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用抗肿瘤药物致突变性研究及其拮抗剂筛选(论文文献综述)
梁雨璐,张洁,李忆红,解嘉琪,刘传鑫,黄建梅[1](2021)在《整合网络毒理学和网络药理学的合欢皮抗焦虑毒效机制探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整合网络药理学和网络毒理学,探究合欢皮抗焦虑的治疗机制和导致肾损伤的致毒机制。方法基于ETCM、TCMID和BATMAN-TCM数据库收集合欢皮化学成分,并通过文献检索对合欢皮的生物活性成分进行筛选和补充。基于PharmMapper、SwissTargetPrediction、BATMAN-TCM和ETCM数据库获取成分对应靶点;在CTD和GeneCards数据库中检索得到焦虑症和肾毒性相关靶点,分别与药物靶点取交集得到药效和毒性共有靶点;将共有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互作分析,在Cytoscape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采用STRING数据库进行GO生物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得到生物活性成分共51个,对应靶点747个,其与焦虑症和肾毒性交集靶点分别为134、144个,相关通路分别为173、184条。合欢皮可通过调控cAMP、RAS、MAPK、雌激素、催乳素、甲状腺激素和TNF等信号途径治疗焦虑症;其肾毒性的产生与BCL2、SOD靶点以及VEGF、MAPK、mTOR、PI3K-Akt、HIF-1、TNF、Toll-like、NOD-like等信号通路关系密切。结论发现合欢皮抗焦虑成分主要为木脂素及黄酮类化合物,致毒成分主要为皂苷类化合物。抗焦虑作用可能通过影响神经递质5-HT以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下丘脑-垂体-性腺(HPG)轴、下丘脑-垂体-甲状腺(HPT)轴发挥作用,并通过诱导炎症反应、缺氧状态、异常凋亡、氧化应激反应和自噬失衡产生肾毒性。
付祥[2](2021)在《抗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中草药的筛选》文中研究指明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nfections bovine rhinotracheitis virus,IBRV)可以引起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nfections bovine rhinotracheitis,IBR),它是一种引起多系统感染的接触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为病牛呼吸困难、出现上呼吸道炎症、体温升高、流产和死胎、犊牛的共济失调、生长发育不良、阵发性痉挛等症状[1-3]。近几年的牛流行病学数据表明,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在国内正在呈现不断增长趋势,给养牛行业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IBRV在感染后往往会形成隐性感染状态,在防治方面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体外筛选高效敏感的抗IBRV药物对治疗以及防控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试验主要针对黄连、鱼腥草等6种中草药进行了体外抗IBRV试验,初步筛选出了具有抗IBRV的中草药,并且初步研究了有效中草药的抗病毒作用。具体实验结果如下:1.水提法对6种中草药进行有效成分的提取,并采用双结合方法(CCK-8法和CPE观察法)对6种中草药的最大安全浓度进行测定以及对抗IBRV的有效中草药进行初步筛选。结果表明,测得IBRV的TCID50为10-4.46/0.1 m L;6种中草药的最大药物安全浓度为金银花、连翘、大青叶、黄连、黄柏和鱼腥草3.125mg/m L、3.125 mg/m L、1.56 mg/m L、0.78 mg/m L、3.125 mg/m L和0.78 mg/m L。6种中草药中金银花、连翘和黄连对IBRV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最大抑制率均大于50%。其中,金银花的抗病毒效果要好于连翘和黄连,并且要优于利巴韦林。2.本试验中分别以中草药和病毒预先作用4 h、先加中草药后接病毒和先接病毒后加中草药3种作用方式来探求5种中草药的抗病毒作用方式。结果表明:5种中草药对IBRV的直接杀伤作用最好,且大青叶的直接杀伤效果最好且优于利巴韦林,当大青叶浓度为1.56 mg/m L时,抑制率高达78.7%。3.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研究5种中草药对7种细胞因子表达量的增长变化。RT-PCR结果表明:黄连、鱼腥草、大青叶、金银花、连翘作用于IBRV感染的细胞后,都能上调IL-1β、IL-2、IL-4、IFN-γ、TNF-α,而不能上调IL-6和IL-10。综上所述,6种中草药中通过实验初步筛选出金银花、鱼腥草、黄连、大青叶和连翘这几味药对IBRV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通过三种作用方式试验探求5种中草药的抗病毒主要是直接杀灭IBRV,即直接杀伤作用效果最好,最能抑制病毒。结果数据显示金银花的直接杀伤作用最明显,而且金银花的抑制效果要优于利巴韦林。在细胞因子调节方面5种中草药均能不同程度的提高细胞因子的转录表达。
张燕芳[3](2021)在《复方槲皮素纳米乳的制备及其配伍机制研究》文中指出
张宁[4](2021)在《PARP抑制剂与GSK3抑制剂协同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oly(ADP-ribose)polymerase,PARP)抑制剂是通过合成致死机制,治疗同源重组修复缺陷肿瘤的一类药物。目前,已经有四个PARP抑制剂相继上市应用于晚期卵巢癌、乳腺癌、胰腺癌和前列腺癌的治疗,标志着PARP作为抗肿瘤靶点和协同致死理论在临床得到确认。然而,PARP抑制剂在产生良好治疗效果的同时,其对同源重组修复缺陷肿瘤应用的局限性和耐药的产生都阻碍了其在临床的进一步发展。为了拓宽PARP抑制剂的应用范围并克服其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产生的耐药现象。本课题采用高通量的方法对PARP抑制剂与99个抗肿瘤药物的联合效应进行了检测,并筛选得到与PARP抑制剂具有明显协同效应的糖原合成激酶3(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3,GSK3)抑制剂。之后,我们对PARP抑制剂与GSK3抑制剂的协同效应进行了体内外实验的验证并深入研究了其作用机制。本研究选用两个批准上市的PARP抑制剂olaparib和niraparib,与99个针对50个抗肿瘤靶点的小分子抑制剂在BRCA缺陷但是对PARP抑制剂敏感性较差的HCC1937和HCT-15细胞株中进行了联用筛选。结果表明,在HCT-15细胞株中,olaparib和niraparib与两个GSK3抑制剂LY2090314和CHIR99021 HCl显示出了最强的联用增敏效果。体外增殖抑制实验表明,在HCT-15细胞中,5个PARP抑制剂simmiparib,olaparib,niraparib,rucaparib和talazoparib在联合应用对细胞增殖抑制无明显影响浓度的GSK3抑制剂LY2090314和CHIR99021HCl时,均具有一定程度的增敏效应。特别地,当simmiparib联合应用5μM的LY2090314时,其增敏倍数高达4463倍。G2/M期阻滞和细胞凋亡的实验结果进一步证明了该联用组合的效果。采用联合指数法对simmiparib与LY2090314和CHIR99021 HCl的协同效应评价结果显示,在6株结肠癌细胞中,simmiparib与LY2090314或CHIR99021 HCl联用时,其对应的平均联合指数(combination index,CI)值均在0.6以下,提示该类联用组合具有普遍性。由于上述两个GSK3抑制剂对GSK3α和GSK3β没有选择性,我们构建了二者的敲除株以考察其在协同效应中发挥的作用。细胞增殖抑制实验表明,GSK3β敲除而非GSK3α能够增强PARP抑制剂的体外抗肿瘤作用。此外,我们发现GSK3β抑制或敲除与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和羟基脲也具有较好的协同效应,而对拓扑异构酶II抑制剂无效。因此,推测GSK3β可能参与复制依赖的DNA双链损伤产生或修复过程。进一步实验结果表明,GSK3β抑制或敲除能够明显增强PARP抑制剂诱导蓄积p-Chk1、p-RPA32和γ-H2AX的能力,同时也能够使PARP抑制剂诱导有丝分裂异常细胞的比例明显增加。以上结果提示,GSK3抑制剂与PARP抑制剂的联用可以导致复制叉压力增加、DNA损伤蓄积以及有丝分裂灾难发生。DNA双链损伤修复报告系统以及RAD51灶免疫荧光实验结果表明,GSK3β抑制和敲除能够明显抑制同源重组修复过程,而对非同源末端连接没有明显影响。分子机制研究表明,GSK3β抑制和敲除能够明显下调同源重组关键因子BRCA1的m RNA和蛋白水平。此外,在亲本细胞中过表达野生型GSK3β以及在GSK3β敲除细胞株中回补野生型GSK3β均能够明显上调BRCA1的蛋白表达。已有文献报道,在乳腺癌细胞中,GSK3β通过Wnt3α/Snail/Slug信号通路调控BRCA1的转录水平;然而尚未对Snail/Slug负调控BRCA1的生理功能进行阐明。在我们的体系中,发现GSK3β同样通过转录抑制子Snail和Slug来调控BRCA1的表达,从而影响同源重组功能和PARP抑制剂的敏感性。BRCA1的表达水平可能是PARP抑制剂和GSK3抑制剂发挥协同效应的重要因素之一。在BRCA1缺陷的UWB1.289细胞中,simmiparib与LY2090314或CHIR99021 HCl的协同效应较弱,平均CI值分别为0.68和0.87;而在其BRCA1回补细胞株中,协同效应明显增强,平均CI值分别为0.30和0.38。此外,在HCT-15和RKO细胞中下调BRCA1的蛋白表达之后,能够明显减弱PARP抑制剂和GSK3抑制剂的协同效应。以上结果提示,BRCA1水平与该联用组合的增敏效果正相关。最后,我们在裸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中考察了simmiparib与GSK3β抑制或敲除的体内联用效果。结果显示,simmiparib和LY2090314联用组能够显着抑制HCT-15和RKO裸小鼠移植瘤的生长,T/C比分别为20.82%和45.67%;而它们各自的单用组均没有明显作用。联用后,小鼠体重未发生明显变化,提示联用没有明显增加毒性。与体外结果一致,GSK3β抑制剂能够明显下调瘤组织中BRCA1的蛋白表达,并且与simmiparib联用后上调γ-H2AX和Caspase3剪切蛋白的表达。同时,发现simmiparib对HCT-15 GSK3βKO的移植瘤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综上所述,我们通过高通量筛选的方法首次发现与PARP抑制剂具有明显协同效应的GSK3抑制剂,并采用多种方式在多株结肠癌细胞株以及裸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中对其协同效应进行了验证。在作用机制方面,GSK3β抑制和敲除能够通过Wnt/Snail/Slug通路下调BRCA1的m RNA和蛋白水平,从而介导了同源重组修复缺陷,最终增敏了PARP抑制剂。基于上述实验,我们揭示了在结肠癌细胞中PARP抑制剂与GSK3抑制剂良好的体内外协同效应及其作用机制,为该类联合用药临床试验的开展提供了实验数据,也为结肠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策略。
曹涛[5](2021)在《银杏叶、种实中银杏酸积累规律及减毒方法研究》文中指出银杏(Ginkgo bilobaL.)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珍稀树种之一,具有“活化石”的美称。银杏原产于我国,在我国药用植物界有着特殊的地位,这主要得益于银杏叶中的活性成分—银杏类黄酮。银杏种实中也富含种类丰富的微量元素和多糖,以及蛋白质等有益成分。银杏酸是银杏叶片、种仁中含有的特殊活性成分,是在苯丙氨酸途径下,由6-烷基水杨酸或者6-烯基水杨酸衍生而来的一类衍生物。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银杏酸属于细胞毒素,过度食用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过敏性皮炎以及意识丧失等不良反应,严重的还会引起细胞毒性、胚胎毒性、免疫毒性、线粒体DNA损伤、诱变性和轻微的神经毒性。深入研究降低银杏叶、种实中的银杏酸含量的方法,对促进银杏深度加工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银杏叶和银杏种实为材料,研究了银杏叶、种实中的银杏酸积累规律,以及利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对银杏酸含量的影响,并探讨了低毒安全的脱毒技术标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比较不同发育阶段银杏叶中的银杏酸含量,发现在不同月份采收的银杏叶中,较早采收的银杏叶中银杏酸的含量较高,需要进行进一步脱酸处理。随着银杏树龄的不断增加,银杏叶片中银杏酸和类黄酮的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但随着树龄的进一步增加,下降趋势越来越不明显。(2)通过对不同树龄银杏叶片进行代谢组检测并得到分析结果,通过正离子和负离子模式分别检测,对代谢物进行定性分析,共发现492个代谢物,主要以酚酸类、类黄酮、核苷酸以及氨基酸类物质较多。在苯丙氨酸通路下的代谢物个数占被注释上的代谢物总数的比例达到9.38%,说明在该通路下代谢物富集度较高。4年生与1年生比较组中共筛选出151个差异代谢物,7年生与1年生比较组中共筛选出203个差异代谢物,4年生与7年生比较组中共筛选出82个差异代谢物,其中酚酸类类化合物占12%。对所有酚酸差异代谢物进行分析,鉴定到63种物质属于酚酸类,5种属于银杏酸,且这五种银杏酸都为上升趋势。(3)采用不同的方法对银杏进行处理,发现高密度种植(80株/m2)时可以降低银杏叶片中银杏酸的含量,并有利于类黄酮含量的增加;喷施激素后银杏叶片中的银杏酸含量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并未达显着水平。用强度为120 μW·cm2的紫外灯照射,能有效降低叶片中银杏酸含量,并增加类黄酮的含量。另外,用150 mM的盐处理也能降低叶片中银杏酸而增加类黄酮的含量。(4)通过对银杏种实不同部位的银杏酸含量进行比较,可以发现银杏种实不同部位的银杏酸含量为种胚>内种皮>胚乳,而成品果粉中的银杏酸含量最低。银杏果粉的代谢组分析共发现855个代谢物,主要以黄酮类、酚酸、生物碱类物质较多。(5)研究了储藏时间对银杏种实中银杏酸含量的影响,发现贮藏时间越长,银杏种实的胚长越长,其中的银杏酸含量越高。对不同品种、地区银杏种实不同部位的银杏酸进行比较,发现在不同品种的种实种胚中的银杏酸含量都是最高的,并且在高海拔地区的贵州采摘的银杏种实的银杏酸含量比低海拔地区采摘的低了 5.4倍左右。说明银杏种实中的银杏酸含量受地区、气候、栽培条件的影响较大,可以作为后期银杏种实采摘的重要依据。(6)研究了热处理和加入不同配伍剂对银杏种实中银杏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蒸煮、微波、超声对银杏酸都有降低效果,其中蒸煮处理对银杏种实中银杏酸的降解效果最好,但是蒸煮时间过长会影响白果的品质和口感。在银杏种实的匀浆液中加入不同的配伍剂,以加入NaCl和NaHCO3混合液对银杏酸的去除效果最好。
刘金连[6](2021)在《LRH-1通过调控MDR1基因的转录活性促进肝癌细胞对奥沙利铂耐药过程的初步研究》文中认为背景:2013年奥沙利铂被批准用于肝癌化疗,是目前国内乃至全球首个获批的肝癌化疗药品。奥沙利铂是铂类的细胞毒性药物,在二期及三期的肝癌研究试验中应用广泛。但是,肝癌患者在接受奥沙利铂或基于奥沙利铂的联合用药时,同样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因此,全面研究肝癌细胞对奥沙利铂耐药的分子机制,从而指导临床制定更合理的用药方案,是紧迫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目的:我们的前期研究发现使用奥沙利铂处理肝癌细胞时,LRH-1表达量升高的同时MDR1的表达量也增高,但是LRH-1特异性的小分子抑制剂ML-180可以回复MDR1的表达量。所以本项研究主要集中在分子水平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评估LRH-1作为转录因子是否对MDR1具有转录激活作用,并通过微阵列生物技术分析,以期找到与奥沙利铂耐药相关的基因的表达情况。从而分析LRH-1对MDR1的调控机制,部分阐明LRH-1对奥沙利铂耐药过程中的分子机制。研究方法和内容:1、在HepG2LRH-1-和HepG2肝癌细胞中给予奥沙利铂处理后通过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评估奥沙利铂对LRH-1表达量不同的肝癌细胞的克隆能力的影响,以及加入ML-180评估是否能够增加奥沙利铂对肝癌细胞的敏感性。2、通过划痕实验检测不同肝癌细胞株在奥沙利铂和ML-180处理条件下的迁移能力3、通过CCK8增殖实验评估不同细胞株在奥沙利铂和ML-180不同处理条件下的增殖能力并计算IC50值。4、qPCR检测HepG2和HepG2LRH-1+细胞中MDR1的mRNA的表达情况。5、构建MDR1-Luc荧光素酶报告质粒及鉴定。6、在HEK-293和HepG2两种细胞中设计实验方案进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以评估LRH-1对MDR1的转录激活能力。7、在HepG2LRH-1-和HepG2细胞株中提取总的RNA之后用于微阵列生物信息分析,探索与LRH-1参与肝癌耐药性有关的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1.平板克隆形成实验结果表明,与OXA处理组相比,ML-180能够显着降低HepG2LRH-1-和HepG2肝癌细胞的克隆形成率。并且在同样处理条件下,与HepG2细胞相比,HepG2LRH-1-细胞的克隆形成率低。2.划痕实验结果表明,在HepG2LRH-1-和HepG2细胞中无血清培养0h、4h、12h、24h分别检测划痕间距发现与OXA处理组相比,ML-180处理组的迁移能力明显减低。3.划痕实验结果表明,与HepG2LRH-1-细胞相比,HepG2细胞迁移速度更快。4.CCK8实验结果表明,与HepG2细胞相比,奥沙利铂能够显着降低HepG2LRH-1-细胞的增殖能力,且ML-180能够增加HepG2LRH-细胞对奥沙利铂的敏感性。5.CCK8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的HepG2细胞相比,随着奥沙利铂和ML-180浓度升高,HepG2LRH-1-细胞的抑制率也显着增高。6.qPCR结果显示,与HepG2细胞相比,LRH-1过表达的HepG2细胞的MDR1的mRNA表达量明显增高。7.双酶切和测序结果表明:成功构了建MDR1-Luc荧光素酶报告质粒8.荧光素酶报告实验结果显示:LRH-1可以剂量依赖性激活MDR1启动子的转录活性,其特异性小分子抑制物ML-180能显着降低对MDR1启动子的转录激活能力。9.与正常的HepG2细胞相比,LRH-1低表达的HepG2细胞中MDR1-Luc荧光素酶的活性是降低的,而LRH-1高表达的HepG2细胞中荧光素酶的活性则是增加的。ML-180能够回复LRH-1高表达的HepG2细胞中MDR1-Luc荧光素酶的活性。10.基因表达微阵列分析结果发现与肝癌的耐药性相关的下调基因有15个,分别为 ABCB1、ABCB4、ABCG1、ABCC13、RP11-374A4.1、RP11-6N13.1、RP11-231G15.1、RP11-143A12.3、CTD-2280E9.1、CTD-2193P3.2、RP11-392B6.1、HOXC-AS1、LINC01004、LINC01011 以及 LINC01271。结论:LRH-1可能通过调节MDR1的转录活性来参与肝癌细胞的耐药性机制,因为其小分子特异性抑制物ML-180已经被合成,LRH-1可能成为治疗对OXA耐药性的肝细胞癌的潜在治疗靶点。
李欣蓬[7](2021)在《预富集迭代筛选快速发现混合物中微量高亲和力配体》文中研究说明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通过呼吸道传播的传染性疾病。结核分枝杆菌肽脱甲酰基酶(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peptide deformylase,MtPDF)水解新生多肽链N端甲酰基,使肽链折叠为成熟蛋白质,是细菌生长的关键酶之一。以MtPDF为靶,有望发现新的抗结核先导化合物。课题组前期建立了基于磁分离和色谱分析迭代指数富集筛选配体混合物的方法(Affinity Driven Exponential Enrichment,ADEE),但对于极低含量候选配体的复杂混合物筛选,操作体积大且过程复杂,限制其实际应用。本研究探索分批预富集联合迭代富集(Affinity Driven Pre-enrichment and Exponential Enrichment,ADPEE)筛选配体混合物的改进方法,并初步将ADPEE应用于组合合成配体库及含中药的配体混合物库筛选。N端带6×His标签的MtPDF质粒p ET-28a(+):def,经BL21(DE3)诱导表达,Ni Sepharose 6 FF纯化得纯度大于90%目的蛋白。采用终点法联合荧光胺测定MtPDF酶活,表征其浓度效应、p H效应和Km值。测得抑制剂Calpeptin的IC50为(51.4±5.3)μmol/L和Actinonin的IC50为(32.4±1.3)nmol/L(n=3)。选择表面带偶极离子的Ni2+-NTA磁珠和羧基磁珠分别固定MtPDF。Ni2+-NTA磁珠固定化MtPDF的容量为(99.7±4.5)mg/g磁珠(n=3),当磁珠用量与蛋白用量比值为15:1时,固定化酶的保留活性最高为~100%。但Ni2+-NTA-MtPDF于0℃、p H 7.5的缓冲液振摇3 h后,活性保留仅43%,且Actinonin对固定化和游离酶的IC50有显着差异(P=0.004)。因此,Ni2+-NTA磁珠固定化MtPDF不适于混合物库的配体筛选。MtPDF的赖氨酸残基远离活性中心且在表面,利于羧基磁珠固定化。羧基磁珠固定化MtPDF的容量为(36.9±2.6)mg/g磁珠(n=3)。磁珠用量与蛋白用量比值为60:1时,固定化酶保留活性最高~100%。在0℃、p H 7.5缓冲液中振摇8 h活性无明显改变,固定后对Actinonin的响应与游离酶无显着差异(P=0.114)。因此,优选羧基磁珠固定MtPDF筛选混合物配体库中高亲和力抑制剂。为发现MtPDF新型抑制剂,采用软件Discovery Studio 2019,下载MtPDF(PDB ID:3E3U)结构并优化,虚拟筛选生物活性配体库(L1700)。经Lib Dock和CDOCKER对接、打分、分析受体与配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和ADMET预测,获得了6个潜在的抑制剂。经验证含羟肟酸基团的化合物CUDC-101和Ilomastat对MtPDF的IC50分别为(0.53±0.01)μmol/L(n=3)和(1.44±0.02)μmol/L(n=3);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得两个化合物对M.smegmatis的MIC90分别为32 mg/L和256 mg/L。CUDC-101可能成为MtPDF的潜在先导抑制剂。将Actinonin、CUDC-101和Ilomastat同时添加到双黄连制成中药混合物,考察ADPEE筛选复杂混合物的适用性。首先以结核分枝杆菌二氢叶酸还原酶(MtDHFR)为靶蛋白,人工添加甲氨蝶呤(MTX)及其三个衍生物制备配体混合物,考察分批预富集的较优参数。随着模拟混合物分批加样次数的增加,即相对于靶蛋白的混合配体加样量逐渐增加,高亲和力配体MTX逐渐富集至饱和,低亲和力配体EST-MTX先富集再逐渐丢失,但MTX相对于EST-MTX的相对富集倍数逐步上升到达极值,由此获得最高相对富集倍数时的总配体相对于蛋白的饱和加样比(L/P)。采用L/P=30,以MtPDF及其抑制剂的双黄连混合物为模型,考察ADPEE及ADEE筛选效率和成本。结果表明,ADPEE及ADEE均可发现三个候选抑制剂,非特异性吸附均低于10%;在蛋白和配体总量及L/P一致的情况下,ADPEE累积相对富集倍数为47.86,远高于ADEE的累积相对富集倍数14.59;ADPEE用时仅ADEE的一半,且操作简单,蛋白消耗量相对更低。因此,相较于ADEE,ADPEE选择性富集混合物中的微量高亲和力配体效率更高,经优化蛋白用量和时间ADPEE可能更具有实用性。进一步将ADPEE及ADEE应用于人源谷胱甘肽-硫-转移酶M(h GSTM)及其抑制剂组合合成小库的筛选。以NDB-Cl为前体骨架,分别平行添加的15个巯基类和16个氨基类结构组合合成制备对应混合物小库(NDB-S)和(NDB-N)。经ADPEE和ADEE两种方法筛选,发现NDB-S库中1个化合物和NDB-N库中4个候选化合物。经合成验证发现化合物亲和力排序与相对富集倍数和虚拟对接打分排序基本一致。4c对h GSTM的IC50达(7.5±0.4)nmol/L(n=3),化合物4d为(1.17±0.05)μmol/L(n=3)。综上所述,重组表达MtPDF并优化磁珠固定化;通过虚拟筛选发现MtPDF的3个新的候选抑制剂并经重组表达MtPDF验证活性后制备中药模拟混合物。通过MtDHFR及其配体混合物获得ADPEE并较优参数L/P。将ADPEE用于MtPDF抑制剂添加中药混合物筛选,发现预期潜在抑制剂。将ADPEE运用于h GSTM组合合成库富集筛选,发现了候选配体。初步证明ADPEE适用且高效,有望发展成为天然产物中微量先导配体的实用筛选方法。
纪璇[8](2021)在《朱良春痛风汤治疗间歇期痛风的临床疗效观察并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潜在机制探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朱良春痛风汤治疗间歇期痛风的疗效;并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初步探讨朱良春痛风汤治疗痛风的作用机制。方法:1.本研究共纳入60名痛风间歇期患者,采用非双盲法、分层随机分组试验。将患者分为三组:西药组、中药组及中西药组,每组各20例。西药组给予非布司他口服治疗,中药组给予朱良春痛风汤口服治疗,中西药组给予朱良春痛风汤联合非布司他口服治疗,治疗4周后和8周后均给予检测尿酸水平,并比较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症状积分以及尿酸水平的下降情况,同时观察各组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2.运用TCMSP数据库筛选朱良春痛风汤的活性成分和对应靶点,借助Genecard、TTD、OMIM及Drug Bank数据库收集痛风的作用靶点并通过微生信软件筛选出药物-疾病共同作用靶点。随后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通过Cytoscape 3.6.0软件,构建PPI网络,并进行拓扑参数分析筛选出重要靶点。然后应用Metascape数据库对筛选出的共同靶点进行GO生物功能注释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1.三组药物治疗间歇期痛风均可降低症状积分,总有效率达都在75%以上;且均可降低血尿酸水平。在降低血尿酸水平方面,朱良春痛风汤单用不如非布司他;而朱良春痛风汤联合非布司他可起到协同作用。在不良反应方面,西药组中有15%的肝功能异常发生率,中西药组中有10%的肝功能异常发生率,中药组则无明显不良反应的发生。2.预测出朱良春痛风汤治疗痛风的有效化合物有189个和共同作用靶点有76个,经过筛选后获得TNF、IL1β、IL6、IL4、CXCL8、STAT3、JUN、CCL2、RELA、IL10、IL2、IFNG、ICAM1、MAPK14、IL1A等核心靶点,这些靶点可能为朱良春痛风汤的作用靶点。经GO生物功能注释得到31个GO生物过程,48个GO分子功能和88个细胞组分,这提示朱良春痛风汤是通过多种途径作用于不同的靶点。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AGE-RAGE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等为显着性较高的通路,可能为这些通路可能是朱良春痛风汤的作用途径。结论:1.朱良春痛风汤可以改善间歇期痛风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尿酸水平,无明显不良反应;在单用朱良春痛风汤时降尿酸水平不如非布司他;而联合非布司他治疗痛风时,可以协同提高痛风患者的临床疗效。2.朱良春痛风汤可能通过控制炎症因子、调节免疫、影响细胞分化、影响脂质代谢等生物过程改善痛风的临床症状,降低血尿酸水平。
陈志[9](2021)在《腈水解酶区域选择性改进及其在单氰单酸药物中间体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相比于传统化学方法,酶催化反应由于其温和的反应条件、出色的选择性以及环境友好特性,近年来引起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其中腈水解酶介导的数条生物催化工艺已经代替传统化学方法在多个化学品领域得到成功应用,包括尼克酸、丙烯酸、(R)-扁桃酸。与化学催化剂相比,腈水解酶作为生物催化剂除了在反应条件和环境领域所具有的优势,更重要的是腈水解酶对反应底物所表现出优异的区域和立体选择性。基于区域和立体选择性合成的单氰单酸或者二酸化合物可以作为关键的高值中间体应用于化学、医药行业,然而缺乏对腈水解酶区域选择性机制深入的理解,加之天然获得的野生腈水解酶往往无法满足区域或者立体选择性等方面的要求,严重限制了腈水解酶的工业化应用。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水平的发展,基于生物信息学、结构和计算生物学的酶分子半理性工程改造手段逐渐成为主流。本论文针对腈水解酶面对的上述问题,以不同来源的腈水解酶和特定双腈化合物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序列比对、蛋白质同源建模、分子对接、结合自由能计算等半理性工程手段,从丙氨酸扫描和极性扫描酶分子改造策略出发,采用定点饱和突变和组合突变等实验学技术,揭示腈水解酶对同一底物区域选择性的改变机制、底物耐受性强化原理以及产物立体选择性提升和翻转的机制,在此基础上识别出调控这类特征的关键氨基酸位点,为后续其它腈水解酶改造合成高值化学、医药中间体提供理论借鉴。以下为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在腈水解酶区域选择性变化调控和机制研究方面,基于蛋白质同源建模、多序列比对以及分子对接技术,对来自相同菌株Bradyrhizobium japonicumUSDA 110的两株腈水解酶b116402NIT和blr3397NIT的酶氨基酸序列和酶-底物结合方式进行差异性分析,成功识别出调控区域选择性的关键位点,来源于b116402NIT中的Ala163和blr3397NIT中的Trp172,利用定点饱和突变技术,通过改变酶-底物复合体中氰基碳到催化三联体半胱氨酸巯基硫的距离(Dc-s),进而改变活性中心口袋的大小,以丁二腈为底物,成功实现腈水解酶催化产物在单腈单酸3-氰基丙酸与丁二酸之间的自由切换,为合成区域互补特性的单氰基单酸或者二酸奠定理论基础。在腈水解酶区域选择性催化对苯二甲腈制备4-氰基-苯甲酸方面,针对该过程中存在的底物耐受性较低,转化率不高的问题,采用经典的丙氨酸扫描突变策略和组合突变对来自Pseudomonas protegens strain pf5腈水解酶进行分子改造,成功获得一株底物转化率提升1.2倍的突变体D200A/N256A,实现底物由50mM到300mM的100%转化。理论研究显示野生型腈水解酶与其突变体相比,活性中心口袋附近关键氨基酸的变化导致了底物与附近关键氨基酸之间氢键、疏水相互作用以及π-π非键相互作用的变化,影响催化反应的关键距离Dc-s的由大至小变化,从而实现腈水解酶对底物的耐受性提升,提高了转化率。本章内容成功识别出提升腈水解酶底物耐受性的关键位点,可以为后续改造腈水解酶生产单氰基单酸-4-氰基-苯甲酸奠定理论基础并提供借鉴。在利用腈水解酶区域兼立体选择性拆分外消旋异丁基丁二腈为合成普瑞巴林重要前体(S)-3-氰基-5-甲基-己酸方面,以来自Bradyrhizobiumjaponicum USDA 110的腈水解酶bll6402NIT为研究对象,针对其立体选择性不高(e.e=57.4%)的问题,采用基于计算辅助的MM/PBSA结合自由能计算方法成功识别出能够显着提升目的产物立体选择性的关键氨基酸位点Trp57和Val134,通过定点突变和组合突变获得两株高对映选择性(E>300)的突变体W57F/V134M和W57Y/V134M。两者都表现出极高的e.e值(>99.9%)和43.8%和40.9%的转化率。分子对接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分析表明,立体选择性显着增强的潜在机理与关键距离参数Dc-s的变化以及腈水解酶活性中心氢键的形成有关。本章内容对MM/PBSA方法在识别出酶分子调节产物立体选择性的关键氨基酸位点的成功使用,拓展了我们对腈水解酶动力学拆分外消旋异丁基丁二腈水解反应深层机制的理解,不仅可为腈水解酶的分子改造提供理论指导,还可以为分子改造腈水解酶来工业化生产光学纯的普瑞巴林奠定坚实的基础。为进一步获得高立体选择性催化生产(S)-3-氰基-5-甲基-己酸的腈水解酶,以反应产物为高立体选择性(R)-3-氰基-5-甲基-己酸(e.e=93%)的来自Alcaligenes aquatilis的腈水解酶NIT101为研究对象,采用“极性扫描”策略对其进行分子改造,结合组合突变,成功识别出调控产物立体选择性翻转的关键氨基酸位点Trp187,获得一株产物构型由R-(e.e=93%)翻转为S-(e.e=98.1%)的突变体W187N/S189N。分子对接和常规动力学模拟分析发现,起关键作用的距离β-氰基碳与底物巯基S之间的距离Dc-s发生了显着改变,加之不同构型底物在活性中心处氢键的变化,引起了产物选择性的变化。基于关键距离Dc-s采用拉伸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不同构型底物进入活性口袋时,野生型腈水解酶及其突变体中(R)-ISBN和(S)-ISBN中β-氰基分别具有的不同朝向导致了产物呈不同构型的偏好。本章内容不仅为后续改造腈水解酶生产普瑞巴林中间体(S)-3-氰基-5-甲基-己酸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使其进一步实际应用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也为实现其它酶类通过“极性扫描”策略实现产物立体选择性翻转提供了现实依据。本论文针对腈水解酶区域选择性调控机理尚不明确以及高值单氰单酸药物中间体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明显问题,采用结构生物学和计算生物学手段,成功阐明腈水解酶对同一底物区域选择性的改变机制、提升底物耐受性以及强化并翻转产物立体选择性,在此基础上识别出调控这类特征的关键氨基酸位点,为后续改造腈水解酶合成其它高值单氰单酸中间体提供理论借鉴。
唐航军[10](2021)在《新型HDAC 6抑制剂的合成及体外抗肿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S)是一类催化组蛋白和非组蛋白赖氨酸残基去乙酰化的酶,在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中起重要作用。自2006年以来,已经有5个广谱HDAC抑制剂上市;HDAC酶亚型较多,而这些上市抑制剂大多是异羟肟酸类,且缺乏选择性,存在药代动力学性质差、毒副作用大的缺点。研究表明选择性抑制HDAC 6也能发挥抗癌作用,且毒副作用较小,因此,有必要研究选择性HDAC 6的新结构抑制剂。基于已知HDAC抑制剂的构效关系和小分子抑制剂与HDAC 6复合物晶体结构,分析了HDAC 6抑制剂的药效团特征;针对HDAC抑制剂的三部分:表面识别基团、连接基团和锌离子结合基团,本论文进行了设计:其中表面识别基团为立体异构的表面积较大的脯氨酸甲酯,连接基团为直链具有芳香亲酯性的联苯、3-苯基吡啶和对甲苯基;文献报道硝基和2-氨基乙醛是理想的金属螯合基团,我们在此基础上设计了4种锌离子结合基团,按照排列组合形式进行了拼接。本论文共设计合成24个目标化合物,其中为23个新化合物(化合物3b除外),采用1H NMR、13C NMR和HR-MS表征了结构。以伏立诺他为阳性对照药,采用CTG法评价了目标化合物体外抑制肿瘤细胞HL-60、Hela和RPMI 8226的增殖活性;进一步测定优选化合物6c、6d、6e、6f、3b对人正常肝细胞HL-7702细胞毒性;结果表明,设计合成的部分化合物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活性与阳性药相当,其中化合物6c对HL-60的IC50仅为0.31μM,对正常肝细胞HL-7702的IC50为21.07μM,选择指数SI为67.97;不仅在细胞水平上优于对照伏立诺他,毒性也更小,具有进行体内抗癌活性及作用机制研究的潜在价值,值得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
二、常用抗肿瘤药物致突变性研究及其拮抗剂筛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常用抗肿瘤药物致突变性研究及其拮抗剂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1)整合网络毒理学和网络药理学的合欢皮抗焦虑毒效机制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合欢皮化学成分的收集 |
1.2 合欢皮活性成分-靶点库的建立 |
1.3 焦虑症、肾毒性相关靶点库的建立 |
1.4 合欢皮“活性成分-靶点网络”的构建 |
1.5 交互网络的构建和分析 |
1.6 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生物功能过程和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 |
2 结果 |
2.1 合欢皮成分的筛选 |
2.2 焦虑症、肾毒性相关靶点的筛选和构建 |
2.3 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构建及分析结果 |
2.4 GO生物分析与KEGG通路分析 |
3 讨论 |
3.1 合欢皮抗焦虑药效物质基础 |
3.2 合欢皮抗焦虑作用机制分析 |
3.3 合欢皮致肾损伤毒效物质基础 |
3.4 合欢皮致肾毒性作用机制分析 |
3.5 安全性问题探讨 |
3.6 本研究不足和局限性 |
4 结论 |
(2)抗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中草药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IBR的研究进展 |
1.1.1 IBR的流行病学 |
1.1.2 IBRV的分子生物学特征 |
1.1.3 IBRV的感染过程 |
1.2 中草药抗病毒作用概述 |
1.2.1 直接抗病毒作用 |
1.2.2 间接抗病毒作用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6 种中草药对MDBK细胞安全浓度的测定及抗IBRV中草药的筛选 |
2.1 试验材料 |
2.1.1 材料 |
2.1.2 主要试剂和器材 |
2.1.3 溶液配制 |
2.1.4 主要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中草药的提取制备 |
2.2.2 细胞的培养 |
2.2.3 中草药和利巴韦林对MDBK的毒性测定 |
2.2.4 病毒的增殖 |
2.2.5 IBRV的 TCID_(50)测定 |
2.2.6 抗IBRV有效中草药的初步筛选实验 |
2.3 试验结果 |
2.3.1 药物致MDBK的 CPE观察 |
2.3.2 药物作用MDBK后的活力检测结果 |
2.3.3 药物最大安全浓度 |
2.3.4 IBRV致细胞病变的观察 |
2.3.5 IBRV的 TCID_(50)测定结果 |
2.3.6 药物作用IBRV后的CPE观察 |
2.3.7 药物对IBRV作用后的有效抑制率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中草药水提物抗IBRV的作用方式研究 |
3.1 试验材料 |
3.1.1 材料 |
3.1.2 主要试剂和器材 |
3.1.3 相关溶液的配置 |
3.1.4 主要仪器 |
3.2 试验方法 |
3.2.1 有效中草药对IBRV的直接杀伤作用测定 |
3.2.2 药物对IBRV吸附阻断作用的测定 |
3.2.3 药物对IBRV复制阻断作用的测定 |
3.3 试验结果 |
3.3.1 药物对IBRV的直接杀伤作用 |
3.3.2 药物对IBRV的吸附阻断作用 |
3.3.3 药物对IBRV的复制阻断作用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中草药对IFN-γ、TNF-α等7 种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 |
4.1 试验材料 |
4.1.1 材料 |
4.1.2 主要试剂和器材 |
4.1.3 相关溶液的配置 |
4.1.4 主要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样品的收集 |
4.2.2 对IL-1β、IL-4、IFN等细胞因子转录水平的测定 |
4.3 试验结果 |
4.3.1 RNA质量检测结果 |
4.3.2 引物特异性的验证结果 |
4.3.3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论文受资助情况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PARP抑制剂与GSK3抑制剂协同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PARP家族及成员 |
1.2 PARP抑制剂抗肿瘤机制 |
1.3 PARP抑制剂研究进展 |
1.4 PARP抑制剂有效人群筛选 |
1.5 PARP抑制剂联合用药研究进展 |
1.5.1 PARP抑制剂和放射疗法的联合应用 |
1.5.2 PARP抑制剂和细胞毒类抗肿瘤药物的联合应用 |
1.5.3 PARP抑制剂与靶向药物的联合用药 |
1.5.4 PARP抑制剂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联合效应 |
1.5.5 PARP抑制剂联合用药总结 |
1.6 存在问题与研究意义 |
1.7 研究思路与方案 |
1.7.1 PARP抑制剂新型联用方案筛选与验证 |
1.7.2 PARP抑制剂和GSK3抑制剂协同效应作用机制 |
1.7.3 PARP抑制剂与GSK3抑制剂体内协同效应 |
第2章 PARP抑制剂与GSK3抑制剂协同效应发现及验证 |
2.1 实验材料 |
2.1.1 药品和试剂 |
2.1.2 抗体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细胞复苏、培养和冻存 |
2.2.2 SRB染色法 |
2.2.3 联合指数(combination index,CI)计算 |
2.2.4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 |
2.2.5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 |
2.2.6 Western blot |
2.2.7 CRISPR-Cas9敲除 |
2.2.8 克隆形成实验 |
2.3 实验结果 |
2.3.1 PARP抑制剂联合用药高通量筛选流程 |
2.3.2 PARP抑制剂联合用药高通量筛选结果 |
2.3.3 PARP抑制剂联合用药高通量筛选结果验证 |
2.3.4 PARP抑制剂与GSK3抑制剂协同效应验证 |
2.3.5 GSK3 抑制剂浓度依赖性增敏PARP抑制剂simmiparib |
2.3.6 PARP抑制剂与GSK3抑制剂协同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 |
2.3.7 PARP抑制剂与GSK3抑制剂协同抑制多株结肠癌细胞增殖 |
2.3.8 GSK3α和GSK3β敲除细胞株构建及验证 |
2.3.9 GSK3β敲除增强PARP抑制剂体外抗肿瘤作用 |
2.3.10 GSK3β敲除增强CPT-11和HU体外抗肿瘤作用 |
2.4 讨论 |
第3章 PARP抑制剂和GSK3抑制剂协同效应作用机制 |
3.1 实验材料 |
3.1.1 化合物和主要试剂 |
3.1.2 抗体 |
3.1.3 主要仪器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细胞培养 |
3.2.2 Western blot |
3.2.3 免疫荧光实验 |
3.2.4 siRNA干扰实验 |
3.2.5 HR和NHEJ报告系统实验 |
3.2.6 SRB染色法 |
3.2.7 CI值计算 |
3.2.8 质粒和病毒转染 |
3.2.9 Real-time PCR实验 |
3.3 实验结果 |
3.3.1 GSK3β抑制或敲除与PARP抑制剂协同增加复制叉压力和DSB |
3.3.2 GSK3β抑制剂与PARP抑制剂协同产生有丝分裂灾难 |
3.3.3 GSK3β抑制或蛋白下调抑制HR功能 |
3.3.4 GSK3β抑制或敲除下调BRCA1蛋白表达 |
3.3.5 GSK3β抑制或敲除下调BRCA1 mRNA表达 |
3.3.6 GSK3β通过Snail/Slug调控BRCA1表达 |
3.3.7 MG-132不影响GSK3β抑制和敲除介导的BRCA1的蛋白下调 |
3.3.8 GSK3抑制剂能在多株结肠癌细胞株中下调BRCA1的表达 |
3.3.9 BRCA1影响PARP抑制剂与GSK3抑制剂协同效应 |
3.4 讨论 |
第4章 PARP抑制剂与GSK3抑制剂的体内协同效应 |
4.1 实验材料 |
4.1.1 药品、动物和试剂 |
4.1.2 动物 |
4.1.3 抗体 |
4.1.4 主要仪器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细胞培养 |
4.2.2 裸小鼠皮下移植瘤药效实验 |
4.2.3 Western blot |
4.2.4 免疫组化 |
4.3 实验结果 |
4.3.1 Simmiparib和LY2090314协同抑制结肠癌裸小鼠皮下移植瘤生长 |
4.3.2 GSK3β敲除增强simmiparib体内抗肿瘤作用 |
4.4 讨论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1.1 发现并验证PARP抑制剂与GSK3抑制剂具有协同效应 |
5.1.2 发现GSK3β在复制叉压力产生和DNA双链损伤应答中的作用 |
5.1.3 阐明PARP抑制剂和GSK3抑制剂协同效应与BRCA1相关 |
5.1.4 阐明PARP抑制剂与GSK3抑制的体内协同效应 |
5.2 尚待解决的问题及工作计划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研究生期间已发表文章 |
附录二 研究生期间参加会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银杏叶、种实中银杏酸积累规律及减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银杏产业发展现状及银杏酸限量控制研究进展 |
1.1 银杏资源特性及开发利用现状 |
1.2 银杏的利用现状 |
1.2.1 EGB761提取物 |
1.2.2 银杏浊汁饮料 |
1.2.3 银杏果粉 |
1.3 银杏酸的研究概况 |
1.3.1 银杏酸的理化性质及生物活性 |
1.3.2 银杏酸的限量控制及检测方法 |
1.3.3 银杏酸的减毒方法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银杏叶片中银杏酸含量的积累规律及减毒方法研究 |
2.1 材料与设备 |
2.1.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2 实验处理 |
2.2.1 不同发育阶段对银杏叶片银杏酸和银杏类黄酮的影响 |
2.2.2 不同处理对银杏叶片银杏酸和银杏类黄酮的影响 |
2.2.3 测定方法 |
2.2.4 数据分析 |
2.3 结果分析 |
2.3.1 不同发育阶段对银杏叶片中银杏酸含量影响的研究 |
2.3.2 不同处理对银杏叶片、种实银杏酸和银杏类黄酮的影响 |
2.4 讨论 |
第3章 银杏种实中银杏酸含量的积累规律及减毒方法研究 |
3.1 材料与设备 |
3.1.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2 实验处理 |
3.2.1 银杏种实中银杏酸含量的测定 |
3.2.2 不同处理对银杏种实中银杏酸含量的影响 |
3.2.3 分析方法 |
3.2.4 数据分析 |
3.3 结果分析 |
3.3.1 银杏种实不同部位(内种皮、胚乳、种胚)银杏酸的含量 |
3.3.2 银杏果粉代谢组检测分析 |
3.3.3 不同贮藏时间银杏种实中银杏酸含量的变化 |
3.3.4 不同地区银杏种实各部位的银杏酸含量比较 |
3.3.5 不同加热方式处理银杏种实后的银杏酸含量 |
3.3.6 银杏果匀浆后加入配伍剂后的银杏酸含量 |
3.4 讨论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1 主要结论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LRH-1通过调控MDR1基因的转录活性促进肝癌细胞对奥沙利铂耐药过程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统计分析 |
第三章 结果 |
3.1 在HepG2和HepG2~(LRH-1-)肝癌细胞中予奥沙利铂和ML-180处理系列实验 |
3.2 荧光素酶报告实验 |
3.3 基因表达微阵列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奥沙利铂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及耐药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7)预富集迭代筛选快速发现混合物中微量高亲和力配体(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MtPDF的重组表达与磁珠固定化 |
第一节 MtPDF的重组表达与表征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二节 偶极离子包覆亲水磁珠固定MtPDF及表征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二部分 MtPDF抑制剂的计算机虚拟筛选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三部分 ADPEE筛选混合物中高亲和力的抑制剂 |
第一节 以MtDHFR为模型靶蛋白的分批预富集评价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二节 羧基磁珠固定MtPDF的中药混合物富集筛选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三节 6×His-hGSTM的抑制剂组合合成及富集筛选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基于亲和力的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筛选方法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8)朱良春痛风汤治疗间歇期痛风的临床疗效观察并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潜在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现代医学对痛风的认识 |
1.2 祖国医学对痛风的认识与研究 |
1.3 课题的研究思路 |
2 朱良春痛风汤治疗间歇期痛风的临床疗效分析 |
2.1 研究方法 |
2.2 结果 |
2.3 小结 |
3 朱良春痛风汤的潜在作用机制探讨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 |
3.3 小结 |
4 讨论 |
4.1 国医大师朱良春对本病的认识:浊瘀痹理论及痛风汤 |
4.2 朱良春痛风汤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
4.3 朱良春痛风汤中各中药的药理作用 |
4.4 朱良春痛风汤的网络药理学机制探讨 |
5 结论 |
6 结语: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学位综述 中药治疗痛风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腈水解酶区域选择性改进及其在单氰单酸药物中间体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绿色化学与生物催化 |
1.2 腈类与羧酸化合物 |
1.2.1 腈类化合物简介 |
1.2.2 羧酸化合物的化学合成 |
1.2.3 腈类化合物的生物降解 |
1.3 腈水解酶概述 |
1.3.1 腈水解酶简介 |
1.3.2 腈水解酶来源和分类 |
1.3.3 腈水解酶主要性质 |
1.3.4 腈水解酶结构和作用机理 |
1.3.5 腈水解酶的应用 |
1.4 腈水解酶区域和立体选择性 |
1.5 4-氰基-苯甲酸合成概述 |
1.6 (S)-3-氰基-5-甲基-己酸合成概述 |
1.7 腈水解酶分子改造 |
1.8 酶的半理性工程方法 |
1.8.1 酶蛋白的同源建模 |
1.8.2 酶分子与小分子的对接 |
1.8.3 分子动力学模拟 |
1.9 本课题研究目标、内容以及意义 |
1.9.1 研究目标 |
1.9.2 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2章 腈水解酶区域选择性改进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实验菌株和质粒 |
2.2.2 主要实验试剂 |
2.2.3 培养基和溶液配制 |
2.2.4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5 实验涉及软件 |
2.3 实验方法 |
2.3.1 初步序列分析 |
2.3.2 腈水解酶b116402NIT和blr3397NIT同源建模与分子对接 |
2.3.3 腈水解酶b116402NIT和blr3397NIT定点饱和突变 |
2.3.4 野生型腈水解酶b116402NIT和blr3397NIT及其突变体蛋白表达和纯化 |
2.3.5 SDS-PAGE蛋白质电泳 |
2.3.6 酶活分析和动力学参数测定 |
2.3.7 分子动力学模拟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序列比对分析 |
2.4.2 腈水解酶b116402NIT和blr3397NIT同源模型以及关键氨基酸残基确证 |
2.4.3 野生型和突变体腈水解酶区域选择性变化和酶学性质检测 |
2.4.4 分子对接分析 |
2.4.5 分子动力学模拟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腈水解酶底物耐受性提升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实验菌株 |
3.2.2 实验试剂 |
3.2.3 培养基和溶液配制 |
3.2.4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2.5 实验涉及软件 |
3.3 实验方法 |
3.3.1 不同腈水解酶转化对苯二甲腈初筛 |
3.3.2 提升底物反应浓度复筛 |
3.3.3 腈水解酶同源建模和分子对接 |
3.3.4 腈水解酶分子改造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腈水解酶水解对苯二甲腈反应初步筛选 |
3.4.2 腈水解酶底物耐受浓度 |
3.4.3 Pseudomonas protegens strain pf5腈水解酶丙氨酸扫描突变及筛选 |
3.4.4 腈水解酶pf-5NIT突变株底物耐受性提升及其机制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腈水解酶产物立体选择性增强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实验菌株 |
4.2.2 实验试剂 |
4.2.3 培养基和溶液配制 |
4.2.4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2.5 实验涉及软件 |
4.3 实验方法 |
4.3.1 基于MM/PBSA方法对野生型腈水解酶与底物的结合自由能的计算 |
4.3.2 定点突变和组合突变 |
4.3.3 蛋白表达和蛋白纯化 |
4.3.4 酶活反应反应体系 |
4.3.5 分析方法 |
4.3.6 分子动力学模拟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野生型腈水解酶与不同构型底物结合自由能计算确定差异位点 |
4.4.2 腈水解酶突变体的构建及筛选 |
4.4.3 突变体催化产物的多重验证及酶学性质探究 |
4.4.4 突变体产物立体选择性增强的催化机理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腈水解酶产物立体选择性翻转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材料 |
5.2.1 实验菌株 |
5.2.2 实验试剂 |
5.2.3 培养基和溶液配制 |
5.2.4 实验仪器与设备 |
5.2.5 实验涉及软件 |
5.3 实验方法 |
5.3.0 以rac-ISBN作为反应底物扩大腈水解酶数量进行筛选 |
5.3.1 来自Alcaligenes aquatilis腈水解酶NIT101同源建模和分子对接 |
5.3.2 定点突变和组合突变 |
5.3.3 蛋白表达和蛋白纯化 |
5.3.4 酶活反应反应体系 |
5.3.5 分析方法 |
5.3.6 分子动力学模拟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不同腈水解酶对rac-ISBN的转化 |
5.4.2 Alcaligenes aquatilis腈水解酶NIT101同源模型和突变株筛选 |
5.4.3 Alcaligenes aquatilis腈水解酶NIT101催化产物立体选择性翻转机制解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10)新型HDAC 6抑制剂的合成及体外抗肿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 前言 |
1.1 肿瘤 |
1.2 肿瘤治疗药物及其作用靶点 |
1.2.1 作用于细胞周期分子的抗癌药物 |
1.2.2 作用于细胞信号转导分子的抗癌药物 |
1.2.3 抗癌细胞转移和侵袭的药物 |
1.2.4 抗肿瘤血管生成的药物 |
1.2.5 作用于表观遗传蛋白的药物 |
1.3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及其研究进展 |
1.3.1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简介 |
1.3.2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 |
1.3.3 选择性HDAC6 抑制剂 |
1.4 立题依据 |
2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 |
2.1 设计依据 |
2.2 目标化合物的结构 |
3 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
3.1 合成路线的选择 |
3.1.1 第一系列代表化合物6a的逆合成分析 |
3.1.2 化合物6a的合成路线一 |
3.1.3 化合物6a的部分合成结果与讨论 |
3.1.4 化合物6a的合成路线二 |
3.1.5 第二系列代表化合物9a的合成路线 |
3.1.6 化合物9a的部分合成与讨论 |
3.1.7 第三系列代表化合物12a的合成路线 |
3.1.8 化合物12a的部分合成结果与讨论 |
3.2 化合物3a-3b和6a-6f的合成路线 |
3.3 化合物7a-7b和9a-9f的合成路线 |
3.4 化合物10a-10b和12a-12f的合成路线 |
4 实验部分 |
4.1 实验材料 |
4.2 实验仪器 |
4.3 第一系列化合物的合成 |
4.3.1 化合物3a-3b的合成 |
4.3.2 化合物6a-6f的合成 |
4.4 第二系列化合物的合成 |
4.4.1 化合物7a-7b的合成 |
4.4.2 化合物9a-9f的合成 |
4.5 第三系列化合物的合成 |
4.5.1 化合物10a-10b的合成 |
4.5.2 化合物12a-12f的合成 |
5 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
5.1 实验材料 |
5.2 实验原理 |
5.3 实验步骤 |
5.3.1 细胞培养 |
5.3.2 细胞铺板 |
5.3.3 化合物的准备 |
5.3.4 化合物处理细胞 |
5.3.5 CTG方法检测 |
5.4 实验结果 |
5.4.1 24 个化合物对HL-60,Hela,RPMI8226 细胞的抑制率 |
5.4.2 6 个代表化合物对3 种癌细胞株的抑制活性 |
5.4.3 5 个优选化合物对正常肝细胞(HL-7702)的抑制活性 |
6 小结 |
附图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四、常用抗肿瘤药物致突变性研究及其拮抗剂筛选(论文参考文献)
- [1]整合网络毒理学和网络药理学的合欢皮抗焦虑毒效机制探究[J]. 梁雨璐,张洁,李忆红,解嘉琪,刘传鑫,黄建梅. 药物评价研究, 2021(07)
- [2]抗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中草药的筛选[D]. 付祥.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1(08)
- [3]复方槲皮素纳米乳的制备及其配伍机制研究[D]. 张燕芳.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1
- [4]PARP抑制剂与GSK3抑制剂协同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 张宁.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2021
- [5]银杏叶、种实中银杏酸积累规律及减毒方法研究[D]. 曹涛. 扬州大学, 2021(08)
- [6]LRH-1通过调控MDR1基因的转录活性促进肝癌细胞对奥沙利铂耐药过程的初步研究[D]. 刘金连. 南方医科大学, 2021
- [7]预富集迭代筛选快速发现混合物中微量高亲和力配体[D]. 李欣蓬.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8]朱良春痛风汤治疗间歇期痛风的临床疗效观察并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潜在机制探讨[D]. 纪璇. 汕头大学, 2021
- [9]腈水解酶区域选择性改进及其在单氰单酸药物中间体中的应用研究[D]. 陈志.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10]新型HDAC 6抑制剂的合成及体外抗肿瘤研究[D]. 唐航军. 烟台大学,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