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复合塑料电除雾器试验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朱戈胜[1](1976)在《浅谈塑料电除雾器》文中研究说明 一、前 言 工业硫酸的生产,一般采用湿法净化流程(水洗或酸洗)。由于稀硫酸的强烈腐蚀,因此,以往常用大量铅材作管道和设备。其中电除雾器耗铅量是比较大的。众所周知,铅是国防工业的重要原材料之一,各行业需用量都较大,这对许多新建或更新电除雾器的生产厂,常出现铅供应紧张问题。且铅设
南京化工研究院[2](1967)在《复合塑料电除雾器试验报告》文中提出 一、概述 在毛泽东思想光辉照耀下,一九六六年“十一”前夕我国第一台高12米横断面2.8×3.2米2的塑料电除雾器在吉林染料厂诞生了。整个试验进程仅仅用了半年时间,从一根电极管的中型试验,发展到七根电极管的扩大中型试验,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试制成七十根管的大型设备,并已投入生产。这是毛泽东思想在科学研究工作中的又一伟大胜利。
贺绍廉[3](1978)在《湿式电除雾在氯化冶金中的应用——塑料管状湿式电除雾的设计》文中提出 随着我国冶金工业的发展,氯化冶金的应用日愈增加,但氯化冶金收尘目前还缺乏完善的流程和理想的净化设备。资料介绍,日本在黄铁矿烧渣的高温氯化冶金工艺中,采用增湿塔—淋洗塔—电除雾的湿式精净流程,系统净化效率99%。苏联在贫钖矿物的沸腾炉氯化工艺中增加湿式电滤器后,系统净化效率可提高到99.5%。资料指出,云钖公司处理中矿的第三冶炼厂10吨/日回转窑高
周岳[4](2018)在《运城市肥业公司25吨燃煤锅炉烟气脱硫脱硝除尘改造研究》文中认为燃煤锅炉排放的烟气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燃煤锅炉烟气排放标准也逐步提高。本文针对阳煤化工集团下属运城市肥业公司25吨燃煤锅炉烟气中硫化物、氮氧化物和烟尘等污染物超标严重的现状,开展了燃煤锅炉烟气脱硫脱硝除尘的技术改造研究。本文首先比选、确定了燃煤锅炉烟气脱硫、脱硝的工艺路线,用“氨法脱硫+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脱硝+电袋复合式除尘工艺”取代现有的“双碱法脱硫+水幕除尘”工艺。改造分为三部分:一、脱硫系统改造,主要对现有的脱硫塔进行改造,包括塔体的替代和转换,脱硫塔内部材料的更换,脱硫喷嘴的转换和替换,使用玻璃鳞片的管道,更换旧的水泵、电机等。另外筛选了适当的除雾器对氨法脱硫产生的气溶胶进行二次颗粒物脱除。除雾系统包括循环水洗涤喷淋、两级屋脊式折流板除雾器和两级高效丝网除雾器。二、新建了脱硝系统,该系统采用了 SNCR技术,包括还原剂制备、储存及供应系统,稀释水系统和还原剂喷射系统。三、除尘系统改造,将原有的水幕除尘改为电袋式复合除尘器,使烟气粉尘排放浓度从原来的100 mg/m3降为30 mg/m3。另外对原有布袋除尘器隔板、滤袋材质,袋笼结构及顶部盖板构造进行了改造,以提高除尘效率。技术改造完工后,经调试、运行,烟气中SO2排放浓度可降低到100 mg/m3、NOx排放浓度可降低到I00 mg/m3,烟尘30mg/m3,符合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脱硫效率高于90%,脱硝效率不低于60%。可减少SO2排放38.04 t/a;减少NOx排放10.22 t/a。项目具有良好的减排效果和社会效益,保证了该肥业公司的正常生产。
于永生,张心南[5](1987)在《1985~1986年我国硫酸工业大事记要》文中研究指明 “七五”规划化肥指标 1.化工总产值从1980年的350亿元增长到1990年的700亿元,平均每年递增7.2%;实现积累从75.7亿元增长到184亿元,平均
化工部硫酸科技情报中心站[6](1981)在《国外硫酸工业近况》文中认为 世界硫酸产量1979年为13252万吨,其中美国为3618万吨,苏联2240万吨,中国700万吨,日本658万吨。硫酸产量的年平均增长率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是6%,七十年代1974年以前每年以4%的比率增长,同年记录了11581万吨。1975年石油危机引起国际性萧条,硫酸产量比1974年减少约7%,仅10754万吨。但以后1976至1979年每年分别比上一年递增7%、7.7%、6.4%和3%,这主要是因为以磷肥为主的肥料需酸量有所增长的缘故。
化工部塑料制品应用调查组[7](1980)在《化工系统塑料制品应用情况调查报告》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和加工技术的提高,塑料的产量越来越大,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国外已广泛应用于工农业和国防工业中,大量代替木材、水泥、有色金属、钢铁等传统结构材料。事实证明:塑料不仅仅是代用品,目前已成了各行业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之一。有效地、合理地使用合成树脂与塑料,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新课题,是材质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为了更好的了解塑料在化工上的应用,解决化工防腐问题,促进合成树脂的生产发展,我们在部炼化司具体组织下于1979年6~7月对全国二十七个省、市、自治区化工局和一百四十多个化学矿山,化肥、氯碱、石油化工企业的塑料制品应用情况进行了调查。
杨聿明[8](1995)在《硫酸电除雾使用恒流高压直流电源装置》文中提出恒流高压直流电源用于静电沉积技术中与其它高压直流电源相比.具有独特性,我厂硫酸电除雾使用该装置实测出口酸雾含量远低于化工部规定标准,其他厂家应用除尘,除焦装置中同样收到好的效果.
闯喜宏[9](2015)在《有机胺脱硫技术在火力发电机组上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有机胺脱硫是一种新兴的脱硫技术,对于燃用高硫煤机组,不仅具有很高的脱硫效率,而且可以高效回收硫实现废物资源化。因此,对有机胺脱硫技术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研究了有机胺脱硫技术在燃用高硫煤发电机组上应用的可行性和合理性。研究影响脱硫装置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和经济性的因素,从工艺设计、设备选型、调试运行等方面提出改进应用措施。对攀钢、莱钢烧结机烟气脱硫装置工艺进行调研,进一步研究有机胺脱硫技术,完善燃煤发电机组有机胺脱硫装置的工艺条件和运行方式。将有机胺脱硫技术研究成果应用于贵州某2×660MW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的脱硫工程中,实际运行结果表明,有机胺脱硫装置整体性能指标达到了设计文件的各项质量技术要求,该脱硫工艺在燃用高硫煤发电机组上应用是可行的。对机胺脱硫进行了技术与经济性技术分析,结果表明,与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技术相比较,当燃用高硫煤时,有机胺脱硫技术具有明显优势,且燃煤硫份越高,效益越好;回收国家紧缺的硫资源,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廖大兵[10](2014)在《湿式电除尘器的发展及其在火电厂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环境状况总体恶化,环境矛盾日益凸显,环保压力加大,部分区域和城市大气雾霾现象突出。各级政府陆续出台多项政策措施,下大力气治理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燃煤火电厂及工业锅炉产生的污染物是大气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2011年国家环保部颁布《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要求进一步降低火电厂烟气粉尘等污染物的排放;2014年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环保部联合下发《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要求2020年前现役燃煤发电机组基本达到燃气轮机排放限值,鼓励和推动加装湿式电除尘器;同时,广东省发改委、广州市政府提出燃煤电厂主要大气污染物“超洁净排放”的目标,要求火电厂进行湿式电除尘器改造,保证烟气中粉尘排放浓度低于5mg/Nm3。作为大气复合污染物控制系统的最终精处理设备[1],湿式电除尘器可用于控制PM2.5、酸雾、气溶胶、亚徽米颖拉物、汞、重金属及二恶英等的排放[2]。本文将论述湿式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技术特点、发展方向,比较电除尘各类技术的优点和存在的不足。广州华润电厂#1机组“超洁净排放”改造项目为国家能源局和广州市政府首批环保改造示范项目,结合该项目的实施,研究湿式电除尘器在火电厂的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为湿式电除尘器在火电厂的广泛应用提供示范和支撑,为彻底解决火电厂粉尘、PM2.5、石膏雨、SO3气溶胶、汞排放等环保问题提供依据,提升煤电高效清洁水平,为建设美丽生态中国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复合塑料电除雾器试验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复合塑料电除雾器试验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4)运城市肥业公司25吨燃煤锅炉烟气脱硫脱硝除尘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我国燃煤锅炉烟气的排放现状 |
1.2 我国对燃煤锅炉烟气排放的要求和标准 |
1.3 烟气脱硫技术 |
1.3.1 干法脱硫技术 |
1.3.2 半干法脱硫技术 |
1.3.3 湿法脱硫技术 |
1.4 烟气脱硝技术 |
1.4.1 SNCR脱硝工艺 |
1.4.2 SCR脱硝工艺 |
1.5 烟气除尘技术 |
1.5.1 静电除尘 |
1.5.2 布袋除尘 |
1.5.3 电袋复合式除尘 |
1.6 肥业公司25吨燃煤锅炉烟气排放的现状 |
1.7 课题的提出 |
1.7.1 拟研究的内容 |
1.7.2 拟达到的目标 |
第二章 肥业公司25吨燃煤锅炉脱硫脱硝除尘现状分析 |
2.1 脱硫脱硝除尘旧工艺 |
2.1.1 脱硫技术 |
2.1.2 脱硝技术 |
2.1.3 除尘技术 |
2.2 烟气排放情况 |
2.3 技术改造的必要性和拟改造的内容 |
2.3.1 改造的必要性 |
2.3.2 主要改造内容 |
2.3.3 研究依据和原则 |
2.4 拟实现的目标 |
第三章 脱硫技术改造 |
3.1 脱硫技术的选择 |
3.2 脱硫改造方案 |
3.3 脱硫原/辅料消耗情况 |
3.4 除雾系统改造 |
3.4.1 除雾系统 |
3.4.2 与湿式电除雾器的比较 |
3.5 氨逃逸治理 |
第四章 脱硝技术改造 |
4.1 脱硝技术的选择 |
4.2 脱硝改造方案 |
4.3 脱硝原/辅料消耗情况 |
第五章 除尘技术改造 |
5.1 除尘技术的选择 |
5.2 除尘改造方案 |
第六章 改造结果与分析 |
6.1 脱硫脱硝除尘技术改造实施结果 |
6.1.1 计算方法和数据获取 |
6.1.2 数据分析 |
6.1.3 手动监测结果及分析 |
6.1.4 脱硫脱硝日常运行情况 |
6.1.5 试运行情况 |
6.2 经济性效果 |
6.2.1 运行成本 |
6.2.2 节约成本 |
6.3 环保效果 |
6.4 社会效益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9)有机胺脱硫技术在火力发电机组上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其意义 |
1.1.1 我国的环境污染情况 |
1.1.2 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污染现状 |
1.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我国煤炭资源 |
1.2.1 我国煤炭资源的分布及产量 |
1.2.2 西南地区煤炭资源 |
1.3 烟气脱硫技术简介 |
1.3.1 二氧化硫排放的控制途径 |
1.3.2 燃煤电厂脱硫的工艺特点 |
1.3.3 烟气脱硫的主要工艺 |
1.3.4 燃煤电厂脱硫装置的特殊性 |
1.4 有机胺法脱硫简介 |
1.4.1 国外研究动态 |
1.4.2 国内研究动态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有机胺法脱硫工艺 |
2.1 有机胺法脱硫化学原理 |
2.1.1 有机胺对二氧化硫吸收 |
2.1.2 二氧化硫解析与再生 |
2.1.3 有机胺液净化 |
2.2 有机胺脱硫工艺系统 |
2.3 已投运脱硫装置运行状况 |
2.4 小结 |
第3章 有机胺法脱硫工艺在燃用高硫煤电厂中应用 |
3.1 贵州某电厂简介 |
3.2 有机胺法脱硫设计原则 |
3.3 有机胺法脱硫工艺系统 |
3.3.1 烟气预洗涤系统 |
3.3.2 烟气脱硫系统 |
3.3.3 硫酸制备系统 |
3.3.4 其它配套系统 |
3.4 有机胺法脱硫设备布置及选型 |
3.5 有机胺脱硫新设备应用 |
3.6 该电厂脱硫调试运行 |
3.6.1 整套试运行期间主要试验 |
3.6.2 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措施 |
3.7 小结 |
第4章 有机胺法脱硫技术经济性分析 |
4.1 有机胺法脱硫的技术分析 |
4.1.1 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工艺的劣势 |
4.1.2 有机胺脱硫工艺的优势 |
4.2 有机胺法脱硫的经济分析 |
4.3 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湿式电除尘器的发展及其在火电厂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燃煤电厂污染物排放的现状 |
1.2.1 电除尘器运行主要状况 |
1.2.2 脱硫系统对烟气排放的影响 |
1.2.3 其他污染物排放情况 |
第二章 各类除尘技术介绍 |
2.1 概述 |
2.2 干式静电场除尘技术 |
2.2.1 工作原理 |
2.2.2 主要优缺点 |
2.2.4 应用情况 |
2.3 旋转电极除尘技术 |
2.3.1 工作原理 |
2.3.2 主要优缺点 |
2.3.3 应用情况 |
2.4 袋式除尘器技术 |
2.4.1 工作原理 |
2.4.2 主要优缺点 |
2.4.3 应用情况 |
2.5 电袋复合除尘技术 |
2.5.1 工作原理 |
2.5.2 主要优缺点 |
2.5.3 应用情况 |
2.6 湿式静电除尘技术 |
2.6.1 工作原理 |
2.6.2 主要技术特点 |
2.6.3 污染物排放情况 |
2.7 除尘技术比较 |
2.7.1 除尘技术在火电厂的适应性对比 |
2.7.2 除尘技术除尘效果对比 |
2.7.3 运行维护对比 |
第三章 湿式电除尘器介绍 |
3.1 湿式电除尘器的发展历史 |
3.2 基本结构型式 |
3.3 布置形式 |
3.4 结构材料 |
3.4.1 刚性金属极板 |
3.4.2 柔性极板 |
3.4.3 导电玻璃钢极板 |
3.4.4 极板材料的比较 |
第四章 湿式电除尘器的应用情况 |
4.1 应用历史及前景 |
4.2 湿式静电除尘器在北美应用情况 |
4.3 湿式静电除尘器在欧洲应用情况 |
4.4 湿式静电除尘器日本应用情况 |
4.5 国内湿式电除尘器应用情况 |
4.5.1 鞍钢第二发电厂湿式静电除尘器应用情况 |
4.5.2 上海电力长兴岛电厂湿式静电除尘器应用情况 |
4.5.3 华电益阳电厂湿式静电除尘器应用情况 |
4.5.4 华电淄博电厂湿式静电除尘器应用情况 |
4.5.5 浙江嘉华电厂湿式静电除尘器应用情况 |
4.5.6 国华舟山电厂湿式静电除尘器应用情况 |
4.5.7 广州恒运电厂湿式静电除尘器应用情况 |
4.6 国内湿式电除尘器厂家情况 |
第五章 广州华润电厂#1 机组湿式电除尘器的应用 |
5.1 项目概况 |
5.1.1 项目实施背景 |
5.1.2 湿式电除尘器改造前条件 |
5.1.3 改造前粉尘排放情况 |
5.2 湿式电除尘器设计参数 |
5.2.1 边界条件 |
5.2.2 主要参数 |
5.2.3 外排水质 |
5.3 湿式电除尘器布置情况 |
5.3.1 原则 |
5.3.2 总平面布置 |
5.3.3 烟道布置 |
5.3.4 钢结构改造情况 |
5.4 湿式电除尘器水系统情况 |
5.4.1 碱储罐系统 |
5.4.2 循环水箱系统 |
5.4.3 排水箱系统 |
5.4.4 冲洗水箱系统 |
5.5 建设及投运概况 |
第六章 湿式电除尘器应用效果研究 |
6.1 试验仪器及方法 |
6.1.1 烟气基本参数测定 |
6.1.2 粉尘浓度测定 |
6.1.3 液滴携带量测定 |
6.1.4 SO_3脱除率测定 |
6.1.5 PM2.5 去除率测定 |
6.1.6 汞去除率测定 |
6.1.7 湿式电除尘器其他参数测定 |
6.2 广州华润电厂烟气基本参数情况 |
6.3 对粉尘的去除研究 |
6.4 对 PM2.5 的去除研究 |
6.5 对 SO_3的去除研究 |
6.6 对液滴的去除研究 |
6.7 对汞的去除研究 |
6.8 系统阻力测试 |
6.9 系统的水耗、碱耗和电耗 |
6.9.1 湿式电除尘器的水耗和碱耗 |
6.9.2 湿式电除尘器的电耗 |
6.10 测试结果与系统性能保证值的比较 |
第七章 不足与研究展望 |
7.1 湿式电除尘器的不足 |
7.2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复合塑料电除雾器试验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浅谈塑料电除雾器[J]. 朱戈胜. 硫酸工业, 1976(01)
- [2]复合塑料电除雾器试验报告[J]. 南京化工研究院. 硫酸工业, 1967(01)
- [3]湿式电除雾在氯化冶金中的应用——塑料管状湿式电除雾的设计[J]. 贺绍廉. 云南冶金, 1978(03)
- [4]运城市肥业公司25吨燃煤锅炉烟气脱硫脱硝除尘改造研究[D]. 周岳. 北京化工大学, 2018(06)
- [5]1985~1986年我国硫酸工业大事记要[J]. 于永生,张心南. 硫酸工业, 1987(05)
- [6]国外硫酸工业近况[J]. 化工部硫酸科技情报中心站. 硫酸工业, 1981(01)
- [7]化工系统塑料制品应用情况调查报告[J]. 化工部塑料制品应用调查组. 塑料工业, 1980(03)
- [8]硫酸电除雾使用恒流高压直流电源装置[J]. 杨聿明. 贵州化工, 1995(01)
- [9]有机胺脱硫技术在火力发电机组上的应用研究[D]. 闯喜宏. 华北电力大学, 2015(03)
- [10]湿式电除尘器的发展及其在火电厂的应用[D]. 廖大兵.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