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聂拉木Pupuga组早白垩世菊石的发现及其地层意义

西藏聂拉木Pupuga组早白垩世菊石的发现及其地层意义

一、西藏聂拉木地区普普嘎组早白垩世菊石的发现及其地层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邓胜徽,卢远征,赵怡,樊茹,王永栋,杨小菊,李鑫,孙柏年[1](2017)在《中国侏罗纪古气候分区与演变》文中研究指明以古生物学和沉积学资料为主,结合地球化学和植物化石气孔器参数等资料系统分析了中国侏罗纪的气候特征、气候分区及其演变过程。侏罗纪时期的气温明显比现代为高,但无论是温度还是湿度都经历了强烈的变化,可划分为早侏罗世早中期、晚期,中侏罗世早、晚期以及晚侏罗世等5个演化阶段,各阶段气候分区特征明显。其中,早侏罗世早中期(大致为埃唐日期—普林斯巴赫期)可划分为5个气候区,自北而南依次为黑龙江东部乌苏里温凉气候区、北方暖温带潮湿气候区、东南热带-亚热带潮湿气候区、西南热带-亚热带半干旱半潮湿气候区以及西藏—滇西热带海洋干旱气候区。其中,北方暖温带潮湿气候区范围最大,占据了昆仑—秦岭—大别山一线以北的广大地区。早侏罗世晚期(图阿尔期)总体升温并趋于干旱化,依然可以划分为5个气候区,但北方暖温带潮湿气候区由于南界的大幅度向北移而大为缩小,范围最广的是中部热带-亚热带半干旱-半潮湿气候区。中侏罗世早期(阿伦期—巴柔期)气温较早侏罗世晚期明显下降,北方暖温带潮湿气候区南界向南推移,基本恢复到了早侏罗世早中期的范围,东南地区为热带-亚热带半干旱-半潮湿气候。中侏罗世晚期(巴通期—卡洛维期)又复升温趋干,气候区界线再度北移,暖温带潮湿气候区范围再次大幅度缩小到燕辽及东北地区,热带-亚热带半潮湿-半干旱气候区范围扩大至整个华北与西北地区,南方则为热带-亚热带干旱气候区。晚侏罗世气温进一步升高,暖温带潮湿气候区退缩至东北一隅,除滇、藏热带海洋干旱气候区外,其他广大地区均为热带-亚热带干旱气候,且多地出现荒漠化。

张启华[2](1985)在《西藏聂拉木地区普普嘎组早白垩世菊石的发现及其地层意义》文中研究说明一、前言西藏南部侏罗系分布广泛,但研究程度较低。1966—1968年,中国科学院西藏科学考察队地层组,在珠穆朗玛峰地区科学考察,对聂拉木地区侏罗系进行了研究,初步建立了侏罗系地层系统,将聂拉木县土隆北,德日荣桥至普普嘎桥这段地层,确定为下侏罗统,最早命名为聂聂雄拉群下组(王义刚、张明亮,1974;赵金科,1976),后更名为普普嘎组(王义刚,1980),并作为喜马拉雅中段下侏罗统的代表剖面。组内已描述的菊石标本破碎。

张启华[3](1983)在《西藏聂拉木地区普普嘎组早白垩世菊石的发现及其地层意义》文中认为一、前言西藏南部侏罗系分布广泛,但研究程度较低。1966—1968年,中国科学院西藏科学考察队地层组,在珠穆朗玛峰地区科学考察,对聂拉木地区侏罗系进行了研究,初步建立了侏罗系地层系统,将聂拉木县土隆北,德日荣桥至普普嘎桥这段地层,确定为下侏罗统,最早命名为聂聂雄拉群下组(王义刚、张明亮,1974;赵金科,1976),后更名为普普嘎组(王义刚,1980),并作为喜马拉雅中段下侏罗统的代表剖面。组内已描述的菊石标本破碎。

阴家润,张启华[4](1996)在《西藏南部普普嘎剖面托尔阶和阿连阶的菊石》文中指出西藏南部聂拉木县土隆村以北的普普嘎剖面产出丰富的下侏罗统菊石类化石。剖面上部的砂岩和灰岩中产出托尔阶和阿连阶的菊石,它们是Polyplectusdiscoides(Zieten),Grammo-cerasstriatulum(Sowerby),PhymatocerasrobustumHyatt,Bouleiceras?sp.,Dumortieria?sp.,Leiocerassp.,Cylicocerassp.。这些属种是在藏南首次发现的托尔阶和阿连阶的化石证据。关键词

梁定益,聂泽同,董文彤,王世洪[5](2000)在《藏南聂拉木地区上三叠统与侏罗系中伸展不整合以及各组地层的厘定》文中研究表明晚三叠世及侏罗纪是特提斯大洋形成和扩张的时期。藏南聂拉木地区的相应地层中普遍存在裂陷盆地沉积及众多的伸展不整合。根据这些不整合面之上的“超越下伏地层不正常的化石混积事件”,判断早侏罗世赫唐早期和中侏罗世巴通期裂陷幅度分别为大于 1 60 0 m和大于80 0 m。作者根据这些不整合面以及遵循地层命名的“优先法则”,对各个组的地层划分与名称进行了厘定。

李祥辉,王成善[6](2005)在《藏南聂拉木北部喜马拉雅山主脊带侏罗系重解》文中研究说明通过野外调查和地层系统校正,认为前人在该区划分的侏罗纪地层系统存在偏差。下侏罗统在喜马拉雅山主脊带南北两侧岩相变化较大,普普嘎组可能穿时;中上侏罗统岩相变化较小;侏罗系总厚度不超过1400m。中侏罗统鲕粒铁质岩所对应的岩石地层单元按命名先后原则应为定结组,形成于外陆棚环境,可能与全球侏罗纪海泛时期洋流涌入有关,代表特提斯喜马拉雅地区中侏罗世晚巴通期一次沉积地质事件;晚侏罗世基末利期在特提斯喜马拉雅可能存在与欧洲同期的缺氧事件。

苟宗海[7](2003)在《西藏聂拉木县聂聂雄拉地区早、中侏罗世双壳类动物群》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藏聂拉木县聂聂雄拉地区 ,早、中侏罗世地层较发育 ,地层中化石属种繁多。地层划分为下侏罗统“普普嘎组”,中侏罗统聂聂雄拉组和拉弄拉组。作者研究了该区早、中侏罗世的双壳类动物群 40多属 80多种。描述双壳类化石 8新种 :Tancredia( T.) nyalamensis,H iatellasubtrigona,Pronoella( P.) minima,Opis( O.) curvus,Costigervillia tetracostata,Weylacostalliformisa,Entolium obliquus,E.subfilosus,刊出部分化石图版 ,简述双壳类化石组合特征。它的研究对该地区早、中侏罗世地层划分对比 ,生物地理分区和动物群特征的认识都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岳来群,李永铁,史晓颖[8](2006)在《西藏古错—岗巴盆地下白垩统黑色页岩地质特征及其油气资源意义》文中研究指明西藏古错—岗巴盆地呈东西向展布,位于北喜马拉雅构造分区。早白垩世沉积以碎屑物质为主,黑色页岩主要集中于下白垩统古错四组、古错五组和东山组。黑色页岩沉积物颗粒微细,以泥质、粘土质组分为主,砂/泥比值低,局部夹有海底扇沉积的细砂岩、粉砂岩等韵律层,富含菱铁矿、钙质结核,少见菊石等生物化石。其沉积环境应为相变缓慢、水体低能且较为特殊(受火山活动影响)的海相还原环境。黑色页岩中的粘土质所反映出的稀土配分模式与玄武岩标准模式极为接近,显示出当时的沉积可能伴随有火山活动及基性物质的介入。综合地质特征显示出本区下白垩统黑色页岩厚度巨大,构造简单,具有较好的成烃条件,虽然有机质成熟度较高,但黑色页岩仍是未来本区油气资源潜力评价中值得重视的积极因素之一。

史晓颖,雷振宇,阴家润[9](1996)在《珠穆朗玛峰北坡下侏罗统层序地层及沉积相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珠穆朗玛峰北坡下侏罗统由乌垅组、康堆组和永佳组三个岩石地层单位组成。它们分别形成于碳酸盐缓坡、断陷盆地和碳酸盐台地三种不同的沉积环境,共包括6个沉积相。本区在早侏罗世经历了强烈的断陷下沉,属成熟裂谷盆地。下侏罗统含11个三级层序,3个二级层序,构成一个大的海进-海退旋回。三级层序在特提斯区具有良好的可比性,与全球海平面变化有密切联系;而二级层序与基底沉降及沉积速率变化直接相关,反映了新特提斯的演化及其两侧的板块活动。

李晓池[10](1986)在《从双壳类动物群看藏南聂拉木地区中晚侏罗世的沉积环境》文中研究说明 本文内所引用的实际材料是笔者1980—1981年随地质部青藏高原地质调查大队两次进藏,与11分队全体同志共同采集的。本文承蒙杨遵仪教授热情指导。在此均表示衷心感谢。

二、西藏聂拉木地区普普嘎组早白垩世菊石的发现及其地层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藏聂拉木地区普普嘎组早白垩世菊石的发现及其地层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侏罗纪古气候分区与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地层对比
2 本文应用的主要资料
    2.1 古生物资料
        2.1.1 植物
        2.1.2 孢粉
        2.1.3 非海相双壳类
        2.1.4 非海相介形类
        2.1.5 海相生物
    2.2 气候敏感沉积物
3 中国侏罗纪气候演化阶段与气候分区
    3.1 早侏罗世早中期(大致为埃唐日期—普林斯巴赫期)
        3.1.1 北方暖温带潮湿气候区
        3.1.2 东南热带-亚热带潮湿气候区
        3.1.3 西南热带-亚热带半干旱-半潮湿气候区
        3.1.4 西藏—滇西热带海洋干旱气候区
    3.2 早侏罗世晚期(图阿尔期)
        3.2.1 北方暖温带潮湿气候区
        3.2.2 中部热带-亚热带半干旱-半潮湿气候区
        3.2.3 西南热带-亚热带干旱气候区
        3.2.4 西藏—滇西热带海洋干旱气候区
    3.3 中侏罗世早期(阿伦期—巴柔期)
        3.3.1 北方暖温带潮湿气候区
        3.3.2 东南热带-亚热带半干旱-半潮湿气候区
        3.3.3 西南热带-亚热带干旱气候区
        3.3.4 西藏—滇西热带-亚热带海洋干旱气候区
    3.4 中侏罗世晚期(巴通期(Bathonian)—卡洛维期(Callovian))
        3.4.1 东北暖温带潮湿气候区
        3.4.2 北方热带-亚热带半干旱-半潮湿气候区
        3.4.3 南方热带-亚热带干旱气候区
        3.4.4 西藏—滇西热带海洋干旱气候区
    3.5 晚侏罗世
        3.5.1 东北暖温带潮湿气候区
        3.5.2 中部热带-亚热带干旱气候区
        3.5.3 西藏—滇西热带海洋干旱气候区
4 问题讨论及主要结论

(7)西藏聂拉木县聂聂雄拉地区早、中侏罗世双壳类动物群(论文提纲范文)

1 早、中侏罗世地层简介
2 早、中侏罗世双壳类化石组合特征
    2.1 早侏罗世双壳类动物群
    2.2 中侏罗世的双壳类动物群
3 新种描述

(8)西藏古错—岗巴盆地下白垩统黑色页岩地质特征及其油气资源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下白垩统黑色页岩特征
    2.1 岩石分布及结构构造
    2.2 矿物组成
    2.3 稀土元素
    2.4 微量元素
    2.5 碳同位素
3 黑色页岩的油气资源意义分析
    3.1 有机质丰度研究
    3.2 有机质类型研究
    3.3 有机质成熟度研究
4 分析与讨论
    4.1 下白垩统黑色页岩特征与生成环境
    4.2 下白垩统黑色页岩油气资源意义

四、西藏聂拉木地区普普嘎组早白垩世菊石的发现及其地层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侏罗纪古气候分区与演变[J]. 邓胜徽,卢远征,赵怡,樊茹,王永栋,杨小菊,李鑫,孙柏年. 地学前缘, 2017(01)
  • [2]西藏聂拉木地区普普嘎组早白垩世菊石的发现及其地层意义[J]. 张启华. 青藏高原地质文集, 1985(01)
  • [3]西藏聂拉木地区普普嘎组早白垩世菊石的发现及其地层意义[A]. 张启华. 青藏高原地质文集(16)——地层·古生物——地质矿产部青藏高原地质科学第二次讨论会论文集(一), 1983
  • [4]西藏南部普普嘎剖面托尔阶和阿连阶的菊石[J]. 阴家润,张启华. 古生物学报, 1996(01)
  • [5]藏南聂拉木地区上三叠统与侏罗系中伸展不整合以及各组地层的厘定[J]. 梁定益,聂泽同,董文彤,王世洪. 现代地质, 2000(03)
  • [6]藏南聂拉木北部喜马拉雅山主脊带侏罗系重解[J]. 李祥辉,王成善. 地质通报, 2005(12)
  • [7]西藏聂拉木县聂聂雄拉地区早、中侏罗世双壳类动物群[J]. 苟宗海.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02)
  • [8]西藏古错—岗巴盆地下白垩统黑色页岩地质特征及其油气资源意义[J]. 岳来群,李永铁,史晓颖. 古地理学报, 2006(03)
  • [9]珠穆朗玛峰北坡下侏罗统层序地层及沉积相研究[J]. 史晓颖,雷振宇,阴家润. 地质学报, 1996(01)
  • [10]从双壳类动物群看藏南聂拉木地区中晚侏罗世的沉积环境[J]. 李晓池. 古生物学报, 1986(04)

标签:;  ;  

西藏聂拉木Pupuga组早白垩世菊石的发现及其地层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