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育课与思想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从明[1](2015)在《高校体育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校体育课作为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课程之一,其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培养学生的强健体魄,通过诸多的运动项目,将大学生融合一起,从而形成良好的体育精神素养和高尚的思想品德,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终目的。体育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高校体育课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研究,它不仅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的内容,并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新路径和方向。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通过对国内外的各种文献分析发现,现今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运用体育教学能有效的发挥其作用,这是本文的重点。文中通过对体育的发展历程分析,引申到体育课的发展,介绍了体育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种种作用,两者是密不可分的。通过对高校体育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研究发现,高校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比如体育课的学科地位始终无法与文化课相比;体育课教师的文化素养不高,无法很好的引导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高校体育设施建设已不在局限于针对在校大学生;大学生自身的惰性影响等方面。针对这些高校体育课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现的误区和不足,运用调查访谈法,实地走访一些高校在职体育教师,通过他们真是的经历和经验,总结了一些解决途径。总之,发挥体育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国家方针政策的独特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是一个漫长而又重要的历程。
王淑英[2](2012)在《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的教育是培养会认知、会做事、会生存、会共同生活的“完整的人”的全面教育,全面的教育需要整体的课程,整体的课程促进全面教育发展。课程作为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核心要素应适应教育的需要,体现全面性、连续性和整体性特征。学校体育课程作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教育体系中开设年限最长、也是占有重要地位并能产生巨大影响的课程之一,是由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是体育文化知识传承的载体,是实现学校体育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对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的研究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多样性的变化,符合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趋势,满足学校体育课程科学化发展的需求,是学校体育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本论文在研究过程中主要运用了文献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分析法。运用文献研究法,借鉴系统论、课程论等相关理论对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的构成要素、学校体育课程的性质等进行论证;对建国后颁布的8部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课程标准),7部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5部高等学校体育指导纲要发展演变过程中的体育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层次性进行分析;对体育课程研究的相关文献成果进行了综述;运用调查法对7个省(直辖市)的1370名体育教师和7971名大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学校体育课程的现状。得出结论:一本研究对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的主要构成要素,包括体育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进行梳理,明确了各主要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及其所包含的内容。具体表现为:学校体育课程目标是体育课程的核心,由纵向的学段目标、横向领域目标和内部结构的内容目标构成,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具体性、层次性和适应性特征;学校体育课程内容是体育课程的基础,是由体育基础理论和体育技术技能构成的知识体系的总和;学校体育课程实施是体育课程的实现途径,是由课程实施主体、实施途径、实施环境和实施效果构成的课程实践行动;学校体育课程评价是体育课程的监督、反馈和保障,是由体育课程教材评价、过程评价、效果评价和环境评价构成的完整的评价机制。二本研究论证了学校体育课程是具有鲜明学科特性的“技能性”的综合性课程;体育运动属于身体认知性知识,是体育文化的主体内容,提出体育课程的首要目标应该是传播体育文化——即传授体育运动技术技能知识,体育课程必须精选并合理组织课程内容的观点;将体育课程评价定位在学校层面,并拟定了体育课程评价的内容指标。三对学校体育课程体系主要构成要素的发展演变和现状进行分析,阐述了体育课程体系各要素的历史发展特征和当前的存在状况与问题。(一)通过对建国初始至2000年学校体育课程目标研究发现,课程目标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整体性特征,与不同时期的社会背景和教育思想相吻合;但是课程目标的层次性、递进性不明确;表征形式单一,以“普遍性目标”为主;体育课程目标的内部结构层次不清晰,难以区分认知性目标、体验性目标、技能性目标;“增强体质”是体育课程的首要目标。现行学校体育课程目标在层次性、递进性和表征形式上有了明显的变化,但是对于体育课程首要目标是传授运动技术技能知识的认识仍显不足。(二)通过对建国初始至2000年学校体育课程内容研究发现,课程内容具有相对稳定性;在课程形式、性质和内容类别上呈现融合与增加的趋势。通过现状调查发现,目前体育教学内容、体育教师对课程内容的选择倾向、以及学生对体育课程内容的需求具有一致性;体育课程内容以现代体育运动项目为主,基本满足体育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需要,但是教学内容体系庞杂,且对传统体育项目、时尚体育项目重视不足。(三)对学校体育课程实施现状调查发现:(1)在课程实施主体方面,体育教师具有端正的职业态度,对体育课程改革表示赞成,能够准确定位教师角色;对体育课程在各学段的作用认识准确,能够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模式,并有准备的实施体育教学。但是体育教师继续学习机会不多,知识更新程度有所欠缺,体育教学过程中对体育课程首要目标的贯彻力度不够;管理者对体育课程重视程度不够;多数学生喜欢现行体育课程,具有积极地态度。(2)在实施途径方面,各级学校都能按照规定开设体育课程,体育课程课时数设置基本保证每周2学时;但是体育课程被占用、挪用现象时有发生,体育课程教学组织安排形式有待改进和完善;常规的早操、课间操、课余体育训练开展较好,但是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较为单一。(3)在实施环境方面,关于课程实施的各项制度和体育教学应具备的文本文件比较完整;但在校园体育氛围、教师待遇等软件环境方面有所缺失,在体育经费投入、场地设施以及体育教材等硬件环境方面存在不足。(4)在实施效果方面,多数学生对体育课程和体育教师持喜欢和满意态度;学生通过体育课程能够学到一些体育运动技术技能知识,对学生运动参与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具有一定影响。(四)通过对建国初始至2000年学校体育课程评价研究发现,学校体育课程评价经历了评价主体由“单一”向“多元”、评价对象由“体育教学”转向“体育课程”、评价取向由“目标取向”向“目标取向”与“主体取向”相结合发展的过程,呈现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趋势。通过现状调查发现,学校体育课程评价在体育教学评价和学生学业评价方面较为成熟、完善,对体育课程教材、课程环境的评价涉及不足;学业评价以教师为主体,对学生参与评价的作用和地位重视不够;体育教师对课程评价的理论认知有待提高,以便正确认识课程评价与学生学业评价、体育教学评价的区别。四完善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的对策(一)在学校体育课程目标方面,将运动技术技能目标放在突出地位。(二)体育课程内容加大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和时尚体育运动项目内容,以体现体育知识的多元性;明确课程内容的精教部分和介绍部分,并在课程内容组织上给予明确体现。(三)通过发挥体育课程实施主体的积极作用;有效实施体育课程教学,拓宽和发展体育课程实施的途径;改善体育课程实施环境等方式提高体育课程实施的效果。(四)通过建立学校体育课程评价元评价体系和多元化的评价主体机制;进一步完善体育课程评价的内容和标准,将课程评价落到实处;加强体育课程评价主体的专业素养,建立高水平的课程评价队伍等方式,完善课程评价机制,提高课程评价的作用和效果。
蒋宏宇[3](2014)在《我国近现代中小学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科书集中体现了国家的主流文化和意识形态,是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工具,教科书文本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系统回顾我国近现代以来中小学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的轨迹,审视了小同时期体育教科书的发展特点,总结了体育敦科书变迁演避中的相关规律与经验。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我国近代体育敦科书,是在西学东渐与变法图强的冲击下,伴随着近代体育课程的萌芽与兴起而出现在历史舞台的。近代体育教科书既是体育课程的产物,也是西方体育文化传入我国的表现和载体。(2)我国近代体育教科书从清末到民国时期,内容上经历了从“体操”到“体育”的飞跃。1922新学制颁布前,体育教科书内容上以普通体操和兵式体操为主:新学制后,田径、球炎、体操、游戏和武术等成为了体育教科书的主要内容。(3)新中国体育教科书的发展呈现出丫鲜明的阶段性特征:1949年至1985年为第一代体育课程时期的全国统编体育教科书时代:1986年至1999年体育教科书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由“一纲一本”的“国定制”时代转变为“一纲多本”的“审定制”时代:1990年后,体育教科书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进入了第三代体育课程时期的深化改革阶段。(4)我国近现代体育教科书的发展演变,足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体育等多种冈豢交互影响和制约的结果,足国家意志的体现。同时,体育教科书的发展又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性.会受到教科书自身发展过程中所总结和积累的经验和规律等“内在逻辑性”的影响。(5)我国近现代体育教科书在名称上经历了从“体操”到“体育”,再到“体育与健康”的演变;在发展模式上经历了从“拿来主义”到“本土化探索”,再到“国际化发展”的三阶段模式:在内容选择上经历了努力追求统一性,到高度统一后逐步加大灵活性和多样性的过程;在审查制度上经历了由“审定制”到“国定制”.再同归“审定制”的过程:在学习对象上经历了“以日为师”到“以欧美为师”,再到“以俄为师”,最后进入到以口本、美国等多个囡家先进经验为学习对象的过程。(6)近现代中小学体育教科书总体水平随着时代发展取得了不断进步,表现出了由关注体育教材的社会价值到关心个人发展、由“教材”到“学材”、由“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转变。
罗少功[4](2013)在《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理论研究》文中提出“增强学生体质”是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这一号召,从20世纪50年代提出至今,已从当初政府文件正式列入国家法规。我国教育理论经过新中国60多年的改革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了诸多的成就,然而,基础教育的现状并没有因改革的推行而发生根本性或彻底的改变,“升学主义”更衍生了诸多方面的问题,学校教育仍然只是重视学生知识的掌握,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培养;中国学校体育理论经历了八次课程改革,新世纪以来,理念与现实特点的思辩还余韵未退,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的这一严重性问题,却凸显出学校体育的严重薄弱性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极度边缘化,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理论的薄弱以及研究的滞后性。因此,面对中国学校课外体育活动亟待发展与改进这一现状,理论研究水平的提高就更为迫切。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纠正“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的继续延伸和补充”的理念偏差;匡正学校体育价值实现“主要或完全寄托于体育课程、教学活动”主体诉求的偏识;拓展课外活动理论、丰富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理论。实践意义在于:促进和指导我国学校体育和谐、健康、稳定地发展。本研究的基本思路:以历史梳理为研究起点,以国外重要理论解读为基础,辨析理论奠基、文化传统的差异,理论发展“源”、“流”的不同;参照现代课外体育活动引入学校现状、国外发展及趋向等,从中国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复杂演变中,探究我国当代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理论“理念”、“影响因素”,以及矛盾、问题、认知和分析的偏差;进而,探究对实践过程的不良影响;继以构建我国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理论模型。本研究运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历史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方法、调查方法、逻辑方法。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首先从范围、性质等方面,分别对课外活动、课外体育活动、学校课外体育活动概念的涵义,进行界定与说明;继后,对于本研究选定“基础教育阶段”、“课外体育活动”、“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理论”等研究领域的缘由,分别给予阐释。第二章,首先从历史脉络上,以新中国建立为分水岭把近代以来我国课外体育活动理论的历史沿革与演变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梳理与解读;其次,简要概述了国外历史上影响较大的学校课外活动体育理论。主要有杜威的实用主义活动论、“美国课外活动之父”福莱特威尔的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理论以及二战后美国“第三课程”理论对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影响。最后,在上述基础上比较了中外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理论的差异,表现为“源”与“流”的不同、教育基础理论的差异以及赖以滋养理论的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第三章,重点分析了我国当代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理论存在的诸如以“教学”的概念取代“教育”、建国后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导致对问题认知和分析的偏差;改革开放后基础教育在取得巨大进展的同时,其理论上的矛盾与问题也愈益凸显;在“体育课程教学活动”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关系上长期存在着价值诉求的偏差等重大问题。第四章,针对我国学校课外体育活动教育中的消极现状如:奥运金牌逐年飙升而学生体质却持续下降;学校体育质与量的流失以及学校教育评估和高考中体育的缺位;用“强身”取代了“健身”,用“竞技”遮蔽了“体育”偏差;以及社会对体育缺乏完善的保障监督机制;国家行政的难能作为等,从这几方面来分析这些现在对体育教育实践产生的不良影响。第五章,从学校课外活动的理论基础、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当代特点、主次分别的学校课外活动任务等方面,初步构建了我国当代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基础理论篇。以基础理论框架为基点,提出了我国当代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实施指导的理论体系及策略。具体从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目标体系的构建和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这两方面来阐述。其中组织与管理作为重点主要包括:以“自组织”原则为主导的组织管理基本原则;以校长、班主任分别为第一、直接责任人的组织管理体系;由教育行政部门、政府教育监督机构分别作为督导;检查与评估则由教育行政部门、政府教育督导机构、社会专业评估机构来担任。实施策略有:正确把握学校课外活动的理念、指导思想及价值取向,加强地方政府监督、问责,加强责任人的体育能力培训,健全制度保障体系,健全“多方关注、齐抓共管”的督导、检查体制。本研究的主要结论为:我国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理念偏差、研究滞后;源流分歧隔膜了理论移植;概念界定显存标准歧义;传统思维惯性成为实践的强力阻滞;理论缺陷引致实践恶化;理论建构需同实践契合交融。最后,论文有对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理论发展相关的“当前几种影响较广、深具发展潜力的重要模式”补充分析与讨论。
王建[5](2020)在《上海市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的效果评估研究》文中指出为帮助学生熟练地掌握一项以上运动技能,提高运动兴趣,提升体育运动素养,形成健康锻炼习惯和生活方式,自2013年春季学期,上海市开始实施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2018年全市推广,实施的效果亟需科学测评。采用文献法、调查法、测量法、观察法、德尔菲法、内容分析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专项体育课程与教学的发展形态进行历史梳理,确立上海市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的效果评估指标,测评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的效果。根据测评结果,发现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行相应的原因分析,最后提出改进性建议。通过研究分析,得出下述结论:第一,我国专项体育课程发展形态呈现出明显的时代背景。其演进沿着“单项运动→个性化选修→学科素养”的链条展开。第二,上海市实施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后,学生运动技能普遍提高,但是不同项目间学生的运动技能掌握程度差异明显。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后,专项化学生在速度素质、男同学引体向上、女同学仰卧起坐、耐力素质、女同学肺活量、总分方面高于非专项化学生,但成绩不是很理想。第三,上海市高中专项体育课教学静态练习时间较多,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时间不足;专项化学生平均每天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时间高于非专项化学生,但良好身体活动行为尚未形成;高中专项体育课程体育品德培养效果依然欠佳;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女同学尤为明显。高中专项体育教师在课前设计行为、课中实施行为、课后评价与反思行为方面存在诸多不足。第四,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对部分项目学生运动技能达成效果欠佳,主要受专项教师运动技能教学能力欠缺、未根据某项目特征建立运动技能一体化的教学内容体系、教学过程中未充分考虑运动项目群的特征、以及学生前期运动基础差异的影响。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对学生课堂身体活动水平达成效果欠佳,主要受学生对专项体育课程喜爱程度、有无专项体能练习、教学内容选择与优化、教学内容组织练习形式、下节课有无文化课、课堂教学氛围影响。第五,上海市高中专项体育课程体育品德培养价值有待展现,主要受缺乏学校德育环境支撑、专项教师的德育认知不足、学生对专项体育课程的情感体验不足、专项体育课程体育品德培养理论构建缺乏的影响。高中专项化改革后学生有效身体活动行为尚未形成,其主要原因,高中专项体育课程身体活动促进性因素中的促成、强化因素未产生应有的效应;另一方面是因为身体活动意向未产生应有的中介效应。针对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提出以下改进建议:1)形成统一共识,专项体育课程是以项目为载体的课程;2)从社会中拓展资源,弥补专项化体育课程资源的不足;3)合理设置专项,因校而宜的开发校本教材;4)发挥竞赛作用,建立全员参与的联赛体系;5)强化师资,不断提高教师专项技能教学能力;6)克服学生个体差异,有效组织分层教学;7)完善教学评定,加快青少年运动技能等级标准的研制;8)加强监控,通过动态数据监测课程改革的成效。
季浏[6](2018)在《我国《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第8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始于21世纪初,迄今为止已经走过15年多的历程。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普通高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整个高中课程改革一路前行,虽然道路并不平坦,但取得的成绩成就有目共睹。为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课程改革,促进课程更好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教育部于2014年底同时启动了普通高中各个学科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与其他所有学科课程标准一样经过历时3年多的修订,最终由教育部正式颁布。本文首先介绍《课程标准(2017年版)》修订的背景,主要从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发展要求、国际课程和体育课程发展的新动向以及我国十多年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经验等方面来阐述;其次对《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学业质量与学习评价、实施建议等进行全面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课程标准(2017年版)》重点强调要把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作为本课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科核心素养引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学习评价等,对学生学业质量的评价也是集中在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程度和水平方面;非常重视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通过创设复杂的情境、学练结构化的知识和技能、保证适宜的运动负荷、进行多样化的体能练习等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温朋飞[7](2015)在《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效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体育作为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取得长足的进步,但同时在学校体育改革的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很多不足,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连年下降就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培养全面发展人的教育思想下,青少年的体质健康问题不仅仅是教育问题,更是社会和国家当前面临的严峻考验。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因素有很多,有国家的、社会的、家庭的、学校的等等,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最直接原因就是青少年学生的体育活动不足,当前人们把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原因纷纷指向了学校体育,这或许是有一定原因的,一方面,从时间上来说,作为受教育主体的青少年学生,他们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中度过,在学校是最容易得到体育锻炼时间的;另一方面,从内容上看,只有学校会组织体育课和各种课外体育活动来保障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机会,学生才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接触到身体教育,因此,把学校体育作为影响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主要因素也就不足为奇了。鉴于学校体育是影响青少年学生体质下降的一个主要因素,本文试图解决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当前我国学校体育工作做得到底如何?它的实效性到底怎样呢?第二,学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也是一个独立的体系,那么其核心指标也是作为过程指标的体育课、课余体育锻炼、课余训练和课余竞赛它们工作的重点各是什么?完成的如何呢?第三,影响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工作实效性的因素有哪些呢?提高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工作实效性的路径又有哪些呢?本文主要运用的研究方法是: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首先,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改革开放以来学校体育方面的政策和国内外学校体育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梳理,并对学校体育工作实效性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其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我国当前学校体育工作的现状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并进行了深入分析。再次,通过专家调查,建立了学校体育工作实效性评价的模型。最后,通过实证调查对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效性进行实证研究。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一、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工作的实际得分是70.1分,其实效性理想目标还有一定差距。二、在学校体育过程性指标工作中,体育课教学对学校体育目标的实现贡献最大,权重为0.5435;其次是课外体育活动,权重为0.3091;再次是课余竞赛,权重为0.1074;最后是课余训练,权重为0.0472。三、运动技能目标是体育课教学工作首要达到的目标,权重值为0.5200;运动兴趣目标是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竞赛首要达到的目标,其权重值分别为0.3592和0.4308;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目标是课余训练首要达到的目标,其权重值为0.4813。四、学校体育各目标在学校体育工作当中的权重值大小依次为:运动技能目标(0.3584)>运动兴趣目标(0.2501)>体质健康目标(0.2036)>心理和社会适应目标(0.1330)>培养后备体育人才目标(0.0547)。五、影响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工作实效性的主要因素主要是经济因素、人才需求因素、教育行政部门因素、学校因素和学生个体因素。六、当前学校体育面临着发展的良好契机,各级政府、学校、家庭和个人应当从思想观念、经费投入、立法监督、安全风险管理、学校体育工作实施等方面入手,切实保障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实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
肖尔盾[8](2018)在《基于满族文化传承的体育课程校本化实施研究 ——以W满族中学为个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满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作为中国历史上曾入主中原建立政权的少数民族之一,满族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不容忽视。满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历经肃慎、女真、再至满洲的历史沉淀,创造出了绚丽多彩、富具浓郁民族特色的满族文化,也创造了其他民族不曾有过也无法替代的文化繁荣。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曾经辉煌灿烂的满族文化正在与我们渐行渐远。传承渠道受阻是造成满族文化流失的关键所在,在家庭、社会作为满族文化传承场的作用日趋减弱之下,学校传承具有了特殊的作用和意义。满族传统体育是满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以身体为表征的文化符号,满族传统体育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负载着满族文化的内涵与特征,并以外显文化的形式成为满族最重要的民族标记。特别是在满族文化外显性符号日趋淡化的今天,满族传统体育内隐的满族文化特色和外显文化的特性,让它成为了当下满族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文化符号,也成为了学校传承满族文化最重要的载体。基于以上背景,本论文以一所满族中学为研究个案,以满族传统体育为载体,以校本化课程实施的视角,对学校内满族传统体育的“课程化”及藉此实现满族文化传承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探讨。本研究采用质的研究作为基本研究范式,以个案研究、行动研究作为研究策略,具体使用了观察、访谈、实物收集等研究方法展开综合研究。通过对个案学校近三年的“实地介入式”研究,本论文以研究者及其团队的两轮校本化课程实施行动研究为主线,呈现了W满族学校“满族特色体育课程”从开发设计到实践再到改进完善的全过程,探索出一条民族特色体育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基本路径。本论文的研究发现包括:1.满族学校开展满族特色体育课程是可行的且势在必行可行性表现在,作为民族学校拥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和人文环境,前者为学校开展满族传统体育提供了必要的外部条件,后者则提供了必要的群众基础和民族文化氛围。此外,满族传统体育同样能够满足学校体育教学的需要。无论是体育学科特性,还是《课程标准》没有做以具体规定,都说明体育课上不存在非学不可的项目,也说明学校对体育课程内容有较大选择性。必要性表现在,满族文化在当代家庭、社会传承中的断裂,使满族学校成为传承满族文化最重要的阵地。而满族文化的整体衰落,让满族传统体育也步入衰微,除少数经由整理得以完整保存的经典项目外,很多已处于半遗失乃至遗失的状态。所以,满族学校需要开展满族特色体育课程,这既是传承满族文化的需要,也是保护满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需要。2.科学设计课程内容是满族特色体育课程顺利实施的前提满族特色体育课程的“特色”即满族传统体育内容,因此满族传统体育“课程化”及被学校接受是重要的前提,这其中主要涉及两方面关系。首先要正确处理继承传统与现代化改造之间的张力平衡。前者是满族传统体育民族特征的重要体现,否则满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无异,既无法实现传承满族文化,也失去开设此课的意义。后者则关乎“特色内容”能否实施,否则满族传统体育中与学校教育原则相悖的内容无法剔除,也无法实现由无序的民间自发性活动向有序的学校教育内容的转换。其次,应合理安排满族特色内容与国家推荐内容的比例。特色内容是构成满族特色体育课程的核心,但并非说其他体育项目都要排除在特色课程之外。无论是满族传统体育自身的局限性,还是学校体育教学的特殊性要求,都决定了不仅不能排斥国家推荐内容,而且因其在某些方面的特殊作用必须给予重视。3.实施满族特色体育课程离不开必要的相关支持任何一种形式上的教学改革都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虽然在形式上满族特色体育课程只是改变了课程内容,但实则却涉及课程政策、课程管理、课程设置等多方面问题。在纵向关系上,作为对国家课程的校本化改造,它需要处理好国家、地方、学校在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中的协调关系。在横向关系上,作为民族特色体育课程,它必然要涉及学校教育、体育教育、民族教育三者相融合的问题。所以,满族特色体育课程的实施离不开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支持,外部环境包括国家政策支持、地方各级政府部门扶持、校外专家的指导,而内部环境则包括学校领导的重视、教师的合作、学生的认同,以及必备软硬件设施的支持等。4.行动研究是当前促进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最有效的途径不知道怎样改变是困扰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最大难题,所以当前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重点不是缺少指导实践的理论,而是缺少实现理论指导实践的方式。作为一种以“改进实践”为目的的研究方式,行动研究根植于教育实践的本质特征决定了研究本身就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通过校外专家的介入、指导、参与、合作等,疏通了理论与实践相疏离的关系,弥补了当前基层体育教师难以独立开展研究的不足,也帮助学校找到了一条通过实践反思实践发展实践的体育课程改革之路。此外,行动研究为体育教师开辟出一条切实可行的研究之路。教学过程即研究过程,研究成果即解决教学实践问题,行动研究“草根式”的研究方式使“教师成为研究者”,同时也实现了体育教师从课程改革的“旁观者”向“研究者”的转变,而这种转变是当前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最需要的。
原晓玲[9](2014)在《高校公共体育课的育人功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校公共体育课是高等教育一个比较特殊的组成部分,它与高等学校教育中的德育教育和智育教育不同,它以独特的身体活动形式来教育人、培养人,最终达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高校公共体育课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中所占的地位、所起的作用,必须从实现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来进行理解。当前,有很多人都认为长时间进行体育训练的人都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学校的体育课也不过是为了让学生“放松”、“玩耍”的一个科目而已,有些学校的领导这样认为,家长也这样认为,甚至一些体育教师也把体育课狭隘地理解为:传授运动技术、锻炼学生体质,而忽视了体育另一项功能,即强大的育人功能。高校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除了有效的健体功能以外,还有着强大的育人功能,体育活动中广泛的交往、激烈的竞争、坚持不懈的努力,都为大学生的成才、人格的完善、素质的提高创造了机会和条件。众所周知,体育的健身功能是非常明显的,但体育对一个人,一名大学生的素质提升、人格塑造等方面的功能却一直被低估,甚至被无情地忽视了。而这种忽视无论是对当代大学生还是对人才培养来说都是一种巨大的损失。本文运用归纳演绎法、分析综合法、文献资料法,走访调研等方法,对公共体育课的特点及特殊的育人功能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揭示了当前高校公共体育课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高校公共体育课如何更好地发挥育人功能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张峰[10](2019)在《“健康第一”理念下南京师范大学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所提倡的“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丰富和发展公共体育的内涵,提升在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解决普通高校大学生对体育课缺乏兴趣的问题,进行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的研究。为教学改革注入新的教育理念,解决传统体育模式下体育课程内容同质化、教学模式单一化,为普通高校开展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具有一定的理论现实意义。本文以南京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南师大)公共体育教学改革为研究对象,对南师大现行的公共体育课程模式、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外活动、体育师资队伍、场地设施等情况进行研究,主要研究方法为:查阅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数理分析以及逻辑分析等。本文的理论依据为教育部2002年8月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在“健康第一”理念下,全面深入地进行分析,并得出以下研究结论:在“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理念下,南师大公共体育课程的内涵等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教学质量和效果得到了提高。新的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基本得到落实,完成情况良好。其中主要创新与实践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南师大教学大纲文本结构的更改,促使教学目标和任务更加明确,考核评价更加合理。其次是运动训练课程班、艺术类课程与“校级精品课程”花样跳绳的开展,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并提升运动技术技能,也带动了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最后是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较高,有利于学术传承,多媒体技术在课内外的使用,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业务能力有了创造性的发展,对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南师大在大学体育内涵建设的研究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仍未到达预期的设想,因此内涵建设还需要继续完善以下几个方面:“健康第一”理念认识不够深刻,体育教学目标着重强调运动技能目标,忽视了“健康第一”理念下运动参与、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领域的目标。体育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开设新型项目和课时比较少,体育理论课的教学质量不高,课外活动内容没有针对女生多的特点进行开设,影响“健康第一”理念下运动技能目标的实现。教学方法传统,考核评价制度不够健全和完善,未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和个性,忽视了“健康第一”理念下的“以人为本”的内涵。教师队伍中缺少年轻有活力的青年教师;师生配备比不能达标。体育场地设施种类基本齐全,但体育场地年久失修,器材破旧,场馆收费,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二、体育课与思想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体育课与思想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体育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之处 |
2 体育的历史演变及体育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形成 |
2.1 古代体育观念的历史演变 |
2.1.1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体育观和教育功能 |
2.1.2 欧洲近现代体育观及教育功能 |
2.2 中国体育观的历史演变及教育功能 |
2.2.1 古代中国的体育观和教育功能 |
2.2.2 中国近现代的体育发展状况 |
2.3 中国高校体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形成 |
2.3.1 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分析 |
2.3.2 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依据 |
2.3.3 高校思政教育融入体育教学的必要性 |
3 高校体育课的主要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
3.1 提高大学生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精神 |
3.2 培养大学生的竞争观念和进取意识 |
3.3 提升大学生的意志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
3.4 培养大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奉献精神 |
3.5 提高大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
3.6 丰富大学生的生活情趣和情感 |
3.7 熏陶大学生的精神素养 |
4 高校体育课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其问题成因 |
4.1 高校体育课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
4.2 高校体育课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方面存在的不足及原因 |
4.2.1 重文轻武影响,学科地位上体育课低于文化课 |
4.2.2 “灌输式”教学,制约着大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
4.2.3 高校体育设施建设不完善,无法满足大学生的需求 |
4.2.4 高校体育教师素养不高,导致大学生体育运动意识淡化 |
4.2.5 大学生懒惰心理日益滋生,缺少运动意识 |
5 高校体育课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途径 |
5.1 明确体育课程重要性,提高体育课程地位 |
5.2 加强体育教师素质培养,明确教师职责任务 |
5.3 改革体育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
5.4 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扩展体育课堂教学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依据 |
(一)课程是教育的核心,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最直接的体现 |
(二)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程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核心 |
(三)对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效果的疑问 |
(四)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研究的必要性 |
二 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研究的目的 |
1 文献综述 |
1.1 关于课程与体育课程定义的研究 |
1.1.1 关于课程定义的研究 |
1.1.2 关于体育课程定义的研究 |
1.1.3 结构与课程结构 |
1.1.4 体系与课程体系 |
1.2 国外关于课程理论的研究 |
1.2.1 国外课程理论研究的历程 |
1.2.2 国外关于体育课程的研究 |
1.3 国内体育课程研究现状分析 |
1.3.1 体育课程研究文献的时间分布 |
1.3.2 体育课程研究的硕士学位论文分析 |
1.3.3 关于体育课程体系的研究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法 |
2.2.2 调查法 |
2.2.3 数理统计法 |
2.2.4 分析法 |
3 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研究的理论基础 |
3.1 学校体育课程研究的哲学基础 |
3.1.1 哲学在课程研究中的作用 |
3.1.2 哲学基础在课程研究中的运用 |
3.1.3 哲学基础在体育课程研究中的运用 |
3.2 学校体育课程研究的心理学基础 |
3.2.1 心理学在课程研究中的作用 |
3.2.2 心理学基础在课程研究中的运用 |
3.2.3 心理学基础在体育课程研究中的运用 |
3.3 学校体育课程研究的社会学基础 |
3.3.1 社会学在课程研究中的作用 |
3.3.2 社会学基础在课程研究中的运用 |
3.3.3 社会学基础在体育课程研究的运用 |
3.4 学校体育课程研究的体育科学基础 |
3.4.1 体育课程的生物学基础 |
3.4.2 体育课程的教育学基础 |
3.5 学校体育课程研究的课程论基础 |
3.5.1 古希腊“三杰”的课程理论中的体育课程 |
3.5.2 人文主义者的课程理论中的体育课程 |
3.5.3 卢梭和裴斯泰洛齐课程理论中的体育课程 |
3.5.4 杜威的课程论思想中隐含着体育课程的元素 |
3.6 学校体育课程研究的系统论基础 |
3.6.1 系统科学的基本理论原则 |
3.6.2 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的层级结构 |
3.7 小结 |
4 学校体育课程的性质与特点 |
4.1 体育运动是身体认知性知识 |
4.2 学校体育课程是具有“技能性”的综合性课程 |
4.2.1 学校体育课程符合活动课程的特点 |
4.2.2 学校体育课程符合学科课程的特点 |
4.2.3 学校体育课程符合综合性课程的特点 |
4.2.4 学校体育课程属于“技能类”课程 |
4.2.5 学校体育课程符合“学术性课程”的特点 |
4.3 学校体育课程具有鲜明学科特点 |
4.3.1 学校体育课程是身体认知课程,具有“技艺性”和“自然性”特点 |
4.3.2 学校体育课程是生活教育课程,具有“情意性”和“人文性”特点 |
4.3.3 学校体育课程具有学科特殊性 |
4.4 小结 |
5 学校体育课程目标是体育课程的核心 |
5.1 对学校体育课程目标的认知 |
5.1.1 对“课程目标”含义的多样性理解 |
5.1.2 对学校体育课程目标的认识 |
5.1.3 学校体育课程目标具有多功能性 |
5.1.4 学校体育课程目标来源具有多向性 |
5.2 学校体育课程目标体系 |
5.2.1 学校体育课程目标的类型 |
5.2.2 学校体育课程目标体系的阐释 |
5.2.3 学校体育课程目标体系的要求 |
5.3 建国后学校体育课程目标体系的演进与发展 |
5.3.1 学校体育课程指导思想演变具有时代特色 |
5.3.2 学校体育课程目标的演变与发展 |
5.3.3 现行学校体育课程目标体系分析 |
5.4 对学校体育课程目标体系的构想 |
5.4.1 学校体育课程的首要目标是掌握体育技术技能知识 |
5.4.2 学校体育课程首要目标的构成 |
5.5 小结 |
5.5.1 对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目标发展的总结 |
5.5.2 对学校体育课程首要目标建议 |
6 学校体育课程内容是体育课程的基础 |
6.1 对学校体育课程内容的阐释 |
6.1.1 学校体育课程内容的含义 |
6.1.2 学校体育课程内容是体育课程的直观体现 |
6.1.3 学校体育课程内容的性质与特点 |
6.1.4 学校体育课程内容选择的依据与影响因素 |
6.1.5 选择学校体育课程内容的原则 |
6.2 学校体育课程内容的演变与发展 |
6.2.1 体育课程内容的形式发展为体育基础理论与体育技术技能并存 |
6.2.2 体育课程内容的性质从单一的“必修”走向“必修与选修”结合 |
6.2.3 体育课程内容类别呈增加趋势 |
6.2.4 体育课程具体内容具有相对稳定性 |
6.3 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现状与需求分析 |
6.3.1 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现状分析 |
6.3.2 体育教师对课程内容的选择倾向 |
6.3.3 学生对体育课程内容的需求分析 |
6.4 学校体育课程内容存在问题 |
6.5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学校体育课程内容体系构成 |
6.5.1 体育课程内容的类型 |
6.5.2 学校体育课程内容体系的结构 |
6.6 学校体育课程内容组织分析 |
6.6.1 学校体育课程内容的组织具有取向性 |
6.6.2 学校体育课程内容组织形式 |
6.7 小结 |
7 学校体育课程实施是体育课程的实现途径 |
7.1 对学校体育课程实施的认知 |
7.1.1 学校体育课程实施的含义 |
7.1.2 学校体育课程实施的本质是“行动” |
7.1.3 学校体育课程实施的价值体现 |
7.1.4 体育课程实施的三种取向 |
7.2 学校体育课程实施体系的构成要素 |
7.2.1 “人”是学校体育课程实施的直接主体 |
7.2.2 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程实施的重要途径 |
7.2.3 教学环境是体育课程实施的基本保障 |
7.2.4 体育课程实施效果 |
7.3 学校体育课程实施现状分析 |
7.3.1 学校体育课程实施主体现状分析 |
7.3.2 学校体育课程实施途径现状分析 |
7.3.3 体育课程实施环境现状分析 |
7.3.4 体育课程实施效果现状分析 |
7.4 提高体育课程实施效果的对策 |
7.4.1 充分发挥主体在体育课程实施中的积极作用 |
7.4.2 完善体育课程实施途径的对策 |
7.4.3 改善体育课程实施环境的对策 |
7.5 小结 |
8 学校体育课程评价是体育课程的监督保障 |
8.1 对学校体育课程评价的认知 |
8.1.1 学校体育课程评价的含义 |
8.1.2 学校体育课程评价的层级定位与评价对象的确立 |
8.1.3 学校体育课程评价的功能 |
8.1.4 学校体育课程评价的三种取向 |
8.2 学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构成 |
8.2.1 学校体育课程评价的主体 |
8.2.2 学校体育课程评价的类型与方法 |
8.2.3 学校体育课程评价对象及评价指标 |
8.3 学校体育课程评价历史发展 |
8.3.1 学校体育课程评价发展的总体情况 |
8.3.2 学校体育课程评价发展的分项论述 |
8.4 学校体育课程评价现状分析 |
8.4.1 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评价的认知 |
8.4.2 体育教师对学生学业评价分析 |
8.4.3 体育教师对目前学生学业评价的认可程度 |
8.5 完善学校体育课程评价的建议 |
8.5.1 建立学校体育课程评价的元评价体系 |
8.5.2 建立多元化的体育课程评价主体机制 |
8.5.3 进一步完善体育课程评价的内容和标准,将课程评价落到实处 |
8.5.4 加强体育课程评价主体的专业素养,建立高水平的课程评价队伍 |
8.6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3)我国近现代中小学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教科书历史研究是深化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时代需要 |
1.1.2 体育基础课程改革面临亟需解决课程内容选择的问题 |
1.1.3 探寻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规律是建设有中国特色体育课程的必经之途 |
1.1.4 体育教科书历史研究是丰富我国近现代教育史、体育史的有益工作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创新 |
1.3.1 研究思路 |
1.3.2 创新之处 |
2 文献综述 |
2.1 教科书的起源、发展和基本概念的界定 |
2.1.1 教科书的起源和发展 |
2.1.2 教科书概念界定 |
2.2 体育教科书的相关研究 |
2.2.1 体育教科书的发展变迁 |
2.2.2 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的影响因素 |
2.2.3 体育教科书编写 |
2.2.4 体育教科书研究的总体评析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4 分析与讨论 |
4.1 清朝末期体育教科书的萌芽与兴起 |
4.1.1 社会背景 |
4.1.2 近代学制建立前体育教科书的起源 |
4.1.3 癸卯学制建立后体育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 |
4.1.4 清末体育教科书内容分析 |
4.1.5 教科书使用情况 |
4.1.6 清末体育教科书总体评价 |
4.2 民国时期体育教科书的演进 |
4.2.1 民国初年与北洋政府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2.1.1 社会背景 |
4.2.1.2 体育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 |
4.2.1.3 教科书内容分析 |
4.2.1.4 教科书使用情况 |
4.2.1.5 总体评价 |
4.2.2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2.2.1 社会背景 |
4.2.2.2 体育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 |
4.2.2.3 教科书内容分析 |
4.2.2.4 教科书使用情况 |
4.2.2.5 总体评价 |
4.3 新中国体育教科书的发展与变迁 |
4.3.1 新中国第一代体育课程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3.1.1 建国初期的体育教科书 |
4.3.1.2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3.1.3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3.1.4 拨乱反正、全面恢复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3.2 新中国第二代体育课程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3.2.1 社会背景 |
4.3.2.2 体育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 |
4.3.2.3 教科书内容分析 |
4.3.2.4 教科书使用情况 |
4.3.2.5 总体评价 |
4.3.3 新中国第三代体育课程时期的体育教科书 |
4.3.3.1 社会背景 |
4.3.3.2 体育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 |
4.3.3.3 教科书内容分析 |
4.3.3.4 教科书使用情况 |
4.3.3.5 总体评价 |
4.4 体育教科书发展变迁的历史规律与经验 |
4.4.1 体育教科书发展变迁的外部因素 |
4.4.2 体育教科书发展变迁的内部动因 |
4.4.3 体育教科书内容的历史变迁 |
4.4.4 体育教科书审查制度的历史变迁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后续研究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科研成果 |
(4)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 研究缘起 |
二、 课题研究的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 文献综述 |
(一)国内有关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理论的研究综述 |
(二)国外有关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理论的研究综述 |
(三)对上述研究的评价 |
四、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一)本研究的基本思路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领域说明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 课外活动 |
二、 课外体育活动 |
三、 学校课外体育活动 |
第二节 本课题研究领域说明 |
一、 关于选定“基础教育阶段”研究的说明 |
二、 关于选定“课外体育活动”研究的说明 |
三、 关于选定“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研究的说明 |
四、 关于选定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理论”研究的说明 |
第二章 中外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理论的历史梳理 |
第一节 中国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理论的历史沿革与演变 |
一、 近代以前的回顾 |
二、 近代以来至新中国成立前的萌生 |
三、 新中国成立后的演变 |
第二节 历史上国外影响较大的理论概述 |
一、 近代历史 |
二、 杜威的活动论 |
三、 弗莱特威尔的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理论 |
四、 “第三课程”理论的影响 |
第三节 中外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理论之差异 |
一、 “源”与“流”分歧 |
二、 教育基础理论不同 |
三、 文化传统差异 |
第三章 我国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理论的当代解读 |
第一节 “教学”概念取代“教育” |
第二节 凯洛夫教育学理论对我国的深远影响 |
一、 教育学影响 |
二、 学校体育的影响 |
第三节 建国后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 |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的理论矛盾 |
第五节 学校体育价值诉求的偏差 |
一、 对学校体育的再认识 |
二、 学校体育价值实现的主体 |
三、 我国学校体育价值主体诉求的偏差 |
第四章 思维惯性与现实的脱节 |
第一节 奥运金牌逐年飙升而学生体质却持续下降 |
一、 奥运金牌逐年飙升 |
二、 学生体质持续下降 |
第二节 学校体育的流失 |
一、 体育课的流失 |
二、 课外体育活动的流失 |
三、 片面追求体育达标 |
第三节 体育“教学”中人文关怀的缺失 |
一、 娱乐精神的忽略 |
二、 情感互动的缺乏 |
第四节 社会对体育缺乏完善的保障监督机制 |
一、 学校体育法制建设的不足及滞后 |
二、 监管、督查、问责制度的缺失 |
第五节 教育评估和升学考试的缺位 |
一、 教育评估的缺位 |
二、 升学考试的缺位 |
第六节 认识偏差与理念缺失使国家行政难能作为 |
一、 党和政府的重视 |
二、 教育实践中政府难作为 |
第五章 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理论的构建 |
第一节 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理论基础 |
一、 心理学基石 |
二、 社会学阐释 |
三、 教育学论证 |
四、 体育学来源 |
第二节 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当代特点 |
一、 全体性 |
二、 时间规定性 |
三、 多样性 |
四、 自主性 |
五、 人文性 |
第三节 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任务 |
一、 主要任务 |
二、 次要任务 |
第四节 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目标体系的构建 |
一、 理论依据 |
二、 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目标体系 |
三、 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终极目标 |
第五节 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 |
一、 基本原则 |
二、 组织管理体系 |
三、 督导 |
四、 检查与评估 |
第六节 实施策略 |
一、 正确把握理念、指导思想及价值取向 |
二、 加强地方政府监督、问责 |
三、 健全制度保障体系 |
四、 加强责任人的体育能力培训 |
五、 健全“多方关注、齐抓共管”的督导、检查体制 |
结论 |
余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上海市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的效果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缘起 |
1.1.1 实践困惑: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效果亟需进行科学测评 |
1.1.2 理论关注:如何科学推进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一直被人们关注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专项体育课程与教学的研究 |
2.1.1 国内专项体育课程与教学的研究现状 |
2.1.2 国内专项体育课程与教学研究的特征及问题 |
2.1.3 国内专项体育课程与教学研究的总结述评 |
2.2 国外专项体育课程与教学的相关研究 |
2.3 体育课程改革的效果评估研究综述 |
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3.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方法 |
3.3.1 文献资料法 |
3.3.2 测量法 |
3.3.3 问卷调查法 |
3.3.4 德尔菲法 |
3.3.5 观察法 |
3.3.6 内容分析法 |
3.3.7 数理统计法 |
4 我国专项体育课程与教学的历史发展形态与特征 |
4.1 20世纪60-80年代初:“运动训练式”的单项运动体育课程 |
4.1.1 以“竞技体育”思想为指导 |
4.1.2 以“运动训练”为主要教学方式方法 |
4.1.3 教学内容具有明显“竞技化”倾向 |
4.2 20世纪80、90年代: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专项选修”体育课程 |
4.2.1 逐步确立“终身体育”指导思想 |
4.2.2 教材内容实现了“由教师选择”到“学生自主选择”的转变 |
4.2.3 仍以“技术教学”为中心,开始理性对待技术教学与增强体质关系 |
4.2.4 教学方法实现从“训”向“教”的观念转变 |
4.3 2017年至今,学科素养引领下的上海市高中专项体育课程 |
4.3.1 以“健康第一,立德树人”为指导思想 |
4.3.2 以高中为桥梁,切实帮助学生掌握一项运动特长为目标 |
4.3.3 明确将技术传授方法纳入课程,注重学生认知学习能力培养 |
4.3.4 以学生体育素养的养成为评价参考 |
5 上海市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的效果评估与分析 |
5.1 评估指标体系的确定与遴选 |
5.1.1 评估指标体系的初步确定 |
5.1.2 评估指标体系的专家验证与优化 |
5.1.3 评估指标体系的最终确定 |
5.1.4 评估指标内容、调查意向及数据来源 |
5.2 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对学生体能达成的效果测评 |
5.2.1 改革前专项化与非专项化学生各体能指标的结果 |
5.2.2 改革后专项化与非专项化学生各体能指标的结果 |
5.2.3 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后学生体能达成效果的综合性分析 |
5.3 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对学生运动技能达成的效果测评 |
5.3.1 专项化学生运动技能达成情况的问卷调查 |
5.3.2 专项化学生运动技能达成情况的实地测量 |
5.3.3 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对学生运动技能达成效果的综合性分析 |
5.4 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对学生课堂身体活动水平达成的效果测评 |
5.4.1 专项化与非专项化学生体育课堂身体活动水平的总体比较 |
5.4.2 不同项目间专项化与非专项化学生课堂身体活动水平比较 |
5.4.3 不同项目间专项化与非专项化学生基本部分身体活动水平比较 |
5.4.4 不同性别专项化与非专项化学生课堂身体活动水平比较 |
5.4.5 不同年级专项化与非专项化学生课堂身体活动水平比较 |
5.4.6 不同肥胖程度(BMI)专项化与非专项化学生课堂身体活动水平比较 |
5.4.7 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对学生课堂身体活动水平达成的综合性分析 |
5.5 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对学生一周身体活动情况的达成效果测评 |
5.5.1 专项化与非专项化学生平均每天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时间比较 |
5.5.2 专项化与非专项化学生中高强度身体活动周频次的比较 |
5.5.3 专项化与非专项化学生平均每天中高强度能量消耗的比较 |
5.5.4 专项化与非专项化学生身体活动形式的比较 |
5.5.5 专项化与非专项化学生身体活动意向的比较 |
5.5.6 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对学生一周身体活动情况达成的综合性分析 |
5.6 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对学生体育品德培养的效果测评 |
5.6.1 对专项教师、专家的学生体育品德培养情况访谈 |
5.6.2 对专项化学生的问卷调查及访谈 |
5.6.3 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对学生体育品德培养效果的综合性分析 |
5.7 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对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培养的效果测评 |
5.7.1 不同性别、年级间学生体育学习兴趣达成的总体分析 |
5.7.2 不同性别、年级间学生积极兴趣达成效果测评 |
5.7.3 不同性别、年级间学生自主与探究兴趣达成效果测评 |
5.7.4 不同性别、年级间学生运动参与兴趣达成效果测评 |
5.7.5 不同性别、年级间学生体育关注兴趣达成效果测评 |
5.7.6 不同性别、年级间学生缺乏体育学习兴趣情况测评 |
5.7.7 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对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培养的综合性分析 |
5.8 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对专项教师体育教学行为的效果测评 |
5.8.1 专项教师对课程改革的认知态度 |
5.8.2 专项教师的课前设计行为 |
5.8.3 专项教师的课中实施行为 |
5.8.4 专项教师的课后评价与反思行为 |
5.9 上海市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效果的综合性分析 |
6 上海市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6.1 课程改革对不同项目运动技能达成效果差异明显 |
6.1.1 不同项目间运动技能达成效果差异明显的问题表现 |
6.1.2 不同项目间运动技能达成效果差异明显原因分析 |
6.2 课程改革后专项化学生课堂身体活动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
6.2.1 专项化学生课堂身体水平达成效果欠佳问题表现 |
6.2.2 专项化学生课堂身体水平欠佳原因分析 |
6.3 高中专项体育课程体育品德的培养价值有待展现 |
6.3.1 专项化学生体育品德培养价值有待展现问题表现 |
6.3.2 专项化学生体育品德培养价值有待展现原因分析 |
6.4 课程改革尚未促进学生良好身体活动行为形成 |
6.4.1 专项化学生身体活动行为尚未形成的问题表现 |
6.4.2 专项化学生身体活动行为尚未形成的原因分析 |
6.5 课程改革后专项教师的自身专业成长不足 |
6.5.1 专项教师自身专业成长不足的问题表现 |
6.5.2 专项教师自身专业成长不足的原因分析 |
6.6 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方案的自身设计有待继续完善 |
7 上海市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实施的改进建议 |
7.1 形成共识:专项体育课程是以项目为载体的课程 |
7.2 拓展资源:从社会中弥补专项体育课程资源的不足 |
7.3 课程开发:因校而宜的开发校本体育课程教材 |
7.4 强化师资:不断提高教师专项技能教学能力 |
7.5 注重竞赛:建立面向全体学生的联赛体系 |
7.6 因材施教:克服学生个体差异有效进行分层教学 |
7.7 完善评定:推进青少年运动技能等级标准的研制与实施 |
7.8 加强监控:通过动态数据监测课程改革的成效 |
8 结论、建议、创新与不足 |
8.1 结论与建议 |
8.2 创新 |
8.3 不足 |
8.4 展望 |
9 致谢 |
参考文献 |
教育背景与读博期间的科研经历 |
附件 |
附件1 上海市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调查问卷 |
附件2 体力活动(加速度传感器)测试记录表 |
附件3 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体育品德培养访谈表 |
附录4 高中生体育学习兴趣评价量表 |
附件5 家长告知书 |
附件6 指标体系专家评价表 |
(6)我国《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1《课程标准 (2017年版) 》的背景概述 |
1.1 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
1.2 国际课程和体育课程发展的新动向 |
1.2.1 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 |
1.2.2 将学业质量要求融入课程标准 |
1.2.3 强调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
1.3 我国近十多年高中课改成果为修订课程标准奠定良好的基础 |
1.3.1 广泛认同本课程的指导思想和重要理念 |
1.3.2 重视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
1.3.3 体育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行为发生积极转变 |
2《课程标准 (2017年版) 》主要内容的介绍和分析 |
2.1 课程性质 |
2.2 基本理念 |
2.2.1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健康第一指导思想, 促进学生健康与全面发展 |
2.2.2 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 培养学生对运动的喜爱 |
2.2.3 改革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优良品格 |
2.2.4 注重学生运动专长的培养, 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 |
2.2.5 建立多元学习评价体系, 激励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
2.3 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
2.3.1 学科核心素养 |
2.3.2 课程目标 |
2.4 课程结构 |
2.5 课程内容 |
2.5.1 课程内容的结构 |
2.5.2 课程内容只是例举 |
2.5.3 允许和鼓励学生连续学练10个模块的同一运动项目 |
2.5.4 10个运动技能系列模块可以由不同的小项组成 |
2.5.5 体能模块的学练要与运动技能系列模块的学练有机结合 |
2.5.6 运动技能系列模块之间应相互联系 |
2.6 学业质量和学习评价 |
2.6.1 学业质量 |
2.6.2 学习评价 |
2.7 实施建议 |
2.7.1 强化目标意识, 将学科核心素养完整地渗透到学习目标中 |
2.7.2 树立新的知识观, 从注重单个知识点和技术教学向注重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转变 |
2.7.3 改变教学方式, 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
2.7.4 线上线下学习深度融合, 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
2.7.5 重视区别对待, 关注每个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
2.7.6 保证一定的运动负荷, 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果 |
2.7.7 根据运动技能的特点, 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
2.7.8 课内外有机结合, 培养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习惯 |
2.7.9 关注地区和学校差异, 努力形成学校教学特色 |
2.7.1 0 重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 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 |
2.7.1 1 处理好体育与健康课程与国家相关政策要求和活动的关系, 共同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
3 结语 |
(7)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一)现实和长远的考虑 |
(二)学校教育改革的需要 |
(三)应然与实然的反差 |
(四)目标、过程、结果三者并重 |
(五)对学校体育工作的再思考 |
二、研究目的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内关于实效性的研究 |
(二)国内关于学校体育的研究 |
(三)国外关于学校体育的研究 |
四、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 |
(一)学校效能理论 |
(二)泰勒的目标评价理论 |
(三)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矛盾理论 |
五、研究对象和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学校体育工作实效性的阐释 |
第一节 实效的内涵与特征 |
一、实效的内涵 |
二、相关概念的解释 |
三、实效的特征 |
第二节 实效性的内涵与特征 |
一、实效性的内涵 |
二、实效性的特征 |
第三节 学校体育工作实效性的内涵与特征 |
一、学校体育工作实效性的内涵 |
二、学校体育工作实效性的特征 |
第二章 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工作实效性考察 |
第一节 考察的内容、方式和对象 |
一、考察的内容 |
二、考察的方式 |
三、考察的对象 |
第二节 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工作现状考察与分析 |
一、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工作过程的考察与分析 |
二、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工作保障条件的考察与分析 |
第三节 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工作实效性的理论分析 |
一、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各项工作的分析及其关系 |
二、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过程性工作主要目标侧重的分析 |
三、学校体育工作实效性评价模型的建立及计算方法 |
第四节 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工作实效性的实证分析 |
一、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工作目标的考察与分析 |
二、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工作实效性的考察 |
第三章 影响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工作实效性的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因素 |
一、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是根源 |
二、我国现阶段对人才的需求是导火线 |
第二节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管理运行因素 |
一、教育行政部门的法规政策制定是舵手 |
二、学校内部因素协调发展是关键 |
第三节 学生个体认知和生活方式因素 |
一、学生个体对体育教育认知是前提 |
二、学生的生活方式是催化剂 |
第四章 提高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工作实效性的机遇及对策 |
第一节 提高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工作实效性所面临的机遇 |
一、中央领导对体育事业的高度重视 |
二、足球—中国学校体育改革的突破口 |
第二节 提高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
一、加大教育经费投入,促进教育公平 |
二、树立正确人才观,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 |
三、加强学校体育的立法和监督 |
四、完善学校安全风险管理,严格落实校长责任制 |
五、合理统筹安排学校体育各项工作 |
六、提高学生体育认知,强化“体育生活化”理念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8)基于满族文化传承的体育课程校本化实施研究 ——以W满族中学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问题 |
五、核心概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研究 |
(一)关于校本课程开发概念的不同理解 |
(二)校本课程开发类型的研究 |
(三)校本课程开发程序研究 |
(四)校本化课程实施的研究 |
(五)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与体育课程校本化实施研究现状 |
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相关研究 |
(一)关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的不同理解 |
(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现状 |
三、满族传统体育的相关研究 |
(一)关于满族传统体育概念的不同理解 |
(二)满族传统体育研究现状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的总体思路 |
二、研究范式 |
(一)质化的个案研究 |
(二)行动研究 |
三、研究对象 |
(一)W满族中学基本概况 |
(二)选择W满族中学为个案的理由 |
四、研究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
(一)研究资料的收集 |
(二)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五、研究过程 |
(一)初入研究现场 |
(二)意外退场 |
(三)再进研究现场 |
(四)离开研究现场 |
六、研究效度与伦理 |
(一)研究者的角色定位 |
(二)研究的效度 |
(三)研究的伦理 |
第三章 满族文化:渐行渐远的历史记忆 |
一、历史记忆下的满族文化——满族民族性格与形象 |
(一)满族独特的文化社会环境 |
(二)满族的特色文化 |
二、满族文化的当代传承价值 |
(一)满族文化是强化满族民众民族认同意识的重要保障 |
(二)满族文化是保持满族族群繁荣发展的精神动力 |
(三)满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珍贵财富是实现“中国梦”的宝贵借鉴 |
三、满族文化在当代的传承现状 |
(一)历史发展趋势下的自然消亡 |
(二)外力强制下的被迫消亡 |
四、学校——当代满族文化重要的传承场 |
(一)当代满族文化在家庭、社会传承中的断裂突显学校传承重要性 |
(二)学校传承是当代满族文化传承的应然选择 |
五、满族传统体育——学校传承满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
(一)满族传统体育蕴含鲜明的满族文化特征 |
(二)满族传统体育拥有丰富的学校体育课程资源 |
第四章 W满族中学满族特色体育课程校本化实施设计 |
一、体育课程校本化实施的理论解读 |
(一)何谓校本化课程实施与体育课程校本化实施 |
(二)体育课程为何要校本化实施 |
(三)体育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基本模式 |
(四)体育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基本路径 |
二、W满族中学前期满族传统体育实践探索:学校情境分析 |
(一)学校开展满族传统体育的缘由 |
(二)学校满族传统体育的开展现状 |
(三)学校开展满族传统体育具备的优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三、W满族中学满族特色体育课程实践设计 |
(一)确定研究问题与研究形式 |
(二)组织建立与分工 |
(三)集体审议 |
(四)编制满族特色体育课程实施方案 |
第五章 W满族中学满族特色体育课程校本化实施实践 |
一、实施行动:考察与解释 |
(一)行动前的准备 |
(二)第一套课程方案的实施 |
(三)第一套课程方案实施情况的考察 |
(四)第一套课程方案实施效果的反思——诊断与分析 |
二、反思行动:改进与重建 |
(一)第二次集体审议 |
(二)第二套课程方案 |
(三)第二套课程方案的实施 |
第六章 W满族中学满族特色体育课程校本化实施成效 |
一、满族特色体育课程成为学校构建满族特色学校文化的重要支撑点 |
(一)多元化开展形式成为体现学校满族文化特色的重要载体 |
(二)突出重点项目建设打造学校满族特色学校文化“亮点” |
二、满族特色体育课程的实施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
(一)实践中的“对撞”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 |
(二)实践中的“要求”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 |
三、满族特色体育课程的实施促进了学生获得发展 |
(一)掌握了满族传统体育知识与技能,实现满族文化的传承 |
(二)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形成满族民族认同感 |
第七章 研究结论 |
一、结论 |
(一)民族学校开展民族特色体育课程是可行的 |
(二)满族学校开展满族特色体育课程势在必行 |
(三)科学设计课程内容是满族特色体育课程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 |
(四)实施满族特色体育课程离不开必要的相关支持 |
(五)行动研究是当前促进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最有效的途径 |
二、满族特色体育课程实施的意义探寻 |
(一)引发关于体育课程内容选择标准的反思:从“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到“谁的知识更有价值” |
(二)引发对体育课意义的反思:回归“游戏”与“生活” |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9)高校公共体育课的育人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学校体育功能泛化 |
1.2.2 将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与教育的本质功能混淆 |
1.2.3 注重理论研究,忽视实现条件 |
1.2.4 国外对学校体育功能的认识 |
1.3 学校体育功能的发展 |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2 公共体育课育人内涵 |
2.1 相关概念 |
2.1.1 功能 |
2.1.2 学校体育功能 |
2.1.3 育人功能 |
2.2 公共体育课 |
2.2.1 公共体育课的概念 |
2.2.2 公共体育课的性质 |
2.2.3 公共体育课的目标 |
2.2.4 公共体育课的课程设置 |
2.3 公共体育课的特点 |
2.3.1 直接参与性 |
2.3.2 动态性 |
2.3.3 身心合一性 |
2.3.4 社会性 |
2.4 公共体育课的育人原则 |
2.4.1 学习内容的可选择性原则 |
2.4.2 模仿与创新相结合原则 |
2.4.3 部分与整体相结合的原则 |
2.4.4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
2.4.5 开放性原则 |
2.5 体育育人理论基础 |
2.5.1 马克思主义的体育育人思想 |
2.5.2 毛泽东的体育育人思想 |
2.5.3 国外体育育人的思想 |
3 公共体育课的育人功能 |
3.1 公共体育课对人体机能的作用 |
3.1.1 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工作能力 |
3.1.2 促进身体正常发育 |
3.1.3 提高身体机能水平 |
3.2 公共体育课的育体功能 |
3.2.1 强健体魄 |
3.2.2 树立正确体育意识 |
3.2.3 提高基本活动能力 |
3.2.4 掌握基本技术、技能 |
3.2.5 掌握科学锻炼手段 |
3.2.6 培养对体育的爱好和锻炼习惯 |
3.3 公共体育课与德智美劳的关系 |
3.3.1 公共体育课与道德的关系 |
3.3.2 公共体育课与智育的关系 |
3.3.3 公共体育课与美育的关系 |
3.3.4 公共体育课与劳动技能的关系 |
3.3.5 完善人格教育 |
3.3.6 意志品质教育 |
3.4 公共体育课的社会功能 |
3.4.1 提高适应能力 |
3.4.2 调节心理 |
3.4.3 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
3.4.4 团队意识教育 |
3.4.5 个体社会化教育 |
3.4.6 文化的传承功能 |
3.4.7 生命教育的功能 |
4 公共体育课育人现状及影响因素 |
4.1 公共体育课育人现状 |
4.1.1 理论地位与实际地位差距悬殊 |
4.1.2 重技术轻育人 |
4.1.3 对学生的评价标准过于一致 |
4.1.4 课程资源匮乏 |
4.1.5 教师的单边活动,缺乏育人意识 |
4.1.6 学生缺乏正确态度 |
4.2 公共体育课教学过程对育人的影响 |
4.2.1 教学准备与育人 |
4.2.2 教学组织与育人 |
4.2.3 教学评价与育人 |
4.2.4 教学中的游戏与育人 |
4.3 体育教师对育人的影响 |
4.3.1 教师的情绪对育人的影响 |
4.3.2 教师仪表与育人 |
4.3.3 教学语言与育人 |
4.3.4 教师行为的表率作用 |
5 公共体育课育人工作的对策 |
5.1 组织和政策保障 |
5.1.1 协调完善组织机构 |
5.1.2 为提高师资水平提供政策保障 |
5.2 正确认识公共体育课,加强硬件保障 |
5.2.1 正确认识公共体育课 |
5.2.2 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新 |
5.2.3 加快场地器材的建设与补充 |
5.3 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 |
5.3.1 严于律己 |
5.3.2 知识广博、业务精良 |
5.3.3 提高对体育教学的思想认识 |
5.3.4 尊重和热爱学生 |
5.4 完善公共体育课的评价机制 |
5.4.1 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行评价 |
5.4.2 对学生的努力程度进行评价 |
5.4.3 对学生的进步幅度进行评价 |
5.4.4 对学生的心理及意志品质进行评价 |
5.5 与各系领导及辅导员取得紧密联系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健康第一”理念下南京师范大学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绪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健康第一” |
1.3.2 公共体育教学 |
2 文献综述 |
2.1 “健康第一”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
2.2 “健康第一”思想指导下有关体育课程改革研究的文献回顾 |
2.3 “健康第一”与发展身体素质的相关研究回顾 |
2.4 国外体育教育指导思想研究回顾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数据统计法 |
3.2.5 案例分析法 |
3.2.6 逻辑分析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南师大公共体育教学发展概况 |
4.1.1 南师大着名教育家的体育思想研究 |
4.1.2 南师大公共体育课程发展历程回顾 |
4.2 “健康第一”理念下南师大公共体育课教学基本情况 |
4.2.1 体育教学指导思想与教学目标 |
4.2.2 体育教学模式 |
4.2.3 公共体育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 |
4.2.4 体育课教学方法 |
4.2.5 体育课教学考核与评价 |
4.3 “健康第一”理念下影响公共体育教学开展的因素 |
4.3.1 师资队伍建设情况 |
4.3.2 体育场地设施及器材条件 |
4.3.3 公共体育课教学学生的调查结果分析 |
4.3.4 公共体育课教学情况的实证研究 |
4.4 “健康第一”理念下他山之石的借鉴 |
4.4.1 教学指导思想的比较 |
4.4.2 公共体育教学模式的优缺点比较 |
4.4.3 公共体育课程设置合理程度的比较 |
4.4.4 体育教学内容的比较 |
4.5 “健康第一”理念下南师大公共体育教学现状存在的优点与不足 |
4.5.1 “健康第一”理念下体育教学改革取得的成果及其优点 |
4.5.2 “健康第一”理念下教学改革存在的不足之处 |
4.6 “健康第一”理念下南师大体育教学改革思路和改革措施 |
4.6.1 公共体育教学改革思路 |
4.6.2 公共体育教学改革措施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四、体育课与思想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体育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D]. 从明. 河南理工大学, 2015(11)
- [2]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研究[D]. 王淑英. 河北师范大学, 2012(02)
- [3]我国近现代中小学体育教科书历史变迁研究[D]. 蒋宏宇. 北京体育大学, 2014(04)
- [4]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理论研究[D]. 罗少功. 河南大学, 2013(01)
- [5]上海市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的效果评估研究[D]. 王建. 上海体育学院, 2020(12)
- [6]我国《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J]. 季浏. 体育科学, 2018(02)
- [7]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效性研究[D]. 温朋飞. 河北师范大学, 2015(10)
- [8]基于满族文化传承的体育课程校本化实施研究 ——以W满族中学为个案[D]. 肖尔盾. 东北师范大学, 2018(11)
- [9]高校公共体育课的育人功能研究[D]. 原晓玲. 西安工业大学, 2014(10)
- [10]“健康第一”理念下南京师范大学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的研究[D]. 张峰.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