进一步挖掘艺术的道德内涵与意义,在唯美的形式中寄托有助于人性发展的道德精神,创造具有更高尚趣味的伟大的艺术。另一方面,“想象的肖像”作为佩特独创的小说虚构的策略,旨在发现哲学思想或艺术作品背后隐藏的个性。在《想象的肖像》短篇小说集的四个故事中,与周围世界格格不入的主人公们怀抱一个更美好世界的梦想,对现实进行了某种程度上的诗意化的改造,却最终走向了死亡,于是在唯美与道德之间保持了悬置的状态。第五章结合了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佩特在现代中国的传播和接受。随着20世纪初西方唯美主义思潮的涌入,佩特诗学在中国现代文坛上也曾引起过文人学者的关注。对佩特不多的译介主要集中于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初,然而他的着作却被具有唯美主义或纯艺术论倾向的作家与批评家广泛阅读。在佩特的艺术观与道德观等方面,他们贡献了有价值的研究,在那个时代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他们认识到,佩特是一个拘谨的唯美-颓废主义者、爱好沉思默想玩味生活的悲观论者,追求艺术至上和印象式批评,主张在每一刹那间把握美、感受美;同时推崇一种高尚的精神情趣而非感官享乐,提倡过一种艺术的生活。从佩特“理性的激动”中,周作人见出他试图调和感性和理性的努力,其他一些学者从“一切艺术以趋近音乐为旨归”中看到了佩特“使形式和内容相融合”的本意,这些是研究佩特诗学中唯美与道德关系的初步尝试。总的说来,以周作人为代表的北方唯美-颓废主义流派深受佩特思想启发,与佩特在精神旨趣上颇为相似,并在文学创作和生活中实践了佩特的唯美主义思想。不同于其他唯美主义者,佩特在他的诗学中想要实现一种唯美与道德的和谐,或者达到对立面之间的平衡。他认为,融合了唯美与道德的艺术的精神应被用来指导生活,以增加生命的丰富性,使人们获得完满的幸福和心灵的自由。他的思想实际上有利于文学艺术的公正的良性的发展,也为当下文艺理论和批评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史丽娜[7](2020)在《华兹华斯诗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作为英国浪漫主义运动的领军人物,他的自然诗歌举世闻名,流传广泛。乔纳森·贝特认为华兹华斯对自然的关注不仅为浪漫时代与环保主义思想搭桥,也开启了华兹华斯研究的新纪元。美国生态评论家劳伦斯·布伊尔也声称环境问题将取代种族问题,成为二十一世纪最迫切的问题。而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正是生态批评兴起发展的关窍所在,因此,生态批评家们在追溯生态文学的源头时,英国浪漫主义被视为“一块肥沃多产的土壤”,作为浪漫主义的开山诗人,华兹华斯首先进入生态批评视野。他的诗学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超时代的生态智慧,对后世的自然生态文学发展影响深远,值得重估。华兹华斯诗学思想中对自然的关注直接引导了后世英美文学创作中对自然的观察、感受和抒写方式。他对诗人情感和想象力的强调与张扬,也是以大自然为源泉的。在他眼中,大自然永远充溢着激越的生命力量,他对诗学原则的思考,他诗歌创作实践中的背景、人物、风物、语言以及情感、哲学思想等等,几乎一切的要素都是他在大自然的恩泽、启迪与引导下完成的。他热爱自然、尊崇自然、敬畏自然。他将诗学建构与诗歌创作实践作为参与社会文学改革的工具,其诗学思想饱含着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既批判资本工业发展对自然环境带来的破坏,也反思批判了资本科技理性对人们心灵的戕害。他终身都在为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疗救复元人们被减损的感受力、想象力和审美力而努力。而这种对人与自然间田园式相处的文学构建努力,既与当代生态批评遵循的生态整体论哲学信仰转变、呈现作家的生态道德责任意识、进行“价值重估”的绿色阅读,立足生态的“环境想象”等几大批评原则一脉相通、也与生态存在论美学强调的“家园意识”以及当代生态伦理提出的“管理伦理”有着内在渊源,更是为生态批评的实践发展走向和生态诗学的理论构建提供一种启迪与可能。泛神论宗教哲学观是华兹华斯诗学的基础。19世纪自由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加速了人与自然的分离。华兹华斯诗歌中的泛神论思想以自然万物“同一个生命和灵魂”为主要特征,注重在大自然中宣扬上帝的内在性,尊崇自然,以期唤醒人们麻木的心灵,提高感受的敏锐度,培养人们的善德,帮人们产生更加坚定的信仰、缩小人与自然的距离。泛神论使华兹华斯成为当代生态伦理学的自然先知,他以描写自然世界和自然人为主题的诗歌作品含有浓厚的生态意识,可以说是文学作品中较早出现的对人类中心倾向的批判。他诗歌中呈现出的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的泛神意识,则是一种信仰纬度的转变,为当代生态哲学基础的发展提供了一条可资借鉴的路径;同时,他的诗歌也可作为我们精神生活的源泉,与我们当代倡导的“敬畏自然”的生态理念也是一脉相通的。感受崇高是华兹华斯的崇高观。他在18世纪经验主义的基础上,将心灵在感知中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又继承前人朗吉弩斯、伯克的崇高思想,同时借鉴了同时代康德、柯勒律治崇高理论,独创了自己的感受崇高思想。他将传统崇高理论中典型的崇高体验对象——自然壮丽景观进一步扩展到一花一木,涵盖了自然万物。他借助想象力去弥合感性与理性间的裂隙,借泛神论思想,将神性内在化,赋予心灵超凡的感受功能。他的感受崇高思想有望唤醒人们为工具理性所麻痹的心灵,借助大自然的支持和培育,恢复心灵的感受功能和想象的自由。这也对转变传统中错误的认识论思想,应对当代的精神生态危机有着积极的启示意义。华兹华斯诗歌的社会功能就在于通过风景权威的建立,来疗救人们的为资本妆害的精神世界。他的诗歌作品可以被视作最早的典型的诗人有意识去构建的布伊尔式的“环境想象”。他认为诗乃人与自然之映像,相信诗歌在提升心灵的感动能力和疗救人们精神失衡方面的影响力,相信诗歌可以帮人们重建信仰,获得心灵解放。他尝试通过对湖区风景旅游的介绍和保护以及个人领域对公共领域的引领与回归,以期建立自己风景鉴赏的权威话语地位,这种对自然风景与人的理想相处模式的“环境想象”引导和改变了人们感受风景的方式,能够提升心灵的感受力,华兹华斯诗歌的治愈力得到了时代的认证。而他的风景权威地位的形成过程也恰为我们展示了环境文本是如何去引导和影响人们行为的,这正是当代的文学生态批评进行价值重估的“绿色阅读”所努力的方向。当然,在今天,华兹华斯眼中那个可爱的、能拯救人类的自然好似已经起了变化,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已经得以重构。针对满目怆然的自然的疯狂报复,在生态整体论指导下的“管理伦理”似乎可以让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看到一丝重归和谐的希望。想象力是浪漫主义运动的标识性词汇之一。华兹华斯最独特的一点是,他将自然视为培育想象力的源泉与摇篮,认为人类想象之河发源于童年的自然之境。他说随着心灵的成长,为俗世所扰,这条河流可能会意外中断,但只要回归自然、热爱自然并尊崇自然,那减损的想象力就必能接续起来。他还对想象与幻想做了区分,认为幻想是一种穿越时空场景的能力,而想象的目标则是追求一种情感上的永恒。他认为想象力是心灵的内在之眼,是个体超越世俗、追寻自由的最佳手段。华兹华斯的自然诗歌将文学想象与自然完美合璧起来,这成为当代生态批评中“环境想象”理论原则的滥觞。华兹华斯认为情感是进行诗歌创作的基调。在他眼里,一切好诗都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然而这种强烈却是一种平静中的强烈,是回忆中往昔的情感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在未来的某个时刻被触发重现。这时的情感不同于一种强烈的情绪上的宣泄,它已经获得了永恒的价值。这样的情感在文学中呈现出来就能触发读者的感受力,收获一种普遍的同情。华兹华斯认为这种永恒的爱之情感也是自然导师赋予他的,他也由对自然之爱引发了对人之爱。华兹华斯的宗教情感虽不单纯却很虔诚。作为一名伟大的自然诗人和诗学建构者,他对自然的虔敬和对人们心灵精神世界的始终如一的关爱,正是他呈现出来的一种较早的生态道德责任意识。语言是华兹华斯进行诗歌实验依赖的直接工具。然而他又不仅仅将之视为一种表达工具,而是认为语言乃是思想的呈现与化身。他放弃古典传统中既定雕琢的表达习气,将日常生活用语入诗,强调语言的自然与纯朴。他为诗歌语言改革选取的主要是存在于大自然背景下乡村生活方式中的常人的语言。他打破了散文语言与诗歌语言的界限,认为散文语言也可以入诗。华兹华斯的诗学以自然思想为线索,将泛神论哲学观、诗歌功能论、情感论、想象论以及语言观融合为一个完美的整体。这无论对后世的自然文学创作、批评实践甚或是社会改革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他的诗歌和诗学中由“自然”生发的相关理论,在21世纪的生态文学批评实践中引起极大的关注,为当代生态批评提供了一个比较全面的实践范本,也为了当代文学生态批评原则的建立发展提供了一种理论佐证,从某种程度上促进了生态诗学的构建。他对自然能提升人们感受力的抒写方式、对想象力乃永恒情感追寻手段的定位,都为当下身处“工具理性”统治下的人们带来一股思想上的清风,也为他们增添了一份应对精神生态危机的勇气。
张栋[8](2017)在《“新现实主义”视野下的扎哈尔·普里列平创作研究》文中指出俄罗斯“新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领军人物、俄国文坛新锐作家——扎哈尔·普里列平(?)是俄罗斯当代最着名的作家之一,其作品在俄罗斯国内广为人知。他的创作吸引了大量读者及文学评论家的关注,也获得了许多文学奖项:短篇小说集《罪》获得“国家畅销书奖”及“超级全国畅销书奖”,长篇小说《住所》((?),2014)获得“巨着奖”,长篇小说《萨尼卡》((?),2008)入围“布克奖”,《病理学》((?),2005)和《萨尼卡》入围“国家畅销书奖”,《黑猴子》((?),2011)入围“巨着奖”。本论文旨在“新现实主义”背景下梳理普里列平作品中的主题系统,揭示童年等主题的美学及哲学概念。共涉及到三部长篇小说——《病理学》、《萨尼卡》和《黑猴子》,一部短篇小说集——《装满热伏特加的皮鞋》((?),2008),一部“长篇故事集”-《罪》((?),2011),一部中篇小说集-《八》((?),2012)。论文共分为引言、正文、结语三个部分。引言部分主要包括普里列平的生平介绍、其作品国内外研究状况概览,以及本文创新点、研究方法、论文结构阐述。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为喧嚣的“新现实主义”,阐述该流派饱受争议的观点,解释其源起、发展及关键特征,说明“新现实主义”是对话的空间。第二章为扎哈尔·普里列平创作中的主题系统研究。梳理了普里列平创作中常见的几种主题,分别为:普里列平作品中的家庭主题、秋千主题、自然与社会主题以及非人化主题。第三章分析的是扎哈尔·普里列平主题系统中最重要的一环,即作家笔下童年主题的内容成分、其伴生主题和附加形象。在这一章中首先对比俄罗斯古典主义和当代作家笔下的童年,揭示普里列平在该主题方面的继承性和创新之处,然后区分“童年”和“童真”两个概念并在普里列平的文本中具体分析它们的不同之处,之后分析普里列平艺术世界中的“大孩子们”和作家作品中的游戏情节以及它们的主要功能。第四章为扎哈尔·普里列平体现童年主题的基本艺术手法:主要包括普里列平作品的心理主义特征,童年形象创建中肖像的作用,儿童的言语特征,儿童眼中的世界,即构建“双重现实”中陌生化的作用。结语部分是对本论文内容的总结,对普里列平笔下的童年等主题进行综合述评,归纳普里列平创作的手法及特征和制定后续研究的大致方向。
谢有顺[9](2006)在《对人心和智慧的警觉——论李静的写作,兼谈一种批评伦理》文中研究说明
周慧[10](2009)在《后殖民语境下的文化身份追寻:奈保尔研究》文中指出奈保尔是一位以自身游历为素材,以异化疏离的漂泊感为主题,再现殖民主义历史和后殖民主义时期殖民地人民的生活现状的作家。奈保尔在流散文学和后殖民文学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奈保尔作品中的“文化身份追寻”是当今世界流散作家一种普遍的精神状态,也是当下人们对多元文化碰撞之后造成的文化混乱局面困惑迷惘的一种表达,而他的这种身份追寻又和他的流亡经历、写作历程紧密联系在一起,本文试图以奈保尔的文化身份追寻为切入点,选择了与特立尼达——非洲——印度——英国四地相对应的作品作为研究对象,即《米格尔街》、《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河湾》、《印度三部曲》和《抵达之迷》,试图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多层次多角度论述奈保尔的文化身份追寻历程,运用后殖民主义理论,探索造成他身份困惑与追寻的社会、文化根源,探讨作品的主题思想与艺术风格,揭示作品的社会现实意义。
二、作家和他周围的世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作家和他周围的世界(论文提纲范文)
(1)流亡人生的边缘书写 ——多甫拉托夫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一章 流亡人生与边缘书写的发生 |
第一节 从列宁格勒到纽约 |
第二节 被迫的边缘化与自觉的边缘化 |
一、被迫的边缘化 |
二、自觉的边缘化 |
第二章 多甫拉托夫小说的创作渊源 |
第一节 对俄罗斯传统文学的继承 |
一、多甫拉托夫与普希金 |
二、多甫拉托夫与契诃夫 |
第二节 对美国文学的接受 |
一、多甫拉托夫与海明威 |
二、多甫拉托夫与塞林格 |
第三章 多甫拉托夫小说的叙事艺术 |
第一节 多甫拉托夫小说的结构和语言艺术 |
一、结构艺术 |
二、语言艺术 |
第二节 多甫拉托夫小说的现代叙事技巧 |
一、第一人称内聚焦的叙事模式 |
二、叙述者和隐含作者的统一和分裂 |
第三节 多甫拉托夫小说的后现代叙事 |
一、解构苏联神话,颠覆宏大叙事 |
二、游离于现实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之间 |
三、对苏联集中营的后现代阐释——《营区》文本分析 |
第四章 多甫拉托夫小说的边缘化人物塑造 |
第一节 同貌人形象 |
第二节 虚构角色还是真实人物 |
第三节 边缘人——新时代的多余人和小人物的复合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从存在主义角度解读列夫·托尔斯泰创作中的死亡观 ——以《伊凡·伊里奇之死》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Аннотация |
绪论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1.本课题俄罗斯研究现状 |
2.本课题国内研究现状 |
二、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内容 |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章 存在主义哲学中的死亡观 |
1.1 存在主义哲学 |
1.2 存在主义哲学中的死亡观 |
1.2.1 存在主义哲学对“死”的思索 |
1.2.2 存在主义哲学对“生”的追问 |
本章小结 |
第2章 列夫·托尔斯泰创作中的“存在主义死亡观” |
2.1 列夫·托尔斯泰死亡观的发展、变化及其在创作中的体现 |
2.1.1 死亡意识的萌生 |
2.1.2 死亡意识的延伸 |
2.1.3 死亡意识的深化 |
2.2 列夫·托尔斯泰死亡观中的存在主义元素 |
2.2.1 死亡之个体性与不可避免性 |
2.2.2 “死”对“生”的启蒙意义 |
2.2.3 死亡的超越意义 |
本章小结 |
第3章 《伊凡·伊里奇之死》中列夫·托尔斯泰的死亡观 |
3.1 伊凡·伊里奇之死 |
3.1.1 死亡之个体性 |
3.1.2 死亡之不可避免性 |
3.2 死亡的“启蒙” |
3.2.1 作为契机的死亡 |
3.2.2 伊凡·伊里奇的“非本真”生活 |
3.3 列夫·托尔斯泰的“本真生活” |
3.3.1 拒绝“庸常”与“沉沦” |
3.3.2 体悟“我”与“我的存在” |
3.3.3 追寻超越的生活意义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纳博科夫俄语小说的时空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摘要 |
绪论 |
1. 文学中时间与空间的历史观照 |
2. 理论基础 |
3. 纳博科夫时空艺术的研究综述 |
4. 论文选题意义和目的 |
5.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1920-1930年间小说的时空体研究 |
第一节 《玛申卡》的时空体研究 |
1.1.1 封闭的现在时空 |
1.1.2 回忆的过去时空 |
1.1.3 彼岸时空:永恒的回归 |
1.1.4 个人时空体 |
第二节 《王,后,杰克》的时空体研究 |
1.2.1 城市时空体:双重结构 |
1.2.2 现实时空与异在时空 |
1.2.3 个人时空体 |
第三节 《卢仁的防守》中的时空体研究 |
1.3.1 游戏时空体:迷失的岁月 |
1.3.2 对现实的防守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1930-1940年间小说的时空体研究 |
第一节 《天赋》的时空体研究 |
2.1.1 主观的虚幻时空 |
2.1.2 客观的外在时空 |
2.1.3 时空体结构与体裁 |
第二节 《斩首之邀》的时空体研究 |
2.2.1 同心圆时空体 |
2.2.2 时空体结构中的戏剧化 |
2.2.3 时空体结构中的镜像 |
2.2.4 个人时空体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纳博科夫小说时空的思想意蕴 |
第一节 记忆的棱镜 |
第二节 向死而生的救赎 |
第三节 追寻彼岸世界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4)诗人之死(论文提纲范文)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5)南高与鲁迅小说艺术之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概述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南高与鲁迅比较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第二节 南高与鲁迅的文学成就及影响 |
一、南高与鲁迅在文坛上的地位及成就 |
二、南高与鲁迅在小说创作艺术上的贡献 |
第二章 南高与鲁迅小说人物形象刻画艺术 |
第一节 南高与鲁迅笔下知识分子形象 |
一、旧知识分子形象 |
二、新知识分子形象 |
三、革命派知识分子 |
第二节 南高与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 |
一、被驯化类的农民形象 |
二、腐化变质类的农民形象 |
三、具有反抗精神的农民形象 |
小结 |
第三章 南高与鲁迅小说叙事视角艺术 |
第一节 南高与鲁迅小说的叙事外视角艺术 |
第二节 南高与鲁迅小说的叙事内视角艺术 |
第三节 南高与鲁迅小说的转换叙事视角艺术 |
小结 |
第四章 南高与鲁迅小说的情节及结构特性 |
第一节 南高与鲁迅小说情节结构共性 |
一、组装结构 |
二、开放结构 |
三、心理结构 |
第二节 南高与鲁迅小说结构特性 |
一、颠倒、交叉结构相结合艺术 |
二、对立与对比结构相结合艺术 |
小结 |
第五章 南高与鲁迅小说语言与笔调艺术 |
第一节 南高与鲁迅小说语言艺术 |
一、多声性、复调性叙事语言 |
二、人物语言之人物对话与人物独白 |
三、叙事语言使用的创新性 |
第二节 南高与鲁迅小说笔调艺术 |
一、客观犀利的叙事笔调 |
二、讽刺幽默的叙事笔调 |
三、切实逼真的叙事笔调 |
小结 |
第六章 南高与鲁迅小说异同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南高与鲁迅写作手法上的共鸣原因分析 |
一、历史背景 |
二、文化及文学养分相似 |
三、创作原则与创作动机 |
第二节 南高与鲁迅创作相异之因分析 |
一、国情与文化基础 |
二、身份阶层差异 |
三、个人阅历不同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附录 B《南高选集》作品目录及中文翻译 |
附录 C《鲁迅全集》作品目录及越南语翻译 |
致谢 |
(6)唯美与道德之间:沃尔特·佩特诗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国外佩特研究述评 |
国内佩特研究述评 |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一章 学院派的唯美主义者 |
第一节 拘谨的审美家 |
一 佩特的早年生活 |
二 职业生涯和作品 |
三 谜一般的个性 |
第二节 佩特与英国唯美主义 |
一 维多利亚语境中的唯美主义 |
二 佩特在英国唯美主义运动中的作用 |
第三节 佩特唯美主义的源泉 |
一 古希腊文化精神 |
二 德国古典美学 |
三 法国颓风美雨 |
第二章 印象式的审美崇拜 |
第一节 别具一格的印象主义 |
一 艺术与艺术至上 |
二 印象、感觉、批评 |
三 充满激情的想象 |
第二节 审美瞬间的永恒 |
一 世俗化的时间观与生命意识 |
二 宝石般的火焰与片刻的最高质量 |
第三节 和谐的完整性 |
一 一切艺术都以趋近音乐为旨归 |
二 甜蜜的力量 |
第三章 唯美化的道德理想 |
第一节 审美家还是道德家? |
一 怜悯的道德和激情的更高道德 |
二 特殊的道德美学 |
第二节 生活艺术化 |
一 佩特的生活哲学 |
二 以艺术的精神对待生活 |
第三节 理性之下的伊壁鸠鲁式愉悦 |
一 伊壁鸠鲁主义抑或享乐主义 |
二 自我节制的伊壁鸠鲁主义 |
第四章 唯美与道德的张力 |
第一节 论文体与唯美主义修辞 |
一 文体与唯美的形式 |
二 内容与伟大的艺术 |
第二节 想象的肖像:唯美与信仰的矛盾体 |
一 “想象的肖像”式文体 |
二 无法克服的忧郁——《宫廷画之子》 |
三 复归的酒神与人间天堂的破灭——《欧塞尔的丹尼斯》 |
四 格格不入的抽象的哲学灵魂——《塞巴斯蒂安·范·斯托克》 |
五 阿波罗式诗意理想的追寻——《罗森莫尔德的卡尔公爵》 |
第五章 佩特在现代中国 |
第一节 现代中国与西方唯美主义的相遇 |
一 历史背景 |
二 思想基础 |
三 时代潮流 |
第二节 佩特在现代中国的译介与传播 |
一 萌芽期 |
二 深化期 |
三 潜隐期 |
第三节 佩特唯美主义诗学在现代中国的接受 |
一 印象主义批评 |
二 颓废的人生观与审美的刹那 |
三 生活之艺术与人生的艺术化 |
四 快乐主义 |
五一 切艺术都渴望达到音乐的状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佩特年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华兹华斯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第一章 华兹华斯诗学的成因 |
第一节 逃离城市:华兹华斯的自然人生和心灵成长 |
第二节 诗学原则自身的历史演变 |
第三节 前维多利亚时代的时代背景与文化状况 |
第四节 浪漫主义思潮的硕果——湖畔派 |
第二章 华兹华斯诗学之泛神论宗教哲学观 |
第一节 华兹华斯的诗歌与“同一个生命和灵魂”的泛神论思想 |
第二节 华兹华斯的泛神论思想与生态意识 |
第三节 “同情”是华兹华斯诗学中泛神论的精髓 |
第三章 华兹华斯的崇高观——“感受崇高” |
第一节 华兹华斯“感受崇高”的历史渊源 |
第二节 华兹华斯“感受崇高”的内涵与特征 |
第三节 “感受崇高”与精神生态危机 |
第四章 华兹华斯的诗歌功能论——使心灵感动 |
第一节 “诗是人与自然之映像”——华兹华斯的诗歌事业 |
第二节 自然与华兹华斯诗歌的感受力和治愈力 |
第三节 人与自然关系的当代重构 |
第五章 华兹华斯的自然想象论 |
第一节 浪漫主义想象力:对自然的认知与超越 |
第二节 想象力与审美力的削弱与复元——对风景“如画”的批判 |
第三节 幻想与想象的区分:穿越时空场景与追求情感永恒 |
第四节 想象力:“在生活常态中洞见一个新世界” |
第六章 华兹华斯的自然情感论 |
第一节 华兹华斯的情感观与大自然的“秀美与震慑” |
第二节 未来“瞬间”与平静的情感 |
第三节 感受力、同情与情感 |
第四节 “对自然的爱引致对人的爱” |
第五节 宗教情感——大自然是“至爱” |
第七章 华兹华斯的语言观 |
第一节 日常语言的适用性:华兹华斯与柯勒律治之争 |
第二节 语言是思想的呈现和化身 |
第三节 诗歌语言与散文语言的有机统一 |
第八章 华兹华斯诗学思想的历史影响 |
第一节 对英国自然生态文学的影响 |
第二节 与欧陆浪漫主义文学的对话 |
第三节 对美国社会改革与生态文学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新现实主义”视野下的扎哈尔·普里列平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АВТОРЕФЕРАТ |
引言 |
一、研究对象:普里列平其人其作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选题意义与选题原因 |
四、论文结构、创新点及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喧嚣的“新现实主义” |
第一节 “新现实主义”的缘起与发展 |
第二节 “新现实主义”的宣言性文本 |
第三节 “新现实主义”——对话的空间 |
第四节 “新现实主义”的主要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扎哈尔·普里列平创作中的主题系统研究 |
第一节 普里列平作品中的家庭主题 |
第二节 普里列平作品中的秋千主题 |
第三节 普里列平作品中的自然与社会主题 |
第四节 普里列平作品中的非人化主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童年主题扎哈尔·普里列平主题系统中最重要的一环 |
第一节 俄国现实主义传统中的童年图景 |
第二节 当代现实主义作家作品中的童年再现:继承与革新 |
第三节 普里列平作品中的“童年”和“童真” |
第四节 扎哈尔·普里列平的艺术世界中的“大孩子” |
第五节 游戏情节及其主要功能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扎哈尔·普里列平创作的艺术手法——以童年主题为例 |
第一节 普里列平作品中心理描写的特征 |
第二节 儿童形象创建中肖像的作用 |
第三节 儿童的言语特征 |
第四节 普里列平创作中的陌生化手法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9)对人心和智慧的警觉——论李静的写作,兼谈一种批评伦理(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10)后殖民语境下的文化身份追寻:奈保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导论 |
1、奈保尔其人其作 |
2、后殖民语境下的文化身份 |
3、后殖民语境下的流散 |
二、《米格尔街》:边缘人的文化身份危机 |
1、难以逾越的特立尼达情结 |
2、米格尔街:奈保尔的原初身份之源 |
3、边缘的人物形象与模糊的文化身份 |
4、逃离主题与人物命运的悲剧色彩 |
5、奈保尔对特立尼达的矛盾情感 |
三、《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家园与身份的追寻 |
1、父亲的故事与故乡的追思 |
2、先天的身份错位与后天的文化疏离 |
3、对独立身份的追寻及其所作的努力 |
4、房子在毕司沃斯先生生命中的意义 |
四、《河湾》:在差异中建构的流散身份 |
1、奈保尔生命中的流散历程 |
2、萨林姆的流散身份建构 |
3、流散者文化身份的拼盘 |
4、在河湾处迷失的身份 |
五、《印度三部曲》:文化之根的寻找与迷失 |
1、初访印度:《幽暗国度:记忆与现实交错的印度之旅》 |
2、再访印度:《印度:受伤的文明》 |
3、重返印度:《印度:百万叛变的今天》 |
六、《抵达之谜》:混杂身份的解构与重构 |
1、生命中的第二次抵达 |
2、叙事视角的转换 |
3、解构英国性 |
4、走向一种混杂身份的建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与注释 |
附录: 奈保尔年谱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作家和他周围的世界(论文参考文献)
- [1]流亡人生的边缘书写 ——多甫拉托夫小说研究[D]. 程殿梅. 山东大学, 2010(09)
- [2]从存在主义角度解读列夫·托尔斯泰创作中的死亡观 ——以《伊凡·伊里奇之死》为例[D]. 曾洙. 吉林大学, 2020(08)
- [3]纳博科夫俄语小说的时空体研究[D]. 郭菲.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9(01)
- [4]诗人之死[J]. 海因茨·卡姆尼,李清华. 当代外国文学, 1994(01)
- [5]南高与鲁迅小说艺术之比较研究[D]. 郭文斗. 湖南大学, 2018(06)
- [6]唯美与道德之间:沃尔特·佩特诗学思想研究[D]. 徐薇.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7]华兹华斯诗学研究[D]. 史丽娜. 山东大学, 2020(01)
- [8]“新现实主义”视野下的扎哈尔·普里列平创作研究[D]. 张栋. 武汉大学, 2017(06)
- [9]对人心和智慧的警觉——论李静的写作,兼谈一种批评伦理[J]. 谢有顺. 南方文坛, 2006(05)
- [10]后殖民语境下的文化身份追寻:奈保尔研究[D]. 周慧. 温州大学, 2009(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