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数学一体化”——改革思路与先导

“工程数学一体化”——改革思路与先导

一、“工科数学一体化”——改革的思路与试点(论文文献综述)

浙江工学院数学教研室课题组[1](1992)在《“工科数学一体化”——改革的思路与试点》文中研究指明 当前的改革开放大潮向我们提出了一个迫切的问题:怎样使我们工科院校的数学教育跟上时代的步伐? 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们深感原有的工科数学教学体系远远跟不上当代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也不适应当前人才市场对毕业生数学能力的要求,不少问题亟待加以改革。但是,数学是一门古老而严谨的学科,建国以来的多次改革都难以使它的面貌有大的改观,这也使我们不能不慎之又慎:现在的改革应

李远东,陈朝舜,罗宝成[2](1996)在《国内外工科数学教学改革动态》文中研究表明对美国、前苏联、日本及我国工科数学教学改革动态作了较详细的综述。

李岚[3](2007)在《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分析国内外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研究历史与现状,阐明21世纪高等数学课程地位、作用和价值,及与21世纪相适应的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意义、方向与方法.并结合个人教学实践分析、总结了具有代表性的高等数学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实践教学、计算机技术应用等方面改革成果与经验.最后对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继续深入和目前存在问题提出一些观点.

严尚安,赵静,但琦,付诗禄[4](2001)在《工科数学系列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文中研究表明根据国家高等学校工科数学指导委员会关于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总结近几年来后勤工程学院课程一体化改革的思路模式、作法体会、实践效果。

江安凤[5](2006)在《改革开放后理工科院校教学改革的回顾与思考》文中指出21世纪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社会政治、经济与科技的迅速发展对新世纪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高等教育改革步伐不断加快。高校教学改革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上个世纪70年代末以来,在恢复高校教学工作基础上,一直不断地进行改革与实践。至今为止,高校教学改革已从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目标等宏观层面的改革转向以转变观念为先导,以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为核心,涉及到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管理等多方面的综合配套改革,并进一步向纵深层次发展。 本论文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第二部分是从历史教学角度出发,以理工科院校发展为主线,回顾了改革开放后理工科院校教学改革的三个阶段:恢复与探索阶段;全面展开阶段;不断深入与创新阶段。第三部分以武汉大学、东北大学两所大学教学改革实践,以及数学、物理、化学三门基础学科的教学改革实践为例进一步阐述了三个阶段的教学改革历程。第四部分在回顾三个阶段教学改革实践基础上,分析了理工科院校教学改革取得的成绩,并着重分析了当前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基于以上分析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改革的思路及趋势。

吴婧姗[6](2014)在《基于集成的工程教育模式研究》文中指出我们生活在变化显着、日益全球化的时代:知识呈爆炸式增长,信息和技术迅速更迭,驱使工程活动的范畴被重新定义,工程人才的职能不断演化、持续拓展。然而传统的工程教育模式脱离工程活动的发展轨迹、甚至愈演愈烈,在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中表现为过度的理论化、专门化和陈旧化,导致培养的工程学生在数量和质量上前景堪忧,更难以为社会输送具有扎实工程基础、深厚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素质的工程拔尖人才。在此背景下掀起了一股新旧交替、范式转移的革命风暴,工程教育模式改革的实践与研究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本文并不志在开辟又一个创新模式,而是旨在研究这些模式所蕴含的集成规律、要素框架和内在逻辑,取其为“基于集成的工程教育模式”之说,以期为工程教育改革提供系统指引。本文的研究问题是:如何系统构建并长效运行以集成为特征的工程教育模式,从而适应现代工程对人才的复合性需求。由此展开涉及到3个环环相扣的子议题,具体而言:(1)要素识别——工程教育模式的构成要素及其重要程度如何?(2)模式构建——应该集成哪些要素以及怎样集成这些要素?(3)模式运行——针对我国实际,需要为集成模式提供哪些政策保障?基于上述问题,本研究在充分论述教育模式的概念及模式构建理论的基础上,以集成观和系统论的思想为指导,通过较为充分的文献综述、案例分析,结合问卷调查、现场访谈等方法和因子分析、契合度比较等手段,开展了一系列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主要结论如下:首先,工程教育模式是一个多级层次、多重范畴的概念;不论是风靡全球的PBL、CDIO或是其他优秀的教改实践,这些工程教育模式都剑指一个共同的问题——“去工程化”,呈现出一个共同的特征—“集成”。本研究通过梳理不同视角下的模式学说,澄清了教育模式的要义但不受困于具体定义。根据系统的观点,界定模式内涵所指的三个层次——理念层、体制层、操作层,以及模式运行的三重范畴——教育及其环境全系统、教育系统、教学系统。研究还从近几年备受瞩目的工程教育创新案例中选取了来自美、俄、英、澳等四国的优秀实践。这些院校改革时间有先有后、变革程度有渐进兼容有彻底推翻重来,它们从不同的路径指着同一个方向:通过整合课程体系、综合教学资源与手段,使得工程教育重新回归“工程”,集成工程的实践性、综合性和创造性。其次,基于集成的工程教育模式由人才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支撑条件等四大模块搭建,由9个公因子及其42个要素组成。本研究首先综述有关文献,识别并剖析了教育模式的四大模块、从中汲取出47个基本要素。然后通过案例研究和同行研讨,调整部分要素及其内涵。在此基础上,面向工程大四学生和毕业人士(3年内)发放问卷。接着对433份数据进行处理,经信度检验和因子分析,从42个要素中提炼出9个公因子并赋予涵义,由此修正集成模式的要素框架并构建结构模型。再次,各要素的重要程度与其在实际教育中的受重视程度有显着差异。本研究根据调查结果,比较各要素在重要程度与实际受重视程度评分的差距,为集成模式构建的资源倾斜之处提供理据。总体而言,课程体系契合度较好,但教学方法和支撑条件落差较大,尤其是与非STEM、工程实践与应用、跨学科和创新有关的要素在契合度比较上问题明显。最后,构建基于集成的工程教育模式,其整体架构包括:二维平衡的综合化目标体系、横纵贯通的一体化课程体系、教学适配的多元化方法体系以及集成创新的协同化条件体系;本文还进一步深入挖掘集成的内在机理——理论与实践、分析与综合、传统与现代的平衡关系。同时强调,所谓集成模式不是要素的简单拼凑,而是要素之间的有机整合。文章最后结合我国实际,就集成模式的运行提出了对策建议。本文的贡献主要在于:其一,基于系统论、集成观和大E工程理念,提出“基于集成的工程教育模式”,此乃新视角;其二,基于文献、案例与实证研究,识别并剖析模式的要素内涵与结构框架,从而构建“基于集成的工程教育模式”,此乃新内容;其三,深入研讨工程教育“回归工程”的要义,挖掘基于集成的工程教育模式构建的内在动力机制,此乃新思路。本文的研究对工程教育系统构建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对我国工程教育改革实践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聂君祥[7](2009)在《工科数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文中指出工科数学(高等数学与工程数学)是工科院校本科生的必修基础课。本文论述了工科数学教育在工科大学教育中的作用、地位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吴大贤,赵尊禹,姜元岱[8](1995)在《论高等工程专科教育的数学课程改革》文中研究指明从高等工程专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出发,结合教学实践,从基础理论的处理,应用技能的培养、教学内容的组合优化等方面阐述了对高等工程专科专业教学改革中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些认识和设想.

安蕾[9](2015)在《区城城乡一体化的空间模式及其绩效评价研究 ——以西北典型城镇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调整城乡关系,逐步消除城乡差距,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我国当前乃至今后长期发展的重大课题。城乡空间作为其重要载体,在社会经济急速发展中凸显出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土地利用及资源配置低效、生态安全局部失衡等空间问题表明,如何实现高效协调持续的城乡一体化空间发展已成为区域空间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而区域城乡一体化空间模式及其绩效评价又成为了当前城乡一体化与区域空间研究交叉中的薄弱点和空白点。区域城乡空间模式演进与区域城乡空间关系的发展变化存在着内在联系,空间模式及其状态特征也综合的反映了空间整体运行,并对区域空间构成的具体城乡及其均衡协调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如何实现区域城乡空间绩效的测度,实现不同区域城乡空间模式之间的空间绩效类比,进而对既有区域城乡一体化空间模式实施反馈,寻求优化。将对深入认识不同区域城乡空间变化特征、空间发展绩效及其之间关系等问题有着重要意义,也将为科学指导区域城乡空间一体化协调发展及空间规划实践优化提供新的途径和借鉴。研究以城乡关系为源起,立足城乡规划学空间视角,探寻城乡关系处于城乡一体化特征时,城乡空间关系(外在的表现为城乡一体化的空间模式)与城乡空间发展效率(内在的反映为城乡空间绩效)之间有怎样的内在关联,并通过构建空间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模型,对区域城乡一体化空间模式(简称为“空间的形”)发展作用的结果--城乡空间发展绩效(简称为“空间的质”)进行测度,从而评判出不同空间模式下空间绩效的优劣,进而给出空间优化准则建议,对其模式予以调整完善。简言之:基于一个关系:城乡关系;形成一个对象:城乡一体化空间;总结一个模式:区域城乡一体化空间模式;引入一个认识:城乡空间的“形”与“质”;构建一个方法:区域城乡一体化空间绩效评价;给出一个建议:城乡一体化空间优化准则。研究具有3方面意义:首先,系统梳理了城乡一体化及区域空间理论,提出了城乡空间模式、城乡空间绩效等概念,并构建了区域城乡空间系统研究的认知体系,这对于区域城乡空间(模式、绩效等)研究具有基础性的理论指导意义;其次,形成了对陕西关中、宁夏平原、青海海东三个西北典型地区城乡一体化空间形态结构模式及城乡空间发展状况的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西北典型城镇区城乡一体化空间模式的特征性认识,这对于认识和引导西北地区城乡一体化空间发展进程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其三,基于三个典型区域城乡一体化空间模式作用下的空间绩效评价,通过分析反馈,可以给出其区域城乡一体化空间模式的优化建议,为制定完善区域城乡一体化空间规划具有实践意义。研究所采用的基本方法包括文献分析法与实证分析法、系统分析与田野调查法、归纳演绎法与历史比较分析法、数理分析(DEA、GIS)与空间计量分析、量化分析与定性分析等。论文创新性概括为3点:①理论完善创新:探索性构建了关于区域城乡空间系统认知的研究体系。提出区域城乡一体化空间基本组织结构模式是由不同层级城乡空间、多类型空间联系通道、点线面交错、空间引力作用下构建的“自下至上层级式集束状城乡网络与城乡复合圈层空间体”;②学科知识融合创新:融合天文物理学、几何学、地理学和城乡规划学关于空间的认识,首次提出“基于城乡空间引力模型的城乡空间质心漂移说”构想;③方法移植引入创新:引入DEA(数据包络分析)构建针对区域城乡一体化空间的绩效评价模型。

张继远[10](2013)在《成都市城乡教育一体化研究》文中提出成都市从2003年开始探索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全域成都”教育统筹发展理念得以确立。自2009年成都市作为我国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以来,这为深入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提供了一个更高的平台,而如何科学有效地评价城乡教育-体化现状显得至关重要。因为,通过开展评价有助于把握成都市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现状、找出推进过程中的制约因素和薄弱环节,从而提高统筹城乡教育政策的针对性。本文以城乡教育一体化为主线,从阐述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基本理论入手,希望能够全面掌握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脉络。以建立城乡教育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为目的,根据对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内涵、目标的理解和成都市发展的实际,构建起由城乡教育机会一体化、城乡办学条件一体化、城乡教师队伍建设一体化、城乡教育经费一体化和城乡教育质量一体化5个准则层指标和19个指标指标层指标组成的成都市城乡教育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据此,运用层次分析法,根据被访问专家对判断矩阵的两两比较赋值,再经过一致性检验以后,计算出指标体系的权重并进行排序。最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2012年成都市城乡教育一体化现状进行评价,得出成都市城乡教育一体化处在较好阶段的结果。

二、“工科数学一体化”——改革的思路与试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工科数学一体化”——改革的思路与试点(论文提纲范文)

(3)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2 新世纪高等数学的地位、作用与教学改革意义
3 国外数学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3.1 美国数学教育改革计划与实践
    3.2 国际数学教育大会与高等数学教学改革
4 国内高校的数学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4.1 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
    4.2 数学模型、数学实验与高等数学教学改革
    4.3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高等数学教学改革
5 结 论

(4)工科数学系列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教改思路和模式
二、基本作法:
    (一)重新确定教学目标
    (二)重组课程内容
    (三)出版系列教材
    (四)开设数学实验课
    (五)更新教学方法
    (六)加强素质教育
三、实践效果
    (一)教学效果成效显着
    (二)数学素质普遍提高
    (三)促进了课程建设
    (四)提高了教员队伍素质

(5)改革开放后理工科院校教学改革的回顾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本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2 改革开放后理工院校教学改革的发展历程
    2.1 恢复与探索阶段(1978-1993年)
        2.1.1 恢复
        2.1.2 探索与尝试
    2.2 全面发展阶段(1993-1999年)
    2.3 进一步深入与创新阶段(21世纪初期)
3 案例分析
    3.1 学校教学改革案例分析
        3.1.1 以教育理念为切入点的教学改革——武汉大学教学改革实践
        3.1.2 以传统与特色相结合的教学改革——东北大学教学改革实践
    3.2 学科教学改革案例分析
        3.2.1 数学教学改革实践
        3.2.2 大学物理教学改革实践
        3.2.3 工科大学化学教学改革实践
4 理工科院校教学改革的思考
    4.1 成就分析
        4.1.1 对教学改革的认识有了更进一步提高
        4.1.2 教学改革范畴有了全面而深入的认识
        4.1.3 采取了一些积极的改革措施,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
    4.2 问题思考
        4.2.1 新世纪教学改革立项项目出现了低水平重复
        4.2.2 教学改革实践中考虑学生因素的相对缺乏
        4.2.3 跨学科、综合改革开放程度不够
        4.2.4 目前理工科院校的教学改革方向存在一定程度的迷茫
        4.2.5 教学改革力度不够
    4.3 教学改革的新趋势
        4.3.1 教育理论研究进一步提高,以理念作为先导,使教学改革更加理性化
        4.3.2 改革力度进一步加大,注意教育哲学层次的理念更新
        4.3.3 增加跨学科改革的开放程度,破除学科与专业壁垒
        4.3.4 学生将积极参与教学改革过程
        4.3.5 加强教学改革立项的宏观管理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6)基于集成的工程教育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工程活动范畴的重新定义
        1.1.2 工程人才职能的持续拓展
        1.1.3 工程教育供需的缺口与缺位
    1.2 研究议题与意义
        1.2.1 研究议题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论文结构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3.3 论文结构
    1.4 主要创新点
2 理论及相关议题综述
    2.1 教育模式概念及其理论
        2.1.1 模式的界定
        2.1.2 教育模式的类型与要件
        2.1.3 模式建构理论
        2.1.4 评论
    2.2 工程教育系统论
        2.2.1 教育系统及其结构
        2.2.2 教育系统工程
        2.2.3 研究工程教育的系统方式
        2.2.4 评论
    2.3 工程教育集成观
        2.3.1 集成的内涵
        2.3.2 集成创新理论
        2.3.3 工程教育创新的集成思想
        2.3.4 评论
    2.4 本章小结
3 工程教育的要素识别
    3.1 工程教育的目标定位
    3.2 工程教育的课程设置
    3.3 工程教育的方法创新
    3.4 工程教育的条件支撑
    3.5 本章小结
4 国外工程教育模式的案例分析
    4.1 美国欧林工学院的体验式教学模式
        4.1.1 背景简介
        4.1.2 教育愿景
        4.1.3 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
        4.1.4 改革实施与成效
        4.1.5 个案小结
    4.2 俄罗斯斯科尔科沃理工学院的三螺旋模式
        4.2.1 背景简介
        4.2.2 教育愿景
        4.2.3 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
        4.2.4 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
        4.2.5 个案小结
    4.3 英国利物浦大学工学院主动学习模式
        4.3.1 背景简介
        4.3.2 教育愿景
        4.3.3 课程体系及方法
        4.3.4 改革实施与展望
        4.3.5 个案小结
    4.4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化学工程系的PCC模式
        4.4.1 背景简介
        4.4.2 教育愿景
        4.4.3 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
        4.4.4 改革实施及未来展望
        4.4.5 个案小结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集成的工程教育模式实证研究
    5.1 基于集成的工程教育模式概念模型构建
        5.1.1 目标的甄选
        5.1.2 课程的甄选
        5.1.3 方法的甄选
        5.1.4 条件的甄选
        5.1.5 概念模型构建结果
    5.2 问卷设计
        5.2.1 问卷内容
        5.2.2 样本选取
        5.2.3 问卷发放与回收
        5.2.4 数据处理
    5.3 描述性统计
        5.3.1 样本的专业分布
        5.3.2 样本的身份类型
        5.3.3 工程教育模式要素的描述性统计
    5.4 信度检验与因子分析
        5.4.1 信度检验
        5.4.2 因子分析
        5.4.3 概念模型修正
    5.5 现状调查与比较
        5.5.1 样本T检验
        5.5.2 公因子比较分析
    5.6 现场访谈与讨论
        5.6.1 访谈设计
        5.6.2 结果与讨论
    5.7 本章小结
6 基于集成的工程教育模式构建
    6.1 综合化人才目标
        6.1.1 “知”:STEM与非STEM知识
        6.1.2 “会”:知识应用
        6.1.3 “是”:职业素养
        6.1.4 二维平衡的综合化目标体系
    6.2 一体化课程体系
        6.2.1 分析性基础课程
        6.2.2 综合性专业课程
        6.2.3 通识类课程与其他
        6.2.4 横纵贯通的一体化课程体系
    6.3 多元化教学方法
        6.3.1 通用教学方法
        6.3.2 新兴教学方法
        6.3.3 教学适配的多元化方法体系
    6.4 协同化支撑条件
        6.4.1 共享与整合的资源
        6.4.2 创新的组织与文化
        6.4.3 集成创新的协同化条件体系
    6.5 集成模式的整体架构与内在机理
        6.5.1 集成模式的整体架构
        6.5.2 内在机理一:理论与实践的平衡
        6.5.3 内在机理二:分析与综合的平衡
        6.5.4 内在机理三:传统与现代的平衡
    6.6 本章小结
7 基于集成的工程教育模式运行对策
    7.1 促进理念转型,鼓励工程教育实践与研究创新
    7.2 强化师资建设,培育多元化、高质素教师队伍
    7.3 整合学科平台,打造特色专业一体化培养通道
    7.4 集成产学资源,落实面向产业的教学活动开展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8.2 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调查问卷
附录2. 专家访谈提纲
附录3. 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4. 现场访谈记录(摘要)

(7)工科数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科数学教育在工科大学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
2. 工科数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3. 工科数学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4. 结语

(9)区城城乡一体化的空间模式及其绩效评价研究 ——以西北典型城镇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城乡一体化成为国家发展战略核心
        1.1.2 现实背景:中国城乡现实发展与空间问题
        1.1.3 理论背景:城乡一体化空间模式及绩效评价是当前研究的薄弱点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
    1.4 研究内容
    1.5 概念界定
        1.5.1 城乡差别和城乡关系
        1.5.2 城乡一体化
        1.5.3 城乡空间、城乡空间结构与城乡一体化空间模式
        1.5.4 城乡一体化的空间绩效
    1.6 研究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1.7 本章小结
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2.1 城乡一体化研究进展
        2.1.1 经典着述中的城乡一体化
        2.1.2 城乡一体化研究的主要内容
        2.1.3 城乡一体化的实践模式探索
    2.2 城乡空间研究进展
        2.2.1 文献分析
        2.2.2 城乡空间研究内容
        2.2.3 城乡空间研究评析
    2.3 空间绩效评价的研究进展
    2.4 本章小结
3. 城乡一体化与城乡空间的基本理论梳理及总结
    3.1 城乡一体化的基本理论
        3.1.1 早期经济学家与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城乡联系的理论观点
        3.1.2 马恩列斯唯物史观有关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理论观点
        3.1.3 近现代规划、经济、地理学界的理论观点
        3.1.4 城乡一体化理论的系统梳理与总结
    3.2 区域(城乡)空间理论
        3.2.1 区域(城乡)空间认识论
        3.2.2 空间布局与空间组织理论
        3.2.3 空间结构理论
        3.2.4 空间发展观及发展模式论
        3.2.5 区域空间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及阶段划分论
    3.3 本章小结
4. 区域城乡空间系统认知检讨及体系构建
    4.1 古代和近代中国城乡空间历史格局演变回顾
    4.2 建国后城乡关系演变和城乡空间发展过程审视
    4.3 国内城乡空间的发展现状、特征及困境分析
    4.4 区域城乡空间研究的若干转向
        4.4.1 新空间价值观:凸显城乡空间发展的公平、效率、协调、可持续
        4.4.2 思想认识层面:恢复城乡应有对等、互动、协调共生的关系
        4.4.3 理论方法层面:城乡一体论、区域空间论、城乡政策与规划方法的综合
        4.4.4 研究对象层面:国土范围城乡空间(规划管理)层次的划分
        4.4.5 实践操作层面:区域空间研究从“分”到“统”、形质结合的范式
    4.5 现代城乡空间系统的发展演变及其空间结构模式
        4.5.1 区域城乡空间演变过程
        4.5.2 城乡空间系统的基本运行
        4.5.3 区域城乡空间类型
        4.5.4 区域城乡空间属性
        4.5.5 城乡空间结构的形成诱因与影响机制
        4.5.6 城乡空间层级划分设想
        4.5.7 区域城乡空间结构模式
    4.6 本章小结
5. 西北典型城镇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空间模式
    5.1 空间图形数据研究的时点选择
    5.2 空间研究数据的来源构成及使用
        5.2.1 空间图形数据来源构成
        5.2.2 空间属性数据来源构成
        5.2.3 数据处理方式
        5.2.4 数据分析方法
    5.3 关中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空间模式
        5.3.1 关中地区发展现状
        5.3.2 关中地区城乡空间发展变化相关统计数据分析
        5.3.3 关中地区城乡一体化空间发展演化、形态结构及特征分析
    5.4 宁夏平原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空间模式
        5.4.1 宁夏平原地区发展现状
        5.4.2 宁夏平原地区城乡空间发展变化相关统计数据分析
        5.4.3 宁夏平原城乡一体化的空间演化、形态结构及特征分析
    5.5 青海海东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空间模式
        5.5.1 海东地区发展现状
        5.5.2 海东地区城乡空间发展变化相关统计数据分析
        5.5.3 海东地区城乡一体化的空间格局演化、形态结构及特征分析
    5.6 三个典型区域的城乡空间变化及模式比较分析
        5.6.1 三个典型区域空间发展的历史背景类比分析
        5.6.2 三个典型区域空间自然地理条件类比分析
        5.6.3 三个典型区域城乡空间结构形态模式类比分析
        5.6.4 三个典型区域区域空间发展水平类比分析
        5.6.5 三个典型区域城乡发展协调特征类比分析
        5.6.6 三个典型区域发展理念类比分析
    5.7 西北典型城镇区城乡空间发展模式的归纳与提炼
    5.8 本章小结
6. 区域城乡一体化空间绩效综合评价
    6.1 基于城乡空间引力与“质心漂移说”的城乡空间绩效定性分析
        6.1.1 城乡空间引力模型与城乡空间“质心漂移说”构建的缘起
        6.1.2 区域城乡空间引力模型
        6.1.3 城乡空间质心与“质心漂移说”
        6.1.4 基于城乡空间引力与“质心漂移说”的城乡空间绩效分析
    6.2 基于DEA-数据包络分析法的城乡空间绩效定量评价
        6.2.1 城乡空间绩效评价模型指标体系
        6.2.2 基于DEA区域城乡空间绩效评价模型构建
        6.2.3 基于DEA的城乡一体化的空间绩效综合评价
    6.3 本章小结
7. 区域城乡空间的模式优化及其空间发展取向
    7.1 城乡空间优化的目标及准则
    7.2 多维空间类型下的空间优化模式
    7.3 DEA模型评测下的城乡空间优化
    7.4 空间引力与“质心漂移说”评测下城乡空间发展优化取向
    7.5 本章小结
8. 结语
    8.1 创新之处
    8.2 主要结论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索引
博士在读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10)成都市城乡教育一体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对研究综述的简评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课题的研究内容
        1.3.2 课题的研究方法
第2章 城乡教育一体化相关研究
    2.1 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提出
    2.2 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基本理论
        2.2.1 教育公平理论
        2.2.2 科学发展观
        2.2.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
        2.2.4 系统理论
    2.3 城乡教育一体化相关概念梳理
        2.3.1 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内涵
        2.3.2 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特征
        2.3.3 城乡教育一体化与教育公平的关系
第3章 成都市城乡教育一体化历程
    3.1 成都市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历程
        3.1.1 成都市城乡教育一体化的阶段划分
        3.1.2 成都市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发展阶段
    3.2 成都市城乡教育一体化现状
    3.3 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成都模式
第4章 成都市城乡教育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
    4.1 城乡教育一体化评价的重要性
    4.2 城乡教育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4.2.3 评价指标体系的解释
    4.3 城乡教育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4.3.1 指标权重确定的方法
        4.3.2 成都市城乡教育一体化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第5章 成都市城乡教育一体化评价
    5.1 成都市城乡教育一体化模糊综合评价
    5.2 最大隶属度原则的有效性分析
    5.3 成都市城乡教育一体化评价结果分析
        5.3.1 指标权重的分析
        5.3.2 评价结果的分析
第6章 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建议
    6.1 努力营造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有利环境
        6.1.1 增强对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认识
        6.1.2 尊重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规律
    6.2 积极创造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必要条件
        6.2.1 努力实现城乡教育机会一体化
        6.2.2 教师队伍建设向农村倾斜
        6.2.3 教育经费投入向农村倾斜
        6.2.4 加强城乡办学条件一体化
    6.3 发挥科学理论对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导向作用
        6.3.1 在教育领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6.3.2 用系统理论指导城乡教育一体化全过程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四、“工科数学一体化”——改革的思路与试点(论文参考文献)

  • [1]“工科数学一体化”——改革的思路与试点[J]. 浙江工学院数学教研室课题组. 工科数学, 1992(04)
  • [2]国内外工科数学教学改革动态[J]. 李远东,陈朝舜,罗宝成. 渝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01)
  • [3]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研究进展[J]. 李岚. 大学数学, 2007(04)
  • [4]工科数学系列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严尚安,赵静,但琦,付诗禄.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01(04)
  • [5]改革开放后理工科院校教学改革的回顾与思考[D]. 江安凤. 南京理工大学, 2006(02)
  • [6]基于集成的工程教育模式研究[D]. 吴婧姗. 浙江大学, 2014(05)
  • [7]工科数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 聂君祥.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08)
  • [8]论高等工程专科教育的数学课程改革[J]. 吴大贤,赵尊禹,姜元岱. 洛阳大学学报, 1995(04)
  • [9]区城城乡一体化的空间模式及其绩效评价研究 ——以西北典型城镇区为例[D]. 安蕾.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06)
  • [10]成都市城乡教育一体化研究[D]. 张继远. 西南交通大学, 2013(11)

标签:;  ;  ;  ;  ;  

“工程数学一体化”——改革思路与先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