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建筑结构测试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室内建筑结构测试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室内建筑结构试验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1](2014)在《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4》文中研究指明为了促进中国桥梁工程学科的发展,系统梳理了各国桥梁工程领域(包括高性能材料、桥梁作用及分析、桥梁设计理论、钢桥及组合结构桥梁、桥梁防灾减灾、桥梁基础工程、桥梁监测、评估及加固等)的学术研究现状、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首先在总结了中国桥梁工程建设成就的同时对未来桥梁工程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然后分别对上述桥梁工程领域各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细化和疏理:高性能材料方面重点分析了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和CFRP材料,桥梁作用方面分析了车辆荷载和温度,钢桥及组合结构桥梁方面分析了钢桥抗疲劳设计与维护技术和钢-混凝土组合桥梁,桥梁防灾减灾方面分析了抗震、抗风、抗火、抗爆和船撞及多场、多灾害耦合;最后对无缝桥、桥面铺装、斜拉桥施工过程力学特性及施工控制、计算机技术对桥梁工程的冲击进行了剖析,以期对桥梁工程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

魏威[2](2017)在《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速度相关性力学模型的理论与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隔震技术是目前被广泛应用的一种减震手段,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我国2008年汶川地震以及2013年芦山地震已经证明了隔震技术能有效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在各类隔震装置中,叠层橡胶隔震支座的应用数量最多。在过去的数十年中,叠层橡胶隔震支座主要包括两类,即天然橡胶隔震支座和铅芯橡胶隔震支座,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新型的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这种支座在橡胶中加入了高阻尼添加剂,从而使支座具有良好的耗能性能,能显着增加结构阻尼和延长结构周期,在提高结构抗震性能的同时避免了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受到各国研究者的高度重视,并且已经在国内外重大工程中得到应用。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具有很强的非线性和速度相关性,传统的本构模型很难准确模拟这种力学特性。本文从材料层次的高阻尼橡胶特性出发,通过理论分析、试验验证和数值模拟,逐渐上升到构件和结构层次,提出了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的速度相关性本构模型,定量分析了支座的速度相关性对隔震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论文主要包含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1)从高阻尼橡胶的材料特性着手,基于连续介质力学的超弹性和粘弹性理论,提出了考虑速度相关性的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本构模型RDCM(Rate-Dependent Constitutive Model)。该模型有两个超弹性弹簧单元和一个非线性变阻尼单元,将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的总应力分为速度相关和速度无关两部分,能够准确模拟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的速度相关性力学行为。(2)以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速度相关性本构模型(RDCM)为基础,以橡胶材料为纽带,完成了天然橡胶和超高阻尼橡胶的多步松弛试验和循环剪切试验,建立了天然橡胶支座、高阻尼橡胶支座和超高阻尼橡胶支座这三种橡胶隔震支座统一的速度相关性本构模型 GRDCM(Generalized Rate-Dependent Constitutive Model)。(3)从硬件和控制方法两个角度对传统的实时子结构试验系统进行改进,借助基于速度控制的实时子结构试验系统,定量分析了三种橡胶隔震支座的速度相关性对隔震桥梁地震响应的影响。(4)基于本文提出的速度相关性本构模型和传统的速度无关性模型,采用数值方法模拟了隔震桥梁的实时子结构试验结果,揭示了考虑速度相关性的支座力学模型在隔震结构动力时程分析中的必要性,同时验证了本文模型的准确性。(5)在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速度相关性本构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了竖向压力对隔震支座速度相关性的影响,建立了适用于隔震建筑的且综合考虑竖向压力和速度相关性的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力学模型。借助ANSYS有限元分析和软件的二次开发平台,初步对比了采用不同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力学模型的隔震建筑在远场和近断层脉冲型地震下的响应特点。

王军国[3](2017)在《喷涂聚脲加固粘土砖砌体抗动载性能试验研究及数值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砌体结构是一种应用历史悠久的结构类型,在当今社会依然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但是砌体结构具有脆性特征,砌体结构的抗弯强度、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相对较低,尤其在爆炸事故、恐怖袭击中破坏较为严重。研究表明,恐怖袭击中墙体和窗户等破坏碎片是导致人员伤亡的主要因素。现有加固技术主要是针对于提高砌体结构抗震性能的研究,对提高砌体抗爆能力的研究较少。因此研究新的工程加固技术和设计、提高目标砌体结构的抗爆能力对应对恐怖袭击威胁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喷涂聚脲弹性体加固是一种新型加固技术。聚脲弹性体材料具有高伸长率、高强度、高抗冲击性、高抗腐蚀性、抗老化,同时具备涂料、橡胶、塑料、玻璃钢的多个优点。喷涂聚脲弹性体加固技术具有施工快、固化快、无溶剂、不流挂等优点。与其它材料相比,聚脲材料的使用范围更加广泛,特征更加明显。近年来,国外对该技术应用于加固砌体结构的研究发展很快。研究发现,喷涂聚脲弹性体可提高砌体结构的抗爆能力,降低破坏碎片的产生。国外喷涂聚脲弹性体加固砌体抗爆试验研究主要集中于国外普遍使用的空心加气混凝土砖砌体结构,砌块材料特征和结构与我国砌块相差较大。国外砌体结构在爆炸载荷作用下易出现迎爆面破碎现象,影响聚脲增强砌体抗爆能力机理的深入研究。目前,国内并未开展喷涂聚脲弹性体加固砌体结构的爆炸试验研究,相关的有限元计算主要以国外加固砌体爆炸试验为基础。本文从试验研究、有限元计算两个方面关注聚脲加固厚度、聚脲加固模式、聚脲参数改变对喷涂聚脲加固粘土砖砌体墙的抗爆性能的影响。对3片无支撑粘土砖构筑的足尺砌体单墙进行了未加固、有聚脲加固的爆炸载荷加载试验,对比分析了加固前后墙体的破坏模式和聚脲弹性体作用,结果表明聚脲弹性体可提高无支撑墙体的抗爆能力;对9片有支撑条件的粘土砖构筑的足尺砌体单墙进行了无加固、迎爆面加固、双面加固、双面不同厚度加固的爆炸载荷加载试验,研究有支撑条件下加固模式、加固厚度对喷涂聚脲加固砌体单墙的抗爆能力的影响,对比分析不同加固模式、加固厚度下砌体单墙的破坏特征以及聚脲弹性体的作用。试验研究发现,背爆面喷涂聚脲弹性体可有效包覆砌体单墙在爆炸载荷作用下产生的爆炸碎片;聚脲弹性体加固能降低粘土砖构筑的砌体单墙的位移和变形量,显着提高砌体单墙的抗爆能力。对6个粘土砖构筑的缩尺框架填充结构进行了双面加固模式下的爆炸载荷加载试验,研究无加固缩尺框架填充砌体墙的破坏模式和承载的爆炸极限压力,探索聚脲弹性体增强框架填充墙抗爆能力的机理。探讨了现有砌体破坏评估准则对聚脲弹性体加固粘土砖构筑的框架填充墙破坏的适用性。研究发现,双面加固模式下框架填充墙有较大的抗爆能力,聚脲弹性体可有效包覆框架填充墙在爆炸载荷作用下产生的致伤碎片;现有砌体破坏评估准则不适用于聚脲弹性体加固粘土砖构筑的框架填充墙的破坏程度判定。利用LS-DYNA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15片粘土砖构筑的缩尺框架填充墙的分离式有限元模型,模拟不同工况条件下填充墙体的动态响应,探索爆炸药量、不同加固模式、不同加固厚度对加固填充墙体抗爆能力的影响,对比分析迎爆面和背爆面聚脲弹性体的作用。计算发现,迎爆面弹性体材料厚度的增加可明显提高填充墙体的抗爆能力,背爆面加固聚脲厚度增加对墙体抗爆能力的增加无明显效果,双面加固模式下的墙体抗爆能力明显高于其它加固模式下墙体的抗爆能力。利用LS-DYNA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12片粘土砖构筑的缩尺框架填充墙的分离式有限元模型,分别逐次增加迎爆面聚脲弹性体材料和背爆面聚脲弹性材料的密度和弹性模量,探索聚脲弹性体材料密度和弹性模量改变对加固填充墙体抗爆性能的影响。计算发现,聚脲弹性体弹性模量的增加可显着增加加固墙体的抗爆能力,密度增加降低墙体的抗爆能力。

侯叶[4](2019)在《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面临成熟与转折并存的时代大背景,中国体育建筑在实际建设发展层面已取得丰厚成绩,却面临转型需求;在学科发展层面有了多元扩展,却亟需理性总结、回顾得失。此时,将中国体育建筑的发展历程进行尽可能完整、客观的回顾总结,不但有利于体育建筑学科的完善,也有利于我们理性地应对这个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时代。体育建筑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外延广阔,却又专业性强的研究课题。本文针对“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命题沿着两个轴向进行研究:在纵轴上,基于时间线索,从线性历史观视角将近现代以来的中国体育建筑分为四个时期进行梳理。在横轴上,基于要素脉络,从系统视角对体育建筑的发展背景、发展概况、演变特征进行总结和分析。其中,演变特征则主要包括功能、形式、技术(结构技术、材料技术、设备技术、数字化技术等)三要素,以形成多层次的研究系统。本文采用跨学科研究法、文本研究法、实地考察法和访谈法作为研究方法,引入系统论作为理论基础,构建以时序系统、空间系统、背景系统、建筑系统为内容的多层次系统构架,从而形成清晰明确的研究框架。本文第一章为绪论,指出课题的时代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范围、相关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和方法以及研究的创新点。第二章为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发展基础,从中国古代传统体育建筑与文化和西方现代体育建筑与文化两方面来探讨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发展来源及发展土壤。第三章到第六章分别分析了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各时期包括近代时期、现代时期、改革开放到新千年间的当代时期、新千年后的当代时期的发展进程,对每一时期的发展概况以及功能、形式、技术的发展特征进行分析。第七章为中国体育建筑体系演变解析及未来发展预判。一方面从要素的角度总结分析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演变特征,探讨现状问题;另一方面结合未来社会发展背景预判中国体育建筑发展趋势,并提出理性设计策略。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从薄弱的基础开始发展,经历四个时期,功能、形式、技术均有所演变发展。在新常态的社会背景下,基于未来体育事业和建筑事业的发展,中国体育建筑将面临功能、形式和技术的理性回归。

张洪波[5](2005)在《新型复合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复合材料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在建筑结构工程中,为满足不同的功能和受力需要,根据材料特性形成复合受力构件或体系,也将是一个必然的发展方向。本文研究一种新型复合结构体系。结构受力墙体是由二层或二层以上混凝土与其它材料复合而成,根据建筑功能要求,墙体的混凝土中可以复合聚苯或其它保温板,形成承重保温墙,也可以使用夹芯砌体,形成各种受力复合墙。为解决困扰我国多年的烧砖毁田的建筑节能问题,采用一种由二层钢筋混凝土中间夹芯聚苯保温板形成一体的复合承重混凝土墙,解决墙体保温性能,已成功地应用于多层和小高层住宅。复合网架板是复合墙的钢筋骨架,它由二层钢筋焊接网用斜插钢筋焊成空间构架,中间夹聚苯板,解决保温问题。这种空间钢筋骨架和混凝土边缘构件,使复合受力成为可能。本文研究了复合墙体结构的受力特点及计算理论,在进行了复合墙体结构的试验后。又对复合墙体结构进行受力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设计和施工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复合墙体结构造价低,不仅能应用于节能住宅建筑,同时可以应用在抗爆结构中,解决了大体积混凝土开裂问题。可以在混凝土边缘构件中组合型钢共同受力,进而降低施工难度,减少结构重量,提高建筑结构可靠性。

李传林[6](2008)在《基于内部传感测量的沥青路面结构试验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公路路面是长期暴露在大自然环境中的一种特殊的带状构造物,会在荷载、温度、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衰损。常规手段很难真实了解实际路面结构的力学响应情况,通过在实际路面结构中埋设传感器可以较真实地了解路面结构在现实环境中的受力和使用情况,为路面力学理论的研究提供实测数据支持。针对目前国内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基于内部传感测量的路面结构试验体系和方法的事实,本文对实际环境中依靠传感器的路面结构试验方法进行研究,采用传感器作为路面结构试验的数据采集工具,提出了一套基于内部传感测量的沥青路面结构试验方法。本方法突破了传统室内试验的局限性,考虑了实际路面结构层之间的相互影响及温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采用LabVIEW软件平台及NI数据采集硬件系统,编写了数据采集卡的调用程序,包括路面结构试验应变采集程序,路面结构试验压力采集程序,路面结构试验温度采集程序。结合国外路面结构试验经验,研究分析传感器的校检技术,提出了适用于沥青路面结构试验的传感器校检方法。结合国外路面结构试验经验,研究分析传感器的安装埋设技术,提出考虑温度、湿度、机械振动、碾压、试验设备、试验车辆行驶或刹车等因素的传感器埋设技术,建立适用于沥青路面结构试验的传感器安装埋设方法。采用计算值和实测值对比的方法,从层间连接状态和面层模量变化两方面考虑,就半刚性基层底部受力情况评价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差异性。对比结果表明,不同软件之间的计算结果差异很大,有的应力变化趋势竟然相反,可见软件计算不能真实反映实际情况。

马烁[7](2020)在《自平衡张拉整体索穹顶结构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文中认为索穹顶结构是一种轻质高强的大跨度索杆结构体系,需要支承于钢筋混凝土圈梁或环形钢桁架上,因此不是严格意义的自平衡张拉整体结构。论文采用新型张拉整体环作为索穹顶的环梁,生成一种真正“张拉整体式的”、完全自平衡的索穹顶。其中新型张拉整体环结构具有较好的环向刚度,可平衡内部索穹顶施加的径向力,同时内部索穹顶也提升了张拉整体环的面内面外刚度,两者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共同工作的整体。论文对自平衡张拉整体索穹顶结构的找形、优化、静动力性能、施工过程等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设计制作了实体模型并对其进行张拉成形与静力加载测试,为该类结构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张拉整体结构的静力学与动力学分析理论以结构整体坐标为变量,根据变分原理推导张拉整体结构静力平衡方程。将平衡方程线性化,对切线刚度矩阵进行分析,可得到张拉整体结构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特征值屈曲的理论解。使用拉格朗日方程,从系统层面推导张拉整体结构动力学方程的显式表达,可方便地处理边界约束条件、结构大变形、弹塑性问题,也可用于模态分析、动力时程分析。(2)张拉整体结构的找形方法提出了 Levenberg-Marqudart(L-M)找形方法,将非线性平衡方程的求解问题转换为不平衡力的最小二乘问题,使用L-M方法进行求解,可解决刚度矩阵奇异导致平衡方程的求解困难。提出了基于广义逆的找形方法,使用最小二范数解作为平衡方程的解,可解决张拉整体结构的平衡方程有无穷多解的问题。提出基于能量最优化的找形方法,将非线性平衡方程的求解转化为结构最小势能的无约束优化问题,使用修正的牛顿法进行求解,可解决张拉整体结构收敛于非稳定平衡态的问题。对带刚体的广义张拉整体结构,推导了以力密度为变量的线性平衡方程和广义坐标为变量的非线性平衡方程,通过力密度和广义坐标迭代求解的方法对广义张拉整体结构进行找形。(3)自平衡张拉整体索穹顶结构的优化设计对张拉整体环结构进行拓扑优化,以环向力作用下结构刚度最大为优化目标,使用遗传算法对张拉整体环的拓扑、形状、预应力与截面积进行优化。进而提出一种新型张拉整体环的拓扑和形状,使用两阶段最小质量设计方法得到满足应力与稳定性约束条件的最小质量设计方案,并对结构的形状参数进行优化。对索穹顶结构的设计概念进行解析,使用两阶段最小质量设计方法进行截面积设计,并对索穹顶的形状参数进行优化。最后,将索穹顶支承于张拉整体环的内圈节点上形成自平衡张拉整体索穹顶结构,并对二者进行预应力协同设计。(4)自平衡张拉整体索穹顶结构的力学性能研究和张拉成形分析对一个跨度100m、矢高15m的自平衡张拉整体索穹顶结构施加满跨、半跨竖向荷载以及半跨水平荷载,考察结构的静力性能。进而考察结构的动力特性,对稳定杆长度、角度、结构复杂度、预应力和截面积对结构自振频率的影响进行参数分析,对结构施加1940 El-C entro波进行地震时程分析。最后,分别对张拉竖索、环索、斜索的施工张拉方案进行有限元施工模拟。(5)自平衡张拉整体索穹顶结构的试验研究基于张拉整体结构非线性平衡方程的求解,结合数学归纳法,推导了预应力索杆结构模型试验的非线性静力相似理论。根据动力学方程和量纲分析法,推导了预应力索杆结构模型试验的动力相似理论。进一步设计和制作了直径为5m的自平衡张拉整体索弯顶结构模型,对其进行了张拉成形过程和静力加载测试,并与有限元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该类结构的可行性和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宁孝梁[8](2017)在《黏性土的细观三轴模拟与微观结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黏性土是岩石在风化作用下形成的大小悬殊的颗粒经过不同的搬运方式,在各种自然环境中生成的弱黏结沉积物;颗粒单元体对其宏观力学性质有很大的影响。本文利用三维理想离散元颗粒流的方法对黏土进行了常规三轴试验的细观模拟,对加载过程中应力-应变关系、体应变发展规律以及颗粒的接触黏结强度、刚度、摩擦系数等细观参数的改变所引起的宏观力学特性的变化进行研究。并以杭州原状软黏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利用空心圆柱扭剪仪(HCA)进行一系列的不同主应力方向下的定向剪切试验和纯主应力轴旋转试验,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颗粒与裂隙识别与分析系统(PCAS)对试验后试样中样品的微观结构进行定量研究,分析了不同主应力方向下的样品在同一微观观测面上及同一样品在不同观测面上微观结构参数的变化规律。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1.通过三维理想离散元颗粒流的方法(PFC3D)对黏性土三轴试验的细观模拟,可得到与室内土工试验变化趋势相一致的应力-应变曲线,但颗粒流细观模拟中颗粒形状单一,导致细观数值试验的强度要略为偏低些。细观模拟中,数值试样的初始孔隙率对体应变特性影响相当大;颗粒间的摩擦系数的增加将引起峰值强度及剩余强度的明显增大,且出现应变软化加剧的现象;颗粒接触模量的增加致使材料初始的线弹性模量及剪胀特性发生显着变化;颗粒刚度比的增加主要引起材料泊松比的增加及剪缩特性增强;法向黏结强度的增加则将极大的提高材料的峰值强度和剩余强度,对初始的线弹性模量及剪胀剪缩性也有一定的影响。2.大主应力方向角α的增加,定向剪切试验中,径向面(ZO)和水平面(RO)上颗粒的尺寸变化较大;水平面上(RO)颗粒的定向性将会不断增强,而ZO面和ZR面上均先增加后减小且在α为60°时颗粒排列的有序性最好;三个面上颗粒形状的复杂性均在α为60°时达到最大。主应力轴旋转轴试验中,主应力轴偏转角α的增加,主要对ZO面和RO面上颗粒的尺寸、排列、形状的影响较大,而对RO面上的影响基本以忽略。3.大主应力方向角的变化对颗粒微观结构的影响很好地揭示了“定向剪切中在α为50°时,土体的压缩性最大;试样破坏时的宏观剪切带与大主应力方向的夹角基本保持不变”等宏观特性的微观作用机制。

高福聚[9](2002)在《空间结构仿生工程学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各类空间结构的出现往往都受到了自然界的启迪,自然界的创造能力常常要超越人类的设计和想象能力。利用仿生学的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发展空间结构。仿生工程学是关于应用有关生物学知识体系去解决工程和社会问题的分支科学。生物以最少的材料,构造了坚固、美观实用的外形和生存空间的事实,确实达到了令人惊叹的地步。本文就是从这个角度出发,运用仿生学原理来理解、分析和发展空间结构。首次将仿生学和空间结构相结合来研究,不仅认识到生物体结构发展进化的各种合理性,同时也注意到了其局限性;指出了建筑结构与生物结构的统一性、建筑与生命活动的标度性和建筑仿生研究的条件与限制。本文开创性的研究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历史考古资料,追踪了仿生学思想在人类建筑活动方面的潜意识运用、现代空间结构的原始雏形和历史发展,以及的宗教、民俗、历史、文化对于建筑结构和形式的影响;2)从形态、力学、材料、功能和施工(制造、安装)等方面,寻找仿生学在空间建筑结构领域应用的一般规律和实际例证;3)对于空间结构仿生工程学的研究,在研究原则和方法中,引入了分形、拓扑、混沌和组合等现代数学的概念,提出了特征标度的概念和思想;4)展望、预测了仿生工程学在空间结构领域的研究、应用和发展趋势;确定了近期空间结构领域内仿生研究的重点内容,等等。

温玉清[10](2006)在《二十世纪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历史、观念与方法 ——中国建筑史学史初探(上)》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对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学术历程进行较为全面的回顾和综述,以中国建筑史学研究所涉及的诸多问题为纲,叙述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发展变迁的整体系统,探寻中国建筑史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具有深厚学术内涵的学科体系其内在基本规律,反思其成败得失,力求对未来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深入与拓展提供方法论意义上的参照。作为学术史研究,本文以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发展之时代顺序为叙述理路,结合大量第一手档案史料之整理,基本厘清、还原了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各相关学术机构、研究者及其研究情况的历史面貌,并将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建筑史学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

二、室内建筑结构试验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室内建筑结构试验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4(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桥梁工程建设成就及展望 (同济大学肖汝诚老师、郭瑞、姜洋提供原稿)
    1.1 建设成就
        1.1.1 设计水平的提高
        1.1.2 施工技术的发展
        1.1.3 桥梁工程防灾和减灾技术的改进
    1.2 展望
        1.2.1 桥梁全寿命与结构耐久性设计
        1.2.2 高性能材料研发及其结构体系的创新[3]
        1.2.3 超深水基础建造技术
        1.2.4 创新施工装备和监测设备的研发
        1.2.5 桥梁设计理论和技术的发展
2 高性能材料
    2.1 超高性能混凝土 (湖南大学邵旭东老师、张哲博士生提供原稿)
        2.1.1 UHPC桥梁工程应用现状
        2.1.2 UHPC在大跨桥梁上的应用展望
        2.1.3 小结
    2.2 纤维复合材料 (江苏大学刘荣桂老师提供原稿)
        2.2.1 CFRP材料在预应力大跨桥梁结构中的应用
        2.2.1. 1 CFRP索 (筋) 锚具系统
        2.2.1. 2 CFRP材料作为受力筋
        2.2.1. 3 CFRP材料作为桥梁索结构
        2.2.2 CFRP材料在桥梁结构补强加固中的应用
        2.2.3 基于CFRP材料自感知特性的结构体系研发及应用现状
        2.2.4 CFRP材料现代预应力结构应用研究展望
    2.3 智能材料与纳米材料[49]
3 作用及分析
    3.1 汽车作用 (合肥工业大学任伟新老师、中南大学赵少杰博士生提供原稿)
        3.1.1 研究现状
        3.1.1. 1 研究方法及阶段
        3.1.1. 2 第1类模型
        3.1.1. 3 第2类模型
        3.1.2 各国规范的相关车辆荷载模型
        3.1.3 研究重点和难点
        3.1.4 研究发展方向
        3.1.4. 1 基于WIM系统和实时交通要素监测的车辆数据调查统计
        3.1.4. 2 基于多参数随机模拟技术的车辆荷载流模拟
        3.1.4. 3 基于交通流的桥梁结构效应及安全评估技术
        3.1.5 小结
    3.2 温度作用 (东南大学叶见曙老师提供原稿)
        3.2.1 混凝土箱梁的温度场和梯度温度
        3.2.1. 1 温度场
        3.2.1. 2 梯度温度
        (1) 沿箱梁高度的梯度温度分布形式
        (2) 最大温差值
        (3) 梯度温度的影响因素
        3.2.2 混凝土箱梁温差代表值
        3.2.3 混凝土箱梁温度场及温度应力的数值分析
        3.2.4 小结
    3.3 分析理论方法 (长安大学梁鹏老师提供原稿)
        3.3.1 单梁、空间梁格、空间网格建模
        3.3.2 非线性分析
        3.3.3 多尺度建模
4 桥梁设计理论与方法 (长安大学罗晓瑜、王春生老师, 同济大学陈艾荣老师提供原稿)
    4.1 桥梁及典型构件寿命的给定
        4.1.1 桥梁结构寿命给定
        4.1.2 国外桥梁及构件使用寿命
    4.2 桥梁性能设计
        4.2.1 安全性能设计
        4.2.2 使用性能设计
        4.2.3 耐久性能设计
        4.2.4 疲劳性能设计
        4.2.5 景观性能设计
        4.2.6 生态性能设计
        4.2.7 基于性能的桥梁结构设计方法
    4.3 寿命周期管养策略及设计
    4.4 寿命周期成本分析和决策
    4.5 桥梁工程风险评估和决策
    4.6 存在问题与建议
5 钢桥及组合结构桥梁
    5.1 钢桥抗疲劳设计与维护技术 (长安大学王春生老师提供原稿)
    5.2 钢-混凝土组合桥梁 (中南大学丁发兴老师, 清华大学樊健生老师, 同济大学刘玉擎、苏庆田老师提供原稿)
        5.2.1 研究现状
        5.2.1. 1 静力性能
        5.2.1. 1. 1 承载力
        (1) 钢-混凝土组合梁
        (2) 钢管混凝土柱
        (3) 钢管混凝土拱
        5.2.1. 1. 2 刚度
        5.2.1. 2 动力性能
        5.2.1. 2. 1 自振特性
        (1) 钢-混凝土组合梁桥
        (2) 钢管混凝土墩桥
        (3) 钢管混凝土拱桥
        5.2.1. 2. 2 车致振动
        5.2.1. 2. 3 风致振动
        5.2.1. 2. 4 地震响应
        (1) 钢-混凝土组合梁抗震性能
        (2) 钢管混凝土柱抗震性能
        (3) 钢管混凝土拱桥抗震性能
        5.2.1. 3 经时行为
        5.2.1. 3. 1 疲劳性能
        (1) 钢-混凝土组合梁
        (2) 钢管混凝土柱
        (3) 钢管混凝土节点
        5.2.1. 3. 2 收缩徐变性能
        (1) 钢-混凝土组合梁
        (2) 钢管混凝土柱
        (3) 钢管混凝土拱桥
        5.2.1. 3. 3 耐久性能
        5.2.1. 4 状态评估
        5.2.2 发展前景
        (1) 新型钢-混凝土组合桥梁结构体系研究与应用
        (2) 钢-混凝土组合桥梁结构体系经时行为研究
        (3) 钢-混凝土组合桥梁结构体系动力学研究
        (4) 钢-混凝土组合桥梁结构体系服役状态评估
6 桥梁防灾减灾
    6.1 抗震 (同济大学李建中老师、北京工业大学韩强老师提供原稿)
        6.1.1 桥梁混凝土材料损伤本构模型
        6.1.2 桥梁主要构件的抗震性能及分析模型
        6.1.2. 1 RC桥墩抗震性能及分析模型
        6.1.2. 2 桥梁剪力键抗震性能及分析模型
        6.1.3 桥梁结构抗震分析理论和设计方法
        6.1.3. 1 桥梁结构抗震设计理论和方法
        6.1.3. 2 桥梁结构多维地震动的空间差动效应
        6.1.3. 3 桥梁防落梁装置
        6.1.3. 4 桥梁地震碰撞反应
        6.1.3. 5 结构-介质相互作用
        6.1.3. 5. 1 土-桥台-桥梁结构相互作用
        6.1.3. 5. 2 近海桥梁-水相互作用
        6.1.4 桥梁减隔震技术
        6.1.5 桥梁结构易损性分析
        6.1.6 基于纤维增强材料的桥墩抗震加固技术
        6.1.7 存在的问题分析
    6.2 抗风 (长安大学李加武老师、西南交通大学李永乐老师提供原稿)
        6.2.1近地风特性研究
        6.2.1. 1 平坦地形风特性实验室模拟
        6.2.1. 2 特殊地形风特性
        (1) 现场实测
        (2) 风洞试验
        (3) CFD方法
        6.2.2 风致振动及风洞试验
        (1) 颤振
        (2) 涡激振动
        (3) 抖振
        (4) 驰振
        (5) 斜拉索风雨振
        6.2.3 临时结构抗风
        (1) 设计风速
        (2) 风力系数
        6.2.4 大跨桥风致振动的计算分析
        6.2.5 CFD分析
    6.3 抗火抗爆 (长安大学张岗老师提供原稿)
        6.3.1 研究现状与目标
        6.3.2 桥梁火灾风险评价
        6.3.3 适用于桥梁结构高性能材料的高温特性
        6.3.4 桥梁结构的火荷载特性
        6.3.5 桥梁结构的火灾作用效应
        6.3.6 火灾后桥梁结构的损伤评价
    6.4 船撞 (长安大学姜华老师提供原稿)
        6.4.1 船撞桥风险分析
        6.4.2 船撞桥数值模拟及碰撞试验校核
        6.4.3 撞击力公式及船撞桥简化模型
        6.4.4 桥梁防撞设施研究
    6.5 多场、多灾害耦合分析
        6.5.1 风-车-桥系统 (长安大学韩万水老师提供原稿)
        6.5.1. 1 研究回顾
        6.5.1. 2 未来发展方向
        6.5.1. 2. 1 风-随机车流-桥梁系统的气动干扰效应
        6.5.1. 2. 2 风-随机车流-桥梁系统的精细化分析
        (1) 风环境下汽车-桥梁系统耦合关系的建立和耦合机理研究
        (2) 钢桁加劲梁断面的风-汽车-桥梁分析系统建立
        (3) 风-随机车流-桥梁分析系统集成、动态可视化及软件实现
        6.5.1. 2. 3 风-随机车流-桥梁系统的评价准则
        6.5.2 多场、多灾害耦合分析与设计 (长安大学梁鹏老师提供原稿)
7 基础工程 (湖南大学赵明华老师、东南大学穆保岗老师提供原稿)
    7.1 桥梁桩基设计计算理论
        7.1.1 竖向荷载下桥梁桩基设计计算
        7.1.2 水平荷载下桥梁桩基设计计算
        7.1.3 组合荷载下桥梁桩基设计计算
    7.2 特殊条件下桥梁桩基受力研究
        7.2.1 软土地段桥梁桩基受力研究
        7.2.2 岩溶及采空区桥梁桩基受力研究
        7.2.3 陡坡地段桥梁桩基受力研究
        7.2.4 桥梁桩基动力分析
        7.2.5 高桥墩桩基屈曲分析
    7.3 桥梁桩基施工技术
        7.3.1 特殊混凝土材料桩
        7.3.2 大型钢管桩
        7.3.3 大型钢围堰与桩基复合基础
        7.3.4 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
        7.3.5 大吨位桥梁桩基静载试验技术
        7.3.6 偏斜缺陷桩
    7.4 深水桥梁桩基的发展动向
8 监测、评估及加固
    8.1 桥梁健康监测 (同济大学孙利民老师提供原稿)
        8.1.1 SHMS的设计
        8.1.2 数据获取
        8.1.2. 1 传感技术的发展
        8.1.2. 2 传输技术的发展
        8.1.3 数据管理
        8.1.4 数据分析
        8.1.4. 1 信号处理
        8.1.4. 2 荷载及环境作用监测
        8.1.4. 3 系统建模
        8.1.5 结构评估与预警
        8.1.6 结果可视化显示
        8.1.7 维修养护决策
        8.1.8 标准规范
        8.1.9 桥梁SHMS的应用
        8.1.1 0 存在问题与建议
    8.2 服役桥梁可靠性评估 (长沙理工大学张建仁、王磊老师, 长安大学王春生老师提供原稿)
        8.2.1 服役桥梁抗力衰减
        8.2.2 服役桥梁可靠性评估理论与方法
        8.2.3 混凝土桥梁疲劳评估
    8.3 桥梁加固与改造
        8.3.1 混凝土桥梁组合加固新技术 (长安大学王春生老师提供原稿)
        8.3.2 桥梁拓宽关键技术 (东南大学吴文清老师提供原稿)
        8.3.2. 1 桥梁拓宽基本方案研究
        8.3.2. 1. 1 拓宽总体方案分析
        8.3.2. 1. 2 新旧桥上下部结构横向连接方案
        8.3.2. 2 横向拼接缝的构造设计
        8.3.2. 3 桥梁拓宽设计标准研究
        8.3.2. 4 新桥基础沉降变形对结构设计的影响
        8.3.2. 4. 1 工后沉降差的定义
        8.3.2. 4. 2 梁格法有限元模型中沉降变形施加方法
        8.3.2. 5 混凝土收缩徐变对新旧桥拼接时机的影响
        8.3.2. 6 错孔布置连续箱梁桥的横向拓宽技术
        8.3.2. 7 三向预应力箱梁横向拓宽技术研究
9 其他
    9.1 无缝桥 (福州大学陈宝春老师提供原稿)
        9.1.1 研究概况
        9.1.2 发展方向
    9.2 桥面铺装 (东南大学钱振东老师提供原稿)
        9.2.1 钢桥面铺装的结构力学分析方法
        9.2.2 钢桥面铺装材料
        9.2.2. 1 铺装用典型沥青混凝土材料
        9.2.2. 2 防水粘结材料
        (1) 沥青类防水粘结材料
        (2) 反应性树脂类防水粘结材料
        9.2.2. 3 钢桥面铺装材料性能
        (1) 级配设计
        (2) 路用性能
        (3) 疲劳断裂特性
        9.2.3 钢桥面铺装结构
        9.2.3. 1 典型的钢桥面铺装结构
        9.2.3. 2 钢桥面铺装复合体系的疲劳特性
        9.2.4 钢桥面铺装的养护维修技术
        9.2.5 研究发展方向展望
        (1) 钢桥面铺装结构和材料的改进与研发
        (2) 基于车-路-桥协同作用的钢桥面铺装体系设计方法
        (3) 施工环境下钢桥面铺装材料及结构的热、力学效应
        (4) 钢桥面铺装养护修复技术的完善
    9.3 斜拉桥施工过程力学特性及施工控制 (西南交通大学张清华老师提供原稿)
        9.3.1 施工过程可靠度研究
        9.3.1. 1 施工期材料性质与构件抗力
        9.3.1. 2 施工期作用 (荷载) 调查及统计分析
        9.3.1. 3 施工期结构可靠度理论研究
        9.3.2 施工控制理论与方法研究
        9.3.2. 1 全过程自适应施工控制理论及控制系统
        9.3.2. 2 全过程控制条件下的误差传播及调控对策
    9.4 计算机技术对桥梁工程的冲击 (长安大学梁鹏老师提供原稿)
        9.4.1 高性能计算
        9.4.1. 1 高性能计算的意义
        9.4.1. 2 高性能计算的实现及算法
        9.4.1. 3 抗震分析
        9.4.1. 4 计算风工程
        9.4.1. 5 船撞仿真
        9.4.1. 6 高性能计算中的重要问题
        9.4.2 结构试验
        9.4.3 健康监测
        9.4.4 建筑信息模型
        9.4.5 虚拟现实技术
        9.4.6 知识经济时代的桥梁工程建设特征[1]
1 0 结语

(2)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速度相关性力学模型的理论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隔震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力学模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实时子结构试验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速度相关性本构模型
    2.1 引言
    2.2 橡胶超弹性体本构模型基本理论
    2.3 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速度相关性本构模型
    2.4 高阻尼橡胶材料试验
    2.5 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速度相关性本构模型的参数识别
    2.6 本章小结
3 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速度相关性本构模型试验验证
    3.1 引言
    3.2 速度相关性本构模型在材料试验中的验证
    3.3 速度相关性本构模型在支座试验中的验证
    3.4 速度相关性本构模型在实时子结构试验中的验证
    3.5 本章小结
4 三种橡胶隔震支座统一的速度相关性本构模型的理论研究与试验验证
    4.1 引言
    4.2 天然橡胶和超高阻尼橡胶材料试验
    4.3 三种橡胶隔震支座统一的速度相关性本构模型
    4.4 统一的速度相关性本构模型参数识别
    4.5 统一的速度相关性本构模型试验验证
    4.6 本章小结
5 考虑橡胶隔震支座速度相关性的隔震桥梁地震响应研究
    5.1 引言
    5.2 隔震桥梁及分析模型说明
    5.3 三种橡胶支座及地震波说明
    5.4 隔震桥梁实时子结构试验及结果分析
    5.5 橡胶隔震支座速度相关性本构模型在隔震桥梁中的应用与对比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考虑竖向压力的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速度相关性本构模型及隔震建筑地震响应初探
    6.1 引言
    6.2 高阻尼橡胶材料压剪试验
    6.3 考虑竖向压力的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速度相关性本构模型
    6.4 考虑竖向压力的速度相关性本构模型参数识别
    6.5 考虑竖向压力的速度相关性本构模型试验验证
    6.6 考虑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竖向压力和速度相关性的隔震建筑地震响应初探
    6.7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

(3)喷涂聚脲加固粘土砖砌体抗动载性能试验研究及数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砌体结构发展概况
        1.2.1 砌体结构发展
        1.2.2 砌体结构的特点
    1.3 砌体结构加固技术
        1.3.1 砌体加固技术的发展
        1.3.2 砌体结构加固方法简介
    1.4 聚脲弹性体材料发展与应用概况
        1.4.1 聚脲弹性体材料的发展
        1.4.2 聚脲弹性体材料的应用
    1.5 喷涂聚脲加固应用的研究现状
        1.5.1 聚脲加固应用在国外的研究
        1.5.2 聚脲加固应用在国内的研究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喷涂聚脲加固砌体单墙抗爆试验研究
    2.1 喷涂聚脲加固无支撑粘土砖单墙抗爆试验研究
        2.1.1 试验目的
        2.1.2 试件的设计及制作
        2.1.3 喷涂材料性能及施工
        2.1.4 试验设置及加载
        2.1.5 试验现象及分析
        2.1.6 结果分析及小结
    2.2 喷涂聚脲加固支撑粘土砖单墙抗爆试验研究
        2.2.1 试验目的
        2.2.2 试件设置及制作
        2.2.3 聚脲基本物理力学性能
        2.2.4 试验设置及加载
        2.2.5 试验现象及分析
        2.2.6 结果分析及小结
    2.3 等效分析方法
        2.3.1 等效单自由度模型
        2.3.2 等效载荷
        2.3.3 抗力函数
        2.3.4 结果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喷涂聚脲加固缩尺框架填充砌体结构试验研究
    3.1 聚脲加固缩尺砌体结构试验研究
        3.1.1 试验目的
        3.1.2 试件设置及制作
        3.1.3 聚脲基本物理力学性能
        3.1.4 试验设置及加载
        3.1.5 试验现象及分析
        3.1.6 试验结果分析
    3.2 聚脲加固砌体墙抗爆及破坏评估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喷涂聚脲加固缩尺框架填充砌体结构有限元分析
    4.1 砌体墙有限元分析现状
        4.1.1 国外现状
        4.1.2 国内现状
    4.2 有限元模型选定及验证
        4.2.1 爆炸载荷的加载
        4.2.2 墙体材料模型及参数
        4.2.3 爆炸加载载荷及混凝土模型验证
    4.3 无加固粘土砖填充砌体动态响应有限元分析
        4.3.1 无加固粘土砖填充砌体有限元模型
        4.3.2 结果和讨论
    4.4 喷涂聚脲单面加固墙体数值计算及分析
        4.4.1 单面加固填充砌体有限元模型
        4.4.2 结果和讨论
    4.5 喷涂聚脲双面加固墙体数值计算及分析
        4.5.1 双面加固填充砌体有限元模型
        4.5.2 结果和讨论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聚脲弹性模量和密度对加固砌体动态响应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5.1 聚脲弹性模量对砌体抗爆性能的影响
        5.1.1 有限元计算模型及设置
        5.1.2 结果与讨论
    5.2 聚脲密度对砌体抗爆性能的影响
        5.2.1 有限元计算模型及设置
        5.2.2 结果与讨论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主要创新点
    6.3 存在问题及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其他研究成果

(4)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1.2 中国体育建筑发展相关文献综述
        1.2.1 针对整体历程的发展研究
        1.2.2 针对部分时间段的发展研究
        1.2.3 针对部分区域的发展研究
        1.2.4 针对世界体育建筑的发展研究
        1.2.5 体育建筑学科丰富的研究成果
        1.2.6 细化的研究类型和多元化的研究意识
        1.2.7 文献综述小结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基于系统论的理论架构
        1.3.4 研究框架
    1.4 研究创新点
        1.4.1 研究创新点
        1.4.2 研究的未尽事宜
    本章注释
第二章 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发展基础
    2.1 中国古代传统体育建筑与文化
        2.1.1 中国古代体育运动
        2.1.2 中国古代体育文化
        2.1.3 中国古代“体育建筑”
    2.2 西方现代体育建筑与文化
        2.2.1 西方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历程及场馆建设
        2.2.2 西方大众体育运动发展
    2.3 小结
    本章注释
第三章 近代时期中国体育建筑的萌芽
    3.1 西方体育建筑的被动输入
        3.1.1 满足西人娱乐休闲需求的体育建筑
        3.1.2 青年会主导下的体育文化传播及体育设施建设
        3.1.3 教会学校中的体育建筑
        3.1.4 殖民政权主导的体育建筑
    3.2 本土体育建筑的主动发展
        3.2.1 现代建筑师的培养与成熟
        3.2.2 现代体育概念的本土萌芽及发展
        3.2.3 华商建设的娱乐体育建筑
        3.2.4 公立学校体育建筑的建设
        3.2.5 城市公共体育场建设及发展
    3.3 现代体育建筑功能的泊来与探索
        3.3.1 竞技体育功能标准化探索
        3.3.2 从单纯到复合的功能演进
        3.3.3 总体规划思想的萌芽
    3.4 西式风格的泊来与“中国固有式”的探索
        3.4.1 西式风格的泊来、模仿与改良
        3.4.2 ―中国固有形式‖的探索与创造
        3.4.3 风格承载的文化意义
    3.5 现代大跨体育建筑技术的初步探索
        3.5.1 现代材料和传统本土材料的互补应用
        3.5.2 屋架体系的初步应用与发展
        3.5.3 现代设备设施的设置与自然通风采光措施的结合
    3.6 小结
    本章注释
第四章 现代时期中国体育建筑的探索
    4.1 建国初期体育建筑的建设探索
        4.1.1 过渡时期的简易场馆建设
        4.1.2 ―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场馆建设起步
    4.2 “大跃进”及“大调整”时期的体育建筑
        4.2.1 大跃进时期的场馆建设
        4.2.2 调整时期体育建筑的收缩简化方针
    4.3 “文革”时期的体育建筑
        4.3.1 ―文革‖期间建筑事业的停滞与体育事业的低潮
        4.3.2 不退反进的体育建筑建设
        4.3.3 作为外交手段的援外体育建筑
    4.4 适合中国国情的功能体系的初步建立及坎坷发展
        4.4.1 从―引入‖到―研究‖的体育建筑学科萌芽
        4.4.2 政治运动影响下功能定位
        4.4.3 平面形式的初步丰富
        4.4.4 多重使用需求下的多功能拓展
        4.4.5 总体规划与整体布局思想的起步
    4.5 政治风潮影响下的形式制约与探索
        4.5.1 民族形式——从推崇到批判
        4.5.2 现代主义——夹缝中的艰难探索
    4.6 大跨建筑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创新
        4.6.1 结构技术研究潮流及大跨结构的创新发展
        4.6.2 饰面材料及性能材料的初步丰富
        4.6.3 基于功能发展的设施设备技术探索
    4.7 小结
    本章注释
第五章 改革开放到新千年间中国当代体育建筑的发展
    5.1 以“亚运会”为核心的体育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
        5.1.1 重点保障的竞技体育事业
        5.1.2 洲际级别的赛事及场馆建设
        5.1.3 逐渐稳定的国家级别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
        5.1.4 奥运会的申办工作及场馆设施规划
    5.2 竞技场馆建设的初步丰富
        5.2.1 体育馆的丰富发展
        5.2.2 体育场的建设开展
        5.2.3 游泳馆的建设开展
        5.2.4 冰雪体育建筑在东北区域的建设
        5.2.5 其它小众竞技体育建筑的零星建设
        5.2.6 体育中心的建设开展
    5.3 校园体育建筑与大众体育建筑的起步
        5.3.1 校园体育建筑的起步
        5.3.2 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
    5.4 理论及作品的输入输出
        5.4.1 国际体育建筑发展成果的输入
        5.4.2 援外体育建筑的输出
    5.5 市场经济改革下的功能新发展
        5.5.1 市场经济对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的影响初显
        5.5.2 基于经济因素的场馆多功能研究与探索
    5.6 多元思潮涌入下体育建筑的创作繁荣
        5.6.1 现代主义的形式新探索
        5.6.2 与结构紧密结合的形式创作
        5.6.3 体育建筑中的地域性思考
        5.6.4 环境意识与城市意识的思考觉醒
    5.7 开放交流中的技术发展
        5.7.1 国产材料的创新及国外材料的引入
        5.7.2 结构技术的创新
        5.7.3 新型设施设备的应用
        5.7.4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引入
    5.8 小结
    本章注释
第六章 新千年后中国当代体育建筑的飞速发展
    6.1 奥运策略下的竞技体育建筑发展高峰
        6.1.1 奥运争光计划及竞技体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6.1.2 国际级别赛事的举办及战略扩展
        6.1.3 国家级综合赛会及其场馆建设
        6.1.4 国际单项赛会及其场馆建设
        6.1.5 省级运动会及其场馆建设
        6.1.6 其它类型盛会及其场馆建设
    6.2 竞技体育场馆类型的进一步丰富
        6.2.1 传统综合型体育场馆的丰富建设
        6.2.2 专项体育建筑类型的建设兴起
        6.2.3 体育中心的蓬勃发展
    6.3 校园体育建筑及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新契机
        6.3.1 校园体育建筑的飞速发展
        6.3.2 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进步
    6.4 全球化与市场经济深化改革下的发展转变
        6.4.1 建筑行业的开放及体育建筑创作的全球化
        6.4.2 市场经济深化改革下的体育建筑发展转变
        6.4.3 快速城市化下的建设机遇
    6.5 体育建筑功能发展新特征
        6.5.1 总体布局的新特征
        6.5.2 复合化的功能模块设置
        6.5.3 灵活化的功能设计
    6.6 体育建筑形式发展新思潮
        6.6.1 建筑形态的有机化
        6.6.2 立面设计的表皮化
        6.6.3 结构美学的新表现
        6.6.4 对地域性的丰富思考和追求
        6.6.5 生态理念下的形式探索
    6.7 体育建筑技术的飞跃发展
        6.7.1 数字化技术的革命性发展
        6.7.2 张拉、混合结构的发展潮流
        6.7.3 材料的性能挖掘与创新
        6.7.4 设施设备技术的发展革新
        6.7.5 生态节能技术体系的探索
    6.8 小结
    本章注释
第七章 “新常态”下中国体育建筑发展面临问题及设计策略探讨
    7.1 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系统元素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7.1.1 社会背景发展脉络分析
        7.1.2 功能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7.1.3 形式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7.1.4 技术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7.2 目前体育建筑发展面临的问题
        7.2.1 体育建筑建设存在误区
        7.2.2 对现存体育场馆历史价值和保护意识不足
        7.2.3 体育产业化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7.2.4 建筑形式的"形而上学"
        7.2.5 技术利用的不适宜
    7.3 基于“新常态”社会背景的体育建筑发展背景
        7.3.1 新常态下的社会发展背景
        7.3.2 新常态下的体育事业发展趋势
        7.3.3 新常态下的建筑事业发展趋势
    7.4 新常态下平衡化的体育建筑发展趋势探讨
        7.4.1 综合竞技场馆与专项竞技场馆的平衡
        7.4.2 竞技体育建筑、校园体育建筑与大众体育建筑的平衡
        7.4.3 新建场馆与改建场馆的平衡化发展
    7.5 新常态下中国体育建筑理性设计策略探讨
        7.5.1 适宜化的总体布局策略
        7.5.2 灵活、整合的功能设置策略
        7.5.3 多样化的形式创作策略
        7.5.4 理性的技术发展策略
    7.6 小结
    本章注释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新型复合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论
    1.1 节能省地型住宅
    1.2 复合墙结构体系
    1.3 常见住宅体系及新型建筑体系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第二章 复合结构试验研究
    2.1 结构与试验模型
    2.2 拟动力抗震试验和分析
    2.3 结构承载力和受力分析
    2.4 复合墙的试验研究
第三章 复合结构的设计研究
    3.1 概念设计
    3.2 设计方法
    3.3 抗震分析
    3.4 复合墙异型柱组合结构设计建议
第四章 复合结构的生产与施工研究
    4.1 工厂化生产要求
    4.2 施工及验收标准
    4.3 构件检验方法
    4.4 大流动性自密性混凝土要求
第五章 建筑结构体系经济及社会效益分析
    5.1 经济效益分析
    5.2 投资分析
    5.3 社会效益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1.结论
    2.今后研究的课题
附录:新型复合结构设计方法研究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论文与获奖
参考文献
致谢

(6)基于内部传感测量的沥青路面结构试验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路面结构试验路发展状况
    1.3 国内外用于车道试验的常用设备
    1.4 传感器在国内外车道试验中的应用
    1.5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路面结构试验用传感器
    2.1 概述
    2.2 传感器的特性
    2.3 路面结构试验用传感器
        2.3.1 应力应变传感器
        2.3.2 路基土湿度传感器
        2.3.3 温度传感器
    2.4 路面结构试验用传感器分类特点
        2.4.1 应变传感器
        2.4.2 压力传感器
        2.4.3 温度传感器
        2.4.4 湿度传感器
    2.5 小结
第三章 基于LABVIEW 的路面结构试验用传感器的信号采集系统
    3.1 概述
    3.2 虚拟仪器的概述
    3.3 数据采集虚拟仪器系统设计
        3.3.1 信号测试原理
        3.3.2 虚拟仪器系统硬件平台
        3.3.3 虚拟仪器系统软件平台
        3.3.4 数据采集(DAQ)卡
    3.4 路面结构试验应变及压力采集程序设计
        3.4.1 硬件组成
        3.4.2 编写应变和压力采集程序
        3.4.3 应变信号测量
        3.4.4 压力信号测量
    3.5 路面结构试验温度采集程序设计
        3.5.1 硬件组成
        3.5.2 编写温度采集程序
        3.5.3 温度信号测量
    3.6 路面结构试验湿度采集设备及方法
        3.6.1 硬件组成
        3.6.2 湿度信号测量
    3.7 小结
第四章 路面结构试验用传感器的校检方法
    4.1 概述
    4.2 应变传感器校检
    4.3 压力传感器校检
    4.4 土基湿度传感器校检
    4.5 温度传感器
    4.6 小结
第五章 路面结构试验用传感器的安装埋设方法
    5.1 概述
    5.2 湿度传感器的安装埋设
    5.3 压力传感器的安装埋设
    5.4 应变传感器的安装埋设
    5.5 温度传感器的安装埋设
    5.6 小结
第六章 路面结构试验段及部分数据分析
    6.1 概述
    6.2 试验段结构组合及施工
        6.2.1 确定试验路测试指标
        6.2.2 试验段施工中要采集的数据
        6.2.3 半刚性基层试验段修建
    6.3 试验段试验及部分数据分析
        6.3.1 试验段数据采集
        6.3.2 半刚性基层层底应变分析
    6.4 小结
结论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进一步要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7)自平衡张拉整体索穹顶结构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张拉整体结构找形研究现状
        1.2.2 张拉整体结构拓扑优化研究现状
        1.2.3 张拉整体结构动力学研究现状
        1.2.4 张拉整体环研究现状
        1.2.5 索穹顶结构研究现状
        1.2.6 研究现状小结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张拉整体结构的静力学与动力学方程
    2.1 引言
    2.2 张拉整体结构的数学描述
        2.2.1 张拉整体结构的形态
        2.2.2 张拉整体结构的杆件信息
        2.2.3 张拉整体结构的势能与动能
    2.3 张拉整体结构的静力学方程
        2.3.1 平衡方程
        2.3.2 协调方程
        2.3.3 平衡方程的线性化
        2.3.4 特征值屈曲分析方法
        2.3.5 算例分析
    2.4 张拉整体结构动力学方程
        2.4.1 整体节点坐标为变量的动力学方程
        2.4.2 边界条件的处理
        2.4.3 动力学方程的线性化
        2.4.4 结构的自振特性分析
        2.4.5 算例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张拉整体结构的找形方法
    3.1 引言
    3.2 基于Levenberg-Marquardt的找形方法
        3.2.1 非线性最小二乘问题
        3.2.2 Levenberg-Marquardt方法
        3.2.3 算例分析
    3.3 基于广义逆的找形方法
        3.3.1 平衡方程最小二范数解
        3.3.2 算例分析
    3.4 基于能量最优化的找形方法
        3.4.1 无约束非线性优化问题
        3.4.2 基于修正牛顿法的求解
        3.4.3 算例分析
    3.5 带刚体的广义张拉整体结构的找形
        3.5.1 带刚体的广义张拉整体结构的数学描述
        3.5.2 带刚体的广义张拉整体结构的平衡方程
        3.5.3 带刚体的广义张拉整体结构的找形方法
        3.5.4 算例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自平衡张拉整体索穹顶结构的优化设计
    4.1 引言
    4.2 基于遗传算法的张拉整体环拓扑优化
        4.2.1 张拉整体环结构的设计方法
        4.2.2 基于遗传算法的拓扑优化
        4.2.3 算例分析
    4.3 新型张拉整体环的形状优化
        4.3.1 新型张拉整体环结构的形态
        4.3.2 两阶段最小质量设计方法
        4.3.3 形状优化与算例分析
    4.4 索穹顶的形状优化
        4.4.1 索弯顶结构的设计概念研究
        4.4.2 索穹顶的两阶段最小质量设计
        4.4.3 索穹顶结构的形状与拓扑优化
    4.5 自平衡张拉整体索穹顶结构的协同设计
        4.5.1 自平衡张拉整体索穹顶结构形状
        4.5.2 结构预应力设计
        4.5.3 构件截面积设计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自平衡张拉整体索穹顶结构的力学性能研究和张拉成形分析
    5.1 引言
    5.2 自平衡张拉整体索穹顶结构静力分析
        5.2.1 全跨均布竖向荷载作用
        5.2.2 半跨竖向荷载作用
        5.2.3 半跨水平荷载作用
    5.3 自平衡张拉整体索穹顶结构动力性能
        5.3.1 自平衡张拉整体索穹顶结构自振特性
        5.3.2 地震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响应时程分析
    5.4 自平衡张拉整体索穹顶张拉成形分析
        5.4.1 自平衡张拉整体索穹顶的张拉方案
        5.4.2 张拉成形过程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自平衡张拉整体索穹顶结构的试验研究
    6.1 引言
    6.2 张拉整体结构模型相似理论
        6.2.1 结构静力相似理论
        6.2.2 动力相似理论
        6.2.3 算例分析
    6.3 自平衡张拉整体索穹顶结构的试验研究
        6.3.1 试验模型设计
        6.3.2 试验前期准备
        6.3.3 试验模型的张拉成形过程测试
        6.3.4 静力加载测试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工作与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8)黏性土的细观三轴模拟与微观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1.2 离散元法的研究进展及现状
        1.2.1 离散元法的发展概述
        1.2.2 离散元法在细观力学特性中的研究现状
    1.3. 土体微观结构的研究进展及现状
        1.3.1 土体微观结构试验研究发展概况
        1.3.2 土体微观结构试验的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二章 颗粒流法的理论及细观模拟与微观观测间的关系
    2.1 引言
    2.2 PFC的基本特点
    2.3 PFC中颗粒流模型的基本假定
    2.4 颗粒流的方法同其他离散单元法的比较
    2.5 计算循环及基本力学理论
        2.5.1 力-位移定律
        2.5.2 运动定律
    2.6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2.7 接触本构关系模型
        2.7.1 接触刚度模型
        2.7.2 滑动模型
        2.7.3 黏结模型
    2.8 颗粒流法数值模拟的步骤
    2.9 细观结构的颗粒流数值模拟和微观结构观测试验的联系
    2.10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黏性土三轴试验的颗粒流数值模拟
    3.1 引言
    3.2 三维颗粒流数值三轴试验模型
        3.2.1 杭州黏土基本力学参数(李雪刚,2014)
        3.2.2 建立三维三轴试验模型的基础
        3.2.3 PFC3D模型细观特性参数的选择
        3.2.4 三维理想离散元颗粒流法的三轴试验数值模型的实现
    3.3 数值试验的结果与室内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细观参数对黏土类材料宏观力学响应的研究
    4.1 引言
    4.2 黏性土细观参数取值范围的确定
    4.3 孔隙率(n)对宏观力学特性的影响
        4.3.1 参数选择及数值试验计算方案
        4.3.2 数值试验的计算结果分析
    4.4 颗粒的摩擦系数(μ)对宏观力学特性的影响
        4.4.1 细观参数的选择及数值试样计算方案
        4.4.2 数值试验的计算结果分析
    4.5 颗粒接触模量(E_c)和刚度比(K_n/K_s)对黏性土宏观特性影响
        4.5.1 细观参数的选择及数值计算方案
        4.5.2 不同颗粒模量(E)的颗粒流数值试验计算结果的分析
        4.5.3 不同刚度比(K_n/K_s)的颗粒流数值试验计算结果的分析
    4.6 接触法向黏结强度(n_bond)对黏性土材料的宏观特性的影响
        4.6.1 细观参数的选择及数值试验计算方案
        4.6.2 数值试验计算结果的整理与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主应力方向变化对黏土微观结构影响的研究
    5.1 引言
    5.2 宏微观试验的主要试验仪器
        5.2.1 浙江大学5Hz空心圆柱扭剪仪(ZJU-HCA)
        5.2.2 真空冷冻干燥仪
        5.2.3 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5.2.4 颗粒(孔隙)与裂隙定量分析系统(PCAS)
    5.3 宏微观试验的试验方案
        5.3.1 试验用土的基本力学参数
        5.3.2 宏观的空心圆柱试样扭剪试验方案
        5.3.3 微观结构特性试验方案
    5.4 宏微观试验的试样制备及试验步骤
        5.4.1 宏观试验的试样制备及试验步骤
        5.4.2 微观结构特性试验的样品制备及试验步骤
    5.5 黏性土微观结构定量化分析的特征参数
        5.5.1 表征微观结构单元体尺寸特征的定量参数
        5.5.2 表征微观结构单元体排列及定向特征的定量参数
        5.5.3 表征微观结构单元体形态特征的定量参数
    5.6 原状天然黏性土的微观结构观测分析
        5.6.1 不同观测面的SEM图中微观结构的定性描述
        5.6.2 原状天然黏性土微观结构的定量分析
    5.7 YT系列试验中大主应力方向的变化对微观结构影响的定量分析
        5.7.1 YT系列试验中大主应力方向对结构单元体的尺寸及分布特征影响的分析
        5.7.2 YT系列试验中大主应力方向对结构单元体的排列特征影响的分析
        5.7.3 YT系列试验中大主应力方向对结构单元体形状特征影响的分析
        5.7.4 微观结构特性与宏观力学特性的联系
    5.8 YR系列试验中大主应力旋转角不同对微观结构影响的定量分析
        5.8.1 YR系列试验大主应力旋转角不同对结构单元体尺寸特征影响的定量分析
        5.8.2 YR系列试验大主应力旋转角不同对结构单元体排列特征影响的定量分析
        5.8.3 YR系列试验大主应力旋转角不同对结构单元体形态特征影响的定量分析
    5.9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黏性土的细观三轴模拟中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
        6.1.2 大主应力方向对黏性土微观结构影响的研究中得出以下结论:
    6.2 进一步工作的建议与展望
参考文献

(9)空间结构仿生工程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概述
第一章 仿生学的历史发展与应用
    1.1 仿生学的起源
    1.2 建筑和结构仿生的原始雏形和历史发展
    1.3 建筑结构及体系的历史发展
    1.4 仿生学的定义、应用和研究
    1.5 本文对仿生学的研究和重点工作
第二章 空间结构的仿生研究
    2.1 形态仿生
    2.2 力学仿生
    2.3 材料仿生
    2.4 功能仿生
    2.5 施工仿生
第三章 仿生学的研究原则、方法和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3.1 仿生学的研究原则
    3.2 研究方法和数学工具
    3.3 研究所要注意的问题
    3.4 研究的手段和方法
    3.5 近期研究的资源和重点
第四章 空间结构仿生实例分析
    4.1 形态仿生的范例及原型
    4.2 力学仿生的范例及原型
    4.3 材料仿生的范例及原型
    4.4 功能仿生的范例及原型
    4.5 施工仿生的范例及原型
第五章 仿生工程学在其他领域的研究
    5.1 军事与仿生学
    5.2 化学仿生学
    5.3 航空航天与仿生学
    5.4 工业技术与仿生学
    5.5 能源与仿生学
    5.6 材料与仿生学
    5.7 农业与仿生学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10)二十世纪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历史、观念与方法 ——中国建筑史学史初探(上)(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为什么要研究中国建筑史学史?”
    二、中国建筑史学核心价值的阐释
    三、中国建筑史学史的历史分期
    四、已有相关研究回顾
    五、主要研究内容、范围及方法概略
    六、创新之处及未尽事宜
上篇
    第一章 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先导
        一、中国建筑史学研究溯源
        二、20 世纪初叶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先导概略
        1 、先导之一:东方学(Orientalism)与欧洲对中国建筑的研究
        2、先导之二:20 世纪上半叶日本对中国城市与建筑的研究
        3、先导之三: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勃兴
        三、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营造学社: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滥觞
        一、文献传统:《营造法式》的发现和校勘
        二、匠作传统:中国古代工程籍本的搜集整理
        三、清代“样式雷”图档的整理研究
        四、中国古代建筑调查与测绘
        五、困境与坚守
        六、式微
        1、《战区文物保存委员会文物目录》及《全国重要建筑文物简目》
        2、梁思成着《中国建筑史》及《图像中国建筑史》
        七、本章小结:中国营造学社学术贡献概述
    第三章 1950 年代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综述:以研究机构及其学术活动为中心
        一、1950 年代中国建筑史学研究概略
        1、建筑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情况
        2、高等院校中国古建筑测绘及其研究情况
        3、文物保护及考古研究机构的研究情况
        二、“中国建筑研究室”:新中国建筑史学研究机构之肇端
        三、清华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合办“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室”
        四、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分水岭:“1958 年全国建筑理论及历史学术讨论会”
        五、本章小结
下篇
    第四章 1960 年代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综述——以刘敦桢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为中心
        一、核心机构:建研院建筑理论与历史研究室(1958~1964)
        1、创办背景
        2、研究情况述略
        3、《建筑理论及历史科学研究中进行调查考察工作的体会》简述
        4、曲终人散
        5、恢复及延续
        二、“建筑三史”:中国建筑史学史的历史坐标
        1、“建筑三史”
        2、《中国古代建筑史》之最初稿本
        3、《中国建筑简史》编写过程概略
        4、“建筑三史”之意义
        三、刘敦桢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始末
        1、《中国古代建筑史》之第五稿
        2、《中国古代建筑史》之第六稿
        3、《中国古代建筑史》之第七稿
        4、《中国古代建筑史》之第八稿
        5、《中国古代建筑史》之最终付梓
        6、1964 年8 月15 日《中国古代建筑史纲要》鉴定会议记录
        四、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其他重要学术成果撷要(1959~1966)
        1、梁思成主持《营造法式》研究及《营造法式注释》(卷上)
        2、刘敦桢主持苏州古典园林研究
        3、陈明达、莫宗江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着述举要(1959~1966)
        4、天津大学建筑系清代皇家园林测绘及研究
        5、《文物》创刊初期中国建筑史学研究论文简析
        6、清华大学建筑系主编《建筑史论文集》(1964)
        五、本章小结
    第五章 当代中国建筑史学研究述评——以1980 年代以来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为中心
        一、1980 年代以来中国建筑史研究的复兴与转型
        二、当代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学术组织概要
        三、文化遗产概念引入与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拓展
        四、1980 年代以来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重要学术成果述略
        1、《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
        2、《营造法式大木作研究》及《营造法式》研究的深入
        3、《华夏意匠》
        4、东方建筑研究与中国传统民居研究
        5、《中国建筑艺术史》
        6、五卷集《中国古代建筑史》
        7、当代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学术期刊概况
        五、近二十年来中国古代建筑史研究及着述分类概览
        1、中国古代建筑通史研究及着述
        2、中国古代城市史研究
        3、中国古代建筑营造及修缮技术研究
        4、中国传统建筑理论及建筑文化研究
        5、中国古代建筑专题研究及着述
        (1)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研究
        (2) 中国古代宗教建筑研究
        (3) 中国古代礼制及祠祀建筑研究
        (4) 中国古塔研究
        (5) 中国古代石窟寺研究
        (6) 中国古代陵寝研究
        (7) 中国传统民居研究
        (8) 中国古典园林的研究
        (9) 中国古代桥梁研究
        (10)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建筑研究
        六、1980 年代以来的中国近、现代建筑史研究概述
        七、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古建筑修缮保护工程史略——从1935年“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谈起
        一、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与北平文物整理委员会时期(1935~1948)
        二、北京文物整理委员会时期(1949~1955)
        三、古代建筑修整所与文物博物馆研究所时期(1956~1965)
        四、“文化大革命”前期的全面停滞(1966~1973)
        五、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时期(1974~1990)
        六、中国文物研究所时期(1990~至今)
        七、本章小结
主要参考文献
本文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后记
附录部分
    附录一:《中国营造学社汇刊》总目录
    附录二:中国营造学社编辑出版图书目录
    附录三:《文物》创刊初期中国建筑史学研究论文简目(1951-1965)
    附录四:建研院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室)所出版的着作目录简录(1959-2002)
    附录五:建研院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室(室)所发表论文简表(1959-2002
    附录六: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历史与理论学术委员会及建筑史学分会简表
    附录七:中国古建筑修缮保护工程大事纪略(1935-2005)
    附录八:中国文物研究所历年古建筑保护工程项目简表(1949-2005)
    附录九:《营造法式》研究文献(中文)(1919-2002)
    附录十:近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中国建筑史学研究项目统计简表(2000-2006)
    附录十一:刘敦桢对《中国建筑简史》第一册的若干意见
    附录十二:1961 年建筑史编写工作情况报告
    附录十三:1961 年5 月10 日《中国建筑简史》编写会议记录
    附录十四:1961 年5 月12 日《中国古代建筑史》(苏联稿和教材稿)讨论会议纪要
    附录十五:1961 年5 月13 日《建筑历史讨论简报
    附录十六:1961 年5 月19 日《编史结束座谈会发言记录》(摘要)
    附录十七:1961 年5 月12 日《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史编写情况简报》(第一号)
    附录十八:1961 年5 月14 日《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史编写情况简报》(第二号)
    附录十九:1961 年5 月16 日《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史编写情况简报》(第三号)
    附录二十:1961 年5 月18 日《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史编写情况简报》(第四号)
    附录二十一:1961 年5 月23 日《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史编写情况简报》(第五号)
    附录二十二:1961 年6 月15 日《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史编写情况简报》(第六号)
    附录二十三:刘敦桢先生在修订《中国古代建筑史纲要》期间信函(共三十九封)
    附录二十四:《卢绳先生学术传略》

四、室内建筑结构试验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4[J].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 中国公路学报, 2014(05)
  • [2]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速度相关性力学模型的理论与试验研究[D]. 魏威. 华中科技大学, 2017(10)
  • [3]喷涂聚脲加固粘土砖砌体抗动载性能试验研究及数值分析[D]. 王军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7(11)
  • [4]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D]. 侯叶.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5]新型复合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研究[D]. 张洪波. 天津大学, 2005(02)
  • [6]基于内部传感测量的沥青路面结构试验方法研究[D]. 李传林. 长安大学, 2008(08)
  • [7]自平衡张拉整体索穹顶结构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D]. 马烁. 浙江大学, 2020(01)
  • [8]黏性土的细观三轴模拟与微观结构研究[D]. 宁孝梁. 浙江大学, 2017(02)
  • [9]空间结构仿生工程学的研究[D]. 高福聚. 天津大学, 2002(11)
  • [10]二十世纪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历史、观念与方法 ——中国建筑史学史初探(上)[D]. 温玉清. 天津大学, 2006(06)

标签:;  ;  ;  ;  ;  

室内建筑结构测试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