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英语口语教学中的模拟活动(论文文献综述)
师丽俊[1](2021)在《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的审美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汉语热的传递以及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汉语逐渐成为在全世界更为通用的语言。本论文从审美化教学的概念入手,将审美化教学与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相结合,分析审美化教学各个要素在汉语口语课堂教学中的具体体现,旨在通过审美化途径促进口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对对外汉语口语教学审美化的相关理论思考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对外汉语口语教学审美化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路径。本文从审美化教学的理论分析着手,对审美化教学的内涵、特点、原则、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审美路径等审美化教学各个要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究其在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的具体体现。从汉语口语的形式美与内容美两个角度深入分析了汉语口语语音之美、词汇对称美以及意蕴美等诸多方面。充分运用教师自身审美化、审美导入、形象展示、意蕴暗示、美感体验以及审美发现等多种审美资源及其展示和运用,并结合具体的审美化口语教学案例为例分析,通过调查问卷和实地访谈的方式收集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以探究审美化教学在口语教学中实施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在反馈信息中分析实施的优势和不足,反思不足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具体建议。研究认为,审美化教学实践在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能收到显着的教学效果。具体体现为:汉语口语之美达到了形式美与内容美的高度统一;形象展示、意蕴暗示、美感体验以及审美发现等方法在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能够收到显着的教学效果;在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林立南[2](2021)在《表现性评价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至今,我国基础教育已取得了诸多成就。其中,评价改革作为课程改革中最重要的一环,更是受到了整个国家、社会以及教育界的广泛关注。2020年10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明了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应该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论、唯升学论等顽瘴痼疾,改革学校评价,推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表现性评价是在真实环境或模拟现实的情境中,评定学生在表现任务中的行为表现或完成的结果作品,可以有效地弥补传统评价的不足,引导学生善于运用已有知识和技能去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复杂问题和实际问题。伴随新课程理念和评价改革的持续推进,表现性评价得到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推广和运用。然而,通过调查当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表现性评价的现状,发现评价实践仍滞后于新课程改革理念,未能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方案中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针对既有问题,笔者认为有必要加强表现性评价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功能。本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表现性评价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首先,在基础教育评价方式变革的背景下,对表现性评价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提出“表现性评价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问题,采用以课堂观察法为主、问卷调查法为辅的研究方法对表现性评价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进行考察。然后,从设计和实施两个层面提出表现性评价的设计流程和应用原则,建构表现性评价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质量标准为本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最后,总结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表现性评价出现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其原因,提出教师应树立“以学习为中心”的表现性评价理念,聚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升自己的表现性评价技能,推进以表现性评价促进课堂转型和教—学—评一体化的改善建议和有效策略。
孙彤[3](2021)在《输出假说下“说长法”在高中国际部雅思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目前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与日俱增,由此带来了更多的国际交流合作。因此,我国社会对于人才英语能力的衡量早已不局限于纸笔类型的测试成绩,而同样关注其口语应用能力。但是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即便是高中国际部的英语教师也并未对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给予足够的重视,进而导致很多中国学生在雅思英语口语测试中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因此,如何帮助高中国际部学生切实有效的提升雅思口语能力成为了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说长法”是基于输出假说理论、情感过滤假说理论以及王初明教授英语写作写长法衍生出的一种口语教学方法,在英语口语学习技能培训方面能提供很大的帮助。因此,笔者尝试将“说长法”应用于基础教育阶段的高中国际部英语课堂并进行实证研究。具体研究问题为:第一,接受“说长法”口语教学与接受传统口语教学的高中国际部学生的雅思口语成绩是否存在显着性差异?第二,在雅思口试评价维度方面,接受“说长法”口语教学与接受传统口语教学的高中国际部学生是否存在显着性差异?第三,“说长法”能否对高中国际部学生的英语口语学习情感及态度产生积极影响?本实验选取两个高中国际部高二班级作为研究对象,在实验中分别扮演实验班和对照班的角色。其中,实验班采用“说长法”指导下的雅思口语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对照班则继续沿用传统的雅思口语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两个班级的雅思英语口语课程由同一位老师执教,且两个班级的英语水平相对持平,没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在为期12周的实验过程中,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实验法和访谈法来进行数据的收集。并在实验后将收集到的所有数据运用SPSS软件进行系统性分析,以研究输出假说下的“说长法”运用在高中国际部雅思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可行性及意义。通过研究及相关的数据分析发现:第一,在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前测成绩不存在显着性差异(Sig为0.065,大于0.05)的前提下,其后测成绩存在显着性差异(Sig为0.019,小于0.05)。第二,实验班学生的流利度与连贯性、词汇、语法、发音四项成绩对比均有显着性差异(Sig分别为0.000,0.000,0.000和0.001,均小于0.05),而对照班学生仅有发音成绩对比具有显着性差异(Sig分别为0.056,0.05,0.083和0.001,仅发音项小于0.05)。第三,“说长法”输出训练能够对高中国际部学生的英语口语学习情感及态度产生积极影响。本研究具有补充“说长法”对英语口语的输出研究的理论意义与提高高中国际部雅思英语口语教学的实践价值。
杨圆[4](2021)在《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目前,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产出水平仍是我国英语教学任务的当务之急和巨大挑战。其中,影响英语口语产出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焦虑。焦虑本身是一种正常的情感反映,但是过度的或过弱的焦虑就会对人产生消极、负面的作用。在以往的研究中可以了解到外语教学研究者们将焦虑与“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相结合力图从不同角度出发去认识焦虑、了解焦虑,如产生焦虑的原因;焦虑的类型;焦虑产生的后果以及如何有效缓解焦虑等等。同样,对于高中生而言,焦虑对学生的外语学习产生较大影响,尤其是在进行口语产出时。过渡的焦虑容易使学生对口语学习产生厌烦情绪,导致学生的口语学习兴趣下降,影响学生的英语成绩,从而阻碍学生发展和进步。支架式教学模式(Scaffolding Instruction Model,以下简称SIM)是在研究建构主义的基础上发展的一种具有情境性、互动性、动态性的成熟教学模式。SIM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帮助学生搭建支架,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辅助下攀爬支架并完成独立探索和协作学习的目标。目前,从支架式教学模式的相关研究得出,一方面,目前国内外大多数研究主要集中在针对支架式教学模式自身而言,比如支架的类型,如何有效搭建支架以及支架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等等。而从口语学习的角度出发并结合支架式教学模式去探究影响口语产出能力因素的研究较少。另一方面,就学生而言,有不少研究发现支架式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的动机、兴趣以及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等。这对提高学生的口语产出能力有很大的作用。就教师而言,支架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改变了教学的传统教学观念,丰富了教学方法,并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挑战。因此,本文尝试将SIM与高中生英语口语教学现结合,旨在探究SIM在高中英语口语教学中能否缓解高中生口语时的焦虑并提高其产出能力。本研究围绕以下两个问题展开:1.SIM能否有效缓解高中生口语学习时的焦虑?2.SIM能否有效提高高中生英语口语产出能力?本研究选择延安宝塔区四中高二(18)班的8位学生和高二(20)班的8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并采取定量和定性两种研究方法。其中,定量研究采用口语测试的方式,对分别对16位研究对象进行口语前测和后测。根据来自不同班级研究对象的前后测成绩差异来了解SIM是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英语口语的产出能力。定性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目的是了解学生在使用支架式教学后能否有效缓解英语口语学习时的焦虑情况。最后进行非结构化访谈,了解学生关于口语教学的真实想法。研究结果表明:16位研究对象的口语前后测成绩和问卷调查结果有明显的差异。来自实验班的8位研究对象的口语前后测成绩呈显着性差异,来自对照班的8位研究对象的口语前后测成绩并无显着性差异。此外,在问卷调查的结果中显示,来自对照班的8位研究对象在学习口语时的焦虑感比来自对照班的8位研究对象的焦虑感更加强烈。由此可得出结论,SIM能够有效缓解高中生口语学习时的焦虑,也能够有效提高高中生英语口语产出能力。
胡小茜[5](2021)在《移动学习工具提升初中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云南省教育厅在2019年12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1],在文件中明确指出将英语口语将纳入云南省中考英语考试,打破了之前英语学科只重视学生的书面考核而忽视学生口语表达的局面,体现了政府部门对学校英语口语教学的重视。目前,传统课堂中的初中英语口语教学存在许多问题,比如课堂口语教学时间不足,不能很好地对学生进行一对一个性化指导;教学方法略显单一,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缺乏乐趣;在英语口语评价方面难以做到即时反馈,降低了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的积极性等[5]。伴随着移动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学习也迅速发展起来。将现代信息技术充分融合和应用到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移动学习以其丰富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以及便捷性、互动性和主体性等特点,对传统的英语口语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了改进,极大地优化了英语口语教学的过程与方法。本研究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利用课前和课后相结合的英语口语练习方式,设计基于移动学习工具提升课后英语口语成效的作业方案,将移动学习工具运用到课后来辅助初中学生的英语口语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检验移动学习工具提升初中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效果,力图突破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瓶颈,为一线英语教师在英语口语教学方面提供新的思路,真正提升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本研究的开展思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检索国内外多个学术数据库的文献以及在图书馆中查找阅读相关的纸质书籍,根据文献资料的研究主题、学段和方法,进行归类整理和分析,了解国内外关于移动学习工具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当前初中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梳理相关英语口语教学的理论方法,再确定论文的具体研究方法,为后续的实践教学研究做准备。接着通过问卷调查辅以访谈的方式,给实验班学生做有关英语口语学习和对移动学习工具的认识及使用情况的调查,掌握学生英语口语的初始能力水平,为开展后续教育实验研究做准备。最后通过设计基于移动学习工具提升课后英语口语成效的作业方案,以行动研究的方式开展基于移动学习工具的课后英语口语教学实践,考察学生的英语口语学习兴趣是否有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是否有进步等等。本研究基于移动学习工具的英语口语教学实践,通过三轮行动研究的方式,不断的对基于移动学习工具提升课后英语口语成效的作业方案进行完善,验证了基于移动学习工具的课后英语口语作业设计方案具有可实施性,分层口语作业设计符合学生个性化的英语口语学习需求,线上英语口语作业评价与线下评价相结合能提高学生英语口语练习的积极性,基于移动学习工具的课后英语口语作业设计方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此外,从课后英语口语作业的完成时间,口语作业类型,口语作业的评价以及移动学习工具的硬件搭载设备选择方面为一线英语教师提出了相应的应用建议。
高雯怡[6](2021)在《小学低年级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现状调查》文中研究指明英语是当今社会最重要的信息交流手段之一,而口语交际能力又是学习英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口语交际教学能够有效地让中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语感,提升其英语综合素质。研究表明,人的一生当中6-12岁这一阶段,语言中枢神经十分发达,是语言学习比较快的时期,这也是适龄儿童学习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开始阶段。本文主要通过对上海某地区各小学在校教师的调研取证,数据分析和去实地亲身了解实际情况,了解低年级小学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分析其原因。同时根据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针对性的解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小学低年级的口语交际课堂的教学工作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达到培养和提高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英语口语交际技巧和综合素质的目标。研究发现目前我国以上海为代表的发达地区小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如下五点:(1)教学目标未全面落实;(2)教学内容缺乏实践性(3)教学方法缺乏创新;(4)教学过程缺乏新意(5)教学评价不全面。研究探究了以上现状的影响因素,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1)低年级英语课堂教学课时不足;(2)口语交际教学内容和资源利用不充足;(3)缺乏教师口语交际教学培训;(4)缺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评价体系。针对研究中发现的问题,依据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和建构主义理论与二语习得理论的理论基础,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了改进举措:(1)利用多种途径开展口语交际活动;(2)充分挖掘教材及其他资源;(3)通过培训丰富教师的口语交际教学方法;(4)制定科学、有效的口语交际能力评价体系。
陆润华[7](2021)在《基于PBL理论的儿童英语口语学习产品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王宇星[8](2021)在《中职学校商务英语口语教学现状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兴起,各行各业增加了对外语类人才的需求。对于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学生群体,良好的商务英语交际能力十分重要。因此,商务英语口语在整个中职商务英语课程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具有以实用性为主和以市场为导向的特点,这表明中职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核心专业素养并且拥有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岗位工作领域中的能力。中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标准在培养人才规格中明确指出学生需具有良好英语交际能力,能够运用商务知识和客商交流。所以对中职商务英语口语的教学现状进行研究是有必要的。教师在组织开展口语教学时很有可能会脱离学生兴趣和实际水平。因此,要想有效提高中职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水平,就需要教师合理地组织各种教学活动。本文基于中等职业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标准,以语言输出假说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能力本位理论作为依据,选取三省四所中职学校的商务英语任课教师和开设商务英语口语相关课程的中职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中职学校商务英语口语教学情况进行调查。针对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总结调查所得结论,如:教学过程设计不充分、口语教学未突出职业教育特色、课堂任务活动设置不够合理、缺少商务英语口语学习氛围以及教师商务英语专业知识素养有待提高。在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后,给出具有可行性的建议,如:优化教师课前准备工作、突出口语教学的职业教育特色、优化教师商务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优化商务英语学习环境以及提升中职教师商务英语专业知识素养。旨在帮助中职教师科学地创设商务英语学习氛围,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口语教学,有效提高中职学生商务英语口语水平。
郭开心[9](2021)在《小学高年级英语口语教学中角色扮演法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角色扮演法是目前英语课堂中比较受欢迎的一种教学方法,具有重要的地位。角色扮演法主要是学生通过模仿材料中的人物,并配合使用一定的语言、动作及表情等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枯燥死板的口语练习,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口语的兴趣及效率。同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中提出:在小学阶段,要求学生能用英语做简单的角色扮演,善于模仿,敢于表达,能在教师的帮助下表演小故事等,这些要求也都说明了角色扮演法的重要性。本文主要围绕小学高年级英语口语教学中角色扮演法存在的问题来展开研究,主要想解决以下三个问题:第一,调查角色扮演法在小学高年级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现状。第二,发现角色扮演法在小学高年级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第三,提出一些有助于角色扮演法在小学高年级英语口语教学中应用的改进对策。首先,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法以及访谈法对小学高年级英语口语教学中角色扮演法的运用现状进行了调查,通过对所得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发现:在小学英语课堂中,使用角色扮演法能够增强口语教学的有效性,对于惯有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但角色扮演法并没有得到恰当地运用,仍存在很多问题,包括教师对角色扮演法缺乏全面、准确的认识;教师对角色扮演法的态度和行为存在偏差;开展频率少,活动时间短;角色扮演法教学准备不足,流于形式;角色扮演材料形式单一;学生角色分配情况不合理;师生合作交流环节欠缺;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教学评价方式、方法及内容单一。其次,对角色扮演法存在的问题从教师、学生以及学校三个方面进行了归因。教师方面的原因有:角色扮演法的理论知识掌握不足;实施角色扮演法的能力不足;教师教学评价能力不足以及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学生方面的原因有:学生认知水平有限以及学生的英语水平存在差异。学校方面的原因有:学校缺乏相关的教师培训以及学校的教学设施不足。最后,为了使角色扮演法得到有效的利用,提出了六点具体的改进对策,分别为:丰富教师角色扮演知识;运用多种角色扮演类型;拓展更多课外教学资源;进行充足的教学准备;增强师生间的互动交流;丰富教学评价方式、方法及内容。
赵琪[10](2020)在《乡村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江苏省扬州市某乡村小学为例》文中提出二十一世纪,国际间的合作交流日益频繁,英语口语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我国英语教育的发展,学生是否具备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越来越重要,但是一直以来大部分学生在学校接受的英语学习以应试为主,老师更注重语法知识,忽视了学生的口语表达。由于我国教育资源短缺,英语口语得不到重视,尤其在一些乡村学校,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欠缺,英语学习效率低下。因此,对乡村学校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总结前人的研究经验与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新课标要求,首先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结合课堂教学的现场观察,从“教师对英语口语教学的态度、学生对英语口语学习的态度、英语口语学习的环境情况、社会的支持程度”等维度对乡村英语口语教学现状进行了比较系统和深入地研究。以此为基础,发现当前乡村小学英语教学中口语教学存在一些问题或困境,包括“英语口语教学的受重视程度不够,英语口语教学的效果不佳、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的兴趣不足以及缺乏良好的口语教学资源与环境”等。对这些问题展开分析发现“教师专业素质相对不足、学生能力差异、口语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口语教学方式单一、教学评价不够科学、乡村口语教学理念相对落后”等是乡村小学英语口语教学存在困境的主要原因。最后,结合乡村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提出了改进口语教学的对策与建议,包括“增强师资力量,提升口语课堂教学效果、丰富英语口语教学资源”等。
二、浅谈英语口语教学中的模拟活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英语口语教学中的模拟活动(论文提纲范文)
(1)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的审美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5 审美化教学相关理论 |
1.5.1 审美化教学的教育心理学基础 |
1.5.2 审美化教学的生理学基础 |
1.5.3 美感理论的借鉴 |
第二章 审美化教学的内涵、特征和实施路径 |
2.1 审美化教学的基本内涵 |
2.2 审美化教学的特点 |
2.2.1 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
2.2.2 实效性与审美性的统一 |
2.2.3 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
2.3 审美化教学的原则 |
2.4 教学的审美化路径 |
2.4.1 教学因素的审美转化 |
2.4.2 教学过程的审美转化 |
2.4.3 教学主体审美关系的建构 |
第三章 汉语口语教学的审美因素分析 |
3.1 汉语口语的形式美 |
3.1.1 汉语口语的语音美 |
3.1.2 汉语口语词汇的对称美 |
3.2 汉语口语的内容美 |
3.2.1 汉语口语的含蓄美 |
3.2.2 汉语口语词汇的具象性 |
3.2.3 汉语口语的意蕴美 |
第四章 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的审美化实践 |
4.1 教师自身的审美价值 |
4.1.1 树立正确的审美教育理念 |
4.1.2 提升教师的审美素养 |
4.2 教学过程的审美化 |
4.2.1 优选教学媒体,进行课堂导入 |
4.2.2 运用审美化教学方法开展教学 |
4.2.3 第二课堂作业布置的审美化设计 |
第五章 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的审美化设计 |
5.1 审美化教案设计 |
5.1.1 课前分析 |
5.1.2 《旅游》教案教学实施 |
5.2 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的审美化评估与建议 |
5.2.1 问卷调查 |
5.2.2 实地访谈 |
5.2.3 教学效果 |
5.2.4 教学建议 |
第六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对外汉语口语课堂教学审美化调查 |
附录2 学生访谈分布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2)表现性评价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1.基础教育评价方式变革的趋势 |
2.超越传统纸笔测验:表现性评价的优势 |
3.当前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评价问题 |
(二)研究回顾 |
1.表现性评价的兴起与发展 |
2.表现性评价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 |
3.基于表现性评价学习方式的改进 |
4.指向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表现性评价 |
5.通过表现性评价促进教—学—评一体化 |
6.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
(三)研究问题及意义 |
1.研究问题 |
2.研究意义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二、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1.课堂观察法 |
2.问卷调查法 |
三、表现性评价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质量标准建构 |
(一)评价目标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 |
1.与学习目标相一致的评价目标 |
2.清晰且明确的评价目标 |
(二)表现任务与评价目标相匹配 |
1.表现任务的真实性与可操作性 |
2.表现任务的设计流程 |
(三)基于评价目标的评分规则 |
1.评分规则的主要结构 |
2.基于课标的评分规则开发 |
3.评价标准的明确和理解 |
(四)落实评分规则的组织和实施 |
1.根据规则标准的评价信息收集 |
2.记录和描述学生表现的详实性 |
(五)评价信息利用的有效性 |
1.评价过程的关注和评价结果的分析 |
2.评价信息反馈的及时性和反思性 |
四、表现性评价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分析 |
(一)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
1.英语课堂形态以教师为主导 |
2.英语学业评价侧重传统纸笔测验 |
3.英语学习方式以听课、练习为主 |
4.英语作业形式强调知识记忆 |
(二)初中英语教师表现性评价素养 |
1.教师对表现性评价较为认同,愿意开展表现性评价 |
2.表现性评价知识基本了解,但理解程度有待加深 |
3.表现性评价技能有所欠缺,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和配合 |
(三)初中英语表现性评价的设计与实施 |
1.评价目标的确定更侧重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 |
2.评价任务的设计缺乏真实情境的创设 |
3.评分规则的制定过于依赖教师的经验 |
4.表现性评价结果的处理流于形式 |
5.表现性评价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影响效果不太显着 |
(四)教师评价素养对表现性评价应用的影响 |
1.评价素养较高,表现性评价应用良好 |
2.评价素养一般,表现性评价应用效果不明显 |
3.评价素养较低,表现性评价应用存在很多问题 |
五、表现性评价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应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
(一)表现性评价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
1.教师评价素养各维度水平不均衡 |
2.表现性评价的设计与实施流程不规范 |
(二)表现性评价应用不理想的原因 |
1.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形态 |
2.教师表现性评价观念滞后 |
3.教师表现性评价技能欠缺 |
六、表现性评价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改善策略及建议 |
(一)立足学生发展,树立正确的评价理念 |
1.改变传统的评价观念 |
2.树立“以学习为中心”的表现性评价理念 |
(二)聚焦核心素养,提升表现性评价能力 |
1.选择多元的表现目标,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
2.设计真实的表现任务,提供适时、清晰的指导 |
3.开发表现性评价评分规则,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 |
4.有效利用表现性评价信息,分析和反思评价结果 |
(三)以表现性评价促进课堂转型 |
1.促进教—学—评一体化 |
2.更新教学设计理念 |
3.增强表现性评价的适用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表现性评价应用观察表 |
附录B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表现性评价应用调查教师问卷 |
附录C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表现性评价应用调查学生问卷 |
致谢 |
(3)输出假说下“说长法”在高中国际部雅思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说长法”产生及发展文献综述 |
(一)“写长法”提出和定义 |
(二)“写长法”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三)“说长法”提出和定义 |
(四)“说长法”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二、外语口语教学法文献综述 |
(一)外语口语教学法国外研究综述 |
(二)外语口语教学法国内研究综述 |
三、外语口语水平测试文献综述 |
(一)外语口语水平测试标准研究综述 |
(二)雅思口语测试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一、Krashen情感过滤假说 |
二、Swain输出假说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和工具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工具 |
四、研究过程 |
(一)实验前期 |
(二)实验中期 |
(三)实验后期 |
(四)教学课例示范 |
第五章 数据分析与讨论 |
一、前测口语与后测口语数据分析 |
(一)实验班与对照班前测成绩分析 |
(二)实验班与对照班后测成绩分析 |
(三)实验班及对照班前测与后测成绩对比分析 |
(四)实验班及对照班前测与后测单项评分对比分析 |
二、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
(一)实验调查问卷信效度分析 |
(二)实验前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
(三)实验后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
三、实验后期学生访谈数据分析 |
第六章 研究发现与教学启示 |
一、本研究主要发现 |
二、“说长法”对于高中国际部英语口语教学启示 |
三、“说长法”教学研究局限性 |
四、趋势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支架式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的研究综述 |
2.2 口语教学的研究综述 |
2.3 支架式教学模式与口语教学相结合的研究综述 |
第三章 理论依据 |
3.1 建构主义 |
3.2 最近发展区 |
3.3 支架式教学模式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4.1 研究问题 |
4.2 研究对象 |
4.3 研究工具 |
4.4 研究过程 |
第五章 结果与分析 |
5.1 前后口语测试对比分析 |
5.2 问卷调查对比分析 |
5.3 访谈分析 |
第六章 结论 |
6.1 主要发现 |
6.2 教学启示 |
6.3 研究的局限性 |
6.4 展望与趋势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5)移动学习工具提升初中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云南省中考英语口语考试改革的政策驱动 |
1.1.2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深度融合 |
1.1.3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 |
1.1.4 移动学习工具的大力发展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4.1 验证基于移动学习工具英语口语课后作业设计方案的可实施性 |
1.4.2 移动学习工具支持下的英语口语教学行动研究效果分析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移动学习 |
2.1.2 移动学习工具 |
2.1.3 初中英语口语能力 |
2.2 国内研究综述 |
2.2.1 国内移动学习工具研究现状 |
2.2.2 国内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现状 |
2.2.3 国内移动学习工具与英语口语结合的研究现状 |
2.3 国外研究综述 |
2.3.1 国外移动学习工具研究现状 |
2.3.2 国外移动学习工具与英语口语结合的研究现状 |
2.4 理论基础 |
2.4.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4.2 二语习得理论 |
2.4.3 非正式学习理论 |
第三章 移动学习工具辅助英语口语学习概述 |
3.1 初中英语口语课后练习应用智能人机口语App的功能分析 |
3.1.1 智能人机口语学习软件功能介绍 |
3.1.2 智能人机口语学习软件应用在初中英语口语学习中的功能分析 |
3.2 智能人机口语学习软件在初中英语口语学习中应用的优势 |
第四章 基于移动学习工具的初中英语口语作业设计 |
4.1 学习环境分析 |
4.2 学习者特征分析 |
4.2.1 学习者已达到的英语口语水平 |
4.2.2 学习者心理特征分析 |
4.3 教学内容分析 |
4.3.1 英语课程标准分析 |
4.3.2 教材分析 |
4.4 基于移动学习工具的课外英语口语作业设计原则 |
4.4.1 多样性原则 |
4.4.2 目标导向原则 |
4.4.3 实践性原则 |
4.4.4 趣味性原则 |
4.5 基于移动学习工具的课外英语口语作业设计 |
4.6 评价设计 |
第五章 移动学习工具应用于初中英语口语课后作业设计的行动研究 |
5.1 行动研究概述 |
5.2 前期准备-实验班初中英语口语学习现状调查与分析 |
5.2.1 学生问卷设计与调查 |
5.2.2 问卷调查与分析 |
5.2.3 家长访谈 |
5.3 第一轮行动研究 |
5.3.1 计划阶段 |
5.3.2 实施阶段 |
5.3.3 考察阶段 |
5.3.4 第一轮行动研究的反思与小结 |
5.4 第二轮行动研究 |
5.4.1 计划阶段 |
5.4.2 实施阶段 |
5.4.3 考察阶段 |
5.4.4 第二轮行动研究的反思与小结 |
5.5 第三轮行动研究 |
5.5.1 计划阶段 |
5.5.2 实施阶段 |
5.5.3 考察阶段 |
5.5.4 第三轮行动研究的反思与小结 |
第六章 移动学习工具提升初中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效果分析 |
6.1 学生英语口语测试成绩分析 |
6.2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6.3 家长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6.4 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基于移动学习工具的课后英语口语作业设计方案具有可实施性 |
7.1.2 分层口语作业设计解决了学生个性化的英语口语学习需求 |
7.1.3 线上英语口语作业评价与线下评价相结合能提高学生英语口语练习的积极性 |
7.1.4 基于移动学习工具的课后英语口语作业设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 |
7.2 研究建议 |
7.2.1 学生课外英语口语作业的每次完成时间建议控制在15-20 分钟内 |
7.2.2 针对不同英语口语学习水平的学生,建议布置分层口语作业 |
7.2.3 在英语口语作业评价方面,建议线上评价与线下评价相结合 |
7.2.4 移动学习工具的硬件搭载设备选择 |
7.3 研究不足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初中英语口语学习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 B 第一轮行动研究结束学生对智能人机口语的使用情况调查 |
附录 C 第二轮行动研究结束学生对智能人机口语的使用情况调查 |
附录 D 第三轮行动研究结束学生对智能人机口语的使用情况调查 |
附录 E 分层课后口语作业内容(部分) |
附录 F 英语口语测试试题(部分) |
附录 G 移动学习工具提升初中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家长问卷调查 |
附录 H 移动学习工具提升初中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 I 行动研究实验过程图片 |
致谢 |
(6)小学低年级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现状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关于口语交际能力内涵的研究 |
1.3.2 关于交际能力构成的研究 |
1.3.3 关于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研究 |
1.3.4 关于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
1.3.5 文献述评 |
1.4 研究问题 |
1.5 研究方法 |
第2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口语交际 |
2.1.2 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
2.1.3 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 |
2.2 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理论 |
2.2.2 二语习得理论 |
第3章 上海市Y区小学低年级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调查设计 |
3.1 上海Y区基本情况 |
3.2 问卷调查设计 |
3.2.1 问卷调查的目的 |
3.2.2 问卷调查的对象 |
3.2.3 问卷调查的编制 |
3.2.4 问卷信效度检验 |
3.3 访谈设计 |
3.3.1 访谈对象的选择 |
3.3.2 访谈问题的设计 |
3.3.3 访谈的实施 |
3.4 课堂观察设计 |
3.4.1 课堂观察记录表设计 |
3.4.2 课堂观察记录实施 |
第4章 上海市Y区小学低年级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调查结果分析 |
4.1 问卷调查的结果 |
4.2 访谈的结果 |
4.2.1 教师对学生英语口语交际培养重要性认识程度较高 |
4.2.2 教师对学生英语口语交际培养的目标界定不明晰 |
4.2.3 教师培养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方法单一 |
4.2.4 学生和班额因素共同影响教师口语交际教学现状 |
4.2.5 教师口语交际教学培训的需求和现状不匹配 |
4.3 课堂观察的结果 |
4.3.1 一年级课堂观察记录描述及分析 |
4.3.2 二年级课堂观察记录描述及分析 |
4.3.3 课堂观察记录表的总体分析 |
第5章 小学低年级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5.1 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
5.1.1 教学目标未全面落实 |
5.1.2 教学内容缺乏实践性 |
5.1.3 教学方法缺乏创新 |
5.1.4 教学过程缺乏新意 |
5.1.5 教学评价不全面 |
5.2 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5.2.1 低年级英语课堂教学课时不足 |
5.2.2 口语交际教学内容和资源利用不充足 |
5.2.3 缺乏教师口语交际教学培训 |
5.2.4 缺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评价体系 |
第6章 完善小学低年级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建议 |
6.1 利用多种途径开展口语交际活动 |
6.1.1 课堂交往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
6.1.2 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
6.1.3 在教学中巧用儿歌、游戏等方式 |
6.2 充分挖掘教材及其他资源 |
6.2.1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材观 |
6.2.2 钻研教材,挖掘隐性内容 |
6.2.3 吃透教材,创新教学设计 |
6.2.4 结合生活实际,调整教学内容 |
6.3 通过培训丰富教师的口语交际教学方法 |
6.3.1 开展理论培训,提高教师意识 |
6.3.2 开展实践培训,丰富教学方法 |
6.3.3 开展校本培训,提高教学针对性 |
6.4 制定科学、有效的口语交际能力评价体系 |
6.4.1 基于课标制定评价目标 |
6.4.2 基于学情确定评价维度 |
6.4.3 基于主题细化评价任务 |
第7章 结语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反思 |
7.2.1 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 |
7.2.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7.2.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小学低年级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调查问卷(教师) |
附录 B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 C 课堂观察记录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中职学校商务英语口语教学现状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1.国家对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需要 |
2.中职学校商务英语口语教学的需要 |
3.提高中职教师商务英语口语教学质量的需要 |
(二)文献综述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四)研究内容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一、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1.商务英语 |
2.商务英语口语教学 |
(二)理论基础 |
1.建构主义理论 |
2.能力本位教育理论 |
3.输出假设理论 |
二、中职学校商务英语口语教学情况调查设计与实施 |
(一)调查目的及对象 |
1.调查目的 |
2.调查对象 |
(二)调查工具及过程 |
1.调查问卷设计与信效度分析 |
2.访谈设计与实施 |
3.课堂观察表设计与实施 |
三、中职学校商务英语口语教学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一)中职学校商务英语口语教学现状调查结果 |
1.问卷调查结果 |
2.教师访谈结果 |
3.课堂观察结果 |
(二)中职学校商务英语口语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
1.教师缺少对学习者特征的了解 |
2.课堂组织任务活动形式比较单一 |
3.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较少 |
4.学生的商务英语口语输出较少 |
5.学生在商务英语口语表达时重过程轻知识 |
四、中职学校商务英语口语教学调查结论与建议 |
(一)中职学校商务英语口语教学现状调查结论 |
1.教师的教学过程设计不充分 |
2.口语教学未突出职业教育特色 |
3.课堂任务活动设置不够合理 |
4.学生缺少日常商务英语口语学习氛围 |
5.中职商务英语教师的专业素养有待提高 |
(二)优化中职学校商务英语口语教学的建议 |
1.优化教师课前准备工作 |
2.突出口语教学的职业教育特色 |
3.优化教师商务英语口语课堂教学 |
4.优化商务英语口语学习环境 |
5.提升中职教师商务英语专业知识素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 A:中职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 B:中职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 C:课堂观察表 |
(9)小学高年级英语口语教学中角色扮演法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1.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内在要求 |
2.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及现实需要 |
3.来源于教学实践的思考 |
(二)文献综述 |
1.角色扮演法的概念研究 |
2.角色扮演法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3.已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三)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1.问卷调查法 |
2.访谈法 |
(五)研究问题 |
(六)研究思路 |
一、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一)角色扮演法的概念 |
(二)理论基础 |
1.建构主义理论 |
2.交际教学法理论 |
3.情境认知理论 |
二、研究设计与实施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1.教师问卷调查对象 |
2.教师访谈对象 |
3.学生问卷调查对象 |
(三)研究工具 |
1.教师调查问卷 |
2.学生调查问卷 |
3.访谈提纲 |
三、结果统计与分析 |
(一)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1.师生对角色扮演法的认识及态度 |
2.角色扮演法的教学设计 |
3.角色扮演法的课堂实施 |
4.角色扮演法的教学效果 |
5.角色扮演法的教学评价 |
(二)访谈结果与分析 |
1.教师对角色扮演法的认知及态度 |
2.角色扮演的课堂运用情况 |
3.教师的教学评价能力 |
4.角色扮演中遇到的困难 |
四、存在问题及成因 |
(一)小学英语口语教学中角色扮演法的运用问题 |
1.教师认识及态度方面 |
2.教学实施方面 |
3.教学评价方式、方法及内容单一 |
(二)小学英语口语教学中角色扮演法运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教师方面的原因 |
2.学生方面的原因 |
五、小学英语口语教学中运用角色扮演法的改进对策 |
(一)丰富教师角色扮演知识 |
(二)运用多种角色扮演类型 |
(三)拓展更多课外教学资源 |
(四)进行充足的教学准备 |
(五)增强师生间的互动交流 |
(六)丰富教学评价方式、方法及内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科研成果 |
(10)乡村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江苏省扬州市某乡村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乡村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相关研究 |
(二) 乡村英语口语教学改进的主要方法的相关研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关于乡村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理性思考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 乡村小学 |
(二) 英语口语教学 |
二、英语口语教学的基本程序 |
(一) 教学前期准备 |
(二) 课堂教学过程 |
(三) 教学效果与评价 |
三、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概况 |
(一) 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特点 |
(二) 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培养目标 |
(三) 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重要性 |
第二章 乡村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调查 |
一、调查设计 |
(一) 调查目的 |
(二) 调查对象 |
(三) 调查维度 |
(四) 调查方法 |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一) 英语口语课堂教学目标设置情况分析 |
(二) 英语口语教学方法使用情况分析 |
(三) 英语口语教学时间编排情况分析 |
(四) 英语口语教学内容与实施情况分析 |
(五) 英语口语教学评价与反思情况分析 |
(六) 英语口语教学环境情况分析 |
第三章 乡村小学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一、乡村小学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
(一) 英语口语课堂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
(二) 英语口语课堂教学设计不合理 |
(三) 课堂英语教学方式较为单一 |
(四) 英语口语课堂教学内容不够丰富 |
(五) 英语口语教学评价不够科学 |
二、乡村小学英语口语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 教师口语教学专业素质相对不足 |
(二) 学生英语能力层次存在差异 |
(三) 英语口语教学受重视程度低 |
(四) 缺乏良好的口语教学资源与环境 |
(五) 乡村小学英语教学理念相对落后 |
第四章 改善乡村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对策 |
一、增强师资力量 |
(一) 加强教师对英语口语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
(二) 提高教师专业教学水平 |
(三) 促进教师间的教学交流 |
(四) 提升教师教学创新能力 |
二、提升口语课堂教学效果 |
(一) 明确口语课堂教学目标 |
(二) 丰富口语课堂教学内容 |
(三) 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与评价 |
(四) 改进教学方式趣化课堂 |
(五) 英语口语教学活动多样化 |
三、丰富英语口语教学资源 |
(一) 增加对乡村英语口语教学的投入 |
(二) 优化英语口语教学资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浅谈英语口语教学中的模拟活动(论文参考文献)
- [1]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的审美化研究[D]. 师丽俊.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2)
- [2]表现性评价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林立南.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3]输出假说下“说长法”在高中国际部雅思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孙彤.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4]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杨圆. 延安大学, 2021(12)
- [5]移动学习工具提升初中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应用研究[D]. 胡小茜.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6]小学低年级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现状调查[D]. 高雯怡.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7]基于PBL理论的儿童英语口语学习产品设计研究[D]. 陆润华. 广东工业大学, 2021
- [8]中职学校商务英语口语教学现状调查研究[D]. 王宇星. 吉林外国语大学, 2021
- [9]小学高年级英语口语教学中角色扮演法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 郭开心. 吉林外国语大学, 2021
- [10]乡村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江苏省扬州市某乡村小学为例[D]. 赵琪. 扬州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