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香港大新银行采用X.25分组交换网设备(论文文献综述)
曹颖双[1](2018)在《互联网行业专利情报分析及可视化》文中认为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行业已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力量。互联网行业是知识与技术密集型的高新技术行业,新技术和颠覆性创新不断涌现。分析互联网行业领域的技术发展现状,揭示技术创新的前沿方向,可为掌握互联网领域关键技术和前沿技术提供情报支持。本研究以《2018年互联网趋势》报告中提到的互联网行业代表企业:亚马逊、阿里巴巴、谷歌、百度、脸书、腾讯、苹果、小米为研究对象,采用专利计量方法,分析它们的专利文献数据,揭示互联网行业技术发展现状,揭示关键和前沿技术方向,获取技术竞争情报。本研究首先利用Innography提供的市场图展示了互联网行业代表企业的专利实力状况,并对八个公司的有效专利数据从专利数量、技术侧重点、专利引文等多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本研究发现美国企业的专利实力要比中国企业更强,东亚和北美是互联网行业代表企业重点布局的地区,且其IPC主要集中在G06和H04两个技术领域下。除了自身外,微软、IBM、三星、高通、诺基亚等企业是互联网行业代表企业专利引文主要涉及的专利权人。随后本研究通过CiteSpace对互联网行业代表企业的德温特手工代码进行了分析,识别了无人机、无人驾驶、语音识别、虚拟现实、互动电视等新兴的技术领域。最后本研究利用CiteSpace提供的出现频次、中介中心性、突现强度、Sigma值四个计量指标对互联网行业代表企业的德温特手工代码进行了计量分析,发现其比单个指标可提供更丰富的技术情报信息。与企业新业务相关的技术所涉及的德温特手工代码虽然在出现频次上不是最有优势的,但其在Sigma值指标上有较好的表现。通过对互联网代表企业在不同计量指标下表现突出的技术进行对比发现,互联网行业中互联网设备制造企业和互联网服务企业的技术侧重点有一定的差异,在互联网服务企业中,谷歌、阿里巴巴、亚马逊、脸书互相之间的技术相似度比其他企业稍高。
杨熠[2](2011)在《2010年某省联通WCDMA新建项目可行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电信技术的更新换代,电信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中国联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移动通信已成为未来电信业的主要利润来源之一。投资3G移动通信项目,进入移动通信领域,忆成为中国电信发展的迫切要求。某省联通面临着市场前景可观,而自身网络建设不足、同时竞争加剧的情况,因此,将建设WCDMA网络项目作为摆脱困境、应对竞争和促进发展的重要机遇。本文通过翔实的数据,全面分析了某省联通所处的外部环境和现网状况状况,预测了2010-2014年中国市场WCDMA业务的用户总规模。运用SWOT模型和核心竞争力理论,分析了某省开展WCDMA业务的优势和劣势及其竞争能力,探讨某省联通开展3G业务的市场定位与目标市场选择,同时提出了相应的业务发展总体策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预测某省联通WCDMA业务的市场占有率、用户规模和业务量。本文分析了某省联通发展WCDMA的特殊性,提出某省联通WCDMA网络建设的策略。最后,从企业理财的角度,对项目进行财务评价。并分析了项目可能面临的风险,并提出了应对风险的策略。通过可行性研究,某省联通投资WCDMA移动通信项目,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某省联通应尽早上马建设WCDMA移动通信项目。
王昕[3](2009)在《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数据业务时代和移动多媒体时代的到来,移动通信市场竞争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地变革,竞争不再是单个企业之间产品和服务的竞争,而是以产业协作为纽带的移动通信产业链之间的竞争。移动通信产业链的创新能力将成为移动通信产业提升综合竞争力和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如何在3G时代取得稳定的市场地位,形成良好的竞争局面,提高移动通信产业链的创新能力成为移动通信产业链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移动通信产业链的创新系统为研究对象,结合我国移动通信产业链的现状,提出了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概念。通过对移动通信产业链结构的分析,构建了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结构图,并分析了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特征及构成、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功能及系统的运行机制,探讨了我国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创新模式及演进规律,构建了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及评价模型,从知识创新、工艺创新、产品创新、市场营销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等几个方面对我国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进行了分析评价。
苗文山[4](2008)在《基于GPRS技术的远程无线自动电能抄表系统的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高速发展推动了企业数量的快速增长,对能源特别是电能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同时使得电力部门的电能表抄表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大大地增加。为了从根本上克服传统人工抄表模式的弊端,各国都纷纷研究远程自动抄表技术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自动抄表技术(Automatic Meter Reading)是利用单片机等控制单元将数据采集、传输和处理应用于自来水、电力、煤气(以下简称“三表”)供应与管理系统中的一项新技术。我国对自动抄表技术的研究起步比较晚,但是发展很快。随着对自来水、电力、煤气供应管理方式改革的不断深化和行业自动化推进速度的不断加快,对远程智能抄表技术的研究在不久的将来必会成为热点。电子技术、纳米级的IC制造技术、无线网络技术和嵌入式操作系统等嵌入式技术快速发展,并且已经广泛地应用到仪器仪表、汽车电子、消费电子、网络设备、移动计算存储等领域。伴随着这些新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种新型的无线网络——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Service,简称为GPRS)网络。GPRS网络作为新的通讯方式,具有实时在线、高速传输、快速登陆、按流量收费、支持IP协议和X.25协议等优点。利用GPRS进行远程自动抄表使得抄表变得更加快捷、高效。在此背景下,本文提出并设计了基于GPRS网络技术的远程自动抄表系统。本系统采用TI公司的数字模拟混合信号处理器MSP430F149和SIMCOM公司生产的SIM300C型号的GPRS模块作为硬件平台。利用RS485串行通讯接口采集多功能电能表各电表参数,然后通过GPRS网络把采集到的各种数据传输到远程管理计算机并存储,以此实现电能表的远程抄表。文中,首先介绍了当前国内外自动抄表技术发展的现状,并分析了几种广泛使用的自动抄表系统的原理及系统组成,介绍了不同的数据传输通讯方式的优缺点,GPRS网络原理和结构;然后详细介绍了基于GPRS网络技术的远程自动抄表系统的硬件方案和设计电路;最后详细介绍了抄表终端的软件实现和服务器管理软件的设计。
戴乐[5](2008)在《高可信计费系统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电信领域计费系统是电信运营商获取商业利润时的收费依据,计费系统数据属于商业数据,要求非常高的可靠性。论文以湖南铁通计费网络的系统集成为背景,对于这一高可靠系统,从组网方案的选择、网络高可用性、安全性、网络病毒的防护,高可用主机群集系统的实现过程,数据存储的高可靠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对于电信运营商来说,计费原始话单的完整性决定着运营商的市场收入,针对实时计费系统,若原始话单通过实时采集后发生丢失,导致一些话单无法计费,将给运营商带来不少损失。本文介绍了作者在湖南铁通最终计费的HP-UNIX主机上独立开发的一套程序,能查出计费原始话单从程控交换华为BAM机或中兴前置机通过实时采集系统,传送到各地市采集服务器,再上传到省计费中心计费主机的整个过程中,实时采集话单的丢失情况。该套程序查找丢单运行效率很高、速度很快,每月找出的实时采集丢失话单数都在几十万条以上,不断产生着可观的经济效益。本文对湖南铁通计费网络的高可用性作了规划设计;在计费网络中对病毒的传播找到了有效拦截方法,而对于带有欺骗性的ARP病毒中段业务的情况,通过在网关路由器、三层交换机上的有效控制,瓦解了ARP病毒的攻击,取得了良好的实用效果;计费原始话单是电信运营商获取商业利润的收费依据,保证原始话单无损到达计费系统进行计费,直接关系到运营商的市场收入。论文作者在计费UNIX主机上独立开发的一套程序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带来的经济效益显着。
陈上[6](2008)在《GPRS网络优化在移动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移动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移动通信数据业务越来越丰富,与此同时,终端用户对服务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所有这些都进一步加剧了运营市场的竞争,只有努力提升网络服务质量和增强用户满意度,才能确实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而其中网络服务质量又是提高竞争力的最关键和前提的因素。因此,为了提高GPRS业务的市场竞争力,为公司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迫切需要对区域GPRS网络性能和服务质量进行优化。作为一项日常性工作,区域GPRS网络优化的管理和技术实施都应做到流程化与规范化,以指导整个团队全面深入地开展区域GPRS网络优化工作。本文针对移动公司GRPS业务的现状和需求进行了分析,提出了GPRS网络优化体系的设计思路,并探讨了GRPS网络优化体系在移动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本文首先介绍了GRPS网络的发展现状,详细阐述了GPRS技术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网络结构、技术特点、和接口协议等等内容。其次提出了GPRS优化体系的设计思路,包括技术基础、业务流程、最佳实践三个组成部分,并阐述了GRPS优化体系与实际项目的关联关系。然后结合余姚GRPS网络优化VIP项目探讨了GPRS网络优化体系的全部建设过程,详细展现了网络优化体系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情况。最后,本文以港务局实际应用项目为例,说明区域GPRS优化体系对移动信息化建设带来的重要意义和实际价值。
翟涛[7](2006)在《我国分时度假顾客满意度测评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分时度假是旅游业与房地产业相互扩张的产物,在我国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然而,由于处于发展初期,我国的分时度假行业缺乏有效的监管,市场秩序混乱,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甚至存在强制性销售和欺骗性销售的现象。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我国分时度假行业社会形象不佳,顾客满意度低下的现状,严重地阻碍了我国分时度假业的发展,进而影响到整个旅游产业的升级换代。因此,改善我国分时度假供给质量,满足市场需求,提高顾客满意度迫在眉睫。 论文以分时度假顾客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及其应用为研究对象,从顾客满意度和分时度假的概念出发,对国内外相关重要文献进行了回顾和总结。然后在文献阅读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设计出了适合我国行业和市场现状的分时度假顾客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并在实证研究中用该指标体系测量了当前我国分时度假行业的顾客满意度指数。同时,用SPSS13.0软件对研究中的顾客满意度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验证了顾客满意度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证明该体系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在此基础上,笔者又通过相关分析、方差分析、IPA分析等统计学方法识别了影响我国分时度假顾客满意度的关键指标,并进一步分析了影响顾客满意度感知的干扰因素。最后,基于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的结论,提出了改进我国分时度假产品和服务供给质量,全面提升顾客满意度的一系列对策。
张晋斌[8](2006)在《基于GPRS的无线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简称SCADA)在工业控制领域中有很长的历史并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对分散的、无人值守的现场数据进行定时采集,并且可以发送简单的控制命令。它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有机结合为一体,适合于地域广阔的各种环境。 建设专用的有线或无线网络是传统监控系统的实现方式,这需要高额的建设和维护费用。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提供给我们一种成本更低廉、速度更快捷的通信方式,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简称GPRS)。 1.本文论述了GPRS网络结构和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简称TCP/IP)协议在GPRS网络中的实现和改进。利用二维马尔可夫数学模型对GPRS网络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证明了该通信方式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就此提出了一种基于GPRS的无线监控及数据采集系统; 2.认真研究了终端的功能需求,并给出了合理的规划设计,根据
曾进[9](2005)在《重庆联通数据与固定通信产品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首先从重庆市的社会经济状况入手,论述了04年重庆电信业务发展总量和各运营商的市场份额,对于当前电信发展的技术趋势进行分析,特别展望了NGN和3G技术对于未来通信的影响,阐述了重庆电信行业的发展环境。梳理了重庆联通数据固定业务的产品线,将其分为数据和语音产品线,数据产品包括专线、宽带、如意邮箱、IDC等产品。语音产品线包括市话、电话超市、193长途业务和VOIP语音业务等产品。针对两条产品线分别从用户规模、通信能力和收入状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就两条产品线所面临的技术、市场和财务机会进行了分析,面对机会提出重庆联通数据固定产品的发展策略,通过转型和融合策略来发展。重庆联通在网络技术上必须考虑语音与数据的综合实现,实现窄带技术向宽带技术的转型,由单纯分离的语音和数据业务向综合语音和数据产品转型,由单纯的通信运营商向综合的信息服务商转型。所谓融合策略就是将数据与语音产品线的产品与移动业务等其它业务组合形成新的产品的策略。
马治国[10](2003)在《网络教育本质论》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本立场,以媒介与教育的关系为视角,兼容了后现代主义哲学的思想、方法,吸纳了媒介文化学和传播学的思想、理论和方法,对网络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富有意义的探索。论文在重新划分人类教育发展阶段的基础之上,重新审视了前网络文化阶段的教育,考察了网络教育的要素和基本要素以及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创新性地探究了网络教育的本质和网络教育与前网络教育的关系所在。 网络教育作为信息社会的存在,是一种文化的产物,也是人类社会和人类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然而,“网络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却一直困绕着教育,困绕着社会,困绕着人。本质不清,定义难明。本文大胆地向这个世纪性问题提出了挑战,尝试性地对网络教育的本质进行了研究,富有创新性地对网络教育的本质进行了阐述,并描述了网络教育的主要的本质属性。 论文由三个部分组成,共分为九章。 第一部分从媒介演变及其与教育的关系入手,重新梳理了人类历史上的教育。这一部分由第一、二、三章和结语构成。 第一章:通过对人类的起源、语言的起源进行简单地历史考察,发现了浯言之于人类的特殊价值和语言文化阶段所具有的某些特点。由此,分析了语言文化阶段教育的基本状况,并指明了语言造就了人类教育的诞生。 第二章:在追溯文字产生历程的基础之上,揭示了文字的出现推动了学校的诞生。进而,论述了文字及文字教材给人类教育带来的第一次革命。 第三章:通过对电子媒介的发展速度的考察,认识到电的发现加速了社会的进步,也推动了学校教育的发展。接着,以此为思想核心,描述了电子文化阶段教育的基本状况。 结语:对前网络文化时代各个阶段的教育模式分别进行了简明概括,梳理了各个阶段教育要素之间的关系;并立足于前网络文化阶段,阐述了“一小步是一大步”、“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以及“控制危机与能量落差”等观点。 第二部分进入了网络文化时代,以网络教育要素分析为主题,通过多角度的分析,确定了网络教育的基本要素,并且,揭示了网络教育基本要素相互之间的关系。这一部分是论文的主体,它承继于媒介与教育的关系研究,铺垫了网络教育本质揭示的根本基础。这部分由第四、五、六、七章组成。 第四章:从计算机网络和因特网的产生与发展的历史研究出发,在对因特网的特征进行了分析之后,揭示了技术与社会、教育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并阐述了需要与控制、技术与社会、技术与教育等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认真考察了网络教育的起源,探究了网络教育发生的动力,概观了国内、国外网络教育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对于网络教育发生、发展历史的澄清有助于对网络教育及其本质的认识 第六章:基于系统与要素的哲学分析,借助于对人类教育要素构成的研究成果,筛选出了网络教育的要素以及基本要素。这一章是对网络教育的“解剖”。 第七章:在上一章的基础上,对网络教育进行了“组合”。在分别研究网络教育的各个基本要素之后,对网络教育进行了“机理分析”,发现了网络教育基本要素之间的基本联系。 第三部分从第一、二部分中走来,点明了第一、二部分存在的意义。这部分是论文的核心,它基于对网络教育的横向一一“家庭基本构成”和纵向——一“家族主要成员”的考察,回答了论文所内含的根本问题,阐明了论文的主要观点。这部分由第八、九章组成。 IV 第八章:从哲学意义上,对质、本质和属性进行了简要阐述,并分析了教育本质研究中出现的一些界说和“错位”,为第九章的分析奠定了基础。 第九章:建立在前面所做出的分析基础之上,阐明了网络教育的本质,指出了网络教育的本质属性。进而,就网络教育与前网络教育进行了甄别,并试图在网络教育与前网络教育之间寻求一种平衡。 结束语:对于网络教育本质研究中得到的启示进行了概括,并指出了论文的结论。
二、香港大新银行采用X.25分组交换网设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香港大新银行采用X.25分组交换网设备(论文提纲范文)
(1)互联网行业专利情报分析及可视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互联网行业不断发展 |
1.1.2 技术创新日益重要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现状与创新点 |
1.5.1 研究现状 |
1.5.2 创新点 |
第2章 互联网行业代表企业专利信息可视化分析 |
2.1 研究基础 |
2.1.1 研究工具 |
2.1.2 研究思路 |
2.2 互联网行业代表企业有效专利信息计量可视化分析 |
2.2.1 有效专利来源管辖区分布可视化分析 |
2.2.2 有效专利IPC分布可视化分析 |
2.2.3 有效专利前引专利的专利权人可视化分析 |
2.2.4 有效专利后引专利的专利权人可视化分析 |
2.3 小结 |
第3章 互联网行业代表企业新兴技术分析 |
3.1 研究基础 |
3.1.1 研究工具 |
3.1.2 研究思路 |
3.1.3 数据来源及参数说明 |
3.2 互联网行业代表企业新兴技术分析 |
3.2.1 亚马逊新兴技术分析 |
3.2.2 阿里巴巴新兴技术分析 |
3.2.3 谷歌新兴技术分析 |
3.2.4 百度新兴技术分析 |
3.2.5 脸书新兴技术分析 |
3.2.6 腾讯新兴技术分析 |
3.2.7 苹果新兴技术分析 |
3.2.8 小米新兴技术分析 |
3.3 小结 |
第4章 多元计量指标下技术研发主体专利情报分析 |
4.1 研究基础 |
4.1.1 研究思路 |
4.1.2 计量指标说明 |
4.2 多元计量指标下亚马逊专利情报分析 |
4.2.1 亚马逊主要技术分析 |
4.2.2 亚马逊关键技术分析 |
4.2.3 亚马逊公司重点技术分析 |
4.2.4 亚马逊公司技术发展分析 |
4.3 小结 |
第5章 互联网行业代表企业不同计量指标下技术对比分析 |
5.1 研究思路 |
5.2 互联网行业代表企业不同计量指标下技术对比分析 |
5.2.1 互联网行业代表企业出现频次表现突出的技术对比分析 |
5.2.2 互联网行业代表企业中介中心性表现突出的技术对比分析 |
5.2.3 互联网行业代表企业突现强度表现突出的技术对比分析 |
5.2.4 互联网行业代表企业 Sigma 值表现突出的技术对比分析 |
5.3 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2)2010年某省联通WCDMA新建项目可行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 |
1.3.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项目可行性研究相关理论综述 |
2.1 可行性研究的含义与作用 |
2.1.1 可行性研究的含义 |
2.1.2 可行性研究的作用 |
2.2 可行性研究的阶段 |
2.3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写 |
2.4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规范 |
2.5 通信工程可行性研究基本内容 |
第三章 某省联通市场分析及网络现状分析 |
3.1 某省联通市场分析 |
3.1.1 某省移动通信市场分析 |
3.1.2 某省联通市场分析 |
3.2 某省联通网络现状分析 |
3.2.1 核心网络及无线网现状分析 |
3.2.2 前期工程建设进度 |
3.2.3 现网存在的问题 |
3.3 本期工程满足期限及建设目标 |
第四章 WCDMA用户市场业务预测 |
4.1 预测的范围及期限 |
4.2 业务预测基本原则 |
4.3 预测思路 |
4.3.1 用户预测基本思路 |
4.3.2 业务量预测基本思路 |
4.4 预测方法 |
4.5 用户预测 |
4.5.1 某省移动用户预测 |
4.5.2 某省联通出账用户预测 |
4.5.3 某省联通(G+W)用户数预测 |
4.5.4 某省联通WCDMA出账用户数预测 |
4.5.5 某省联通各业务区WCDMA出账用户数预测 |
4.5.6 某省联通各业务区GSM出账用户数预测 |
4.5.7 智能网用户数预测 |
4.5.8 IVPN用户数预测 |
4.6 业务量预测 |
4.6.1 3G业务模型 |
4.6.2 GSM A接口话务量预测方法 |
4.6.3 GSM业务量增长拐点分析 |
4.6.4 GPRS业务预测 |
4.6.5 WCDMA业务预测结果 |
第五章 某省WCDMA网工程建设方案及进度安排 |
5.1 某省WCDMA网工程建设方案 |
5.1.1 核心网电路域建设方案 |
5.1.2 核心网分组域建设方案 |
5.1.3 智能网建设方案 |
5.1.4 无线网系统建设方案 |
5.1.5 电源系统建设方案 |
5.1.6 配套项目建设方案 |
5.2 进度安排 |
第六章 WCDMA网新建工程财务可行性分析及风险评价 |
6.1 WCDMA网新建工程财务可行性分析 |
6.1.1 财务评价的依据及内容 |
6.1.2 财务评价基础数据与参数 |
6.1.3 财务评价指标分析 |
6.1.4 项目投资经济效果评价结论 |
6.2 WCDMA网新建工程风险评价 |
6.2.1 项目主要风险点 |
6.2.2 风险分析 |
6.2.3 项目风险应对策略 |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移动通信产业链的构成及演进研究现状 |
1.3.2 移动通信产业链的合作、协同发展研究现状 |
1.3.3 移动通信创新的研究现状 |
1.3.4 产业链创新系统理论相关研究 |
1.3.5 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理论相关研究 |
1.3.6 国内外研究成果比较 |
第2章 相关理论研究 |
2.1 供应链的概念 |
2.2 价值链的概念 |
2.3 产业链的概念 |
2.4 产业集群的概念 |
2.5 供应链、价值链、产业集群、产业链的区别与联系 |
2.5.1 产业链与供应链的区别与联系 |
2.5.2 产业链与价值链的区别与联系 |
2.5.3 产业集群、产业链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
2.5.4 供应链、价值链、产业集群、产业链之间的关系分析 |
2.6 创新的概念 |
2.6.1 技术创新 |
2.6.2 产业创新 |
2.6.3 产业集群创新 |
2.7 创新系统的相关理论 |
2.7.1 国家创新系统 |
2.7.2 区域创新系统 |
2.7.3 产业创新系统 |
2.7.4 产业集群创新系统 |
2.7.5 产业链创新系统 |
2.7.6 企业创新系统 |
2.7.7 各个创新系统的关系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移动通信产业链的概述 |
3.1 移动通信产业链的概念及组成 |
3.1.1 移动通信产业链概念的提出 |
3.1.2 移动通信产业链的组成分析 |
3.2 移动通信产业链的结构特征 |
3.2.1 移动通信产业链的结构 |
3.2.2 移动通信产业链的终端产品介绍 |
3.2.3 移动通信产业链的子产业链分析 |
3.3 移动通信产业链演进路径比较分析 |
3.3.1 移动通信产业链技术演进路径分析 |
3.3.2 移动通信产业链结构演进路径 |
3.4 移动通信产业链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
3.4.1 移动通信产业链终端产品的市场分析 |
3.4.2 移动通信产业链发展趋势分析 |
3.5 移动通信产业链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3.5.1 移动通信产业链竞争力的概念 |
3.5.2 移动通信产业链竞争力比较的分类 |
3.5.3 移动通信产业链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4章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 |
4.1 移动通信产业链中的创新系统 |
4.1.1 移动通信产业链中的创新活动 |
4.1.2 构建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必要性 |
4.1.3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概念 |
4.1.4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特征 |
4.2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构成及演进 |
4.2.1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子系统 |
4.2.2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结构及演进 |
4.2.3 我国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结构 |
4.2.4 我国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 |
4.3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功能分析 |
4.3.1 整合创新资源,降低创新成本 |
4.3.2 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
4.3.3 创新能力和绩效的提高 |
4.3.4 提高移动通信产业链的竞争力 |
4.4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 |
4.4.1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动力分析 |
4.4.2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5章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创新模式 |
5.1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创新模式的概念 |
5.2 产业链创新系统创新模式特点分析 |
5.2.1 模仿创新 |
5.2.2 自主创新 |
5.2.3 合作创新 |
5.2.4 协同创新 |
5.2.5 各种创新模式的地位和作用 |
5.3 我国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创新模式的现状分析 |
5.3.1 模仿创新模式现状 |
5.3.2 自主创新模式现状 |
5.3.3 合作创新模式现状 |
5.3.4 协同创新模式现状 |
5.2.5 我国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模式发展路径 |
5.4 国内外移动通信创新模式比较研究 |
5.4.1 日本DoCoMo 公司的创新模式 |
5.4.2 韩国SK 电讯的创新模式 |
5.4.3 英国电信的创新模式 |
5.4.4 美国高通公司的创新模式 |
5.4.5 法国电信的创新模式 |
5.4.6 国外创新模式经验总结 |
5.5 我国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创新模式存在的问题及经验借鉴 |
本章小结 |
第6章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创新能力评价 |
6.1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创新能力的概念 |
6.2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创新能力的构成及现状 |
6.2.1 移动通信产业链知识创新能力 |
6.2.2 移动通信产业链工艺创新能力 |
6.2.3 移动通信产业链产品创新能力 |
6.2.4 移动通信产业链市场营销创新能力 |
6.2.5 移动通信产业链组织创新能力 |
6.2.6 移动通信产业链制度创新能力 |
6.2.7 移动通信产业链综合创新能力 |
6.3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
6.3.1 指标选取原则 |
6.3.2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知识创新能力评价指标 |
6.3.3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工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 |
6.3.4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产品创新能力评价指标 |
6.3.5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市场营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 |
6.3.6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组织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能力评价指标 |
6.3.7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 |
6.4 基于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创新能力评价模型 |
6.4.1 模型的选取 |
6.4.2 因子分析法 |
6.4.3 聚类分析法 |
本章小结 |
第7章 实证研究 |
7.1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知识创新比较分析 |
7.1.1 我国移动通信产业链运营商知识创新能力比较分析 |
7.1.2 我国移动通信产业链设备制造业知识创新比较分析 |
7.1.3 移动通信产业链知识创新的国际比较分析 |
7.1.4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知识创新的对策建议 |
7.2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工艺创新比较分析 |
7.2.1 我国移动通信产业链运营商工艺创新比较分析 |
7.2.2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工艺创新比较分析 |
7.2.3 移动通信产业链工艺创新国际比较 |
7.2.4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工艺创新的对策建议 |
7.3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产品创新比较分析 |
7.3.1 新移动的产品创新 |
7.3.2 新联通的产品创新 |
7.3.3 新电信的产品创新 |
7.3.4 移动通信产业链产品经营现状比较分析 |
7.3.5 移动通信产业链产品创新国际比较 |
7.3.6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产品创新的对策建议 |
7.4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市场营销创新比较分析 |
7.4.1 中国移动的市场营销创新 |
7.4.2 中国联通的市场营销 |
7.4.3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营销能力对比分析 |
7.4.4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市场营销创新比较分析 |
7.4.5 国外通信运营商品牌营销策略 |
7.4.6 移动通信产业链市场营销创新国际比较 |
7.4.7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市场营销创新的对策建议 |
7.5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的制度、组织、管理创新比较分析. |
7.5.1 中国移动的制度、组织、管理创新比较分析 |
7.5.2 中国联通的制度、组织、管理创新比较分析 |
7.5.3 中国电信的制度、组织、管理创新比较分析 |
7.5.4 电信业的三次制度创新 |
7.5.5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制度、组织、管理创新的对策建议 |
7.6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创新能力综合比较分析 |
7.6.1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研发能力综合比较分析 |
7.6.2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运营能力综合比较分析 |
7.6.3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创新产出能力综合比较分析 |
7.6.4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综合创新能力比较分析 |
7.6.5 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综合创新的对策建议 |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本文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4)基于GPRS技术的远程无线自动电能抄表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目的 |
1.1.1 当前自动抄表发展现状 |
1.1.2 各种远程自动抄表方式的比较 |
1.2 课题设计方案 |
1.3 本人承担的设计任务 |
1.4 论文主要内容 |
第二章 GPRS网络原理及其系统构成 |
2.1 GPRS系统简介 |
2.1.1 GPRS系统概述 |
2.1.2 GPRS网络特点 |
2.2 GPRS网络系统结构 |
2.2.1 GPRS网络总体结构 |
2.2.2 GPRS逻辑体系结构 |
2.2.3 GPRS网络主要实体 |
2.3 GPRS网络工作原理及其特性 |
2.3.1 GPRS网络传输协议平台 |
2.3.2 GPRS信令平台 |
2.3.3 GPRS网络与IP网络互连 |
2.4 GPRS网络的应用 |
2.4.1 GPRS网络个人应用 |
2.4.2 GPRS网络行业应用 |
第三章 远程自动抄表系统硬件设计 |
3.1 系统硬件总体设计方案 |
3.2 MSP430F149芯片的介绍 |
3.3 GPRS模块—SIM300C的介绍 |
3.4 抄表系统各电路模块设计 |
3.4.1 微处理器工作电路设计 |
3.4.2 电源模块电路设计 |
3.4.3 RS232/485接口电路设计 |
3.4.4 GPRS数据传输模块接口电路设计 |
3.4.5 JTAG调试接口电路设计 |
3.4.6 系统硬件总体设计电路 |
第四章 远程自动抄表终端软件设计 |
4.1 终端软件总体设计流程图及功能需求 |
4.1.1 终端软件功能需求介绍 |
4.1.2 终端软件总体设计流程图 |
4.2 电能表数据采集及处理程序 |
4.2.1 多功能电能表通讯规约介绍 |
4.2.2 电能表数据采集及处理子程序 |
4.3 GPRS网络连接程序 |
4.4 本地修改抄表终端参数程序 |
第五章 服务器管理软件设计 |
5.1 软件功能需求及总体设计方案 |
5.1.1 软件功能需求 |
5.1.2 总体设计方案 |
5.2 Visual Basic 6.0的Winsock控件网络编程简介 |
5.2.1 Winsock控件概述 |
5.2.2 Winsock控件的属性、方法和事件简介 |
5.3 服务器管理软件程序设计和实现 |
5.3.1 网络连接程序设计 |
5.3.2 数据处理程序设计 |
5.3.3 管理员及用电户资料管理程序设计 |
5.3.4 本地修改抄表终端参数程序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 |
附录1 DL/T 645-1997《多功能电能表通讯规约》简介 |
附录2 SIM300C的 AT指令语法格式说明 |
(5)高可信计费系统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课题的来源 |
1.2 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5 论文的内容安排 |
第2章 计费系统相关研究综述 |
2.1 电信计费的概念 |
2.2 广域网组网方案 |
2.2.1 公用通信网平台的选择 |
2.2.2 光纤通信 |
2.2.3 ATM 高速交换 |
2.3 宽带用户认证、计费理论 |
2.3.1 宽带用户上网认证、计费方式 |
2.3.2 RADIUS 特性 |
2.4 路由协议选择理论研究 |
2.4.1 OSPF 工作原理分析 |
2.4.2 OSPF 链路状态算法 |
2.4.3 OSPF 链路状态数据库同步过程 |
2.4.4 OSPF 路由计算 |
2.4.5 OSPF 分层路由的思想 |
2.5 高可用容灾系统 |
2.6 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管理 |
2.7 计算机系统数据安全的重要性 |
2.7.1 数据备份的重要性 |
2.7.2 威胁数据安全的因素 |
2.7.3 恢复数据所需成本 |
2.8 双机热备份基本简介 |
2.9 中间件系统 |
2.9.1 中间件技术介绍 |
2.9.2 TUXEDO |
2.9.3 TUXEDO 的队列处理方式 |
2.10 小结 |
第3章 计费系统集成需求分析 |
3.1 系统方案设计原则 |
3.2 可靠性要求 |
3.3 主机和存储系统 |
3.3.1 主机设备要求 |
3.3.2 存储设备 |
3.4 数据库需求 |
3.5 中间件平台 |
3.6 网管系统需求 |
3.6.1 网络管理对象 |
3.6.2 网络管理接口 |
3.6.3 网管系统特点 |
3.6.4 网管软件 |
3.7 小结 |
第4章 计费系统软件体系结构 |
4.1 湖南铁通计费系统框架 |
4.2 计费处理模块 |
4.3 系统实现 |
4.3.1 业务处理 |
4.3.2 计费监控 |
4.4 小结 |
第5章 计费系统中一些关键技术的解决方案 |
5.1 计费系统网络平台的搭建 |
5.1.1 广域线路带宽的设计 |
5.1.2 局域网组网方案 |
5.1.3 采集点设备接入 |
5.1.4 各地营业大厅接入 |
5.2 湖南铁通计费网络对病毒的防范 |
5.3 湖南铁通计费主机系统高可靠性的实现过程 |
5.3.1 主机上网络、处理、存储资源发生故障时系统保证高可靠性的措施 |
5.3.2 群集系统及高可靠性保证措施 |
5.3.3 程序包控制脚本工作过程 |
5.3.4 计费主机高可用性规划 |
5.4 数据库容量设计及数据库空间组织、数据高可靠存储 |
5.4.1 数据库容量设计 |
5.4.2 数据库空间的组织与管理 |
5.5 小结 |
第6章 实时计费系统及原始话单无损计费的设计与实现 |
6.1 系统概述 |
6.2 实时采集系统组成 |
6.3 采集服务器上话单存储的高可靠性实现过程 |
6.4 原始话单无损计费的研究与实现 |
6.4.1 课题背景 |
6.4.2 原始话单无损计费设计原则 |
6.4.3 编程实现过程 |
6.4.4 应用及检测试验报告 |
6.5 小结 |
结论 |
1 本文工作总结 |
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和参与项目) |
(6)GPRS网络优化在移动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英文缩写及解析 |
第1章 绪论 |
1.1 系统建设的背景与意义 |
1.2 网络的发展状况 |
1.3 业务现状与需求 |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论文体系结构 |
第2章 GPRS技术综述 |
2.1 GPRS基本概念 |
2.2 GPRS网络结构 |
2.3 GPRS工作原理 |
2.4 GPRS技术特点 |
2.5 GPRS接口及协议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GPRS网络优化体系设计 |
3.1 GPRS优化体系结构 |
3.2 GPRS优化体系说明 |
3.2.1 技术基础 |
3.2.2 业务流程 |
3.2.3 最佳实践 |
3.3 优化体系与项目实施的关系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GPRS网络优化体系建设 |
4.1 背景介绍 |
4.1.1 余姚网络现状 |
4.1.2 GPRS优化范围 |
4.1.3 DT测试范围 |
4.1.4 CQT测试范围 |
4.2 优化体系之业务流程建设 |
4.2.1 优化控制流程 |
4.2.2 优化实施流程 |
4.3 优化体系之最佳实践建设 |
4.3.1 支撑文件与模板 |
4.3.2 实践经验与总结 |
4.4 实施结果统计分析 |
4.4.1 GPRS优化项目评分 |
4.4.2 总体得分对比分析 |
4.4.3 核心网统计指标对比分析 |
4.4.4 项目书制定的指标数据分析 |
4.4.5 用户满意度调查情况汇兑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GPRS优化体系的应用 |
5.1 项目概述 |
5.2 优化控制流程 |
5.3 业务实施流程 |
5.3.1 性能提升流程 |
5.3.2 重点工作说明 |
5.4 实施结果分析说明 |
5.4.1 下载速率/误码率改善情况 |
5.4.2 平均分配时隙数改善情况 |
5.4.3 载干比改善情况 |
5.4.4 CS利用率改善情况 |
5.5 实施总结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我国分时度假顾客满意度测评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产业发展潜力大 |
1.1.2 管理混乱问题多 |
1.1.3 提高分时度假顾客满意度迫在眉睫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 |
2 以往研究回顾 |
2.1 有关顾客满意度的研究 |
2.1.1 顾客满意的概念 |
2.1.2 顾客满意的意义 |
2.1.3 顾客满意度研究的发展 |
2.1.4 顾客满意度测评模型 |
2.1.5 顾客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 |
2.1.6 IPA分析方法 |
2.2 有关分时度假的研究 |
2.2.1 国内外对分时度假的界定 |
2.2.2 国外分时度假的发展和现状 |
2.2.3 国内分时度假的发展和现状 |
2.2.4 分时度假的经营方式 |
2.2.5 分时度假产品的价格 |
2.2.6 分时度假顾客满意度研究 |
2.3 研究回顾小结 |
3 研究设计 |
3.1 专家访谈 |
3.1.1 分时度假顾客满意度预测 |
3.1.2 影响分时度假顾客满意度的原因分析 |
3.1.3 提升分时度假顾客满意度的对策探讨 |
3.2 模型构建 |
3.3 研究假设 |
3.4 确定顾客满意度测评指标 |
3.5 指标体系的量化 |
3.6 分配顾客满意度测评指标权重 |
3.7 确定调查对象 |
3.8 设计调查问卷 |
3.9 选择调查方法 |
3.10 判断问卷的有效性 |
3.11 确定数据分析方案 |
4 顾客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构建和满意度指数计算 |
4.1 调查结果的整理与统计 |
4.2 问卷的效度和信度检验 |
4.2.1 效度检验 |
4.2.2 信度检验 |
4.3 顾客满意度指数的计算和结果检验 |
4.3.1 “重要性”和“满意度”评分描述性统计 |
4.3.2 顾客满意度指数的计算 |
4.3.3 正态分布检验 |
4.3.4 置信区间估计 |
4.4 本章小结 |
5 分时度假顾客满意度关键指标和干扰因素分析 |
5.1 简单相关分析 |
5.1.1 二级指标与顾客感知价值、总体满意度简单相关分析 |
5.1.2 三级指标与顾客感知价值、总体满意度简单相关分析 |
5.1.3 顾客感知价值、总体满意度、顾客忠诚度简单相关分析 |
5.1.4 顾客抱怨与总体满意度、顾客忠诚度简单相关分析 |
5.2 偏相关分析 |
5.2.1 二级指标与顾客感知价值、总体满意度偏相关分析 |
5.2.2 三级指标与顾客感知价值、总体满意度偏相关分析 |
5.3 方差分析 |
5.4 IPA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全面提升我国分时度假顾客满意度对策研究 |
6.1 人性化产品和服务开发策略 |
6.1.1 产品价格大众化 |
6.1.2 产品结构多元化 |
6.1.3 对客服务个性化 |
6.1.4 营销方式现代化 |
6.2 特色化企业品牌经营策略 |
6.2.1 自创品牌模式 |
6.2.2 特许经营模式 |
6.2.3 战略联盟模式 |
6.2.4 案例分析:自创品牌成功案例—中华分时度假机构 |
6.3 本土化交换网络建设策略 |
6.3.1 建立国内交换网络 |
6.3.2 加入国际交换网络 |
6.3.3 完善和推广点数制 |
6.3.4 加强计算机网络建设和维护 |
6.4 制度化信誉保障机制建设策略 |
6.4.1 推广冷静期制度 |
6.4.2 推行经营资格审核制度 |
6.4.3 实施保证金制度 |
6.4.4 建立信息公开制度 |
6.4.5 实行合同规范化管理制度 |
6.4.6 借助信托公司或金融机构 |
6.5 系统化法律法规建设策略 |
6.5.1 出台分时度假行业专项法规 |
6.5.2 制定分时度假各项制度规章 |
7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结论 |
7.1.1 设计分时度假顾客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 |
7.1.2 测量我国分时度假顾客满意度指数 |
7.1.3 识别关键指标,分析干扰因素 |
7.1.4 提出提升我国分时度假顾客满意度的对策 |
7.2 论文研究创新点 |
7.2.1 引入分时度假研究新思路 |
7.2.2 考虑了负面宣传对顾客满意度感知的干扰 |
7.2.3 多种数据分析工具互相验证,逐步延伸 |
7.3 论文研究难点 |
7.3.1 可借鉴的成果少 |
7.3.2 数据获取难度大 |
7.4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7.4.1 本研究有待完善之处 |
7.4.2 本研究值得拓展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专家访谈内容 |
附录2 调查问卷 |
附录3 三级指标缩写对照表 |
致谢 |
(8)基于GPRS的无线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SCADA)概述 |
1.1.1 SCADA系统的发展历程 |
1.1.2 SCADA系统基本功能 |
1.2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3 本文主要工作及安排 |
第二章 GPRS系统原理及网络结构 |
2.1 GPRS网络概述 |
2.1.1 GPRS的产生与发展 |
2.1.2 GPRS的主要优点 |
2.2 GPRS的系统结构 |
2.3 GPRS网络工作原理 |
2.3.1 GPRS网络传输平台 |
2.3.2 GPRS信令平台 |
2.4 GPRS的信道分配 |
2.4.1 GPRS的物理资源 |
2.4.2 GPRS的突发序列 |
2.4.3 GPRS的无线块结构 |
2.4.4 GPRS的复帧结构 |
2.4.5 GPRS的逻辑信道 |
2.5 GPRS网络的应用 |
第三章 GPRS网络的性能分析 |
3.1 GPRS系统TCP/IP性能分析 |
3.1.1 TCP/IP协议 |
3.1.2 TCP/IP在GPRS环境下的性能改进 |
3.2 用数学仿真分析GPRS的网络性能 |
3.2.1 信道分配方案 |
3.2.2 马尔可夫模型 |
第四章 远程终端总体设计 |
4.1 功能需求及总体设计 |
4.1.1 功能需求 |
4.1.2 功能设计 |
4.2 终端硬件设计及实现 |
4.2.1 主要硬件资源介绍 |
4.2.2 终端硬件设计的总体结钩 |
4.2.3 硬件设计 |
4.2.4 硬件实现与调试 |
4.3 终端软件设计与实现 |
4.3.1 软件开发环境 |
4.3.2 软件设计 |
第五章 SCADA系统及上位机的软件总体设计 |
5.1 SCADA系统总体设计 |
5.1.1 系统功能需求 |
5.1.2 系统设计特点 |
5.1.3 系统结构设计 |
5.2 上位机监控软件设计 |
5.2.1 Visual C++和Socket简介 |
5.2.2 监控中心软件程序设计和实现 |
5.3 无线监控及数据采集系统(SCADA)的应用前景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
附录1 MC35I的AT指令的简单介绍 |
(9)重庆联通数据与固定通信产品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思路 |
2 重庆固定通信市场环境分析 |
2.1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 |
2.1.1 经济发展状况 |
2.1.2 社会发展状况 |
2.2 电信行业环境 |
2.2.1 电信业务量发展状况 |
2.2.2 电信用户状况 |
2.2.3 电信固定资产投资状况 |
2.3 技术环境 |
2.3.1 电信网络规模 |
2.3.2 电信技术 |
2.4 市场竞争分析 |
2.4.1 电信市场竞争特点 |
2.4.2 重庆电信市场竞争格局 |
3 重庆联通数据固定产品分析 |
3.1 产品线简介 |
3.1.1 产品性质分类 |
3.1.2 语音产品 |
3.1.3 数据产品 |
3.2 语音产品线分析 |
3.2.1 用户量分析 |
3.2.2 收入分析 |
3.2.3 通信能力分析 |
3.3 数据产品线分析 |
3.3.1 用户量分析 |
3.3.2 收入分析 |
3.3.3 通信能力分析 |
4 重庆联通数据固定产品策略 |
4.1 数据固定产品机会分析 |
4.1.1 技术机会分析 |
4.1.2 市场机会 |
4.2.3 财务分析 |
4.1.4 重庆联通语音产品线财务分析 |
4.1.5 重庆联通数据产品线财务分析 |
4.2 重庆联通数据固定产品的转型策略 |
4.2.1 产品的转型 |
4.2.2 信息化的转型 |
4.2.3 网络的转型 |
4.3 重庆联通数据固定产品的融合策略 |
4.3.1 网络融合 |
4.3.2 产品融合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独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10)网络教育本质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前言 |
一、 问题溯源 |
(一) 时代的呼唤 |
(二) 理论的困惑 |
二、 研究方法与定位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定位 |
三、 论文的基本框架 |
四、 两点说明 |
(一) 关于人类教育发展历史阶段划分的说明 |
(二) 关于网络教育理论支持的说明 |
第一部分 前网络文化阶段教育——前网络教育基本要素及其相互的关系 |
第一章 语言文化阶段教育的概况——语言使得人类教育成为实在 |
第一节 语言的出现 |
第二节 语言使得人类教育成为实在 |
一、 语言文化阶段教育的概况 |
二、 语言使得人类教育成为实在 |
第三节 小结 |
一、 两点结论 |
第二章 印刷文化阶段教育的概况——文字及文字教材造就了教育的革命 |
第一节 文字的诞生与学习 |
一、 文字的诞生 |
二、 文字的学习 |
第二节 文字改造着教育的历史性使命 |
一、 学校的诞生 |
二、 学校的教育概况 |
第三节 造纸术和印刷术加速了教育发展 |
一、 造纸术和印刷术的诞生 |
二、 班级授课制的出现 |
第四节 印刷文化阶段教育的特征 |
一、 文字教材是主要教育手段 |
二、 文字教材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认识的对象 |
三、 教师基本完全控制着知识、教学和师生关系 |
第三章 电子文化阶段教育的概况 |
第一节 电子设备的诞生 |
一、 电报的发明 |
二、 电话的诞生 |
三、 二十世纪电子设备的发展 |
第二节 电子设备的教育应用加速了学校教育的变革 |
一、 电子设备扩充了教育手段 |
二、 教师对于学生是有限的控制 |
三、 人与物进一步分离 |
结语 |
一、 前网络文化阶段的教育模式概述 |
二、 前网络文化阶段教育的启示 |
第二部分 网络文化阶段教育——网络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
第四章 因特网的起源 |
第一节 计算机网络的诞生与发展 |
一、 计算机网络的诞生 |
二、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
第二节 因特网的产生与发展 |
一、 因特网的产生 |
二、 因特网的发展 |
第三节 因特网的特征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网络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
第一节 网络教育的起源 |
一、 关于起源的一般问题 |
二、 网络教育的起源 |
第二节 网络教育的发展 |
一、 国外网络教育的发展——“日新月异” |
二、 中国网络教育的发展——“自有特色” |
第六章 网络教育基本要素的筛选 |
第一节 对系统与要素的一般认识 |
一、 系统解析 |
二、 要素分析 |
三、 系统与要素的辨证关系 |
第二节 网络教育基本要素的构成 |
一、 人类教育要素的构成 |
二、 网络教育要素的构成 |
第七章 网络教育基本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
第一节 人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我与你”关系 |
一、 网络学生 |
二、 网络教师 |
三、 网络师生关系 |
第二节 物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内容与手段关系 |
一、 因特网 |
二、 网络课程 |
三、 物要素之间的关系 |
第三节 网络教育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关系性存在 |
一、 网络学生与物要素的关系 |
二、 网络教师与物要素的关系 |
三、 网络教育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综述—关系性存在 |
第三部分 网络教育的本质 |
第八章 教育本质研究综述 |
第一节 本质的意义 |
一、 本质的内涵 |
二、 本质与现象 |
三、 本质与质、属性 |
第二节 教育本质研究综述 |
一、 教育本质研究中的界说 |
二、 教育本质研究中的“错位” |
第九章 网络教育的本质 |
第一节 网络教育本质的阐明 |
一、 网络教育的质与属性 |
二、 网络教育的本质与本质属性 |
第二节 网络教育与前网络教育的区别 |
一、 网络教育与前网络教育的释义 |
二、 网络教育与前网络教育的主要区别 |
三、 寻求网络教育与前网络教育之间的一种平衡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四、香港大新银行采用X.25分组交换网设备(论文参考文献)
- [1]互联网行业专利情报分析及可视化[D]. 曹颖双. 天津大学, 2018(06)
- [2]2010年某省联通WCDMA新建项目可行性分析[D]. 杨熠. 北京邮电大学, 2011(04)
- [3]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研究[D]. 王昕. 吉林大学, 2009(08)
- [4]基于GPRS技术的远程无线自动电能抄表系统的设计[D]. 苗文山. 太原理工大学, 2008(10)
- [5]高可信计费系统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 戴乐. 湖南大学, 2008(01)
- [6]GPRS网络优化在移动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D]. 陈上. 浙江工业大学, 2008(11)
- [7]我国分时度假顾客满意度测评及对策研究[D]. 翟涛. 浙江大学, 2006(09)
- [8]基于GPRS的无线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技术的研究[D]. 张晋斌. 太原理工大学, 2006(12)
- [9]重庆联通数据与固定通信产品策略研究[D]. 曾进. 重庆大学, 2005(02)
- [10]网络教育本质论[D]. 马治国. 东北师范大学, 2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