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GPS偏心观测中有关精度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王涛[1](2012)在《线阵CCD传感器实验场几何定标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基于实验场的传感器在轨几何定标是评定和优化传感器系统几何性能、保证遥感定位精度和可靠性的必要工作。本文将机载、星载线阵CCD传感器实验场几何定标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解决其中的参数设定、模型构建、定标解算及评估验证等关键问题,对成像传感器及定位定姿系统实验场定标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在对机载、星载线阵CCD传感器实验场几何定标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探讨了传感器实验场定标的任务、需求和技术体系。2.对自检校定标的理论、方法及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确定了技术解决方案,结合当前线阵CCD传感器的结构特点,对其在动态成像条件下各种潜在的误差源进行了深入分析,构建了相应的数学模型,为传感器自检校定标奠定了理论基础。3.从传感器实验场定标的技术要求出发,吸收国内外典型遥感实验场的经验,对实验场建设的方法、原则及关键性要求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4.构建了机载三线阵传感器严格成像模型、影像直接定位模型和GPS/IMU辅助光束法平差模型。提出了基于等效误差方程的线阵CCD影像自检校光束法平差解算方法,实现了ADS40影像自检校区域网平差的快速、高效解算。5.提出了一种ADS40相机误差模型,建立了机载集成传感器自检校联合定标模型,设计了一套系统完整的ADS40定标方案。实验表明利用该模型和方案能有效实现ADS40传感器参数的动态检定,显着提高影像定位精度。6.分析构建了星载线阵CCD传感器严格成像模型及相应的改化形式,进而建立了星载线阵CCD影像的光束法平差系统,可有效实现ZY-3TLC、SPOT-5HRS和ALOS PRISM等典型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影像的区域网平差。提出了一种卫星影像姿态角系统误差检校的方法,通过实验验证了补偿姿态角系统误差的实际效果,大幅地提高了影像定位精度。7.提出了一种资源三号卫星三线阵传感器误差模型,建立了多传感器自检校联合定标模型,设计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星载线阵CCD传感器几何定标方案。实验表明,利用该模型和方案对资源三号卫星三线阵传感器进行在轨定标后,定位精度的提高幅度平面超过20%,高程优于10%。
邹晓亮[2](2011)在《车载测量系统数据处理若干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车载移动测量系统的应用为背景,重点探讨车载测量系统数据处理的理论、方法和关键技术,主要围绕POSLV实时组合导航策略、POS(GPS/IMU)数据后处理方法、车载测量传感器偏心分量的检校、序列影像的三维坐标解算与像点匹配、基于激光点云的电线杆和道路标线提取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和实验,取得了对工程应用有价值的实验结论。本文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从车载测量组合传感器之间的空间位置和方位关系入手,探讨了各种车载传感器偏心分量采取各不相同的检校方法;提出了基于激光点云滤波分类的检校方法,实现了多组合传感器空间配准的精化。针对工程试验的需求,设计了车载测量系统的检校场与地面控制点的布设方案。2.分析了GNSS/IMU/GAMS/DMI多种组合传感器系统POSLV的实时组合导航策略;并以两个工程实验测区获取的POS数据为基础,研究了单基准站紧组合差分SingleBase、单基准站松组合差分DGNSS、精密单点定位PPP等模式的POS数据后处理技术与方法,分析了GPS卫星无失锁和有失锁两种情况下POS数据后处理定位、定姿的精度。3.将摄影测量空间前方交会的原理应用于车载序列影像的物方恢复,推导了车载序列影像空间前方交会计算地物点的公式,实现了基于SITCOL和SIOCTL两种方法的车载序列影像空间前方交会计算地物点的算法。4.将计算机视觉理论引入到车载序列影像中,研究利用序列影像进行影像匹配获取同名像点的方法;实现了Harris算子的地物特征点提取,相关系数匹配,以及基于RANSAC稳健性估计的两视匹配和多视匹配,并将两视基本矩阵F、基于三视的三焦点张量T、相机矩阵的理论及方法应用于序列影像,实现了像点的匹配。5.提出一种基于车载激光扫描数据的电线杆自动识别与定位算法。该算法将投影点密度的思想和电线杆的几何特性相结合,实现了电线杆的自动检测和定位,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6.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LiDAR点云数据的道路标线自动识别算法。将激光LiDAR的回波反射率、扫描角、激光测量的距离与交通标线的属性特性相结合,实现了道路标线的自动识别,生成了道路标线的CAD图。
李团好[3](2011)在《IMU/GPS辅助航空摄影测量误差源与定位精度分析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在系统地阐述IMU/GPS辅助航空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方法与关键技术的基础上,着重对IMU/GPS辅助航空摄影测量的两种方法——IMU/GPS直接地理定位和IMU/GP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的原理进行了详细介绍,然后对IMU/GPS辅助航空摄影测量的主要误差源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两种对系统误差进行检校的方法。最后,结合在布控困难地区开展的试验,对该方法可达到的精度指标进行了分析和验证。主要内容如下:(1)阐述了IMU、GPS及IMU/GPS组合的基本原理和优势,介绍了惯性导航和摄影测量中常用的坐标系。(2)对IMU/GPS直接地理定位的原理及系统集成误差进行了说明,并对飞机姿态变化引起的GPS偏心分量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然后通过试验验证了此变化对定位精度的影响。(3)论述了IMU/GPS辅助航空摄影测量的主要误差源、系统误差检校及改正方法,着重对检校场的布设方法、原理、像控点布设方案和系统误差检校方法进行了详细分析。(4)对IMU/GP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的原理及数学模型进行了详细介绍,并通过在南澳-阳江和玉环摄区的大量试验进行验证分析,讨论了其可达到的精度。
袁运斌[4](2002)在《基于GPS的电离层监测及延迟改正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文中提出根据当前大地测量、地球物理、空间物理和导航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中的若干重要GPS科研项目的需要,近年来,我们系统研究了电离层延迟的高精度模拟和改正方法。本文报告的内容,是我们研究工作的部分贡献,主要涉及基于GPS的电离层监测及延迟的高精度改正的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如何通过修正静、动态单、双频用户的电离层延迟影响,进一步改善GPS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增强型GPS广域差分系统的电离层模拟及利用GPS监测电离层的理论和方法等方面。 本文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研究背景的一般性描述及相关基础研究的系统总结和介绍,主要涉及:地球电离层研究意义,地球电离层探测技术与相关理论研究的内容,现代大地测量中电离层问题的由来、严重性与新课题,地球电离层的基本特性及其对电波传播的影响,GPS定位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电离层延迟对GPS测量的影响,GPS的电离层延迟改正的基本方法,基于GPS的电离层研究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等。进而论述了解决GPS的电离层延迟影响的重要性和切入点。 二、具体研究工作的系统报告,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①研究如何利用单台双频GPS接收机的观测信息确定电离层延迟改正模型,为小范围的单频用户服务; ②研究如何实时分离GPS观测中的仪器偏差与电离层延迟; ③研究如何建立较大区域的电离层格网模型,进而初步设想利用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深入研究我国领域的电离层的电子浓度变化规律; ④研究单频用户在不利条件下,如何更好地利用电离层延迟改正信息; ⑤研究利用GPS监测随机电离层扰动的基本理论和框架方案; ⑥研究如何综合顾及电离层的周日、季节和年变化,进一步提高利用GPS模拟电离层延迟的能力; ⑦研究如何实现星载单频GPS低轨卫星的精密测轨中的电离层延迟改正要求。 1.(局部)电离层延迟的高精度提取 系统论述和分析了影响利用GPS观测精确提取电离层延迟信息的各类因素。通过对有关模型和方法问题的深入研究,进一步提高了利用GPS提取电离层延迟信息的精度。主要包括: (1)将参数固定的三角级数函数电离层模型,扩展为更适用于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的参数可调型广义形式,实现了根据电离层延迟时空变化特征,选择不同的特征参数模拟电离层延迟的影响。试算结果表明,它能较好地反映电离层活动特性,提高了局部电离层延迟模拟能力,适用于DGPS系统修正其服务区域内的单频GPS用户的电离层延迟。 (2)设计了几种不同的计算方案,用于分析仪器偏差对确定电离层延迟的影响的特点。研究表明,仪器偏差对求解电离层延迟的影响远大于观测噪声的影响,给电离层延迟观测值带来高达数米的系统误差。利用GPS观测数据求解电离层模型或直接计算斜距电离层延迟时,都须慎重处理仪器偏差,不应简单把其作为噪声处理; (3)利用相位平滑测码数据进一步精化了仪器偏差分离方法,探讨了仪器偏差的稳定性。研究发现,新方法可有效克服噪声对分离仪器偏差的影响,而且仪器偏差相对稳定并可有效进行测段间及数日间预报。 (4)基于实时平均去噪和码、相位观测数据的加权联合处理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实时分离仪器偏差和求解电离层延迟量的新方案。算例表明,新方法通过采用平均去噪分离方法后处理相位 丞于G陀的电官唇监剥及延迟改正工论与方法的研究平滑测码数据,求出仪器偏差并对需要实时处理仪器偏差的观测数据进行预报改止,直接利用观测值确定电离层延迟量,待估参数少、能消除仪器偏差的大部分影响,具有较好的精度,可作为WAAS及其他GPS网络系统确定电离层延迟的可行的参考方案。2.一种构建大规模沤域性和全球性)高精度格网电离层模型的新方法 — —站际分区法及其在中国的初步实现 在系统深入研究了格网电离层模型建立原理与方掐的基础上,为避免基准站网的儿伺结构对模刑精度估计的影响,充分顾及电离层延迟影响的局部特性,进一步提高格网山离层模4IJ的构建 回精度,提出了一种新的格网电离层模型构建方法——站际分厂格网法。在以上研究的的基础上,一估计了利川地壳过动观测网络的基准网建立格网山离层模刑的精度,初步探讨中国域内拟建立的)”域斧分GPS增强系统,采用格网电离层模刑提供屯离层改止信息的可行性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间题。3.不利条件下为WAAS的单频GPS用户提供电离层延迟改正 的新方法一一APRI方案 在止常条件羽!平静电离层区域,WAAS能够满足单频用户的电离层延迟改上要求,们当川户无法止常获取电离层延迟改上信息时,如在差分系统夹然中断信息发迭或用户步入无法止常接收X分改止信息的位置等不利条件下,单频GPS接收机不能有效进行实时电离层延迟改止,尤其在屯离层活动异常区域如电离层扰动条件下,实时差分改正效果将受到严重影响。这些问题在WAAS的实际运行中是难以避免和必须解决的。而以往的研究结果,均为后处理方法,不能满足(准)实时处理电离层扰动的要求。 计村这种状况,我们通过设计能有效结合电离
李学友[5](2005)在《IMU/DGPS辅助航空摄影测量原理、方法及实践》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在系统地总结和阐述IMU/DGPS辅助航空摄影测量的有关原理、方法与关键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开展的生产实验和工程实践,针对实际应用中检校场和GPS基站布设、坐标转换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实验研究,着重对IMU/DGPS辅助航测成图的综合精度进行了分析和验证,并形成一套完整的IMU/DGPS辅助航空摄影测量实施方案。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通过对国内外IMU/DGPS辅助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相关资料的系统分析和整理,并结合实验研究和生产实践,系统地论述了IMU/DGPS系统姿态测量的基本原理、惯性导航技术与摄影测量中坐标系的角度定义以及相互关系、IMU/DGPS系统的构成及应用。从基本原理出发,对不同坐标系统之间的转换、偏心角的解算、IMU/DGP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数学模型等相关内容进行了阐述。 2、通过对检校场作用的系统分析,提出了检校场的布设方案,并通过大量的实测数据进行了实验验证。 3、提出了IMU/DGPS辅助航空摄影测量中对机载GPS定位精度的要求,结合国内情况,进行了基站布设方案研究。提出了“连续运行参考站式”观测和计算方法解求基站坐标的方案,并进行了精度验证;通过实验验证了DGPS计算精度与基站和飞机距离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最佳的基站布设和解算方案以及DGPS计算方案。 4、提出了一种由WGS84坐标系统到我国基础地理坐标系统的转换方法,即采用包含框架转换的局部区域参数转换法进行ITRF2000框架下的WGS84坐标到1980西安坐标的转换,采用“GPS+似大地水准面”技术实现WGS84大地高转换成1985国家高程基准的高程值。对上述方法进行了实测数据检验。实现了在1980西安坐标系和1985国家高程基准下的定向和测图。 5、对IMU/DGPS辅助航测成图的误差源以及成图精度进行了系统分析,从理论上对IMU/DGPS系统定位及测角精度带来的误差影响进行了探讨,并通过大量实际生产实验对多种比例尺IMU/DGPS辅助航测成图的精度进行了综合验证。 6、在我国首次对如何开展IMU/DGPS辅助航空摄影测量项目进行全面的阐述,并提出了一套完整可行的实施方案。
马建,孙守增,芮海田,王磊,马勇,张伟伟,张维,刘辉,陈红燕,刘佼,董强柱[6](2018)在《中国筑路机械学术研究综述·2018》文中研究表明为了促进中国筑路机械学科的发展,从土石方机械、压实机械、路面机械、桥梁机械、隧道机械及养护机械6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筑路机械领域的学术研究进展、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土石方机械方面综述了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平地机技术等;压实机械方面综述了静压、轮胎、圆周振动、垂直振动、振荡压路机、冲击压路机、智能压实技术及设备等;路面机械方面综述了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水泥混凝土搅拌设备、水泥混凝土摊铺设备、稳定土拌和设备等;桥梁机械方面综述了架桥机、移动模架造桥机等;隧道机械方面综述了喷锚机械、盾构机等;养护机械方面综述了清扫设备、除冰融雪设备、检测设备、铣刨机、再生设备、封层车、水泥路面修补设备、喷锚机械等。该综述可为筑路机械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
黄晓君[7](2010)在《城镇地籍测量及精度分析》文中提出城镇地籍测量是城镇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它是以测量技术为手段,从控制测量到碎部测量,精确测出各类土地的位置与大小、界线、权属界址点的坐标与宗地面积以及地籍图,以满足土地管理部门以及其它国民经济建设部门的需要。城镇地籍测量有地籍控制测量和地籍碎部测量两部分组成。本文在地籍基本控制网和加密控制网布测中,引进了RTK技术测量方法,并对此方法的测量精度进行了可行性分析。首先对RTK测量结果与GPS静态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并对其点位较差的中误差进行估算;其次对比分析了全站仪检测RTK测量控制点的结果;最后通过Leica Geo Office处理RTK测量坐标数据,分析了纵横轴坐标标准差的大小与平面坐标精度的强弱。本文在地籍碎部测量中,以全站仪坐标测量作为主要测量方法,对地籍碎部测量的核心部分—界址点的测量进行了精度分析并提出了提高界址点测量精度的方法。首先介绍了城镇地籍碎部测量内容及难测界址点的新测量方法,并对此方法进行了精度分析;其次探讨了在测定界址点中存在的误差来源并估算了影响它的子误差值和综合误差值;其三揭示了界址点的测量精度随着各种误差因素的变化是具有规律性的,这对控制界址点测量精度具有参考意义;其四分析了界址点的测量精度如何影响宗地面积精度;最后提出了优化界址点测量精度的方法,即棱镜偏心误差削减模型、倒立镜观测法、支站次数的控制、测站点点位精度的优化、测量仪器的选择等。其中重点研究了棱镜偏心误差削减模型,并实现了棱镜偏心误差削减模型的计算机自动化。
欧阳永忠[8](2013)在《海空重力测量数据处理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海面和航空重力测量是获取地球重力场信息的两种主要手段。数据分析处理是海空重力测量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从当前本部门海空重力测量作业实际需求出发,主要围绕海空重力测量运动载体精密定位、动态环境效应改正、数据滤波、误差分析处理与精度评估、航空重力数据向下延拓和多源数据融合处理等关键技术,开展分析论证、技术攻关和实验验证。论文的主要工作、结论与创新点概括如下:1.在简要介绍本文研究背景基础上,概述了国内外海空重力测量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现状,全面归纳总结了海空重力测量数据处理理论方法的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明确了本文需要研究突破的重点。2.研究了海空重力测量的观测模型。在简要介绍海空重力测量技术涉及的时空基准及其转换方法基础上,概述了海空重力测量当前使用的GPS差分定位和精密单点定位基本原理及其解算模型;基于牛顿第二定律,分别导出了海空矢量和标量重力测量的观测方程;针对L&R型重力仪,逐一建立了海空重力测量动态环境效应改正的精密计算模型,同时分析比较了各类计算模型的技术特点、适用条件及应用范围,其目的是为后续深入研究奠定必要的技术基础。(1)发现并指出了当前国内外机构和学者在使用航空重力测量厄特弗斯改正公式过程中存在的错漏问题,比较了各类公式在数值上的差异,结果表明误用公式可导致1~2mGa1的计算误差,不容忽视;特别指出了我国作业部门目前使用近似公式存在的误用问题和统一使用严密公式的必要性,为下一步修订作业规范、统一作业标准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2)从理论上证明了,在一定的近似条件下,当前国际上推荐使用的三种水平加速度改正模型之间的等价性。采用实际航空重力测量飞行数据,对三种改正模型进行了数值计算验证和分析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滤波原因,两类不同形式改正模型计算结果的系统性差异最大可达1~2mGal甚至更大,不可忽视。我国现行国家军用标准采用的改正模型是欠妥的。3.研究了海空重力测量运动载体精密定位技术。研究探讨了GPS精密单点定位模型的选择问题,分析比较了三种不同的精密单点定位模型的技术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定位模型误差改正策略。研究探讨了精密单点定位模型的解算方法,分析比较了Kalman滤波和最小二乘法两种参数估计方法,提出采用递归最小二乘估计方法,对待估参数进行分类处理,可显着提高计算效率。研究探讨了利用精密单点定位手段确定载体速度和加速度的方法,推导了利用GNSS测定载体速度和加速度的基础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抗差最小二乘估计的精密单点定位测速方法,并通过差分速度信息确定载体的加速度。重点开展了利用精密单点定位结果确定载体运动参数的有效性验证工作。首先利用实测航空和海面测量数据对精密单点定位模型进行了数值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抗差最小二乘估计的精密单点定位测速精度,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都优于0.5cm/s,完全满足海空重力测量的指标要求;进一步利用4型5套海空重力仪同机测试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通过重力测线网交叉点观测值符合度评估精密单点定位解算效果,结果表明,由精密单点定位得到的交叉点重力观测值符合度与差分模式解算结果基本一致,两者互差不超过0.3mGal,精度水平相当。这足以说明精密单点定位技术应用于海空重力测量是可行有效的。4.研究了海空重力测量数据滤波技术。研究分析了海空重力测量数据空间分辨率与低通滤波截止频率、测量速度和精度的匹配关系,利用实际观测数据,分别对海空重力测量各类观测量和改正项进行了频谱分析,确定了海空重力测量有效信息的频谱窗口,为解决滤波器设计中的参数匹配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研究分析了用于计算载体垂直加速度的低通差分器设计原理及其运算模型,通过数值计算分析,实际验证了各类差分器的计算效果,表明采用形式简单的两点中心差分器即可满足海空重力测量数据处理的精度要求。5.研究了海空重力测量误差分析处理与精度评估技术。从仪器固有特性、测量环境效应、数据处理策略及外部设备条件等9个方面,对海空重力测量误差源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和总结,给出了海空重力测量内部与外部符合精度估计公式,导出了海空重力测量重复测线精度评估新公式,拓展了海空重力测线网平差方法,提出了补偿L&R型海空重力仪CC效应改正的修正模型。(1)通过理论分析和推演,发现并指出了现行海空重力测量重复测线精度评估公式的错误,同时导出了一组形式统一的重复测线内符合精度评估新公式,并采用实测数据验证了新公式的正确性。当重复测线个数为2时,现行错误公式与新公式相差(?)2倍,相对误差超过40%,不容忽视。(2)在深入分析早期的测线网整体平差和近期的自检校平差等补偿方法基础上,突破海空重力测量系统误差只能在平差过程中补偿的传统研究思路,创新提出了基于误差验后补偿理论的两步处理法,把海空重力测量误差补偿分解为交叉点条件平差和测线滤波与推估两个阶段,即在平差中和平差后实现系统误差的分步补偿。该方法不仅极大地简化了海空重力测线网平差的计算过程,而且有效提高了平差计算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3)针对当前由仪器生产厂家提供的CC效应改正计算模型不够完善的问题,基于重力观测成果应与载体运动状态无关这一基本原则,依据现代相关分析理论,构建了L&R型海空重力仪CC效应改正系数修正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继续采用测线网平差两步处理法对各类剩余误差的综合影响进行补偿,从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涵盖平差前、平差中和平差后不同阶段分步补偿的海空重力测量误差处理技术体系。6.研究了航空重力测量数据向下延拓技术。在简要介绍有关反问题、不适定性和正则化方法的基本概念基础上,研究分析并改进了基于正则化的逆Poisson积分向下延拓方法,分别提出了使用超高阶位模型进行海域航空重力测量数据向下延拓,联合使用超高阶位模型和高程信息进行陆部航空重力测量数据向下延拓的新方法。(1)采用奇异值分解(SVD)方法,对传统的逆Poisson积分向下延拓模型进行了不适定性分析,指出了引起向下延拓不稳定性的主要原因。提出采用截断奇异值(TSVD)正则化方法,解算逆Poisson积分向下延拓模型,同时提出依据广义交叉检核(GCV)准则选择正则化参数。(2)考虑到现有的包括正则化方法在内的向下延拓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提出了一种独立于观测数据、基于外部数据源的向下延拓新思路。针对海域重力场变化相对平缓的特点,分别提出了利用卫星测高重力向上延拓和超高阶位模型直接计算延拓改正数,从而实现航空重力测量向下延拓归算的两种计算方案。新思路的显着特点是,其解算过程巧妙避开了传统求解逆Poisson积分方法固有的不稳定性问题,解算结果精度不再依赖于航空重力观测数据的噪声水平,有效简化了向下延拓的计算过程和解算难度,提高了延拓计算精度。同时对新模型的理论计算精度进行了定量估计,联合使用卫星测高、海面船测和航空重力测量数据进行了实际数值计算和精度评估,当向下延拓计算高度为5km时,其理论估计精度优于4mGal,实际比对精度优于2mGal。(3)针对高阶位模型在地形变化比较复杂的陆部难有较好的逼近度问题,继续沿用前面的研究思路将海域延拓新方法拓展应用到陆部,提出了联合使用位模型和地形高信息计算延拓改正数新方法,即在位模型延拓改正数基础上加入地面和飞行高度面上的局部地形改正差分修正量,以此作为陆部航空重力测量向下延拓的总改正数,同时提出了位模型改正数与地形改正数频谱匹配概念。新方法的独特之处是完全避开了传统方法的弊端,提出首先利用超高阶地球位模型恢复延拓改正数的中长波部分,然后利用地形信息恢复地面重力场的高频分量,最终实现航空重力测量数据向地面的全频延拓。新方法可对不同高度的测点进行点对点延拓计算,不需要对观测数据作高度归一化、网格化、去边缘效应等预处理,解算结果稳定可靠,实现过程快捷简便。7.研究了地球重力场多源观测数据融合技术。在简要分析总结了海空多源重力数据的技术特点基础上,分别构建了融合多源重力数据的正则化配置模型和正则化点质量模型,提出了融合同类多源重力数据的纯解析算法。(1)对融合多源重力数据的传统配置法计算模型进行了适定性分析,引入Tikhonov正则化方法,对配置法计算模型进行了正则化改造,建立了相应的正则化配置模型。基于EGM2008位模型模拟产生航空重力和海面船测重力数据进行了融合处理仿真试验,当观测误差取3mmGal时,5km高度航空重力测量和海面重力测量数据融合处理的检核精度为4.12mGal。(2)提出联合使用Tikhonov正则化方法和移去-恢复技术,对点质量法计算模型进行正则化改造,构建了相应的正则化点质量模型。基于EGM2008位模型模拟产生航空重力和海面船测重力数据进行了融合处理仿真试验,当观测误差取3mGal时,5kmm高度航空重力测量和海面重力测量数据融合处理的检核精度为3.71mGal。(3)研究分析了数据融合统计法和解析法的内在关联与差异,特别针对同类多源重力数据(指已经统一归算到地面的重力异常)融合问题(本文将其称为重力数据纯融合问题),提出了融合多源重力数据的纯解析方法。根据由不同手段获取的数据异构性特点,分别建立了基于双权因子的多源数据网格化一步融合处理模型和基于分步平差、拟合、推估和内插相结合的多步融合处理模型,并通过实际算例验证了两种纯解析融合处理模型的有效性。8.在前期开展的数据处理关键技术研究基础上,从当前本部门海空重力测量作业实际需求出发,通过优化和完善现有的海洋重力测量作业与数据处理软件平台,补充拓展航空重力测量技术需求,集成设计并研制开发了功能比较完善的海空重力测量作业与数据处理软件系统,基本实现了海空重力测量从测前设计、导航定位、信息采集、数据分析处理、成果图件制作与输出全过程的数字化作业。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9](2017)在《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文中认为为了促进中国汽车工程学科的发展,从汽车噪声-振动-声振粗糙度(Noise,Vibration,Harshness,NVH)控制、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汽车电子化、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以及汽车碰撞安全技术5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汽车工程领域的学术研究进展、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汽车NVH控制方面综述了从静音到声品质、新能源汽车NVH控制技术、车身与底盘总成NVH控制技术、主动振动控制技术等;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方面综述了传统汽车动力总成节能技术、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等;汽车电子化方面综述了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汽车转向电控技术、汽车制动电控技术、汽车悬架电控技术等;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方面综述了中美智能网联汽车研究概要、复杂交通环境感知、高精度地图及车辆导航定位、汽车自主决策与轨迹规划、车辆横向控制及纵向动力学控制、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并给出了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车联网和人机共驾等典型应用实例解析;汽车碰撞安全技术方面综述了整车碰撞、乘员保护、行人保护、儿童碰撞安全与保护、新能源汽车碰撞安全等。该综述可为汽车工程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
孙中苗[10](2004)在《航空重力测量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我国首套航空重力测量系统(CHAGS)的研制为背景,基于CHAGS在汉中、大同和哈尔滨的三次实测数据,重点研究了观测数据滤波、航空重力仪观测数据处理、垂直加速度精密确定及空中重力扰动矢量估算等四方面的理论和方法;侧重探讨了航空重力测量数据在确定局部大地水准面中的应用。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概括如下。 1.基于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建立了平台式、捷联式矢量重力测量以及捷联式、旋转不变式和平台式标量重力测量的数学模型。 2.针对重力仪与GPS观测数据的空间同步,建立了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的偏心改正公式;实测数据分析表明,实用中仅需顾及空间改正和垂直加速度的偏心改正。 3.提出了参照不同滤波尺度下的内部精度,依据航空重力测量的频谱窗口,在兼顾分辨率的同时确定滤波器截止频率的新观点,有效地解决了滤波器设计的关键问题。 4.摒弃了传统使用的6×20sRC滤波器和300s高斯滤波器,设计了适用于不同作业环境的FIR滤波器和级联式巴特沃思滤波器。针对FIR滤波器阶数过高之不足,提出了航空重力测量数据的FIR级联滤波法,即两步滤波法。 5.研究了稳定平台倾斜角和水平加速度改正的频谱特性,确定了水平加速度改正的预滤波尺度,有效地减弱了水平加速度改正不完善引起的系统性误差。 6.研究了K因子与滤波尺度的相关性,提出了K因子的四种标定方法。结果表明,利用重新标定的K因子计算的空中重力异常,精度提高了约0.2~0.4mGal。 7.提出了交叉耦合系数的外部、内部标定法以及与K因子的联合标定方法,采用新系数显着地降低了系统误差的影响,对于大同航空重力测量,系统误差从约4mGal减小至约1mGal。内部标定法仅需在测区内构成一定数目的交叉点,无需其它外部信息,且其标定结果与外部标定结果非常一致,因此,这种方法有着更广的应用面和实际应用价值。 8.从频域上研究分析了GPS大气误差、星历误差、多路径效应、测量误差和卫星几何结构变化对垂直加速度精密确定的影响,结果表明:多路径效应、测量噪声和卫星几何结构变化对垂直加速度的确定具有较大影响。 9.从理论和实测数据两方面,对利用GPS测定加速度的三种常用方法即位置差分法、多普勒频移法和相位时序差分法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对于200s的滤波尺度,静态测量精度分别为0.7、7.5和0.3mGal,动态测量的精度分别为1.6、4.8和0.5mGal。 10.设计了航空重力测量数据处理流程,优化处理了汉中、大同和哈尔滨三次试验的观信息工程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测数据。精度估算表明,波长分辨率约为10km时,交叉点不符值的标准差分别为smGal、5.smGal和2.OmGal,空中5‘xs’格网平均重力异常的精度对于大同地区和哈尔滨地区分别为3 .6mGal和1 .7mGal。 H.建立了当地水平坐标系和惯性坐标系下的INs/GPS误差状态方程,分别构建了利用GPS位置作为状态更新的重力扰动矢量水平分量的传统卡尔曼滤波估算模型和利用GPS加速度作为状态更新的重力扰动全矢量的新型卡尔曼滤波估算模型;首次利用航空标量重力测量数据计算了空中和地面格网的垂线偏差,其与地面重力测量数据计算结果之差的标准偏差,对于子午分量和卯酉分量分别为0.5”和0.4,。 12.首次研究了空中数据向下延拓方法和滤波尺度对大地水准面精密确定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直接代表法、点质量法和正则化算法均可获得约3cm的精度,直接代表法由于不受测区形状及范围大小限制且无边界效应成为最合适的向下延拓方法;就滤波尺度而言,1005一2505的滤波尺度均适用于大地水准面的确定,顾及滤波器边界效应的影响,宜采用小一些的滤波尺度如1005。与地面重力测量数据计算的参考大地水准面相比,利用航空重力测量数据确定的大地水准面的精度可以达到3cm。关键词:航空重力测量;FIR低通滤波器;巴特沃思滤波器;摆杆尺度因子;垂直加速度;水平加速度改正;交叉祸合改正;重力扰动矢量;大地水准面;GPS第ii页
二、GPS偏心观测中有关精度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GPS偏心观测中有关精度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线阵CCD传感器实验场几何定标的理论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机载传感器几何定标 |
1.2.2 星载传感器几何定标 |
§1.3 论文研究意义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线阵 CCD 传感器系统及误差分析 |
§2.1 线阵 CCD 传感器构成及分类 |
2.1.1 线阵 CCD 传感器的构成 |
2.1.2 线阵 CCD 传感器分类 |
§2.2 机载 GPS/IMU 定位定姿系统 |
2.2.1 机载 GPS/IMU 系统原理 |
2.2.2 商业 GPS/IMU 系统 |
§2.3 星载定轨测姿系统 |
2.3.1 卫星定轨技术 |
2.3.2 卫星定姿技术 |
§2.4 线阵 CCD 传感器系统误差分析 |
2.4.1 摄影物镜光学畸变误差 |
2.4.2 CCD 变形和移位误差 |
2.4.3 集成传感器误差 |
2.4.4 其它误差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实验场的几何定标技术与方法 |
§3.1 传感器几何定标的内容 |
§3.2 传感器几何定标的方法 |
3.2.1 传感器几何定标的一般方法 |
3.2.2 数字传感器 CCD 指向角检校法 |
§3.3 用于传感器几何定标的实验场 |
3.3.1 定标实验场发展现状 |
3.3.2 定标实验场建设分析 |
3.3.3 嵩山实验场的设计与建设 |
§3.4 传感器自检校几何定标技术 |
3.4.1 基本误差方程 |
3.4.2 自检校附加参数模型 |
3.4.3 附加参数的统计检验 |
3.4.4 参数间相关性的克服 |
3.4.5 各类观测值权值的确定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机载三线阵 CCD 传感器实验场几何定标 |
§4.1 机载三线阵传感器成像系统 |
4.1.1 三线阵传感器成像原理 |
4.1.2 ADS40 机载数字传感器 |
§4.2 机载三线阵 CCD 传感器成像模型 |
4.2.1 空间坐标系定义 |
4.2.2 GPS/IMU 数据转换为外方位元素 |
4.2.3 ADS40 几何成像模型 |
§4.3 机载三线阵 CCD 影像定位方法 |
4.3.1 ADS40 影像直接定位 |
4.3.2 GPS/IMU 辅助光束法平差 |
§4.4 机载三线阵传感器 ADS40 自检校定标 |
4.4.1 ADS40 几何定标的内容 |
4.4.2 几何定标方案设计 |
4.4.3 用于几何定标的自检校区域网平差模型 |
§4.5 基于等效误差方程的自检校平差快速解算 |
4.5.1 等效误差方程的建立 |
4.5.2 等效误差方程式法方程分析 |
§4.6 ADS40 实验与分析 |
4.6.1 ADS40 实验数据 |
4.6.2 直接定位实验与分析 |
4.6.3 光束法平差实验与分析 |
4.6.4 几何定标实验与分析 |
4.6.5 等效误差方程解算实验与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星载线阵 CCD 传感器在轨几何定标 |
§5.1 星载三线阵 CCD 传感器成像系统 |
5.1.1 ALOS PRISM 三线阵传感器 |
5.1.2 资源三号卫星三线阵传感器 |
§5.2 星载线阵 CCD 传感器严格成像模型 |
5.2.1 空间坐标系定义 |
5.2.2 严格成像模型的构建 |
5.2.3 严格成像模型的改化 |
§5.3 星载线阵 CCD 影像定位方法 |
5.3.1 基于视线向量的影像直接定位 |
5.3.2 星载线阵 CCD 影像光束法平差 |
§5.4 卫星传感器在轨几何定标模型与方法 |
5.4.1 在轨几何定标的内容 |
5.4.2 在轨几何定标方案设计 |
5.4.3 姿态角系统误差检校 |
5.4.4 星载集成传感器自检校联合定标 |
§5.5 资源三号卫星三线阵影像实验与分析 |
5.5.1 实验数据 |
5.5.2 直接定位实验 |
5.5.3 姿态角系统误差检校实验 |
5.5.4 光束法平差实验 |
5.5.5 用于定标的自检校平差实验 |
5.5.6 定标有效性验证实验 |
5.5.7 与 SPOT-5 HRS、ALOS PRISM 的对比实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下一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
致谢 |
(2)车载测量系统数据处理若干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移动测量系统 |
1.2.1 移动测量系统的发展现状 |
1.2.2 国内外车载测量系统的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 |
1.3 车载测量系统技术研究现状 |
1.4 论文研究背景、意义及实验数据 |
1.5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安排 |
第二章 车载移动测量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
2.1 引言 |
2.2 GNSS/INS组合原理 |
2.2.1 INS惯性导航原理 |
2.2.2 卡尔曼滤波 |
2.3 Applanix POS LV系统 |
2.3.1 POS LV220 系统组成 |
2.3.2 POS LV220 技术特点 |
2.3.3 POS LV220 技术参数 |
2.3.4 数据获取传感器 |
2.3.5 数据获取与数据处理软件 |
2.4 POS LV实时组合导航策略 |
2.4.1 非耦合方式 |
2.4.2 松组合策略 |
2.4.3 紧组合策略 |
2.4.4 Applanix In-Fusion组合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车载移动测量的理论基础 |
3.1 坐标系统 |
3.1.1 载体框架坐标系 |
3.1.2 辅助传感器坐标系 |
3.1.3 与惯性导航计算相关的坐标系 |
3.1.4 与基准转换相关的坐标系 |
3.1.5 摄影测量坐标系 |
3.1.6 激光扫描仪坐标系 |
3.2 车载坐标系统之间的坐标变换 |
3.2.1 与IMU传感器相关的坐标变换 |
3.2.2 与像片相关的坐标变换 |
3.2.3 与激光扫描仪相关的坐标变换 |
3.2.4 与基准转换相关的坐标变换 |
3.3 车载移动测量的数学模型 |
3.3.1 物像关系 |
3.3.2 激光点云的地面点坐标计算 |
3.4 GPS时间系统 |
3.4.1 GPS时间 |
3.4.2 时间同步的重要性 |
3.5 影像外方位元素和激光点云的求解样例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OS数据后处理技术与实验分析 |
4.1 引言 |
4.2 POSPac数据处理流程 |
4.3 SmartBase技术 |
4.3.1 SmartBase概念 |
4.3.2 SmartBase支持的参考站数据 |
4.3.3 SmartBase质量检查 |
4.3.4 SmartBase精度 |
4.3.5 执行SmartBase需要考虑的因素 |
4.3.6 SmartBase数据处理过程 |
4.4 SingleBase技术 |
4.5 CA Code GPS |
4.6 差分GNSS |
4.7 精密单点定位PPP技术 |
4.7.1 精密单点定位PPP概念 |
4.7.2 PPP数据处理过程 |
4.7.3 PPP与DGNSS的区别 |
4.7.4 PPP数据处理精度 |
4.7.5 PPP技术的适用条件 |
4.8 POSPac MMS处理模式之比较 |
4.9 实验结果分析与结论 |
4.9.1 北京BJBQL测区实验分析 |
4.9.2 郑州ZZSM测区实验分析 |
4.9.3 实验总结 |
4.10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车载测量传感器偏心分量检校 |
5.1 引言 |
5.2 偏心分量 |
5.2.1 偏心矢量 |
5.2.2 偏心角 |
5.2.3 DMI尺度因子 |
5.2.4 主辅GPS天线相位中心之间的基线距离 |
5.3 偏心矢量的检校与实验 |
5.4 检校场设计 |
5.5 检校场数据获取与处理 |
5.6 数码相机航向角和俯仰角检校 |
5.6.1 相机偏心角检校思路 |
5.6.2 相机偏心角检校的具体实现 |
5.6.3 偏心角的检校实验结果分析与结论 |
5.7 激光扫描仪航向角和俯仰角检校 |
5.7.1 基于地面控制点的手动检校 |
5.7.2“激光棒”检校方法 |
5.7.3 相机和激光扫描仪偏心分量的检校结果 |
5.8 多组合传感器空间配准 |
5.8.1 基于激光点云滤波分类的检校方法 |
5.8.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8.3 实验结论 |
5.9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车载序列立体影像三维坐标解算 |
6.1 引言 |
6.2 光学镜头畸变改正 |
6.2.1 像点坐标改正实验数据 |
6.2.2 像点坐标改正实现 |
6.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6.3 基于SITCOL方法的序列影像前方交会算法 |
6.3.1 基于SITCOL方法空间前方交会公式推导 |
6.3.2 实验结果分析与结论 |
6.4 基于SIOCTL方法的序列影像前方交会算法 |
6.4.1 理想的沿主光轴序列影像立体交会公式推导 |
6.4.2 沿主光轴序列影像的前方交会 |
6.4.3 沿主光轴序列影像的多片前方交会 |
6.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计算机视觉理论的车载序列影像的像点匹配 |
7.1 引言 |
7.2 特征点提取 |
7.2.1 Harris角点检测算子 |
7.2.2 特征点提取结果 |
7.3 基于相关系数的像点匹配 |
7.3.1 像点匹配的结果 |
7.4 基于RANSAC匹配点的鲁棒性估计 |
7.4.1 RANSAC随机抽样一致性算法 |
7.4.2 模型的选择 |
7.5 基本矩阵F |
7.5.1 基本矩阵F确定方法一:本质矩阵E |
7.5.2 基本矩阵F确定方法二:归一化 8 点算法 |
7.5.3 基本矩阵F的性质 |
7.5.4 内点匹配实验结果 |
7.6 基于三焦点张量的三视匹配 |
7.6.1 基于三焦点张量T的三视匹配 |
7.6.2 三焦点张量的三视匹配结果 |
7.6.3 实验总结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基于车载系统的激光点云数据处理 |
8.1 激光扫描仪测距 |
8.1.1 激光扫描仪测距原理 |
8.1.2 激光扫描仪的扫描方式 |
8.1.3 激光扫描仪特征参数之间的数学关系 |
8.2 电线杆自动识别与定位 |
8.2.1 地物目标分类原则 |
8.2.2 电线杆自动识别与定位算法 |
8.2.3 实验结果分析与结论 |
8.3 道路标线的自动识别与提取 |
8.3.1 道路标线提取算法 |
8.3.2 实验结果分析与结论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
9.1 总结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
致谢 |
(3)IMU/GPS辅助航空摄影测量误差源与定位精度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情况 |
1.2.2 国内研究情况 |
1.3 本文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
2 IMU/GPS 组合原理及相关技术 |
2.1 惯性导航系统(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 |
2.1.1 惯性导航系统基本组成与分类 |
2.1.2 惯性导航基本原理 |
2.2 GPS 基本原理 |
2.2.1 GPS 的组成 |
2.2.2 GPS 原理 |
2.3 IMU/GPS 组合系统 |
2.3.1 IMU/GPS 组合基本概念 |
2.3.2 两种IMU/GPS 组合方式 |
2.3.3 IMU/GPS 辅助航空摄影测量技术 |
2.4 惯性导航坐标系与摄影测量坐标系定义 |
2.4.1 惯性导航坐标系 |
2.4.2 摄影测量坐标系 |
2.4.3 偏心角含义及解算 |
2.5 本章小结 |
3 IMU/GPS 直接地理定位 |
3.1 IMU/GPS 直接地理定位原理 |
3.2 IMU/GPS 直接地理定位误差分析 |
3.2.1 GPS 天线相位中心偏离航摄仪投影中心时的误差分析 |
3.2.2 GPS 天线相位中心在航摄仪投影中心正上方时的误差分析 |
3.3 GPS 偏心分量变化及对地定位精度影响分析 |
3.3.1 像空间辅助坐标系下偏心分量影响分析 |
3.3.2 物方坐标系下偏心分量影响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IMU/GPS 辅助航空摄影测量误差源与检校 |
4.1 IMU/GPS 辅助航空摄影测量的主要误差源 |
4.2 检校场布设及飞行 |
4.2.1 检校场设计方案 |
4.2.2 检校场布设方法 |
4.2.3 检校场和像控点布设方法 |
4.3 检校方法 |
4.3.1 常规检校法 |
4.3.2 严密检校法 |
4.3.3 系统误差改正 |
4.4 本章小结 |
5 IMU/GPS 辅助空中三角测量原理及试验分析 |
5.1 IMU/GPS 辅助空中三角测量原理 |
5.1.1 ISO 误差方程 |
5.1.2 法方程式及解算 |
5.2 试验情况 |
5.2.1 测区类别划分 |
5.2.2 测试概况 |
5.2.3 南澳-阳江摄区测试试验 |
5.2.4 玉环测试区试验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研究内容总结 |
6.2 应用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详细摘要 |
(4)基于GPS的电离层监测及延迟改正理论与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基础篇: 问题的引入与研究背景 |
第一章 绪论 |
1.1 地球电离层研究在工程应用和科学研究中的意义 |
1.2 地球电离层研究简述 |
1.2.1 电离层探测技术与方法的发展状况 |
1.2.2 电离层模型理论与研究方法的发展状况 |
1.3 现代大地测量中的电离层问题的由来、研究现状与新课题 |
1.3.1 现代大地测量中的电离层延迟改正问题 |
1.3.2 现代大地测量中的电离层延迟改正的研究现状 |
1.3.3 现代大地测量中的电离层延迟改正的新课题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地球电离层的基本特性及其对电波传播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地球电离层概述 |
2.2.1 电离层形成与结构 |
2.2.2 电离层精细结构与不规则性 |
2.2.3 电离层的时空变化特征 |
2.2.3.1 太阳活动对电离层的影响 |
2.2.3.2 地球磁场对电离层影响 |
2.3 电离层对(高频)无线电波传播的延迟影响及数学表示 |
2.3.1 电离层折射指数 |
2.3.2 电离层延迟的基本数学描述 |
2.3.3 电离层延迟的实用表达式 |
2.3.3.1 相应于高频无线电信号的电离层折射指数 |
2.3.3.2 高频无线电系统的(一阶)电离层延迟的理论表达式 |
2.3.3.3 高频无线电系统的电离层延迟的实用(级数)公式 |
2.4 小结 |
第三章 GPS定位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及误差分析 |
3.1 引言 |
3.2 GPS观测模型 |
3.2.1 GPS原始观测量 |
3.2.2 GPS基本观测与线型组合观测 |
3.2.2.1 基本非差观测模型 |
3.2.2.2 载波相位平滑伪距观测 |
3.2.2.3 基本差分观测模型 |
3.2.2.4 线性组合观测模型及其差分模型 |
3.3 GPS定位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简述 |
3.3.1 GPS定位的基本任务 |
3.3.2 GPS定位的关键问题 |
3.3.3 地基GPS定位理论与方法 |
3.3.3.1 绝对定位 |
3.3.3.2 绝对定位的误差分析及处理方法 |
3.3.3.3 相对定位 |
3.3.3.4 相对定位的误差分析及处理方法 |
3.3.3.5 整周模糊度求解 |
3.3.4 空基GPS定位理论与方法 |
3.4 小结 |
第四章 电离层延迟对GPS测量的影响及改正方法 |
4.1 引言 |
4.2 CPS定位中的电离层延迟影响 |
4.2.1 电离层延迟对GPS定位精度的影响 |
4.2.2 电离层延迟对GPS定位方法的限制 |
4.2.2.1 电离层延迟对卫星天线相位偏心及相关误差的处理方法的影响 |
4.2.2.2 电离层延迟对整周模糊度归整方法设计的影响 |
4.2.2.3 电离层延迟对差分GPS模式的选择的影响 |
4.3 GPS定位中电离层延迟改正的基本方法 |
4.3.1 地基GPS定位中电离层延迟改正方法 |
4.3.1.1 绝对定位中的电离层延迟改正方法 |
4.3.1.2 相对定位中的电离层延迟改正方法 |
4.3.2 空基GPS定位中的电离层延迟改正方法 |
4.4 国际GPS服务中心(IGS)与电离层延迟研究 |
4.4.1 国际GPS服务机构(IGS) |
4.4.2 IGS电离层工作组 |
4.5 小结 |
第五章 利用GPS研究电离层延迟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
5.1 引言 |
5.2 电离层延迟的模拟 |
5.2.1 经典的电离层模拟方法 |
5.2.1.1 IRI模型 |
5.2.1.2 Bent模型 |
5.3 GPS信号的电离层延迟的数学模拟 |
5.3.1 单层电离层模型 |
5.3.2 局部电离层TEC的数学模拟 |
5.3.3 全球电离层TEC的数学模拟 |
5.3.4 电离层参考系 |
5.3.5 电离层投影函数 |
5.3.6 电离层延迟的参数化 |
5.4 GPS的电离层延迟观测方程与数据处理 |
5.4.1 电离层延迟的观测模型 |
5.4.2 非差数据预处理 |
5.4.3 利用GPS观测确定电离层延迟的基本原理 |
5.4.3.1 电离层延迟拟合模型 |
5.4.3.2 仪器偏差对确定电离层延迟的影响 |
5.4.3.3 仪器偏差的特性分析 |
5.4.3.4 GPS的电离层延迟的计算方法 |
5.5 电离层TEC探测的经典方法与GPS方法的比较 |
5.6 小结 |
研究篇: 基于GPS的电离层延迟改正方法与监测理论的研究 |
第六章 建立GPS格网电离层模型的基本方法及全球电离层TEC的初步模拟 |
6.1 引言 |
6.2 格网电离层模型建立的基本方法 |
6.2.1 基本研究思路 |
6.2.2 建立精确格网电离层模型的关键措施 |
6.3 中国域内格网电离层模型的初步试验结果 |
6.3.1 观测资料与试验结果分析 |
6.3.2 初步结论 |
6.4 全球电离层TEC的初步模拟 |
6.4.1 模拟概述 |
6.4.1.1 模型的选择、参数化与估计方法 |
6.4.1.2 数据处理 |
6.4.2 初步结果和分析 |
6.4.2.1 全球电离层TEC估计 |
6.4.2.2 全球电离层的平均垂直TEC和电子总数的估计 |
6.4.2.3 最大(小)TEC平均值 |
6.5 小结 |
第七章 随机电离层扰动的GPS监测理论与框架方案 |
7.1 引言 |
7.2 变样本自协方差估计(ACEVS) |
7.3 ACEVS估计与GPS电离层监测 |
7.3.1 GPS电离层模型的平稳化与ACEVS估计 |
7.3.2 随机电离层延迟ACEVS估计的特性分析 |
7.3.2.1 GPS数据与电离层观测量 |
7.3.2.2 模拟分析 |
7.3.3 TEC变化与ACEVS估计应用条件的讨论 |
7.4 探测随机电离层扰动的框架方案及初步试验结果 |
7.5 小结 |
第八章 不利条件下广域差分GPS的电离层延迟改正 |
8.1 引言 |
8.2 确定电离层延迟改正的可行性分析 |
8.3 不利情况的实时探测与周跳的检测 |
8.4 单频GPS用户的电离层延迟改正新方法——APR-Ⅰ方案 |
8.5 初步试验结果与分析 |
8.6 小结 |
第九章 利用GPS数据精确模拟电离层延迟的新方法——电离层蚀因子法 |
9.1 引言 |
9.2 电离层蚀因子的建立及其计算 |
9.3 模拟GPS电离层延迟的蚀因子法 |
9.4 试验与初步结果 |
9.5 小结 |
第十章 星载单频GPS低轨卫星精密测轨中电离层延迟的综合改正方案 |
10.1 引言 |
10.2 现有方法分析与新设想的提出 |
10.3 APR-Ⅱ方案——星载单频GPS低轨卫星的电离层延迟改正新方法 |
10.3.1 APR-Ⅱ方案概述 |
10.3.2 APR-Ⅱ方案的实现 |
10.3.2.1 上电离层延迟变化量的确定 |
10.3.2.2 上电离层延迟起算值的确定 |
10.3.2.3 确定低轨卫星的电离层延迟改正值 |
10.3.2.4 APR-Ⅱ方案的精度估计 |
10.4 初步试算结果与分析 |
10.4.1 算例(一) |
10.4.2 算例(二) |
10.5 小结 |
结束篇: 本文的贡献与今后的任务 |
第十一章 总结、建议与展望 |
11.1 本文的主要贡献 |
11.2 下一步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硕博连读期间学习、科研工作与主要学术活动概况 |
硕博连读期间发表、录用和完成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IMU/DGPS辅助航空摄影测量原理、方法及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INS/GPS组合导航及直接地理定位(DG)技术的沿革 |
1.2.2 IMU/DGPS组合系统的优点 |
1.2.3 IMU/DGPS辅助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的发展 |
1.2.4 国内外研究情况和发展动态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IMU/DGPS辅助航空摄影测量原理与技术方法 |
2.1 IMU/DGPS系统姿态测量的原理 |
2.1.1DGPS精密定位原理 |
2.1.2 IMU姿态测定原理 |
2.1.2.1 惯性系统位置与姿态测定的基本原理 |
2.1.2.2 IMU姿态测定的基本原理 |
2.1.2.3 IMU/DGPS组合系统姿态测量原理 |
2.2 坐标系统和旋转角 |
2.2.1 惯性导航中坐标系和角度定义 |
2.2.2 摄影测量中坐标系和角度定义 |
2.2.3 摄影测量与惯性导航中坐标和姿态角的转换 |
2.2.4 偏心角含义及解算 |
2.3 IMU/DGP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的数学模型 |
2.4 IMU/DGPS系统构成及应用 |
2.4.1 系统构成 |
2.4.2 IMU/DGPS系统应用 |
2.5 IMU/DGPS辅助航空摄影测量定义、方法及相关术语 |
2.5.1 IMU/DGPS辅助航空摄影测量定义 |
2.5.2 IMU/DGPS辅助航空摄影测量方法 |
2.5.2.1 直接定向法(Direct Georeferencing) |
2.5.2.2 IMU/DGP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方法(Integrated Sensor Orientation) |
2.5.3 有关术语 |
2.5.3.1 偏心分量(Lever Arms) |
2.5.3.2 基站(GPS Base-station) |
2.5.3.3 检校场(Calibration Field)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检校场布设方案设计与实验研究 |
3.1 检校场的作用和布设方法 |
3.1.1 地球曲率的影响 |
3.1.2 摄影条件差别造成焦距变化的影响 |
3.1.3 检校场的作用 |
3.1.4 检校场的布设方案 |
3.2 生产实验及结果分析 |
3.2.1 偏心角及线元素分量偏移值变化规律实验 |
3.2.2 检校场飞行高度实验 |
3.2.3 IMU/DGPS辅助空三计算时是否需要每架次飞行检校场 |
3.2.4 南京大比例尺摄区检校场布设方案结果验证 |
3.2.5 国内其它摄区检校场布设情况介绍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站布设测量方案及实验研究 |
4.1 IMU/DGPS辅助航测中对机载GPS定位精度的要求 |
4.2 锡林浩特摄区基准站布设方案实验研究 |
4.2.1 GPS基站观测和计算方法实验研究 |
4.2.1.1 实验方案 |
4.2.1.2 外业观测 |
4.2.1.3 数据处理 |
4.2.1.4 与常规控制测量结果相比较 |
4.2.2 各基站DGPS计算结果分析 |
4.2.2.1 DGPS计算精度与基站和飞机距离的关系 |
4.2.2.2 基站远近对精度的影响实验 |
4.2.3 DGPS计算方案选择实验 |
4.2.4 锡林浩特摄区2003年度各架次DGPS处理情况分析 |
4.3 其它摄区基准站精度验证 |
4.3.1 锡林浩特摄区2004年度各架次DGPS结果分析 |
4.3.2 大兴安岭摄区各架次DGPS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坐标转换方案及实验研究 |
5.1 平面坐标转换 |
5.1.1 ITRF与WGS84 |
5.1.2 ITRF93框架与ITRF2000框架下WGS84坐标转换 |
5.1.3 WGS84坐标与1980西安坐标系的坐标转换 |
5.1.4 ITRF2000成果转换到1980西安坐标系 |
5.2 高程转换 |
5.2.1 高程转换原理及方法 |
5.2.2 高程转换精度验证 |
5.3 坐标转换实验小结 |
第六章 IMU/DGPS辅助航空摄影测量成图精度分析 |
6.1 IMU/DGPS辅助航空摄影测量误差分析和精度估计 |
6.1.1 DGPS定位误差的影响 |
6.1.2 系统集成误差的影响 |
6.1.3 IMU姿态测量精度的影响 |
6.1.3.1 俯仰角(pitch)误差影响 |
6.1.3.2 侧滚角(roll)误差影响 |
6.1.3.3 偏航角(Yaw)误差影响 |
6.1.4 IMU/DGPS辅助航空摄影测量综合精度估计 |
6.2 IMU/DGPS辅助航空摄影测量成图精度验证及结果分析 |
6.2.1 安阳摄区1:1000及1:5000成图比例尺精度验证实验 |
6.2.1.1 实验方案 |
6.2.1.2 实验结果分析 |
6.2.1.3 安阳实验小结 |
6.2.2 锡林浩特摄区1:10000及1:50000成图比例尺精度验证实验 |
6.2.1.1 1:1万精度验证样工区验证结果 |
6.2.1.2 1:5万精度验证样区验证结果 |
6.2.1.3 1:1万精度验证样Ⅱ区验证结果 |
6.2.1.4 锡林浩特摄区精度验证情况小结 |
6.2.3 大兴安岭摄区1:50000成图比例尺精度验证实验 |
6.2.3.1 精度验证情况 |
6.2.3.2 大兴安岭摄区精度验证情况小结 |
6.2.4 南京摄区1:1000成图比例尺精度验证及生产成果精度情况 |
6.2.4.1 精度验证情况 |
6.2.4.2 机载GPS信号L2波段干扰问题 |
6.2.4.3 南京摄区精度验证情况小结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IMU/DGPS辅助航空摄影测量实施方案 |
7.1 IMU/DGPS辅助航空摄影测量实施综述 |
7.2 航摄准备 |
7.2.1 系统安装 |
7.2.1.1 系统组成 |
7.2.1.2 航摄仪 |
7.2.1.3 机载IMU/GPS系统 |
7.2.1.4 基站GPS接收机 |
7.2.1.5 机载GPS信号接收天线安装 |
7.2.1.6 偏心分量测定 |
7.2.1.7 航摄系统检查 |
7.2.2 航摄设计 |
7.2.2.1 航线敷设与航摄分区 |
7.2.2.2 航摄方案选择 |
7.2.3 基站布设和测量 |
7.2.3.1 基站设计 |
7.2.3.2 基站布设 |
7.2.3.3 基站埋石 |
7.2.3.4 基站测定 |
7.2.4 检校场布设和控制点测量 |
7.2.4.1 检校场及像片控制点布设 |
7.2.4.2 检校场控制点测量 |
7.2.5 加密分区四角对空地标点布设及坐标测量 |
7.3 航空摄影 |
7.3.1 飞行前准备 |
7.3.2 航摄飞行实施 |
7.3.3 飞行后质量检查 |
7.3.3.1 飞行质量和摄影质量检查 |
7.3.3.2 IMU/DGPS数据质量检查 |
7.3.4 补摄与重摄 |
7.4 数据后处理 |
7.4.1 IMU/DGPS数据预处 |
7.4.2 差分GPS计算 |
7.4.3 IMU/DGPS数据滤波计算 |
7.4.4 偏心角及位置平移量系统误差改正 |
7.4.5 精度验证样区验证计算 |
7.4.6 总结报告编写 |
7.4.7 航摄成果 |
7.4.7.1 航空摄影常规产品 |
7.4.7.2 采用IMU/DGPS技术计算外方位元素的相关成果 |
7.5 内业测图 |
7.5.1 直接定向法测图 |
7.5.2 IMU/DGP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加密后测图 |
7.6 IMU/DGPS技术在国内的推广应用 |
7.6.1 引进消化研究阶段 |
7.6.2 规模化生产实验研究阶段 |
7.6.3 规模化生产阶段 |
7.6.3.1 国家基础航空摄影 |
7.6.3.2 大比例尺航空摄影测量 |
7.6.4 应用展望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研究工作总结 |
8.2 总体结论和建议 |
8.3 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A 各摄区机场、基站、检校场及精度验证区分布示意图 |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工作 |
B.1 获奖情况 |
B.2 完成项目情况 |
附录C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题录 |
致谢 |
(6)中国筑路机械学术研究综述·2018(论文提纲范文)
索引 |
0引言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提供初稿) |
1 土石方机械 |
1.1 推土机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肖茹硕士生, 吉林大学赵克利教授提供初稿;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统稿) |
1.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1 国外研究现状 |
1.1.1. 2 中国研究现状 |
1.1.2 研究的热点问题 |
1.1.3 存在的问题 |
1.1.4 研究发展趋势 |
1.2 挖掘机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团队、华侨大学林添良副教授提供初稿;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统稿) |
1.2.1 挖掘机节能技术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刘昌盛博士、郝鹏博士, 华侨大学林添良副教授, 中南大学胡鹏博士生、林贵堃硕士生提供初稿) |
1.2.1. 1 传统挖掘机动力总成节能技术 |
1.2.1. 2 新能源技术 |
1.2.1. 3 混合动力技术 |
1.2.2 挖掘机智能化与信息化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 中南大学胡鹏、周烜亦博士生、李志勇、范诗萌硕士生提供初稿) |
1.2.2. 1 挖掘机辅助作业技术 |
1.2.2. 2 挖掘机故障诊断技术 |
1.2.2. 3 挖掘机智能施工技术 |
1.2.2. 4 挖掘机远程监控技术 |
1.2.2. 5 问题与展望 |
1.2.3 挖掘机轻量化与可靠性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王德军副总工艺师, 中南大学刘强博士生、万宇阳硕士生提供初稿) |
1.2.3. 1 挖掘机轻量化研究 |
1.2.3. 2 挖掘机疲劳可靠性研究 |
1.2.3. 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1.2.4 挖掘机振动与噪声 (山河智能张大庆高级工程师, 中南大学刘强博士生、万宇阳硕士生提供初稿) |
1.2.4. 1 挖掘机振动噪声分类与产生机理 |
1.2.4. 2 挖掘机振动噪声信号识别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4. 3 挖掘机减振降噪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4. 4 挖掘机振动噪声存在问题与展望 |
1.3 装载机 (吉林大学秦四成教授, 博士生遇超、许堂虹提供初稿) |
1.3.1 装载机冷却系统散热技术研究 |
1.3.1.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2 研究发展趋势 |
1.3.2 鱼和熊掌兼得的HVT |
1.3.2. 1 技术原理及结构特点 |
1.3.2. 2 技术优点 |
1.3.2. 3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4 中国研究现状 |
1.3.2. 5 发展趋势 |
1.3.2. 6 展望 |
1.4 平地机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赵睿英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
1.4.1 平地机销售情况与核心技术构架 |
1.4.2 国外平地机研究现状 |
1.4.2. 1 高效的动力传动技术 |
1.4.2. 2 变功率节能技术 |
1.4.2. 3 先进的工作装置电液控制技术 |
1.4.2. 4 操作方式与操作环境的人性化 |
1.4.2. 5 转盘回转驱动装置过载保护技术 |
1.4.2. 6 控制系统与作业过程智能化 |
1.4.2. 7 其他技术 |
1.4.3 中国平地机研究现状 |
1.4.4 存在问题 |
1.4.5 展望 |
2压实机械 |
2.1 静压压路机 (长安大学沈建军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
2.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2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2.2 轮胎压路机 (黑龙江工程学院王强副教授提供初稿) |
2.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2 热点研究方向 |
2.2.3 存在的问题 |
2.2.4 研究发展趋势 |
2.3 圆周振动技术 (长安大学沈建军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
2.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1 双钢轮技术研究进展 |
2.3.1. 2 单钢轮技术研究进展 |
2.3.2 热点问题 |
2.3.3 存在问题 |
2.3.4 发展趋势 |
2.4 垂直振动压路机 (合肥永安绿地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宋皓总工程师提供初稿) |
2.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4.2 存在的问题 |
2.4.3 热点研究方向 |
2.4.4 研究发展趋势 |
2.5 振动压路机 (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杂志社万汉驰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
2.5.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5.1. 1 国外振动压路机研究历史与现状 |
2.5.1. 2 中国振动压路机研究历史与现状 |
2.5.1. 3 特种振动压实技术与产品的发展 |
2.5.2 热点研究方向 |
2.5.2. 1 控制技术 |
2.5.2. 2 人机工程与环保技术 |
2.5.2. 3 特殊工作装置 |
2.5.2. 4 振动力调节技术 |
2.5.2. 4. 1 与振动频率相关的调节技术 |
2.5.2. 4. 2 与振幅相关的调节技术 |
2.5.2. 4. 3 与振动力方向相关的调节技术 |
2.5.2. 5 激振机构优化设计 |
2.5.2. 5. 1 无冲击激振器 |
2.5.2. 5. 2 大偏心矩活动偏心块设计 |
2.5.2. 5. 3 偏心块形状优化 |
2.5.3 存在问题 |
2.5.3. 1 关于名义振幅的概念 |
2.5.3. 2 关于振动参数的设计与标注问题 |
2.5.3. 3 振幅均匀性技术 |
2.5.3. 4 起、停振特性优化技术 |
2.5.4 研究发展方向 |
2.6 冲击压路机 (长安大学沈建军高级工程师提供初稿) |
2.6.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6.2 研究热点 |
2.6.3 主要问题 |
2.6.4 发展趋势 |
2.7 智能压实技术及设备 (西南交通大学徐光辉教授, 长安大学刘洪海教授、贾洁博士生, 国机重工 (洛阳) 建筑机械有限公司韩长太副总经理提供初稿;西南交通大学徐光辉教授统稿) |
2.7.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7.2 热点研究方向 |
2.7.3 存在的问题 |
2.7.4 研究发展趋势 |
3路面机械 |
3.1 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 (长安大学谢立扬高级工程师、张晨光博士生、赵利军副教授提供初稿) |
3.1.1 国内外能耗研究现状 |
3.1.1. 1 烘干筒 |
3.1.1. 2 搅拌缸 |
3.1.1. 3 沥青混合料生产工艺与管理 |
3.1.2 国内外环保研究现状 |
3.1.2. 1 环保的宏观管理 |
3.1.2. 2 沥青烟 |
3.1.2. 3 排放因子 |
3.1.3 存在的问题 |
3.1.4 未来研究趋势 |
3.2 沥青混凝土摊铺机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周小浩硕士生提供初稿) |
3.2.1 沥青混凝土摊铺机近几年销售情况 |
3.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2.2. 1 国外沥青混凝土摊铺机发展现状 |
3.2.2. 2 中国沥青混凝土摊铺机的发展现状 |
3.2.2. 3 国内外行驶驱动控制技术 |
3.2.2. 4 国内外智能化技术 |
3.2.2. 5 国内外自动找平技术 |
3.2.2. 6 振捣系统的研究 |
3.2.2. 7 国内外熨平板的研究 |
3.2.2. 8 国内外其他技术的研究 |
3.2.3 存在的问题 |
3.2.4 研究的热点方向 |
3.2.5 发展趋势与展望 |
3.3 水泥混凝土搅拌设备 (长安大学赵利军副教授、冯忠绪教授、赵凯音博士生提供初稿;长安大学赵利军副教授统稿) |
3.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3.1. 1 搅拌机 |
3.3.1. 2 振动搅拌技术 |
3.3.1. 3 搅拌工艺 |
3.3.1. 4 搅拌过程监控技术 |
3.3.2 存在问题 |
3.3.3 总结与展望 |
3.4 水泥混凝土摊铺设备 (长安大学胡永彪教授提供初稿) |
3.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4.1. 1 作业机理 |
3.4.1. 2 设计计算 |
3.4.1. 3 控制系统 |
3.4.1. 4 施工技术 |
3.4.2 热点研究方向 |
3.4.3 存在的问题 |
3.4.4 研究发展趋势[466] |
3.5 稳定土厂拌设备 (长安大学赵利军副教授、李雅洁研究生提供初稿) |
3.5.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5.1. 1 连续式搅拌机与搅拌工艺 |
3.5.1. 2 振动搅拌技术 |
3.5.2 存在问题 |
3.5.3 总结与展望 |
4桥梁机械 |
4.1 架桥机 (石家庄铁道大学邢海军教授提供初稿) |
4.1.1 公路架桥机的分类及结构组成 |
4.1.2 架桥机主要生产厂家及其典型产品 |
4.1.2. 1 郑州大方桥梁机械有限公司 |
4.1.2. 2 邯郸中铁桥梁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4.1.2. 3 郑州市华中建机有限公司 |
4.1.2. 4 徐州徐工铁路装备有限公司 |
4.1.3 大吨位公路架桥机 |
4.1.3. 1 LGB1600型导梁式架桥机 |
4.1.3. 2 TLJ1700步履式架桥机 |
4.1.3. 3 架桥机的规范与标准 |
4.1.4 发展趋势 |
4.1.4. 1 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 |
4.1.4. 2 智能安全监测系统的应用 |
4.1.4. 3 故障诊断技术的应用 |
4.2 移动模架造桥机 (长安大学吕彭民教授、陈一馨讲师, 山东恒堃机械有限公司秘嘉川工程师、王龙奉工程师提供初稿;长安大学吕彭民教授统稿) |
4.2.1 移动模架造桥机简介 |
4.2.1. 1 移动模架造桥机的分类及特点 |
4.2.1. 2 移动模架主要构造及其功能 |
4.2.1. 3 移动模架系统的施工原理与工艺流程 |
4.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4.2.2. 1 国外研究状况 |
4.2.2. 2 国内研究状况 |
4.2.3 中国移动模架造桥机系列创新及存在的问题 |
4.2.3. 1 中国移动模架造桥机系列创新 |
4.2.3. 2 中国移动模架存在的问题 |
4.2.4 研究发展的趋势 |
5隧道机械 |
5.1 喷锚机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谷立臣教授、孙昱博士生提供初稿) |
5.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1.1. 1 混凝土喷射机 |
5.1.1. 2 锚杆钻机 |
5.1.2 存在的问题 |
5.1.3 热点及研究发展方向 |
5.2 盾构机 (中南大学易念恩实验师, 长安大学叶飞教授, 中南大学王树英副教授、夏毅敏教授提供初稿) |
5.2.1 盾构机类型 |
5.2.1. 1 国内外发展现状 |
5.2.1. 2 存在的问题与研究热点 |
5.2.1. 3 研究发展趋势 |
5.2.2 盾构刀盘 |
5.2.2.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2. 2 热点研究方向 |
5.2.2. 3 存在的问题 |
5.2.2. 4 研究发展趋势 |
5.2.3 盾构刀具 |
5.2.3.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3. 2 热点研究方向 |
5.2.3. 3 存在的问题 |
5.2.3. 4 研究发展趋势 |
5.2.4 盾构出渣系统 |
5.2.4. 1 螺旋输送机 |
5.2.4. 2 泥浆输送管路 |
5.2.5 盾构渣土改良系统 |
5.2.5. 1 国内外发展现状 |
5.2.5. 2 存在问题与研究热点 |
5.2.5. 3 研究发展趋势 |
5.2.6 壁后注浆系统 |
5.2.6. 1 国内外发展现状 |
5.2.6. 2 研究热点方向 |
5.2.6. 3 存在的问题 |
5.2.6. 4 研究发展趋势 |
5.2.7 盾构检测系统 |
5.2.7.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7. 2 热点研究方向 |
5.2.7. 3 存在的问题 |
5.2.7. 4 研究发展趋势 |
5.2.8 盾构推进系统 |
5.2.8.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8. 2 热点研究方向 |
5.2.8. 3 存在的问题 |
5.2.8. 4 研究发展趋势 |
5.2.9 盾构驱动系统 |
5.2.9.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9. 2 热点研究方向 |
5.2.9. 3 存在的问题 |
5.2.9. 4 研究发展趋势 |
6养护机械 |
6.1 清扫设备 (长安大学宋永刚教授提供初稿) |
6.1.1 国外研究现状 |
6.1.2 热点研究方向 |
6.1.2. 1 单发动机清扫车 |
6.1.2. 2 纯电动清扫车 |
6.1.2. 3 改善人机界面向智能化过渡 |
6.1.3 存在的问题 |
6.1.3. 1 整车能源效率偏低 |
6.1.3. 2 作业效率低 |
6.1.3. 3 除尘效率低 |
6.1.3. 4 静音水平低 |
6.1.4 研究发展趋势 |
6.1.4. 1 节能环保 |
6.1.4. 2 提高作业性能及效率 |
6.1.4. 3 提高自动化程度及路况适应性 |
6.2 除冰融雪设备 (长安大学高子渝副教授、吉林大学赵克利教授提供初稿;长安大学高子渝副教授统稿) |
6.2.1 国内外除冰融雪设备研究现状 |
6.2.1. 1 融雪剂撒布机 |
6.2.1. 2 热力法除冰融雪机械 |
6.2.1. 3 机械法除冰融雪机械 |
6.2.1. 4 国外除冰融雪设备技术现状 |
6.2.1. 5 中国除冰融雪设备技术现状 |
6.2.2 中国除冰融雪机械存在的问题 |
6.2.3 除冰融雪机械发展趋势 |
6.3 检测设备 (长安大学叶敏教授、张军讲师提供初稿) |
6.3.1 路面表面性能检测设备 |
6.3.1. 1 国外路面损坏检测系统 |
6.3.1. 2 中国路面损坏检测系统 |
6.3.2 路面内部品质的检测设备 |
6.3.2. 1 新建路面质量评价设备 |
6.3.2. 2 砼路面隐性病害检测设备 |
6.3.2. 3 沥青路面隐性缺陷的检测设备 |
6.3.3 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 |
6.4 铣刨机 (长安大学胡永彪教授提供初稿) |
6.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6.4.1. 1 铣削转子动力学研究 |
6.4.1. 2 铣削转子刀具排列优化及刀具可靠性研究 |
6.4.1. 3 铣刨机整机参数匹配研究 |
6.4.1. 4 铣刨机转子驱动系统研究 |
6.4.1. 5 铣刨机行走驱动系统研究 |
6.4.1. 6 铣刨机控制系统研究 |
6.4.1. 7 铣刨机路面工程应用研究 |
6.4.2 热点研究方向 |
6.4.3 存在的问题 |
6.4.4 研究发展趋势 |
6.4.4. 1 整机技术 |
6.4.4. 2 动力技术 |
6.4.4. 3 传动技术 |
6.4.4. 4 控制与信息技术 |
6.4.4. 5 智能化技术 |
6.4.4. 6 环保技术 |
6.4.4. 7 人机工程技术 |
6.5 再生设备 (长安大学顾海荣、马登成副教授提供初稿;顾海荣副教授统稿) |
6.5.1 厂拌热再生设备 |
6.5.1.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6.5.1. 2 热点研究方向 |
6.5.1. 3 存在的问题 |
6.5.1. 4 研究发展趋势 |
6.5.2 就地热再生设备 |
6.5.2.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6.5.2. 2 热点研究方向 |
6.5.2. 3 存在的问题 |
6.5.2. 4 研究发展趋势 |
6.5.3 冷再生设备 |
6.5.3.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6.5.3. 2 热点研究方向 |
6.6 封层车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杨光兴硕士生提供初稿) |
6.6.1 前言 |
6.6.2 同步碎石封层技术与设备 |
6.6.2. 1 同步碎石封层技术简介 |
6.6.2. 2 国外研究现状 |
6.6.2. 3 中国研究现状 |
6.6.2. 4 研究方向 |
6.6.2. 5 存在的问题 |
6.6.3 稀浆封层技术与设备 |
6.6.3. 1 稀浆封层技术简介 |
6.6.3. 2 国外研究现状 |
6.6.3. 3 中国发展现状 |
6.6.3. 4 热点研究方向 |
6.6.3. 5 存在的问题 |
6.6.4 雾封层技术与设备 |
6.6.4. 1 雾封层技术简介 |
6.6.4. 2 国外发展现状 |
6.6.4. 3 中国发展现状 |
6.6.4. 4 热点研究方向 |
6.6.4. 5 存在的问题 |
6.6.5 研究发展趋势 |
6.7 水泥路面修补设备 (长安大学叶敏教授、窦建明博士生提供初稿) |
6.7.1 技术简介 |
6.7.1. 1 施工技术 |
6.7.1. 2 施工机械 |
6.7.1. 3 共振破碎机工作原理 |
6.7.2 共振破碎机研究现状 |
6.7.2. 1 国外研究发展现状 |
6.7.2. 2 中国研究发展现状 |
6.7.3 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 |
6.7.3. 1 研究热点 |
6.7.3. 2 发展趋势 |
7 结语 (长安大学焦生杰教授提供初稿) |
(7)城镇地籍测量及精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其意义 |
1.2 当前研究的状况 |
1.3 研究内容及其技术路线 |
2 理论基础 |
2.1 地籍测量的基本概念 |
2.1.1 地籍测量的含义 |
2.1.2 地籍测量的特点 |
2.2 城镇地籍平面控制测量的基本方法 |
2.2.1 GPS 静态定位测量方法 |
2.2.1.1 GPS 定位基本原理 |
2.2.1.2 GPS 控制网布设原则 |
2.2.2 RTK 技术测量方法 |
2.2.3 全站仪导线控制测量方法 |
2.3 城镇地籍碎部测量的方法 |
2.4 全站仪的测量原理 |
2.5 测量误差理论 |
2.5.1 系统误差的传播 |
2.5.2 偶然误差的规律性 |
2.5.3 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联合传播 |
3 城镇地籍控制测量及其精度分析 |
3.1 实验测区的简介 |
3.2 平面坐标系的选取 |
3.3 布设平面控制网及其精度分析 |
3.3.1 GPS 平面基本控制网的测量与精度评定 |
3.3.1.1 GPS 平面基本控制网的测量 |
3.3.1.2 GPS 平面控制网的数据处理与精度评定 |
3.3.2 RTK 基本控制点与图根点的测量及其精度分析 |
3.3.2.1 RTK 基本控制点和图根控制点的测量 |
3.3.2.2 RTK 测量数据处理与精度分析 |
4 城镇地籍碎部测量及其精度分析 |
4.1 城镇地籍碎部测量 |
4.1.1 界址点的测定 |
4.1.2 地籍图测绘 |
4.1.3 面积量算 |
4.1.4 难测界址点的新测量方法 |
4.1.4.1 线上求点法 |
4.1.4.2 求垂足点法 |
4.1.4.3 线上求点法与求垂足法的施测精度分析 |
4.2 界址点的测量精度分析 |
4.2.1 界址点测量精度的误差来源分析 |
4.2.1.1 系统误差源 |
4.2.1.2 偶然误差源 |
4.2.1.3 粗误差源 |
4.2.1.4 界址点点位综合中误差的估算 |
4.2.2 界址点的测量精度变化的规律性 |
4.2.3 界址点点位中误差对宗地面积精度的影响 |
4.3 优化界址点的测量精度的方法研究 |
4.3.1 棱镜偏心误差的削减方法 |
4.3.1.1 棱镜偏心误差分析 |
4.3.1.2 棱镜偏心误差削减模型的构建 |
4.3.1.3 倒立镜观测法 |
4.3.1.4 削减棱镜偏心误差方法精度的实地验证 |
4.3.1.5 棱镜偏心误差削减模型的计算机自动化 |
4.3.2 支站次数的控制 |
4.3.3 测站点点位精度的优化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海空重力测量数据处理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目录 |
表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海空重力测量技术进展 |
1.2.1 国际海空重力测量技术进展 |
1.2.2 国内海空重力测量技术进展 |
1.2.3 海空重力测量数据处理技术进展 |
1.3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海空重力测量理论基础与数学模型 |
2.1 引言 |
2.2 海空重力测量时空基准与转换 |
2.2.1 时间系统 |
2.2.2 坐标系统 |
2.3 GPS精密定位基本原理与模型 |
2.3.1 GPS差分定位 |
2.3.2 GPS精密单点定位 |
2.4 海空重力测量基本原理与模型 |
2.4.1 海空矢量重力测量原理与模型 |
2.4.2 海空标量重力测量原理与模型 |
2.5 L&R海空重力仪观测数据处理模型与评析 |
2.5.1 L&R海空重力仪工作原理与基本模型 |
2.5.2 厄特弗斯改正模型 |
2.5.3 航空重力测量厄特弗斯改正公式使用问题 |
2.5.4 交叉耦合改正模型 |
2.5.5 垂直加速度计算模型 |
2.5.6 水平加速度改正模型 |
2.5.7 动态偏心改正模型 |
2.5.8 空间改正模型 |
2.5.9 测量船动态吃水重力改正模型 |
2.5.10 重力仪零点漂移改正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GPS PPP模式测定载体运动参数技术 |
3.1 引言 |
3.2 精密单点定位观测模型 |
3.2.1 现有观测模型分析 |
3.2.2 观测模型与待估参数选择 |
3.3 精密单点定位参数估计方法 |
3.3.1 Kalman滤波法 |
3.3.2 递归最小二乘估计法 |
3.4 基于GPS PPP模式的速度和加速度测定方法 |
3.4.1 GPS精密单点速度和加速度测量模型 |
3.4.2 基于抗差最小二乘估计的精密单点测速方法 |
3.5 数值计算与分析 |
3.5.1 机载测量运动参数计算分析 |
3.5.2 船载测量运动参数计算分析 |
3.5.3 TAGS数据计算与分析 |
3.5.4 多型航空重力仪同机测试数据计算与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海空重力测量数据滤波技术 |
4.1 引言 |
4.2 滤波基本理论与常用滤波器特性 |
4.2.1 线性时不变系统 |
4.2.2 常用滤波器特性分析 |
4.3 测量空间分辨率与截止频率匹配分析 |
4.4 海空重力测量数据频谱特性分析 |
4.4.1 航空重力测量数据频谱特性分析 |
4.4.2 船测重力测量数据频谱特性分析 |
4.5 FIR低通滤波器设计及性能分析 |
4.5.1 FIR滤波器工作原理 |
4.5.2 FIR滤波器设计指标 |
4.5.3 设计FIR滤波器的窗函数法 |
4.5.4 滤波器长度的确定 |
4.6 数值计算与分析 |
4.6.1 航空重力数据的数值计算与分析 |
4.6.3 船测重力数据的数值计算与分析 |
4.7 确定垂直加速度的FIR低通差分器设计 |
4.7.1 确定垂直加速度的三种方法 |
4.7.2 低通差分器设计 |
4.7.3 试验结果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海空重力测量误差分析与处理技术 |
5.1 引言 |
5.2 海空重力测量误差源分析与精度评估 |
5.2.1 海空重力测量误差源分析 |
5.2.2 海空重力测量测线网精度评估 |
5.2.3 海空重力测量重复测线精度评估 |
5.3 海空重力测量误差补偿两步处理方法 |
5.3.1 问题的提出 |
5.3.2 平差基本模型与误差表达式 |
5.3.3 误差补偿两步处理法计算模型 |
5.3.4 数值计算与分析 |
5.3.5 结论与建议 |
5.4 海空重力测量误差综合补偿方法 |
5.4.1 问题的提出 |
5.4.2 CC效应改正计算模型 |
5.4.3 CC效应改正模型修正 |
5.4.4 剩余误差综合效应补偿 |
5.4.5 数值计算与分析 |
5.4.6 结论与建议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航空重力测量数据向下延拓技术 |
6.1 引言 |
6.2 不适定反问题与正则化方法 |
6.2.1 正问题与反问题 |
6.2.2 反问题的不适定性 |
6.2.3 正则化方法 |
6.3 基于正则化的向下延拓方法 |
6.3.1 向下延拓计算模型 |
6.3.2 计算模型不适定性分析 |
6.3.3 正则化应用 |
6.3.4 数值计算与分析 |
6.3.5 结论与建议 |
6.4 海域航空重力测量向下延拓新方法 |
6.4.1 问题的提出 |
6.4.2 计算模型与精度估计 |
6.4.3 精度分析与估计 |
6.4.4 数值计算与分析 |
6.4.5 结论与建议 |
6.5 陆部航空重力测量向下延拓新方法 |
6.5.1 问题的提出 |
6.5.2 基于差分局部地形改正的延拓归算模型 |
6.5.3 基于差分层间地形改正的延拓归算模型 |
6.5.4 方法特点分析 |
6.5.5 数值计算与分析 |
6.5.6 结论与建议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海空多源重力数据融合处理技术 |
7.1 引言 |
7.2 海域多源重力数据特性分析 |
7.3 融合多源重力数据的正则化配置模型 |
7.3.1 问题概述 |
7.3.2 配置法模型 |
7.3.3 协方差函数模型 |
7.3.4 配置模型正则化改造 |
7.3.5 数值计算与分析 |
7.3.6 结论与建议 |
7.4 融合多源重力数据的正则化点质量模型 |
7.4.1 问题概述 |
7.4.2 点质量法模型 |
7.4.3 模型稳定性分析与正则化改造 |
7.4.4 数值计算与分析 |
7.4.5 结论与建议 |
7.5 融合多源重力数据的纯解析模型 |
7.5.1 问题概述 |
7.5.2 一步融合处理模型 |
7.5.3 分步融合处理模型 |
7.5.4 数值计算与分析 |
7.5.5 结论与建议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海空重力测量作业与数据处理软件系统集成设计与实现 |
8.1 引言 |
8.2 软件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
8.3 软件子系统设计与功能实现 |
8.3.1 测量导航与数据采集子系统 |
8.3.2 重力测量数据处理子系统 |
8.3.3 测量成果图件制作与输出子系统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
9.1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承担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9)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论文提纲范文)
索引 |
0引言 |
1汽车NVH控制 (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庞剑总工程师统稿) |
1.1从静音到声品质 (重庆大学贺岩松教授提供初稿) |
1.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1声品质主观评价 |
1.1.1.2声品质客观评价 |
1.1.1.3声品质主客观统一模型 |
1.1.2存在的问题 |
1.1.3研究发展趋势 |
1.2新能源汽车NVH控制技术 |
1.2.1驱动电机动力总成的NVH技术 (同济大学左曙光教授、林福博士生提供初稿) |
1.2.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2热点研究方向 |
1.2.1.3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1.2.2燃料电池发动机用空压机的NVH技术 (同济大学左曙光教授、韦开君博士生提供初稿) |
1.2.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2存在的问题 |
1.2.2.3总结与展望 |
1.3车身与底盘总成NVH控制技术 |
1.3.1车身与内饰 (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庞剑总工程师提供初稿) |
1.3.1.1车身结构 |
1.3.1.2声学包装 |
1.3.2制动系 (同济大学张立军教授、徐杰博士生、孟德建讲师提供初稿) |
1.3.2.1制动抖动 |
1.3.2.2制动颤振 |
1.3.2.3制动尖叫 |
1.3.2.4瓶颈问题与未来趋势 |
1.3.3轮胎 (清华大学危银涛教授、杨永宝博士生、赵崇雷硕士生提供初稿) |
1.3.3.1轮胎噪声机理研究 |
1.3.3.2轮胎噪声计算模型 |
1.3.3.3轮胎噪声的测量手段 |
1.3.3.4降噪方法 |
1.3.3.5问题与展望 |
1.3.4悬架系 (吉林大学庄晔副教授提供初稿) |
1.3.4.1悬架系NVH问题概述 |
1.3.4.2悬架系的动力学建模与NVH预开发 |
1.3.4.3悬架系的关键部件NVH设计 |
1.3.4.4悬架NVH设计整改 |
1.4主动振动控制技术 (重庆大学郑玲教授提供初稿) |
1.4.1主动和半主动悬架技术 |
1.4.1.1主动悬架技术 |
1.4.1.2半主动悬架技术 |
1.4.2主动和半主动悬置技术 |
1.4.2.1主动悬置技术 |
1.4.2.2半主动悬置技术 |
1.4.3问题及发展趋势 |
2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 (江苏大学何仁教授统稿) |
2.1传统汽车动力总成节能技术 (同济大学郝真真博士生、倪计民教授提供初稿) |
2.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1.1替代燃料发动机 |
2.1.1.2高效内燃机 |
2.1.1.3新型传动方式 |
2.1.2存在的主要问题 |
2.1.3重点研究方向 |
2.1.4发展对策及趋势 |
2.2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 (重庆大学胡建军教授、秦大同教授, 彭航、周星宇博士生提供初稿) |
2.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2存在的问题 |
2.2.3重点研究方向 |
2.3新能源汽车技术 |
2.3.1纯电动汽车技术 (长安大学马建、余强、汪贵平教授, 赵轩、李耀华副教授, 许世维、唐自强、张一西研究生提供初稿) |
2.3.1.1动力电池 |
2.3.1.2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驱动控制技术 |
2.3.1.3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技术 |
2.3.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技术 (重庆大学胡建军、秦大同教授, 彭航、周星宇博士生提供初稿) |
2.3.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2.2存在的问题 |
2.3.2.3热点研究方向 |
2.3.2.4研究发展趋势 |
2.3.3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技术 (北京理工大学王震坡教授、邓钧君助理教授, 北京重理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高雷工程师提供初稿) |
2.3.3.1国内外技术发展现状 |
2.3.3.2关键技术及热点研究方向 |
2.3.3.3制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关键因素 |
2.3.3.4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趋势 |
3汽车电子化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统稿) |
3.1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杨世春教授、陈飞博士提供初稿) |
3.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3.1.2重点研究方向 |
3.1.2.1汽车发动机燃油喷射控制技术 |
3.1.2.2汽车发动机涡轮增压控制技术 |
3.1.2.3汽车发动机电子节气门控制技术 |
3.1.2.4汽车发动机点火控制技术 |
3.1.2.5汽车发动机空燃比控制技术 |
3.1.2.6汽车发动机怠速控制技术 |
3.1.2.7汽车发动机爆震检测与控制技术 |
3.1.2.8汽车发动机先进燃烧模式控制技术 |
3.1.2.9汽车柴油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 |
3.1.3研究发展趋势 |
3.2汽车转向电控技术 |
3.2.1电动助力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陈国迎博士提供初稿) |
3.2.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3.2.1.2重点研究方向和存在的问题 |
3.2.1.3研究发展趋势 |
3.2.2主动转向及四轮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陈国迎博士提供初稿) |
3.2.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3.2.2.2研究热点和存在问题 |
3.2.2.3研究发展趋势 |
3.2.3线控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郑宏宇副教授提供初稿) |
3.2.3.1转向角传动比 |
3.2.3.2转向路感模拟 |
3.2.3.3诊断容错技术 |
3.2.4商用车电控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赵伟强副教授, 韩小健、高恪研究生提供初稿) |
3.2.4.1电控液压转向系统 |
3.2.4.2电液耦合转向系统 |
3.2.4.3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
3.2.4.4后轴主动转向系统 |
3.2.4.5新能源商用车转向系统 |
3.2.4.6商用车转向系统的发展方向 |
3.3汽车制动控制技术 (合肥工业大学陈无畏教授、汪洪波副教授提供初稿) |
3.3.1国内外研究现状 |
3.3.1.1制动系统元部件研发 |
3.3.1.2制动系统性能分析 |
3.3.1.3制动系统控制研究 |
3.3.1.4电动汽车研究 |
3.3.1.5混合动力汽车研究 |
3.3.1.6参数测量 |
3.3.1.7与其他系统耦合分析及控制 |
3.3.1.8其他方面 |
3.3.2存在的问题 |
3.4汽车悬架电控技术 (吉林大学庄晔副教授提供初稿) |
3.4.1电控悬架功能与评价指标 |
3.4.2电控主动悬架最优控制 |
3.4.3电控悬架其他控制算法 |
3.4.4电控悬架产品开发 |
4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 (清华大学李克强教授、长安大学赵祥模教授共同统稿) |
4.1国内外智能网联汽车研究概要 |
4.1.1美国智能网联汽车研究进展 (美国得克萨斯州交通厅Jianming Ma博士提供初稿) |
4.1.1.1美国智能网联车研究意义 |
4.1.1.2网联车安全研究 |
4.1.1.3美国自动驾驶车辆研究 |
4.1.1.4智能网联自动驾驶车 |
4.1.2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研究进展 (长安大学赵祥模教授、徐志刚副教授、闵海根、孙朋朋、王振博士生提供初稿) |
4.1.2.1中国智能网联汽车规划 |
4.1.2.2中国高校及研究机构智能网联汽车开发情况 |
4.1.2.3中国企业智能网联汽车开发情况 |
4.1.2.4存在的问题 |
4.1.2.5展望 |
4.2复杂交通环境感知 |
4.2.1基于激光雷达的环境感知 (长安大学付锐教授、张名芳博士生提供初稿) |
4.2.1.1点云聚类 |
4.2.1.2可通行区域分析 |
4.2.1.3障碍物识别 |
4.2.1.4障碍物跟踪 |
4.2.1.5小结 |
4.2.2车载摄像机等单传感器处理技术 (武汉理工大学胡钊政教授、陈志军博士, 长安大学刘占文博士提供初稿) |
4.2.2.1交通标志识别 |
4.2.2.2车道线检测 |
4.2.2.3交通信号灯检测 |
4.2.2.4行人检测 |
4.2.2.5车辆检测 |
4.2.2.6总结与展望 |
4.3高精度地图及车辆导航定位 (武汉大学李必军教授、长安大学徐志刚副教授提供初稿) |
4.3.1国内外研究现状 |
4.3.2当前研究热点 |
4.3.2.1高精度地图的采集 |
4.3.2.2高精度地图的地图模型 |
4.3.2.3高精度地图定位技术 |
4.3.2.4基于GIS的路径规划 |
4.3.3存在的问题 |
4.3.4重点研究方向与展望 |
4.4汽车自主决策与轨迹规划 (清华大学王建强研究员、李升波副教授、忻隆博士提供初稿) |
4.4.1驾驶人决策行为特性 |
4.4.2周车运动轨迹预测 |
4.4.3智能汽车决策方法 |
4.4.4自主决策面临的挑战 |
4.4.5自动驾驶车辆的路径规划算法 |
4.4.5.1路线图法 |
4.4.5.2网格分解法 |
4.4.5.3 Dijistra算法 |
4.4.5.4 A*算法 |
4.4.6路径面临的挑战 |
4.5车辆横向控制及纵向动力学控制 |
4.5.1车辆横向控制结构 (华南理工大学游峰副教授, 初鑫男、谷广研究生, 中山大学张荣辉研究员提供初稿) |
4.5.1.1基于经典控制理论的车辆横向控制 (PID) |
4.5.1.2基于现代控制理论的车辆横向控制 |
4.5.1.3基于智能控制理论的车辆横向控制 |
4.5.1.4考虑驾驶人特性的车辆横向控制 |
4.5.1.5面临的挑战 |
4.5.2动力学控制 (清华大学李升波副研究员、李克强教授、徐少兵博士提供初稿) |
4.5.2.1纵向动力学模型 |
4.5.2.2纵向稳定性控制 |
4.5.2.3纵向速度控制 |
4.5.2.4自适应巡航控制 |
4.5.2.5节油驾驶控制 |
4.6智能网联汽车测试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黄武陵副研究员、王飞跃研究员, 清华大学李力副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刘跃虎教授、郑南宁院士提供初稿) |
4.6.1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研究现状 |
4.6.2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热点研究方向 |
4.6.2.1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内容研究 |
4.6.2.2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方法 |
4.6.2.3智能网联汽车的测试场地建设 |
4.6.3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存在的问题 |
4.6.4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研究发展趋势 |
4.6.4.1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地建设要求 |
4.6.4.2智能网联汽车测评方法的发展 |
4.6.4.3加速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及进程管理 |
4.7典型应用实例解析 |
4.7.1典型汽车ADAS系统解析 |
4.7.1.1辅助车道保持系统、变道辅助系统与自动泊车系统 (同济大学陈慧教授, 何晓临、刘颂研究生提供初稿) |
4.7.1.2 ACC/AEB系统 (清华大学王建强研究员, 华南理工大学游峰副教授、初鑫男、谷广研究生, 中山大学张荣辉研究员提供初稿) |
4.7.2 V2X协同及队列自动驾驶 |
4.7.2.1一维队列控制 (清华大学李克强教授、李升波副教授提供初稿) |
4.7.2.2二维多车协同控制 (清华大学李力副教授提供初稿) |
4.7.3智能汽车的人机共驾技术 (武汉理工大学褚端峰副研究员、吴超仲教授、黄珍教授提供初稿) |
4.7.3.1国内外研究现状 |
4.7.3.2存在的问题 |
4.7.3.3热点研究方向 |
4.7.3.4研究发展趋势 |
5汽车碰撞安全技术 |
5.1整车碰撞 (长沙理工大学雷正保教授提供初稿) |
5.1.1汽车碰撞相容性 |
5.1.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1.1.2存在的问题 |
5.1.1.3重点研究方向 |
5.1.1.4展望 |
5.1.2汽车偏置碰撞安全性 |
5.1.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1.2.2存在的问题 |
5.1.2.3重点研究方向 |
5.1.2.4展望 |
5.1.3汽车碰撞试验测试技术 |
5.1.3.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1.3.2存在的问题 |
5.1.3.3重点研究方向 |
5.1.3.4展望 |
5.2乘员保护 (重庆理工大学胡远志教授提供初稿) |
5.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2重点研究方向 |
5.2.3展望 |
5.3行人保护 (同济大学王宏雁教授、余泳利研究生提供初稿) |
5.3.1概述 |
5.3.2国内外研究现状 |
5.3.2.1被动安全技术 |
5.3.2.2主动安全技术研究 |
5.3.3研究热点 |
5.3.3.1事故研究趋势 |
5.3.3.2技术发展趋势 |
5.3.4存在的问题 |
5.3.5小结 |
5.4儿童碰撞安全与保护 (湖南大学曹立波教授, 同济大学王宏雁教授、李舒畅研究生提供初稿;曹立波教授统稿) |
5.4.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4.1.1儿童碰撞安全现状 |
5.4.1.2儿童损伤生物力学研究现状 |
5.4.1.3车内儿童安全法规和试验方法 |
5.4.1.4车外儿童安全法规和试验方法 |
5.4.1.5儿童安全防护措施 |
5.4.1.6儿童约束系统使用管理与评价 |
5.4.2存在的问题 |
5.4.3重点研究方向 |
5.4.4发展对策和展望 |
5.5新能源汽车碰撞安全 (大连理工大学侯文彬教授、侯少强硕士生提供初稿) |
5.5.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5.1.1新能源汽车碰撞试验 |
5.5.1.2高压电安全控制研究 |
5.5.1.3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布局研究 |
5.5.1.4电池包碰撞安全防护 |
5.5.1.5动力电池碰撞安全 |
5.5.2热点研究方向 |
5.5.3存在的问题 |
5.5.4发展对策与展望 |
6结语 |
(10)航空重力测量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航空重力测量基本原理和方法 |
1.3 航空重力测量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1.4 我国航空重力测量的现状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航空重力测量基本理论 |
2.1 概述 |
2.2 常用坐标系及其相互转换 |
2.2.1 常用坐标系统 |
2.2.2 位置矢量的坐标转换 |
2.3 航空重力测量的数学模型 |
2.3.1 航空矢量重力测量的数学模型 |
2.3.2 矢量模型的分量形式 |
2.3.3 航空标量重力测量的数学模型 |
2.3.3.1 旋转不变式 |
2.3.3.2 捷联式 |
2.3.3.3 平台式 |
2.3.4 航空标量重力测量的误差模型 |
2.4 厄特弗斯改正 |
2.4.1 计算模型 |
2.4.2 误差分析 |
2.5 偏心改正 |
2.5.1 计算模型 |
2.5.2 实测结果与分析 |
2.5.2.1 位置的偏心改正 |
2.5.2.2 速度的偏心改正 |
2.5.2.3 加速度的偏心改正 |
2.5.3 偏心改正对偏心距和姿态角精度的要求 |
2.6 空间改正和正常重力 |
2.6.1 空间改正 |
2.6.2 正常重力 |
2.7 时间同步误差 |
2.7.1 时间同步误差对重力估算的影响 |
2.7.2 时间同步误差的估算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航空重力测量的滤波理论和方法 |
3.1 引言 |
3.2 滤波理论的一些基本概念 |
3.2.1 概述 |
3.2.2 滤波器的时频域表示 |
3.2.3 FIR和IIR滤波器 |
3.2.4 滤波器的级联 |
3.2.5 IIR零相位的实现 |
3.3 FIR低通滤波器的设计 |
3.3.1 线性相位FIR滤波器的类型 |
3.3.2 低通滤波器的设计指标 |
3.3.3 FIR滤波器的窗函数设计法 |
3.3.4 FIR滤波器的等波纹设计法 |
3.3.5 移动平均FIR低通滤波器 |
3.4 IIR低通滤波器的设计 |
3.4.1 双线性Z变换法 |
3.4.2 巴特沃思模拟低通滤波器 |
3.4.3 RC低通滤波器 |
3.5 基于MATLAB语言的滤波器设计与实现 |
3.6 航空重力测量中低通滤波器的设计 |
3.6.1 航空重力测量数据的频谱特性 |
3.6.2 低通滤波器设计参数的确定 |
3.6.2.1 归一化截止频率 |
3.6.2.2 滤波器长度 |
3.6.3 FIR低通滤波器 |
3.6.4 IIR低通滤波器 |
3.6.4.1 级联式RC低通滤波器 |
3.6.4.2 级联式巴特沃思低通滤波器 |
3.6.5 低通滤波器的性能比较 |
3.7 航空重力测量分辨率和精度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LaCoste&Romberg航空重力仪观测数据的处理 |
4.1 引言 |
4.2 L&R摆式重力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观测方程 |
4.2.1 零长弹簧原理 |
4.2.2 观测方程 |
4.3 平台倾斜角的频谱特性 |
4.3.1 频谱特性 |
4.3.2 倾斜角的量级估算和分析 |
4.4 水平加速度改正 |
4.4.1 一般计算公式 |
4.4.2 频谱特性 |
4.4.2.1 平均水平加速度改正 |
4.4.2.2 瞬时水平加速度改正 |
4.4.2.3 实测数据分析 |
4.4.3 计算方法比较和分析 |
4.4.3.1 两步法 |
4.4.3.2 直接法 |
4.4.3.3 计算方法的比较和分析 |
4.5 摆杆尺度因子的标定 |
4.5.1 利用静态观测数据标定K因子 |
4.5.2 利用正弦式动态检测平台标定K因子 |
4.5.3 利用地面重力测量向上延拓值标定K因子 |
4.5.3.1 标定方法 |
4.5.3.2 滤波尺度对K因子标定的影响 |
4.5.4 利用测线交叉点不符值标定K因子 |
4.5.5 K因子的适用性研究 |
4.6 交叉耦合改正 |
4.6.1 基本模型 |
4.6.2 利用地面重力测量向上延拓值标定交叉耦合的系数 |
4.6.2.1 系数a_i的标定 |
4.6.2.2 系数b_i的标定 |
4.6.3 利用测线交叉点不符值标定交叉耦合的系数 |
4.6.4 摆杆尺度因子和交叉耦合系数的联合标定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垂直加速度的精确确定 |
5.1 引言 |
5.2 垂直加速度的特性研究 |
5.3 利用GPS确定垂直加速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
5.3.1 GPS观测值的观测方程 |
5.3.2 GPS测定加速度的基本方法 |
5.3.2.1 概述 |
5.3.2.2 位置差分法 |
5.3.2.3 多普勒频移法 |
5.3.2.4 相位时序差分法 |
5.3.2.5 低通滤波器的使用 |
5.3.2.6 优缺点比较 |
5.4 用于确定垂直加速度的差分器的设计与分析 |
5.4.1 理想差分器 |
5.4.2 差分器设计 |
5.4.2.1 单纯M次差分 |
5.4.2.2 牛顿—柯斯特差分 |
5.4.2.3 多项式拟合差分器(Lanczos差分器) |
5.4.2.4 平滑化差分 |
5.4.2.5 最优差分器 |
5.4.3 差分器的性能分析 |
5.5 垂直加速度误差源的频谱分析 |
5.5.1 GPS接收机测量噪声和多路径效应的静态分析 |
5.5.2 GPS接收机测量噪声和多路径效应的动态分析 |
5.5.3 电离层影响分析 |
5.5.4 对流层影响分析 |
5.5.5 星历误差分析 |
5.5.6 卫星几何结构变化的影响分析 |
5.5.7 数据采样率对加速度估算的影响 |
5.5.8 垂直加速度误差源的综合分析 |
5.6 垂直加速度确定精度的理论分析 |
5.6.1 微分运算的误差传播 |
5.6.2 垂直加速度的理论精度 |
5.7 垂直加速度确定方法的比较和分析 |
5.7.1 静态测量精度比较 |
5.7.2 动态测量精度比较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航空重力测量数据处理及精度评估 |
6.1 空中重力异常计算 |
6.1.1 计算模型 |
6.1.2 计算步骤 |
6.1.3 计算流程 |
6.2 空中测线网平差 |
6.2.1 测线重力异常归算 |
6.2.2 测线交叉点搜索 |
6.2.3 测线系统误差的检验与调整 |
6.2.4 测线网平差 |
6.3 空中数据的向下延拓 |
6.3.1 直接代表法 |
6.3.2 向下延拓的正则化算法 |
6.3.3 虚拟点质量法 |
6.3.4 向下延拓方法的比较 |
6.4 精度评估方法 |
6.4.1 内符合精度估计 |
6.4.2 外部精度估计 |
6.5 汉中航空重力测量 |
6.5.1 概述 |
6.5.2 频谱分析和低通滤波器设计 |
6.5.3 内符合精度估计 |
6.5.4 空中5′×5′格网平均重力异常 |
6.5.5 结果分析与评价 |
6.6 大同航空重力测量 |
6.6.1 概述 |
6.6.2 内符合精度估计 |
6.6.2.1 交叉点不符值 |
6.6.2.2 重复测线比较 |
6.6.3 外符合精度估计 |
6.6.3.1 采样点的重力异常 |
6.6.3.2 空中5′×5′格网平均重力异常 |
6.6.3.3 空中3′×3′格网平均重力异常 |
6.6.3.4 地面5′× 5′格网平均重力异常 |
6.6.4 结果分析与评价 |
6.7 哈尔滨航空重力测量 |
6.7.1 概述 |
6.7.2 内符合精度估计 |
6.7.3 外符合精度估计 |
6.7.4 结果分析与评价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空中重力扰动矢量的估算 |
7.1 引言 |
7.2 重力扰动矢量的直接估算 |
7.2.1 基于位置更新的传统估算方法 |
7.2.1.1 当地水平坐标系中的误差状态方程 |
7.2.1.2 INS元件误差及重力扰动的随机模型 |
7.2.1.3 基于位置更新的传统卡尔曼滤波估算 |
7.2.2 基于加速度更新的新型估算方法 |
7.2.2.1 误差状态方程 |
7.2.2.2 基于加速度更新的新型卡尔曼滤波估算 |
7.2.3 传统方法与新型估算方法的比较 |
7.2.4 直接估算方法的误差分析 |
7.3 重力扰动矢量的间接估算 |
7.3.1 间接估算模型 |
7.3.2 估算结果与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利用航空重力测量数据确定大地水准面的理论与方法 |
8.1 引言 |
8.2 大地水准面计算的数学模型 |
8.2.1 确定重力大地水准面的‘移去-恢复法’ |
8.2.2 确定相对大地水准面的剖面积分法 |
8.3 利用航空重力测量数据确定大地水准面的精度分析 |
8.3.1 参考大地水准面 |
8.3.2 飞行面上‘大地水准面’比较 |
8.3.3 大地水准面的地面比较 |
8.4 滤波尺度对大地水准面确定的影响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束语 |
9.1 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
9.2 对未来工作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汉中航空重力测量试验概况 |
附录B 大同航空重力测量试验概况 |
附录C 哈尔滨航空重力测量试验概况 |
附录D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D.1 学术论文 |
D.2 科研课题 |
D.3 获奖情况 |
四、GPS偏心观测中有关精度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线阵CCD传感器实验场几何定标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 王涛.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12(06)
- [2]车载测量系统数据处理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 邹晓亮.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11(07)
- [3]IMU/GPS辅助航空摄影测量误差源与定位精度分析研究[D]. 李团好. 河南理工大学, 2011(09)
- [4]基于GPS的电离层监测及延迟改正理论与方法的研究[D]. 袁运斌.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002(01)
- [5]IMU/DGPS辅助航空摄影测量原理、方法及实践[D]. 李学友.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05(06)
- [6]中国筑路机械学术研究综述·2018[J]. 马建,孙守增,芮海田,王磊,马勇,张伟伟,张维,刘辉,陈红燕,刘佼,董强柱. 中国公路学报, 2018(06)
- [7]城镇地籍测量及精度分析[D]. 黄晓君.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0(05)
- [8]海空重力测量数据处理关键技术研究[D]. 欧阳永忠. 武汉大学, 2013(02)
- [9]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J].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 中国公路学报, 2017(06)
- [10]航空重力测量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D]. 孙中苗.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04(02)