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市公司能不能学“宝安”?──对“宝安”融资问题的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戈颖[1](2021)在《中国宝安财务柔性问题研究》文中指出
荣洁[2](2021)在《中国艺术区变迁研究》文中指出
陈潜[3](2008)在《深圳市HM公司发展困境及解决对策》文中提出中小民营科技企业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中小民营科技企业已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重量力量。然而,由于各种内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内部管理不健全,如家族式管理、资金短缺等,约束了中小民营科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如何从发展困境中突围出来并把握时机迎接挑战是一个中小民营科技企业面临的一个瓶颈。本文对深圳HM公司,这一中小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了分析,以相关管理理论为指导,对HM公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对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充分考虑HM公司的内部管理实际情况,针对HM公司面临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此文对解决HM公司的发展问题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同时,也希望本案例的研究对中小民营科技企业面临的发展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代激扬[4](2007)在《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是关于如何健全和优化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的研究。研究的基本思路是:在借鉴前人公司治理制度理论研究成果基础上,以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的现状为实践情景,建立了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的理论分析框架,运用定性分析和计量分析方法,实证检验了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影响,以健全和优化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为目标,提出了相应的制度设计和配套的政策建议。一、研究的主要内容本论文是关于如何健全和优化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的研究。主要内容有:一是比较分析国外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二是设计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的理论分析框架;三是实证分析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与运营绩效;四是研究了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的变迁与问题;五是分析了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不健全的原因;六是研究了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不健全的影响;七是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的制度设计;八是关于健全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的政策建议。二、研究的主要结论1.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问题既具有经典公司治理制度的一般性质,又有其特殊性传统的公司治理制度理论认为,公司治理制度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解决委托代理问题,从而有效监督经理人员,使其按照股东利益最大化原则创造企业价值。该理论的前提是公司的股东之间是同质的,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因为不同的股东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利益冲突。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不仅高度集中,而且大部分是国家所有。这种所有权结构会导致公司权力制度安排不同,各种利益主体及其在公司中的行为具有重大差异,这种差异首先表现在各个利益主体的公司治理目标不同。2.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存在“内部人控制”问题,但比“内部人控制”更为严重的是大股东控制问题一些学者将我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问题概括为“内部人控制”问题,或概括为“行政性内部人控制”。本论文研究认为“内部人控制”已不能完全体现中国公司治理制度的根本问题,必须认真研究大股东对中小股东和上市公司资源的掠夺和侵害问题。大股东控制和内部人控制本质上都是揭示谁主宰公司的问题,但这两者是不同的,从表象上来看是控制公司主体不同:是大股东还是经理人员控制。但大股东控制与内部人控制有本质上的不同,大股东控制的消极方面是利益流向大股东,中小股东利益受影响;而内部人控制受损害的是全体股东甚至包括债权人,利益流向没有持股或持股很少的经理层人员。中国的上市公司在治理制度方面有“内部人控制”问题,但比“内部人控制”更为严重的是大股东的控制问题。3.股权性质、股权结构、激励机制、经营合规性对公司绩效有显着影响实证研究表明绩效较好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数量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明显高于绩效较差公司,股权集中度对公司绩效有一定影响,绩效较好公司的平均股权集中度略高于绩效较差公司,说明股权集中度越高,对公司有一定正面影响。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是提高公司绩效的关键。绩效较差公司的管理层年度报酬总额、前三名董事报酬总额、前三名高管报酬总额均明显低于绩效较好公司。从高管持股情况来看,绩效较好公司在高管持股数量、持股比例和持股市值三方面都高于绩效较差公司。研究还发现独立董事薪酬激励对公司绩效作用相对较小。绩效较差公司在应收大股东欠款额、大股东欠款占其他应收款总额比例、违规处罚额和违规次数方面均高于绩效较好公司,说明公司经营合规性对公司绩效有正向影响。4、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存在非常严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公司治理行政化。国家作为大股东,它往往就不追求公司经济上利润的最大化,而是常常追求政治目标;(2)内部人控制严重。在国有上市公司中虽然都设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在形式上组成了公司治理的结构性框架,但其中大部分的公司的董事会和经理层成员几乎都由原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组成。董事会内部监督机制缺乏,董事和经理人员基本不受来自董事会内部的监督,监事会的任命也基本由大股东控制。其监督责任也流于形式,沦为管理层的“橡皮图章”;(3)股东大会形同虚设。股东大会实际上成了大股东的会,中小股东参加股东大会的比例低;(4)激励机制严重扭曲。不少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不在上市公司领取报酬,高管人员薪酬的总体水平低,股权激励弱;(5)外部治理机制弱化。市场化整体水平低,控制权市场功能扭曲,经理市场严重发育不足,中介机构功能缺失。5.制约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不健全的原因呈多元化趋势研究结果显示导致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不健全既有直接原因,还有深层次原因:直接原因主要表现:(1)股权分置造成公司治理动力缺失;(2)国有控股造成激励机制失效;(3)机构投资者发育不良致使约束不足;(4)公司治理方式重形式轻实质:深层原因有:(1)现行公司治理制度的理论缺陷;(2)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不到位;(3)公司发行上市制度行政化;(4)退市制度的政府干预;(5)诚信文化和声誉机制缺失;(6)公司治理和基础制度不匹配。6.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不健全的影响及后果十分显着实证结果表明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不健全的影响及后果有:(1)导致优质企业境外上市;(2)影响公司的可持续经营;(3)致使证券市场过度投机;(4)上市公司违规行为频发。7.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变迁是政府主导的强制型、渐进型、增量式的制度变迁作为一种外生性的微观制度安排,我国公司治理的产生与发展具有与发达国家不同的历史背景和约束条件。西方各国公司治理制度与制度性的市场机制、法律制度存在着协调和互动,而中国的公司治理制度是从计划体制向市场机制转轨的制度和不健全的法律背景下展开的。由于计划经济体制和既成的法律制度存在的一定的刚性,使得我国公司治理制度与市场机制和法律制度存在着碰撞与摩擦,这些碰撞和摩擦必然加大公司治理制度建立和完善的成本。为了减少这种制度安排的成本,我国的公司治理制度安排不能是迅速而完全地打破旧体制而形成西方式公司治理制度,而是在适当维持既得利益与建立新的公司治理制度之间作出一种均衡的制度安排,从而减少制度安排过程中的社会成本。三、研究的重要观点1.任何一种公司治理制度都以一定社会的历史传统、经济发展水平、法律政策环境为其产生和存在条件仅试图从理论上抽象地确定出最佳公司治理制度的实践是徒劳无益的,一个国家的公司治理制度是否行之有效,与其本身的经济发展水平、资本市场发展状况及公司股权结构密切相关。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历史原因所选择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一个国家的市场经济总体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的成熟程度、社会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的完善程度,对该国可以选择采用的公司治理制度起着制约作用。2.加强董事会作用、提高董事会的独立性是公司内部治理的关键性因素外部董事和独立董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提高董事会独立性的有效方式。应当从我国国情出发,着重考虑如何在现有公司构架内发挥监事会的监督功能。关键的问题还是如何从制度设计上下功夫,使之确实能够行之有效。实际上,在我国特定的环境下,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职能范围应该具有明确的界定。3.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完善应从结构到机制内部到环境加以系统设计完善中国的公司治理制度不仅要建立科学的治理结构还要建立科学的治理机制;不仅要完善产权制度,更要大力培育市场机制、诚信文化和声誉机制,这些都是完善公司治理制度的重要内容。4.保护股东利益,特别是中小股东的利益是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的主要目标无论是从应然的角度还是实然的角度来看,以股东本位的股东价值最大化已成为现代公司治理制度设计的基本目标。我国在政治上属于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上以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由于政治和经济性质,以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路径依赖,长期以来,我国的公司治理目标是利益相关者目标。但是,我国的法律规定和企业改革的实践都在朝契约主义的股东价值最大化方向发展。因此,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为公司目标,是我国当前公司治理制度设计必须坚持的价值理念。5.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不健全,既有制度的原因也有体制的原因,既有指导理论不正确的原因也有运行方式不恰当的原因制度原因主要是:(1)多元化利益主体的形成与一元化产权基础的固化不匹配;(2)多层次的企业治理功能与单一的权力分配制度不匹配;(3)市场治理机制与市场制度不匹配。体制原因主要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不到位。理论原因主要是没有以契约理论的股东价值最大化为公司目标和设计公司治理制度的理念基础。运行方式原因主要表现是:(1)重外部推动,轻内部改造;(2)重形式,轻机制;(3)重管理层激励,轻管理层约束;(4)重技术层面推进,轻制度层面配套。四、研究的主要创新1.运用粗糙集理论建立了一个上市企业公司绩效的评价模型由于中国上市企业存在较为严重的利润操作,用单一的盈利指标如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净资产收益率等可能造成对上市企业业绩评价的失真。本研究运用包括企业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的12个指标,用粗糙集原理构建了一个上市企业绩效的评价模型,模型的结果能更客观地评价上市企业的经营业绩,从而为公司治理制度的评价和设计提供了一个科学的基础。2.尝试性地从理论与操作层面构建了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合理化的评价体系使用上市企业绩效粗糙集模型分析出了中国绩效较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重要因素的数量特征,得出了绩效较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重要因素的经验数据,针对主要以单一的盈利指标为上市企业绩效作来衡量公司治理制度合理性标准而忽略公司合规性和独立性的缺陷,提出了以保护股东利益(特别是中小股东利益)为目标,使公司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尽可能对称的理论标准。在此基础上,立足于公司治理主体的可操作性,在机制与结构两个层面提出了旨在提高上市企业合规性和独立性的公司治理制度合理化的操作性评价体系。3.提出了适合中国情境的异议股东评价权制度和分段表决制度针对中国大股东对股东大会的超强控制和对中小股东的掠夺,提出了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异议股东评价权制度和分段表决制度,并指出了异议股东评价权制度的适用范围及操作程序。
路云生[5](2006)在《中国新股发行制度的历史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证券市场成立10余年来对新股发行制度的探索和改革一直没有停止过,每一次新股发行制度的变化都会对证券市场产生巨大的影响。本文以中国证券市场中影响最大的A股市场新股发行制度为研究对象,用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回顾了中国新股发行制度的历次重大变革,将这些制度的演变进行分期和整理,通过对新股发行制度历次变革的成败得失、经验教训进行总结概括,并从历史学的角度对下一步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提出理论创新建议,以历史学的研究方法来解决经济学的问题,期望管理层能以史为鉴,从宏观全局的高度对未来我国证券市场新股发行制度的市场化改革作出科学决策。
刘玉民[6](2005)在《过龙兵》文中研究表明 第1章随着两声惊雷般的重撞,两扇朱漆楠木、上面嵌着几格漂亮风玻璃的屋门訇然倒下,没等屋里明白出了什么事儿,年打雷和二排长已经进到屋里,把两支冰窟窿似的枪口,对准卓立群和他的那个白得让人眼馋、俊得让人心痒的五姨太了。正是熄灯前的最后时刻,男人刚刚钻进被窝,两只胳膊还伸在外面,女人也刚刚沐浴完毕,美滋滋地向床边走去。女人二十一岁,天生一副窈窕丰润白玉
徐星发[7](1994)在《上市公司能不能学“宝安”?──对“宝安”融资问题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上市公司能不能学“宝安”?──对“宝安”融资问题的分析徐星发“宝延风波”历时二十余天,目前虽已划上了句号,但我们不妨换个角度,再作一些探讨。一、宝安公司1991年、1992资产分析深圳宝安(集团)公司诞生于1983年,十年来随着深圳特区改革开放的深入...
二、上市公司能不能学“宝安”?──对“宝安”融资问题的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市公司能不能学“宝安”?──对“宝安”融资问题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3)深圳市HM公司发展困境及解决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二) 研究的目的和思路 |
(三) 相关理论综述 |
二、深圳市HM公司发展历程及其特点分析 |
(一) HM公司简介 |
(二) HM公司的环境分析 |
(三) HM公司内部管理的特点 |
三、深圳市HM公司管理问题分析 |
(一) 战略管理的困境分析 |
(二) 资金困境分析 |
(三) 人才困境分析 |
四、深圳市HM公司发展对策 |
(一) 建立起HM公司自身特色的战略管理体系 |
(二) 通过多种渠道解决资金瓶颈 |
(三) 建立规范化的人才管理机制 |
(四) 努力提高综合管理水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引言 |
第1章 总论 |
1.1 研究的问题与背景 |
1.2 研究的目标与假定 |
1.3 研究的对象与思路 |
1.4 研究的内容与结构 |
1.5 研究的方法与资料 |
第2章 公司治理制度的理论回顾与借鉴 |
2.1 公司治理制度的研究述评 |
2.2 公司治理制度的基础理论 |
2.2.1 企业的合约理论 |
2.2.2 委托代理理论 |
2.2.3 现代产权理论 |
2.3 公司治理制度的直接理论 |
2.3.1 金融模式论 |
2.3.2 市场短视论 |
2.3.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3.4 内部人控制理论 |
第3章 国外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比较分析 |
3.1 市场导向型制度模式 |
3.1.1 市场导向型制度模式的结构框架 |
3.1.2 市场导向型制度模式的主要特征 |
3.1.3 市场导向型制度模式的形成原因 |
3.2 网络导向型制度模式 |
3.2.1 网络导向型制度模式的结构框架 |
3.2.2 网络导向型制度模式的主要特征 |
3.2.3 网络导向型制度模式的形成原因 |
3.3 家族控制型制度模式 |
3.3.1 家族控制型制度模式的结构框架 |
3.3.2 家族控制型制度模式的主要特征 |
3.3.3 家族控制型制度模式的形成原因 |
3.4 国外公司治理制度模式的评价 |
3.4.1 对市场导向型制度模式的评价 |
3.4.2 对网络导向型制度模式的评价 |
3.4.3 对家族控制型制度模式的评价 |
3.5 国外公司治理制度模式研究启示 |
第4章 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的理论分析框架 |
4.1 公司治理制度的相关概念 |
4.1.1 公司治理的概念界定 |
4.1.2 公司治理制度的概念内涵 |
4.1.3 公司治理结构的概念界定 |
4.1.4 公司治理机制的概念内涵 |
4.1.5 公司治理模式的概念界定 |
4.1.6 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关系 |
4.2 公司治理制度的约束因素 |
4.2.1 法律体系对公司治理制度的约束 |
4.2.2 股权性质对公司治理制度的约束 |
4.2.3 市场模式对公司治理制度的约束 |
4.2.4 文化传统对公司治理制度的约束 |
4.2.5 经济转轨对公司治理制度的约束 |
4.2.6 信息披露对公司治理制度的约束 |
4.3 公司治理制度的主体及行为分析 |
4.3.1 控股股东行为与公司治理制度 |
4.3.2 非控股股东行为与公司治理制度 |
4.3.3 经营者行为与公司治理制度 |
4.4 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设计的理论与目标选择 |
4.4.1 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设计的理论选择 |
4.4.2 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设计的目标选择 |
4.5 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的合理化评价体系 |
4.5.1 衡量公司治理制度合理化的方法 |
4.5.2 公司治理制度合理化的理论标准 |
4.5.3 公司治理制度合理化的操作性标准 |
第5章 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与运营绩效的实证分析 |
5.1 中国上市企业运营绩效的实证分析 |
5.1.1 中国上市企业运营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 |
5.1.2 中国上市企业运营绩效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5.1.3 中国上市企业运营绩效评价方法——基于粗糙集理论 |
5.2 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与运营绩效的实证分析 |
5.2.1 股权性质与运营绩效的实证分析 |
5.2.2 股权结构与运营绩效的实证分析 |
5.2.3 激励机制与运营绩效的实证分析 |
5.2.4 经营合规性与运营绩效的实证分析 |
5.3 实证分析结论 |
第6章 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的变迁与问题 |
6.1 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变迁的特征 |
6.1.1 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变迁的历程 |
6.1.2 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变迁的特征 |
6.1.3 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变迁的约束条件 |
6.2 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
6.2.1 公司治理行政化 |
6.2.2 内部人控制严重 |
6.2.3 股东大会形同虚设 |
6.2.4 激励机制严重扭曲 |
6.2.5 外部治理机制弱化 |
第7章 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不健全的原因 |
7.1 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不健全的直接原因 |
7.1.1 股权分置造成公司治理动力缺失 |
7.1.2 国有控股造成激励机制失效 |
7.1.3 机构投资者发育不良致使约束不足 |
7.1.4 公司治理方式重形式轻实质 |
7.2 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不健全的深层原因 |
7.2.1 现行公司治理制度的理论缺陷 |
7.2.2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不到位 |
7.2.3 公司发行上市制度行政化 |
7.2.4 退市制度的政府干预 |
7.2.5 诚信文化和声誉机制缺失 |
7.2.6 公司治理和基础制度不匹配 |
第8章 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不健全的影响 |
8.1 导致优质企业境外上市 |
8.2 影响公司的可持续经营 |
8.3 致使证券市场过度投机 |
8.4 上市公司违规行为频发 |
第9章 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的制度设计 |
9.1 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设计的原则 |
9.1.1 股东利益的保护原则 |
9.1.2 股东的平等待遇原则 |
9.1.3 权力制衡原则 |
9.1.4 激励与约束原则 |
9.1.5 信息披露原则 |
9.2 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的制度设计 |
9.2.1 股权结构的设计 |
9.2.2 董事会结构设计 |
9.2.3 监事会的职责再造 |
9.2.4 完善各类投票规则 |
9.3 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的环境设计 |
9.3.1 加快培育控制权市场 |
9.3.2 大力发展经理人才市场 |
9.3.3 提高中介机构执业素质 |
9.3.4 完善上市企业的法律制度 |
第10章 健全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的政策建议 |
10.1 对国有资产进行战略调整 |
10.2 深化股权分置后期配套改革 |
10.3 尽快完善独立董事制度 |
10.4 规范市场准入与退出制度 |
10.5 建立股东的直接退出机制 |
10.6 强化会计信息披露与监管 |
第11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11.1 研究结论 |
11.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5)中国新股发行制度的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新股发行监管制度的历史沿革 |
第一节 新股发行监管制度概述 |
一、证券发行审批制 |
二、证券发行核准制 |
三、证券发行注册制 |
第二节 我国新股发行监管制度的历史沿革 |
一、第一阶段---自发探索时期(80年代—1991年) |
二、第二阶段---审批制时期(1991年—1998年) |
三、第三阶段---核准制时期(1999年至今) |
第三节 我国新股发行监管制度变革的历史比较研究及政策建议 |
一、审批制的利弊 |
二、核准制的利弊 |
三、政策建议 |
第二章 新股发行方式的历史演变 |
第一节 国外主要新股发行方式简介 |
一、公开发行与非公开发行 |
二、直接发行与间接发行 |
三、“绿鞋期权”、“回拨机制” |
第二节 我国新股发行方式的历史演变 |
一、证券交易所成立前的股票发行方式回顾 |
二、网下发行阶段(1990年---1994年) |
三、网上发行与网下发行并行阶段(1994年---1998年) |
四、1998年至今的新股发行方式演变 |
第三节 改进新股发行方式的政策建议 |
第三章 新股发行定价制度的历史演变 |
第一节 目前国际上常用的新股发行定价方式 |
一、累计投标竞价方式 |
二、固定价格定价方式 |
三、累计投标与固定价格公开认购的混合方式 |
四、竞价方式 |
第二节 我国新股发行定价方式的历史考证 |
一、行政定价阶段(80年代初---1998年) |
二、准市场化定价阶段(1999年3月至今) |
第三节 新股发行定价方式改革的政策建议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上市公司能不能学“宝安”?──对“宝安”融资问题的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宝安财务柔性问题研究[D]. 戈颖. 华东交通大学, 2021
- [2]中国艺术区变迁研究[D]. 荣洁. 南京艺术学院, 2021
- [3]深圳市HM公司发展困境及解决对策[D]. 陈潜. 兰州大学, 2008(01)
- [4]中国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制度研究[D]. 代激扬. 西南大学, 2007(06)
- [5]中国新股发行制度的历史考察[D]. 路云生. 山东大学, 2006(12)
- [6]过龙兵[J]. 刘玉民. 中国作家, 2005(04)
- [7]上市公司能不能学“宝安”?──对“宝安”融资问题的分析[J]. 徐星发. 中国城市金融, 199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