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葡萄酒生产中合理使用SO_2(论文文献综述)
杨华[1](2021)在《砀山梨酒氧化褐变的机制及调控》文中研究说明梨作为我国三大水果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2020年中国的梨产量约为1700万吨,其中砀山梨的产量接近100万吨。砀山梨为我国四大名梨之首,是我国颇具代表性的梨果产品,用砀山梨生产梨酒对增加果农收入、发展区域经济和丰富果酒市场种类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阻碍砀山梨酒产业化的关键问题是砀山梨酒在生产过程中极易发生褐变,褐变会导致梨酒质量产生不可逆转的缺陷,发生褐变以后的砀山梨酒的颜色很难被消费者接受。目前缺乏对砀山梨酒褐变机理的深入研究,亦没有对砀山梨酒的褐变实现有效的调控。通过考察影响砀山梨酒氧化褐变的关键因子,确定导致砀山梨酒褐变的关键内源物质,深入阐释砀山梨酒的褐变机理。其次通过多步骤筛选、诱变及驯化,获得高产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酿酒酵母、通过孢子固定化酶技术获得孢子固定化谷胱甘肽还原酶(Glutathione reductase,GR),将二者结合应用于砀山梨酒的发酵和储存,提高酒体的抗氧化能力,有效控制砀山梨酒褐变的发生。同时发现与酿酒酵母胞外GSH产量相关的新基因,为进一步提高酿酒酵母胞外GSH产量提供参考。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考察不同溶解氧浓度(Dissolved oxygen concentration,DOC)对梨酒氨基酸含量、总酚含量、还原糖含量、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 lyase,PAL)活性、褐变度的影响,及各理化指标和褐变度之间的关系。进行梨酒储存过程中理化指标变化的动态模型拟合分析,不同溶解氧梨酒中的总酚含量、氨基酸含量、POD活性、高溶解氧样品中的DOC、中溶解氧及低溶解氧样品中的褐变度、高溶解氧及中溶解氧样品中的还原糖含量随储存时间的变化满足零级反应模型;低溶解氧样品中的还原糖含量(0-7周)随储存时间的变化满足一级反应模型;中溶解氧及低溶解氧样品中的DOC、低溶解氧样品中的还原糖含量(7-15周)随储存时间的变化满足分数转换反应模型;高溶解氧样品中的褐变度随储存时间的变化满足抛物线反应模型。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法(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OPLS)分析各理化指标对梨酒褐变影响的重要程度,结果表明,溶解氧、总酚和氨基酸含量对梨酒褐变度影响最大。砀山梨酒的褐变是由非酶褐变所主导,主要是酚类物质的氧化聚合和氨基酸参与的美拉德反应。(2)为了鉴定影响梨酒褐变的关键化合物,基于LC/MS技术,对褐变前后的梨酒样品进行非靶向差异代谢组学分析。共发现196种显着差异代谢物,其中22种可能与梨酒褐变有关。褐变的模拟实验结果显示,涉及D-(+)-葡萄糖、L-苯丙氨酸、L-正亮氨酸、蛋氨酸、D-(+)-脯氨酸、芦荟甙和芦丁的梨酒褐变产生2种黄色色素和3种红色色素。导致砀山梨酒褐变的主要原因是芦荟甙的氧化聚合,和D-(+)-葡萄糖、L-正亮氨酸、蛋氨酸参与的美拉德反应。砀山梨酒中芦荟甙的氧化聚合形成蒽醌是导致砀山梨酒褐变的重要代谢途径之一。芦荟甙和葡萄糖聚合生成5-羟基芦荟大黄素甙A或7-羟基芦荟大黄素甙B,两分子的5-羟基芦荟大黄素甙A或7-羟基芦荟大黄素甙B发生聚合生成Elgonica-dimer A。5-羟基芦荟大黄素甙A和7-羟基芦荟大黄素甙B既是芦荟甙氧化聚合的中间体,也是褐变后梨酒的呈色化合物。(3)通过酵母分离、产气能力测试、嗅觉测试、梨酒理化指标测试和挥发性香气成分分析的多步骤筛选策略,从新鲜砀山梨和腐烂砀山梨果实上获得5株综合发酵品质优良的酿酒酵母。分别用5株自筛菌株和5株常见的商业酿酒酵母酿造砀山梨酒,其中自筛菌株JN3、JN32和商业菌株SY、DV10及71B酿造梨酒的综合品质最好。对上述5株酿酒酵母进行MNNG化学诱变及H2O2抗性驯化,得到高产GSH酿酒酵母JN32-9,其GSH的胞外产量为37.62 mg·L-1,比初发菌株高出47.47%。JN32-9所产的GSH可以有效保护梨酒中的D-葡萄糖、L-正亮氨酸、D-脯氨酸、芦荟甙和芦丁免受氧化。以商业酿酒酵母作为对照,JN32-9酿造、初始溶解氧为2.20 mg·L-1的梨酒样品,储存13周后,褐变度降低27.68%。且JN32-9酿造的砀山梨酒酒体丰满、口味纯正,风味化合物的总含量为2456.41μg·L-1。(4)对酿酒酵母JN32和JN32-9进行基因组重测序分析,分析结果显示MAL31、MPH2和HXT13等基因与酿酒酵母胞外GSH产量有一定的联系。在酿酒酵母JN32中高表达MAL31、MPH2和HXT13基因后,酿酒酵母的胞外GSH产量分别提高了23.41%、21.53%和24.85%。分子模拟对接结果显示MAL31、MPH2和HXT13基因编码的膜蛋白可能是酿酒酵母胞内GSH向胞外输出的潜在通道,GSH和MAL31、MPH2和HXT13基因编码蛋白的氨基酸残基以氢键相互作用,进而被运输到胞外。(5)将GR编码基因高表达于野生型酿酒酵母wt和孢子壁缺陷型酿酒酵母osw2△,dit1△和chs3△,并诱导各酵母产孢,其中chs3△孢子固定化GR(chs3△-GR)具有最高的酶活性,为3.08 U·mg-1·min-1。chs3△-GR的最适反应温度为40℃,最适反应pH为5.0,对蔗糖、葡萄糖、柠檬酸、乙醇和蛋白酶K有一定抗性。将chs3△-GR添加到JN32-9酿造的砀山梨酒中进行储存,chs3△-GR会进一步防止梨酒中D-葡萄糖、L-正亮氨酸、D-脯氨酸、芦荟甙和芦丁的氧化。与储存初期的梨酒相比,加入chs3△-GR的梨酒的褐变度仅增加了17.86%,而对照组商业酿酒酵母SY酿造的梨酒的褐变度增加了65.18%,chs3△-GR和高产GSH酿酒酵母JN32-9的综合使用将梨酒的褐变度降低了47.32%,有效地延缓了砀山梨酒褐变的发生。
林亚兰[2](2021)在《组合酵母发酵对红心火龙果酒品质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火龙果在我国种植面积大,产量多,品质高,但食用方式单一,精深加工不足,造成大量鲜果浪费,以罗甸红心火龙果为原料酿造的火龙果酒不仅大大延长了市场供应期,还将火龙果营养价值与酒特殊风味完美结合。然而,火龙果自身有机酸和酯类芳香因子等风味化合物含量较少,因而生产出的火龙果酒由于风味不足,往往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提高火龙果酒香味复杂度与品质,将德尔布有孢圆酵母(Torulaspora delbrueckii)PRELUDE、NS-D应用到红心火龙果酒的纯菌发酵与组合发酵中,在其生理生化特征和发酵特性的基础实验上,对非酿酒酵母(Non-Saccharomyces cerevisiae)PRELUDE、NS-D和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RB2、X16在组合发酵中产生的风味成分进行比较分析,并以感官评价为响应值对优选组合进行酿造工艺优化,主要研究内容、结果及结论如下:1)四种酵母的生理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耐受性方面,酿酒酵母RB2与X16的酒精、糖度、SO2、温度耐受性均优于非酿酒酵母PRELUDE与NS-D,PRELUDE与NS-D对低温(4-8℃)的耐受性较好。在48 h的培养后,四种酵母在纤维二糖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分别为,酿酒酵母RB2与X16菌落数量较少,形态偏小,生长速度缓慢,说明产β-葡萄糖苷酶的能力弱,PRELUDE产β-葡萄糖苷酶能力最好,其次为NS-D。2)将德尔布有孢圆酵母(Torulaspora delbrueckii)PRELUDE、NS-D与酿酒酵母RB2和X16分别进行火龙果酒的纯菌发酵与混合发酵,并对发酵产生的风味成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PRELUDE与NS-D产酒精能力低,但可以提高发酵液pH,具有生物降酸的能力。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8组火龙果酒样的香气成分进行检测,共检测出24种主要香气成分,其中PRELUDE和NS-D参与发酵的发酵液均检测到高浓度的苯乙醇、乳酸乙酯和葵酸乙酯,且只有在PRELUDE和NS-D参与发酵的发酵液中检测到3-甲基-1-戊醇,在进一步的香气成分PCA(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分析与感官评价中,PRELUDE与RB2混合发酵能够增加酒中酯类物质的种类与含量并且提升果酒的果香味与花香味,改善火龙果酒风味。3)通过对优选酵母组合PRELUDE+RB2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优化红心火龙果酒酿造工艺。得到最佳发酵工艺:接种间隔时间为2 d,接种比例为PRELUDE:RB2=2.2:1,初始糖度为24.5°Bx,酵母添加量5%,偏重亚硫酸钠添加量25 mg/L,在16℃下发酵14天。所得火龙果酒,甜菜红素含量为87.86 mg/L,酒精度为12.3%vol,感官评分为90.83分,所得火龙果酒色泽鲜红浓郁,香气馥郁饱满,口感酸甜适中,酒香醇厚。
牛德宝[3](2020)在《脉冲电场杀灭醋酸菌及钝化其关键产酸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葡萄酒酿造由于没有原料(葡萄)清洗和灭菌工艺,葡萄表皮所带各种微生物均会随着葡萄的破碎进入到发酵过程中,特别是醋酸菌作为常见危害菌,能通过自身胞内乙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ADH)和乙醛脱氢酶(aldehyde dehydrogenase,ALDH)将酵母代谢的乙醇转换成乙酸,引起葡萄酒挥发酸含量显着升高,导致酒的败坏。传统上,二氧化硫(Sulfur dioxide,SO2)由于其抗菌和抗氧化性能,常被用于预防和抑制葡萄酒生产中的微生物生长。然而,研究表明SO2对醋酸菌的抑制效果并不理想,并且必须保持一定浓度游离态的SO2才有抑制作用,而且过量添加的SO2不仅会影响葡萄酒的质量,还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隐患。此外,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青睐于无化学物质添加的高品质食品。因此,葡萄酒生产中减少SO2的添加量,寻找合适的SO2替代品或替代方法将是葡萄酒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脉冲电场技术(Pulsed electric fields,PEF)作为一种新型非热灭菌技术,以其良好的杀菌钝酶效果及能最大程度保持食品的原有品质等特点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由于PEF杀菌效率受多种因素(比如处理介质参数和微生物特性)影响,PEF在实际应用于食品杀菌中很难实施“一刀切”的做法,而这些因素对PEF灭活醋酸菌的影响还未见详细报道。此外,截至目前,国内外关于PEF对微生物胞内酶影响的研究还鲜有报道,PEF灭活微生物的潜在机制仍有待充分阐明。因此,本文主要围绕PEF杀灭醋酸菌及钝化其关键产酸酶ADH的机制展开研究,并对PEF处理替代SO2添加实际用于葡萄酒生产中控制葡萄酒中挥发酸含量的效果进行了初步探索。具体的研究结果如下:研究了脉冲电场对醋酸菌的灭活效果及动力学。结果表明:随着电场强度(10~25kV/cm)和脉冲处理时间(1.5~6.0ms)的增加,PEF对醋酸菌的灭活效果增强,最大灭活达3.66 log;且相比于脉冲处理时间,电场强度对醋酸菌的致死效应更为重要。此外,随着初始处理温度(4~42℃)升高,PEF对醋酸菌的灭活效果提高,最大灭活达4.97log。对于葡萄汁和葡萄酒作为处理介质,处理介质电导率越高,PEF对醋酸菌的灭活效果一般较低,同时发现葡萄酒中存在的乙醇和PEF具有协同杀菌效应。处于指数生长期的醋酸菌比处于稳定期的醋酸菌对PEF更为敏感。此外,Weibull数学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PEF作用下醋酸菌的失活动力学变化。研究了乙醇诱发醋酸菌对脉冲电场抗性改变的机制。结果表明:乙醇(0%~9%)作为生长底物可以显着抑制醋酸菌的生长。随着培养基中乙醇浓度的增加,生长至稳定期的醋酸菌对PEF的抗性逐渐降低;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拉曼光谱和荧光偏振分析结果,并结合PEF对醋酸菌的灭活数据,发现乙醇适应性生长的醋酸菌细胞膜流动性与其对PEF的抗性直接相关。暴露于较高浓度乙醇下,生长至稳定期的醋酸菌细胞膜完整性受损,细胞膜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饱和脂肪酸含量降低;此外,膜脂链中C—C有序度和C—H侧向堆积程度降低,磷脂结构变得更加无序,这些变化导致细胞膜流动性增加,进而使得细胞膜对PEF更敏感。另外,扫描电镜观察结果也表明较高乙醇浓度下培养的醋酸菌细胞经PEF处理后,更容易发生不可逆的电穿孔现象。利用细胞荧光标记与流式细胞仪(FCM)相结合等技术,研究了脉冲电场对醋酸菌细胞膜和胞内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电场强度(0~36kV/cm)的增强,醋酸菌细胞膜完整性受损程度加剧,通透性增加;同时,核酸、蛋白质以及离子等胞内物质泄漏量加大;膜脂链中C—C全反式构象与扭曲构象的比例以及C—H侧向堆积程度增加,细胞膜流动性降低;且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PEF处理显着破坏醋酸菌的形态,在36kV/cm的PEF作用下醋酸菌细胞表面出现明显的孔洞。此外,5(6)-羧基荧光素二乙酸酯(CFDA)标记和FCM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施加的电场强度增强,胞内酶活力旺盛的醋酸菌细胞不断减少。研究了脉冲电场对醋酸菌乙醇脱氢酶活性与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PEF处理可以显着钝化醋酸菌的ADH活性,且钝化程度随电场强度(0~28kV/cm)和脉冲处理时间(0~4.5ms)的增加而加剧。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圆二色谱分析表明PEF处理后ADH分子的二级结构发生改变;随着PEF电场强度的增加,α-螺旋结构减少,无规则卷曲结构增加。同时,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分析表明PEF处理后ADH的三级结构发生去折叠化,芳香族氨基酸残基所处的微环境发生改变,部分自然发色基团包埋于蛋白质内部疏水区。此外,SDS-PAGE电泳分析表明PEF处理不会改变ADH的多肽链组成,一级结构没有遭到破坏,说明ADH空间构象的改变是PEF钝化醋酸菌ADH活性的原因。研究了葡萄汁的脉冲电场预处理(代替SO2添加)对酒精发酵后葡萄酒挥发酸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PEF(18kV/cm,4.8ms)处理前后葡萄汁的总糖、总酸、可溶性固形物以及pH没有发生显着变化。相比于SO2添加处理,未发酵葡萄汁的PEF预处理可以促进起酵,加快发酵速度,并显着降低了发酵后葡萄酒中的挥发酸含量(从0.52g/L降到0.23g/L);此外,观察到PEF处理组葡萄酒的酒精含量略微升高,但总酚含量降低了43.32mg/L。
夏广丽,张志然,张敏[4](2020)在《葡萄酒中二氧化硫限量指标调研与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葡萄酒安全性是消费者的关注重点,葡萄酒中的二氧化硫(SO2)含量是影响葡萄酒安全性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通过对常规葡萄酒、有机葡萄酒以及自然葡萄酒中SO2限量指标进行对比研究,对生产工艺优化降低SO2含量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以及对市售常规葡萄酒中SO2实测数据进行随机抽样分析,探究SO2限量指标降低的可行性,并给出合理的指标设定区间,为相关葡萄酒标准的制定提供理论参考。
黄倩[5](2020)在《葡萄酒泥中谷胱甘肽的抗氧化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葡萄酒泥被直接倒入生态环境中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而葡萄酒中常用抗氧化剂二氧化硫由于具有致敏性而逐渐不被人们接受。葡萄酒泥中酿酒酵母含有的谷胱甘肽有抗氧化性,能够抑制葡萄酒褐变,具有成为新抗氧化剂的可能性。本课题对酿酒废酵母中谷胱甘肽的分离纯化工艺,谷胱甘肽对葡萄酒氧化,香气的影响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采用乙醇法提取酿酒废酵母中谷胱甘肽。对料液比,乙醇的体积分数,浸提时间,浸提温度进行单因素分析,以响应面分析法确立最佳条件。最佳提取工艺为:在料液比1:10、乙醇的体积分数为35.5%、浸提时间为58 min、浸提温度为49℃的条件下对谷胱甘肽进行浸提,谷胱甘肽的平均提取率可以达到8.8213 mg/g。采用D001大孔树脂法对谷胱甘肽洗脱纯化,通过静态动态吸附解析的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佳纯化条件。结果表明:谷胱甘肽提取液pH值4.5,离子交换柱装柱高度20 cm,上样流速1 mL/min,以0.2 M的磷酸盐缓冲液作为洗脱液,洗脱流速2.0 mL/min时,酵母细胞提取液中的谷胱甘肽分离率最高到达75.85%。将谷胱甘肽,二氧化硫单独或联合加入到瓶装白葡萄酒中,测量储存126天期间的瓶装白葡萄酒的色度,乙醛,单体酚等,判断抗氧化剂对白葡萄酒的保护作用,其中以不添加抗氧化剂的白葡萄酒为对照。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谷胱甘肽对白葡萄酒的色度,单体酚具有保护作用,还可以降低乙醛的浓度,其中20 mg/L的谷胱甘肽具有最佳保护效果。单独添加谷胱甘肽对白葡萄酒的抗氧化效果不如单独添加二氧化硫,尤其在降低乙醛浓度方面。与单独添加谷胱甘肽和二氧化硫相比,经20 mg/L的谷胱甘肽和10mg/L二氧化硫处理的瓶装白葡萄酒具有较低的颜色指数,较低的乙醛浓度以及较高的儿茶素和没食子酸浓度。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萃取葡萄酒中香气物质。对萃取头,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加盐量进行单因素分析,最佳萃取条件为:在顶空瓶中加入5 mL的葡萄酒,1 g氯化钠,加入磁力搅拌转子,密封,并置于磁力加热搅拌器中;将顶空瓶在40℃平衡10分钟后,再萃取40分钟。以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对不同处理的白葡萄酒香气进行测量。结果表明:抗氧化剂的添加显着减缓了白葡萄酒老化期间通常发生醇类化合物的氧化和酯类化合物的水解,也降低了醛酮类化合物的浓度。与单独添加谷胱甘肽或二氧化硫相比,谷胱甘肽和二氧化硫联合处理对白葡萄酒的香气具有较好的保护效果,其中添加20 mg/L的谷胱甘肽和10 mg/L的二氧化硫具有更好的维持葡萄酒香气的效果。谷胱甘肽和二氧化硫处理主要减缓了己酸乙酯,辛酸乙酯等酯类化合物的减少,保护了葡萄酒的花香和果香;还可以降低己酸和辛酸的浓度,从而减弱葡萄酒香气中的奶酪脂肪味。此研究提高了谷胱甘肽的提取率,对从酒泥废酵母中提取谷胱甘肽提供了实验基础,谷胱甘肽和二氧化硫联合作用可以有效防止葡萄酒褐变,还可降低二氧化硫使用量。
刘彩婷[6](2020)在《蓝莓酒加工工艺研究》文中提出蓝莓酒因其独特风味和良好保健功能在果酒市场颇受青睐,是一款极具潜力的蓝莓副产品,但现阶段国内外蓝莓酒的酿造过程中,大多采用葡萄酒加工工艺酿制而成,且多采用葡萄酒通用酵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蓝莓酒风味偏于平淡,无法突出蓝莓特有口感和香气,并且存在蓝莓原料有机酸含量相对较高、发酵过程功能性成分损失多,成品酒的品质不稳定,发酵过程不易控制等诸多现实问题。为得到口感良好、风味协调的蓝莓酒,主要进行了以下三点探索:(1)为筛选出适合制备蓝莓酒的酵母,以蓝莓浓缩汁为原料,苹果浓缩汁调糖,选用18种国内外商业酵母,通过对比各种酵母发酵过程及发酵结束的理化和感官指标,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S-SPME-GC-MS)法检测定其香气组分,筛选出DO02、DO03、JK10和JK13四株菌株,然后又对该四株酵母进行包括发酵性能、酒精耐受性、高糖耐受性、p H耐受性和SO2耐受性在内的五项特性指标的检测。结果表明,酵母JK10酿制的蓝莓酒各理化指标均符合GB/T 32783—2016《蓝莓酒》相关要求,感官评分87.0分,酒精度为14.9%vol,共检测出58种香气物质,且综合耐受性试验认为是本次试验中制备蓝莓酒的最佳酿酒酵母。(2)为提高发酵型蓝莓酒的品质,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其发酵工艺参数进行优化。选择以初糖浓度、SO2添加量、酵母接种量以及发酵温度为自变量,以花色苷保存率、总酚保存率、总抗氧化能力、感官评定及其它理化参数为评价指标,通过响应面优化试验回归模型系数的显着性检验,最终筛选出在发酵温度为24℃,初糖浓度265g/L,二氧化硫添加量33mg/L,接种量0.32g/L的条件下,花色苷保存率可达64.64%,感官评分为73.02,验证试验花色苷保存率为58.9%,相对偏差4.66%,感官评分为76.6,相对偏差2.40%。在满足本次试验蓝莓酒最佳发酵工艺条件的同时,也为尽可能减少功能性成分的损失提供一定参考。(3)结合蓝莓酒自身特色和优势,提出适用于蓝莓酒的质量标准和生产工艺技术规范。本论文立足地方蓝莓品种为原料,筛选出了适合酿制蓝莓酒的果酒酵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发酵工艺参数的优化试验,所得蓝莓酒具有更好的风味和色泽,为新型果酒工艺的开发提供了一定技术参考。
夏艺玮[7](2019)在《家用果酒酿造器的设计及果酒酿造工艺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葡萄酒及果酒在国内外的热度也逐年增长,许多人也开始尝试家庭家酿果酒。本论文旨在以家酿为基础,研发一种区别于工厂化酿酒小型家用电器;实现温度控制、定时自动搅拌,智能提醒功能;以帮助家酿者更好的控制发酵进程。为验证果酒酿造器的安全性及明确家庭家酿葡萄酒及果酒中甲醇是否超过国家标准;以江苏地产鲜食葡萄夏黑为原料展开一系列实验,以期总结一套适用于家庭家酿鲜食葡萄的酿造工艺。通过对各理化指标的检测及HS-SPME/GC-MS联用技术分析检测六种浸渍工艺对夏黑葡萄酒理化指标和香气成分的影响,获取一种最适用于家庭家酿葡萄酒的浸渍方法。从江苏靖江鲜食葡萄园中分离天然酿酒酵母,对其进行鉴定、培养耐受性及发酵特性分析,对其酿造酒进行香气成分的分析,从而选出适宜家酿鲜食葡萄的酵母菌种。为实现以鲜食葡萄为原料酿造优质葡萄酒,尝试采用终止发酵工艺酿造低醇夏黑葡萄酒,确定适用于家庭酿造的最佳参数及有效的抑制发酵、分离澄清方法,从而为用户酿造低醇家酿果酒提供有力的理论指导。
胡奇恒[8](2019)在《敞口条件下红葡萄酒稳定性及新型抗氧化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葡萄酒是一种国际饮品,因具有很高的营养保健功能而备受人们欢迎,但因其成分复杂多样,时刻都在发生着变化而难以维持稳定而严重影响其品质。因此保持或提高葡萄酒的稳定性是葡萄酒生产尤其是储藏与消费过程中需解决的重要难题。二氧化硫作为传统的抗氧化剂对稳定葡萄酒的色泽和防腐性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SO2的毒副作用已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另外,SO2的添加还会掩盖葡萄酒的天然醇香性,用量稍高就会产生明显的刺激性和酸涩感,影响葡萄酒的口感和品质,其实,因SO2的高挥发性葡萄酒一旦敞口放置就会很快变质。所以,研发一种既无毒副作用又可使葡萄酒稳定不变、品质优良的新型稳定剂,对稳定和改善酒质,促进葡萄酒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不同品种红葡萄酒在各种不同给定条件下理化指标随时间变化的比较研究以探讨影响葡萄酒稳定性的因素,然后以优选出的葡萄籽提取物和Vc为抗氧化酒质稳定剂,通过抗氧化等试验,研究了2种抗氧化剂及葡萄籽提取物与低浓度SO2配合物的不同添加量对红葡萄酒稳定性的影响,并与SO2的抗氧化性进行比较。通过自建的敞口条件放置试验来研究西拉干红(酒样1)、梅乐干红(酒样2)、赤霞珠干红葡萄酒(酒样3)在不同贮藏条件下理化指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探讨不同品种红葡萄酒理化指标变化的特点,结果表明:在敞口条件下,随着时间的延长,各酒样澄清度、酒精度、游离SO2、总酚、DPPH清除率均呈下降趋势,色度、挥发酸、总酸、多糖含量呈上升趋势。低温条件下有利于减缓葡萄酒各理化指标及抗氧化活性的变化,且酒样3各指标随时间变化最显着,所以选之作为后续研究的酒样。以酒样3为试验材料,选取葡萄籽提取物、Vc作为抗氧化稳定剂,以不添加抗氧化剂的酒样(Ck)和添加SO2酒样作为对照,对敞口条件下红葡萄酒稳定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葡萄籽提取物的添加提高了酒体稳定性,当添加量为100mg/L时,有效抑制了酒体褐变,与Ck相比,褐变程度降低了28%,酒液氧化还原电位降低了30mv,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能,DPPH自由基清除率、抑制-OH能力及总抗氧化能力分别为88.58%、66.14U/mL、52.26U/mL,与Ck相比分别提高了17.37%、17.47U/mL、30.62U/mL,与100mg/LSO2相比分别提高了12.95%、10.75U/mL、12.66U/mL。添加Vc的酒样在敞口氧化前期表现出很好的抗氧化作用,随着时间的延长,Vc起到了促氧化的作用,加速了酒样的氧化褐变,提高了葡萄酒的氧化还原电位,不能单独作为葡萄酒的抗氧化剂使用。除酒精度变化与抗氧化剂的添加差异不显着外,其他理化指标的变化均与抗氧化剂的添加有关,抗氧化剂的添加增强了酒体各理化指标的稳定。采用常温常压自然氧化法和(38±1)℃加速氧化试验法对筛选出的抗氧化剂的抗变化能力进行研究,以酒样3为原料,以低浓度SO2与葡萄籽提取物为复合剂,以不添抗氧化剂的酒样Ck1和只添加100mg/LSO2的酒样Ck2作为对照,各酒样经过3个月常温常压的贮藏后,评价了它们对葡萄酒理化指标和感官指标的影响,并选最适浓度组合物进行加速氧化试验,结果表明:SO2与葡萄籽提取物复合使用能明显提高酒体稳定性,葡萄籽提取物增强了SO2的抗氧化作用,有效降低了葡萄酒的褐变程度,抑制了酒样中酚类物质的氧化,提高了酒体的酒石稳定性,菌落总数范围及致病菌检测要求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且没有对感官质量产生不利影响,综合感官质量评价以A2B1(30mg/LSO2+50mg/L葡萄籽提取物)复合物处理酒样效果最好。以筛选出的最佳组合物A2B1进行加速氧化试验并以Ck2(100mg/LSO2)作为对照组,两组酒样在(38±1)℃下经过一个月的加速氧化,试验发现,A2B1复合物能使红葡萄酒在(38±1)℃条件下放置一个月不变质。与Ck2相比,能更好地抑制红葡萄酒的褐变,酒体依然稳定不变,而添加SO2的酒样则发生了明显的褐变和浑浊,由此结果可以看出,若将添加有本研究复合物的葡萄酒置于常规条件下储藏,其稳定性将明显优于普通葡萄酒。综上所述,通过自建的敞口条件放置试验发现了葡萄酒各指标的变化规律与特点,以优选出的葡萄籽提取物和Vc为抗氧化酒质稳定剂比较了其对酒体稳定性的影响,将葡萄籽提取物和SO2复合使用,探究其对红葡萄酒稳定性和质量的影响,并以加速氧化试验法进一步验证其对酒体稳定的优越性。
王树庆,姜薇薇,李保国,范维江,李永正[9](2019)在《葡萄酒酿造过程中的有害微生物》文中认为葡萄酒酿造过程中的主要有害微生物为酵母菌属、乳酸菌属和醋酸菌属中的一些菌株,这些有害微生物的存在,会对葡萄酒的质量造成负面影响,如产生苦味、异味、浑浊、沉淀等。为了控制葡萄酒酿造过程中的有害微生物,葡萄酒行业普遍使用化学防腐剂SO2。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一些绿色生物防腐剂如溶菌酶、乳酸链球菌素等在葡萄酒有害微生物控制方面的应用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主要对葡萄酒酿造过程中的有害微生物的来源、种类及其控制技术进行了阐述。
佟继旭[10](2018)在《二氧化硫防腐保鲜处理对红地球葡萄品质影响及风险评估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是世界上第一大鲜食葡萄生产国,鲜食葡萄的采后贮藏存在很多问题。红地球作为我国重要的鲜食葡萄品种,在贮运过程中通常采用二氧化硫进行防腐保鲜处理,但在其贮运过程中不仅存在二氧化硫(SO2)的漂白损伤,还可能存在SO2的残留量超标现象,影响人体健康。本论文首先对国内外鲜食葡萄产业包括产区产量、品种、栽培种植模式、产业发展趋势、对我国产业发展启示等方面进行调研和归纳总结,继而以红地球葡萄为实验材料,通过对市面上流通较多的不同SO2保鲜剂对贮藏品质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同时模拟实际生产中的多种不同贮运条件,对SO2在红地球葡萄中的残留和人体膳食风险进行了评估,最后总结归纳出SO2类保鲜剂的使用规范和建议。本论文为红地球葡萄贮藏以及SO2类保鲜剂合理的使用提供理论依据,进一步明确了SO2保鲜剂用量因素对人体膳食安全的效应,找出了SO2类保鲜剂对葡萄贮藏影响的一般规律,可指导SO2类保鲜剂的研制,也为其他果蔬贮藏提供借鉴。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对国内外葡萄产业现状进行了调研和分析。文章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调研等方法,总结出我国葡萄产业现状:我国已经成为世界葡萄生产大国,葡萄产业正在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但与国际上葡萄产业的发达国家相比较,葡萄产业化水平较低,且存在巨大的差距。我国葡萄产业的发展需要进行结构性调整,应充分发挥本国资源优势,依靠科技的力量,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制定和实施详细的与国际接轨的产业标准技术,提升设施葡萄的装备水平,强化我国鲜食葡萄的品牌意识和销售模式,并逐步进军高端葡萄市场,充分发挥政府补贴的功能,充分开展农户的教育培训工作,提高鲜食葡萄从业者的素质。(2)不同SO2保鲜剂对红地球葡萄贮藏品质的影响。葡萄果实随机分成五个释放速度保鲜剂处理组,分别是不经任何处理的葡萄果实作为空白对照CK组、T1(7包片+1包粉)组、T2(4包粉)组、T3(5包粉)组、标准SO2气体熏蒸处理结合T1(气+T1)组,分别在不同贮藏时间取样,进行腐烂率、落粒率、果梗褐变指数、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果汁pH等重要贮藏品质指标的测定。实验结果表明:没有进行SO2防腐保鲜处理的对照组,在第60d时果实已经严重腐烂,无法继续取样,而进行了SO2防腐保鲜处理的组别,果实最长可以贮藏近140天,可见SO2对保持果实的贮藏品质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四种SO2保鲜剂处理组中,气+T1组的贮藏保鲜效果优于T1、T2、T3组,且能保持各项果实品质指标的平稳变化,可见对于一些不耐二氧化硫的葡萄品种,在不断开发新型二氧化硫保鲜剂的同时,可不断尝试进行保鲜剂的复配和结合使用,以期达到更好的贮藏保鲜效果;红地球葡萄果实贮藏期腐烂率与脱粒率呈极显着性正相关,与TSS含量、TA含量和硬度值呈极显着性负相关,与pH值和SO2残留含量呈负相关。脱粒率与TA含量、硬度值呈极显着负相关,与TSS含量、SO2残留含量呈负相关,与pH值呈正相关。(3)SO2类保鲜剂在红地球葡萄贮藏中的残留量测定和膳食风险评估。一些像红地球葡萄需要长期贮藏保鲜的葡萄品种,由于长期处于较高二氧化硫浓度的环境中,果实大量吸收二氧化硫,可能会造成二氧化硫的残留超标。通过模拟红地球葡萄采收后的各种真实贮运过程,对不同产地、不同年份、不同距离运输以及不同温度贮藏条件下多种保鲜剂使用情况下SO2残留情况进行了测定,并依据不同情况下的残留量及风险商判定公式进行了膳食风险评估,结果表明,二氧化硫的检出率为100%,含量变化为2.9740.95 mg/kg,均小于我国农业农村部标准的最低SO2残留量标准,膳食安全评估结果表明,不同贮运环境下红地球葡萄中二氧化硫的残留量极低,不会对人身造成损伤,消费者可放心食用,这些结果为SO2类保鲜剂的现实生产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4)根据上述评价结果,针对我国葡萄产业质量安全监管发展需求,提出了我国二氧化硫在葡萄中的使用建议,即政府与科研单位应制定合理的使用准则,不断健全配套的安全使用技术,包括使用的时间、用量、方法、使用范围、使用的安全间隔期和注意事项等,同时鼓励厂家开展SO2在葡萄上的登记,完善登记手续,促进SO2保鲜剂在葡萄上应用的合法化和规范化。
二、葡萄酒生产中合理使用SO_2(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葡萄酒生产中合理使用SO_2(论文提纲范文)
(1)砀山梨酒氧化褐变的机制及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1.1 我国梨产业及加工现状 |
1.1.2 梨酒开发的必要性及存在的问题 |
1.1.3 砀山梨酒开发的必要性 |
1.2 果酒的褐变机理 |
1.2.1 酶促褐变 |
1.2.2 非酶褐变 |
1.3 果酒褐变抑制的研究 |
1.3.1 物理方法抑制果酒褐变 |
1.3.2 化学制剂抑制果酒褐变 |
1.3.3 生物制剂对果酒褐变的抑制 |
1.4 提高果酒发酵过程中酿酒酵母GSH产量的策略 |
1.4.1 果酒中GSH的生成机理 |
1.4.2 高产GSH酿酒酵母的选育 |
1.5 GR结合孢子固定化酶技术在果酒抗褐变中的潜在应用 |
1.5.1 果酒酿造过程中的谷胱甘肽还原酶(GR) |
1.5.2 酿酒酵母孢子固定化酶技术简介 |
1.5.3 酿酒酵母孢子固定化酶技术的优势及应用 |
1.6 立题背景、目标与意义 |
1.6.1 本研究的立题背景 |
1.6.2 本研究的目标与意义 |
1.7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砀山梨酒褐变相关因子的分析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主要试剂及培养基 |
2.2.2 主要设备 |
2.2.3 酒样的制备 |
2.2.4 梨酒褐变度的确定 |
2.2.5 梨酒褐变主要发生阶段的确定 |
2.2.6 不同溶解氧浓度(DOC)梨酒样品的储存 |
2.2.7 溶解氧浓度的测定 |
2.2.8 酶活的确定 |
2.2.9 总酚含量的测定 |
2.2.10 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
2.2.11 还原糖含量的测定 |
2.2.12 梨酒理化指标变化的动态模型拟合分析 |
2.2.13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梨酒褐变主要发生阶段的确定 |
2.3.2 梨酒储存过程中溶解氧浓度(DOC)的变化 |
2.3.3 梨酒储存过程中总酚含量的变化 |
2.3.4 梨酒储存期间氨基酸含量的变化 |
2.3.5 储存期间梨酒还原糖含量的变化 |
2.3.6 梨酒储存期间PPO、POD和 PAL活性的变化 |
2.3.7 梨酒储存期间褐变度的变化 |
2.3.8 梨酒褐变OPLS回归模型的建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影响梨酒褐变的关键化合物及其代谢途径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主要材料及试剂 |
3.2.2 梨酒样品 |
3.2.3 代谢物提取 |
3.2.4 仪器参数 |
3.2.5 数据质量控制 |
3.2.6 统计分析 |
3.2.7 砀山梨酒褐变前后关键差异代谢物的检测 |
3.2.8 梨酒褐变模拟体系的构建 |
3.2.9 HPLC分离色素成分 |
3.2.10 LC-MS鉴定色素成分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代谢物定量 |
3.3.2 差异代谢物分析 |
3.3.3 差异代谢物分析结果和可视化 |
3.3.4 差异代谢物的聚类分析 |
3.3.5 KEGG富集分析 |
3.3.6 梨酒褐变的模拟 |
3.3.7 模拟液和褐变梨酒中色素成分的分离及比对 |
3.3.8 模拟液和褐变梨酒中色素成分的检测鉴定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产GSH酿酒酵母的选育及其对梨酒褐变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主要材料及试剂 |
4.2.2 主要设备 |
4.2.3 梨酒酿酒酵母的筛选 |
4.2.4 梨酒的发酵 |
4.2.5 不同菌株发酵梨酒理化指标的检测 |
4.2.6 梨酒中挥发性香气成分的检测及感官评价 |
4.2.7 梨酒挥发性香气的主成分分析 |
4.2.8 ITS序列分析与菌株鉴定 |
4.2.9 菌株的诱变 |
4.2.10 诱变后的酿酒酵母产GSH能力的测定 |
4.2.11 酿酒酵母的驯化 |
4.2.12 DTNB法测GSH的含量 |
4.2.13 JN32-9 对影响梨酒褐变关键化合物的调控作用 |
4.2.14 JN32-9 和JN32 的基因组重测序分析 |
4.2.15 高表达MAL31、MPH2和HXT13 基因对酵母胞外GSH产量的影响 |
4.2.16 高表达后MAL31、MPH2和HXT13 基因表达量的变化 |
4.2.17 MAL31、MPH2和HXT13 基因编码蛋白与GSH的模拟对接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自筛菌株的形态特征和ITS区的序列分析 |
4.3.2 不同菌株发酵梨酒的理化指标 |
4.3.3 不同菌株发酵梨酒中的挥发性香气成分 |
4.3.4 梨酒香气品质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
4.3.5 酿酒酵母的化学诱变 |
4.3.6 酿酒酵母的H_2O_2抗性驯化 |
4.3.7 JN32-9 酿造的梨酒的品质分析 |
4.3.8 JN32-9 酿造梨酒主发酵过程中GSH含量的变化 |
4.3.9 JN32-9 酿造梨酒储存过程中褐变及相关因子的变化 |
4.3.10 JN32-9 高产GSH的机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孢子固定化谷胱甘肽还原酶(GR)对梨酒褐变的影响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主要材料及试剂 |
5.2.2 主要设备 |
5.2.3 目的基因信号肽的预测 |
5.2.4 GLR1 基因的扩增 |
5.2.5 pYX212-GLR1 表达质粒的构建 |
5.2.6 质粒pYX212-GLR1 转化JM-109 |
5.2.7 质粒pYX212-GLR1 的电转化 |
5.2.8 高表达GLR1 基因后酿酒酵母的产孢实验 |
5.2.9 孢子的纯化 |
5.2.10 孢子固定化GR活性的测定 |
5.2.11 孢子固定化GR的酶学性质和抗逆性研究 |
5.2.12 孢子固定化GR对影响梨酒褐变关键因素的调控 |
5.2.13 数据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信号肽的预测 |
5.3.2 质粒pYX212-GLR1 的构建及转化 |
5.3.3 高表达GLR1 基因后不同酿酒酵母的产孢能力 |
5.3.4 不同孢子固定化GR的酶活比较 |
5.3.5 chs3△-GR的酶学性质及耐受性 |
5.3.6 chs3△-GR对梨酒储存过程中褐变及相关因子的影响 |
5.3.7 chs3△-GR对梨酒理化指标及感官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2)组合酵母发酵对红心火龙果酒品质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非酿酒酵母在果酒生产中的应用进展 |
1.1.1 非酿酒酵母及影响其生长的因素 |
1.1.2 非酿酒酵母的作用 |
1.1.2.1 非酿酒酵母对酒精的影响 |
1.1.2.2 非酿酒酵母对酯类的影响 |
1.1.2.3 非酿酒酵母对酸类的影响 |
1.1.2.4 非酿酒酵母对高级醇的影响 |
1.1.2.5 非酿酒酵母对萜烯类的影响 |
1.1.2.6 非酿酒酵母对甘油的影响 |
1.1.3 非酿酒酵母的接种方式对果酒品质的影响 |
1.2 火龙果概况 |
1.2.1 火龙果简介 |
1.2.2 火龙果的价值及开发利用 |
1.3 本课题研究目的、内容及创新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创新点 |
2 四株酵母的耐受性实验及发酵特性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酵母的活化 |
2.3.2 四株酵母的耐受性实验 |
2.3.3 产β-葡萄糖苷酶能力实验 |
2.3.4 发酵性能测定 |
2.3.5 数据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四株酵母对酒精的耐受性 |
2.4.2 四株酵母对糖的耐受性 |
2.4.3 四株酵母对SO_2的耐受性 |
2.4.4 四株酵母对温度的耐受性 |
2.4.5 四株酵母产β-葡萄糖苷酶能力比较 |
2.4.6 发酵性能比较 |
2.5 小结 |
3 组合酵母发酵对红心火龙果酒发风味特征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火龙果发酵 |
3.3.2 香气成分分析 |
3.3.3 感官评价 |
3.3.4 数据处理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发酵过程中酒精含量、糖度和pH动态变化 |
3.4.2 不同火龙果酒中香味物质分析 |
3.4.3 火龙果酒风味成分主成分分析 |
3.4.4 不同发酵体系中火龙果酒的感官评价 |
3.5 小结 |
4 组合酵母发酵红心火龙果酒工艺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红心火龙果酒发酵方法 |
4.3.2 红心火龙果酒工艺优化单因素试验 |
4.3.3 响应面分析优化红心火龙果酒组合发酵工艺 |
4.3.4 分析方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酵母接种间隔时间对红心火龙果酒甜菜红素与感官评价的影响 |
4.4.2 酵母接种比例对红心火龙果酒甜菜红素与感官评价的影响 |
4.4.3 初始糖度对红心火龙果酒甜菜红素与感官评价的影响 |
4.4.4 初始pH对红心火龙果酒甜菜红素与感官评价的影响 |
4.4.5 响应面试验结果及分析 |
4.4.6 各因素间交互作用 |
4.5 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3)脉冲电场杀灭醋酸菌及钝化其关键产酸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葡萄酒生产中常见有害微生物—醋酸菌 |
1.2.1 醋酸菌的发生 |
1.2.2 醋酸菌的产酸机理 |
1.2.3 葡萄酒生产中醋酸菌和葡萄酒挥发酸度的常规控制策略 |
1.3 脉冲电场简介 |
1.4 脉冲电场对微生物的灭活作用 |
1.4.1 脉冲电场灭活微生物的机理 |
1.4.2 脉冲电场灭活微生物的影响因素 |
1.4.3 脉冲电场对微生物的致死和亚致死效应 |
1.5 脉冲电场对酶的影响 |
1.6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7 研究内容 |
1.8 技术路线图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脉冲电场对醋酸菌的灭活效果及动力学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试剂 |
2.2.3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醋酸菌活化和种子的制备 |
2.3.2 无菌葡萄汁和葡萄酒的制备 |
2.3.3 菌悬液的制备 |
2.3.4 PEF处理系统 |
2.3.5 PEF灭菌效果计算 |
2.3.6 PEF处理实验设计 |
2.3.7 PEF对醋酸菌的灭活动力学研究 |
2.3.8 数据统计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PEF电场强度和脉冲处理时间对醋酸菌灭活效果的影响 |
2.4.2 初始处理温度对PEF杀灭醋酸菌的影响 |
2.4.3 处理介质对PEF杀灭醋酸菌的影响 |
2.4.4 不同生长期对PEF杀灭醋酸菌的影响 |
2.4.5 PEF对醋酸菌的灭活动力学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乙醇诱发醋酸菌对脉冲电场抗性改变的机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试剂 |
3.2.3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醋酸菌的培养及生长动力学测定 |
3.3.2 细胞膜脂肪酸组成分析 |
3.3.3 膜脂的构象分析 |
3.3.4 细胞膜流动性测定 |
3.3.5 醋酸菌的PEF抗性分析 |
3.3.6 醋酸菌细胞表面和形态分析 |
3.3.7 统计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乙醇对醋酸菌生长的影响 |
3.4.2 乙醇对醋酸菌细胞膜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3.4.3 乙醇对醋酸菌膜脂构象的影响 |
3.4.4 乙醇对醋酸菌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 |
3.4.5 乙醇对醋酸菌的PEF抗性的影响 |
3.4.6 乙醇对PEF灭活醋酸菌动力学的影响 |
3.4.7 醋酸菌的形态变化 |
3.4.8 乙醇引发醋酸菌对PEF抗性改变的机制探讨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脉冲电场对醋酸菌细胞膜和胞内酶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试剂 |
4.2.3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菌体样品的制备 |
4.3.2 PEF处理 |
4.3.3 电导率的测定 |
4.3.4 胞内核酸和蛋白质泄漏含量的测定 |
4.3.5 细胞膜流动性测定 |
4.3.6 膜脂结构分析 |
4.3.7 细胞表面和形态分析 |
4.3.8 细胞PI/CFDA荧光标记与流式细胞仪分析 |
4.3.9 统计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PEF处理对醋酸菌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 |
4.4.2 PEF处理对醋酸菌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
4.4.3 PEF处理对醋酸菌膜脂结构的影响 |
4.4.4 PEF处理对醋酸菌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 |
4.4.5 PEF处理后醋酸菌表面和形态变化 |
4.4.6 PEF处理对醋酸菌胞内酶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脉冲电场对醋酸菌乙醇脱氢酶活性与结构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试剂 |
5.2.3 实验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菌体样品和酶液的制备 |
5.3.2 PEF处理 |
5.3.3 醋酸菌乙醇脱氢酶的活性测定 |
5.3.4 ADH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定 |
5.3.5 ADH圆二色谱测定 |
5.3.6 ADH内源荧光测定 |
5.3.7 ADH紫外吸收光谱测定 |
5.3.8 ADH的SDS-PAGE电泳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PEF处理对醋酸菌ADH活性的影响 |
5.4.2 PEF对ADH结构影响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
5.4.3 PEF对ADH结构影响的圆二色谱分析 |
5.4.4 PEF对ADH结构影响的紫外吸收光谱分析 |
5.4.5 PEF对ADH结构影响的荧光光谱分析 |
5.4.6 SDS-PAGE电泳分析PEF对ADH结构的影响 |
5.4.7 PEF处理钝化醋酸菌ADH活性的机制探讨 |
5.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葡萄汁的脉冲电场预处理对葡萄酒挥发酸控制效果初探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6.2.1 实验材料 |
6.2.2 实验试剂 |
6.2.3 实验仪器 |
6.3 实验方法 |
6.3.1 葡萄汁的制备 |
6.3.2 PEF处理和酒精发酵 |
6.3.3 葡萄汁相关指标测定 |
6.3.4 葡萄酒相关指标测定 |
6.3.5 数据统计分析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PEF预处理对葡萄汁基本理化性质的影响 |
6.4.2 PEF预处理对发酵动力学的影响 |
6.4.3 PEF预处理对葡萄酒挥发酸的影响 |
6.4.4 PEF预处理对葡萄酒其他理化指标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创新点 |
三、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葡萄酒中二氧化硫限量指标调研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葡萄酒使用SO2的必要性与危害性 |
1.1 必要性 |
1.2 危害性 |
2 中外规制对葡萄酒SO2限量规定 |
2.1 常规葡萄酒 |
2.2 有机葡萄酒 |
2.3 自然葡萄酒 |
3 酿造工艺及葡萄原料降低SO2残留量的可行性 |
4 基于葡萄酒SO2实测数据的分析 |
4.1 红葡萄酒(干型)数据分析 |
4.2 白/桃红葡萄酒(干型)数据分析 |
4.3 甜/利口葡萄酒数据分析 |
5 结论与展望 |
(5)葡萄酒泥中谷胱甘肽的抗氧化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谷胱甘肽研究进展 |
1.1.1 谷胱甘肽的简介 |
1.1.2 GSH的来源 |
1.1.3 GSH的生理功能 |
1.1.4 GSH的应用 |
1.2 GSH的分离提取与纯化 |
1.2.1 GSH的制备方法 |
1.2.2 GSH的提取 |
1.2.3 GSH的纯化 |
1.2.4 GSH的测定 |
1.3 葡萄酒的氧化和抗氧化机制 |
1.3.1 葡萄酒的氧化褐变 |
1.3.2 葡萄酒的抗氧化 |
1.3.3 葡萄酒的抗氧化剂 |
1.4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葡萄酒废酿酒酵母中GSH的分离纯化 |
2.1 材料和设备 |
2.1.1 试验样品 |
2.1.2 试验试剂 |
2.1.3 试验设备 |
2.1.4 试验方法 |
2.1.5 评价方法 |
2.1.6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2.2 单因素结果分析 |
2.2.3 优化工艺条件 |
2.2.4 静态吸附实验 |
2.2.5 静态解析实验 |
2.2.6 动态吸附解析实验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GSH对白葡萄酒的抗氧化作用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样品 |
3.1.2 试验试剂 |
3.1.3 试验设备 |
3.1.4 试验方法 |
3.1.5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抗氧化剂对白葡萄酒理化指标的影响 |
3.2.2 抗氧化剂对白葡萄酒颜色的影响 |
3.2.3 抗氧化剂对白葡萄酒乙醛的影响 |
3.2.4 抗氧化剂对白葡萄酒单体酚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GSH对白葡萄的香气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样品 |
4.1.2 试验试剂 |
4.1.3 试验设备 |
4.1.4 试验方法 |
4.1.5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HS-SPME条件优化方法 |
4.2.2 抗氧化剂对白葡萄酒香气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介绍 |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6)蓝莓酒加工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果酒行业概况 |
1.1.1 果酒发展前景 |
1.1.2 果酒发展现状 |
1.2 蓝莓行业概况 |
1.2.1 蓝莓生物学特性 |
1.2.2 蓝莓栽培现状 |
1.3 蓝莓酒行业研究概况 |
1.3.1 蓝莓酒发展前景 |
1.3.2 蓝莓酒发酵酵母 |
1.3.3 蓝莓酒酿造工艺 |
1.3.4 蓝莓酒花色苷 |
1.4 研究的意义 |
1.5 本论文创新点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蓝莓酒酵母筛选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试剂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试剂 |
2.2.3 试验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工艺流程 |
2.3.2 操作要点 |
2.3.3 理化检测 |
2.3.4 香气成分分析 |
2.3.5 感官品评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发酵过程总糖含量变化 |
2.4.2 发酵过程还原糖含量变化 |
2.4.3 发酵过程总酸含量变化 |
2.4.4 感官评定 |
2.4.5 香气成分分析 |
2.4.6 理化指标 |
2.5 .结果与讨论 |
第三章 酵母的耐受性试验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设备 |
3.2.1 主要试剂 |
3.2.2 仪器与设备 |
3.3 试验方法: |
3.3.1 菌种纯度验证 |
3.3.2 接种量的确定 |
3.3.3 发酵性能试验: |
3.3.4 酒精耐受性试验 |
3.3.5 高糖耐受性试验 |
3.3.6 pH耐受性试验 |
3.3.7 二氧化硫耐受性试验 |
3.4 试验结果 |
3.4.1 菌种纯度验证 |
3.4.2 接种量的确定 |
3.4.3 发酵性能试验 |
3.4.4 酒精耐受性试验 |
3.4.5 高糖耐受性试验 |
3.4.6 pH耐受性试验 |
3.4.7 二氧化硫耐受性试验 |
3.5 结果与讨论 |
第四章 蓝莓酒发酵工艺优化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设备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与设备 |
4.3 检测方法 |
4.3.1 检测方法 |
4.3.2 感官评定表 |
4.4 试验方法 |
4.4.1 加工工艺 |
4.4.2 单因素设计 |
4.4.3 响应面设计 |
4.4.4 数据处理 |
4.5 单因素试验结果 |
4.5.1 拟合标准曲线 |
4.5.2 酵母接种量对蓝莓酒的影响 |
4.5.3 发酵温度对蓝莓酒的影响 |
4.5.4 初糖浓度对蓝莓酒的影响 |
4.5.5 二氧化硫添加量对蓝莓酒的影响 |
4.6 响应面试验结果 |
4.6.1 模型建立及方差分析 |
4.6.2 响应曲面优化分析 |
4.6.3 响应面验证试验 |
4.7 蓝莓酒质量标准和生产工艺技术规范 |
4.8 结果与讨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蓝莓酒质量标准 |
附件二:蓝莓酒生产工艺技术规范 |
附录 |
(7)家用果酒酿造器的设计及果酒酿造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葡萄酒及果酒的简介 |
1.3 家庭酿酒与甲醇的产生 |
1.4 浸渍工艺 |
1.5 鲜食葡萄园生态系统酵母菌的分离、鉴定与应用 |
1.6 低醇酒及终止发酵工艺 |
1.6.1 低醇酒的介绍 |
1.6.2 低醇葡萄酒的生产方法 |
1.6.3 终止发酵工艺 |
1.7 家用果酒酿造器设计的研究现状 |
1.8 论文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8.1 实验思路 |
1.8.2 论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家用果酒酿造器的设计 |
2.1 引言 |
2.2 预计实现功能 |
2.3 家用果酒酿造器的主机系统框图 |
2.3.1 功能介绍 |
2.3.2 系统控制流程 |
2.4 控制系统的架构设计 |
2.4.1 架构分析 |
2.4.2 架构设计 |
2.5 家用果酒酿造器的搭建 |
2.5.1 外部构件的搭建 |
2.5.2 整机结构的搭建 |
2.6 主机电路设计 |
2.7 操作流程设计 |
2.7.1 操作前检查 |
2.7.2 操作说明 |
2.8 控制面板参数 |
2.9 技术参数 |
2.10 机器装配流程 |
2.11 本章小结 |
第3章 家酿葡萄酒的工艺优化及浸渍方式的探究 |
3.1 引言 |
3.2 试剂与材料 |
3.3 实验方法 |
3.3.1 工艺优化实验 |
3.3.2 浸渍方式的研究实验设计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家酿工艺的结果与讨论 |
3.4.2 浸渍工艺探究的结果与讨论 |
3.5 结论 |
第4章 产区酵母菌的应用与终止发酵工艺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样本、原料及辅料 |
4.2.2 培养基和试剂 |
4.3 实验方法 |
4.3.1 产区酵母菌的应用 |
4.3.2 终止发酵工艺的研究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产区酵母的分离鉴定与应用 |
4.4.2 产区酵母的生长特性 |
4.4.3 葡萄酒中的香气化合物 |
4.4.4 混菌发酵对葡萄酒品质对影响初探 |
4.4.5 终止发酵工艺的研究 |
4.5 结论 |
4.5.1 产区酵母的筛选及应用 |
4.5.2 终止发酵工艺的研究 |
第5章 结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敞口条件下红葡萄酒稳定性及新型抗氧化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葡萄酒概述 |
1.1.1 葡萄酒简介 |
1.1.2 葡萄酒的特点 |
1.2 葡萄酒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 |
1.2.1 化学组分的影响 |
1.2.2 微生物影响 |
1.2.3 金属离子的因素 |
1.2.4 氧化酶的作用 |
1.3 葡萄酒稳定性的研究现状 |
1.3.1 调节可氧化底物 |
1.3.2 控制溶解氧浓度的措施 |
1.3.3 添加合理的抗氧化剂 |
1.4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敞口条件下不同品种红葡萄酒感官及理化指标的动态变化研究 |
2.1 材料和仪器 |
2.1.1 试验原料 |
2.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2 方法 |
2.2.1 酒样的制备与准备 |
2.2.2 敞口条件的建立 |
2.2.3 澄清度与色度的测定 |
2.2.4 酒精度的测定 |
2.2.5 其他挥发物的测定 |
2.2.6 其他主要理化指标的测定 |
2.2.7 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测定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不同酒样中澄清度的变化 |
2.3.2 不同酒样中色度的变化 |
2.3.3 不同酒样中酒精度的变化 |
2.3.4 不同酒样中挥发酸的变化 |
2.3.5 不同酒样中游离SO_2 的变化 |
2.3.6 不同酒样中总酸的变化 |
2.3.7 不同酒样中多糖含量变化 |
2.3.8 不同酒样中总酚含量的变化 |
2.3.9 不同酒样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测定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加入不同抗氧化剂对敞口条件下葡萄酒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
3.1 材料与仪器 |
3.1.1 试验材料 |
3.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2 试验方法 |
3.2.1 抗氧化剂的添加量 |
3.2.2 敞口条件下氧化的方法 |
3.2.3 褐变程度的测定 |
3.2.4 氧化还原电位的测定 |
3.2.5 抗氧化性能测定方法 |
3.2.6 相关酒液理化指标的检测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抗氧化剂对红葡萄酒褐变程度的影响 |
3.3.2 加入不同抗氧化剂对红葡萄酒氧化还原电位的影响 |
3.3.3 加入不同抗氧剂对红葡萄酒抗氧性能的影响 |
3.3.4 加入不同抗氧化剂红葡萄酒理化指标的变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葡萄籽提取物和SO_2配合使用对红葡萄酒稳定性的影响 |
4.1 材料与仪器 |
4.1.1 试验材料 |
4.1.2 仪器与设备 |
4.2 试验方法 |
4.2.1 抗氧化剂的浓度 |
4.2.2 酒样处理的方法 |
4.2.3 褐变程度的测定 |
4.2.4 理化指标的测定 |
4.2.5 葡萄酒微生物指标测定 |
4.2.6 酒石稳定性的检测 |
4.2.7 感官品质评价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复合抗氧化剂的抗褐变能力 |
4.3.2 复合抗氧化剂对红葡萄酒理化指标的影响 |
4.3.3 复合抗氧化剂对红葡萄酒微生物稳定性的影响 |
4.3.4 复合抗氧化剂对红葡萄酒酒石稳定性的影响 |
4.3.5 复合抗氧化剂对红葡萄酒感官质量的影响 |
4.3.6 加速氧化对红葡萄酒质量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9)葡萄酒酿造过程中的有害微生物(论文提纲范文)
1 葡萄酒中有害微生物的来源 |
2 葡萄酒中有害微生物的种类及危害 |
2.1 酵母 |
2.2 乳酸菌 |
2.3 醋酸菌 |
3 葡萄酒中有害微生物的预防 |
3.1 SO2 |
3.2 山梨酸及其盐 |
3.3 溶菌酶 |
3.4 乳酸链球菌素 |
4 结论 |
(10)二氧化硫防腐保鲜处理对红地球葡萄品质影响及风险评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简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葡萄采后生理病理现状 |
1.2.1 葡萄采后生理 |
1.2.2 葡萄的采后病害 |
1.2.3 影响葡萄贮藏的因素 |
1.3 鲜食葡萄贮运保鲜技术现状 |
1.3.1 改善葡萄保鲜的方法 |
1.3.2 鲜食葡萄的贮运保鲜方法 |
1.4 防腐保鲜剂二氧化硫的使用现状 |
1.4.1 二氧化硫保鲜剂在葡萄贮运中的应用 |
1.4.2 食品中二氧化硫限量的标准 |
1.4.3 食品中添加二氧化硫的安全现状 |
1.4.4 食品中二氧化硫的风险评估 |
1.4.5 二氧化硫残留量检测的方法 |
1.5 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 |
1.5.1 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的研究进展 |
1.5.2 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的研究内容 |
1.5.3 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的方法与步骤 |
1.6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1.7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我国葡萄产业发展及贮运现状调研分析 |
2.1 鲜食葡萄产业现状调研 |
2.1.1 鲜食葡萄的种植情况 |
2.1.2 我国鲜食葡萄贮藏情况 |
2.1.3 鲜食葡萄产业发展趋势 |
2.2 我国鲜食葡萄的质量标准 |
2.2.1 鲜食葡萄收贮运标准 |
2.2.2 鲜食葡萄中防腐剂、保鲜剂、添加剂(简称三剂)使用情况 |
2.2.3 鲜食葡萄中添加剂使用限量 |
2.3 我国市售葡萄二氧化硫保鲜剂的调研 |
第三章 SO_2类保鲜剂对红地球葡萄贮藏品质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处理方法 |
3.1.3 主要试剂及溶液配制 |
3.1.4 主要仪器设备 |
3.1.5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影响葡萄品质的指标测定 |
3.2.2 SO_2 保鲜剂处理后葡萄果实品质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3.3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SO_2类保鲜剂在红地球葡萄贮藏中的膳食风险评估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处理方法 |
4.1.3 主要试剂及溶液 |
4.1.4 主要仪器设备 |
4.1.5 实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二氧化硫在葡萄静态冷库贮藏时的使用方法、残留量及风险水平评估 |
4.2.2 二氧化硫在葡萄动态冷库贮藏时的使用方法、残留量及风险水平评估 |
4.2.3 脉冲式二氧化硫在葡萄贮藏环节中的残留量及风险水平评估 |
4.2.4 二氧化硫气体熏蒸结合保鲜剂处理在葡萄贮藏环节中的残留量及风险水平评估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2.1 推进葡萄产业升级、制定产业标准技术 |
5.2.2 建立健全“三剂”的依法管理 |
5.2.3 促进二氧化硫在葡萄上的登记 |
5.2.4 加强SO_2类保鲜剂管理 |
5.2.5 加强二氧化硫保鲜剂的科普宣传 |
5.2.6 加强二氧化硫保鲜剂的风险评估 |
5.2.7 建立信息共享和风险预警机制 |
5.3 本文创新点与不足 |
5.3.1 本文创新点 |
5.3.2 本文主要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葡萄酒生产中合理使用SO_2(论文参考文献)
- [1]砀山梨酒氧化褐变的机制及调控[D]. 杨华. 江南大学, 2021(01)
- [2]组合酵母发酵对红心火龙果酒品质影响的研究[D]. 林亚兰. 常州大学, 2021(01)
- [3]脉冲电场杀灭醋酸菌及钝化其关键产酸酶机制研究[D]. 牛德宝.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4]葡萄酒中二氧化硫限量指标调研与分析[J]. 夏广丽,张志然,张敏.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20(06)
- [5]葡萄酒泥中谷胱甘肽的抗氧化应用[D]. 黄倩.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6]蓝莓酒加工工艺研究[D]. 刘彩婷. 贵州大学, 2020(02)
- [7]家用果酒酿造器的设计及果酒酿造工艺的研究[D]. 夏艺玮.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2019(02)
- [8]敞口条件下红葡萄酒稳定性及新型抗氧化剂研究[D]. 胡奇恒. 河南工业大学, 2019(02)
- [9]葡萄酒酿造过程中的有害微生物[J]. 王树庆,姜薇薇,李保国,范维江,李永正. 酿酒, 2019(03)
- [10]二氧化硫防腐保鲜处理对红地球葡萄品质影响及风险评估的研究[D]. 佟继旭.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