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使用二次发射阴极的M型行波管(论文文献综述)
黎深根[1](2019)在《W波段空间谐波磁控管研究》文中指出普通磁控管在向毫米波、短毫米波和太赫兹方向发展时,遇到了严重的问题:首先,因磁控管腔体尺寸与波长成正比,随着频率逐渐提高,腔体尺寸将越来越小;其次,直流磁场与波长成反比,波长越短,磁场越高;再次,阴极尺寸小,所需电流密度增大,导致电子回轰很强烈,这将严重影响热阴极的寿命;最后,随着尺寸的缩小,采用隔膜带解决π模磁控管模式分隔问题也难以实现。因此,在毫米波及以上波段,人们提出了许多方法来实现毫米波M型器件的研制,例如同轴磁控管方案、普通磁控管方案、反同轴磁控管方案和空间谐波磁控管方案。其中空间谐波磁控管(SHM)被认为是最有效的设计之一,与π模基波普通磁控相比,空间谐波磁控管可以增大谐振腔尺寸,降低工作磁场,并有效提高模式分隔度。国内目前尚无W波段磁控管工程化产品报道,对于空间谐波磁控管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基于此,本文详细地分析与研究了W波段非π模空间谐波磁控管的作用机理与工作特性,提出了W波段空间谐波磁控管优化设计的基本思路,对空间谐波磁控管的工作效率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理论分析,一定程度上填补国内空间谐波磁控管的理论空缺。论文主要内容如下:首先,论文系统地分析了无隔模带谐振系统中多模瞬态特性、非π模理论和空间谐波理论,探析了短毫米波磁控管采用非π模空间谐波工作可以增大谐振腔尺寸和降低工作磁场的根本原因。讨论了模式选择对谐振腔尺寸、模式分隔度和品质因数的影响,推导了空间谐波同步的工作特性和负载特性。其次,查阅资料并结合理论分析结构,首次尝试从注波互作用和高频损耗角度对W波段空间谐波磁控管进行效率分析,分析了高频场角速度、同步谐波角向电场以及趋肤效应导致低效率的本质原因,在此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善磁控管电子效率和线路效率的实现方法。再次,结合理论分析,对W波段空间谐波磁控管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到冷态特性和热态特性一系列的仿真结果,讨论了仿真结果和理论计算的一致性,对仿真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最终通过仿真分析找到了试验研究改进的方向,为试验研究的成功奠定了基础。然后,利用理论计算和仿真分析的结果,进行试验验证,研制出了我国首支W波段空间谐波磁控管,工作模式为π/2模及邻近模式,电子与负一次空间谐波同步,输出功率达到2kW,验证了理论计算的正确性以及仿真分析的准确性。最后,在W波段空间谐波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冷阴极技术研究,对磁控管冷阴极技术进行了理论分析,验证了毫米波磁控管采用自发射冷阴极和辅助热阴极式冷阴极的可行性。
白国栋[2](2012)在《抑制行波管多级降压收集极二次电子发射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用于卫星通讯导航的空间行波管需求数量大大增加,高整管效率与长寿命、高可靠性一样成为其最关注的因素。更高的整管效率不仅意味着降低行波管自身功耗、还能减小电源的重量和体积,同时也提供了改善器件可靠性和寿命的空间,因此而产生的经济效益十分巨大。目前我国Ka及更高频率的毫米波段新型卫星通信系统的研究刚刚起步,发展空间行波管势在必行,提高空间行波管的整管效率十分重要。本论文针对要提高整管效率的问题,从多级降压收集极(MDC)材料表面改性的角度,在深入分析二次电子发射抑制机理的基础上,研制了离子束表面改性专用设备,对工艺技术问题作了探索性研究。主要内容为:1.详细探讨了材料的二次电子发射、离子束表面改性原理、多级降压收集极提高整管效率的作用。2.设计了国内第一台抑制空间行波管多级降压收集极二次电子发射的专用离子束表面处理设备。3.研究了离子处理技术和工艺,包括离子束占空比、加热温度的高低等因素对二次电子发射系数(δ)和表面织构的影响。4.主要实验结果。采用离子轰击的方法进行无氧铜表面的织构化处理,能有效降低二次电子发射系数。经过处理后的二次电子发射系数只有未经处理铜表面的60%,实际装管试验表明,使用离子表面处理后的K和Ka波段的行波管整管效率,比使用未经离子处理MDC的行波管整管效率提高3-7%。为了抑制MDC中二次电子发射,提高空间行波管的整管效率,设计了国内首台MDC离子束改性设备,并研究了相应的MDC电极表面改性工艺与技术,成功应用于我所空间行波管的研制。
廖明亮[3](2016)在《V波段曲折波导行波管及新结构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V波段是一个重要的大气衰减窗口。V波段行波管作为放大器件近年来在近距离保密通信、卫星通信和卫星对抗领域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研究。相对于欧美、日本等国,我国对该频段的开发利用相对滞后。目前,国内已有20W量级采用螺旋线慢波结构的V波段行波管处于样管研制阶段,但是当频率上升到该频段后,螺旋线横向尺寸变得很小,线径很细,加工装配困难,功率容量急剧下降,散热不易,可靠性及环境适应性方面都存在诸多困难。所以,研究其他类型慢波结构的行波管以满足我国在该频段的应用需求显得极为迫切。慢波结构作为行波管的核心部件,是电子注与电磁波进行互作用并完成能量交换的通道,其性能直接决定了行波管的技术水平。本文从几种全金属、结构简单的慢波结构出发,重点介绍了开放式矩形栅波导和曲折波导,通过对比,结合实用性、可实现性、研制基础及技术积累,选择了曲折波导行波管及其新结构作为研究内容。曲折波导具有功率容量大、带宽较宽、机械强度高、结构易加工、可复制性强、散热性好等优点,且适合进行频率缩尺设计,工作频段可跨越厘米波直至太赫兹的多个波段,可作为一种大功率、宽带小型化的辐射源,应用于通信(含卫星)、电子对抗、雷达、制导、遥感探测等众多领域。本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成功设计并制造加工出V波段曲折波导行波管,完成了实验研究,进行了小信号下的高频特性测试和大信号下的输出功率、带宽等测试;为了将行波管总效率提升到10%以上,设计加工了三级降压收集极并完成了整管装配;为了获得更高性能,设计了三种极具实用价值的新型曲折波导慢波结构并进行了小信号和大信号研究,可为后续改进型的V波段曲折波导行波管加工制造提供理论支撑。与常规结构相比,几种新结构在维持带宽的同时能显着提升输出功率。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总结如下:1.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完成设计并成功制造出V波段曲折波导行波管,进行了“冷测”和“热测”实验研究,在V波段获得了国内领先的5GHz带宽及大于30W的输出功率。2.为了将行波管总效率提升到10%以上,设计加工了三级降压收集极并完成了整管装配,克服了10kV以上高电压、小体积、多收集极绝缘及散热问题,结合软件仿真及行波管制造经验公式计算,总效率可达到12.9%。3.为了提高输出功率,提出并设计了一种直角槽加载新型曲折波导行波管慢波结构,经高频特性和大信号注-波互作用特性研究发现,与常规结构相比,新结构不仅将整个5GHz带宽内的功率提高了30%,而且将行波管慢波结构长度降低了20%,单位长度增益更高。经计算,改进能量输出结构材料后可在V波段5GHz的带宽范围内获得大于50W的输出功率,满足宽带大功率应用的需求。4.为了降低工作电压,增加实用性和可靠性,同时简化结构以便加工,提出并设计了一种10.5kV工作电压的外矩形槽加载曲折波导行波管慢波结构,研究发现,与常规结构相比,新结构输出功率更高,可获得大于30W的功率及5GHz带宽,满足低电压宽带应用的需求。5.为了进一步提高曲折波导行波管的输出功率,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内矩形槽加载曲折波导行波管慢波结构。经小信号仿真发现,新结构的耦合阻抗在工作频段高端不再下降,反而进入上升趋势,这一反常特性显着改善了常规结构中由于频率上升,耦合阻抗快速下降引起的互作用效率降低问题。经大信号仿真发现,该结构可在V波段4GHz的带宽内达到70W输出功率,5GHz的带宽范围内达到大于50W输出功率。同时由于增益增加,慢波电路长度可比常规结构减少1/3,满足大功率小型化的应用需求。
李松柏,陈汝淑,刘盛纲[4](1973)在《国外微波电子管及其应用的新进展》文中指出 一、微波管发展简况微波管自出现至今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在这期间获得很大的发展(见表1)。最初,微波管主要用于雷达设备和现形加速器,特别是二次大战末期,各中新型微波管
成钦[5](1982)在《新一代的直播卫星行波管》文中研究指明 通信卫星系统是七十年代期间应用卫星中最重要的发展成果;而在八十年代,人们最向往的是发展从空间直接向普通家庭转播电视的直播电视卫星。直播电视卫星既可为发达国家提供更多的广播信道,也能为发展中国家建立覆盖全国的电视网络,因而目前已引起许多国家的关注。
刘之畅[6](2011)在《高可靠行波管结构分析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行波管作为卫星、雷达、电子对抗等系统的核心器件,其可靠性对整机、系统的可靠性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行波管有着制造工艺复杂、材料种类繁多、结构设计形式多样等微波真空器件的共性,这些因素给行波管固有可靠性的提高和应用可靠性的保障提出了挑战。结构分析作为一种元器件可靠性技术手段,对器件从广义的结构内涵进行分析,其中包括了器件的设计、材料、工艺三个方面。欧洲航天标准化合作组织(ECSS)对元器件的结构分析给出的说明是:不同于传统的破坏性物理分析和失效分析,结构分析是一种新型的器件应用验证技术,其目标是对元器件满足评价要求和相关项目运行要求的能力做出早期判断。结构分析对元器件的使用方和制造方都有很大作用:系统设计者借助于结构分析可以减少系统失效的风险、提高设计的可靠性;制造商可以通过结构分析来监控其生产工艺,从而能在生产中找到能引起元器件潜在失效的部位和工艺,并通过改进工艺提高产品质量。本论文以行波管作为结构分析技术的应用对象,对行波管结构分析的理论基础、技术方法和指导性规范做了系统研究。对高可靠行波管的研制方和用户方,以及对行波管进行可靠性评估的第三方机构进行了深入调研。调研内容包括:行波管的可靠性设计、影响行波管可靠性的材料和工艺、高可靠行波管典型应用环境、行波管常见失效模式及机理、现有的行波管分析评价方法和标准规范。在以上调研基础上进行有效信息的提炼和技术方法的归纳总结,明确了行波管结构分析的技术项目组成,其中包括:结构单元分解、结构要素识别、结构判别评价三个主要环节;确定了适用于行波管结构分析的试验技术方法;对实施行波管结构分析的工作程序和技术流程进行了研究,最终形成了具有指导性的行波管结构分析规范。
刘叶[7](2012)在《W波段行波管栅控电子枪的设计与模拟》文中指出真空电子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真空电子器件发展至今已有几十年历史。1943年第一支行波管研制成功,经过不断发展,如今行波管功率能够在连续波工作时达千瓦量级,脉冲波工作时达百兆瓦级,工作波长也发展到毫米波及亚毫米波段。军事电子工业以及军事装备的不断发展对行波管的研制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高频段、高功率、体积小、重量轻是现代行波管的发展方向。W波段行波管工作波长3毫米,工作频率75GHz—-110GHz,是近几年国内研究的一种毫米波行波管管型。一把好的电子枪对于行波管的研制至关重要,其产生电子注的质量直接决定了行波管整管性能指标。在一些大功率行波管中阳极电压动辄上万伏,如此大的脉冲能量使得脉冲调制器负荷很大,以致脉冲电源会变得庞大而笨重,庞大笨重的脉冲电源限制了大功率行波管实现的机动性,同时限制了雷达的作用距离,栅控电子枪的应用解决了这一难题。本文我们对传统皮尔斯电子枪、栅控电子枪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并设计了工作于W波段脉冲行波管的栅控电子枪。本论文工作总结如下:首先我们研究了强流电子光学与弱流电子光学,基于强流电子光学我们深入分析了皮尔斯电子枪以及栅控电子枪理论,介绍了基础无栅枪设计的两种方法:传统皮尔斯法、现在常用的Vaughan综合迭代法。其次运用Vaughan综合迭代法并依据栅控电子枪设计步骤设计了W波段栅控电子枪,得出其基本结构,然后将其基本结构参量代入到电子光学仿真软件ORION程序中对其进行模拟仿真,经过不断调整不断优化最终得出需要的栅控电子枪。同时我们还运用CST软件对ORION仿真结果进行了验证,这些都为栅控电子枪的加工提供了理论依据。最后我们对设计好的栅控电子枪进行了加工,并装配至W波段行波管电子光学样管中进行了实验测试。
周进[8](2019)在《微型化多级降压收集极的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微波功率模块(Microwave Power Module-MPM)是现代国防装备和民用经济中的一类重要电子器件。行波管是MPM的核心器件,多级降压收集极作为行波管是行波管中外径最大的部件。多级降压收集极的微型化容易导致二次返流增加,多级降压收集极的微型化和高效率,对于研制高效率小型化的行波管和减小MPM尺寸、提高MPM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阐述了多级降压收集极的基本工作原理,并提出了多级降压收集极正向设计方法和流程。论文简单介绍了多级降压收集极的计算原理,并结合某研究所课题需要的实际应用背景,对行波管的多级降压收集极进行了电性能设计,并根据设计结果利用软件MTSS2015进行了仿真计算。论文介绍了行波管多级降压收集极的各部件尺寸、各种材料的热导率等参数对多级降压收集极温度分布和热裕量的影响,以及各种参数作用的大小,如何为多级降压收集极的散热结构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为了实现微型化工程应用,我们用了三级降压收集极,为了验证设计的多级降压收集极散热也满足工程化应用,需要对设计的微型化多级降压收集极进行热分析。依据MDC的设计要求和电性能设计结果,对多级降压收集极和其应用的环境MPM,进行了Ansys热分析。热分析结果满足工程经验要求的热裕度,MPM工作的温度最高点均在安全的温度范围内。论文针对多级降压收集极的工艺实现,介绍了行波管的实际工艺过程,以及多级降压收集极的工艺实施。为了减少电子二次返流,需要对收集极电极进行表面处理。结合本论文的多级降压收集极,进行了多级降压收集极的电极改性研究,通过溅射多级降压收集极电极内表面,以减少了二次电子发射,提高了多级降压收集极的效率。根据设计的收集极计算结果,进行了制管实验,并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满足设计要求。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是提出了多级降压收集极的正向设计流程,实现了微型化的多级降压收集极。在行波管电子效率15%的情况下,实现了多级降压收集极的70%的回收效率,多级降压收集极的外径11.5mm。其次验证MTSS2015软件套装的精准性和可靠性。
张世杰[9](2013)在《S波段脉冲行波管的空间适应性增强方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空间行波管在通信卫星、遥感遥测、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载人航天以及探月工程等空间应用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作为卫星的有效载荷部分起着微波功率放大核心作用。空间行波管在卫星发射后不可维修,使用环境非常特殊,其空间环境适应性一直都是研究热点。本论文以提高S波段脉冲行波管的空间环境适应性为目的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主要内容及创新如下:1、根据S波段脉冲行波管的热耗分布状况,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的热分析功能,对热耗比较集中的多极降压收集极进行了温度分布仿真,分析接触热阻对多级降压收集极热特性的影响,通过优化多极降压收集极结构设计、改进散热底板的热传导解决了S波段脉冲行波管长时间加电工作的稳定性问题,提高了S波段脉冲行波管在空间环境中的适应性。2、基于微放电现象的发生机理,转换了S波段脉冲行波管的微波传输方式,通过电磁场仿真软件CST对同轴波导转换的阻抗匹配进行优化,满足了S波段脉冲行波管驻波系数等电参数要求,并对波导同轴转换采取表面处理措施,降低微波组件微放电风险,通过热真空试验验证了S波段脉冲行波管的可靠性。本文分析了S波段脉冲行波管发生高压打火故障的原因,并针对行波管多级降压收集极结构问题提出了工艺解决方案,优化了收集极热传导方式,而且通过改变微波传输模式,在-55℃-+70℃极限温度范围内实现了空间行波管输出峰值功率在3000W以上正常稳定工作,本文的研究内容对进一步提高脉冲行波管的工作温度范围,扩大行波管在星上的应用将有所帮助。
陈燕[10](2012)在《Ku波段行波管降压收集极的研制》文中指出行波管(TWT)是一种具有频带宽、功率大等特点的微波放大器的核心器件,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武器通讯系统。新一代微波放大器为了减小体积、重量、功耗,对行波管提出体积更小、重量更轻、效率更高的要求,以实现武器系统的小型化,提高战场生存能力。在行波管中,电子经过电场加速后,将自身携带的小部分动能交给高频场,大部分动能以热量的形式损失,因此行波管效率非常低。降压收集极能够回收部分互作用后电子携带的动能,提高行波管效率。而多级降压能进一步提高行波管的效率,是实现行波管小型化高效率的有效途径。基于提高行波管收集极性能来提高整管性能,借助于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和我厂成熟的行波管研制生产经验,本论文对轴对称结构的多级降压收集极(MDC)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多级降压收集极有效的提高了Ku波段行波管的性能。主要的工作内容如下:(1)阐述多级降压收集极的工作原理及优势。(2)ORION软件计算的慢波电路大信号互作用的结果作为多级降压收集极计算的入口计算条件。(3)通过ORION软件设计高效率多级降压收集极。(4)通过ANSYS软件对多级降压收集极进行热分析。(5)优化多级降压收集极的制造工艺。(6)将设计好的多级降压收集极装管试验。(7)对已完成的工作进行总结,对下一步工作提出计划。
二、使用二次发射阴极的M型行波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使用二次发射阴极的M型行波管(论文提纲范文)
(1)W波段空间谐波磁控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意义 |
1.3 毫米波磁控管的发展现状 |
1.3.1 国外发展现状 |
1.3.2 国内发展现状 |
1.3.3 理论研究现状 |
1.4 论文的选题和内容安排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非π模空间谐波理论分析 |
2.1 引言 |
2.1.1 磁控管工作原理 |
2.1.2 非π模空间谐波磁控管介绍 |
2.2 谐振特性分析 |
2.2.1 谐振系统 |
2.2.2 色散特性 |
2.2.3 多模瞬态分析 |
2.3 非π模理论 |
2.3.1 π 模工作的优点 |
2.3.2 非π模对谐振腔尺寸的影响 |
2.3.3 非π模对模式分隔度的影响 |
2.3.4 非π模的品质因数 |
2.4 空间谐波理论 |
2.4.1 空间谐波 |
2.4.2 工作电压与工作磁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空间谐波磁控管效率分析 |
3.1 引言 |
3.2 磁控管效率分析 |
3.2.1 磁控管效率的计算 |
3.2.2 传统磁控管高效率的原因 |
3.3 W波段空间谐波磁控管效率分析 |
3.3.1 注波互作用分析 |
3.3.2 低效率的原因 |
3.3.3 提高效率的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空间谐波磁控管仿真分析 |
4.1 仿真模型建立 |
4.1.1 仿真软件简介 |
4.1.2 仿真对象介绍 |
4.1.3 仿真模型建立 |
4.2 冷态特性仿真和分析 |
4.2.1 谐振系统仿真分析 |
4.2.2 输出结构仿真分析 |
4.2.3 整管冷态分析 |
4.3 热态特性仿真和分析 |
4.3.1 电磁场加载 |
4.3.2 阴极发射设置 |
4.3.3 高频场分析 |
4.3.4 电子运动状态分析 |
4.3.5 工作特性分析 |
4.3.6 输出特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空间谐波磁控管实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磁控管冷测实验 |
5.2.1 冷测系统介绍 |
5.2.2 谐振腔冷测 |
5.2.3 输出部件冷测 |
5.2.4 整管冷测 |
5.3 磁控管热测实验 |
5.3.1 热测系统介绍 |
5.3.2 工作特性 |
5.3.3 包络和频谱特性 |
5.3.4 测试结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冷阴极技术分析 |
6.1 引言 |
6.2 自发射冷阴极技术分析 |
6.2.1 自发射冷阴极结构 |
6.2.2 自发射冷阴极理论分析 |
6.2.3 自发射冷阴极试验研究 |
6.3 辅助热阴极式冷阴极分析 |
6.3.1 辅助式冷阴极结构 |
6.3.2 辅助热阴极式冷阴极理论分析 |
6.3.3 辅助热阴极式冷阴极试验研究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7.1 主要工作和总结 |
7.2 存在的问题 |
7.3 提高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2)抑制行波管多级降压收集极二次电子发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多级降压收集极(MDC)的发展概况 |
1.1.1 MDC的起源 |
1.1.2 MDC的国内外现状 |
1.2 本论文的选题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MDC与金属材料的二次电子发射 |
2.1 MDC工作原理 |
2.2 MDC降低二次电子发射系数的重要性 |
2.3 金属的二次电子发射 |
2.3.1 二次电子发射的物理过程 |
2.3.2 金属的二次电子发射的能量分布 |
2.3.3 金属的二次电子发射系数 |
2.3.4 影响二次电子发射系数S的因素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离子束表面改性设备的设计 |
3.1 离子束表面改性原理 |
3.1.1 国外设备介绍 |
3.2 离子束表面改性设备设计 |
3.2.1 离子源的选择 |
3.2.2 离子束表面改性设备设计思路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表面改性工艺与技术 |
4.1 离子束占空比的影响 |
4.2 工艺温度的影响 |
4.3 离子能量的影响 |
4.4 装配工艺 |
4.5 入射角的影响 |
4.6 毛刺形貌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测试结果分析 |
5.1 二次电子发射系数的测试 |
5.1.1 无氧铜片样品 |
5.1.2 MDC电极 |
5.2 整管测试结果分析 |
5.2.1 测量原理及方法 |
5.2.2 整管测试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束语 |
6.1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6.2 今后工作的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硕期间取得的成果 |
(3)V波段曲折波导行波管及新结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1.1 V波段特性 |
1.1.2 V波段主要应用领域 |
1.2 毫米波真空器件的发展概况 |
1.3 毫米波行波管及其慢波结构的研究概况 |
1.3.1 曲折波导慢波结构 |
1.3.2 矩形栅波导慢波结构 |
1.3.3 开放式矩形栅波导慢波结构 |
1.4 V波段行波管的研究现状 |
1.5 V波段曲折波导行波管的选题依据 |
1.5.1 开放式矩形栅波导的研究 |
1.5.2 曲折波导的优点及研制基础 |
1.6 本论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
1.7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V波段曲折波导行波管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曲折波导慢波结构高频特性理论简介 |
2.3 曲折波导慢波结构的高频特性模拟 |
2.3.1 色散特性的软件模拟方法 |
2.3.2 耦合阻抗模拟方法 |
2.4 曲折波导行波管大信号模拟 |
2.5 曲折波导行波管三级降压收集极设计 |
2.5.1 单级不降压收集极计算结果 |
2.5.2 单级降压 50%收集极计算结果 |
2.5.3 三级降压收集极计算结果 |
2.5.4 计算结果修正及比较 |
2.6 小结 |
第三章V波段曲折波导行波管制造及实验测试 |
3.1 引言 |
3.2 曲折波导行波管整管加工及装配 |
3.3 曲折波导行波管整管高频特性测试 |
3.4 曲折波导行波管整管流通率测试 |
3.5 曲折波导行波管整管输出功率测试 |
3.6 曲折波导行波管优化及输出功率测试 |
3.7 曲折波导行波管实测结果与模拟结果误差分析 |
3.8 三级降压收集极加工及整管装配 |
3.9 小结 |
第四章 直角槽加载曲折波导行波管慢波结构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常规曲折波导互作用效率低的原因 |
4.3 与常规结构高频特性对比 |
4.3.1 仿真模型建立 |
4.3.2 高频特性对比 |
4.3.3 高频特性分析 |
4.4 与常规结构大信号性能对比 |
4.5 小结 |
第五章 矩形槽加载曲折波导行波管慢波结构的研究 |
5.1 外矩形槽加载曲折波导慢波结构的研究 |
5.1.1 引言 |
5.1.2 与常规结构高频特性对比 |
5.1.3 与常规结构大信号性能对比 |
5.1.4 小结 |
5.2 内矩形槽加载曲折波导慢波结构的研究 |
5.2.1 引言 |
5.2.2 与常规结构高频特性对比 |
5.2.3 高频特性分析 |
5.2.4 与常规结构大信号性能对比 |
5.2.5 小结 |
5.3 外矩形槽加载结构与内矩形槽加载结构对比分析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工作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6)高可靠行波管结构分析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微波真空电子器件概述 |
1.1.1 微波真空电子器件的发展历程 |
1.1.2 微波真空电子器件的特点 |
1.2 行波管概述 |
1.2.1 行波管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
1.2.2 行波管发展趋势 |
1.3 行波管结构分析技术研究概述 |
1.3.1 行波管可靠性概述 |
1.3.2 影响行波管可靠性的因素与常见失效模式 |
1.3.3 行波管可靠性进展 |
1.3.4 行波管结构分析技术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本文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
1.4.1 本论文主要工作 |
1.4.2 本论文结构 |
第二章 行波管结构分析理论与技术构架 |
2.1 引言 |
2.2 可靠性的基本理论 |
2.2.1 可靠性概念 |
2.2.2 可靠性的量性指标 |
2.3 行波管失效模式及机理 |
2.3.1 应力与失效的关系 |
2.3.2 行波管常见失效模式及原因 |
2.4 行波管结构分析技术方法 |
2.4.1 行波管结构分析的技术项目 |
2.4.2 行波管结构分析技术流程 |
2.4.3 结构分析的试验技术及相关仪器设备 |
2.5 行波管结构分析工作流程 |
2.5.1 器件分析工作流程的共性 |
2.5.2 行波管结构分析工作流程 |
第三章 行波管结构分解 |
3.1 引言 |
3.2 行波管参数指标 |
3.2.1 评价行波管技术性能的工作参数 |
3.2.2 影响行波管可靠性的敏感应力参数 |
3.3 高可靠行波管典型结构分解 |
3.3.1 高可靠行波管整体结构初级分解 |
3.3.2 行波管典型结构单元再分解 |
第四章 高可靠行波管结构要素分析 |
4.1 引言 |
4.2 电子枪结构单元要素识别与判据 |
4.2.2 电子枪支撑筒结构 |
4.2.3 阴极 |
4.2.4 阳极 |
4.2.5 热子 |
4.3 慢波结构结构单元要素分析 |
4.4 收集极结构单元要素分析 |
4.5 聚焦结构结构单元要素分析 |
第五章 行波管结构分析指导规范 |
5.1 一般要求 |
5.2 结构分析工作程序 |
5.3 行波管结构分析技术流程 |
5.3.1 结构单元分解 |
5.3.2 结构要素识别 |
5.3.3 分析结论 |
5.3.4 针对性建议 |
第六章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7)W波段行波管栅控电子枪的设计与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微波电真空器件的发展 |
1.2 毫米波技术 |
1.3 毫米波行波管电子光学系统概述 |
1.3.1 电子光学系统概述 |
1.3.2 行波管电子注流通率的研究 |
第二章 行波管电子枪基本理论 |
2.1 电子枪概述 |
2.2 强流电子光学与弱流电子光学 |
2.3 阴极电子热初速对电子注的影响 |
2.4 阳极孔的存在对电子注的影响 |
2.5 小结 |
第三章 栅控电子枪设计 |
3.1 传统皮尔斯电子枪研究 |
3.1.1 皮尔斯电子枪的基本参量 |
3.1.2 皮尔斯电子枪的设计方法 |
3.2 栅控电子枪研究 |
3.2.1 栅控电子枪产生背景 |
3.2.2 栅控电子枪的主要参量 |
3.2.3 栅控电子枪的理论设计要点 |
3.3 W波段栅控电子枪设计 |
3.3.1 给定参数及要求 |
3.3.2 基础皮尔斯枪参数的确定 |
3.3.3 栅网设计及计算 |
3.4 栅控电子枪设计难点问题 |
第四章 w波段行波管栅控电子枪仿真与优化 |
4.1 仿真软件简介 |
4.2 W波段栅控电子枪仿真 |
4.2.1 基础无栅枪软件仿真 |
4.2.2 栅控电子枪软件仿真 |
4.3 CST软件仿真栅控电子枪 |
4.3.1 栅控电子枪模型建立 |
4.3.2 仿真条件设置 |
4.3.3 CST仿真结果 |
4.3.4 两种仿真结果比较 |
4.4 小结 |
第五章 实验测试 |
5.1 电子枪零部件加工、装配 |
5.2 电子注流通率测试原理 |
5.3 测试结果 |
5.3.1 样管测试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8)微型化多级降压收集极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多级降压收集极的研究背景与重要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多级降压收集极的设计原理 |
2.1 多级降压收集极概念的提出 |
2.2 多级降压收集极的性能与效率 |
2.3 行波管总效率与多级降压收集极效率的关系 |
2.4 影响多级降压收集极效率的因素 |
2.4.1 多级降压收集极工作电压 |
2.4.2 多级降压收集极的级数 |
2.4.3 电子注入口状态与SBR |
2.4.4 二次电子 |
2.4.5 电极形状 |
2.5 多级降压收集极的正向设计流程 |
2.5.1 多级降压收集极设计的输入接口参数 |
2.5.2 多级降压收集极的正向设计流程 |
2.6 小结 |
第三章 微型化多级降压收集极的设计计算 |
3.1 多级降压收集极的计算原理 |
3.1.1 静电场求解 |
3.1.2 不同位置电场计算 |
3.1.3 任意位置磁场的运算 |
3.1.4 边界处理 |
3.1.5 计算空间电荷密度 |
3.1.6 迭代法求解差分方程 |
3.1.7 电子运动轨迹计算 |
3.1.8 程序计算时的相对论考虑 |
3.2 设计背景和要求 |
3.3 微型化多级降压收集极的电设计 |
3.3.1 优化收集极各电极形状 |
3.3.2 降低电极的二次电子发射能力 |
3.4 微型化多级降压收集极热分析 |
3.4.1 热分析基本理论 |
3.4.2 结构模型与热仿真参数 |
3.5 小结 |
第四章 微型化多级降压收集极工艺实现与测试验证 |
4.1 多级降压收集极结构及工艺实施 |
4.2 收集极电极表面改性应用研究 |
4.3 小型化行波管的测试验证 |
4.4 微型化多级降压收集极的测试验证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S波段脉冲行波管的空间适应性增强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文研究背景 |
1.1.1 行波管的基本工作原理 |
1.1.2 空间行波管的特点及发展前景 |
1.1.3 环境适应性概述 |
1.2 本文相关领域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本论文选题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S波段脉冲行波管的热环境适应性改进 |
2.1 S波段脉冲行波管的故障分析 |
2.2 S波段脉冲行波管收集极的仿真分析 |
2.2.1 Ansys软件介绍 |
2.2.2 多级降压收集极模型仿真 |
2.2.3 接触热阻对传热特性的影响 |
2.3 对S波段脉冲行波管收集极的优化改进 |
2.4 对新型多极降压收集极的试验验证 |
2.5 小结 |
第三章 S波段脉冲行波管的真空环境适应性改进 |
3.1 S波段脉冲行波管微放电现象故障定位 |
3.2 微放电现象产生的基理 |
3.3 微放电现象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 |
3.4 微放电的设计与防护 |
3.5 S波段脉冲行波管真空环境适应性改进 |
3.6 S波段脉冲行波管真空环境试验验证 |
3.7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论文工作总结与意义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Ku波段行波管降压收集极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行波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
1.2 多级降压收集极的优点及应用 |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Ku 波段行波管的设计过程 |
2.1 行波管设计目标 |
2.2 行波管设计软件 |
2.3 行波管电子枪的设计 |
2.4 行波管慢波电路的设计 |
2.5 输能装置的设计 |
2.6 PPM 聚焦系统的设计 |
2.7 收集极的设计 |
第三章 Ku 波段行波管降压收集极的设计 |
3.1 多级降压收集极的主要技术指标 |
3.2 多级降压收集极的设计思路 |
3.3 多级降压收集极的设计 |
3.3.1 收集极的入口数据 |
3.3.2 多级降压收集极各电极尺寸的确定 |
3.3.3 建立多级降压收集极的电子光学模型 |
3.3.4 多级降压收集极各电极的 CAD 优化 |
3.4 优化结果及收集极的结构图 |
第四章 多级降压收集极的热分析 |
4.1 热分析应用软件 ANSYS |
4.2 ANSYS 建模 |
4.3 热分析 |
4.3.1 第一收集极的热分析 |
4.3.2 第二收集极的热分析 |
4.3.3 第三收集极的热分析 |
第五章 多级降压收集极的制作工艺 |
5.1 多级降压收集极的改进 |
5.2 收集极的焊接 |
第六章 多级降压收集极装管试验 |
6.1 整管试验结构 |
6.2 整管试验测试结果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使用二次发射阴极的M型行波管(论文参考文献)
- [1]W波段空间谐波磁控管研究[D]. 黎深根.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 2019(03)
- [2]抑制行波管多级降压收集极二次电子发射的研究[D]. 白国栋. 电子科技大学, 2012(06)
- [3]V波段曲折波导行波管及新结构的研究[D]. 廖明亮. 电子科技大学, 2016(04)
- [4]国外微波电子管及其应用的新进展[J]. 李松柏,陈汝淑,刘盛纲. 电子管技术, 1973(06)
- [5]新一代的直播卫星行波管[J]. 成钦. 国外导弹与宇航, 1982(10)
- [6]高可靠行波管结构分析技术研究[D]. 刘之畅. 电子科技大学, 2011(12)
- [7]W波段行波管栅控电子枪的设计与模拟[D]. 刘叶. 电子科技大学, 2012(07)
- [8]微型化多级降压收集极的设计与研究[D]. 周进. 电子科技大学, 2019(12)
- [9]S波段脉冲行波管的空间适应性增强方案研究[D]. 张世杰. 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学院), 2013(08)
- [10]Ku波段行波管降压收集极的研制[D]. 陈燕. 电子科技大学, 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