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試談对数一章的教学(论文文献综述)
杨亚平[1](2016)在《整合性STEM教育理念下工程类高职数学教学模式的建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STEM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数学(Mathematics)四门学科的缩写。整合性STEM教育理念旨在将STEM领域的核心内容置于真实的、有吸引力的问题情境中,采用问题解决驱动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支持学生数学和(或)科学内容学习,帮助学生习得工程设计和(或)技术手段,同时,通过强调展示问题解决过程中学科之间的整合帮助学生理解学科间的紧密联系,体会学科的价值,培养21世纪新技能及对STEM学科的积极态度、投身STEM事业的热情。整合性STEM教育有助于我国工程类高职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化到数学学科,整合性STEM教育理念不仅支持学生的数学学习,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态度、促进其对数学和工程关系的理解,使数学教育真正服务于工程专业。本研究以整合性STEM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以设计研究为方法论指导,借鉴设计研究在课程与教学领域的研究范型——“形成性研究”的具体方式,经过教学模式原型的提出、三轮迭代实施和修正,最终得到了可行的、有效的整合性STEM教育理念下工程类高职数学教学模式(简称"ste-M-hve教学模式”)。本研究旨在为工程类高职数学教学提供一种新的途径,同时开启整合性STEM教育在我国高职领域的新篇章。围绕“如何在整合性STEM教育理念下建构适合我国高职工程类专业的数学教学模式”这一主要问题,笔者提出了三个子问题:1、如何基于整合性STEM教育理念、结合我国高职数学教育现状提出教学模式原型?2、如何在教学实践中修正教学模式?3、该教学模式能够产生怎样的教学效果?具体而言,本研究在以下三方面展开工作:第一,基于整合性STEM教育理念、结合高职数学教育现状提出教学模式原型。研究基于文献分析中所界定的整合性STEM教育理念内涵及核心要素,参考优质的整合性STEM教学原则以及工程设计的一般流程,结合高职数学教育现状,提出教学模式原型。第二,在教学实施中修正教学模式原型,得到稳定可行的教学模式。笔者进入某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在相关专业教师的帮助下,将教学模式原型具身化,设计了三轮教学,并在教学(每轮3周左右)实施过程中,根据参与者的反馈、课堂观察等,反复修正教学模式。小到语义误解,大到教学环节的顺序等,笔者都进行了调整。第三,评估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本研究从数学成绩、数学态度和“其他”三方面考察了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数学成绩和数学态度主要通过教学前后的定量数据分析,并辅以学生访谈佐证。“其他”方面主要涉及工程设计流程、工程思维、技术等,笔者通过扎根学生访谈,建立编码框架对该部分进行质性分析。本文最重要的研究成果是构建了可行有效的整合性STEM教育理念下工程类高职数学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包含六个教学环节:创设工程情境环节;研究问题并初步构想环节;教师引导数学化环节;分析改进环节;拓展情境中的数学内容——数学内部和数学应用环节;作品展示评价和反思环节。其中第2、3、4环节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循环系统。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课堂分析、访谈和测试表明,ste-M-hve教学模式不仅能帮助学生习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实验班学生在数学概念理解和应用两方面的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班学生,但在数学基础计算方面与对照班没有明显差别),而且能够对学生的数学态度有所促进。同时,ste-M-hve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在工程设计流程、工程思维、技术等方面有所发展。
胡晋宾[2](2015)在《基于数学课程知识观的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于学校教育来说,知识毫无疑问是课程和教学的核心。而从历史上来看,知识观决定着课程观和教学观,有什么样的知识观,就会有什么样的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每一次课程改革都是在特定的知识观影响下展开的,知识观是历次课程改革的分歧焦点。对于课程物化载体的教科书来说,它的编写也是知识观指导下的创作活动。基于当下的高中数学课改现实,研究教科书编写策略既有理论意义也有实践意义。从数学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这样3个视角来透视知识观发现:数学哲学视角的知识观强调对宏观的数学知识发生、确证、发展、结构、属性、应用等方面的反思和追问,心理学视角的知识观强调对微观的认知过程与机制、知识分类与传递等方面的解析和实证,教育学视角的知识观强调对学校中的数学知识的价值、筛选、组织、传递、教授、习得等方面的关切和侧重。数学知识观是隐藏在数学课程观和数学教学观背后的前提性根源,有什么样的数学知识观,就有什么样的数学课程观、数学教学观和数学学习观。在数学教育领域,数学观和数学知识观不是一个概念,但是经常被混淆着使用。本文认为,前者是有关数学发展的“世界观”,使用场合主要是数学研究,隶属于“数学哲学”;后者是关照数学教育的“知识观”,使用场合主要是数学教育,隶属于“数学教育哲学”。如果把数学教育当作基于数学知识的教育,并从知识的角度来考察和反思数学教育的话,那么形成的关于数学知识的看法就是数学知识观。而数学课程知识观是数学知识观的一个子集,就是指关于数学课程知识的观念,它是立足数学课程、关照数学课程、服务数学课程的一种数学知识观。数学教科书中体现的数学课程知识不同于数学科学知识,不同于生活数学知识,而是学校教育中的数学知识。同时,它是以客观的、共同的数学科学知识为基础,整合了同龄人中的生活情境、个人知识中的共性成分以及其他学科知识(如物理、化学等)等知识形态,揉进了教学法加工和编辑技术等元素,预设教学方式并以纸质文本呈现出来的整合知识。数学教科书知识的特点是,它假借以静态陈述的数学知识为躯壳,负载了教育理念的课程价值,预设有知识获得的教学方式。借鉴有关知识观的理论框架研究,我们赋予数学学科含义,认为数学课程知识观有3个维度,即数学知识本质观、数学知识价值观和数学知识获得观。理想的数学课程知识观理论图景是:数学知识本质是一种模式化的思维创造,数学知识价值是一种辩证性的复杂谱系,数学知识获得是一种参与式的社会建构。特别地,我们指出,应该强调借助数学教科书的编写去引导师生形成全面的、辩证的、现代的数学知识观。基于上述三维框架,对历史上数学教科书中隐匿的数学知识观进行了考察,对现实中教科书作者和数学教师的数学课程知识观以及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认同进行了问卷调查和相关分析。无论是从历史上6个版本教科书的文本考察来看,还是从现实中26名中学数学教科书作者和515名数学教师的问卷调查来看,知识观都影响了教科书编写策略;反过来,教科书编写策略中预设了不同的知识本质、知识价值和知识获得观念,从而又导致教学中不同数学知识观的形成。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统一的、辩证的。对于教科书作者来说,不同知识观导致了编写策略的不同认同,这种认同直接影响了编写策略,从而导致不同的教科书编写方式,间接影响了使用教科书的广大师生的数学知识观。正因为编写策略导致不同的教科书编写方案,因此优质的教科书编写应该寻求或者采用先进的数学课程知识观来做为指导。数学教科书编写是教科书作者在数学课程知识观显性或者隐性影响下的创造性活动,有什么样的数学课程知识观,就有什么样的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认同——持有传统的、机械的、静态的数学课程知识观,认同传统的、机械的、静态的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大致强调知识、结果、显性、学科、传授、内部等);持有现代的、辩证的、动态的数学课程知识观,认同现代的、辩证的、动态的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大致强调文化、过程、隐性、活动、建构、外部等)。基于数学课程知识观理论图景,对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进行了理论建构,并以3个课时的内容进行了微型实证和验证反思。首先,本文认为基于数学课程知识观视角的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的指导思想有3个,即:数学教科书应该具有学科性,数学教科书应该具有教学性,数学教科书应该具有人文性。其次,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如下6条具体的编写设想。第一条,经历数学化:衔接知识的过程与结果样态。第二条,揭示潜隐性.:兼顾知识的外显和内敛价值。第三条,渗透心理化:整合知识的逻辑和心理顺序。第四条,创设关联性:搭建知识的内部和外部链接。第五条,彰显主体性.:协调知识的科学和人文特质。第六条,体现交互性:铺设知识的传授和建构渠道。对于我国实际来说,数学教科书编写以前主要是国家行为,受到传统的教育理念的深刻影响;现在教科书多元化以后,编写策略是教科书建设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因此,我们主张高中数学教科书在编写的时候,立足于数学知识的结果、显性、逻辑、内部、传授维度的基础上,尤其要注意数学知识的过程、隐性、心理、外部和建构维度,把它们辩证地平衡起来,防止矫枉过正的简单化和一分为二的片面性,从而实现数学知识的最大教育价值和最佳育人效果。
李浩[3](2021)在《数学师范生顶岗实习期间指导教师教学技能指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当前的新时代,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人才,所以人才的培养对于我国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教师是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引导者,所以教师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师范生是教师的储备力量,对于师范生的培养有助于新教师的成长,数学教师也是如此。教学顶岗实习作为教育实习的一种,也是数学师范生培养的重要方式,越来越受到广大师范高校的青睐,但是存在问题——数学师范生在顶岗实习中学习到的教学技能很少,整体教学水平较低。回顾已有研究,对教学顶岗实习的研究主要包括顶岗实习的意义、问题、模式以及改进建议,其中意义和存在的问题是大多数研究者的重点。但是对于实习生学到的教学技能研究较少,对顶岗实习中指导教师对实习生的影响研究较少,仅仅是理论上的研究,研究方法也多是理论思辨,并没有采取实证性的研究,更没有数据支持其观点,实施效果不得而知,文章整体说服力较差。基于此,本文将运用问卷调查和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教学顶岗实习中指导教师的指导进行量化研究,为提高顶岗实习生的教学技能提供适当可行的参考方案。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等方法对问题展开研究。首先,查阅大量文献,对顶岗实习的相关问题进行综述整理。在相关的研究中,按照顶岗实习的意义、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顶岗实习的模式、顶岗实习的建议、顶岗实习与非教育类概念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综述。第二步,根据相关的文献和前期的访谈调查,将指导教师的指导分为指导方式和教学技能,并编制成调查问卷。第三步,将调查问卷发给了指导顶岗实习数学师范生的指导教师,请他们完成。第四步,对调查结果进行初步分析,得到初步的结论。第五步,将回收的调查问卷按照五级评分法进行打分,得到评分表。第六步,请指导教师对实习生的实习情况进行打分,得到打分表。第七步,将打分表和评分表合二为一,导入SPSS中,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进行计算,得出影响实习生在顶岗实习中整体教学水平低的主要因素。第八步,基于结论,结合实际的教学指导和经验,提出顶岗实习数学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的有效途径。本研究得出的结论如下:数学教学技能指导方式和指导内容中共有7个影响因素对实习生教学技能的学习有较大的影响。教学技能指导方式中的练习法,教学技能指导内容中的选择教学工具技能、使用教学媒体技能、总结结束课程技能、批改作业技能、课后辅导技能以及教学研究技能,这几个因素对实习生整体教学水平低有较大影响。基于以上分析,指导教师针对顶岗实习数学师范生的指导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第一,指导教师应全面指导教学技能;第二,强化数学练习法的使用;第三,强化选择数学教学工具技能和使用数学教学媒体的技能的指导;第四,强化总结结束数学课程的指导;第五,强化批改数学作业技能和课后辅导技能的指导;第六,强化数学教学研究技能的指导;第七,给出数学师范生顶岗实习中指导教师指导实习生的指导案例。
张雪[4](2018)在《数学思想方法在高中数学教与学中的运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高中数学教材中,许多内容不单单是知识点的介绍,更多的是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的有机融合。高中数学教育受到越来越多关注和重视的同时,数学思想方法也跟着受到重视。但是对于教师来说想要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却不是那么容易,对学生来说,数学学习过程中灵活运用数学思想方法也不易。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在教给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更好地接受数学思想,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到数学学习中。本论文首先采用文献分析法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对高中数学教材进行研读,梳理得到了高中阶段所涉及到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其中常见的数学思想有函数与方程思想、转化与化归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等,常见的数学方法有数学归纳法、待定系数法、类比法、辅助元法等。其次,对高中生数学思想方法的认知水平和接受程度进行了测试,得知高中生学习数学思想方法的现状;并对高中数学教师进行了访谈,了解到高中数学教师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现状。根据试题测试数据和目前数学思想方法教与学的现状,对教师提出了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几点策略及注意事项。具体策略有:更新观念,重视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挖掘教材中数学思想方法,做到“有的放矢”;教学各环节积极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等。具体注意事项有:教师更新观念同时,培养学生重视数学思想方法;加强解题研究,不能“生搬硬套”等。最后,分别对高中数学概念教学和解题教学进行了教学案例分析,说明了本论文提出的策略及注意事项的具体运用。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讲述了研究背景、研究内容和意义、对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章介绍了高中阶段常见的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第三章是数学思想和方法在高中阶段教与学的现状调查分析,对学生进行了试题测试,对教师进行了访谈。第四章是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想方法的策略及注意事项。第五章是教学案例分析。
陈银飞[5](2019)在《以生为本中职数学课堂有效导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学问基础的数学,由于其知识内容的抽象性和复杂性,一直被诸多中职学生视为最难掌握的课程之一.通过案例研究,文献研究,及调查问卷,发现当下多数中职数学课堂传统导入无法吸引学生注意力,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缺乏,导致学习信心减弱和学习成绩下滑的事实.如何通过贯彻以生为本教学理念,提升中职数学课堂导入的效果,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就是本论文拟要研究的课题.笔者认为,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起源于西方的人本主义.人本主义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发展人的潜能和树立自我实现观念,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全人化教育.以生为本是人本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教学理论,其教学观为在教师的帮助下,教学主要依靠学生的学,先做后学,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以学定教,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高度尊重学生.而数学教学与学习三原则:主动学习原则,最佳动机原则和循序阶段原则,也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这些理念对发挥教师主导功能,培养学生兴趣,增强学习自信,提升课堂导入的效果,具有积极作用.笔者认为,通过实施专业针对性、专业启发性、专业关联性、专业新颖性等教学原则,采取问题导入、实验导入、情景导入、故事导入等多个策略,落实以生为本理念,优化课堂导入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仅能够完成中职数学大纲要求,而且也是基于中职学生学习实际需要,符合中职学生认知规律.
常莪[6](2009)在《高中函数教学研究与实践》文中认为高中函数教学是高中数学教学的核心,又是学习高等数学的基础。函数概念比较抽象,函数教学中又蕴含了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等价转化、函数方程等思想,这些思想方法是函数教学的灵魂。按《标准》的要求,它将贯穿于整个高中教学的始终。然而如何掌握函数思想方法并运用它去分析解决问题,又是函数教学的一大重点和难点。由于高中函数教学对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建立有重大意义,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要求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用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探讨合适的高中函数教学方法是教育工作者需要解决的课题。研究通过阅读大量文献资料,对函数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阐述了函数概念以及新课程标准对函数教学的要求,然后分别从教学方法和内容上分析了高中函数教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教学基础。研究通过调查研究的方法对高中学生的函数认知、高中函数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进行了调查,对学生学习函数的方式和教师函数教学方式的转变做了进一步的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中西方在高中教学方法上明显不同,西方注重函数概念背景知识的铺挚,分散地学习函数,而我国高中函数则相反。同时,我国函数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以单一的经验教学形式为主。从教学内容方面看,我国高中函数教学内容体系近年发生了变化,在减少量的同时开始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论文得出的结论是:①教师在进行教学应注意函数思想方法的渗透及其应用,注意对学生进行早期渗透和适时、适度教学;②教学关键在于促进相关概念的理解、淡化解题技巧,从而达到提升对函数的认识,升华对函数的理解;③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函数模型及其应用;④在新课标环境下,高中函数教学的思维模式和方法都必须改进,同时紧密结合信息技术,把握高考数学中函数题的命题趋势;⑤高中函数教学中运用APOS模式指导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张晓娜[7](2020)在《基于幼儿学习路径的教师专业发展 ——以数独游戏中教师观察与支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学前教育质量的提升,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愈加受到关注。教师观察与支持能力作为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之一,新时代背景下必然对其提出了新的诉求,强调幼儿园教师要学会在幼儿游戏及一日生活中,观察、了解、发现并支持幼儿的学习与发展。但纵观国内外研究,教师观察与支持水平总体不高,越来越多的幼儿园教师开始关注到教师观察对幼儿学习与发展及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开始展开观察,但总体而言,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教师在展开观察后,不知如何对幼儿行为进行分析和解读,另一方面,教师即便是展开观察,进行详细记录与解读,仍不知如何基于观察,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支持,教师缺乏将观察与支持相结合的意识,教师观察与教师支持间存在断层。如何将教师观察与教师支持结合起来,从而提高教师观察与支持能力,是学前教育质量提升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学习路径中强调教师要把握幼儿的发展路径和思维进阶,明确幼儿“现在在哪里”和“即将去往何处”。学习路径将教师研究与教师实践相联系,将幼儿与幼儿在游戏中的学习与发展相联系,将教师与幼儿相联系。帮助幼儿教师关注幼儿发展的整体进程的同时,关注到幼儿作为独立个体的个体差异性,从而满足每个幼儿学习与发展中的兴趣与需求,创设幼儿发展的“最近发展区”,帮助教师获得专业的提升与发展。本研究中以学习路径作为理论基础,以1名幼儿园一线教师作为研究对象,以12名幼儿作为观察对象,聚焦于幼儿的数独游戏过程,借助15次观察,探究幼儿在数独游戏中的行为表现,以及教师在幼儿游戏进程中基于对幼儿观察而展开的支持行为。通过对话与访谈,了解研究对象在研究中的所感所思。本研究主要包含三个过程阶段:一、在研究前期,探究研究对象在幼儿游戏中的观察和支持能力现状;二、研究中期,借助数独游戏中的学习路径研究,探究研究对象在幼儿数独游戏中观察和支持行为变化;三、研究后期,回到研究对象所在班级自然的游戏环境,探究教师观察与支持能力的迁移。本研究结论如下:1、学习路径紧密连接教师、幼儿与游戏三者间的关系,有效连接教师观察与教师支持;2、学习路径帮助教师关注到幼儿个体差异性,为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创设“最近发展区”;3、学习路径帮助教师关注幼儿主体性,彰显儿童视角;4、学习路径提升教师主观能动性,帮助教师充分发挥主体性;5、提升教师观察与支持能力是实现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一环。
高仪贞[8](2017)在《现代汉语数量表达的相关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数词和量词以及数量词是现代汉语领域中一个相当重要的部分。有关上述词汇在汉语领域中的应用以及表达多姿多彩。对于汉语学习者来说,有关数词和量词的表达和使用是他们学习汉语不容忽视的重点和难点。要掌握好汉语语法,首先得了解它的词源来自哪里?如何变换?传统语法的观点认为:汉语中数词和量词表达结构是无定的,对于不同学者来说,单独数量结构是否可作主语,至今还有争论。正如中国著名语言学家赵世开指出:现代语言研究的特点是重视语言现象的解释。当然,语言理论由于其解释力也占有重要的位置。梳理现代汉语中的数词和量词表达相关问题,本身就要从其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出发。普通的语法研究提到复合词的结构时,一定会提到重叠式。但这种重叠的表达形式组合成短语时却不会将其称为重叠短语。我们对现代汉语短语的分类一般称作主谓式、偏正式、述宾式和并列式等等。所以数量短语的表达范畴引起了诸多学者的关注,出现了大量代表性的论文等学术成果。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关注汉语的数量范畴,对“数词”和“量词”的表达及相关问题进行应用以及研究。“数词和量词系统”属于现代汉语词类中的一个重要系统。数量词系统的基本特点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数词必须和量词组合搭配,作为一个整体共同在句子中起作用;二是数词和量词相互限制,相互促成。这就确定了数量词系统的“数不离量,量不离数”的特征,也确定了一般情况下可以“根据数词和量词的搭配,或者根据量词和数词的搭配”的认别标准。数词和量词相互间有着极强的亲和力:数词只有依靠量词才能把千姿百态的客观事物变为可数的事物;量词也只有依靠数词才能把客观事物的量按各种单位计算出来。数词和量词的搭配是自然的,于是便成就了数词和量词这对“黄金搭档”——数量词。现代汉语词类系统中,没有另外两类词能够像数词和量词那样具有“联盟式”的结合关系。在汉语中的数量词还常在四字格短语、成语等形式中出现,本文针对这几种形式也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汉语里的数量短语表达的作用,说明数词和量词都有不同的概念,随后讨论数量词重叠形式的句法、语义功能。学界一般认为:数量短语可以分为四种形式:一、数词+量词+(名词),另称之为“定量”的概念;二、数量词+(名词)另称之为“不定量”的概念;三、每+数词+量词+(名词)另称之为“周遍性”的概念;四、指示代词+数词+量词+(名词)另称之为“确指数量”的概念。从这四种表达形式,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前三者属于数量表达,后者不属于数量表达,因为它本身含有若干个体的集合支撑。本文还描写了现代汉语数量重叠式的某些特点以及数量词表达式生成的过程。赵元任(1968)认为数量重叠“一X一X”式作状语时是副词,而作定语时是形容词。王继同(1991)在研究数量重叠“一XX”、“一X一X”式时则指出,如果量词出现不同的性质,就无法将之看作一种类型。本文将大量的调查语言事实,运用描写及解释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理清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运用有界—无界性理论、三个平面理论以及认知语言学中的象似性理论、主观性理论、隐喻性理论等,依据大量的语言事实,对汉语的数量词进行研究,全面地考察数量短语的内部结构,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本文从一个泰语母语者的视角,对三个有代表性的个案“一XX”、“一X一X”、“一X一X又一X”格式的语法性质进行分析,对数量重叠短语后面主要和名词、形容词以及动词组合的情况进行定性的考察。
沃红梅[9](2013)在《中国医学统计学发展简史(1949-2012)》文中研究指明医学统计学是统计学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一个分支。它是运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结合医学实际,研究生物医学资料的设计、搜集、整理、分析和推断的一门学科。由于生物体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人类机体的反应受到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表现千差万别,所以需要运用统计方法来探讨其规律。统计学作为一门学科在我国的发展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作为统计学的一个分支,中国医学统计学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开始逐渐发展。1948年,《医学与生物统计方法》一书出版,标志着医学统计学学科在我国开始建立。解放前,医学统计学发展缓慢,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科研工作的深入,医学统计学得到了快速发展。迄今,医学统计学这门学科在我国的发展已历经六十余年,但关于其历史文献资料的整理工作却尚不充分,鲜有医学统计学系统的史学研究发表。因此,归纳总结医学统计学发展的史学资料,对于反映我国医学统计学学科发展历程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建国后医学统计学发展历程进行系统地梳理:一是学科发展概况;二是中国卫生统计学会建设;三是医学统计学教材建设;四是学科发展中的主要人物介绍。本研究通过专家访谈和对现有文献的梳理解读,系统地展现了中国医学统计学在上述四个方面的发展历程和所取得的成就。通过对学科发展进程的概述,反映出我国医学统计学学科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对于中国卫生统计学会成立和不断发展的历史研究,从侧面反映中国医学统计学学科发展壮大的历程。中国医学统计学教材建设的历史犹如一面镜子,反映了中国医学统计学学科发展的进程。最后,我们将中国医学统计学工作者划分成四代人,按照出生时间的顺序,重点介绍了第一代、第二代人中的代表人物。与以往仅有的一些文献相比,本研究在学会、教材和人物方面,具有更为详尽和系统总结的特点。希望通过本研究的梳理,让后人了解中国医学统计学的历史,并从中汲取宝贵的经验,为今后的医学统计学事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与指导。
宋尽冬[10](2015)在《基于中国西班牙语基础阶段学习者口语语料的名形性数一致习得研究》文中指出西班牙语名词分为阳性和阴性两种,语法层面的性属是名词内在的词汇特征,而且名词也有单数和复数之分。在西班牙语中,形容词修饰名词时要和名词保持性数一致。名形性数一致是西班牙语二语学习者遇到的一个难点,学习者中介语中的名形性数一致形态变异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兴趣。在这个研究领域,前人有理论思考,也有实证探索。前期的相关理论探讨旨在验证或者生成有关语言习得的理论假设。对于“母语语法中没有性的学习者能否在二语语法中习得性”这个问题,一些学者发现,母语语法中没有性的西班牙语学习者不能对性进行表征,这个结果符合功能特征缺失假设。另一些学者则发现,母语语法中没有性的西班牙语学习者能够习得性,他们在性的一致中表现出的可变性并不能说明他们在与性的一致有关的功能特征上存在缺陷,而跟他们在形态句法层面遇到的处理困难有关,这个结果符合表面屈折变化缺失假设。还有学者在性数处理的对比研究中发现,处理性的一致比数的一致要耗费更多的认知资源,由此他们提出了性数处理不对称性的观点。另外,根据形态不充分赋值假设,学习者在阴性语境中使用阳性形式或者在复数语境中使用单数形式产生不充分赋值错误,在阳性语境中使用阴性形式或者在单数语境中使用复数形式产生特征冲突错误,于是就有学者通过研究西班牙语二语学习者的性数使用去检验这个假设,即二语学习者的默认形式是不充分赋值形式,学习者在二语中主要产出不充分赋值错误,并会避免特征冲突错误。还有一些研究通过分析名词和形容词之间句法距离对名形性的一致处理的影响,试图验证句法距离原则和浅层结构假设。根据句法距离原则,将一个控制成分与它的目的成分分开的句法层次越多,进行句法计算的困难就越大。根据浅层结构假设,在句子理解过程中二语学习者对形态句法特征的类母语处理只限于局部区域,局部指“位于紧密相邻的成分之间”。尽管前期研究对以上理论问题作了探讨,但是这些研究有些结论不一,有些还有待更多证据的检验,这给未来的研究留下了广阔空间。前期的相关实证研究致力于揭示哪些因素会影响西班牙语二语学习者的名形性数一致习得,然而,这些研究在受试母语类型、研究框架、所分析因素等方面仍存在不足,亟需新的研究在完善前人不足的基础上对影响西班牙语二语学习者名形性数一致习得的因素作进一步探讨。本研究基于中国西班牙语基础阶段学习者的口语语料,考察他们在名形性数一致这个语言项目上发生的变异,旨在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中国西班牙语基础阶段学习者口语中名形性数一致语言变项具有哪些特征?2、名词所指是否有生命、名词的阴阳性形态特征是否明显、名词的性属、名词的数、形容词的类型等5个与名词和形容词特性相关的因素对他们的名形性数一致正确率有何影响?3、形容词在名形搭配中的语法功能、形容词作定语的名形搭配中形容词的位置、名形搭配所处句子的时态这3个句法因素及话语类型变量对他们的名形性数一致正确率有何影响?本研究由一项定量研究和一项定性研究组成。在定量研究中,笔者以南京大学西班牙语系12名大二学生为受试,通过与他们进行口语访谈提取语料建成标准语料库,并对其中1080个名形搭配实例作了分析,其中对名形性数一致语言变项特征的探讨用了描述性分析,对上述9个因素的探讨用了推断性分析。在定性研究中,笔者以南京大学西班牙语系14名大二学生为受试,针对其口语中名形性数一致的使用作了一次访问调查,让他们回答与上述9个因素有关的问题,并对其回答内容作了质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西班牙语基础阶段学习者能够掌握名形性数一致这个母语汉语语法所没有的抽象语言特征。对他们而言,性的一致处理难于数的一致处理。他们主要产出不充分赋值错误,阳性和单数是他们的默认形式,对阳性的默认趋势比对单数的默认趋势强。同时,他们也能对不充分赋值错误实施监控,表现出反默认态势,在性层面的反默认态势比数层面强。他们的特征冲突错误总体上比不充分赋值错误少,但是两者差距并不悬殊,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有在阳性语境中使用阴性形式的倾向。他们对特殊冲突错误也能进行监控,但是强度不及对不充分赋值错误的监控。2、与名词和形容词特性相关的因素中,名词的性属、形容词的类型这两个因素对中国西班牙语基础阶段学习者口语中名形性数一致的正确率有显著影响,阳性名词和形容词搭配时性数一致正确率显著高于阴性名词,限定形容词修饰名词时性数一致正确率显著高于性质形容词。而名词所指是否有生命、名词阴阳性形态特征是否明显、名词的数这3个因素对中国西班牙语基础阶段学习者口语中名形性数一致的正确率没有显著影响。3、句法因素和话语类型变量中,形容词在名形搭配中的语法功能对中国西班牙语基础阶段学习者口语中名形性数一致的正确率有显著影响,形容词作名词定语时性数一致正确率显著高于形容词作名词表语的情况。而形容词作定语的名形搭配中形容词的位置、名形搭配所处句子的时态、名形搭配所处的话语类型这3个因素对中国西班牙语基础阶段学习者口语中名形性数一致的正确率没有显著影响。本研究的理论意义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母语语法中没有性的中国西班牙语基础阶段学习者能够在二语中习得这个语言特征,能在抽象的功能层面对其进行表征,这个发现支持表面屈折变化缺失假设,不支持功能特征缺失假设。2、对中国西班牙语基础阶段学习者而言,性的一致处理比数的一致处理更难,前者要比后者耗费更多的认知资源,该结果可支持文献中性数处理不对称性的论断。3、中国西班牙语基础阶段学习者使用的性数默认形式是不充分赋值形式,即未标记形式,产出的主要错误是不充分赋值错误,但他们同时也在尽力避免这类错误,甚至还超过了对特征冲突错误的避免强度,这个结果部分支持形态不充分赋值假设。4、对中国西班牙语基础阶段学习者而言,形容词作名词定语时性数一致正确率显著大于形容词作名词表语的情况,该结果可支持句法距离假设和浅层结构假设。此外,本研究对中国语境下的西班牙语名形性数一致教学也有实践意义。无论是对基础阶段学习者口语中名形性数一致形态变异特征的分析,还是对其名形性数一致习得影响因素的探讨,都能为中国的西班牙语教师、相关教科书和教辅材料的编写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試談对数一章的教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試談对数一章的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1)整合性STEM教育理念下工程类高职数学教学模式的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职业教育的使命及现状间的矛盾 |
1.1.2 高职数学教育的使命及现状间的矛盾 |
1.1.3 整合性STEM教育提供一种解决途径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3.1 提供高职数学教学新途径 |
1.3.2 加快我国高职阶段的STEM教育研究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内高职数学教育的相关研究 |
2.1.1 高职数学教育 |
2.1.2 关于国内高职数学教学模式的研究 |
2.1.3 关于高职数学教学模式研究的小结与启示 |
2.2 关于STEM教育的研究 |
2.2.1 STEM教育的提出背景 |
2.2.2 STEM教育的发展进程 |
2.2.3 STEM教育的多元理解 |
2.3 关于整合性STEM教育与教学的研究 |
2.3.1 整合性STEM教育的教学目标 |
2.3.2 整合性STEM教育的整合途径 |
2.3.3 整合性STEM教育的教学方法 |
2.3.4 整合性STEM教育的教学原则 |
2.3.5 小结 |
2.4 整合性STEM教育国内外的研究 |
2.4.1 美国社区大学的整合性STEM教育 |
2.4.2 国内关于STEM教育的研究 |
2.4.3 小结 |
2.5 关键概念界定 |
2.5.1 整合性STEM教育 |
2.5.2 工程和工程类专业 |
2.5.3 教学模式 |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设计 |
3.1 研究方法 |
3.1.1 何为设计研究? |
3.1.2 为何采用设计研究? |
3.2 研究设计构思 |
3.2.1 研究整体设计 |
3.2.2 教学所选数学内容分析 |
3.3 研究对象及参与者 |
3.3.1 学校 |
3.3.2 教师 |
3.3.3 学生 |
3.3.4 教材 |
3.4 数据收集与分析 |
3.4.1 数据的收集过程与工具 |
3.4.2 数据分析方法及编码框架 |
3.5 研究的信度、效度及伦理 |
3.5.1 研究的信度和效度 |
3.5.2 研究伦理 |
第四章 教学模式原型的建构 |
4.1 整合性STEM教育的核心要素 |
4.1.1 学科整合 |
4.1.2 工程情境 |
4.1.3 问题解决驱动并以学生为中心 |
4.1.4 支持数学和(或)科学的学习 |
4.1.5 核心要素小结 |
4.2 ste-M-hve教学模式原型 |
4.2.1 指导思想 |
4.2.2 教学目标 |
4.2.3 操作程序 |
4.2.4 实施建议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第一轮教学——三角学 |
5.1 教学模式原型具身化 |
5.1.1 工程情境的设计 |
5.1.2 三角学教学过程的设计 |
5.1.3 学习的支持设计 |
5.2 教学实施效果微观分析 |
5.2.1 教学实施的基本结构 |
5.2.2 教学实施的进程分析 |
5.2.3 教学实施及访谈分析 |
5.3 教学模式的反思和调整 |
5.3.1 工程情境的调整 |
5.3.2 教学环节的调整 |
5.3.3 评价的反思和调整 |
5.4 三角学小结 |
第六章 第二轮教学——导数 |
6.1 教学模式具身化 |
6.1.1 工程情境的设计 |
6.1.2 导数教学的设计思路 |
6.1.3 学习的支持设计 |
6.2 教学实施效果微观分析 |
6.2.1 课堂实施的基本结构 |
6.2.2 教学实施及访谈分析 |
6.3 教学模式的反思和调整 |
6.3.1 工程情境反思和调整 |
6.3.2 教学环节的反思和调整 |
6.3.3 评价体系反思和调整 |
6.4 导数小结 |
第七章 第三轮教学——不定积分 |
7.1 教学模式具身化 |
7.1.1 工程情境的设计 |
7.1.2 不定积分教学过程的设计 |
7.1.3 学习的支持设计 |
7.1.4 小结 |
7.2 教学实施效果微观分析 |
7.2.1 课堂实施的基本结构 |
7.2.2 教学实施及访谈分析 |
7.3 教学模式的反思和展望 |
7.3.1 工程情境的反思和展望 |
7.3.2 教学环节的反思和展望 |
7.3.3 评价体系的反思和展望 |
7.4 不定积分小结 |
第八章 教学效果总述 |
8.1 ste-M-hve教学模式对数学成绩的影响 |
8.1.1 学生数学知识前测分析 |
8.1.2 ste-M-hve教学模式对数学成绩的影响 |
8.1.3 结果与讨论 |
8.1.4 小结 |
8.2 ste-M-hve教学模式对数学态度的影响 |
8.2.1 态度调查问卷概况及其设计理由 |
8.2.2 态度调查问卷预测分析 |
8.2.3 数学态度的横向与纵向对比评估 |
8.2.4 结果讨论 |
8.2.5 小结 |
8.3 ste-M-hve教学模式对其它方面的影响 |
8.3.1 工程思维 |
8.3.2 技术与其它潜在目标 |
8.4 本章总结 |
第九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9.1 研究结论——ste-M-hve教学模式 |
9.1.1 指导思想和教学目标 |
9.1.2 教学环节 |
9.1.3 实施建议 |
9.2 反思不足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工程类高职学生数学态度调研 |
附录2 学生水平初测试卷 |
附录3 数学知识测试卷 |
附录4 三角学教学模式调查 |
附录5 导数教学模式调查 |
附录6 不定积分教学模式调查 |
附录7 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8 评审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9 建造行业数学学术水平标准及频数 |
附录10 实训楼B座外墙面平面图测 |
附录11 三角学头脑风暴单 |
附录12 三角学设计草案书 |
附录13 三角学方案改进书 |
附录14 水平角观测手簿 |
附录15 手持测距仪观测手簿 |
附录16 三角学海报绘制建议 |
附录17 三角学项目评价标准 |
附录18 团队成员自评、互评表 |
附录19 团队成员工作总结表 |
附录20 幕墙建筑公司定价决策 |
附录21 导数头脑风暴单 |
附录22 导数初步决策单 |
附录23 导数研究索引 |
附录24 导数决策改进书 |
附录25 导数海报绘制建议 |
附录26 导数小组报告评分表 |
附录27 玻璃幕墙立柱选材设计 |
附录28 不定积分初步决策单 |
附录29 不定积分研究索引 |
附录30 不定积分决策改进书 |
附录31 不定积分海报绘制建议 |
附录32 不定积分报告评分标准 |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2)基于数学课程知识观的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缘起和目标: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问题 |
1.1.1 研究缘起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价值 |
1.2.1 理论价值 |
1.2.2 实践价值 |
1.3 概念界定 |
1.3.1 数学课程知识观 |
1.3.2 高中数学教科书 |
1.3.3 编写策略 |
1.4 研究路径及方法 |
1.4.1 研究路径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综述和评论:相关研究及其进展 |
2.1 关于知识观及数学(知识)观的研究 |
2.1.1 关于知识观的研究 |
2.1.2 关于数学(知识)观的研究 |
2.2 关于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的相关研究 |
2.2.1 关于功能目标和编写原则的研究 |
2.2.2 关于内容素材和组织呈现的研究 |
2.2.3 关于语言图表和教材评价的研究 |
2.2.4 关于编辑技术和其他学科的研究 |
2.3 关于知识观、数学(知识)观和课程教材关系的研究 |
2.3.1 课程和教材对数学(知识)观形成的影响 |
2.3.2 课程和教材中的数学(知识)观前提及其体现 |
2.3.3 利用课程和教材去培养数学(知识)观的建议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梳理和考察:多维视角的知识观审视及其对数学课程和教科书的影响 |
3.1 知识与知识观 |
3.1.1 知识 |
3.1.2 知识观与认识论、知识论 |
3.2 多维视角下的知识观审视 |
3.2.1 数学哲学视角下的知识观 |
3.2.2 心理学视角下的知识观 |
3.2.3 教育学视角下的知识观 |
3.3 知识观对数学课程和教科书编写的影响 |
3.3.1 从数学哲学视角来看 |
3.3.2 从心理学视角来看 |
3.3.3 从教育学视角来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厘清和界定:数学课程知识观涵义、图景及其观照下的高中数学教科书 |
4.1 数学观与数学知识观辨析 |
4.1.1 数学观是有关数学发展的“世界观” |
4.1.2 数学知识观是面向数学教育的知识观 |
4.2 数学课程知识观的提出及其图景 |
4.2.1 数学课程知识观的概念及其特点 |
4.2.2 数学课程知识观是知识教育立场的价值综合 |
4.2.3 数学课程知识观的理论图景概述 |
4.3 数学课程知识观下的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透视 |
4.3.1 基于数学课程知识观精选的学科知识 |
4.3.2 作为编写策略加工过的课程知识 |
4.3.3 借助教科书编写引导数学(知识)观发展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检视和辩驳:数学课程知识观及教科书编写策略的历史存在和现实认同 |
5.1 中外教科书里隐匿的数学课程知识观 |
5.1.1 以《几何原本》和《九章算术》为例:1949年以前的典型 |
5.1.2 以SMP版和人教大纲版为例:1970年前后的典型 |
5.1.3 以CPMP版和苏教课标版为例:2000年以来的典型 |
5.2 数学课程知识观及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问卷设计 |
5.2.1 理论维度设计 |
5.2.2 项目鉴别度、信度和效度 |
5.3 对中学数学教科书作者的调查 |
5.3.1 教科书作者的数学课程知识观 |
5.3.2 教科书作者的编写策略认同 |
5.3.3 教科书作者的数学课程知识观和编写策略认同的相关研究 |
5.4 对高中数学教师的调查 |
5.4.1 高中数学教师的数学课程知识观 |
5.4.2 高中数学教师的编写策略认同 |
5.4.3 高中数学教师的数学课程知识观和编写策略认同的相关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反思和建构:数学课程知识观下的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设想 |
6.1 数学课程知识观下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的指导思想 |
6.1.1 数学教科书应该具有学科性 |
6.1.2 数学教科书应该具有教学性 |
6.1.3 数学教科书应该具有人文性 |
6.2 数学课程知识观下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的具体设想 |
6.2.1 经历数学化:衔接知识的结果与过程样态 |
6.2.2 揭示潜隐性:兼顾知识的外显与内敛价值 |
6.2.3 渗透心理化:整合知识的逻辑和心理顺序 |
6.2.4 创设关联性:搭建知识的内部和外部链接 |
6.2.5 彰显主体性:协调知识的科学和人文特质 |
6.2.6 体现交互性:铺设知识的传授和建构渠道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尝试和探索:基于策略设想编写的3个微型实证研究案例 |
7.1 微型实验1:棱柱、棱锥和棱台(课时) |
7.1.1 实验设计 |
7.1.2 信息处理 |
7.1.3 研究启示 |
7.2 微型实验2:两个基本计数原理(课时) |
7.2.1 实验设计 |
7.2.2 信息处理 |
7.2.3 研究启示 |
7.3 微型实验3:基本不等式(课时) |
7.3.1 调查设计 |
7.3.2 信息处理 |
7.3.3 研究启示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总结和展望:结论、不足及前景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不足 |
8.3 研究展望 |
附录 |
附录1 数学课程知识观调查问卷 |
附录2 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认同调查问卷 |
附录3 棱柱、棱锥和棱台(静态陈述式) |
附录4 棱柱、棱锥和棱台(动态发生式) |
附录5 棱柱、棱锥和棱台(测试问卷) |
附录6 两个基本计数原理(旁观式) |
附录7 两个基本计数原理(参与式) |
附录8 两个基本计数原理(测试问卷) |
附录9 基本不等式(孤立式) |
附录10 基本不等式(关联式) |
附录11 基本不等式(访谈问卷)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3)数学师范生顶岗实习期间指导教师教学技能指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问题提出 |
第一节 问题提出的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问题、意义及方法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数学教学技能 |
第二节 教学顶岗实习 |
第三节 LOGISTIC回归分析法 |
第三章 教学顶岗实习中指导教师指导情况调查研究 |
第一节 指导教师数学教学技能指导方式研究 |
第二节 指导教师数学教学技能指导内容研究 |
第四章 教学顶岗实习中指导教师指导情况逻辑回归分析研究 |
第一节 研究设计与过程 |
第二节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五章 关于教学顶岗实习中指导教师指导的建议 |
第一节 指导教师指导数学教学技能的基本要求 |
第二节 指导案例 |
第六章 结束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顶岗实习中关于指导教师的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奖 |
致谢 |
(4)数学思想方法在高中数学教与学中的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1.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4 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界定 |
第二章 高中阶段主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
2.1 高中阶段主要数学思想 |
2.1.1 函数与方程思想 |
2.1.2 转化与化归思想 |
2.1.3 分类讨论思想 |
2.1.4 数形结合思想 |
2.2 高中阶段主要数学方法 |
2.2.1 数学归纳法 |
2.2.2 待定系数法 |
2.2.3 类比法 |
2.2.4 辅助元法 |
第三章 数学思想方法在高中阶段教与学现状调查 |
3.1 对学生的试题测试及分析 |
3.2 对教师的访谈及分析 |
第四章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想方法的策略及注意事项 |
4.1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想方法的策略 |
4.2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想方法的注意事项 |
第五章 教学案例分析 |
5.1 概念教学中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案例分析 |
5.2 解题教学中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案例分析 |
总结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5)以生为本中职数学课堂有效导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3.3 对前人研究的评价 |
2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
2.1 概念界定 |
2.1.1 以生为本 |
2.1.2 中职数学 |
2.1.3 中职学生 |
2.1.4 课堂有效导入 |
2.2 相关理论 |
2.2.1 以生为本的理论来源 |
2.2.2 以生为本教学观点 |
2.2.3 数学教学与学习的理论 |
2.2.4 课堂有效导入教学理论 |
3 中职数学课堂导入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 中职数学课堂导入的现状调查概述 |
3.2 中职数学课堂导入问卷设计维度 |
3.3 中职数学课堂导入调查结果与分析 |
3.3.1 学习态度 |
3.3.2 学习兴趣 |
3.3.3 导入活动参与度 |
3.3.4 导入现状 |
3.3.5 导入效用 |
小结 |
4 以生为本中职数学课堂有效导入的原则与策略 |
4.1 以生为本中职数学课堂有效导入的原则 |
4.1.1 专业针对性原则 |
4.1.2 专业启发性原则 |
4.1.3 专业关联性原则 |
4.1.4 专业新颖性原则 |
4.2 以生为本中职数学课堂有效导入的策略 |
4.2.1 问题导入策略 |
4.2.2 实验导入策略 |
4.2.3 情境导入策略 |
4.2.4 故事导入策略 |
小结 |
5 结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存在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中职数学课堂导入的调查问卷设计 |
致谢 |
(6)高中函数教学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术语及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1.1 基于对课程改革的思考 |
1.1.2 基于对函数概念理解程度的调查与分析 |
1.1.3 基于对函数知识特点与教学的思考 |
1.2 研究概述 |
1.2.1 核心名词界定 |
1.2.2 函数教学的价值探讨 |
1.2.3 函数教学的重要性及意义 |
1.2.4 国内外函数教学研究的现状 |
1.3 研究的内容与目的 |
1.4 研究方案的设计 |
1.4.1 研究的思路 |
1.4.2 研究的方法 |
1.5 论文的结构 |
第2章 高中学生函数学习的调查研究 |
2.1 调查的目的和对象与方法 |
2.1.1 调查的对象和目的 |
2.1.2 调查的方法 |
2.2 数据收集整理与分析 |
2.2.1 关于蒙自高级中学高中函数教学现状的调查问卷及其分析 |
2.2.2 我国目前函数教学内容变化 |
2.3 调查的结论 |
2.4 小结 |
第3章 函数教学的理论基础 |
3.1 理论基础 |
3.1.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3.1.2 APOS教学理沦 |
3.2 课标对函数教学的要求 |
3.2.1 函数概念的理解 |
3.2.2 两种思维方式在数学概念教学中的比较 |
3.2.3 函数内容处理方式分析 |
3.2.4 对函数教学的基本认识 |
3.2.5 函数教学存在问题及完善方法 |
3.3 高中函数教学的对策研究---APOS理论 |
3.3.1 利用APOS理论培养学生在现实中发现问题的能力 |
3.3.2 利用APOS理论指导教学开发学生的创新个性 |
3.3.3 利用APOS理论指导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情绪 |
3.4 小结 |
第4章 高中函数教学的实践研究 |
4.1 实验设计 |
4.2 实验的过程 |
4.2.1 实验准备 |
4.2.2 实验实施 |
4.3 实验情况分析 |
4.4 实验的结论 |
4.4.1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学习情况对照 |
4.4.2 实验完成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习情况对照 |
4.4.3 实验对学生的影响 |
4.5 小结 |
4.5.1 重视APOS理论在教学中的双重作用 |
4.5.2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
4.6 实验案例分析 |
4.6.1 对数函数教学案例 |
4.6.2 教学设计 |
第5章 结束语 |
5.1 研究的结论 |
5.2 研究存在的问题 |
5.3 后期研究思考 |
5.4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7)基于幼儿学习路径的教师专业发展 ——以数独游戏中教师观察与支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一、学前教育质量提升对教师观察能力的新期许 |
二、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提升存在困境 |
三、幼儿学习路径帮助教师更加了解幼儿学习过程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教师观察与支持能力 |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概述 |
二、教师观察与支持能力的研究动态 |
三、教师观察与支持能力的现实问题 |
第二节 基于学习路径的研究与应用 |
一、学习路径含义及构成要素 |
二、数学领域学习路径的研究进展 |
三、基于幼儿学习路径的培训模式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
第三节 数独游戏 |
一、数独游戏的起源与发展 |
二、数独游戏进入教育视野 |
三、数独游戏与数学过程性能力 |
第四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教师观察与支持能力 |
二、幼儿学习路径 |
三、数独游戏 |
第三章 研究方法及设计 |
第一节 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个案研究法 |
二、具体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对象 |
第四节 研究材料 |
第五节 研究过程 |
第四章 教师观察与支持能力的提升历程 |
第一节 研究前期—F老师在真实教育现场中观察与支持能力现状 |
一、初识F老师,听F老师如何说 |
二、进入教育现场,看F老师如何做 |
第二节 研究中期—F老师在数独游戏中的观察与支持能力变化 |
一、对数独游戏中学习路径的初次探讨 |
二、F老师在学习路径下的观察与支持能力 |
三、对数独中学习路径的再次探讨与完善 |
第三节 研究后期—F老师在真实教育情境中观察与支持能力的迁移 |
一、真实教育现场中,看F老师观察与支持能力如何迁移 |
二、研究后期,听F老师如何说 |
第五章 教师观察与支持能力提升的过程分析 |
第一节 教师“视线”由幼儿游戏结果转向幼儿游戏过程 |
第二节 教师对游戏材料中蕴含的学习与发展深入解读 |
第三节 教师关注幼儿差异性,个别化支持在行动 |
第四节 教师采用多样化、多渠道方式支持幼儿学习与发展 |
第五节 教师在幼儿游戏中反思能力的提升与发展 |
第六章 研究结果 |
第七章 教育启示与反思 |
第一节 教育启示与展望 |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8)现代汉语数量表达的相关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0 数词和量词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
1.1 研究对象 |
1.2 理论背景与研究方法 |
1.2.1 理论背景 |
1.2.2 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
1.3 语料来源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汉语数词相关问题研究 |
2.0 引言 |
2.1 汉语数词的分类及用法 |
2.1.1 数词的概念及分类 |
2.1.1.1 数词的概念与形式定义 |
2.1.1.2 数词的分类 |
2.1.2 汉语数词系统及其语法功能 |
2.1.3 数词用法的归纳 |
2.2 数词“一”的用法及相关的认知解释 |
2.3 数词重叠式 |
2.4 汉泰数词使用比较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汉语量词及其相关表达的功能性分析 |
3.0 引言 |
3.1 汉语量词的基本性质 |
3.1.1 汉语量词的形成和地位 |
3.1.2 汉语量词的功能认知分析 |
3.1.3 汉语量词在语言中的演化 |
3.2 汉语量词的分类及其用法 |
3.2.1 汉语量词分类 |
3.2.2 名量词 |
3.2.3 动量词 |
3.2.4 汉语量词的语用功能 |
3.2.5 汉语量词分类的复杂性 |
3.2.6 汉语量词短语的语义分析 |
3.3 量词重叠相关问题 |
3.3.1 量词重叠相关问题 |
3.3.2 量词重叠类别 |
3.3.3 量词重叠的功能状况 |
3.4 汉语和泰语使用量词比较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现代汉语数量短语的表达及其认知解释(上) |
4.0 引言 |
4.1 数量短语的表达功能 |
4.1.1 数量短语的概念及其形成与研究发展 |
4.1.2 数量短语的表达功能 |
4.2 数量重叠“一XX”式研究 |
4.2.1 数量重叠的表达功能 |
4.2.2 汉语重叠式的功能 |
4.2.2.1 汉语重叠式的隐喻功能 |
4.2.2.2 汉语数量重叠的语义功能 |
4.2.2.3 汉语数量词重叠的句法功能 |
4.2.3 数量重叠“一XX”式研究 |
4.2.3.1“一XX”式中XX的数量短语 |
4.2.3.2“一XX”式的语义功能 |
4.2.3.3“一XX”式的语法功能 |
4.2.3.4“一XX”式的认知功能 |
4.3 汉语和泰语使用重叠比较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现代汉语数量短语的表达及其认知解释(下) |
5.0 引言 |
5.1 数量重叠“一X一X”式研究 |
5.1.1 数量重叠“一X一X”式现有研究 |
5.1.2 对数量重叠“一X一X”式中“X”的考察 |
5.1.3“一X一X”式的语义功能分析 |
5.1.4“一X一X”式的句法功能考察 |
5.1.5 从认知功能角度考察“一X一X”结构式 |
5.1.6 与“一X一X”式相关的成语 |
5.2 不完全数量重叠“一X、再一X”式研究 |
5.2.1 不完全数量重叠“一X又、再一X”式现有研究 |
5.2.2“一X又/再一X”式不完全数量重叠结构考察 |
5.2.2.1 格式中插入“又” |
5.2.2.2 格式中插入“再” |
5.2.2.3“又”和“再”表示的轻重音 |
5.2.3“一X一X又一X”格式的用法 |
5.2.4“一X一X再一X”格式的用法 |
5.2.5 二语习得中“又、再”的重复义用法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类固定短语的数量表达分析 |
6.0 引言 |
6.1 类固定短语的特征 |
6.2 类固定短语的用法、语义成分及句法考察 |
6.2.1 类固定短语的结构及功能 |
6.2.2 类固定短语的象似动因及指称关系概念表达 |
6.2.3 类固定常见的结构类型 |
6.3 现代汉语含数词“一”类固定短语的表达分析 |
6.3.1 含数词“一”的固定格式研究 |
6.3.2 含数词“一”的分固定格式研究 |
6.4 现代汉语类固定短语中数量结构的功能性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7.1 主要研究内容 |
7.2 本文的创新点 |
7.3 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中国医学统计学发展简史(1949-2012)(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建国后医学统计学学科建设进展回顾 |
1、课程结构与专业建设 |
2、教材建设 |
3、师资队伍建设 |
4、研究生培养 |
5、科研工作 |
6、学术交流 |
7、小结 |
第二部分 对卫生统计学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学会——记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原中国卫生统计学会) |
1、初创时期(1984-1997年) |
2、发展时期(1998年至今) |
3、小结 |
第三部分 建国后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统计学教材建设回顾 |
1、郭祖超教授的《医学与生物统计方法》 |
2、建国初期到“文化大革命”结束时期卫生统计学相关教材 |
3、卫生部统编教材《卫生统计学》 |
4、改革开放后迄今其他一些教材 |
5、小结 |
第四部分 对医学统计学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人物 |
1、第一代人物 |
袁贻瑾 |
许世瑾 |
李光荫 |
薛仲三 |
郭祖超 |
祝绍琪 |
高润泉 |
倪江林 |
郑戈 |
杨纪柯 |
2、第二代人物 |
田凤调 |
杨树勤 |
李天霖 |
张照寰 |
杨建伯 |
周有尚 |
史秉璋 |
丁道芳 |
陆守曾 |
顾杏元 |
金丕焕 |
杜养志 |
王均乐 |
杨瑞璋 |
戴旭东 |
高玉堂 |
王仁安 |
何大卫 |
余松林 |
周燕荣 |
陈启光 |
方积乾 |
苏炳华 |
孙振球 |
3 、小结 |
第五部分 总结 |
1、学科建设 |
2、人才培养 |
3、校际合作 |
4、一点建议 |
参考文献 |
综述目录 |
中国统计发展简史(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10)基于中国西班牙语基础阶段学习者口语语料的名形性数一致习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RESUMEN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研究的选题 |
1.1.1 西班牙语名词的性、数和名形性数一致 |
1.1.2 拟研究的问题 |
1.2 本研究的必要性 |
1.3 本研究的价值 |
1.3.1 理论价值 |
1.3.2 实践价值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本研究的关键术语 |
2.1.1 性 |
2.1.2 数 |
2.1.3 一致 |
2.2 理论研究回顾 |
2.2.1 关于母语语法中没有性的二语学习者能否习得该语言特征的理论探讨 |
2.2.2 性数处理的不对称性 |
2.2.3 形态不充分赋值假设和性数习得中的默认形式 |
2.2.4 性的一致处理与句法距离效应 |
2.3 相关实证研究 |
2.3.1 名词所指是否有生命对西班牙语学习者性的习得的影响 |
2.3.2 名词阴阳性形态特征是否明显对西班牙语学习者性的习得的影响 |
2.3.3 名词的性属对西班牙语学习者性的习得的影响 |
2.3.4 形容词在名形搭配中的语法功能对西班牙语学习者性的一致习得的影响 |
2.4 前期研究中尚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设计概述 |
3.2 研究问题 |
3.3 研究方法 |
3.3.1 研究一 |
3.3.1.1 研究素材 |
3.3.1.2 数据收集与分析 |
3.3.2 研究二 |
3.3.2.1 研究素材 |
3.3.2.2 数据收集与分析 |
第四章 中国西班牙语基础阶段学习者口语中名形性数一致语言变项的特征 |
4.1 名形性数一致正确形式和错误形式的分布 |
4.2 受试自我修正实例和错误实例的特征 |
4.2.1 自我修正实例 |
4.2.2 错误实例和修正正确实例中形容词的形态特征 |
4.3 小结 |
第五章 与名词和形容词特性相关的因素对中国西班牙语基础阶段学习者口语中名形性数一致正确率的影响 |
5.1 因素一: 名词所指是否有生命 |
5.1.1 研究一的结果 |
5.1.2 研究二的结果 |
5.1.3 讨论 |
5.2 因素二: 名词阴阳性的形态特征是否明显 |
5.2.1 研究一的结果 |
5.2.2 研究二的结果 |
5.2.3 讨论 |
5.3 因素三: 名词的性属 |
5.3.1 研究一的结果 |
5.3.2 研究二的结果 |
5.3.3 讨论 |
5.4 因素四: 名词的数 |
5.4.1 研究一的结果 |
5.4.2 研究二的结果 |
5.4.3 讨论 |
5.5 因素五: 形容词的类型 |
5.5.1 研究一的结果 |
5.5.2 研究二的结果 |
5.5.3 讨论 |
5.6 小结 |
第六章 句法因素和话语类型对中国西班牙语基础阶段学习者口语中名形性数一致正确率的影响 |
6.1 因素一: 形容词在名形搭配中的语法功能 |
6.1.1 研究一的结果 |
6.1.2 研究二的结果 |
6.1.3 讨论 |
6.2 因素二: 形容词作定语的名形搭配中形容词的位置 |
6.2.1 研究一的结果 |
6.2.2 研究二的结果 |
6.2.3 讨论 |
6.3 因素三: 名形搭配所处句子的时态 |
6.3.1 研究一的结果 |
6.3.2 研究二的结果 |
6.3.3 讨论 |
6.4 因素四: 名形搭配所处的话语类型 |
6.4.1 研究一的结果 |
6.4.2 研究二的结果 |
6.4.3 讨论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
7.1.1 中国西班牙语基础阶段学习者口语中名形性数一致语言变项的特征 |
7.1.2 与名词和形容词特性相关的因素对中国西班牙语基础阶段学习者口语中名形性数一致正确率的影响 |
7.1.3 句法因素和话语类型对中国西班牙语基础阶段学习者口语中名形性数一致正确率的影响 |
7.2 本研究的意义 |
7.2.1 理论贡献 |
7.2.1.1 母语语法中没有性的二语学习者能够习得该语言特征 |
7.2.1.2 性数处理存在不对称性 |
7.2.1.3 形态不充分赋值假设不完全成立 |
7.2.1.4 句法距离效应确实存在 |
7.2.2 对中国西班牙语教学的启示 |
7.3 本研究的局限性 |
7.4 对今后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研究一中口语语料的标注体系 |
附录2: 研究一中受试口语录音转写标注样本 |
四、試談对数一章的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 [1]整合性STEM教育理念下工程类高职数学教学模式的建构[D]. 杨亚平.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8)
- [2]基于数学课程知识观的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研究[D]. 胡晋宾.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5)
- [3]数学师范生顶岗实习期间指导教师教学技能指导研究[D]. 李浩. 山东师范大学, 2021(12)
- [4]数学思想方法在高中数学教与学中的运用研究[D]. 张雪. 扬州大学, 2018(01)
- [5]以生为本中职数学课堂有效导入研究[D]. 陈银飞. 宁波大学, 2019(06)
- [6]高中函数教学研究与实践[D]. 常莪. 云南师范大学, 2009(07)
- [7]基于幼儿学习路径的教师专业发展 ——以数独游戏中教师观察与支持为例[D]. 张晓娜.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8]现代汉语数量表达的相关问题研究[D]. 高仪贞.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9)
- [9]中国医学统计学发展简史(1949-2012)[D]. 沃红梅. 南京医科大学, 2013(02)
- [10]基于中国西班牙语基础阶段学习者口语语料的名形性数一致习得研究[D]. 宋尽冬. 南京大学,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