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标本的碳 14 年代测定方法

骨标本的碳 14 年代测定方法

一、骨质标本的碳-14年代测定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陈伟驹[1](2021)在《再论“华南早期新石器14C年代数据引起的困惑”问题》文中提出1982年,测年学者通过测试和研究提出,华南石灰岩地区水生螺蚌壳14C测年比陆生动植物样品偏老1000~2000年,但这并不能解释很多遗址反复出现同一层位的螺蚌壳(也有个别其它样品)测年比兽骨偏老数千年的现象。通过与最新测年数据的比较发现,这些早年测定的用以比较的兽骨数据偏晚。其偏晚的原因可能是由于长期埋藏的骨骼易受污染和不够严格的预处理方式未能完全排除污染物所致。这可能是华南早期新石器年代困惑长期存在的根源之一。剔除偏晚的兽骨数据,华南石灰岩地区"水生螺蚌壳14C测年偏老1000~2000"这一结论暂时还不能被推翻,但其是否适用于华南的所有史前遗址,还有待更多和更为系统的实验数据的验证。

葛俊逸,邓成龙,邵庆丰,裴树文,唐锐枰,涂华,高星[2](2021)在《中国古人类遗址年代学的研究进展与问题》文中指出我国丰富的古人类遗存为研究东亚乃至全球古人类起源、迁徙和演化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材料与数据。对已发表的2000多处旧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址年代学数据的整理和统计分析发现,绝大多数遗址目前仍缺少基本的年代学数据,不足20%的遗址开展过测年,仅10%左右具有相对可靠的年代学数据,只有极少数开展了多种测年方法的交叉定年。对于80多处出土古人类化石的遗址,亦过半存在明显的年代学争议。我们对一些古人类遗址中的常见各种复杂的同沉积和沉积后改造现象进行了详细分析,探讨了我国测年平台和测年队伍建设、考古发掘以及年代学采样与测年方法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对遗址年代学研究的可能影响。基于此,笔者提出改善我国古人类年代学研究现状的可能措施,希望可以抛砖引玉,引发对该研究领域更多的关注和思考。

李壮[3](2020)在《中国考古学碳十四年代学研究 ——以二里头遗址为例》文中指出本文立足考古学研究现状,从碳十四年代学近年出现的新老数据差异现象及其争议入手,通过分析碳十四年代学关键误差因素的变化、不同时期数据可靠性差异,确立了碳十四年代学1981年和1996年两个分期时间节点,提出对不同时期碳十四数据的可靠性应予区别。根据树轮校正的不同处理方式,特别是单一样品校正和系列样品拟合的差异梳理,确立了统一校正方式的基础上进行比较的观点。在方法论宏观认识的基础上,对二里头遗址现有碳十四年代学数据和认识进行全面的分析,认为当前数据条件下,二里头遗址的绝对年代讨论中不宜引入系列样品拟合方法,而应该以经过数据筛选的单一校正法为研究基点。该遗址二里头文化的绝对年代范围在公元前1870至1530年之间,尚无法就具体延续时间做出结论。碳十四年代学的新老数据差异来自该领域分期、树轮校正方式以及考古学认识因素的综合作用,不同考古学遗存的研究中表现不同。碳十四年代学尚存在自身原理和考古学应用两方面的局限性,不具备独立解决古史问题的能力,在考古学研究中应该采取相对保守、灵活的态度进行运用,以避免数据结果带来的误导性结论。基于上述特点,数据结果与年代学认识相对分离的单一校正法更适应考古学研究的需要,而系列样品法由于掺杂更多理论方法体系的局限性、难以直接扩展的特点,尚不能作为碳十四年代学讨论基础。当前,考古学研究中增强碳十四年代学科学性的方法包括明确数据含义、积累高质量数据、健全信息发布机制以及探索考古学研究观察视角。

刘武[4](2019)在《周口店人类化石与中国古人类连续进化学说的形成和发展》文中研究指明周口店古人类化石的发现与中国古人类学的诞生20世纪20年代初,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J.G.Andersson)与美国古生物学家Granger和奥地利古生物学家师丹斯基在北京周口店考察和短期发掘。他们在1921年至1923年周口店第一地点发掘的中更新世堆积物中发现两枚人类牙齿,并于1927年作为人属(Homo)牙齿予以记

王一如[5](2019)在《陕西西安马腾空遗址东周时期墓葬出土人骨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对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马腾空遗址的东周时期骨骼标本进行人口学、骨骼创伤、骨骼病理、骨骼发育程度、体型特征、人群颅骨形态学、人种来源及流向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全面的体质人类学研究。此外以马腾空遗址东周时期古代居民为切入点,通过对黄河中游地区现已发表的人类学材料的梳理,从时间纵向尺度上对黄河中游地区古代居民的体质特征、人种地理分布进行了归纳。全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绪论介绍了陕西西安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环境,并对西安地区的历史沿革进行了概述。此外对陕西西安马腾空遗址的考古学背景进行了介绍,并阐述了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二章马腾空遗址东周时期古代居民的古人口状况研究通过对马腾空遗址东周时期古代人群的骨骼标本进行性别、年龄的鉴定,分析其性别、年龄的结构,估算人群平均死亡年龄、平均预期寿命。进而为了解该人群的劳动分工,社会稳定性、社会结构、健康状况等问题提供了基础研究材料。第三章马腾空遗址东周时期古代居民的古病理学研究首先对古病理学的概念及国内外的研究历史进行了概述,而后对马腾空遗址中出土的东周时期骨骼标本上的骨骼及牙齿病理进行了观察、诊断、统计和分析。牙齿病理主要包括龋齿、根尖周炎、牙周病、生前失牙及牙釉质发育不全;骨骼病理主要包括脊柱关节病、先天性疾病、发育异常、眶上缘筛孔样变、多孔性骨肥厚、骨膜炎、退行性关节病、创伤及茎突过长综合症。从整体观察结果来看,马腾空遗址东周时期古代居民具有相对较低的生存压力、营养健康状况尚可,社会环境较为安定。第四章马腾空遗址东周时期古代居民的肢骨研究通过依据股骨相关测量数据对该人群身高、体质量进行推算,了解该人群的整体体型特征。通过对肢骨相关测量数据的计算分析,可知该人群的整体肢骨粗壮程度为中等。通过进行男、女两性以及与其他相关人群肢骨发育程度差异性的对比,对马腾空遗址东周时期古代人群的社会劳动分工、男女两性行为模式进行分析。第五章马腾空遗址东周时期古代居民颅骨形态特征的研究通过对马腾空遗址东周时期两性居民的颅骨测量性状的种系纯度检验,男性居民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同种系倾向,而女性则可能为具有一定混杂程度的异种系人群。在与现代亚洲人种和近现代人群的比较中,本文标本表现为与现代亚洲蒙古人种中东亚类型最为接近,其次为南亚类型,其面部扁平度较大的特征则与北亚类型较为相似;与现代华北组、华南组人群形态学距离最为接近。通过对比中国先秦时期各个区域古人种类型的体质特征,本文认为马腾空遗址东周时期居民的人种类型与古中原类型和古华北类型比较接近,具有二者混合的颅面部形态特征。第六章马腾空遗址东周时期古代居民种系类型及源流的研究通过与中国先秦时期各个古人种类型进行对比,探讨马腾空遗址东周时期古代居民的种系来源与流向。结合考古学研究、体质人类学特征及历史文献资料记载对黄河中游地区人群的历史演变、戎狄与华夏族交融的情况进行了梳理。第七章结语对全文内容进行概括和总结。

李志文[6](2019)在《台湾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湖文化研究 ——以南科考古遗址群材料为中心》文中认为大湖文化一直以来都被视为台湾南部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最具代表性的考古学文化,以灰黑陶为典型特征。南科园区考古遗址群尚未发现前,大湖文化相关的遗址数量并不多。南科园区考古遗址群的发现,充实了大湖文化的内涵,也提供了更翔实的资料,有助于还原台湾3300年前的社会情况。论文第一章说明本研究的时空范围,明确研究对象,回顾已往台湾考古及大湖文化的研究简史,并对南科园区的考古遗址发掘历程进行疏理,提出研究任务。论文第二章针对南科园区出土的大湖文化遗址进行文化识别,将园区内已发表报告的14处遗址分别阐述其发现经过及说明不同墓葬类型的特点。以墓葬为基础经统计归纳,界定不同性别、年龄所使用的墓葬形式。论文第三章对园区内大湖文化遗址进行群组分类。通过自然地形条件及碳十四数据将园区内大湖文化遗址划分为5大群落,并建立起群组内的时空演变顺序。透过墓葬及陪葬品的比较来讨论各个遗址群间的关系,探查是否存在不同群落间的文化交流。论文第四章探讨南科园区大湖文化人群对自然环境的利用方式。利用出土工具的类型以及动植物遗存的种类与数量,讨论当时人群在生业模式上的特点。另外,透过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反向推断当时大湖文化人所处的自然环境状况。论文第五章以大湖文化为中心,纵向研究大湖文化与牛稠子文化、茑松文化的考古学文化关系;横向比较同属台湾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圆山文化、营埔文化、卑南文化与大湖文化间是否存在文化交流。另外列举福建黄土仑文化、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之特点与大湖文化的关系,试图探索出大湖文化的源头。最后总结出论文的突破之处与不足点。

王斌[7](2019)在《马家浜文化研究》文中提出马家浜文化是以1959年浙江省嘉兴市马家浜遗址的发掘而命名的一支考古学文化,是目前环太湖地区已知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被誉为“江南文化之源”。其与后续崧泽文化、良渚文化一脉相承,成为探究长江下游地区史前社会面貌,释读文明起源、形成与发展问题的极好个案。随着考古资料的日益积累和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对于马家浜文化的认识也在不断的发展与完善。本文结合马家浜文化诸遗址的考古发掘材料及学界数十年来的学术研究成果,从分期年代与类型分布、气候特征与地理环境、生存方式与经济形态、聚落形态与社会生活、埋葬制度与意识信仰等角度对马家浜文化给予综合阐释。在分期年代与类型分布方面。目前,关于马家浜文化的分期尚未形成统一的观点。文章借助典型遗址分析和典型陶器演化,将马家浜文化遗存划分为早晚两期六段,并以此为标准对其他遗址展开观察。相对年代上,把圜底或平底腰沿釜、双目式圆柱形鼎足、牛鼻形器耳、长方形炉箅、双袋足异形鬶等的消失作为马家浜文化的结束年代;绝对年代上,参照碳十四测年数据和热释光年代数据分析,大致落在距今7000-5800年。空间分布上,以太湖流域为中心,其影响所及,东到海滨,西达皖中平原、宁镇山脉一带,南至杭州湾及宁绍平原地区,北可达江淮之间。类型划分上,以圜底釜与平底釜的地区差异而区分为罗家角-草鞋山类型和骆驼墩-祁头山类型。在气候特征与地理环境方面。马家浜文化时值全新世中期大暖期的暖湿阶段,属于亚热带热暖湿润气候,是全新世气候最为适宜期。此时的自然环境,河流、湖泊、沼泽、平原遍布,水量充沛,水位较高,植被良好,果实丰富,混交林覆盖率高,动物群种类多样。优越的气候、环境特征,为人类提供了良好的客观生存条件,有利于史前文化的孕育和农业经济的发展。此时的马家浜先民已不再完全受制于自然环境,能够通过调整自身行为进而对生存环境加以主观能动的改造。在生存方式与经济形态方面。马家浜时期的社会生产状况可分为以石器、陶器、骨器、玉器、木器、漆器以及编织物制作为主要内容的手工业生产,以采集、渔猎、家畜饲养、稻作农业为中心的经济生产两大部分。其中,石器制作中的双面管钻技术、陶器制作上泥条盘筑法的使用、骨器种类的多样性、木器漆器的先进性、玉器制作的别致性、纬起花的罗纹织物等满足生活所需的手工业,体现出马家浜先民的生存方式。随着定居生活的开始,除采集与渔猎外,家畜饲养和农业经济也获得极大进步。水稻是马家浜先民所种植的重要农作物。该时期一定数量的炭化稻谷及水稻田遗迹、粳稻与籼稻并存的种植结构以及与水稻田相配套的灌溉系统,表明马家浜文化已处于以定居为表征的原始耜耕农业经济阶段。在聚落形态与社会生活方面。马家浜文化尚未揭露出大规模且较为完整的聚落遗址。马家浜时期的聚落遗址往往不具有完整的独立性。文化遗址早期堆积之上可能叠压有晚期的聚落遗存,甚至涵盖后续崧泽、良渚文化乃至更晚期文化的聚落堆积。其聚落本身有时也有着不止一个时期的稳定聚落期。先民进行聚落选址时,已充分注意到对周边环境的综合利用,或选择临近湖海河流的山坡、平地以及山脚下,或选择高凸于四周地面且有河流、湖泊和农田的台墩。在聚落结构上,存在着功能性分区迹象。该时期的居址往往因地制宜,合理选择干栏式建筑和地面式建筑。从分布面积、房屋设施和内部构造分析,马家浜时期的家庭规模均不大,存在着公共设施,过着集体聚居的社会生活。在埋葬制度与意识信仰方面。马家浜文化墓葬推崇以平地覆土掩埋及长方形浅坑竖穴墓相结合的葬制;广泛采用俯身直肢葬式及头向北的埋葬方式;以血缘为纽带的同性合葬墓时有出现;木质葬具的使用;随葬品一般较少,分布有一定规律,女性墓随葬比例高于男性;氏族公共墓地的存在;原始祭坛的出现;部分墓葬反映出拔牙习俗及使用陶器覆盖头部的葬俗;有的墓葬存在使用龟甲随葬迹象。墓葬之间不存在明显的贫富分化,但至马家浜文化晚期,已经出现不平衡地分配社会产品的可能,社会已开始出现分化迹象。从该时期陶塑、雕刻制品可以窥探先民的原始意识形态观念。其中,陶塑品附带较多观赏性和礼仪性的意味特征;雕刻品则反映出马家浜文化时期先民古朴的美学观念。在马家浜文化其它相关问题方面。马家浜文化的源头,目前尚未可知,但从其文化面貌及发展水平看,表现出极大的丰富性和多元性,受到南、北方系文化因素的显着影响。马家浜文化曾广泛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受到河姆渡、大溪、北辛、北阴阳营、仰韶文化等周边考古学文化的影响。当前,太湖东西部在文化面貌上存在差异,以平底釜为代表的太湖西北部地区和以圜底釜为代表的太湖东南部地区,两者属于一个整体的“马家浜文化”的不同类型。在聚焦马家浜文化与崧泽文化过渡时期的文化面貌时,可发现崧泽文化早期具有比较明显的从马家浜文化向崧泽文化过渡的性质。在审视长江下游地区的文明化进程时,可发现陶器工艺的一脉相承、石器制作的精神物化、尚玉习俗的风气延续、农耕技术的不断革新、祭祀礼制的逐步成熟等较多的马家浜文化因素。总之,马家浜文化为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整体观念的形成提供了一个新的坐标。时至今日,马家浜文化研究仍然是一个似新非新、似旧非旧的课题。本文所作综合讨论,将为今后进一步探究马家浜文化乃至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先民社会形态提供必要的参考。

杨树[8](2019)在《霞浦黄瓜山遗址动物骨的稳定同位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福建霞浦黄瓜山遗址是一处以黄瓜山文化为主体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贝丘遗址,距今4300-3500年。两次考古发掘出土了石器、陶器、骨器、兽骨、贝类等大量遗存,为研究闽东地区史前文化发展序列及沿海史前人类活动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本研究以黄瓜山遗址出土的猪、狗、鹿、虎等18例动物骨样为对象,进行了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考察了当地家畜饲养策略,并尝试探索了先民食物来源及生业形态等相关问题。10例有效猪骨的δ13C和δ15N范围较为宽泛,分别位于-24.1~-12.7‰和5.7~11.2‰之间。系统聚类分析显示,大多数家猪应该为当地先民饲养,以C3植物为主食,兼有少量C4植物、海产品及其他肉食来源。3例狗均显示出杂食性、肉食性动物特征,个体间的食性差异突出。2例鹿骨中有1例鹿骨的δ13C偏正,提示食物结构中可能含有海生植物、高盐沼植物资源或少量粟黍等C4作物及副产品,应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干预。虎(δ13C=-20.3‰,δ15N=9.5‰)体现了生活在C3植被覆盖的黄瓜山自然环境中野生肉食动物的食性特点。北方内陆和南方沿海地区家养动物同位素对比结果表明,各地家畜饲养策略和资源利用方式很可能受到“南稻北粟”的农业发展格局影响。在基于宏观认识的基础上,结合环境变迁、微观分析、传统考古研究成果,综合分析表明黄瓜山可能存在发展较为成熟的集渔猎、稻粟混作农业及动物饲养为一体的多元化经济形态。

李罡[9](2018)在《泥河湾盆地考古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泥河湾位于河北省阳原县,拥有丰富的第四纪沉积物,蕴藏着距今200万年至新石器时代史前各时期的文化遗存近200余处。自上世纪20年代初被发现以来,至今已有近一个世纪的科研背景和工作基础。泥河湾盆地成为挑战人类非洲起源说的重要区域之一,被誉为“世界东方人类的故乡”,其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第四纪地质学、古生物学等方面在国际学界占据显要位置。本文主要以泥河湾盆地旧石器考古学研究历程作为研究对象,兼顾其相关学科,对近百年泥河湾盆地科研历程分五阶段进行阶段研究评述,是初步构建泥河湾考古研究史的初步尝试。泥河湾盆地的科考活动最初始于1921年,直至1948年召开第十八届国际地质大会才将泥河湾层地质时代定为早更新世,这一阶段的科考活动主要集中在对第四纪地质古生物的研究方面。早期地质学者发现了泥河湾盆地发育面积广大的河湖相地层,“泥河湾层”得以建名及被初步研究,泥河湾哺乳动物群得以确立,并引起国际学术界对泥河湾的关注。学者们提出泥河湾层蕴藏远古人类遗迹的早期猜想并引发相关讨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学者成为泥河湾盆地研究活动的主力。“泥河湾层”成为我国华北地区早更新世标准地层之一。我国的旧石器时代考古迎来新的发展,同属于泥河湾层发育区的山西大同盆地发现旧石器时代晚期峙峪遗址。泥河湾盆地成为寻找更古老人类遗存最有希望的地区之一。在对火山及新构造运动方面也有相关研究。1965年,在阳原盆地发现两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泥河湾盆地进入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发展时期。19721974年,发现、发掘旧石器时代晚期的虎头梁遗址群。19731977年发掘旧石器时代中期的许家窑-侯家窑遗址,将早期北京猿人文化和晚期的峙峪文化联结起来,充当了过渡桥梁。1978年,发现距今约136万年的小长梁遗址,在国内学术界产生极大影响。此后大规模旧石器考古调查、发掘和研究工作蓬勃发展,并取得显着成就。新的考古发掘技术开始被尝试和推广,碳-14年代测定法、铀系法、古地磁年代测定手段等开始应用于对考古遗址的分析及研究。泥河湾旧石器时代早、中、晚期遗址的考古发现和遗址数量的不断扩充,形成一个不间断的发展序列,丰富了旧石器文化内容,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旧石器文化发展序列的完善。泥河湾盆地成为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的重要地区。同时,在对古生物化石的发现与研究、泥河湾层的划分等领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展。1990年开始,泥河湾盆地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进入辉煌时期。一系列发现及科研成果,促成中美考古合作项目的启动,飞梁、东谷坨遗址发掘得以实施,新的发掘技术得到推广,研究水平明显提高;石制品拼合研究取得重大突破,遗址的埋藏环境、人类行为学研究受到重视;更古老的文化遗存被发现,人类的活动历史追溯到距今约200万年;旧-新石器时代过渡这一重大学术课题取得初步成果;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泥河湾遗址群的保护工作受到重视;古地磁测年技术得到较好的应用,相关领域也有新的进展。2012年,作为国内最大的旧石器专题博物馆之一的泥河湾专题博物馆建成使用。泥河湾盆地科研工作持续推进,并取得巨大成果,为考古学界及中央、地方政府所认可,东方人类探源工程得以立项。2013年项目启动,围绕马圈沟遗址、侯家窑遗址等开展发掘、调查工作,多学科、多科研单位研究力量注入到泥河湾的学科发展中,使多角度认识和解决泥河湾盆地考古工作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成为可能,也使一些学术分歧和模糊认识获得以新角度和新思维进行探讨和确认的条件。项目开展后,对泥河湾盆地地质、地貌及古环境、旧石器考古及古人类学方面取得了众多成果。多学科、多学术机构对泥河湾的共同研究,使泥河湾盆地的旧石器考古学迎来继周口店发掘之后的又一次复兴。

任乐乐[10](2017)在《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周边地区新石器晚期至青铜时代先民利用动物资源的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青藏高原史前人类活动的历史及其驱动机制是国际学术界关注的前沿科学问题,先民采取何种生业策略以适应高海拔环境是当前的研究热点。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周边地区地貌类型多样,考古遗存丰富,是研究史前人类适应不同生存环境的动植物资源利用策略的理想区域。该地区植物考古工作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揭示了耐旱喜温的粟黍、耐寒的大麦小麦的传入和利用是保障史前人类永久定居不同海拔高度环境的关键因素。先民利用的另一重要食物来源是动物资源,但其在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周边地区先民的生业经济中扮演怎样的角色仍不清晰。欧亚大陆农业传播和东西方文化交流在新石器晚期至青铜时代出现并不断强化,其对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周边地区先民的种植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对动物资源利用策略的影响尚未得到充分的研究。此外,牦牛的驯化和利用过程也是有待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周边地区考古遗址出土的动物遗存为研究对象,在3个系统发掘和3个考古调查的史前遗址中系统采集了动物骨骼样品,完成了30581块动物骨骼样品的鉴定工作;在5个遗址中挑选出406例动物骨骼和人骨样品进行碳氮稳定同位素测试;在3个遗址采集了14个年代样品进行碳十四年代测定。在此基础上,结合研究区已发表的相关资料,分析了新石器晚期至青铜时代先民获取肉食资源方式和家畜饲养策略,并探讨了史前东西方文化交流与气候和海拔变化对先民动物资源利用策略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c.54004500BP,先民主要通过捕获鹿科和羊亚科等野生动物获取动物资源,家养动物在先民利用的动物资源中所占比例较小,且仅有猪和狗。此外,先民采取以圈养为主放养为辅的策略饲养家猪,而狗的饲养方式较为多样化,主要与其在先民社会生活中发挥的多种功能有关。(2)c.45003600BP,不同海拔区域先民采取多样化的方式获取肉食资源。对先民肉食资源贡献最大的野生动物种类是鹿科、羊亚科和羚羊亚科,家养动物饲养种类齐全,包括狗、猪、牛和羊,且牛羊逐渐成为家畜饲养的主体。此外,本阶段传统家畜猪和狗的饲养策略没有发生大的改变,而对于新传入的牛羊,先民根据野生自然植被的丰富程度,采取了放牧和放牧与补充饲料相结合的饲养方式。(3)c.36002000BP,先民利用的动物种属主要是家养动物,野生动物的比重较少,而且在本阶段,驯化牦牛已确定在柴达木盆地诺木洪文化遗址中得到利用。此外,先民依然采用放牧和放牧与补充饲料相结合的方式饲养牛羊。(4)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周边地区先民在新石器晚期至青铜时代获取肉食资源的方式大体上经历了由以狩猎为主、家畜饲养为辅(c.54003600BP),到以家畜饲养为主、狩猎为辅的转变(c.36002000BP)。此外,4500BP左右,猪的食谱由C4类食物为主转变为以C3和C4类混合食物为主;c.36002000BP,家养草食动物羊的食谱由以C3和C4混合食物为主食发展为以C3食物为主食。(5)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周边地区新石器晚期至青铜时代不同时段先民利用动物资源方式空间对比分析显示:c.54004500BP和c.36002000BP,不同区域先民获取肉食资源的方式及饲养家畜策略差异较小;而c.45003600BP,不同区域先民获取肉食资源的方式多样,差异显着。2500m以上区域,先民依靠狩猎鹿科、羊亚科和羚羊亚科等野生动物获取肉食;2500m以下区域,先民主要以饲养羊、狗、猪、牛等家养动物获取肉食。同时家养杂食动物猪狗及家养草食动物牛的食谱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表明不同区域先民采取不同的方式饲养家畜。(6)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周边地区新石器晚期至青铜时代先民利用动物资源的方式时空差异显着,主要受到欧亚大陆文化交流大背景下,新品种家畜(包括牛、羊、马)的引入和利用,以及海拔变化和气候变化导致的生存环境差异的影响。本研究为认识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周边地区新石器-青铜时代人类动物资源利用策略及其时空变化提供了重要的动物遗存鉴定和骨骼碳氮同位素分析数据支撑,是在该地区用多学科方法开展系统动物考古研究的尝试和探索。本研究还为揭示不同家养动物在青藏高原出现和利用的历史提供了关键的证据,为认识和理解不同时期史前人类适应不同海拔(尤其是高海拔)生存环境的动物资源利用模式,及其与史前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关系等国际国内学术界广泛关注的重要科学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案例和新的视角。

二、骨质标本的碳-14年代测定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骨质标本的碳-14年代测定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再论“华南早期新石器14C年代数据引起的困惑”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螺壳测年比骨骼测年偏老数千年
二、早年骨骼测年偏晚:与最新测年数据的比较
三、骨骼测年偏晚原因:污染和预处理方式
四、关于“水生螺蚌壳测年比陆生动植物样品偏老1000~2000年”的讨论
五、结语

(2)中国古人类遗址年代学的研究进展与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引 言
2我国古人类遗址年代学研究现状
3我国古人类/旧石器遗址测年主要问题分析
    3.1人类遗址测年平台不足
    3.2考古遗址的测年方法学分析
    3.3遗址地层与考古发掘问题
4措施与展望
    1)加强针对性测年平台和人才队伍建设
    2)开展遗址精细地层学研究和系统考古发掘
    3)进行同/原位年代学样品采集
    4)多手段综合年代测定和交叉验证
    5)加强测年方法学研究,提高测年精度

(3)中国考古学碳十四年代学研究 ——以二里头遗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背景
        1.2.1 碳十四年代学基本原理与发展概况
        1.2.2 碳十四年代学的争议
        1.2.3 考古学界对碳十四年代学的认知现状
    1.3 研究基本思路
第二章 碳十四年代学的历时性变化
    2.1 分期节点与误差因素
        2.1.1 现代碳标准
        2.1.2 同位素分馏
        2.1.3 非定量因素
    2.2 碳十四数据的可靠性差异
        2.2.1 数据的来源与特点
        2.2.2 数据比较的方法与标准
        2.2.3 不同时期碳十四数据的可靠性
    2.3 树轮校正问题梳理
        2.3.1 曲线与基本方法
        2.3.2 Ox Cal软件概况
        2.3.3 系列样品法
    2.4 小结:碳十四年代学的阶段性与复杂性
第三章 二里头遗址年代分析
    3.1 二里头遗址的代表性问题
    3.2 二里头遗址测年概况
        3.2.1 二里头遗址测年数据统计
        3.2.2 二里头遗址代表性年代学观点
    3.3 二里头遗址碳十四年代分析
        3.3.1 二里头遗址数据分析
        3.3.2 二里头遗址的系列样品法问题
第四章 相关问题讨论
    4.1 碳十四数据变化的来源与特点
    4.2 碳十四年代学与考古学研究
        4.2.1 二里头遗址碳十四年代学与古史问题
        4.2.2 碳十四年代学适用性
    4.3 推进年代学认识的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周口店人类化石与中国古人类连续进化学说的形成和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周口店古人类化石的发现与中国古人类学的诞生
北京猿人是现代蒙古人种的祖先:早期研究的证据
山顶洞人化石的再研究
中国古人类连续进化假说的提出
中国古人类连续进化说的发展与完善
田园洞古人类化石的发现与研究
周口店人类化石与中国古人类连续演化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5)陕西西安马腾空遗址东周时期墓葬出土人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陕西西安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及历史沿革
        1.1.1 陕西西安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1.1.2 陕西西安地区的历史沿革
    1.2 马腾空遗址概况及考古学背景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相关需要说明的情况
第二章 马腾空遗址东周时期古代居民的古人口状况研究
    2.1 性别与死亡年龄的推断
        2.1.1 个体性别与年龄的鉴定方法
        2.1.2 马腾空遗址出土东周时期人骨的性别、年龄鉴定结果
    2.2 性别和死亡年龄结构统计
        2.2.1 性别结构的统计分析
        2.2.2 死亡年龄结构的统计分析
    2.3 马腾空遗址东周时期古代居民人口状况的比较分析
        2.3.1 性别比的比较分析
        2.3.2 死亡年龄分布的比较分析
    2.4 小结
第三章 马腾空遗址东周时期古代居民的古病理学研究
    3.1 古病理学研究概况
        3.1.1 古病理学的概念
        3.1.2 古病理学的研究史
    3.2 马腾空遗址东周时期居民口腔疾病的观察与讨论
        3.2.1 牙齿保存情况统计
        3.2.2 龋齿
        3.2.3 牙齿生前脱落
        3.2.4 根尖周炎
        3.2.5 牙周炎
        3.2.6 牙釉质发育不全
    3.3 马腾空遗址东周时期古代居民骨骼关节疾病的观察与讨论..
        3.3.1 脊柱关节疾病
        3.3.2 先天性疾病及发育异常
        3.3.3 眶上缘筛孔样变和多孔性骨肥厚
        3.3.4 骨膜炎
        3.3.5 退行性关节炎
    3.4 马腾空遗址东周时期古代居民其他骨骼疾病的观察与讨论..
        3.4.1 创伤
        3.4.2 茎突过长综合症
    3.5 小结
第四章 马腾空遗址东周时期古代居民的肢骨研究
    4.1 马腾空遗址东周时期古代居民肢骨各相关指数的比较与分析
        4.1.1 肱骨各相关指数的研究
        4.1.2 股骨各相关指数的研究
        4.1.3 胫骨各相关指数的研究
    4.2 马腾空遗址东周时期古代居民身高的推算与讨论
        4.2.1 方法
        4.2.2 身高推算结果
        4.2.3 与其他先秦人群身高的对比
    4.3 马腾空遗址东周时期古代居民体质量的推算与讨论
        4.3.1 方法
        4.3.2 体质量估算结果
    4.4 小结
第五章 马腾空遗址东周时期古代居民颅骨形态特征的研究
    5.1 颅骨形态学的研究
        5.1.1 非测量性形态特征
        5.1.2 测量性形态特征
    5.2 颅骨测量性状种系纯度检验
    5.3 马腾空遗址东周时期古代居民的种系类型研究
        5.3.1 与现代人种类型的对比
        5.3.2 与亚洲蒙古人种各近代人群的对比
    5.4 小结
第六章 马腾空遗址东周时期古代居民种系类型与源流的研究
    6.1 研究方法与材料
    6.2 与黄河中游及周边地区青铜—早期铁器时代居民的比较
        6.2.1 研究材料
        6.2.2 比较与分析
    6.3 马腾空遗址东周时期古代居民的种系来源
        6.3.1 研究材料
        6.3.2 对比与分析
    6.4 马腾空遗址东周时期古代居民的种系流向
        6.4.1 研究材料
        6.4.2 对比与分析
    6.5 黄河中游地区古代居民的人种变迁
        6.5.1 新石器时代
        6.5.2 青铜—早期铁器时代
        6.5.3 铁器时代
        6.5.4 讨论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
图版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台湾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湖文化研究 ——以南科考古遗址群材料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台湾考古学研究简史
    1.2 大湖文化研究简史
    1.3 台南科学工业园区遗址群概述
        1.3.1 南科遗址群发现历程
        1.3.2 南科地区的地理环境
        1.3.3 南科园区内的大湖文化
第2章 南科园区大湖文化遗址出土墓葬及反映的相关问题
    2.1 右先方南贰遗址
        2.1.1 遗址发现缘由及地层堆积
        2.1.2 土坑葬
        2.1.3 瓮棺葬
        2.1.4 小结
    2.2 道爷南遗址
        2.2.1 遗址发现缘由及地层堆积
        2.2.2 土坑葬
        2.2.3 瓮棺葬
        2.2.4 小结
    2.3 三宝埤遗址
        2.3.1 遗址发现缘由及地层堆积
        2.3.2 土坑葬
        2.3.3 瓮棺葬
        2.3.4 小结
    2.4 牛尿港遗址
        2.4.1 遗址发现缘由及地层堆积
        2.4.2 土坑葬
        2.4.3 瓮棺葬
        2.4.4 小结
    2.5 湾港遗址
        2.5.1 遗址发现缘由及地层堆积
        2.5.2 土坑葬
        2.5.3 瓮棺葬
        2.5.4 小结
    2.6 三抱竹遗址
        2.6.1 遗址发现缘由及地层堆积
        2.6.2 土坑葬
        2.6.3 瓮棺葬
        2.6.4 小结
    2.7 五间厝南遗址
        2.7.1 遗址发现缘由及地层堆积
        2.7.2 土坑葬
        2.7.3 瓮棺葬
        2.7.4 小结
    2.8 右先方南壹遗址
        2.8.1 遗址发现缘由及地层堆积
        2.8.2 土坑葬
        2.8.3 瓮棺葬
        2.8.4 小结
    2.9 三舍遗址
        2.9.1 遗址发现缘由及地层堆积
        2.9.2 土坑葬
        2.9.3 瓮棺葬
        2.9.4 小结
    2.10 五间厝北遗址
        2.10.1 遗址发现缘由及地层堆积
        2.10.2 土坑葬
        2.10.3 瓮棺葬
        2.10.4 小结
    2.11 北三舍遗址
        2.11.1 遗址发现缘由及地层堆积
        2.11.2 土坑葬
        2.11.3 瓮棺葬
        2.11.4 小结
    2.12 旗竿地遗址
        2.12.1 遗址发现缘由及地层堆积
        2.12.2 土坑葬与瓮棺葬
        2.12.3 小结
    2.13 牛尿港北遗址
        2.13.1 遗址发现缘由及地层堆积
        2.13.2 土坑葬与瓮棺葬
        2.13.3 小结
    2.14 石头埔遗址
        2.14.1 遗址发现缘由及地层堆积
        2.14.2 土坑葬与瓮棺葬
        2.14.3 小结
第3章 南科园区大湖文化遗址间的关系与空间布局
    3.1 各遗址空间分布关系
        3.1.1 遗址的碳十四年代与遗址群年代关系
        3.1.2 遗址群组的年代关系
        3.1.3 小结
    3.2 各群组内遗址墓葬模式比较
        3.2.1 墓葬空间分布
        3.2.2 葬姿与头向
        3.2.3 陪葬品类型
        3.2.4 小结
    3.3 各遗址群间关系讨论
        3.3.1 空间分布类型
        3.3.2 墓葬葬姿与葬俗
        3.3.3 陪葬品类型
        3.3.4 小结
第4章 南科园区大湖文化中人与环境的关系
    4.1 大湖文化中水生资源的利用
        4.1.1 生产工具的使用
        4.1.2 水域动物的分类
    4.2 大湖文化中陆生资源的利用
        4.2.1 生产工具的使用
        4.2.2 陆域、空域动物骨骼的分类
        4.2.3 植物作物的分类
    4.3 小结
第5章 讨论与结语
    5.1 南科园区大湖文化与其他考古学文化的关系
        5.1.1 历时性研究
        5.1.2 共时性研究
        5.1.3 南科园区大湖文化与大陆考古学文化的关系
    5.2 结语
        5.2.1 收获
        5.2.2 缺憾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7)马家浜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时代背景
        一、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回顾
        二、马家浜文化的发现与命名
    第二节 马家浜文化研究的历史进程
        一、20 世纪50 年代至20 世纪70 年代
        二、20 世纪80 年代至20 世纪90 年代
        三、进入21世纪以来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三、主要内容
        四、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第二章 马家浜文化的分期、年代与分布
    第一节 文化分期
        一、典型遗址分析
        二、典型陶器演化分析
        三、文化分期
        四、相关遗址分期观察
    第二节 相对年代与绝对年代
        一、相对年代
        二、绝对年代
    第三节 马家浜文化的空间分布、文化类型
        一、空间分布
        二、文化类型
第三章 马家浜时期的自然地理环境及人的因素
    第一节 马家浜时期的气候特征及环境状况
        一、全新世中期大暖期的马家浜文化
        二、马家浜文化时期的地理环境状况
    第二节 马家浜先民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及意义
第四章 马家浜时期的生存方式与经济形态
    第一节 出土器物所反映的先民生存方式
        一、石器
        二、陶器
        三、骨器
        四、木器、漆器
        五、玉器
        六、编织物
    第二节 马家浜时期的采集、渔猎及家畜饲养业
        一、采集
        二、渔猎
        三、家畜饲养业
    第三节 马家浜时期的稻作农业生产
        一、马家浜时期水稻及水稻田的发现
        二、粳稻与籼稻相结合的种植结构
        三、与水稻田相配套的灌溉系统
第五章 马家浜时期的聚落形态与社会生活状况
    第一节 马家浜时期的聚落形态概述
        一、聚落考古及其相关概念
        二、关于马家浜文化的聚落遗址概况
        三、关于马家浜文化的聚落选址问题
        四、关于马家浜文化的聚落结构问题
    第二节 马家浜时期居址所反映的社会生活
        一、马家浜时期居址发掘情况
        二、马家浜文化时期居址状况分析
第六章 马家浜时期的埋葬制度及先民意识信仰
    第一节 马家浜文化的埋葬制度
        一、马家浜文化墓葬发掘概况
        二、马家浜文化墓葬的基本特征
        三、马家浜文化墓葬所反映的社会形态
    第二节 出土器物所反映的先民意识形态
        一、马家浜文化时期的陶塑与先民意识信仰
        二、马家浜文化时期的雕刻与先民美学观念
第七章 马家浜文化相关问题讨论
    第一节 关于马家浜文化的来源问题
        一、溯源追本:新石器时代的先马家浜文化
        二、纵向传承:先马家浜文化的影响因素
        三、文化综合体:持续的区域交融与碰撞
    第二节 关于马家浜文化中的横向影响因素
        一、河姆渡文化因素
        二、大溪文化因素
        三、北辛文化因素
        四、北阴阳营文化因素
        五、仰韶文化因素
    第三节 关于太湖东西部的马家浜文化问题
        一、问题的抛出:以骆驼墩为代表的一类遗存
        二、个性与共性:东西部文化面貌上的主要异同
        三、讨论中权衡:有关考古学文化的再阐释
        四、思维的拓展:构建新的文化认知体系
    第四节 关于马家浜、崧泽文化过渡期的文化面貌问题
        一、前期的思索:学界有关这一问题的基础性探讨
        二、已做的分析:本文关于此一问题的或然性研究
        三、管窥见一斑:过渡时期典型遗存的结论性判断
    第五节 长江下游文明化进程中的马家浜文化因素
        一、争论中深化:长江下游地区文明起源的论说
        二、发展中传承:文明化进程的马家浜文化因素
结语
附表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致谢

(8)霞浦黄瓜山遗址动物骨的稳定同位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内容及目的
    1.3 稳定同位素方法介绍
        1.3.1 C稳定同位素
        1.3.2 N稳定同位素
        1.3.3 碳氮同位素考古学研究简史
第二章 黄瓜山遗址的考古学背景
    2.1 遗址概况
    2.2 遗迹与遗物
    2.3 黄瓜山文化年代问题
第三章 黄瓜山遗址出土动物骨稳定同位素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1.3 污染鉴别
        3.1.4 数据分析
    3.2 黄瓜山猪骨的同位素分析
        3.2.1 猪的食物结构
        3.2.2 猪的属性分析
    3.3 黄瓜山狗骨的同位素分析
    3.4 黄瓜山鹿骨的同位素分析
    3.5 黄瓜山虎骨的同位素分析
    3.6 黄瓜山遗址不同种类动物骨的分析值比较
第四章 黄瓜山与相关遗址稳定同位素比较分析
    4.1 与内陆新石器时代遗址比较
        4.1.1 陕北五庄果墚遗址概况及同位素研究成果
        4.1.2 山西陶寺遗址概况及同位素研究成果
        4.1.3 陕西康家遗址概况及同位素研究成果
        4.1.4 甘肃大地湾遗址概况及同位素研究成果
        4.1.5 对比结果
    4.2 与沿海新石器时代遗址比较
        4.2.1 浙江塔山遗址概况及同位素研究成果
        4.2.2 浙江田螺山遗址概况及同位素研究成果
        4.2.3 山东北阡遗址概况及同位素研究成果
        4.2.4 福建屏风山遗址概况及同位素研究成果
        4.2.5 对比结果
第五章 黄瓜山文化时期生计形态的宏观考察
    5.1 繁荣的“靠海吃海”式采捕经济
    5.2 作为补充的“近山狩猎”式经济
    5.3 持续发展的“山丘低地”农业与畜养经济
        5.3.1 稻作农业
        5.3.2 粟作农业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总结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泥河湾盆地考古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国内外对泥河湾盆地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三、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四、范例说明
第一章 泥河湾盆地的发现及初步研究(1921~1948)
    第一节 泥河湾的发现
        一、泥河湾教堂的文森特神甫
        二、桑志华和北疆博物院
        三、巴尔博命名“泥河湾层”
        四、桑志华的6次泥河湾之旅
    第二节 泥河湾哺乳动物群
        一、身为神甫的科学家——德日进
        二、泥河湾哺乳动物群的确立及对泥河湾古人类的预测
    第三节 粗糙的手斧
        一、步日耶的发现
        二、关于“手斧”的争论
    第四节 第十八届国际地质大会
        一、泥河湾层的划分
        二、中国的“维拉方层”——早更新世的泥河湾层
    第五节 滥觞于第四纪地质古生物的泥河湾旧石器考古
第二章 北方下更新统标准地层的建立和新的认识(1949~1964)
    第一节 标准地层的确立及泥河湾层的新认识
        一、华北地区的早更新世标准地层
        二、对泥河湾层的新认识
    第二节 泥河湾盆地火山活动与新构造运动的研究
        一、火山活动的(早期)研究
        二、新构造运动的研究
    第三节 峙峪遗址的发现
    第四节 对泥河湾层的新认识及古人类遗存的猜想
第三章 旧石器考古的发展及相关领域的大发现(1965~1989)
    第一节 .旧石器时代考古的发展时期
        一、泥河湾盆地旧石器考古三部曲(1965~1980年)
        二、泥河湾旧石器考古文化序列的进一步完善(1981~1989年)
        三、对1984~1989年的调查试掘时期的评价
        四、一些问题的讨论
    第二节 古生物化石的大量发现
        一、哺乳动物化石研究
        二、鱼类化石
        三、软体动物化石群的研究
        四、微体古生物化石的研究
        五、孢粉分析
    第三节 泥河湾盆地地层学的新进展
        一、生物地层学方面的研究
        二、磁性地层学方面的研究
        三、泥河湾层划分的深化和研究
    第四节 大同火山的研究进展
    第五节 泥河湾盆地古环境与古地理方面的研究
        一、泥河湾古湖的演化研究
        二、泥河湾盆地古环境的研究
        三、泥河湾盆地古地理环境研究
    第六节 泥河湾盆地旧石器考古及第四纪相关领域研究的发展
第四章 承前启后(1990~2011)
    第一节 泥河湾旧石器考古的辉煌时期
        一、中美合作的开展及影响
        二、主要旧石器遗址的发现
        三、泥河湾盆地旧石器考古学的新进展及存在问题
        四、泥河湾盆地的考古工作者
        五、综合研究及理论与方法论的进展
    第二节 古生物化石的研究
        一、哺乳动物化石研究
        二、微体古生物化石的研究
        三、孢粉分析
        四、叠层石的发现和研究
    第三节 泥河湾盆地地层学研究
        一、磁性地层学方面的研究
        二、泥河湾层划分的深化和研究
    第四节 泥河湾盆地古环境与古地理方面的研究
        一、泥河湾古湖的演化研究
        二、泥河湾盆地古环境的研究
    第五节 火山运动和新构造运动的研究
第五章 泥河湾发展的新机遇——东方人类探源工程方兴未艾(2012~2016)
    第一节 泥河湾博物馆的建立及相关研究机构组建的意义
        一、泥河湾博物馆的建立
        二、其他研究机构的建立
        三、对泥河湾的规划、保护,让文物活起来
    第二节 东方人类探源工程
        一、东方人类探源工程的启动
        二、东方人类探源工程的研究内容
        三、目前进度及已取得的成果
    第三节 泥河湾旧石器考古的新进展
        一、旧石器考古发掘及调查活动
        二、主要研究成果及认识
    第四节 其他领域的进展
        一、哺乳动物化石
        二、地层学方面的进展
        三、新构造火山运动
        四、古环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10)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周边地区新石器晚期至青铜时代先民利用动物资源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动物考古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与研究进展
        1.1.1 动物考古学研究方法简介
        1.1.2 国际动物考古学研究进展
        1.1.3 中国动物考古学研究进展
    1.2 动物考古学研究揭示的主要家畜驯化和传播历史
        1.2.1 狗和猪
        1.2.2 黄牛和羊
        1.2.3 马和鸡
    1.3 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周边地区新石器晚期-青铜时代人类生业模式研究进展与问题
        1.3.1 研究进展
        1.3.2 存在的问题
    1.4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2.1.1 黑河流域
        2.1.2 大通河流域
        2.1.3 洮河流域
        2.1.4 黄河上游谷地
        2.1.5 青海湖盆地
        2.1.6 柴达木盆地
    2.2 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周边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谱系
    2.3 采样遗址点介绍
        2.3.1 c.5400~4500BP遗址
        2.3.2 c.4500~3600BP遗址
        2.3.3 c.3600~2000BP遗址
    2.4 研究区动物地理区系划分
    2.5 研究区自然植被区系划分及碳同位素研究
第三章 研究材料与分析方法
    3.1 本文研究资料来源
        3.1.1 动物遗存鉴定材料
        3.1.2 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材料
    3.2 研究方法
        3.2.1 ~(14)C测年
        3.2.2 动物考古学研究方法
        3.2.3 稳定碳氮同位素重建古食谱
第四章 研究结果
    4.1 测年结果及分析遗址的相对文化序列
    4.2 c.5400~4500BP出土动物种类及动物同位素结果
        4.2.1 出土动物遗存概况
        4.2.2 碳氮稳定同位素结果
    4.3 c.4500~3600BP出土动物种类及动物同位素结果
        4.3.1 出土动物遗存概况
        4.3.2 碳氮稳定同位素结果
    4.4 c.3600~2500BP出土动物种类
第五章 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周边地区c.5400~4500BP人类动物资源利用策略
    5.1 c.5400~4500BP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周边地区先民获取肉食资源的方式
        5.1.1 山那树札遗址动物群
        5.1.2 安达其哈遗址动物群
        5.1.3 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周边地区先民获取肉食资源方式
        5.1.4 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周边地区与黄河上游其他地区对比分析
    5.2 c.5400~4500BP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周边地区先民饲养家畜策略
        5.2.1 安达其哈动物食谱特征
        5.2.2 山那树扎动物食谱特征
        5.2.3 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周边地区先民饲养家畜策略
    5.3 c.5400~4500BP先民利用动物资源方式小结
第六章 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周边地区c.4500~3600BP人类动物资源利用策略
    6.1 c.4500~3600BP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周边地区先民获取肉食资源的方式
        6.1.1 宗日遗址动物群
        6.1.2 金蝉口遗址动物群
        6.1.3 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周边地区先民获取肉食资源的方式
        6.1.4 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周边地区与黄河上游其他地区对比分析
    6.2 c.4500~3600BP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周边地区先民家畜饲养策略
        6.2.1 宗日遗址动物食谱特征
        6.2.2 金蝉口遗址动物食谱特征
        6.2.3 黑水国遗址动物食谱特征
        6.2.4 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周边地区先民饲养家畜策略
    6.3 c.4500~3600BP先民利用动物资源的方式小结
第七章 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周边地区c.3600~2000BP人类动物资源利用策略
    7.1 c.3600~2000BP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周边地区先民获取肉食资源的方式
        7.1.1 诺木洪文化动物群
        7.1.2 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周边地区先民获取肉食资源的方式
    7.2 c.3600~2000BP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周边地区先民饲养家畜策略
    7.3 c.3600~2000BP先民利用动物资源方式小结
第八章 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周边地区新石器晚期至青铜时代先民利用动物资源策略的历时性演变规律及原因探析
    8.1 新石器晚期至青铜时代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周边地区先民获取肉食资源方式的变化
        8.1.1 野生动物资源的变化
        8.1.2 家畜数量结构的变化
        8.1.3 先民获取肉食资源方式的历时性变化
    8.2 新石器晚期至青铜时代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周边地区先民饲养家畜策略的演变
        8.2.1 狗和猪的食谱及饲养方式变化
        8.2.2 羊和牛的食谱及饲养方式变化
    8.3 先民利用动物资源策略小结及原因探析
第九章 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周边地区不同时间段先民利用动物资源策略的空间差异及原因分析
    9.1 不同时间段先民获取肉食资源方式的空间对比分析
        9.1.1 c.5400~4500BP先民获取肉食资源方式的区域差异
        9.1.2 c.4500~3600BP先民获取肉食资源方式的区域差异
        9.1.3 c.3600~2000BP先民获取肉食资源方式的区域差异
    9.2 各时间段先民饲养家畜策略的区域对比分析
        9.2.1 c.5400~4500BP不同地貌单元家畜食谱特征
        9.2.2 c.4500~3600BP不同地貌单元家畜食谱特征
    9.3 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周边地区不同时间段先民利用动物资源策略的空间对比小结及原因分析
第十章 结论和展望
    10.1 主要结果和结论
    10.2 问题和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骨质标本的碳-14年代测定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再论“华南早期新石器14C年代数据引起的困惑”问题[J]. 陈伟驹. 文博, 2021(04)
  • [2]中国古人类遗址年代学的研究进展与问题[J]. 葛俊逸,邓成龙,邵庆丰,裴树文,唐锐枰,涂华,高星. 人类学学报, 2021
  • [3]中国考古学碳十四年代学研究 ——以二里头遗址为例[D]. 李壮. 西北大学, 2020(07)
  • [4]周口店人类化石与中国古人类连续进化学说的形成和发展[J]. 刘武. 化石, 2019(04)
  • [5]陕西西安马腾空遗址东周时期墓葬出土人骨研究[D]. 王一如. 吉林大学, 2019(11)
  • [6]台湾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湖文化研究 ——以南科考古遗址群材料为中心[D]. 李志文. 吉林大学, 2019(10)
  • [7]马家浜文化研究[D]. 王斌. 上海大学, 2019(02)
  • [8]霞浦黄瓜山遗址动物骨的稳定同位素分析[D]. 杨树. 厦门大学, 2019(08)
  • [9]泥河湾盆地考古史研究[D]. 李罡. 河北大学, 2018(12)
  • [10]青藏高原东北部及其周边地区新石器晚期至青铜时代先民利用动物资源的策略研究[D]. 任乐乐. 兰州大学, 2017(03)

标签:;  ;  ;  

骨标本的碳 14 年代测定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