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东省夏大豆品种适种地区的统计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永孝,王寿元,董人纶[1](1983)在《山东省夏大豆品种适种地区的统计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不同品种的大豆生理特性各异,经济产量差异悬殊。不同品种的大豆要求不同的气候生态环境。由于各地气候、土壤条件不同,所造成的地区间大豆产量的差异是相当大的,甚至比品种造成的差异还要大。在荷泽种植丰收黄大豆比种文丰五号要增产33%,而文丰五号种植在潍坊,比种在济宁要增产39%,在烟台种植齐黄23号比种东懈一号要增产25%,但在烟台种植东懈一号却比济南增产40%。可见选择适宜的品种,选择适
车升国[2](2015)在《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化肥由低浓度到高浓度、由单质肥到复合(混)肥、复合(混)肥由通用型走向专用化,是世界肥料发展的主要趋势。我国幅员辽阔,土壤、气候和作物类型复杂多样,农业经营以小农经济为主,规模小、耕地细碎化。因此,区域化、作物专用化是我国复合(混)肥料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根据我国不同类型大田作物的区域分布特点,系统研究区域作物需肥规律、气候特性、土壤特点、施肥技术等因素,开展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根据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平衡原理,研究建立了“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制定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农艺配方的原理与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作物氮磷钾施肥总量以及基肥和追肥比例,从而获得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基肥、追肥中氮磷钾配比,也即复合(混)肥料配方。通过施肥模型确定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配比,使作物产量、作物吸收养分量、作物带出农田养分量、肥料养分损失率、养分环境输入量、土壤养分状况、气候生态等因素对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影响过程定量化。根据区域作物施肥量来确定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生产的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可同时实现氮磷钾三元素的精确投入。(2)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小麦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获得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0:0.31,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65:0.51。不同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春小麦区1:0.42:0.15、1:0.60:0.21;黄淮海冬小麦区1:0.45:0.40、1:0.79:0.70;黄土高原冬小麦区1:0.50:0.09、1:0.77:0.14;西北春小麦区1:0.47:0.47、1:0.80:0.81;新疆冬春麦兼播区1:0.27:0.25、1:0.65:0.59;华东冬小麦区1:0.42:0.38、1:0.61:0.54;中南冬小麦区1:0.24:0.28、1:0.35:0.43;西南冬小麦区1:0.34:0.26、1:0.57:0.43;青藏高原冬春麦兼播区1:0.62:0.70、1:1.04:1.17。(3)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玉米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0:0.30,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93:0.69。不同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春播玉米区1:0.65:0.52、1:1.39:1.11;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区1:0.37:0.18、1:0.62:0.30;北方春播玉米区1:0.45:0.08、1:1.73:0.32;西北灌溉玉米区1:0.39:0.36、1:0.95:0.86;南方丘陵玉米区1:0.27:0.40、1:0.50:0.73;西南玉米区1:0.41:0.29、1:1.22:0.87。(4)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水稻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中氮磷钾比例为1:0.44:0.56,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75:0.96。不同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早熟单季稻区1:0.47:0.18、1:0.94:0.35;华北单季稻区1:0.35:0.28、1:0.61:0.50;长江中下游平原双单季稻区晚稻1:0.29:0.58、1:0.49:0.98,早稻1:0.34:0.37、1:0.57:0.63,单季稻1:0.53:0.95、1:0.92:1.63;江南丘陵平原双单季稻区晚稻1:0.42:0.75、1:0.63:1.12,早稻1:0.44:0.80、1:0.67:1.22,单季稻1:0.51:0.45、1:0.75:0.67;华南双季稻区晚稻1:0.33:0.50、1:0.61:0.92、早稻1:0.39:0.74、1:0.71:1.36;四川盆地单季稻区1:0.58:0.83、1:1.05:1.49;西北单季稻区1:0.53:0.30、1:0.90:0.52;西南高原单季稻区1:0.77:0.97、1:1.32:1.66。(5)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马铃薯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1:0.89,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54:1.59。不同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北方一作区1:0.39:0.56、1:0.53:0.77;中原二作区1:0.39:0.58、1:1.10:1.62;南方二作区1:0.15:1.04、1:0.26:1.85;西南混合区1:0.47:1.55、1:0.79:2.60。(6)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油菜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73:0.70,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1.16:1.11。不同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春油菜区1:0.70:0.55、1:0.80:0.63;长江下游冬油菜区1:0.50:0.24、1:0.86:0.40;长江中游冬油菜区1:0.60:0.56、1:1.13:1.07;长江上游冬油菜区1:1.00:1.20、1:1.20:2.34。(7)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棉花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7:0.65,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67:1.17。不同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黄河流域棉区1:0.45:0.94、1:0.84:1.76;西北内陆棉区1:0.44:0.44、1:0.74:0.73;长江流域棉区1:0.24:0.65、1:0.45:1.20。(8)根据农田士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花生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全国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35:0.85,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8:1.10。不同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东北花生区1:0.22:0.69、1:0.35:1.11;黄河流域花生区1:0.59:0.86、1:0.76:1.10;长江流域花生区1:0.31:0.90、1:0.48:1.40;东南沿海花生区1:0.35:1.07、1:0.78:2.41。(9)根据农田土壤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区域大豆农田氮、磷、钾肥推荐施用量,从而可获得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氮磷钾比例(N:P2O5:K2O),确定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我国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3:0.52,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为1:0.43:0.52。不同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一次性施肥配方和基肥配方氮磷钾比例分别为:北方春大豆区1:0.43:0.33、1:0.43:0.33;黄河流域夏大豆区1:0.6:0.72、1:0.73:0.87;长江流域夏大豆区1:0.48:0.79、1:0.48:0.79;南方多熟制大豆区1:0.60:1.07、1:0.60:1.07。
宋雯雯[3](2016)在《中国大豆品种生育期组的精细划分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豆属于光温敏感型作物,单一品种适应区域狭窄,跨区引种常导致成熟期过早或过晚,引起产量降低或生产风险。为明确不同地区大豆品种的适宜种植区域,本研究采用国际通用的大豆生育期组划分体系,借助全国大豆产业技术体系试验技术平台,于2011至2015年在全国36个试验点开展大豆生育期组精细划分工作。并根据鉴定结果分析了各生育期组大豆品种的产量和品质分布规律。具体结果如下:(1)根据北美大豆生育期组代表品种在全国不同试验点的表现,明确了不同生态区域自然光照条件下可鉴定大豆生育期组的范围,筛选出黑河、扎兰屯、绥化、长春、北京、徐州、南充、武汉8个试验点作为我国不同大豆产区的代表性鉴定点。2014-2015年,用新引入的北美大豆生育期组标准品种(生育期组精确至0.1)在这8个试验点分别进行春播试验。根据不同试验点大豆生育日数(VE-R7)与生育期组之间的相关关系,分别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对原有的生育期尚未精确至0.1的代表品种进行生育期组精细划分,并沿用此法在北方春大豆组19个试验点、黄淮海夏大豆区9个试验点及南方多作大豆区8个试验点对全国共840个大豆主要栽培品种进行了生育期组精细划分。(2)在全国784个地点大豆生产田调查取样,结合品种生育期组信息,利用GIS中Kriging插值的方法对生育期组的分布区域进行可视化分析,完成了基于生育期组的大豆生态区划。在各生育期组中,MGIII和MGIV品种在我国分布区域最广。与美国不同生育期组大豆品种区域分布对比发现,在42°N以北地区,两国大豆生育期组分布情况一致,而在42°N以南地区,因种植制度不同,差异较大。(3)在我国大豆主要产区的17个试验点选取各地适宜生育期组品种及比其早1组和2组的品种进行分期播种试验,明确了各地晚播不同时间段条件下能够安全成熟的品种生育期组范围,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各地救灾补种品种生育期组搭配方案。研究结果可为各地救灾补种工作及建立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库提供参考。(4)通过分析各生育期组大豆品种的产量及相关的农艺性状可知,各生育期组大豆品种单产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其中,MGII大豆品种的单产居第一位,其次为MG0和MGI品种,MGV-IX品种的单产水平最低。MGII和MGV-IX品种的产量变异系数较高,组内产量差异大。比较不同生育期组大豆品种的农艺性状发现,MG000-II的早熟品种株高明显高于MGIII以后的品种。MGV-IX品种的单株荚数最多,MG0品种最少;MGIII和MGIV品种的平均百粒重最高。多元逐步回归结果表明,影响MG0和MGV-IX品种产量的主要因素为种植密度,影响MGI品种产量的主要因素为百粒重,而对MGII-IV品种来说,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为单株粒数。(5)对2010-2013年从全国大豆主产区收集到的763份大豆样品进行化学品质检测,分析不同生育期组大豆品种主要品质性状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我国大豆粗蛋白含量以MGV-IX品种最高,脂肪含量以MGII品种最高。分析大豆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表明,大豆粗蛋白、水溶性蛋白及蛋脂总和与≥15oC积温、日平均温度呈显着正相关关系,与累计日照时数和昼夜温差呈负相关关系;粗脂肪则呈现出相反的关系。进一步研究表明,大豆粗脂肪含量与日平均温度呈一元二次回归关系,当日平均温度低于19.7oC时,大豆粗脂肪含量与日平均温度呈正相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昼夜温差是影响大豆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及蛋脂总和的最直接的气象因子。根据不同产区的分析结果,明确了各区域大豆品质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各区改善大豆品质的农艺措施。
李照君[4](2020)在《大豆光合特性与产量结构相关性及其生理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豆(Glycine max L.Merrill)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和人类最主要的植物蛋白源,高光合效率是大豆获得高产的重要因素。本试验选用近年来山东省选育的4个生育期差异小、品种特性突出的主推大豆品种临豆9号(LD9)、潍豆9号(WD9)、菏豆12号(HD12)和齐黄34(QH34)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生育时期大豆一、二、三冠层光合特性变化规律,探究光合特性与产量相关性,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明确了品种间主要农艺性状差异及其与产量的相关性大豆干物质积累呈“S”型曲线,峰值出现在R4-R6时期,高产品种QH34在生育后期仍保持较高的干物质积累水平,干物质积累与产量呈正相关关系,R6-R8时期积累的生物量对最终大豆籽粒产量形成影响最大。在R2、R4时期保持较大的叶面积,延缓叶片衰老,是提高生育后期干物质积累和实现高产的生理基础。百粒重、生物产量和收获指数是高产大豆选育的重要指标。2、明确了品种间不同冠层光合特性和衰老酶变化动态,及光合特性与产量的相关性LD9和WD9的Pn、Gs、Tr峰值出现在R2时期,HD12和QH34的Pn、Gs、Tr峰值延至R4时期且在R2至R6时期保持较高值,提高大豆结荚期、鼓粒期的Pn、Gs,协同延缓衰老期SPAD值的下降,是大豆产量提高的光合生理基础。第一、第二冠层的Pn、Gs、Tr高于第三冠层,具有突出的光合优势,是衡量大豆产量状况的最优叶位。大豆SOD、CAT和POD酶活性随生育期进程呈单峰变化,一、二冠层SOD、CAT酶活性高于第三冠层。QH34较高的SOD、CAT和POD酶活性是其高产的生理基础。3、明确了品种间不同冠层叶绿素荧光特性及其与产量的相关性ΦPSⅡ和qP峰值出现在R4至R6时期,在不同生育时期均与产量呈正相关,是大豆产量预测评价的重要内参。第一、二冠层叶片Fv/Fm、ФPSII和qP高于第三冠层,具有更高的潜在光合能力,是评价大豆荧光特性的理想叶位组合。QH34和HD12的一、二冠层ΦPSⅡ和qP高于第三冠层,与Pn在三个冠层间的变化规律一致,是对光合作用的内在响应。4、明确了品种间光合日变化规律及其与产量的相关性光合速率日变化不遵循固有模式,最高峰值出现在10:00,高产品种QH34在R6-R7时期光合速率日均值均显着高于其他品种。R4-R6时期,Pn日均值、ΦPSⅡ日均值与产量呈显着正相关,Ci日均值与产量呈显着负相关;R6-R7时期,Gs日均值与产量呈显着正相关。生育中后期Pn、Gs、ΦPSⅡ的日变化值,是高产、高光效品种鉴定评价的重要指标。
蒋慕东[5](2006)在《二十世纪中国大豆改良、生产与利用研究》文中指出大豆是最典型、最具影响力的原产于中国的作物,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蛋白质、植物油脂来源之一,孙中山先生说:“以大豆代肉类是中国人所发明。”大豆对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和发展壮大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大豆是用地养地相结合的最佳农作物,大豆根瘤菌的固氮作用,是中国传统农业中氮肥最重要的来源。我们祖先发明了豆腐、豆芽、酱、酱油、豆豉、豆腐乳等很多大豆制品,还发现大豆的药用和饲用价值。民国时期人们又发现大豆为三百五十余种工业品之原料;近年来,科学家不断发现大豆新的用途,大豆油替代柴油,既有利于国家能源安全又有利于环境保护;大豆蛋白纤维服装穿着舒适又保健还可降解;大豆肽、大豆异黄胴、大豆皂甙等新型生物制品在医药保健领域应用前景广泛。随着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人们会发现大豆越来越多新用途。 二十世纪的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发展最快、水平最高的一百年,特别是二十世纪后五十年,中国大豆单产增长了两倍,远超过传统农业自春秋战国到清末两千多年单产增长总体水平,这是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的一段跨跃式发展时期。 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变化,科研体制化、制度化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推动作用。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有一个本质区别就是支撑体系的不同。传统农业是以经验为支撑的,农业技术研究都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的,选择的效率低、周期长,精确度和可靠性都不高。尽管有部分知识分子研究农业技术并撰写农书以传播先进技术,总体而言,其技术研究是个体化的,受研究者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研究水平的高低影响很大,局限性非常明显。农业技术传播口传身授,速度慢、范围小,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发挥作用更慢。而现代农业以科学实验为基础,以体制化、制度化的科研为支撑,有专门的科研、教育、推广机构和人员,并有相应的经费支持,研发、教育、推广三位一体,迅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史无前例地提高了大豆生产与利用水平,与以往传统农业时期的大豆技术进步不可同日而语。现代科技是二十世纪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取得长足进步的最重要推动力量。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近年来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也面临严峻的挑战。中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现在位居世界第四,中国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出口国,
汪宝卿,张礼凤,慈敦伟,李伟,徐冉[6](2010)在《黄淮海地区夏大豆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及灰色关联度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应用相关性和灰色关联度方法分析了黄淮海地区79份夏大豆的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无限生长型大豆中,产量与有效分枝数、单株粒数呈极显着正相关;与产量关联度较高的农艺性状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有效分枝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单株荚数和生育期。在亚有限生长型大豆中,产量与单株粒重呈极显着正相关,与茎粗呈显着正相关;与产量关联度较高的农艺性状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单株粒重、单株粒数、每荚粒数、单株荚数和茎粗。在有限生长型品种中,产量与生育期、茎粗间呈极显着正相关,与单株粒重、百粒重间呈显着正相关;与产量关联度较高的农艺性状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生育期、茎粗、单株粒重、有效分枝数和底荚高度。以亚有限和有限生长型为主的黄淮海地区夏大豆在进行单株选择时,应根据其不同的结荚习性而有所侧重。
吴存祥,李继存,沙爱华,曾海燕,孙石,杨光明,周新安,常汝镇,年海,韩天富[7](2012)在《国家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对照品种的生育期组归属》文中研究指明以38个分属MG000MGVIII的北美大豆生育期组标准品种的生育期表现为参考,通过多点对比试验,对来自16个试验组的国家大豆品种区域试验19个对照品种进行生育期组鉴定与划分。所有品种均在北京、武汉两地春播,并选用部分代表性品种在18个国家大豆品种区域试验点进行补充试验。结果表明,国家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对照品种的生育期组介于MG0MGVI之间。不同区域的对照品种可归属相同的生育期组。北方春大豆区晚熟组、西北春大豆区、黄淮海夏大豆区及西南山区春大豆区的对照品种均属MGIII;长江流域春大豆区、热带亚热带夏大豆区对照品种属MGV或MGVI。热带亚热带春大豆区2个对照品种福豆301和泉豆7号所在生育期组差异较大,分别归属MGII和MGIV。根据生育期组并考虑其他因素,建议将黄淮海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组由目前3个组以黄河为界划分为2个组,并对南方部分试验组进行调整。北方春大豆晚熟组和西北春大豆区对照品种尽管生育期组相当,但因品种抗旱性要求不同,建议分别设置区域试验。
杨如萍[8](2012)在《中国不同地区大豆单产及品质性状的比较》文中认为分别于2010和2011年对全国18个和20个省(区)130和141个大豆科技示范县进行抽样调查,收集当地大豆生产田的产量和产量相关性状数据。在此基础上,按大豆栽培区划进行分区统计,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判断不同地区影响产量的关键因素。同时将2010年收集到的部分样品通过近红外光谱仪进行蛋白质及脂肪含量测定。结果表明:2010和2011年,东北地区播种期集中在5月中旬,西北地区在5月中上旬,黄淮海地区在6月中旬,南方地区夏大豆则在5月下旬(2011年)和6月中旬(2010年)。黄淮海地区播期的极差在各地区中均最小,东北和西北地区居中,南方地区最大。2010年,东北地区大豆平均种植密度在各地区中居首,其次为西北、黄淮海,南方地区最低。从变异幅度来看,西北>东北>南方>黄淮海地区。2011年各地区大豆平均种植密度仍以东北最高,黄淮海、西北次之,南方最低。从变异幅度来看,南方>西北>东北>黄淮海。2010和2011年,西北地区示范县大豆单产在各地区中居第一,其次为东北、黄淮海,南方最低。两年的变异系数排序有所不同,2010年为西北>南方>东北>黄淮海,2011年为南方>西北>黄淮海>东北。根据各地区2010和2011年调研所涉及大豆品种的频次分布发现,大豆品种有着较强的区域性,较少出现同一品种在不同大区分布的情况。农家品种在抽样所涉及的品种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东北、西北及黄淮海地区的农家品种出现频率占到相应地区品种统计总频次的1.20%、4.45%及3.27%,南方地区的比例相对较大,达到21.61%。2010和2011年,东北地区大豆株高均居各地区之首,之后为西北和黄淮海地区,南方最低。单株荚数与单株粒数有着极强的线性关系,二者相关系数在两年分别达到0.852**(2010年)和0.909**(2011年)。大豆单株荚数与单株粒数的地区间高低排序非常相似,2010年均为南方>西北>黄淮海>东北地区,2011年均为西北>南方>黄淮海>东北地区。黄淮海地区大豆的平均百粒重均为各地区最高,西北次之,东北及南方地区较低。东北地区大豆相关性状的标准化回归系数大小顺序为:单株粒数>单位面积株数>百粒重。西北地区的顺序为:单位面积株数>单株粒数>株高>百粒重。黄淮海地区的顺序为:单位面积株数>单株粒数>百粒重>单株荚数。南方地区的顺序为:单株粒数>单位面积株数>百粒重。2010年收集到样品的蛋白质平均含量为41.54%,脂肪的平均含量为19.7%,蛋脂总量的平均值为61.27%。脂肪含量的变幅差值(7.06%)小于蛋脂总量(11.98%)与蛋白质含量(17.4%)。蛋白质含量呈正偏态分布,峰值出现在40-42%阶段,大于45%的高蛋白品种样品仅占总样品的11.27%。脂肪含量呈负偏态分布峰值出现在19-20%之间,>22%的样品仅占总样品的1.21%。蛋脂总量峰值出现在60-62%阶段,兼用型优质品种仅占品种总样本的21.56%。各地区蛋白质含量的均值顺序为,南方>黄淮海>西北>东北地区,变异系数的顺序为,西北>南方>黄淮海>东北。东北地区蛋白质含量主要集中在38-42%阶段内,峰值出现在38-39%阶段。西北地区主要峰值分布在40-42%之内,次峰值出现在48-49%之间。黄淮海地区较为集中。南方地区主要峰值分布在44-45%阶段内。各地区脂肪含量均值顺序为,东北>黄淮海>西北>南方地区,变异系数顺序为,南方>西北>黄淮海>东北地区。东北地区集中在19-21%阶段,峰值分布在19-20%阶段。西北地区主峰值出现在19-20%阶段,次峰值出现在21.5-22.5%阶段。黄淮海地区峰值分布在20-20.5%阶段。南方地区主要分布在17-20%阶段,峰值分布在17.2-18.2%阶段。各地区蛋脂总量均值顺序为,南方>黄淮海>西北>东北地区,变异系数顺序为,西北>南方>黄淮海>东北地区。东北地区的蛋脂总量主要集中在58.5-61.5%阶段,峰值位于59-59.5%阶段。西北地区集中在60-61.5%阶段。黄淮海地区峰值位于62.5-63%阶段。南方地区的蛋脂总量普遍较高,峰值出现在63-64%阶段,高于63%的双高品种占该地区总样本的69.44%
贺礼英[9](2018)在《适于江淮地区菜用大豆品种的筛选及其高效栽培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变,尤其是近年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后,我国大豆(包括菜用大豆)的播种面积将明显增加,到2020年全国大豆种子面积将达到1.4亿亩,这对菜用大豆产业的发展是难得的机遇,但目前江淮地区市场上菜用大豆品种较多、良莠不齐,而且地方性品种不明显,因此筛选适合江淮地区种植的菜用大豆品种并进行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对当地菜用大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本研究从种子表观性状、农艺性状、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等方面对江淮地区广泛栽培的41个菜用大豆品种进行了分析比较,通过播期、密度和施肥等方面探讨适宜当地的高效栽培技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种子表观性状的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群体的种皮色变幅很大,以青色、青黄色和黄绿色居多。种脐色变幅较大,以黄棕色、深棕色和黄褐色居多。百粒重平均为33.59g,变幅为27.79g-42.53g。蛋白质含量平均为40.76%,变幅为37.07%-44.52%。脂肪含量平均为20.25%,变幅为18.52%-22.43%。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平均为61.01%,变幅在57.49%-65.34%之间。(2)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聚类及主成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农艺性状均存在较大变异,结荚高度变异最大,变异系数为31.41%,荚宽的变异最小,变异系数为6.45%。主要农艺性状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生育期与株高、单株荚数、荚长和荚宽呈极显着正相关,株高与荚长呈极显着正相关,单株荚数与单株有效荚数呈极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90,而其他农艺性状间相关性不明显。欧氏距离5.5973处可划分为四大类群材料,各类型的农艺性状差异性明显。前7个主成分因子的累计贡献率为87.028%,可反映主要农艺性状的基本特征。主要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变异性及聚类分析研究表明:蛋白质含量平均为20.16%,变幅为10.57%-34.67%。粗脂肪含量平均为25.39%,变幅为20.38%-31.77%。可溶性糖含量平均为3.99%,变幅为1.20%-11.70%。欧式距离8.1975处可划分为四大类群,各类型的品质性状差异性明显。品种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领鲜9807、领鲜1605和75-3的综合性状表现最为优秀。(3)品种、播期和密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P1(领鲜1605)的综合性状表现良好,株高、百荚鲜重、单株有效荚数、单株荚重、小区产量、粗脂肪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显着高于品种P2(绿洲特早王)和P3(春棚特早),适宜在当地种植,易于获得高产。江淮地区最适播期为4月12日左右,最适种植株行距为30cm×30cm,有利于菜用大豆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4月12日左右播种的菜用大豆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分别比4月2日和4月22日播种期收益高1.58%、0.56%。氮肥处理为15kg/667m2时,单株荚数、单株有效荚数、单株荚重、小区产量、粗脂肪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显着高于CK和其他四个处理,适宜当地氮肥施用量为15kg/667m2,易于提高菜用大豆的经济产量。中微量元素肥料处理为8kg/667m2时,鲜豆百粒重、单株荚数、单株有效荚数、单株荚重、粗脂肪含量显着高于CK和其他2个处理,适宜当地中微量元素肥料施用量为8kg/667m2,有利于促进作物对中微量元素的吸收及施用效率提高。综上所述,LX9807、LX1605和75-3等菜用大豆适合在江淮地区种植,适宜的播期是4月12日左右,在密度(株行距)30cmx30cm,氮肥施用量为15kg/667m2、中微量元素肥料用量为8kg/667m2时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汪宝卿,张礼凤,慈敦伟,李伟,徐冉[10](2010)在《黄淮海地区夏大豆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多元回归和通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应用多元统计方法,分析了黄淮海地区73份夏大豆农艺性状与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影响夏大豆产量的主要农艺性状因品种结荚习性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在亚有限型大豆品种中,每荚粒数、单株荚数、株高和单株粒重对产量的直接作用较大;在有限型大豆品种中,单株粒数、生育期、茎粗和株高对产量的直接作用较大。在品种选育上,对于亚有限大豆品种,应优先选择单株粒重较高的单株,尤其是注重多荚和多粒性状的选择;对于有限型大豆品种,应选择生育期与单株粒重间平衡较好的单株,能充分发挥高产潜力。
二、山东省夏大豆品种适种地区的统计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东省夏大豆品种适种地区的统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状况 |
1.2.1 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 |
1.2.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产业发展 |
1.3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研究进展 |
1.3.1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影响因素 |
1.3.2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
1.3.3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养分元素配伍与效应 |
1.3.4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增效技术研究 |
1.3.5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的增产效果与环境效应 |
1.3.6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农艺配方的工业化实现 |
1.3.7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技术发展趋势 |
1.4 本研究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2.1.1 研究目标 |
2.1.2 研究内容 |
2.2 技术路线 |
2.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2.3.1 研究方法 |
2.3.2 参数获取与数据来源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第三章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
3.1 引言 |
3.2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制定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与方法 |
3.2.1 配方依据 |
3.2.2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施肥模型 |
3.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施肥量模型参数的确定 |
3.3.1 作物带出农田养分量 |
3.3.2 环境养分输入量 |
3.3.3 肥料养分损失率 |
3.3.4 矫正参数的确定 |
3.4 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3.4.1 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原则与方法 |
3.4.2 区域农田作物施肥配方区划的确定 |
3.4.3 区域农田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确定 |
3.5 模型评价 |
3.6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4.1 引言 |
4.2 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4.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4.4.1 区域小麦施肥量确定 |
4.4.2 区域小麦施肥量验证 |
4.4.3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4.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4.5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5.1 引言 |
5.2 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5.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5.4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5.4.1 区域玉米施肥量确定 |
5.4.2 区域玉米施肥量验证 |
5.4.3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5.4.4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5.5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6.1 引言 |
6.2 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6.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6.4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6.4.1 区域水稻施肥量确定 |
6.4.2 区域水稻施肥量验证 |
6.4.3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6.4.4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6.5 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7.1 引言 |
7.2 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7.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7.4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7.4.1 区域马铃薯施肥量确定 |
7.4.2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7.4.3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7.5 小结与讨论 |
第八章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8.1 引言 |
8.2 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8.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8.4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8.4.1 区域油菜施肥量确定 |
8.4.2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8.4.3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8.5 小结与讨论 |
第九章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9.1 引言 |
9.2 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9.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9.4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9.4.1 区域棉花施肥量确定 |
9.4.2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9.4.3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9.5 小结与讨论 |
第十章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0.1 引言 |
10.2 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10.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10.4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0.4.1 区域花生施肥量确定 |
10.4.2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10.4.3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10.5 小结与讨论 |
第十一章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1.1 引言 |
11.2 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 |
11.3 农田养分综合平衡法研制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的原理 |
11.4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1.4.1 区域大豆施肥量确定 |
11.4.2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确定 |
11.4.3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11.5 小结与讨论 |
第十二章 结论与展望 |
12.1 主要结论 |
12.1.1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的原理与方法 |
12.1.2 区域小麦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3 区域玉米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4 区域水稻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5 区域马铃薯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6 区域油菜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7 区域棉花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8 区域花生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1.9 区域大豆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研制 |
1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数据来源 |
附录2 作物统计数据 |
附录3 长期施肥试验基本概况 |
附录4 土壤养分统计分析 |
附录5 小麦、玉米、水稻各地区肥料施用量 |
附录6 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区划图 |
附录7 农业部小麦、玉米、水稻施肥建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中国大豆品种生育期组的精细划分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语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 |
一、大豆生育期与生育期组 |
二、不同国家大豆生育期分组体系的建立和应用 |
三、基于生育期组划分的大豆生态区划研究 |
四、大豆生育期性状与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的关系 |
五、气象因子对大豆品质性状的影响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技术路线 |
三、创新点 |
第二章 中国大豆品种生育期组判别技术体系的建立 |
第一节 大豆生育期组判别标准品种的鉴定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与分析 |
第二节 大豆生育期组标准品种的多点鉴定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与分析 |
第三节 大豆品种生育期组的判别方法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与分析 |
第四节 讨论 |
第五节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大豆主要栽培品种的生育期组归属 |
第一节 不同产区大豆品种生育期组鉴定 |
一、试验材料及试验点 |
二、结果与分析 |
第二节 对国家区域试验对照品种生育期组的精细判定 |
一、试验材料及试验点 |
二、结果与分析 |
第三节 讨论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品种生育期组的中国大豆生态区划 |
第一节 不同大豆品种生育期组分布的GIS分析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与分析 |
第二节 不同生育期组的中国大豆生态区域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与分析 |
二、中美大豆生育期组分布的比较 |
第三节 讨论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生育期组的大豆救灾补种品种搭配方案 |
第一节 北方春作大豆区东北亚区大豆救灾补种品种搭配方案 |
一、试验材料及方法 |
二、结果与分析 |
第二节 北方春作大豆区西北亚区大豆救灾补种品种搭配方案 |
一、试验点及试验材料 |
二、结果与分析 |
第三节 黄淮海夏作大豆区大豆救灾补种品种搭配方案 |
一、试验点及试验材料 |
二、结果与分析 |
第四节 讨论 |
第五节 小结 |
第六章 不同生育期组大豆品种农艺性状分布特征 |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
一、试验材料 |
二、不同生育期组大豆品种的播种期 |
三、取样方法 |
四、数据处理方法 |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 |
一、不同生育期组大豆品种的分布范围及播期类型 |
二、不生育期组大豆品种种植密度特征分析 |
三、不同生育期组大豆品种的产量特征分析 |
四、不同生育期组大豆品种产量性状的相关分析 |
五、不同生育期组大豆品种农艺性状的逐步回归分析 |
第三节 讨论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七章 不同生育期组大豆品种品质性状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
第一节 我国不同生态区大豆品质性状分布特征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与分析 |
第二节 我国不同生育期组地带大豆品质性状分布特征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与分析 |
第三节 大豆品质性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
一、材料与方法 |
二、结果与分析 |
第四节 讨论 |
第五节 小结 |
第八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4)大豆光合特性与产量结构相关性及其生理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符号与中英文对照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大豆不同生育时期光合特性变化规律及其与产量相关性研究进展 |
1.1.1 净光合速率各生育时期变化规律及其与产量相关性 |
1.1.2 气孔导度各生育时期变化规律及其与产量相关性 |
1.1.3 蒸腾速率各生育时期变化规律及其与产量相关性 |
1.1.4 胞间CO_2 浓度各生育时期变化规律及其与产量相关性 |
1.1.5 叶绿素含量各生育时期变化规律及其与产量相关性 |
1.1.6 叶面积各生育时期变化规律及其与产量相关性 |
1.1.7 冠层光合特性及其与产量相关性 |
1.2 大豆不同生育时期叶绿素荧光特性变化规律及其与产量相关性研究进展 |
1.2.1 最大量子产量各生育时期变化规律及其与产量相关性 |
1.2.2 实际量子产量各生育时期变化规律及其与产量相关性 |
1.2.3 光化学淬灭系数各生育时期变化规律及其与产量相关性 |
1.2.4 非光化学淬灭系数各生育时期变化规律及其与产量相关性 |
1.3 大豆的衰老和抗氧化酶研究现状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不同夏大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相关性研究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试验设计 |
2.1.2 测定项目和方法 |
2.1.3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
2.2 不同夏大豆品种干物质积累发展动态 |
2.2.1 干物质积累发展动态 |
2.2.2 干物质积累动态与产量相关性分析 |
2.3 不同夏大豆品种叶面积发展动态 |
2.3.1 叶面积发展动态 |
2.3.2 叶面积发展动态与产量相关性分析 |
2.4 不同夏大豆品种产量构成与产量相关性分析 |
2.4.1 品种间产量构成差异性分析 |
2.4.2 产量结构与产量相关性分析 |
2.5 讨论 |
第三章 不同夏大豆品种冠层光合特性和衰老酶变化及光合特性与产量相关性研究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供试材料 |
3.1.2 测定项目和方法 |
3.1.3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
3.2 不同夏大豆品种冠层光合特性研究 |
3.2.1 不同夏大豆品种冠层净光合速率Pn |
3.2.2 不同夏大豆品种冠层气孔导度Gs |
3.2.3 不同夏大豆品种冠层蒸腾速率Tr |
3.2.4 不同夏大豆品种冠层胞间CO_2 浓度Ci |
3.2.5 不同夏大豆品种冠层叶绿素含量SPAD值 |
3.3 不同夏大豆品种冠层衰老酶相关指标研究 |
3.3.1 不同夏大豆品种间冠层SOD活性 |
3.3.2 不同夏大豆品种间冠层POD活性 |
3.3.3 不同夏大豆品种间冠层CAT活性 |
3.3.4 不同夏大豆品种间冠层MDA含量 |
3.3.5 不同夏大豆品种间冠层H_2O_2 含量 |
3.3.6 不同夏大豆品种间冠层OFR含量 |
3.4 光合特性指标与衰老酶相关性及产量相关性研究 |
3.4.1 衰老酶指标与光合速率相关性分析 |
3.4.2 光合特性指标与产量相关性分析 |
3.5 讨论 |
3.5.1 光合特性指标与产量 |
3.5.2 光合特性指标与衰老酶 |
第四章 不同夏大豆品种冠层叶绿素荧光特性及其与产量相关性研究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供试材料 |
4.1.2 测定项目和方法 |
4.1.3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
4.2 不同夏大豆品种冠层叶绿素荧光特性研究 |
4.2.1 不同夏大豆品种冠层最大量子产量Fv/Fm |
4.2.2 不同夏大豆品种冠层实际量子产量ΦPSⅡ |
4.2.3 不同夏大豆品种冠层光化学淬灭系数qP |
4.2.4 不同夏大豆品种冠层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 |
4.3 叶绿素荧光参数与产量相关性研究 |
4.4 讨论 |
第五章 不同夏大豆品种光合日变化规律与产量相关性研究 |
5.1 材料和方法 |
5.2 品种间不同生育时期光合特性日变化规律研究 |
5.2.1 品种间不同生育时期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 |
5.2.2 品种间不同生育时期气孔导度Gs日变化 |
5.2.3 品种间不同生育时期蒸腾速率Tr日变化 |
5.2.4 品种间不同生育时期胞间CO_2 浓度Ci日变化 |
5.3 品种间不同生育时期叶绿素荧光特性日变化规律研究 |
5.3.1 品种间不同生育时期最大量子产量Fv/Fm日变化 |
5.3.2 品种间不同生育时期实际量子产量ΦPSⅡ日变化 |
5.3.3 品种间不同生育时期光化学淬灭系数qP日变化 |
5.3.4 品种间不同生育时期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日变化 |
5.4 光合日变化与产量相关性研究 |
5.4.1 光合指标与产量相关性分析 |
5.4.2 荧光动力学指标与产量相关性分析 |
5.5 讨论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5)二十世纪中国大豆改良、生产与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原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本研究的方法、重点与结构 |
第四节 本研究的结论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二十世纪中国大豆科学研究 |
第一节 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科技特征 |
一、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 |
二、以科学实验为基础 |
三、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 |
四、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国统区的大豆科研 |
一、基础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
二、大豆的科学育种 |
三、大豆的农事试验 |
四、主要的大豆出版物 |
五、民国大豆科研的动因分析 |
第三节 新中国建立前东北的大豆科研 |
一、历史沿革 |
二、日伪时期大豆科研主要领域和成果 |
三、东北解放区时期大豆科研的恢复 |
四、评说 |
第四节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大豆科研 |
一、吉林省公主岭农业科研继续发展 |
二、黑龙江省大豆科研迅速兴起 |
三、辽宁省的大豆科研成就显着 |
四、南方大豆科研多点发展 |
五、全国大豆增花保荚协作研究 |
六、中外大豆科学交流 |
第五节 改革开放以后的大豆科研 |
一、南方大豆科研的崛起 |
二、东北大豆科研继续稳步发展 |
三、野生大豆研究 |
四、雄性不育系研究和利用 |
五、大豆种质资源的研究 |
六、大豆区划的进一步调整和细化 |
七、大豆基因组学研究 |
八、大豆育种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
九、中外大豆科研交流步入常态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二十世纪中国的大豆生产 |
第一节 大豆的单产和总产变化 |
一、单产变化 |
二、总产变化 |
三、重点种植区域变化 |
第二节 品种演变 |
一、农家种时期(1900-1923) |
二、科学育种兴起时期(1924-1949) |
三、科学育种渐居主导地位时期(1950-2000) |
第三节 种植制度演变 |
一、清末大豆种植制度 |
二、民国大豆种植制度 |
三、新中国大豆种植制度 |
第四节 耕作制度演变 |
一、清末大豆耕作制度 |
二、民国大豆耕作制度 |
三、新中国大豆耕作种植制度 |
第五节 大豆施肥演变 |
一、清末大豆施肥 |
二、民国大豆施肥 |
三、新中国大豆施肥 |
第六节 病虫草害防治 |
一、清末大豆病虫草害防治 |
二、民国大豆病虫草害防治 |
三、新中国大豆病虫草害防治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二十世纪中国大豆的加工和利用 |
第一节 中国大豆加工和利用的历史过程 |
一、民国以前的大豆加工和利用 |
二、民国时期大豆加工和利用 |
三、新中国时期大豆加工和利用 |
第二节 传统大豆食品加工工艺及其演进 |
一、发酵类豆制品 |
二、非发酵类豆制品 |
三、蛋白类豆制品 |
四、豆乳粉 |
第三节 大豆油脂加工 |
一、清末、民国时期的大豆油脂加工 |
二、新中国的大豆油脂加工 |
第四节 大豆蛋白纤维及其生产工艺 |
一、蛋白纤维发展概况 |
二、大豆蛋白纤维性能及其织物特点 |
三、大豆蛋白纤维生产工艺 |
第五节 大豆新兴生物制品 |
一、大豆卵磷酯 |
二、大豆低聚糖 |
三、大豆异黄酮 |
四、大豆皂甙 |
五、大豆多肽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未来中国大豆发展对策研究 |
第一节 二十世纪中国大豆对外贸易兴衰的历史过程 |
一、清末中国大豆一枝独秀 |
二、民国时期中国大豆先盛后衰 |
三、新中国大豆对外贸易形势彻底逆转 |
第二节 中国大豆生产贸易兴衰的原因分析 |
一、积极因素 |
二、消极因素 |
第三节 中国大豆生产和对外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四节 未来中国大豆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 |
一、中国大豆发展战略背景分析 |
二、未来中国大豆发展战略指导思想 |
三、未来中国大豆发展战略目标 |
第五节 未来中国大豆发展对策建议 |
一、中国绝不放弃自己的大豆生产 |
二、坚定不移“主要立足国内解决大豆供给问题” |
三、突出抓好大豆科学研究和技术进步 |
四、加大大豆生产和出口的支持力度 |
五、提高大豆产销的组织化程度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民国实业部关于全国农事实验场调查的各项统计(1936年) |
二、东北解放区大豆试验田间调查及室内考种标准 |
三、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大豆“超级种培育”项目建议摘要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7)国家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对照品种的生育期组归属(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 |
1.2 试验材料 |
1.3 种植方法 |
1.4 记载项目及标准 |
1.5 生育期组归属标准 |
1.6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北美大豆生育期组标准品种的生育日数表现 |
2.2 国家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对照品种的生育期表现 |
2.3 国家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对照品种的生育期组划分 |
3 讨论 |
3.1 生育期组与熟期组、成熟期组的概念辨析 |
3.2 国家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对照品种的生育期组归属 |
3.3 国家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分组方案的调整 |
3.4 大豆品种生育期组鉴定地点的选择 |
3.5 大豆生育期组系统在大豆育种和生产中的的应用 |
4 结论 |
(8)中国不同地区大豆单产及品质性状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大豆及其产业在中国的发展概况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2 数据采集 |
2.3 品质分析 |
2.4 数据分析 |
3.结果与分析 |
3.1 各地区大豆的播种期 |
3.2 各地区大豆的种植密度比较 |
3.3 各地区的大豆产量水平比较 |
3.4 各地区大豆主栽品种统计 |
3.5 各地区大豆产量相关性状分析 |
3.6 各地区大豆相关性状的逐步回归分析 |
3.7 大豆品质的总体状况分析 |
3.8 各地区大豆品质状况分析 |
3.9 高蛋白和高油的品种情况 |
4.讨论 |
5.结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校内导师简介 |
校外导师简介 |
附录 1 2010 年各地区农艺性状分析所涉及品种 |
附录 2 2011 年各地区农艺性状分析所涉及品种 |
附录 3 2010 年各地区品质所涉及品种 |
(9)适于江淮地区菜用大豆品种的筛选及其高效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大豆的起源类型及分布 |
1.1.2 菜用大豆的营养价值及作用 |
1.1.3 我国菜用大豆的发展现状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菜用大豆的品种选育研究 |
1.2.2 菜用大豆品种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 |
1.2.3 菜用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
1.2.4 菜用大豆品质性状的研究 |
1.2.5 菜用大豆的市场需求与消费研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菜用大豆种子表观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2.2.2 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2.3 讨论 |
2.3.1 菜用大豆品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
2.3.2 提高“双高”菜用大豆育种的亲本选配 |
2.4 本章小结 |
2.4.1 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2.4.2 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三章 菜用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聚类及主成分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测定项目 |
3.1.3 数据统计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农艺性状的变异分析 |
3.2.2 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3.2.3 农艺性状的聚类分析 |
3.2.4 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
3.3 讨论 |
3.3.1 选择农艺性状变异系数较高的品种 |
3.3.2 选配亲本组合时应在不同的类群 |
3.3.3 集中考察综合性状因子来提高育种效率 |
3.3.4 充分利用性状间的相关性提高选择效率 |
3.4 本章小结 |
3.4.1 农艺性状的变异性分析 |
3.4.2 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3.4.3 农艺性状的聚类分析 |
3.4.4 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
第四章 菜用大豆主要品质性状的比较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测定项目 |
4.1.3 数据统计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4.2.2 品质性状的变异性分析 |
4.2.3 品质性状的聚类分析 |
4.2.4 菜用大豆的综合评价分析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4.4.1 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4.4.2 品质性状的变异性分析 |
4.4.3 品质性状的聚类分析 |
4.4.4 菜用大豆的综合评价分析 |
第五章 品种、播期和密度对菜用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设计 |
5.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5.1.4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品种、播期和密度对菜用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
5.2.2 品种、播期和密度对菜用大豆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
5.2.3 品种、播期和密度对菜用大豆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 |
5.3 讨论 |
5.3.1 不同菜用大豆品种的筛选 |
5.3.2 菜用大豆不同播期的效益分析 |
5.3.3 菜用大豆不同密度的效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5.4.1 品种、播期和密度对菜用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
5.4.2 品种、播期和密度对菜用大豆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
5.4.3 品种、播期和密度对菜用大豆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 |
第六章 不同氮肥和中微量元素肥料处理对菜用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试验设计 |
6.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6.1.4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不同氮肥处理对菜用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6.2.2 不同中微量元素肥料处理对菜用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6.3 讨论 |
6.3.1 不同氮肥处理对菜用大豆品种产量及品质的效应 |
6.3.2 不同中微量元素肥料处理对菜用大豆产量及品质的效应 |
6.4 本章小结 |
6.4.1 不同氮肥处理对菜用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6.4.2 不同中微量元素肥料处理对菜用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第七章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1.1 菜用大豆种子表观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7.1.2 菜用大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的综合比较分析 |
7.1.3 菜用大豆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分析 |
7.2 应用价值或前景分析 |
7.3 进一步研究建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黄淮海地区夏大豆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多元回归和通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回归分析 |
2.2 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简单相关和偏相关分析 |
2.3 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通径分析 |
3 讨论 |
四、山东省夏大豆品种适种地区的统计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山东省夏大豆品种适种地区的统计分析[J]. 李永孝,王寿元,董人纶. 大豆科学, 1983(04)
- [2]区域作物专用复合(混)肥料配方制定方法与应用[D]. 车升国. 中国农业大学, 2015(09)
- [3]中国大豆品种生育期组的精细划分与应用[D]. 宋雯雯.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6(01)
- [4]大豆光合特性与产量结构相关性及其生理基础研究[D]. 李照君.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5]二十世纪中国大豆改良、生产与利用研究[D]. 蒋慕东. 南京农业大学, 2006(02)
- [6]黄淮海地区夏大豆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及灰色关联度分析[J]. 汪宝卿,张礼凤,慈敦伟,李伟,徐冉. 山东农业科学, 2010(03)
- [7]国家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对照品种的生育期组归属[J]. 吴存祥,李继存,沙爱华,曾海燕,孙石,杨光明,周新安,常汝镇,年海,韩天富. 作物学报, 2012(11)
- [8]中国不同地区大豆单产及品质性状的比较[D]. 杨如萍. 甘肃农业大学, 2012(01)
- [9]适于江淮地区菜用大豆品种的筛选及其高效栽培技术研究[D]. 贺礼英. 安徽科技学院, 2018(06)
- [10]黄淮海地区夏大豆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多元回归和通径分析[J]. 汪宝卿,张礼凤,慈敦伟,李伟,徐冉. 大豆科学, 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