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东端西伯利亚落叶松林不同采伐方式的自然更新效果

天山东端西伯利亚落叶松林不同采伐方式的自然更新效果

一、天山东端西伯利亚落叶松林不同采伐方式的天然更新效果(论文文献综述)

厐瑞璋[1](1966)在《天山东端西伯利亚落叶松林不同采伐方式的天然更新效果》文中研究表明 新疆山地天然林中,成林树种主要为雪岭云杉与西伯利亚落叶松。在天山中西部南北坡为大面积的云杉纯林,而天山东端和阿尔泰山的绝大部分是西伯利亚落叶松。这种松是新疆建立大片用材林基地的树种之一。鉴于此,对于解放前后各类型的采伐迹地及其更新隋况,进行了调查,以及对其合理采伐方式与更新问题提供参考。

潘存德[2](2020)在《新疆山地天然林及其群落演替与更新》文中研究说明1998年长江流域和东北地区两次特大洪灾之后,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灾后重建、整治江湖、兴修水利的若干意见》中关于"全面停止长江黄河流域上中游的天然林采伐,森工企业转向营林管护"的精神,原国家林业局在原《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方案》的基础上,编制了《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方案》和包括新疆国有林区在内的《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方案》,几经修改并通过两年的试点后,于2000年7月7日经国务院第71次总理办会议审议并原则同意。

张小燕[3](2003)在《西北地区植被背景值及演替规律研究》文中指出通过查阅大量的环境、植被、生态、人文等方面资料文献,经过仔细研究、深入分析、严密思考、科学论证,对西北地区植被背景值及演替规律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地研究。 1.与植被有关的环境的研究 对与植被有关的西北地区的环境背景、地质背景及主要大地构造、地貌特征及主要地貌单元、气候特征、水文特征、土壤类型进行了论述。 把影响植被变化的因素归纳为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土壤条件和人类活动五类。其中把人类活动对植被的影响概括成人类的农业活动、人类的开垦活动、人类的开采活动、人类的工业活动和人类的生活五个方面。指出人类的农业活动主要在水热土条件较为优越的地方,环境的自我收复功能较强;人类的开垦活动在或者是水热条件差、或者地形不平或陡峭、或者土壤难以耕作的地方,环境的收复能力差,人类的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影响深远;人类的开采活动则是在人类为了获取能源、矿产、药材、燃料等物质的任何含有所开采物的地方;人类的工业活动是在从事工业生产的所有场地;人类的生活对植被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类与植被在生存空间上对生活要素的争夺,特别是在干旱的荒漠区,对水资源的争夺尤为明显。 2.对西北地区植被类型及地理分布的研究。 通过对西北地区现有植被类型进行统计分析和归类研究,按照我国现在普遍采用的植被分类的单位,从高级类型到低级类型,把西北地区现有的自然植被分成了9个植被型组,20个植被型,37个植被亚型,86个群系组。并且以直观明了的表格形式把西北地区植被的各级类型及主要分布区域表示出来,便于查阅、比较及分析。 把西北地区的农业植被分成了3个类型,6个型,13个组合型。 3.关于西北地区自然植被与农业植被对环境的作用研究。 从覆盖面积、土壤固结作用和对环境中生活要素的损耗三方面就西北地区自然植被与农业植被对环境的作用进行了分析论述。尽管不同区域、不同植被类型地表覆盖度有很大差别,若把自然植被的覆盖度看作1,指出在同样区域内,农业植被的覆盖度在西北地区从0.20到1。不同的种植方式其作物覆盖率分别为:以春麦类为主的一熟四年轮休二年为0.22;以春麦类为主的一熟三年轮休二年为0.20;以春麦类(豌豆)为主的一熟三年轮休一年为0.25。以春麦类(马铃薯)为主的一年一熟为0.33;以春麦类(豌豆)与胡麻、燕麦秋作为主的一年一熟为0.375;以春麦类(豌豆)与荞麦为主的一年一熟为0.361;以水稻连作为主的一年一熟为0.5。以春麦类(豌豆)与荞麦为主的一年一熟为0.361;以冬麦、春玉米与谷、糜类为主的一年一熟为0.56。以冬小麦、夏杂粮为主的一年二熟为1.00;以春麦、夏杂粮为主的一年二熟为0.583。 农业植被对土壤的固结作用远远小于自然植被;农业植被对环境中生活要素的损耗大大超过自然植被,在西北地区的荒漠区域、草原区域影响更为严重。 4.对西北地区植被的区划。 在掌握西北地区现有植被类型的基础上,以植被类型组合、植物区系特征、人类栽培植被特点等为依据,把西北地区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按照植被分区的原则、指标和单位,从高级单位到低级单位,把西北地区的自然植被分成了5个植被区域(包括n个亚区域),13个植被地带,25个植被区,58个小区。 5.对西北地区植被背景的研究。 以植被区为单元,在了解各区地理位置、气候特征、植物区系特征的基础上,对西北地区25个植被区的58个小区的植被分布规律、植被类型结构进行了系统地较为详细地论述。 6.对西北地区植被演替的研究。 按照地质发展的纵向顺序,从古生代中的二叠纪开始,经过二叠纪期、侏罗纪时期、白至纪时期,到新生代的古新世、始新世未期到渐新世晚期,再到中新世时期、上新世至更新世时期、更新世和全新世,最后到历史时期,较为系统地整理了全国地形、气候以及植物的变迁。指出西北地区在未来十年干早的局面不可能改变。 植物的变迁有相对种类丰富、生长繁茂期,也有种类单调、生长缓慢时期。总的规律是随着大地构造的基本稳定,变幅越来越小。自人类出现以后,植被的变迁除了受地质环境变化影响外,也参杂了人类活动的影响,并且人类活动的影响一直在逐渐加大:在距今3000年以前,植被变化几乎完全受气候冷暖干湿变化的控制;进入到近2000年来的人类历史时期,人类对植被的影响作用逐渐加大,但植被的波动主要还是受千年和百年尺度的气候影响;到了19世纪下半叶的现代时期,植被覆盖既受数十年或数年尺度的气候干湿波动作用,也受人类不合理经济活动的影响,尤其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半湿润森林草原区、半干早典型草原区、干早荒漠草原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等,人类经济活动影响的成份更多。 7.影响植被的人为因素变迁 把影响植被的人为因素变迁,归纳为人口数量的变迁、人口空间分布的变迁、人类所掌握的科技文明的变迁和人类需求的变迁四类。人口数量的增加,活动范围的加大,人类改造环境手段的进步和能力的加强,使得原来的自然植被,变迁成农业植被,再变迁成稀少植被

刘翠玲[4](2009)在《新疆喀纳斯森林景观美学质量形成机制与自然火干扰体制研究》文中提出阿尔泰山的山地森林是西西伯利亚山地南泰加林在南端的延伸和楔入草原地带的北方暗针叶林的代表。喀纳斯作为阿尔泰山(中国)的一颗璀璨明珠,浓缩了阿尔泰山自然生态系统和景观的精华,保存有以泰加林为代表的原始生态系统,系我国惟一的古北界欧洲-西伯利亚动植物分布区,具有很高的自然保护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同分布于世界其他寒温带地区的森林一样,自然火干扰作为千百年来泰加林演替和生生不息的主要推动力,对喀纳斯森林景观发挥着“创造”与“破坏”的双重作用,对其森林景观群落结构与景观美学价值的形成和维持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森林景观美学质量形成机制与自然火干扰体制”是喀纳斯以“视觉质量”或“风景质量”为价值取向的森林经营中不可回避并具有深远影响的科学命题,从发生机制上探索森林景观群落结构,尤其是乔木层树种结构及其外观表征的形成与维持则构成这一科学命题的主要内容。鉴于此,本研究将喀纳斯泰加林原始生态系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典型样带、典型样方、林木火疤调查和森林景观美景度评价法,以喀纳斯森林景观树种结构垂直格局研究为起点,从自然火干扰体制出发,以包括水平结构、垂直结构、季相结构和组成结构在内的森林景观树种结构对自然火干扰的时空动态响应为纽带,探讨了喀纳斯森林景观美学质量的表现形式和动态变化,揭示了以树种结构为物质载体的喀纳斯森林景观在自然火干扰驱动下的美学质量形成机制。研究结果如下:(1)在垂直空间上,喀纳斯森林群落树种结构复杂,五彩的森林群落奠定了喀纳斯森林景观美学质量的物质基础。西伯利亚落叶松(Larix sibirica Ldb.)、西伯利亚云杉(Picea obovata Ldb.)、西伯利亚红松(Pinus sibirica Ldb.)和疣枝桦(Betula pendula Roth.)是构成喀纳斯森林群落的主要乔木树种,群落树种组合丰富。在1900m以下的较低海拔区,树种组成表现为由西伯利亚落叶松、西伯利亚云杉和疣枝桦为主的针阔混交林,树种丰富度相对较高。而在1900m以上的较高海拔区,树种组成则表现为以西伯利亚落叶松和西伯利亚红松为主的针叶混交林,树种丰富度相对较低。在整个海拔梯度范围内,森林群落树种季相结构和组成结构指标值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呈极显著的下降趋势。但在整体下降趋势中,季相结构和组成结构指标值的减小又表现出一定的区域性,即在1900m以下的较低海拔区,树种结构指标值相对于1900m以上的较高海拔区要高。就整个垂直空间而言,树种季相结构和组成结构的空间自相关格局在中小尺度上表现明显,空间结构性较强。(2)喀纳斯不仅地形地势复杂,水热组合多样,更重要的是它属于林火多发地带,独特的生态环境和频发的自然火干扰塑就了喀纳斯森林景观的树种结构。在大尺度上,海拔高度影响着整个尺度范围内森林景观树种季相结构和组成结构的垂直分布格局。除此之外,坡度、坡位和土壤养分对大尺度上森林植被的分布特征也有一定的贡献。但在中小尺度上,自然火干扰则发挥着主导作用。自然火干扰事件发生后残留火疤木的分布格局表明,在喀纳斯,自然火干扰事件主要集中分布在1900m以下的较低海拔区,且事件发生时间和干扰烈度各不相同。在自然火干扰的驱动下,森林景观构成丰富,表现形式多样。但在1900m以上的较高海拔区,自然火干扰痕迹少见。在自然状态下,长期未受自然火干扰作用的林分树种构成简单,而且其树种季相结构和组成结构指标值极显著低于受自然火干扰林分。与此同时,树种的季相结构和组成结构对自然火干扰表现出明显的时间效应,但对自然火干扰的烈度反映并不敏感。受不同时期发生的自然火干扰作用后,林分现有的季相结构和组成结构均存在显著差异。(3)自然火干扰通过营造喀纳斯森林景观的树种结构,进而深刻影响着以视觉质量为价值取向的森林景观美学价值的具体表现和动态变化。喀纳斯地形地貌复杂多变,森林景观美学质量整体较高。然而,自然火干扰通过影响中小尺度上树种的季相结构和组成结构致使阔叶针叶树种比大、树种丰富、林相整齐的森林景观更为人们所青睐。随着时间的推移,喀纳斯森林景观美学质量表现出与森林发生自然火干扰时间早晚密切相关的特征。就森林景观当前所表现的美学质量而言,具有较高美学价值的林分所经历的自然火干扰发生时间距今较近,具有较低美学价值的林分所经历的自然火干扰发生时间距今较远。基于径向基函数人工神经网络技术预测的喀纳斯森林景观美学质量动态变化同样验证了这一规律。事实证明,在森林演替过程中,自然火干扰有利于喀纳斯森林景观美学价值的体现,推动着喀纳斯五彩森林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王建文[5](2006)在《中国北方地区森林、草原变迁和生态灾害的历史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北方地区在过去的历史时期曾经有广泛分布的森林和草原,生态环境良好。从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开始,为了获取猎物、建造居住场所、种植农作物,原始人群已经开始使用火、石刀、石斧、石犁进行劳动,一些原始部落居住地周围的森林、草原开始受到最初的破坏。进入奴隶社会,各个原始部落之间战争频繁发生,烧毁消耗一些林木,冶炼、制陶、建筑等手工业不断发展,开始砍伐大片森林,农业的兴起又使大片次生林、灌丛、草地受到开垦,成为农田。今河北省、山西省南部、山西省中部所属地区的森林、草原受到了较大规模的破坏。战国时期,进入封建社会,农业获得了进一步发展,陶瓷、冶炼、制盐、建筑等手工业快速发展,同时,各个诸侯国兴修水利工程,修筑高大坚固的防御设施,建造规模庞大的宫殿、庙宇以及不断发生的征战,都使平原地区大面积森林受到破坏。战国后期华北平原的森林已经基本消失。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的第一个高峰,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出现了创新局面。今河北省、北京市、山西省南部、陕西省中部、甘肃省东部所属的平原和丘陵地区森林全部消失,绝大部分已经开垦成为农田。由于修建万里长城,鄂尔多斯高原和阴山山脉的森林受到大量砍伐。由于地表植被受到严重破坏,黄土高原地区开始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黄河水灾日益严重。同时,开始了在西北森林草原、草原以及荒漠草原地区大规模的屯垦。上述地区大面积森林、草原受到破坏,农业人口不断增加,农耕区域不断扩大。唐、宋时期,黄土高原上已经开辟出广阔的农业区,西北地区积极推行屯垦,河西走廊、河套地区、陕西北部地区的森林、草原再一次遭受严重破坏。陕西秦岭、子午岭、宁夏罗山、贺兰山、六盘山、甘肃洮河、陇南山地森林先后遭受破坏,太行山、吕梁山的森林开始受到大规模砍伐。元代至民国,华北地区的山区森林遭受了严重破坏,大青山、贺兰山、鄂尔多斯高原、燕山、太行山、吕梁山等等山区的森林都已经受到彻底破坏。黄土高原的祁连山、六盘山、陇东森林草原地区已经变成了荒山秃岭。秦岭森林破坏严重,黄土高原的关山、黄龙山、桥山原始森林已经消失。清朝政府实行“移民实边”、“借地养民”的政策,大量放垦内蒙古草原,造成长城沿线以及河西走廊地区大面积草原被开垦。清朝末年至民国时期,沙皇俄国和日本侵略者掠夺了中国东北以及西北地区

韩培武[6](2020)在《气候敏感的长白落叶松林生长和枯损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着森林的生长与分布,对森林的可持续经营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的林分生长模型大多以林分因子及立地因子为变量,无法反应不同气候条件下森林生长的变化,因此需要构建气候敏感的林分生长收获模型。本文利用2009、2014年吉林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固定样地数据及气候数据,以吉林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构建了落叶松直径生长、枯损、进界的基础模型,并在其中加入气候变量,构建了气候敏感模型,之后通过矩阵模型分析了气候条件下的径阶分布。得到的结论如下:(1)建立了气候敏感的落叶松直径生长模型与枯损模型。与基础模型相比,加入气候变量后模型拟合优度有所上升。(2)在影响落叶松生长与枯损的因子中,落叶松直径生长与胸径呈正相关,与林分每公顷断面积呈负相关;落叶松枯损与林分断面积呈正相关、与胸径大小呈负相关。气候变量中影响落叶松直径生长的有生长季总降水量、最热月平均温度;影响落叶松枯损的有生长季平均温度和最热月平均降水量。(3)建立了气候敏感的进界模型。其中基础模型拟合良好,林分的进界与林分每公顷断面积呈负相关,与林分平均直径成负相关。在气候敏感模型中,气候变量加入后拟合优度提升并不显著,这可能是由于样地在调查间隔期间进行了采伐,使得采伐后各林分因子发生变化,从而使林分进界对环境因子的依赖程度受到了干扰。(4)构建了转移矩阵模型。发现落叶松各径阶向上转移的概率以及枯损概率随着径阶的增大而减小,在大径阶树木向上转移概率以及枯死概率趋近于零。各气候变量对落叶松径阶转移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各转移概率实现的。生长季降水促进了落叶松的直径生长,也就加快了落叶松的径阶转移,最热月平均温度则与之相反。对于各个径阶的预测,在28径阶之后,模型平均相对误差(MRE)增大,原因可能是林分中大径阶落叶松株数较少,使得预测结果出现了偏差。

曾祥谓[7](2010)在《我国多功能森林经营中的珍贵树种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数千年来,我国森林一直被过度地开发利用。据专家估计,经过几千年的过度消耗,我国最具生物多样性也最具木材生产价值的原始森林,大约只剩下史前的2%,全国20.36%的森林覆盖率中,大面积是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珍贵用材林树种和大径级木材几乎消耗殆尽。我国的木材生产已经从以天然林为主转到以人工林为主,木材的自给率只有60%,国内的木材消费量有40%依赖进口。为解决木材供需基本平衡,我国木材主要依赖进口。有专家指出,如果某种材料的进口量占消费量的3050%,这种材料就处国家安全警戒线下。我国人工林发展迅速,面积达6168.84万hm2,其中用材林2522.86万hm2。但我国人工林结构单一,质量差,生产力低。人工林木材只能满足我国纤维用材,即造纸和人造板工业原料材的需求。如何解决商品材,即珍贵用材需求,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原林业部部长雍文涛主持的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一项研究,经过10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验证,提出在森林分类经营中将森林分成商品林、公益林和多功能森林三类。多功能森林就是传统上所经营的天然次生林,在面积上占据多数。长期以来,我国忽视了多功能森林的经营。解决我国木材资源短缺的主要对策是,在多功能森林的经营中大力发展珍贵树种,加强珍贵树种资源的培育,增加我国珍贵用材后备资源,不断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对珍贵用材的需求。根据珍贵树种生物学特性和经营过程等特点,借鉴国际森林经营先进理论和经验,结合我国林业发展实践,选择森林分类经营、近自然森林经营、次生林经营、森林演替、林窗干扰和生态采伐理论来支撑我国珍贵树种的发展实践。森林分类经营按照森林多种功能主导利用的不同,把森林划分为商品林、公益林和两用林(多功能林)。多功能森林是我国森林资源的主体,其经营目标是同时追求森林的生态、经济效益。近自然森林经营以永久性林分覆盖、多功能经营和多品质产品生产为目标,强调以“接近大自然”的方法改造、利用森林,用森林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一体化思想经营发展林业。次生林(或退化林地)到次生顶级群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尊重自然演替规律的基础上,采取措施缩短这个进程,从而取得生态和经济效益。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珍贵用材树种资源的培育。现在很多林业发达国家把保护和发展阔叶树资源作为保护生物多样性、防治地力衰退和提高林产品附加值的重要途径,实行许多优惠政策鼓励阔叶树的人工造林。我国珍贵树种发展,具有良好自然条件和历史条件,也具备一定的科研条件和实践经验。近年来,我国大力实施了天然林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等一系列林业重大生态工程,有效保护了珍贵树种资源。我国海南、广东、广西、黑龙江、福建、浙江、青海、内蒙开展了各具特色的珍贵树种经营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国南方的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东北的黑龙江省和吉林汪清林业局、西北的甘肃小陇山林业实验局,通过多年的科学研究和实践,分别总结出了我国南亚热带珍贵阔叶林人工经营模式、东北珍贵树种用材林定向经营模式、东北低质林改造和大径材培育模式和西北次生林多目标经营模式。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种种因素制约,我国珍贵树种培育与经营工作严重滞后,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认识不到位,缺乏培育珍贵树种的积极性;投资不足,缺乏稳定有效的资金扶持渠道;技术储备不够,缺乏有效的科技支撑;发展机制不活,缺乏强劲的发展动力。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推进珍贵树种培育过程中,重点抓好加强保护和积极培育珍贵树种种质资源,长远培育目标与短期开发利用相结合,根据珍贵树种的特性确定合理的经营模式,保持清醒认识、避免盲目发展,因地制宜、明确发展重点和发展方式这5项工作。正确选择适合本地区的珍贵树种和采取适宜的珍贵树种培育方式,对发展珍贵树种至关重要。选择珍贵树种,应坚持经济和生态效益相结合、乡土树种和外来树种相结合、适地适树和生物多样性的原则。2007年,国家林业局提出了我国主要栽培珍贵树种参考名录,名录的颁布对我国的珍贵树种发展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同时,各地可以参照我国主要造林树种区划,结合本地实际,选择重点发展的珍贵树种。我国珍贵树种资源可以采取集约经营、定向改培、近期效益和长远效益结合、抚育和管护等培育方式论文根据我国珍贵树种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形势,提出了我国珍贵树种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应遵循的原则,并提出了将珍贵树种发展上升为国家策略、加大珍贵树种资源培育的科技支撑、与我国林业重点生态工程相结合、用次生林和退化土地大力发展珍贵树种等发展对策,最后得出以下结论:(1)珍贵树种由于其经营周期长期性而一直被忽视。人工林的发展只能满足我国纤维用材的需求,而不能满足占我国木材需求多数的珍贵用材的需求。从根本上满足我国木材需求,必须大力发展珍贵树种。(2)多功能森林是我国森林资源的主体,多功能森林经营与森林分类经营不是对立的,是森林分类经营理论的具体表述,是一致的。多功能森林经营的提法更符合我国的林业实际,其经营思想将有力促进我国珍贵树种的发展。(3)我国集体林和次生林面积巨大,是我国珍贵树种发展的主要场所。应加强次生林的经营与改造,在次生林经营与改造过程中大力推进珍贵树种资源的培育与经营。(4)森林分类经营、近自然森林经营、次生林经营、森林演替、林窗干扰、生态采伐6种理论对珍贵树种的培育与发展过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作用。(5)我国土地资源丰富,气候类型复杂多样,适宜各地发展的乡土珍贵树种1000多种,现存大面积的天然次生林和低质低效林,发展珍贵树种空间巨大。(6)树种选择是珍贵树种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尽量选择当地乡土珍贵树种,选择树种应坚持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乡土树种和外来树种相结合、适地适树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的原则。(7)通过对南亚热带、东北、西北珍贵树种经营模式的实践分析,总结出适合我国的针阔同龄混交林、针阔异龄混交林等几种珍贵树种经营模式。(8)针对性地提出了将珍贵树种发展上升为国家策略等7项我国珍贵树种发展对策。只要我们高度重视珍贵树种发展,发挥多功能森林的作用,加强次生林的改造,切实加快多功能森林经营中的珍贵树种培育步伐,加大投入力度,找准发展重点,优化发展方式,夯实发展基础,活化发展机制,强化科技支撑,我们就可以改变我国珍贵树种资源总量不足、珍贵用材严重依靠国外进口的不利局面,逐步实现不断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珍贵用材日益增长的巨大需求,构筑雄厚的我国现代林业战略资源基础。

岳永杰[8](2008)在《北京山区防护林优势树种群落结构研究》文中提出防护林建设是我国广大地区林业建设的核心,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市防护林建设已成为关系首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的首要问题。防护林结构是直接影响其防护效益发挥的关键因素,防护林经营的最主要目标就是调控其结构使之尽可能保持最优。因此,本研究从防护林植物区系、群落物种多样性、群落空间结构和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等方面研究了防护林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差异,揭示优势树种群落空间结构特征,以结构化森林经营为手段,对北京山区防护林优势树种群落树种组成、竞争关系和种群空间分布格局进行设计与调整,构建林分尺度上防护林的最优空间结构,提高其防护效能,为防护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在北京山区13个自然保护区或林场设置了24块公顷级标准地,以优势树种群落个体空间定位信息为基础,采用相邻木结构单元法和点格局分析方法,分析了群落的空间结构和种群分布格局,采用林分空间结构参数角尺度、大小比数和混交度,对优势树种群落进行了结构调整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兹分述如下:(1)北京山区防护林优势树种群落确认有维管植物86科261属454种(含栽培种),外来种有2科4属4种,野生植物有85科257属450种。野生维管植物以世界分布的科最多,温带分布的科最少,植物属以温带成分为主,温带性质明显,中国特有属最少,植物特有成分低。野生植物的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占优势,占总种数的48.45%,地面芽植物种占野生植物种的30.67%,一年生草本植物、地下芽植物和地上芽植物数量较少,分别占野生植物种的12.00%、6.00%和2.89%。(2)防护林优势树种群落植物种类多,不同优势树种群落植物种类组成差异较大,相同林分类型植物种类组成也存在较大差异。不同优势树种林分密度差异较大,松山自然保护区油松天然林林分密度最大,为1821株/hm2,百花山自然保护区核桃楸林林分密度最小,为606株/hm2;林分胸高总断面积差异较大,百花山自然保护区辽东栎林的胸高总断面积最大,值为29.959m2/hm2,板栗林由于林龄小,林分总断面积最小,值为5.094 m2/hm2;防护林直径和树高分析表明,优势树种主要以近似的反“J”形分布、正态分布和多峰或单峰山状分布为主;林分活立木总蓄积变化规律整体上表现为天然林高于人工林,部分天然林由于林分密度小或立地条件较差,致使林分活立木总蓄积量小于人工林,华北落叶松由于树种生长速度较快,林分密度大,立地条件较好,林分蓄积量最大。(3)不同优势树种群落物种多样性丰富,物种丰富度指数和物种多样性指数在群落梯度上变化规律明显,草本层物种丰富度指数高于灌木层和乔木层,整体而言,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不同生长型植物均匀度指数在群落梯度上的分布没有明显的规律性,整体而言,草本层物种均匀度指数大于灌木层和乔木层。(4)北京山区防护林优势树种群落空间结构分析表明,防护林树种混交程度普遍偏低,不同优势树种群落混交程度差异较大,雾灵山林场山杨林和蒙椴林属于天然次生混交林,林分的混交度均较大,混交状况良好,侧柏天然林、槲树天然林和板栗人工林混交度最小,林分混交状况最差;大小比数分析表明,油松天然林、侧柏天然林、黑桦天然林、蒙古栎天然林、辽东栎天然林、槲树天然林、山杨天然林、核桃楸天然林等林木分化程度较高,相对空间结构单元而言,不同大小比数等级林木的分布较均匀,生态位分化明显;角尺度分析表明,防护林优势树种群落整体上分布格局以集群分布为主,部分天然林和密度较小的人工林林木个体水平分布格局呈随机分布,只有少数人工林的水平分布格局呈均匀分布。(5)防护林优势树种群落内,主要种群的水平分布格局随尺度的变化规律明显,以集群分布为主要特征,但不同优势树种群落的主要种群的最大聚集程度、最大聚集规模及最大聚集尺度随林分类型的不同差异较大。防护林群落主要种群之间的关系以显著性负相关关系为主,种间关系为正关联的种对极少,主要种群之间竞争激烈,人工林主要种群之间的竞争比天然林的种间竞争激烈。(6)防护林优势树种群落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个体的分布格局随尺度的变化规律复杂,大树的分布格局主要以随机分布为主;中树的分布格局主要以集群分布为主;幼树的分布格局随尺度的变化呈集群分布或随机分布。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个体之间的关系以负关联为主,负关联达到显著水平的种对占总种对数的43.5%,正关联的种对只有1对。中树和幼树、中树和大树之间的负相关关系较强,幼树和大树之间相关性较弱。(7)防护林中大部分天然林的水源涵养能力高于人工林,大部分人工林水源涵养能力偏低,在人工林中,华北落叶松林的水源涵养功能最强,在天然林中,百花山保护区黑桦林、松山保护区油松林和蒙古栎林的水源涵养能力均较低。(8)对油松林、侧柏林、华北落叶松林进行林木水平分布格局调整、树种组成调整和竞争关系调节,并对经营效果进行了多方面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通过群落空间结构调整,增加了保留木的营养空间,减少了林木竞争压力,改善了林分混交状况,为保留木的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空间环境。

努尔江·哈比丁(Nurjan)[9](2016)在《新疆阿尔泰西伯利亚落叶松生长及生物量研究》文中提出西伯利亚落叶松(Larix sibirica Ledeb.)是我国西北部针叶林的建群树种之一,也是阿尔泰山脉天然针叶林中数量最多的树种,是典型的寒温带针叶树。本文利用阿尔泰山天然落叶松林,开展西伯利亚落叶松生长规律和生物量的测定研究,不仅可以弥补我国对西伯利亚落叶松相关研究的空缺和不足,还可以为其有效经营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收集了样地自然概况的相关资料,进行了树木生长和生物量调查因子的实地踏查测量。主要的工作包括:设定标准地,调查直径分布情况;采用树干解析法对新鲜倒木的树干和枝条进行测量;查数获取叶簇和针叶数量;在树木胸高处钻取一定数量的年轮条。在研究中主要用胸径生长对树木的生长进行分析,而生物量调查和获取包括了从树干到针叶的材积、密度和数量的测定,以及最后进行生物量的换算,主要运用嵌套回归法,建立了单木各器官生物量与胸径的关系。通过借鉴异速生长方程,对于树干、树皮、枝条和针叶建立独立模型以及单木的模型。结果如下:(1)通过对树木的高生长和径向生长过程的分析,发现西伯利亚落叶松高生长旺盛期和径向生长旺盛期是分开的,树木高生长旺期可能处在其胸径不超过25cm时,而径向生长旺盛期则在胸径大于25cm之后的55--70cm之间。(2)样地近一年的胸径平均生长量值为0.18cmyr-1,材积平均生长量为0.007m3 yr-1。(3)根据树木不同器官测量因子的数据,建立了独立的生物量模型。树木不同器官生物量模型的决定系数都大于0.93,建模效果较优。(4)样地总蓄积量为271.90m3,单位面积蓄积量为356.35m3·hm-2,样地生物量为155t,单位面积生物量为203t·hm-2。样地生物量分配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树干木材生物量,占67%,其次是树皮生物量,占26.5%,枝条生物量占5.4%,所占比例最小的针叶生物量只占总生物量的1.1%。(5)西伯利亚落叶松平均碳密度为101t·hm-2。阿尔泰山西伯利亚落叶松林的碳贮量约为4.811TgC。

郭子良[10](2016)在《中国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与自然保护区体系有效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为了优化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布局,提高自然保护区网络的有效性,该文以地貌、植被和自然保护区等空间分布数据为基础,采用叠加分析、TWINSPAN分类、保护空缺分析等方法,开展了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分析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现状和格局以及各地理单元的保护空缺,评估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天然植被的保护有效性。研发了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的定量评估方法,并用106个自然保护区进行了测试。依据以上研究结果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关键区域分析,提出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的优化布局方案。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提出了包括4个地貌大区、40个地貌地区、127个地貌亚地区和473个地貌区的地貌区划系统。提出了包括8个地理区域、37个地理地带、117个地理区和496个地理小区的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2.在自然保护区体系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挥着主体作用;野生植物、草原与草甸以及海洋和海岸类型自然保护区较少;中小型自然保护区居多,大型自然保护区较少且主要位于西南、西北等地;我国自然保护区空间分布格局倾向于局部聚集。3.有7个自然保护地理区和188个自然保护地理小区尚未建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虽然这些地理单元的保护空缺并不是均需要开展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布局,许多自然保护地理单元以栽培植被为主,但在一些自然生境较好的自然保护地理单元仍存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空缺。4.超过8.85%的植被区和35.87%的植被小区并未进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近25%的自然植被群系未被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效保护。天山山地、黄土高原和东南沿海等地区植被的保护有效性低。在主要山地800 m以下的山地基部,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境的保护力度不足。低海拔的水平地带性植被和基带植被在自然保护区建设过程中未得到足够重视,存在明显空缺。5.提出了从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和遗传种质资源等三方面定量评估其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的数学模型和方法。测试发现河北南大港和辽河源、黑龙江镜泊湖等省级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更高。此评估方法能很好识别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等保护价值。6.建议优先在202个地理小区对232处省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升级,并在102个地理小区新建省级自然保护区;优先建设高岭-盘岭和长白山等6处自然保护区域,太行山北段和武夷山北段等14处自然保护区群;在10个地区促进跨境自然保护区网络的建设;对18个地区的自然保护区进行合并。

二、天山东端西伯利亚落叶松林不同采伐方式的天然更新效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天山东端西伯利亚落叶松林不同采伐方式的天然更新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2)新疆山地天然林及其群落演替与更新(论文提纲范文)

1 新疆山地天然林概貌
    1.1 阿尔泰山(中国)山地天然林
    1.2 天山及其他山地天然林
2 新疆山地天然林群落演替与更新
    2.1 西伯利亚落叶松林演替与更新
    2.2 西伯利亚云杉-冷杉-红松混交林演替与更新
    2.3 天山云杉林演替与更新
        2.3.1 火干扰后的演替与更新
        2.3.2 林冠干扰后的更新
3 新疆山地天然林天然更新障碍
4 结束语

(3)西北地区植被背景值及演替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导言
    1.1 选题的背景、意义和目的
    1.2 植被研究综述
    1.3 本研究的内容、方法、思路及其基本框架结构
        1.3.1 研究的内容、方法
        1.3.2 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第二章 西北地区的环境背景
    2.1 地质背景及主要大地构造
        2.1.1 地质背景
        2.1.2 主要构造单元
    2.2 地貌特征及主要地貌单元
        2.2.1 地貌特征
        2.2.2 主要地貌单元及特征
    2.3 气候特征
    2.4 水文特征
    2.5 土壤类型
第三章 影响植被变化的因素
    3.1 地理位置
        3.1.1 地理位置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3.1.2 影响中国植被分布的主要地理位置因素
    3.2 气候条件
        3.2.1 影响植被分布的气候因素
        3.2.2 植被的分布与气候的关系
    3.3 地形地貌条件
    3.4 土壤条件
    3.5 人类活动
        3.5.1 人类的农业活动:
        3.5.2 人类的开垦活动
        3.5.3 人类的开采活动
        3.5.4 人类的工业活动
        3.5.5 人类的生活
第四章 西北地区植被的主要类型及地理分布
    4.1 自然植被
        4.1.1 植被分类的原则、依据、单位和系统
        4.1.2 西北地区自然植被类型与分布
        4.1.2.1 森林植被
        4.1.2.2 灌丛和灌草丛
        4.1.2.3 草原
        4.1.2.4 荒漠
        4.1.2.5 冻原植被
        4.1.2.6 高山稀疏植被
        4.1.2.7 草甸
        4.1.2.8 沼泽和水生植被
    4.2 农业植被
        4.2.1 农业植被分类的原则
        4.2.2 农业植被分类的单位
        4.2.3 西北地区农业植被的主要类型及分布
    4.3 西北地区自然植被与农业植被比较研究
        4.3.1 覆盖面积
        4.3.2 土壤固结作用
        4.3.3 环境生活要素的损耗
第五章 植被背景值分区
    5.1 植被分区的原则
    5.2 植被分区的指标
    5.3 植被分区的单位
        5.3.1 植被区域(Region):
        5.3.2 植被亚区域(Subregion):
        5.3.3 植被地带(Zone):
        5.3.4 植被区(Province,或Domaine)
    5.4 西北地区植被分区的类型
第六章 西北地区植被背景值
    6.1 陕西黄土高原,栽培植被、山杨、油松、辽东栎、槲树落叶阔叶林区
    6.2 关中平原山地栽培植被,油松、栓皮栎、锐齿槲栎林区
    6.3 秦巴山地丘陵,栎类林、巴山松、华山松常绿阔叶林区
    6.4 东南阿尔泰山地,草原区
    6.5 黄土高原中部草原区
    6.6 黄土高原西部荒漠草原区
    6.7 西北阿尔泰山地草原区
    6.8 马宗山-诺敏戈壁,稀疏灌木、半灌木荒漠区
    6.9 东祁连山地,寒温性针叶林、草原区
    6.10 西祁连-东阿尔金山地,半灌木、荒漠草原区
    6.11 柴达木高盆地,半灌木、灌木荒漠、盐沼区
    6.12 东疆盆地-哈顺戈壁,稀疏灌木荒漠区
    6.13 塔里木盆地,沙漠、稀疏灌木、半灌木荒漠区
    6.14 天山南坡-西昆仑山地,半荒漠草原区
    6.15 中昆仑-阿尔金山地,幸灌木荒漠区
    6.16 准噶尔盆地,小乔木、半灌木荒漠区
    6.17 塔城谷地,蒿类荒漠、山地草原区
    6.18 天山北坡山地,寒温性针叶林、草原区
    6.19 伊犁谷地,蒿类荒漠、山地寒温性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区
    6.20 青南高原南部峡谷,山地寒温性针叶林、高寒灌丛区
    6.21 玛沁-玉树,高寒灌丛、高寒草甸区
    6.22 黄河-长江上游,高寒草甸区
    6.23 花石峡-鄂陵湖,高寒草原区
    6.24 黄河-长江上游,高寒草甸区
    6.25 可可西里,高寒荒漠草原区
第七章 西北地区植被的发展和演替
    7.1 中生代西北地区地形、气候及植物变迁
        7.1.1 古生代中的二叠纪
        7.1.2 三叠纪期
        7.1.3 侏罗纪时期
        7.1.4 白垩纪时期
    7.2 新生代全国地形、气候及植物变迁
        7.2.1 古新世
        7.2.2 始新世末期到渐新世晚期
        7.2.3 中新世时期
        7.2.4 上新世至更新世时期
        7.2.5 更新世和全新世
    7.3 历史时期的气候与植物变迁
        7.3.1 西北地区气候变化
        7.3.2 西北地区气候变化预测
第八章 影响植被的人为因素变迁
    8.1 人口数量的变迁
    8.2 人口空间分布的变迁
    8.3 人类所掌握的科技文明的变迁
    8.4 人类需求的变迁
第九章 西北地区植被建设的基本策略
    9.1 森林植被
        9.1.1 荒漠边缘的高山林区
        9.1.2 黄土高原的森林
        9.1.3 秦岭林区
        9.1.4 河谷林
    9.2 草场植被
第十章 研究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4)新疆喀纳斯森林景观美学质量形成机制与自然火干扰体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状况
    2.1 干扰生态学研究
    2.2 自然火干扰研究
        2.2.1 自然火历史研究方法
        2.2.2 自然火干扰的生态学意义
        2.2.3 自然火干扰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2.3 森林群落结构研究
        2.3.1 生态环境条件对森林群落结构的影响
        2.3.2 自然干扰对森林群落结构的影响
        2.3.3 山地森林群落组成结构的生物多样性研究
    2.4 森林景观美学质量评价
        2.4.1 森林景观美学质量评价方法
        2.4.2 森林景观美学质量研究现状
    2.5 结语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采集
    3.1 研究区概况
        3.1.1 自然地理条件
        3.1.2 社会经济状况
        3.1.3 旅游资源状况
    3.2 数据采集方法
        3.2.1 典型样带调查
        3.2.2 典型样方调查
        3.2.3 自然火干扰调查
第四章 喀纳斯森林景观树种结构垂直格局特征分析
    4.1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树种比例的垂直分布特征
        4.2.2 树种结构沿海拔梯度的分布状况
        4.2.3 树种结构梯度格局的变异函数分析
    4.3 讨论
第五章 喀纳斯森林植被和主要树种分布的生态环境解释
    5.1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森林群落类型
        5.2.2 森林群落乔木层物种组成及特征
        5.2.3 CCA 排序分析
        5.2.4 主要树种及其分布的环境因子解释
    5.3 讨论
第六章 喀纳斯自然火干扰历史重建
    6.1 数据处理
    6.2 结果与分析
        6.2.1 喀纳斯自然火干扰时间序列
        6.2.2 喀纳斯自然火干扰空间序列
        6.2.3 喀纳斯自然火干扰烈度标定
        6.2.4 自然火干扰时空尺度与烈度耦合
    6.3 小结与讨论
        6.3.1 喀纳斯火干扰烈度指标
        6.3.2 喀纳斯自然火干扰的时空分布
第七章 喀纳斯森林景观树种结构对自然火干扰的响应
    7.1 数据处理
    7.2 结果与分析
        7.2.1 自然火干扰对树种结构的影响
        7.2.2 树种结构对不同时期自然火干扰的响应
        7.2.3 树种结构对不同烈度自然火干扰的响应
    7.3 小结与讨论
第八章 喀纳斯森林景观美学质量的自然火干扰解释
    8.1 研究方法
        8.1.1 森林景观美学质量评价
        8.1.2 数据处理
    8.2 结果与分析
        8.2.1 森林景观美学质量与自然火干扰的关系
        8.2.2 森林景观美学质量的要素分析
    8.3 小结与讨论
第九章 喀纳斯森林景观美学质量的动态变化
    9.1 研究方法
        9.1.1 森林景观美学质量评价
        9.1.2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技术
    9.2 仿真计算
        9.2.1 数据处理及模型建立与评价
        9.2.2 虚拟若干年后的变化
    9.3 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30 个景观评判照片
    附录2:30 个景观的SBE 值计算过程及结果
致谢
作者简介

(5)中国北方地区森林、草原变迁和生态灾害的历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1.3 本课题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国北方地区自然地理概况
    1.1 当代中国北方地区森林、草原的分布
    1.2 中国北方各行政区气候、地形地貌概况
第二章 自然因素对于中国北方地区森林、草原变迁
    2.1 10 000 年来中国北方气候的变迁
    2.2 中国北方最近100 年的气候变化
    2.3 对于21 世纪中国北方地区的气候预测
    2.4 历史时期气候变迁对于对森林、草原的分布影响
    2.5 最近100 年的气候变迁对于森林草原变迁的影响
第三章 周代以前森林、草原的变迁
    3.1 仰韶温暖期
        3.1.1 华北地区
        3.1.2 东北地区
        3.1.3 西北地区
    3.2 夏商周时期
        3.2.1 华北地区
        3.2.2 东北地区
        3.2.3 西北地区
        3.2.4 人工植树
第四章 秦汉-宋元时期森林、草原的变迁
    4.1 秦汉时期
        4.1.1 华北地区
        4.1.2 东北地区
        4.1.3 西北地区
        4.1.4 人工植树
    4.2 魏晋南北朝时期
        4.2.1 华北地区
        4.2.2 东北地区
        4.2.3 西北地区
        4.2.4 人工植树
    4.3 隋唐五代时期
        4.3.1 华北地区
        4.3.2 东北地区
        4.3.3 西北地区
        4.3.4 人工植树
    4.4 宋元时期
        4.4.1 华北地区
        4.4.2 东北地区
        4.4.3 西北地区
        4.4.4 人工植树
第五章 明清民国时期森林、草原的变迁
    5.1 华北地区
    5.2 东北地区
    5.3 西北地区
    5.4 人工植树
第六章 1949 年-2000 年森林、草原的变迁
    6.1 华北地区
    6.2 东北地区
    6.3 西北地区
第七章 中国北方地区的生态灾害(1)
    7.1 水灾
        7.1.1 华北地区
        7.1.2 东北地区
        7.1.3 西北地区
    7.2 旱灾
        7.2.1 华北地区
        7.2.2 东北地区
        7.2.3 西北地区
    7.3 河流的变化
        7.3.1 华北地区
        7.3.2 东北地区
        7.3.3 西北地区
    7.4 湖泊、瀑布、泉水的变化
        7.4.1 湖泊
        7.4.2 瀑布、泉水
    7.5 水土流失、土壤退化
        7.5.1 华北地区
        7.5.2 东北地区
        7.5.3 西北地区
    7.6 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减少
        7.6.1 华北地区
        7.6.2 东北地区
        7.6.3 西北地区
第八章 中国北方地区的生态灾害(2)
    8.1 荒漠化
        8.1.1 荒漠化现状
        8.1.2 荒漠化历史
        8.1.3 荒漠化成因
        8.1.4 华北地区
        8.1.5 东北地区
        8.1.6 西北地区
    8.2 沙尘暴
        8.2.1 沙尘暴现状
        8.2.2 沙尘暴历史
        8.2.3 森林、草原变迁与沙尘暴
        8.2.4 森林草原变迁与北京地区沙尘暴
第九章 对中国北方地区生态建设的一些建议
    9.1 坚定中国北方地区重建良好生态环境的信心
    9.2 正确认识中国北方地区恢复森林、草原的适宜区域
    9.3 恢复和重建黄土高原植被中的植物选择
    9.4 关键在于加快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9.5 正确处理中国北方地区农、林、牧的关系
    9.6 正确处理生态林和经济林的关系
    9.7 恢复良好生态环境需要资金支持和长期不懈的努力
结语
    1.1 历史时期中国北方地区的森林、草原
    1.2 中国北方地区森林、草原的变迁历程
    1.3 中国北方地区森林、草原减少的主要原因
        1.3.1 自然因素
        1.3.2 人类的经济活动
        1.3.3 帝国主义的侵略、掠夺
    1.4 森林、草原受到破坏导致生态灾害频繁
    1.5 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是的森林、草原变迁的原动力
        1.5.1 人口增加与森林、草原变迁的思考
        1.5.2 社会发展与森林、草原变迁的思考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博硕士学位论文同意发表声明

(6)气候敏感的长白落叶松林生长和枯损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气候变化下的森林生长收获模型研究
        1.3.2 落叶松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技术路线和说明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条件
        2.1.3 地形地貌
        2.1.4 资源现状
    2.2 数据处理
        2.2.1 固定样地数据
        2.2.2 历史气候数据
3 研究方法
    3.1 直径生长模型构建
        3.1.1 生长模型构建方法
        3.1.2 模型变量选取
        3.1.3 生长模型构建
    3.2 枯损模型构建
        3.2.1 枯损因子选择
        3.2.2 枯损模型选取与构建
    3.3 进界模型构建
        3.3.1 进界因子选择
        3.3.2 进界模型选取与构建
    3.4 矩阵模型构建
    3.5 模型评价
4 结果与分析
    4.1 直径生长模型结果与分析
    4.2 枯损模型拟合结果与分析
    4.3 进界模型拟合结果与分析
    4.4 矩阵模型结果与分析
    4.5 小结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5.3 展望
    5.4 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7)我国多功能森林经营中的珍贵树种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我国森林资源特点
    1.2 我国木材生产现状与需求分析
        1.2.1 我围木材可采资源数量少、质量差
        1.2.2 中国木材净进口最多
        1.2.3 我国木材需求分析
    1.3 问题的提出
第二章 多功能森林经营
    2.1 我国现代森林经营思想
    2.2 国外森林经营理论发展
        2.2.1 国外森林经营思想演变
        2.2.2 世界林业发展简要回顾
        2.2.3 世界森林经理发展动态
    2.3 多功能森林经营
        2.3.1 我国正在实行的森林“分类经营”是有偏差的
        2.3.2 什么是多功能森林
        2.3.3 多功能森林的位置和由来
        2.3.4 多功能森林的经营
        2.3.5 多功能森林的利弊分析
        2.3.6 值得商榷的一些认识
    2.4 多功能森林经营中发展珍贵树种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4.1 大规模和长期依靠进口木材,等于长期刺激全球最敏感的环境神经
        2.4.2 大规模和长期依靠进口木材,等于把本国发展置于不确定中
        2.4.3 大规模和长期依靠进口木材,是一条滋养他国、瘠化本土的思路
        2.4.4 发展珍贵用材树种应成为我国的一个林业新战略
第三章 珍贵树种培育理论
    3.1 森林分类经营理论
        3.1.1 森林分类经营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3.1.2 森林的分类
        3.1.3 森林分类经营的定义、指导原则及意义
        3.1.4 我国森林分类经营理论与可持续发展
    3.2 近自然森林经营理论
        3.2.1 近自然森林经营理论的形成过程
        3.2.2 近自然森林经营的基本概念
        3.2.3 近自然森林经营的目标和基本原则
        3.2.4 近自然森林经营的林学要点
    3.3 次生林经营理论
        3.3.1 次生林的概念
        3.3.2 次生林的可持续经营途径
        3.3.3 次生林经营技术
        3.3.4 我国次生林经营现状
    3.4 森林演替理论
        3.4.1 森林演替的基本概念和理论问题
        3.4.2 林分发生和更新阶段
        3.4.3 林分生长和自然稀疏阶段
        3.4.4 林分转型和下层林更新阶段
        3.4.5 稳定森林群落阶段
    3.5 林窗干扰理论
        3.5.1 干扰定义和森林干扰类型
        3.5.2 林窗定义和基本特征
        3.5.3 林窗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3.6 生态采伐理论
        3.6.1 生态采伐理论的形成过程
        3.6.2 生态采伐的概念
        3.6.3 生态采伐的原则
        3.6.4 生态采伐理论的内涵
第四章 国内外珍贵树种发展简述
    4.1 珍贵树种的定义、特性和种类
        4.1.1 珍贵树种的定义
        4.1.2 珍贵树种的特性
        4.1.3 珍贵树种的种类
    4.2 我国珍贵树种发展
        4.2.1 我国珍贵树种发展存在问题
        4.2.2 我国发展珍贵树种的重要意义和紧迫性
        4.2.3 我国南方地区珍贵树种研究及培育
    4.3 国外珍贵树种发展简述
        4.3.1 世界森林资源及存在的问题
        4.3.2 全球珍贵树种发展概况
        4.3.3 以珍贵树种资源为基础的国际木材产业实践
        4.3.4 国外珍贵树种培育及启示
第五章 我国珍贵树种选择与区划
    5.1 珍贵树种选择标准与原则
        5.1.1 珍贵树种选择标准
        5.1.2 珍贵树种选择原则
    5.2 我国主要珍贵树种区划
        5.2.1 东北区
        5.2.2 华北区
        5.2.3 华东、华中区
        5.2.4 华南区
        5.2.5 台湾区
        5.2.6 滇南区
        5.2.7 云贵高原区
        5.2.8 甘南川西滇北高山峡谷区
        5.2.9 西藏高原区
        5.2.10 西北区
    5.3 我国主要栽培珍贵树种
第六章 我国珍贵树种经营模式研究
    6.1 我国珍贵树种资源
        6.1.1 概况
        6.1.2 专题一:部分楠木属树种在浙江的自然分布现状及其多样性研究
        6.1.3 专题二:重庆市奉节县珍贵用材林自然分布现状
    6.2 我国珍贵树种经营实践及存在问题
        6.2.1 地方珍贵树种经营实践
        6.2.2 我国珍贵树种经营存在的问题
    6.3 典型珍贵树种经营案例
        6.3.1 南亚热带优良珍贵阔叶人工林的经营模式
        6.3.2 东北珍贵树种用材林培育经营模式
        6.3.3 西北珍贵树种培育与经营模式
第七章 我国珍贵树种发展对策研究
    7.1 我国珍贵树种发展的指导思想
    7.2 我国珍贵树种发展的指导原则
        7.2.1 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7.2.2 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7.2.3 长期效益和短期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7.2.4 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的原则
        7.2.5 项目带动、依靠科技的原则
    7.3 我国珍贵树种发展理论的实践思考
        7.3.1 关于多功能森林经营
        7.3.2 关于森林分类经营
        7.3.3 关于近自然森林经营
        7.3.4 关于次生林经营
        7.3.5 关于森林演替
        7.3.6 关于林窗干扰
        7.3.7 关于生态采伐
    7.4 我国珍贵树种发展的条件分析
        7.4.1 自然条件
        7.4.2 历史条件
        7.4.3 科研条件
        7.4.4 实践经验
    7.5 我国珍贵树种资源的培育方式
        7.5.1 集约经营
        7.5.2 定向改培
        7.5.3 近期效益和长远效益结合
        7.5.4 抚育和管护
    7.6 我国珍贵树种发展对策和建议
        7.6.1 将珍贵树种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7.6.2 多措并举,积极开辟珍贵树种培育资金渠道
        7.6.3 加大珍贵树种资源培育的科技支撑
        7.6.4 与我国林业重点生态工程相结合
        7.6.5 用次生林和退化土地大力发展珍贵树种
        7.6.6 大力提倡用乡土树种发展珍贵树种资源
        7.6.7 在集体林地中大力发展珍贵树种
        7.6.8 解放思想,更新传统观念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建议
    8.4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8)北京山区防护林优势树种群落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国内外研究进展
    1.1 森林群落结构的基本概念
        1.1.1 防护林
        1.1.2 群落结构
        1.1.3 林木空间分布格局
        1.1.4 森林的空间结构
        1.1.5 生活型及生活型谱的概念
    1.2 森林群落结构研究进展
        1.2.1 群落的外貌特征
        1.2.2 群落的种类组成
        1.2.3 群落的垂直结构
        1.2.4 群落的水平结构
        1.2.5 群落的年龄结构
    1.3 群落的空间格局研究进展
        1.3.1 林木空间分布格局
        1.3.2 植物种群空间格局
    1.4 森林群落多样性研究进展
        1.4.1 物种多样性
        1.4.2 群落结构多样性及复杂性
    1.5 森林空间结构分析方法
        1.5.1 经典的植被生态学途径
        1.5.2 现代森林生态和森林经理学方法
        1.5.3 地统计学的方法
    1.6 防护林体系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6.1 国内外防护林研究现状
        1.6.2 防护林体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6.3 防护林研究的发展趋势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环境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土壤
        2.1.4 气候
        2.1.5 水文
        2.1.6 植被
    2.2 北京山区社会经济概况
    2.3 森林资源概况
        2.3.1 北京市森林资源概况
        2.3.2 北京山区森林资源概况
    2.4 各研究地点概况
        2.4.1 西山林场
        2.4.2 八达岭林场
        2.4.3 十三陵林场
        2.4.4 松山自然保护区
        2.4.5 水源保护林试验工作站
        2.4.6 雾灵山林场
        2.4.7 锥峰山林场
        2.4.8 半城子水库流域
        2.4.9 喇叭沟门自然保护区
        2.4.10 丫髻山林场
        2.4.11 四座楼林场
        2.4.12 百花山自然保护区
        2.4.13 古北口潮关西沟流域
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3.1 研究内容
        3.1.1 研究目标
        3.1.2 主要研究内容
        3.1.3 技术路线
    3.2 研究方法
        3.2.1 样地调查
        3.2.2 植物区系的分析方法
        3.2.3 防护林群落结构特征的分析方法
        3.2.4 群落空间结构的分析方法
        3.2.5 物种多样性
        3.2.6 生态位分析
4 北京山区防护林植物区系分析
    4.1 防护林植物的基本组成
        4.1.1 北京山区防护林植物的基本组成
        4.1.2 优势树种群落植物的基本组成
    4.2 防护林植物生活型分析
    4.3 防护林植物区系基本特征
        4.3.1 防护林优势树种群落植物区系的研究意义
        4.3.2 北京山区防护林植物区系的基本特征
        4.3.3 防护林优势树种群落植物区系的基本特征
        4.3.4 优势树种群落植物区系相似性
    4.4 小结
5 防护林优势树种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5.1 油松林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5.1.1 油松林树种组成结构
        5.1.2 油松林直径分布
        5.1.3 油松林树高分布
    5.2 侧柏林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5.2.1 侧柏林树种组成结构
        5.2.2 侧柏林直径分布
        5.2.3 侧柏林树高分布
    5.3 华北落叶松林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5.3.1 树种组成结构
        5.3.2 直径分布
        5.3.3 树高分布
    5.4 桦树林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5.4.1 树种组成结构
        5.4.2 桦树林直径分布
        5.4.3 桦树林树高分布
    5.5 栎类林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5.5.1 树种组成结构
        5.5.2 栎类林直径分布
        5.5.3 栎类林树高分布
    5.6 山杨林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5.6.1 树种组成结构
        5.6.2 直径分布
        5.6.3 树高分布
    5.7 刺槐林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5.7.1 树种组成结构
        5.7.2 直径及树高分布
    5.8 其它阔叶树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5.8.1 其它阔叶树群落树种组成结构
        5.8.2 直径分布
        5.8.3 树高分布
    5.9 灌木林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5.10 小结
6 防护林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与生态位研究
    6.1 优势树种群落多样性分析
        6.1.1 油松林群落物种多样性
        6.1.2 侧柏林群落物种多样性
        6.1.3 华北落叶松林群落物种多样性
        6.1.4 桦树林群落物种多样性
        6.1.5 栎树林群落物种多样性
        6.1.6 山杨林群落物种多样性
        6.1.7 刺槐林群落物种多样性
        6.1.8 其它阔叶树群落物种多样性
        6.1.9 灌木林群落物种多样性
    6.2 物种多样性在群落梯度上的分布
    6.3 物种多样性与生长型的关系分析
        6.3.1 物种丰富度与生长型的关系
        6.3.2 物种多样性与生长型的关系
        6.3.3 物种均匀度与生长型的关系
    6.4 防护林植物群落主要乔木种生态位特征
        6.4.1 生态位宽度
        6.4.2 生态位重叠
    6.5 小结
7 防护林优势树种群落空间结构研究
    7.1 空间参数的选择和分布型判别标准
    7.2 油松林空间结构分析
        7.2.1 油松天然林空间结构分析
        7.2.2 油松人工林空间结构分析
    7.3 侧柏林空间结构分析
        7.3.1 侧柏天然林空间结构分析
        7.3.2 侧柏人工林空间结构分析
    7.4 华北落叶松林空间结构分析
        7.4.1 华北落叶松林树种混交程度
        7.4.2 华北落叶松林林木大小分化程度
        7.4.3 华北落叶松林角尺度
    7.5 桦树林空间结构分析
        7.5.1 桦树林树种混交程度
        7.5.2 桦树林林木大小分化程度
        7.5.3 桦树林角尺度
    7.6 栎类林空间结构分析
        7.6.1 蒙古栎天然林空间结构分析
        7.6.2 辽东栎天然林空间结构分析
        7.6.3 槲树天然林空间结构分析
        7.6.4 栓皮栎人工林空间结构分析
        7.6.5 板栗人工林空间结构分析
    7.7 山杨林空间结构分析
        7.7.1 树种混交程度
        7.7.2 林木大小分化程度
        7.7.3 角尺度分析
    7.8 刺槐林空间结构分析
        7.8.1 树种混交程度
        7.8.2 林木大小分化程度
        7.8.3 角尺度分析
    7.9 其它阔叶树空间结构分析
        7.9.1 蒙椴林空间结构分析
        7.9.2 核桃楸林空间结构分析
        7.9.3 黄栌林空间结构分析
    7.10 小结
8 防护林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8.1 油松林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8.1.1 油松天然林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8.1.2 油松人工林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8.2 侧柏林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8.2.1 侧柏天然林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8.2.2 侧柏人工林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8.3 华北落叶松林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8.3.1 单种的分布格局分析
        8.3.2 种间关系分析
        8.3.3 不同发育阶段个体分布格局分析
        8.3.4 不同发育阶段间的关系分析
    8.4 桦树林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8.4.1 单种的分布格局分析
        8.4.2 种间关系分析
        8.4.3 不同发育阶段个体分布格局分析
        8.4.4 不同发育阶段间的关系分析
    8.5 栎类林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8.5.1 蒙古栎天然林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8.5.2 辽东栎天然林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8.5.3 槲树天然林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8.5.4 栓皮栎人工林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8.5.5 板栗人工林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8.6 山杨林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8.6.1 单种的分布格局分析
        8.6.2 种间关系分析
        8.6.3 不同发育阶段个体的分布格局分析
        8.6.4 不同发育阶段间的关系分析
    8.7 刺槐林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8.7.1 单种的分布格局分析
        8.7.2 种间关系分析
        8.7.3 不同发育阶段个体的分布格局分析
        8.7.4 不同发育阶段间的关系分析
    8.8 其它阔叶树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8.8.1 蒙椴林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8.8.2 核桃楸林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8.8.3 黄栌林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8.9 小结
9 防护林优势树种群落结构的调整研究
    9.1 优势树种群落生产力分析
    9.2 优势树种群落水源涵养功能分析
        9.2.1 林冠层截留能力分析
        9.2.2 枯枝落叶层的持水能力分析
        9.2.3 土壤层贮水能力分析
        9.2.4 优势树种群落水源涵养功能综合评价
    9.3 天然防护林经营技术研究
        9.3.1 天然林结构与水源涵养功能评价
        9.3.2 天然林经营技术分析
    9.4 防护林优势树种人工林结构的调整研究
        9.4.1 人工林结构与水源涵养功能评价
        9.4.2 防护林经营的基本原则
        9.4.3 采伐木的选择
        9.4.4 油松林结构的调整研究
        9.4.5 侧柏林结构的调整研究
        9.4.6 华北落叶松林结构的调整研究
        9.4.7 刺槐林经营措施研究
    9.5 小结
10 结论与讨论
    10.1 结论
    10.2 本文特色与创新点
    10.3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9)新疆阿尔泰西伯利亚落叶松生长及生物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森林生长规律和碳贮量
        1.2.1 生长规律
        1.2.2 碳储量
    1.3 西伯利亚落叶松研究现状
        1.3.1 西伯利亚落叶松国内研究进展
        1.3.2 西伯利亚落叶松国外研究进展
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1 研究内容
    2.2 技术路线
    2.3 研究特色
3 研究地区概况
    3.1 地理位置
    3.2 自然条件
        3.2.1 地貌
        3.2.2 气候
        3.2.3 土壤
    3.3 森林资源概况
4 研究方法
    4.1 标准地调查
    4.2 树干解析
    4.3 生长量测定
    4.4 生物量测定
        4.4.1 树干和枝条生物量调查
        4.4.2 针叶生物量调查
        4.4.2.1 枝轴叶簇数量调查
        4.4.2.2 单个叶簇的针叶数量查定
        4.4.2.3 单个叶片面积和重量测定
    4.5 碳储量的计算
5 研究结果
    5.1 西伯利亚落叶松生长量
        5.1.1 直径分布情况
        5.1.2 树木高生长
        5.1.3 树木径向生长量
        5.1.4 树木生长率
        5.1.5 样地树木生长量
    5.2 西伯利亚落叶松生物量
        5.2.1 树干生物量
        5.2.2 枝条生物量模型
        5.2.3 针叶生物量
        5.2.4 单木生物量
        5.2.5 样地生物量与蓄积量
    5.3 碳储量与碳密度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10)中国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与自然保护区体系有效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自然保护体系构建技术研究进展
        1.3.1 自然保护区合理布局方法
        1.3.2 生境廊道设计
        1.3.3 小结
    1.4 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研究进展
        1.4.1 国外研究进展
        1.4.2 国内研究进展
        1.4.3 小结
    1.5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2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研究
    2.1 引言
    2.2 原则
        2.2.1 区划原则
        2.2.2 命名原则
    2.3 区划依据
        2.3.1 地貌区划依据
        2.3.2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依据
    2.4 区划方法
        2.4.1 地貌区划
        2.4.2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
    2.5 地貌区划系统
        2.5.1 东部季风淋蚀地貌大区
        2.5.2 西北干燥风蚀地貌大区
        2.5.3 青藏高原高寒冻蚀地貌大区
        2.5.4 南海诸岛地貌大区
    2.6 基本地理单元数量分类结果
    2.7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方案
        2.7.1 东北温带区域
        2.7.2 华北暖温带区域
        2.7.3 华东、华南热带亚热带区域
        2.7.4 华中、西南热带亚热带区域
        2.7.5 内蒙古温带区域
        2.7.6 西北温带暖温带区域
        2.7.7 青藏高原高寒区域
        2.7.8 南海诸岛热带区域
    2.8 结论与讨论
        2.8.1 地貌区划
        2.8.2 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
3 自然保护区的数量特征和分布格局分析
    3.1 引言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3.3 结果
        3.3.1 自然保护区的级别
        3.3.2 自然保护区的类型
        3.3.3 自然保护区的规模
        3.3.4 自然保护区的空间分布格局
        3.3.5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发展
    3.4 结论与讨论
        3.4.1 结论
        3.4.2 讨论
4 陆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分析
    4.1 引言
    4.2 数据来源与处理
        4.2.1 数据来源
        4.2.2 数据处理
    4.3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总体保护有效性和保护空缺
        4.3.1 自然保护地理区域和地带
        4.3.2 自然保护地理区
        4.3.3 自然保护地理小区
    4.4 各自然保护地理区域保护有效性和保护空缺
        4.4.1 东北温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4.2 华北暖温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4.3 华东、华南热带亚热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4.4 华中、西南热带亚热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4.5 内蒙古温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4.6 西北温带暖温带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4.7 青藏高原高寒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空缺
    4.5 结论与讨论
        4.5.1 结论
        4.5.2 讨论
5 陆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植被保护有效性分析
    5.1 引言
    5.2 数据来源与处理
        5.2.1 数据来源
        5.2.2 数据处理
    5.3 结果
        5.3.1 植被区域和植被地带
        5.3.2 植被区和植被小区
        5.3.3 植被群系的保护
        5.3.4 各个自然保护地理区域的垂直覆盖差异
        5.3.5 中东部24个自然保护地理地带的垂直保护空缺
        5.3.6 我国山地植被垂直分布格局
        5.3.7 自然保护区对不同山地的保护有效性
    5.4 结论与讨论
        5.4.1 结论
        5.4.2 讨论
        5.4.3 建议
6 陆域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研究
    6.1 引言
    6.2 陆域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方法
        6.2.1 陆地生态系统保护价值评估
        6.2.2 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
        6.2.3 遗传种质资源保护价值评估
    6.3 案例研究
        6.3.1 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
        6.3.2 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
    6.4 结论与讨论
        6.4.1 结论
        6.4.2 讨论
7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优化布局
    7.1 引言
    7.2 数据来源与处理
        7.2.1 数据来源
        7.2.2 数据处理
        7.2.3 优化布局原则
    7.3 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关键区域
    7.4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体系优化布局建议
        7.4.1 东北温带区域
        7.4.2 华北暖温带区域
        7.4.3 华东、华南热带亚热带区域
        7.4.4 华中、西南热带亚热带区域
        7.4.5 内蒙古温带区域
        7.4.6 西北温带暖温带区域
        7.4.7 青藏高原高寒区域
        7.4.8 总体布局
    7.5 自然保护区域和自然保护区群布局建议
        7.5.1 自然保护区域建设
        7.5.2 自然保护区群建设
        7.5.3 跨境自然保护区建设
        7.5.4 自然保护区合并
    7.6 结论与讨论
        7.6.1 结论
        7.6.2 讨论
8 结论和建议
    8.1 结论
    8.2 建议
    8.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数据参考文献
附录1 中国作物种质资源
附录2 不同自然地理单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晋级前后对比
附录3 建议优先规划建设的自然保护区域和自然保护区群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四、天山东端西伯利亚落叶松林不同采伐方式的天然更新效果(论文参考文献)

  • [1]天山东端西伯利亚落叶松林不同采伐方式的天然更新效果[J]. 厐瑞璋. 林业科学, 1966(01)
  • [2]新疆山地天然林及其群落演替与更新[J]. 潘存德. 新疆林业, 2020(05)
  • [3]西北地区植被背景值及演替规律研究[D]. 张小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3(04)
  • [4]新疆喀纳斯森林景观美学质量形成机制与自然火干扰体制研究[D]. 刘翠玲. 新疆农业大学, 2009(11)
  • [5]中国北方地区森林、草原变迁和生态灾害的历史研究[D]. 王建文. 北京林业大学, 2006(01)
  • [6]气候敏感的长白落叶松林生长和枯损模型研究[D]. 韩培武.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7]我国多功能森林经营中的珍贵树种问题研究[D]. 曾祥谓.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0(02)
  • [8]北京山区防护林优势树种群落结构研究[D]. 岳永杰. 北京林业大学, 2008(12)
  • [9]新疆阿尔泰西伯利亚落叶松生长及生物量研究[D]. 努尔江·哈比丁(Nurjan).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9)
  • [10]中国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与自然保护区体系有效性分析[D]. 郭子良.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8)

标签:;  ;  ;  ;  ;  

天山东端西伯利亚落叶松林不同采伐方式的自然更新效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