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香港将禁止使用7种化学物作饲料(论文文献综述)
李昊[1](2021)在《中国水产品质量安全政策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是世界第一渔业大国,也是世界水产品进出口贸易大国。水产品产量和消费量的持续增加,随之引发的各类质量安全问题逐渐引起消费者的关注。生产成本的提高、商家对更高利润的期望、水源环境的恶化及兽药的残留等都是影响水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不仅给消费者带来健康问题,而且也为监管部门拉响了警铃。本研究通过梳理中国水产品近年监督抽检结果,对比中国内地、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以及中国香港兽药管理的差异,对当前中国水产品的质量安全状况及形势进行分析并发现安全风险点,同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21,11(4):54-61]
毛根林[2](2019)在《鸦胆子内吸拒食活性成分的分离及其对小菜蛾的作用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鸦胆子[Brucea Javanica(L.)Merr]是苦木科(Simaroubaceae)鸦胆子属植物,其果实良好抗癌活性的发现及其油乳剂的成功研制推动了鸦胆子的大面积种植,出现严重供过于求的局面,对当地中药材种植业造成较大打击。开发鸦胆子的农业用途能平衡供给,恢复种植业者信心。同时,大量的鸦胆子原材料也为鸦胆子植物源农药的开发提供保障。在对脱脂后的鸦胆子渣进行堆肥资源化利用时,发现鸦胆子渣堆肥不仅可以促进菜心生长,而且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表现出一定的防治效果,表明鸦胆子渣中含有兼具根部内吸输导和杀虫活性的成分。内吸性农药能被作物叶片或根吸收并转运至作物其他部位,实现在作物体内的系统性分布,达到全面保护作物的效果;适用于颗粒剂拌土、种子处理、土壤浇灌、随水根区施药等轻减、安全的施用方式,广受种植业者的欢迎。目前,田间应用的内吸性农药几乎都是化学农药,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不容忽视。作为化学农药的理想替代品,植物源内吸性农药的开发显得尤为紧迫。作为土农药,鸦胆子的农药活性谱系还未进行过系统调查。本研究拟系统测定鸦胆子油与鸦胆子渣乙醇提取物与对华南作物(特别是蔬菜)为害重大的病虫害的生物活性,设计针对性实验对其内吸活性成分进跟踪分离,鉴定内吸活性成分,对该活性成分的内吸性与生物活性进行多角度验证,最后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取得以下结果:1.采用浸渍法测定了鸦胆子油与鸦胆子渣乙醇提取物对小菜蛾、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 Hübner)、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 Fabricius)、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 Koch)、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ma)、烟粉虱(Bemisia tabaci Gennadius)、水稻茎线虫[Ditylenchus angustus(Bütler)Filipjev]、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混毒法测定了对柑桔小实蝇(Bactrocera Porsalis Hendel)、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的生物活性,鸦胆子油对供试害虫均未表现出任何生物活性,鸦胆子渣乙醇提取物小菜蛾、甜菜夜蛾、水稻茎线虫等害虫表现出较好的毒杀活性,5000μg/m L处理24 h后的校正死亡率均达到79%以上,对黄曲条跳甲、红火蚁与烟粉虱则作用则相对缓慢,48 h后害虫死亡率才达到74%以上,对其他供试害虫则未表现出明显的生物活性。经鸦胆子渣提取物培养菜心幼苗48 h后,菜心叶片对小菜蛾产生的较强的拒食活性,拒食率达到81.42%。抑菌实验证明鸦胆子油与鸦胆子渣提取对香蕉枯萎病(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水稻纹枯病(Thanatephorus cucumeris)、荔枝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水稻稻瘟病(Magnaporthe oryzae)、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ry]、水稻稻曲病[Ustilagrnoidea virens(Cke.)Tak.]、烟草青枯病(Ralstonia solanacearum)等病原菌均无抑制活性。2.通过内吸拒食活性跟踪,获得内吸活性成分单体化合物,运用核磁共振、高分辨率质谱与单晶X射线衍射技术将其鉴定为鸦胆因D,其在鸦胆子渣中的含量大约为1.164%。鸦胆因D对小菜蛾、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均表现出优异的拒食活性,拒食中浓度分别为0.11μg/cm2、0.091μg/cm2和0.13μg/cm2,其对小菜蛾的拒食活性是印楝素的6.2倍。3.将100μg/m L鸦胆因D施用于菜心根部培养24、48 h后菜心叶片对小菜蛾的拒食率分别达到了93.80%与96.83%,同等实验条件下印楝素的拒食率仅为0与22.60%;叶片中鸦胆因D含量分别为38.69μg/g(fresh weight,FW),108.45μg/g(FW),分别为印楝素的1.8与2.7倍。测试了鸦胆因D在其他蔬菜对不同鳞翅目害虫的内吸拒食活性,25μg/m L浓度下培养48小时,在豇豆中对甜菜夜蛾与斜纹夜蛾的拒食率分别为79.43%和66.11%,在苋菜中的拒食率分别为60.60%和55.47%。4.应用成熟的蓖麻体系评价鸦胆因D与印楝素的输导性。鸦胆因D木质部输导性显着高于印楝素,两者2 h在木质部的浓度分别为26.45、5.16μg/m L,鸦胆因D的富集系数(CF值)为0.25,是印楝素的5倍,该结果与印楝素在菜心中的输导性结果相符合;与此相反的是,印楝素的韧皮部输导性显着高于鸦胆因D,2 h的检出量分别为29.13、14.70μg/m L,印楝素的CF值分别为0.29,约为鸦胆因D的2.5倍。5.鸦胆因D对小菜蛾幼虫的生长发育明显的抑制作用。10μg/g带毒饲料饲喂12h,抑制率为42.55%;24 h体重下降,生长抑制率达到253.39%;20μg/g处理组在6、12、24、48 h生长抑制率分别为117.45%、72.78%、311.42%与83%。以较低浓度对小菜蛾进行长期饲喂发现:2.5,5,10μg/g处理组的化蛹率分别为100%、73.67%、57.67%;对收集到的蛹继续观察,发现10μg/g处理组羽化率为0,而2.5,5μg/g处理组的羽化率分别为为87%与42.97%,鸦胆因D能显着降低小菜蛾化蛹率与羽化率。在低浓度下,鸦胆因D对小菜蛾具有良好防治效果,5μg/g处理下依然能减少31.67%的成虫产生。6.鸦胆因D对小菜蛾具有一定的神经毒性。通过电压钳检测发现鸦胆因D对Px RDL1中γ-氨基丁酸(GABA)引发的电流具有显着的抑制效果,其抑制中浓度(IC50)为111.30μM。7.采用转录组测序技术测定了鸦胆因D对小菜蛾3龄幼虫转录组水平的影响,发现鸦胆因D处理后,与小菜蛾中肠膜结构相关的基因发生了显着的变化。7个围食膜因子相关基因显着下调,中肠中大量表达的几丁质酶Cht8显着上调,与几丁质结合的两类蛋白:4个几丁质结合蛋白基因(chitin binding protein,CBP)与9个粘蛋白基因(Mucin)显着下调;涉及细胞外胶原质(collagen)、层粘连蛋白(laminin)的相关的多个基因显着下调,推测鸦胆因D处理后影响了胞外基质,造成膜结构的损伤。对取食鸦胆因D后的小菜蛾幼虫中肠进行病理学切片观察,发现三龄幼虫取食10μg/g鸦胆因D饲料48 h后,小菜蛾中肠围食膜消失,缘状刷排列稀疏,肠壁上的细胞从肌肉层脱落向内腔挤压,柱状细胞膨大。明确了鸦胆因D破坏了围食膜结构,阻碍了小菜蛾幼虫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与代谢进而抑制其幼虫的生长发育的机制。推测小菜蛾中肠可能是鸦胆因D的作用靶器官。本文以内吸活性作为指示,从鸦胆子果实药渣分离得到具有优良拒食活性与内吸性的化合物鸦胆因D。新颖的活性跟踪—分离方法为发现新的内吸性农药提供新的思路,明确鸦胆子果实药渣中的内吸性成分为鸦胆子果实药渣的综合开发与利用提供理论支撑。鸦胆因D具有内吸、胃毒、拒食、抑制生长发育等多种作用方式,其优异的生物活性以及丰富的植物原材料为鸦胆因D的商品化开发提供保障,运用转录组分析与苏木精—伊红染色法对鸦胆因D的作用靶器官作了初步研究,推测中肠为作用靶器官,为后续揭示鸦胆因D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为新型杀虫剂研发提供借鉴。
钱卓真[3](2017)在《闽南地区水生生物中典型化学污染物研究及人体健康风险评估》文中研究说明福建闽南地区地处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工业化及城镇化程度较高,环境污染情况日益严重。因此,及时了解闽南地区水生生物、环境介质中典型化学污染物的污染特征,对评估居民环境健康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工作选取了闽南地区典型化学污染物:阿维菌素类农药、多肽类抗生素、持久性有机氯农药、多氯联苯、多环芳烃、石油烃、溴代阻燃剂、重金属等为目标化合物,分析了这几类化学污染物的区域污染现状和分布特征,建立了环境水体、沉积物中多肽类抗生素残留量测定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探讨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污染水平、环境行为、空间分布特征、可能来源以及海产品饮食摄入POPs的风险。双壳类动物体内铅(Pb)、镉(Cd)、铜(Cu)、多氯联苯(PCBs)和石油烃(TPHs)的含量显示,当前闽南海域PCBs、Pb、Cd污染水平在国内外各港湾中处于中等或较低水平,而TPHs、Cu含量则处于较高水平。闽南海域污染物的区域分布呈现峰型分布,厦门湾和安海湾的污染较为严重。与国内外研究结果比较,厦门地区的POPs污染水平处于中等或较低水平。厦门六个行政区(思明、湖里、集美、海沧、翔安、同安)的POPs污染水平呈现地区性差异,翔安和同安POPs污染水平相对较高,这可能与港湾的形状、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状况、当地主要产业等密切相关。PCBs的主要来源是历史上的使用;滴滴涕(DDTs)部分来自历史残留,而新源则来自于农药三氯杀螨醇和渔船用防污油漆的使用;六六六(HCHs)的主要来源是历史或近期工业HCHs的使用,一小部分来源近期林丹的使用;PAHs主要来源于石油的泄漏和低温燃烧,少量来源于生物质的燃烧。卵形鲳鲹的六溴环十二烷(HBCD)和四溴双酚A(TBBPA)的污染情况较为严重,较易富集HBCD和TBBPA,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这两类物质的区域污染的生物指示物。当地居民食用海产品而引发的致癌风险和非致癌风险水平较低,但在高暴露水平下DDTs、HCHs、PAHs的致癌风险水平仍超过可接受范围,需持续对厦门地区海产品进行监控。所有由PCBs引发的癌症风险CRPCB值在10-6~10-4之间,存在潜在的致癌风险,政府需对其加强管控。田间实验表明,经各类环境迁徙进入水体中的阿维菌素(ABM)为4~8 μg/L,伊维菌素(IVM)为6~12μg/L。该浓度未达到石斑鱼的致死浓度,但ABM对石斑鱼更为敏感。ABM在石斑鱼体内的消除速度高于IVM,且药物代谢速率随着环境水体中药物的浓度升高而下降。在该污染水平下,石斑鱼浸浴ABM 72 h后安全食用时间为26d,石斑鱼浸浴IVM 72 h后安全食用时间为39 d。
唐琳琳[4](2013)在《我国食品安全危机管理》文中提出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是人们每日都不可缺少的,因而食品安全必定是社会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近年来,国内媒体相继报道了大量食品安全事件,包括三鹿奶粉添加三聚氰胺、肯德基的苏丹红、雀巢奶粉的碘超标、哈根达斯的“黑作坊”事件等,均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由此引发了对我国食品安全管理机制大量的质疑和反思。其中牵涉到相关职能部门的长效监管职能、事态评估及应急反应能力、媒体监督与管控、事件责任追查、民众食品安全知识普及、与国际食品安全标准的衔接与沟通等多方面相互交叉的问题,且这些问题均须在短时间内以积极、高效、科学、负责任的方式体现出工作效果,这引发了我们对建立、完善我国食品安全危机管理体系的思考。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探讨如何提高我国食品安全危机管理能力。本文综合运用了文献调研法、分析归纳法、典型案例研究、专家咨询和现场调研等方法,以社会管理作为基础视角,从“食品安全”和“危机管理”两个概念为出发点,将管理学领域中的危机管理理念引入食品安全的长效管理和应急机制建设中。查找我国食品安全危机管理的不足,系统分析国内外食品安全危机管理的案例,总结其经验,针对我国食品安全危机管理方式中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以进一步完善我国食品安全危机管理体系。本论文第一、二部分阐述相关概念,介绍管理学中的危机管理理论以及如何将这一理论应用到食品安全危机管理中。研究了目前我国食品安全危机管理的现状与问题,得出的主要结论包括:组织体系方面,我国已经形成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的危机应对体系,但是分段监管的模式导致危机预防管理失效。工作机制建设方面,我国食品安全监测预警体系初步建成;独立的危机调查机制和食品召回体制尚未形成;风险交流越来越得到重视,但依然是薄弱环节。保障措施方面,法律法规逐步完善;从国家到地方,溯源体系建设普遍得到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我国现有食品安全标准及制定流程、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都亟待加强;另外,虽然从中央到地方都制定了相应的危机应急预案,但其可操作性仍有待完善。第三部分对“三鹿奶粉事件”、“多宝鱼事件”和“瘦肉精事件”进行了回顾和分析,总结了上述食品安全危机事件应对中的经验和教训。其中“三鹿奶粉事件”暴露出政府监管缺位,监管机构分散、不协调,检验能力差和质量标准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多宝鱼事件”的成功应对凸显了风险分析理念的重要作用,充分说明了食品安全评估必须坚持科学原则,风险管理决策要充分考虑社会和国情因素以及风险信息交流的渠道应统一,内容应通俗易懂。“瘦肉精事件”暴露出的主要问题包括食品行业“利益为先”;食品安全检测部门之间衔接不畅、检测标准不能适应目前形势、检测范围较窄、日常抽检流于形式;食品安全信息不对称;兽药使用管理不规范等问题。第四部分分析了美国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美国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是建立在一套健全灵活的联邦和地方法律体系和食品行业依法生产安全食品的行业自律基础之上。联邦、州和地方相关部门相互配合,共同管理美国的食品安全。信息公开透明、全责明晰,注重基于风险的食品安全分析方法和预警系统建设,形成了完善的、高效的食品安全监测系统、有序的食源性疫情调查制度以及食品召回制度。面对食品安全领域不断出现的各种新的挑战,美国也对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做出重大变革国,包括重新修订了适用了七十多年的《联邦食品、药品、化妆品法》,颁布《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食品安全现代化法》,并成立联邦食品安全工作组作为联邦政府食品安全行动的中心协调机制,由总统直接负责。第五部分回顾分析了“美国毒菠菜事件”、“美国沙门氏菌污染花生酱事件”和“多州田纳西沙门菌感染爆发事件”。“美国毒菠菜事件”中,美国“统一管理、属地为主、分级响应”的应急预警机制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典范,同时为我们提供了降低食品安全风险及有效应对食品安全危机可供参考的策略选择,主要包括规范生产标准、鼓励地区营销机构签署营销协议、加强食品安全标准研究、完善可追溯系统、充分发挥媒体的积极作用。“美国沙门氏菌污染花生酱事件”处置则凸显了严格的食品召回制度和食品生产安全管理在食品安全危机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多州田纳西沙门菌感染爆发事件”充分体现了PulseNet如何在美国食源性疫情的调查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成为近十年来美国最有效的食源性疫情监测网络。最后一部分提出了我国食品安全危机管理体系完善的对策。首先,在组织体系建设方面提出应增强食品安全协调机构的整体领导作用;扩大非政府组织在食品安全危机管理中的作用。第二,在食品安全危机管理机制建设方面,提出应建立多渠道的危机预警机制(包括实时监控国内外媒体、研究专业文献,对潜在的风险提前进行检测、利用预警系统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找出风险变化规律、实现食品安全各管理部门间的预警信息共享、委托第三方承担检验工作、从国外限制中国进口食品清单中寻找风险来源、完善落实举报奖励制度);提高执业人员技术、执法和道德水平;建立危机事后评估机制;切实发挥食品安全专家库的作用。最后,在保障措施建设方面,提出应加强食品安全危机的风险交流能力;建立“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全国统一的食品认证追溯体系;建立惩罚性赔偿制度严惩不法商家;完善问题食品召回程序及操作制度。
魏大治[5](2010)在《中国农产品出口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上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发达国家和地区逐渐形成了一种注重生活质量、倡导绿色文明的价值观,对无健康危害的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度日益提高,导致与之相关的国际贸易在农产品贸易中所占的比重逐渐提高。为了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各国纷纷制订了技术标准,建立起了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等制度,从而导致了对农产品国际贸易产生重大影响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的产生。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尤其是入世以来,中国农产品出口受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制约越来越大,已经成为阻碍农产品对外贸易的最大不利因素。本文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试图对中国农产品出口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进行系统的探讨。本文在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包括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对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进行一般分析、对国际组织及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情况进行介绍的基础上,从多角度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受限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状况进行研究,进而着重分析中国农产品出口受制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原因,最终探索中国农产品出口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策略。本文的主要观点或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发现:在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研究的方法上,国外较多地使用定量研究方法,而国内多是使用定性研究方法。就研究内容而言,国内在微观层次上研究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成果较少。这说明,在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研究上,国内与国外相比是存在差距的。2、本文中的农产品概念,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农产品概念,而是国际贸易实务中所使用的农产品概念,即“食品土畜产品及农产品”。结合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即一个国家、地区、区域性组织或非政府机构以维护基本安全;保障人类健康和安全、动植物的健康和安全;保护环境;防止欺诈行为和保证农产品质量等为由,而采取的一些强制性或自愿性的技术性贸易保障措施。这些措施对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农产品自由进入该国或该地区市场产生不利影响。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具有争议性(包括合理性和合法性、歧视性和隐蔽性)、灵活性、苛刻性等主要特征。3、在短期和中期内,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农产品出口的影响主要是消极的。短期内消极影响的主要表现是出口数量下降;中期内消极影响的主要表现是成本增加。长期内的影响可能是消极的,也可能是积极的,需视情况而定。如果要实现从“消极”向“积极”地转化,需要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方面做出努力。4、WTO《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和《实施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协议》这两大协议的共同缺陷在于个别关键条款的模糊性,由此带来的是约束力的缺乏,这是导致农产品出口遭受不公正待遇而又长期得不到解决的制度根源。WTO规则是大国之间博弈的结果,在各大国竞相设置壁垒的情况下,规则的法律约束力减弱是一个必然结果。日本、欧盟、美国、韩国四个国家和地区的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共同特征远大于其分歧,如果说有什么不同,也只是程度上的而非实质上的。它们的共同点是: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组织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各部门既有清晰的分工,又有融洽的合作,且更为重要的是相关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充分、行动步调和声音一致。⑵技术法规和标准种类繁多、数量庞大。⑶从分散的质量标准和措施向系统化、强制化、规范化的质量标准法律体系发展。⑷食品安全全程监控,技术标准更加苛刻。⑸检验程序复杂,费用高昂。⑹带动了发展中国家开始设置和运用质量标准措施来调节农产品贸易。5、通过对中国农产品在各主要出口市场上受限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情况和几类主要农产品受限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情况进行的系统分析,发现中国农产品出口受限于技术性贸易壁垒有以下主要特点:⑴技术性贸易壁垒造成的损害面越来越宽。⑵尽管对中国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理由多种多样,但可归结为一点,即检验检疫不达标。⑶某些国家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实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很容易扩散到其他出口市场,形成连锁反应,即扩散效应显着。⑷各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有愈加严格的趋势。6、由于中国农产品受制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国外原因是我们难以改变的,所以对国内原因的分析才是关键。在国内原因中,质量安全水平低是根本原因,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低是中国农业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集中体现。这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包括:农业生产环境和技术基础较为薄弱;农业经营体制与经营管理方面的缺陷;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法规和标准体系不健全;农产品质量检测与认证制度建设滞后;尚未形成协调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行业协会未能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中充分发挥作用;农产品生产者尤其是农产品出口企业声誉机制不健全,特别是品牌意识薄弱。除农产品质量安全之外,其他的原因主要有:出口农产品的结构和出口目标市场的结构不合理;对相关国际规则研究不够,争端应诉能力不强,等等。7、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是中国农产品出口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限制的根本策略。主要措施是: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建立和完善农业标准化体系;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提高农户组织化程度和农业规模化程度;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立和完善认证体系,着力引导企业获取各类认证;建立和完善农产品检验检疫体系。应对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其他策略主要有:加强对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学习和研究;建立和完善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信息系统;大力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组织,充分发挥其在应对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中的独特作用;积极调整农产品出口结构,避免和减少与各种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正面冲突,等等。
李彩霞[6](2010)在《美国媒体对“中国制造”的建构与风险应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07年“宠物食品中毒事件”爆发以来,中国产品接二连三地卷入国内外舆论漩涡,一时间,“中国制造”成为“危险产品”代名词,并引发了整个中国制造业信任危机。风险建构理论认为,风险不是独立于社会、文化历史因素之外的客观实在,而是社会文化、历史过程的结果。本研究以此为立足点,通过考察美国媒体对“中国制造”的建构,试图揭示当前“中国制造”所面临的风险是如何形成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对风险的策略。本论文选取美国销量和声誉排名前列的《纽约时报》和《时代周刊》为样本来源,截取1991—2009年近20年为研究时段,对媒体上关于“中国制造”的报道做了全面的分析。首先,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从这两大媒体“中国制造”报道议题、报道数量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以期展现两家媒体所呈现之“中国制造”风险图景。在分析中发现:1)二者所建构的“中国制造”形象基本上都是负面的;2)在建构“中国制造”形象时逐步升级、逐步扩展:从产品到产业,从产业到政府,从经济到政治;3)貌似客观、公正、平衡,实则以美国为中心,将国家利益和美国社会的意识形态、价值观作为先导,最终将“中国制造”因质量问题而产生的风险置换为“中国政府制造”的风险。然后,本研究运用框架理论的相关观点分析了美国媒体建构“中国制造”风险的路径。美国媒体在建构“中国制造”的风险时主要使用了健康安全和国家利益这两种框架。这两种框架在风险的建构中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国家利益框架为健康安全框架提供了“前置因素”,而健康安全框架反过来又巩固了国家利益框架的原有印象。二者如同一个“失衡的螺旋”不断扩大、升级。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本论文提出了应对风险的策略。认为,应对“中国制造”的风险首先要从战略上淡化“中国制造”概念。另外,更为重要的是,以“责任”为着眼点,构筑政府、企业与媒体的信任体系,重塑负责任的国家形象,使“风险”尚未形成现实之前就将其化解。
汪俊,孙辉,毛晓峰,李一新,郭启祥[7](2009)在《豫供港澳活畜 十年安全无疫》文中提出"食品安全大如天"。从某种意义上说,700多万香港、澳门市民的食品安全问题,又不仅仅是食品安全问题,甚至不仅仅是经济、民生层面上的问题。这一点,无需解释,却毋庸置疑。农业大省河南,自1962年开通"三趟快车"起,便有大量猪、牛等活畜供应香港市场。自1998年7月河南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接管供港活畜检验和检疫工作以来,240多万头活猪、4万多头活牛从河南平平安安地"走"上了香港、澳门市民的餐桌。业内人士称,在食品安全、动物疫情问题屡见不鲜的当今社会,河南能做到供港澳活猪10年安全无疫,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
李一新,郭启祥[8](2009)在《十年磨一剑》文中研究说明“食品安全大如天”。从某种意义上说,700多万香港、澳门市民的食品安全问题,又不仅仅是食品安全问题,甚至不仅仅是经济、民生层面上的问题。这一点,无需解释,却毋庸置疑。 河南是农业大省,自1962年开通 “三趟快车”起,便有大量猪、牛等活畜供应香港市场?
孟祥周[9](2007)在《中国南方典型食用鱼类中持久性卤代烃的浓度分布及人体暴露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球鱼类产量增长迅速,从1950年的人均供应量为8kg增加到2002年的16.2kg(活体等重),鱼类为26亿人提供了至少20%的动物蛋白。研究表明,一方面鱼类是蛋白质、n-3多不饱和脂肪酸等有益健康物质的重要来源,但另一方面鱼类食物也是人体摄入持久性卤代烃的主要途径之一,这些物质对人体健康存在潜在危害。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水产品生产国,2002年产量达4430万吨,占全球生产总量的33.3%。同年,中国已超过泰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水产品出口国,产品远销包括同本、韩国、美国、德国、加拿大、香港和俄罗斯等在内的许多国家。尽管我国水产品的地位越发重要,但还未对食用鱼类中持久性卤代烃的污染状况及人体暴露水平进行系统研究。本论文系统研究了13种中国南方典型食用鱼类中(7种淡水养殖鱼、3种海水养殖鱼和3种海洋捕捞鱼)持久性卤代烃,包括有机氯农药(OCPs)、多氯联苯(PCBs)和多溴联苯醚(PBDEs)的浓度分布和污染特征,同时客观评估了人体食用鱼类食物的暴露水平,并初步提供了主要鱼类的建议消费量。在采集的所有样品中,滴滴涕(DDTs)、六六六(HCHs)、PCBs和PBDEs是主要残留的持久性卤代烃,其浓度的中间值和范围分别是6.0(0.14~699)、0.50(0.13~24.06)0.10(<0.02~699)和0.15(<0.0012~699)ng/g湿重。我国食用鱼类中DDTs的浓度居于全球高端,HCHs居于中端,而PCBs和PBDEs居于全球低端。我国典型食用鱼类中DDTs的含量比HCHs、PCBs和PBDEs的含量高1~2个数量级,在淡水养殖鱼类、海水养殖鱼类和海洋捕捞鱼类中分别约占总持久性卤代烃残留量的67.3%、97.5%和75.8%,这与各种化合物在我国的使用量及其本身的性质有关。海水养殖鱼类中DDTs、PCBs和PBDEs的浓度均显着高于淡水养殖鱼类和海洋捕捞鱼类,主要是因为海水养殖鱼类生长在沿海区域,可能受人类排放的各种废水的影响较大。淡水养殖鱼类中HCHs的浓度显着高于海水养殖鱼类和海洋捕捞鱼类,可能与附近农田林丹的使用有关。鱼体中DDTs、HCHs、PCBs和PBDEs的浓度之间没有显着相关性,表明四种物质并非来自共同的污染源。淡水养殖鱼类中的DDTs以P,P’-DDE为主,海水养殖鱼类中主要是P,P’-DDD和P,P’-DDT,而海洋捕捞鱼类中主要是P,P’-DDE和P,P’-DDT,部分鱼类中(DDD+DDE)/∑DDTs小于0.5,表明我国环境中近期仍有DDTs的输入。所有鱼类中HCHs的存在形式主要是α-HCH和β-HCH,有可能主要受历史上大量使用的混合型HCHs残留影响,也可能是因为γ-HCH(林丹的主要成分)在环境中并不稳定,容易转化为其他异构体。鱼体中PCBs残留以PCB-153、PCB-31(28)和PCB-52为主,PBDEs残留以BDE-47、BDE-28、BDE-154和BDE-100为主。我国南方食用鱼类中DDTs、HCHs和PCBs的平均浓度均没有超过其相关标准,但有0.5%和13.8%的样品分别超过我国标准和欧盟标准。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通过食用鱼类食物每天摄入的DDTs、HCHs、PCBs和PBDEs的最高水平分别为45.5、1.35、0.46、0.30和15.9、0.47、0.16和0.10 ng/kg体重,DDTs和HCHs每天的摄入量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和食品农业组织推荐的每天可摄入量标准。与呼吸暴露相比,鱼类食物是人们摄入PBDEs的主要途径,分别占30%和70%,婴儿通过母乳摄入PBDEs具有最高的暴露风险,中间值分别为6611 pg/kg体重/天(男性)和7090 pg/kg体重/天(女性),高于其他人群,中间值范围是103~309 pg/kg体重/天。我国食用鱼类中持久性卤代烃通过水产品出口而对其他国家居民的人体健康产生影响,日本、韩国和美国是目前我国最大的水产品出口国,同时也是最大的持久性卤代烃接受国,2005年我国通过水产品出口输出DDTs、HCHs、PCBs和PBDEs的最大值分别为185、5.51、1.86和1.22kg,其中日本为48.0、1.43、0.48和0.32kg,然后是韩国和美国,其最大值分别为38.6、1.15、0.39、0.25和29.7、0.88、0.30、0.20 kg。根据鱼体中持久性卤代烃(包括DDTs、HCHs和PCBs)对人体存在的综合危害,淡水养殖鱼类和海洋捕捞鱼类均不存在消费限制,而对于海水养殖鱼类的食用要有所节制。
彭志生[10](2004)在《供港澳食用动物检验检疫管理模式研究》文中认为从1959年国家开通“三趟快车”以来,内地每年向港澳地区供应数以百万计的食用动物,不仅满足了港澳市民的生活需要,维护了港澳地区的稳定,而且每年为国家创汇数十亿港币,促进了内地经济和畜牧业的发展。但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港澳特别行政区政府对供应的食用动物卫生和安全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如何在境内境外动物疫情形势严峻,兽药生产、经营、使用还不完善的情况下,确保内地供应香港、澳门的食用动物的健康与安全,已经成为摆在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研究课题应用在食品加工管理中普遍采用的HACCP(Hazard Analysis CriticalControl Point)理论,依据内地相关法律法规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的要求,通过调查了解和结合检验检疫工作实际,围绕动物健康和食用安全两大主题,从供港澳食用动物生产、运输、检验检疫等环节进行分析,对影响动物健康和安全的关键点进行控制,建立起动物疫病防疫模式、药物残留控制模式、检验检疫监督管理模式,达到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保障港澳市民吃上“放心肉”。通过三个模式的实施,有利于提高管理者、生产者、经营者的动物防疫意识、产品安全意识、质量意识和管理水平,经过该研究成果的推广,从而提升我国畜牧业养殖的整体水平。通过实践证明,该管理模式是有效的,已经在出入境检验检疫系统推广应用,成效得到了港澳特区政府的认可。
二、香港将禁止使用7种化学物作饲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香港将禁止使用7种化学物作饲料(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水产品质量安全政策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中国水产品监督抽检情况 |
2.1 恩诺沙星残留量超标 |
2.2 重金属镉污染 |
2.3 禁用兽药 |
3 国内外水产品禁用兽药比较 |
3.1 中国内地 |
3.2 美国 |
3.3 日本 |
3.4 澳大利亚 |
3.5 中国香港 |
3.6 禁用兽药比较 |
4 对策建议 |
4.1 完善兽药残留标准精细度 |
4.2 加快相关标准制修订频率 |
4.3 深化区域联动加强监督管理 |
4.4 实现智能管理提升预警能力 |
4.5 惠及民生夯实风险防控基础 |
(2)鸦胆子内吸拒食活性成分的分离及其对小菜蛾的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st |
缩略词英汉对照表 |
第1章 前言 |
1.1 植物源杀虫剂研究进展 |
1.1.1 植物源农药概述 |
1.1.2 植物源农药的优点与缺点 |
1.1.3 植物源农药研究现状 |
1.2 内吸性杀虫剂 |
1.2.1 内吸性农药概述 |
1.2.2 内吸性杀虫剂的应用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1.2.3 内吸性杀虫剂的发展趋势 |
1.3 鸦胆子的研究现状 |
1.3.1 鸦胆子在医药中研究概况 |
1.3.2 鸦胆子农药活性及其机理研究概况 |
1.4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6 本文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鸦胆子果的杀虫、杀线虫与抑菌活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植物来源 |
2.2.2 仪器设备与试剂 |
2.2.3 供试植物材料 |
2.2.4 供试昆虫 |
2.2.5 供试线虫 |
2.2.6 供试菌株 |
2.2.7 生物活性测定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杀虫活性 |
2.3.2 鸦胆子提取物对小菜蛾的内吸活性测定 |
2.3.3 杀线虫活性 |
2.3.4 抑菌活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鸦胆子中内吸活性成分的分离与活性评价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3.2.1 供试昆虫 |
3.2.2 供试材料与试剂 |
3.2.3 主要仪器设备 |
3.3 实验方法与步骤 |
3.3.1 内吸活性成分的分离 |
3.3.2 内吸活性成分的鉴定 |
3.3.3 输导性评价 |
3.3.4 数据统计及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内吸活性成分的跟踪与分离 |
3.4.2 内吸活性成分的鉴定 |
3.4.3 拒食活性测定 |
3.4.4 输导性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鸦胆因D对小菜蛾生长发育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
4.2.1 供试材料 |
4.2.2 主要仪器设备 |
4.3 实验方法与步骤 |
4.3.1 鸦胆因D对小菜蛾RDL1的抑制作用测定 |
4.3.2 鸦胆因D对小菜蛾生长发育的影响 |
4.3.3 鸦胆因D对小菜蛾取食的影响 |
4.3.4 鸦胆因D对小菜蛾差异表达基因的分析 |
4.3.5 转录组测序可靠性验证 |
4.3.6 鸦胆因D对小菜蛾中肠组织的影响 |
4.3.7 数据统计及分析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鸦胆因D对 PxRDL1 功能的抑制 |
4.4.2 鸦胆因D对小菜蛾生长发育的影响 |
4.4.3 鸦胆因D对小菜蛾取食的影响 |
4.4.4 差异表达基因的分析 |
4.4.5 鸦胆因D对小菜蛾中肠组织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全文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5.2.1 植物源内吸性农药的分离与鉴定 |
5.2.2 鸦胆因D对小菜蛾活性机理探讨 |
5.2.3 药用植物废渣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
5.3 创新点 |
5.4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化合物的核磁共振谱图 |
附录 B:博士期间发表论文、获奖及参与科研课题情况 |
(3)闽南地区水生生物中典型化学污染物研究及人体健康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引言 |
1.1 化学污染物概述 |
1.1.1 阿维菌素类农药 |
1.1.2 多肽类抗菌药 |
1.1.3 持久性有机氯农药 |
1.1.4 多氯联苯 |
1.1.5 多环芳烃 |
1.1.6 石油烃 |
1.1.7 溴代阻燃剂 |
1.1.8 重金属 |
1.2 风险评估 |
1.2.1 危害识别 |
1.2.2 危害特征描述 |
1.2.3 暴露评估 |
1.2.4 风险特征描述 |
1.3 典型污染物研究现状及对人体健康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
1.3.1 阿维菌素类农药 |
1.3.2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 |
1.3.3 抗生素 |
1.4 存在的问题 |
1.5 本论文研究意义和目标 |
1.6 研究内容 |
1.7 创新点 第二章 闽南地区典型化学污染物的时空分布及风险评价 |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1 样品采集及预处理 |
2.1.2 仪器与试剂 |
2.1.3 分析测定方法 |
2.1.4 数据统计分析 |
2.1.5 生物质量评价及风险评价 |
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2.1 典型化学污染物污染水平 |
2.2.2 种间差异性分析 |
2.2.3 时空分布特征 |
2.2.4 多氯联苯组成特征及来源 |
2.2.5 生物质量评价 |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厦门地区海产品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水平及膳食暴露风险评估 |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1.1 样品采集及预处理 |
3.1.2 仪器与试剂 |
3.1.3 分析测定方法 |
3.1.4 食品消费频度问卷调查 |
3.1.5 海产品市场消费量调查 |
3.1.6 数据统计分析 |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2.1 厦门居民日均海产品消费量 |
3.2.2 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污染水平及膳食暴露风险评估 |
3.2.3 多环芳烃污染水平及膳食暴露风险评估 |
3.2.4 多环芳烃-有机氯农药-多氯联苯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3.2.5 溴代阻燃剂污染水平及膳食暴露风险评估 |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阿维菌素类农药对石斑鱼的毒性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仪器、药品及试剂 |
4.1.3 标准溶液配制 |
4.1.4 数据分析软件 |
4.1.5 实验方法 |
4.2 实验结果 |
4.2.1 急性毒性实验结果 |
4.2.2 方法的建立 |
4.2.3 药代动力学实验结果 |
4.3 结果讨论 |
4.3.1 阿维菌素类农药对石斑鱼的毒性效应 |
4.3.2 阿维菌素类农药在石斑鱼体内的生物富集 |
4.3.3 阿维菌素类农药在石斑鱼体内的药动学特征 |
4.3.4 肌肉组织中药物残留规律及食用安全评估 |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环境中多肽类抗生素残留量测定 |
5.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仪器、药品及试剂 |
5.1.3 标准溶液配制 |
5.1.4 样品前处理 |
5.1.5 色谱条件 |
5.1.6 质谱条件 |
5.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2.1 仪器条件的优化 |
5.2.2 水样前处理条件的优化 |
5.2.3 沉积物前处理条件的优化 |
5.2.4 方法学验证 |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第七章 未来研究及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
(4)我国食品安全危机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食品安全危机管理的基本理论 |
一、 危机管理理论 |
(一) 危机的概念 |
(二) 危机的特征和分类 |
(三) 危机管理的涵义、原则和阶段 |
二、 食品安全风险分析理论 |
三、 食品安全危机管理理念 |
(一) 食品安全危机管理的内涵 |
(二) 食品安全危机管理的范围和内容 |
四、 食品安全危机管理范式 |
(一) 食品安全危机管理的原则 |
(二) 食品安全危机管理体系构建标准 |
五、 本部分小结 |
第二部分 我国食品安全危机管理体系现状与问题分析 |
一、 我国食品安全危机管理的组织体系建设现状与问题分析 |
(一) 已经形成从国家到地方各级的危机应对体系 |
(二) 分段监管的模式导致危机预防管理失效 |
二、 我国食品安全危机管理的工作机制建设现状与问题分析 |
(一) 监测预警机制 |
(二) 食品安全危机调查机制 |
(三) 食品召回 |
(四) 食品安全危机应急报告和信息公布制度 |
三、 我国食品安全危机管理的保障措施建设现状与问题分析 |
(一) 法律法规日益完善 |
(二) 溯源技术仍是我国食品安全危机管理的技术障碍 |
(三) 食品安全标准仍要继续完善 |
(四) 食品检测技术亟待加强 |
(五) 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仍待研究 |
四、 本部分小结 |
第三部分 我国典型食品安全危机案例分析 |
一、 我国食品安全事故特点与分类 |
二、 “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分析 |
(一) 事件回顾 |
(二) 事件处理的主要经验 |
(三) 事件处理的主要教训 |
三、 多宝鱼事件分析 |
(一) 事件回顾 |
(二) 事件处理的主要经验 |
四、 瘦肉精事件分析 |
(一) 事件回顾 |
(二) 事件暴露的问题分析 |
(三) 事件处理的主要经验 |
五、 食品安全事故案例综合评述 |
第四部分 美国食品安全危机管理体系建设经验 |
一、 美国食品安全危机管理体系组织体系 |
(一) 联邦食品安全工作组 |
(二) 联邦层面 |
(三) 州与地方层面 |
二、 管理机制 |
(一) 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 |
(二) 食品安全危机调查 |
(三) 美国的食品召回制度 |
(四) 信息透明化、公开化和系统的责任机制 |
三、 保障措施 |
(一) 法律法规 |
(二) 风险分析和预防措施 |
(三) 《食品保护计划》 |
(四) 成立国家科学院食品安全管理特别研究小组 |
第五部分 美国食品安全危机事件案例分析 |
一、 2006 年美国“毒菠菜”事件分析 |
(一) 事件回顾 |
(二) 经验与启示 |
二、 美国沙门氏菌污染花生酱事件分析 |
(一) 事件回顾 |
(二) 经验与启示 |
三、 美国多州田纳西沙门菌感染爆发 |
(一) 事件回顾 |
(二) 经验与启示 |
四、 本部分的主要结论 |
第六部分 完善我国食品安全危机管理体系的对策 |
一、 职责明确的组织体系 |
(一) 增强食品安全协调机构的整体领导作用 |
(二) 扩大非政府组织在食品安全危机管理中的作用 |
二、 高效合理的危机管理机制 |
(一) 建立多渠道的危机预警机制 |
(二) 完善问题食品召回程序及操作制度 |
(三) 加强食品安全危机的风险交流能力 |
三、 立体、全面的保障措施 |
(一) 建立“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全国统一的食品认证追溯体系 |
(二) 建立惩罚性赔偿制度,严惩不法商家 |
(三) 建立危机事后评估机制 |
(四) 提高执业人员技术、执法和道德水平 |
(五) 切实发挥食品安全专家库的作用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论着 |
致谢 |
(5)中国农产品出口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 论文结构与内容 |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2 文献回顾:关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研究综述 |
2.1 关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国外研究综述 |
2.2 关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国内研究综述 |
2.3 国内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研究情况的比较 |
3 关于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一般分析 |
3.1 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基本规定 |
3.2 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征 |
3.3 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 |
4 国际组织及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概览 |
4.1 有关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国际规则 |
4.2 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 |
5 中国农产品出口受限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状况的多维度透视 |
5.1 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基本情况 |
5.2 中国农产品出口受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的总体情况 |
5.3 中国农产品在各主要出口市场受限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情况 |
5.4 分产品类别看中国农产品受限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情况 |
5.5 中国农产品出口受限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点 |
6 中国农产品出口受制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原因分析 |
6.1 根本原因: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低 |
6.1.1 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低的主要表现 |
6.1.2 造成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低的原因 |
6.2 中国农产品出口受制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其他原因 |
7 中国农产品出口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策略 |
7.1 根本策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
7.1.1 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健全完善农业标准化体系 |
7.1.2 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提高农户组织化程度和农业规模化程度 |
7.1.3 健全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
7.1.4 健全完善认证体系,着力引导企业获取各类认证 |
7.1.5 健全完善农产品检验检疫体系 |
7.2 中国农产品出口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其他策略 |
7.2.1 加强对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学习和研究 |
7.2.2 健全完善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信息系统 |
7.2.3 大力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组织,充分发挥其在应对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中的独特作用 |
7.2.4 积极调整农产品出口结构,避免和减少与各种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正面冲突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主持科研项目情况 |
(6)美国媒体对“中国制造”的建构与风险应对(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提出问题 |
第二节 文献回顾及理论探讨 |
一、风险建构理论 |
二、新闻媒体对风险的建构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样本的选择 |
二、研究方法 |
注释 |
第二章 美国媒体的"中国制造"风险图景 |
第一节 《纽约时报》之内容分析 |
一、《纽约时报》"中国制造"报道概况 |
二、消息来源情况 |
三、"中国制造"构成:以低附加值产品为主 |
四、报道话题的演变:知识产权—就业—产品质量安全 |
第二节 《时代周刊》之内容分析 |
一、《时代周刊》"中国制造"报道概况 |
二、消息来源概况 |
三、"中国制造"构成:以低端产品为主 |
四、报道话题的演变:中国企业的发展—知识产权—产品质量 |
第三节 美国媒体中的"中国制造"图景 |
一、"中国制造"的形象演变 |
二、不负责任的中国政府:强硬与无能 |
三、无声、无知、唯利是图的企业 |
四、无监督力的媒体 |
第四节 风险视阈里的"中国制造"图景 |
注释 |
第三章 健康安全与国家利益——美国媒体建构风险的框架 |
第一节 健康安全框架下的风险建构——二甘醇牙膏事件报道 |
一、"二甘醇牙膏"事件始末 |
二、"二甘醇牙膏"报道:社会理性的选择 |
三、健康安全框架下的风险建构 |
第二节 国家利益框架下的风险建构——贸易制裁报道 |
一、制裁背景简介 |
二、风险话语策略:"战争"隐喻里的美国经济入侵者 |
三、国家利益框架下的风险建构 |
第三节 美国媒体建构"中国制造"风险的路径 |
一、风险责任者的追究 |
二、两种框架相互影响、相互建构了"中国制造"风险的图景 |
三、风险建构受到媒体框架的制约 |
注释 |
第四章 "中国制造"风险的应对 |
第一节 风险与媒介化风险的再认识 |
一、多种风险并存的中国社会 |
二、风险的再认识 |
三、媒介化风险及其社会放大效应 |
第二节 风险化解思路之一:淡化"中国制造"的概念 |
一、"中国制造"广告的启示 |
二、淡化"中国制造"的概念 |
第三节 风险化解思路之二:重塑负责任的国家形象 |
一、政府:负责的监管者 |
二、企业:社会责任承担者 |
第四节 风险化解思路之三:打造负责任的媒体 |
一、中国媒体不被信任的原因 |
二、利用不断扩大的制度性空间,既服务于政府又服务于公众 |
三、当地方政府进行不当干预时,利用策略维护公共利益 |
四、提高风险传播能力,培养社会风险意识 |
注释 |
结语 |
一、建构论视阈里的"中国制造" |
二、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豫供港澳活畜 十年安全无疫(论文提纲范文)
封闭养殖:杜绝疫病传入传出 |
严密监测:确保药残不超标 |
强化监管:建立全过程监控体系 |
科学施检:重点把握关键环节 |
分类管理:理顺监管和现场检疫的关系 |
跟踪运输:紧紧盯住每一个环节 |
加强协作:实现多方共赢 |
(9)中国南方典型食用鱼类中持久性卤代烃的浓度分布及人体暴露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第一章 绪论 |
1.1 持久性卤代烃 |
1.1.1 生产及使用 |
1.1.2 持久性 |
1.1.3 长距离传输性 |
1.1.4 生物富集性 |
1.1.5 毒性 |
1.1.6 人体暴露途径 |
1.2 食用鱼类中持久性卤代烃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的研究现状 |
1.2.2 我国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思路和内容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思路及内容 第二章 样品的采集方案和实验流程 |
2.1 样品的采集 |
2.1.1 采样区域 |
2.1.2 采样地点 |
2.1.3 采样种类 |
2.1.4 采样数量 |
2.2 实验流程 |
2.2.1 实验材料 |
2.2.2 三种柱子的制备 |
2.2.3 样品的前处理 |
2.2.4 仪器分析 |
2.2.5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QA/QC) |
2.2.6 数据处理方法 第三章 中国南方食用鱼类中有机氯农药的研究 |
3.1 鱼类特征 |
3.2 鱼体中OCPs的浓度 |
3.3 鱼体中DDTs的研究 |
3.3.1 鱼体中DDTs的浓度及分布 |
3.3.2 与相关研究的对比 |
3.3.3 鱼体中DDTs同系物分布 |
3.4 鱼体中HCHs的研究 |
3.4.1 鱼体中HCHs的浓度及分布 |
3.4.2 与相关研究的比较 |
3.4.3 鱼体中HCHs同系物组成 第四章 中国南方食用鱼类中多氯联苯的研究 |
4.1 鱼体中PCBs的浓度及分布 |
4.2 与其它研究的比较 |
4.3 鱼体中PCBs同系物组成 第五章 中国南方食用鱼类中多溴联苯醚的研究 |
5.1 鱼体中PBDEs的含量及分布 |
5.2 与其他研究的比较 |
5.3 鱼体中BDE-209 |
5.4 鱼体中PBDEs的同系物特征 第六章 中国南方食用鱼类中持久性卤代烃的比较 |
6.1 持久性卤代烃浓度的比较 |
6.2 持久性卤代烃对不同鱼类的影响 |
6.3 鱼体中持久性卤代烃的相关性 第七章 人体暴露评估 |
7.1 我国食用鱼类污染水平 |
7.2 我国居民持久性卤代烃摄入量 |
7.3 不同年龄段和性别人群PBDEs摄入量 |
7.4 我国居民PBDEs摄入量中同系物分布 |
7.5 我国居民PBDEs暴露风险评估 |
7.6 我国食用鱼类对国际的影响 |
7.7 我国食用鱼类消费建议 第八章 全文结论及创新之处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之处 |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待)发表的文章 致谢 |
(10)供港澳食用动物检验检疫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二章 研究背景 |
2.1 境外形势 |
2.2 境内对策 |
2.3 任重道远 |
2.4 继往开来 |
第三章 动物防疫模式 |
3.1 环境和设施等硬件因素 |
3.2 养殖场管理等软件因素 |
3.3 组织机构与人员管理 |
第四章 药物残留控制模式 |
4.1 药物与饲料进货环节的质量控制 |
4.2 药物、饲料使用管理 |
4.3 药物残留的检验与监测 |
第五章 检验检疫及其监督管理模式 |
5.1 入场管理 |
5.2 日常管理 |
5.3 出场管理 |
5.4 运输管理 |
5.5 出境管理 |
5.6 跟踪反馈 |
5.7 饲料管理 |
5.8 分类管理 |
5.9 电子监管 |
第六章 保证全套管理模式有效实施 |
6.1 分工负责 |
6.2 团结协作 |
6.3 人员培训 |
6.4 完善法规 |
6.5 奖惩兑现 |
6.6 构建体系 |
第七章 该管理模式的效果评价 |
7.1 效果评价 |
7.2 存在问题 |
第八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文章等) |
四、香港将禁止使用7种化学物作饲料(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水产品质量安全政策对比研究[J]. 李昊.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21(04)
- [2]鸦胆子内吸拒食活性成分的分离及其对小菜蛾的作用机理研究[D]. 毛根林. 华南农业大学, 2019
- [3]闽南地区水生生物中典型化学污染物研究及人体健康风险评估[D]. 钱卓真. 厦门大学, 2017(08)
- [4]我国食品安全危机管理[D]. 唐琳琳.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13(01)
- [5]中国农产品出口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策略研究[D]. 魏大治. 山东农业大学, 2010(05)
- [6]美国媒体对“中国制造”的建构与风险应对[D]. 李彩霞. 复旦大学, 2010(11)
- [7]豫供港澳活畜 十年安全无疫[J]. 汪俊,孙辉,毛晓峰,李一新,郭启祥. 中国食品, 2009(08)
- [8]十年磨一剑[N]. 李一新,郭启祥. 中国国门时报, 2009
- [9]中国南方典型食用鱼类中持久性卤代烃的浓度分布及人体暴露的初步研究[D]. 孟祥周.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07(03)
- [10]供港澳食用动物检验检疫管理模式研究[D]. 彭志生. 中国农业大学, 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